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在逆境中成长的事例
在逆境中成长的事例一: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流到法国,他要报考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还是未被录取。
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上,勒紧裤腰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了琴盒里。
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最终弯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
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
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
无赖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
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
??? 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 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往往会招致许多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关头,往往又会遭遇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暴虐。我们不如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无法站稳脚跟。
??? 有的时候,弯下的是腰,但拾起来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
在逆境中成长的事例二:没什么能阻挡你成功
他很不幸,出生刚刚8个月,就因一场疾病失去了光明,使自己彻底陷入了黑暗的世界,以至于长大后,在他的脑海里竟没有一丝影像和颜色的记忆。除了无边的黑暗,他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花儿有多美丽,甚至连看一眼自己的妈妈都成了平生最大的奢望。
他的童年是苦涩的,没有人能体会他的内心有多么自卑,有多么脆弱,有多么痛苦。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最不幸的人,别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可以看见世上的一切,而自己连爸爸妈妈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因为看不见,他常常被碰得鼻青脸肿,常常被摔得头破血流,常常被别人嘲笑和欺负……他不知道自己将来还要面临多大的痛苦和磨难,未来对他来说实在太可怕了,他的眼里一点儿希望也没有。
每每看到他孤独、绝望、无助的样子,母亲的心就碎了。从内心讲,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呢?可是,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只能接受现实,扬长避短,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人。母亲忍着眼里的泪水,鼓舞他说:“孩子,虽然你看不见阳光,但你可以让自己的心里充满阳光;虽然你不幸失去了光明,但你还有双脚、双手、鼻子、耳朵和嘴巴,更重要的是你还有一颗聪慧的脑袋,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甚至取得事业的成功。”
妈妈的话让他幡然醒悟,尽管他看不见任何东西,但他的触觉和听觉非常好,记忆力也相当不错,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过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于是,他开始主动配合妈妈,跟着她学穿衣服,学走路,学煮饭,学做家务,学读书,学写字等。虽然他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努力,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但他最终学会了行走和照顾自己,他非常开心,也渐渐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在母亲的教育和引导下,他的性格变得乐观而坚强。有一次,他跟着奶奶到外地去玩,一群不懂事的小孩追着他喊:“小瞎子,看不见!小瞎子,没出息!”奶奶听后心里十分难受,想找那些小孩的家长算账,但他微笑着对奶奶说:“奶奶,算了吧,我本来就是瞎子,他们没有说错,就让他们这样叫好了!”
8岁那年,父亲给他买了一台电子琴,他欢喜异常,爱不释手,每天都要弹上好几个小时。他的音乐天份极高,一首曲子练习几遍,就能准确地弹奏出来,并且还能弹出从收音机里听来的歌,音符和节奏都很到位。母亲十分高兴,还专门给他请了一个音乐老师。但是,随着课程的繁复,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增加,他开始懈怠了。毕竟练琴是辛苦的,枯燥的,泛味的,更何况他还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孩子。
见此,母亲问他:“你喜欢练琴吗?”
他点点头说:“喜欢。”
母亲说:“既然你喜欢,就应该坚持到底,做到有始有终,不要一遇到点困难就想到退缩放弃。如果你不能坚持,怕苦怕累,那你做别的事情也会如此。这样下去,你就会一无所长,那将来能干什么呢?”
他听后,惭愧地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妈,对不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从那以后,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如一地做一件事情。十几年后,他终于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明星。
他就是集作词、作曲、演唱、乐器、模仿、主持等众多才艺于一身,被誉为艺界奇才的盲人歌手杨光,2007年他获得了《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2008年他受邀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同年还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演出,2010年他又参加了广州亚残会开幕式演出。一路走来,杨光用歌声告诉大家,虽然他看不见阳光,但他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只要自己不抛弃、不放弃,没有什么能阻挡你成功。
在逆境中成长的事例三:一个格外芳香的苹果
他是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厘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他的到来不仅没给家里带来欢乐,反而给父母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家里人对他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因为他患上了罕见的“成骨发育不全症”,这种病人体内钙质无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头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称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亲擅长吉他和电子风琴,受家庭的影响,他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7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了一场钢琴音乐会,着迷到神魂颠倒的地步,向父亲提出自己也想要一台钢琴,父亲满足了他的要求。
但是,一个手脚无力,行动不便的人,要想学习钢琴谈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别人抱着才能上下钢琴座。有一次,父亲刚把他抱上座位,有事临时出去了,他一不小心,从座位上摔了下来,脚被摔成了骨折。
心疼他的父亲建议他学点别的,可是他死活不同意,就认定了钢琴。无奈之下,父亲想出办法,在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使他的脚较容易牵动钢琴踏板。虽然如此,他还是在练琴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意外的情况,以致于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但他却不管不顾,凭着顽强的毅力,近乎疯狂地练琴,这一练就是五年。
他13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父亲获悉一个剧团急需招聘一个丑角兼配角,觉得他很适合,于是送他去了。剧团内有一个名叫布鲁内的小号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几次之后,发现他在钢琴方面有着特殊的悟性,就推荐给打击乐演奏家洛马诺重点培养。在两位音乐家的悉心培养下,15岁时,他推出了个人的第一张专辑《闪光》。优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轰动法国音乐界,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巨星”。
