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西方经济学思想史
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
201140520228 汪敏华 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
摘要:布阿吉尔贝尔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反对重商主义政策, 其经济思想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应按比例协调发展,消费和税收对经济的作用,财富论和货币观,重农见解四部分。
关键词 布阿吉尔贝尔 经济思想 比例协调 财富与货币 农业基础地位布阿吉尔贝尔是法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生活和活动的年代,法国正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封建农业在生产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当时推行的重商主义却使农业生产极度衰败。法国工商业的很大发展使现有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得以暴露,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也在此背景下产生。
一、 国民经济各部门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布阿吉尔贝尔在论述法国经济问题时常提到自然规律的概念,他强调人们的经济活动只能按自然规律进行,社会经济有着自己的一定的“自然秩序”,他说:“统治者的贤明或无能对国家财富的影响,不亚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自然气候的条件。破坏经济秩序一定要受到惩罚”。这种“自然秩序”即为各行各业之间形成的经济关系构成一种平衡,它是增进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的唯一维护者。具体来说就是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产品产量之间和产品价格之间都应该保持一定的比例,这样社会经济才能平稳发展,社会生产才不会陷入萎缩。在他的“自然秩序”思想中,他认为劳动应依一定比例分配于各生产部门,商品按一定比例的价格进行交换。也就是说,他认为国家要尽量地少干预经济,自由竞争会使一切按应有的比例分配,从而使交换价值由劳动价值决定。
二、 消费和税收对经济的作用
布阿吉尔贝尔重视消费需求和改进税制,他在分析法国农业衰退和经济凋敝过程中看到消费对于生产的重要性,消费与收入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消费不足一方面会土地收入和一切收入的减少使整个国家陷入贫困,另一方面会引起国民收入数倍的减少,而且消费不足还会对投资不利。这种观点包含了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思想萌芽。布阿吉尔贝尔对法国的税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沉重的赋税是导致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导致了消费不足问题。因此必须纠正不合理的赋税制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因为货币在富人手中导致货币的窖藏,所以应将货币分散给穷人以增加消费,这里可以看出他已领悟到穷人的消费倾向高于富人。
三、 财富论和货币观
布阿吉尔贝尔认为,之所以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于财富和货币的错误看法。人们认为货币是一种财富,因此乐于将它储藏起来。布阿吉尔贝尔指出,就是此种观点使有能力的人,诸如国王、商人将货币储藏起来减少了货币的市场流通量,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经济衰败。他认为这些都是由于重商主义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财富,违反了自然规律,所以陷入贫困普遍增加的境地。布阿吉尔贝尔与重商主义在此问题上的不同看法是税收的来源是土地与
劳动,构成真正财富的,包括人们全部的享受,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非生活必需品以及能够满足人们身体官能的快乐的一切物品。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凡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是财富。所以他反复强调货币并不是财富。他说“硬币本身并非财富,而且,它的数量一般和一个国家的富裕无关??一个国家愈富有,就愈可以不需要硬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硬币可以用一张名为纸币的纸来代替。”他认为,货币的存在是为了便利商品的交换,其自然职能是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而不具备储藏手段,市场上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但阿布吉尔贝尔是十分鄙视货币的,他认为最好是取消货币,商品的流通采取最原始的物物交换。
四、 重农见解
布阿吉尔贝尔自称是农业的辩护人,积极呼吁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业赋税。他说,如果我们看到一块以前耕种很好的土地,而现在却全部抛荒了,这是因为土地的产出不足以支付赋税,所以只得放弃耕种。他认为没有一个行业不是靠土地的产品而维持生存的,农业的繁荣是一切其他部门繁荣的基础。当时法国经济凋敝,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就是没有重视到农业的重要性所引起的。对于农业发展他有以下几点认识:农产品价格是关键,如果农民入不敷出,那么农业破产最终也会使工商业陷入凋敝。会使地主,农民缩紧开支,进而影响到工商业的生产与生活消费。如此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衰退;而发展农业的关键措施是允许谷物自由输出,因此他也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由贸易。他认为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和稳定谷物的价格,复兴法国农业。因此他强调谷物输出,而且此观点与英国的经济学家形成了鲜明的对对照(斯密、李嘉图等强调农产品的自由输入)。其自由贸易思想以其重农的特点直接影响了后来的重农学派。
五、 总结
由于布阿吉尔贝尔正确的指出了财富的性质和来源,从而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标志着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他的经济理论和魁奈的《经济表》可以看做是西方宏观经济分析的先导,他对于消费的见解及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见解对后来的经济学说有重要的影响,他的重农思想也为后来的重农学派继承和发展。
范文二:西方经济学思想史
《西方经济学》重要学术流派简介
重农学派
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
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学派在鼎盛时期以“经济学家”称谓。其成员之一杜邦?德?奈穆尔于1767年编辑出版了一本题名为《菲西奥克拉特,或最有利于人类的管理的自然体系》的魁奈著作选集,首次提出了源于希腊文“自然”
和“统治”两字的合辞作为他们理论体系的名称。但在当时,这个新名称没有得到通用。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依据他们“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学说,把他
们称为“农业体系”,汉语则意译为“重农学派”。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有人曾认为古尔
奈也是创始人之一,但古尔奈除了经济自由放任的主张外,并没有树立任何重农学派的主要论点。魁奈无
疑地首创了重农主义所有的理论。他的代表作《经济表》,就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全面总结。 18世纪50~70年代,在魁奈的周围逐渐出现了一批门徒和追随者,形成了一个有较完整理论体系和共同信念的
派别,而且是一个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的政治和学术团体。他们有定期讨论学术问题的集会,有作为学派
喉舌的刊物-《农业、商业、财政杂志》和《公民日志》。 杜尔哥是继魁奈之后的重农学派最重要
的代表人物。他深受魁奈的影响但不是魁奈的门徒,也几乎没有参加所谓“经济学家”们的派系活动。他
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是重农主义的重要文献。他发展、修正了魁奈和其徒党的论点,使重
农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特征有更加鲜明的表现。在他那里重农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重农主义体系实际上是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却又是封建制度、土地产权统治的资产阶级的翻版。封建
主义是以资产阶级生产的角度来加以说明,而资本主义则以大农业改造封建制度的臆想来发展。这样,封
建主义就具有资产阶级的性质,资产阶级社会获得了封建主义的外观。这个实质和外观的矛盾出现于重农
主义几乎所有的理论中。 重农学派在当时法国的宫廷、贵族、达宫中获得声誉,甚至在巴黎所谓社会
显贵名流的社交场合中,以称道农业改革和穿着带有农家色彩的装束为时尚。在法国以外的当时欧洲若干
国家的统治者,如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瑞典的古斯塔夫三世,托斯卡纳的利奥波德二世,西班牙的
查理三世,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那不勒斯的斐迪南一世等也对他们的学说和主张发生一定的兴趣。但也
因此他们的学说引起了革命的或进步的启蒙思想家们的反感。伏尔泰在《有四十个埃居的人》中,对于他
们学说的臆想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嘲弄。 另一方面,重农学派也欺骗了他们自己。他们中绝大多数是
达官、贵人。他们的利益和法国当时的封建制度,甚至和波旁王朝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绝没有认
识到,他们所鼓吹的是一个与现存的封建社会相对立,并且只有消灭现存社会才能建立起来的新资本主义
制度;而总以为他们所企求的只是对旧制度的改良,而改良的目的是巩固现存的制度。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是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启蒙学派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杜邦?德?奈穆尔在为重
农主义体系下定义时,明确地称之为“自然秩序的科学”。 重农主义者认为,和物质世界一样,人类
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永恒的、理想的、至善的。但
社会的自然秩序不同于物质世界的规律,它没有绝对的约束力,人们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接受或否定它,
以建立社会的人为秩序。后者表现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法令规章等等。 重农主义者认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
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他们认为当时的法国社会就由于人为的社会秩序违反了
自然的社会秩序而处于疾病状态,而他们的任务就是为医治这种疾病提出处方。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学说第一次确认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客观规律,从而为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客观规律的任务。这一认识成
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创立了把社会经济看作是一个可以测定的制度的概念。这概念意味着社会经济
受着一定客观规律的制约;经济范畴问存在着相互的内在联系;事物的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可预测性。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理论和政策就是建立在这一概念上的。但由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重农主义
者既把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看做永恒的规律,又把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规律看成同样支配着一切社会
形式的抽象规律。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实质上是被理想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
1
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是天赋人权的主要内容。自然秩序的实质是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
的统一,而这统一又只能在自由体系之下得到实现。于是重农主义者就从自然秩序引伸出经济自由主义。 “自由放任”的准则,可能最早溯源于与柯尔贝尔同时代的法国商人勒让德而由古尔奈予以箴言化,但只
是到了重农学派才真正地成了标识着新时代的战斗口号。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他们的
全部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学说而展开;一切政策也以之为基础。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
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所以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其量的增加。在各经济部门中,他们认为只有
农业是生产的,因为只有农业既生产物质产品又能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为物质财富的量的增
加。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
市场的时、地,二者都是不生产的。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 重视农业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自称为农业的辩护人,认为
农业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重农主义者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以“纯产品”学说论证了农业是一个国家财
富的来源和一切社会收入的基础,为这一传统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
值学说。重农学派实际上是以农业资本来概括一般资本,以农业资本主义经营来概括资本主义生产。租地
农场主,作为产业资本的实际代表指导着全部经济运动。农业按资本主义大规模经营方式经营,土地直接
耕作者是雇佣工人。生产不仅创造使用价值,而且也创造价值,而生产的动机则为获得“纯产品”即剩余
价值,而地租则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在“纯产品”的基础上,重农学派提出了废除其他赋税只征收
一种单一地租税的主张。他们认为“纯产品”是赋税唯一可能的来源。“纯产品”归结为地租,于是地租就
是唯一能负税的收入。在复合税制下,赋税的负担即使不直接加在地租上,也会通过转嫁间接地归于地主。
因此不如直截了当地取消一切杂税,改而征收单一地租税。由于简化租制会减少征收费用,这种改革实际
上减轻了地主的负担。 在分析社会财富、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的尝试上,重农学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既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组成的物质要素,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又在此前提下,
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通过货币的中介,在社会三个阶级间的流通过程,表现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同时,在再生产过程中,包括了对各社会阶级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关
