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文言文阅读怎么做?
文言文阅读怎么做?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
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
(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怎样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
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范文二:研究报告文言文阅读怎么做?
文言文阅读怎么做,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
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
(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范文三:高考文言文怎么做
文言文阅读方法及做题技巧
一、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因此不少学生心理上比较紧张,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其实这种作法是很不正确的,作为文言应试的阅读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初读全文。
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最近几年高考都有一篇考人物传记的,看这样的文章要知道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一般有主人公,主人公有正反好坏之分,在人物身上,表现一种特殊的品格和性格。这要求考生解读人物关系,体味出人物的特有的品格和性格。作者写人物传记 ,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出于个人目的,通过人物传记,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能分析传记的基本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第一遍能懂六七成即可。往届有些考生在读文言语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应该说,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还是非常普遍的,其实你应该明白,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它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大可不必因此而紧张。
第二步:细读题目
在这一步骤当中,须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同时这一步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利用好几道题目,如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分析概括题等,因为在它们身上,你可以获得大量文段理解的信息。尤其是选择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或者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此题信息量非常大,虽然其中肯定有一项或几项不符题意,但错误的也往往只是些小问题。因此通过看最后一题,你对文意的把握必将会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有个很大的提高。
第三步:重读全文
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既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通过这一步阅读之后解答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也就驾轻就熟了。
应该说文言应试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学生须加以掌握和运用。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二、文言文阅读做题技巧
1、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2、代入法----知识迁移。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3、排除法----信息筛选题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
4 、析结构。推断它在文章中的结构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一、实词推断方法
(一)语境分析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如: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为画线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二)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
义提供了依据。故语法分析法主要根据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又
可称为词性推断法)。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状语是由副词充当
语法分析法示例:
(1)划分句子成分 信义著于四海 主语——“信用” 烟波微茫信难求 状语——“实在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谓语——“相信” 楚王贪而信张仪 谓语——“相信
(2)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 “之” +“(地点)垄上”——动词“到” 语法分析法补充
在判断词义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下面的规律: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
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3.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第一个词。
(三)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甚至采用互文的修辞格),其中处于相对应位置的两个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结构分析法示例:
1
析: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2
析:前后两个分句意思相反,“忧劳”的意思“忧思劳苦”可推知相反的意思是“安逸享乐”
结构分析法演练: 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任用 通五经,贯六艺 通晓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马
(四)联想推断法
1、联想课内语句推断
高考一般都采用“课外材料考课内”的方法,所以要推断词义就必须广泛地联想迁移,将考点与自己
所熟知的课内语句等联系起来,借助常见词语的语素,再根据语境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运用此种方法的前提是:对课本上学过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要善于归纳总结,分类记忆。记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多记例句,对于典型语句,一般要能做到出口成句,并对其意义、用法等特点了如指掌。这样,在遇到某个文言词语的时候,就可借助所学知识进行比照推断。
2、联想成语推断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其中的字词在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可可借助这些成语中
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成语联想示例: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同成语中的“恪”,是(恪守不渝 谨慎而恭敬)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副”,为之意。(“符合)
(五)邻字帮助法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
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邻字帮助法示例:
1、“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 ”。( 疲劳)
2“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 ”的意思。 (年幼)
(六)古今比照法 古今比照法是一种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的方法。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七)构字推断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讠(言)、辶(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如: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隹(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 月--肉、页--头、自--鼻、目--眼、尸--身体……
构字推断法示例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析:句中的“组”是以“纟”为偏旁,可以知道词义和绳索有关,前边有“系”(捆绑)燕父子,由
此可以推知“组”的意思为 “ ”(绳索)
(八)通假推断法 通假是文言文使用词语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 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如果用其他方法无法准确对词语释义时,不妨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说不定会柳暗花明。
通假推断法示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析:“取”,会意字,从手,从耳,象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取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
引申为“拿取”“夺取”等义,在此都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
虚词推断方法
“考纲”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其二:“在文中”: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2、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
题型设计: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
一、代入验证法 先理解翻译课内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比较推断材料中句子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韦公之来既逾月(未知) 何功之有哉(已知)
B.
