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八上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
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参考答案
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1.折射 会聚 发散 2.中间 边缘 边缘 中间 3.不变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 两 5.④⑤⑥ ①②③
6.会聚 焦距 7.凸透 会聚 8.
9.B 10.D
11.会聚 主光轴 折射 焦点 12.短 强
13.图略 表面弯曲程度大的凸透镜,焦距较短
14.叶子上的水滴相当于小凸透镜,使太阳光会聚,灼伤了植物叶片,于是出现了枯点
15.大 小 16.A 17.如图
18.如图
19.红 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20.(1)凸透镜、白纸、刻度尺、手电筒 (2)手电筒发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用白纸在另一侧找到一个最亮(最清晰)的点,用刻度尺测出亮点到光心的距离 (3)手电筒发出的光不够平行,凸透镜的光心位置不准确等
21.(1)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发散。 (2)凹透镜作近视眼镜片,安装在家门上
作观察孔。 (3)猜想——实验——得出结论——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1.凸透镜 远 近 倒立 缩小 实
2.凸透镜 近 远 倒立 放大 实 3.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凸透镜 非常近 正立 放大 虚
5.是由实际光线 能 不是由实际光线 不能
6.凸 会聚 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答案合理即可)
7.凸 倒立 缩小 实 8.B 9.B 10.B 11.D
12.正立 放大 虚 凸透镜 13.凸透 倒着 放大 实
14.D 15.A 16.D 17.A
18.金属环慢慢从水中取出后,环内蒙上一层水,且水面呈凹面,这就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所以用它观察报纸上的字,字变小了;当慢慢向环内滴水时,环内的水面会凸起,成了凸透镜,所以用它观察报纸,字放大了。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1.凸透镜成像不同可能与物距大小有关 物体距照相机镜头远,所成像小;物体距幻灯机镜头近,所成像大
2.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光具座 凸透镜的光心、蜡烛的烛焰、光屏的中心调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 焦距
3.尽量远 光屏 清晰 大小 正倒 物体(蜡烛) 凸透镜 像(光屏) 凸透镜 4.e a a或b c或d 5.B 6.C
7.光具座 焦距 同一高度上 光屏 8.同一高度上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9.A 10.C 11.C 12.C 13.D 14.
15.【提出问题】放大 缩小 【进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结论与应用】(1)大 长 (2)远离 缩短
第2课时
1.
2.小于 6.A
7.焦点 二倍焦距 焦点 8.实 虚 倒 两 正 放大 同 9.减小 增大 10.一倍焦距 11.B
12.A 13.C 14.D 15.A
16.(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在把火柴点燃的时候,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用刻度尺量出火柴头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17.(1)刻度尺 (2)物距和像距 像的性质(正立、倒立,放大、缩小,虚、实) (3)方法1:把它正对着太阳光,在另一侧移动纸板看能否看到小亮斑。 方法2: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它,看是否在另一侧会聚于一点。 方法3:拿它看远处物体看是否成倒立、缩小的像。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1.凸透镜 薄 弱 厚 强
2.厚 强 长 前 凹透 发散作用 凹透镜
3.薄 弱 短 后 凸透 会聚作用 凸透镜
4.透镜焦距的倒数 短 强 5. 25cm 6.甲 凸 7.A 8.B
9. 0.5m 0.25m 10.前 凹 11.远视 凸透 B A
12.拉紧眼皮,使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使像出现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字 13.C 14.C 15.C
16.放在阳光下,对光会聚的是老花镜,发散的是近视镜 靠近课本,看课本上的字,看到放大的是老花镜,看到缩小的是近视镜(答案合理即可)
17.(1)凹 靠近 (2)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晶状体变厚;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晶状体对光线的汇聚能力强;等等(答案合理即可)
18.(1)靠近 靠近 (2)A C B D
19.注意用眼卫生,经常做眼保健操;注意坐姿和休息;不要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等。 20.凹 发散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1.凸透镜 倒立 放大 实 投影机 凸透镜 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
2.两次放大作用 3.凸透镜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放大镜
4.视角 视角 大 5.多 明亮 6.显微镜 望远镜
7.倒立、缩小 焦点以内 放大的虚 远视 8.大气层以外 大气层
9.C 10.D 11.增大成像亮度和清晰度,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12.避免了大气层的干扰 13.D 14.A 15.D
16.(1)左下 (2)将平面反光镜改为凹面反光镜 增大光圈
17.凸 倒立 缩小 实
章末小结
1.凹 凸 大于15cm 2.(1)光屏的中央 (2)放大 (3)远离 3.
4.倒立 放大 实 倒立 缩小 实 5.乙 6.变小 凹
7.A 8.D 9.A 10. 11.