他第一次公开演出时,先是在台前离观众最近的地方,站了足足3分钟。最后,他笑着问:“都看够了吧?”在全场发出会意地笑过之后,才开始表演。听完他的演奏,观众被他的音乐震憾了,先是短暂的沉默,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先站三分钟,他说:“很多人是因为好奇我的身材才来的,先让他们看个够,才会仔细听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灵魂的高度。”
置身于神奇的音乐世界中,他忘却了残缺肢体带来的痛苦,变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对于取得的成绩,他仍然不满足,坚持每天练琴的时间增加到11小时,每年的独奏音乐会超过180场。有时,超负荷的训练量甚至令他的指骨折断,他也在所不惜。他的钢琴越弹越好,名气越来越大。1987年,他推出的另一张专辑《乐曲》,成为他音乐行程中决定性的转折,让成为世界级钢琴大师,他的足迹遍及纽约、米兰、东京、巴黎等著名音乐城市。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赞誉之声。这时,所有人都已经不再对他的奇特身材好奇了,而是带看钦佩的心在仰望他灵魂的“高度”。
然而,再伟大的人物也有沉浮之时。自《乐曲》出版后,他的事业开始落入低潮,因为焦急,有一次甚至晕倒在酒吧的阶梯上。苏醒过来后,他说:“我的骨头那么脆弱,这次却竟然一点伤都没有。我告诉自己:时间还没到,上帝还不想让我去死。”
乐观的心态让他对未来仍充满信心,坚持每天练琴11小时以上。果然,过了不久,他的事业又迎来了辉煌的时刻,不仅签约了新的唱片公司,而且出的唱片一张比一张好,广受欢迎。尤其是与另一名法国爵士乐手格拉贝蒂合作的唱片销售量突破10万张。
有人曾经问他成功秘诀,他引用一位哲人的话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优秀和缺陷并存。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上帝特别偏爱它的芳香,而我就是那个格外芳香的苹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于纽约,年仅36岁,他留给人间最后的一句话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他就是法国的贝楚齐亚尼,世界钢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一个乐观向上,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克服身体的巨大障碍,奏出人间最美妙乐章的残疾人。他的身材虽然矮小,但他灵魂的高度,足以让世人仰视。
在逆境中成长的事例四:诺贝尔奖得主是差生
??? 他学习成绩很稳定,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总是在倒数几名徘徊。
整个小学生涯,都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以致于今时今日采访他当年的同学,大多数人对他都没什么印象,太普通了,成绩也不好。好在有一个同学还记得他——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的脸上都是阴天。
小学的几年中,他被生物学深深吸引,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算是他给人最特别的记忆,只因在当时引起老师同学的强烈反感。
15岁时就读于伊顿公学,如愿读上生物课,这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但是,他的生物课成绩在250个男学生里面排名倒数第一,其他理科成绩也牢牢垫底,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当学科的成绩是最后一名的时候,还梦想将来要做这个学科的科学家,确实让人觉得荒谬可笑。
他的老师加德姆写了一份报告:“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的荒谬可笑”。这位教师还觉得他“无法明白最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尽管自己成绩很差,老师也认为坚持下去没有希望,但他自己没有放弃,继续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哪怕不能成为科学家,也要满足自己的爱好。
中学毕业申请牛津大学时,由于成绩不佳,他被古典文学研究系录取。招生主任找到他,跟他说,牛津可以录取你,不过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马上来上学;第二,你不要学习入学考试的科目。
也就是说,牛津大学录取他的条件,是不允许他研究生物专业,或许在老师看来,以他的成绩,真的不适合做科学家。不如去学习他所有成绩中看起来相对还不错的古典文学,这或许是老师对一个孩子的关心,坚持固然重要,但错误的方向,只会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远。
但是,他仍然对生物学情有独钟,在牛津大学学习一年的古典文学后,他申请转入生物系,再次被老师拒绝,老师听闻过他的生物成绩,不愿意他的加入。尽管不被人们相信,他还是坚守自己的爱好,曲线选择了动物学研究,这跟生物学,有莫大的关系。
这一次,不仅仅是老师,连一直支持他的母亲,也反对转系,在母亲看来,英国的古典文学,是世界出名的专业,放着这么好的课程不学习,选择一个冷门的动物学,还是他成绩很差的专业,简直是一件疯狂的事。
他有点倔强,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意愿,拗不过的家人,只得放任他的选择,如愿所偿,他终于开始自己喜欢的科研生涯。此后的时间,他把所有精力交给了生物研究,可是,他还是“太笨了”。一批的同学,有的生意兴隆,有的出版了小说,甚至在生物研究的专业也有同学出了成绩,只有他,还是默默无闻,不知道在折腾些什么。
喜欢的兴趣,而不是成绩的指引,让他能顶住所有的压力,最终在生物学领域“化茧成蝶”,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他从蝌蚪细胞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教父”。在牛津读完博士后,他又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从1971年开始,他一直在剑桥大学工作,如今,79岁的他现在仍坚持全职工作。2012年,他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约翰·伯特兰·格登,曾经最差的学生,64年以后的今天,成为公认的同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在他现在工作的剑桥大学办公室,还挂着当初老师给予的那份最差报告,他用此告诉自己:面对爱好,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
喜欢,就坚持奋斗下去,哪怕你是最差的那一个,无关成功,因为喜欢,便是最好的理由。
在逆境中成长的事例五:一根大头针把他送上了银行家的宝座
一位哲人说得好:“小事永远是大事的根,每一棵生命之树的衰荣都可以从它的根上找到答案。”细节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只看见大事而忽略小事的人是无法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的。
法国著名银行家恰科生前常向年轻人回忆过去,他的经历总是令闻者沉思起敬。
早在读书时,恰科就立志要当一个银行家。开始时,他鼓起勇气到巴黎一家最有名气的银行去碰运气。结果吃了一个“闭门羹”。但这个年轻人并不气馁,他又去了其他几家银行,都被拒之门外。几个月之后,恰科又去了开始的那家银行,并且有幸见到行长,再次遭到拒绝。当他慢慢地从银行大门出来时,突然发现脚边有一枚大头针。想到进进出出的人可能会被大头针扎伤,小伙子马上弯腰拾起了大头针,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旁边的垃圾桶里。
到家后,奔跑了一天的恰科躺在床上休息。他先后求职52次,可连一次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尽管命运对自己这么不公,可第二天恰科还是准备再去碰运气。在他离开住所关门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信箱里有一封信。拆开一看,天哪!原来是那家赫赫有名的银行寄来的录取函。原来,恰科昨日拾起大头针的一幕被行长看见了。他认为精细小心正是银行职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于是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决定录用这个小伙子。凭着这枚小小的大头针,恰科走进了银行的大门,凭着一颗对一根针也不会放过的心,渐渐得以在法国银行界平步青云,后来成为法国的“银行大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人生的道路上,千万莫忽视琐碎的小事!
范文二:成长中的素质教育事例
成长中的素质教育事例
——MBM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 一、来自各界的呼唤
有人说:“素质是青少年进一步生长与发展的基础~它是青少年综合发展的合金。”
我们需要培养青少年什么样的素质?
