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脑室外引流管护理
脑室穿刺术在CT的问世前是颅内占位性疾病的主要诊断手段,目前常用于做解决急性颅内高压的治疗,动态观察脑积水,发现颅底脑脊液漏口的检查。
适应症
(1)脑积水引起高颅压危象时,可先采取脑室穿刺作为紧急减压抢救措施。
(2)脑室出血时,可行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以减轻脑室反应及防止脑室系统阻塞。
(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常穿刺侧脑室引流脑脊液。
(4)引流血性脑脊液,或向脑室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室管膜炎。
(5)向脑室内注入阳性对比剂行脑室造影,或注入靛胭脂1ml(或酚红1ml),动态观察交通性或梗阻性脑积水,以及颅底脑脊液漏的漏口。
(6)作脑脊液分流手术,置放各种分流管。
(7)抽取脑脊液做生化和细胞学检查等。
禁忌症
(1)硬膜下积脓或脑脓肿病人,脑穿刺可使感染向脑内扩散,且有脓肿破入脑室的危险
(2)脑血管畸形,特别是巨大或高流量型或位于侧脑室的血管畸形病人,脑室穿刺可引起出血
(3)弥散性脑肿胀或脑水肿,脑室受压缩小者,穿刺困难,引流也很难奏效
(4)严重颅内高压,视力低于0.1者,穿刺需谨慎,因突然减压有失明危险
操作方法
一般采用局麻,
小儿或不合作病人,可采用基础或全身麻醉,
根据需要可选用以下4个部位
(a)前角穿刺: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2.5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假想连线,深度不超过5cm
(b)后角穿刺:穿刺点在枕外粗隆上5~6cm,中线旁3cm,穿刺方向对准同侧眉弓外端,深度不超过5~6cm
(c)侧方穿刺:穿刺侧脑室下角时,在耳廓最高点上方1cm,穿刺三角部时,
在外耳孔上方和后方各4cm处。均垂直进针,深度约4~5cm
(d)如紧急情况下,穿刺点选眶上缘中点下后0.5cm,对准侧室前角,深约4~5cm,可进入前角底部
穿刺方法
(1)颅骨钻孔穿刺法:根据上述前角、后角、侧方穿刺位置,切口约3cm,钻孔后置放引流管
(2)颅锥穿刺法:使用颅锥穿刺法,创伤小,简单易行,已有成型的颅钻出售
(3)经眶穿刺:适用于需行紧急穿刺放出脑脊液降压者
(4)经前囟穿刺:只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
术中注意要点
(1)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前角穿刺常用于脑室造影和脑室引流。经枕角穿刺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枕大池分流和颅后窝手术中及术后持续引流。侧方穿刺可用于分流术。穿刺部位的选择应考虑病变部位,一般应选择离病变部位较远处穿刺。还应考虑脑室移位或受压变形缩小,两侧脑室是否相通等情况,以确定最佳穿刺部位及是否需双侧穿刺。
(2)穿刺点和穿刺方向不对往往是穿刺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应严格确定穿刺点,掌握穿刺方向
(3)需改变穿刺方向时,应将脑室穿刺针或导管拔出重新穿刺,不可再脑内转换方向,以免损伤脑组织
(4)穿刺不宜过急过深,以防损伤脑干或脉络丛引起出血
(5)进入脑室后放出脑脊液要慢,以防减压太快引起硬膜下、硬膜外或脑室内出血
术后并发症
(1)脑室内、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
(2)急性脑水肿或颅内压突然增高
(3)视力突然减退或者失明
(4)局部或颅内感染
范文二:脑室外引流管护理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
2013.5.8
心理护理:对清醒患者解释手术放置引流管的重要性、目的及可 心理护理: 能出现的问题, 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地解释,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对昏迷患者应向家属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随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 化,多与患者交流,给予发问的机会和心理上的支持,以减轻焦虑、 恐惧情绪和对手术的担心。经常给患者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 心,保持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急诊行手术者应立即禁食水,胃肠饱满的患者应行胃 肠减压,防止麻醉后食物反流引起窒息,以确保手术安全。
体位:对颅内压增高者采取头高位,以降低颅内压,有脑脊液漏 时取平卧位或头高卧位,头偏向患侧以利引流及漏口粘连封闭。昏迷 患者取平卧位且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 以利于口腔与呼吸道分泌物引 流,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时取平卧位或头低仰卧位,以保证脑部血 氧供应,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增加颅内淤血。
术前准备:术区备皮(剃头) 感染,给手术造成感染机会。遵医嘱做好各项常规化验和各种检查, 同时给予留置导尿,持续低流量吸氧,配血并做好药敏试验。同时准 备好一次性无菌专用脑室外引流管。
