范文一:日语主观性的表现形式
摘 要: 本文借助“主观性”概念,分析日语被动句和授受表现形式,针对其反映出的日语主观性特点作分析,指出这两种语言现象蕴含了说话人对事态的主观认识。部分间接被动句暗含事态的发生使当事人“受损”的意识,授受动词指代内外关系,授受助动词暗含“受益”的意识。 关键词: 日语主观性 被动句 授受表现 任何语言都可以客观地描述事物,但语言既然是人思维的表现,必然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性”。“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1]。日语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语言,说日语时几乎不可避免地要用明确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和听话人的态度、感情。学界很早就开始注意日语中的“主观性”成分,从日语句子结构上来看,语气部分是体现主观性的重要部分。语气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命题部分共同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两者互相渗透,难以舍其一而言他。关于日语语气所体现的主观性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本文不再重复。除了语气,日语被动句和授受表现也体现出主观性,以下对这两种语言现象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日语主观性作些分析。 一、授受表现与主观性 在日语动词中,有一类表示授受物品的动词叫做授受动词。授受动词共有7个,根据物品移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组。“あげる、やる、さしあげる”表示赠予,“いただく、もらう”表示获得,“くれる、くださる”表示赠予我或我方。各组内词与词之间主要是敬语、非敬语的区别,意义和句法结构相同。 1.授受动词体现的主观性 ①田中さんは吉田さんに本をあげた。 ②吉田さんは田中さんから本をもらった。 ③田中さんが私に本をくれた。 例①中,田中把书送出并最终到达吉田手中,对田中来说,书经历了从内到外的移动过程。例②表示吉田收到了田中送的书,对吉田来说,书到达了自己手中,书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例③中“我”收到了田中的书,对“我”而言,书也是从外部转移到了内部。日语授受动词的使用涉及物在内、外方向上的传递问题。如“くれる”表示物从外部移动至“我”方,因此“私は田中さんに本をくれた”不能成立,因为不符合“くれる”的语义规定。 ④花子さんが太郎に花をあげた。 ⑤花子さんが太郎に花をくれた。 以上两句中的“あげる、くれる”均表示赠予,且表达的事实相同,都是花子送花给太郎,但前者只是客观叙述这一事实,后者则增加了说话人对事态的主观态度。对同一事态使用不同的动词,暗示说话人态度的不同,说话人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了“ウチ”和“ソト”的视点。例④使用“あげる”表示花子、太郎两人与说话人――“我”的亲疏关系均等。例⑤中通过使用“くれる”,体现出说话者在内心把太郎看做“我”方人员,太郎和“我”的关系比花子更加密切。说话者认为接受者是与自己关系较远的“ソト”时,就会使用“あげる”;相反,当说话者认为接受者是和自己关系较近的“ウチ”时,就会使用“くれる。”[2]也就是说授受动词的选定,一方面依据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取决于说话人与接受者、授予者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带有主观性。 日语中表达授受关系的,除了上述7个动词之外还有“与える、渡す、出す、授ける、授与する、?与する、?呈する、受ける”[3]等。这些动词表示中立地“接受”或“授予”物品,或者因事态发生而蒙受损失。 ⑥a.契??反をされて重大な?害をもらった。(×) b.契??反をされて重大な?害を受けた。(√) 例⑥a“遭受巨大损失”是接受者所不期待发生的事,不能用授受动词表达。b中动词改为“受ける”,句子是成立的。也就是说日语授受动词表示物的赠予和接收,且该物品必须是接受者期待的东西,反之则不宜使用授受动词。 2.授受补助动词体现的主观性 “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的テ形和“て”结合,构成“~てあげる、~てもらう、~くれる”等补助动词的形式,表达“谁为某人做什么”的含义。日语中涉及恩惠的行为授受需要用“てくれる、てもらう”等授受补助动词的形式表现出来。如: ⑦私が??に落ちてがっかりしていたとき、みんなが(a励ました(×)/b励ましてくれた(√))。 ⑧お金を落として困っていると、?知らぬ人がお金を(a?した(×)/b?してくれた(√))。 以上两例中a、b句汉语意思相同,但是a句均不合日语规则,原因在于没有表达出对那些在“我”困难时刻帮助过“我”的人们的感谢。b句把对方视为施恩者,表现自己心存感激,是合乎日语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 ⑨この本を?ってくれてどうもありがとう。 ⑩先生に本を?っていただき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诸如例⑨使用的惯用型“~てくれてどうもありがとう”,也是授受助动词可以表示恩惠授受的佐证。正是因为补助动词“~てくれる”表达对方为“我”做了有益的事情,才能自然地与谢语“どうもありがとう”连接在一起使用。得到别人帮助时,日本人为了凸显自己受益的心情,常用授受补助动词,但是为了避免彰显自己为他人的付出,不能用于为别人,尤其是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做事的场合。 {11}先生、?まで送ってさしあげましょうか。(?) “~てやる、~てあげる、~てさしあげる”类授受助动词表示说话人或者说话人一方的人为他人做事,从而给他人带来恩惠,使用不当会给他人造成以恩人自居的感觉。即使是理应对他人表示敬意的“さしあげる”,其对应的助动词“~てさしあげる”也免不了给他人以压力,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因此例{11}的表述不恰当。当说话人为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付出时,会使用自谦的表达形式,如:“先生、?までお送りしましょうか。” 在和恩惠有关的行为授受时,日本人会自动选择授受补助动词这种语言形式体现自己的主观性意识,表达对对方的感谢。不过授受补助动词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在表示具有恩惠性质的“行为”的授受上,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对方没有施恩于自己,也看作得到了恩惠,以此体现对对方的尊重”。[4] 二、被动句与主观性 同一个事态可以对应多种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同一个场景经常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加以描述。对于“太郎捉住乌龟”这件事,可以用主动句,也可以使用被动句的形式。如下例。日语被动句,虽然句式多变,但表达被动态(受身)的助动词极为单纯,只有“(ら)れる”。 {12}a太郎が?を捕まえた。 →b?が太郎に捕まえられた。 上例中主动句a“太郎捉住了乌龟”变为被动句b“乌龟被太郎捉住了”,事实的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太郎仍为施动者,乌龟为动作承受者,只是句式发生了变化。句式的转变体现着说话人主观意识的变化。通过变为被动句,叙述的焦点由“太郎”转移至动作的承受者――“乌龟”。这类动作直接作用于承受者的被动句称作直接被动句。 另外,当促使事态发生的原因、责任者不明了时,也可使用直接被动句。如: {13}この寺は600年ごろに建てられた。 {14}この新?は日本では一番?く?まれている。 例子重点在于说明寺院建成的时间和报纸在日本的阅读现状,虽然动作、行为的背后一定存在施动者,但因为并非叙述重点,而被隐藏起来,没有用语言形式标记出来。 日语直接被动句是站在受事者角度对事态的客观叙述,不含有说话人的主观色彩。“王さんは先生に叱られた”显示出的贬义也纯粹由动词“叱る”本身的词汇意义造成,与说话人自身的情感流露无关。
日语中另一类被动句为间接被动句。日语间接被动句中加入了和事态本身不直接相关的第三方,表达事态的发生间接地对第三方造成不好的影响[5]。其主语并非动作的直接承受者,而是因他人的行为间接受到影响、损害,附带“不如意”的主观感觉,因此也称“迷惑受身”。 {15}私は雨に降られた。 {16}私は太郎にガラスを割られた。 “降る”是一项动词,句法上仅要求有相应的动作主体。就例{15}而言,由“雨”充当动作主体,“雨が降った”本身即可表达完整的意思,但是通过加入句法上并不要求出现的参与者――“私”,表达“雨が降る”这个事态的发生对我的利益造成了损害,给“我”带来了麻烦。例{16}中的,“割る”是一个二项动词,由动作主体“太郎”和动作对象“ガラス”构成“太郎はガラスを割った”即是一个表意清晰、完整的句子,加入第三方“私”以表达事态和“我”间接产生联系,“我”因为太郎打碎玻璃杯这一事件,受到负面影响,利益受损。 {17}田中さんは近所の子どもに垣根を?されて怒っている。 {18}a.良子は夫に真?を知られて困っていた。 b.良子は夫に真?を知られて喜んだ。(×) 间接被动句多用于表达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所以被动助动词后可以接续一些同样表达负面情感的内容,如例{17}、{18}a划线部分,暗示田中因事情发生而生气,良子因为事情的暴露而困扰。正因为间接被动含有“受损”的含义,所以{18}b句,良子在丈夫了解真相后反而“喜ぶ”的表述在日语中不成立。另外日语中涉及当事人所属物的被动句也值得关注。 {19}a私は犬に手をかまれました。 b私の手は犬にかまれました。(?) a、b两句句义等同,但是认知语义却存在差异,体现出说话人对事态的不同态度。a句是符合日本人表达习惯的地道日语,b句则是不规范的日语。原因在于,日语中试图通过使用被动态,表达说话人因为某事态的发生而遭受不幸,受到伤害的心理,而能够体会到伤痛等情感的只能是“人”,所以后句中,以没有感知能力的“私の手”作为承受不幸的主体就变得不合逻辑。这个现象可以反过来说明日语的“迷惑受身”是人主观情感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也属于日语主观化的范畴。 三、结语 语言是人思维的表现形式,同时思维也要借助于语言才能进行。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是这种心理活动的终极产品的表达形式[6],因此透过语言形式可以窥视语言使用者的主观心理。日语被动句和授受关系动词的使用带有主观性,蕴含了说话人对事态的认识,即事态的发生对当事人来说是“受益”还是“受损”。关于日语中体现主观性的其他句法结构,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将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沈家煊.汉语的主观性和汉语语法教学[J].汉语学习,2009,(1):3. [2]王星.授受动词与日本人的文化心理特征[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36. [3]庵功雄等.中上?を教える人のための日本?文法ハンドブック[M].?京:株式会社スリ?エ?ネットワ?ク,2003:160. [4]菊地康人.敬?再入?[M].?京:丸善ライブラリ?,1997:8. [5]寺村秀夫.寺村秀夫?文集Ⅱ[M].?京:くろしお出版,1998:225.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67.
