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长河的源头,是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世界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的依据,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而孔子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自己对社会进?行的全方位的?,如今虽已历经?两千余年,其社会价值观?仍然可以为后?世治国治世提?供重要标准和?规范,同时也很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其现代意义?。
一、孔子思想对现?代世界道德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现代世界,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精神文明的发?展却大大滞后?,道德危机带来?的后果日益凸?显。当今国际社会?,强国侵略弱国?的现象加剧,经济危机也频?频发生,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整个世界孕育?在隐藏的不安?定中。而孔子思想中?理想化的道德?体系建构和对?个人的道德要?求,恰恰适合于当?下的社会语境?,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认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如果任用哲人?担任栽判,不是裁判女神?的美,而是裁判人民?的善,他一定会把金?苹果奖与中国?人。”
孔子认为修身?是治国平天下?之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故君子先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子赋予政治?以人文精神,而西方却把政?治降为肮脏的?争夺权力的理?论。
孔子还明确系?统地告诉人们?修身的途径:
,、树立理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摆正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爱国主义)孔子和儒家的?要求是“内圣外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圣;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是?外王。
,、 3、摆正人与他人?的关系。(仁爱精神) 。讲求仁、爱、礼、忠恕、诚、孝、中庸、平等、义重于利等道?德原则。
,、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
,、个体修养(浩然之气)。
面对当代世界?许多严峻问题?,世界人们提出?了许多对策和?方法,但是是治标而?不是治本。治本的办法是?从道德入手,改善人性。如果每个人的?作为都符合道?德规范,那人与人,人与自然许多?矛盾便自然化?解,前途才会光明?。道德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智慧?。而孔子的思想?,正具备了帮助?现代社会构筑?道德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孔子思想可以?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本国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的?,离开本国的民?族精神,孤立地看现代?经济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像我国这样的?大国就更是如?此了。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发展现?代经济的支柱?和动力源泉。中华民族精神?,来自于我们悠?久的历史和酝?酿其中的传统?文化,是指导我们民?族延续发展、激励人民不断?前进、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的内在?驱动
力。而孔子思想,恰恰是我们发?展现代经济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来源。
孔子思想中阳?刚进取的自强?不息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求实精神、“民为帮本”的思想、重视道德的精?神等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精神驱?动力,为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自尊、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为发展现代经?济提供民族凝?聚力,为增强科技意?识提供紧迫感?,为实现现代化?提供民族自信?力。
此外,孔子思想对现?代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其发源地中国?,在中亚诸国也?有很大影响。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腾飞的?“亚洲四小龙”都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这些经济实体?的飞速发展,正是依靠了其?内在驱动力——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韩国釜山大学?教授金日坤说?:“儒教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依赖?于家族集体主?义的社会秩序?。东亚是依靠儒?教的集体主义?文化驱动资本?主义,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发展,而且通过传统?的集权秩序使?经济发展走上?正轨。这不同于欧美?通过自由企业?制度以民间为?主导发展经济?的方式。东亚是以政府?为主导发展经?济。”
这就打破了西?方“儒家伦理不利?于工业文明产?生”的断言。
三、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孔子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实在于其思想?体系中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其适用性的?长远。时至今日,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很多内容?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他主张“有教无
在教学内容上?,他强调社类”,打破教育的贵?族化;他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会的?需要和人格的?形成,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在教 学方法上,他提倡启发式?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同时,他的“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教学相长,又为教师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1、有教无类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在?两千年前打破?了学在官府、等级教育的现?象,扩大了知识分?子的数量。现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实际上就是先?进国家的“机会均等”:给予每不同孩?子以平等的学?习机会,无论其在不成?熟的发育阶段?“分数”是否高。“有教无类”原则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事实表明,我国现代教育?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理论,体现了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论语》中大量的事例?表明,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这启发现代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基础、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其既切合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又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3、启发式教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很好?地概括了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这八个字不仅?生动表现出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深刻的揭?示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思维?矛盾,以及孔子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
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启发现?代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而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促进。
4、终身学习
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的限?制。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在当代进
一步?被发展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富于创造性?的理念——终身教育思想?。
范文二: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读《论语》笔记)
