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心跳骤停的抢救
心跳骤停的抢救 128内蒙古中医药
心跳骤停的抢救
龙唯'
摘要:心跳骤停是指心脏突然衰竭,不能搏出足够的血液来保证大脑及其他重要器
官的需要,呼吸突然停止,机体不能进行有效的
气体交换.一般在心跳停.if-.5,8分钟内称临床死亡,处于这个期间的患者是有可
能被抢救过来的,但如果超过8分钟则进入生物学死亡 期,患者无法被抢救过来,因此抢救必须争分夺秒. 关键词:心跳骤停;抢救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0)10-0128—01 1心跳骤停的标志
神志完全丧失,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 大,各种生理反射消失.
2心跳骤停的抢救
一
旦确诊为心跳骤停应迅速,准确,熟练地进行抢救,保证心, 脑,肺复苏成功.首先立即用拳头尺侧以中等强度力量从20-25em 高度向胸骨中下1/3交界处锤击1次,部分病人可瞬即复律. 2.1初级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主要包括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压三步曲.
迅速清除口腔黏液,分泌物,呕吐物,必要时用吸引器吸痰,发现 假牙立即取下,检查和清除气道内异物.?人工呼吸:在保持气道 通畅的同时,必须立即开始人工通气,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 最好的方法.当时间和条件不允许时,口对口呼吸不失为一项有 效而简易的人工通气方法.?胸外按压:胸按压可使胸腔内压改 变而产生抽吸作用,改善全身血流量,恢复循环,有利于维持重要
器官的血液灌注.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下切迹上方置两横食指,按 压的力应平稳,有规律的进行,其频率为8O,100次,min,和呼吸 之比为30:2,深度为4,5cm.
2.2高级心肺复苏:即进一步生命支持是基础生命支持的延伸,主 要措施包括气道插管建立通气,除颤恢复心律,建立静脉通路并 应用必要的药物维持已恢复的循环.?除颤和复律:心脏骤停时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及时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虽可 部分维持心脏功能,但极少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而迅速恢复 有效的心律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中止室颤最有效地方法 就是电除颤.?药物治疗:迅速建立1,2处上肢静脉通道,给予急 救药物.常用的药物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 因以及呼吸兴奋剂等.
2-3复苏后处理:其处理原则和措施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 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脑水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34400O) 2010年3月11日收稿
肿,急性肾衰和继发感染等,以上对所有心肺复苏后患者均适用,其中重点是脑复苏.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在缺氧 的状态下,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脑血流的维持主要依赖 脑灌注压,任何导致颅内压升高或体循环平均动脉压降低的因素 均可降低脑灌注压,进而进一步减少脑血流.对昏迷患者应当维 持正常的或轻微增高的平均动脉压,降低增高的颅内压,以保证 良好的脑灌注.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降温:复苏后的 高代谢状态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体温增高可导致脑组织氧供需关 系的明显失衡,从而加重脑损伤.因此心跳状态复苏后,应当密切 观察其体温的变化,急救采取降温退热措施.?脱水:应用渗透性 利尿剂配合降温处理,从而减轻脑组织水肿和降低颅内压,进而 有助于大脑功能恢复.?防治抽搐:通过应用冬眠药控制缺氧性 脑损伤引起的四肢抽搐以及降温过程的寒战反应.?高压氧治
疗:通过增加血氧含量及弥散,提高脑组织氧分压,改善脑缺氧, 降低颅内压.?促进早期脑血流灌注:抗凝以疏通微循环,用钙拮 抗剂解除脑血管痉挛.
大动脉搏动出现,呼吸恢复,心音出现是复苏有效的指标. 一
旦心肺复苏成功,应将病人送至监护病房,继续连续密切监测 至少48,72小时,并对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发疾病给予适当处理. 监测的内容包括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心电图,出入量,电解质, 肾功能,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 的恐惧,更好地配合治疗.
3结论
心跳骤停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症,抢救有效时问只有4— 6min,医护人员及时积极的抢救,可使半数以上心跳骤停的患者成 功获得心肺复苏.应强调有关抢救队伍的建立和培训,平时加强 锻炼,以提高急救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玉.现代临床急诊急救与危重病抢救规范化诊疗操作实务全 书【M】.北京:金版电子出版社.2002.
f21景炳文.急症急救学【M】.上海:上海科技普及出版社.1995. 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宋鹏'
关键词:全口义齿;固位不良;原因;处理
中图分类号:R783.6文献标识码:B
造成全口义齿固位不良易脱落的原因很多,但本人在几十年 的临床实践中,认为上下颌的前弓区,上颌结节的平面间隙及下 颌舌两侧翼缘区后基托伸展不足,以及正中牙合不正确而致义齿 固位力不足脱落,经过反复确定牙合关系,延长上述一两处后固 位力可明显增强,现报道如下.