也许下面这些纲领式的文字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世界教育论坛 《达喀尔纲领》提出:每个儿童、青年都应当在教育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共同生存。
◎《国内外教育信息》显示:21世纪人才素质结构包括独立的人格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顽强的意志~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踏实、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协调指挥的能力~优秀的创造思维品质等20个方面。
◎新加坡学生公民教育的宗旨如下:使学生认识个人作为公民与家庭、邻里、社区的关系~培养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为改造社会做出贡献: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素质及解决问题的技能~使他们能用客观的态度去分析社会政治问题~并能做出合理的判断。
◎人民日报文章《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呼吁: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团中央发起实施的《新世纪青少年素质训练计划》推出青少年素质训练营~2001年暑期已开始在北京、昆明、哈尔滨、宜昌举办以“环境与生存”为主题的青少年素质训练活动~其他项目的活动也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这项活动是团中央推出的新世纪青少年素质训练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根据新世纪对青少年的素质要求~适应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依托全国青少年活动阵地~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展开对青少年的素质训练。
社会各界都认识到:教育的真正指向是学生素质的提高。塑造健康
1
人格~~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使青少年拥有一个幸福的成功的人生。
显然~共识已经达到。
遗憾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在绝大多数地方~这样的共识却并没有变为现实。问题很明显~我们有强烈的开展素质教育的愿望~可往往做不到~也不知道怎样做到。
这种尴尬的局面表明~社会在呼唤一种:
实践性的素质教育理念和操作性的素质教育方式方法。 2.2 拓展训练的源起
二战时~盟国的很多船只在大西洋上被德国潜艇击沉。由于海水冰冷又远离大陆~绝大多数的落水船员无能生还。令人震惊的是~少数幸存者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身体强壮的小伙子~而大多数是一些年老体弱的人。人们发现生存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烈的求生欲。当时德国人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二战后英国出现Outward Bound管理培训。1995年这类培训正式传入中国。曾任香港国际外展学校总教练20多年的林泽锦先生现为福建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基地总顾问。
2.3 什么是“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着眼于受训者的基本面的全面改进~达到促进和增强个人及组织(团队)的系列优势的现代型学习和训练方式~是当今国际流行的户外拓展训练(简称“外展”)和中国当代素质教育实践之新的发展。
素质~一般指人的身心性格中那些基本的、恒稳的、自然表现出来的品格。它是先天因素、社会影响和自我修炼的产物。它不是某种思想意识或价值标准~也不是能力~但它必然表现为种种身心方面的优点或性格方面的优势。
按照现代素质教育和认知心理学观点~素质应包括人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品德素质。而事实与经验则告诉我们~做为一个“人”的“底色”和“立身之本”的“素质”~也即这里提及的“基本面”~首先应当包含如下品格:
2
?体格强健~反应协调而敏捷(身体范畴)
?自信心强~敢于担当(心理范畴)
?很强的求知欲和平衡感(心智范畴)
?悲天而悯人,情感范畴,
事实上~这些品格存在于几乎是每一个人的身上或内心中~而所谓的“拓展”~在这里特指能够强烈影响着人的素质成长的四个互动的过程:激发、调整、升华、增强:
?激发~将受训者潜在的素质优势激活并表现出来
?调整~使受训者的素质能较为均衡地全面地发展
?升华~提高受训者已有素质的等级、层次
?增强~加深受训者己有素质的程度并使之牢固
总之~作为一种现代型学习方式和训练方式~素质拓展训练通过精心创设的特殊情境中的系列活动~激发、调整、升华、强化受训者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力求使受训者达到心态开放稳定、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促进团队形成的目的。
第一类 团队的熔铸与提升
良好的训练效果需要一支团结而高效的团队。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团队精神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01.旗人奇事
导语:旗识的力量~就是共同信念的力量——因为“众志”~因而可以“成城”。
训练目的:
1、激发参训青少年形成“我就是我”的识别意识(团队意识)并组成素质拓展训练团队。
2、激发和强化他们运用和发挥团队急智~产生众多设想和方案~并经过优化组合~产生最佳方案的能力。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每组8-12人
所需时间:50分钟
3
所需场地:教室或空地
所需材料:每组一面彩旗(配旗杆)、一盒彩笔、两张白纸 操作程序:
1、导师发给已经分好的各团队学员上述材料~宣布要求:在一面旗臶下聚集起来的一个群体能够创造奇迹——这就是“旗人奇事”。这面“旗臶”上要求有这样4项内容:小组的队名、标志(绘于队旗上)和口号、队歌(写在白纸上~歌词不少于4句)~还要选出团队负责人~并讨论如何用艺术的方式展示这各项成果。
2、团队创作。时间为30分钟。
3、各团队逐一展示成果。
4、大班分享心得~导师总结。
训练规则:
l、不准批评。讨论期间~队员间应相互鼓励~每一种意见都应得到尊重。
2、创意越多越好。创意越多~好的创意出现的概率就越大。
3、鼓励融合。多个创意的融合~往往是一个更好创意的开端。 讨论要点:
1、为什么以这种形式为建立团队的第一步?如果不是这一步~还可以有什么?
2、创作是从哪里获得启发和借鉴的,
3、在创作过程中是否出现意见不一,最后是如何取得一致意见的,
4、在创作中~每个人的贡献如何?谁的贡献最大?
5、训练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02.解手链
导语:先有整体~后有局部,或者说~解决局部正是为了促成整体的改变。
训练目的:
l、激励和强化参训青少年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难题的心态。
2、学会在困境面前冷静判断问题~并成功解决。
4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每组10-12人 (必须是偶数)
所需时间:20分钟
所需场地:教室或空地
所需材料:无
操作程序:
1、导师让每组学员都围成一个向心小圈。
2、导师宣导:
每人都先举起自己的右手~握住 (即两手四指相扣)你对面那个人的右手。每人再伸出左手~握住你旁边一个人的左手。——现在大家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请想办法把这张众手结成的“乱网”解开。
3、成功的标准:最佳的是解开后成为一个大圈~另一种是解开后成为分开的或者有一处相互交叉的两个圆环。
训练规则:
1、活动过程中手不能松开~否则视为失败。
2、每个人的左右手握住的不能是对面或旁边的同一学员的两只手。
讨论要点:
1、在开始时的感觉怎样~是否思路很混乱?
2、当解开了一点以后~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
3、最后问题得到了解决~是不是很开心?
4、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03.风火轮
导语:首先是左脚~接着是右脚~继而是默契一体的充满信心的脚步。 训练目的:
l、让参训青少年学习如何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地化解困难。
2、启发创意~体会策划的重要。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每组12—15人
5
所需时间:30分钟
所需场地:空地
所需材料:每组至少30张废报纸、一卷封箱胶带、两把剪或裁纸刀秒
表
操作程序:
1、导师将上述材料分给每个组长~讲解要求与规则——每组利用上述所给材料做成一个大纸圈~全组成员成一纵队站立圈中~推动大圈从起点滚动到终点(距离不少于8米)。
2、比赛开始~看哪个组从开始制作纸圈起至到达终点的耗时最少。
3、可以变化为每组之间的接力赛。
训练规则:
1、全队成员必须都踩着纸圈带前进~途中如有队员踏出纸圈带则视为犯规~全队原地停5秒后继续进行。
2、滚动过程中纸圈带如发生断裂~全队必须回到原出发点~修补后重新出发。
讨论要点:
1、分享每个小组成功与失败的感受。
2、讨论成功的动作取决于什么因素?
3、你是否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团队的协调是否重要?
04.搬运核弹头
导语:
很多事情往往须在个人发挥与团队合力相结合的情况下完成。 训练目的:
让参训青少年体验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
适用对象:15岁以上
参与人数:每组10人
所需时间:40分钟
所需场地:空地
6
所需材料:每组20米长的绳子一条、18米长的绳子2条、水桶1只、
砖头2块、直径0.3米长0.6米的木棍2根 操作程序:
1、导师让每组学员先设法把20米的绳子在地上圈成一个大圆~再把水桶装9成满的水放在圆圈的中间~用砖头把水桶垫起来。
2、导师宣导:“在某国的一个山村中有一颗没有爆炸的核弹头~给该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你们作为该国的特别行动小组要在规定时间内搬走这颗核弹头。要注意~圆圈内为辐射区~所有人员都不得进入圈中~你们在搬运时所凭借的就只有经过防辐射处理过的这两条长绳子及2条木棍~它们可以进入辐射区~但不能碰到地上。
3、各组讨论15分钟~制定出两种以上的搬运方案。
4、各组在20分钟内用两种以上方案完成任务。
训练规则:
1、于限定叶间内完成任务
2、任何工具不能触碰绳圈内的地面~否则该工具被没收或停止使用3分钟。
3、搬运水桶时若有水洒出~则判为失败~可鼓励重新尝试。 讨论要点:
1、全队中共出现过多少方案~为什么采纳了现在所使用的方案来执务?
