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现代地理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浅论现代地理学的特点以及未来
2013级地理科学 曹哲晖2013221108110058
一、摘要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方方面面,主要由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方志学三部分组成。从时间上看, 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现代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人类进入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它却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我们了解目前地理学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推动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关键词
现代地理,描述,新技术分析,邱维理,分布,关系,位置
三、正文
现代地理学的特点
邱维理曾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里提到:现代地理学强调过程与演变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热衷于建立各种模型时,地理学的特点或性质却被忽视,这在国内尤其明显。认识地理学的本质特点,对于学习地理学、发展地理学科和从事地理学研究非常重要。地理学的特点可概括为4方面:即地理学是“研究行星地球表面的科学”、“研究关系的科学”、“强调位置的科学”和
都不能反映有别于其他任何学科“考察分布的科学”。这4个方面缺少任何一方,
的地理学自身的特点,而现代地理学在研究上有又有以下特点:
1.研究方向趋于应用化
古典地理学停留在描述阶段,近代地理学是处于解释阶段,而现代地理学面向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地理现象的解释由单纯的类型归纳,过渡到理论演绎、实验反馈和模式化的方法,进入了应用阶段。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都成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课题。
2.研究方法趋向系统化
地理学将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看作统一的复合系统,地理学本身的结构和体系已趋向于世界性的一元化,围绕着人类与环境为核心的研究,日益体现这门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特点。不仅使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地理学中得到结合,而且地理学中许多新课题也展开了跨学科的研究。这一趋势还促使区域地理的复兴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以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用之于现代地理的研究。
3.研究手段趋于现代化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手段日趋现代化。如新的观察技术(如遥感的应用),新的分析技术(如电脑的运用),以及新的制图技术等使地理研究出现了一个革命,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成果。尤其是电脑和遥感技术的运用,使现代地理学能获得和储存大量的信息,并为分析复杂的人地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学科内部的整体综合研究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社会要素所涉及的具有时空差异和变化规律的多个部门学科,它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一直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其综合性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割与对立的二元论阻碍了地理学的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愈来俞大,影响也更为显著。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日益剧烈的今天,人地关系更密切的的交织在一起。自然地理研究也不是纯自然主义,它也研究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反馈,人文地理研究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生态学基础,因此,综合地理学或统一地理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系统研究地理事象的出发点。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理环境系内合成一个巨大的综合系统,组成要素复杂多样,它的空间结构跨度大,并具有多层次结构和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采用定性,加上人类活动的时序性,因此,综合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地域系统动态变化规及其差异性,研究变化驱动因素与定量的系列综合指标,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地理学内部综合研究是近年重视的一个趋势,这种观念和方法上的综合使地理科学也逐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学科。
2.动态过程与驱动因素研究
地理学研究从静态研究、类型和结构的研究,已发展到对地理事象的动态过程分析和动态规律研究。研究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和驱动力,并通过动态监测为预报和预防提供依据。地表的地理格局与结构,有它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有它的历史过程和现代过程。地表某种事象的形成和演变,与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同时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也十分相关。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文地理过程越来越表现出突出的作用。如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的加剧、风沙灾害频繁出现等,是由于人类活动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引起。当然,一般而论,灾害现象的发生或生态环境的退化过程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但各种因素影响方式不同,影响力度不同,只有重视研究其具体影响因素和驱动力的作用过程和强度,方可从根本上了解地理过程的变化。从而制定预防对策和人工调
控方案。所以,地理过程的动态研究、驱动力人分析及对地表格局的分析,近年已成为地理学更为重视的一种研究热点。