系,农业和工业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等等的分析。这些都在魁奈的《经济表》中得到了全面表达。 魁奈的去世和杜尔哥免职后对他所推动的改革的反动,标志着这个学派的迅速崩溃。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给重农学派以致命的打击,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上,斯密的经济思想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
传统思想。而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制宪会议的一度从杜尔哥改革方案得到启发的财政政策,只能是这一体
系的“回光返照”而已。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它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
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杰文斯在187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门格尔在同年出版的《国民经济学原理》
中提出,物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所提供的各种欲望满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对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义。
瓦尔拉斯则在《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中提出了“稀少性”价值论。他们以不同的术语和不尽相同的方法,
论证了同一个思想:商品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
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1884年,维塞尔在其《经济价值的起源及主要规律》一书中把这个效用称为“边
际效用”。此后,边际效用概念即被沿用。 边际效用学派在19世纪80~9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一方面,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身愈益完备和系统化;另一方面,边际效用原理又被扩大和引伸到分配领域,实现
了边际效用理论的普遍化。 就研究方法而论,逐渐形成两大支流,一支着重以心理分析方法建立理论
体系,另一支则强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述和论证。前者以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的继承人维塞尔和柏姆?巴
维克,以及美国的克拉克为代表,后者以瑞士洛桑学派奠基人瓦尔拉斯,及其直接继承者帕累托为代表。 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以反对德国历史学派相标榜,主张抽象演绎法。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
为人的无限欲望和数量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 他们
2
把社会看作个人的机械总和,认为孤独的个体经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的缩影。他们又认为个人的欲望决定
人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而个人行为的最高原则是追求最大限度效用,即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欲望满足。
这样,鲁宾逊式的孤立个体为追求个人欲望满足,而适当地处理同周围有限资源的关系时的主观心理活动,
以及这种心理活动所支配的行为,就成为该学派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学论证的依据和典型模式。 边际效
用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价值论。依照这个理论,商品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表示人对物品满足
人的欲望能力的感觉和评价;价值来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价值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直接
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由其参与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物品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
对物品效用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如果其他商品价格不变,则某一商品的价格只由该商品供求双方
的主观评价来调节,并由能使供求达于均衡的边际评价来决定;如果考察所有商品在相互影响和制约条件
下的价格决定,则各商品的价格之比应等于他们的边际效用之比。 边际效用价值论起初被用来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后被用来对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根本谬误在于,
企图切断商品价值同劳动的联系,把价值归结为一种没有社会历史内容的主观的永恒范畴,为进一步论证
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 边际效用学派的几种主要的分配理论,虽然都以主观价值论为
基础,但其分析的前提条件和具体论证又各不相同。 边际效用学派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英国剑桥学派的理论支柱之一,又是现代资产阶级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凯恩斯完全接受了包括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在内的边际原理和方法,将它推广
应用于分析宏观经济范畴,从而使边际原理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由杰文斯和洛桑学
派倡导的数学分析方法,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经济计量学中被大大地发展了。近些年来,边际效用学
派的理论原理、分析方法和以自由竞争为中心内容的政策主张,在所谓现代新古典学派,包括后凯恩斯主
义两大支派之一的,所谓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著作中都受到重视和宣扬,成为他们的经济增长论和分配论
的重要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这些理论和方法也受到后凯恩斯主义另一支派,即英国新剑桥学派的猛
烈抨击。双方围绕“资本问题”展开的论战,是后凯恩斯学派中“两个剑桥之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
美国的一些所谓激进政治经济学家也对“边际生产力论”提出了严厉的批判。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从货币主义学派中分化出来的。
其主要代表有理。卢卡斯(E.lucas)、约翰。穆斯(J.Muth)、约翰。泰勒(J.Taylor)等人。“理性预期”一词由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他假定:人们在进行预测时,总是以自己尽可能收集
到的信息作为依据。这一假定被一些青年学者接受并传播其理论,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派。 理性预
期是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的,所谓适应性预期就是运用某经济变量的过去记录去预测未来,反复检验
和修订,采取错了再试的方式,使预期逐渐符合客观的过程。而理性预期与这种适应性预期根本不同,它
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这种预期之所以称为“理性的”,因为它是人们
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对这种知识加以最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一种预期。
正因为如此,这种预期能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期相一致。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根据过去价格变化的资料,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对价格做出预期,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根据的。
市场会发生一些偶然情况,成为干扰因素,但可以事先计算它的概率分布,因此可以选出最小风险的方案,
以预防不利后果的侵害。例如在确定房租、债券利息、议定工资、规定供给价格时,都可把未来价格波动
估计进去,订的高一些,以防止因通货膨胀而降低实际收入。因此合理预期起了加速通货膨胀的作用。同
时,由于政府对经济信息的反应不如公众那样灵活及时,所以政府的决策不可能像个人决策那样灵活,因
此政府的任何一项稳定经济的措施,都会被公众的合理与其所抵消,成为无效措施,迫使政府放弃实行。
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效的。要保时经济稳定,就应该听任市场经济
的自动调节,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所以,一般认为理性预期学派是比货币学派更彻底的经济自由主
义。 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波动理论》一文中,发展了适应性预期理论,首次提出“理性预期”理
论。他假定:经济信息是稀缺的,经济体系不会浪费,而是充分利用了信息;预期形成方式主要依赖于描
述经济的有关体系构成;公众的预期对经济体系运行不产生实质性影响。 在上述假定前提下,穆斯提
3
出其理论要点:“其一,理性预期是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预期,是人们有效地利用代价昂贵的信息后形成的,
因而它是理性的,其结果与客观的理论预测一致;其二,理论预期是观察到的过去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它
可以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由于它与理性预期结果一致,因而理性预期可以构成经济行为的基础。其三,
理性预期模型中存在随机误差项,表明厂商和经济学家都不能无所不知地掌握一切信息,因而会对其产出
行为发生影响;其四,最主要之点在于,理性预期模型说明,规则的经济政策不会对实际经济行动产生影
响。只有当经济体系受到预料之外的冲击时,才会使实际产量偏离其正常轨道。显然,这一结论部分地否
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穆恩的理性预期模型是理性预期理论的雏型,还存在明显的缺陷
与不足。70年代后,卢卡斯等人循着这一思路,提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
学派首先从分析方法入手,批判了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方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用自己的心里预期方法
取代或补充了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方法。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得分析前提是不现实的,分析方法
是有缺陷的: 第一、 充分就业的假定前提并不存在。70年代后,全世界都产生了资源短缺和能源紧张的问题。资源的有限性和供给不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在这种情形下,资源闲置已不复存在,从
而供给已经出现结构性变化,即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供给已无弹性,生产已达到潜在的水平,就业已达
到自然就业水平,故总供给已达到最大限度。 第二、 量分析方法过于一般化,没有考虑微观因素,凯恩斯主义的总量分析侧重于政府干预对国民经济总体的影响,没有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公众对经济政
策的反应。因而,依据这种分析方法制定的经济政策也就不一定正确,并不能发生应有的效力。为此,理
性预期学派认为,要用微观分析补充一般宏观分析的不足,并建立一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第三、 用总量分析方法所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没有考虑”个人决策”的作用,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个人决
策的作用是与人们对经济形势的预期有关。因此,个人决策对经济活动的变化有决定的影响作用;而个人
决策依赖于人们的理性预期,所以,公众的理性预期是影响客观经济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理性预期就是
要利用这种公众的理性的心理预期方法,来考虑产量、就业量与价格总水平的决定及变动。 理性预期
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性的心理预期方法,具体反映在理性预期理论
的分析前提中,即理性预期的三个基本“假说”:自然率假说、理性预期假说和货币中性假说。
新古典综合学派
战后,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
学。一系列在凯恩斯基本理论基础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宏观经济学”。而传统
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
学则被冠以“微观经济学”的名称。 第一,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的理论作了自己的解释,认为国家
干预经济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他们与英国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的解释不
同,他们认为,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立足点是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预期利润率递减和灵活偏好)和工资刚性,而不是新剑桥学派强调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他们吸收了菲利浦斯提出的工
资(从而物价)与失业率成反比的所谓“菲利浦斯曲线”所表明的观 点,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对立起来,并用凯恩斯创立的“总收入一总支出”模型来阐述所谓的“需求决定论”;在阐述需求决定论的过程中,他们
充分利用了希克斯创立的“IS-LM”模型,从而更明确地阐述了凯恩斯关于货币并非实际经济上覆盖的一
层“面纱”,而是对总需求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状态的思想。 第二,新古典综合派吸收了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从而在宏观经济学中增加了动态的和长期的研究。后来,经济增长理论成
为宏观经济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对经济增长的研究直到现在仍然是不断深入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动态的和
长期的宏观经济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是经济周期问题。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中,萨缪尔森的“乘数一
加速数”模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三,从60年代末开始,国际经济学的一些内容,如国际收支与
汇率的分析、国际间价格与汇率的比较关系等也一度被收入宏观经济学。到7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学则逐渐独立出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留给宏观经济学一个“开放的模型”来解释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
行,较著名的有“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第四,新古典综合派还对总需求进行了专门研究,包括对
