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课题论证怎么写
一、 课题报告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撰写课题报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课题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的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实验报告是教育实验之后,对教育实验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由题目、引言、正文、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至此可见,课题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
一篇完整的教育课题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科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附录和参考资料是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
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 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须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
2.正文 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重视正文部分的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易出现两种毛病: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的情节。当然,选用的图、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确无误。
3.结论 课题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报告。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谈几点体会,喊几个口号。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三。撰写课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课题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条件的,而这两者又有内在的联系,因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是可靠的。人们阅读或审查课题报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如何解决的。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等。因此,写作课题报告,主要精力应花在方法和结果部分,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使人感到该项研究在方法上无懈可击,从而不得不承认结果的可靠性。
2.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在课题报告中怎样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有力的论证,是应该关心的重要问题。论点的证实除了必须依靠逻辑的力量外,还需要依靠科学事实的支撑,做到论点与事实相结合。课题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尊重事实,从事实中列出观点。首先在论述过程中要处理好论点与事实的关系,要求研究者首先选好事实。除了要注意事实的典型性、科学性以外,还要善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来说明问题,揭示普遍规律。其次是恰当地配置事实,用事实论证,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不熟悉的论点。
3.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在下结论时要注意前提和条件,不要绝对化,也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规律
范文二:课题开题论证怎么写
课题开题论证怎么写
(一)对研究课题的论证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及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设立这个项目的目的:一是评价本课题组成员对与本课题相关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了解程度,本课题研究是否仍有研究价值;二是评价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的高与低,知识面的广与窄。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的填写要求:
?搜集资料:最好的办法是从网上查找(在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查找)。
?整理资料(体现研究现状2—3项即可):相关观点或做法;国家、单位、个人名称;本资料的出处。
?陈述方式:分国内与国外来陈述:国家、单位、个人名称——相关观点或做法——本资料的出处(加括号)。
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设立本项目的目的:评价本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要尽可能具体、全面。
?理论意义:从理论层面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解决哪些理论问题:如计划研究出哪些理论和方法,填补哪些方面的理论空白(对中小学课题研究来说一般不考虑这个方面),对哪些方面的理论进行补充,等等。如:
理论意义:一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探索既适应时代要求,又有利于国家教育发展的新理论,为农村初中教育探索新途径;二是为合作学习理论作新的开拓、新的发展,为合作学习理论作新的注解;三是探索出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
?实践意义: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谋划解决哪些方面的实践问题(对中小学来说就是具体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实际问题),取得哪些方面的成效
3、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设立这个项目的目的:评价本课题组对本课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对本课题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的定位是否准确。
?基本内容:本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有哪几个方面(分点列出)。
如课题《合作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这样写的:
基本内容:本课题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研究重点:本课题研究内容中哪个方面是研究的重点(一般是1—2项即可),如:
研究重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二是合作学习理论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研究难点: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过程或研究者水平等看,困难比较大有哪几方面(一般是1—2方面),如:
研究难点: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水平差异如何照顾;二是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律,尽快提高语文成绩。
?创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创新之处(一般是1—2方面),如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中的“创新点”是这样写的:
创新点: ?本课题将学生的辍学调查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对初中学生的辍学现象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
?本课题将初中学生的调查研究与我县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研究解决当前我县初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本课题将初中学生辍学的调查研究与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坚持完成学业;
?本课题将初中学生辍学的调查研究与建设美好的校园文化结合起,让美好和温馨的校园留住学生;
?本课题将初中学生辍学的调查研究与建立健全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合起来,出台切合我县实际的初中学生管理办法。
4、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设立这个项目的目的:评估课题组对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否有明确、准确的思路和基本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提出本课题计划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研究的基本程序如何,例如课题《农村初中毕业生去向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中的“研究思路”是这样写的: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思路:?根据当前农村毕业生的去向和我县初中教育的实际情
有组织有计划进行课题研究,况,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确立若干个子课题;?
