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辣椒病害防治/辣椒病害图谱/辣椒病害识别与防治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作者:不详??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08-1-6 0:52:17
辣椒病害防治/辣椒病害图谱/辣椒病害识别与防治
苗期病害及防治
猝倒病
症状:常见症状优烂种、死苗、猝倒。烂种是播种后,在其尚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就遭病菌侵染,造成腐烂死亡。死苗是种子萌发抽出胚茎或子叶的秧苗,在其尚未出土前就遭病菌侵染而死亡。猝倒是秧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病菌侵染,茎基部出现水渍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秧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组织上存活越冬。翌年遇适宜条件便产生游动孢子或芽管从根部、茎基部侵染发病。病菌借雨水、风和流水传播,也可由带菌肥料、农具携带传病。苗床低温、高湿不利于秧苗生长,这时,秧苗最易发病。病菌在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超过30以上即受抑制。育苗期遇阴雨或下雪后天气转晴,秧苗常发病。苗床管理不善,灌水过多,保温不良,也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床土选用无病新土,肥料要腐熟,施肥要均匀。若用旧床,应进行消毒,用70%五氯硝基苯与50%甲基托布津等量混合,每平方米用混合药粉8~10克,拌干细土10~15千克,将苗床淋透水,在苗床上撒一层拌好的药土约三分之一,余下三分之二待种子播下后覆盖在上面。
②加强苗床管理,做好保温工作,适当通风换气,不要在阴雨天浇水,保持苗床不干不湿。
③药剂防治:若苗床已发现少数病苗,在拔除病苗后,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稀释液;40%五氯硝基苯500倍悬浮液;隔7~10天喷洒1次,防治1~2次。若苗床湿度较大,可撒施少量草木灰或干细火土加以调节。
10天喷洒1次,防治1~2次。若苗床湿
立枯病
多发生在育苗中后期,俗称死苗
症状:幼茎或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秧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秧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土中或病残体中越冬,腐生性强,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病菌随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也可由农具和粪肥等携带传播。病菌生长适温17-28℃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造成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防治方法:
①加强苗床管理,注意合理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②苗期喷洒0.1%-0.2%磷酸二氢钾,增强抗病力。
③如果苗床只单独发现立枯病,只用70%五氯硝基苯并混入等量的福美双或拌种双。
④发病初期可选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稀释液;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稀释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稀释液;如猝倒病、立枯病并发,可用800倍72.2%普力克水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混合液喷淋,视病情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视病情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沤根
症状:根部不发新根,根皮腐烂;秧苗萎蔫,并容易拔起。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为生理性病害,原因是苗床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
防治方法;
①采取温床育苗。
②根据天时变化,采取保温、防雨措施。
③施肥均匀,不施未腐熟肥料。
灰霉病
症状:秧苗、成株期的叶、茎、枝、花均可感染。秧苗染病,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幼茎,导致茎缢缩变细,由病部折断而枯死;叶片染病,病部腐烂,或长出灰霉状物,严重时上部叶片全部烂掉。成株染病,茎上初生水漫状不规则斑,后?变灰白色或褐色,病斑绕茎一周,上端枝叶萎蔫枯死,病部表面生灰白色霉状物。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可形成菌枝遗留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随气流?及雨水传播,?田间农事操作也是传播途径之一。病菌发育适温23℃,对湿度要求很高。春季连续阴雨天气多时,气温偏低,放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导致灰霉病发生和蔓延。植株密度过大,生长旺盛,管理不当也会加快此病扩展。光照充?足对该病有很大抑制作用。
防治方法:
①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②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灌溉改在上午进行。
③发病后及时清理病果、病叶、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并用药剂防治。
④药剂防治: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l?500倍稀释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稀释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稀释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l500倍稀释液。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
疮痴病
症状:秧苗和成株期均可发生,为害茎、叶、花。叶片染病初现许多圆形或不整齐水渍状斑点,墨绿色至黄褐色,稍隆起,病斑常多个连合引起叶片变黄枯萎而脱落;茎上初生水渍状不规则条斑,后木栓化或纵裂为疮痂状,果实染病,出现圆形或长圆形病斑,稍隆起,墨绿色,后期木栓化。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细菌引起。病菌在种子表面或病残体上越冬,作为初侵染源,借雨水、灌溉水在田间传播,并可随种子作远距离传播。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连作地病菌数量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采用无菌种子,选择无病株或无病果留种。
②种子消毒,一般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6-l0小时,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草木灰或消石灰,使其中和酸性后再行播种,或用55℃
温水授种10分钟,也可用52℃温水漫种30分钟后移人冷水中冷却再催芽或播种。
③实行2-3年轮作,并结合深耕,使病残体腐烂,加速病菌死亡。
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稀释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稀释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稀释液;77%可杀得可湿牲微粒粉剂500倍稀释液或1:1:200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2-3次。
白星病
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5毫米左右,病斑边缘呈深褐色小斑点,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中间有时脱落,发病严重的造成大量落叶。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或混在种子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侵染叶片并繁殖,借风雨传播蔓延。此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隔年轮作。
②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喷洒80%代森锌700-800倍稀释液,或1:l:200波尔多液,或50%琥胶硫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稀释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稀释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疫病
症状:为害辣椒的根、茎、叶、果。植株挂果后最易受害。植株根茎部和茎及侧枝受害,产生暗褐色条斑,边缘不明显,条斑以上的枝条和叶很快枯萎,茎基部常发生褐色软腐,有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叶受害,叶片上产生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空气潮湿时,病魔迅速扩展,病部可见到白霉,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易脱落。果实被害,病瘫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边缘不明显,很快扩展到全果实,潮湿时,病果上密生灰绿色霉状物。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地表病残体上或土壤内越冬。病菌在土壤内可存活很长时间。发病中心多形成在低洼积水、土壤粘重处。病菌主要由灌溉水、雨水、气流传播,旬平均气温达10℃即可发病,以27-30℃发病最快,??35以上的高温环境病害发生减慢。高温高
湿害发病严重,多雨高湿季节,特别是大雨之后天气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发生严重,此外重茬地、田间积水及大水漫灌,定植过密,株间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诱发本病。
防治方法:
1.避免与瓜类、茄果类蔬菜连作。
2.用52℃温水浸种15分钟进行种子消毒。
3.加强田间管理,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度过大。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加4%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稀释液,或68%瑞毒铝铜250倍稀释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l:l:200的波尔多液等药剂喷雾或灌根,每7-l0天施药1次,严重时每5天1次。
白绢病
症状:为害近地面的茎基部。发病时,茎基部初呈暗褐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稍凹陷,其上有白色绢丝状的苗丝体长出,成辐射状,病斑向四周扩展,延至一圈后,便引起叶片凋萎、整株枯死。病部后期生出许多茶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茎基部表皮腐烂,致使全株茎叶萎蔫和枯死。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随病残组织遗留在土中越冬。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寄主根部或近地面的茎基部直接侵入,如根茎部有伤口,更有利于侵入感染。病菌通过雨水及农事操作而传播。菌核抗逆性很强;在田间能存活5-6年,在灌水的情况下经3-4个月死亡。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故低洼湿地发病较重。酸性土壤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①与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把旱地改为水田,种植水稻1年,病菌经长期浸水后逐渐消灭。