12.(1)A (3)A
13.(1)光具座、平行光源、光屏
(2)只测一块镜片焦距,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范文二:八上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1]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
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参考答案
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1. 折射 会聚 发散 2. 中间 边缘 边缘 中间 3. 不变
4.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 两 5. ④⑤⑥ ①②③
6. 会聚 焦距 7. 凸透 会聚 8.
9.B 10.D
11. 会聚 主光轴 折射 焦点 12. 短 强
13. 图略 表面弯曲程度大的凸透镜,焦距较短
14. 叶子上的水滴相当于小凸透镜,使太阳光会聚,灼伤了植物叶片,于是出现了枯点
15.大 小 16.A 17. 如图
18.如图
19.红 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20.(1)凸透镜、白纸、刻度尺、手电筒 (2)手电筒发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用白纸在另一侧找到一个最亮(最清晰) 的点,用刻度尺测出亮点到光心的距离 (3)手电筒发出的光不够平行,凸透镜的光心位置不准确等
21.(1)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发散。 (2)凹透镜作近视眼镜片,安装在家门上
作观察孔。 (3)猜想——实验——得出结论——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1.凸透镜 远 近 倒立 缩小 实
2.凸透镜 近 远 倒立 放大 实 3.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 凸透镜 非常近 正立 放大 虚
5. 是由实际光线 能 不是由实际光线 不能
6. 凸 会聚 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答案合理即可)
7. 凸 倒立 缩小 实 8.B 9.B 10.B 11.D
12. 正立 放大 虚 凸透镜 13. 凸透 倒着 放大 实
14.D 15.A 16.D 17.A
18. 金属环慢慢从水中取出后,环内蒙上一层水,且水面呈凹面,这就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所以用它观察报纸上的字,字变小了;当慢慢向环内滴水时,环内的水面会凸起,成了凸透镜,所以用它观察报纸,字放大了。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1. 凸透镜成像不同可能与物距大小有关 物体距照相机镜头远,所成像小;物体距幻灯机镜头近,所成像大
2. 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光具座 凸透镜的光心、蜡烛的烛焰、光屏的中心调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 焦距
3. 尽量远 光屏 清晰 大小 正倒 物体(蜡烛) 凸透镜 像(光屏) 凸透镜 4. e a a 或b c 或d 5.B 6.C
7. 光具座 焦距 同一高度上 光屏 8. 同一高度上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9.A 10.C 11.C 12.C 13.D 14.
15.【提出问题】放大 缩小 【进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结论与应用】(1)大 长 (2)远离 缩短
第2课时
1.
2. 小于 6.A
7. 焦点 二倍焦距 焦点 8. 实 虚 倒 两 正 放大 同 9. 减小 增大 10. 一倍焦距 11.B
12.A 13.C 14.D 15.A
16.(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在把火柴点燃的时候,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用刻度尺量出火柴头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17.(1)刻度尺 (2)物距和像距 像的性质(正立、倒立,放大、缩小,虚、实) (3)方法1:把它正对着太阳光,在另一侧移动纸板看能否看到小亮斑。 方法2: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它,看是否在另一侧会聚于一点。 方法3:拿它看远处物体看是否成倒立、缩小的像。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1.凸透镜 薄 弱 厚 强
2. 厚 强 长 前 凹透 发散作用 凹透镜
3. 薄 弱 短 后 凸透 会聚作用 凸透镜
4. 透镜焦距的倒数 短 强 5. 25cm 6. 甲 凸 7.A 8.B
9. 0.5m 0.25m 10. 前 凹 11. 远视 凸透 B A
12. 拉紧眼皮,使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使像出现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字 13.C 14.C 15.C
16. 放在阳光下,对光会聚的是老花镜,发散的是近视镜 靠近课本,看课本上的字,看到放大的是老花镜,看到缩小的是近视镜(答案合理即可)
17.(1)凹 靠近 (2)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晶状体变厚;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晶状体对光线的汇聚能力强;等等(答案合理即可)
18.(1)靠近 靠近 (2)A C B D
19. 注意用眼卫生,经常做眼保健操;注意坐姿和休息;不要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等。 20. 凹 发散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1.凸透镜 倒立 放大 实 投影机 凸透镜 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
2. 两次放大作用 3. 凸透镜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放大镜
4. 视角 视角 大 5. 多 明亮 6. 显微镜 望远镜
7. 倒立、缩小 焦点以内 放大的虚 远视 8. 大气层以外 大气层
9.C 10.D 11. 增大成像亮度和清晰度,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12. 避免了大气层的干扰 13.D 14.A 15.D
16.(1)左下 (2)将平面反光镜改为凹面反光镜 增大光圈
17. 凸 倒立 缩小 实
章末小结
1.凹 凸 大于15cm 2.(1)光屏的中央 (2)放大 (3)远离 3.