二、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妣抚之甚厚。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庄子·秋水》)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④辍耕之垄上。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①“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译为“她”。
②“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④“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三、看对应位置: 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蜀道难》)
①“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四、看特殊标志: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苏洵《六国论》)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
①“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
③“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五、看语气表达 :有些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表达的语气推断。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欧阳修《伶官传序》)
①“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②“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③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六、看具体语境: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必须联系语境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蒲松龄《促织》) ②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归去来兮辞》) ④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①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②语境是写那些有能力到达险远的地方却没有尽力去做的人,会受到别人的讥笑,所以可以推断“焉”作指示代词,代“险远的地方”,可译为“那里”。
③“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④“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七、看句式特点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 (杜牧《阿房宫赋》)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③何以战? (《左传·曹刿论战》) ④竖子不足与谋! (司马迁《鸿门宴》) ⑤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
①“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定语后置,“石”是中心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④省略句,“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⑤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八﹑看前后内容:辨析虚词前后的语句内容区别虚词的用法。
①空中而多窍。 (《石钟山记》)
②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 (《过秦论》)
④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
①句“而”连接的“空中”和“多窍”不分主次、先后,表并列关系。译为“(大石)中间是空的,上面有很多窟窿”。
②句“而”后面的一项有进一层的意思,是递进关系,译为“国家形势险要而且百姓归附”。
③句“而”连接的两项时间一先一后,表示承接关系。译为“登上最尊贵的帝位来统治天下”。
④句“而”连接“立”和“饮”两个动词,“立”前的“起”是“起身”的意思,“立而饮之”应当译作“站着喝下了酒”,“立”是动词作状语,是“饮”的行为方式,因此,表示修饰关系。
【技巧补充】避 虚 就 实
一、前后同则同。
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文言句子中两个虚词前后的实词的词性或短语的属性相同,那么这两个虚词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
举例说明:请比较下列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A 者
①求者肩背相望 ②惟有饮者留其名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者”的前面分别是“求”和“饮”,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就可据此初步判定这
两个虚词“者”的用法是相同的。如果你据些判定不放心,也可以再看看“者”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者”的后面是 “肩背相望”和“留其名”这两个动词属性的短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①②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B 于
③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 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虚词“于”的前面分别是“隐”和“追”,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也可据此初步判定这两个虚词“于”的用法是相同的。同样,如果你据些判定不放心,也可以再看看“于”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于”的后面是 “九里山”和“宇下”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③④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二、前后异则异。
如果在解题过程发现虚词前后的实词或短语的属性不完全一致,那么这组虚词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
一致了。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请考生一定要灵活运用别的方法来辅助判定,比如联想教材上类似的句子,或联系上下文将其翻译出来,或用排除法等。
C 于
⑤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于”的前面分别是动词“礼”和形容词“贤”,其词性不相同,而虚词“于”的后面是“其嫂”和“弟子”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据此,我们该如何判定其用法是否相同呢?此时,考生就要联想到⑥“师不必贤于弟子”是教材上的句子,这一“于”是属于一词多义,在这里解释为“比”,而⑤“若季子不礼于其嫂”若解释为“比”就句意不通了。因此,可以确定⑤⑥两句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不相同的。
D 以
⑦以阿附魏忠贤论诚旦 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这一组虚词“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据此,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以”的后面是动词“阿附”和名词属性短语“大中丞抚吴者”,其属性不一致。因此,我们可以确定⑦⑧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不相同的。
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时要特殊处理,不用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说是省略句,即遇到虚词前后的词语有省略现象时,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后才来判定,不能不补充完整就来判定它。 同样,如果遇到宾语前置句是也要按宾语前置的规则来处理,不能按上述方法来处理。还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前后的实词有活用现象时要以活用后词性为准,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词性为判定依据。 E 以
