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鲁迅小说人物分类
下面就他们的个性作个比较吧。不妨把他们分成三类(每类人物的个性特点是相似的: 第一类是闰土和华老拴。可以说,他们是旧中国最愚昧最麻木的且毫无反抗意识的农民形象。从闰土二十年前后的情况和华老栓受愚弄的情况,可以说明这一点。闰土完全成了封建思想毒害之下的“木偶人”,而华老栓把革命者夏瑜的“人血馒头”揣在手中,似乎揣抱着一个新生命似的,满以为“十世单传”有希望了,于是那时那刻他连走路也走得起劲了,仿佛于眼前出现了光明。然而他和闰土一样,头脑麻木得很,完全失去了痛苦的感觉,最终默默地被恶势力吞没了。
第二类是祥林嫂和爱姑。她们虽然也具有农民很浓厚的劣根性和弱点,但是她们具有很强烈的反抗性。这是闰土和华老栓所不及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在被人抢捆时的“挣扎”、“以头向墙壁撞去”、“在鲁镇的祝福声中死去”等等无不说明她具有很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她的这种反抗不等于革命。她根本意识不到革命,也不懂革命。在《离婚》中,爱姑的几段对话,既泼辣又有声有色。她与封建宗法势力的代表慰老爷坚持斗争了三年,她不甘屈服,不把父权放在眼里……他的所有这些举动的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辛亥革命时代她所属的劳动农民妇女敢于向封建礼教及其邪恶势力顶撞一下的性格,但是他跟祥林嫂一样,最终没有逃脱被封建思想及其恶势力所迫害的悲惨命运。然而,相比之下,祥林嫂和爱姑亦有不同之处:祥林嫂不及爱姑的反抗性强,但她的痛苦比爱姑更深,她的遭遇比爱姑更悲惨。
第三类就是阿Q了。阿Q是旧中国的一个流浪雇农的典型形象,是个矛盾统一的复合体。在前面已提到了他在思想上已意识到要革命来改变自己不幸命运的可贵愿望。这是前两类人物所没有的性格特点。但阿Q并未真正理解革命。因为他卑微的社会地位,最终使他无力反抗而解放自己。为了苟活,他只好在失败的痛苦中求得一种荒唐的精神安慰,积久成习,便形成了那根深蒂固的“精神胜利法”。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前两类农民也或多或少具有这个特点,只不过他们的这种特点十分微弱而已。而且我们也不能否认阿Q的“精神胜利法”明显打上了他所属阶级的烙印。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因为阿Q具有这个鲜明的性格特点就说阿Q不是农民的本来的形象了。认识这点之余,我们还要看到,作为流浪雇农的阿Q,还具有游手好闲、狡猾刁蛮、无理取闹的性格。他自轻自贱而又自尊自大;懦弱自卑而又蛮横霸道;安于现状而又不满现状;向往革命而又排斥异端。不管怎么说,他的命运还是死,他最终成了封建势力和假洋鬼子的牺牲品。
下面就他们的个性作个比较吧。不妨把他们分成三类(每类人物的个性特点是相似的: 第一类是闰土和华老拴。可以说,他们是旧中国最愚昧最麻木的且毫无反抗意识的农民形象。从闰土二十年前后的情况和华老栓受愚弄的情况,可以说明这一点。闰土完全成了封建思想毒害之下的“木偶人”,而华老栓把革命者夏瑜的“人血馒头”揣在手中,似乎揣抱着一个新生命似的,满以为“十世单传”有希望了,于是那时那刻他连走路也走得起劲了,仿佛于眼前出现了光明。然而他和闰土一样,头脑麻木得很,完全失去了痛苦的感觉,最终默默地被恶势力吞没了。
第二类是祥林嫂和爱姑。她们虽然也具有农民很浓厚的劣根性和弱点,但是她们具有很强烈的反抗性。这是闰土和华老栓所不及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在被人抢捆时的“挣扎”、“以头向墙壁撞去”、“在鲁镇的祝福声中死去”等等无不说明她具有很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她的这种反抗不等于革命。她根本意识不到革命,也不懂革命。在《离婚》中,爱姑的几段对话,既泼辣又有声有色。她与封建宗法势力的代表慰老爷坚持斗争了三年,她不甘屈服,不把父权放在眼里……他的所有这些举动的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辛亥革命时代她所属的劳动农民妇女敢于向封建礼教及其邪恶势力顶撞一下的性格,但是他跟祥林嫂一样,最终没有逃脱被封建思想及其恶势力所迫害的悲惨命运。然而,相比之下,祥林嫂和爱姑亦有不同之处:祥林嫂不及爱姑的反抗性强,但她的痛苦比爱姑更深,她的遭遇比爱姑更悲惨。
