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八年级语文(下)课堂测评大回放
八年级语文(下)课堂测评大回放
《藤野先生》测评?反馈(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f ēi( ) 红 不x ùn( ) 诘( ) 责 畸( ) 形 发人深省( ) n ì( ) 名信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B. 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C. 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D.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
3.修改下列病句。(2分)
(1)通过阅读他的文章,使我对鲁迅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2)洁白的一串串樱花,在枝头静静地绽放。
4.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3分)
(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油光可鉴: 标 致: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
《藤野先生》测评?反馈(二)
1.按要求扩展句子。(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合理地表达下面的内容)(2分)
①长城是由关隘、城堡、墙体、烽燧等子系统组成的。②这些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③这些子系统按特定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④长城具有防御功能。
原句:长城是一个有机整体。
扩展后的句子: 。
2. 作者是通过几件事来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的? (8分)
《藤野先生》测评?反馈(三)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A 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 B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
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 ”C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
人们,D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 请加以概括。(2分)
2.文章中加点的四个“他们”,所指对象与其他三个不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何种情感? 试加以分析。 (2分)
4.“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2分)
A .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 .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
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 .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 .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兴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5. 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与________这两件事。(每一道横线上不超过6个字) (2分)
《我的母亲》测评?反馈(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w s ù m zh ì) B z ?) y di ào b ?)
C zh x t m án )D z ōu chu s āo sh ù)
2、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1)我母亲待人最______(A .慈详 B .仁慈 C .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2)在这______(A .广漠 B .茫茫 C .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A .约束 B .管
理 C .管束)过我。
(3)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________(A .请 B .找 C .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3、下列句子画线的词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 .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
B
C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D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
格上的侮辱。
4、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文中在说到这些美德时,
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加上“如果”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
同时也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B .加上“如果”,表明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假设,并未得到别人的认可。
C .加上“如果”,是作者谦虚的表现,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好感。 D .加上“如果”只是为了形成排比,没有别的
含义。
《我的母亲》测评?反馈(二)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
望,我看见了她的严l ì( )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n íng ( )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
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
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y ì( )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y ì( )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hu ǐ( )又急,听说眼y ì( )可以用舌头ti ǎn ( )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ti ǎn ( )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本文段中的“我”是指(人名),现代学者,与陈独秀、鲁迅等人成为运动的核心人物。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3、 “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母亲为什么这样教训儿子?(2分) 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选文第二段写了几件事?分别概括这些事情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结尾这句话和哪句话相互照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测评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长髭(z ī) 禁锢(g ù) 锃亮(ch ?ng )B .鬈发(ju ǎn ) 轩昂(xu ān ) 广袤(m áo )
C .长髯(r án ) 颔首(h àn ) 粗鄙(b ǐ) D.广袤(m ào ) 颔首(h án ) 锃亮(z ang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②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
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③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④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⑤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⑥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这段话按______顺序来描写托尔斯泰须发特点的,选出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A .逻辑顺序 B .总分
顺序 C .总分总顺序
3、文中写托尔斯泰胡须的有哪几句?序号是_______,突出写胡子的是第____句。(2分)
4、作者描写托尔斯泰两腮胡须,嘴上的胡须___________,使用了_____和______的修辞方法。(2分)
5、本段分层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雪》课堂测评
1、《雪》的作者原名 ,本文选自《》,(2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磬口( ) 胭脂( ) 朔方( ) 凛冽( ) 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 )(2分)
A 、单调 博识 滋闰 隐约; B、美艳 蓬勃 弥漫 连续
C 、真切 忙禄 升腾 孤独; D、温热 壮键 包藏 旋转
4、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你写出二句含“雪”字的诗句。(2分)
5、联系背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仿佛不纯粹是写雪,仿佛赋予雪以人格化的东西,那么你透过朔方飞雪,看到
朔方雪象征怎样的人呢?(2分)
《雷电颂》课堂测评(一)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颈项(jǐnɡ)脚镣(liào)B. 睥睨(pì nì)稽首(qí)
C. 劈开(pì)鞭挞(dà)D. 忏悔(chàn)虐待(nüa)
2、选择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景仰( ):A .情况 B.景致 C.尊敬 D.情形 (2)迸射( ):A .奔散 B.破裂 C.断裂 D.向外溅出或喷射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2分)
(1)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 )
(2)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
4、本文选自历史剧《屈原》,作者_______,其作品有。时值“,作者在重庆创作《屈原》,一共 幕,“ ,古为今用”,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 诗人。他用 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 》。(4分)
《雷电颂》课堂测评测评(二)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 甲 的边上去,拖到 乙 的边上去,拖到 丙 的
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②,你③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④不能....