建立建全课题研究工作制度,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编制适当的调查表和调查问卷,对部分毕业生、在校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员、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如何改进和完善有关管理体制,使毕业生想并能进一步深造;?在实施对策方面,重点从学生、家长思想上认识知识的重要,从加大对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实现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均衡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提出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例如课题《农村初中毕业生去向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中的“研究方法”是这样写的: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调查法——全面调查本校和其他学校初中毕业生的去向;?点面结合法——既统计全县农村初中毕业生去向情况,又对部分典型毕业生去向情况进行分析;?实验法——根据调查的情况,提出为初中毕业生去向的一些假设,然后组织实验;?研究总结法——根据课题调研的有关材料进行总结,形成论文或调查报告。 (二)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
“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包括下面的内容:
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
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配套资金,科研手段;
课题组人员分工。
1、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
?研究水平:评价课题组负责人研究水平。
?能够体现课题组 负责人研究水平的基本素质——学历、职称、教龄等;
?体现研究水平的一些学术经历——参加哪些学术团体、活动;?进行过哪些主要的教育教学研究(包括课题研究);
?取得过哪些研究成果(如发表、交流、获奖的论文、出版的论著等),如:
研究水平:本课题负责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十多年来都在一线担任语文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年至××年参加××类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承担过“初中语文三段教学法实验研究”和“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比较显著的研究成果。
组织能力:评价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任学科负责人、学校领导的经历;
?组织开展过哪些重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如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等)。如:
组织能力:本课题负责人具有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和教研活动组织能力,先后担任语文科组长、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现任××初中校长,曾经组织开展过“初中语文三段教学法实验研究”和“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经常组织学校的教研活动,并取得显著的成绩。
时间保证:评价课题组负责人是否有时间完成研究工作。如:
时间保证:本课题负责人在学校亲任语文教学工作,又是学校校长,长时间处在学校第一线接触学生,对研究本课题有较充足的时间。
2、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与1大体相同)。
如:
研究水平:本课题的参与者全部都是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和中学一级的教师职称,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甚至是学校的行政领导,有几位还是县教育部门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同志,长期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有的近期还有论文获市级以上奖或者在市级以上的刊物发表。
时间保证:本课题的参加者都在学校第一线任教学工作或语文教研员,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甚至是学校的行政领导,长期与学生打交道,对研究本课题有较充足的时间。
3、配套资金,科研手段。评价本课题研究的具备的条件。
如:
配套资金:本课题研究可以从学校的教研经费中支出,还可以从学校的勤工俭学经费中补充一部分。
科研手段:本课题成员都是在市、县、乡镇的教育门部门或学校工作,学校长期订有各种报纸书刊杂志,开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全部办公室配备有电话、电脑,并装有宽带,可上网查阅各种信息资料,还有打印机等,非常方便。××学校还建设了学校网站,方便课题组成员发表和交流课题研究成果。
4、课题组人员分工。
评价对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情况——从课题规划、课题组成员培训、课题管理、课题研究角度去考虑分工
范文三:课题设计论证范文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四、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
1、 选题:
心理健康工作又称之为心理卫生工作,在当代它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心理健康评估工作者研制了各种系统的评估方法,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心理健康评估工作主要从国外引进了许多常用评定量表,尽管根据我国国情对其中一些进行了修订,但这些量表仍然将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与心理异常情况的诊断揉合在一起。如目前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此量表从精神病症状学的内容出发,以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划分维度。它广泛应用于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同时也用来评价个体心理健康的状态水平。SDS,自评抑郁量表及SAS,自评焦虑量表,它们编制的出发点也都是为了诊断抑郁病人和焦虑病人,也用于评价健康人的心理状况。它们所测评的四个维度分别是:(1)精神性,情感症状 (2)躯体性障碍 (3)精神运动性障碍 (4)心理障碍。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正常人心理健康状况水平的正确评价,尤其对学生心理适应性水平的评定,要求对健康水平的发展性评价独立于对心理异常水平的诊断性评价。