孔子是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的学说可以说是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万古长夜。影响之深远,不只是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而且影响了全世界。孔子对人类行为与伦理的标准,不但影响了中国人,而且影响了全人类,他的教训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使世界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遣产。一个历史不衰的伟大民族,都有其文化特色和引以为骄傲的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精神,就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儒、释、道文化。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人在天地之间,第一重要的事,便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在天地之间扮演自己的角色,知道生而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俗语说;“做事难,做人更难。”做人是一门学问。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有一个身份、地位,而这个身份和地位,在人的一生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要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恰到好处表现他的身份和地位,真的是很困难的事。我们常常会自问;“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又是会到哪里去,”,“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尤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难免又会质疑;人为什么要活得这么苦,为什么又是这样地艰难,人如何能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享受自己,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 *** ***
孔子并非是天生的圣人,孔子和一般人一样,也有各种烦恼和痛苦。孔子所以成为圣人,是孔子有聪明的睿智,他能超越个人的悲苦,并且为芸芸众生提供,以苦为乐、转悲为喜的知识。
人都是渴望着自己有快乐,人们也都知道,快乐来自于自由的心灵。没有自由的心灵,人是不会有快乐的。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呢,孔子告诫我们要有一颗宽厚的心,要懂得推己及人,懂得舍己为人,这就是孔子“仁”的理念。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所关心的是天下人、天下事,而不是一己之私、一己之利。一个人把心境放宽、放大了,个人的得失、祸福便不再那么重要了。
人生的痛苦,往往是因为心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孔子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要懂得“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只追求自己的成功,也要乐于助人,乐于成就别人。感同身受,同苦同悲。因为乐于助人,就不会被人嫉妒、被伤害,而且心存感恩,共同创造和谐进步的社会;因为有同理心,自己不愿受苦难,也不愿别人受苦难,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伤害、互相争执,人间就充满祥和幸福。
人生的痛苦也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贪得无厌,不知节制。孔子告诉我们“过犹不及”,“以约失之者寡”,不义的富贵,犹似浮云,
因为对物欲的无尽追求,“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又患失之”。这样人心就不能平衡,心灵也就不得自由,心灵不自由,人生的烦恼和痛苦便就循环不止了。
*** *** ***
人总是生活在群体的社会环境中,过着营造群居的生活。学习孔子的学说, *** ***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在为金钱、财富而拼搏,享受着物质生活带来的种种快感。“商场”就是战场,竞争和争夺是残酷的;
一部份人赚了钱,于是在哈哈大笑,同时又产生了更浓的贪婪之心,永远也不能满足。
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以不法手段贪取了大量财富,得以忘形地大肆挥金如土,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到头来成为不耻于人类的狗屎堆。
一部份人在竞争中失去了财富,败得又很惨,于是悲怨交加,满腔的愤恨,有的走上绝路。
一部份人苦苦劳累,却始终是受着被别人欺凌之境地,而怨声载道,埋怨着自己的命运。
社会就是这样,在人们都累了的时候,仿佛觉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物质财富以外,还是有着一种别样的追求,于是产生了去先贤那里重拾灵感,汲取精神营养,追求其精神财富,去享受精神的盛宴。畅游其中,去净化心灵,培植善念。其实,财富本就有二种,一种是物质财富,一种是精神财富。人在居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后,自己的物欲就不必过分计较和贪婪,“家有良田万亩,床卧只须三尺”,“拥有黄金万两,一日也只是三餐”。而精神财富体现了一个人的品位、境界,体现了一个人的信仰和真正的追求。为了信仰,可以舍弃财富甚至献出宝贵生命。
*** *** ***
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正在更深地影响着全世界。当今的圣贤力推孔子思想,在全世界各国设立《孔子学院》达一千多家,这对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极大的创举。如果说中国古老的《道德经》在西欧广泛传播,以其深渊的哲理使欧美民众大为惊叹,如明灯一样照明了二战以后西欧人的迷茫。那末如今,孔子思想的世界传播会明白地告诫他们;应该如何地创建世界、国家、社会、和人生,达到世界的和谐。
佛教的财富观
(读佛经笔记)
一天,佛陀和弟子阿难去化缘,走到一个村口,看见了一堆金闪闪的金锭。佛陀对阿难说;这是毒蛇~赶快离开。随后,村里走来了父子两人,也看见了这堆金锭,喜出望外,真是碰到好运,发大财了,于是急忙把这堆金锭拿走了。不久,官府的捕快上门,抄了全家,并把全家和这堆金锭一起押送到官衙。原来,这堆金锭是盗贼从官库中盗窃后,未能拿走留在村口的,在每个金锭上都刻有官府的库银印鉴。这对父子从碰到了好运气、发大财的惊喜中突然全家遭袂,成了囚犯,关进大牢,受着牢役之苦。
说起佛教的财富观,也许有人会问;佛教僧侣讲什么财富,出家僧侣本是“四大皆空”,不要说对身外之财视为空,就是对自己的身
子也是视之为空的。是的,佛教的比丘戒中有一条“比丘手不持银钱”的戒规,以前,南方比丘在出行时须带俗人随从,替他管银钱的事。只是因为种种不便,这个戒规在南方国家的僧侣中也不太严格了。佛教也有规定;出家之僧侣们除了外出化缘等事以外,都应在寺院里集体生活,集体劳动,创造的财富必须是集体占有,一切财富用于弘扬佛法和慈善事业,一切财富不准私人占有。那末,金银财富,真的是如佛陀所言,是毒蛇了吗,寺院和僧侣就真的不要财富了吗,千百年以来的社会现实却远远不是如此~众多的寺院和僧侣也并如此~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创造财富,并享用财富。尤其是今天,个人生活的改善、自我价值的体现、社会效益的增益、国家兴衰等等,都是以财富的增减作为衡量的标准。现今社会上有一种所谓“成功人士”的说法,你无论干什么工作,你获取了财富,有了财富的积累,你就是成功人士,反之,就是失败。难道社会的进步,人士的成功,就是以财富而论的吗,这是人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财富的作用和过患,往往就会被财富而伤害。
那末,佛教的财富观是怎样的呢,
佛教认为;一是净财。
二是正确的用财。
三是对财富不能有贪婪之心。
[净财];净财,就是清净的财富,就是来源正当的财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是人们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又是利益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才没有后顾之忧。任何以不良之心,以非法的手段去得到的财富都是邪财,都必然会受到报因,都会带来祸害。
[善财];就是要懂得合理地使用财富。佛陀一再告诫我们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欲望一旦鼓动起来,往往就难以控制,难以收拾了。你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取得的财富,你必定是十分珍惜的,必定会合理地去使用。你是通过种种不良手段和违法渠道得到的财富,你必定会挥金如土,吃喝玩乐,纵欲放荡。最后必然是身败名亡,走向自灭之境地。
[不贪];就是对财富不能有贪著之心。无论我们贪著什么,都会成为伤害自己的利刃。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们对财富一昧地贪著,那么,钱少和没钱时就会因贫困而烦恼;有了点钱时又会因担心财富的失去而烦恼;以种种手段得到了大财,又起贪婪之心,永不满足,最后落进了自取灭亡的深渊。我们应当清醒地了知财富是无常不定的,并非是永恒的;了知财富在你人生中是局限的暂时的过程,而不是人生唯一的。当你把财富视作为身外之物时,才不会被它所伤害。
财富本身并无所谓的善恶之分,而是取决于它的实际用途。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者以财富而作恶,慈悲众生者以财富来行善。因此,
我们大可不必“视金钱如粪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我们通过正当渠道获得财富,又能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财富,去除对财富的贪著之心。那么,我们就是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我们所拥有的财富就不是毒蛇而是净财。
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读《老子》笔记)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始祖,被后来的中国道教奉为祖师。老子在中国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对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是与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并驾齐驱的先圣先知。老子的《道德经》早已传向全球,为欧美人所崇敬和喜爱的哲理书。