术后的护理 严格做好安全护理,防止引流管脱出:术后患者应安置在监护室 内,在监护室床边置管者密切配合安置好患者体位。脑室外流管应置 于脑室平面 10~15cm,对患儿不合作者可适当加以约束,必要时加床档。对烦躁不安者应给予镇静剂,对较大的患儿及清醒者告知置管 的重要性和目的及行动时引流管的摆放位置,以取得合作。脑室外引 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做好床头交接班,转移患者时先将引流 管打折后用纱布包裹,妥善固定后再行转移。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颅内压、24h 出入量以及时否伴有恶心、 呕吐等情况,并准确及时地记录。去骨瓣减压注意骨窗压力情况,注 意脑脊液量、颜色及性质,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应 注意准确记录脑脊液流出量,控制引流量每日不超过 500ml,若术后 脑脊液引流量明显增多,颜色鲜红,可提示脑室内有新的出血,应立 即报告医生复查头部 CT 确诊。若脑脊液混浊呈絮状,提示有颅内感 染,应遵医嘱立即送检脑脊液进行检验。
保持引流通畅: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折叠或成角, 保持引流有效,以免造成脑脊液流通受阻出现急性颅内增高。患者头 部活动应适当限制,翻身和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如引流管内液平 面无波动,考虑管腔是否阻塞,立即报告医生,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适当挤压引流管,以保证引流通畅,必要时医生重新置管。每日分次 向引流管腔内注水尿激酶进行冲洗, 防止脑压过高引起脑疝危及患者 生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注意无菌操作,不可上提或 抬高引流袋,防止逆行感染。脑室外引流装置的引流袋容量为 1 000ml,一般可容纳 3~5d 的引流液量。当脑室显著扩大,如短期内脑室外引流管护理引流出大量脑脊液,颅内压突然下降,可使脑皮质塌陷,以致使皮质 通向矢状窦的桥静脉撕裂,引起硬膜下血肿,有时也可出现由于硬膜 塌陷而形成硬膜外血肿。因此在行脑脊液引流时要做到控制性引流, 以保持脑室内压力在正常范围。创口敷料被血液,渗出液污染时应及 时更换无菌纱布,每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拔管后的护理 :脑室外引流置管一般不超过 7d,拔管前先夹闭 引流管,并密切观察是否颅内高压情况,如患者无头痛、恶心、喷射 性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等,说明无颅内压增高情况。若颅内 压控制稳定,无颅内高压症状,病情好转,可考虑拔除引流管。一旦 考虑置管引起颅内感染,应立即拔管。拔管后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脑 脊液渗漏,脑脊液渗漏主要是由于拔管后脑组织未能很快闭合,多见 于引流管放置较久的患者,可能与个别患者体质营养较差有关,所以 术后应注意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 如有脑脊液渗漏及时报告医生做好 处理并注意保持敷料整洁干燥。
范文三:脑室外引流术引流管护理
脑室外引流术引流管护理
小程序大全 http://www.dzqt.net/
摘要: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术患者手术后引流管中常见的问题,从而掌握引流管的一些技巧,加强患者引流管临床护理,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62例泌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引流管操作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结果 62例泌尿外科引流管患者中,插管不畅32例,引流管滑落20例,留置引流管感染患者10例,且这些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必要时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对于确诊患者立即进行手术,手术前后要加强患者护理,其具体方法具体如下:?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由于很多患者心理素质不好,再加上疾病的疼痛使得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慌等心理。患者入院后要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首先,医护人员要热情的接待患者,向他们介绍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他们的负面心理,让他们尽可能的配合治疗;?加强引流管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负压引流管是否存在弯曲、折叠等现象,保证引流管通畅,根据患者骨折创面感染情况调整负压大小,保证患者能够引流通畅彻底。出院后,要加强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锻炼,提高患者免疫。饮食方面,让患者多饮食高营养食物,利于患者消化[2];?社会护理。患者住院后,患者的身份、角色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患者会不适。此时,医护人员要以和善的面貌去对待每一位患者,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加强病房管理。对于一些条件好的让其可入住单间,减少探视次数及流动人员
数量,尽量缩短住院天数。治疗过程中要主要患者骨折创面的护理,防止病毒、细菌等再次进入[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2例泌尿外科引流管患者中,插管不畅32例,引流管滑落20例,留置引流管感染患者10例,且这些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0.05)。>