2、在全过程中你认为最佳的表现在哪里。
3、团队在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步骤中~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 06.怪虫系列
导语:在团队的鼓励下~人可以创造出自己平时根本想不到的东西 训练目的:
1、激发和增强参训青少年群体的创新力和协调性。
2、活跃气氛。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每组10—12人,多组比赛最佳,
所需时间:20分钟
7
所需场地:草地或沙滩
所需材料:无
操作程序:
导师给出要求:
每组要创造出一只怪虫——全体人员必须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只有两只脚、两只手在地上行走~而且必须“行走”6—8米远~看哪只怪虫“行走”途中不断开~又“走”得最快。
训练规则:
1、各组可以讨论10分钟。
2、“怪虫”必须符合要求~否则不能参赛。
3、行进途中如果“虫体”断开~即为失败,多出手或脚达到3次~即停止其比赛。
讨论要点:
1、大家用什么方法达成共识?
2、你认为量有创意的地方在哪里?
3、要获得成功(指行进的又快又不会断开)~需要哪些条件配合? 09.大团圆
(注:本科目由3个小项目组成~可以一气呵成~也可以分开单做。) 导语:团队由许多个“你”组成~没有“你”就没有团队。 训练目的:
1、让参训青少年体会到团队协作和个人在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2、体验信任与相互扶持、帮助的美感。
3、体验成败有时就在一念间。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50人以上
所需时间:45分钟
所需场地:大教室或操场
所需材料:无
操作程序:
(一)信任坐
8
1、全体学员围成一圈。
2、每位学员双手放在前面一位学员的双肩上。
3、听从导师的指令~缓缓地坐在身后学员的大腿上。
4、坐下后~导师再给予指令~让学员叫出相应的口号。
5、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看看哪个小组坚持最久。 训练规则:
1、后面学员的脚尖尽量靠近前面学员的脚跟,
2、导师的口令——学员应做到
一 —— 准备
二 —— 坐下
三 —— 放开双手喊口号
3、团队中只要有一个“垮”了~就算失败。
讨论要点:
1、在活动过程中~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身体和声音是否也相继出现变化?
2、在发现自己出现以上变化时~是否及时加以调整?
3、是否有依赖思想~认为自己的松懈对团队影响不大?最后出现什么情况?
4、要在竞争中取胜~什么是相当重要的?
(二)大背顶
操作程序:
1、每两个学员背靠背~坐在地上。
2、两人双臂向后相交挽紧~腰部及其下紧抵~双膝并拢~双脚尽量内收~一齐发力使双方一同起立。还可以再坐下~再起立……
3、可多人一起乃至全体学员一同活动——此时将参与者平均分为两横排~背靠背坐下~同一横排学员之间双臂相互紧挽~排头与排尾的那两位学员则都将自己的另一臂向后相交挽紧~其余要求不变~听导师口令~达到全体一齐起立的效果。
训练规则:
9
1、完成过程中学员的手不可随意分开。
2、每对学员体重和身高不宜相差太大。
3、背顶过程中~学员的背部应保持挺直。
4、切忌强行把同伴拉起~以免扭伤手臂。
讨论要点:
1、如何培养对同伴的信任?
2、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三)人浪
操作程序:
1、全体学员手挽手连接成一个大圈子 (如果人太多或者所需场地较小~可以将学员分为内外两圈~两圈之间间隔一米)。
2、导师站立中间~将全体均分为5—6个小组~明确各组的排 头与排尾。
3、指定一个小组为第1组~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为第2组、第3组……
4、要求第1组缓缓蹲下~再缓缓起立~在其欲起未起之时~第2组即开始缓缓蹲下~再缓缓起立~在其欲起未起之时~第3组即如第2组……
5、导师先指导全体练习几遍~再正式发布口令—— “全体都将双臂搭在两边同伴的肩上~注意!开始:蹲——~起——~蹲——~起——……”于是就会出现如波浪般此起彼伏的壮丽情景。 训练规则:
1、如果哪一组抢先动作或动作滞后~经一次提醒未见改变~全组罚做俯卧撑5下。
2、每组起、蹲过程中~注意整体一致~不要出现“小波浪”。 讨论要点:
1、如何令所有人的动作一致?
2、如何增强队员之间的默契?
12.寻宝大行动
导语:解决问题时~别想它的难易~多想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0
训练目的:
1、检验和增强参训青少年的创新、人际交流和组织实施能力。 2、体会团队合作效果。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每组5人最佳
所需时间:45分钟
所需场地:教室
所需材料:大幅寻宝表(每组一张~每张表5道寻宝题) 操作程序:
1、导师把学员均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
2、导师把寻宝表(见附表)分给各组组长。
3、要求学员在30分钟内找出表中问题的答案 (寻宝)~并把风马牛不相及的各个答案用歌舞、小品等艺术的形式串联展示出来。
4、各组轮流上台进行展示——先张挂寻宝表~再进行表演展示。 训练规则:
1、于限定时间内完成。
2、各个答案必须有序而和谐地展示出来。
3、各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应参与展示。
讨论要点:
1、整个活动中谁的贡献最大?
2、你具体做了些什么?是否愉快~愉快从何来?
3、对寻宝题目有什么认识或体会?
寻宝表(示例)
1、请告诉大家~学校里共有几盏路灯?
2、在座人中~哪位同学手最巧?
3、请唱出由四句组成的短歌~要求每句都有一个以上的“海”字。
4、请一位学员指挥大家做四节健美操。
5、请取来5个排球。
6、今天是农历的哪一天?
7、告诉大家在座人中哪个姓氏的人最多,
11
8、自创一个绕口令。
9、本班老师中谁有一段特别的恋爱经历,
10、教室后面有几把扫帚,
11、请找出讲台桌上的一个间题并回答。
12、请唱出目前最红的歌手的代表作。
13、学校里共有几棵树?
14、校园里有几个宣传栏?
15、请全体学员做倒立5秒钟。
注意:寻宝题中除上述这类动作性较强的趣味问题外~更应安排若干跨学科的知识题~若干生活类题目~若干希望对青少年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有所引导的题目……
第二类 自信的激发与强化
我是独特的~我是优秀的~我能行~我来做~我一定成功!
14.我棒,你也棒
导语:说100遍自信的道理~不如亲自去喊一遍~去舞一遍~去赞扬一遍。
训练目的:
1、增强参训青少年的自信心和生命活力。
2、本训练属于自我激励型~宜于团队进行。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每组10—12人(须为偶数)
所需时间:30分钟
所需场地:空地或者在教室中
所需材料:无
操作程序:
l、全体列队~导师引导:让我们学习一个自我激励的手势语~可以经常用来激励自己~激励同伴。
2、学员有节奏地鼓掌~导师示范——先用右手拇指碰一下左肩~
12
再碰一下右肩~然后竖直拇指手臂用力伸出去~同时有节奏地喊:我很棒:右手不放下~再换左手反向同样做~同时有节奏地喊:我真的很棒:最后双手收回~各用拇指交叉地碰一下左右肩~然后从胸口拇指竖直手臂用力伸出去~有节奏地喊:我、真的、真的很棒:
3、导师鼓掌~学员技节奏学做3遍。
4、将全体分成两列横队~逐个面对面立正~中间距离1米。
5、要求学员互相对视、微笑~同时做“我很棒”3遍~再将喊的内容改为“你棍棒:你真的很棒:你真的、真的很棒:”也重复做3遍。
6、要求面对面的两个学员轮流互相称赞对方的某一点(例如:“你的性格很开朗”、“你的穿着很有特点”、“你待人很热情”等等)~至少各称赞3点。
7、全部称赞完了~大家一齐做上述动作~同时喊:我-很-棒:你很棒!我们真的、真的都很棒!重复3遍~然后全体热烈鼓掌。
8、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将这套动作舞蹈化~效果更好。 训练规则:
1、整个过程中严禁嬉笑打闹。
2、动作认真有力~很有节奏。
3、无论是什么内容~都要大声喊出。
讨论要点:
1、这个活动为什么要连喊带舞?