②深耕,将带菌土壤表层翻到15厘米以下,可以促使病菌死亡。
③土质过酸的土壤,每公顷施石灰250-1125千克,调节土壤酸度,抑制病害发生。
④在早期病株周围灌入50%代森铵400倍稀释液或撒施石灰。
⑤增施磷钾肥,避免漫灌。
⑥药剂防治:田间初发病时,在植株的茎基部及其四周地面撒施70%五氯硝基苯药土(比例为70%五氯硝基苯o.5千克,拌细土15-25千克),每公顷用70%五氯硝基苯15-22.5千克,每次相隔25-30天,连续2次;2.5%粉锈宁2000倍稀释液淋施于辣椒茎基部,每次药液0.25千克。 淋施于辣椒
青枯病
症状: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且在傍晚时可以恢复,后扩展至整株,导致全株死亡。枯死叶片不脱落,叶片呈淡绿色。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可区别于枯萎病。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细菌引起。病菌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多从植株根部或茎?部的皮孔或伤口?侵入,前期处于潜伏状态,辣椒坐果后遇有适宜条件该菌在植株体内繁殖,向上扩展,致使茎叶变褐萎蔫。土温是发病重要条件,当土温达到20-25℃,气温30-35℃,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大雨后放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更易促成该病流行。此外,连作地、酸性土壤、低洼排水不良地块均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①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
②整地时,每公顷施石灰750-1500千克,与土壤混合后,达到调节土壤酸度,抑制病害发生。
③选用抗病品种并改进栽培技术,用营养钵育苗,做到少伤根,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
④发病初期,预防性喷淋14%络氨铜水剂300倍稀释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稀释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稀释液,隔7-10天喷淋1次,连续防治3-4次
病毒病
症状: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四种症状。轻型花叶病叶初现明脉和轻微褪绿,或浓、淡绿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重型花叶除表现褪绿斑驳外,叶面凹凸不平,叶脉皱缩畸形,甚至形成线叶,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严重矮化。黄化:病叶明显变黄,出现落叶现象。坏死: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畸形:病株变形,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多种病毒引起。病毒主要附着在种皮上和未腐烂的病株残体上存活,可经汁液摩擦传染和蚜虫传播。病害遇高温干旱天气,不仅可促进蚜虫传毒,还会降低寄主的抗病性。
防治方法:
①选无病单株留种,不使种子带毒。
②实行种子消毒,将干燥种子置70恒温箱内干热处理3-5天,几乎可杀死全部病原或在浸种时用药剂处理:种子先经清水浸2-3小时,再用10%磷酸钠溶液浸20~30分钟,捞出洗净后再继续浸种和催芽。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要求秧苗株型矮壮,第一分杈具花蕾时定植,在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
③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勤浇水。尤其采收期需勤施肥、浇水。
④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稀释液;或?ns-83增抗剂100倍稀释液;或抗毒剂一号200-300倍稀释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3-4次。⑤治虫防病。在蚜虫、螨类迁入辣椒地期间,及时喷洒21%灭杀毙乳油6000倍稀释液;或2.5%澳氰菊酯乳油3000倍稀释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稀释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稀释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稀释液;或5%尼索朗乳油2000倍稀释液。杀死媒介昆虫,减少传播。
根腐病
症状;初发病时植株白天枝叶萎蔫,傍晚恢复,反复数日后整株枯死。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暗色的木质部。病部仅局限于根及根茎部。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以厚垣孢于、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和蔓延。
防治方法:
①用次氯酸钠浸种。浸种前先用0.2%-0.5%的碱液清洗种子,再用清水漫种8-12小时,捞出后置入配好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浸5-10分钟,冲洗干净后再催芽或播种。
②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田间积水。发病初期用以下药剂喷淋或灌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稀释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隔10天左右施1次,连续灌2-3次。
枯萎病
症状:多发生在开花结果初期,发病初期植株大部叶片大量脱落,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渍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有时病部只在茎的一侧发展,形成一纵向条状坏死区,后期全株枯死。病茎和病根的表皮缢缩,易松脱,木质部亦变褐。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或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在田间,主要通过灌溉水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28℃,最高37℃,最低17℃,该菌只为害甜椒,遇适宜发病条件,病株经过14天即死亡。潮湿或水渍田易发病,特别是雨后积水,发病更重。
防治方法:
①加强田间管理,与其他作物轮作;选择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合理灌溉,加强种植田的沟渠管理,尽量避免田间过湿或雨后积水。
②发病初期喷洒50%多苗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稀释液,此外也可用50%琥胶硫酸铜(dt)可湿性粉剂400倍稀释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稀释液灌根,每株0.4-0.5千克药液,连续2-3次。
炭疽病
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叶片、果梗也可受害。果实染病,初现水渍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呈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往往由许多小点集成,小点有时为黑色,有时呈橙色。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红色粘稠物,被害果内部组织半软腐,易干缩,致病部呈膜状,有的破裂。叶片染病,初为褪绿色小浸状斑点,后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近圆形,其上轮生小点。果梗有时被害,生褐色凹陷斑,病斑不?规则,干燥时往往开裂。在田间还有一种病果,症状与上述相似,但组成轮纹的小点较大、较黑。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越冬,也可在土壤和病株残体上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出分生孢子,借雨水或风传播蔓
延,病菌多从伤口侵入,发病适宜温度12-33℃,27℃为最适温度。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要求相对湿度较高,相对湿度低?于54%则不发病。高温多雨则发病重。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当或氮肥过多、通风不好,都会加重发生和流行。成熟果和受伤果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选择抗病品种,凡辣味强的品种都比较抗病,一定要选择无病果留种,及早剔除病果。
②种子消毒: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6-12小时,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石灰或草木灰中和酸性,再播种;或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后移人冷水中冷却,再行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浸1小时。
③由于土壤能带菌,要避免连作,应与瓜、豆类作物进行2-3年轮作,采收后的病残株,要集中烧毁或深埋。
④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雨季注意开沟排水,并预防果实日灼。
⑤发病初期,喷洒50%多,硫悬浮剂500倍稀释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0-800俗稀释液;或50%苯苗灵可湿性粉剂1400-1500倍稀释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600倍稀释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1:1:200波尔多液等药剂来防治。
细菌性叶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膜质,大小不等。干燥时,病斑多呈红褐色。该病一经侵染,扩展速度很快,一株上个别叶片或多数叶片发病,植株仍可生长,严重的叶片大量脱落。细菌性叶斑病病健交界处明显,但不隆起,可区别于疮痂病。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细菌引起。病菌可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在田间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从叶片伤口侵入。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发病重,雨后易见该病扩展。
防治方法:
①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
②采用高厢深沟种植,雨后及时排水,避免大水漫灌。
③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拌种。
④采收后及时清理病残株。
⑤发病初期喷洒50%琥胶硫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稀释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稀释液;或l?:1:200波尔多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稀释液,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施药2~3次。
日灼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果实向阳面上。发病初期被太阳晒成灰白色或浅白色革质状,病部表面变薄,组织坏死发硬?,后期腐生菌侵染,长出灰黑色霉层而腐烂。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属生理病害。主要是果实局部受热,灼伤表皮细胞引起,一般叶片遮荫不好,土壤缺水或天气干热过度、雨后曝热,均易引发本病。
防治方法:
①用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并能减少土壤中钙素等养分的淋失。
②栽培上要掌握适时灌水,尤其应在结果后及时均匀浇水防止高温为害,浇水应在上午9-12时进行。
③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来安排合理的株行距。④间作高秆作物。间作玉米、豇豆、菜豆、小节瓜等高秆作物。
白粉病