3.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地理事象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动力。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多种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可以更迅速更精确地认识互相有联系事物的本质和区域间的差异性及其相互依赖性。这极大地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质量。高分辩率的测试方法和先进的实验技术以及模拟分析,使地理学研究领域不断开拓,使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日益演化。量化方法目前得到普遍应用,地理过程和地理事象的模型分析成了人们十分重视的研究内容。
4.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目前各学科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相关学科的互相渗透与融合,这是学科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地球多层研究和整体分析,推动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方法论、信息论等理论与方法为地理学的综合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促进现代地理学的飞速发展有关的学科,如:生态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生物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这些学科与地理学互相交叉渗透,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地理学与这些相关学科的结合不但有利于提高本学科研究水平,也拓宽了学科研究领域。形成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
5.空间尺度向宏观和微观发展
地理学研究在空间尺度上重视多层面研究,从区域系统向全球系统发展,目前全球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从不同尺度的综合系统研究地理环境结构和变化,已发展从全球尺度研究人类环境变化,这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另外,地理学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又趋向重视微观分析,如地理环境中元素的迁移转化、土壤的发生与形成、植被的演替、土地的退化等,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其转化机制和转化过程。从中寻找规律和探索控制途径与对策。 结论
现代地理学研究内容丰富,特点复杂。本文只是从宏观理论进行了一般性的概述研究,要想更深入了解现代地理学,还需要地理学界共同努力,力争使更多的人更深入的了解现代理学,从而更好的推动其发展。
参考文献
?邱维理 《地理学的特点》(《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6期)
?李荣全、贾铁飞 《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阿瑟?格蒂斯等 《地理学与生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
?王祥珩 《现代地理学分类方法的讨论》(《地理学报》1986年01期)
范文二:现代地理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引言
从时时上看~ 20世时60年代至今是时代地理时期。时代地理是地理时展的学学学
重要时段~是时代科技时革命的时物~人时时入时代地理的究时时不时~但却学学研并它
在短短的十年里得到了迅速时展。其时志是地理量方法、理时地理的时生和时几数学
算机制时、地理信息系时、时星等时用的出时。时代地理的究时我时了解目前地理学研学状况来学很的时展以及未的时展时时和推时地理的时一步时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二、时代地理的特点学
1.究方向时于时用化研
古典地理停留在描述时段~近代地理是时于解时时段~而时代地理面向时学学学
代社的一系列重大时时~时地理时象的解时由时时的时型时时~时渡到理时演时、时时反时和会
模式化的方法~时入了时用时段。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人口、粮食、时源、能源和时境
等时时~都成时时代地理的究时时。学研
2.究方法时向系时化研
地理人时居住的地球表面看作时一的时合系时~地理本身的时和系已学将学构体
时向于世界性的一元化~时时着人时时境时核心的究~日益时时时科的整时性、与研体学体
时合性特点。不时使人文科和自然科在地理中得到时合~而且地理中时多学学学学
新时时也展时了跨科的究。时一时时时促使域地理的时时和时展~之相适时的是以学研区与
系时时的时点和系时分析的方法~用之于时代地理的究。研
3.究手段时于时代化研
随断学研着生时技时的不时展~时代地理的究手段日时时代化。如新的时察技时;如感的时用,~新的分析技时;如时时的用,~以及新的制时技时等使地理遥运研
究出时了一革命~时得了时多前所未有的新成果。尤其是时时和感技时的用~个遥运
使时代地理能时得和时存大量的信息~时分析时时的人地系时提供了可能性。学并
三、时代地理的时展时时学
1.科部的整时合究学内体研
地理究地球表时自然社要素所涉及的具有时空差和时化时律的多学研与会异个
部时科~面时的是时时的地球表时系时~是由各时自然时象和人文时象时合在一起的时学它
时系。因此~是一时跨越自然科社科的科~一直以时合性和域性时体学与会学学区
特色~其时合性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时去一时时的时期个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割时立的二元时阻碍了地理的整时合究的时展与学体研,着社时时的时展随会与科技时的时步~人时活时时自然时境的作用愈时大学来,影也更时时著。在人时时自然时境响
影日益时烈的今天~人地时系更密切的的交时在一起。自然地理究也不是时自响研
然主时,也究人时自然时境的作用反时它研与,人文地理究也不时自然时境的生时研离学基时~因此~时合地理或时一地理是人时社时展的需要~也是系时究地理事学学会研
象的出时点。人时社系时和地理时境系合成一巨大的时合系时~时成要素时时多时会内个~它构的空时时跨度大,具有多时次时和明时的地差性、采用定性~加上人时活并构区异
时的时序性~因此~时合究不同社时展时段地域系时时时时化时及其差性~究时化研会异研
时时因素定量的系列时合指时~用时合集成的方法解时时。所以地理部时合与运决学内
研个学区究是近年重时的一时时~时时时念和方法上的时合使地理科也逐时成时域可持时时
展的基时理时科。学
2.时时时程时时因素究与研
地理究时究、时型和时的时究学研从静研构研,已时展到时地理事象的时时时程分析
和时时时律究。究其时化的时时因素和时时力~通时时时时时时时时和时防提供依据。地表研研并
的地理格局时~有的形成时程和时展时程~有时的时史时程和时代时程。地表某时与构它它
事象的形成和演时~其周时自然时境的时化密切相时~同时人时活时的强烈影也与与响
十分相时。着人口增时和人时活时的加时随,人文地理时程越越表时出突出的作用。来
如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的加时、时沙害时繁出时等~是由于人时活时不合理时时灾与
利用所引起。然当,一般而时~害时象的时生或生时时境的退化时程是多时因素作用灾
的时果~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但各时因素影方式不同响,影力度不同~只响有重时究其具影因素和时时力的作用时程和强度研体响,方可根本上了解地理时程从
的时化。而制定时防时策和人工时控方案。所以从,地理时程的时时究、时时力人分析研
及时地表格局的分析~近年已成时地理更时重时的一时究时点。学研
3.地理信息技时的究研
地理信息技时的时展是地理事象时空分布时化特征究的理时方法时生了巨与研与
大的时化~时地球科的时展时生了强大的时力。感技时、地理信息系时以及多时分学遥
析时时技时的时用,使我时可以更迅速更精地时时互相有时系事物的本时和域时的差确区异
性及其相互依时性。时大地提高了地理究的效率和时量。高分时率的时时方法和极研
先时的时时技时以及模时分析~使地理究时域不时拓~使人时时地理时境的时时日益学研断
演化。量化方法目前得到普遍时用~地理时程和地理事象的模型分析成了人时十分重时的究研内容。