2、真诚地赞扬他人的意义在哪里,
15.进化论
导语:人一生的使命可以说就是“不断拼搏~不断进取”。 训练目的:
1、激励积极主动的心态。
2、引导参训青少年确立“抓住机会”的意识。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30人以上
所需时间:30分钟
所需场地:空地或大教室
13
所需材料:无
操作程序:
全体集中~导师引导:我们“人”是怎么来到世间的?这个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迪?我们通过“进化论”这个训练来求得答案。 进化程序:鸡蛋 小鸡 凤凰 人。“进化”以猜拳形式进行(石头、剪刀、布)~一局定胜负。
3、开始时~所有学员都是“鸡蛋”~蹲在地上双手抱膝~跳跃地去找同类猜拳~赢者进化为“小鸡”~全身半立~双臂在腰际作张翅状~跳跃地再去找同类猜拳~赢者进化为“凤凰”~全身直立~双掌并拢举过头顶~跳跃地再找同类猜拳~赢者进化为“人”~直走到“进化圈”外观看圈内的“厮杀”。而每一次的输者便下降一级~须再找其同类猜拳~继续“进化”过程。
4、当再没有人能变成“人”时(最后必定剩下一个“鸡蛋”、一个“小鸡”和一个“凤凰”这3个学员)~训练便结束。
5、给予最后3人以“安慰奖”。
训练规则:
1、训练其间~各学员须不断地、也只能够与同类对猜 (即“小鸡”只可跟“小鸡”猜~而不可跟“鸡蛋”或“凤凰”猜)。
2、每位学员都必须认真做出表明自己“进化身份”的动作~以让其他学员易于识别。
讨论要点:
1、主动抓住机会的重要性在哪里?
2、给他人机会是否实际上也是给自己机会?
3、抓住每一个机会尽管未必都会带来成功~但是如果不去抓住~则连一半的成功机会都没有。
4、有时候失败并不代表技不如人~只不过稍欠运气而已。 17.乒乓对击
导语:你选择做那个哀叹“只剩下半杯酒了”的人~还是选择做那个“哈~我还有半杯酒呢”的人?
训练目的:
14
1、学习辨识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的差别。
2、激发和加强积极乐观的性格。
适用对象:15岁以上
爹与人数:每组3人
所需时间:5O分钟
所需场地:大教室
所需材料:笔记本、笔、分别标有“+”“-”号的两张小卡片(每小组一套)
操作程序:
1、每3人一组~并排坐着~持加减号者A、B分坐两边~中间为C。
2、C充当“问题述说者”~C每说出一个自己所面临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上的难题~减号B就说出悲观消极的意见~加号A接着就反驳B的意见。A与B在辩论时~C不说话~充当裁判~在笔记本上记下双方的意见~再圈出自己赞同的积极意见。5分钟为一轮。
3、A与B交换角色~由C再提一个难题~再开始第二轮辩论 (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这样每小组A与B可交替进行5—6轮)。 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这样每小组A与B可交替进行5—6轮,。
4、30分钟后~导师组织全体大会~由各位C上台汇报:自己提出了什么难题~最打动自己心灵的意见是什么~这个训练给参训青少年的感受是什么~等等。
训练规则:
1、A对B的反驳必须是合乎实际的~参训青少年可以做到的。
2、整个辩论过程由C控制~以最后能提出不少于20个切合实际的积极意见为准。
讨论要点:
1、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心情和结果。
2、要善于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看待学习中的困难、看待人际关系。
?信任背摔
导语:相伴~你就更敢于“豁出去了:”
15
训练目的:
1、鼓励参训青少年克服无谓的心理恐惧~进而突破旧我~
2、建立团队信任和体验成员间的信任感。
适用对象:15岁以上
参与人数,每组12人
所需时间:每组45分钟
所需场地:空地
所需材料:垂直距离1.5米高的平台~以全组成员平均肩高为佳。 操作程序:
1、全体列队~导师引导、讲解规则——
1,背摔者伸直双臂双掌反握再交叉曲于胸前~站在平台边缘~脚跟部出离平台~背对下面的接应者,听到“5-4-3-2-1”的口令以后~背摔者迅速挺直身体向后仰倒——双膝不能弯曲~以确保全身平直落下。
2,其他学员为接应者~至少要有10人~均分为两列~肩挨肩面对面一臂距离站立~彼此伸出双臂~张开双手紧贴对方的肩窝~将向后仰倒的背摔者合力接住~摇晃几下~再小心帮助他站立起来~解开布条。
3,每个学员轮流完成——1人为背摔者~1人在旁等待背摔者~其余10人为接应者,凡完成背摔的学员应迅速填补空缺。
2、全体结束前组织静默3分钟~之后导师可表扬第一次就通过的学员~克服本能恐惧的学员,获拼搏奖,。
3、分小组讨论~集中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中成员可以补充,。
4、导师再做总评。
训练规则:
1、导师确认全体接应者都站好位臵~并做好接人的准备时才让背摔者~从空中落下。
2、为确保背摔者落下时不致打开手臂伤人~导师可以用布带将背摔者手腕缚住。
3、学员都应将眼镜、手表、手链或戒指等可能伤人的硬物除下~
16
交导师保管。
4、这项训练对某些学员来说难度很大~导师尽量用说服及鼓励的方法~使他对接应才们产生信任~从而跨越心理障碍~完成任务~但千万不要勉强。
讨论要点:
1、跨越心理障碍~实现自我挑战。
2、信任其他学员~信任整个团队。
第三类 潜能的挖掘与升华
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又像一口深藏的清泉,你越挖掘就越能品尝甜水~你越唤醒就越感到浑身有力。
20、思维的价值
导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训练目的:
1、以发散性思维训练激发和增强参训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
2、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全体
所需时间:50分钟
所需场地:空地或大教室