针对这种适应性评价,国外Butcher, Dahlstrom, Graham, Tellegen, & Kaemmer(1989)对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The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MMPI-2主要对发展性咨询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评估,对学生来访者给予发展性的指导。The College Adjustment Scales(CAS)评定量表中主要以焦虑、压力、自杀观念、弊病本质、自尊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家庭问题、学业问题、职业选择问题等9个方面作为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的评定维度。The 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SACQ)评定量表则从学业适应、社会适应、个人情感适应、对大学的依恋等4个维度评定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健康水平。
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在继承本国研究和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对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进行了广泛地调查。如陶沙(2000)从生命全程发展观来讨论大学生的入学适应,认为评价适应性水平的维度分为(1)学习适应;(2)人际适应;(3)生活自理适应;(4)环境的总体认同;(5)身心症状表现。褚澄(2000)在高校新生生活适应能力的调查中划分的维度为生活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孙天宜(2001)则从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两方面对大学生的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其中的积极适应包括自主性、社会责任感、坚持性和生活满意度,而消极适应则包括问题行为和消极情绪。
针对以上国内外的研究,发展性评价独立于诊断性评价是心理健康工作发展的趋势。心理适应性水平的评价在国外虽说有一定的规范,有科学的量表,但这些量表若直接用于我国学生的心理适应评定,就忽视了文化差异的影响,不能准确评定我国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状态水平。国内有关研究结合了我们的文化背景,但在科学规范性方面还未达到测量化、标准化的水平。 “九五” 课题中关于中小学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的结果表明,我国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定量表来评定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不是将诊断性量表用于正常学生的测评中。大学阶段是人的心理成长变化的重要转型期,是个体步入社会的预备期,因此编制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评定量表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内容:
现在国内关于大学生适应的量表调查大都局限于大学新生的适应。我们将量表在纵向上拓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宽范围,覆盖面从大学新生入学一直到大学学习结束。这样一个量表既可以反映出大学各阶段的适应情况,也能反映出各阶段期间的变化情况,给实际工作带来了方便。量表筹划在参考和整合了大量国内外同类优秀量表维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初步提出了量表的5个一级维度,以及每个一级维度下包含的若干个次级维度,它们分别是:(1)情绪适应维度;(2)社会性适应维度;(3)自我适应维度;(4)学习适应维度;(5)职业生涯适应维度。
整个量表制定工作的步骤和时间的安排如下所示:
第一阶段(2002.3-2002.12):在此期间的主要工作是检索更多的文献资料来支持和修正我们提出的维度,特别是若干子维度的确定依据;在得到最优维度后开始依据维度要求编写题目;预计每个维度的题目控制在25题以内,整个量表题目在100题左右。
第二阶段(2003.1-2003.10):在此期间我们将在北京选择十余所有代表性的学校(重点与非重点,国家级与地方级)对题目进行小样本的预试;从预试的反馈结果进行对项目分析和问卷的修订。
第三阶段(2003.11-2004.12):在此期间我们将依据分层抽样原则对全国代表性省、市、自治区的不同大专院校进行抽样调查;从得到的结果中我们将统计出量表的各种常模资料(常模分类依据包括分层原则,性别,年级等)和各种信、效度资料;最后,我们将把量表进行标准化汇编(包括使用手册、施测问卷、标准答题卡和计分卡)。
3、 价值:
首先,本研究具有创新意义,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编制适合我国人群使用的评定量表,这种评定量表不同于以往的诊断性量表,它只对正常人群的心理适应水平作出评价。本研究的年龄段是整个大学,这个阶段是个人心理成长的一个关键期,而不仅限于新生入学的第一年。
其次,本研究在理论上有突破性,认为在心理健康的概念中正常人群的心理发展水平的评定与异常人群的心理异常水平的诊断是不同的,处于正常状态的低水平并不意味着就是异常水平,这使评价性研究的结论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再次,本研究量表的编制将满足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性评定的要求,可以更准确地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做出发展性的指导。
4、 研究基础:
已有的相关结果:
(1)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2001。
(2) 关于中小学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国家教育部“九五”课题,2001。
(3) 九十年代高等学校师生政治、思想、道德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教育部,2001。
(4) 应用心理学丛书——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主要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2) 陶沙,从生命的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理),2000,
第二期。
(3) 褚澄,关于高校新生生活适应能力的调查,健康心理学,2000,第五期。
(4) 孙天宜,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硕士论文,2001。
(5) Inventory of College Adjustment Scales, measurement &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1992, vol.25, issue 1.