4.相时科的与学融合
目前各科时展的特点之一是相时科的互相学学与学渗透融合~时是科时展的一个研体学明时时时。地球多时究和整分析~推时了地球系时科的时展。方法时、信息时等理时方法时地理的时合性究~提供了新的理时和方法与学研,促时时代地理的时速时展学有时的科学,如:生时科、时境科、时源科、生物科以及社科等。时学学学学会学学些科地理互相交与学很学学与叉渗透~在大程度上淡化了时时科的界限。地理时些相时科的时合不但有利于提高本科究水学学研学研平~也拓时了科究时域。形成了时多新的时时科。学
5.空时尺度向宏时和微时时展
地理究在空时学研研从区尺度上重时多时面究~域系时向全球系时时展,目前全球时化引起人时的广从研构从泛重时。不同尺度的时合系时究地理时境时和时化~已时展全球尺度究人时时境时化~时是在时代科技时基时上地理究的一重要时时。研学学研个另外~地理究一学研从另个迁角度又时向重时微时分析~如地理时境中元素的移时化、土壤的时生形成、与从研植被的演替、土地的退化等~微时角度时行分析究,究其时化研机制和时化时程。中时时律和从找径与探索控制途时策。
四、时时
时代地理究学研内丰从概容富~特点时时。本文只是宏时理时时行了一般性的述研学学争究~要想更深入了解时代地理~时需要地理界共同努力~力使更多的人更深入的了解时代理~而更学从好的推时其时展。
范文三: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现代地理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摘要:认识一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必须要了解学科的特性,通过研究学科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把握学科的前沿,以至于研究可以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地理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地理学分离的“二元化”甚至可以说是“多元化”,“二元化”是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离,这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地理学科综合发展的进程。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对历史背景,现状分析,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来说明现代地理科学综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综合
一、 前言
地理学有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科。现代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其发展趋势是:和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拓宽实践应用研究领域,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等。[1]在地理学的发展初期,地理学只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现象,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理学成为了一门研究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综合性学科。
二、 理论
20世纪以来,地理学经历了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随着学科发展阶段的不同再加上社会的进步,对于地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不同,人们对地理学的概念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认识。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郑度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
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地理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科学,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在当前的大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学既古老又年轻, 20世纪它经历了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进展和巨大成就。[2]赵楚年、郭廷彬等学者认为:现代地理学以人类居住的地球表层,包括自然地理系统、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为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以地域差异单元来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就是现代地理学。所以,综合研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地系统的地域变化规律及其差异特征,成为现代地理学主要研究目标,并愈来愈形成广大地理工作者的共识。[3]杨青山将大科学的思维与加入到地理学,大科学思维是在当代科学整体、交叉和谐同发展的趋势下,有关科学发展的一种思维观念。美国科学家普赖斯与1962年6月发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时期起,进入大科学时代。就其研究特点来看,主要表现为: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杨青山认为:现代地理学应按大科学框架来发展,并从地理学具备了建立大科学理论的对象、建立大科学体系的任务、建立大科学体系的知识系统、建立大科学方法论的墓础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地理学具备成为大科学的条件,所以引用钱学森先生下的定义,现代地理学应该成为“大地理学”。[5]
三、 历史发展进程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有年轻的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形成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时期。自远古至18世纪末,是古代地理学时期,主要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而且这些记载多为片断性的,缺乏理论体系,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
