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东亚地区
东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总面积约12,000,000平方公里,约占全球大陆面积的9%。地形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第一级为青藏高原,第二级为系列盆地和高原,第三级为低平原、丘陵和一些海岛。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即东亚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和;西部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地气候区。 要洋流有黑潮和亲潮。 东亚卫星地图
本区人口超过15亿,占亚洲全体的40%,约当世界全体的四分之一。本区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约130人,相当于世界人口密度平均值(每平方公里约40人)的3倍。
日本(日文:日本国,前660年2月11日—)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西、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被称为“日出之国”。日本为单一民族国家官方语言:日语 官方文字:日文 总人口:127,767,944(世界第10名)。 人口密度:337/平方公里(世界第30名) 民用电压:110V ,50Hz 与60Hz 历法:公历 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填海造陆的面积多达1600平方公里。 日本气候
日本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北海道与本州的高原地带属亚寒带,本土地区属温带,而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日本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北海道气候 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日本海侧气候 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中央高地气候 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侧气候 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濑户内海式气候 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南西诸岛气候 范围为琉球群岛。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政府以资本扶持工业与企业、强大的劳动力、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较低的军事预算比例(占GDP 的1%),帮助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并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强国及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系。日本的经济特点是生产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紧密结合、强大的企业联盟、紧密的团队合作、年功序列制、终身雇用制等 。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 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企业财阀,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 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经济自1960年代到1980年代保持了20多年的高度成长,被誉为奇迹:1960年代池田勇人内阁提出“所得倍增计划”,经济出现平均10%的增长;1970年代初期虽然遇到石油危机,平均仍有5%的增长;1980年代则为平均4%的增长。而从19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趋于不景气,主要是由于1980年代末的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以及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最终在逾放比过高与日圆不断升值下,泡沫经1. 日本为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小,河流径流量较大。
2.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多山地丘陵,河流短小而湍急。
3. 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4. 日本南部为亚热带,河流无结冰期,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海洋的影响,只有较高纬度区域部分河流有结冰期。济瓦解。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2002年2月以来日本的景气一直扩大,创下了战后最长的景气复苏期纪录,不少企业创造了历史最好业绩。 自然资源:由于日本为岛国,资源极度贫乏,
是世界上进口资源,对外依赖程度最大的国家。 分布特点:临海分布。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主要有京滨(东京---横滨),名古屋(名古屋为中心),阪神(大阪--神户),濑户内(赖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五大工业中心。 其工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化方向发展。 4、发达的工业 目前,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之一。日本的重工业包括金属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包括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制窑业、纸和纸浆及其他工业。1997年机械工业占工业总生产的44.7%,金属占12.4%,食品占10.9%,化学占10.3%,纺织占2.8%,其他占18.9%。 一、金属工业 金属工业的中心为钢铁,是建筑、汽车、船舶、电气机械不可缺少的材料。1997年日本粗钢消费量8,600万吨, 人均685公斤。1998年日本粗钢生产量9,355万吨, 继中国、美国之后列世界第3位,在特种钢等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方面,日本的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80年代以后由于日元升值,日本钢铁原料进口增加。1998年日本进口铁矿石12,078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52.7%,巴西占21.3%,印度占13.2%,南非占3.8%;进口原料煤6,063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50.4%,加拿大占24.5%,美国占7.2%,印度尼西亚占5.9%。 截止1999年7月,日本主要钢铁企业有新日本制铁、日本钢管、川崎制铁、住友金属工业、日新制铁、神户制钢所、北海制铁等。 除钢铁外,日本还使用大量铜、锌等金属进行工业生产。 一、工业地带 日本有京滨、中京、阪神三大工业地带。以前日本的大工业地带还包括北九州工业地带,称为四大工业地带,但是目前上述三大工业地带已远远超过了北九州工业地带的规模。 京滨工业地带机械工业发达,出版、印刷业繁荣,川崎和横滨有很多石油精炼所。 中京工业地带主要以机械工业为主,特别是汽车工业发达。