症状:仅为害叶片,老叶、嫩叶均可染病。叶面先褪色,边缘不明显,后呈淡黄色或黄绿色,最后全叶发黄,叶背面产生白色霜状霉层。病叶早落,最后仅残留顶端数片嫩叶。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分生孢子在15-25℃条件下经3个月仍具很高萌发率。孢子萌发从寄主叶背气孔侵入。在田间,主要靠气流传播蔓延。一般25-28℃和稍
干燥条件下该病流行。该病白天比夜间易于传播,高温多湿的条件有利于病菌的侵入。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提高寄主抗病力;深翻土地,减少或消除越冬菌源。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2000倍稀释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稀释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稀释液;或50%托布津500-1000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稀释液。
叶枯病
症状:叶片发病初呈散生的褐色小点,迅速扩大后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病斑中央坏死处常脱落穿孔,病叶易脱落。一般由下向上扩展,病斑多少决定落叶轻重。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丛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以分生孢子粘附种子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传播。施用未腐熟厩肥或旧苗床育苗、气温回升后苗床不能及时通风、温湿度过高等均利于病害发生。田间管理不当,偏施氮肥,植株前期生长过盛或田间积水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加强苗床管理,用腐熟厩肥作基肥,及时通风,控制苗床温湿度,培育无病壮苗。
②实行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
③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
④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稀释液;或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l:1:200波尔多液,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褐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初为褐色,后渐变为灰褐色,表面稍隆起,周缘有黄色的晕圈,病斑中央有一个浅灰色中心,四周黑褐色,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茎部也可染病。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可在种子上越冬,也可以苗 丝块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叶上越冬,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该病扩展。
防治方法:
①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
②与其他蔬菜进行轮作。
③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
稀释液。029.jpg">规则,干燥时往往开裂。在田间还有一种病果,症状与上述相似,但组成轮纹的小点较大、较黑。
病原及发病特点:本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越冬,也可在土壤和病株残体上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出分生孢子,借雨水或风传播蔓
延,病菌多从伤口侵入,发病适宜温度12-33℃,27℃为最适温度。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要求相对湿度较高,相对湿度低 于54%则不发病。高温多雨则发病重。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当或氮肥过多、通风不好,都会加重发生和流行。成熟果和受伤果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选择抗病品种,凡辣味强的品种都比较抗病,一定要选择无病果留种,及早剔除病果。
②种子消毒: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6-12小时,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石灰或草木灰中和酸性,再播种;或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后移人冷水中冷却,再行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浸1小时。
③由于土壤能带菌,要避免连作,应与瓜、豆类作物进行2-3年轮作,采收后的病残株,要集中烧毁或深埋。
④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雨季注意开沟排水,并预防果实日灼。
⑤发病初期,喷洒50%多,硫悬浮剂500倍稀释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0-800俗稀释液;或50%苯苗灵可湿性粉剂1400-1500倍稀释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600倍稀释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1:1:200波尔多液等药剂来防治。
范文二:露地辣椒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露地辣椒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摘 要】吉林省东丰县处于吉林中南部地区,在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种植一些露地辣椒,但由于病害的影响,产量始终不稳不高,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辣椒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黄萎病、疫病、炭疽病、绵疫病、青枯病等十几种浸染性病害,笔者根据多年理论与实践,针对辣椒病害总结出了识别与防治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辣椒病害;症状;防治
1. 病毒病
1.1 症状
植株矮化、叶片深绿、皱缩、蕨叶状;或呈叶脉失绿变黄的花叶;果实有凹陷褐色条斑。是造成三落(落花、落果、落叶)的主要原因。
1.2病原及发病规律
由病毒侵染引起,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MV )和烟草花叶病毒(TMV )。主要是通过昆虫传播(蚜虫)。
1.3防治
清除辣椒地周围杂草。全生育期都要重视防蚜虫。发病前要用20%病毒A500-7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喷苗,秋茬辣椒还要特别注意遮阴防雨及前期灌水降温。在发病初期,可自己配制营养液喷施,用10公斤水里分别加高锰酸钾10克、磷酸二氢钾30-50克,食醋100克、尿素50克和白糖50克。7-10天喷一遍,连喷3-4次。
2. 黄萎病
2.1症状
此病也叫维管束病害,病菌在土壤里从根部伤口侵入。初期表现植株半边叶片中午天热时萎蔫,夜间恢复,几天后逐渐变黄,后期造成整株萎蔫枯黄而死,维管束褐色的。
2.2防治
辣椒黄萎病是典型土传病害,应与禾本科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每亩用50%多菌灵1.5公斤,定植时按1:50配成药土穴施。缓苗后用50%托布津500倍液,加5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灌根;或用50%琥胶肥
范文三:辣椒主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植物医院
吉林蔬菜
展示新形象创新发展
辣椒主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任博宇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农科站)
1辣椒疫病
1.1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主要危害根茎,使根茎组织腐烂、病部缢缩,幼苗倒伏,引起湿腐,枯萎死亡。定植后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呈暗绿色水渍状,迅速扩大使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干燥后病斑变成淡褐色,叶片脱落。茎部受害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展后病斑加长,后期病部变为黑褐色,皮层软化腐烂,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而且易从病部折断。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先出现水浸状斑点,暗绿色,后病斑扩展,果皮变褐软腐,果实多脱落或失水变成僵果,残留在枝上。1.2综合防治
选用无病新土育苗或床上进行消毒。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8克加10~15千
播后克细土拌匀,将1/3药土施入床内,
将剩余2/3药土覆盖。
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选择晴天的上午浇水,浇水后提温降湿,避免高温高湿,及时拔除病株并清除出棚室集中处理。
药剂防治。定植后可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以保护,15天一
发病初期可喷洒40%已磷铝可湿性粉次。
剂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亩施药液40千克,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棚室中还可使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千克,隔9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逐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
色,病斑上轮生小黑点。果柄有时受害,生褐色凹陷斑且不规则,干燥时干裂。果实被害,初现水浸状黄褐色圆斑或不规则斑,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并生有许多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红色粘稠物。果实上的病斑易干缩呈膜状,有的破裂。
2.3综合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株留种。用凉水预浸1~2小时,然后用55℃温水浸1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也可先将种子在冷水中浸10~12小时,再用1%硫酸铜浸种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小时,捞出后用草木灰或少量石灰中和酸性,再进行播种。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棚室适时通风,避免高温高
病果及残体,实行与非同种蔬菜2~3年湿,注意排水,及时清除病叶、
轮作。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液、
800倍液混合喷洒,或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防2~3次。
3辣椒病毒病
症状
主要有两种类型:花叶坏死型。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病叶出现不
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症,有的叶上出现褐色坏死斑,自叶规则褪绿、
片主脉沿茎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条斑,造成落叶、落花、落果,以致整株
叶片畸形丛生。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植株变形,表现为病叶死亡。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脉褪绿,皱缩,凹凸不平呈线状,茎节间缩
只有合作,才会成功。吉林蔬菜杂志,圆您致富之梦!