化,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在该国封闭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早期以中国和古希腊的成果最显著。中国的《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到了后期,欧洲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地理探险家,他们的发现极大的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近代地理学是产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成熟起来的.这一时期,各种学说分起、学派林立。地理学的各部门学科几乎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门地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动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等的学科,这些就是地理学的各部门学科。为现代地理学发展方向的多样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现状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而发展。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现代地理学强调地理的统一性、理论化、数量化、行为化和生态化。地理学中方法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如:地理数量方法、地图学,区域的空间数据分析等,将率先获得较多的发展;综合性分支学科、应用性分支学科,如: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将会有较快的发展;由于地理学中研究人文的趋势将会加强,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比重将会增大,这也就导致摘要中所说的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二元化”的现象。
郑度认为现代地理学的进程现代地理学不断扩大并深化其研究领域,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分支众多的大科学体系。20世纪地理学所取得的显著进展与成就如下:1、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
统研究:在洪堡的比较地理学和道库恰也夫的自然地带学说的基础上,地理地带性学说进一步发展完善,建立了区域系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1959年完成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2、地表自然过程的综合研究自然地理学研究地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过程,并加以综合。3、人-地系统与区域发展研究区位论从农业、工业拓展到城市,展开了城市化过程的研究。4、国家地图集系列的编纂。5、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对空间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并能产生新的信息为决策服务[1]。
赵楚年、郭廷彬等学者认为:当前地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在地理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地理理论及其他相邻学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理论,从生态学观点综合分析自然、经济、社会诸要素的相互关系,研究区域的空间结构和动态过程,建立国土开发的优化模型。并提出“地理学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人类环境的结构、功能、演化以及`人-地’相互关系,它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综合性”,这就是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交叉、综合,对国家近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3]。
杨吾扬、张超等从现代地理学数量方法角度描述了一下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他概括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从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末期。其主要特点是把统计学方法引人地理学研究领域,构造一系列统计量来定量地描述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第二阶段,包括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该阶段的特征是多元统计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期开始。在这一阶段,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不但包括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还包括了运筹学中的规划方法、决策方法、网络分析方法,以及数学物理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分维几何学方法、非线性分析方法等,而且也包括了计量经济学中的投人产出分析方法等 [6]。
五、 发展趋势
对于现代地理的发展方向,每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所看到
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各不相同。
郑度认为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从单一运动形态的研究走向多运动形态及其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综合研究;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地理学领域各分支和专门学科的发展对综合研究的要求越迫切,为深入分析基础上的综合集成和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化研究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从发展趋势看,微观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现为由静态、类型和结构的研究转变为动态、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及其进一步的动态监测、优势调控及预测预报。结合实践,拓宽应用研究领域针对描述性和认识性传统研究的局限,地理学家早就提出建设地理学的方向。侧重于综合性较强的建设地理学,是有目的地改造和管理周围环境的科学。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进展,对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分析测试技术等。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地理学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以观察材料和事实为基础,从相互关系中去认识和阐述规律、概括理论,属于经验归纳型综合[2]。
蔡运龙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提出了发展趋势:1、自然地理系统,第一是系统科学,用各门学科的理论对系统进行科学研究;第二是系统方法和技术,即将相关理论(例如博弈论)和计算机操作应用于解决各种问题;第三是系统哲学,即科学思想和世界观的重新定向。2、自然地理过程传统自然地理学重在形态和格局,对过程关注较少。现代自然地理学不仅要回答“是什么”、“在何地”、“在何时”等问题,更要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因此,过程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3、景观与环境变化、景观演化和景观年代学一直是自然地理学长期研究的论题,侧重于重建过去的自然景观演化序列和建立环境变化年代学。4、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自然地理学者最早注意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在此类研究中一直居主导地位。5、全球自然地理学认识到传统小尺度、短时期和当时状态的研究,既导致学科分裂,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所局限。6、文化自然地理学全球环境变化的地球系统方法与自然地理学的流行方法之间存在一个鲜有人涉