4.倒立 放大 实 倒立 缩小 实 5. 乙 6. 变小 凹
7.A 8.D 9.A 10. 11.
12.(1)A (3)A
13.(1)光具座、平行光源、光屏
(2)只测一块镜片焦距,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范文三:九下语文作业本
九下语文作业本
九下语文作业本篇一: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雪
1.(1)蜡 (2)裹 (3)娆 (4)逊
2.(1)宋 题目 词牌名 北方的雪景 历代的英雄人物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成吉思汗 (3)《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文学才华(这里用文学才华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文采 (4)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3.(1)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惟一的景象。 (2)强(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 学习 网:九下语文作业本)调了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快。 (3)“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它们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4)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英雄人物为之奋斗的动机。 (5)含蓄地表达出对历史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
4.示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雪里行军情更迫 雪中行军 红军战士行军的昂扬气概和雄壮
军威
6.风卷红旗过大关 实
7.略
8.示例:课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在诗词中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议论的艺术典型。它将本来可能枯燥的议论,加以艺术的处理,使之形象化、诗化。词中的评论既肯定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功绩,又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历史书上的表述略。
2 雨 说
1.(1)圃 (2)锢 (3)嚷 (4)蓑 (5)膏 (6)褓
2.(1)指说话时声音语气很轻很细,温柔亲切。造句略。 (2)如同油膏一样湿润。造句略。
3.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4.提示了“雨”诉说的内容的变化,又是作者情感递增的线索。诗人借春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福。
5.意味着它好像是为了咬断套在它脖子上的绳索。(或:要挣脱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而且几乎要“一口”把那绳索咬断。)
6.它展示着获得了思想解放的胜利的姿态,显示着饱满的力量,尽情地闪耀着独立自主意识觉醒后的光芒。
7.在这棵向日葵胜利与自信的姿态背后,在它的不为人留意的脚下,是浸透着血的泥土。诗人在歌颂争取自我解放的抗争者的同时,还向人们揭示了抗争者所付出的血的代价,更加衬托出这棵向日葵的崇高与神圣。
8.示例:一个成长着的孩子的象征。一个摆脱父母专横过分的爱、寻求独立自主的生命规划、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孩子的象征。(或: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饱受历史惨重折磨的人们,奋力抗争,去争取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独立自由的人格的象征。)
9.略
10.(1)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2)田圃里的泥土将润如油膏,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鱼塘里鱼儿欢快地跳跃,小溪练习新编的洗衣谣(流水潺潺)。
3 星星变奏曲
1.(1)柔 (2)烁 (3)胧 (4)寞 (5)颤 (6)僵
2.凝望 安慰 疲倦
3.示例: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七八个星天外。
4.略 5.实际上要表现的是诗人对早晨的热恋与眷念。
6.暗喻人生的早晨———青春年华。
7.几多遗憾,几多哀怨。
8.一是将诗人对早晨的眷恋之情推向高潮;二是将诗人那种在责怪与懊丧之后的顿悟寄寓其中:青春犹如早晨一去不复返,我们
无须埋怨,更无须责怪,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我们只有积极去努力、去奋斗,创造出千百种的美丽,才能无悔于这个甜美的早晨。否则,青春易逝,何处再去寻找她的踪影?留下的只能是无尽的遗憾和懊悔。
9.“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有舒婷、梁小斌、北岛、顾城、田晓青等。
4 外国诗两首
1.(1)晕 (2)逝 (3)栖 (4)嚷 (5)撒 (6)浸
2.(1)英国 济慈 乐音歌儿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2)俄罗斯 叶赛宁 图画 音乐 梦境
3.略(言之有理即可。)
4.自由。
5.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悠闲快乐,不管是朝霞抑或是晚霞,都是他们歌唱的对象,甚至连生的艰辛、死的虚无也与他们无缘。
6.海鸥是作者思想观念的象征,也是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7.回环复沓,反复吟唱,更增加诗歌的韵律感,令人回肠荡气。同时,也强化了诗歌所创造的特定的情境。
8.略
9.略
单元复习
1.宰 畅 颤 惮
2.(1)妆—装 (2)慢—漫 (3)RR—胧胧 (4)彩—采
(5)孙—逊 (6)班—斑
3.A
4.C 去掉“通过”或去掉“使”。
5.(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人有悲欢离合 (3)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4)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5)略 6.示例:(1)一条小河 流动不息地奔向远方 (2)一只雄鹰 无所畏惧地搏击长空
(3)一轮明月 大公无私地播撒光明(合理即可。)
7.强调竹的志向专一与执著。
8.新颖别致,给人以无限的历史遐想。句子:穿好一袭墨衣/去郑板桥画里
9.显得更直接、亲切,有利于更好地抒发感情。
10.松、梅。
11.自然美景