陶瓷等制窑业也主要集中在该地带。 阪神工业地带金属工业发达,纺织工业比率较高。 日本的工业在战后迅速崛起,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地带,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工厂过密、大气污染、工厂用地和工业用水不足、交通堵塞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新工厂开始向工业地带周边、大工业地带的间隙以及内陆地区转移,形成了一些新工业地带 除三大工业地带和北九州工业地带以外,日本还有其他一些工业区,主要包括关东内陆工业区、京叶工业区、鹿岛临海工业区、东海工业区、北陆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等。 战后,日本的发电主要以水力发电为主。60年代随着中东石油开发,日本火力发电大幅增长。70年代发生2次石油危机,日本开始研制核能发电,日本核能发电大幅增长。日本同时还在研究利用地热、燃料电池、太阳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但是由于费用高、发电量小,进展不大。 日本有很多东西都靠进口,生活,生产原料,如粮食、茶叶,木材,工业原料等.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少量储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主要资源依赖进口的程度为:煤95.2%,石油99.7%,天然气96.4%,铁矿石100%,铜99.8%,铝矾土100%,铅矿石94.9%,镍矿石100%,磷矿石100%,锌矿石85.2%。森林面积2464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6.6%,但木材55.1%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量约占发电总量的35%。近海渔业资源丰富。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 日本耕地面积的减少的直接原因,一是农民弃耕而使土地撂荒(为主要原因),二是耕地被用作住宅用地。据介绍,弃耕严重的背后原因包括,日本的土地贵,人力贵,而农产品的价格却相对不高;农民高龄化,而其子女却不想从事农业,农地没有后继耕作者等。
范文二:东亚地区的稻作
东亚地区的稻作
中国是人类农业发祥地之一, 也是世界水稻农耕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同时, 中国还是世界 上最早发现野生稻并驯化为人工栽培稻的国家。 中国的稻作历史和之后约定俗成的稻作文化, 是开创人类农耕文明的起源之一, 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古文明不仅起源于黄河, 还起源于长江。 根据考古文献资料和学者的研究专著, 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 鄱阳湖一道和珠江流域是将野 生稻训化为人工栽培稻的发源地, 这说明, 南方的稻作地区无疑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农耕文明 最早的发源地。 中国稻作技术与文化有着一万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中国的稻作先民在长期的 生产生活中, 形成了他们这个族群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 而这其中的很多得到了社 会的广泛认同、接受和参与,再经过世代的传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从这个角度看, 稻作文化也是人类发展过程的产物, 我们研究稻作历史, 并不局限于历史, 我们能从其中找 到稻作民族的发展特点。 稻作文化研究的对象是以种植稻谷为主要生产活动的社会群体 (即 稻作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现象的总和。就中国稻作地区而言,主要有云南的稻作文化、 壮族的 “那”文化和吴越地区的稻作文化。而对于这些地区各自的稻作文化的研究,又要从 很多方面进行, 其中包括稻作民族的语言、 稻作民俗与稻作祭祀等方面。 稻作文化的特点具 体如下:(1)水文化。对于稻作民族来说,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缺水的稻作地区中就有很 多祭天求雨的节日或者祭祀活动。 (2) 祭祀文化。 虽然祭祀是由于对水的渴望以及对丰收的 期盼而来,但稻作文化的祭祀却不仅仅局限于求雨,稻作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认识到, 稻作需要太阳、水、土地和稻神的庇佑,因此有了对这些神的崇拜。然而,稻作地区自然环 境是潮湿的季风性气候, 尤其梅雨时节, 会有瘟疫发生, 因此稻作民族就有了与之相应的民 间信仰,比如太阳崇拜、药王神崇拜等等。此外,稻作民族为了保一家人出入平安,身体康 健,会用吞口神来做门神,企望能将所有的瘴气瘟疫都吞掉。在西南、中南、华南等地还有 建成大吞口和小吞口款式的民居,这就形成了今天的吞口式建筑。 (3)龙文化。对于稻作民 族的龙文化其实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比如刘芝凤编著的 《中国稻作文化概论》 中 认为:“稻作地区因雨水相对丰富,祭土地的庙,也几乎是村村寨寨可见,祭龙王的庙去不 普遍。 龙王庙主要分布在以汉族居住为主且缺水的地区。 山区稻作民族中, 看天种稻的 ‘雷 公田’很多,因此缺水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祭天求雨的节日或祭祀活动,但很少有龙王庙。 ” 而何兆雄在《论稻作文化》中提出,稻作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龙文化,他认为“水乡多蛇, 龙是蛇的化身,可司雨······以龙为名的稻作区有 230处,非稻作区或局部稻作区有 169处” 。从数量上看,我认为龙文化应该是稻作文化的一个特征,除此之外,对于雨的期盼不 应该有很大的地理差异, 即使是在南北方, 因此龙文化作为稻作文化的第三个特征。 在稻作 生产中, 也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方言、 饮食习俗、 居住习俗、 工艺美术、 婚丧嫁娶等文化现象。 然而,中国对于稻作文化的研究一直滞后于日本,日本学者很重视对稻作文化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 “稻作、 米的历史是同日本历史共同开始的, 稻作和米可以看作日本历史的象征, 至少是日本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难发现,稻作文化不仅使日本的社会生产力、生 产关系发生了巨变, 在此过程中, 日本也形成了其特有的民俗习惯。 而这其中较为典型的就 是民俗信仰和祭祀活动,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地朴素愿望,在这一 点上看这不仅是日本稻作民族的特点, 是整个东亚稻作民族的特点, 而其中的区别则是由于 生活习惯与其他客观因素所导致。 然而, 更大的区别在于稻对于日本的意义, 它已经超越了 经济的范畴,它已经成为了日本传统
1. 《中国稻作文化概论》
2. 中国稻作文化的进展与前瞻 胡立耘
3. 何兆雄《论稻作文化》
4. 靳英芳《日本稻作文化与祭祀研究》
范文三:第二章 东亚地区国家
第二章 东亚地区国家
第一节 日本
一、日本的概况
1、地理位置
日本全名为日本国(Japan),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西侧,是一个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4个大岛及其他数千个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37.78万平方千米。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2、人文习俗 截至2013年3月底日本人口总数为1.26亿人,比2012年减少26.6万人,连续4年减少。为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主要民族是大和族,通用日语。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别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