所需材料:白色纸杯、彩笔、纸张各一,学员人手一套, 操作程序:
1、引导语:做一个动脑又动手的发散性思维活动——这只纸杯可以有什么用途,
2、讨论。
3、再引导:纸杯如果变小,变大,变硬,变软,压扁,变成圆锥形,扩张得很大很大,等等~请大家都说说这新纸杯的种种新用途,最好先写后说~可依次轮流说~周而复始进行,。
17
4、发给每个学员每人一只纸杯~一张纸~一只彩笔~要求——在纸杯上任意描画使它变得可爱~然后在纸上画出参训青少年能想象的到的与众不同的一种杯子~并写出它的用途~越多越好。
5、组织交流~启发谈感受。
训练规则:
1、发散讨论时不能重复前一位所说的用途。 讨论要点:
1、自己想的角度与别人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听完别人的想象有什么感受,
3、让自己的思维随意的发散的感觉如何,
21、大飞机
导语:创造力并不神秘~就在你的动脑又动手之中。 训练目的:
1、通过团队性制作~让参训青少年体会统筹与合作的概念。
2、增强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每组10—12人
所需时间:20分钟
所需场地:空地
所需材料:每组7张大报纸
操作程序:
1、导师发放材料。
2、每组学员利用所给的材料做出两只纸飞机~并只选其中一只纸飞机参加比赛。
3、测量参赛飞机的长度以及飞行距离~以长度最长、飞行距离最远为胜。
训练规则:
不能使用所给的纸张以外的任何材料制造飞机。 讨论要点:
1、小组的设计过程是怎样的,
18
2、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什么因素,
24(想象成功——意象思维训练
导语:“白日梦”也能引导你成长,是的~只要它内涵积极而又具体入微。
训练目的:
1、认识意象思维技能这一种通过积极的形象思维进行自我暗示来克服身心困扰~达到提高学习和工作成绩的心理技法。
2、帮助参训青少年了解积极的想象与自我暗示对走出困境、提高成绩的促进作用~学会在必要时将该技能运用于相应的情景。 适用对象:18岁以上
参与人数:全体学员
所需时间:90分钟
所需场地:教室或会场
所需材料:音响器材、柔和的乐曲
操作程序:
l、全体学员以尽量放松的姿势~并闭上眼睛。
2、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等待学员们的精神自然地回复到初始状态。
3、讲课最好与相关的趣味游戏交替进行。
训练规则:
1、学员要根据导师的提示展开想象。
2、导师要注意引导学员认识到想象所能为实际生活提供的服务。 讨论要点:
1、所想象的画面有多逼真、细致?觉得自己是否有超出一般的感觉,
2、脑海中是否出现了没有预期到的或不同寻常的画面或想法? 25.克隆
导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敏锐就代表大脑的敏锐。 训练目的:
激发和强化参训者的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以及模仿表演能力。
19
适用对象:不限
参与人数:每组8人
所需时间:30分钟
所需场地:大教室
操作程序:
1、导师说明训练目的和科目~然后任意选出8位学员为一组~其余学员聚在导师身边充当观摩团~整个过程一律保持肃静。
2、导师将该小组第一个学员 A留在现场~其余 7人离开教室在外面等候 (不能看到室内情景)。导师先把一套动作 (可自行设计~不超过 5个动作)做两遍给 A看~意思讲给 A听~学员进来~由A教给B两遍 (但A不能说话)~再叫C进来~由B做两遍给C看……以此类推。导师请最后一个学员表演一次~说出自己对这套动作的理解,再请A表演一次~说出导师设计的意思~进行比较。
3、组织讨论~点明观察力、理解力、注意力的重要性和训练目的。
4、组织全体做“克隆”活动。要求——按小组列为各路纵队~每路队伍从第二个学员开始都先背转过身,导师为每队第一个学员做示范(把“只要有恒心~铁棒也能磨成针”变成以下的一套动作~看谁复制的不走样)左手掌拍胸口~示意“我”,右手握拳~在身前用力一曲(小臂与大臂成直角)并顿一顿~意思是“有恒心”,接着两手张开环抱在身前~眼睛上下看~示意“很粗很长的铁棒”,再两手环抱着用力左右来回3次~发出“嘿哟嘿哟”声~做“磨”的动作,最后两手拇指与食指相捏~轻轻一拉~举起定住3秒~示意“磨成针”。
5、导师做完第一遍后~停顿一会儿请他们“想一想”~再教第二遍,然后由他们叫各自身后的那个学员转过身~把这套动作教给他~直至最后一个。
6、导师请各队最后一个学员再做一遍~问:谁来说说~这套动作是什么意思,再叫第一排学员做一遍~问:你们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7、组织交流谈感受。
训练规则:
“克隆”的全过程都不许讲话。
20
讨论要点:
1、动作为什么会“走形”,反过来说~要使动作能够原样克隆到底~需要什么条件?
2、导师为什么要求最先学的一位要“想一想”,
3、这个活动给予我们什么启迪?
第四类 人际的沟通与改善
信任是人际交往中畅行无阻的通行证~它的获得从沟通开始。
32.生日线
导语:想要得到他人的关注~你首先要懂得去关注他人。 训练目的:
l、考察和激发参训青少年的非言语沟通的能力。
2、促进参训青少年之间的相互了解。
适用对象:以15岁以上为最佳
参与人数:每组12-14人
所需时间:15一20分钟
所需场地:不限
所需材料:秒表
操作程序:
1、让学员在空地上围成一圈听导师讲述要求—— 每位学员都要按照自己真实生日的月份和日期按顺序排列成一列横队(1月1日出生的在A点~12月31日出生的在B点)。
2、导师给出规则并下令各组排出生日线序列。
3、要求各组从A点开始让每位学员大声报出自己的姓名、班级、生日(月~日)、特长爱好以及对本次训练或着对所在团队的期望。
4、各组围成紧密的一圈~每人伸出右手相叠~齐声逐个地喊出本组每个学员的名字(轮流两遍)。
训练规则:
1、全过程所有学员都不能说话。
21
2、任务完成后导师进行检查~如果有人站错位臵~受罚的将是后面一位学员。
3、给出一定时间让排错的学员重排或让站错顺序的学员做一个小表演作为惩罚~以完成该活动。
讨论要点:
1、在本活动中是否出现什么问题?
2、你觉得有什么改进的方法?
3、非语言的沟通给你什么感受?