第三类就是阿Q了。阿Q是旧中国的一个流浪雇农的典型形象,是个矛盾统一的复合体。
在前面已提到了他在思想上已意识到要革命来改变自己不幸命运的可贵愿望。这是前两类人物所没有的性格特点。但阿Q并未真正理解革命。因为他卑微的社会地位,最终使他无力反抗而解放自己。为了苟活,他只好在失败的痛苦中求得一种荒唐的精神安慰,积久成习,便形成了那根深蒂固的“精神胜利法”。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前两类农民也或多或少具有这个特点,只不过他们的这种特点十分微弱而已。而且我们也不能否认阿Q的“精神胜利法”明显打上了他所属阶级的烙印。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因为阿Q具有这个鲜明的性格特点就说阿Q不是农民的本来的形象了。认识这点之余,我们还要看到,作为流浪雇农的阿Q,还具有游手好闲、狡猾刁蛮、无理取闹的性格。他自轻自贱而又自尊自大;懦弱自卑而又蛮横霸道;安于现状而又不满现状;向往革命而又排斥异端。不管怎么说,他的命运还是死,他最终成了封建势力和假洋鬼子的牺牲品。
而从鲁迅对中国农民的态度来看,集中起来就是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就是说,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简单地概括,就集中在这“不幸”和“不争”上面。
范文二:鲁迅小说怎样刻画人物
鲁迅怎样刻画人物?
恩格斯说过:“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
一、通过动作刻画人物
比如,鲁迅的《药》中,描写华老栓向刽子手买人血馒头时的情形: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动词非常准确地表现了华老栓和刽子手的动作和姿态,形象的表现出老栓的善良而胆怯,刽子手的贪婪与凶狠。
二、通过语言刻画人物
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的主要方法,“听其言,观其行”是我们了解一个人的主要手段,更是作者实现刻画出“这一个”的主要方法。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应该显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形象。如,鲁迅在《祝福》中,通过人物的语言,揭示了祥林嫂的内心的悲痛与人世的冷漠。在小说中,祥林嫂的儿子阿毛被狼叼去了,作者写了祥林嫂反复给周围的人讲述“阿毛的故事”:“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没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句话在小说中反复出现,不但反映出祥林嫂的内心的悲痛,而且表现出祥林嫂无端地责备自己,然而听者却逐渐对此冷漠与不屑。从这句富有特征的话中,我们不但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周围“愚昧、麻木”的“国民”对她的精神致命打击。(有契诃夫的苦恼,一个文官的死,变色龙的重复之艺术手法)
又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样的语言,不但很好地表现出孔乙己迂腐可笑的性格,而且也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严重毒害的结果!