足的领域,即决定把什么看成环境、决定科学研究结果怎样被接受的文化条件[4]。
任志远认为现代地理的发展方向是:区域格局与过程的综合研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区域发展与人地关系调控研究;全球变化与区域环境影响研究;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研究[8]。这是从区域格局方面来看发展趋势的问题。
六、 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地理学的现状呈现综合的、交叉的、融合的发展现状。可以说现在地理学现在包含了三个大的方面,现在地理学属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还有地理信息科学的综合性的学科。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为现代地理学增添了一双强有力的臂膀,使得现代地理学研究更加直观,更加立体。现在地理学也正在趋于三个大方向的融合,并逐渐开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现代地理学逐渐形成了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人文地理为导向,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方法的发展方向。这样的发展方向使人类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和知道自己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的威胁,并能够懂得如何保护与恢复由于人类生活与生产所导致的生态环境,使得人与自然能够更加和谐的相处。
七、 参考文献
[1]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瞻,郑度
[2]
[3]
[4]
[5]
[6]
[7]
[8]
[9]
范文四:经济地理学方的两个发展趋势
并据此提出经济地理学方的两个发展趋势:演化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视角 的 “ 多维转向 ” 。
1.1.3 经济地理学研究
1.2 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李小建等在《经济地理学》中,把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其 “ 研究视 角 ” 的特征是地理事象的观察、记述和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地理知识的累积过程。
研究经济生活的空间和区位,乃构成了经济地理学的核心 [7],而这种特征也其为多元 化的 “ 研究视角 ” 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8]。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1 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可以做如下概括:①多数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 ②经济活动包括生产、 交换、 消费等各个相关部分。 ③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 空间组织和发展, 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包括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各种利用等) ④这种研究 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2]。
2.2 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3]。一种是区域学派,一地理学家巴朗斯基(N.N,Baransky )、克 洛索夫斯基(N.N.Kolosovsky )和萨乌什金(Y.G.Saushkin )为代表。该派认为经济地理 学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或经济区。研究它的形成过程、功能、内部结构、空间形成、内外经 济联系、 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地理配置规律。 另一派是部门统计学派, 以费根 (Y.K.Feegen ) 和康斯坦丁诺夫 (O.A.Konstantinov )为代表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 的生产的配置,着重研究其规律。
6、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
6.1 演化经济地理学
演化视角:经济地理学的前沿方向 [8]。
演化经济地理学: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15]。
演化经济地理学:21世纪的经济地理学 [16]。
经济地理学将是 “ 演化主义 ” 的主战场 [16]。
6. 2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视角的 “ 多维转向 ”
“ 新经济地理学 ” 几乎同时流行于经济学和地理学两大领域, 但两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动 向存在明显的界线,前者为经济学的 “ 地理转向 ” ,而后者是地理学的制度、文化等研究视角 的 “ 多维转向 ”
“ 关系视角 ” 成为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的焦点和核心,它得益于经济地理学的 “ 制度视角 ” 和 “ 文化视角 ” 以及交织于多种地理尺度上的经济变化过程中行为者的 “ 社会空间 ” 关系,并可 以区分出更细的视角 [20]
尺度问题一个无法回避的具有本体性质的关键题。
范文五:社会经济的变革、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迫切要求地理教育思想、教育
皇岗中学 颜慧敏
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理学教育的
发展处在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如何在新的世纪,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
开创地理教学工作的新局面,是每位地理教师和地理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问
题。以下是本人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感受和对当前地理教学的一点思考,浅
淡一下自己肤浅的一些看法:“冲破应试教育的阴影,顺着教育改革的大潮,
迎合素质教育的呼声,从自身下功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创新型的
地理教学模式”。
地理教育、创新、教学模式
社会经济的变革、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迫切要求地理教育思想、教育
观念、课程教材体系、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全方位进行改革、现代地理教学的目
的。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
生掌握地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把学生培养成