国花是樱花,首都东京。东京比格林尼治时间早9个小时,比北京时间早1个小时。
3、美食
日本的主食以大米为主、蔬菜、鱼与肉为副食的日本式餐点。
特色风味菜:寿司、拉面、生鱼片(一定要配上酱跟芥茉)
生鱼片的吃法:
生鱼片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食品。它的原料包括白色的贝类、虾类、鲷鱼、鲈鱼等,以及红色的三文鱼、鲣鱼。吃时要以绿芥末和酱油作佐料,既杀菌、又开胃,同时还能抵消生鱼片的寒凉。生鱼片盘中还经常点缀着白萝卜丝、海草、紫苏花等,体现出日本人亲近自然的饮食文化。
(1)、若盘中有几种种类时,应注意一下吃的顺序。首先该吃的是味道较淡的白肉鱼,而脂肪较多的则留在最后吃(从白到红的顺序)。
(2)、在吃生鱼片时,稍不留意就很容易把酱油溅在衣服上(若不慎溅上,应用湿毛巾擦拭)。为避免这种意外状况发生,可以将调味盘拿至胸前,或以棉纸权充托盘。
(3)、吃生鱼片时不可沾太多酱油。如果整块生鱼片都泡入酱油内,当然酱油很容易滴下;而酱油沾得过多,则会使生鱼片的原味尽失。
(4)、为了使生鱼片更加美味,应将芥茉直接涂抹在生鱼片中央,再将生鱼片对折,沾少许酱油吃,如此才能保持芥茉的原有香味。
(一)、用餐礼仪
1、不进食时,筷子须横放与客人平行并放在筷座上 。
2、不可将筷子竖直插在白饭中央 ,因在死者灵前的供桌上往往筷子才摆成这种形式。
3、不应将山葵及酱油混成糊状蘸吃 。
4、当注茶或斟酒时,需显示友善的态度,并且礼貌的拿起杯子配合,同时示意答谢
5、进食面类时,发出“嘶”,“嘶”声,以表示美味及赞赏 。
6、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作为客人就餐时,忌讳只食用一碗就说够了,第二碗饭即使是象征性的,也应要求添饭,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 。
7、喝酒时,日本人习惯为对方斟酒,而不是自斟自饮。
(二)民俗禁忌
1、日本人忌讳数字“4”(与“死”谐音),也忌讳与“苦”谐音的“9”,还忌讳“13”(因4加9等于是13)。
2、在颜色方面,喜欢红色(象征吉祥)和黄色(阳光色),忌讳绿色(不祥之色)和紫色(悲伤的颜色)。
3、图案方面,喜欢樱花、龟、鹤、松、竹、梅等图案,忌讳荷花图,常人不得使用菊花图案(皇室专用)
4、与日本人相处切忌有伤他们面子的言语和动作。交谈中不宜评论日本国内的政治问题和男女平等问题。
5、与日本人合影,不可三人一起(视左右被人夹着为不幸的预兆)
6、各个国家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手势表达的意思也不同,中国人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有“顶呱呱”的意思,而对日本人来说,这个动作表示骂他毫无赞赏之意。
在世界各国旅游交流的历史中,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东亚邻邦之间的交流,以其历史悠久、绵延不断、丰富多彩、双向互动、影响深远而引人注目。然而,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关系出现摩擦频繁、斗争激烈、矛盾趋于深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对于中日两国间的旅游交流的影响是巨大的,将“中日国民友好交流年”的友好交流气氛一扫而空。虽然不和谐的气氛暂时还挥之不去,但对于中日两国来说,旅游交流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从日本旅游资源概况、日本旅游业界、日本旅游行业组织状况、近五年日本旅游业发展状况等方面,对日本旅游市场进行综合分析。
全国旅游资源分布
日本交通公社调查部等机构将日本的旅游资源分成以下四个级别类型:特A级:能够代表日本、具有世界性感召力的旅游资源,例如富士山、法隆寺、姬路城、祉园祭等;A级:国民在一生中值得一去的旅游资游,例如芦之湖、天桥立、清水寺等;B级:能够代表地方(如关东地方、东北地方等)特色的旅游资源,例如筑波山、浜名湖;C级:主要为县内及周边居民利用的旅游资源。根据这一标准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日本共有9300处C级以上的旅游资源。
1.人文资源
日本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多集中在近畿地区(俗称关西地区)。关西是日本文化的发祥地,聚集了日本文物估计的80%和日本境内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半以上。
在近畿地区可以领略到日本传统节庆活动三大祭中的京都祉园祭和大阪的天神祭。京都的京舞、大阪的浪花调、德岛的阿波舞,不同的舞姿乐调反映出日本社会不同阶层人的生活喜好。
在日本的人文旅游资源中宗教旅游资源的地位相当突出。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日本保存有大大小小共8万多个神社和7万多个寺庙。京都的清水寺、金阁寺、银阁寺、世界上最大的殿堂式木结构建筑奈良东大寺、日本三景之一的严岛神社、镰仓大佛等都是游客络绎不绝的经典胜地。每年在各神社和寺院举办的各种传统祭典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日本国民前去参拜观光。
日本的人文资源中虽然没有像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那样宏伟雄壮的建筑物,但以其新奇特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游玩,在日本的旅游业中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今年迎来创建30周年的东京迪士尼乐园不得不说是一个创造了神话的世界性主题乐园,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自1983年4月15日开园以来东京迪士尼乐园已接待了5.4亿余人次的游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除此之外,世界科学技术博览中心筑波科学城、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深受漫画迷喜爱的手冢治虫纪念馆、柯南纪念馆等各种领域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2.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种类单调,局限性大。温泉、山地、海滨三大旅游资源为日本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日本旅游观光活动的内容及范围。日本的自然旅游观光活动
及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备大多以上述三大资源为中心而展开。日本列岛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温泉广布,全日本有温泉约1.91万余处,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旅游温泉达3000多处,供游客疗养、度假及游览观光。温泉旅游成为日本国内旅游业的主要旅游活动项目之一。
3.旅游资源特点
(1)旅游资源与完善的交通网络有机结合
日本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在促进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及旅游业发展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日本海、陆、空交通发达,各种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工具多以高速现代化为主,有高速公路、新干线列车气垫船、飞机跨海大桥及海底隧道等旅游资源与交通网络有机结合,不仅能综合开发利用各地区旅游资源,同时也加快了游客流通,缩短旅途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2)旅游资源的引伸性特点