3 讨论
脑室外引流在脑室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脑室外引流后颅内感染率为17.24%,27.2%,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脑积水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过高,超过500mg/L者常采用脑室外引流术,脑室外引流术避免了将引流管埋置于体内的排异可能。目前对于脑室内出血通常采用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它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且适于各种类型的脑室内出血和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方法[3],脑室外引流术能引流出脑室内多余的血液、脑脊液,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快速降低颅内压,恢复神经功能。
通过细致观察和统计,认为影响脑积水预后与日常引流管护理存在很大关联。2014年1月,3月收治脑积水并行脑室外引流手术者26例,2013年1月,4月收治脑积水并行脑室外引流手术者29例。为了使患者手术后得到有效的护理,应该加强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其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3.1术后观察 术后应该严密监测患者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有无意识和颅内压变化,如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躁动不安的临床表现,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并准备好一次性无菌专用脑室外引流管,进行脑室引流术准备[4]。
3.2姿势 应给予患者头高足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此降低颅内压,避免分泌物阻塞呼吸道,保证脑部血氧供应。
3.3引流管护理
3.3.1引流管接口处消毒 2013年1月,4月为患者更换外引流装置时采取无菌输液器去掉过滤网后静脉注射针头后直接与脑室外引流管腹腔端引流管连接。该段时间内,手术患者30例,术后住院期间不定期出现颅内感染者5例。2014年1月,3月为患者更换外引流装置时采取无菌输液器去掉过滤网后静脉注射针头后将两连接段用碘伏消毒后再与脑室外引流管腹腔端引流管连接,连接完毕接口处用无菌小敷贴包裹,该段时间内,手术患者26例,术后住院期间不定期出现颅内感染者2例。
3.3.2更换引流管接口处引流装置时是否扩大输液器过滤网 2013年1月,4月为患者更换外引流装置时对输液器过滤网无特殊处理,结果引流管堵塞率较高,该段时间内,手术患者30例,术后住院期间不定期出现引流管堵塞者11例。2014年1月,3月为患者更换外引流装置时对输液器过滤网进行扩大处理,即用无菌针头将过滤网局部破坏,该段时间内,手术患者26例,术后住院期间不定期出现引流管堵塞者4例。
3.4引流液护理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并将引流物及时送检。正常的引流液应为清亮,如果引流液为混浊,表示可能受到感染,应立即通知医师;如果引流液颜色由浅变深伴有新鲜血,表明有可能有出血情况,当引流的血性脑脊液颜色变淡,表示颅内压已正常,临床症状已得到控制,有所好转[5]。
综上所述,留置导尿术在外科手术前后护理操作是不可缺少的,临床上留置导尿术的护理和一次性成功插入引流管,对患者病情的诊断、治疗非常重要,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引流管特征及引流管的一般护理和特殊护理措施。术前术后的管道观察
护理及安全规范的操作,能为患者提供可靠的护理保障,以提
高手术的成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小程序大全 http://www.dzqt.net/
范文四: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脑室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36—01
脑室是脑内的腔隙,大脑半球内有左右各一个侧脑室,两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矢状裂隙叫第三脑室,延脑、桥脑、小脑之间为第四脑室。各脑室之间有小孔相通。脑室出血就是指这些腔隙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脑室壁上脉络动脉破裂出血叫原发性脑室出血,比较少见。脑实质内的出血破入脑室者叫做继发性脑室出血,这种出血较多见。如出血影响脑室内脑脊液的循环,应行脑室外引流管钻孔引流术。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可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疾病的控制及愈后起关键作用,所以把它比喻成“生命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0例。男12例,女8例,其中16例为继发性脑室出血,4例为原发性脑室出血。