既懂技术又了解社会,既热爱地理科学,又能参与改造环境的创新型人才。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钱学森院士提出地理科学是十大科学
体系之一的观点。它的内容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是以人为本,以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因此地理学科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及因
地理区域差异而有不同的联系和制约的特点。由于它纵览自然与人文两方面,地
理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
虑:
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老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式或一问多答式,目的
是以旧代新,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此时老师是主体,而此时的学生往往处于“被
动”式思维。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善于在无疑处设疑,在无惑处生惑,在
设置疑问上下一番工夫。要做到:
1、要善于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急于去究源探底。
2、要多角度设问。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3、 提问要新奇。追求新奇是人们的共同心理,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尤其强
烈,因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新局面。
4、 提问要选准切入点。教师不应也不准张口就问,而要仔细推敲琢磨,切
入点选得准,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5、提问要适度。课堂设问要切合学生的心理实际、知识实际、能力实际,
使学生可望又可及,恰到好处,切不可拔高,这样才会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
就能激发出积极的心态。要力求避免为问而问,否则教师的提问表面上看起来课
堂热热闹闹,实则是费时多、密度低、效益低, 也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在教学“月相及其变化”时,我朗诵学生熟知的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接着我就问:“月相为何有圆缺的变化呢?它的变化又有什么规律
呢?”一下子就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追求,使学生产生愤愤然,跃跃然的思
维状态。从而为顺利、有效地完成本知识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如在讨论
季风对我国的影响时,我先叫学生观察一下世界气候图,找出南、北回归线经过
地区的气候类型,学生不难发现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绝大多数为热带沙漠气候,
而我国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然后我就问:“老天爷为何如此偏
爱我们?‘回归绿洲’对我国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
总之,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便会由“被动听取知识”—
—“主动汲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样,自
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一人讲;满堂灌。一张地图一星期,一只粉
笔一节课”老师在一成不变地讲授,学生也在一年不变地听取、记忆,这样一成
不变的模式根本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创新。“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
在转化,要在开窍”。老师只有改变这样的模式,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才能调动
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
法”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其方法的选取是课堂教学成功与与否的
关键。地理学科与许多学科的联系都很紧密,在教学上亦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方法上依据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巧借它山之石,可以起
到为我攻玉”的作用。
1、适时引用诗词,言简意亥。如在讲授“梅雨”时,引用“黄梅时节家家
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诗,使学生在欣赏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的古诗
中,轻而易举地记住了“梅雨”的发生时间。又如在“探求”黄河源头时,用“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句诗来导入设问,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2、借助歌谣,以兴趣助记。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
记忆”因此,在复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时,笔者引用了对初中生颇感兴趣的歌
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陕甘,内台海北重
上天,还有港澳好河山”。这样我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
别行政区很快就记了下来。
3、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
运用比喻可使抽象的地理概念、现象、成因形象化;风趣幽默的拟人手法更能克
服疲劳,增强记忆,象一石激起千层浪,非常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如:讲授“锋
面雨”时,用拟人化语言讲解:“红军(暖气团)和黑军(冷气团)在江淮及长
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双方对阵厮杀,由于势均力敌,战争相持达一个月左右,久
站之处,无不硝烟弥漫,阴雨连绵??”如此一来,学生很快就记住了锋面雨的
天气特征。
此外,笔者还经常渗透英语、借用谜语、神话故事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兴
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漫画是指运用夸张、简练的方法绘制
的图画,是一种发散思维的产物。在教学过
程让学生主动分析漫画、不仅课堂气氛活
跃,更能使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敢于标
“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新立异,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无形中
培养了创新能力。
如在将讲授“长江含沙量不断增多”
时,用powerpoin设计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长江称自