日本旅游资源的引进性和外伸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为满足国内旅游业发展需要,积极从国外引进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产业。引进的旅游资源主要有珍禽异兽、稀有植物及花卉,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饮食、商品、文化及团体演出等。同时开办国际旅游业务,通过向游客提供各种旅游信息、介绍目的地国家的旅游资源状况,提供交通工具以及在国外设立跨国旅游服务公司等途径,利用国外旅游资源来发展日本的旅游业。
日本旅游业界
1.旅行社
(1)日本旅行社概况
日本旅行社采用西方垂直的分工体系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经营权限可划分三种类型:第一类旅行社:既可以开展国内外旅游业务组织,也可以进行产品分销;第二类旅行社:没有海外旅游业务组织的权限,相当于我国的国内旅行社;第三类旅行社和旅行代理商:从事旅游产品的分销,扮演零售商的角色。
近年来,日本的旅行社总数没有大变化。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第三类旅行社的数量减少了141家,究其原因是因为2008年开始日本整体的旅游市场不景气,上半年由于飞机燃油附加费的高涨,导致赴海外的游客大减,下半年由于全球不景气,因此国内旅行者和海外旅行者都大幅减少。2009年,依旧延续了2008年的不景气,再加之新型流感的蔓延,使得国内外旅行者都继续下滑。在这种不景气的环境下,应对危机能力不强的一些旅行社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靠从事旅游产品代销分销的第三类旅行社自然难以立足。
(2)旅行社业绩
目前日本约有1.024万家旅行社,其中只能从事旅游产品代销分销的第三类旅行社占半数以上,而可以开展海外旅游业务的第一类旅行社只占总数的7%左右,但也就是这不到10%的第一类旅行社却创造出了70%以上的业绩。
例如2010年业绩前10位的日本旅行社的总收入占市场份额的68.8%,其中JTB更是以21.5%的份额稳居第一,把其他旅行社远远地甩在后面,显示了其作为日本旅行业界的绝对王者地位。
(3)日本最大旅行社JTB
在日本,第一类旅行社除了具有强大的游客接待能力,更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JTB作为日本规模最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大型旅游集团,不仅是日本旅游业界的领跑者,在全球的旅游界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JTB在全球拥有2500家分支机构,包括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这些机构已经渗透到各类中小城市、甚至景点、甚至超市商场中,全球员工达26000多名。
JTB的前身是1912年建立的日本旅行社,在1963年设立株式会社日本交通公社,资金达到8亿日元,从事国内和国际旅游代理业务。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JTB又开始涉足金融保险领域。1983年8月发售“YESJTB卡”、1985年推出旅行券分期预付款计划、1987年11月发行百货商店通用商品券“NICESHOP”、1989年7月成立日本国际伤害火灾保险株式会社……由此,JTB从单纯的观光旅游企业逐步发展为多领域发展的综合性产业集团。进入21世纪,面对日本国内长期低迷的经济形势,JTB积极寻求新的商务模式,2000年2月,“JTBBenefit”在这一背景下成立,旨在为各公司员工提供外包的疗养及度假服务;同年4月,JTB与日本最大的门户网站YahooJapan合资成立“Tavi-gator”,利用Yahoo的网络召集能力,结合JTB的旅游专业服务,成为了日本网络旅游销售的领先企业。
2012年3月,JTB成立100周年,其业务涉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饭店餐饮、会议展览、金融保险、房屋地产、建筑装饰、教育卫生、技术情报、广告娱乐、印刷出版、运输物流、网络IT等多个领域。2.饭店业
从2000年至2010年日本饭店业总体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日本酒店的数量在逐步微增,而日式旅馆(其住宿设施通常以和式榻榻米房间为主,提供的料理、洗浴等服务也多以和式为特色)的数量却有大幅度的减少,2010年的日式旅馆数量比2000年减少了27%。从2009年开始,酒店客房总数以微弱优势超过日式旅馆;2010年,酒店的房间总数已大大超过日式旅馆房间数,实现了酒店房间数与日式旅馆房间数的大逆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日式旅馆基本是个人经营,在出现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由集团经营的大酒店则较易度过危机,但是家族经营管理模式的日式旅馆则容易遭受经济不景气的波及,如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不善的状况,则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2006年以后,日本酒店与旅馆基本保持每年100家的倒闭速度,其中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以及发生3·11大地震的2011年,倒闭的数量更是一度攀高,2008年倒闭了123家,2011年倒闭了119家。
3.主要旅游团体
(1)日本旅行业协会(JATA)日本旅行业协会是以改进对旅游者的旅行业务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等,并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借以为旅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观光事业的振兴做出贡献为目的。
目前,在日本观光厅登录的第一类旅行社以及在各都道府县登录的第二类和第三类旅行社中,日本旅行业协会正式注册的会员有1126家(截至2012年6月14日),此外,合作会员509家,国内赞助会员94家,国外赞助会员564家。
JATA致力于收集和发布有关旅行及交流的信息,确定相关课题的研究,与会员旅行社、行政机关等共同致力于开发新的观光资源,促进环保旅游,残疾人无障碍旅游等新型旅游模式以及促进旅游业发展。
JATA积极举办国际性的旅游博览会。以“JATA旅博”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的买家齐聚一堂进行国际业务洽谈,开展讨论旅游业发展的国际论坛,旨在开拓出境游、入境游及国内游市场,“JATA旅博”的规模堪称亚洲地区最大。
此外,作为日本主要旅游团体,其表彰活动也受到业界认可。JATA主要奖项包括,旅游线路大奖:对业界最优秀的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的旅游产品进行年度表彰;JATA旅游大奖:对旅游宣传,开发有较大贡献的旅游企业、团体、个人进行年度表彰。
(2)日本全国旅行业协会
“社团法人全国旅游业协会”,简称“ANTA”,成立于1956年,1966年变更为法人社团,1972年由当时的运输大臣(现为国土交通大臣)指定为旅行社的团体组织。现任会长为二阶俊博(自民党总务会长)。该协会在全国47个都道府县设有支部,约有6000个正式会员。
该协会的业务范围分法定业务和一般业务两大类。法定业务含五项内容和一项国家级考试的代行业务,一般业务指普及旅游知识、按照旅游业法改善工作、与旅游事业团体联系合作、对行政部门陈述意见等内容。
布置作业
1、如果有位日本朋友邀请你到他家做客,你应该注意哪些禁忌?
2、了解日本的主要旅游胜地有哪些?
第二节 韩国
韩国入境游人数以最高的高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了一直遥遥领先的美国、日本等国家,飙升为上升最快旅游客源国。据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保守估计,今年旅游的“韩潮”将一浪高过一浪,超过去年的总数。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韩国的概况.