三、通过对比刻画人物
在小说中,前后对比描写本身也体现出人物的变化。在鲁迅的《故乡》中,作者描写闰土的命运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少年时代,闰土“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而且“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在一望无际的瓜田里,“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中年时的闰土,脸上“刻着许多皱纹”,“仿佛石像一般”,“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通过比较,不但闰土的命运发展展示出来,我们也感受到闰土变化的根本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在揭示人物的灵魂的同时,表现出了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的思想。
四、通过比喻刻画人物
比喻就是用具体浅显的事物来说明或者描写抽象复杂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为了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除了运用富有形象的词语外,在用语上,多是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不但使作品的形象更加具体、活泼,而且更有助于简洁的文学语言更具表现力。比如,鲁迅《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写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比喻,把一个当年被人们称着“豆腐西施”的人物,而今却剩下一幅可笑的形骸的特点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年老色衰的女性那内心的苦楚。对闰土的描写,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他“仿佛石像一般”,“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等。这一描写,让我们感受闰土深受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五、通过画眼睛方法刻画人物
通过画眼睛方法刻画人物就是要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也就是说,通过对人物眼睛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以从中透露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很多作家都很重视描写人物的眼睛。如,鲁迅小说《祝福》中对祥林嫂的眼睛的描写:“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
神色来。”“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等等,从这些对眼睛的描写中,不但抓住了祥林嫂的眼睛的变化,反映了人物的悲惨命运,而且也使读者感受到鲁迅通过祥林嫂的变化来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控诉。
范文三:鲁迅小说人物语言特色
鲁迅小说的人物语言特色浅析
摘 要:鲁迅先生的小说以思想的深刻、格式的特别、语言的丰富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白话小说的先河。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进行思想启蒙和社会批判。其小说的语言清新凝炼、真切朴实、深刻晓畅、“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成为文学语言的现代化的典范。 关键词:鲁迅小说的人物 语言特色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孔乙己的迂腐潦倒、祥林嫂的困厄悲惨、闰土的艰辛麻木等等无不鲜活在人的脑海之中。他们的一颦一笑、言谈举止无不贴合其性格特征与生活实际。鲁迅之所以能塑造出如此个性化的人物,得力于他的一支神来之笔。
一、善于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是鲁迅小说刻画人物重要特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对于小说来说,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就要求小说的语言,特别是人物描写的语言要高度的形象化。鲁迅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倡“画眼睛”的艺术,他深刻地指出:“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人物语言是刻画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作家在创作中,必须要根
据不同人物阶级、职业、经历、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选择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才能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来。鲁迅也是极善于通过人物个性语言塑造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作品里,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语言都是极富个性化的。
例如《社戏》是鲁迅比较另类的一篇小说。“鲁迅先生的语言一如“豆麦与水草”的清香, 随风迎面吹来, 让人倍感清新与惬意。”
[1]而文中孩子们的对话也在不经意间给了我们很多惊喜, 让我们领略了一代最伟大语言大师的风采。
《孔乙己》一文中,主人公孔乙己所说的话并不多,然而几乎句句都是个性化、性格化的语言。例如:“你怎么这样凭空说人清白??”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里的茴字,怎样写的?”
“??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 “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
“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这??下回还吧,这回是现钱,这回酒要好。”
“不要取笑!”
“跌断,跌,跌??”