老子的思想以自然为宗,主张”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从天道、地道、到人道,强调了人要顺应自然,法天而行,天道无为而无不为。谈起老子的“无
为”,一些人往往会误认为老子主张的“无为”是“无所作为”,这是十足的误区。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一
无所为和一切无作为,而是要你“不要刻意地作为”、而要你以“自然而为”,也就是说,要你在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一些人只注意到老子思想的消极层面,而忽略了老子思想的积极层面。老子思想的积极意义是肯定人性的自足性;告诫统治的在位者,不要为了自己和这个小集团的利益而刻意地太多作为,而要以百姓之心为心,顺应民众,顺应自然而作为,这样天下便会自定。又告诫人们,不要为了自己的执着而刻意地去钻营,而要顺应自然规律做事,这样你就心境明亮,豁达宽怀。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联系到人生中的很多事,往往就是因为自己心太刚强,所以有时会跌得鼻青脸肿,如果心柔软一点,一切事就是另一个结果了,那你就会觉得天底下的人和事就会可爱了。
人和社会的种种危机,也往往是把人“物”化了,使得人与人之间凝聚的感情淡化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价值的多元化使得人心、家庭也产生了变化。老子的守柔、顺下、不争的哲理实在是值得我们省思的。
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是老子在谈治国之道,强调了君王治理国家,如果能抱守大道,顺应自然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上梁正、下梁自然不歪,公生明、廉生威。天下人就会归顺于他,天下自然太平安宁。如果在位的统治者,政令繁缛扰民,赋税太多,妄作乱为,使得人民无所适从,必然天下大乱。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告诫我们,人的各种患难是由人的自身而来的,吃喝、情欲、贪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在天地之间,对天、对地、对人,要求愈少就愈有尊严。欲求不完、苦难不完,因此,懂得愈少要求的人,才是愈快乐的人。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心也在变。当前,
我们处于的是一个冲突的时代~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公理与私心的冲突,纯真与虚伪的冲突,秩序与脱法的冲突。人心处在;是非、得失、祸福、利害之冲突之中。
我们处于的又是一个矛盾的时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法理与人情的矛盾。人心处在;取舍、进退的重重矛盾之中。
我们处于的又是一个多变的时代~社会可以变得更好,也许变得更坏。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多变的社会,因为变得太多、太快,已经呈现出不少乱象和种种脱轨、脱法的行为。人心总是渴望乱中有序,朝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迈步前进。
人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人对理想的追求和理解也是各有异同,从老子的思想中我们会寻得,到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寻得人生幸福的密码,来改变自己的一生。领略老子的自然之道,我们便能在喧嚣的尘世中,明了天地万物运行之理,进而以通达人生的观照,开启幸福快乐之门。
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328 更新时间:2009-5-24 作者:韩作珍
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韩作珍
一、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
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笔者认为,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已观念和慈悲利他观念。
(一)平等观念
在佛教产生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一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观念,认为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于人的出身,而是由于人的行为,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佛教主张一种平等的观念,即反对婆罗门教的四种姓不平等理论。佛教的这种观念,代表了印度四种姓中属刹帝利和吠合种姓的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利益和主张。
早期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等观念确定后,对佛教总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该教在后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及教规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是一致的。在基本理论方面,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针对婆罗门教认为在一切事物中有一最高的本体或主宰体而提出反对。它认为,不存在一个万有的主宰体,事物是缘起的,是互为因果的,互为条件的。不仅一般的事物中没有这种主宰体,而且在人或人生现象中也没有这种主宰体。佛教的这种无主体或“无我”的理论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显然是相呼应的:既然万有中没有主宰体或一切的主体,又怎么可能会在社会中存在一个永远高于其他种姓的最高种姓呢?在佛教的教规方面,也体现了其在伦理思想中的平等精神。如佛教教规中规定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或邪淫都是对他人的侵犯,其行为都是建立在一种别人与自己不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的。
(二)克己观念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与人总是为“烦恼”所缠绕有关。烦恼有多种,但其中主要的有三种,即所谓“三毒”。三毒具体指“贪”、“瞠”、“痴”。解释三毒的佛典很多。如《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一中说:“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瞠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不难看出,三毒的产生都与对“我”的执著有关。按照佛教的一般看法(特别是早期佛教),人生现象中是没有“我”的,但人由于无知或无明而认为“有我”。这样,对自认为世俗世界中有益于“我”
的事情就贪恋并追求,对自认为世俗世界中不利于“我”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包括与之相关的他人)就憎恨,贪和瞠的基础则是无知或无明,这也就是所谓“痴”。
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消除三毒也就是消除烦恼。这也就是要“克己”。在三
毒之中,灭除“贪”就是典型的克制自己。佛教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对外物的贪欲,克服自己对财富、权利、地位、名声等的贪欲。三毒之中的“瞠”与“贪”相关。自己的贪欲不能满足,自然就生愤恨之心,对阻碍实现自己欲望的人或事不满或憎恨。在佛教看来,必须克制或消除这种“瞠”。否则是不能摆脱轮回达到解脱的。三毒之中又以“痴”为根本。“痴”最初的环节是“无明”,无明引生其他十一个环节,如果消除了这无明,则人的生死轮转(轮回)也就消灭了。因而消除“痴”对“克己”具有重要的或根本性的意义。
在佛教理论中,关于如何克己的具体方法,直接论及较多的是所谓“三学”。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条,是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者的行为。“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克己的方法,主要是抑制自己的心作用,使身心安定,止息种种意念或思虑,将精神集中于事物的实相之上。“慧”实际也包含着克已的 第一,佛教历来都特别重理智、重悟性、擅理喻、擅教化。其经典教义反复强调“正见”、“正思”、“正念。、“灭无明”,其僧尼居士也经常劝导人们去恶存善、去邪存正、去假存真、去染存净,随时随地都要把净化心灵、提高觉悟、转变认识、端正意念作为伦理道德的指导思想。佛家的这类思想,对各个历史时期,也包括对当今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品质教育,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二,佛教的“五戒”、“十善”与舍己、利他、忍让、宽容、普度、普救等行为规范,有利于佛教徒清杂念、净人心、讲和合、重互助、规范言行、和睦相处:上述这些戒律与善行,还常常被佛教徒推向世俗社会,通过影响教外群众,有利于净化世俗人心,理顺教俗关系,促进教俗团结;佛教的戒律与善行,特别是有关不杀、不偷、不妄、不贪以及恶来善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杂来净度等行为准则,又有利于减少社会犯罪,申张社会正义,维持社会安定。佛教的这一伦理,对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安定有积极地规劝作用。