范文二:夸张:一种主观性表达的标记形式
夸张:一种主观性表达的标记形式
=“news_bd”>
作为一种有着独特表达效果的辞格,夸张很早便在口头或书面的言语交际中得到普遍应用。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所指出的: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虽诗书雅言,风俗训世,事必宜广,文亦过焉!意即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只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事物声音、形貌的,夸张的手法便不可少。即使像《诗经》《尚书》这样的典雅之作,也不乏夸张手法的运用。可见,夸张辞格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受实证主义的影响,曾风靡一时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语言学都追求所谓的科学主义,而将语言视为客观表达命题的工具,不承认语言中还有表现自我的主观成分。这种偏见忽视了语言只有通过有思想的人才能反映客观世界、语言使用无法与人的思想和情感分离的客观事实。近年来,随着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人们认识到语言不仅是表达命题的工具,而且是表达自我的手段。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命题全面走入语言学家的视野,并备受关注。其中代表性的有
Lyons;Langacker;Traughott;Finnegan;Stein&Wright;齐沪扬;沈家煊,王灿龙等。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 Lyons认为这种自我包括说话人的感知、认识、情感、态度和意图等。主观化则指的是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目前语言的主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认识。
我们认为,主观性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性,不仅通过词汇、句法层面来表现,修辞手法作为一种创造性运用语言的结果、人类诗性思维的结晶,也是一种表达主观性的有效形式,是主观化的结果。
关于夸张的建构,陈望道曾经指出:说话上所以有这种夸张辞,大抵由于说者当时,重在主观情意的畅发,不重在客观事实的记录。我们主观的情意,每当感动深切时,往往以一当十,不能适合客观的事实。吴礼权强调:它(夸张)是人们处于一种情绪和情感的强势状态下的产物。违背逻辑与事理的夸张往往是说写者‘忘我’精神状态下的一种‘本我’的返真。宋朝的范温曾在《潜溪诗眼》中说:激昂之语,盖出于诗人之兴,‘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是也。激昂之语指的就是夸张。他认为,夸张的建构就是由于诗人之兴,即说话者强烈的主观心理情状。汉代的王充在《论衡儒增篇》中亦强调:夫为言不益,则美不足称;为文不渥,则事不足褒。意思是说,不用夸张手法则不足以表达说话人对尧、舜、文、武的推崇、礼赞之情。可见,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夸张的建构带有明显表达说话人自我的痕迹。因此,我们可以说,夸张就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性而主观化的结果。
而相对于其他形式来说,夸张可算得上是一种主观性表达的标记形式。因为夸张在语义上大多明显违背客观事实,不符合正常逻辑,人们一看到夸张就知道它是说话人激情状态下表现自我的手段,是一种表达说话人情感或传递说话人意图的标记形式。也正因为夸张是一种表达说话人主观性的标记形式,在解读夸张时,我们不仅不能拘泥于字面的意义,而且还要从字面意义去推导说话人想要传递的情感、态度、意图等,才会了解说话人的真意所在。孟子曾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陈望道也强调,在解读夸张时就当原情逆意,还它本来面目,实事求是,不为言过其实的字句所拘泥,这才可算真能领略夸张辞的真意。这里的以意逆志原情逆意,还它本来面目领略夸张辞的真意就是指要根据辞义去推导作者的本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去推导作者要表现的自我。
如吴礼权所言,之所以会有言过其实、张皇夸大的夸张手法出现,主要是由于说写者当时情绪激动的缘故所致,是说写者当时某种特定情感蓄积而不抒不快的内在心理活动的表现,人们运用夸张时往往是在深切感动之时,也就是说,人们在用夸张的手法表达感情时是处于一种情绪和情感的强势状态,亦即激情状态。既然夸张的建构者是处于激情状态,那么在建构时自然也不会想到——更确切地说是丝毫不会意识到夸张还有度的限制。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夸张没有度的限制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如果认为夸张没有度的限制,那么夸张跟写实、浮夸、吹牛就没有区别了。但这个度到底在哪里呢?很多学者都只是笼统地概括为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但究竟高于现实多少才为合适?结合本文所论述的夸张的主观性,我们认为,夸张的度必须建立在表达说话人自我的基础上,必须出于表达说话人情感或传递说话人意图的需要。傅庚生曾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强调:故夸饰亦必有节,若不恤情性之原,增之靡足诞而不经,逾其限度,往往令人失笑。过犹不及,允执厥中。陈望道认为:主观方面须出于情意之自然的流露。这里强调夸张必须恤情性之原、为情意之自然的流露,其实质指的就是夸张必须出于表达说话人自我的需要。可见,夸张的度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限制,关键是要出于表达说话人特定状态下的强烈情感或传递说话人的意图。
综上所述,夸张辞虽已甚,但对其义却无害也,因为夸张是一种主观性表达的标记形式,且已形成共识。因此,人们在解读夸张时不会拘泥于字面的意义,更不会信以为真,而是通过字面意义去推导夸张建构者所要表现的自我,体会说话人在特定状态下的强烈情感或领会说话人要传递的意图。因此,决定夸张#度$的关键因素就是出于表达说话人自我之需要。
范文三:真理的主观性探讨
真理的主观性探讨 第18卷第9期
(2006年9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
SOCIALSCIENCESJOURNALOFCOLLEGESOFSHANXI
VO1.18No.9
(Sep.2006)
真理的主观性探讨
李卫朝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
]在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仅强[摘要
调真理内容上的客观性,
而忽视或回避提及真理的主观性,文章从认识的前提,认识的展开,认识的结果三
个方面探讨真理的主观性,以帮
助我们更好地在认识与实践中把握真理,创造价值. [关键词]真理;主观性;认识;实践;人与世界 [中图分类号]B023.3[文献标识码]久[文章编号]1008—6285(2006)09一OO46—04
真理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难点 和重点.在目前的教学和研究中却存在着这样一种 倾向,即仅强调真理内容上的客观性,而忽视或回避 提及真理的主观性,往往把真理作为主观性与客观 性相统一的本质简单理解为"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 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 在讲真理问题时也仅仅只谈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 性,而对真理的主观性置之不顾.这种片面地强调 真理客观性,对于深刻理解真理的本质,具有极大的 缺陷,有可能使人误解真理没有主观性,似乎在真理
问题上一提及主观性就是主观主义或唯心论.因
此,我们有必要对真理的主观性进行探讨和研究,以
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理解.
目前的哲学教学中之所以对真理的主观性避而
不谈,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主观性的概念界定
不清,好像谈主观性就是主观主义或唯心论.所以
首先应该对真理的主观性加以澄清和界定.关于真
理的主观性,根据研究者探讨的侧重点不同而给出
了不同的定义.比如,"以真理量的存在为前提",
"真理主观性是指在被认定为真理的理论体系中包
含着与它所指称的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属于主观
臆想的内容".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角度看,"真
理作为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意识一样是主观
形态,也可以说是主观真理";从真理自身所包含的
内容和形式看,"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其形式是
主观的";从与真理的客观性的对比角度,"真理
的客观性一般是指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属于物质领域;而真理的主观性,一般是指
真理的意识性,即真理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上
述真理的主观性定义都仅仅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界定
"主观性",认为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
一
,所以包含有主观性.这些界定有其可取之处,但
Sourceof"Ontology''inAncientWesternPhilosophy
GuXuewen
(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Abstract]"Ontology"hadlongbeenfocusinancientwesternphilosophy,andlotsofancientp
hilosophersputfor-
wardvarietiesofunderstandingabouttheoriginoftheworld:fromThales…
water"toPlato'S"principle"andthento
Aristotle's"thefirstobject".theyallcenteredtheirexplorationsaroundthisfundamentalprop
ositioninphilosophy. [Keywords]westernphilosophy;ontology;origin
[责任编辑范振杰]
[收稿日期]2006—01—18
[作者简介]李卫朝(1974一),男,山西芮城人,哲学硕士,山西农业大学社会科学部讲
师.
第18卷第9期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2006年9月 仍然不利于对于真理的主观性深刻把握.我们认为 真理的主观性应该从实践本体论,即对本体的探求 并不是问"对象,现实,感性"的存在到底是什么,不 是探求所谓的"终极存在",而是探求"对象,现实, 感性"的存在何以成为这样的存在,即它们存在的 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意义"来自人的生存实 践,"对象,现实,感性"与人以及人的生存实践是连 接在一起的.正是因为有了人,这个世界才被揭示 而有意义,所以只有把人自己和世界融合为,才可 能对这个世界进行反映,才可能有正确地陈述和判 断,才有真理的产生.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真理的主 观性才可能被正确界定.正如张世英先生在《新哲 学讲演录》中讲道:"'主观的'这个词是指人生在世 的结构内容,是指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和事物打交 道的一种样式,是指人和世界的关联,牵连,纠 缠."因此,"一切真理与人相关联,因为人的生 存就是要让事物的面貌如其所是的样子呈现出来或 者说被揭示出来,是人使事物去蔽,去掉被遮蔽的状 态而显示其本来的意义,是人使事物成其为它之所 日,,【4]123
_^E0
对真理的主观性界定后,真理的主观性就体现 在认识的前提,认识的展开,认识的结果三个方面. 在具体进行探讨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即对于 真理的主观性探讨并不妨碍对真理的客观性的肯 定.真理的获得既涉及人,同时也涉及对象世界,是 人对对象世界的正确反映,这就决定了真理的客观 性和真理的主观性并存.虽然对真理的客观性认识 不乏可议之处,但本文的兴趣在于对主观性的探讨. 从现实的形态看,认识的过程总是以对象世界 的敞开为其题中之义,然而对象世界向人敞开才具 有意义.因此,认识过程的展开不仅包括对象世界, 而且涉及人自身,具体展示为"认知"与"存在"的互 融.认识作为人的活动,离不开人自身的存在.庄 子在谈到人与知的关系时指出:"有真人而后有真 知"(《庄子?大宗师》).这里庄子肯定了人的存在 对认识的本源意义.海德格尔也曾提出类似的看 法:"只有当此在存在,才有真理.""在此在存在之 前,没有真理;在此在不复存在之后,也没有真 理.".''此在"在此可以理解为人的存在,真理则涉 及对象世界的敞开,是人对对象世界的揭示,此在与 人的这种关系表明了人的存在是认识得以可能的前 提.当然海德格尔在此并不否认事物离开人而独立 存在,但事物的意义,包括事物之"成为真理",就离 不开人的揭示.
人如何来揭示对象世界,"让存在者按其是什 么和如何是而显示自身"的呢?首先,存在者在没 有与人"照面"之前,即没有进入人的认识过程之前 是本然的存在,它的本质,规定还处于"被遮蔽"的 状态,怎样才能使存在者对人显示其本质规定呢?
海德格尔认为这就要求人自己以"敞开的状态",或 者说"开放的行为"与对象世界或存在密切接触. "开放的行为"就是让人自身暴露在对象世界或存 在者面前."人之所以虚席以俟真理的来临或显 现,盖源于人之为人的本质,但要让真理显现,则需 要人的参与,人的关切,人的诚恳对话,人对真理的 谦卑".|6人在开放的行为中通过陈述,判断揭示出 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那种陈述,判断就是真理,它使 被遮蔽的对象世界为人所见.真理就是被揭示了的 存在,就是"去蔽".
其次,"开放状态"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作 为具体存在的人.海德格尔所谓开放的行为,敞开 的状态其实就是指人的实践,是实践使人向事物敞 开,使人暴露在事物面前.这就决定了,"开放状态 的人"应该既有感性的规定,也有理性的面向;既渴 望情感的满足,又包含着内在的意愿;如此等等.这 些不同的规定在认识过程中往往相互交错,彼此作 用,共同制约着真理的形成.杨国荣先生认为"自 在与为我的统一,使所知既超越了本然的形态,又展 示了其实在性;本然的超越意味着向能知的敞开,实 在性则使这种敞开具有真实的内涵."因此,真 理与人生意义紧密相连,而不仅仅是我们平常所说 的人对对象世界的正确反映.这就充分显示了人在 揭示对象世界追求真理一开始就必然带有主观性, 而这种主观性又进一步体现在真理的形成过程中. 在揭示对象世界,"让存在者按其是什么和如 何是而显示自身"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对对象世 界"是什么"的追问,同时也纠缠着"是否有价值或 是否应当"的追问."'是什么'更直接的与认知相
联系,'是否有价值或是否应当'则已涉及价值的评 价.作为同一主体的相关方面,关于'是什么'之知 与关于'是否有价值或是否应当'之知统一于广义 的认识过程中,与此相应,……认知和评价也并非彼 此分离.""_】眦认识的过程中总渗透着价值判断,即 评价.认知所指向的,主要是对象本身的性质规定; 评价则涉及对象与人的意义关系.认识固然以敞开 对象自身的性质为题中之义,但它同时始终无法略 去人本身.从认知要求的提出,认识对象的确认,到 知识对人所具有的意义的断定,价值评价渗入于认 47
第l8卷第9期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2006年9月 识的各个环节.
从真理是使对象世界显示其自身而言,人们当 然希望在认识过程中能保持价值中立,以保证理性 认识结果内容的客观性.比如金岳霖先生所言: "研究知识论我可以站在知识论底对象范围之外, 我可以暂时忘记我是人,凡问题之直接牵扯到人者 我可以用冷静的态度去研究它,片面地忘记我是人 适所以冷静我底态度."金岳霖认为知识论仅仅 需要冷静的理智,忽略了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其 中主要的是主体的价值因素,"不仅过于截然地分 离了形而上学与知识论,而且多少将认识的主体抽 象化了."】】.在实际的认识活动中,价值因素包括 价值需要,利益和价值观念等都会自觉地或不自觉 地影响着真理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比如,面对同 一
座泰山,地质学家是因为勘探的需求,画家是因为
艺术的需求,文学家是因为素材的需求而去登泰山. 所以在翳山的过程中,地质学家,画家,文学家所关 注的对象就不同.而地质学家在登山过程中所获得 的知识对画家和文学家而言,意义就显得相对微弱 许多.这里就充分体现了在认知要求的提出,认识 对象的确认,到知识对人所具有的意义的断定上都 渗透着价值的因素.而正是由于有抱着不同价值需 求的主体在登山的过程中对泰山敞开了自己的价值 需求,泰山的全部意义才能对人显示出来,才有了对 泰山这个认识对象的认识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 接近.