12.(1)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果实的丰硕和色彩的热烈;化静为动,准确地表现了在行进的火车上,看到窗外果实在枝叶间闪现的情态。 (2)一方面表现火车行驶之快,另一方面表现雪野范围之广。
13.人被眼前美景所陶醉,脸上荡漾甜蜜的微笑,心中充满青春的活力。
14.略
15.略
第二单元
5 敬业与乐业
1.咽 搁 淘 费
2.(1)悔 诲 (2)密 秘 (3)睹 赌
3.A 4.C
5.示例:引用林肯的话,以类比的方式突出居里夫人发现镭在科学界和哲学界的革命性意义。/引用苏轼的文句,以突出镭的发现具有的哲学意义和居里夫人短暂的生命历程所具有的永恒的价值。
6.比喻。以自然科学知识作为喻体,形象地突出了居里夫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7.她不为“尘世给的美誉”所累。
8.B E
9.示例:(1)您是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
(2)您是如何帮助孩子读课外书的?(提示:此题应结合生活实际,对老师提问可从“做法”上入手,对家长提问可从“态度”上入手。关键是所提的问题要得体,语言要简明。答案不求统一。)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肃 鞠躬 熄灭 朽
2.A
3.C
4.(1)“A市的”移至“一栋”前。(2)“化为”改成“成为”。 (3)删去“从”或在“从外表上”后面加“看”。 5.?坚忍顽强;
?奉献牺牲;?忍受寂寞。
6.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7.示例:想。只有像腊梅那样,经过风雪和严寒的磨砺与锻炼,人生才会完美。/不想。因为做腊梅太辛苦、太寂寞,有时不被人们所理解。
8.作者高度赞美了腊梅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也不论人们是否留恋,都一如既往,展示自己的风韵和清香,实现自己的价值。作者在写腊梅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写我们的人生。
9.借腊梅吟咏人生,启迪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10.略
7 傅雷家书两则
1.慰 谀 丧 谦卑 2.略 3.A
4.示例:没有泥土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没有江河的聚积,就没有海洋的博大 5.以此来说明傅雷做事、为人很严肃,也很认真。
6.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知道自己不善于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
7.一方面说明傅雷虚怀若谷的高尚品质,一方面谦虚地认为自己
不配得到这样的称赞。
8.?不轻易笑,有幽默感,同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严父;?对朋友一片至诚,但满头棱角,脾气急躁;?固而不执,有时很
随和,能从谏如流;?做事、为人很严肃认真。
9.略
10.略
8 致女儿的信
1.略 2.B 3.(1)删去“因为”。 (2)“如果”改为“即使”。 (3)“只有”改为“只要”。
4.示例:在春天,滋长的,不只是小草,还有我们的理想。
5.因为刷卡吃饭意味着不能吃到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不能尽情享受母爱。
6.饱含母爱的“真味与厚味”。
7.写这个令人动容的故事,能更好地让人体会到母亲摆出的爱的盛宴的具体含义。
8.“忐忑”、“大惊失色”、“绝望至极”、“得意”等。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和神态描写,把一个十分在意儿子口味、充满母爱的母亲形象刻画得十分感人。
九下语文作业本篇二: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九下语文作业本篇三:九年级上语文作业本答案(参考)
九上语文作业本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沁园春 雪
1 .(1)蜡(2 )裹(3 )娆(4 )逊2 .( 1 )宋 题目 词牌名
北方的雪景 历代的英雄人物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 )秦始皇 汉武帝唐太宗 宋太祖 成吉思汗(3 )《 诗经》 里的《 国风》 和《楚辞》 里的《 离骚》 文学才华(这里用文学才华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文采
(4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3. 示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 望。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等景观表达了词人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时的豪迈情怀5.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惜”字定下了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包含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惋惜之情,为后文
引出“今朝”的“风流人物”设下铺垫。6.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表达了词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7. 形象传神地写出冰封雪盖的北国雪景以及这些景物的勃勃生机和昂扬的气势,并赋静态的景物以动态。8. 虚景。示例:等到天晴了,红红的太阳照耀着白白的雪色,就像一身红装被素白裹着,两相映照,格外艳丽~9.雪里行军情更迫 雪中行军红军战士行军的昂扬斗志和雄壮
军威10. 风卷红旗过大关 实
11. 略
12. 示例:词中的评论既肯定这些历史人物作历史上的功绩,又含蓄地批评了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历史书上的表述略。
2 雨说
1 . ( 1 )指说话时声音、语气很轻很细,温柔亲切。造句略。(2 )如同油膏一样湿润。造句略2. A 3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我
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4.它展示着获得了思想解放的胜利的姿态,显示着饱满的力量,尽情地闪耀着独立自主意识觉醒后的光
芒。
5. 在这棵向日葵胜利与自信的姿态背后,在它的不为人留意的脚下,是浸透着血的泥土。诗人在歌颂争取自我解放的抗争者的同时,还向人们揭示了抗争者所付出的血的代价,更加衬托出这棵向日葵的崇高与神圣。6 .示例:一个成长着的孩子的象征。一个想要摆脱父母过于专横的爱,寻求独立自主的生命规划,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孩子的象征。(或: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饱受历史惨重折磨的人们,奋力抗争,去争取白我价值的实现,获得独立自由的人格的象征。)7 .