(6) Validity of the MMPI-2 College Maladjustment Scale,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2001, vol.4, issue 1.
(7) An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the College Adjustment Scale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1997, vol.31, issue 4.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
范文四: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音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核心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四课两活动、《一心》《三主》《五式》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互动主动探索教学法、因地施教教学法、训练融于实践教学法。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目前,中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兴趣很强烈,但是他们学习音乐的方式不妥当。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新课程及新世纪青少年的性格特征。本课题针对这种局面根据新课改的具体目标而研究音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是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远比知识与技能重要。这是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发展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①总体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音乐兴趣,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评价鉴赏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②具体目标是要改变音乐教学中那种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倾向,要改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培养学会会学音乐,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使其轻松愉快的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③知识与能力目标:⑴增进学生的音乐兴趣。⑵提高音乐感受能力。⑶提高学生的音乐评价鉴赏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⑷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⑸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⑹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⑺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⑻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与及音乐基本技能。
最终研究成果的完成时间:2013年7月
成果形式及名称: 研究报告《音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音乐新课程标准内容》、《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音乐教材》、《音乐教学设计与课例》、素质教育理论。 事实依据:在新课程改革之际,依据新世纪青少年性格特征及学校
的基本情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初中生已步入青春期,正处于变声的关键时期,心理上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状态,行为上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盲目性并存,从情感上看他们的爱憎已经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密切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憧憬与激情。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音乐兴趣取向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音乐经验和能力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提高自己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因此利用学校配备的音乐专用设备比如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教学设备、VCD机、电视机、录音机等设备改革以前的教学方法。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研究能力和组成结构:
1、郭校长:自2004年起主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立项盟级课题一个,区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一个,校级课题七个。于2005年荣获盟级语文课题科研成果奖,2007年荣获国家级学校管理科研成果奖。2008年所在学校荣获市级“教学科研先进校”荣誉称号。
2、宝日格勒:2001.8至2004.5.8期间搞区级《初中汉语文加强学生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教改实验课题。获得科研成果奖。
3、戴秀云:2001.8至2004.5.8期间搞区级《初中汉语文加强学生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教改实验课题。获得科研成果奖。 4 、乌兰图雅:2001.8至2004.5.8期间搞区级《初中汉语文加强学生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教改实验课题。获得科研成果奖。 5 、刘青梅:教研组组长 6 、王成:音乐老师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
1. 研究资料:音乐教材 音乐新课程标准内容
2. 音乐器材:电子琴 打击乐器 竖笛 手风琴
3. 研究经费:六千余元
4.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2010.8—2013.7
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方案)
目前,中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兴趣很强烈,但是,他们学习音乐的方式不妥当。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新课程及新世纪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表准》是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为目标,而且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由此可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比知识和技能重要,这是关系到人的一生发展问题。所以,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从2010年8月起,从七年级开始实施《音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课题实验。
一、课题实验的指导思想
初中音乐课题实验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论,以邓小同志“三个面向”和**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探索出一条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音乐教学新途径。
二、 实验目标:1、课题实验的总体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音乐兴趣,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评价鉴赏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具体目标:要改变音乐教学中那种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倾向,要改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会学音乐,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使其轻松愉快的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知识与能力目标:(1)、增进学生的音乐兴趣。(2)、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感。(3)、提高学生的音乐评价鉴赏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从音乐鉴赏能力方面说,着重于树立学会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掌握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标准及必要的音乐审美知识。从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方面说,培养学生的音乐注意力、意志力以及参加音乐活动应有的礼貌习惯。(4)、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如歌唱能力、演奏能力、综合性表演能力。(5)、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6)、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7)、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8)、掌握必要的音