以上文白相间的语言,是孔乙己所特有的语言,它准确、深刻、生动而有分寸地突出了孔乙己的性格。从“对呀对呀??回字有四
样写法,你知道吗?”,“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一句中,我们看到了孔乙己那“迂腐可笑而不失斯文” 的性格。在他看来,像偷窃这样的丑事,一旦和读书人发生联系,便不再是一种不光彩的事。不能和一般的偷窃相提并论,就是偷东西被人打断了腿,还要辩解说是“跌断,跌,跌??”,死要“读书人”的面子。这些语言,把孔乙己心灵深处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传统观念充分地揭示了出来,这种观念是与他长期接受封建教育毒害的身份相称的,从他主动教酒店小伙计“回”字四种写法上,又自然地流露了他故弄玄虚、标榜自己的迂腐思想,从他跟小孩子的交谈中,我们又看到他孤苦无靠的寂寞和他心地的单纯、善良的一面。孔乙己这些个性化的语言,进一步揭示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地塑造更趋于完美。
二、善于运用民族特色也是鲁迅小说语言的一大特色
鲁迅先生小说语言特有的作风和气派就是他小说语言的民族风格。鲁迅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精湛的研究和深邃的修养,他继承了优秀的民族传统,保存了我国语言的固有优点,又从外国诸多文学名著中吸收了语法、语汇成分。因此鲁迅先生小说语言不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而且闪烁着民族风格的夺目光辉。
鲁迅小说一般都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仅表现在鲁迅深刻地展示了中国从旧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之前的斗争情景,反映了从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夕到一九二五年第一次国内革命
战争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现实,而且还表现在鲁迅创造了适合于表现这种民族生活内容的完美的民族艺术形式。这种民族艺术形式,首先体现在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上。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用中国白话写小说的人。推翻陈旧僵死的文言文,创立了以明白晓畅的现代口语为基础的叙述人语言,正是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责献。鲁迅在谈到语言运用上的体会时说:“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2]
强调叙述人语言的口语化,并不排斥运用古人的语言。文学语言有历史的继承性,现代汉语是在古汉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要吸收古人有生气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就不但不会使叙述人语言显得陈腐枯萎,反而会使叙述人语言精炼含蓄。试读鲁迅写。
鲁迅小说的语言具有高超的艺术魅力,朴实中能见其富丽,明快又不失其含蓄,凝炼而又能晓其深意。它或妙趣横生、辛辣有力,或韵味浓郁、发人深思,能叫人笑得弯腰而又辣得掉泪,具有一种使人着迷令人绝倒的神奇艺术魅力。作为一名语言大师,其小说的语言特色一直以来都是后人研究的热门话题。
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鲁迅小说的语言进行了研究。他立足于民族语言,对外来语有所借鉴,立足于现代,对古代有所继承,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参考文献:
[1]刘建设;平淡之中见神奇——由《社戏》中的“孩子对话”看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05.
[2]矫健鹰;浅谈鲁迅小说语言的博采众长;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
范文四: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鲁迅的意义在现实和读者的不断阅读和解释中被创造出来.鲁迅思想及传述思想感情的语言符号已成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的证明.阅读鲁迅不仅需要对其进行语言的和历史的意义还原,更需要有精神灵魂的撞击和生存意义的拷问,并在“撞击”和“拷问”中实现思想的去蔽和生命的自觉,在尽可能真实理解鲁迅的前提下,能大胆而真诚地直面自我的现实和人生,在“鲁迅与自我”的双面审视里实现阅读的意义循环,读鲁迅即读自我和现实,接近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最便捷的而恰当的方式就是读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体验“吃人”的“无物之阵”,理解那颗真实而丰富的灵魂.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抗”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孤独”和“绝望”的“挣扎”.它所显示出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彻底性,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正是鲁迅思想和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区别他人具其独特价值的地方.
关键词:鲁迅 小说人物 国民性 抗争的斗士
一、鲁迅小说的人物分类
很多学者认为《狂人日记》虽然是一部非常有名的作品,但是不算好小说.其中一个判断就是这部小说有果戈里同名作品的影子,另外也认为不够成熟.照我看来, 这样的看法似乎有生搬硬套的因素在里面.果戈里的问题稍后会讨论,至于小说是否成熟,这要看用什么标准来丈量了.如果用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的尺子,这部小说似乎不够精美.但是这样的尺度并非唯一的.好的作品,需要有好的人物来支撑,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品.在《狂人日记》里,“狂人”其实不是一个鲜明的形象,里面最为重要的人物,是“狂人”的观察对象:赵贵翁、陈老五、赵家的狗和我大哥.同时,这些对象也在观察“狂人”,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的关系.