1上颌义齿基托个别处适度伸展
伸展的部位有上颌结节部,颊间隙,前弓区基托.上颌结节呈 圆突状骨突,外侧为颊间隙一般较深,义齿基托可充分伸展,增厚 增宽.如过满或过短则义齿固位力欠佳而引起脱落,上颌前弓区 是指上颌唇系带和颊系带之间的区域,此间隙较宽无肌肉附着, 基托边缘在不影响上唇活动的情况下尽量伸展至相当高度,可获 得良好的固位力.
?陕西省神木县医院口腔科(719300)
2010年3月3日收稿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10---0128—02
2下颌义齿基托个别处适度伸展
伸展的部位有前弓区及两侧翼缘区基托.下颌前弓区有口轮 匝肌,下唇方肌纤维附着,其伸缩性较大抗力较强,所以义齿基托 边缘不能做充分伸展,否则影响这些肌肉的正常活动,反而固位 不良.
翼缘区基托不但要越过内斜线,而且在磨牙的后下方,骨面 斜后外方,该处常形成向后外的倒凹区,基托要伸展到倒凹区,才 能有良好的固位力,伸展的幅度要取非常准确的印模. 3破坏全口义齿固位力的原因
破坏全口义齿固位力的原因主要是正中牙合关系的错误,当 牙列缺失后口内失去牙列支持,能动的下颌可有前伸,左右各种 移位,为了使全口义齿有完全咀嚼等功能,这种义齿必须建立在 正确的上下颌关系位置上.否则义齿戴人将发生下颌后退或前 伸,后牙咬牙合关系紊乱,前牙无咬牙合而致脱落.
范文二:心跳骤停患者抢救的护理体会
心跳骤停患者抢救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组织方案,使心肺脑复苏的各项抢救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同步实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2例在心内科住院中确诊的心脏骤停患者,组织分工抢救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提出不足并加以改进。结果:仅?期复苏成功2例,?期复苏成功18例,?期复苏成功10例,抢救成功率为93.75%,死亡2例,死亡率为6.25%。结论:心源性猝死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只要注重护士业务基本能力培养、加强专科知识规范化培训,严格科学的管理、注重团队意识培养才能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减少人为浪费时间,能按生存链概念即4r序列进行心肺脑复苏,记录及时,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士对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发生的预见性和快速处理的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提提高护士的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室颤;抢救;护理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搏,射血功能终止,导致全身血液供应中断,脉搏消失,呼吸停止,意识丧失,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急症,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1-3]。严密的组织与分工可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使心肺复苏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有序的贯彻实施,大脑对缺氧的时间只能耐受4,6 min,及时积极的抢救,可使半数以上的心脏骤停获得心肺复苏。而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效如
何主要取决于反应的速度,特别是在2 min内抢救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4-5]。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而获得生命延续。对3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抢救研究表明,心血管内科患者是发生心跳骤停较多的科室,所以护士要有对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发生的预见性和快速处理的能力,科室护士长要重视护士基本知识学习,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只有切合实际、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总结2005年6月,2008年10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6,90岁,均确诊为心脏骤停。其中冠心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肌病4例,心肌炎2例,pci术后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
1.2 复苏方法
根据《200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原则进行。
1.3 组织分工方法
配合医生分成5组:第一组负责人工呼吸,包括气囊面罩给o2、气管插管、吸痰、接呼吸机。第二组负责人工循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上心电监护,备好除颤仪、除颤。第三组建立静脉通道和静脉给药。第四组负责降温,上冰帽,联系家属或与在场家属沟通。第五组负责监测生命体征和记录事件经过,各组工作同步进行,互相配合。
1.4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
心搏恢复?2 h属?期复苏成功(不以血压为标准);心搏恢复后建立有效循环(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大于80mmhg?24h属?期复苏成功;心肺复苏后,无严重脑功能障碍、意识清楚(动脉收缩压大于等于100mmhg并保持平稳)属?期复苏(脑复苏)成功。通过3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护理观察表明,重视护士素质的提高,加强科室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6]。
1.5 抢救过程
32例患者突然发生心跳骤停,护士立即备齐抢器械及药品,同时通知医生。立即给与心肺复苏,兴奋呼吸中枢,升血压,头部降温,纠正酸中毒,同时有心率失常者纠正心律失常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2 结果
32例患者中,仅?期复苏成功2例,?期复苏成功18例,?期复苏成功10例,抢救成功率为93.75%,死亡2例,死亡率为6.25%。
3 抢救护理体会
3.1 对心跳骤停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3.1.1 冠心病:严重的心肌缺血、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时。