同时,除了涉及人的需要,价值规范等等之外, 价值判断的形成总是要以认知所提供的真实知识为 依据.当人刚刚来到这爪_世界,尚未经历社会化的 过程时,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自然的 人化,则相应的涉及人自身的社会化.王夫之在谈 到人的能力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时曾谈道:"夫天 与之目力,必竭而后明焉;天与之耳力,必竭而后聪 焉;天与之心思,必竭而后睿焉;天与之正气,必竭而 后强以贞焉.可竭者天焉,竭之者人也."人的感 知,思虑等能力正是在通过人在知行过程的努力 (竭)中才转化为现实.这种转化离不开人对自然 的参与,在参与即知行的过程中获得了真实的知识, 从而形成了主体自身的观念,心理结构,描述方式等 对价值判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而一个人的 立场,观念,心理结构,描述方式等在其对对象揭示 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人所看到的 不仅依赖于他在看什么,而且也依赖于他以前的视 角概念的经验已经教会他去看什么"lJ.j.运用已具 48
有的"视角概念"去揭示对象世界,必然在真理上烙 上人的主观性印记.
以上论述了由于在揭示对象世界追求真理的过 程中,价值判断与认知是纠缠在一起的,因而由于价 值判断的作用,真理必然具有主观性.这一点充分 表现在对人类社会这个对象的揭示中.同时,认识 的过程不仅包括人掌握真理,而是人敞开心扉,让真 理来掌握自己.真理的主观性又进一步体现在真理 掌握人的过程中.
认;只是对对象世界的揭示,其目的是实践,也就 是说求得真理是为了指导实践,即"以得自现实之 道还治现实".在这个意义上讲,认识的过程不仅 仅表现为"有真人然后有真知",同时也应该包括 "有真知然后有真人".前文述及的对象世界是因 人才显得有意义表现为"有真人然后有真知",那 么,人作为存在首先是自然的存在,在自然的维度 上,人的存在首先受制于其物种的结构,具有一定界 限.然而人同时又具有社会性,从社会的维度上来 讲,知识作为社会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为人走出或 突破自然的存在限度提供了可能,改变了人的存在 形态,就表现为"有真知然后有真人".如果说,以 真理为内容的知识本身赋予人以观念性存在,那么, 知识的物化形态——工具则延长了人的感官,使人 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把真理与善的理 念,美的意境统一于人的存在,由自在达到自为境 界.怀特海曾指出:"通过真理关系,现象在实在深 处召唤新的情感资源."_】这里的对真理关系的把 握属"广义的知识之域",情感资源则与美和善的追 求相联系,以真为内容的知识,同时提升着人的整个
观念的存在.真理与人的存在之问的关系问题在海 德格尔那里得到了较为深人的考察.
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问题属于基础本体论之 域,其本质即是去蔽陈述之为真,主要在于它(真 理)"让存在以其未遮蔽的形态为人所见","它去存 在之蔽,使之以是其所是的形式呈现出来",去蔽作 为真理的本质,强调的是让存在以自身的形式为人 所见,真理所追求的是存在之向人敞开.当存在未 向人敞开时,人往往处于被遮蔽的形态(存在的遮 蔽,本质上表明的是人自身有蔽),存在之去蔽,则 意味着人从有蔽走向无蔽.如果说海德格尔强调 "无此在则无真理",主要侧重于有真人而后有真 知.那么,肯定真理的去蔽意义,则似乎包含着有真 知然后有真人之义,去蔽既是对象的敞开,也是人走 向无蔽的状态.因此人对真理的掌握与真理掌握人
第18卷第9期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2006年9月 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向度.可以看出海德格尔 对于真理的论述与传统意义上的真理观的最大不同 在于,他是从单向度视角转向了关系性视角,从侧重 于对客观对象的关注转向从人与存在(世界)的关 系来揭示真理.张世英先生认为,海德格尔的真理 观不是从主客二分式的在世结构去理解真理,而是 从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在世结构去理解真理. "海德格尔把主客之所以能符合的根据纳入到人与 世界合一的整体中,也不过是对传统的主客符合说 的真理观作出了一种新的定位,当然也是作出了一 种超越,一个巨大的突破.""从人与存在的关系 性视角来看,真理就是"去蔽",就是让对象世界以是
其所是的面貌显示自身,这个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对象 的去蔽,另一方面表现为人走向无蔽.这样不仅仅是 人掌握真理,同时也包含着真理掌握人的意义,人追 求真理与真理掌握人在人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是交 织在一起的.真理的主观性因此而得到彰显.
综上所述,如果从人与世界关系性视角来分析
真理,而不是仅仅从真理所反映的客观内容的单向 度视角探讨,则真理的主观性就体现在真理的前提, 真理产生过程中价值判断的参与,真理对人的实践 的指导等方面.真理不仅仅涉及客观的对象世界, 同时也涉及到人,所以我们对于真理的特性的探讨 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象世界这一方面,而应该从人 与对象世界两个方面共同探讨.这样才能一方面挖 掘真理的客观性,一方面挖掘真理的主观性,在对真 理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共同探讨中,加深对于真理的 认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在认识与实践中把握真理,创 造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江凌沧真理的主观性[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5,(1):54.
[2]王之波.主观真理与真理内容的客观性[J].教学与研究,2002, (10):69.
[3]余德华.正确理解真理的主观性[J].社会科学缉刊,2003,(1):
】O.
[4]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6.
[5J[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6: 208.
[6]陈嘉映.真理掌握我们[J].云南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 (1):32.
[7]杨国荣.存在的形上之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5.
[8]金岳霖.论道[M].北京:商务印拈馆,1987:17.
[9]王失之.续春秋左氏传博议(卷下).船Ib全书,第5册.长沙:岳
麓书社,1996:617.
[1Oj[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0:93.
[1】][英]怀海特.观念的冒险[M].纽约:theMcmillanCo.1933:
343.
DiscussionoftheSubjectivityofTruth
LiWeichao
(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gu030801,China)
[Abstract]InthecurrentteachingandstudyingofMarxistphilosophicalprinciple,thereexistsakindoftendency
whichemphasizesmerelytheobjectivityoftruth,butoverlooksoravoidsthesubjectivityoftruth.Thisarticlediscussesthe
subjectivityoftruthfromthepremise,thedevelopmentandtheresultofcognition,whichcouldhelpIlSbettergraspthetruth
andcreatevalueinprocessofcognitionandpractice.
[Keywords]truth;subjectivity;cognition;practice;humanbeingandtheworld [责任编辑范振杰]
49
范文四:汉语词类的主观性
2015年 9月 第 47卷 第 5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
a n d R e s e a r c h (b i m o n t h l y ) S e p t . 2015V o l . 47N o . 5
编者按 :
许国 璋先生是 20世纪 中国外语 界 一 位 伟大 的 学 者 , 一 位拥有千万 学 子的传奇 教 授 。 今年十 一 月二十五日是先生百年诞辰 , 本刊特辟第五期以为 纪念 , 既表达对这位 大学 者的深切缅怀 , 也视作对他的人 文语 言 学 思想的 学 术追 寻 。 许 先生的世界胸襟 , 哲人睿 智 , 深厚 学 养 , 人 文 关怀 , 以及孜孜探求的精神 , 自信自强的风骨 , 永远激励并引导着本刊 、 本刊无数读者和 外语 界广 大 师生 。
汉语词类的主观性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沈家煊
提要 :汉语的词类系统 有 很 强 的 主 观 性 ,
表 现 在 用 自 身 的 形 态 手 段 — — — 重 叠 和 单 双音节区分 — — — 把带有主观性的 同 类 词 分 出 来 。 首 先 区 分 的 是 摹 状 词 和 大 名 词 (包 含 动词和形容词 ) 。“ 是 ” 、 “ 有 ” 二 词 的 对 立 造 成 “ 主 观 肯 定 ” 和 “ 客 观 叙 述 ” 的 大 分 野 , 这 个 分野 “ 横贯 ” 充当谓语的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 其次在大名词内部先把主观性较强的形容 词跟名词和动词区分 开 来 。 再 次 , 形 容 词 内 部 先 按 单 音 节 和 双 音 节 区 分 “ 定 性 ” 和 “ 摹 状 ” 。 最后 , 动词内部的分类 , 如 “ 非作格动词 ” 和 “ 非宾格动词 ” , 其实质是主观性强弱的 区分 , 而不是基于论元结构的句法范畴的区分 。
关键词 :词类 、
主观性 、 重叠 、 单双音节区分 、 “ 是 -有 ” 分野 [中 图分类 号 ]H 042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00-0429(2015) 05-0643-
160.