乐基础知识及音乐基本技能,如歌唱知识,歌唱技能,演奏知识和技能,音乐鉴赏创作知识与技能。
三、实验原则:1、全面性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2、总体性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老师要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己体
验音乐,自己感受音乐,能愉快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才可能获得一种内心体验,获得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3、实践性原则:加强课内外相结合,强化艺术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生活中学习音乐,提高能力。
4、情感性原则:音乐是情感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把握住情感教学原则,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四、 实验班级基本情况
1、 实验班级:七年级
2、 实验班级基本情况:本班大部分同学都很爱学音乐,但他们能力发展水平低,不懂乐理知识,学习方式不妥当。
五、 实验的内容和方法、措施和途径:
(一)、实验内容和方法
1、实验内容:从初中一年级开始,课题实验,学习新编《音乐》,新课程教材加强歌唱表演能力,注重感受与鉴赏,课堂教学在会唱、会欣赏的前提下,要让学生充分的、形象的表演。音乐实践活动中,增进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2、教学重点内容:①七年级以唱歌、感受与鉴赏音乐活动为主,增进音乐兴趣,提高音乐评价鉴赏能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②八年级以表现为主,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表演能力,加强识读乐谱能力。③九年级以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为主,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创造力。
(二)构建音乐教学新体制: 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我校音乐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适应新世纪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因此应
该加强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教学体制。要以四课两活动为一体,融会贯通,达到音乐教育目标,使音乐教育要课内外相结合,理论实际相结合,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四课是欣赏课、综合课、表演课、音乐活动课,再加上两活动:开辟宣传媒体、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构建一个音乐教学新体制。
欣赏课——欣赏课以音乐为本,以音响出发,以听为主,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综合课——综合课里包括以演唱为主的综合课,以演奏为主的综合课,以识读乐谱为主的综合课等。
表演课——教学过程用表演方式来进行,一节课表演课内容有总结性、艺术评价性的特点。
音乐活动课——活动内容有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讨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等等。
开辟宣传媒体——学校宣传媒体主要是广播站、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等。利用这些媒体活跃学生日常音乐生活气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课外艺术活动——争取学校领导及学校有关人的支持配合搞课外艺术活动。包括歌咏比赛、群众性教歌活动、音乐欣赏会、欣赏讲座、合唱队、兴趣小组等。
(三)改革课堂教学:要改变音乐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唱、学生学歌”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改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
教学模式:《一心》《三主》《五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主动探索教学法、因地制宜、因地施教教学法,能力训练融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教学法。
1、《一心》《三主》《五式》教学法:该模式的《一心》是审美为核心,《三主》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欣赏表现为主线。《五式》是指开放式、讨论式、鉴赏式、表现式、体验式。该模式主要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及方法途径。
2、情景教学法:该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创设有情绪色彩的场景,引起学生情感态度体验,进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情境分为:观察情境,表演再现情境,使学生感受美而入境,爱美而动情。
3、互动、主动探索的教学法:该模式是指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师生互动,给学生最大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音乐的奥秘。
4、因地施教教学法: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和实验班级学生的音乐水平进行教学。要发挥地域的、民族的特色和优势。
5、能力训练融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教学法:鉴赏表现、创造能力训练融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加强音乐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的指导。
音乐活动、艺术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群体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精心指导。
音乐活动课:每月安排一节音乐活动课。活动内容要丰富、形式多样。可以采取下列形式:讲故事、讨论会、争论会、音乐会、小记者采访、记者招待会、综合表演等。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尽量给学生以最大的活动空间,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活动内容围绕音乐方面的知识,技能,要有趣味性。
(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现代信息、声像技术,为音乐教学服务。目前使用的录音、VCD机、准备计算机音乐教学软件、课件、多媒体教教室、电视等。
实验的评价方法和成绩评价标准。
(一)、实验的评价从三方面来进行: 1、学生音乐学习评价;2、音乐教师教学评价 3、课程管理评价
(二)、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的结合。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单独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实施日常的形成性评价。每学期要进行阶段性的、终结性的评价。可采用音乐知识智力竞赛、文艺演出、音乐艺术活动、班级音乐会等
活动当中进行评价。
2、自评、互评、他评有机的结合:自我评价应以描述性评价为主,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回顾、比较,同时注意承认学生音乐学习的个体差异,学生评价的重点应该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面。互评、他评可以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学校和上级领导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
(三)、成绩评价标准:优秀:在音乐课堂或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运用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现手段正确;音乐情感的表达基本准确,并富有创造性,学习音乐兴趣、欣赏习惯和毅力均为最佳状态。良好:在音乐课堂或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运用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现手段基本正确,情感的表达基本符合要求,学习音乐兴趣、欣赏习惯和毅力较好。合格:在音乐课堂或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运用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现手段 一般较为正确,表达音乐情感一般,学习音乐兴趣、欣赏习惯和毅力表现一般。