(1)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2 )
田圃里的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抽发忍冬的新苗,鱼塘里鱼儿欢决地跳跃,小溪练
习新编的洗衣谣(流水潺潺)
3 星星变奏曲1.( 1 )柔(2 )烁(3 )胧(4 )寞(5 )颤(6 )僵2.凝望 安慰 疲倦3. 示例: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七八个星天外。4 实际上要表现的是诗人对早晨的热恋与眷念。5 (暗喻人生的早晨------青春年华。6 (几多遗憾,几多哀怨。7.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有舒婷、梁小斌、北岛、
顾城、田晓青等。
4 外国诗两首1 . ( 1 )晕(2 )逝(3 )栖(4)嚷(5 )撒(6 )浸2 ( 1 )英国济慈乐音歌儿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2)俄罗斯 叶赛宁图画音乐梦境3 .略(言之有理即可。)4. 自由5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悠闲快乐而又高傲的姿态。6. 海鸥是作者思想观念的象征,也象征着诗人对理
想的迫求。7 (略 第一单元复习1(宰 畅 颤 惮
2. ( 1 )妆一装(2 ) 慢--漫(3 )眬眬---胧胧(4 )彩一采( 5 )孙---逊(6 )班---斑3 . A 4 .( 1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人有悲欢离合(3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4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 )略5. 强调竹的志向专一与执著。6 (新颖别致,给人以无限的历史遐想,使诗句抒情更为含蓄。句子:穿好一袭墨衣,去郑板桥画里;即使最冷的朝代,你仍然笔直坚持,站在雨里。7 (显得更直接、亲切,有利于更好地抒发感情。8(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9. ( 1 )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果实的丰硕和色彩的热烈;化静为动,准确地表现了在行进的火车上,看到窗外果实在枝叶间闪现的情状( 2 )一方面表现火车行驶之快,另一方面表现雪野范围之广。1 0 (人被眼前美景所陶醉,脸上荡漾甜蜜
范文四:九下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下册】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1节
1.A 2.C 3.D 4.不断地膨胀 大爆炸宇宙论 150亿 粒子的 大爆炸
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 (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6.(1)图略
(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3)膨胀。
7.(1)B (2)宇宙大爆炸 (3)星系光谱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
(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
第2节
1.A 2.C 3.B 4.绕日公转 自转 绕日公转 太阳系形成
5.康德 拉普拉斯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一块星云收缩 太阳 地球等行星
6.气体 尘埃物质 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3节
1.D 2.A 3.B 4.D 5.A 6.B 7.氢氦 8.星云 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
10.(1)C (2)C (3)C 11.短 7-9 2.5-3
第4节
1.星云 2.岩浆 地球温度 水蒸 38亿 3.B 4.D 5.C 6.A B F E C D
7.(1)米勒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2)甲烷 氨气 氢气 (3)高温、射线、闪电
(4)原始海洋 (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 (6)没有生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
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
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
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 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
(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
来自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
第5节
(一)
1.D 2.B 3.B 4.B 5.A 6.B 7.B
8.苔藓 蕨类 裸子植物 9.简单复杂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生物演化
10.(1)爬行类 (2)硬骨鱼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3)侏罗(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
11.(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2)近 远 黑猩猩
(二)
1.A 2.C 3.B 4.A D 5.C 6.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可变 7.物种起源自然选择
8.自然选择共同的祖先亲缘 9.人类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10.遗传 变异 环境 其他生物 适应环境 遗传和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11.(1)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2)分析和比较某些古生物遗体和古生物化石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来推测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三)
1.D 2.B 3.D 4.B 5.A 6.没有 原始海洋 鱼 鸟类 哺乳类
7.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 8.黑 灰白色 白 黑色
9.(1)适应 自然选择 (2)随之增加 之后 定向选择
第6节
(一)
1.(1)略 (2)略 亲代 子代 子代 子代遗传(3)略 亲代 子代 变异
2.B 3.B 4.A 5.D 6.A 7.D 8.B
9.DNA 蛋白质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 碱基 磷酸 DNA 基因
10.23 X Y 46 X X 11.沃森 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
12.辐射、微重力、有性杂交等方法可以提高可遗传变异在自然界出现的频率。
(二)
1.C 2.D 3.B 4.A 5.C 6.D 7.B 8.B 9.D
10.骡 杂种优势 袁隆平 杂交水稻 11.优良的基因 优良性状 基因工程
12.DNA 基因 染色体 先天愚型 生长迟缓,坐、立、走都很晚,智力低下
13.(1)近亲(2)近亲婚姻 14.略
复习题
1.大爆炸宇宙论 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3.(1)红巨星 超新星 黑洞 中子星 (2)A
4.岩浆 水蒸气 氨气 甲烷
5.(1)神 进化 简单 少 复杂 多 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2)自然选择
6.略
7.遗传 遗传 变异 8.DNA双螺旋 基因 性状
9.天生得病 并可遗传给后代 遗传病 遗传物质 大 近亲
10.A 11.D 12.D 13.B 14.C 15.D 16.D 17.C 18.