“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己是黄河?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潜在的创造性思
维。
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应让学生更多的发挥与思考,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讲授长江的防洪治理时,我让学生分组讨
论、分析,然后作出防洪规划图;在介绍长江山峡时,课前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收
集资料,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手执小旗,介绍美丽的三峡风光等等,
他们在角色中或是气象学家,或是当地政府首脑,或是小记者等,大胆提出自己
的看法,活动中既独立,又有合作,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积极性和锻炼了他
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西方有句谚语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逼使它饮水”。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把学生“拴”在教室里,但却
不等于所有的学生都进入主动学习的临界状态。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需
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校地理组在落实实施目标教学的教学活动
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用多种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三机一幕”、计算机辅
助教学软件、)网络教学等等。逐步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经验。深受学
生的欢迎,体会到电化媒体在目标教学活动中的优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准确把握时机,巧用电教媒体于地理
课堂,如同给学生以大量的课外涉猎,社会观察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思维不断
深刻与敏捷,教师的点拔也易明易懂,事半功倍,形成教师活教,学生活学的良
性循环。
按以往的考核方法“三张复习题、两张试卷”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太片面、不科学、不合理,应该有正确、合理、客观、有效的考核方法。这样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各项能
力,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显示各自的能力,使之各有所长、
各有所取。
在新型地理教学中,要求对学生进行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记忆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的培养。由于这几种能力要求的内容、特
点,以及在智力发展过程的作用不同,把能力大致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认知、推
理、应用、创新,主要从这四个层次的能力进行考核。在初中地理素质教育中应
以培养和发展认知层次的地理能力为主,以推理和应用层次的能力为辅。因此把
重点放在认知层次能力的考查上,其次为推理和应用层次的能力,再次为创新层
次地理能力,在分数上也要科学分配。(见图)
40分
- 试卷中能力考核 20分
: 认知层次的地理能力 15分
推理层次的地理能力 10分
应用层次的地理能力 10分
创新层次的地理能力 5分
1
属于认知层次能力的内容比较多,例如对地理实物、模型观察能力,读图、
填图、以及各种地图、地理图像的能力都是这一层次所考核的范围。这种能力在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随时进行抽查考核,方法是教师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
生的提问,搜集反馈的信息,一学期每名学生平均要有4次提问、2次作业、1
次课外活动的考查,从而对不同层次分别评价。例如,学习地图知识后,可以让
学生绘制一幅其比较熟悉的环境地图,要求注意地图的三要素,考查学生的知识
掌握程度。
2
主要是考察在掌握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对
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变化及成因等进行判断、比较、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这项考查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提问、课外活动进行,方法有所不同的是教师不再
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是每名学生根据情况进行反馈,可以自选题目回答。一
般一学期每人考查两次,再设计一次作业。例如,比较德国工业和日本工业分布
特点及其原因;绘制世界人口增长图或当地气温、降水量年变化示意图等,考查
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
3
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参与地理实践活
动的能力。在课堂提问过程中重点放在考查学生人地观、人口观、环境与可持续
发展观的应用上,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方法类似于推理能力的考查方法。例
如在学习了天气这一内容后,要求学生写一篇科学小短文,并提供有关网站让学
生浏览查找相关知识,学生对此怀有极大的兴趣,并意外得到更多的地理知识。
通过这样的思维拓宽活动,学生的地理分析、查找能力得以增强。
4
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从事带有创造性的地理实践活动
的能力。初中学生在这一方面是欠缺的。但这是未来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能力,这项考核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反映。例如,可以设计一篇文章要求学生完
成,如《校园环保建议》或《垃圾分类》,也可以让学生画漫画、写公益广告,
环保宣传画等。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5
不再由教师划定复习、考试范围,而是对教材进行系统复习,对重点知识
重点讲解,学生在了解知识结构的同时,自己概括重点、把握重点,例如复习时,
进行小记者问答活动,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负责一个知识点的概括,再让“小
记者”作最后总结报道,教师对学生活动表现评分。这样,就把枯燥的复习变成
了趣味的活动,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经过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
能力有所改进和提高。
创新,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它是一个无止
境,永远拓宽的境界, 素质教育呼唤创新型地理教学,我们应该有机地把创新融入地理教学中去,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迎合素质教育的呼唤,才能为地理教育
在未来教育谋取一席之地,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现代地理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