34、撕纸
导语:你以为他了解了~其实他未必然~反过来也一样——沟通之路坎坷不平。
训练目的:
让参训青少年了解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会沟通。 适用对象:15岁以上
参与人数:不限
所需时间:15—20分钟
所需场地:教室
所需材料:每人2张16开纸张,可以用废纸,
操作程序:
1、给每位学员发一张纸。
2、导师逐一发出如下指令:
——大家闭上眼睛
——全过程不许问问题
——把纸对折
——再对折
——再对折
——把右上角撕下来~转180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
——睁开眼睛~把纸打开大家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作品”。
3、这时导师重复上述的指令~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学员们撕纸可以问问题。
22
训练规则:
1、撕纸期间眼睛不能睁开。
2、学员之间不能交流。
讨论要点:
1、完成第一步之后可以问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也许大家的反应是~单向沟通不许问问题所以会有误差。,
2、完成第二步之后又问大家~为什么还会有误差,,希望说明的是~任何沟通的形式及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它依赖于沟通者双方彼此的了解~沟通环境的限制等~沟通是意义转换的过程。, 37、盲人排队
导语:学习沟通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实际解决沟通之路上的众多难题。 训练目的:
1、让参训青少年体会到~当环境及条件受到限制时~怎样去改变自己~寻求特殊环境中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并顺利解决问题。
2、促进青少年显现组织能力并使之得到强化。
适用对象:16岁以上
参与人数:每组10—15人,最好有4—6组同时比赛, 所需时间:50分钟
所需场地:操场或草地
所需材料:每人一只眼罩、每组一套写有不连贯数字,包括分数、小数乃至负数,的粘贴纸,人手一张,
操作程序:
1、导师宣布要求——各组将在盲眼和不使用人类智慧语言的情况下~将分散各处的成员聚拢起来~再按照每人领到的号数,它只有本人知道,的大小排列成有序的一路纵队~并且设法通知导师。
2、15分钟内~各组讨论本组的集合、排队与通知的方法。
3、各组排成纵队~导师与助手分发眼罩并让所有人戴上。
4、导师与助手给每位学员一个号数——先让学员摘下眼罩看清粘贴纸上写的号数~再要求学员戴上眼罩~将其号数纸粘贴在该学员眼
23
罩上。
5、导师与助手分别将每位拿到号数的学员引领到四面八方去~直至最后全部分散开来。
6、导师发布开始号令~各组开始行动,完成时导师与助手逐一检验各组排序是否正确。
训练规则:
1、从戴上眼罩、分发号数开始~全过程都不能说话~只要有人说话或脱下眼罩~该组即退出比赛。
2、学员须将伸出的两手手心向内~一上一下地保护自己~慢慢摸索前进。
3、各组自认排序完毕~通知导师时必须是全组一致的动作~否则导师不予认可。
4、号数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排错~即为失败。
讨论要点:
1、用什么方法来通知集合的位臵及号数,
2、沟通中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3、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完成这个任务吗,
40、按摩操
导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训练目的:
这个集体操有利于促使青少年去体会人际关系的真正意义。 适用对象:15岁以上
参与人数:14人以上~人越多越好
所需时间:15分钟
所需场地:教室
所需材料:无
操作程序:
1、全体胸对背地相距半个手臂坐或站成一个大圈~后一个双手搭着前一个的双肩。
2、导师通过歌唱发布口令~请后一位学员为前一个做下列按摩—
24
5 6| 1 1| 1 6 5 6 | 1 1|
轻轻 捏 捏 轻 轻 轻 轻 捏捏,(双手分别轻捏前一个的双肩) 0 1 2 | 3 3 | 5 3 2 1| 2 2 |
轻轻 揉揉 轻轻 轻轻 揉揉,(双掌轻揉前一个的肩胛部) 0 5 4 | 3 3 | 2 1 2 1 | 6 6 |
轻轻 捶捶 轻轻 轻轻 捶捶,(双掌交替轻捶前一个的肩背部) 0 5 6 | 1 12 | 3 3 2 2 | 1 — | 0
轻轻 拍 拍 轻轻 轻轻 拍。(双掌交替轻拍前一个的肩胛部) 5 6 |
轻轻(回到开头周而复始)
导师宣布还会发出一个口令:轻轻挠挠——双手挠前一个的胳肢窝。请大家注意了:
3、导师宣讲完~唱出按摩操口令~提醒大家掌握好“轻轻”的程度。一轮或若干轮做完了~请全体向后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再做几轮~忽然唱出“轻轻挠挠”的口令~在欢笑声中结束。 训练规则:
1、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
2、随意嬉笑打闹经提醒而不改者~请出队列。
讨论要点:
1、这个按摩操要掌握好“轻轻”的程度~关键在哪里,
2、为什么要求大家向后转再做一次,
25
26
范文三:在逆境中成长的典型事例
在逆境中成长的典型事例
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二、拼搏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 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5、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6、达·芬奇画蛋 (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7、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8、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鲁迅 反例:10、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
指坚强持久的意志。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法·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德·马克思
4、张海迪砺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同上)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 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成败
就是指成功或失败。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七、时间
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具体事件略,可参见“勤奋”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3、《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词内容。 4、将相和的故事。(廉颇与蔺相如)
5、寓言:天鹅、梭鱼和虾在一起共同运送一辆装了行李却不很重的小车。它们三个拼命地拉,可车子丝毫不动——天鹅一个劲儿的往天上飞,梭鱼拼命往水里钻,虾使劲往后面拖。
十、比尔.盖茨 出生于律师和教师之家,这个家庭的大人非常注意小盖茨的智力开发和培养。 盖茨三四岁时,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当他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亚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现得比其他学生还要专注、认真。 盖茨从小酷爱读书,尽管他是个儿童,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 他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小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鼓励和提供他各种机会,让他逐渐长大时,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小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得到了友情的满足。 自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房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15岁时,他就为信息公司编写过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 1973年春,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他更一发不可收,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 有好几次,盖茨告诉父母,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干计算机事业。但父母极力反对儿子开公司,尤其是毕业以前。父母还请了受人尊敬、白手起家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开公司的念头。斯托姆不但没有劝阻他,反而倾听了这位十几岁孩子的演说后,鼓励他好好干。 1977年盖茨正式退学。他不是厌倦哈佛,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进80年年代后,IBM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在于盖茨交谈了5分钟后,IBM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此后,盖茨为自己写下了更引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
3、霍金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
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范文四:在逆境中成长的名人事例
在逆境中成长的名人事例
;
逆境成才的故事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因家境贫困,从小就替父亲担起全家的生活重任。但一有空,就借几本数学书来看,他用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初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8岁那年染上了伤寒病,为此,家里的东西全部当光,而病情不见好转。幸好有家
人的精心照顾,总算保住了生命,但却成了终身残疾。后来在原就学的中学老师的关怀下,到这所中学里当勤杂工。他一有空就借书看,伤残的左腿时常疼痛得钻心,他仍一心在数学王国的海洋里劈波斩浪,将身躯的疼痛、生活的艰辛和世道的不公统统抛在脑后
莎士比亚,为了谋生,为了追求他所热爱的戏剧事业,独自一个人来到伦敦闯天下,初到伦敦时,他举目无亲,人地两生,到处碰壁。后来总算进入了一家印刷厂做工。在剩余时间,他不顾一天的劳累,每天到伦敦各戏院去寻找工作,后来也如愿以偿。他认为:环境越恶劣,越能锤炼人的意志和聪明才干。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他都一如既往地追求自己的事业,最终获得了辉煌的成功,登上了"戏剧大师"的宝座。
被称为东方鸿儒的季羡林,他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当自己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对门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每到夏秋收割庄稼的时候,总带我出去很远的地方,到别人割过庄稼的地里去拾麦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辛勤之余,可以拣到一小篮麦穗或者谷穗。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麦穗比较多,母亲把麦粒磨成粉,做了一锅面饼子,我大