第三,佛教既有“出世”的一面,也有“人世”的一面。其僧俗弟子不仅关心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而且还直接、间接地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事实上,佛门从来都重实行,求精进,力争达到理想境界,为此,佛门还一再告诫众生:要实现理想,就得用达摩面壁、玄奘取经、鉴真过海那样的精神和毅力,尽心尽力地为僧俗大众尽义务,做奉献。佛门倡导的这种用辛勤耕耘,换丰硕成果,以劳苦修炼,求功德圆满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不仅对佛门及世俗大众,就是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效用。 第四,佛教的“五戒”之首是“不杀生”,“十善”之首是“要放生”。这里所说的“不杀。和“要放。之“生”,并非单单是指人类,而是泛指的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一切有生之物。这反映了佛教对生命的珍惜。当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一味强调不杀、不割、不渔、不猎,不利于农民、屠夫、渔夫、猎户和商人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不让严惩那些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各种罪犯,更不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但是,面对那乱征伐、乱屠杀、乱渔猎、乱宰杀,以及乱砍、乱开发、乱拿生命作试验之类的事实和由此而引发的自然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平衡惨遭破坏,大量生物濒临灭绝,人类健康遭受威胁一类的后果,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佛教关于禁“杀”、放“生”、“修不净”之类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对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作者单位为兰州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摘自《中国宗教》2005.7)
佛教财富思想的现代意义-----王仲尧 2008年03月06日 佛教在线
现代社会中,商品经济的影响无孔不入,往往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他(她)拥有多少金钱以及如何处理那些财富。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创造并享用财富,而且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与几十年前相比,个人可支配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加,无论在中国、在世界,事实如此,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钱财绝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那么,佛教怎样看待金钱,佛教的财富思想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现代意义,这正是
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娱乐等活动,无不是经济行为。西方经济学干脆把人看作是一种经济动物,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经济活动。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活动的定义,就是想方设法获得更多财富,处心积虑谋划金钱用途,使已有的有限钱财再产生出更大经济效益。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被认为是专注于处理财富问题的一门学问,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近代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到最近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实验经济学派,都强调经济学是一门最理性的学科。
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人类处理财富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的所有过程,都是最强烈地交织着人的主观愿望的过程,始终带有理想主义以及感情、意志等非理性成分,欲望、野心、自私、贪婪等人性因素,并不是由人在所谓最理性地处理财富的经济活动中所能完全控制的。这就是为何人往往
会“明知故犯”,使实际的经济活动的结果背离了美好愿望的出发点的根本原因。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最大缺陷也就在于,对“经济人”的意志和感情领域的经济动机以及处理财富的具体理性行为,始终缺乏卓有成效的认知以及控制方法的根本原因。
佛教从一开始就具有两方面特质:第一,作为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物质性存在,佛教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经济的”存在方式,财富本来就是弘法资粮的一种,因此对佛教来说,天然地存在着对于经济的感受和对于财富的处理问题,从中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佛教财富观;第二,佛教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性存在,佛教体现自己价值的特质,一开始就在于对智慧的开发和精神力量的提升,这是佛教与世界上所有宗教思想相比最鲜明的特征之一,这就是为何传统佛教历经数千年发展之后,在21世纪仍具有强大生命力,能契理契机地与现代高科技社会接轨,体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之根源。由以上两点佛教存在的特质,决定了佛教财富思想必然具有现代经济学的理性特征,同时具有对于人的内在精神方面最深刻的人本关怀。
更进一步看,佛教财富思想的特定内涵还在于,它比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思想具有更全面的包容性。如果说人类所有的活动中,获得财富以及处理财富的经济活动是入世性最强的一个领域的话,那么,由于佛教强调出世的终极价值,从表面上看,似乎与财富的主题格格不入;但是,由于财富本来就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而佛教的使命本来就在于最主动担当起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所以,佛教必然要承担起关注、引导、管理和运用财富的社会义务。
历史上,佛教就是一贯地以实际行动正确运用财富以作为弘法修道的资粮,推行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繁荣经济、便民利国。但是在个人生活方面,佛教则始终提倡和鼓励所有人都应克制欲望,过清雅朴素的生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随
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从西方席卷而来的物质文明浪潮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将中国从道德社会迅速推向功利社会,巨大的反差致使拜金主义盛行,金钱诱惑和贫富分化带来的双重危机,使许多人感到困惑不安。利益的驱动使许多人丧失理智,置法律与道德不顾,不择手段地谋取钱财。我们常听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有些人以此为由,屈服于金钱的魔力,沦为财富的奴隶;更有些人难以抗拒金钱诱惑,贪污受贿,腐败成风,终于沦为阶下囚,“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舍命为钱财,皆因贪心起,正是对金钱的贪婪导致了他们人性的堕落。
现代社会好比是一架精密的巨型机器,在巨声的转动轰鸣中,财富,成为它复杂咬合、高速运行的无数齿轮间的润滑油。多少人盲目投入到追逐财富的漩涡中,奋力构建飘渺的财富金殿,接着把自己关在里面,禁梏于虚幻的财富梦中,陶醉于囚笼般的生活,全然忘却身在何处,不知自己走向何方。对每一个人来说,财富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延续、身体的健康、生活环境优劣、心境安宁与否、以及前途和未来等诸多方面问题,人在世间生存,必须有一定的财富,所以,佛教财富观既涉及理论问题,同时更是一个最世俗的现实问题。
有的人每天只想发财,为赚钱绞尽脑汁,今天赚到一些,明天就想赚更多,后天想的仍然是更多,欲壑难填,只想再翻倍发财,贪婪之心,绝无止境。他们脑子里从未有过布施、供养的观念,不知道要给自己种下一些善根,为来生来世积累一定的功德。
还有些人把人生看作一场战斗,视社会为战场,将经济活动称之为“商战”,我们习以为常地听到“商场如战场”之类说法。但是,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态,即使成为“赢家”,在一时商战中获利,实际上已把生命本有的自在、喜悦、安详、幸福、清静、轻松,甚至健康赔了进去,更有甚者,为赚钱不择手段,不惜走上犯罪之路,结果钱财到手之日,也是人生到头之时,那样的“赢家”有何意义,至于有些人因一时“商战”失利,就走上绝路,那也就是难免的了。
我们看到,在现代社会中正在出现追逐财富的癫狂状态,善良、正义、崇高、诚实,这些本来对于人的生存而言最基本的品质,都成为奢侈的字眼,无休止地追求钱财和奢富的浪潮似乎席卷一切,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在贪婪庸俗的时代浪潮中仿佛都可以被毫不犹豫地拿去和财富作交易。交易的结果,似乎每个人都以为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是当占有的短暂兴奋过去之后,剩下的往往是漫无尽头的绝望和空虚。
人如果在过度贫困的状态中生活,固然可能成为生存的奴隶;但人若在富有的生活中被金钱迷惑,也会成为财富的奴隶。很多人对财富的追求只因为受贪婪的驱使,虽然不愁温饱,却停不下欲望的脚步,执迷于钱财数量的积累,最终导致价值缺失,本性堕落,听任奴役,生活中不知不觉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恬静和谐,不由自主地在“—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财富追逐中疲于奔命,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财富梦幻中迷失自我,绞尽脑汁,思考的只是满足一时的欲望。不仅如此,还不知疲惫地对财富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以保持对财富的恒久兴趣,除了对财富的追求外,生命空无一物。