3.1.2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如低血钾。
3.1.3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不当,32例中,其中1例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不当。
3.1.4 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缓慢心律失常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3.1.5 容量的不足或过重。
3.1.6 各种诱发因素:如饱餐、过度劳累、用力排便。
3.2 高危人群进行持续ecg监测
3.2.1 持续进行心电活动监测,观察各类心律失常,以便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进行正确的处理。
3.2.2 当发生短阵室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高度房室传导阻滞、rn-t时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发生心电图表现为室颤立即给电除颤并立即进行抢救和报告医生。
3.3 高危人群作好抢救应急准备
3.3.1 对高危患者用留置针开通好一路静脉,以便发生意外时药物及时供给。在抢救整个过程中维持良好的静脉通道非常重要,最好用留置针输液,避免因患者躁动输液针刺破静脉及多条静脉输液时反复穿刺。
3.3.2 备好各种药品、设备、器材,做到随手可及。值班护士必须知道抢救仪器定点放置,接班时首先要观察是否在定点位置、是否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所有附加配件是否齐全。如有高危患者时,特别是除颤仪的准备做到按常规连接好监护导联,电极板涂导电湖,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患者在监护过程中,电极片的贴放要避开电极板安放位置。
3.3.3 统一抢救药物的配制:全部按规定,以1 ml 1 mg统一的比例稀释。药物放置固定位置,所有药物护士掌握其用法、用途、给药途径。
3.4 加强护士抢救技能培训
3.4.1 注重基础知识的培训,营造一个学习型的护理队伍,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学历考试;只要是参加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排班时尽量保证其有足够的时机。
3.4.2 重点培训护士对心电图的观察及判断,让护士掌握操作技能及学会分析心电图图形。
3.4.3 特别重视抢救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在早交班时将前1日做过抢救患者的心电图组织护士进行分析及护士长进行讲解,让护士将心电图的图形特征与患者病情结合起来分析判断,提高护士对心电图的观察能力。
3.4.4 让全科护士做到人人参加除颤仪、吸痰技术、cpr规范化培训,必须个个通过考核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本组的抢救过程中,抢救成功率高于护士的观察水平及抢救技能有关,还与抢救的时机有关,因为抢救医生的级别再高,抢救技能再强,如果患者在有效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都是徒劳的。
3.4.5 每一例心跳骤停患者都要对抢救经过及过程进行讨论总结,特别是抢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吸取教训并进行改进,成功的做法总结后推广,逐步提高抢救技能及水平。
3.5 制定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组织方案
3.5.1 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心脏骤停由于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在抢救过程中往往显得比较混乱,特别遇到年轻医生、护士更容易措手不及,制订组织分工方案作指引,规定:护士长在场时由护士
长指挥护士分工,护士长不在场时由主管护士指挥分工,各班刻不容缓地执行,通过严密的组织分工,各负其责,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即使年轻护士按照抢救指引,也能够冷静应对,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
3.5.2 快速实施各项措施:更好地按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生存链概念即4r序列进行心肺脑复苏。
3.5.3 及时降温保护脑细胞:在进行组织分工前,往往忽略降温措施或者不及时,通过组织分工,发生心脏骤停后,在心肺脑复苏的同时即可上冰帽、冰袋,落实降温要早、快的原则,减低脑耗氧,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脑复苏概率,体温降至32,34?较合适。
3.5.4 规范快速静脉给药:负责静脉通道和静脉给药组,最好两人配合,建立2,3条静脉通道,一人负责抽吸药物,一人负责静脉推注,更好地执行医嘱,一人负责时,往往来不及稀释药物,便直接静脉推注药物(如肾上腺素),延长药物起效时间,一人负责抽吸能用20 ml盐水稀释药物,达到药物直接进入中心循环的效果,药物起效快。
3.5.5 准确及时记录病情:一人负责记录事件的经过,目前医疗形势严峻,患者和家属的防范意识较高,以前均是把用过的药物安瓿放在一起,过后回顾记录,容易遗留口头医嘱,专人负责记录患者每分钟的生命体征、用药种类、剂量、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
何时吸痰、除颤等,抢救过程中的用药量,一目了然,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再用药的剂量和间隔,也有了一手的真实抢救材料,可减少医疗纠纷。
3.5.6 伦理学方面:在患者复苏期间,有专人与到场的家属保持交流和沟通,使患者家属可以理解和接受事实,能够随时解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对患者家属有积极的心理学意义。
3.6 对护士工作责任心及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实行科室护士的目标考核管理,调动护士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心及团队凝聚力。
3.6.1 培养护士慎独精神,定期组织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以增强工作责任心。
3.6.2 注意护士团队精神培养,做到相互查缺补漏。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在岗护士都要积极参与,共同为患者的生命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抢救工作。
3.6.3 严格执行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确保护理工作的及时落实及规范。