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⑤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⑥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
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⑦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⑧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⑨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
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1.第一段中甲、乙、丙三处空格处应分别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A .东海 B .长江 C .洞庭湖
2.第二段中共有九个“你”,所指代的内容不尽相同。请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 .②③④︱①⑤⑥⑦⑧⑨
C .②③④⑧︱①⑤⑥︱⑦⑨ D .②⑥⑧⑨︱①③④︱⑤⑦
3.第二段中“无形的长剑”指什么?(2分)
4.第二段中“比铁还坚固的黑暗”比喻。本段中与它的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2分)
5.这两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6.《雷电颂》是一首激越澎湃的诗。它通过主人公的长篇独白,表达了对的
热烈追求。
《海燕》课堂测评测评(一)
1. 本文作者______,他是_____(国籍)伟大的文学家。代表作长篇小《,自传体小说《、《、《》。《海燕》热情地歌颂了 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 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4分)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呻吟(yín ) 蠢笨(chǔn) 胆怯(què)B .悬崖(yá) 翡翠(fěi) 旋律(lǜ)
C .吼叫(hǒu) 蜿蜒(wǎn) 号叫(háo )D .飞窜(chuàn ) 火焰(yàn ) 飞翔(xiáng )
3.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对“高傲”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B .自豪之意,表明海燕蔑视狂风乌云,充满自信
C .自高自大,骄傲 ; D .自豪之意,写出海燕极其孤傲
4.对第一段描写海面景物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写出了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 B .点明海燕所处环境,为海燕出场渲染了气氛。
C .突出了暴风雨的迅猛,表明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 D .说明革命力量和反动势力的搏斗即将开始。
《海燕》课堂测评测评(二)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
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
大海上飞翔!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填空。(用语段中的原话) (2分)
____________写出了暴风雨即将来临;____________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____________比喻了海燕矫健高傲、
锐不可当的雄姿;____________总写海燕的行动。
3、“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目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柳先生传》课堂测评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
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请用课文原句答题: (5分)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1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①造饮辄尽____ __ ②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___ .
《马说》课堂测评(一)
1、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2分)
①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 ②一食( )或尽粟一石(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 ④其真无马邪。(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2分)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② 不以千里称也 ( )
③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④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南昌临之 B、常:千里马常有 且欲与常马等一不可得
C、之:食之不能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 D、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5、翻译下列句子。(1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填空:(2分)
①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代文学家。②“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 的看法。“马说”即 。
马说》课堂测评(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礻氏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 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 且欲与常马等( )③ 策之不以其道( )④执策而临之( )
2、《马说》一文,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伯乐和千里马分别比喻:(2分)
伯乐比喻:________ 千里马比喻:________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限十五字以内回答) (2分
4、文中能揭示千里马被埋没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 能表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2分)
5、联系现实生活简要回答:假如你是千里马,你打算如何去做?(不少于30个字)(2分)
与朱元思书》课堂测评
(一)、 同学们,《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两句来吗? (1分)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横柯上蔽( ) 窥欲忘反( ) (1分)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理解填空。 (4分)
全文共三段,_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____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____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
“异水”,以_____写水流舒缓;以______写水流湍急。再写“奇山”以___、___、__、___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__,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记反”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诗词曲五首》课堂测评(一)(4.5+6=10.5分)
《诗词曲五首》课堂测评(二)
(一)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2分) 2. 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它的含义是___ ___。(2分)
3. 用“/”划分下列词句的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分)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4.下列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题目。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痛之情,他伤感悲痛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分)
《送东阳马生序》课堂测评(一)
1、给加粗的字注音。(2分)①嗜学( ) ②皲裂( ) ③媵人( ) ④负箧(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2分)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②、合舍生皆被绮绣。
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含义。 (2分) ①、录毕,走送之。 ②、媵人持汤沃灌。