一.基本国情:
1.国名 :大韩民国(THE REPUBLIC OF KOREA)
朝鲜半岛历史上有过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等封建国家。10世纪国名为“高丽”,意思是“山高水丽”。14世纪末,李氏王朝时始称“朝鲜”,意为“朝日鲜明”。
1897年李氏王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大韩民国”即源于此。这就是“韩”的来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前苏联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将半岛一分为二,形成了今天的局面。1948年美占区的朝鲜中南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简称“韩国”。
2.自然地理:
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99262平方公里。南部和西部有一些岛屿。北与朝鲜以“三八”线为界,东临东海。南与日本隔朝鲜海峡相望,西濒黄海。
境内主要山区,平原不到全国总面积的1/5,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东部和南部的沿海平原都非常狭窄。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天干燥寒冷,夏天炎热多雨。
3.人口、语言、民族:
韩国总人口5008.7万(2010年1月底),主要民族为韩民族(朝鲜族),属黄色人种东亚类型,占全国总人口的96.25%,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部分人信仰佛教和基督教。
官方语言为韩国语。
4.首都、国旗、国徽、货币:
首都:首尔(汉城) 。
人口1160万。位于半岛中西部汉江下游。第一大城市。
著名景点有景福宫、德寿宫、昌庆宫、昌德宫等。
1398年建成的南大门(崇礼门)被称为汉城的象征。
国旗 :太极旗。
中间为太极两仪图,旁有黑色四卦。白底代表土地。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圆内上下弯鱼形两仪,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阳和阴,象征宇宙。四卦中左上角是“乾”卦,代表天、春、
东、仁;右下角是“坤”卦,代表地、夏、西、义;右上角是“坎”卦,代表日、秋、南、礼;左下角是“离”卦,代表月、冬、北、智。整体图案意味着一切都在一个无限的范围内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象征东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国徽:中间是太极图,图周围是木槿花,下面的文字是“大韩民国” 。
国花:木槿花。
国鸟:鹊。
国兽:虎。
政体:三权鼎立的政体。
货币:韩元。
二.民俗民风:
1.性格:
韩民族在历史上培育了讲礼貌,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由此早就被誉为“东方礼仪之邦”。习惯以鞠躬并握手为礼。
韩国人保持着敬老爱幼、礼貌待人的传统习俗。韩国大男子主义严重。他们强调孝敬父母,夫妻互敬,朋友守信。
韩国重视文化教育,被世人称为“教育之国”。韩国人十分尊敬老师。他们有一句谚语“即使是老师的影子也不能踩”。
韩国人崇拜太阳,并自称为太阳神的子孙。
白色表示太阳光,故他们对白色倍加厚爱。
真挚的微笑和热情友好,是韩国人待客的标志。
礼貌语常用:“您好!”、“请慢走!”、“祝您一路平安!”、“祝您一路顺风!”等。
2.生活细节:
传统服饰为“韩服”,穿“船鞋”。
韩国民族姓氏共有411个。父姓世代相传,“金、李、朴、崔、郑”为五大姓。朝鲜人姓在前,名在后。
韩国人喜爱白色。朝鲜族有“白衣民族”的美誉。
饮食:韩国人的饮食主要有米饭、打糕、面条、粥、煎饼和冷面等。每餐必有汤。泡菜为韩国的特有食品。还吃拌生鱼片、凉拌菜。韩式烤肉。
注重 :讲究餐具的配用,注重汤的调料。
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爱辣、甜、香、蒜味。
主食 :米饭。打糕、汤饺和冷面。
副食 :牛肉、瘦猪肉、鸡、海味品、野味品等,偏爱狗肉。喜新鲜蔬菜。调料品爱用大酱、葱、姜、味精、蒜、辣椒、蜂蜜、芝麻和麻油等。
中餐 :喜吃中国的川菜。
酒水: 茅台酒。啤酒。凉白开水和绿茶。
3.节庆活动:
音乐和体育是韩国人不可缺少的两项活动。妇女喜爱压跷板、荡秋千;男子喜欢摔跤和打球。象棋和围棋广为流传。
传统舞蹈有著名的“太鼓舞”和“杖鼓舞”。扇子、衣冠和鼓是不可缺少的道具。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仍然是最重要的节庆日。 守岁:韩国人有在阴历大年三十除夕夜守岁的传统。据韩国史书记载,宫廷中这一晚要举行驱除妖邪的仪式—“傩礼”。仪式上,由10名戴“处容”面具的人随着音乐舞蹈。农村也用“农乐”驱除妖魔,迎来好运气。
重要节日
1月1日
元旦─新年。1月1日、2日为国家规定的公休日。 农历(国历)正月初一/民俗日
也称阴历新年,即春节。以祭祖的家庭典礼、特制的食物、传统游戏来庆祝。全家人团聚,亲朋好友间互相拜年欢度佳节。
3月1日
独立运动纪念日。纪念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
4月5日
植树节。这一天,政府官员、教师、学生以及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韩国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计划植树。
4月8日
释迦牟尼诞生节。佛教徒和其他国民都庆贺这个节日,纪念释迦牟尼诞生。
5月5日
儿童节。这一天为儿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让他们与父母一起尽情游玩。
5月8日
父母节。这一天是父母的节日,为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孝道而设立的节日。
5月15日
教师节。这一天,学生们会给老师送花或其他小礼物,或者大家一起请老师吃饭。教师在这一天,会受到社会的特别尊重。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受中国文化影响,韩国也有端午节,不过跟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不同,韩国端午节风俗主要为祭祀、演戏、游艺等,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其中以“江陵端午
祭”保存最为完整。2005年11月25日,“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
8月15日
光复节。1945年的这一天,韩国从日本35年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 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或称丰收节)。传自中国,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全国性节日之一。这一天要摆设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举行纪念仪式,晚上要一起赏月。
农历十月三日
开天节。这一天是传说中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韩国的日子。
10月9日
韩语节。为纪念1446年朝鲜世宗李裪的颁布训民正音(韩文)和普及和研究韩语而建立的日子。
12月25日
圣诞节。和西方一样,基督教徒和其他国民都庆贺这个节日,纪念耶稣诞生。
4.信仰和忌讳:
韩国人信奉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和天道教等。
他们崇拜熊,认为熊是本民族的祖先。民间还有把虎视为山神;马看成城隍的象征;猪为地神;狗为客鬼;蟒封为财神等。
“4”与“死”音相同,所以预示厄运。忌讳不礼貌的行为。如在人面前擤鼻涕、吐痰、掏耳朵或衣裳不整等。
一般在饮食上不爱吃羊肉、肥猪肉和鸭子;他们厌油腻;不愿喝清汤;熟菜中不喜欢放醋;不爱吃放糖和带花椒的菜肴。餐桌上一般用汤勺用餐,夹菜时才用筷子。
三.对华关系:
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
四.旅游:
80年代提出了“旅游立国”的口号,向“全体国民旅游职员化,整个国土旅游资源化,旅游设备国际标准化”的目标前进。
1988年汉城奥运会,使韩国势气大震。