引言 语言的 “ 主观性 ”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 指语言中留下的说话人个性的印记 , 包括感 情 、 态度 、 立场 、 视角等 。 交谈过程中 , 主观性体现在双方言谈的交替和互动之 中 , 所以也叫 “ 交互主观性 ” (i n t e r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 (参看 S t e i n &W r i g h t 1995) 。 每 种语言都多少带有主 观 性 , 但 主 观 性 的 强 弱 有 差 别 , 汉 语 属 于 主 观 性 很 强 的 语
·
346·*本文初稿曾提交 “ 主观化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学术研 讨 会 ” (2014. 11. 21-24, 威海 ) , 发表前 有 修改 。 作者兼为江苏省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成员 。
言 , 特别是它的词类系统有很强的主观性 。 有人问 , 区分词类只有一个标准 , 就 是词的语法功能或 “ 分布 ” (**熙 1985:11) , 这个标准是客观的 , 何来词类的主 观性呢 ?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客观的 , 但是一种语言的词之所以有这样的分布状 态 , 是有人参与其中的 。 许国璋 (1991) 曾高度评价 《 文心雕龙 》 的语言理论 , 刘勰 在承认客观世界形和体的同时 , 充分肯定语言 “ 惟人参之 ” 、 “ 心生而言立 ” 的人为 作用 。 我们所讲的汉语词类的主观性 , 是指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注重用自身习用 的形式手段把带有主观性或主观性较强的同类词跟其他词区分开来 。 最明显的 是汉语有一套用在句尾的语气词 , 本文的论述重点在语气词以外的实词上 。
1. 区分 “ 大名词 ” 和 “ 摹状词 ”
字词的 “ 重叠 ” 是汉语的重要形态手段 , 依靠重叠首先区分 “ 大名词 ” 和 “ 摹状 词 ” 。 大名词包括事物名词 (通常说的 “ 名词 ” ) 、 动作名词 (通常说的 “ 动词 ” ) 、 属 性名词 (通常说的 “ 性质形容词 ” ) 。
现行的词类体系先区分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 然后在形容词内部分出两个小 类 , 即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 后者大多是前者的重叠形式 , 是摹状性的 , 主观 性较强 。 然而汉语的事实是 , 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 不管是单音节还是双音节 , 各 自重叠后都变为摹状性的词 。 这一重叠规律还打破词和词组的界限 , 表明汉语 里词和词组 、 词法和句法的分界也不那么重要 (施其生 2011) 。 先看普通话的例 子 (大多摘自华玉明 2008) :
名词和名词组重叠
年 年年讲 , 月月讲 , 日日讲 。
丝 河面上漂浮着丝丝霞光 。
虎 眼睛瞪得虎虎的 。
山水 山山水水地画个不停 。
兴头 兴兴头头赶回家来 。
妖精 打扮得妖妖精精的 。
五秒 秒针跳着五秒五秒地走 。
大把 钞票大把大把地往袋里扔 。
动词和动词组重叠
飘 飘飘白雪飞扬在空中 。
飞 他在会场中进进出出 , 忙得飞飞 。
跳 电话铃声尖锐地叫了起来 , 头又开始跳跳地痛 。
抖 母亲吃力地抬起手臂抖抖地指着墙上挂的干粮筐 。
·
4
4
6
·
摇摆 花儿在风中笑得摇摇摆摆 。 指点 她们指指点点地议论起来 。 哭着 哭着哭着就瞌睡了 。 一颤
车身颠得一颤一颤的 。
形容词和形容词组重叠 白
把脸抹得白白的 。 慢 慢慢地朝前移动 。 随便 随随便便说了几句 。 大方 衣服要穿得大大方方的 。 很烫
很烫很烫地做了碗姜汤 。
很小心 很小心很小心地挤出一点胶水 。
单音节的名 、
动 、 形加 X X 也都变成摹状的词 : 单音节名词 X X 夜沉沉 眼忪忪 情切切 月蒙蒙 血斑斑 心荡荡 路迢迢
单音节动词 X X 叹连连 嗽声声 滴溜溜 呼啸啸 死虎虎 笑眯眯 骂不咧咧 单音节形容词 X X 薄绡绡 冷冰冰 轻悠悠 静悄悄 软绵绵 红通通 臭烘烘
就连重叠的 X 本身也可以是名 、
动 、 形三类 : X 为名 冷冰冰 甜蜜蜜 黑漆漆 白雪雪 赤条条
X 为动 圆滚滚 香喷喷 动飘飘 直挺挺 气鼓鼓 X 为形 红彤彤 白茫茫 笑盈盈 病恹恹 清冷冷
蔡淑美 、
施春宏 (2007) 和叶祖贵 (2014) 分别考察了阎连科和贾平凹作品中 的重叠形式 , 同 样 发 现 名 、 动 、 形 三 类 词 都 有 起 摹 状 作 用 的 重 叠 形 式 A A B B 和 A X X :
名词重叠 浪浪涛涛 波波浪浪 山山海海 山山岭岭 涕涕泪泪 枪枪炮炮
仇仇恨恨 物物什什 物物件件 缘缘由由 江江湖湖 谷谷糠糠 钉钉绳绳 汪汪洋洋 灾灾难难 血淋淋 水渣渣 烟团团 雾浓浓 汗渍渍
动词重叠 巴巴望望 哭哭唤唤 洗洗整整 腾腾雾雾
剪剪裁裁 闪闪灭灭 唱唱歌歌 捏捏搓搓 颤巍巍 笑吟吟 荡激激 气愤愤 潺哗哗
形容词重叠 烈烈炎炎 红红胖胖 木木然然 白白亮亮 柔柔和和 白白茫茫
美美丽丽 鲜明明 青痴痴 紧飘飘 白茫茫 红艳艳
参与重叠的 A
B 有的是词 , 有的像临时组合 , 如 “ 山海 、 洗整 、 烈炎 ” , 名词性 A
B 的重叠特别多 。 还有一种近似重叠的 “ 一 X 一 Y ” 和 “ 半 X 半 Y ” 格式 (邵敬 ·
546·
敏 2013:130-152) , 也是不分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 都有摹状性 :
一前一后 一冷一热 一蹦一跳 一早一晚 一长一短 一拉一打 一分一秒 一快一慢 一抛一捡
半人半鬼 半对半错 半信半疑 半子半婿 半新半旧 半推半就
名词 (组 ) 和 动 词 (组 ) 重 叠 描 摹 状 态 的 情 形 在 方 言 里 十 分 普 遍 。 施 其 生 (1997, 2011) 和林华勇 (2011) 提供大量闽 、 粤方言的例子 , 并且认为重叠是汉语 的一种 “ 形态 ” 。 动词 (组 ) 重叠的例子如下 :
两人行遘磨磨呤 。(两人紧挨着走 。 ) (汕头 )
敢敢行 ! (放胆地走吧 ! ) (汕头 )
天卜落雨卜落雨 。(天要下雨的样子 。 ) (漳州 )
我如今想呕想呕噉做倒 。(我现在有点儿想吐 。 ) (廉江 )
我大伯在呢 [n e i 55]使牛使牛在 。(我大伯在那儿犁田呢 。 ) (廉江 )
汕头话名词 (组 ) 重叠的例子 :
布布 (事物等韧而嚼而无味 ) , 汁汁 (湿漉漉的 ) , 油油 (油乎乎的 ) , 纱纱 (织物破烂成 乱 纱 状 且不结实 ) , 水水 (成水状的 ) , 鼻鼻 (鼻涕状的 ) , 卯卯 (圆而光秃秃的 ) , 云云 (眼 睛 如 在 雾 中 看不清 ) , 柴柴 (事物像木头一 样 纤 维 很 粗 而 无 味 ) , 铁 铁 (像 铁 一 样 坚 硬 ) , 仙 仙 (懒 散 而 满 不在乎的样子 ) , 书书 (言谈举止带书卷气 ) 。
湖北大冶话 (赣语 ) 有一类带单音后缀的状态形容词 , 词根也是名 、 动 、 形三 类 (汪国胜 1991) :
名 +X 风溜 (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 , 人流 (形容神气十足的样子 ) , 褥里 (软和 、 富有弹性 ) 动 +X 喜眯 哭扁 吵吼
形 +X 甜抿 香喷 黑黝
晋北方言甚至有领属代词的重叠 (范晓林 2012) :
我我爷爷可看好我哩 !
她她爸爸可有本事哩 !
你你大爷人家还识俩个字哩 !
这种重叠式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 “ 我我爷爷 ” 相当于 “ 我那 (可爱的 ) 爷爷 ” , “ 我我 ” 具有描摹作用 。
涪陵话单音动词重叠变为状态形容词也很普遍 , 有 a 和 b 两种形式 (李文莉 2011) :
a . 歇歇地走 抿抿地吃 耍耍地做 想想地哭 挨挨地敬 (酒 ) 算算地打 (牌 ) b . 灯一直闪了闪的 火要熄不熄的 那几块砖要落不落的
·
6
4
6
·
普通话里虽然不说 “
吃饭别抢抢的 ” 、 “ 他天天在我面前晃晃的 ” , 但是说 “ 抢 来抢去 ”
、 “ 晃来晃去 ” , 可见方言的差异只是重叠方式的差异而已 。 古代汉语的 情形也一样 , 丁声树 (1940) 指出 《 诗经 》 中动词和名词就都可以重叠成为摹状词 , 如 “ 采采芣苢 ” 和 “ 燕燕于飞 ”
。 根据以上事实及赵元任 (1970) “ 中国话的文法 , 不论是方言与方言之间 , 甚 至文言与白话之间 , 实际上大致是一样的 ” 这一看法 , 应该得出结论 :从语法体系 来讲 , 若把 “ 年 、 山水 ” 、 “ 飘 、 摇摆 ” 、 “ 白 、 大方 ” 分为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三个并立的 类 , 那么把一律通过重叠而形成的状态形容词单单跟 “ 白 、 大方 ” 这类词定为一个 类的两个小类就不合理 。 反过来 , 若单单把 “ 白 、 大方 ” 这类词跟所有那些重叠而 成的状态形容词定为一个类的两个小类 , 那么把重叠之前的 “ 年 、 山水 ” 、 “ 飘 、 摇 摆 ” 、 “ 白 、 大方 ” 分为 并 立 的 三 个 类 就 不 合 理 。 合 理 做 法 是 , 把 状 态 形 容 词 改 称 “ 摹状词 ” , 名 、 动 、 形都归属 “ 大 名 词 ” , 汉 语 首 先 在 第 一 层 次 区 分 大 名 词 和 摹 状 词 。 相对于大名词和摹状词的区分 , 名 、 动 、 形的区分不那么重要 , 词与词组的区 分也不那么重要 。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文章学有 “ 名 ” 和 “ 重言 ” 的概念 , 但无 与 “ 名 ” 相对的 “ 动 ” 的概念 ? 。 通常说汉语缺乏形态 , 其实重叠是汉语最重 要 的 形态 , 是跟印欧语形态 不 一 样 的 一 种 形 态 , 它 首 先 把 主 观 性 很 强 的 摹 状 词 语 分 出来 。
2.
“ 肯定 ” 和 “ 叙述 ” 大分野 笔者已从多个方面论证 (沈家煊 2009b , 2012c , 2013b , 2014) , 汉语里名词与 动词的关系不同于英语名词与动词的 “ 分立 ” 关系 , 而是 “ 包含 ” 关系 , 名词包含动 词 , 动词是 “ (大 ) 名词 ” 的一个次类 “ 动态名词 ” , 兼有动性 (述谓性 ) 和名性 (指称 性 ) 。 汉语不怎么重视名词和动词的区分 , 却 重 视 “ 直 陈 ” 和 “ 非 直 陈 ” 区 分 , “ 叙 述 ” (n a r r a t i v e ) 和 “ 肯 定 ” (a s s e r t i v e ) 区分 。 相对而言 , 直陈 或 叙 述 的 客 观 性 强 , 非直陈或肯定的主观性强 。 这可从否定词分合和谓语分类两个方面来说明 。
首先 , 沈家煊 (2010) 论证 , 英语的否定词按名动分立来区分 , 否定动词有否 定动词的否定词 n o t , 否定名词有否定名词的否定词 n o , 而汉语的否定词不是区 分 “ 否定名词 ” 还是 “ 否定动词 ” , 而是区分 “ 直陈否定 ” 还是 “ 非直陈否定 ” 。 从甲 骨文到周秦汉语到现代汉语 , 这个区分一脉相承 。 汉语注重这一区分特别表现 在区分 “ 有的否定 ” 和 “ 是的否定 ” 。“ 有的否定 ” 否定 “ 有 ” , 否定词用 “ 没 /无 /未 ” , “ 是的否定 ” 否定 “ 是 ” (常隐而不现 ) , 否定词用 “ 不 /非 ” 。“ 有的否定 ” 关涉客观的 “ 有无 ” 问题 , “ 是的否定 ” 关 涉主观的 “ 是非 ” 问 题 。 在 “ 否 定 名 词 ” 还 是 “ 否 定 动
·
746·?