⑨竟绐以他事辞去 ⑩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这一组虚词“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据此,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以”的后面分别是 “他事”和 “小”。这两个词从表面上看来其属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名词性短语,一个是形容词,但实质上一致的,因为“小”词在这一句中活用了的,即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因此,我们可以确定⑨⑩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课堂训练】
1、判断“焉”字的用法和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焉置土石”,
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骄而轻敌,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兼词,“于之”,在这里 ③兼词,“于何”,在哪里 ④句末语气助词,不翻译 ⑤疑问代词,“怎么” ⑥句末语气助词,“呢” ⑦代词,“他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子之才 忽魂悸以魄动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日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
C.于是襄子大义之 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D、子其自为计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温馨提示】1、要多种方法、多种思路综合利用,力求最简便、最有效地选出答案。
2、、此题型考查两方面内容,即用法和意义两方面。同学们需谨记用法相同意义有可能不相
同,但用法不同意义必定不同。
文言语句翻译
1、翻译得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
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
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 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
倒装、固定句式等。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
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
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估处理,
3、文言文翻译题的注意采分点——关键词语、重要语法现象
B.规律性的: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4、翻译文言文的两个关注点:
宏观上:联系语境,推断大意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微观上: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5、翻译口诀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句不离文,词不离句;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字字落实,
坚持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词序;专门名词,不必翻译;语句通畅,忠实原意
【练习】
一、、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
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一无所问。
1、太祖马鞍在库, 而为鼠所啮。
2、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3、儿衣在侧,尚啮,
1、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破了
2、现在单衣被(老鼠)咬破了,因此(我感到)很忧愁。
3、更何况 马鞍悬挂在柱子上 呢?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
(2)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3)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饥饿的人,很同情他。
译文:我看见很多人从我面前走过,可没有一个人同情我 。
译文: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还会同情我吗?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
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伊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为左右所谮,遂来奔。烈祖①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交,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烈祖纳其言。元宗②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宋齐丘党,恶其不附己,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及齐丘出镇,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卒以
为翰林学士。复置宣政院于内庭,以梦锡专掌密命。而魏岑已为枢密副使,善迎合,外结冯延巳等相为表里。梦锡终日论诤,不能胜,罢宣政院,犹为学士如故。乃称疾纵酒,希复朝。会钟谟、李德明分掌兵吏诸曹,以梦锡人望言于元宗,求为长史,拜户部尚书知省事。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惟署牍尾,无所可否。延巳卒文致其罪,贬饶州团练副使。梦锡时以醉得疾,元宗怜之,留处东都留守。周宗力
劝梦锡止酒治疾,从之,乃少瘳。召为卫尉卿,改吏部侍郎,复为学士。交泰元年,方与客坐谈,忽奄然率,年六十一。年后才逾月,齐丘党与败。元宗叹曰:“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赠右仆射,谥曰康。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众皆默然散去。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卷七》,有删改)
①烈祖:指南唐创立者李昪,为南吴建立者杨行密养子。②元宗:指李璟,是南唐第二个皇帝,后因受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左右所谮 谮:诬陷 B.元宗怜之 怜:可怜
C.乃少瘳 瘳:病愈 D.每以直言忤物 忤:触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机事多委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臣具以表闻
C.乃称疾纵酒,希复朝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常梦锡品行方正的一组是
①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②首召见慰勉。③梦锡终日论诤。④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因辞不得请。⑤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善传于人。⑤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B.常梦锡持重敦厚,品行方正,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
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
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自降尊号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4分)
(2)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3分)
(3)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3分)
9.B(怜:怜爱)
10.C(C都是“于是,就”;A前者为兼词,“于之”的合音词;后者为句末语气词。B前者为目的连词“来”;后者为介词,用。D前者为假设关系连词“即使”;后者为转折关系连词“虽然”)
11.D(①表现常梦锡自幼好学,擅长写文章;②通过写常梦锡被元宗抚慰勉励,间接表现其品格方正;⑤表现常梦锡虽诗歌清丽却不事张扬的性格)
12.A(是元宗让常梦锡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13. (1)常梦锡就苦口婆心规劝他改正,从不屈服,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规”“挠”“多”各1分,旬意通顺1分,共4分)
(2)常梦锡一辈子都想铲除齐丘朋党,遗憾的是没能让他亲眼看见(这一天)!(“去”“恨”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3分)
(3)但是常梦锡去世以后,人们都赞许他是正人君子。(“既”“没”“许”各1分,共3分)
范文四:[汇总]高考文言文怎么做