“木偶人”是韩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韩国主要旅游点有首尔景福宫、德寿宫、昌庆宫、昌德宫、国立博物馆、国立国乐院、世宗文化会馆、湖岩美术馆、南山塔、国立现代美术馆、江华岛、民俗村、板门店 、庆州、济州岛、雪岳山等。韩国第一大岛济州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岛上的瀑布、海滩、浴场、绿树红花等自然风光,韩国最高峰——海拔1950米的汉拿山也屹立于此。
截至2011年10月,韩国拥有9处世界文化遗产和1处世界自然遗产,被收录进世界遗
产的韩国文化遗产包括:首尔宗庙(1995年)、海印寺(1995年)、佛国寺和石窟庵(1995年)、水原华城(1997年)、昌德宫(1997年)、庆州历史遗址区(2000年),高敞,和顺,江华支石墓遗址(2000年),朝鲜王陵40座(2009年),安东河回村。济州火山岛和熔岩洞窟于2007年被登载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著名的山区景点有五台山、雪岳山、智异山等。雪岳山的大胜瀑布和济州岛的正房瀑布也吸引着众多游客。
海印寺、通度寺和松广寺是韩国的三大名寺。
德寿宫、昌德宫、景福宫是著名的古迹旅游览胜地。
石窟庵——位于庆州吐含山,建成于774年。白色花岗岩石窟内有佛、菩萨、天王、罗汉等石像数十尊,为新罗文化的代表作。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圣才学习网
佛国寺——位于庆州吐含山,建于新罗王朝时期。被誉为韩国最精美佛寺。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海印寺——位于庆尚南道伽耶山。初建于新罗时期(802年)。是韩国三大佛寺之一。寺内藏经板库建成于1488年,内藏高丽大藏经板8万余块,是世界佛教的宝贵文献。高丽大藏经板和藏经板库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雪岳山——是太白山脉的最高峰。山上有神兴寺、洛山寺等名胜古迹,又有众多溪谷瀑布等自然景观。是韩国著名旅游胜地。
济州岛——是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的亚热带岛屿。岛中央的汉拿峰是韩国最高峰。山顶有巨大的火山湖白鹿潭。岛上还有45个火山熔岩洞窟和著名的正房瀑布。是韩国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
珍岛分海奇观——珍岛位于朝鲜半岛西南端海中。每年4月26日下午4点,那里海水会自然分开,露出一条长3公里平坦大道,游客可步行登岛。6时10分左右海水又合拢。每年这天,当地居民都举行“灵登祭”,游客达数十万人。
范文四:东亚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
东亚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各国之间的外交、军事安全联系、东亚各 国对美国的态度)
日本与朝鲜外交越来越紧密 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
日本和朝鲜近日在相对隐秘的情况下,达成了一份重启“绑架事件” 的协议——朝鲜同意就绑架问题重新进行“全面调查” ,而日本则承 诺解除部分对朝制裁。消息一出,引发了中国、美国、韩国的高度关 注。日本和朝鲜在此时接近的目的就成了外界探讨的有趣话题。 从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分析, 国家间关系的亲疏好坏是由利益驱 动的。因而日朝的突然接近,其本质应该是找到了利益共同点,从而 实现各取所需的国家利益诉求。
对朝鲜而言,走近日本,是打开外部“封锁”环境的一个既定步 骤。
从金正恩 2011年底获得最高统治权至今,只有蒙古总统访问过 该国, 此外几乎再无外国最高级别的首脑访问。 对外交往迟迟没有打 开,朝鲜成了在西方人眼中的国际弃儿。
中朝关系也并没有金正日在世时热络。金正日生前曾 8次访华, 特别是在去世前 2年确定金正恩接班后, 金正日 3次到访中国, 其中 一次中国国家主席**亲自从北京赶到东北长春与之会晤。 可见当 时中国对朝鲜的重视。
长期观察中朝关系的专家学者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中朝之 间的中高层交往实际上已经处于中断状态。去年 5月崔龙海访华, 7
月李源潮访朝后至今已经 1年左右, 中朝高层再无往来, 而金正恩执 政即将满 3年,却一直没有到访中国。
更值得关注的是, 近 1年来两国哪怕是部长间事务性的公开交流 也出现了缺失, 期间仅有作为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访朝磋商 六方会谈重启问题,而成果有限。在这名专家看来, “中朝关系确实 处于低潮。 ”
外交的难堪不仅意味着国际形象变差, 也令朝鲜最为看重的经济 利益受损。
韩国官方 5月公布的消息称中国已经连续 4个月对朝鲜 “断油” 。 虽然此种说法有失偏颇, 但朝鲜核试验之后, 中朝经济关系确实受到 不小影响。
早在去年 4月,中国外交部就联合国制裁朝鲜一事公开表态称, “我们将严格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履行相关国际义务。 ”而 朝鲜一直希望美韩对其提供粮食和金融援助一事更是无从谈起。 在与美韩关系紧张, 中朝关系迟滞的背景下, 打开对日关系的大 门自然成了朝鲜为数不多的“牌” 。
日本的安倍政权正好也有类似需求。
2006年安倍晋三对中国的闪电式访问,使得中日关系走出了小 泉参拜靖国神社的阴霾。这是安倍第一任期内最重要的外交成绩。 而在目前中日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 安倍第二任期的外交突破很 难再选择中国, “主攻”朝鲜就成了题中之意,毕竟朝鲜是唯一一个 东北亚地区与日本无邦交关系的国家, 对朝关系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
步,都能算作成就来炫耀。
“双方之所以选择斯德哥尔摩而没选择北京, 是担心中国窃听。 ” 韩国《朝鲜日报》对日本和朝鲜在万里之外的瑞典谈“绑架问题”这 样理解。该报称,这说明朝鲜有意疏远中国,给中国一个刺激;而日 本也可以借着走近朝鲜,给其传统盟友中国一个下马威。
有官方人士注意到, 上述表态的背景是, 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目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中国和韩国关系日益密切, **在 6月就 会访问首尔; 而日本和中韩因为领土和历史问题, 已经中断了首脑往 来; 朝鲜和韩国的关系更是降到了数年来的冰点, 以至于朝鲜官方媒 体公开用极为下流的语言辱骂朴槿惠。
因而, 中韩关系的火热更衬托了日朝关系的冰冷。 日本和朝鲜需 要互相取暖。
而在目前中日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 安倍第二任期的外交突破很 难再选择中国, “主攻”朝鲜就成了题中之意,毕竟朝鲜是唯一一个 东北亚地区与日本无邦交关系的国家, 对朝关系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 步,都能算作成就来炫耀。
于是解决 “绑架问题”成了满足日朝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中 国在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当中, 似乎被动充当了两国走近的 “月老” 。 军事安全联系
中国台湾网 10月 9日消息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 8日就《美日 防卫合作指针》中期报告出台表示, 《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的修改应 朝着有利于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方向推进。
韩国外交部官员当天重申, 给朝鲜半岛安全及韩国国家利益带来 影响的日本集体自卫权的行使等行动决不能在没有韩国政府同意或 要求的情况下进行。
美日两国向韩国政府就中期报告进行了预先说明, 为提高相关国 家之间的信任关系及透明度做出了努力。今后,在《美日防卫合作指 针》具体化的过程中,韩方希望美日两国继续保持透明性,并与韩国 保持紧密协商。 韩国政府今后将密切关注美日两国对防卫指针的修改 过程,必要时提出韩方意见。
当天, 美日两国政府在日本举行防卫合作小委员会会议, 出台了 《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中期报告,提出了今后的修改方向。此次修改 将反映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相关决定,以扩大日本的作用。 东亚各国对美国的态度
中国对美国
世界格局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变化,力量此消彼长 ~!