4、翻译句子。 (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5、下列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C 、从乡之先达/执以叩问。 D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6、下列“以”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1分)
A 、无从致书以观。 B 、俯身倾耳以请。 C 、不敢出一言以复。 D 、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课堂测评(二)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也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2分)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 ②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1分)
例句:无从致书以观。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计日以还 C、俯身耳以请
3、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弗之怠”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何陋之有 C、马之千里者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本文第一段写“我”求学时__________的精神,第二段写求师时___________的态度。(2分)
6、有人认为成功来自勤奋学习,有人认为来自机遇,有人认为来自天生的聪明,谈谈你的看法。(2分)
范文二: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懒惰的智慧》课堂实录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懒惰的智慧》课堂实录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懒惰的智慧》课堂实录
内容预览: 《懒惰的智慧》课堂实录 1、导入: 平时在家帮你们的爸妈干过农活的同学请举手。 都干过些什么活, 现在,如果要你帮爸妈把红薯从山上背下来,用小背笼背要10次才能背完,如果用大背笼背呢,只要5次,你愿意采取什么方式去背, 想不想听我对你的评价, 你是个懒惰者~(大声,停一下) 但你很优秀~我很欣赏你~ 一家知名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 宾馆经理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把工作完成,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不去做,他们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服务是最令人满意的。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有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明确:逆向思维。 对,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就是人们常说的反过来想,倒过来想。用这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得出来的见解和认识常常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关于逆向思维,我们后面还要作具体研究。下面,我们不妨先来研读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惰的智慧》一文,看看他怎样对懒惰和懒惰者作出自己的诠释(点出作者) 并且,我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一起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点出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91面,通过课前的预习,有谁能告诉我,本文的体裁是什么,好,那我们就先来复习一下有关议论文的一些知识(点出) 我们说,一篇议论性的文章要有作者的观点、看法或主观、认识,那么本文是写作者对什么人的认识呢,(懒惰者)。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作者对懒惰者的见解和认识读出来,“实际上”预备读: “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是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点出观点句) 看得出来,作者提出来的对懒惰者的认识和常人的认识是不是一样,(不是)这种认识是不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呢,(是) 下面我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罗列出来的关于不懒惰和懒惰的相关事实。请同学们先讨论,再由男女生各派代表,来和大家交流。 A.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不懒惰的例子,
我想请一个女生代表回答这个问题。(点出上述事实) B. 因为懒惰,那些人获得了好评, 这个问题我找一个男生来回答。(点出上述事实) C.因为懒惰,人都有哪些发现和发明, 哪位同学愿意回答这个问题,(点出上述事实) 请同学们看屏幕,作者对懒汉的见解和认识是什么,请同学们把老师所指着的句子读出来,预备起: 作者对懒惰者的见解和认识就是本文的什么,(点出中心论点) 嗯,作者对懒惰的认识的确新奇,甚至可以说闻所未闻,那么,你们觉得作者的这种认识正确吗,(正确) 我们知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观点只是新颖而不正确是不能服人的。 所以,本文摆出了这么多事实,举了这么多例子,目的是什么,(论证论点,证明作者的观点正确) 我们把这种举了很多事实的论证方法叫做什么,(举例论证) 也就是说,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是为了要论证什么,(点出箭头) 那么,作者摆在这里的事实,在议论文中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论据) 下面我想找一个同学来回答:在议论文里,论点和论据是什么关系呢,(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反过来说,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怎样呢,(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那么,我们又把这个用论据证明论点成立的过程叫做什么,(论证) 好,嗯,回答得真好,请坐。 也就是说,在议论文中,中心论点是统帅,论据则是用来支撑中心论点成立的依据。请同学们再看画面,你们看,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文章从日常生活到技术改造,到科技发明,充分论证了因为懒惰,就有了改造和发明的动机,因为有了改造和发明,就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这就是典型的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文。 上面已经讲到,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事例,从日常生活到技术改造,到科技发明,充分论证了懒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请同学们再看画面,把左边的论据和右边的论据比较下,思考:作者选取的角度是一样的吗,(不一样) 从画面左边的三个论据来看,作者选取的角度是什么,(反面的) 这种论据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作什么,(反面论据) 嗯,那就是说不懒惰就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那么,从画面上右边的一些事例看,作者选取的角度又是什么呢,(正面的) 我们又可把这种论据就称作什么,(正面论据) 嗯,那就是说懒惰就能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范文三:八年级美术大课堂
八年级美术大课堂
《手能生巧》教学设计
执 教 者:蔺荣厚(常德市西湖区第一中学)
指 导 者:西 湖 一 中 音 体 美 组 成 员
一、基础说明:
1、所属年级:八年级上册
2、所属教材:《美术创意大课堂》湖南美术出版社
3、所属章节:第四节
4、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 通过向学生展示手影形成的生动映像,引起学生对图像的浓厚兴趣,感受图
像的象形性。
②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精神。
③ 培养学生的创意精神,认识创新的无处不在,体会创意带来的乐趣。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手形创造图形,赋予图形新意义。
难点:①图形的形象性与整体性。②合作性学习。
3、设计思路:
本堂课以手的创意图形为基本的教学切入点,通过多媒体展示手影戏剧,让学生了解手手图案的丰富多彩,学习手形的创新图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主要让学生在欣赏观察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联想,在联想的基础上产生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4、教学内容:
手形创新图形练习
5、教学方法:
教法:欣赏法、讲述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
6、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播放设备、相关影像资料、白卡纸、笔
学具:四开白纸、铅笔、橡皮、油画棒
三、 教学步骤:
1、 欣赏导入:
多媒体展示手影剧表演。
① 观察由手形变化产生的生动的、有趣的图形。
② 讨论:图形是怎么样产生的?看到了那些有趣的形?
