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髌韧带损伤
髌韧带损伤
概述髌韧带损伤在临床上也很多见,来就诊者多为慢性。急性的轻伤,都被患者忽略而不就诊。因为急性轻伤,症状都不严重,重伤者髌韧带也不会离断,只有从胫骨结节处撕脱。这是由于髌韧带肥厚而坚韧的缘故。当然极少数由于铁器直接切断髌韧带造成离断的也是有的,那毕竟是少数,大量的就诊者还是慢性损伤。故此病普通常规疗法收效甚微,或极易反复。 局部解剖髌韧带是股四头肌延续的筋膜,从髌骨上面至髌骨下缘收缩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此韧带肥厚而坚韧,位于膝关节囊的前面,作用是股四头肌收缩时,它受到很大的拉
-
概述
髌韧带损伤在临床上也很多见,来就诊者多为慢性。急性的轻伤,都被患者忽略而不就诊。因为急性轻伤,症状都不严重,重伤者髌韧带也不会离断,只有从胫骨结节处撕脱。这是由于髌韧带肥厚而坚韧的缘故。当然极少数由于铁器直接切断髌韧带造成离断的也是有的,那毕竟是少数,大量的就诊者还是慢性损伤。故此病普通常规疗法收效甚微,或极易反复。
局部解剖
髌韧带是股四头肌延续的筋膜,从髌骨上面至髌骨下缘收缩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此韧带肥厚而坚韧,位于膝关节囊的前面,作用是股四头肌收缩时,它受到很大的拉力使膝关节伸直。(见图八十一、八十二)
病因病理
在突然猛力伸腿、急剧收缩股四头肌时,多容易拉伤髌韧带,或受到外力强制屈曲膝关节,也容易拉伤髌韧带。但髌韧带肥厚而坚韧,一般不易拉断。拉伤后在胫骨粗隆附着点处都有部分纤维撕脱或撕裂,而致慢性的少量出血,病程日久,机化结疤,局部血运和新陈代谢受阻,引起顽固性慢性疼痛。
临床症状
髌韧带的附着点,胫骨粗隆处疼痛,膝关节不易伸直,走路跛行,能上楼,下楼不便。
诊断
? 有外伤史。
? 髌韧带附着点,胫骨粗隆处有疼痛和压痛。
? 股四头肌收缩,引起疼痛。
治疗
患者仰卧,屈膝让足掌平稳放于治疗床上,过针刀点是在髌韧带的附着点处的压痛点。刀口线与髌韧带纵轴平行,针体和髌韧带平面垂直,深度直达骨面,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如有硬结纵行剥开。一般一、二次可愈。
注意事项
进针刀点必须在髌韧带附着点胫骨粗隆处,否则治疗无效。
原文链接:http://pain.banzhu.net/article/pain-6-236719.html
范文二:【特色疗法】浮针连载61:髌韧带损伤
一、概述
髌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以慢性损伤较为多见。急性损伤,往往被患者忽略而不就诊,日久形成慢性损伤;急性重症,髌韧带往往不会断离,只是从胫骨结节处撕脱,这是由于骸韧带肥厚面坚韧的原因。本病用常规治疗收效缓慢,极易复发。
二、病因病理
突然猛力伸腿、急剧收缩股四头肌时,多容易损伤髌韧带;或强制屈曲膝关节,也容易拉伤髌韧带:急性损伤后在胫骨粗隆附着处有部分纤维撕脱或撕裂,而致慢性的少量出血,病程日久,机化形成瘢痕。
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受阻,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引起顽固性慢性疼痛。
三、临床表现
髌韧带的附着点,胫骨粗隆处疼痛,膝关节不易伸直跛行,下台阶时疼痛加剧。