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 1949-1956年。
特点:军事上对新中国实行武装包围,海军封锁中国海岸 . 侵略中国 的邻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 和中国邻国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印 度 . 日本 . 韩国等)并大力扶助,保护台湾的安全:政治上不承认新中 国的国家地位!妄图扼杀新政权!
成因:新中国的成立代表在社会主义版图上又增加了一个大国, 美国 不甘心国民党在中国的失败, 仍抱幻想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手段颠覆 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由国民党为代表的傀儡或附属政权!
这性质和美国在解放战争中支持国民党一样, 美国认为国民党并没有 丢掉整个中国, 但同时也看到国民党的无能, 抛弃了增加一同盟国以 对抗苏联的政策,改变策略,直接插手中国,妄图直接颠覆政权,而 再让国民党代理统治!
第二阶段:1956年 — 1976年
特点及成因:新中国政权已经巩固,中苏关系恶化,苏美两大阵营冷 战,美国在世界战场上总体处于攻势,美国知道中国政权已经稳定, 而中苏恶交使美国看到了中国的利用价值, 妄图让中国站在自己的立 场上或者保持中立, 因而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承认新中国政权, 但中 美并未建交! 这一时段内美国对中国采取武力威胁和拉拢的双面政策, 妄图使中国倒向自己一边! 而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对美国的进攻都予以坚决的反击, 中国外部环境异常恶劣! 中美关系 时好时坏!
认识:苏美两国都走大国霸权政治路线, 中国处于夹缝中但坚决反对 霸权主义,因而双方都想以武力使中国屈服而加入自己一方!
第三阶段:1976年至 1991年
特点 . 成因及认识:由于美国在世界战场上多次败北,美国不得不在 全世界有所收缩,美国在冷战格局中处于守势,中苏关系十分紧张, 苏联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举进攻对中美都具有极大威胁, 中美形成利 益共同点,一致对抗苏联! 79年中美建交至苏联解体,中美握手言 和!
具体说还应该分个第四阶段:1991— 至尽
中美互利和互相竞争 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发展引 起美国的极大不安, 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多元化, 中国巨大的市场驱使 美国和中国走贸易路线, 但中美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中国 逐渐强大,中美同时互相竞争 ~
总的认识,国家的利益决定了双方关系的发展!
蒙古对美国
美苏超级大国的争夺是冷战时期公认的国际政治主题, 向来也是冷战 史学研究的中心。可是实际上 “ 冷战时期 ” 的历史比 “ 冷战 ” 要丰富得多。 本文试以一种 “ 本末倒置 ” 的眼光来研究冷战时期的历史, 即不以冷战 为聚焦点, 而把超级大国的对抗看作其它历史进程的外部和 “ 边缘 ” 的 条件。具体说,通过探讨冷战初期的 “ 蒙古问题 ” ,本文意图不在说明 中国的边疆事务对于冷战如何重要, 而是试图揭示美国从冷战出发的 对华政策如何成为中国解决民族边疆问题的一种条件。
中国古代传统政略的要旨之一是注重 “ 夷夏之防 ” , “ 内诸夏而外夷狄 ” 。 [1]清代满族统治者以满、 蒙、 汉、 藏、 回五部相互制约为立国的基础, 依然重在各部人民的隔绝,用血缘、文化关系确定内外亲疏。这种情 况到了民族主义在亚洲崛起的二十世纪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中国政治 生活中 “ 中华民族 ” 从代表单一汉族的族称演进为包容多民族的政治 概念, 成为坚持中国统一的主导观念, 同时中国边缘地区的各非汉族 也形成自身的现代民族观,并追求用文化或政治方式加以实现。
这时传统的模糊的 “ 内外亲疏 ” 观念早已不适用于中国的国家事务, 取 而代之的是用法律明确界定的 “ 内政 ”“ 外交 ” 范畴。于是,在中国从一 个传统帝国向现代 “ 民族国家 ” 转形的过程中,和中国 “ 主权 ”“ 领土 ” 息 息相关的民族冲突难以避免,核心问题往往涉及某个边疆民族的 “ 内 向 ” 或 “ 分离 ” ,解决过程常有国际势力卷入。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延续 几十年的蒙古问题便是一例。
从冷战的观点来看, 二十世纪中期的蒙古问题不过是细微末节。 但是 对中国和蒙古民族来说,这一问题却至关重要。当时,蒙古问题的进 一步发展对中国意味着与外蒙古关系的正式 “ 外交化 ” 和内蒙古继续 的 “ 内政化 ” 。对蒙古民族这则意味着同一民族被一道国界一分为二。
从 1921年到 1945年外蒙古演变成蒙古人民共和国, 这段历史和苏联 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早已为人熟知。但是如果以为 1945年 8月的中苏 条约和 10月在外蒙举行的全民投票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蒙古问题,则 是一种误解。 事实上, 这些从法律上确定外蒙地位的事件恰恰加剧了 中国境内的蒙古问题。 战后, 一些内蒙人士受到外蒙分离成功的鼓励, 并利用苏蒙联军占领华北、 东北一些地区所造成的便利条件, 开始积 极争取内蒙与外蒙的合并或内蒙在中国境内的高度自治。 由此而起的 斗争牵涉到党派斗争、民族矛盾、国际关系等多种因素。
在中国国内, 当时正在进行殊死斗争的国共两党对内蒙民族的自治要