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的研究。消费函数的研究增加了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投资需求理论则重点
对预期收入的分析和投资成本的分析作了更深人的研究。 第五,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也是新古典综合
4
派的一个重要的贡献,他们继承了凯恩斯的理财思想,强调赤字财政对消除失业的积极作用,并将政府借
新债还老债看作一种基本无害的游戏。在货币政策方面,他们强调利息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强调货币供
给量对利息率的控制作用,并形成了一整套宏观经济政策,用以调节总需求。这就是所谓需求决定论指导
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剑桥学派
剑桥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学派。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门
生庇古、罗伯逊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所以被称为剑桥学派。 又由于其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既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庸俗经济学传统,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19世纪70年代后以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定的庸俗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这个学派所传播的经济学说,主要包括在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该书继承19世纪初以来的英国庸俗经济学传统,兼收并蓄,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
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该书一出版,就被吹捧为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与斯密的《国富论》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相提
并论。马歇尔的学说,通过其忠实门生,特别是庇古,在教学和著作中加以阐发和传播,形成学派,在19
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有支配地位。 剑桥学派的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点是:用“只
有渐进没有突变”的所谓连续原理分析经济现象,认为在经济现象之间,经济概念之间都存在连续关系,
没有严格的区分;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和数学中的“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价
格的决定,同时,在分析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使用所谓局部均衡法;在静态均衡分析的框框内引进时
间因素,以区别在长短不同的时期内供求状况的不同变化所达成的不同均衡状态;用主观心理动机解释人
类的经济行为,认为人类的经济生活都是由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这两类动机支配的,这两种动机
决定着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剑桥学派所传播的核心内容是均衡价格论。他们用边际效
用递减规律决定的不同需求量和相应需求的价格所构成的需求曲线,与用边际生产费用递增规律决定的不
同供给量,和相应的供给价格所构成的供给曲线,说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的决定。他们用均衡价格衡量
商品的价值,从而以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 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剑桥学派还建立了自己的分配
论,他们认为国民收入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各个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取决于
它们各自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均衡价格。对劳动、资本、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供
给取决于劳动的“负效用”;资本的供给取决于资本家对未来享受的“期待”。 工资是劳动供求均衡时劳动的价格;利息是资本供求均衡时资本的价格;利润是资本家组织和管理企业以及冒风险的报酬;地租
是农产品价格超过其生产费用的剩余,它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另外,剑桥学派竭力颂扬自由竞争,
主张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力量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至于实际存在的失
业,则认为主要是工资率缺乏伸缩性的结果。 作为剑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庇古,除了以精确、明晰
的表述,忠实地传播马歇尔的学说外,还在其基础上提出一整套福利经济学,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他
从边际效用基数论出发,提出国民收入量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的命题。他还
区别“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两个概念,来说明怎样使生产资源在各生产部门的配置达
到最适度的一点,从而使国民收入总量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最大,这使剑桥学派带有浓厚的改良主义色彩。
在货币理论方面,剑桥学派以提出货币数量说的剑桥方程式著称。1917年庇古首先把马歇尔在这方面的论点公式化,以后罗伯逊在1922年出版的《货币》一书中,凯恩斯在1923年出版的《货币改革论》一书中,对剑桥方程式和马歇尔的货币理论又有进一步的阐发。 此外,剑桥大学的罗宾逊于1933年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改变“均衡价格论”的完全竞争的假定,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分析企业均衡产量和价格的
决定,但在分析方法上,仍然没有超脱马歇尔一庇古理论的框框。 剑桥学派的理论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正是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英国在世界市场上日益受到新兴的美国和德
国工业的剧烈竞争,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运动高涨。同时资产阶级需要新的辩护理论以对抗马克思的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剑桥学派集19世纪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之大成,以新的融合折衷的理论,
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矛盾,这是它在西方经济学界得以广泛流行的背景。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帝
5
国主义日趋衰落,20年代英国经济长期萧条,失业问题空前严重。特别是1929年爆发空前深刻的世界经济危机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于严重困境,这使剑桥学派的经济理论濒于破产。 面临这一形势,原属剑桥学派的凯恩斯于1936年以叛离传统理论的姿态,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抨击他称之为
“古典学派”的马歇尔、庇古的观点,建立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寻求新的出
路和理论根据。剑桥学派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经过修修补补,迄今仍是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货币主义学派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其创始人为美国芝
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
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布伦纳于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于西方经济学文献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
定作用,但同时却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相标榜,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挑战。他在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文,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作了新的论述,为货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弗里德曼和他的同事们在理论细节方面不断进行琢磨补充,并且利用美国有关国民收入和货币金融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大量经济
计量学方面的工作,为他的主要理论观点提供经验材料的论据。 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剧烈,特别是1973~1974年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剧烈的物价上涨与高额的失业同时并存
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作出解释,更难提出对付这一进退维谷处境的对策。于是货币主义
开始流行起来,并对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货币主义的代表在美国有哈伯格、布伦纳和安
德森等人,在英国有莱德勒和帕金等人。 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一文中认为,货币数量说这个词语只是表示一项研究方法,而不是一个具有确定意义的理论的名称。它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而不是产出量或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在这篇论文中,弗里德曼在凯恩斯流动偏好函数基础上作了
一些发展补充,建立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意指人们平均经常自愿
在身边贮存的货币数量,与决定它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并且可以借助统计
方法加以估算的函数关系。 弗里德曼在1963年出版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中估算出两个经验数据。其一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15,即利率增(减)1%,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0.15%,于是认为利率的变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另一个数据是货币的收入弹性为1.8,即人们的收入增(减)1%,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减)1.8%,这就意味着从长期趋势来看,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将随着国民
收入的增长而有递减的趋势。 货币主义认为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决
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假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反方向变化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变
化对于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影响,将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 弗里德曼突出强调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函数,正在于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产量和物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
在货币供应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可以作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 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 (如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资塬和技术状况等)决定的,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 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
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
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如每年增加3~5%)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
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20世纪70~8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合理预期派认为,预期在决定物价和产量的进程中居于最重要地位,因为企业和居民户将及早懂得判断经济事变,
从而他们会完全预料到政府的行为,并在事前采取行动来抵消政府的政策措施,所以,任何具有稳定作用
的经济政策的前途是暗泼的。甚至在短期内,也只有未被预料到的政策行动才会对真实产量有影响。这样,
合理预期就与极端货币主义观点联在一起了。
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的一个派别,重要代表人物有凡勃伦、康蒙斯、米切尔
6
等。 制度学派是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该学派以研究“制度”和分析“制度因素”在
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标榜,并以此得名。虽然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米切尔,曾把制度学派经济理
论的起源追溯到19世纪前期英国经济学家琼斯的著作,但实际上琼斯的经济理论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
都没有产生重要的影响。说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这主要是从方法论方面而言的。 历
史学派和制度学派在方法论上与当时流行的英国和奥地利经济学家所采取的抽象演绎方法不同。他们既不
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抽象的“经济人”的组合,又不把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动看成是“自然的”规律起作
用的后果。他们采取的是历史归纳方法和历史比较方法,强调每一个民族或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是在特定历
史条件下进行活动或发展起来的,从而所阐明的规律性并无普遍的意义。 制度学派是当时资本主义处于较高发展水平的美国环境中的产物。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尤其是大垄断组织同中小企业之间的
矛盾,在美国要比在德国表现得更加突出。大垄断企业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所造成的弊病,在美国的暴露也