四、治疗
【病案举例】
张某,男,20岁,大学生,患者诉前日踢足球时左膝部拉伤,膝盖下疼痛,行走和上卜楼梯时髌前疼痛加重。用浮针从左膝髌韧带下15cm处向髌骨下刺入扫敞两分钟留管,治疗一次疼痛减轻,四次基本痊愈,嘱其注意休息,一月后回访未复发。
范文三:弹性减张治疗髌韧带断裂
弹性减张治疗髌韧带断裂 雷 云 , 刘 健
(四川宣汉县人民医院 , 四川 宣汉 636150)
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003年 4月收治髌韧带断裂 8例 , 修 复断端后经克氏针 、 橡胶管弹性减张治疗效果满意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 男 5例 , 女 3例 。 左侧 3例 , 右侧 5例 。 年龄 21~65岁 , 平均 45. 4岁 。 根据髌韧带断裂部位分类 , 靠髌骨下极端合并少许骨块撕脱 3例 , 髌韧带中段断裂 2例 , 胫骨结节部撕脱 3例 。 开放性损伤 4例 , 其中 1例合并前交叉 韧带断裂 , 2例为陈旧性髌腱断裂 。
1. 2 治疗方法 陈旧性髌腱断裂术前行髌骨骨牵引 1~2周 。 手术行膝前内侧 S 形切口显露髌骨 、 髌腱和胫骨粗隆 、 切 除断面填充瘢痕 , 用半腱肌重建髌韧带 。 新鲜髌韧带断裂者 用可吸收 1 0线缝合 , 髌骨 、 胫骨结节有小块骨撕脱者 , 在骨 骼上钻 3个小孔后对应缝合 。 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用可吸收 线一期缝合 。 于髌骨中上段及胫骨结节各穿一根相互平行的 粗克氏针 , 膝关节伸直位下 , 用橡胶管于膝部两侧将远近端 克氏针拉紧靠近 , 使其产生一定张力 , 让髌韧带处于足够的 松驰状态 。 术后 2d 开始被动屈伸膝关节活动 , 2周内将膝关 节屈曲到 90°, 6~8周后去除克氏针及橡胶管 。 2 结 果
术后 3个月复查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 随访 7个月 ~3年 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 能参加体力劳动 。
3 讨 论
髌腱断裂是膝关节部的损伤 , 处理不当容易发生髌腱再 断裂及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 。 陈旧性髌韧带断裂有股四头肌 萎缩和挛缩 , 股四头肌与髌骨 、 髌腱粘连 , 以及髌腱瘢痕化或 钙化等病理改变 1。 本组病例采用克氏针 、 橡胶管弹性减张 治疗髌韧带断裂效果良好 。 分析原因 , a ) 克氏针及橡胶管均 为弹性材料 , 于髌骨及胫骨结节间减张 , 让髌韧带断裂部处 于无张力状态 , 有利于断端愈合 。 b ) 能早期行膝关节伸屈活 动 , 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及膝关节部粘连 , 其屈曲角度增大 , 则 对抗股四头肌收缩所产生的保护张力亦增大 , 在这一过程中 髌韧带损伤部始终处于保护状态 。 c ) 取材简单便宜 , 拆除方 便 。 d ) 无需石膏外固定 , 有利于开放伤口的观察及处理 。 参考文献 :
1 肖 奇 . 钢丝减张半腱肌移植修复重建陈旧性髌腱断 裂 [J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2002, 17(1) :19.