文言文阅读方法及做题技巧
一、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因此不少学生心理上比较紧张,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其实这种作法是很不正确的,作为文言应试的阅读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初读全文。
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最近几年高考都有一篇考人物传记的,看这样的文章要知道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一般有主人公,主人公有正反好坏之分,在人物身上,表现一种特殊的品格和性格。这要求考生解读人物关系,体味出人物的特有的品格和性格。作者写人物传记 ,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出于个人目的,通过人物传记,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能分析传记的基本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第一遍能懂六七成即可。往届有些考生在读文言语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应该说,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还是非常普遍的,其实你应该明白,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它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大可不必因此而紧张。
第二步:细读题目
在这一步骤当中,须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同时这一步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利用好几道题目,如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分析概括题等,因为在它们身上,你可以获得大量文段理解的信息。尤其是选择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或者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此题信息量非常大,虽然其中肯定有一项或几项不符题意,但错误的也往往只是些小问题。因此通过看最后一题,你对文意的把握必将会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有个很大的提高。
第三步:重读全文
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既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通过这一步阅读之后解答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也就驾轻就熟了。
应该说文言应试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学生须加以掌握和运用。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二、文言文阅读做题技巧
1、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2、代入法----知识迁移。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3、排除法----信息筛选题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 4 、析结构。推断它在文章中的结构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一、实词推断方法
(一)语境分析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如: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为画线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二)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
义提供了依据。故语法分析法主要根据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又
可称为词性推断法)。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状语是由副词充当
语法分析法示例:
(1)划分句子成分
信义著于四海 主语——“信用”
烟波微茫信难求 状语——“实在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谓语——“相信”
楚王贪而信张仪 谓语——“相信
(2)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 “之” +“(地点)垄上”——动词“到” 语法分析法补充
在判断词义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下面的规律: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3(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第一个词。
(三)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甚至采用互文的修辞格),其中处于相对应位置的两个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结构分析法示例: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析: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析:前后两个分句意思相反,“忧劳”的意思“忧思劳苦”可推知相反的意思是“安逸享乐”
结构分析法演练:
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任用 通五经,贯六艺 通晓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马 (四)联想推断法
1、联想课内语句推断
高考一般都采用“课外材料考课内”的方法,所以要推断词义就必须广泛地联想迁移,将考点与自己所熟知的课内语句等联系起来,借助常见词语的语素,再根据语境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运用此种方法
的前提是:对课本上学过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要善于归纳总结,分类记忆。记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多记例句,对于典型语句,一般要能做到出口成句,并对其意义、用法等特点了如指掌。这样,在遇到某个文言词语的时候,就可借助所学知识进行比照推断。
2、联想成语推断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其中的字词在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可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成语联想示例: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同成语“ ”中的“恪”,是“ ”之意。(恪守不渝 谨慎而恭敬)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为 ”之意。(“符合) (五)邻字帮助法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邻字帮助法示例: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其中“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 ”。( 疲劳)
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 ”的意思。 (年幼) (六)古今比照法 古今比照法是一种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的方法。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七)构字推断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讠(言)、辶(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如: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隹(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 月--肉、页--头、自--鼻、目--眼、尸--身体……
构字推断法示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析:句中的“组”是以“纟”为偏旁,可以知道词义和绳索有关,前边有“系”(捆绑)燕父子,由此可以推知“组”的意思为 “ ”(绳索)
(八)通假推断法 通假是文言文使用词语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 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如果用其他方法无法准确对词语释义时,不妨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说不定会柳暗花明。