在 《 马氏文通 》 里 , 名字 、 动字 、 静字 (指形容词 ) 虽然并列 , 但从取名看 , 动字是跟静字对待的 。
词 ” 上 , 汉语只作 “ 有限的 ” 区分 。 虽然 “ 不 /未 ” 只否定动词 , 但是 “ 没 /无 ” 既否定 名词又否定动词 。 汉语历史上否定词不断更替 , 但是不管哪个时期总是有否定 词既否定名词又否定动词 。
其次 , 从谓语类型来看 , 汉语也不重视名词和动词区分 , 而重视客观叙述与 主观肯定 区 分 , 这 一 区 分 “ 横 贯 ” (c u t a c r o s s ) 名 词 、 动 词 和 形 容 词 。 沈 家 煊 (2012b ) 和王冬梅 (2014) 在赵元任 (1968/1979:53-57) 这一看法的基础上做了进 一步论证 , 这一区分 “ 在形式上更有依据 ” , 这个形 式 依 据 就 是 “ 有 ” 和 “ 是 ” 的 区 分 ,
“ 了 ” 和 “ 的 ” 的区分 。“ 有 、 了 ” 是客观的直陈 , “ 是 、 的 ” 是主观判断 。 英语不同于 汉语 , t h e r e b e (有 ) 和 b e (是 ) 在形式和概念上都没有大区别 , t h e r e
b e 也是一种 b e 。 李佐丰 (2004:64-67, 2011) 同 意 赵 元 任 的 观 点 , 认 为 古 汉 语 的 句 型 不 应 该 按谓语是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来划 分 , 而应该 按 “ 叙 事 句 ” 和 “ 论 断 句 ” (判 断 句 为 主 ) 来划分 , 明 显 的 形 式 特 征 是 , 论 断 句 的 句 末 多 用 语 助 词 “ 也 ” , 其 次 用 “ 矣 ” 、 “ 焉 ” , 句首有时用语助词 “ 夫 ” , 主语与谓语之间有停顿 , 而叙事句的句末句首一 般不用语助词 , 否定用 “ 不 ” 、 “ 未 ” , 主语与谓语之间无停顿 。 例如以 “ 也 ” 结尾的 论断句 , 谓语在形式上不分名 、 动 、 形 :
名 :
行则有随 , 立则有序 , 古之义也 。(《 礼记 ·仲尼燕居 》 ) 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 , 是薄柱击石之类也 。(《 战国策 ·赵策三 》 ) 动 : 不闻命而擅进退 ,
犯政也 。(《 国语 ·晋语三 》 ) 我未及亏 , 而又城下之盟 , 是弃国也 。(《 左传 ·哀公八年 》 ) 形 : 身贤 ,
贤也 ; 使贤 , 亦贤也 。(《 谷梁传 ·襄公二十九年 》 ) 倕 , 至巧也 。(《 吕氏春秋 ·重己 》
) 论断句和叙事句的区分在下面的对比句里十分明显 :
秋七月 ,
叔弓如家 , 葬共姬 。(《 春秋 ·襄公三十年 》 ) 秋七月 , 叔弓如家 , 葬共姬也 。(《 左传 ·襄公三十年 》 ) (从者 ) 将行 , 谋于桑下 。(《 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 》 ) 公会齐侯于艾 , 谋定许也 。(《 左传 ·桓公十五年 》
) 上句是叙事句 ,
下句是论断句 。“ 也 ” 是决断词 , 它的作用是 :表示句子所述 的内容反映了说话人的主观认识 , 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是一种断定关系 , 而不 是实在关系 。 随着汉语的发展 , “ 也 ” 字逐渐淡出 , 代之而起的是从指代词演变而 来的系词 “ 是 ” 。 可见 , 汉语谓语的类型主 要 区 分 “ 肯 定 ” 和 “ 叙 述 ” , 古 今 一 脉 相 承 。 汉语语法的大分野是 :
肯定 /是非 /直陈
叙述 /有无 /非直陈
“ 是 /的 ”
“ 有 /了 ”
·
846·2015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5期
现代汉语里这个大分野在形式上体现为 “ 是 /的 ” 和 “ 有 /了 ” 的分别 , 王冬梅 (2
014) 一文提供了丰富的例证 。 过去以为肯定和叙述只是语用或文体上的差别 , 这是印欧语的眼光 , 汉语的 实际是离开了语用就没有办法讲语法 , 或者没有多少语法可讲 , 汉语 “ 大语法 ” 是 “ 形 、 音 、 义 、 用 ” 四者的综合 。 3.
“ 大名词 ” 内先区分形容词 3.
1 形容词 定语 的 逆节律常态 从单音节变 双 音 节 的 双 音 节 化 以 及 单 双 音 节 组 配 的 方 式 (统 称 “ 单 双 区 分 ” ) , 跟重叠一样 , 也是汉语的一种形态手段 , 参看沈家煊 (2012a , 2013a ) 。 依靠 单双音节区分 , 汉语在 “ 大名词 ” 内部首先区分名词 (含动作名词 , 即通常所说的 动词 ) 和形容词 (属性名词 )
。 先从单双音节组配方式看形容词为一头 、 名词动词为另一头的分野 。 吕叔 湘 (1963) 最早指出 , 三音节的组合 , 定中结构以 [2+1]为常态 , 动宾结构以 [1+2]为常态 , 王洪君 (2
001) 称之为与结构类型有直接关系的 “ 节律常态 ” 。 定中结构 :
出租房 *租房屋 动宾结构 : 租房屋 ?
出租房 在这个节律常态里 ,
名词和动词的区别不起多大作用 。 常态的 [2+1]定中 结构 , 定语是不分名词还是动词的 , 例如 :
[2+1]鞋帽店
中药铺
金钱梦
手表厂
衣帽间
氧气罩
报刊亭
[1+2]*
鞋商店 *
药商铺 *
钱梦想 *
表工厂 *
衣房间 *
氧面罩 *
报亭子 [2+1]出租房
瞭望塔
控制柄
打击面
演奏团
学习机
盗窃犯
[1+2
]*
租房屋
*
望塔楼
*
控手柄
*
打面积
*
演团体
*
学机器
*
盗罪犯
而且中心语也有大量的单音动词 ,
例如 :三级跳 俯卧撑 龙虎斗 窝里反 姐弟恋 鸳鸯配 姑嫂争 妻管严 胡马会 西藏行 欧洲游 秋雨吟 安乐死 三七开 壁上观 离别恨 出国热 百日咳 阴阳判 散文选 论文集
十三问
连锁变
全年租
人来疯
母狮吼
本字考
包包控
这种 [
2+1]定中结构同样跟 [1+2]形成对立 : 双虎斗 /*虎争斗 全年租 /*年租用 欧洲游 /*欧旅游 论文集 /*文结集
离别恨 /*离悔恨 母狮吼 /*狮吼叫 十三问 /*三问答 本字考 /*字考证
·
946·沈家煊 汉语词类的主观性
动宾结构以 [
1+2]为常态 , 当宾语为动词的时候也是双音好单音不好 , 这并 不是因为单音动词缺名性 , 因为宾语为名词的时候也是同样格局 , 例如 :
宾语为动词 :
比长跑 /? 比试跑 学画画 /? 学习画 谈买卖 /? 谈判买 宾语为名词 : 租房屋 /?
出租房 买粮食 /? 购买粮 关门窗 /? 开关窗 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过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
定中结构以 [2+1]为常态 , 但 这只适用于定语是名词或动词 , 当形容词充当定语的时候上面说的那个 “ 节律常 态 ” 正好反了过来 , [2+1]受限制 , [1+2
]倒是常态 , 例如 :[1+2
]大房间 冷空气
热开水
白脸蛋
黑皮肤
小房间
新皮鞋
旧衣服
[2+1
]*宽大房 *
寒冷气 *
温热水 *
煞白脸 *
黝黑肤 *
窄小房 *
崭新鞋 *
破旧衣
形容词做状语的状中结构也是这个格局 ,
例如 :勤练习 假批判
乱闹腾
软着落
冷相处
稳增长
? 勤奋练
*
虚假批 *
胡乱闹 *
柔软落 *
冷淡处 *
平稳长
这也证明 ,
受形容词修饰的是名词还是动词 , 在汉语里并不重要 。 总之 , 在定中结构的单双音节组配上 , 名词 、 动词为一头 , 形容词为另一头形 成对立 :
[2+1
]定中 [1+2
]定中 名词 汽车房 *车房子 动词 出租房
*
租房子
形容词
*
宽大房 大房子
另一方面 ,
在做定中结构的中心时 , 单音形容词又与单音名词 、 单音动词表 现一致 , 都以 [2+1]为常态 , 这 个 事 实 也 很 重 要 , 它 证 明 名 、 动 、 形 都 属 于 “ 大 名 词 ”
: 名 汽车房 煤炭店 手表厂
动 全年租 三级跳 本字考 形 猩红热 妻管严 夕阳红
3. 2 “
标记颠倒 ” 和 “ 松紧象似 ” 形容词做定语呈现跟名词 、 动词相反的单双音组配方式 , 这是普遍存在的一 种 “ 标记颠倒 ” (m a r k e d n e s s r e v e r s a l ) 现象 (详见陈刚 、 沈家煊 2012) 。 如果首先 把形容词视为 “ 大名词 ” 内部的一个特殊次类 , 它除了具有一般名词 (含动词 ) 具 有的 [指称 ]特征 , 还特别具有 [修饰 ]特征 , 这样就可以说它跟一般名词 (含动词 ) 形成 “ 标记颠倒 ” 格局 , 即形成两个 “ 无标记配对 ” , 一个定性 , 一个摹状 :
·
056·2015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5期
无标记配对定性
无标记配对摹状 名词 动词 纸板房 [2+1]卷曲发 [2+1]纸房子 [1+2]卷头发 [1+2]形容词
冷空气 [1+2
]寒冷意 [2+1
] 这两个无标记配对的背后都是 “
松紧象似 ” 原理在起作用 , 韵律结构的松紧 对应于语法结构的松紧 :韵律上 [2+1]比 [1+2]紧凑 , 这已有柯航 (2007) 的证 明 ; 语法结构上 , 定性定语和中心词的结合比摹状定语紧 。 上面右边摹状的无标 记配对表明 , 单音名词和单音动词做定语不是绝对不成立 , 但是它跟双音做定语 相比 , 有概念联系的松紧差别 , 试比较 :
[
2+1] 纸板房 中药罐 水果篮 陶瓷馆 钢铁侠 枣花蜜 焰火节 木材商 午夜场
[1+2] 纸房子 药罐子 果篮子 瓷娃娃 铁娘子 花蝴蝶 火疖子
木脑袋 夜生活
拿第一对来讲 ,
“ 纸板房 ” 的 “ 纸板 ” 限定房子的质材 , 而 “ 纸房子 ” 的 “ 纸 ” 是在 描摹房子 , 有 “ 像纸糊的 ” 这种意思 , 突出 “ 纸 ” 的某些属性 (如 “ 轻薄 、 不结实 ” 等 ) , 因而 “ 纸 ” 在语义上变得更像是个形容词 , 具摹状性 , 可见概念上 “ 纸板房 ” 比 “ 纸 房子 ” 紧 。“ 午 夜 场 ” 和 “ 夜 生 活 ” , 前 者 的 “ 午 夜 ” 只 是 限 定 场 次 的 时 间 , 后 者 的 “ 夜 ” 却可引发 “ 放纵 、 灯红酒绿 ” 等联想 , 具摹状性 , 也是概念上前者比后者紧 。
动词做定语的情形也一样 , 试比较 :
[
2+1] 卷曲发 死亡岛 活动家 睡眠状 生病者 [1+2] 卷头发 死脑筋 活菩萨 睡美人 病西施
双音节动词 “
卷曲 ” 限定发型的样式 , “ 卷曲发 ” 倾向于成为发型的名称 , “ 卷 曲 ” 是定性定语 ; 而 “ 卷头发 ” 一般描写某个人头发的样子 , 所以 “ 卷 ” 具有摹状性 , 例如 :
直发 、
波浪卷曲发 、 天然卷曲发 , 我们头发分以上三种 。(百度知道 ) 天生的卷头发怎么办啊 ? 帮我想想办法 ……(网易论坛 )
如果将 “
卷头发 ” 和 “ 卷曲发 ” 互相替换 , 二句就都显得不自然 。 同样 , “ 死亡 岛 ” 指 “ 登上岛的人都会死亡 ” , 定语 “ 死亡 ” 是给 “ 岛 ” 定性 , 而 “ 死脑筋 ” 的 “ 死 ” 和 “ 丧失生命 ” 关系不大 , 它描摹 “ 思想不开窍 ” 的状态 。
形容词做定语的单双组配虽然跟名词 、 动词相反 , 但是仍然遵循 “ 松紧象似 ” 原理 。 例如 :
[
1+2] 定语定性 白颜色 冷空气 平视角 贵金属 稳办法 暗房间 ·
156·沈家煊 汉语词类的主观性
穷地方 强动词
[2+1] 定语摹状 苍白色 寒冷意 平常心 名贵犬 安稳觉 阴暗面
穷酸相 强硬派
“
白颜色 ” 是给颜色定性 , “ 苍白色 ” 是在描摹一种脸色 ; “ 强动词 ” 是给动词定 性 , “ 强硬派 ” 是在描摹一个派别 。 定语的典型功能是 “ 定性 ” , 单音的定性形容词 和中心词的结合方式 [1+2]本身就是紧的 , 所以无需换成 [2+1]这种紧的韵律 结构 , 而双音的摹状形容词和中心词的结合是松的 , 所以韵律结构特别换用 [2+1
], 这就是所谓的 “ 标记颠倒 ” , 颠倒的动因是 “ 松紧象似 ” 原理 。 跟名词 、 动词相比 , 形容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 例如 , 花儿的颜色是红是紫 , 离不开人的观察 ? ,
也离不开人对观察结果的描述 , 所谓 “ 形容 ” 是人对事物形象 的描述 。 汉语在大名词内部先区分形容词 , 这还表现在词典的释义上 , 《 现代汉 语词典 》 在没有标注词性之前 , 形容词有专用的释义用语 “ 形容 ……” , 名词和动 词没有专用的释义用语 , 而且释义不怎么顾及名 、 动区分 。
从双音化作为一种形态的角度看 , 形容词为一头 , 名词 、 动词为另一头 。 对 名词 、 动词来说 , 双音化的语 法作用都是 “ 增强 指称 性 ” (详 见 沈家煊 2013a ) , 然 而对形容词来说 , 双音化的语法作用主要是 “ 增强摹状性 ” 。 4.