收稿日期 :2003212217
作者简介 :雷 云 (1967-) , 男 , 四川宣汉人 , 1992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 , 主治医师 。
去表皮包埋法治疗指尖离断伤 柳振华 , 何小忠 , 夏利新
(浙江省建德市梅城医院 , 浙江 建德 311604)
指尖离断伤比较常见 , 但由于血管纤维 , 显微修复难度 较大 ; 复合组织回植 , 存活率低 。 我们于 2002年 1月至 2003年 2月应用去表皮包埋法治疗指尖离断伤 14例 , 断指全部成活 , 并获得较好的外观和功能 , 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4例 , 男 12例 , 女 2例 ; 年龄 6~43岁 , 平均 22岁 。 致伤原因 :切割伤 4例 , 挤压伤 8例 , 绞轧伤 2例 。 损伤部位 :按顾玉东手指末节分区 1, B 区 3例 , C 区 11例 。 指别 :拇指 2例 , 示指 4例 , 中指 5例 , 环指 2例 , 小指 1例 。 包埋部位 :手掌部 12例 , 腹股沟处 2例 。
1. 2 手术方法 分 期进行 。 第 期手术 :在臂丛麻醉和气 压止血带下手术 。 离断远 、 近端断面常规清创 , 消毒液浸泡 , 生理盐水冲洗后拔甲 。 用锐性手术刀片均匀切除断指的表皮 至真皮层 。 两指骨断面对全后用克氏针作内固定 , 皮肤原位 缝合 。 在手掌大鱼际或腹股沟处作约 2c m 的切口 , 钝性分离 形成皮下囊袋 , 将再植指尖置入 , 并于离断平面近侧 2mm 处 与供区切口皮肤缝合 。 固定患指 。
第 期手术 :术后 18~21d , 将患指小心的从皮下囊袋 内取出 , 此时可见指端有活动性出血 , 用凡士林纱布包绕断 指 , 保持湿润 。 闭合供区切口 。 术后即开始活动患指各关节 。
1. 3 结果 14例断指全部成活 。 术后随访 4~15个月 , 术后
2~3周断指完全表皮化 , 外观满意 、 指间关节活动 0°~80°。 2 讨 论
2. 1 去表皮及皮下包埋法断指的血供来源 去表皮的断指 埋入皮下囊袋中 , 通过暴露的真皮再血管化 , 提供额外的血 供 , 再加上断指近端创面的血供 , 从而扩大血液接触面积为 ? 9 7 2
?
离断指提供更多的血供 , 使断指成活 。
2. 2 去表皮包埋法的适应证 指尖离断伤治疗方法很多 , 指尖再植是最好的方法 。 但 C 区离断 , 静脉纤细 , 显微修复困 难 , 除小儿及年青人的切割伤外 , 存活率低 2, 且一些挤压的 或撕脱离断的指尖无再植的指征 。 而本方法可以通过暴露真 皮再血管化 , 提供额外的血供 , 提高了再植的存活率 3。 所以 本方法的主要适应证为 C 区以远的离断 , 特别是指尖挤压或 撕脱性离断 。
2. 3 去表皮包埋法埋入部位 由于胸 、 腹臂需固定腕 、 肘 、 肩等多关节 , 固定较困难且容易产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 我 们将本组病例 2~5指指尖离断埋入同侧大鱼际处 , 无需固定 腕 、 肘 、 肩关节 , 病人舒适安全 。 另外 , 手掌血供丰富 , 有助于 真皮再血管化 。 拇指指尖离断 , 可包埋于腹股沟处 , 该部位血 供丰富 , 可作成皮管 , 腕 、 肘 、 肩关节活动度较大 。
2. 4 手术注意事项 a ) 断指表皮要应用锐性刀片均匀切 除 。 b ) 分离大鱼际皮下腔隙时 , 注意切勿损伤手掌血管 、 神 经 。
参考文献 :
1 顾玉东 . 手的修复与再造 [M .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 版社 , 1995. 26227.
2 骆效黎 , 梁振宇 , 刘海燕 , 等 . 指尖断指再植与改良原位 缝合分析 [J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1999, 22:2272228. 3 A rata J , Ish ikaw a K , Soeda H , et al . T he pal m ar pocket m ethod :an adjunct to the m anage m en t of zone and fingerti p amputati on s [J . J H and Surg (Am ) , 2001, 26:9452950.