更加明显。因此,制度学派从一开始起就强调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强调有必要调整资本主
义的各种经济关系,对之进行改良,并预言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在于社会改良。 制度学派在美国,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异端形式出现的经济学派别。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尤其是
凡勃伦和康蒙斯,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者”,他们在理论中批评当时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处于正统地位的
马歇尔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凡勃伦甚至还提出了改革美国资
本主义的设想,即由技术人员来执掌工业大权,以替代金融家的位置。 制度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内部观点统一的经济学派别。它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被用来概括若干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主张方面有所
相似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凡勃伦、康蒙斯和米切尔之间,也没有统一的经济观点。他们三人的重要著作
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很难说究竟哪一本著作概括了制度学派的主要经济观点,而成为本学派的“经典作
品”。这种情况是不同于以前的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当时的奥地利学派和剑桥学派或后来的凯恩斯
学派的。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都强调非市场因素 (如制度因素、法律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和伦理因素等)是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较大的缺陷,使社会无法在人与
人之间的“平等”方面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资本主义现行制度的批评者,也是正统的资产阶级
经济理论的批评者。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不同意传统资产阶级经济学所使用的抽象演绎法,
不同意19世纪70年代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的数量分析方法。他们总是强调所谓制度分析或结
构分析,即认为只有把对制度的分析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分析放在主要位置上,才能阐明资本主义经
济中的弊端,也才能弄清楚资本主义社会演进的趋向。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不同意根据当时
处于正统地位的经济学家们所宣扬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即国家不干预私人经济生活的政策,
他们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缺陷和弊端。 制度学派虽然强调制度分析、结构分析的重要性,但它所说的制度、结构的含义极为广泛,其中既包括所有制、分配关系,又包括国家、
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等。它把所有这些制度、结构并列在一起,用以解释社会经济变化的原因。这样,
它实际上抹煞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曲解了社会经济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20
世纪30~40年代,美国制度学派有了新的发展。这时凡勃伦已经去世,但另一些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
继续宣传凡勃伦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这一时期制度学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米恩斯、伯利、艾
尔斯等人。伯利和米恩斯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出版于1932年。它从企业权力结构和掌握权力的人的经济地位进行分析,强调法律制度和法律形式对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作用。 他们
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经济中将会出现经理人员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
的趋势。这种趋势既可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使经理人员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而使社会利
益服从于公司的利益,即经理人员的利益。米恩斯和伯利认为,要设法控制公司的活动,使公司的活动置
于社会利益之下。这个结论是与凡勃伦的思想基本一致的。 艾尔斯所著的《经济进步理论:对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基础的研究》,着重从技术进步和社会评价标准的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工业化以后的社会演进趋
势。他认为,技术进步的本质不在于个人技艺的提高或个人精神的某种表现,而在于工具的变革以及由此
引起的制度方面的变化。 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经理人员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或集团的出现,所有者
不能再象过去那样凭自己的财产而取得惯例的收入等等,都是技术进步、工具变革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而
7
在这些进步和变革的过程中,社会评价标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有技术专长的人自然要受到社会尊重,传
统的特权和地位自然要被人们认为是有害于人类福利的。 艾尔斯的这些看法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
度主义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作用。西方经济学说史研究者往往把艾尔斯看成是以凡勃伦等人为代表
的制度学派,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展起来的新制度学派之间的过渡人物。 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者对市场出清持怀疑态度,认为: 1.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 2.价格变动是有成本的。这会使得工资和价格变得具有刚性。 信息不对称是说消费者和生产者所具有的信息是不一样
的。例如对某种商品的性能、质量、成本等等的信息,消费者所能得到的,与生产者相比就要少得多。因
此,他们往往把价格高低看作是质量高低的信号。这种信息不对称到处都存在,它使得价格不象新古典理
论所描述的那样灵敏,这就是所谓市场失效,它是产生价格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价格变动的成本是说,例如,工资下降会引起劳动质量的下降等现象。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于80年代,其政策主张兴盛于90年代。其代表人物多为美国经济学家,如Q.A.阿克罗夫、J.耶伦、G.曼奎、B.伯纳克等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但是,却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的观点和
“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工资和价格
的变动具有粘性,这样,在短期仍然会出现偏离自然失业率的现象,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需求管理
政策仍然是必要的和起作用的。新凯恩斯主义并不仅仅是坚持传统凯恩斯主义短期需求管理的主张,他们
还特别强调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调节经济的思路,主张从长期着手、从供给方面着手来考虑经济政策。新
凯恩斯主义还强调巩固性的财政政策,认为财政赤字对经济是有害的,它会引起投资的减少(基础效应)和贸易逆差的增加。此外,新凯恩斯主义者还研究了一些新的现象和机制,如提出了在货币政策起作用的机
制方面,不应只考虑利息率,还应该考虑普遍存在的信贷配给机制。新凯恩斯主义同传统凯恩斯主义相比,
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他们所主张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全面,也更深入,既考虑需求方面,也考虑供
给方面;既考虑长期,又考虑短期;既注重微调政策在短期的作用,又重视结构性 政策在长期的效果。可以说,新凯恩斯主义者继承了传统凯恩斯主义者关于国家应该干预经济的基本主张,既吸收了新古典经济
学的一些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又在吸取80年代以来一些宏观经济实践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了国
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使得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体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实际上,政府干预经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即使在自由主义盛行的80年代,也是如此。进入90年代,总的方向仍然是自由化,但是,政府的作用却比80年代大大加强了。加强政府干预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而是政府干预政
策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更加注重长期调节措施与短期调节的关系问题,损害长期利
益的短期措施从根本上被放弃。而市场经济最长期的利益就是维护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高度灵活,因此,
干预质量的提高就主要表现在充分发挥市场自发机制的结构性政策上。私有化并不是一味地扩大,自由化
和非管理化也不是完全放弃政府的监管。尽管在自由化和加强政府监管之间仍然有许多问题,但是,坚持
自由化的同时加强了政府干预就表明,发达国家实际上是在寻求市场自发机制与政府干预政策的最佳结合
方式。这显然是一种进步。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是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创始人门格尔和继承者维塞尔、柏姆?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
大学教授,都用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 奥地利学派反对德国历史学派否定抽象演绎的方法,以及否定理论经济学和一般规律的错误态度,也反对英
国古典学派及其庸俗追随者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特别是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它认为社会是个人的集
合,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缩影。通过对个人经济活动的演绎、推理就足以说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
济现象。 奥地利学派把社会现实关系中的“经济人”,抽象还原为追求消费欲望之满足的孤立个人;
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改变为研究人与物的关系,研究消费者对消费品的主
观评价,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主观主义的个人消费心理学。 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核心是主观价值论,即边
际效用价值论。与萨伊等人的“效用价值论”不同,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件东西要有价值,除有效用
8
之外,还必须“稀少”,即数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为物主快乐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一杯水
对井边的人而言,倒掉也毫不在乎,这时,这杯水只有效用而无价值;但对沙漠旅行者而言,水壶中剩下
的最后一杯水,有了它如获甘泉玉器,没有它则不胜口渴的痛苦,于是这杯水就产生了价值。奥地利学派
承认这是主观价值,并认为经济学上讲的价值就应该只指这种主观价值,市场价格无非是根据这种主观价
值所作的估价而形成的。 奥地利学派有各不相同的分配理论,门格尔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是
它们各自提供的效用的报酬;维塞尔则把它们当作补全财贷价值中各个组成要素的价值“归属”问题;柏
姆?巴维克则以现在财货的边际效用估价高于未来财货的“时差利息论”解释之。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分配论,是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针锋相对的。它的主要论点有:价值是主观
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
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无关;价值产生于消费领域,不是生产资料将其价值转移予其产品,相反是产品价值
赋予其生产资料以价值;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报酬,或是产生于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
的不同估价,与剥削劳动毫不相干。总之,全部抹煞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 20世纪30年
代以来,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一些奥地利经济学家继承了奥地利学派的传统理论并作了一些补充。
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也反对主张国家调节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竭力鼓吹自由主义,崇拜市场自发势力而
诽谤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通常称之为新奥地利学派。
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
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 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
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
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
人物之一拉弗把供给经济学解释为:“提供一套基于个人和企业刺激的分析结构。人们随着刺激而改变行为,
为积极性刺激所吸引,见消极性刺激就回避。政府在这一结构中的任务在于使用其职能去改变刺激以影响
社会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凯恩斯根据30年代
的经济现实,论证需求不足产生经济危机和失业,政府要采取措施刺激需求,才能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和
稳定,从而推翻了“新古典学派”的供给能够产生其自身的需求、市场自行调节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和经济
稳定的论点。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取得一定效果。于是凯恩
斯主义盛极一时。 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生产呆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的“滞胀”局面。于是西方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