形容词内部的重新分类 从上述的角度看 , 可以把形容词的双音化 “ 白 → 苍白 ” 、 “ 冷 → 寒冷 ” 看作一种 类似于重叠的手段 , 叫做 “ 准重叠 ” , 它的语法作用是增强摹状性 。 形容词内部的 分类应该做相应的调 整 , 首 先 按 单 音 和 双 音 来 区 分 两 类 形 容 词 , 将同 为双音的 “ 寒冷 、 苍白 ” 和 “ 冰冷 、 煞白 ” 归为一类词 , 叫摹状词 , 跟单音的定性词 “ 白 、 冷 ” 对立
。
传统的分类按能不能受 “
很 ” 修饰把 “ 寒冷 ” 与 “ 冷 ” 归为一类 , 与 “ 冰冷 ” 对立 , 把 “ 白 ” 与 “ 苍白 ” 归为一类 , 与 “ 煞白 ” 对立 , 这 种 分 法 低 估 了 “ 单 双 区 分 ” 的 重 要
·
256·2015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5期
?
王阳明 《 传习录 ·下 》 :“ 你未看此花时 ,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 你来看 此 花时 , 则此 花 颜 色一时 明 白
起来 ……”
。
性 , 夸大了受 “ 很 ” 修饰这一标准的可靠性 。 现实生活中正在大量出现 “ 冰冷 、 煞 白 ” 类词加 “ 很 ” 的用例 (李劲荣 2007
) , 例如 : 为什么一到冬天我的手脚就很冰冷 、
而夏天反而身体很烫 ? 我的皮肤算得上是白 , 但不是很雪白的那种 ,
有点黄 。 这是因为这类词的摹状性 在 磨 损 减 弱 ,
加 “ 很 ” 能 重 新 增 强 摹 状 性 。 拿 “ 冰 冷 ” 和 “ 火热 ” 比较 , “ 彤红 ” 和 “ 苍白 ” 比较 , 差别 只在 “ 冰 冷 、 彤 红 ” 的 摹 状 性 没 有 “ 火热 、 苍白 ” 磨损得厉害而已 , 所以前者一般还不能加 “ 很 ” , 后者加 “ 很 ” 已经很 平常 。 明明放着可靠和重要的 “ 单双区分 ” 标准而不用 , 是因为认识上有一个误 区 , 过分看重单音节形容词直接做定语所受的语义限制 , 忽视结构上形名定中以 [1+2]为常态这个事实 。 **熙 (1956) 说单音节形容词直接做定语受限制 , 例 如不说 “ 重箱子 ” 只说 “ 很重的箱子 ” , 但是赵元任 (1968/1979:304) 早就指出 :这 种限制 “ 只能说是一种倾向 , 不算规律 ” , 像 “ 你不累吗 , 老提溜着那么个重箱子 ? ” 的说法就很自然 。 重要 的 区 别 是 , “ 重 箱 子 ” [1+2]要 比 “ 沉 重 箱 ” [2+1]自 然 得多 。
双音节形容词其实有一部分早已划归摹状词 , 如 “ 通红 、 煞白 、 冰冷 、 死灰 ” 等 , 只是它们不通过重叠而是通过添加 “ 通 、 煞 、 冰 、 死 ” 等词头形成 。 一般所说的 双音节 “ 性质形容词 ” , 如 “ 伟大 、 奇怪 、 豪华 、 敞亮 、 糊涂 ” 等 , 它们本来也是摹状词 (石锓 2010) , 只是用得多了摹状性磨损减弱 , 已经或正在向属性词漂移 , 有的已 经能在有限的范围内直接做定语 , 如 “ 豪华间 、 聪敏人 、 糊涂虫 、 安稳觉 ” , 形成 [2+1
]定中 , 跟 “ 纸板房 ” 和 “ 出租房 ” 一样 。 正因为摹状性减弱 , 它们要通过加 “ 很 ” 和重叠等 “ 叠添 ” 手段来重新增强摹状性 , 这样的变化在不断地进行之中 , 单音为 主的阶段如此 , 单双音并存的阶段也是如此 。 总之 , 双音形容词虽然在向属性词 漂移 , 但是它们仍然带有摹状的本性 。 当然 , 在形容词内部首先按单音双音来区 分小类 , 并不意味着双 音 形 容 词 内 部 不 必 做 区 分 , 不 过 那 是 第 二 步 才 要 做 的 事 情 。 用单双音节来区分语法功能不同的两类形容词 , 这是汉语有别于印欧语的 一个重要特点 。
5.
比较英语和汉语的词类格局 过去争论形容词的地位 , 出发点是 “ 名动分立 ” , 名词和动词分居两端 , 然后 看形容词靠近哪一端 。 从 “ 名动分立 ” 出发 , 主 -谓关系是基础的 、 核心的关系 , 其 他结构关系是下位的 、 附庸的关系 , 因此就特别看重汉语的形容词可以跟动词一 样直接做谓语这一点 。 如果摆脱这种眼光 , 认为汉语里主谓关系与其他结构关 系的地位完全平等 (**熙 1985:8
) , 如 , 定中关系的地位并不亚于主谓关系 , 汉 ·
356·沈家煊 汉语词类的主观性
语的谓语跟定中组合一样具 有指称性 (详见沈家煊 2012b , 2013b ) , 那么形容 词 做修饰语的时候在单双组配方式上跟名词 、 动词的对立就显得很重要 , 而形容词 是靠近名词还是动词的问题就不再那么重要 。 再考虑到双音化对形容词的语法 作用有别于名词 、 动词 , 有充分理由认定 , 汉语名词 (含动词 ) 与形容词的区分是 主要分野 , 而名词与动词的区分是次要分野 。
在汉语里 , 如果把既修饰名词又修饰动词的词统称 “ 饰词 ” , 那么副词就是一 种 “ 副饰词 ” , 即一般只修饰动词的饰词 。 这倒是十分符合英语 a d j e c t i v e 和 a d -v e r b 这两个词的 本 义 :a d j e c t i v e 源自古 法语 a d j e c t i f >-i v e , 后 者 源 自 拉 丁 语 a d j e c t -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英语
名词 动词 饰词
副饰词
汉语
英语名词与动词是主要分野 ,
形容词与副词的区分是根据这个主要分野来 定的 。 汉语名词 (含动词 ) 与饰词 (含副饰词 ) 是主要分野 , 名词与动词的区分 、 饰 词与副饰词的区分都是有限的 , 名词包含动词 (动态名词 ) , 饰词包含副饰词 。 这 样看来 , 过去仅从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谓语这一点出发 , 说形容词是动词的一个次 类 , 这个说法虽然不无道理 , 但还是过分受印欧语 “ 动词中心论 ” 的影响 ? 。 6.
动词内部的区分也体现主观性 不及物动词分为两类 , 一类是 “ 非作格动词 ” , 以 “ 病 ” 和 “ 笑 ” 为代表 , 叫 “ 病笑 类 ” , 还有一类是 “ 非宾格动词 ” , 以 “ 死 ” 和 “ 来 ” 为代表 , 叫 “ 死来类 ” 。 在汉语里区 分这两类不及物动词所依据的主要语言事实是 : 王冕的父亲病了 。 *王冕病了父亲 。
王冕的客人笑了 。 *
王冕笑了客人 。 王冕的父亲死了 。 王冕死了父亲 。 王冕的客人来了 。
王冕来了客人 。
·
456·2015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5期
?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 沈家煊 (2
009a ) 一文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 不过 , 上面 这 个 图 示 格 局 也有缺点 , 没有显示汉语的属性饰词 (性质形容词 ) 也属于 “ 大名词 ” , 图示 总是有局 限 的 , 顾 了这一头 顾 不 了那一头 。
生成语法十分重视这个区分 ,
“ 病笑类 ” 动词惟一的论元在深层结构处于主 语位置 , 论元结构是 [N P +V ], 表层不能带宾语说成 V+N P , 如右列上面两句不 成立 ; 而 “ 死来类 ” 动词惟一的论元在深层结构 处于 宾语 位置 , 论元结构是 [V+N P ], 表层也能带宾语说成 V+N P ,
如右列下面两句成立 。 汉语虽然也有这一区分 , 但是并不重视这个区分 。“ 王冕病了父亲 ” 不大成 立 , 但是 “ 王冕家病了一个人 ” 成立 , “ 王冕病了一个工人 ” 也成立 (“ 王冕 ” 理解为 工头 ) 。 刘探宙 (2009) 一文更是发现了大量 “ 病笑类 ” 动词带宾语的句子 , 因为重 要 , 抄列如下 :
(
非典的时候 ) 小李也病了一个妹妹 。 郭德纲一开口 , 我们仨就笑了俩 。 在场的人哭了一大片 。
不到七点 , 我们宿舍就睡了两个人 。
不到六点 , 那群孩子就起了天天和闹闹两个 。 立定跳远 (全班 ) 已经跳了三十个同学了 。 我大学同学已经离婚了好几个了 。
当年那几对小情侣现在就分手了小赵和小李一对 。 这次流感小班的孩子咳嗽了五六个 。 他们办公室接连感冒了三四个人 。
学校毕业了一批又一批 ,
同学结婚了一个又一个 。 今天上午这台跑步机一连跑过三个大胖子 。
刘文指出这些例子最主要的共同点是动词后 N
P 必须搭配计量成分 , 其实 , 对 “ 死来类 ” 动词而言 , 它们带宾语的句子有许多也要搭配计量成分 , 不然就听上 去至少是不自然 , 例如 :
他烂了五筐苹果 。 ? 他烂了苹果 。 他飞了三只鸽子 。 ? 他飞了鸽子 。
老王刚死一头牛 。 *老王刚死牛 。 他们队新来两个队员 。 *他们队新来队员 。 她又长两根白头发 。
*
她又长白头发 。
这样一来 ,
“ 死来类 ” 与 “ 病哭类 ” 的差别缩小或模糊化了 , 原来区分这两类动 词的主要语言事实 , 即 “ *王冕病了父亲 ” 与 “ 王冕死了父亲 ” 的对立 ,
“ *
王冕笑了 客人 ” 与 “ 王冕来了客人 ” 的对立 , 看来不是绝对的 。 而从表层的结构上看 , “ 王冕 死了父亲 ” 与 “ 王冕病了一个妹妹 ” 之间的相似度显然大于 “ 王冕死了父亲 ” 与 “ 王 冕的父亲病了 ” 之间的相似度 。 所以沈家煊 (2009c ) 把 “ 王冕死了父亲 ” 这类句子 的句式意义重新定位为 :说话人认为事情有关得失并 “ 计较 ” 这种得失 。 说话人
·
556·沈家煊 汉语词类的主观性
越是计较事情的得失 , 就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句式 。“ 计量 ” 是客观 , 而 “ 计较 ” 是主 观的 。 有人说 , 研究语法和语义 , 最好不要让人的心理因素掺和进来 , 但是这恐 怕只是一厢情愿 , 事实上语言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 , 而是有人的心理作为二 者的中介 (参看沈家煊 2008
) 。 可见 , 动词内部 “ 死来类 ” 与 “ 病笑类 ” 的区分 , 在汉语里实质是说话人对 “ 死 来 ” 类事情比对 “ 病笑 ” 类事情更容易 计 较 得 失 的 区 分 , 也 就 是 主 观 性 强 弱 的 区 分 , 而不是句法次范畴的区分 。 7.