收稿日期 :2003211217
作者简介 :柳振华 (1970-) , 男 , 浙江建德人 , 2001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 , 主治医师 。
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 薛向东 , 陈艺新 , 肖 杰 , 刘 伟 , 龙 浩
(贵州省贵阳市骨科医院 , 贵州 贵阳 550002)
从 2000年 3月至 2003年 3月共收治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 21例 , 其中 2例采用组件型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 , 临床 效果满意 , 现总结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例病人均为女性 , 年龄分别为 58岁和 60岁 。 致伤原因均为摔伤 。 左侧 X 线片示肱骨头及大小结节粉 碎性骨折 , 按 N eer 1分型均为 型 (四部分骨折 ) 。
1. 2 手术方法 全麻下 , 病人取半仰卧位 , 患肩后侧垫一沙 垫使病人向前挺出 , 从三角肌内侧缘进入 , 注意保护头静脉 及内侧神经血管鞘 、 肩袖及周围软组织 , 沿肱骨解剖颈切开 关节囊 , 暴露肱骨头及大小结节 , 此时应尽量保护冈上肌 、 冈 下肌 、 小圆肌 、 肩胛下肌在肱骨大小结节的附着点 , 不要随意 切除粉碎的大小结节骨片 。 取出粉碎的肱骨头 , 测量其大小 , 按从小到大的原则逐步扩大肱骨上段骨髓腔 , 安装大小相适 的肱骨柄和肱骨头试模假体 , 使术后获得 140°~145°肱骨颈 干角以及肱骨头呈 35°~40°后倾角 。 检查肩关节活动度及稳 定性 , 根据所选试模假体的大小 , 安装正式假体 , 用 22#细钢 丝将破碎的肱骨大小结节捆扎在肱骨假体柄近端 , 仔细修补 破损的肩袖 , 放置引流管 , 缝合伤口 , 患肢颈腕悬吊带固定 。 1. 3 术后护理 术后第 1天应积极鼓励病人做肩关节钟摆 活动 , 术后第 3天鼓励病人用患侧上肢轻柔地做吃饭 、 刷牙等 日常活动 , 并做上肢肌肉缩舒运动 。 术后 2周开始做患侧上肢 的过颈上举 、 爬墙等功能训练 , 尽量鼓励病人正常使用患侧 肩关节 。 强调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肩关节功能训练 。 2 结 果
随访 6~12个月 , 2例病人肩关节运动范围为患肢上举 60°~110°, 外旋 50°~80°, 内旋 70°~80°。 X 线片显示假体位 置良好 , 无脱位 。 无神经损伤 , 无肩关节疼痛并发症 。
3 讨 论
3. 1 组件型人工肩关节假体的特点 a ) 更接近正常肩关节 解剖结构 , 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 ; b ) 各个假体部件 相互配套 , 有利于术中操作 ; c ) 可以避免假体在术后肩关节 运动时产生机械性阻碍而导致假体失败 ; d ) 有利于假体周围 软组织重建和术后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
3. 2 肩关节置换手术指征 a ) 肱骨近端 3或 4部分骨折 , 因 肱骨头血供破坏严重 , 肱骨头缺血坏死发生几率大大提高 , 应于 2周内行肱骨头置换术 2; b ) 肱骨近端骨肿瘤 ; c ) 风湿性 肩关节炎或创伤性肩关节炎导致肱骨头严重缺血坏死 ; d ) N ararya 3指出 , 对于肱骨近端 3或 4部分骨折的老年病人 , 尤 其是那些骨质疏松病人 , 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失败的风险性大 大提高 , 早期行肱骨头置换术是合适的治疗方法 。
3. 3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技术要领 a ) 肩袖具有稳定肩关节 的作用 , 对肩关节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而肱骨大小结节 的正确复位 , 对肩袖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 因此 , 术中应注意保 护肱骨大小结节 , 不可盲目切除或分离与肱骨大小结节连接 的周围软组织 ; b ) 待假体安装完毕后 , 应认真仔细的将肱骨 大小结节牢牢固定在假体柄的近端 , 同时被动活动肩关节 , 检查关节的稳定性 , 以防术后肩关节脱位或脱位 ; c ) 安装假 体时 , 应始终保持肱骨颈干角呈 140°~145°, 肱骨头后倾角 30°~35°, 否则将会出现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或肩关节脱位 。 3. 4 并发症防治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大 约为 14%4, 按发生频率依次为不稳定 、 肩袖损伤 、 异位骨
? 0 8 2?