求有不同的理解和对策, 但在维护中国对内蒙主权这一点上, 国共并 无二致。在国际上,苏联的战后外交政策继续维持传统的缓冲战略, 在苏联东部边界满足于巩固外蒙的卫星国地位, 而对外蒙政府的泛蒙 古倾向则加以约束。
这样, 美国作为在战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外国势力之一, 自然被内蒙一 些自治派别看成是最有可能援助它们的国际力量。但是本文对美国 “ 内蒙古外交 ” 的研究表明, 冷战初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对当时在内蒙出 现的自治和分离运动并没有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消极意义上讲, 美 国政府的态度是抑制战后内蒙古对中国离心的国际条件之一。
范文五:东亚地区国际分工的特点
东亚地区国际分工的特点
照着生产力和国际经济关系 的发展,东亚地区的国驿舟工发生 了巨大变化,己由低级形态向高缎 形态转按.目前有肚下几十特点: 1,阶梯型的多屡次第一层次 是发达国家日本.其经济,年}技水 平高,产韭结构呈现高技术化信 息化的特点.是东亚地区主要的高 技术譬出国,赉盒供应地和商品变 流市场.第二层次是韩国,中国台 湾,新加坡和香港(即着名的亚堋 "四小龙).它们是新兴工业化国 家和地区,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 略.现巳摆脱了不发达状态,正在 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技术密集型产 业,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过渡它们 的崭盎比鞍充裕.己成为东亚经济 发展中重要的资盎提供者第三层 玻是东南亚联盟国家,包括泰国, 马束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 国.长期以来.这些国家主要发展 农矿原料生产,是初级产品提供 者.
和"
穆传统产的机会,}}进外贵,大
力发展劳对密集型产韭,璺济发展 开始加l篑,尤其是泰国,马来西亚 有可能成为东亚第五小龙"六 小龙"等.但总的说来.无论是妊 济辑技水平.还是产业结构.均处 于转低层.
2,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发 展所史上东亚地区的国际舟工基 率上是日奉提供工业制成品.其他 国家和地区则提供农矿原料初级 产品.这是传统的垂直型国际舟 工.从六一年代初期起,"四小龙" 相继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转向出 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它们集中力量 发展劳琦密集型产品.使东亚地区 的国际分工发生了重太变化,表现 在"四小龙"与日本由原来的垂直 舟二逐渐转向水平舟工.当然,这 只是一种怔级水平的舟工.七十年 代.日本和"西小龙的水平舟工更 加扩太,而且深化.避^八十年代. 构,将劳对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 国家和中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 产业.使产业结构高级化.这样,日 葶和"西小龙"的水平分工程度进 一
步提高了.
3,缓冲型的竞争机制东亚地 区的国际舟工具有对态性和相互
迫赶性,主要表现为同一层攻内部
的竞争和各层攻问的相互竞争.目
前后者更为史出.在东亚地医三
十层次的相互追赶中.日本为最高
层,东盟国家为最低层,而"四小
竞"则处于中问层,起着缓冲作用,
使日本与东盟国家的矛盾和冲突
弱化.面且剖遣了东亚地区多边经
济台作的客观基础.
4,具有明显的外向性这种外
向性尤其表现在与美国的关系极
为密切.即技术从美国流向日本.
再版日奉流向亚洲"四小龙和东
盟国家;而商品则从日本,"四小
龙和东盟国家一齐浦^美国市
场.囱此,东亚地区在出口市场上
?积极开发新产品,参与全球大竟争
韩国汽车工业起步虽晚,但起点却很高.1979年在 理顺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后,立即宣布汽车为卜太出口 商品之一,定位于出口导向,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其市 场竞争主要是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我国的汽车厂 家在国内市场上互相较劲的内涵完全不同.同时,韩国 奉行进攻性的出口政策,已把第三世界作为其争后m 年的主要市场并将积极开拓美国和欧洲币场作为其 长期战略.为了开发新产品.他们专门建立了科研机 构,并高蔫聘请世界着名汽车设计师据统计,韩国每 年的汽车科研开发费就占其总投资的12%,所以,韩国 几乎每年都有两种新产品打人国际市场. ?韩国人强烈的国货意识
韩国车物美妍靡,一辆中等质量的轿车仅一万美 ?
26t
元左右.因此,韩国人都乐意购买本国车.且车子已成 为爱不爱国的象征在韩国,上自总统,总理,高级官 员+F至普通老百姓,都以坐国产车为荣.坐外国车则 被视为不爱国的表现.所以,尽管韩国早已取消了汽车 进口限制,但1993年仅进口了40?辆车.如今韩国人 开的汽车99%都是现代大宇,起亚三大汽车公司生产 的国货.1993年其国内汽车销售量达到143.6万辆.国 内市场活跃,需求旺盛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强大动 力之一.
如今,后来居上的韩国要立志作世界汽车界的巨 头,他们已从1991年起实施"x——'汽车产业发展计 划,计划到20o0年形成400万辆的汽车生产能力,外销 120万辆+力争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