第一类人物,是革命者的形象.《药》里的夏渝最为典型.但似乎鲁迅对夏渝这样的革命者有些犹豫,因为他能够感受到这些革命者的热血,但是看不到他们努力的回报.革命者往往是得不到理解和同情的,他们也可能在遗忘中被遗忘.看到现实中存在的这点是极大的哀伤,所以鲁迅说:“……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惜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
也不单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鲁迅的这句话里暗含一个事实:那个时候,人们看到的却是消极的结果,不过,因为鲁迅的愿望是“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迫切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里,即使暂时还看不到希望,鲁迅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们看到,鲁迅在本性上,不算是乐观人士.鲁迅说:“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 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我的青春.”同时,他还引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加深这种印象: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正因为如此,鲁迅在《药》里给夏渝的坟加上一个希望的花环,也算是一种自我鼓励了.在《狂人日记》和《长明灯》里,“狂人”和“他(吹长明灯的人)”,鲁迅同样赋予他们很大的勇气.“狂人”直截了当地抨击整整一个吃人的“封建”历史,有气吞山河的勇武《长明灯》里的;“他”一定要吹到“吉光屯” 的长明灯,冒着被方头、阔亭他们除掉的危险,也显出一种相当大的毅力和果决.而在那些守旧的人的心里,他们正是标准的“狂人”.所谓的“狂人”就是精神病患者.我们知道,“精神病”在一个很长的文明史上,曾大量地被当作一种相当有力的政治手段来运用.比如,把政治的敌手指责为“精神病人”送到“精神病院”,从肉体和精神上一起消灭敌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就像现在处理传染病样,实行隔离,对肌体中的腐败部分加以外科手术式的切除.对于一般的普通民众来说,虽然不能祭出政治的手段,但是也可以用孤立的办法对“狂
人”加以定点消除.当然,所有这些手段,无论是政治首领还是普通民众,都具有浓重的暴力色彩.“狂人”和“要吹长明灯的人”最终都被关进房子里,失去了行动的自由.除非他们改进,跑去疯狂的念头,重新回到秩序的社会中,才可能被放出来.而对于夏渝的方式,当然就是肉体消灭了.《药》里的经典对话:“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地说.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这一层认识.革命者的行为是要解救这些人的,但是反过来被他们看成是疯子.这就是鲁迅对那个时期的社会状况的深刻剖析和认识. 这也正是他为之感到它特别悲哀和痛心的地方.鲁迅早就感觉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我们看到“义哥是一手好拳脚,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这里面的阿义的身体看起来想必不错.刽子手 “康大叔”是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那身板就更是不差了.但是,他们的好身板,正好是葬送像夏渝这样的革命者非常合适的人选.这样一个“革命者—疯子”的角色错位,在鲁迅的小说里具有深刻的意义. 再如《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希望大