通假推断法示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析:“取”,会意字,从手,从耳,象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取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引申为“拿取”“夺取”等义,在此都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
虚词推断方法
“考纲”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个文言虚词。
其二:“在文中”:,、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 题型设计: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
一、代入验证法 先理解翻译课内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比较推断材料中句子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韦公之来既逾月(未知) 何功之有哉(已知)
B.有石焉,翳于奥草(未知)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已知) 二、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先妣抚之甚厚。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庄子?秋水》)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辍耕之垄上。 (司马迁《陈涉世家》)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译为“她”。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译为“的”。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三、看对应位置: 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蜀道难》)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四、看特殊标志: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王羲之《兰亭集序》)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苏洵《六国论》)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五、看语气表达 :有些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表达的语气推断。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欧阳修《伶官传序》)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六、看具体语境: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必须联系语境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蒲松龄《促织》)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归去来兮辞》) ?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语境是写那些有能力到达险远的地方却没有尽力去做的人,会受到别人的讥笑,所以可以推断“焉”作指示代词,代“险远的地方”,可译为“那里”。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七、看句式特点
?多于南亩之农夫。 (杜牧《阿房宫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何以战, (《左传?曹刿论战》) ?竖子不足与谋~ (司马迁《鸿门宴》)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定语后置,“石”是中心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省略句,“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八)看前后内容:辨析虚词前后的语句内容区别虚词的用法。 ?空中而多窍。 (《石钟山记》) ?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履至尊而制六合。 (《过秦论》)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 ?句“而”连接的“空中”和“多窍”不分主次、先后,表并列关系。译为“(大石)中间是空的,上面有很多窟窿”。
?句“而”后面的一项有进一层的意思,是递进关系,译为“国家形势险要而且百姓归附”。 ?句“而”连接的两项时间一先一后,表示承接关系。译为“登上最尊贵的帝位来统治天下”。 ?句“而”连接“立”和“饮”两个动词,“立”前的“起”是“起身”的意思,“立而饮之”应当译作“站着喝下了酒”,“立”是动词作状语,是“饮”的行为方式,因此,表示修饰关系。
【技巧补充】避 虚 就 实
一、前后同则同。
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文言句子中两个虚词前后的实词的词性或短语的属性相同,那么这两个虚词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
举例说明:请比较下列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A 者
?求者肩背相望 ?惟有饮者留其名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者”的前面分别是“求”和“饮”,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就可据此初步判定这两个虚词“者”的用法是相同的。如果你据些判定不放心,也可以再看看“者”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者”的后面是 “肩背相望”和“留其名”这两个动词属性的短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B 于
?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虚词“于”的前面分别是“隐”和“追”,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也可据此初步判定这两个虚词“于”的用法是相同的。同样,如果你据些判定不放心,也可以再看看“于”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于”的后面是 “九里山”和“宇下”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二、前后异则异。
如果在解题过程发现虚词前后的实词或短语的属性不完全一致,那么这组虚词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一致了。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请考生一定要灵活运用别的方法来辅助判定,比如联想教材上类似的句子,或联系上下文将其翻译出来,或用排除法等。
C 于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师不必贤于弟子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于”的前面分别是动词“礼”和形容词“贤”,其词性不相同,而虚词“于”的后面是“其嫂”和“弟子”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据此,我们该如何判定其用法是否相同呢,此时,考生就要联想到?“师不必贤于弟子”是教材上的句子,这一“于”是属于一词多义,在这里解释为“比”,而?“若季子不礼于其嫂”若解释为“比”就句意不通了。因此,可以确定??两句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不相同的。
D 以
?以阿附魏忠贤论诚旦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这一组虚词“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据此,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以”的后面是动词“阿附”和名词属性短语“大中丞抚吴者”,其属性不一致。因此,我们可以确定??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不相同的。
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时要特殊处理,不用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说是省略句,即遇到虚词前后的词语有省略现象时,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后才来判定,不能不补充完整就来判定它。
同样,如果遇到宾语前置句是也要按宾语前置的规则来处理,不能按上述方法来处理。还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前后的实词有活用现象时要以活用后词性为准,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词性为判定依据。
