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古代书籍是如何演变的
《 文摘报 》( 2011年09月15日 ? 06 版)
我们手捧着装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是否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古代的书籍一步步进化而来的?
甲骨的书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的书。
石头的书
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
由于刻石的兴起,出现了拓印技术。石面上所刻的字,都是笔画凹入,可先将一张薄纸用矾及白芨水浸泡,贴在刻石的表面;以软刷将纸刷匀,再轻轻捶打,将纸嵌入铭文的笔画之内,待纸干后,以细布包裹棉花做成的拓包,蘸以墨汁,将它在纸上均匀捶拓,将纸剥下来,便得到相同的复本。这一操作过程叫“拓”,用墨汁者称墨拓,用红颜料者谓朱拓,单张叫拓片,装连起来叫拓本。
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简牍的书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官方文书。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是信封的起源。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黏土,盖上阴文印章,在黏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黏土叫“封泥”。
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上以备参考之用。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
缣帛的书
竹简携带不便,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再说简牍的编连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易被磨断,给阅读带来困难。
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收藏容易,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因此,帛书与简书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由于缣帛作书写材料价格昂贵,所以使用并不普遍。
古代写本书
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造纸规模不断扩大,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
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防止虫蛀和腐朽。古代染纸用一种名叫黄檗的植物汁浸染纸张,黄檗汁色黄,有防虫蛀之特效。
宋至清代的印本图书
我国古代的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叶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术,但活字印本书与写本书,也大多与此相同。
刻书用的木板,一般宽约一尺半,高约7至8寸,上边的空白叫天头,下边的空白叫地脚。一块版所占的面积叫“版面”或“匡郭”,版面四周的黑线叫“版框”,也叫“边栏”或“栏线”,简称“线”,四周单线印的叫“四周双边”,或叫“双边栏”。双线一般是一粗一细(外粗内细),故又称“文武边栏”。还有一种仅左右印双线的叫“左右边线”或“左右双夹线”。此外还有一种总称为“花边”的,有“竹节栏”,四周是竹节花纹组成的图案线;有“博古栏”,四周用多种古乐器的花纹图案组成。
版上的字,是经人手写而后摹刻的,所以各具风格。
(《中国书文化》屈义华?荀昌荣著?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范文二:中国古代记述月季花的书籍
中国古代关于蔷薇属植物的记述和分类,所涉书籍尚多。
中唐时期李德裕首开百叶蔷薇的异地引种,并收录在《平泉山居记》一书中。宋代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记述了刺花类月季的37个种和品种,有品种如‘宝相’等,至今尚存民间。与他同时代的宋祁在《益部方物略记》中详述月季花为“花亘四时,月一披秀,寒暑不改” 。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写到苏州、杭州一带以遍植月季花。迂叟则著有《月季新谱》,所列月季名品41个。明朝的著述更多,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路《花史左编》、朱橚《救荒本草》、高濂《草花谱》,王象晋在《群芳谱》把蔷薇属植物分成蔷薇、玫瑰、刺蘼、木香、月季花几类。而在米棣的《救荒本草》中,已把金樱子分成舒州、宜州和泉州三大种源。
到了清代,已有月季专著现世。如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陈淏子《花镜》、和汪灏《广群芳谱》,陈葆善在《月季花谱》中写道:“吴下月季栽培之盛,超越古今…足与菊花并驾齐驱。”而在王宗淦所著《月季谱》中,列举月季品种52个,并对多数品种的性状作了描述。
范文三:中国古代书籍是如何演变的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石头的书
?甲骨的书
?简牍的书
?缣帛的书
甲骨的书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的书。
石头的书
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
由于刻石的兴起,出现了拓印技术。石面上所刻的字,都是笔画凹入,可先将一张薄纸用矾及白芨水浸泡,贴在刻石的表面;以软刷将纸刷匀,再轻轻捶打,将纸嵌入铭文的笔画之内,待纸干后,以细布包裹棉花做成的拓包,蘸以墨汁,将它在纸上均匀捶拓,将纸剥下来,便得到相同的复本。这一操作过程叫“拓”,用墨汁者称墨拓,用红颜料者谓朱拓,单张叫拓片,装连起来叫拓本。
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简牍的书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官方文书。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为“榜”;将信写于木版上,然后再加一版叫做“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做“署”——这是信封的起源。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黏土,盖上阴文印章,在黏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黏土叫“封泥”。
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牍上以备参考之用。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
缣帛的书
竹简携带不便,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再说简牍的编连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易被磨断,给阅读带来困难。