B 19.C 20.D 21.C
22.氨基酸有机酸尿素 23.鸟类哺乳类
24.(1)变异 不定向 遗传和变异 (2)生存斗争 选择 定向 方向
(3)变异 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25.(1)高 保护 (2)不良影响 知情权的尊重
26.(1)宇宙大爆炸 150亿年 (2)宇宙大爆炸 一次剧烈的大爆炸膨胀(或演化)
(3)无边 不断膨胀的 宇宙无边界
(4)宇宙是无边的,它没有外面宇宙不是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5)《时间简史》、《果核中的宇宙》等 (6)略
第二章
第1节
(一)
1.同种生物个体 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2.D 3.D 4.C 5.B 6.A 7.B 8.年龄组成
9.(1)幼年 老年 (2)老龄化 计划生育 10.A 11.B 12.B 13.B 14.
C 15.略 16.略(二)
1.所有生物 群落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2.D 3.C 4.C 5.C 6.
D 7.A 8.C
9.植物 周围的环境因素 10.D 11.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木层
12.C 13.C 14.A 15.B 16.略
(三)
1.阳光 水分 空气 土壤 2.(1)A (2)B (3)C (4)B 3.A 4.C 5.
A 6.D 7.D
8.A 9.B 10.略 11.B 12.C 13.A 14.A 15.B 16.
B 17.略 18.A 19.B
第2节
(一)
1.生物 非生物因素
2.生物圈 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3.绿色植物 4.D 5.B 6.A 7.B 8.C 9.C
10.(1)分解者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2)生产者 11.C 12.D 13.D 1
4.B 15.A
16.(1)B (2)略 17.略
(二)
1.食物 2.C 3.C 4.A 5.D 6.D
7.(1)枝叶 果实 (2)兔、鼠 松鼠 (3)狼 狐 (4)少 阶梯 (5)略
8.D 9.A 10.C 11.B 12.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能量 13.略
14.(1)光合作用 呼吸 二氧化碳微生物(2)植物要光合作用 15.略
第3节
1.D 2.C 3.A 4.生物非生物 5.B 6.复杂 多简单少 7.C
5
8.(1)植物、猫头鹰、田鼠生产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 (2)自动调节
9.略 10.B 11.A 12.略 13.略 14.略
复习题
1.略 2.略 3.略 4.略 5.略 6.C 7.C 8.B 9.
C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C 17.D 18.C 19.C 20.D 21.