范文四:髌股关节软骨损伤
疾病名:髌股关节软骨损伤
英文名:chondral injury of patellar joint
缩写:
别名:
ICD号:S89.8
分类:骨科
概述:关节软骨损伤在运动性损伤中十分常见,但由于诊断比较困难,尤 其是早期确诊在常规检查中几乎不大可能,故往往被忽视而得不到及时处 理。但是,无论何种软骨损伤,最终都可能导致软骨细胞的变性坏死,并 遗留永久性损害,故近年来已引起重视。
关节软骨表层为3~5μm厚的无形层,包括黏液层和纤维层,起保护其 深面的固定层不受免疫复合物侵蚀的作用。固有层可分为表面细胞层、过 渡层、柱状层、钙化软骨层和软骨下骨板五部分。关节软骨没有血管、神 经供应,其营养主要依靠弥散机制从关节滑膜液中摄取。因此,任何影响 关节滑膜正常分泌或关节软骨挤压机制,有碍关节正常活动的因素均可能 引起关节软骨的损害。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任何影响关节滑膜正常分泌或关节软骨挤压机制,有碍关节正常活 动的因素均可引起关节软骨的损害。
发病机制:
1.急性或慢性创伤 可能直接撞击软骨,破坏软骨中胶原纤维网状拱形结 构。也可直接造成软骨的切线骨折。Chrisman多年来从生化角度研究创伤 与髌骨软骨病的关系,他发现软骨受到创伤撞击后2h内,软骨内游离花生 烯酸浓度可增加4倍。花生烯酸是磷脂膜的主要成分,前列腺素的前体,
其产物转变成前列腺素E 2,刺激AMP循环,释放出组织蛋白激酶,破坏软 骨基质中硫酸软骨素与蛋白质结合的链,使软骨基质丢失,导致软骨软 化。代谢产物进入滑液引起滑膜炎性反应,炎症又刺激滑膜释放大量的 酶,进一步破坏软骨,造成恶性循环。
2.髌股关节的劳损 长期对髌骨软骨产生异常的摩擦、挤压等,特别是在 膝关节屈曲位上反复的蹲起、跳跃、负重、扭转都可引起髌股之间的应力 过高或应力分布不均,使髌骨软骨容易发生损伤而患髌骨软骨病。 3.髌股关节不稳定 常见的不稳定因素如高位或低位髌骨、膝Q角异常、 髌骨倾斜、胫骨扭转畸形、髌骨或股骨髁发育异常,由于髌骨的位置异常 或对线排列异常,或造成髌股间的接触面、接触应力异常而引发髌骨软骨 病。不少学者对髌股关节的应力分布和应力测试做了大量的工作,有高接 触压学说、低接触压学说、压力分部不均学说和髌骨骨内压增高学说等, 都有实验支持。但是,无论是压力过高、压力不足还是压力分部不均,只 要压力超过或未达到髌骨软骨正常承受的范围,均可能导致软骨变性。 4.病理改变 髌骨软骨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髌骨软骨的软化、黄 变、龟裂、剥脱、溃疡形成,以及滑膜炎症、分泌增多,髌周筋膜炎、髌 旁支持带炎性变并增生或挛缩。脱落的软骨片在关节腔内可能游离成关节 鼠,造成膝关节交锁。
运动员髌骨软骨的病变以内侧偏面最多见,其次是中央区(60°接触区) 和内侧区。然而Ficat报告以外侧区发病最高。
Rijnds将髌骨软骨病的软骨病变分成四度。Ⅰ度为软骨表层细微裂隙、 病灶区软骨发软、轻度肿胀及黄色变,大致相当于软骨细胞第1层(静止 层)损伤。Ⅱ度为软骨第2层(过渡层)和第3层(肥大细胞层)损伤,有肉眼可 见的浅裂隙。Ⅲ度为软骨第4层(钙化层)损伤,裂隙加深,局部可达软骨
下骨质,软骨碎片自表层剥脱。Ⅳ度为损伤达软骨下骨质,溃疡形成,局 部软骨全部破坏。在病灶周围常有对健康软骨的逐渐侵蚀,相邻软骨常有 不同程度的变性。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最主要的症状为髌后疼痛,在活动或半蹲位出现,初期为酸 乏不适,以后发展为持续或进行性的酸痛。往往在开始活动时疼痛明显, 活动后减轻,活动结束或休息时疼痛又加重。这种疼痛有时很有特色,往 往被描述为“龋齿样酸痛”。在上下楼梯,尤其在下楼或下坡时酸痛明 显。经常有膝盖打软,“差一点跌倒”的主诉。有时有关节交锁症状。 2.体征 体征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
(1)髌骨磨压痛:多为阳性,出现率几乎100%。