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收藏容易,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因此,帛书与简书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由于缣帛作书写材料价格昂贵,所以使用并不普遍。
古代写本书
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进与提高,造纸规模不断扩大,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
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虫蛀和腐朽。古代染纸用一种名叫黄檗的植物汁浸染纸张,黄檗汁色黄,有防虫蛀之特效。宋至清代的印本图书
我国古代的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叶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术,但活字印本书与写本书,也大多与此相同。
刻书用的木板,一般宽约一尺半,高约7至8寸,上边的空白叫天头,下边的空白叫地脚。一块版所占的面积叫“版面”或“匡郭”,版面四周的黑线叫“版框”,也叫“边栏”或“栏线”,简称“线”,四周双线印的叫“四周双边”,或叫“双边栏”。双线一般是一粗一细(外粗内细),故又称“文武边栏”。还有一种仅左右印双线的叫 “左右边线”或 “左右双夹线”。此外还有一种总称为 “花边”的,有“竹节栏”,四周是竹节花纹组成的图案线;有“博古栏”,四周用多种古乐器的花纹图案组成。
版上的字,是经人手写而后摹刻的,所以各具风格。(屈义华 荀昌荣)
我们手捧着装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是否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古代的书籍一步步进化而来的,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范文四:中国古代最值得读的书籍
中国古代最值得读的书籍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诸子百家丛书:《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阴符经》、《关尹子》、《亢仓子》、《鬻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子华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传》、《十洲记》、《列仙传》、《抱朴子》、《握奇经》、《尉缭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盐铁论》、《说苑》、《独断》、《傅子》、《神异经》、《博物志》、《神仙传》、《六韬》、《司马法》、《吴子》、《邓析子》、《慎子》、《孔子家语》、《孔丛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太玄经》、《新语》、《新序》、《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论衡》、《潜夫论》、《申鉴》、《中论》、《人物志》、《水经注》、《禹贡》、《黄帝内经》
廿五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宋书》、《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小说:《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儒林外史》、《菜根谭》、《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范文五:浅谈中国古代书籍的散佚问题
rainbow
2016-10-10 16:48:16???编辑: 初澜???信息来源:产业人网原创首发
字号:
当今社会,很多不学无术的人喜欢以讹传讹、人云亦云地谈论中国古代书籍问题,涉及到新中国对中国古代书籍的保护、搜集和整理问题就开始信口开河了,仿佛新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不注意保护书籍的时期,然后借机会云山雾罩的怀念古人,以达到美化自己有多爱文化的虚伪目的。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科普一下中国古代书籍的散佚问题。把古代书籍的散佚问题大致看清楚了,就对新中国的书籍保护工作有了全新和全面的认识。
中国封建社会的书籍,随着学术文化的兴衰,总体上是一天天由少而多,由简至繁地在增加。汉哀帝时,刘歆编定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图书目录—《七略》,从此,我国的图书才有了统计数字。班固根据《七略》修《汉书.艺文志》虽然有增损出入,但是相差还不是很远。到了梁代阮孝绪编定《七录》的时候,相去不过500年,而汉代保存的书籍已经散佚得十分惊人了。阮孝绪说:“《七略》书三十八种,六百三家,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五百七十二家亡,三十一家存。《汉书.艺文志》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三百六十九卷。五百五十二家亡,四十四家存。”可见,古代一直就有巨大的书籍散亡量。
尽管图书的散佚率巨大,但是新著述的发展,仍然是向前不断增加的。唐代初年图书数字,较之汉代,在数量上增加了几倍。欧阳修在《唐书.艺文志叙》中说:“藏书之盛,莫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又两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可见,开元年间的的图书较之唐初,又增加了不少。但是欧阳修又同时提到了一个书籍散佚的情况说:“有其名而无其书者,十盖五六也。” 可见当时书籍的散佚量是50%-60%。
书籍的散佚规律在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也不可避免。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叙》中指出:“《汉志》所载之书,以《隋志》考之,十已亡其六七,以《宋志》考之,隋唐亦复如是。”可见,书籍是一天天的增加,也随着时间的变迁在一天天的减少。这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不可避免的严重问题。
历史上的腐儒喜欢信口开河的把秦代以前书籍的散亡都归咎于秦火,那么秦以后二千多年的书籍的散亡,难道也赖在秦始皇头上吗?当时秦始皇命令不烧的书,反而一卷也没有留下来传于后世,而那些当时限期焚绝的“经典“,经过汉代学者的搜求修补,反而很大一部分恢复了旧观。可见,中国古代文献的散佚问题,绝不是历代兵燹和焚禁这一类”有形的摧毁“所能灭绝的,历代统治阶级的大规模”无形的摧毁“才是书籍散亡的最大原因。封建统治阶级毁书最毒辣的手段就是打着”采访遗书“的幌子,来施行禁书的政策,每逢改朝换代,统治阶级就把包含对自己不利内容的书籍处理掉。比如清代的《四库全书》告成之日,同时也是古代文献散亡最多之时。
认清历史的规律,把优秀的部分继承下来,将不足的部分进行弥补,这才是今人应该做的事情。那种熬鸡汤、传谣言、附庸风雅、空谈书籍的行为,完全就是吃饱了混天黑腐朽生活,应该严肃进行揭露和批判。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古代书籍是如何演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