3.1
2辣椒炭疽病
2.1症状
叶片染病,初为褪绿色水浸状斑点,
·31·
蔬菜科技
服务新农村致富百姓
植物医院
使用遮阳网。可有黑色遮阳网,减弱强光。4.2甜椒蒂腐果
露地栽培和温室栽培的甜椒,在生长发育期常发生蒂腐果。甜椒蒂腐果与番茄的蒂腐果一样,都是缺钙引
干燥、多肥、多钾等条件都会使钙的吸收受起的。高温、
到阻抑,产生蒂腐果。
植株生长能吸收到充足的钙,但植株营养生长过旺,钙都被分配到叶芽中,果实中只分配到少量的钙,在这种情况下也会产生蒂腐病。
防治方法。土壤要适于根系的发育,扎根深,能很好地吸收钙。多施有机肥,使钙处于容易被吸收的状态。4.3甜椒石果
短花柱花在夏季的高温期落花。温室栽培的甜椒,
同化养分短花柱花单性结实产生石果。种子少的果实,
的分配少而形成石果,柿子型甜椒石果发生多。植株上持续结石果,会使植株生长势变弱。
长花柱花的正常花,在温度过低时,花药不能开放,不能受精,会产生石果,所以夜间温度一定要保持在15℃以上。减少石果发生,要有发育良好的花芽,使受精良好,并要加强田间管理,使植株能进行旺盛的同化作用。
短,植株矮化,枝叶呈丛簇状。病果呈现花斑或坏死斑,
易脱落。畸形、
3.2综合防治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早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定植促早发,密度适当,增施磷钾肥,小水勤浇,避免缺肥缺水。注意结果盛期避开病毒病发生高峰期。在5~6月份要注意干热风,及时喷洒磷酸二氢钾及浇水降温。
种子消毒。先用清水浸种2~3小时,再用10%磷酸
清水淘洗干净后再催芽播种。三钠溶液浸泡20~30分钟,
药剂防治。可选用NS-83增抗剂100倍液,需防三次,定植前10~15天第一次,定植至缓苗后第二次,盛果前期第三次。也可以在这三期各喷一次0.1%硫酸锌,也有一定的防效,或20%病毒A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乳剂1000倍液。同时要及时防治蚜虫。
4辣椒性理性病害
4.1甜椒日烧病
甜椒日烧病是甜椒常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4.1.1病状
该病病因是强烈阳光直射,症状只出现在裸露果实的向阳面上,发病初期病部褪色。略微皱褶,呈灰白色或微黄色。病部果肉失水变薄,近革质,半透明,组织坏死发硬绷紧,易破裂。后期病部为病菌或腐生菌类感染,长
灰色、粉红色或杂色霉层,病果易腐烂。出黑色、
4.1.2发病条件
日烧病属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阳光灼烧果实表皮细胞,引起水分代谢失调所致。引起日灼的根本原因是叶片遮荫不好,植株株型不好。土壤缺水,天气过度干热,雨后暴晴,土壤粘重,低洼积水等均可引起。植株因水分蒸腾不平衡,引起涝性干旱等因素均可透发日灼。
在病毒病发生较重的田块,因疫病等引起死株较多的地块,过度稀植等,日烧病尤为严重。钙素在辣椒水分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土壤中钙质淋溶损失较大,施氮过多,引起钙质吸收障碍等生理因素,也和日烧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4.1.3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和间作。大垄双行密植,可使植株相互遮荫,减少在阳光下的果实暴露。与玉米、高梁等高杆作物间作,利用高秆作物在遮荫条件,减轻日灼的危害,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具体做法参照病毒病防治的有关内容。
合理灌水。结果盛期以后,应小水勤灌,上午浇水,避免下午浇水。特别是粘性土壤,应防止浇水过多而造成的缺氧性干旱。
根外施肥。着果后施用0.1%硝酸钙,每10天左右施1次。连用2~3次。
不同场合如何饮食?
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人们,每天要面对不同的工作和场合,千篇一律的食物已不能接受千变万化的挑战。
坐办公室的应吃什么?对于预防视力减弱,维生素A 极具功效。眼睛使用过分时,可食鳗鱼。100克鳗鱼约含5000IV 维生素A ,而成
约人每天需要2000IV 的维生素A 。鳗鱼肝的维生素A 含量更丰富,
为鱼肉的3倍。韭菜炒猪肝也有此功效。此外,整天呆在办公室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D 。虽然食用香菇等菌类食品后再晒太阳,体内会产
但是,日晒机会少,则需多吃直接含有维生素D 的食生维生素D ,
物,如海鱼类和鸡肝等。
连轴加班吃什么?理想的夜宵应易消化,不含过多热量,具有丰
也应视情况而定。若工作结束吃夜宵,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等。不过,
则应选择易消化不会加重胃负担的食物,如菜粥、蛋花汤等。切忌在上床前吃大碗面就呼呼大睡。若吃过夜宵尚需工作,则可随意选择,但切记:吃得太饱容易打瞌睡。
脾气不好吃什么?英国一项有趣的实验证实,如果在不良少年的食物中增加钙量,就可改变他们的攻击性和破坏性。钙具有安定情绪的效果,牛奶、乳酸、奶酪等乳制品以及小鱼干等,都含有丰富的钙质。
没空吃早餐吃什么?不吃早餐,必然会使血糖降低,整个上午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昏昏欲睡,工作效率低。因此,想多睡片刻而没有时间吃早餐时,至少应喝些牛奶和服用些复合维生素。
没有比信念更高的山!致富路上,蔬菜科技伴君行!·32·没有比心更宽的海,
范文四:辣椒病害图片
辣椒病害
茄果*病虫 2010-10-03 15:23:36 阅读1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辣
椒炭疽病
照片名称:辣椒炭疽病
【英名】Anthracnose
【病原】Colletotrichum sp,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capsici
【症状】 炭疽病是辣椒的一种常见病害,各地普遍发生,通常减产20%~30%,严重地区也有减产50%以上的。叶、果均可能受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褪绿斑,渐渐变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长有轮纹状黑色小点,边缘褐色。生长后期危害果实,成熟果受害较重,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水
浸状,病部凹陷,上面常有不规则形隆起轮纹,
密生黑色小点,空气湿度高时,边缘出现浸润圈。环境干燥时,病部组织失水变薄,很容易破裂。茎及果
梗受害,病斑褐色凹陷,呈不规则形,表皮易破裂。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拟菌核和分生孢子盘在落地的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越冬菌源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由寄主伤口和表皮直接侵
入,借助气流、昆虫、育苗和农事操作传播并在田间反复侵染。调运未消毒的带菌种子,可以远距离传播此病害。病菌繁殖适温12~33℃,最适温度27℃。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分生孢子萌发时侵染能力最强。因此,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窝风积水、田间郁闭、长势衰弱、密度过大、氮肥过多以及病毒病发生
较重的地块,炭疽病发生也很重。 露地栽培时多从6月上中旬进入结果期后开始发病。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 甜椒如鲁椒1号、鲁椒3号、早杂2号、苏椒2号、早丰1号、茄椒1号、皖椒2号、
长丰、吉农方椒等;辣椒如早杂2号、中子粒、细线椒等。
② 选播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消毒 设立无病留种田或从无病株上采集种子。买来的种子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温水浸种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冷却后催芽播种。也可用冷水浸种10~12小时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取出后加上适量消石灰或草木灰拌种,立即
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清水冲洗,催芽播种。
③轮作 实行2~3年以上轮作,前茬最好是瓜类蔬菜、豆类蔬菜,且地势高燥,排灌方便,通风良好。 ④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进行护根育苗,防止病菌由根系伤口侵入。定植前深翻土地,多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促进辣椒根系生长。未盖地膜的,生长前期要多中耕,少浇水,以提高地温,增强植株抗性。夏季高温干旱,适宜傍晚浇水,降低地温。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以保护根系。适时采收,发现病果及时摘除。 ⑤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病果,而后喷药,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2 500倍液,或 7.6%冠菌清干粒剂 1000~ 12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性粒剂1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 15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灭病威悬浮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
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照片名称:辣椒炭疽病
照片名称:辣椒炭疽病
照片名称:辣椒褐斑病
照片名称:辣椒叶斑病
照片名称:辣椒脐腐病
田间识别 脐腐病又称顶腐病或蒂腐病,主要为害果实。被害果于花器残余部及其附近,初现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迅速扩大,有时可扩到近半个果实。患部组织皱缩,表面凹陷,常伴随弱寄生菌侵染而呈黑褐色或黑色,内部果肉也变黑,但仍较坚实,如遭软腐细菌侵染,引起软腐。
发病原因
甜椒日灼和脐腐均属生理性病害。日灼主要是果实局部受热,灼伤表皮细胞引起,一般叶片遮荫不好,土壤缺水或天气干热过度、雨后曝热,均易引此病。脐腐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水分供应失常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植株前期土壤水分充足,但生长旺盛时水分骤然缺乏,原来供给果实的水分被叶片夺取、致使果实突然大量失水,引起组织坏死而形成脐腐;也有认为是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取足够的钙素,致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而发病。此外,土壤中氮肥过多,营养生长旺盛,果实不能及时补充钙也会发病。经测定若含