的理论和政策。供给学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该学派的先驱者是加拿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
学教授芒德尔。70年代初,他多次批评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提出同凯恩斯主义相反的论点和主张。1974
年他反对福特政府征收附加所得税控制物价的计划,主张降低税率、鼓励生产,同时恢复金本位、稳定美
元价值来抑制通货膨胀。 芒德尔的论点引起拉弗和万尼斯基的注意和赞赏,拉弗进一步研究并发展了
芒德尔的论点。当时的美国国会众议员肯普也很重视芒德尔的主张,他任用罗伯茨为他拟定减税提案,聘
请图尔进行减税效果的计量研究。 70年代后半期,拉弗,万尼斯基、罗伯茨等利用《华尔街日报》
广泛宣传他们的论点。肯普也在国会内外竭力鼓吹减税能够促进经济增长。1977年肯普与参议员罗斯联名提出三年内降低个人所得税30%的提案。这个提案虽然未经国会通过,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罗
伯茨的论文《凯恩斯模型的破产》和图尔的文章《税制变动的经济效果:新古典学派的分析》,提出在税制
的经济效果问题上同凯恩斯主义对立的论点。万尼斯基所著《世界运转方式》被认为是供给学派的第一部
理论著作,吉尔德的《财富与贫困》阐述供给学派的资本和分配理论,被誉为是供给经济学的第一流分析。
70年代末,供给学派在美国经济学界已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 在学派形成过程中,有些倡导者如费尔德斯坦、埃文斯等在一些论点和政策上同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人的意见差异很大。因为费尔德斯坦、
埃文斯的观点比较温和,持折衷论,西方经济学界称他们为温和派,称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为激进派。
但后者则自称是供给学派正统派,西方各界通常也把后者作为供给学派的代表。 供给学派在美国兴起后,英国、联邦德国等也出现了一些追随者。不过,西欧国家的供给学派虽然赞同美国供给学派的基本观
9
点,但没有强调大规模减税。 供给学派还没有建立其理论和政策体系,只是学派的倡导者对于资本主
义经济机制、产生“滞胀”的原因及政策主张有些共同的看法。 供给学派认为,1929~1933年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并不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是当时西方各国政府实行一系列错误政策造成的,萨伊定
律完全正确,凯恩斯定律却是错误的。 吉尔德坚持说,就全部经济看,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经济
具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它的全部产品,不可能由于需求不足而发生产品过剩。拉弗极力强调萨伊定律的重大
意义。他指出萨伊定律不仅概括了古典学派的理论,而且确认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供给
学派认为政府不应当刺激需求,而应当刺激供给。 供给学派重新肯定萨伊定律以后,进而确认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在生产要素中资本至关紧要。资本积累决定着生
产增长速度,应当鼓励储蓄和投资。 供给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
从事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谋取报酬或利润。因此,对报酬和利润的刺激会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实际工资
的刺激将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对储蓄和投资报酬的刺激会影响资本的供给和利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能
够使生产要素供需达到均衡和有效利用。应当消除不利于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因素。 供给学派指出,
政府的经济政策是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刺激因素,其中财政政策最为重要。在分析经济政策对行为的影响
时,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只注意政策对经济主体收入和支出的效果,而是强调政策对生产活动的作用。
供给学派着重分析税制对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效果。他们指出,经济主体从事经营活动所关心的并不是
获得的报酬或利润总额,而是减去各种纳税后的报酬或利润净额。在累进税制条件下,边际税率又是关键
因素。因为经济主体是否多做工作,或增加储蓄和投资,要看按边际税率纳税后增加的净报酬是否合算。
他们认为税率影响经济主体行为是通过相对价格变化实现的,税率提高,纳税后净报酬减少。就劳动力看,
这意味着休闲对做工的价格下降,人们就会选择休闲而不去做工,劳动力供给就会减少。就资本看,这意
味着消费对储蓄和投资的价格下降,人们就乐意把收入用作消费而不用作储蓄和投资,资本供给就会减少。
此外,经济主体为了逃避高税率,还把经济活动从市场转入地下。这些都会使生产要素供给减少,利用效
率降低,使生产下降。 供给学派进而分析税率与税收的关系。因为税收是税率与税收基础的乘积,税
率变动既然影响生产,就必然影响税收。拉弗首次把税率与税收的关系制成模型,画在直角坐标图上,这
就是以拉弗命名的拉弗曲线。 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能促进生产增长,并可抑制通货膨胀。拉弗、
万尼斯基、肯普等坚信美国税制已进入禁区,并且宣扬正是高税率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热情,阻碍了个人和
企业储蓄与投资,这就必然导致生产率增长缓慢、生产呆滞,出现商品供给不足、物价上疏,这时再加上
人为地扩大需求,通货膨胀势必加剧。通货膨胀又使储蓄和投资进一步萎缩,生产更加呆滞;还使纳税人
升进高税率等级,而实际收入并未增加,纳税负担因而更重。 因此,供给学派竭力主张大幅度减税,特别鼓吹降低边际税率的作用。他们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多作工作,更能刺激个人储蓄和企业投资,从而
大大促进经济增长,并可抑制通货膨胀。他们还宣称,减税后政府税收不致减少,还会增多。即使出现财
政赤字,对经济也无关紧要。经济增长后,赤字自然缩小和消失。 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支出不论是公共支出还是转移支付都或多或少起着阻碍生产的作用公共支出中有些是浪费资源,有些虽然对经济有益,
但效率很低。社会支出阻碍生产的作用员为严重。失业保险津贴使人们宁愿失业而不去寻找工作或从事报
酬低的工作。福利补助严重削弱人们储蓄的积极性,滋长人们的依赖性,不仅不减轻反而扩大贫困并使贫
困永久化。因此,他们主张大量削减社会支出,停办不必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降低津贴和补助金额,
严格限制领受条件。 供给学派认为,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条例多数具有阻碍生产的效果。首先是加重
企业负担,提高产品成本。其次是企业为了遵守法律条例,不得不缩减研究开发支出和生产性投资,停止
技术改革。更严重的是挫伤企业的创新精神和风险投资,造成生产率增长停滞。政府应当放宽对经济的管
理,增强市场机制。 供给学派虽然同意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在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和措施上
同货币学派大相径庭。供给学派认为,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不应只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而是为了稳
定货币价值。货币价值保持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心理就会消失。在安排货币收入时,人们就乐意保存货
币,不去囤积物资;选择生产性投资,不做投机性投资。同时,货币价值稳定又是保证财政政策发挥促进
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如何保持货币价值稳定,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坚持必须恢复金本位制。 供
给学派的论点和主张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各方关注。凯恩斯主义者萨缪尔森认为,它既没有经济史上的有力
10
证据,又缺乏理论分析上的合理推断。货币学派虽然对一些论点表示赞同,但认为它并没有提出有效解决
美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结构。进步学者的评论更加尖锐。 各方的评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评论
者认为,拉弗曲线只不过表明税率与生产、税收的函数关系存在着一个使生产、税收最大的税率。问题是
如何计量测定函数关系的具体形式。税种不同,函数形式各异。函数形式又决定于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生产要素供给变动对税率变动的系数)。拉弗曲线对此均未详细论及。评论者还指出,拉弗曲线只研究税率对
生产、税收的作用,忽略影响生产、税收的其他重要因素。考虑税率变动的影响时,片面强调对生产的效
果,忽视对需求的影响,从而夸大减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评论者都不同意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
关于美国税制已经进入禁区的论断,认为缺乏历史和现实的验证,对于供给学派所说减税不会导致出现财
政赤字,即使发生赤字对经济也无任何妨碍,赤字会自行消失,认为纯属无稽之谈。 评论者一致指出降低边际税率是为富人谋利。因为全面降低累进税率,高收入阶层获得减税的好处要比低收入阶层多。削
减社会支出则使低收入阶层直接受到损失。据美国城市研究所研究,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实施全面降低所得税率和削减社会支出后,美国家庭收入分配不均程度显著加大。评论者引用美国普查局公布的关于贫困
线下人口连年猛增的统计,证明美国社会贫困加重。 凯恩斯主义者阿罗、卡恩等指出,政府干预经济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非政治家任意设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在资源分配和利用、保持经
济稳定、收入再分配等方面的干预和调节,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制订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
法律条例,虽然增加了企业负担,但保护了社会利益。
一些进步学者批评供给学派过分强调资本
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着重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投资既促进经济增长,又造成生产过剩
危机。他们还反对供给学派把投资不足作为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的原因,指出70年代美国企业固定资本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并不比60年代低。 评论者认为,恢复金本位制将大大缩减货币供应量的
增长,使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指出货币历史表明金本位并不能保证物价稳定。1981年美国国会成立的专门研究恢复金本位问题的“黄金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争辩,最后否定了供给学派的主张。供给学派虽然遭
到西方经济学界的评论,但也给予西方经济思想以有力冲击,对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政策也有
很大的影响。 供给学派对近几年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很大。1981年里根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开头就声明,他的计划与过去美国政府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的政策彻底决裂,改以供给学派理论为
依据。1985年里根总统在第二任期开始时宣称,他将继续实施并扩大原订计划。 但是,美国经济并没有象计划所预期的那样顺利发展,大部分目标也未能实现。计划实施后不久美国经济就陷入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特别是联邦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1983和1984年财政年度均达近2000亿美元。巨额赤字导致高利率和美元高汇价,又使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创纪录赤字,1984年高达1000多亿美元。所以几年来除了几位倡导者仍在宣扬供给学派获得巨大胜利外,信仰和赞赏供给经济学的已日趋减
少。
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该学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有较大的发展,它的前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凡勃伦、康蒙斯、米切尔为代表的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的主
要代表人物,在美国是加尔布雷思、博尔丁,在瑞典是缪达尔。 这个学派之所以被称为新制度学派,因为它一方面继承了过去的制度学派的传统,以制度分析、结构分析为标榜,并主张在资本主义现存生产
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新的政治经济条件,比过去的制
度学派更加注意资本主义的现实问题,批判资本主义的缺陷,并提出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它在政策目标
和价值准则问题上所涉及的范围也要广泛得多。 新制度学派是在凯恩斯主义已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
新正统派,但却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的多种社会经济问题的原因,并且提不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的情况下,
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分析和提出论点的。这是新制度学派不同于过去的制度学派的新特点。 新制度学派同过去的制度学派一样,内部没有统一的观点,也没有本派的公认领袖人物或最有权威性的著作,该学
派的每一个成员的学说几乎都是自成体系的。 新经济学派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正统理论惯于使用的数
量分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种数量分析只注意经济中的量的变动,而忽视了质的问题,忽视了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政治因素、心理文化因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强调采取制度分析、结构
11
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等。例如,加尔布雷思在分析当前美国经济时,
就认为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模式,而是由为数不多的大公司组成的“计划体系”和由众多的小企业与个体生
产者组成的“市场体系”两大部分构成的“二元体系”。 新制度学派主张必须有一个“信念的解放”,
即从正统派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者)制造的“增长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增长”的错误思想下解放出来,
建立新的价值准则,即以个人的“独立性”和以“公共目标”为衡量尺度的经济学的新观念。 新制度
学派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改变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即限制大公司的权力,提高小企业和个
体生产者在经济中的地位,使得大公司不能再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剥削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在这方面,加
尔布雷思的分析是很有代表性的。他提出,收入不平等是权力不平等的结果,所以要实现收入均等化,必