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第二类,是受苦受难的兼愚昧无知的人物形象.《祝福》里的祥林嫂,《药》里的华老拴,《明天》里的单四嫂子.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么样去改变她.祥林嫂的方式是去捐门槛,华老拴是求人血馒头,单四嫂子是盼望明天;《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范文五:《故乡》与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两个故乡
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里纪念他的故乡,但其实那故乡没有什么可纪念,结果是过去的梦幻为现实的阳光所冲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后辈有他们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原文结末云:“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很好的格言,也说得很好,没有尼采式的那么深刻,但是深远得多了。
这里前后有两个故乡,其一是过去,其二是现在的。过去的故乡以闰土为中心,借了这个年青的农民,写出小时候所神往的境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现在先从闰土说起。这闰土本名章运水,小说里把土代替了水字,闰运是同音的,也替换了,在国音里闰读如润,便有点隔离了,他的父亲名叫章福庆,是城东北道墟乡杜浦村人,那里是海边,他种着沙地,却是一个手艺工人,能制竹器,在周家做“忙月”,意思即是帮忙的,因为他并非长年,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晒谷的时候来做工罢了。他有时来取稻草灰,也带了运水来过,但是有一年因为值祭,新年神像前的祭器需要人看守,那时便找运水来担任,新年照例至正月十八为止,所以他那一次的住在城内是相当长久的。
看守祭器
本文中说大祭祀的值年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小说是一九二一年写的,计算起来该是一八九一年左右,事实上是光绪癸巳即一八九三年,那时鲁迅是十三岁。在复盆桥周家有两个较大的祭祀值年,其一是第七世八世祖的致公祭,由致中和三房轮值,致房下分为智仁勇,智房下又分为兴立诚,鲁迅是兴房派下的。所以须得二十七年才能轮到一回。其二是第九世祖的佩公祭,单由致房各派轮值,这只要九年就够了。一八九三年轮值的祭祀乃是佩公祭,因为在丙申即一八九六年伯宜公代立房值年。白尽义务(立房的子京将祭田田租预先押钱花光,发狂而死,已见《百草园杂记》中,)正是此后第三年。其次是佩公祭资产较多,祭祀比较丰盛,神像前有一副古铜大五事,即是香炉烛台和花瓶,很是高大,分量也很重,偷去一只便很值点钱,所以特别要有人看守才行。还有一件特别的事故,便是鲁迅的曾祖母戴老太太以七十九岁的高寿于前一年即壬辰的除夕去世,大堂前要停灵,值年的祖像只好移挂别处,就借用了仁房所有的“大书房”在“志伊学颜”的横匾下陈设起来。那是在大门内西偏,门口没有看门的人,很是不谨慎,当时仁房玉田在那里设着家塾,孟夫子即孔乙已就有时会溜进来,拿走一点文房具的。因此之故,看守更是不可少了。
闰土父子
本文里说闰土能装弶捕小鸟雀,这是他父亲的事,在《朝华夕拾》中曾有过一段叙述。他的父亲名福庆,小孩们叫他“庆叔”,是种地兼做竹匠的,很是聪明能干,他用米筛捕鸟,关在用竹络倒放撑开的麻袋里,后来拿锡酒壶盛大半壶水,把小鸟的头塞在壶口内,使它窒息而死,都是很简单巧妙的。壬辰那年冬天特别冷,下雪很多,积得有尺把厚,河水也冻了,有一两天航船不能开行,是向来少有的事情。因为大雪的缘故鸟雀无处得食,所以捕获很容易,这以后就再没有这种机会,即使下点雪,也没有那些鸟来了。这事可以断定是在壬辰冬天,因为癸巳正月里一直忙丧事和祭祀,不能再有这闲工夫了。闰土出场那时是第一次,中间隔了六年,他第二次出场是在庚子(1900)正月,初七日日记下云,“午后至江桥,运水往陶二峰处测字,余等同往观之,皆谰语可噱。”测的不知是什么字,但谰语有些却还记得,有混沌乾坤,阴阳搭戤等句子,末了则厉声曰:勿可着鬼那么的着!闰土乃垂头丧气而出,鲁迅便很嘲笑他,说他瘟了,学陶二峰的话来说他,使得他很窘。过了几年之后,庆叔显得衰老忧郁,听鲁老太太说,才知道他家境不好,闰土结婚后与村中一个寡妇要好,终于闹到离婚,章家当然要花了些钱。在闰土不满意于包办的婚姻,可能是有理由的,但海边农家经过这一个风波,损失不小,难怪庆叔的大受打击了。后来推想起来,陶二峰测字那时候大概正闹着那问题,测字人看出他的神情,便那么的训斥了一顿,在这里也正可以看到占卜者的机警与江湖诀了