D 22.D 23.B 24.D 25.略 26.略 27.略 28.略
第三章
第1节
1.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 2.生理 心理 社会关系
3.C和E A和D B和F 4.A C D E 5.A
6.如饮食营养结构不合理、吸烟、饮酒以及熬夜上网、音响声音开得过大等等。由于生活节奏、精神压力、
环境污染、气候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第2节
(一)
1.B 2.参考课本第75页表格回答 3.侵入人体细胞 毒素 4.抗生素不损伤人体细胞一些细菌或真菌
5.(1)霍乱弧菌 (2)通过饮用或摄食被细菌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
(3)使人呕吐或腹泻,导致严重脱水,甚至死亡 (4)不吃不洁食物,食物煮熟再吃,分食
6.D 7.(1)微生物(如细菌)大量繁殖。 (2)石炭酸能杀死微生物或抑物微生物的生长。
8.⑴滥服抗生素可使人体内的细菌产生抗药性,使抗生素失效。同时,抗生素可能会杀死人体内的有益菌。
(2)如制药厂要不断推出新的抗生素等。
(二)
1.B 2.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编制调查表、实施调查、统计原始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由于
调查一般不可能针对全体,如果是抽样调查,进行随机确定调查对象,更具代表性,使结果更准确。
3.(1)流感病毒 患流感的人 空气 抵抗力不强的人 (2)略
4.(1)图略 (2)抗体可以杀死侵入人体的病毒。
5.如:是否经常出入人口密集的场所、是否积极锻炼等。
6.(1)甲型、乙型肝炎。(2)不吃不洁食物,不与甲肝患者共用餐具、共同进食,并注射预防针等。(三)
1.病原体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B 3.A 4.D 5.C 6.B
7.狂犬病、艾滋病、乙型脑炎 8.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9.切断传播途径
10.略
11.(1)高温和酸性 (2)酸 (3)控制传染源
12.(1)带狂犬病毒的动物 易感人群 传染源(2)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本疾病极为凶险,病死率几乎为 100%。预防:接种疫苗和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至今仍是预防感染狂犬病的主要方法。
回复
? 4楼
2011-03-28 00:31
第3节
(一)
1.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 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2.C 3.B 4.A
5.非特异性免疫 屏障杀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吞噬 6.C
7.⑴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2)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它们更易被吞噬细胞吞食。
(3)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
8.C 9.D 10.免疫能力自然
(二)
1.B 2.抗传染免疫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3.人工被动免疫是人工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注入人体而获得的免疫,而人工自动
免疫,是人体被注入抗原后自己产生了免疫物质。
4.免疫系统对过敏源的免疫反应造成的免疫反应。过敏者要远离过敏源。
5.保护易感人群计划免疫 6.人体的免疫系统将移殖的骨髓当成抗原而产生排斥。
7.抗体人工被动免疫 8.B 9.C 10.C
11.(1)染过牛痘的人不会染上天花(2)抗体 人工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12.(1)A (2)淋巴 抗体 自然
13.外面是非典病毒蛋白,里面是艾滋病病毒蛋白。进入人体后会自行死掉。
第4节
1.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2.A 3.C 4.C 5.D 6.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等。 7.D 8.A
9.收缩压持续大于18.7千帕或舒张压大于12.0千帕。 青春期高血压可能与性成熟期间分泌激素的剧烈变
化、神经调节的功能不平衡以及心脏比血管发育明显增快等因素有关。
10.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 控制和调节饮食 适当锻炼
11.科学安排体育活动,少吃盐,不吸烟,不饮酒,均衡膳食。
12.吸烟,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紧张,缺乏运动。
13.蔬菜、水果、玉米等。长期吃以高蛋白为主的西餐的人更易患糖尿病,因为摄入纤维素过少。
14.略
第5节
(一)
1.A 2.C 3.C 4.D 5.D 6.罂粟 7.D
8.(1)谷类 (2)油脂类 (3)蛋白质 3 (4)油脂类 2
(5)多吃谷类,因为谷类食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9.(1)A、B、C 3只烧杯中应为同一种植物和动物 (2)C 烧杯
(3)不对,鱼藤酮可能会导致人中毒,同时也污染了水源
10.(1)四季豆中的毒素,加热煮熟后,内含的毒素可被破坏。 (2)D
(二)
1.胸外按压 16耀18次/分,75次/分左右 让病人的胸廓和肺依靠其弹力,自行回缩,排出肺内的二氧化碳
4到5 胸外按压
2. 7%-8% 输血 3.B 4.C 5.B 6.C 7.A
8.B型可以接受O型血,缓慢输入。 9.C 10.略
11.(1)ABO血型系统。 (2)为输血时提供安全保证。
(3)输血者和献血者即使是ABO血型系统中的同一种血型,在输血时仍要慎重。
复习题
1.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 2.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3.抗传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4.抗体 自然 肺结核 人工 免疫能力 人工自动
5.恶性 14∶1 6.(1)病原体 (2)传播途径 (3)传染源 (4)保护易感人群
7.C 8.D 9.B 10.C 11.D 12.D 13.B 14.B 15.D
16.C
17.C 18.A 19.D 20.B 21.B 22.B 23.C 24.C 25.B
26.C
27.(1)抗体 人工免疫 (2)传染源 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2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人工 血液传播
29.淋巴细胞有免疫记忆功能 30.方案二和方案四 方案四,因为它的营养较为均衡
31.(1)吸烟会引发多种癌症、冠心病、气管炎、中风等疾病。
(2)会影响他人健康;污染环境;引发火灾等。 (3)略
32.(1)略 (2)升高的有:心脏病、癌症,降低的有心肌梗塞,事故,感冒等。
(3)1900年由传染病引起的死亡人数为:每100000人中因感冒死亡215人;因结核病死亡185;因白喉死
亡40人,共计440人。现在由传染病引起的死亡人数为:每100000人中因感冒死亡31人;因艾滋病死亡16
人,共计47人。从比例上看仅为1900年的十分之一左右。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
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人们的卫生意识大大提高等。
第四章
第1节
1.B 2.B 3.B 4.A 5.C 6.B 7.基本国策
8.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社会 经济 环境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
9.C 10.D 11.A 12.C
13.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保存希望”;“拯救地球,一起动手”等
14.(1)从1990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急剧增加 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幅降低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能源危机、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枯竭、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第2节