钙量在0.2%以下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用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并能减少土壤中钙质等养分的淋失。(2)适时灌水,结果后及时均匀浇水防止高温为害,浇水在9-12时进行。(3)选用抗日灼品种。(4)合理密植,使叶片互相遮荫,或与高秆作物间作,避免果实暴露在阳光下。(5)根外追肥,在着果后喷洒1%过磷酸钙,或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等,隔5-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6)避免早期落叶,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为害。(7)
用遮阳网覆盖。
田间识别 主要为害果实。一般先从果顶开始发病,也有从果面开始的,初病部色变浅,无光泽,果面逐渐收缩,并生有茂密的绿黑色或黑色绒
状霉,即病原菌。
病原 Stemphylium botryosum Wallroth 称匐柄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此外,有报道Macrosporium commune Rabh.称辣椒格孢菌也可
引起黑霉病。
发病原因 多在果实近成熟或成熟期发生,高湿条件下可见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 结合防治炭疽病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进行兼治。病情严重时,也可单独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肋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
田间识别 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后扩展至整株。地上部叶色较淡,后期叶片变褐枯焦。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部维管束变为褐
色,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别于枯萎病。
病原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Smith 称青枯假单胞杆
菌,属细菌。
发病原因 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多从根茎部的皮孔或伤口侵入,前期处于潜伏状态,座果后遇适宜条件,在寄主体内繁殖,向上扩展,致茎叶变褐萎蔫。土壤温度达到20-25℃,气温30-35℃,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更易促成该病流行。此外,连作重茬地,或缺钾肥,管理不细的
低洼排水不良地块,或酸性土壤均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改良土壤,实行轮作,避免连茬或重茬,尽可能与瓜类或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整地时亩施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肥料100-150公斤,使土壤呈微碱性,抑制青枯菌的繁殖和发展。(3)改进栽培技术,提倡用营养钵育苗,做到少伤根,培育壮苗提高寄主抗病力。(4)进入发病阶段,预防性喷淋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
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或5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隔10-15天1次,连续灌
2-3次。
照片名称:辣椒早疫病
田间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具同心轮纹。空气潮湿时,上生黑色霉层。严重时整个叶片可分布十几个病斑,严重
影响光合作用。
病原 Alternaria solani(E11.et Mart.)Jones et Grout. 称茄链格孢,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原因 菌丝或分生孢子从气孔、皮孔直接侵入,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当番茄进入旺盛生长及果实迅速膨大期,基部叶片开始衰老,病菌在番茄田上空得以积累,这时遇有持续5天均温21℃左
右,降雨2.2~46毫米,相对湿度大于70%的达49小时,该病即开
始发生和流行。田间管理常因基肥不足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重点调整好保护地内温湿度,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2)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天1次,连续防治4次。(3)施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克。(4)按配方施肥,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5)发病前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上保护剂对早疫病防治关键在于用药早;发病后用药虽只有-定抑制作用,但不理想。(6)把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配成180-200倍液,涂抹病部,必要时还可
配成油剂、效果更好。
照片名称:辣椒软腐病
田间识别 主要为害果实。病果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斑,后变褐软腐,具恶臭味,内部果肉腐烂,果皮变白,整个果实失水后干缩,挂在枝蔓
上,稍遇外力即脱落。
病原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1. (Erwinia aroideae (Towns.)Ho1
1and)称胡萝卜软腐欧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生育最适温度25-30℃,最高40℃,最低2℃,致死温度50℃经10分钟,适宜pH5.3-9.3,最适pH7.3。除侵染茄科蔬菜外,还可侵染十字花科蔬菜
及葱类、芹菜、胡萝卜、莴苣等。
发病原因 通过灌溉水或雨水飞溅使病菌从伤口侵入,又可通过烟青虫及风雨传播。田间低洼易涝,钻蛀性害虫多或连阴雨天气多、湿度大易
流行。
防治方法 (1)实行与非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2)及时清洁田园,尤其要把病果清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3)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合理密植。雨季及时排水,尤其下水头不要积水;(4)保护地栽培要加强放风,防止棚内湿度过高。(5)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烟青虫等蛀果害虫。(6)药剂防治,雨前雨后及时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101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
倍液。
照片名称:辣椒病毒病
田间识别 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4种症状:花叶分为轻型花叶和重型花叶两种类型:轻型花叶病叶初现明脉轻微褪绿,或现浓、淡绿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重型花叶除表现褪绿斑驳外,叶面凹凸不平,叶脉皱缩畸形,或形成线形叶,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严重矮化;黄化:病叶明显变黄,出现落叶现象;坏死: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环斑等;畸形:病株变形,如叶片变成线状,即蔗叶,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有时几种症状同在一株上出现,或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
响甜(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病原 世界各地报道的毒源10多种,我国已发现7种,包括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X病毒(PVX);苜蓿花叶病毒(AMV);蚕豆萎蔫病毒(BBwV)。其中CMV可划分为4个株系,即重花叶株系、坏死株系、轻花叶株系及带状株系。此外,吉林省还鉴定出当地主要毒源是CMV、TMV、PVY等;广东鉴定出PVY、CMV、TMV;辽宁鉴定出TMV、
CMV、TEV、PVY等,可见我国各地毒源不尽相同。
黄瓜花叶病毒(CMV)是甜(辣)椒上最主要毒源,可引致甜(辣)椒系统花
叶、畸形、卷叶矮化等,有时产生叶片枯斑或茎部条斑。
烟草花叶病毒(TMV)是甜椒上第二位的毒源,主要前期为害,常引起急性型坏死枯斑或落叶,后心叶呈系统花叶,或叶脉坏死,茎部斑面或顶
梢坏死。
马铃薯Y病毒(PVY)在辣椒上现系统性轻花叶和斑驳,引致花叶、矮化、
果少等症。
马铃薯x病毒(PVX)引致甜椒产生系统性重花叶和叶脉深绿。
苜蓿花叶病毒(AMV)在甜椒上产生系统花叶或褪绿黄斑。
蚕豆萎蔫病毒(BBWV)造成甜椒叶片系统性褪绿、斑驳,花蕾变黄,顶
枯,茎部坏死及整株萎蔫。
发病原因 传播途径随其毒源种类不同而异,但主要可分为虫传和接触传染两大类。可借虫传的病毒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及苜蓿花叶病毒,其发生与蚜虫的发生情况关系密切,特别遇高温干旱天气,不仅可促进蚜虫传毒,还会降低寄主的抗病性;烟草花叶病毒靠接触及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权等农事操作传染。此外,定植晚,连作地,
低洼及缺肥地易引起该病流行。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要求秧苗株型矮壮,第一分杈具花蕾时定植。(3)种子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30分钟后洗净催芽,在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
(4)利用保护地设施,于终霜前20-25天定植,或采用塑料膜覆盖栽培,促其早栽、早结果,进入病毒病盛发期辣椒已花果满枝,根系发达,植株老健,抗病能力强。(5)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勤浇水。尤其