现实中,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距离。人们都认识到拜金主义的危害,但在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好金钱与人格、现实与理想关系的人不多,能自甘清贫和寂寞去追求真理,把理想变成不懈的努力和现实的行动,并非易事。在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如果能正视金钱,豁达看待财富,对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很有
帮助。我们一定要明白,眼前的钱财、可见的物质利益,决非万能,人的一生之中一定要学会一个道理,就是:该放下时要放下。
佛教财富观是中道的财富观,佛教倡导以“八正道”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来看待和处理财富问题,认为修学佛法不一定非要以贫苦为清高,在家信众可以营生聚财,
”。 也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一定要积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
佛教的发展也需要经济支撑,因此,佛教并不反对合理地获得金钱、有效地运用财富,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人们首先应该对金钱树立正确的态度,懂得金钱绝不是万能的,对金钱不能看得太重。
佛教认为:金钱本身并无善、恶、好、坏之分,只因人心有善、恶、好、坏之别,人心作祟,使金钱也产生了分别,使金钱附加了各种性质,因为人心被金钱蒙蔽,
这个世界上才出现了种种围绕金钱发生的勾心斗角、反目成仇、寡廉鲜耻、卑鄙无赖的丑恶现象。所以关键在于人自己:以什么方式得到金钱——为牟取私利还是为造化众生,得到金钱后如何处理、发挥金钱作用——为个人侈靡放纵,还是为社会造福,由于这些加诸于金钱的外在定义,从而产生出人们评价金钱的财富思想。
财富应当是实现生命价值的手段,而不是生存的终极目标。只有不再执迷于财富,摆脱财富的奴役,从对物质财富追求转化到对精神财富的追求,才有可能重新找回生命的价值。钱财如何使用,其中包含的道理非常深,需要自己启用心力去把握,运用心智去揣度。现实生活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钱财非但没给主人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灾祸。《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钱财的使用,在于拥有者之运乎一心,人世间总是祸福相依,这个道理,不可不察。佛法可以帮助我们真正解决人生的困惑,开发生命中的智慧宝藏,解脱人生的烦恼,成就无量功德,这绝不是获得物质财富能够取代的。
一个人求财到底是为什么,人生短暂,一生能够享用的财富其实很有限,所以,人求财的目的往往会异化成了对虚荣心的满足。
一个人想求财无可非议,可是求财毕竟不易,“社会”这个词,无非是人的生活关系的一种指称,一个社会所拥有的总财富是恒定的,它是一个常数,一个人想多赚钱,在一定的意义上,相当于想办法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拿出,放进自己的口袋里来——你想,这有多难,谁肯让自己口袋里的钱平白无故被别人拿走, 这就造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财富景观:有人赚钱,有人赔本;有人赚到了钱,但在求财过程中造了很多恶业;有人因为有点钱就乱花,结果花掉的比得到的还多,造成后来更苦;有的人想赚钱没赚到,不但赔了本,还赔上了人情、前途、自信,从此一蹶不振;凡此种种,发人三思。
有人说:有了钞票会烦恼,没有钞票更烦恼。那么,究竟是有钱好还是没钱好,相信没人会说“没钱好”,总是“有钱好”。但是,“有钱”固然好,而无形的功德,往往要借助有形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完成,这样,有形财富可以转化为无形的功德,就从“有钱好”转变为“有功德好”,换句话说,也就是变成了“钱好,而功德更好”,这就是一大进步。
再进一步讲,对于功德也不应执为实有,否则还是有为、有漏、有限的功德。所以要有“舍”才有“得”。这里面的道理很深,但是一旦能够悟出,就一定受益无穷。比方说,一个人有了功德,就等于有了良好的心情、拥有了高尚的情操、具备了优秀的意志品格,同时,也就等于拥有了好因缘——声誉、名望、信用、资
历,结果,对于有形财富的增长,就会起到直接的促进效用。
“舍得”,就是要有“舍”,才会有“得”,佛教讲究布施,强调“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舍一而得万报”,这并不是世俗商人“一本万利”的买卖概念,却是对于未来幸福的投资,是从世间财施中得到智慧法财。这就是佛教说的“舍得”包含的深意。
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贫富,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做善事,通过“舍得”为自己积累功德。无论什么人,所谓苦乐,只在他一念之间。对世间无常的事实,若能够看破,他就与真正的快乐接近了。这正如孔子评价他的弟子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人的理想、信念和责任靠智慧建立,人的快乐就是自己心中的满足和充实。佛法能帮助我们每一个人不受伤害,但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是指“烦恼即菩提”,而平安喜乐,就是真正的财富。
在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中,惟有人类同时拥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世界。飞鸟走兽都懂得为觅食奔忙,如果人类也仅仅是为活着而生存,那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当基本生存解决之后,人对生活的感受,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体验,精神平衡与否,才是决定人生幸福的关键所在。菩萨在世间普度众生靠的是慈悲喜舍,通过对智慧的认识、了解、思考和实践,完成他们的使命。过去和现在的佛之所以成就彻底而圆满的觉悟,以大悲心洞烛宇宙人生的真理,也是因为修习无上澄明的智慧。 对于智慧的发掘与运用,对于人类价值理念的激发和阐扬,就是佛所倡导的“证般若海,获无上财”,佛教财富思想主张:以智慧代替金钱,以满足代替贪欲,以拥有代替占有,以欢喜代替享乐。发挥普世的观念,培养共有的情怀。
合理合法地去获得财富、理智冷静地去管理财富、卓有成效地去使用财富——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更有效地让世间有限的财富发挥无限的作用,关键在于是否能运用般若智慧,怀着一颗慈悲之心,去认识和处理有关财富的种种复杂问题。 人的一生中,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人活着决不会只因占有某些物质财富而满足,生命与钱财不能对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适当地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喜爱奢华,原本是正常的,那是人性使然,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弄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在人的生命中,还有比物质钱财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精神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不但重视狭义的金钱,更强调重视广义的财富。
“广义的财富”,是指与“有形的金钱”或“物质财富”相对应的”无形的财富”或“精神财富”,从大的方面说包括:佛法、智慧、信仰、慈悲、道德、人格等等,从小的方面说包括:个人的健康、欢喜、人缘、自在、惭愧、愿心、意志、品质等等。这些财富,对于一个人来说,往往比有形的物质财富更重要、更实用、意义更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体会,比方一个人在病痛中,就会感觉健康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再比方当一个人陷于绝境无法自拔时,就会感受到轻松愉快的心境胜过一切。
佛教也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在实践中继续加强自身的财富思想建设。如现实中存在的寺院财产管理问题、如何进一步开展慈善公益事业问题、如何纠正一些寺院越来越严重的商业化倾向问题等,都亟待引起重视。《易经》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要努力奋斗、力争上游;《易经》坤卦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人应该通过智慧修习、提升道德境界、文化素养,做一个品格完美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圣贤,但是,一个“厚德载物”的君子,才能达到“自强不息”的人生,反过来也一样,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一定会去追求“厚德载物”的智慧境界,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佛教“因缘果报”说明金钱财富的获得是从培福结缘、厚德载物而来,同时更强调“用智慧庄严世间”,“自强不息”,净化人心,用智慧力量创造更多财富,造福美好人间。(信息来源:摘自《觉群》)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佛教思想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姓乔答摩。佛教徒尊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贤者”。
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谛说、八正道和十二因缘。
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把社会人生的一切判定为苦,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原因,灭谛就是要人们消灭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谛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脱的途径,可概括为八正道。八正道即正见(对佛理的正确见解)、正思(思维须以四谛来矫正)、正语(言语不能违背佛理)、正业(行为符合佛理)、正命(符合佛法的生活)、正精进(正确地学习佛法和修行)、正念(铭记佛法)、正定(如法禅定,收