4 讨论
心源性猝死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若不能获得有效的治疗便可进展为心源性猝死。而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反应速度,特别是在2 min内抢救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而获得生命延续。心血管内科患者是发生心跳
骤停较多的科室,所以护士要有对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发生的预见性和快速处理的能力,抢救时必须人员到位,动作敏捷,分秒必争。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的抢救意识,抢救水平。科室护士长要重视护士基本知识学习,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有切合实际、对心脏骤停患者抢救过程进行研究、讨论并进行对抢救不足的地方进行改善,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只有注重护士业务基本能力培养、加强专科知识规范化培训,严格科学的管理、注重团队意识培养,加强医护密切配合才能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刘绍辉,张学军.实用专科护士丛书:心血管内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53-454.
[2]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治疗适应指南[s].2004.
[3] 秦得春,郭学奎,李秀华.心脏病围手术期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09.
[4] 中华护理学会主编.临床高新技术知识与现代护理1 400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9.
[5]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40,
[6] 陈维周,许玉韵.心血管病治疗学[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1:253.
范文三: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程序
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程序 1. 立即判断心跳、呼吸是否停止(意识丧失、无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以及停止时间。一面抢救,一面设法呼叫医师。 2. 开放气道:去枕,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头复位,压额抬颌,避免舌后坠,保持呼吸通畅。
3. 立即行人工呼吸,进行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或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胺压,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建立有效的循环及呼吸通道。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30:2。 4.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按医嘱留取血标本、用药,一路应用抢救药物(近心端静脉),一路应用酸碱平衡液或常规液体。 5. 持续心电监护或做心电图,根据心电图形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若证实为室颤时,立即协助医师行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 6. 脑保护:头部及体表大血管处放冰帽、冰袋降温,降低机体耗氧量。
7. 密切观察病人心跳、呼吸、血压、瞳孔、尿量等,并准确认真地完成抢救护理记录。
8. 预防及处理复苏后的各种并发症,如感染、急性肾衰、水电解质紊乱、脑水肿的等。
9. 保持抢救现场忙而不乱,及时清理用过的物品及药品,并注意保存。以便于补记医嘱和药物。
范文四:心跳骤停的抢救流程图
心跳骤停的抢救流程图
一、 流程
病人发生心跳骤停
立即就地抢救
呼吸
叩击心前区,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
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
脑复苏
观察生命体征
记录抢救过程
二、抢救原则
1、 病人发生心跳骤停时,立即就地抢救。
2、 紧急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参与抢救。
3、 若病人为室颤造成心跳骤停时,立即心前区叩击1—2次,同
时准备除颤仪进行非同步电击转复心律,若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反
复进行除颤。若病人为非室颤造成的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
心脏按压60—80次/分。
4、 畅通呼吸道行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后机械
通气。
5、 心电监护。
6、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
7、 及时采取脑复苏,头部置冰袋或戴冰帽以保护脑细胞。 8、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的变化。 9、 做好有关抢救、观察的记录。
范文五: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则与流程
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则与流程 一、 流程
二 、 抢救原则
1、 病人发生心跳骤停时,立即就地抢救。
2、 紧急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参与抢救。
3、 若病人为室颤造成心跳骤停时, 立即心前区叩击 1— 2次, 同 时准备除颤仪进行非同步电击转复心律, 若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反 复进行除颤。 若病人为非室颤造成的心跳骤停时, 应立即进行胸外 心脏按压 60— 80次 /分。
4、 畅通呼吸道行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后机械 通气。
5、 心电监护。
6、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
7、 及时采取脑复苏,头部置冰袋或戴冰帽以保护脑细胞。
8、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的变化。
9、 做好有关抢救、观察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