(2)推髌抗阻痛:亦为阳性,将髌骨向远端推挤,同时股四头肌收缩,髌 下出现酸痛为阳性。
(3)单腿半蹲试验:多为阳性,该征是髌骨软骨病最显著而又有诊断价值 的体征之一。曲绵域报告此征阳性率达100%,陈世益报告达93%以上。
(4)股四头肌萎缩:多较明显,尤其以内侧头更为显著。
(5)膝关节积液征:中后期多为阳性,浮髌试验可助诊断。当膝关节积液 量少于30ml时,可用积液诱发膨出试验查出。关节穿刺可抽出淡黄色透明 液体,偶可抽出混浊的关节液。
(6)髌周指压痛:髌骨软骨病并发周围软组织炎症时,用食指指甲扣刮髌 周可以出现疼痛。
(7)髌后捻发音:髌骨软骨软化剥脱之后,髌软骨面不平整,膝关节运动 时髌后可扪及粗糙的捻发音。这种捻发音的特点是在膝关节活动到某一固 定角度时出现,多次重复不变,为粗糙不平的软骨摩擦所致。捻发音出现 的机会不多,但不少作者认为髌后某一固定角度出现的粗糙捻发音对诊断
有意义。
并发症:可并发关节游离体及关节积液,髌骨软骨病。
实验室检查: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所见 摄普通X线平片对诊断无太大意义。但选择拍摄不同屈膝角 度的髌骨轴位片,可观察髌骨形态、髌骨软骨下骨的硬化程度、测量髌骨 的某些指数,如髌骨角、髌骨深度指数、髌骨指数、槽角、叠合角等。膝 关节侧位X线片可检测髌骨位置异常,正常时髌骨长度(P)与髌韧带长度 (PT)相等,当PT超过P的15%,或超过1cm时,为高位髌骨。
2.MRI检查 可发现髌骨软骨的剥脱和溃疡区。
诊断:主要依据以下特点:
1.临床特点 患者活动时主诉髌后酸痛,上下楼或半蹲时疼痛加重等症 状,结合体征,如髌骨磨压痛、髌后捻发音、单腿半蹲痛、髌周指压痛 等,可大致诊断为本病。
2.影像学检查
(1)X线所见:摄普通X线平片对诊断无太大意义。但选择拍摄不同屈膝 角度的髌骨轴位片,可观察髌骨形态、髌骨软骨下骨的硬化程度、测量髌 骨的某些指数,如髌骨角、髌骨深度指数、髌骨指数、槽角、叠合角等。 膝关节侧位X线片可检测髌骨位置异常,正常时髌骨长度(P)与髌韧带长度 (PT)相等,当PT超过P的15%,或超过1cm时,为高位髌骨。
(2)MRI检查:可发现髌骨软骨的剥脱和溃疡区。
3.最后确诊依据 确诊还得依靠关节镜、手术探查或MR检查。
鉴别诊断:体检时需注意与膝关节的滑膜皱襞综合征(Plica syndrome)、股 骨髁骨软骨病等鉴别。临床常采用痛点局封之后再行体检,以作为排除诊
断。
治疗:
1.保守疗法 保守疗法为本病的基本和主要治疗方法,常用以下措施。 (1)股四头肌练习:是防治髌骨软骨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加强 股四头肌力量,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改善髌股关节应力分布,并可防止 由于膝酸痛及发软而造成的跌扑或意外伤害。常用方法如站桩,一般采用 靠墙避开疼痛角度的站桩方式。也可做主动直腿抬高或负重直腿抬高练 习。上海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结合等速测试结果,选择不引起疼痛的几个 关节角度,做多角度等长股四头肌练习,或者做无疼痛范围的短弧等速肌 力练习,对恢复股四头肌肌力效果更好。
(2)髌股关节粘膏支持带或护具:作为保守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运动创 伤医生经常推荐那些不愿手术的患者采用髌骨粘膏带或髌骨护具,改变髌 骨的运动轨迹与接触力学,达到缓解疼痛、治疗疾病的目的。
(3)按摩和理疗:蜡疗及超短波有一定效果。
(4)中药外敷:红花30g、生川乌30g、归尾30g、甘草30g、自然铜30g、马 钱子30g、草乌30g、生姜9g,酒浸泡7天,取汁局部湿敷或用直流电导 入,有良好效果。