心于一)。经过八正追的修习,才能最后达到涅之境。十二因缘是十二个彼此
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即老死、生、有(生存条件)、取(追求)、爱、受(苦乐感受)、触、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名色(胎中的精神和物质状态)、识(投胎时的心识)、行(前世的身行、语行、意行)、痴。这十二因缘彼此相依,流转不息,形成“六道轮回”。
佛教的教义主要体现在佛经之中。佛经全集《大藏经》包括经、律、论三大部分,所以又称《三藏》。
在中国所传的佛教属大乘教派,盛行偶像崇拜,故中国各佛教寺庙提倡造佛像以示尊崇,佛教徒供泰佛像以求功德。中国各寺庙中供奉的神像主要有释迦牟尼佛、文殊、普贤、观音菩萨和罗汉、诸天神(天龙八部、侍卫、天女)等。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约始于东汉。东汉明帝曾遣使赴西域求佛法,便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迎入中国,并在洛阳改建白马寺,作为藏经拜佛之所。白马寺成为中国最早的佛寺。
佛教初传入中国,人们常常把它与当时社会上盛行的神仙术与黄老之学视为同路。随着对佛教认识的逐渐加深,很多人发现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巨大差异,群起而攻之,历数佛教的各种弊端,试图把佛教从中国给排挤出去。中国历史上,某些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曾数次下令禁佛,著名的有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四次灭佛,史称“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对佛教的发展打击甚重。
佛教面对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不得不对其本身进行必要的改造,逐渐屈服于王权,与宗法制度相协调,并慢慢简化成佛手续,使佛教思想逐步渗入中国社会。
魏晋时期,佛学开始与儒适合流,产生了玄学。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统治阶级一点点认识到佛教可以作为“坐致太平”的思想工具,在资助译经、修建寺院、开凿石窟等方面都十分突出。
隋唐时代,最高统治者采取三教并用的方法,使佛教逐渐中国化,产生了天台、法相、华严、禅宗等具有中国色彩的佛教派系,使佛学达到鼎盛。
天台宗亦称法华宗,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其创始人智襁宣传大乘“空宗”教义,主张止、观双修。其后,湛然又提出“无情无性”说,以草木沙石都具有佛性作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补充。9世纪初,日僧最澄将此宗传入日本。13世纪,日僧根据此宗所依《法华经》创立日莲宗。11世纪末,朝鲜僧人义天把此宗传人朝鲜。
法相宗,由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唐玄奘西行印度求法,取得很高声誉。回国后,用全部精力从事佛经翻译工作,其后窥基继其遗志,从事译著。法相宗宣传大乘“有宗”教义,主张外境非有,内识非无,承认“识”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法相宗注重逻辑分析,但论证过程过于繁琐,枯燥乏味,难以在中国民众中扎下根基,故盛行30余年就开始衰落下去。唐代,日僧道昭也将此宗带入日本,以元兴寺为中心传法,称南寺传。日僧玄也将此宗带回日本,以兴福寺为中心传法,称北寺传。
华严宗,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其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从而名躁一时。华严宗以“四法界”为理论核心,包括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着重论述了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创造了一套纯然中国化了的佛教理论。唐代,新罗人义湘将此宗传入朝鲜,称海东华严宗初祖。日僧也将该宗传入日本。
禅宗,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是完全中国化的、影响最广泛的佛教流派。禅宗认为其
初祖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的弟子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战胜另一弟子神秀而得承衣钵。此后,禅宗分成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北宗强调“拂尘看净”,力主渐修,要求打坐“息想”。南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以无念为宗”,“见性成佛”,主张“顿悟”。通常所说的禅宗,即指南宗慧能一派。宋代后,禅宗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演化成“五家七宗”。8世纪,新罗僧人信行将北宗传入朝鲜。9世纪,新罗僧人道义将南宗传入朝鲜,创“禅寂宗”。12世纪,日僧荣西将南宗传入日本。
除了这四大佛教派别之外,净土宗、律宗、密宗以及三阶教等都是很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流派。在西藏等地区,逐渐形成了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许多佛教名胜,最为著名的有: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四大佛教圣地;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四大石窟;悬空寺、潭柘寺、寒山寺、少林寺等寺庙;乐山弥勒佛等。
范文三:孔子人本思想的现代阐释及意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1/2005
孔子人本思想的现代阐释及意义
于学强
摘要:中国的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 而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本的思想。他的所有学说都围绕对人的终极关怀而进
行阐述。孔子的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层面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其重人、重仁、重任、重忍四个角度阐释了这一思想, 并进一步指出孔子这一思想对于当前社会的启迪之义。新时期, 我们仍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将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关键词:孔子; 人本; 仁; 任; 忍
作者简介:于学强, 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中图分类号:B222. 2 文献标识码:A -03
孔子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提出过不少至
今仍有教育意义的人本思想, 当代管理科学中的重视人性的研究可以说是与此一脉相承的, 是孔子人本思想的历史延伸与逻辑展开。孔子的人本思想博大精深, 本文试从四个视角加以阐释并力图指出其对现代社会的启迪之义。
求别人, 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而不是囿于自我去评价一个人, 不要把自己的价值强加到别人头上。现代管理中要搞好组织的整合力与凝聚力, 领导者同样应坚持“己所不欲,
[6]
勿施于人”的思想, 搞好内部协调是提高战斗力的内在因
素。在国际交往中, 一个大国的风范在于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 不依靠自己的大棒来搞外交, 这是重人思想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方面的延伸。
人的善恶美丑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 所以认识一个人的关键是:“听其言观其行”, [7]只有从人的言行两个方面
[8]来把握, 才能真正做到鉴别人才。“君子耻其言过其行”[9]而常常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硬件,
一、重人:重视生命, 爱惜才华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 是与自然的直接对立物, 没有人的世界是死气沉沉的, 世界有了人才变得更精彩。孔子就认识到人对于社会存在的重要意义, 非常重视人的生命和人的才华。他认为人的存在是社会主体存在的直接统一, 只有生命的存在才有生命力的发挥, 只有劳动力的存在才有劳动。孔子说:“人能弘道, 非道能弘人。”生存权是低层次的, 又是第一性的, 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样, 最低层次的需求也是最起码的需要。孔子对人的重视首先表现在对人的生命的重视上。这种重视在其对人与动物遇到灾祸时的言谈中可见一斑。“厩焚, 子退而曰:‘伤人乎? ’不问马。”而当有才之人生命终结时, 孔子的重人思想则更加表露无遗, “颜回死, 子曰:‘噫, 天丧予, 天丧
[3][4]
予! ’”为何如此悲伤? 因为“才难, 不其然乎? ”由此可
[2]
[1]
只有做出成绩才真正为人认可。所以, 光说不做是虚伪之徒, 说多做少是狂妄之徒, 言行一致是君子之为。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事业, 需要的是人的努力行动, 而不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 伏下身子做事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言行一致不仅是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内在要求,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对人的行为举止的外在要求。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的是真正的君子, 而不是所谓的谦谦君子。