概吃出味道来,吃完了饭以后,我又偷吃了一块,让母亲看见了,她赶着要打我。我当时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就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办法来捉我,我就在水中把白面饼吃光"他又说,"现在写这些还有什么意思~但它使我终身受用。有时能激励我前进,有时能鼓舞我振作。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不计较,难道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没有关系吗,"接着他又说:"我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溺爱子女,也颇不以为然,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当然要爱护,但爱护要得法,否则,无异于是坑害子女"。
德国音乐大师巴赫,他9岁时就失去了母亲,第2年又失去了父亲,成了一个孤儿。为了学习音乐,十几岁的孩子,没有旅费,一个人步行400多公里到汉堡去拜师求艺,为了学习名家名曲,想借他哥哥的曲谱,可他哥哥执意不同意,他偷偷抄曲谱,一抄就是半年。他哥哥不支持他学音乐,可他对音乐情有独钟,矢志不渝,含辛茹苦,勤奋追求,终于获得成功。所以,有人说他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
法拉第
1791年,法拉第出生在伦敦市郊一个贫困铁匠的家里。他父亲收入菲薄,常生病,子女又多,所以法拉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有时他一个星期只能吃到一个面包,当然更谈不上去上学了。
法拉第12岁的时候,就上街去卖报。一边卖报,一边从报上识字。到13岁的时候,法拉第进了一家印刷厂当图书装订学徒工,他一边装订书,一边学习。每当工余时间,他就翻阅装订的书籍。有时甚至在送货的路上,他也边走边看。经过几年的努力,法拉第终于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渐渐的,法拉第能够看懂的书越来越多。他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并常常读到深夜。他特别喜欢电学和力学方面的书。法拉第没钱买书、买簿子,就利用印刷厂的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自己配上插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到印刷厂校对他的
著作,无意中发现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一位装订学徒记的笔记时,大吃一惊,于是丹斯送给法拉第皇家学院的听讲券。
法拉第以极为兴奋的心情,来到皇家学院旁听。作报告的正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法拉第瞪大眼睛,非常用心地听戴维讲课。回家后,他把听讲笔记整理成册,作为自学用的《化学课本》。
后来,法拉第把自己精心装订的《化学课本》寄给戴维教授,并附了一封信,表示:"极愿逃出商界而入于科学界,因为据我的想象,科学能使人高尚而可亲"。
收到信后,戴维深为感动。他非常欣赏法拉第的才干,决定把他招为助手。法拉第非常勤奋,很快掌握了实验技术,成为戴维的得力助手。
半年以后,戴维要到欧洲大陆作一次科学研究旅行,访问欧洲
各国的著名科学家,参观各国的化学实验室。戴维决定带法拉第出国。就这样,法拉第跟着戴维在欧洲旅行了一年半,会见了安培等著名科学家,长了不少见识,还学会了法语。
回国以后,法拉第开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不久,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4年,他发现了电解定律,震动了科学界。这一定律,被命名为"法拉第电解定律"。
法拉第依靠刻苦自学,从一个连小学都没念过的装订图书学徒工,跨入了世界第一流科学家的行列。恩格斯曾称赞法拉第是"到现在为止最大的电学家"。
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坐在他的书房里看书时逝世,终年76岁。由于他对电化学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姓--"法拉第",作为电量的单位;用他的姓的缩写--"法拉"作为电容的单位。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A比亚德
他的掌心在出汗,他需要毛巾来擦攥紧的手。一杯冰水可消解他的干渴,但不能消除他的紧张。身下所坐的太空垫和今天他所面临的国家奥林匹克比赛同样让人焦灼。横竿定在17英尺,比他个人最好成绩高3英寸。米奇尔斯通面临着他撑竿跳高生涯中最富挑战性的时刻。
尽管最后一项跑步比赛一个小时之前就已结束,但看台上仍挤满了大约2000多人。撑竿跳是所有田径比赛中真正富有魅力的一项,它把体操优雅的姿态与健美身体的力量完美结合起来。它还具有飞的特色。飞到二层楼那么高这种想法,对于观看这项比赛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中華勵志網]今天,此时此刻,这不但是米奇尔的现实与,而且是他的追求。
米奇尔记事起就着飞翔。他妈妈给他读了许多关于飞行的故事。那些故事总是讲飞翔天空,鸟瞰大地。母亲读到细节时的兴奋和激情使得米奇尔的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动人的美丽。米奇尔让他的得以重现。他将使乡间的小路变短。在脚下,他能感觉到岩石和土块。当他沿着金色的麦田跑步时,他总要超过经过身边
的机车,就在此刻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从地面腾空,像鹰一样高飞。
司马迁写《史记》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
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部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
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
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
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态度。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
司马迁出了监狱以后,担任中书令。后来,终于郁郁不乐地死去。但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在我国的史学史、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顺境、逆境
时间,留给自己的是闲暇时的安静,忙碌时的紧张。当两者发生转变时,整日的梦境缠绕着自己,不想睡觉,不想起床。是呆久了不想事,还是进入状态时心不自主的装了很多东西,我不知道,不去想那么多,一切都会慢慢好的,因为我相信自己可以调整好。
时间久了,尘埃落心,慢慢自己越来越累,这个时候就需要彻底释放一次,忘记所有,只为自己任性一次。情感的释放需要时间、方法的慢慢契合,需要用一种平常心去对待为人处事,需要在烦乱时静静的思考不被人打扰。
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方式:有人喜欢旅游中放飞心灵,有人喜欢在文字的陪伴下找到归宿,有人喜欢与朋友交流转换心情,有人喜欢在弯路中碰壁轮回。哪怕是在坚强的人,都需要安慰与关心。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佛说:凡事都是有定数
的,不能强求。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心情愉悦时,所有的烦恼迎刃而解。相反,会慢慢扰乱身心,时间久了很多健康的隐患就会找上门,我们不要等到疲惫不堪时才想开解自己的心。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总在他人的磨难中找寻正确的方向,当一切阻力于身时,我们能否做到心静如水,不被凡尘的琐碎事打乱正确的判断。让自己的心游历在风霜雨雪、大江山川中,洗礼后的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人都是在矛盾中慢慢学会改变,只有当生活的磨砺降临时,逆境中的自己才会迅速成长。无论生活带给我们什么,都要欣然接受,不要过多的抱怨,向前向后都会改变一个人,为什么我们不选择迎风而行,至少我们看到了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潜能。
范文五:竞争的事例
竞争的事例
事例一:
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一个享誉世界的政治家,她有一位非常严厉的父亲。父亲总是告诫自己的女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让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撒切尔牢牢记住父亲的话,每次考试的时候她的成绩总是第一,在各种社团活动中也永远做得最好,甚至在坐车的时候,她也尽量坐在最前排。后来,撒切尔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唯一的女首相,众所周知的“铁娘子”。
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就要具备“永远争做第一”的竞争意识。 事例二:
沃尔玛的竞争对手斯特林商店开始采用金属货架以代替木制货架后,沃尔顿先生立刻请人制作了更漂亮的金属货架,并成为全美第一家百分之百使用金属货架的杂货店。
沃尔玛的另一家竞争对手本·富兰克特特许经营店实施自助销售时,山姆·沃尔顿先生连夜乘长途汽车到该店所在的明尼苏达州去考察,回来后开设了自助销售店,当时是全美第三家。
经过40多年的争斗搏杀,沃尔玛从美国中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小城崛起,到目前为止,沃尔玛商店总数达到4000多家,年收入2400多亿美元,列全球500强首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事例三:
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这两个竞争对手在双方激烈的竞争中也正突出了这种效果。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都盯死了对方,只要对方一有新动作,另一方肯定也会有新花样。可口可乐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在古巴用飞机在空中喷出烟雾,画出“COCA-COLA”字样,可惜因为缺少经验而失败,百事可乐在1940年更是一下租了8架飞机,飞了14.5万公里,在东西两海岸城市,以机尾喷雾,写下百事可乐的广告。可口可乐当然要及时反击,为强化国民第一饮料的形象,可口可乐赞助了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并请名人啜饮,将其照片刊在杂志封面。但相比之下,百事可乐的宣传广告方式更有创意。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卡通片,而且还创作了一首看似极普通却风靡全美的广告歌曲。两大巨头在竞争中可谓不遗余力,使出浑身解数来击败对手,但结果却是二者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可见,只有不断的竞争,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地克服困难,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