(5)关节腔内注射:选用醋酸曲安奈德或康宁克痛注射液,每周1次,短 期效果较好,只能临时适用于需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近来也有报道关节 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透明质酸钠),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有一定效果。 2.手术疗法 对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髌骨软化症病例,可考虑手术 治疗。手术方法据Cotta(1959)描述就已达137种之多,使该病成为矫形外 科治疗方法最多的几种疾病之一。
(1)局限性软骨切除加钻孔术:为目前仍较常采用的基本术式,可采用关 节镜或髌前内侧或前外侧切口,显露后以刨刀削除变性的软骨,暴露软骨
下骨板,用1~2mm钻头钻孔数个。本手术的目的是使来自骨内的纤维肉 芽组织填补缺损软骨,最后化生成纤维软骨。钻孔也能释放骨内压,使疼 痛得到缓解。
(2)髌骨重排列手术:包括近端和远端重排列术。近端重排列术如外侧支 持带松解术(切断髌股横韧带、髌骨下的斜束及部分股外侧肌肌腱)、股四 头肌内侧头外移术(固定于髌骨背侧面的中部)。远端重排列术主要有胫骨 结节抬高术,或抬高后加内移。近期一些研究认为胫骨结节抬高以1~ 1.5cm为最合适。陈世益等研究证实,胫骨结节抬高术缓解髌股疼痛的机 制,在于改变了习惯性髌股接触区,避开了对原有溃疡区的刺激与挤压。 但解剖上存在的膝关节Q角有一定的范围,做髌骨远端或近端重排列时, 应防止改变力线矫枉过正,若术后Q角增大或减少10°以上,又会造成新 的髌股不稳定,反而加重髌骨软骨的损害。
(3)髌骨截骨术:Arnoldi多年来致力于髌骨骨内压的研究,他主张用髌 骨截骨术来解除骨内高压,缓解疼痛,同时又可调整髌股关节面使之接触 更协调。
(4)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严重的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可考虑采用髌股 关节人工表面假体置换术治疗。
(5)软骨移植:包括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和自体骨软骨块蜂窝状移植(又称 马赛克软骨移植术)。前者取患者自体软骨进行体外软骨细胞培养,用组 织工程方法将培养增殖后的软骨细胞植入病灶区,再用骨膜覆盖。目前全 世界已有1000余例的成功报道。自体骨软骨块马赛克移植术,用特殊器械 凿取膝关节股骨髁非负重区骨软骨组织,是将这些柱状的骨软骨块移植至 负重区软骨,呈马赛克样镶嵌移植。据报道优良率可达80%。以上两种方 法均可在关节镜下进行。
(6)髌骨切除术:仅适用于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重症患者。单纯髌 骨切除后伸膝力量减少30%。切除后将髌腱与股四头肌直接缝合,伸膝力 量减少15%。手术中应同时将髌骨周围肌腱止点的病变部分切除或削薄使 接近正常厚度,否则伸屈膝时仍将出现疼痛。
预后:常用非手术疗法,能缓解或减轻症状,一般预后尚好。
预防:无相关资料。
范文五:棘间韧带损伤,棘间韧带损伤症状
A+医学百科 >> 棘间韧带损伤
棘间韧带损伤介绍棘间韧带是连接两个棘突之间的腱性组织,由三层纤维组成,其纤维之间交叉排列,易产生磨损。这两种韧带主要是防止脊柱的过度前屈,往往同时发生损伤。由于腰5-骶1处无棘上韧带,且处于活动腰椎和固定的骶椎之间,受力最大,故此处棘间韧带损伤机会也最大。
目录
棘间韧带损伤的病因
棘间韧带损伤的病因及病理:
长期埋头弯腰工作者,不注意定时改变姿势;脊柱因伤病不稳定,使棘上、棘间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即可产生小的撕裂、出血及渗出。如伴有退行性变,则更易损伤。这种损伤性炎症刺激分布到韧带的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即可发生腰痛。病程长者,韧带可因退变、坏死而钙化。棘上韧带与棘突连接部可因退变、破裂而从棘突上滑脱。此外,因暴力所致棘上、棘间韧带破裂,在伤后固定不良而形成较多瘢痕,也是慢性腰痛的原因。