知人是为了用人, 管仲说:“知而不用害霸也。”用人肯定是用君子, 而识人的结果就会出现君子和小人之别。
[10]
对于小人本着“道不同, 不相与谋”的原则弃而不用,
见, 孔子重视人的生命更重视人的才能。他认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 所以识别人才是首要任务, 诚如管仲所言:“不能知人害霸也。”识别人才需要识别人才者有能力,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能也。”要理解别人而不要苛
[5]
对于君子则应马上派上用场, 使之以德施民。马不伏枥, 不可以就道; 人不素养, 不可以重国。君子与小人区别的根本点在于有无素养, 基于这一根本区别, 孔子在对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论述中提供了诸多的不同标准。如“君子周
77
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11]“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12]“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 [13]“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14]“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15]“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16]
[32]
本欤? ”只有讲孝悌者才不会作乱, 利于家庭、单位的和
谐, 国家社会的安定。当今中国已步入老龄化时期, 传统思想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应当发扬光大。只有社会上的人都讲究德性与德行了, 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也就不言自明了。重仁要求执着, 在仁义面前犹如在真理面前一样,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33]故“当仁, 不让于师。”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理服人而不是
“君子
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17]“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18]“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 [19]“君子成人之美, 不
[20]
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如此等等。所有这些标准类同现
代管理中对人才的德的方面的要求, 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理念。怎样才能达到“以德治国”? 首先要求治国者要有德性, 有德性然后才有德行。只有“为政以德”才能达到“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21]拱之”之局面。当然, 君子不仅仅是只讲求有德, 也得
以力服人, 以权威胁人, 要敢于怀疑权威, 敢于向权威挑战。在竞争社会中尤其要如此, 这种不屈的个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也是事业有成的根本。再者, 真正做到仁就要
[34]
学会克制, “克己复礼为仁”。对于现代人而言就是要知
法、守法,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超越法的界限, 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以个人的好恶来行事。最后, 真的敢于重仁, 乐于重仁, 善于重仁还需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 为此不惜牺牲生命,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
[35]仁。”
[36]
, 者, 说明有强
有才学。孔子说:“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22]就说明这点。当然, 君子各有专攻, 什么样位置上用什么样君子也有定数。为此, 孔子把君子分为三类:知者、仁者、勇者。“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23]用人应针对其特长假以事务, 使人事相宜, 这是管理工作的一大要义。孔子还就其弟子的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将颜渊、闵子骞、子贡、冉伯牛、宰我、冉有、季路、子游, 人各有所长, 谋”, , 也”, “求也, 千室之邑, , , “赤
[24]
也, 束带立于朝, 可使之与宾客言也”。现代管理工作中
, , 认识到自我约。“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
[说明人是可以做到仁的。正是如此, 在社会现实生
活中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引导迷途者, 使其迷途知返, 重新做人。
孔子所言的人与仁是密切联系的, 人为仁的施动者, 只有做到仁的人才可以称之为人才。当樊迟问仁时, 子曰:爱人。所以尊重人、理解人、培育人、用人才都成为仁的表现, 这就是仁者爱人。孔子以仁为己任, 志在“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38]也是出于爱人, 出于对“四
[39]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认识。当前社会生活中, 管理者理
也应容人之短, 用人之长, 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管理者的作用就是找到每个人的位置。
“知人不失人”, [25]为了使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 还应注意教育。除朽木不可雕也者外, 都要加强教育, “有教无类”, [26]并且注意教育中针对对象, 因材施教, “求也退,
[27]
故进之; 由也兼人, 故退之。”这样育之有道方可使人全
应具备爱人之义, 有为人分忧解难之心, 而绝不应拘于一己之利而失大节。
面发展。
二、重仁:以仁为本, 仁者爱人
孔子的重仁思想可以按照何以重仁, 如何重仁及有无可能与必要的逻辑展开。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本的, 讲求为国以礼, 为政以德, 认为人没有德性就不能与他谈论礼
[28]乐, 说:“人而不仁如乐何? ”并且强调查民疾苦, “泛爱
三、重任:唯才是举, 人事相宜
“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可以丧邦”, [40]任用人可以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繁荣。为了保证用的是贤人, 孔子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任用者应备的素质。
首先, 任用的人应具备仁者之心, 懂得礼义, 遵守规范。具体到封建社会之中应严格等级间的礼仪,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41]注意“君君, 臣臣”, 做好本职工作,
[42]
在其职务范围内管好自己, 注意“君子思不出其位。”单
众而亲仁”, [29]视民如子。特别指出仁对于民的重要性,
[30]
“民之于仁也, 甚于水火。”所以管理者应以仁为本, 以
义为尚, 以信为用, 以礼为核心; 以学施德, 以教施民, 以诚施国, 以孝悌施天下。也只有有道德的管理者才能清
[31]楚善恶美丑, 所以说,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对两个等级的上级而言, 更要尚礼正身, 以起到良好的示
[43]
范效应。“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任何社会的公职人
同志之所以提出“以德治国”, 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此。现代管理中的管理者应首先加强自身修养, 并以德施民, 以德标民, 以德选人, 以德用人。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也是从好政, 办好事的根本。
重仁, 从面上讲是针对整个社会上的人来说的, 从行为上讲首先讲求孝顺父母, 亲近兄长,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
员都应从正己做起, 若真正做到了正己则“子率以正, 孰
[44]敢不正? ”这种示范效应小而言之, 会使整个统治阶级内
部的人员固守本分, 求实求真, 利于整个阶级统治的长远;
[45]大而言之, “上好礼, 则民易使也。”子民见其父母官及
君王臣子们身正为范则少犯上作乱, 多自省自察, 利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安泰。现代社会中依然讲求位为民正, 权为
78
民用, 利为民谋, 情为民系, 讲求为民、爱民、安民、富民、强民。为了使任用的人尚礼义, 就要任用仁者, 任用正直的人。用正直的人为官, 对于统治阶级内部而言能弘扬正气, 矫正不良者的错误, 改正缺憾者的不足, 所以“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 [46]大而言之, 选拔正直的人也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官与民生活在一个社会上且关系密切, 贤者为官对于民的富有、文明有很大帮助, 人民也希望正直的人为官, 并且乐于服从其管制, “举正错诸枉,
[47]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所以, 荐举正直的人
的角度加以概括。孔子说:“君子无所争”。争强好胜不是忍的表现, 能忍者多不为小事动口乃至动手, 不作无原则的争论, 无意义的争斗。当然, 这不是说不去切磋, 正当的竞争以提高技艺, 提高水平是提倡的, 但要注意方法, 不应因之伤了和气。所以“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 下而饮。
[56]
其争也君子。”争的目的是为了双方技艺上的进步, 水平
的提高, 不是为争而争, 争只是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
孔子的“能容”思想可表现为能容人短, 能容人错, 能容人偏。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人都或多或少有缺陷与不足。古今优秀的管理者都不否认这一点, 而是正视这一点, 有的还能化短为长。孔子说任用人才应“赦小过, 举