1.2 治疗结果 术后功能恢复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级[1]。20例中,?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9例,?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6例,?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2例,?级(卧床,但保持意识)1例,?级(植物生存状态)1例。另外,死亡1例。
2 护理
2.1 保证引流管的无菌环境
脑室外引流管是造成颅内感染的途径之一,引流瓶内引流液到多半瓶时,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及时更换整个瓶,并记录引流量。更换引流瓶前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病室应每日消毒。
2.2 引流装置的固定高度
脑室外引流装置的放置高度在护理中尤为重要。过高,颅内压增高一定程度,脑脊液不能通过引流管引流,易发生枕骨大孔疝。过低,脑脊液引流过量,引起低颅压或颅内压突然降低,易发生颅内出血或小脑幕切迹疝。正确高度应为平卧时引流装置内口距双耳孔水平连线上10,20 cm(平均15 cm),侧卧时距穿刺点上方10,20 cm(平均15 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2]。流量应控制在每日150,300 ml,最多不超过500 ml。如抬高床头,则相应抬高引流装置的高度,进行检查搬动时先夹闭引流袋,回病房后放置好体位,调节并固定好引流装置再放开夹闭的引流管,以防止管内脑脊液逆流。
2.3 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
术后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的早期病情变化表现为生命体征的变化。心率、脉搏变慢而血压升高提示颅内压增高,同时血压升高也可诱发再次出血,需得到及时控制血压,降血压幅度易控制在正常偏高范围。降血压过低,则可使脑血流灌注不足,影响脑功能恢复。高热患者一方面可能是脑干受压,中枢性高热所致,也可能是并发肺炎所致,应视病情而得到适
当的治疗,给予头置冰袋,冰袋降温及抗生素治疗。患者昏迷程度变深或瞳孔形态改变,由小变大或形态变得不规则可能是再次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复查头颅ct后决定是否行开颅手术。
2.4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质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一方面
正常脑脊液呈澄清无色透明、无沉淀液体。术后1,2d脑脊液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如清亮脑脊液转为血性或原有血性脑脊液颜色加深,提示再出血,立即报告医生,如早期得到治疗,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2.5保持引流畅通,妥善固定引流管
术后卧床,头部活动范围适当限制,避免牵拉,防止引流管脱落,意识不清或躁动患者及小儿应适当进行肢体约束。脑室外引流管要牢靠固定,防止脱出,不可受压、扭曲弯折。尤其夜间陪护更应加强夜间巡视。
2.6 拔管之前先暂闭管
脑室外引流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7d,过久易引起颅内感染。一般术后7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逐渐降低,应尽早拔管,最长不超过14d,拔管前1d,先夹闭观察1d,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高颅压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暂行间断夹闭病人适应颅内压的变化后再予以拔管。拔管后加压包扎切口并注意观察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如有漏液应及时换药或严密缝合手术切口,保持手术区包扎敷料整洁,一日一
换药。
3 讨论
脑室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快,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在对管道的护理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做好巡视检查,确保脑室外引流管在正常使用状态,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89.
[2] 张春芳、任景坤,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67.
范文五:测量脑室外引流管高度尺
测量脑室外引流管高度尺
权 利 要 求 书
伸缩插杆(2)和伸缩拉杆(3),所述伸缩插杆(2)和伸缩拉杆(3)均可伸缩的套设于尺体(1)内,可从尺体(1)顶部伸出并固定的伸缩拉杆
(3)上设有引流瓶挂钩(4),可从尺体(1)底部伸出并固定的伸缩插杆(2)上设有引流袋挂钩(5),所述尺体(1)的外表面均布有刻度,所述尺体(1)的底部设有激光灯(6),所述激光灯(6)的光线射出方向垂直于伸缩插杆(2)的轴线方向。
述引流袋挂钩(5)铰接于伸缩插杆(2)中部。
述引流瓶挂钩(4)位于伸缩拉杆(3)顶部,所述伸缩拉杆(3)缩入尺体(1)后,所述引流瓶挂钩(4)位于尺体(1)上方。
述引流瓶挂钩(4)铰接于伸缩拉杆(3)顶部,所述伸缩拉杆(3)缩入尺体(1)后,所述引流瓶挂钩(4)位于尺体(1)内。
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拉杆(3)上设有刻度。(是外套管才有客度,伸缩拉杆(3)上不需要刻度)
特征在于:所述尺体(1)上部设有上锁紧螺丝(7),所述上锁紧螺丝
(7)垂直穿入尺体(1)中并顶接伸缩拉杆(3)的外壁。
特征在于:所述尺体(1)下部设有下锁紧螺丝(8),所述下锁紧螺丝