须从权力均等化开始。 所谓权力均等化是指使小企业在出售或买进产品时对价格有同等的控制权,使
它们的贸易条件相同。从具体的政策措施来说,应当针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不同情况而实行不同的政策。
比如说,政府应当对大企业实行价格管制,限制它们利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来损害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而对于小企业,则不应当采取价格管制的做法,而应当鼓励小企业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产品价格的稳定
性。一旦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在权力方面的差异缩小了,经济中的收入不均等的状况也就会减少。 新
制度学派在批判资本主义现行经济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的同时,把实行改革的政治责任放在
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科学教育界和立法机构的肩上。在它看来,科学教育界可以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和教
育制度的改革方面发挥作用,而立法机构可以通过一系列有助于限制大公司和保护小企业的法律,使资本
主义经济中的改革付诸实施。 新制度学派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的描绘是不符合实际的,它
用垄断与非垄断的矛盾、大资本与小资本的矛盾等等来取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它企图在不触动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不变更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条件下,用所谓结构方面的调整和改革来消除资本主义
社会的各种尖锐的矛盾,这些观点,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倾向。 但是,新制度学派有些观点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例如,它注意了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正统派所不注意或有意回避的妇女问题、家务
劳动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的困境问题等,它较多地揭露了垄断组织与国家机构相勾
结的一些情况,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的错误和在政治上有利于大资产阶级的实质。
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在10月9日公布。两位获奖者分别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
曼(Daniel Kahneman)和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们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卡尼曼是“因为将心理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
断和决策”;弗农?史密斯是“因为将实验室实验作为经验经济分析的一种工具,特别是在可选择的市场机
制研究方面。”这说明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 20世纪
80年代后,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等人从进化心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
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以此为立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戴维?莱布森(David Laibson)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
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组合起来,研究市场上人类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
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 但是直到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发表他们在判断和决策研究方面的发现,认知心理学和经济学两方面
的研究才真正走到了一起。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通过吸收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场的最新进展,以
效用函数的构造为核心,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
策方面的研究,彻底改变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个体选择模型,并激发了其他行为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领
场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主要分支,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为经济学”流派。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提出
的“预期理论”和“启发式认知偏差”更精确地描述了人们在风险下的决策行为,并为将来经济学的应用
性和实证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运用其来自于认知心理学的卓越洞察力,系统研究了人们关于回
答问题,形成判断,及做出决策方面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使我们更加了解人们如何做出各种各样的经济决
策,对其它学科如管理科学、金融、投资和消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2年,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
12
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卡尼曼是“因为将心理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
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
和加强。 此外,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颁给了加利福尼亚
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Matthew Rabin),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
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
概括并得出结论。 行为金融学是行为经济学的分支,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把
原先被传统理论抽象掉的有血有肉的人性回复到金融分析当中,研究金融市场上人们的心理活动对经济行
为和市场状态的影响。在行为金融学方面,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
市场的影响,并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是当代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2000年初,在全球股市全面上涨的时刻,希勒总结多年来对金融市场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关于股市风险分析的
专著《非理性繁荣》,分析了美国股市历年出现泡沫的共同特征,认为结构、文化和心理等因素是造成美国
股市虚高的真正原因。 对实验经济学主要的开拓研究主要是弗农?史密斯开始的。他不仅自己
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还带动了一批学者进行这项研究,开创了独立的研究学派。他的贡献主要
集中于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实验、不同拍卖形式的检验以及实验经济学方法等。 史密斯关于实验经济学最早的研究是受张伯仑启发。张伯仑认为其实验结果是对完全竞争市场标准新古典模型的歪曲,因此放
弃了这种实验。史密斯认为,参与实验者面临的实验环境越接近真实市场,实验的结果就可能越好。在几
乎每一个市场实验中,对假设的检验都要求控制实验主体的偏好,但很困难。因为卖和买一般受买卖双方
对收益和损失主观评价的影响,而这种主观评价是不可观测的。张伯仑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一
种解决办法,即给每个参与实验者提供一个“准确”的货币刺激。这种所谓的“诱导价格法(induced-value method)"经过史密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实验经济学的标准工具。 拍卖理论作为微观经济理论和博弈论最成功的发展之一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史密斯对拍卖理论的假设进行了实验检验,他最先
使用可控制实验作为新拍卖设计的“风洞”,因为这些设计在实际运用之前很难进行精确的理论预测。 史密斯等人为了研究放松管制、私有化和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机制的绩效,开始运用实验室作为“风洞”。这
些机制非常复杂,现存的理论根本无法给出准确预测,这就使得实验方法特别有效。在一系列研究中,他
研究了公共物品供给的激励相容机制设计。在这些实验中,史密斯检验了经济理论者提出的机制的有效性。
史密斯还利用计算机对小型飞机时间通道的分配和能源市场的选择性组织进行了实验。 史密斯除了对市场和拍卖结果的研究外,还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实验经济学方法论主要
来自心理学中使用的实验方法。为了超过决定成本的歪曲效应,他强调给参与实验者足够货币刺激的重要
性。它的方法还强调按照重复路径设计实验的重要性,以便于参与实验者熟悉和明白实验情景。但是其方
法与心理学还有很多差别。心理学家主要是对个人行为感兴趣;史密斯设计实验主要是为了分析市场结果。 史密斯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不仅对经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其他社会科学。目前这一方
法已经运用到多数裁定原则的委员会过程等政治领域。 尽管卡尼曼和史密斯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不同,
但是他们的共同科学贡献已经对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挑战。过去经济学仅限于在相对简单的人类决策
理性模型上理论化,还局限于对现实资料的经验研究。卡尼曼和史密斯的最初研究刚开始时,曾受到某些
经济学家的怀疑,他们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其理论已经完全渗透到经济学领域。由于他们
取得的成就,许多或大多数经济学家开始把心理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看作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范文三: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与中国传统思想
经济?管理
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与中国传统思想
杨绍波 ,卫金兰
( 1( ,116025; ( 2,201306)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上海海事大学 科学研究院上海
: ,摘 要本文着力分析西方经济学行为假设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矛盾之处探讨依托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国经济学 和经济行为之特色。
关键词: 经济学假设; 劣根性; 传统文化
F0 , 08: : A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1008-4916( 2014) 0-20038-03文章编号
Western econicso mbasic asumpstions and Cinhes etraditionalt hougth
YANG Shao, bo,WEI Jin , lan
( 1( Scholo ofE conoicms,Dongib Ueniversityof F inance andEc onoicms,Dalian 116025,Cnhia;
2( Scientific, seearch Acadeym,Shnaghi aMraitim eUniversity,Shnaghi 20130a6,Cnhi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lyaz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westerno neomcics behavior hypothesis and Cihnese traditional ideas,and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inf eCshe economics and eocnomic behavior which rely on the Cinhese traditional thought(
Key words: economic assumpiotn; scoundrelism; traditional culture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人假设其他大部分假设都是 1 导言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也是建立在 ,经济行为不是孤立的它根植于一定社会阶段的
。这个假定基础上的如果这一假定存在较大的问题 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之中。中国经济行为甚至经济学 ,或者没有多大的经济意义的话西方经济学理论也会 “”。的根源是中国的经济思想思想和事实之间有时 会,2, 。发生较大的变化 “,”。 存在较大距离事实不一定能很好地解释思想经济2( 1 西方经济学根植于西方传统文化之中 ,、学最根本假设是很重要的这种假设应当是 全面的如《荷马史诗》中的西方文化就比较典型。这种 、合乎经济社会理性和事实的有利于经济理 论展开文化强调“自我、”“个性”,表现在经济行为中就是以 、、,的有利于经济决策的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的从、,我为中心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自身利益的最 ,、根本上讲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进步最 ,,大化体现在现代经济学中就是期望通过自我利益 ,1,。,大的效益中 国 经 济学应当有自己的范式基 本 的最大化来推动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或者社会福 。的假设前提必须首先要确立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 。利最大化 、人假设的历史文化渊源与中国 的 传 统 习 惯文 化 制 2( 2 西方经济学假设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 、。度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经 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文化根源在于西方的 。“济学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不是传统上 的大 一 契约文化,这种文化重视人与人之间在“协议 基” 础 、”“、”“”,,统和为贵中庸的概念综合考虑的是效率目 标它甚。、,,上的交易这种契约注重法律制度注重效率注重 。至在很多方面与所谓 的西方经济学是相近 的 。。交易的执行这种契约是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础根
植于西方文化土壤中的经济人假设奠定了西方经济
2 西方经济学基本行为假设的特点分析
2014, 04 , 08: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杨绍波( 1970, ) ,河南罗山人,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 西方经济学。 38?
?