③ 小结:在光照下手的外轮廓产生的投影形成。
④ 生动的手形产生生动的图形。
2、 新授部分:
① 出示图片,讲解步骤,指导方法。
② 提出创新要求:主要利用手形创新、图形讲究生动形象简明、画面完整得体、色彩协调、主题明确。
③ 以小组为单位,成员间集体构思,紧密配合,尝试练习。
④ 老师巡回指导。
⑤ 展示:每组选出代表描述本组创新作品
⑥ 老师点评加分。
3、 总结回顾:
通过本堂课创新练习,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相互合作的学习精神、大胆表现的创新精神。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把自己对事物新的认识、新的理解表现出来。
范文四:名校课堂八年级语文
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溃退(guì) 舀水(yǎ0)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
C.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3分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占有 牵制 封锁
B.占领 控制 封锁
C.占领 控制 封闭
D.占有 牵制 封锁
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B.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旅游精品线路
B.绿树葱茏,树上的鸟儿大约有一百多只。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
6、默写古诗(6分)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3)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______。
(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5)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6)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字)(3分)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25分钟后,星箭分离,“嫦娥二号”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成功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轨道。“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7分
①“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②“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历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⑧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④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⑧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 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⑥“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⑦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⑧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8.“她挂花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挂花”是什么意思。(2分)
答
9.第②段,老头子的身体为什么会往上“蹿一蹿”?(3分)
答:
10.“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这一句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答:
11.老头子说“我没脸见人”,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与性格特点?(4分)
答:
12.第⑧段中加“.”的“偏偏”一词写出“老头子”怎样的心理?(4分)
答:
(二)14分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离了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叉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智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妻子时,你们就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3.两个小姑娘为什么笑? 3分
14.你认为老妇人发疯的原因是什么? 3分
15.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的描写用了一个短语,请找出来,说说这个短语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16.文章的结尾是“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
18、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
⑴悉如外人( )⑵便要还家(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0、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作文(30分)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等待。等待亲人的归来,等待朋友的问候,等待春天的到来,等待赞许的目光,等待假期的来临,等待宝岛台湾的回归??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是一种希望,等待是一种无奈,等待也是??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答案:
1.C 2.B 3.B
4、A 5、.A
6、略
7、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二、(一)8.负伤,受伤9.因为听到菱花受伤的话感到意外和懊恨自己的大意和过于自信。
10.烘托了老头子的心理,因过于自信而让别人受伤觉得丢了脸。 11.特别讲究自尊和面子。 12.写出老头子的懊丧与悔恨。
(二)
13.因为她们觉得老妇人的行为言语十分古怪,觉得可笑。
14.因为她已经连续失去了三个儿子,悲伤过度,以致发疯。
15.瘦弱而多病。能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了饥饿、疾病和痛苦。
16.含蓄地表现了人们在思考,思考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罪恶,从而很好地揭示了文章 的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
17.访问(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18.(1)咸(皆)(2)延
19.(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2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1.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范文五:八年级语文答案(河大)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1. ⑴阡陌 ⑵ 盘虬 ⑶chízhǎo ⑷ f ūy ǎn
2. (1)萧萧班马鸣 (2)门前流水尚能西 (3)旧时王谢堂前燕
3. (1)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 金樽 清 酒斗十 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
4.(1)将“引渡给美国”与“交由新总统特朗普处置”调换位置。
⑵把“因此”改为“但”或者“但是”。
5. 《鲁滨孙漂流记》 笛福或丹尼尔·笛福
6. 活动一:言外之意是“我刚才说的是谎话,你并不漂亮。”
活动二:⑴净是输 ⑵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活动三: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本题评分标准,每句书写全对且字数工 整给 1分,四句共 4分。
7. 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等)
8.D
9. 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 偶、 (谐音) 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 如扣住 “到” 或 “成” “方”“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10.陶渊明
11. A
12. ⑴带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⑵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 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3. A
14.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15. 引用儿歌,点出本文说明对象,增强文章的趣味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1)卵--幼虫--蛹--成虫 (2)发光;是害虫蜗牛的天敌;用闪光吸引异性; 由腹部的发光器发光。
17. 用针头一样的嘴先给蜗牛打麻醉针,再给蜗牛注射消化液。
18. 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19. 用平实的语言作说明的同时,还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来介绍萤火虫。或:平时说明 和生动说明相结合。例如,对萤火虫“吃蜗牛”作细致形象的描写,说明它是害虫蜗牛的天 敌,萤火虫发光原理运用平实说明。
20. 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生机盎然以及争先恐后开放的喜 悦和自豪,渲染了一种欢快的气氛。
21. 运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成了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花香带给我的那种缥 缈轻柔的感觉。
22. 不好,此句为下文写花儿重新盛开这一出人意料、令人惊奇的变化作铺垫,形成情 节上的逆转,从而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23. ⑴作者从紫藤萝花瀑中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 一样,以旺盛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24. 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八年级语文(下)课堂测评大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