重视汉语自身重视的区分 研究一种语言 , 应该重视这种语言自身所重视的区分 , 而不是去寻找自己碰 巧熟悉的语言中具有的那些区分 。 一种语言所重视的区分一定会用比较显著的 形式表现出来 。 重叠和 单 双 音 节 区 分 都 是 汉 语 自 身 的 重 要 形 态 , 具 有 “ 音 、 形 、 义 、 用 ” 的综合性 。 汉语的词类系统有很强的主观性 , 表现在用这两种形态手段 把带有主观性的同类词分出来 。 首先区分的是摹状词和大名词 (包含动词和形 容词 ) 。“ 是 ” 、 “ 有 ” 二词的形式对立 (不像英语 b e 和 t h e r e b e 形式上相连 ) 造成 “ 主观肯定 ” 和 “ 客观叙述 ” 的大分野 , 这个分野 “ 横贯 ” 充当谓语的名词 、 动词 、 形 容词 。 其次在大名词内部先把主观性较强的形容词 (饰词 ) 跟名词 、 动词区分开 来 。 再次 , 形容词内部先按单音节和双音节区分 “ 定性 ” 和 “ 摹状 ” 。 最后 , 动词内 部的分类 , 如 “ 非作格动词 ” 和 “ 非宾格动词 ” , 其实质是主观性强弱的区分 , 而不 是基于论元结构的句法范畴的区分 。
用叠添等形态手段把主观性强的词区分开来 , 这种 “ 主观化 ” 情形在汉语历 史上重复 、 交叠发生 。 单音字通过重叠或双音化变为摹状词之后 , 长久的使用使 得摹状性磨损 , 于是又通过新的叠添手段来增强摹状性 。 这里顺便说一说北京 话及周边北方话里的 “ 儿化 ” 和 “ 阴平化 ” 。 儿化作为一种形态手段 , 是对指称对 象的 “ 小称 ” , 也覆盖名 、 动 、 形三类词 , 如 “ 月 -儿 , 花 -儿 , 妹 -儿 ” , “ 玩 -儿 , 抠门 -儿 , 抽 空 -儿 ” , “ 有趣 -儿 , 淘气 -儿 , 可怜 -儿 ” 。 既然根词 “ 月 、 花 、 妹 ” 本来是名词 , “ -儿 ” 的 统一定性不能是 “ 名词化后缀 ” , 只能是 “ 小称后缀 ” , 根词都是指称词 (包括指称 动作和性状 ) 。“ -儿 ” 也不宜定性为 “ 转指事物的标记 ” , 因为汉语的动 词 本来就 有转指事物的可能性 , 如 “ 送来迎往 ” 、 “ 杀富 济贫 ” 、 “ 编辑 ” 、 “ 导演 ” , 还有 “ 塞 ” 和 “ 托 ” , 所以 “ 塞 -儿 ” 、 “ 托 -儿 ” 并没有发生转指 。 将 “ -儿 ” 定性为 “ 名词标记 ” 也不到 位 , 因为汉语的实词本来就都是名词 (指称事物 、 动作 、 属性等 ) , 名词无需标记 , “ 小称 ” 的 名 词 才 需 要 标 记 。 据 方 梅 (2015) 的 研 究 , 当 双 音 儿 化 词 (包 括 “ A A 儿 ”
) 出现在状语位置的时候 , 为了增强摹状性 , 第二个音节一律变为阴平调 , 因 为高调化是亲密小称的 “ 区 别性特征 ” (朱晓农 2004)
。 阴平化同样覆盖名 、 动 、 ·
656·2015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5期
形三类词 , 如 :
斜碴儿 (
名 ) 那儿有个缝 儿 , 你斜碴 儿 (x i éc h ár ) 杵进去 。 敞开 儿 (动 ) 您就敞开 儿 (c h ǎn g k āi r ) 骂我吧 。 麻利 儿 (形 ) 麻利 儿 (
m ál īr ) 给我找去 , 找不着别回来 ! 可见 ,
已有的摹状性即使没有磨损 , 在需要的时候也常用形式手段来进一步 增强摹状性 。“ 阴平化 ” 也告诉人们 , 语音变化本身是汉语语法的组成部分 , 不能 跟语法截然分开 。
语言类型学家的研究重点从 “ 词法 ” 类型转向 “ 词序 ” 类型 , 当前又有转向 “ 词 类 ” 类型 的 势 头 (参 看 B r o s c h a r t 1997; V o g e l &C o m r i e 2000; K a u f m a n 2009; H e n g e v e l d 2013; 沈家煊 2015) , 并且开始认识到 , 像英语那样名 、 动 、 形 、 副四分 的词类格局并不具有普遍性 。 汉语词类所体现的强主观性及其格局为词类的类 型学提供一个新的观察维度 。
参考文献
B r o s c h a r t , J . 1997. W h y
T o n g a n d o e s i t d i f f e r e n t l y :C a t e g o r i a l d i s t i n c t i o n s i n a l a n g u a g e w i t h o u t n o u n s a n d v e r b s [J ]. L i n g u i s t i c T y p o l o g y
1:123-165. H e n g e v e l d , K. 2013. P a r t s -o f -s p e e c h s y s t e m s a s a b a s i c t y p o l o g i c a l d e t e r m i n a n t [A ]. I n R i -j
k h o f f &E . v a n L i e r (e d s . ) . F l e x i b l e W o r d C l a s s e s [C ]. O x f o r d :O U P . 31-55. K a u f m a n , D. 2009. A u s t r o n e s i a n n o m i n a l i s m a n d i t s c o n s e q u e n c e s :A T a g a l o g
c a s e s t u d y [J ]. T h e o r e t i c a l L i n g
u i s t i c s 35:1-49. S t e i n , D. &S . W r i g h t (e d s . ) . 1995.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a n d S u b j e c t i v i s a t i o n [C ]. C a m b r i d g e :C U P . V o g e l , P . &B . C o m r i e (e d s . ) . 2000. A p p r o a c h e s t o t h e T y p o l o g y o f W o r d C l a s s e s [C ]. B e r -l i n :M o u t o n d e G r u y t e r . 蔡淑美 、 施春宏 , 2007, 阎连科作品中的重叠形式探析 [J ],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4) :1-9。 陈 刚 、 沈家煊 , 2012, 从 “ 标记颠 倒 ” 看 韵 律 和 语 法 的 象 似 关 系 [J ], 《 外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 (4)
:483-
495。 丁声树 , 1940, 诗卷耳芣苢 “ 采采 ” 说 [A ]
。 载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刊编辑委员会 (编 ) , 《 国立北京大学 四 十 周 年 纪 念 论 文 集 》 (乙 编 上 )[C ]。 北 京 :国 立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组 。 1-
15。 范晓林 , 2012, 晋北方言领属代词的重叠 [J ], 《 中国语文 》 (1) :56-
57。 方 梅 , 2015, 北京话儿化词语阴平变调的语法意义 [J ], 《 语言学论丛 》 (51) :33-51。 华玉明 , 2008, 汉语重叠功能的多视角研究 。 博士学位论文 [D ]
。 南开大学 。 柯 航 , 2007, 现代汉语单双音节搭配研究 。 博士学位论文 [D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李劲荣 , 2007, “ 很雪白 ” 类结构形成的动因与基础 [J ], 《 汉语学习 》 (3) :39-44。 李文莉 , 2011, 从修辞角度看涪陵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 [J ], 《 当代修辞学 》 (5) :2-13。 李佐丰 , 2004, 《 古代汉语语法学 》 [M ]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李佐丰 , 2011, 上古汉语的 “ 也 ” 和句子分析 [J ], 《 历史语言学研究 》 (四 ) :160-173。 林华勇 , 2011, 廉江粤语的两种短语重叠式 [J ], 《 中国语文 》 (4) :364-
371。 ·
756·沈家煊 汉语词类的主观性
刘探宙 , 2009, 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 [J ], 《 中国语文 》 (2) :110-
119。 吕叔湘 , 1963, 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 [J ], 《 中国语文 》 (1) :10-22。 邵敬敏 , 2013, 《 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沈家煊 , 2008, 三个世界 [J ],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6) :403-
408。 沈家煊 , 2009a , 我看汉语的词类 [J ], 《 语言科学 》 (1) :1-
12。 沈家煊 , 2009b , 我 只 是 接 着 向 前 跨 了 半 步 — — — 再 谈 汉 语 的 名 词 和 动 词 [J
], 《 语 言 学 论 丛 》 (40) :3-22。 沈家煊 , 2009c , “ 计量得 失 ” 和 “ 计 较 得 失 ” — — — 再 论 “ 王 冕 死 了 父 亲 ” 的 句 式 意 义 和 生 成 方 式 [J ],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5) :15-
22。 沈家煊 , 2010, 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分合 [J ], 《 中国语文 》 (5) :387-
399。 沈家煊 , 2012a , 论 “ 虚实象似 ” 原理 — — — 韵律和语法之间的扭曲对应 [J ], C A S L A R (C h i n e s e a s a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 e a n d R e s e a r c h ) 1:89-103。 沈家煊 , 2012b , “ 零句 ” 和 “ 流水句 ” — — — 为赵元任先生诞辰 120周年而作 [J ], 《 中国语文 》 (5) :403-415。 沈家煊 , 2012c , 名动词的反思 :问题和对策 [J ], 《 世界汉语教学 》 (1) :3-17。 沈家煊 , 2013a ,“ 单双区分 ” 在汉语中的地位 和 作 用 [R ]
。 日 本 中 国 语 研 究 学 会 第 63次 年 会 主题报告 , 日本东京 , 2013年 10月 。
沈家煊 , 2013b , 谓语的指称性 [J ], 《 外文研究 》 (1) (创刊号 ) :1-
13。 沈家煊 , 2014, 汉语 “ 名动包含 ” 说 [J ], 《 英汉对比与翻译 》 (第二辑 ) :1-28。 沈家煊 , 2015, 词类的类型学和汉语的词类 [J ], 《 当代语言学 》 (2) :127-
135。 石 锓 , 2010, 《 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施其生 , 1997, 论汕头方言中的 “ 重叠 ”[J ], 《 语言研究 》 (1) :72-85。 施其生 , 2011, 汉语方言中词组的 “ 形态 ” [J ], 《 语言研究 》 (1) :43-
52。 王冬梅 , 2014, 从 “ 是 ” 和 “ 的 ” 、 “ 有 ” 和 “ 了 ” 看肯定和叙述 [J ], 《 中国语文 》 (1) :22-
34。 王洪君 , 2001, 音节单双 、 音 域 展 敛 (重 音 ) 与 语 法 结 构 类 型 和 成 分 次 序 [J ], 《 当 代 语 言 学 》 (4) :241-
252。 汪国胜 , 1991, 大冶金湖话的 “ 的 ” “ 个 ” 和 “ 的个 ” [J ], 《 中国语文 》 (3) :211-
215。 许国璋 , 199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 — — — 语言哲学的探索 [A ]
。 载许国璋 , 《 许国璋论语言 》 [C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40。 叶祖贵 , 2014, 汉语方言中描摹性动词重叠的修辞学考察 [J ], 《 当代修辞学 》 (5) :76-
83。 赵元任 , 1968/1979, 《 汉语口语语法 》 (原 名 《 中 国 话 的 文 法 》 ) [M ]
, 吕 叔 湘 译 。 北 京 :商 务 印 书馆 。
赵元任 , 1970, 国语统一中方 言 对 比 的 各 方 面 [J ], 《 中 央 研 究 院 民 族 学 研 究 所 集 刊 》 (29)
:37-42。 **熙 , 1956,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J ], 《 语言研究 》 (1) :83-
111。 **熙 , 1985, 《 语法答问 》[M ]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朱晓农 , 2004, 亲密与高调 :对小称调 、 女国音 、 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 [J ], 《 当代 语 言 学 》 (3) :193-222。 收稿日期 :2015-07-
28通讯地址 :100732北京市建内大街 5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856·2015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5期
2015年 9月 第 47卷 第 5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
a n d R e s e a r c h (b i m o n t h l y ) S e p t . 2015V o l . 47N o . 5
A b s t r a c t s o f p a p
e r s i n t h i s i s s u e O n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i n C h i n e s e w o r d c l a s s e s (p . 643) S H E N J i a x u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L i n g u i s t i c s ,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B e i j i n g
100732, C h i n a ) T h e r e i s a h i g h d e g r e e o f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i n t h e w o r d c l a s s s y s t e m i n C h i n e s e , w h i c h i s r e f l e c t e d i n m a n y a s p e c t s . I n t h e f i r s t p l a c e ,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t h e m o n o -v s . d i -s y l l a b i c o p p o s i t i o n a r e u s e d a s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m e a n s t o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e p i c t i v e s (a d j e c t i v e s o r a d v e r b s d e p i c t i n g
s t a t e ) f r o m n o u n s , t h e l a t t e r b e i n g a s u p e r -n o u n c a t e g o r y w h i c h i n c l u d e s v e r b s a n d p r o p e r t y a d j e c t i v e s . U n l i k e E n g
l i s h i s a n d t h e r e i s , y ǒu 有 (t h e r e i s , h a s ) a n d s h ì是 (i s ) r e p r e s e n t t w o s e p a r a t e w o r d s a n d c o n c e p t i o n s i n C h i n e s e . T h u s , s u b j e c t i v e a s s e r t i o n v s . o b j e c t i v e n a r r a t i o n i s a m a j