(一)
1.天然气 石油电能 2.D 3.煤石油 4.有机物无机物碳 低等生物遗骸 太阳能
5.A 6.B 7.略
(二)
1.裂变 聚变 2. 2500 3.C 4.A 5.A 6.D 7.C 8.D
9.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 太阳能炼钢、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可用作各种机器的能源。
10.略 11.低单一(简单)
12.(1)三门湾 秦山二期 广东岭澳扩建项目 广东阳江核电项目等。 (2)浙江省和广东省。
(3)主要考虑:!煤、石油等化石资源缺乏。
(4)各有利弊。利:!污染少。
(赞同与否都可以,只要是言之有理。)
13.如短途出行时,徒步或骑自行车。长途旅行时乘公共汽车或火车等。
第3节
1.A 2.B 3.C 4.D 5.A 6.D 7.C 8.D 9.B 10.风能水能潮汐 煤 石油
11.人口急剧增加及土地开发 加强土地规划,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等 广告语略,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12.(1)太阳能 (2)资源 污染(3)经济社会 13.(1)温室效应(2)略 (3)略
复习题
1.各种资源各种废弃物质 2.煤 石油天然气 石油 3.B 4.C
5.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风能、潮汐能等 6.生态经济 生态农业
7.人类 环境 控制人口数量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8.D 9.B 10.D 11.A 12.A 1
3.C
14.B 15.D 16.B 17.B 18.C
19. 10000 (1)能量密集,燃料运输量小。 (2)地区适应性强。 (3)对环境污染少。
20.(1)图略 (2)水电资源 增加了近1.5倍 核能 1995年比1973年核能增加约12倍!煤、石油、天然气所
占比例将大幅下降;
21.略
(3)三峡水电站建成将会减少由于火力发电所造成的CO2和SO2的污染,减少酸雨及温室效应的产生。
(4)三峡水电站的建成也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一些较为典型的植被的破坏;某些未知物种的灭
绝;影响鱼类洄游等)。
范文五:九年级物理课时作业本 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作业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作业”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1. 欧姆定律
知识点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设计如图8电路图,其中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实验后,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1
由表一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二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先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再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3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进就向__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 知识点二: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是6V,电阻R1=4Ω,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2V,求:R1中的电流I和电阻R2。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5Ω,当开关S闭合时,I=0.6A I1=0.4A,求R2的电阻值。
4(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 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9所示。由图中信息可 知( )
2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 B(B导体的电阻为10Ω
C(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 D(B
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
?2. 测量电阻
知识点一: 伏安法测电阻
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所用的仪表分别是 和 。 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原理
是 .在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
应 .实验时,靠改变
所在位置,记录几组数据,分别算出电阻,最后算出
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知识点二: 伏安法的应用
3(小李同学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
的电路图:
3
?请你帮他检查一下,他设计的电路图完全正确吗,答: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如甲、乙图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__A,电压表示数是________V,电阻Rx的阻值是________Ω。
?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没有偏转,该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 (选填下列故障原因的字母代号) A(电阻Rx接线短路
B(电源接触不良
C(电阻Rx接线断路 D(电流表接线短路
4(如图13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其中电池组电压为6V,RX的阻值约10Ω左右。
(1)老师提醒同学们,电压表选用3V的量程。那么,电流表应选用 的量程。这样做的优点是?
4
;?以免实验时间过长,因 而影响阻值。(2)将图中器材连接成测定RX阻值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最左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_
图13
(3)小明同学已将前两次实验的数据记入了表中,第3次实验的电表指示如图14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中,并完成表中的有关计算
5
?3. 等效电路
?1. 电功
知识点一: 电功
1.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
知识点一: 电路的等效电阻
。
1(某同学在修理电子设备时,需要一个12Ω的电阻,但它手边只有电阻值是30Ω、25Ω、
2. 物业工作人员来李明家收电费,他观察到李明家电能表的情况
20Ω、10Ω、8Ω、4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出其中
Ω和 Ω的两个电阻
联获得。 2(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
6
于 ,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 几个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这是因为把导
体并联起来,相当
于 .
3(将一个10Ω的电阻与一个40Ω的电阻串联,等效电阻是___________Ω;若将它们并联,
等效电阻是___________Ω(
4(电阻R1、R2并联后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测得干路中的电流为I,则下列关系中正确
的是( )
A. UI
= R1+ R2 B.I1
1U
7
=R+R 12
C.
8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八上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