采收期需勤施肥、浇水。(6)遮荫栽培及时防蚜虫。可与高梁、玉米等高杆作物间作,减轻病毒病发生。蚜虫防治请参照本书蚜虫部分。(7)喷洒20%病毒A可温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弱毒系Nl叶S52,或NS-83增抗剂100倍液,或抗毒剂1号200-300
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
照片名称: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照片名称: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田间识别 在田间点片发生,主要为害叶片。成株叶片发病,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膜
质,大小不等。干燥时,病斑多呈红褐色。该病扩展速度很快,一株上个别叶片或多数叶片发病,植株仍可生长,严重的叶片大部脱落。细菌
性叶斑病病健交界处明显,但不隆起,别于疮痂病。
病原 Pseudomonas syringae pv.aptata Young.Dye&w11kie 丁香假单胞杆菌适合致病型,属细菌。发育适温25-8℃,最高35℃,最低5℃。温湿度适合时,病株大批出现并迅速蔓
延,很难找到病株,系非连续性为害。
发病原因 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从叶片伤口处侵入。与甜(辣)椒、甜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发病重,雨后易见该病扩展。东北及华北通常6月始发,7-8月高温多雨季节蔓延快,9月后气温降低,扩展缓慢
或停止。
防治方法 (1)与非甜(辣)椒,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2)平整土地,北方宜采用垅作,南方采用高厢深沟栽植。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避免大水漫灌。(3)种子消毒,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拌种。(4)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及时深翻。(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
性粉剂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照片名称:辣椒疫病
田间识别 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茎、叶和果实都能发病。苗期茎基
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茎和枝染病,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塑料棚或北方露地,初夏发病多,首先为害茎基部,症状表现在茎的各部,分杈处茎变为黑褐色或黑色;如被害茎木质化前染病,病部缢缩,地上
部折倒,植株急速凋萎死亡。
病原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称辣椒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发病原因 土壤中病残体带菌率高,是主要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病菌经雨水飞溅或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果实上,引起发病。重复侵染来自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雨水传播为害。病菌生长发育适温30℃,最高38℃,最低8℃,田间25-30℃,相对湿度高于85%发病重。一般雨季或大雨后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流行。土壤湿度95%以上,持续4-6小时即完成侵染,2-3天就可发生一代,是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迅猛异常的毁灭性病害。易积水的菜地,定植过密,通风透
光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清洁田园,耕翻土地,采用菜粮或菜豆轮作,提倡垄作或选择坡地种植。(2)选用早熟避病或抗病品种。(3)培育适龄壮苗,适度蹲苗,定植苗龄以80天左右为宜,要求达到壮苗指标,亩定植3200-3500株。(4)按配方施肥。喷洒爱多收6000倍液,或植宝素7000
倍液,提高抗病力。(5)加强田间管理。蹲苗后进入枝叶及果实旺盛生长期,促秧攻果返秧防衰四次肥水不可少;进入高温雨季,气温高于32℃,注意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雨季控制浇水,严防田间或棚室湿度过高,(6)药剂防治。一是种子消毒:先把种子经52℃温水浸种30分钟或清水预浸10-12小时后,用1%硫酸铜液浸种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草木灰;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或0.1%的20%甲基立枯磷乳油浸种12小时,洗净后晾干催芽。二是栽植后喷洒或灌根。前期掌握在发病前,喷洒植株茎基和地表,防止初侵染;生长中后期以田间喷雾为主,防止再侵染;发现中心病株后,须抓准时机,喷洒与浇灌并举。及时喷洒和浇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此外,于夏季高温雨季浇水前亩撒96%以上的硫酸铜3公斤,后浇水,防效明显。棚室保护地也可选用烟熏法或粉尘法,即于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次250-30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
2-3次。
照片名称:
辣椒黑斑病
田间识别 主要侵染果实。病斑初呈淡褐色,不规则形,稍凹陷。一个果实上多生一个大病斑,上生黑色霉层。有时病斑愈合,形成更大的病
斑。
病原 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称细交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
菌。
发病原因 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其发生与日灼病有联系,多发生在日
灼处。即第二寄生物。
防治方法 (1)防治甜(辣)椒日灼病。(2)发病初期喷洒58%雷多米尔一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腮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隔7-10
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照片名称:辣椒菌核病
田间识别 苗期染病茎基部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斑,后变棕褐色。迅速绕茎一周,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但不产生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病苗呈立枯状死亡;成株染病主要发生在距地面5-22厘米处茎部或茎分权处,病斑绕茎一周后向上下扩展,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茎部皮层霉烂,髓部解体成碎屑,病茎表面或髓部形成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圆形或不规则形。干燥时,植株表皮破裂,纤维束外露似麻状,个别出现长4-13厘米灰褐色轮纹斑。花、叶、果柄染病亦呈水渍状软腐致叶片脱落;果实染病,果面先变褐色,呈水渍状腐烂,逐渐向全果扩展,有的先从脐部开始向果蒂扩展至整果
腐烂,表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黑色不规则菌核。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 称核盘菌,属于囊菌亚门真
菌。
发病原因 主要以菌核遗落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夏或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抱子,子囊抱子借气流传播到植株上进行初侵染,茵丝从伤口侵人,或其芽管直接穿过寄主失去膨压的表皮细胞间隙,侵入致病。以后,田问的再侵染,主要通过病健株或病健花果的接触,也可通过田间染病杂草与健株接触传染,南方2-4月
或10一12月菌核有两次萌发高峰期,北方多在3-5月。北方,菌核则在冬末春初萌发,成为北方冬春保护地茄科、葫芦科等多种蔬菜毁灭性
病害。
防治方法 (1)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2)及时深翻,覆盖地膜,防止菌核萌发出土。对已出土的子囊盘要及时铲除,严防蔓延。(3)进行土壤消毒。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10克,拌细干土1公斤,撒在土表,或耙人土中,然后播种:也可选用40%福尔马林每平方米用药20-30毫升加水2.5-3升,均匀喷洒于土面上,充分拌匀后堆置,用潮湿的草帘或薄膜覆盖,'闷2-3天以充分杀灭病菌,然后揭开覆盖物,把土壤摊开,晾15-20天待药气散发后,再进行播种或定植。(4)药剂拌种或温汤浸种。将种子装入干净的酒瓶,再按种子重量0.4-0.5%的量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60%防霉宝超微粉后,塞好瓶口,平放于地面用脚来回滚动100-150次,使药粉均匀粘附在种子表面后播种。此外对带菌种子也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把菌核烫死,后移人冷水中冷却。(5)生态防治:控制塑料大棚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尤其要防止夜间棚内湿度迅速升高,或结露时间增长,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注意控制浇水量,浇水时间改在上午,以降低棚内湿度;尤其是在气温较低时,特别春季寒流侵袭前,要及时覆膜,或在棚室四周盖草帘,防止植株受冻。(6)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或剪去病枝,带到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7)发病后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50%甲基琉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0%乙"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8)棚室也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00-250克熏治,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方法参见黄瓜菌核病。
