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中政治知识点:文化创新
摘要:温故而知新,大家只要做到这点,一定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知识点:文化创新,方便同学们查看复习,希望大家喜欢。
2.3、文化创新
2.3.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1)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2)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重要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然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重要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2.3.2、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3)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今天,我们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文化创新的要求:
2.3.3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向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指导原则与重要举措:
(1)根本途径:
参加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2)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2)指导原则: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3)重要举措:
A、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自觉投身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B、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懂得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了解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改进学习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1)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1)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2)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3)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怎样建立学习型社会?)
1)(从社会角度)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存要求。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使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从个人角度)每个公民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时学习、处处学习。】
总结:高中政治知识点:文化创新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小编推荐:
高中政治: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范文二: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知识点总结
精品文档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知识点总结
第五课文化创新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A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具有决定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基础。(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最终灵感来源。)
(2)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如何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
1 / 4
精品文档
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4、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创新,
(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1、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基本途径之一)。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即文化创新的根基),空谈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 / 4
精品文档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基本途径之二)。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另外:(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6)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P50)
2、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 / 4
精品文档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4 / 4
范文三: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条件。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文化又来源于社会实践,因此,文化也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创新。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
(2)文化创新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作为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只有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文化工作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辨析:只要立足于实践,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要求)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古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注意两个要求:(1)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3)基本途径(中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意义(为什么):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如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
(2)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1)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
(2)反对两个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如夜郎自大、唯我独尊。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如全盘西化、妄自菲薄。
★5、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创新?
(1)文化工作者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
(4)要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5)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范文四:2016高考政治知识点:文化创新
高考政治知识点: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例题】
2011年 全国新课标卷(第39题)
2012年 全国新课标卷(第39题)
2014年 全国新课标Ⅰ卷(第39题)
2014年 全国新课标Ⅱ卷(第39题)
1.2012年 浙江卷(第31题) 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高考热点:文化创新-1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文化符号与文化精神都很重要,我们不能用一者否定另一者,①错误;功夫熊猫将中西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赢得了好评,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吸收、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②正确;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错误;不同的民族文化之所以能进行交流与融合,正是因为它除了具有民族性外,还具有世界性,④正确。故答案选B。
2.2012年山东卷(第22题) 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材料反映的是文化的地域性,未涉及各民族异彩纷呈的文化,A排除;“改编制作”是一种创新方式,它使得经典剧目焕发活力,B符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观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文化的个性,而不是共性,D排除。故答案选B。
3.2012年海南卷(第20题) ****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
②文化发展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文化发展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精神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物质力量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①正确;“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文化角度看是因为文化发展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正确;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促进文化发展,③中“决定了”的说法错误,排除;精神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现实的物质力量,④错误。故答案选A。
4.2012年北京卷(第24-25题)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24,25题。
24、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
高考热点:文化创新-2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
① 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 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 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 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24.A 25.C
【解题思路】24、优秀城市雕塑指的是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显示了北京城市的文化底蕴,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①③正确;优秀城市雕塑是公益文化事业,②排除;优秀城市雕塑的价值是通过文化环境的影响实现的,而培育优秀文化人才是文化教育的任务,④排除。故答案选A。
【题眼】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题目中文化的价值指的是文化对人的积极作用,优秀城市雕塑指的是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
25、“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体现了城市雕塑是为城市环境服务的,是雕塑风格与城市环境相统一,②正确;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排除;③错误,城市环境是物质的产物;优秀城市雕塑呈现的是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是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④正确。故答案选C。
5.2011年江苏卷(第21题) 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历史上东北、南方流行戏曲各不相同,体现了各具特色;现在出现异地演、唱,体现了文化的交流,①④入选;现在异地演、唱,使得文化市场异彩纷呈,③入选;材料并没有提及古老戏曲加进了时尚流行元素,②与题意不符。故选C。
6.2011年浙江卷(第40题)(20分)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10分)
(2)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10分)
高考热点:文化创新-3
【正确答案】
(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2)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它剔除了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保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际元素,使之发扬光大,是一次成功的“扬弃”。
7.2012年海南卷(第25题)(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6分)
(2)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8分)
(3)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就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建议。(4分)
【正确答案】(1)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2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加剧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2分)一些地方文化创新力弱,发展文化产业的办法不多。(2分)
(2)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从而取得成功。(4分)脱离实际,靠虚构历史文化名人等来搞文化旅游,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取得成功。(4分)
(3)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蕴涵的民族精神,打造优秀旅游文化产品;(2分)坚持保护优先,防止破坏性开发。(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高考热点:文化创新-4
8.2012年广东卷(第37题)(2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材料二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1)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11分)
【正确答案】(1)①财政部门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财政部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体现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③财政部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体现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④财政部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体现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2)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高考热点:文化创新-5
范文五: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课件 必修必背知识点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复习讲义》P12 1、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8点) P19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P19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4点) P19 4、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P20 5、怎样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P24 6、公司经营与发展的措施,(8点) P25 7、如何扩大就业,
P25 8、如何维权,
P36 9、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P36 10、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P35 1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措施,
P38 12、财政的作用,
P46-47 13、市场经济的含义,优点,局限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P47 14、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要求,
P48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P48 16、宏观调控(含义,原因,目标,手段,) P51 17、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内涵,
、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P54 18
P57 19、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态度,实质, P58 20、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修二<政治生活>必背知识点
《复习讲义》P65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 P65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P69-70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 P71 4、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P71-72 5、民主监督的方式,意义,要求, P76 6、政府的性质,职能,宗旨,原则,
P81依法行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P82权力受监督(为什么,怎么样,)——政府权威 P90 7、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P91 8、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表现, P94 9、党的地位,性质,宗旨,作用,执政方式,指导思想,执政理念,
P107 10、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P108 11、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P112 12、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基本内容,
必修三<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
《复习讲义》P119 1、文化的实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决定、反作用、
相互交融)
P119 2、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地位作用、措施)
P122 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2、表现2、特点2、塑造人3) P129 4、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3点)
P129 5、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态度1+原则1) P131 6、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意义,(3点)
P134 7、传统文化的特点,(3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6字) P134 8、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3点)
P136 9、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点)
P138 10、为什么进行文化创新,(3点)P140怎样进行文化创新,(6点) P146 11、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其原因,(含义、意义) P148 1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5点)
P148 13、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6+必要性4+实质1) P155 14、怎样进行文化生活的选择,(个人+国家) P159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4点)
P159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什么,怎么样,) P160 17、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综合探究 6点) P161 1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怎么样,) P164 19、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什么,怎么样,)
必修四<哲学生活>必背知识点
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认识论: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真理的三个特点是, 5、认识的三个特点是, 联系观:6、联系的特点?
7、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8、怎样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发展观:9、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
10、前进性与曲折性?
1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观:1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5、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否定观:16、含义、特点、实质,
历史观: 1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8、人类社会两大基本规律,
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生价值观:20、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22、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高中政治知识点:文化创新
哲学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