棘间韧带损伤的症状
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多无外伤史。腰痛长期不愈,以弯腰时明显,但在过伸时因挤压病变的棘间韧带,也可引起疼痛。部分病人痛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检查时在损伤韧带处棘突或棘间有压痛,但无红肿。有时可扪及棘上韧带在棘突上滑动。棘间韧带损伤可通过B型超声或MRI证实。
棘间韧带损伤的诊断
棘间韧带损伤的检查化验
腰1~腰3的棘间韧带分为前部、前中部、中部和后中部四部分,腰4~腰5和腰5~骶1的棘间韧带只有前、中、后三部分,各部分相互交叉排列。
棘间韧带损伤的鉴别诊断
棘间韧带位于相邻的两个棘突之间的较深处,其薄而无力,不如棘上韧带坚韧。棘间韧带有腰神经后支分布,和棘上韧带起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棘间韧带损伤的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背部的屈、伸动作常使棘突分开和挤压,造成棘间韧带的各部分间相互磨擦、牵拉和挤压,日久可引起其变性。在此基础上,一旦加上外伤的因素,该韧带有可能发生松弛、破裂、穿孔,造成棘间韧带损伤。且棘上韧带在腰骶部多缺如,因此,在极度弯腰时,该处棘间韧带所受拉力更大;当在膝关节伸直位弯腰时,骨盆被固定在旋后位,棘间韧带受到高度牵拉,都是棘间韧带损伤好发在腰骶部的原因。在腰4以上的棘间韧带损伤,特别是断裂,多合并棘上韧带同时断裂。
棘间韧带损伤的西医治疗
棘间韧带损伤的治疗:
绝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但因脊柱未行固定,受伤的韧带无法制动,故不易短期内治愈。
1。出现症状后应尽可能避免弯腰动作,以增加修复条件。
2。局部注射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症状。如同时用腰围进行制动,则可缩短疗程。
3。理疗有一定疗效。推拿、按摩对本病帮助不大,仅能缓解继发性骶棘肌痉挛。
4。病程长、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有人行筋膜条带修补术,其疗效尚不肯定。
棘间韧带损伤的护理
棘间韧带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外伤史,外伤后即感腰痛,疼痛及压痛位置在两棘突之间的正中处,重压则疼痛加剧。劳累后及弯腰时,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可暂时缓解,奴夫卡因局部痛点封闭后疼痛暂时缓解,待药性消失后压痛如前。腰部前屈功能受限。痛点封闭后拍腰椎前屈状态下侧位片可显示棘突间隙增宽,腰棘间韧带造影可发现部分断裂、完全断裂、松弛或发生穿孔。腰棘间韧带造影虽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有病变而造影正常的可高达70%。
临床中需注意:(1)单纯棘间韧带断裂,主要见于腰5~骶1节段;(2)棘间韧带损伤有时往往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参看
外伤外科疾病
出自A+医学百科 “棘间韧带损伤”条目http://www.a-hospital.com/w/%E6%A3%98%E9%97%B4%E9%9F%A7%E5%B8%A6%E6%8D%9F%E4%BC%A4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棘间韧带损伤”的留言: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1个分类:外伤外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