照片名称:辣椒灰霉病
田间识别 幼苗染病,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幼茎,致茎缢缩变细,由病部折断而枯死;叶片染病,病部腐烂或长出灰色霉状物,上部叶片全部烂掉,仅余下半截子茎。成株染病,茎上初生水浸状不规则斑,后变灰白色或褐色,病斑绕茎一周,其上端枝叶萎蔫枯死,表面生灰白色霉状物;枝条染病呈褐色或灰白色,具灰霉,病枝向下蔓延至分杈处;
花器染病花瓣呈褐色水浸状,密生灰色霉层。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称灰葡萄孢。
发病原因 分生孢子随气流及雨水传播蔓延,田间农事操作是传病途径
之一。发育适温23℃,最高3l℃,最低2℃;对湿度要求很高,一般12月至翌年5月连续湿度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大棚持续较高相对湿度是造成灰霉病发生和蔓延的主导因素,春季连阴雨天气多,气温偏低,放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致灰霉病发生和蔓延。植株密度过大,生长旺盛,管理不当会加快此病扩展。光照充足对扩展有很大抑制
作用。南方春播露地,低温多雨时也常严重发生蔓延。
防治方法 (1)保护地甜(辣)椒要加强通风管理,上午尽量保持较高的温度,使棚顶露水雾化;下午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加大放风量,以降低棚内湿度;夜间要适当提高棚温,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2)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浇水过量,正常灌溉改在上午进行减低夜间棚内湿度或结露。(3)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4)棚室可选用10%速克灵烟雾剂,每亩次250-300克熏烟,隔7天1次,连续或交替熏2-3次,也可喷撤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天1次,连续或交替防3-4次。(5)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每亩3000-3100株,适当抑制该病扩展。(6)药剂防治。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60%多菌灵超微粉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亩喷对好的药液50升,隔7-10天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
次。
照片名称:辣椒疫病
照片名称:辣椒疮痂病
田间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茎蔓、果实,果柄也可受害。叶片染病,初现许多圆形或不整齐水浸状斑点,黑绿色至黄褐色,有时出现轮纹,病部具不整形隆起,呈疮痂状,多时可融合成较大斑点,引起叶片脱落;茎蔓染病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后木栓化,或纵裂为疮痂状;果实染病,
出现圆或长圆形病斑,稍隆起,墨绿色,后期木栓化。
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 (Dojdge) Dye (Xanthomonas vesicatoria (Doidge)Dowson) 野油菜黄单胞菌辣椒斑点病致病型,属细菌。有报道此菌分三个专化型:一型侵染甜(辣)椒,二型侵染番茄,三型两者均可侵染。病菌发育
适温27-30℃,最高40℃,最低5℃,59℃经10分钟致死。
发病原因 病原细菌在种子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从气孔侵入,在细胞间隙繁殖,致表皮组织增厚形成疮痂状,溢出的菌脓借雨滴飞溅或昆虫传播蔓延。易布高温多雨的七、八月雨后发生,尤其是台风或暴风雨
后容易流行,潜育期3-5天。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株或无病果上选留生产用种。(3)种子消毒。清水浸泡10-12小时后,用0.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捞出拌少量草木灰或消石灰,使其成为中性再行播种,也可温水浸种30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再催芽。(4)实行2-3年轮作。(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60%琥.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
5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隔7一l0天1次,共防2-3次。
照片名称:辣椒炭疽病
照片名称:辣椒疮痂病
范文五:辣椒病害防治
辣椒病害防治
1、辣椒疫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苗期染病,幼苗茎基部呈现水浸状暗绿色或褐色软腐,后枯萎死亡。成株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淡绿色,中间褐色,逐渐扩大后,使叶片脱落。茎部染病,病斑初为水浸状,后环绕表皮扩展成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枯萎,果实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变褐色软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发病重时整株枯死,并以病株为中心,向四周蔓延。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消毒,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后催芽播种。及时清洁田园,提倡垄作或高畦栽培,实行轮作。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按配方施肥,叶面喷施“农丰宝”叶面肥800倍液可提高抗病性。种子消毒,将种子浸泡透后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捞出洗净,或72.2%霜霉威水剂浸种12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发病初期叶喷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尤其是在雨后要立即喷药,防止病害蔓延。
2、辣椒叶枯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部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病斑中央坏死,易穿孔,病叶易脱落。
防治方法 培养壮苗,育苗过程中注意通风,严格控制苗床的温湿度。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叶面喷施“农丰宝”叶面肥,增加植株的抗病性。雨季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洒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或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3、辣椒褐斑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变为灰褐色,表面稍隆起,周缘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有一个浅灰色中心,四周黑褐色,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茎部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
防治方法 彻底清洁田园,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播种前对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冲净催芽播种。发病初期喷洒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4、辣椒黄萎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接近地面的叶片首先萎蔫下垂,叶缘或叶尖逐渐变黄,发干或变褐,叶脉间的叶肉组织变黄,纵剖开茎基部,可见导管变褐,并沿主茎向上发展达到数个侧枝,最后致全株萎蔫、叶片枯死脱落。该病发展较慢,通常只造成病株矮化、节间缩短、生长停滞。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与茄科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定植时避免伤根,选择晴天上午浇水,生长期宜小水勤浇,保持地面温润。发病初期用91%克萎星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浇灌200毫升.每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5、辣椒白粉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长出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不久连成一片。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为灰白色,叶片背面发病较重些。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选择地势较高、通风、排水良好地快种植。生长期避
免施用过多氮肥。发病初期及时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施。每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6、辣椒炭疽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褪绿斑,渐渐变成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长有轮纹状黑色小点,边缘褐色。生长后期危害果实,成熟果受害较重,病斑长圆或不规则,褐色、水浸状、病部凹陷,病斑上生有轮纹状黑色小点。环境干燥时,病部组织失水变薄很容易破裂。茎及果梗受害,病斑褐色凹陷,呈不规则形,表皮易破裂。