,: 杨绍波等西方经济学基本上假设与中国传统思想
,学理论和政策体系的基础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 说交易标准,尽管还是建立在交易合约的基础之上。
。“”世界的经济行为如果这种契约行为不存在或者 是( 2)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的中庸之道占据主导地
,其他行为方式的话西方经济理论的适用范围将大 大,、、位但道学玄学法学等学说也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 ,、,, 缩小例如在一些处于战争动乱中的国家又如目。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非正统学派在现代社会中是
“”“”,前我国还处于改革的试水或者深化阶段很 多变量与,否有一定的 适 用 性或 者 说 对 中国经济学是否有启
、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变量的反应灵敏性数据 获取性之,。发值得进一步探讨
,,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伦理道德因素占有重要 的地位因( 3) “。”“” 中国经济思维和行为重视关系关系在很,。此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 “”大程度上左右着经济交易例如和气生财和为贵
、,就是指通过建立和和气气的氛 围微 笑的 气氛逐步2( 3 西方经济学行为假设建立在一定的制度基础上
。建立生意网或者关系网 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假设建立在西方经济行为
( 4) “、”“、” “中国经济行为中暗箱操作地下经济灰色较小的不确定性、较大的透明性、较好的稳定性和预
”,, 经济成分较多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较为严重直接影。测性的基础上它认为经济行为人在相当长的时期
。,响市场交易的效率信息不透明导致数据失 真数据,。内的行为是很少变化的或者说是不变的
。,失真使一些经济理论失去了根本的支撑但 是从另2( 4 经济人假设是一种局部性的假设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是一种局部性的假 ,、外一个角度来看信息不透明地下经济的存 在在某种,。,。设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假设分析而中国式的 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新生事物的出现也是有 效的 、、思维中国式的策略是一种全局性的思维全局性的 ( 5) “,”由于很多时候要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经济 ,。策略重视各个部分的综合运用和相互影响 、、“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缺 乏 监 督 性退 出 机
、”制不畅自律性不强导致经济行为的短期性和无 规2( 5 经济人假设中的性格特色或“溯源”
“”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建立在西方人外向性律性因而很难预测这些问题有着深层次的文化 原
,“”“”。,格基础上有别于东方人的内敛性因此西 方经济学。因
“,”中的经济人可以被称为西方人其 行 为 方式相对外( 6) “、”“、”“”受 全局 性大 一 统集 体 主 义等 思 想的影,,露相对透明表现在经济行为中就是强 调信息的透,、“、”响中国人对个体行为的忽视对个体利益的 侵占对
“”,、,。个性的压抑造成经济决策的个体效率 无法达到最大明公开尤其是政府的经济决策行为
,或者相对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到社会整体效2( 6 经济人假设以个人利益最大化 企业利润最大
。率的提高 化 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
、( 7) 、“、” “力求在追求个人利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主义天下为公知
”,,足常乐等思想根深蒂固与市场经济 强调 的 效 率相矛达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是合
。,。理的但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还有其他因素在 盾但是它也是中国经济行为的个性中国传 统文化中
“、”、“”,、、,的大公无私忌谈私利和自私小富即 安等思想在一起作用如政府制度文化等这也是后来制度经济
。 ,、。,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经经济的发展例如国有资产学政府经济学等兴起的原因在有些国家其他因
“”,,。,是大公的资产但大公具体指谁很 难说得清楚即产权素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因此西方经济学假
,。“”,很难界定清楚更谈不上利润最 大化 设有以偏概全之嫌尽管西方经济学并 不 否 认 其 他
。( 8) “、”“,”因素的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向性使人 们要
,( 表达的内容不透明有时会被误解尤其是与西 方人3 中国经济行为的“溯源”分析 ) ,。交流中在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
,,有人说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将越来越 ( 9) 传统体制的固化约束了一系列创新行为的
。。,不会像西方,中 国将越来越像中国。表 现 在 文 化方 实施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要求因此我
,,“”,,面中国将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发展经济活动也会受 们必须寻找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结 合 现 代 文 明
。逐步形成适合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国特色的创新 。到这样的影响
( 10) 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地球上发生的现 ( 1) 中国经济行为与西方经济行为有很大的区
。、别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现代电子信息网络的快速发 ,象存在与西方世界不同的看法尽管存在较大的局限 ,。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随着交往的 。性易经中的某些关于稳定状态的思考对我们理解 ,,深入在东方受西方影响的同时西方也会受到东方 39 ??,、的影响也会遵守中国的交易规则交易潜规则或者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24 2 6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国经济行为有一定的启发如阴阳八卦中隐含的均
。“,” 衡思想中国人在对天象的研究 中 形 成了 农 历农四是面对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行为和经济理
,“,”“。”,历中蕴含经济思想主要是服务于农业经济社会的 思论的浸入我们还有些茫然一些时候我们盲
。。想 目地运用了西方经济学如运用了凯恩斯的需求管
,GDP 理对策刺激内需在带动 增长的同时也浪费了 4 西方经济学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和经济学 ,。大量的资源污染了环境 “一是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 济之间存在边 界困 ,五是在财政和货币政策领域以利率理论为基础 。”,、 局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 的 特权 阶 层。的西方宏观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不适用于中国我
,新的利益阶层在不断增长他们必然通过各种方式从 。 国利率政策与西方经济理论 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市场中获取利 益国有企业比较私营企业外 资 企 ,,当前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利率是一种利益 、,,。业个体经济而言风险最小法律边界最为模糊很 、,分配垄断的手段起不到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在经济 、“。” 多企业个人都在利用国有企业的形式进行寻租而。决策中的作用尽管我国利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 现有的国有经济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因。经济增长的速度 ,、、此近年来国有企业越来越多资产越来越大利润 率
5 结 论 。,却越来越低可以说国有企业较为严重的挤压了 民
。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 结论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类经济
。二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 ,行为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人类经济行为的
。 配置资源方式仅在很小的范 围内产生较高的效率。、选择传统文化通过世代相传思维习惯来影响人类
,如果放在国际经济的范畴内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将 。,的经济和社 会 行 为历史越悠久的国家受 传 统 思
,与市场配置方式产生较大的矛盾其结果可能是以牺 、,、想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深摆脱落后的传统思想传统
,。牲国有资源的方式来换取市场效率很低从文化制 、。文化束缚的努力将越多越持久
,、度的角度来看国家所有的模糊性政府行为无所不 : 。结论二假设代替不了事实假设有时带有很大
。,能等都对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十分不利例如近 。的欺骗性和盲目性假设如果忽视了一些关键性的
,、年来一些企业纷纷在海外上市有国有控股国有参 ,。因素其结论可能毫无意义
,,股等即使有些企业是完全的民营企业其结果是不 : ,结论三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经济行为都受某
“,”能像在国内大陆主板市场那样圈钱甚 至 要将 很 大一,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可以说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着经
。部分靠垄断得到的利润分给国外的股民如果 在中。、,济行为经济中的哲学行为具有地域性国别性是
,国大陆开设国际板其结果可能是国外公司纷纷 打着,、。无法趋同的不同地域国别的差别是长期存在的
“、”“,”国际化和融资的幌子到我国大 陆圈 钱淘 金而国外: “”,结论四以供求为主的状态决定价格一个经 济
“”到大陆上市的公司也会像国内有 些铁 公鸡上市公司“”,,“”体的综合状态决定了价格或者说状态作为 一个综
“,”、那样对我国股民分文不予造成国 有资产国有利益和。合性的因素决定了交易价格
“。”私有利益的流失 : 、 结论五没有绝对正确或合理的经济社会制度
“。” 三是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产业文明 的冲 突中,经济社会理论西方经济理论也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之
、、,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影响深远这种文 化。中
,。根植于农业社会服务于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文明 为
,中国封建农业社会带来相当长时期的繁荣与现代 工:参考文献
、、业文明现代商业文明现代社会文明有较大的冲 ,1, ( ,M,( : ,2005(?亚当斯密国富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2, ( ( 《》,J,?任保平论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方法论基础与特征经济 。突农业社会缔造的文明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 ,2003( 2) : 81 , 84(评论 。的发展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工业文化和服务文化促 ( 编辑: 唐 芳) ,,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高度发展的经济
,和社会也会形成新的工业文化和服务文化这是一个
?40
?
范文四: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与中国传统思想
24 2 Vol〃 24 No〃 2 第 卷 第 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4 6 Journal of 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Jun2014 年 月
?经济管理
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与中国传统思想
,杨绍波 卫金兰
( 1〃 ,116025; 2〃 ,2)01306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上海海事大学 科学研究院上海
: ,摘 要本文着力分析西方经济学行为假设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矛盾之处探讨依托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国经济学
。和经济行为之特色
: ; ; 关键词经济学假设劣根性传统文化
: : A : 1008-4916( 2014) 02-0038-03F0 ,08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Western economics basic assumption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YANG Shao , bo,WEI Jin , lan
( 1〃 School of Economics,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
2〃 Scientific ,esearch Academy,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western economics behavior hypothesi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ideas,and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conomics and economic behavior which rely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economic assumption; scoundrelism;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人假设其他大部分假设都是 1 导言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也是建立在 ,经济行为不是孤立的它根植于一定社会阶段的 。这个假定基础上的如果这一假定存在较大的问题 、。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之中中国经济行为甚至经济学 ,或者没有多大的经济意义的话西方经济学理论也会 “”。的根源是中国的经济思想思想和事实之间有时 ,2,。发生较大的变化 “”,。 会存在较大距离事实不一定能很好地解释思想2〃 1 西方经济学根植于西方传统文化之中 ,经济学最根本假设是很重要的这种假设应当是 全面《》。如荷马史诗中的西方文化就比较典型这种 、、的合乎经济社会理性和事实的有利于经济理 论展“”、“”,文化强调自我个性表现在经济行为中就是以 、、,开的有利于经济决策的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的、,我为中心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自身利益的最 ,、从根本上讲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进步最 大的,,大化体现在现代经济学中就是期望通过自我利益 ,1,。,效益中国经济学应当有自己的范式基本 的假的最大化来推动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或者社会福 。设前提必须首先要确立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 人假。利最大化 、、设的历史文化渊源与中国的传统习惯文化制 度2〃 2 “”西方经济学假设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 。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经 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文化根源在于西方的 。“”、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不是传统上的大一 统,“”契约文化这种文化重视人与人之间在协议基础 “”、“”,,和为贵中庸的概念综合考虑的是效率目 标它。、,,上的交易这种契约注重法律制度注重效率注重 甚至在很多方面与所谓的西方经济学是相近
。。交易的执行这种契约是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础根 。的 植于西方文化土壤中的经济人假设奠定了西方经济
2 西方经济学基本行为假设的特点分析
: 2014 ,04 ,08 收稿日期
: ( 1970 , ) ,,,,: 。作者简介杨绍波河南罗山人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 杨绍波等西方经济学基本上假设与中国传统思想
,,。 学理论和政策体系的基础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 说交易标准尽管还是建立在交易合约的基础之上
( 2) ,,。“” 位在中国历史上儒学的中庸之道占据主导地如果这种契约行为不存在或者 世界的经济行为
、、但道学玄学法学等学说也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 中国,是其他行为方式的话西方经济理论的适用范围将大