o r g r a m m a t i c a l d i v i s i o n w h i c h c u t s a c r o s s n o u n s , v e r b s , a n d a d j e c t i v e s i n t h e p r e d i c a t e . S e c o n d l y , w i t h i n t h e s u -p
e r -n o u n c a t e g o r y , t h e d i v i s i o n o f n o u n s a n d v e r b s o n t h e o n e s i d e a n d a d j e c t i v e s o n t h e o t h e r i s m o r e i m p o r t a n t t h a n t h e n o u n -v e r b d i v i s i o n . T h i r d l y , t h e s u b d i v i s i o n o f a d j
e c t i v e s i n t o p r o p e r t y d e f i n i n g a n d s t a t e d e p i c t i n g i s a l s o b a s e d o n t h e m o n o -v s . d i -s y l l a b i c o p p o s i t i o n . L a s t l y , t h e s o -c a l l e d “ u n a c c u s a t i v e ” a n d “ u n e r g a t i v e ” d i v i s i o n w i t h i n t h e v e r b c a t e g o r y i s i n e s s e n c e a s u b j e c t i v e -o b j e c t i v e d i v i s i o n r a t h e r t h a n a s y
n t a c t i c d i v i s i o n . S t u d y o f 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 c o m p l e x i t y
o f n a t u r a l l a n g u a g e (p . 659) F E N G Z h i w e i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 H a n g z h o u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n g
z h o u 311121, C h i n a ) 30y e a r s a g o P r o f . X u G u o z h a n g
p r o p o s e d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 c o m p l e x i t y o f n a t u r a l l a n g u a g e . T h i s p a p
e r t r i e s t o a n s w e r t h e p r o b l e m. T h e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 c o m p l e x i t y o f r e g u l a r g r a m m a r , c o n t e x t -f r e e g r a m m a r a n d c r o s s -s e r i a l d e p e n d e n c y i n o r d e r t o c e l -e b r a t e t h e 100y e a r s b i r t h d a y
o f P r o f . X u G u o z h a n g . A s p e c t s o f a n a p h o r a i n C h i n e s e a n d i n s o m e G e r m a n i c , R o m a n c e , a n d S l a v i c l a n g u a g e s , t h e ‘ s y
n -t a c t i c ’ v e r s u s ‘ p r a g m a t i c ’ l a n g u a g e t y p o l o g y , a n d n e o -G r i c e a n p r a g m a t i c s (p
. 673) H U A N G Y a n (S c h o o l o f C u l t u r e s , L a n g u a g e s a n d L i n g u i s t i c s ,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A u c k l a n d , N e w Z e a l a n d /B e i j i n g
F o r e i g n S t u d i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00089, C h i n a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w o t y p e s o f a n a p h o r a — (i ) n u l l s u b j e c t s a n d (i i ) l o n g -d i s t a n c e r e f l e x i v i s a t i o n — w i l l b e b r i e f l y c o m p a r e d a n d c o n t r a s t e d b e t w e e n C h i n e s e a n d s o m e G e r m a n i c , R o m a n c e , a n d S l a v i c l a n g u a g e s , s h o w i n g h o w t h e y a r e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o l o g i c a l l y . F o l l o w i n g
H u a n g (2000a , 2013a ) , u t i l i s i n g i n t r a -s e n t e n t i a l a n a p h o r a a s a t e s t i n g g r o u n d , I s h a l l r e -h y p o t h e s i s e t h a t l a n g u a g e s i n t h e w o r l d c a n r o u g h l y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g r o u p s :s y n t a c t i c a n d p r a g m a t i c . F i n a l l y , I s h a l l o u t l i n e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l o n g -d i s t a n c e r e f l e x i v i s a t i o n i n C h i n e s e i n t e r m s o f m y n e o -G r i c e a n p r a g m a t i c t h e o r y o f a n a p
h o r a . S y n t a c t i c a c c e s s i b i l i t y
o f g e n i t i v e N P s i n C h i n e s e a n d E n g l i s h (p . 695) X U Y u l o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L i n g u i s t i c s , S h a n g h a i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00083, C h i n a ) T h i s p a p e r e x a m i n e s , w i t h i n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f r a m e w o r k o f “ N o u n P h r a s e A c c e s s i b i l i t y
H i e r a r -·
997·
范文五:论道德的主观性
论道德的主观性
【摘要】道德的主观性是道德的本质特征。了解认识道德的主观性十分重要,它不仅贯穿于人类历史,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作用巨大,但也有其局限性。没有主观性,便无道德可言。
【关键词】道德;主观性;局限性
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人类从刀耕火种的野蛮时代慢慢进步,道德也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人类,在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道德”一词的主要意义是其应然之义。格特指出:“道德是一个非正式的公共系统,它适用于所有理性的个人,规范那些影响到他人的行为,它包括通常意义上的道德规则、理想以及美德,并将减少恶或者伤害作为其目标。”⑴因此道德区别于物理上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从本质上说,道德是一种具有主观性质的东西。
一、从道德起源看道德的主观性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许许多多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故事。各不同民族的神话描述了人类生活的起始,讲到人类发展史上遇到的艰难险阻与重大的变革。古代中国就有《左传》指出:“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大为盛行,古人以礼作为道德起源。
而现代西方文化中,有关道德起源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从霍布斯到当代的哥梯尔的解释,即代表自利契约论者,其神话来源就是社会契约。另一种解释源于基督教,出于人的堕落,它认为道德是我们人必然的努力,我们不断地努力去完善自己是为了与上帝的意志相连接。道德契约论主张道德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们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所达成的一种协议或契约。霍布斯认为参与道德谈判的各方是出于自利的目的而参与的谈判,这种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所达成协议就是我们理想的道德。霍布斯一个最著名的观点是“自然状态”。即在道德产生之前人类的状态。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在自然状态中,没有监狱,没有警察等国家机器,没有道德,也没有不道德。即便是杀人放火也不是不道德的,因为根本不存在道德。在这种自然状态下,每个人可视为能力相同,于是这些能力相同的人难以避免地陷入“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⑵因为人人都是自利的,为了有限的资源和食物,必然会陷入这样一场战争中,其结果可想而知。于是,
为了避免这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人们坐下来谈判,达成协议或契约。
针对霍布斯的解释,彼得·辛格予以反驳,他认为道德不可能只源于自利的算计。理由是:第一,这种推测难以获得支持,它有着明显的人类缺陷:不可能每个人都如此明智审慎。第二,广为人知的人类好的品性,出于正义感、出于友谊、忠情、同情、家庭亲爱、怜悯等好的情感品性,简单用“算计”来解释是说不通的。⑶这些观点虽有不足之处,但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理论里仍有部分合理的因素,特别是在阐述道德的主观性方面。
二、从主观主义看道德的主观性
道德是一种幻觉吗?如果说伦理判断是主观的,那么这种观点从何而来?这一切得从休谟的理论说起。休谟认为:愿望推动行动。信念不能以任何方式促使我们行动,除非借助于愿望的力量。理性独自或理性单独地运用于信念“决不可能产生任何行为,或引发立意”。对休谟来说,理性和愿望使我们产生决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愿望。⑷然而,愿望不能与现实对等,现实有真假,愿望没有真假,休谟的理论与客观价值的一般概念不一致。休谟认为我们客观事物产生主观反应是真实的。客观的价值却非真实,而是种错觉。是我们将自己的主观反应投射出去又反射回来所产生的错觉。
然后麦凯提出怀疑主义:“尽管大多数人在作道德判断时都含蓄地主张是在指向某种客观地规定的东西,但这些主张全都是错误的”。⑸
二十世纪初,实证主义者提出应放弃那些不能用逻辑推理、经验总结或数学证明的方法,认为伦理话语是空洞的。然而,艾耶尔却并不这样认为,虽然他也是实证主义者,但他却发现伦理话语空洞但并非无用。艾耶尔提出情感表达主义的理论,试图说明道德与情感间的关系。按照艾耶尔的情感表达主义理论,道德判断不过是判断者情感态度的表达,而不是具有真假意义的事实陈述。他认为伦理语言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传达主观反应。如“一夜情是不道德的”,相当于“一夜情,呸、呸、呸!”而“一夜情是道德的”相当于“一夜情,爽!”或“一夜情,哇塞!”用以表达人的主观反应。
三、道德主观性和道德的作用极其局限
道德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道德的主观性是其本质特征。马克思道德起
源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客观的劳动和主观的意识,即其具有客观性。但是,道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并非在同一层面而言。道德主观性更多的是指道德普遍具有的形式特征,这种形式特征决定了道德发挥作用的特殊方式,也决定了道德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特殊地位。⑹道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道德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对我们人类历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道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时刻,不同地点都会使其不同。道德体现了生命和社会的价值,是内在于人性之中的自然法,它的主观性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创造性。⑺
与此同时,道德的作用又是有限的。由于道德停留在主观精神层面,适用于相对封闭的稳定的社会,而如果社会分化过大,其局限性就会显现。
综上所述,道德是主观的。我们在认识了解道德时要注意理解其主观性,同时也要避免其局限性,确保正确的道德规范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⑴ Bernard Gert, Morality: Its Nature and Justif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14.
⑵ 达沃尔:“自利的契约论和非自利的契约论”,陈真译,《世界哲学》,2005年第4期。 ⑶ Peter Singer:A Companion to Ethic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3.
⑷ 史蒂文?卢坡尔: 《伦理学是什么》,陈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⑸ J.L.Mackie,Ethics:Inventing Right and Wrong(Harmondsworth,England:Penguin,1997),p.35. ⑹ 王宏伟:“论道德的主观性”,《南方论刊》2008年第11期。
⑺ 何历宇:“论道德的主观性及伦理学的若干问题”,《云梦学刊》1998年02期。
PB14210097 袁克诚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日语主观性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