E 以
?竟绐以他事辞去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在这一组试题当中,这一组虚词“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据此,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虚词“以”的后面分别是 “他事”和 “小”。这两个词从表面上看来其属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名词性短语,一个是形容词,但实质上一致的,因为“小”词在这一句中活用了的,即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因此,我们可以确定??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课堂训练】
1、判断“焉”字的用法和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骄而轻敌,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兼词,“于之”,在这里 ?兼词,“于何”,在哪里 ?句末语气助词,不翻译 ?疑问代词,
“怎么” ?句末语气助词,“呢” ?代词,“他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子之才 忽魂悸以魄动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日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
C(于是襄子大义之 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D、子其自为计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温馨提示】1、要多种方法、多种思路综合利用,力求最简便、最有效地选出答案。
2、、此题型考查两方面内容,即用法和意义两方面。同学们需谨记用法相同意义有可能不相同,但用法不同意义必定不同。
文言语句翻译
1、翻译得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
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
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 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
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估处理,
3、文言文翻译题的注意采分点——关键词语、重要语法现象
A.积累性的:重要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常用虚词、固定结构
B.规律性的: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4、翻译文言文的两个关注点:
宏观上:联系语境,推断大意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微观上: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5、翻译口诀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句不离文,词不离句;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字字落实,
坚持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词序;专门名词,不必翻译;语句通畅,忠实原意 【练习】
一、、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1、太祖马鞍在库, 而为鼠所啮。
2、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3、儿衣在侧,尚啮,
1、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破了
2、现在单衣被(老鼠)咬破了,因此(我感到)很忧愁。
3、更何况 马鞍悬挂在柱子上 呢,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
(2)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3)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饥饿的人,很同情他。
译文:我看见很多人从我面前走过,可没有一个人同情我 。
译文: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还会同情我吗,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伊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为左右所谮,遂来奔。烈祖?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交,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烈祖纳其言。元宗?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宋齐丘党,恶其不附己,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及齐丘出镇,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卒以为翰林学士。复置宣政院于内庭,以梦锡专掌密命。而魏岑已为枢密副使,善迎合,外结冯延巳等相为表里。梦锡终日论诤,不能胜,罢宣政院,犹为学士如故。乃称疾纵酒,希复朝。会钟谟、李德明分掌兵吏诸曹,以梦锡人望言于元宗,求为长史,拜户部尚书知省事。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惟署牍尾,无所可否。延巳卒文致其罪,贬饶州团练副使。梦锡时以醉得疾,元宗怜之,留处东都留守。周宗力劝梦锡止酒治疾,从之,乃少瘳。召为卫尉卿,改吏部侍郎,复为学士。交泰元年,方与客坐谈,忽奄然率,年六十一。年后才逾月,齐丘党与败。元宗叹曰:“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赠右仆射,谥曰康。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众皆默然散去。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卷七》,有删改)
?烈祖:指南唐创立者李昪,为南吴建立者杨行密养子。?元宗:指李璟,是南唐第二个皇帝,后因受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左右所谮 谮:诬陷 B.元宗怜之 怜:可怜
C.乃少瘳 瘳:病愈 D.每以直言忤物 忤:触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机事多委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臣具以表闻
C.乃称疾纵酒,希复朝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常梦锡品行方正的一组是
?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首召见慰勉。?梦锡终日论诤。?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因辞不得请。?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善传于人。?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A.??? B.??? C.??? D.???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B.常梦锡持重敦厚,品行方正,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
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
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自降尊号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4分)
(2)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3分)
(3)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3分)
9(B(怜:怜爱)
(C(C都是“于是,就”;A前者为兼词,“于之”的合音词;后者为句末语气词。B前者为目的连词“来”;后者为介词,10
用。D前者为假设关系连词“即使”;后者为转折关系连词“虽然”)
11(D(?表现常梦锡自幼好学,擅长写文章;?通过写常梦锡被元宗抚慰勉励,间接表现其品格方正;?表现常梦锡虽诗歌清丽却不事张扬的性格)
12(A(是元宗让常梦锡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13( (1)常梦锡就苦口婆心规劝他改正,从不屈服,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规”“挠”“多”各1分,旬意通顺1分,共4分)
(2)常梦锡一辈子都想铲除齐丘朋党,遗憾的是没能让他亲眼看见(这一天)~(“去”“恨”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3分)
(3)但是常梦锡去世以后,人们都赞许他是正人君子。(“既”“没”“许”各1分,共3分)
范文五:高考文言文翻译怎么做!