不合格:在音乐课堂及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运用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现手段有明显错误,表达音乐情感差,没有学习音乐的兴趣,没有欣赏音乐的习惯。
四、 实验过程:实验周期三年为一轮,从2010年8月——2013年
7月。
第一阶段:2010年8月——2012年7月,为实验阶段,重点研究实验音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为研究实验阶段,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完成实验报告阶段。请上级主管部门全面鉴定验收。
范文五: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设计论证
双河小学 贺录菊
一、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和课堂教学相比,课外兴趣活动的实践性较强。从事课外兴趣活动,往往既要用脑劳动,又要用手劳动,需要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在动手中遇到难题,便需要学生动脑反复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把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课外兴趣活动固然需要有教师指导,但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实践,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活动中,阅读、观察、收集资料、记录、实验、设计、制作、表演等都是由学生独立进行的。这就能够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独立性,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小学生,应当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兴趣活动,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 “全面发展”只是出人才的基础,只是出人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对人才培养来说,必须把全面发展的统一性与充分发挥个性特长的多样性结合起来,即在“每个学生尽自己的可能在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特长,做到“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使学生成为既全面发展又各
有所长的人”。
客观上,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既有发展自己身体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需要,又有发展自己认知、能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心理素质的需要。他们除了要求学习求知外,还要求友谊、社交,要求独立自由活动和从事创造活动,要求对美的享受和各种文化娱乐,等等。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有可能满足他们的种种需要。此处应看到,不同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富于艺术素养,有的长于逻辑思维和数理运算,有的善于阅读欣赏,有的好于科技活动和实验等,这些倾向性,有的因没有表现机会而处于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和勤学多练,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特长,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特别才能。课外兴趣活动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有利于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成就,通过各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广泛地影响着、教育着每一个小学生。而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其作用还会大大加强,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发达,其信息量之多、之快、之广,已大大超过课堂教学这个信息传递的形式。课外兴趣活动不受课程、教材的束缚,它可以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课外书籍等传播信息的工具,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吸收新的知识。获得课外的“即时信息”,它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对于缩短课堂传授的“昔时信息”和科技迅猛发展之间的距离,了解世界新的动向和趋
势,跟上时代脉膊,对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相关研究述评
目前,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设施有很大的改观,农民的家庭状况越来越好,农村学生的负担越来越轻了。然而很多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大多数是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少看课外书,但热衷于电视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少,课余时间太无聊,没有什么好玩的,也没有想过做什么事,看见同学干啥,就追随其后。因此我校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有选择性地参加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书法、诵读等课外兴趣小组,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形成个性特长,发展智力与能力,全面提高素质。
三、拟研究的问题
(一)课外兴趣活动使对学科有兴趣和有才能的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通过课外兴趣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和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三)课外兴趣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改革方案概述
(一)概念界定
课外活动,课外,一般指课堂教学以外;活动,广义上指一切运动。狭义上指生物运动,主要指人类活动。课外活动是指由在课堂以外,由学生团体或教育机构等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向他们进行教育而举办的各种活动。它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与学生学习有关的活动,它实质上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课外活动定义强调,一方面认为这是学生的活动,应该容让学生自主,有其成长的空间;另一方面,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由发展,锻塑人格。它既包含那些教学大纲、教学范围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的学生课外活动,如科技活动、阅读活动、文体活动等。又包含那些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或培养兴趣和能力而开展的其它活动。如社区活动、公益活动、参观游览活动等。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以上课外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开展和参加的,它打破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格局,利用学生饶有兴趣的课外活动,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外兴趣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外兴趣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美术、体育、书法、朗诵、英语等兴趣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兴趣小组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才能展示的舞台,也是校园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不仅满足了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丰富了
校园文化生活,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
五、预期改革效益
通过学校开展的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老师、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农村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会越来越丰富多彩,学生们课余玩的开心了,学习起来也就有兴趣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必将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