。,, 人的思维和行为非正统学派在现代社会中是 否有、动乱中的国家又如,大缩小例如在一些处于战争,一定的适用性或者说对中国经济学是否有启 ,“”“”试水或者深化阶段很 目前我国还处于改革的
,。发值得进一步探讨 、数据 多变量与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变量的反应灵敏性
( 3) “”。“” 中国经济思维和行为重视关系关系在,获取性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伦理道德因素占有重要
。,“”、 “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经济交易例如和气生财和。 ,,的地位因此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大打折扣”、,2〃 3 为贵就是指通过建立和和气气的氛围微笑的 气氛西方经济学行为假设建立在一定的制度基础上
。逐步建立生意网或者关系网 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假设建立在西方经济行为
( 4) “”、“”、 、、较小的不确定性较大的透明性较好的稳定性和预 中国经济行为中暗箱操作地下经济
。“”,, 测性的基础上它认为经济行为人在相当长的时期 灰色经济成分较多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较为严重直
。,,。接影响市场交易的效率信息不透明导致数据失 真内的行为是很少变化的或者说是不变的
。,数据失真使一些经济理论失去了根本的支撑但 是从另2〃 4 经济人假设是一种局部性的假设
,、外一个角度来看信息不透明地下经济的存 在在某种程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是一种局部性的假
,。,。设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假设分析而中国式的 度上也可以促进新生事物的出现也是有 效的 、、( 5) “”,思维中国式的策略是一种全局性的思维全局性的 由于很多时候要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经济 ,。、、“策略重视各个部分的综合运用和相互影响 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缺乏监督性退出
”、机制不畅自律性不强导致经济行为的短期性和无 2〃 5 “”经济人假设中的性格特色或溯源
,。规律性因而很难预测这些问题有着深层次的文化 “”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建立在西方人外向
。原因 ,,“”“”。性格基础上有别于东方人的内敛性因此西
( 6) “”、“”、“”受 全局性大 一统集体主义等思 ”,“西方人其行为 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可以被称为,、想的影响中国人对个体行为的忽视对个体利益的 ,,方式相对外露相对透明表现在经济行为中就是强 “”、“”,侵占对个性的压抑造成经济决策的个体效率 ,、。 公开尤其是政府的经济决策行为调信息的透明,无法达到最大或者相对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2〃 6 经济人假设以个人利益最大化 企业利润最大
。到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 化
( 7)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主义天下为公、力求在追求个人利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
“”,知足常乐等思想根深蒂固与市场经济强调的效 率,达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是合
,。相矛盾但是它也是中国经济行为的个性中国传 统文化。理的但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还有其他因素在
“”、、“”,、、,中的大公无私忌谈私利和自私小富即 安等思起作用如政府制度文化等这也是后来制度经济
。 ,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经经济的发展例如国有、。,学政府经济学等兴起的原因在有些国家其他因
“”,,资产是大公的资产但大公具体指谁很 难说得清楚。,素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因此西方经济学假
,。即产权很难界定清楚更谈不上利润最 大化 “”,设有以偏概全之嫌尽管西方经济学并不否认其
( 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向性使人 他因素的存在
,( 们要表达的内容不透明有时会被误解尤其是与西 3 “” 中国经济行为的溯源分析) ,。方人交流中在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
,,有人说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将越来越 ( 9) 传统体制的固化约束了一系列创新行为的
,。不会像西方中国将越来越像中国表现在文化方 。。,实施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要求因此我 ,,面中国将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发展经济活动也会受 “”,们必须寻找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结合现代文
。到这样的影响 ,。 明逐步形成适合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国特色的创新( 1) 中国经济行为与西方经济行为有很大的区 ( 10) 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地球上发生的现 象存。、别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现代电子信息网络的快速发 ,。在与西方世界不同的看法尽管存在较大的局限 性,。易经中的某些关于稳定状态的思考对我们理解 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随着交往的
,,深入在东方受西方影响的同时西方也会受到东方 ?39? ,、的影响也会遵守中国的交易规则交易潜规则或者
24 2 2014 6 第 卷 第 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 月
,。中国经济行为有一定的启发如阴阳八卦中隐含的均 相互促进的过程
四是面对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行为和经济理 。“”, 衡思想中国人在对天象的研究中形成了农历
,“”,“”。,农历中蕴含经济思想主要是服务于农业经济社会的 论的浸入我们还有些茫然一些时候我们盲
。。目地运用了西方经济学如运用了凯恩斯的需求管 思想
,GDP 理对策刺激内需在带动 增长的同时也浪费了 4 西方经济学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和经济学。 ,大量的资源污染了环境
“一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 济之间存在边 界困 ,五是在财政和货币政策领域以利率理论为基础
”。,、 局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特权阶层。我 的西方宏观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不适用于中国,新的利益阶层在不断增长他们必然通过各种方式从 。 国利率政策与西方经济理论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国有企业比较私营企业外资企 市场中获取利益,,当前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利率是一种利益 分,,、。个体经济而言风险最小法律边界最为模糊很 业、,配垄断的手段起不到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在经济 决策
、“”。 多企业个人都在利用国有企业的形式进行寻租。尽管我国利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经济中的作用、。 而现有的国有经济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 增长的速度,、、因此近年来国有企业越来越多资产越来越大利润
5 结 论,。可以说国有企业较为严重的挤压了 率却越来越低
。: 结论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类经济 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二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 行为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人类经济行为的
。、。 选择传统文化通过世代相传思维习惯来影响人类 配置资源方式仅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较高的效率
,。,如果放在国际经济的范畴内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将 的经济和社会行为历史越悠久的国家受传统思
、,、想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深摆脱落后的传统思想传统 ,与市场配置方式产生较大的矛盾其结果可能是以牺
。从文化制 、。文化束缚的努力将越多越持久 ,牲国有资源的方式来换取市场效率很低
,、度的角度来看国家所有的模糊性政府行为无所不 : 。结论二假设代替不了事实假设有时带有很大
,。能等都对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十分不利例如近 。的欺骗性和盲目性假设如果忽视了一些关键性的
、国有参 ,。因素其结论可能毫无意义 ,年来一些企业纷纷在海外上市有国有控股
: ,,,结论三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经济行为都受某 股等即使有些企业是完全的民营企业其结果是不
”,“圈钱甚至要将很 ,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可以说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着经 能像在国内大陆主板市场那样
。如果 。、,济行为经济中的哲学行为具有地域性国别性是 大一部分靠垄断得到的利润分给国外的股民
,、。,无法趋同的不同地域国别的差别是长期存在的 在中国大陆开设国际板其结果可能是国外公司纷纷
”、““圈 钱淘 : “”,结论四以供求为主的状态决定价格一个经 打着国际化和融资的幌子到我国大陆
”,“金而国外到大陆上市的公司也会像国内有些铁 “”,,“”济体的综合状态决定了价格或者说状态作为
”,”“公鸡上市公司那样对我国股民分文不予造成国 。一个综合性的因素决定了交易价格
”。、“国有利益和私有利益的流失 : 、 有资产结论五没有绝对正确或合理的经济社会制度
“”。 三是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产业文明的冲突,。经济社会理论西方经济理论也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之 中
,、、根深蒂固影响深远这种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农业社会文明 :,参考文献 化根植于农业社会服务于农业社会
,1, ?〃 ,M,〃 : ,2005〃亚当斯密国富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为中国封建农业社会带来相当长时期的繁荣与现代
,2, 〃 ?《》,J,〃 任保平论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方法论基础与特征经济 评、、工业文明现代商业文明现代社会文明有较大的冲
,2003( 2) : 81 , 84〃论 。突农业社会缔造的文明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 ( : )编辑唐 芳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工业文化和服务文化促 的发展
,,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高度发展的经济
,和社会也会形成新的工业文化和服务文化这是一个
?40?
范文五:西方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5分×20=30分)
1、企业处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 )。 A.左端 B.右端 C.最低点 D.无法确定
2、完全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出特征是( )。
A 、P=AR=MR=MC B 、P>AR=MR=MC
C 、P>AR>MR=MC D 、P=AR>MR=MC
3.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
A. 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 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 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 无法确定张某该怎么办 11、边际收益是指( )。
A、 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B、 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总成本增加量 C、 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D、 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12.均衡价格一定随着【】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D.需求和供给减少而上升。 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D、生产者积极性提高
4、某旅游景点,对一般参观者门票为50元,对中小学生为25元,这种价格策略为( )。 A、一级差别价格 B、二级差别价格
C、三级差别价格 D、无差别价格
5、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的共同点是( )。 A、 垄断力度相同 B、企业数目相同 C、 价格弹性相同
D、 需求曲线一般都是向下倾斜
6、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5,收入效应X*X2=+3,则商品是( )。
A、 正常商品 B、 一般低档商品 C、 吉芬商品 D、 不能确定
7、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 A、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 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
8、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Q为产出数量。那么AVC为( )。 A、 30000 B、 5Q-Q C、 5-Q D、 30000/Q
9.当两种商品之一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增加或减少,那么,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
2
2
13.当总效用增加时,【】
A.边际效用小于零而增加 B.边际效用小于零而减少
C.边际效用为零
D.边际效用大于零但递减
14、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 )。 A、 洛伦斯曲线 B、菲利普斯曲线 C、预算约束线 D、 无差异曲线
15、当一种商品的消费者增加时,该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这说明公共物品的( )。 A、 竞用性 B、 非竞用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
16、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17、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9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
A、1元 B、19元 C、88元 D、20元 18、钢铁市场最接近下列哪种市场?( )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垄断竞争市场
19、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 A. 固定不变 B. 先降后升 C. 不断下降 D.不断上升 20.在最优短期产出水平,厂商将( )。 A.取得最大利润 B.使总亏损最小
C.利润为零 D.利润不确定 1
A.正; B.负;C.0; D.1。
10. 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若张某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分别为30和20个单位,则 ( )
二、判断题(2分×10=20分,√ 或者╳, 如果错误请加以改正)
1、准地租是短期内可变要素的报酬。
2.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
3、垄断会降低经济效率,因此所有垄断都应禁止。 4. 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 5、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3LK,该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6、技术、制度的进步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里移动。 7、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变动成本就是平均成本。
8、完全垄断企业在任何阶段都可以获得经济利润。 9. 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的点比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更有效率。。
10、完全竞争厂商的TR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答案:
一、1.A 2.D 3.A 4.C 5.D 6.A 7.B 8.C 9.B 10.B 11.C 12.B 13.D 14.A 15.B 16.B 17.A 18.C 19.C 20.D
二、1.× 2.× 3.× 4.× 5.× 6.× 7.× 8.× 9 .× 10.√
0.4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