(8)垂直穿入尺体(1)中并顶接伸缩插杆(2)的外壁。
1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脑室外引流的方法是通过引流管将脑室的脑脊液引出并输送至引流瓶中。在临床中工作中,留置脑室引流管的患者较多。由于引流瓶的引流高度对颅压的影响极其重要,稍有不慎将危及患者生命如:(1)超过20 cm可引起引流不畅, 达不到降低颅内压作用;(2)低于10 cm,可能会引起引流过畅,放液过快,可造成颅内压降低,引起脑室内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瘤卒中或诱发小脑幕孔上疝。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引流瓶的高度特别重视。护理过程中,患者常会由于体位改变,导致已测量好的高度与0点需常常重新评估,这样导致护士工作耗时较长。现临床中常使用软尺加个人感观测量较定0点,其随意性强,在0点的效准上有人为误差,导致数据不严谨。且现有方法操作繁琐,不利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线方向,激光灯位于刻度为0处。
在使用时伸缩插杆插入病床的输液杆洞中,使激光灯的射出方向水平,并利用激光灯光束正对病患者的某一参考位置作为0点,将伸缩拉杆伸出并调整到适合的高度即可开始引流。当病患者体位发生改变后,调整伸缩插杆的伸缩距离使激光光束重新对正病患者的参考位置。
上述高度尺在医护过程中具有以下优点:
1、避免人为误差,利用激光光线的水平照射确定0点,增加工作上的严谨性;
2、提高工作效率,由于0点以激光灯照射为水平线,如果床的高度进行了调整,那么随时可将激光灯打开进行0点校准,平时在交接班时,或巡视病人时可随时检查0点位;
3、伸缩插杆的设置与病床输液杆洞吻合,保证了只要是病床均可应用,这样不管是大医院还是乡镇医院均可采用,在使用前将尺体拉升至所需高度,后插于床边输液杆洞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袋挂钩铰接于伸缩插杆中部,在伸缩插杆收入尺体时,引流袋挂钩转动并同时收纳于尺体内,大大节约了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瓶挂钩位于伸缩拉杆顶部,所述伸缩拉杆缩入尺体后,所述引流瓶挂钩位于尺体上方,即使不将伸缩拉杆拉出也可直接悬挂引流瓶挂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瓶挂钩铰接于伸缩拉杆顶部,所述伸缩拉杆缩入尺体后,所述引流瓶挂钩位于尺体内。在伸缩插杆收入尺体时,引流瓶挂钩转动并同时收纳于尺体内,大大节约了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更准确的测量引流高度,所 2
述伸缩拉杆上设有刻度,尺体与伸缩拉杆的刻度之和即为引流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尺体上部设有上锁紧螺丝,所述上锁紧螺丝垂直穿入尺体中并顶接伸缩拉杆的外壁,通过上锁紧螺丝将伸缩拉杆与尺体锁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尺体下部设有下锁紧螺丝,所述下锁紧螺丝垂直穿入尺体中并顶接伸缩插杆的外壁,通过下锁紧螺丝将
伸缩插杆与尺体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伸缩插杆插入病床的输液杆洞中,使激光灯的射出方向水平,并利用激光灯光束正对病患者的某一参考位置作为0点,将伸缩拉杆伸出并调整到适合的高度即可开始引流,当病患者体位发生改变后,调整伸缩插杆的伸缩距离使激光光束重新对正病患者的参考位置,这样保证了引流0点和引流高度的准确性,避免了手动测量所带来的误差,保障了病患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闲置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杆2的轴线方向。
在使用时伸缩插杆2插入病床的输液杆洞中,使激光灯6的射出方向水平,并利用激光灯6光束正对病患者的外耳道作为0点,将伸缩拉杆3伸出并调整到适合的高度即可开始引流,当病患者体位发生改变后,调整伸缩插杆2的伸缩距离使激光光束重新对正病患者的外耳道。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引流袋挂钩5铰接于伸缩插杆2中部,在伸缩插杆2收入尺体1时,引流袋挂钩5转动并同时收纳于尺体1内,大大节约了空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引流瓶挂钩4位于伸缩拉杆3顶部,伸缩拉杆3缩入尺体1后,引流瓶挂钩4位于尺体1上方,即使不将伸缩拉杆3拉出也可直接悬挂引流瓶挂钩4。
作为另一实施例,引流瓶挂钩4铰接于伸缩拉杆3顶部,伸缩拉杆3缩入尺体1后,引流瓶挂钩4位于尺体1内。在伸缩插杆2收入尺体1时,引流瓶挂钩4转动并同时收纳于尺体1内,大大节约了空间。
如图2所示,为了更准确的测量引流高度,伸缩拉杆3上设有刻度,尺体1与伸缩拉杆3的刻度之和即为引流高度。当然伸缩拉杆3上也可以不设置刻度,仅依靠尺体1的高度和伸缩拉杆3的定高确定引流高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尺体1上部设有上锁紧螺丝7,上锁紧螺丝7垂直穿入尺体1中并顶接伸缩拉杆3的外壁,通过上锁紧螺丝7将伸缩拉杆3与尺体1锁定。尺体1下部设有下锁紧螺丝8,下锁紧螺丝8垂直穿入尺体1中并顶接伸缩插杆2的外壁,通过下锁紧螺丝8将伸缩插杆2与尺体1锁定。
本实施例中的高度尺还可以用于脑室外引流高度的测量;中心静脉压测量和灌肠高度测量。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4
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5
说 明 书 摘 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