首先要把每个实虚词的解释了解透彻,这是基本,就好比看一篇文章一样,如果这篇文章有很多字你不认识,那么你肯定一知半解或者看不懂。我想到现在我们同学已经有80%的实虚词已经了解,剩下的时间看一下并用笔标记一下你不会的那些实虚词并把它背诵下来。接下来我们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及做题技巧。
一、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众所周知,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因此不少学生心理上比较紧张,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其实这种作法是很不正确的,作为文言应试的阅读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初读全文。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最近几年高考都有一篇考人物传记的,看这样的文章要知道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一般有主人公,主人公有正反好坏之分,在人物身上,表现一种特殊的品格和性格。这要求考生解读人物关系,体味出人物的特有的品格和性格。作者写人物传记 ,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出于个人目的,通过人物传记,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能分析传记的基本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第一遍能懂六七成即可。往届有些考生在读文言语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应该说,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还是非常普遍的,其实你应该明白,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它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大可不必因此而紧张。
第二步:细读题目。在这一步骤当中,须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同时这一步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利用好几道题目,如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分析概括题等,因为在它们身上,你可以获得大量文段理解的信息。尤其是选择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或者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此题信息量非常大,虽然其中肯定有一项或几项不符题意,但错误的也往往只是些小问题。因此通过看最后一题,你对文意的把握必将会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有个很大的提高。
第三步:重读全文。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既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通过这一步阅读之后解答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也就驾轻就熟了。
应该说文言应试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学生须加以掌握和运用。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二文言文阅读做题技巧。1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2代入法----知识迁移。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3排除法----信息筛选题
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4 析结构。推断它在文章中的结构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翻译文言句子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1、结合语境,把握句意。要翻译好一个句子,必须对整篇文章有一总体把握。将你要翻译的那个句子放在整个语段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基本把握所翻句子的大概意思。有些同学在初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有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词语上纠缠,结果反而难以明其意。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善于前后推导,整体把握语意。
2、落实句式特点。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每种句式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我们要识记一些典型例句并加以归纳整理。在翻译句子之时,先判断句式,然后在翻译时要翻出这种句式的特点来。如省略句就必须补出它所省略的成份,当然补充部分须加小括号;倒装句就必须按正常的语序来翻译;原句是疑问句,所译出的句子也应加上问号。文言文中还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现象:文言文固定格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固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结构,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一旦你没有准确判断出固定结构,那么你的翻译就会差之千里。详细类型见上所举。
3、落实重点虚词和实词。要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如“沛公军灞上”一句就考了词类活用的知识点,如果“军”字翻译错了,那就要失分了。所以在考试时应特别注意这些语法现象(包括虚词的一词多义),一旦涉及必须准确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忠实原文,不曲解,不任意添加或删减;“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流畅;“雅”则要求译文尽量生动形象,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包括句末的标点。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呢?这就得讲究翻译的方法。
翻译的基本方法。有五种,即:留、补、换、改、删。
1、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 例①: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记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2、补。即补出句中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顺畅。补充部分要加小括号。
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
例③: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3、换。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
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
例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带点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例⑤: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这方面例子很多。比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目
4、改。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要有下列几种:
(1)宾语前置句。例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翻译时都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
(2)定语后置。例⑦: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
(3)状语后置。例⑧: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句中划线部分译成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
(4)谓语前置。例⑨: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句中的“安在”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提在主语“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之前了,翻译时要改语序。
5、删。有些文言虚语在句中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有某些作用,有的起舒缓语气、凑足音节的作用;有些在句中,有些在句末,也有在句首的,如“夫”、“盖”等。对这些虚词,翻译时可酌情删去,即不必译出。
例⑩: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句中的两个“也”都是起舒缓语气作用的,“而”是起连接作用,都不必译出。又如“之”字,在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和标示宾语置、定语后置时,都不必译出。
以上介绍的五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选段固然在课外,但对于虚词、实词、句式等知识点的复习则应当立足课本,考前同学们必须化上一定的时间将课文中的文言文翻阅熟读,仔细研读课文,包括注释。最好能对每册的文言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
翻译口诀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句不离文,词不离句;联想推敲,辨别仔细;字字落实,
坚持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词序;专门名词,不必翻译;语句通畅,忠实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