防治方法 选种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可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后催芽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注意保护根系,防止病菌由根系伤口侵入。与瓜类、豆类蔬菜,实行2~3年以上轮作,选则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快种植,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发病初期可喷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7、辣椒灰霉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幼苗及成株期都可染病,幼苗染病时子叶变黄,而后幼茎缢缩,病部易折断,致使幼苗枯死。成株染病,叶片腐烂或干枯,茎染病时,出现水浸状不规则斑或条斑,逐渐变为灰褐色或褐色,湿度大时病部生有灰色霉状物,病斑绕茎一周,其上端枝叶萎蔫枯死,,花或果实染病。呈水浸状,有时病部密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 保护地栽培时,作好棚室温、湿度的调控,夜间要适当提高温度,减轻或避免叶面结露。发病初期适当控水。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每次浇水后可适当高温闷棚30℃左右2小时。露地栽培时,密度不宜过大,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可适当打底叶,增加通风降低地表湿度。发病初期,燃放速克灵烟剂或百菌清烟剂,每隔5~7天1次,连续交替燃放3~4次。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
8、辣椒黑斑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侵染果实,果实发病后病斑呈淡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后期病部密生黑色霉层。发病重时,一个果实上生有几个病斑,或病斑连片成更大的病斑,其上密生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栽培密度要适宜。前期要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防治其他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日烧果产生,病果要及时摘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喷洒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或72%威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9、辣椒枯萎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 枯萎病发生时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大量脱落。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有时病情只在茎的一侧发展,形成条型坏死区,后期全株枯死,地下根系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从茎基部纵剖,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栽培,雨后及时排水。最好采用高畦栽培方法。注意不要伤根。与非茄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使用育苗母剂育苗,发病初期喷施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定植时可穴灌萎菌净可湿性粉剂400倍剂,每株灌药0.4~0.5升,隔5天灌1次,连灌2~3次。
10、辣椒斑枯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呈现白色至浅灰黄色圆形或近圆形斑点,边缘明显,病斑中央着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处理,实行3~4年轮作。采用高畦栽培,合理密植,
注意田间排水降湿。合理施肥,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地面干燥。采收后及时清洁田园。发病初期喷洒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11、辣椒白星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辣椒白星病主要为害叶片、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病斑初期表现为圆形或近圆形边缘呈深褐色的小斑点,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有时病斑穿孔,发病严重时叶片脱落。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温度、湿度管理,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加强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洒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12、辣椒软腐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果实,而且多发在青果上,果实染病后,最初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斑点,迅速扩展,病斑变为淡褐色,果肉腐烂发臭、果实变形,病果多数脱落,少数留在枝上,失水以后仅留下灰白色果皮,挂在植株上。
防治方法:与非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轮作。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合理密植,进行地膜覆盖栽培。雨后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及时摘除病果,以减少田间的再侵染源,害虫会在果实上造成伤口引发病害。所以要特别是加强对害虫的防治。发现虫害要及时喷药,可喷洒2.5%封害微乳剂5000倍液,或5%定虫眯乳油1500,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下雨前后或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害的发生。可选用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或30%绿得宝悬浮剂400倍液,或86.2%氧化亚铜(铜大师)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13、辣椒白星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病斑初期表现为,圆形或近圆形边缘呈深褐色的小斑点,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有时病斑穿孔,发病严重是叶片脱落。
防止方法:实行轮作栽培。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来源,采用配方施肥,注意增施磷、钾肥,以增强辣椒植株抗病能力。不要大水漫灌,防止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发生病害。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14、辣椒青枯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自顶部叶片开始萎蔫,或个别分枝上的少数叶片萎蔫,后扩展至全株萎蔫,初发病时白天萎蔫,早晚可恢复正常,后期不在恢复而枯死,叶片不易脱落。植株茎基部最先发病,病部无明显症状,在潮湿条件时,病茎上常出现水侵状条斑,后变褐色或黑褐色。纵切病茎,维管束变成褐色。横切病茎,切面呈现淡褐色,挤压或保湿后病茎可见有乳白色黏液溢出。后期病株茎内中空,病茎基部皮层不易剥离,根系不腐烂。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与瓜类或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以上轮作。使用无病种子,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病穴上撒少许白石灰消毒杀菌等。 在发病初期喷药,可选用77%的冠菌铜可湿粉500倍液、72%唯它灵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叶面喷施,每株灌药液0.3~0.5升,每10天1次,连灌3~4次。
15、辣椒细菌性叶斑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叶片感病,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膜质,大小不等。病键部交界明显,该病发展迅速,严重时叶片大部脱落。
防治方法:避免连作,采用高垄、高畦栽培,覆盖地膜栽培。与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实行
2~3年轮作。雨季注意排水,避免大水漫灌。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残体同时要及时深翻土地。发病初期开使喷洒86.2%氧化亚铜(铜大师)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液、72%唯它灵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16、辣椒疮痂病都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叶片染病,初现许多小形褪绿水浸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变为黄褐色,不规则形隆起,呈疮痂状。茎蔓染病,病部呈不规则形褐色条斑或块斑后木栓化,果实染病,果实表面出现小的圆形或长圆形病斑,深褐色,稍隆起,后期木栓化,呈疮痂状。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用55℃水浸种20分钟,或先将种子泡透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捞出洗净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实行2~3年轮作。发病初期和雨后要及时喷药防治,药剂有72%唯它灵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辣椒病害防治/辣椒病害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