[57]贤才。”贤才不是完人, 不是毫无缺陷的人, 甚至相反,
不仅对于统治者内部而且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都会起到
[48]
“举善而教不能, 则劝”的效用。孔子所重视的正直和礼
仪推及到现代社会中, 可纳入道德与法律的范畴里。现代管理中同样重德, 不仅要求有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而且要求知法、懂法、守法; 不仅要求“依法治国”而且要求“以德治国”。
重德不是轻才。孔子重视人的正直的同时, 也重视使用有才学、有谋略的人。“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 [49]没有职位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本领。如若有职位而无本领, 则很难使本职位起到很好的作用, 领又如何谋其政呢? , :]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有谋略的
有的贤者缺陷也相当明显。用人就在于用其长, 容其短, 若不能做到这点, 恐怕连任用的人都找不到了。正是因为人都不是完人, 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用人要正视其犯的错误, , 所以孔子
[58]
说:, , 。”过去的就过去
了, 犯了错误改正了就是。当然, 这种过错有性, 只能是“小过”。原则性、根本性的错误, 立场上的不坚定, 思想上的不纯洁是绝对不允许的。现代社会, 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 人的知识要求又博又专, 但若有专攻又不可能博到各个领域, 精通各种知识和
[59]技能, 所以说用人“无求备于一人”。求全责备是不了解
人共事最好。孔子重任, 重视以德、才为用, 他说:“赐也达, 与从政乎何有? ”“求也艺, 于从政乎何有? ”就是从德才两个方面说的, 通情达礼, 多才艺, 这是用人的必选取条件。相反, 有勇无谋者不可大用, 所以“由也, 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具体到一个人而言, 德才两个方面各有所长, 又各有所短, 只有审思明辨, 才能使事得其人, 人得其事, 人尽其才, 事竞其功。这又必须以了解一个人和事务的性质为前提, 只有把握住了人的特点, 才能为之安排好角色。孔子十分了解弟子, 曾说过, “柴也愚, 参也
[53]
鲁, 师也辟, 由也口彦。”“求也退, 故进之, 由也兼人,
[52]
[51]
人的本性, 也不了解社会的表现。人的精力的有限性与社会活动面的广泛性是一对矛盾, 这种矛盾的解决只能求助于全人类, 求助于人与人各有专攻, 求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求助于这种合作所产生的合力效应。参考文献:
[1][6][10][14][25][26][30][33][35][55]论语?卫灵
公[M ]1
[2]论语?乡党[M ]1[3][27][53]论语?先进[M ]1[4][23]论语?子罕[M ]1
[5][8][19][42][45]论语?宪问[M ]1[7][17][24][38][52][54]论语?公冶长[M ]1[9][11][21][47][48]论语?为政[M ]1[12][13][40][43][56]论语?子路[M ]1[15][20][34][39][44][46]论语?颜渊[M ]1[16][31][49]论语?里仁[M ]1[18][37][50]论语?述而[M ]1[22][51]论语?雍也[M ]1[28][41][57][58]论语?八佾[M ]1[29][32]论语?学而[M ]1[36]论语?阳货[M ]1[59]论语?微子[M ]1
(责任编辑 曹连海)
故退之”。正是基于此, “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 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之为宰也”, “赤
[54]也, 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所有这些反映了孔
子所倡导的重任思想, 当今人事管理工作中依然要使人事相宜, 孔子的重任思想不无借鉴之义。
四、重忍:大度宽容, 忍小谋大
俗话说将军额头能跑马, 宰相肚里能撑船。身居高位或身居官位都要以忍为上。无论军事上还是政治上, 不能忍都会坏大事。能忍者则多成大事, 成大器。历史上周瑜不能忍“既生瑜, 何生亮”, 终为诸葛亮所害,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终官拜淮阳侯。所以孔子说:“小不忍, 则乱大
[55]谋”。
剖析孔子“忍”的思想, 可以从其“不争”、“有容”
79
范文四:孔子权变思想及对现代的意义
浅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摘要:儒家的权变伦理思想在孔子那里并未做出详尽的阐释,但作为儒家学 说的重要奠基人, 孔子的思想意蕴、 处世原则和方式, 是对经与权生动鲜活的诠 释。本文从个体的人伦道德层面、社会的 政治 、 经济 、文化 教育 以及方法论层面 对权变思想及其在 现代 的积极意义进行了阐发。
关键词:权变;个体;社会;方法论
孔子的一生处事为人则处处体现
子曰:
孔子承继了以
在孔子看来,正是以伦理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性才构成了人之为人的根据 --仁。孔子思想中的
在孔子看来 ,
父子相包庇隐瞒真情,虽不诚实但符合亲亲原则,这即是
在君臣关系上,孔子的原则是尊君,
《 (八佾》 ) 孟子曾评价孔子:
朋友关系是儒家人伦关系中较为平等的一种伦理关系。
(同上)以我们今天看来,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的,可孔子为什么还说这样的人是小人之类呢 ? 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只管一味践行 自己诺言,并不能够真正懂得明辨非。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 )也就是说,在处理各种人伦
关系的过程中,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凭空猜度,不毫无变通,不拘泥固执,不 主观武断。 孔子把权变作为通向个人品德之最高境界 --中庸的必经途径, 对于 现 代 人们的个体修养与 发展 无不令人深省。
国家的 经济 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在人才任用方面,孔子认为应当
我国著名学者孙绵涛先生曾提出用人标准是
孔子作为我国 历史 上第一位伟大的 教育 家,相传门徒有三千,其中
孟伯武问孝,子曰 :
方式都要避免遵循一个固定模式, 做到因材施教, 灵活权变。 孔子的教育理念与 方法对我国现代的教育改革仍不失为最好的典范。
孔子的
参考文献 :
[1]王连龙 . 论孔子与
[2]杨伯峻 . 论语译注 [M].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3]朱熹 . 四书章句集注 [M].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范文五: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作者:唐正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2年第19期
摘要:孔子顺应春秋时期的社会潮流,开办私学,开馆授徒,形成了一系列的有非凡价值的教育思想。在其关于教育的对象、方法、过程、目的等的论述中,闪耀着辩证哲学的光辉,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我们要充分的学习研究,使古为今用,促进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思想的完善,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促进因素。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19—01
一、中国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作为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历史功绩,主要是通过其教育家的言论和实践体现出来。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曾说过,“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由孔子那里出来。”千百年来,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历来备受社会所关注,人们对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孔子教育思想显得非常重要。孔子教育思想是他的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以本心修养为开端,立足于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教育目的,强调“修己以安人”,君子既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活力来源于继承与创新的发展机制,在个人道德觉悟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由人的发展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普适性价值。着力探究了孔子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观念并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一)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及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孔子认为,要实现“仁”,不是靠少数人,而是靠全社会,因此,受教育不应为少数人所独享,而应是社会事业,不论什么人都得有受教育的机会。在孔子看来,在生理条件正常的情况下,他们的差别是微小的,只要后天好好教育培养,孔子主张教育的社会性,但不等于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一样的要求,同一样的方法;而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二)以身作则,万世师表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