豆腐西施
闰土的第三次出场是在民国以后,姑且说是民国元年(1912)吧。假定他是与鲁迅同庚的,那么那时该是三十二岁,但如本文中所说已经很是憔悴,因为如老实的农民一样,都是“辛苦麻木而生活着”,这种暗淡的空气,在乡村里原是很普遍的。鲁迅的第二个故乡乃是民国八年(一九一九)的绍兴,在这背景出现的仍是闰土,他的样子便是民初的那模样,那海边的幻景早已消灭,放在眼前的只是“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的老屋。那些稻鸡、角鸡、鹁鸪、跳鱼,以及偷吃西瓜的小动物,叫作俗音遮字,小说中写作犬边查字的,都已不见影踪,只换了几个女人,里边当然也有衍太太,但特别提出的乃是绰号“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豆腐西施的名称原是事出有因,杨二嫂这人当然只是小说化的人物。乡下人听故事看戏文,记住了貂蝉的名字,以为她一定是很“刁”的女人,所以用作骂人的名称,又不知从哪里听说古时有个西施(绍兴戏里不记得出现过她),便拿来形容美人,其实是爱美的人,因为这里边很有些讽刺的分子。近处豆腐店里大概出过这么一个搔首弄姿的人,在鲁迅的记忆上留下这个名号,至于实在的人物已经不详,杨二嫂只是平常的街坊的女人,叫她顶替着这诨名而已。她的言行大抵是写实的,不过并非出于某一个人,也含有衍太太的成份在内。
搬家
《故乡》是一篇小说,读者自应去当作小说看,不管它里边有多少事实。我们别一方面从里边举出事实来,一则可以看著者怎样使用材料,一则也略作说明,是一种注释的性质。还有一层,读者虽然不把小说当做事实,但可能有人会得去从其中想寻传记的资料,这里也就给予他们一点帮助,免得乱寻瞎找,以致虚实混淆在一起。这不但是小说,便是文艺性的自叙记录也常是如此,德国文豪歌德写有自叙传,题名曰《诗与真实》,说得正好,表示里边含有这两类性质的东西。两者截然分开的固然也有,但大半或者是混合在一起,即是事实而有点诗化了,读去是很好的文章,当作传记资料去用时又有些出入,要经过点琢磨才能够适合的嵌上去。这篇小说的基干是从故乡搬家北来的这一件事,在一九一九年冬天,于十二月一日离北京,二十九日回京,详细路程当查《鲁迅日记》,今可不赘。但事实便至此为止,此外多有些诗化的分子,如叙到了家门口时的情形,看见“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写是很好,但实际上南方屋瓦只是虚叠着,不像北方用泥和灰粘住,裂缝中容得野草生根,那边所有的是瓦松,到冬天都干萎了,不会像莎草类那么的有断茎矗立着的。话虽如此,若是这里说望见瓦楞上倒着些干萎的瓦松,文字的效力便要差了不少了。
路程
从绍兴到北京的路程,可以分作两段,第一段是绍兴至杭州,第二段是杭州至北京。这两段长短大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前段水路坐船,后段陆路坐火车。杭州南星桥站出发,当天到达上海南站,次早北站上车,在南京浦口轮渡后,改坐津浦车,次日傍晚到天津,再搭那时的京奉车,当夜可抵正阳门,其间要换车四次,但坐火车总是一样的。绍兴出西郭门至萧山的西兴镇只有驿路一站,坐民船只一夜就够了,从西兴徒步或乘小轿过钱塘江,那时已用小火轮拖渡,平安迅速,对岸松毛场上岸便是杭州,离南星桥不远,来得及买票上车。这一夜的民船最有趣味,但那也以归乡时为佳,因为夏晚蹲船头上看水乡风景确实不差,从绍兴来时所见只是附郭一带,无甚可看,而且离乡的心情总不太好,也是一个原因。本文中说到路程,只是水路那一段,因为是搬家去的,连到家的时候也显得有点暗淡,离家时自然更是如此,虽然说“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很简单却写的很是得神。同行的人本文只说到母亲与宏儿,这也自然是小说化的地方,事实上同走的连他自己共有七人,其中两个小孩都是三弟妇的,长女末利才三岁,长子冲两岁,时在乡下病卒,次子还没有名字,生后七个月,小说中便将他诗化了,成为八岁的宏儿,因为否则他就不能与闰土的儿子水生去做朋友了。
(原载《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