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考试评价制度
赵堌堆乡中学学生学业评价制度(试行)
为落实省市关于素质教育实施要求,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等规定,现对我校学生学习评价规定如下,望遵照执行。
一、平时作业:
1、作业布置: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作业量要适中,对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类型题目,提出不同要求,不搞“一刀切”。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作业分必做、选做和推荐作业。
2、作业设计:语文设大小作文、语文知识和省市推荐的基础训练(伴你学)、配套练习册。数学和英语设作业本和省市推荐的基础训练(伴你学)、配套练习册。物理和化学设作业本、省市推荐的基础训练(伴你学)、配套练习册和实验报告册。历史、地理、生物设课堂练习本和伴你学,但不能课外书面作业。不得使用其它未经教育部门批准的练习册作为作业。作业
3、作业数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节课后可以留课外书面作业,但各科作业总量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其他学科一律不得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但可以根据学科实际布置预习、复习、实践活动等活动作业。语文作文每学期大小作文不得少于8次。
4、作业内容通过各学科集体备课确定并报教导处,经教导主任批准后执行。
5、作业批改:
(1)凡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批改。
(2)作文批改详批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大作文详批要有50字左右的批语。
(3)基础训练、伴你学和配套练习册要按正规作业对待,全批全改。
(4)作业批改要规范,要有等级(评语)、对错符号和批改时间。批语不得使用分数,一律分ABCD四个等级。
(5)作业批改要及时,不得让学生代批,讲评要及时。
二、平日质量检测
1、平日质量检测主要用于反馈教与学的信息。测验题体现课标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以考察能力为主,重视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控制机械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和总结。
2、质量检测次数根据单元数量在开学初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并确定。单元检测的次数不得随意更改。
3、质量检测成绩使用等级制,不得使用分数。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A(优秀,成绩约90分以上)B(良好,成绩约75分以上)C(及格,成绩约60分以上)D(需努力,成绩不及格)。
4、班主任可以予以汇总学生各科成绩,作为分析学生学习
情况的依据,但不得在教室内公布张贴。教师不得公开宣读学生分数。
三、音乐、体育、美术等及综合实践科目、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评价的原则
(1)参与性。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2)过程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3)综合性。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4)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的发展。
2、评价的内容
通常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3、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
来。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定期举办一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赵堌堆乡中学中学
2008年10月1日
范文二:考试评价制度
徐庄镇北周完小
考试、评价制度
2013.08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部关于“减负”精神为指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正确导向,以学为本,改革评价内容、形式、方法,构建起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学生主动健康成长的科学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等级加特长加评语的评价模式,为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全体学生整体综合水平的提高服务。
(二)工作原则
小学考试制度改革工作总的原则是:采取性量结合的形式,淡化分数评价,强化等级评定;淡化评价功能,强化反馈功能;淡化终结性评价,强化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推动教学领域的改革,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助推力。
(三)主要内容
1、考试学科:语文、数学、英语;考查学科:品德社会、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育。
2、考试内容
语文:基础知识、含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背诵;阅读;写作。
数学:基础知识、含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口算;笔算(试题);应用题分析。
3、考查内容: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含实验、操作、制作)、实际应用(含考察、社会实践活动)。
(四)评价方法
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取“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方法。
1、等级评价
等级评价的级别:
采用优、良、及格、待及格四个级别。
对学科成绩的评价:
学科总成绩的评价采用平时考查(40%)+期末考试(60%)的办法。其中,平时考查包括随堂提问(20%),课外作业(20%)。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考核评价采用过程量化、等级定性的办法;考查科目均采用等级制评价,用等级累计定性。
2、特长评价
所谓小学生的特长,就是指比较特殊的兴趣、爱好。特长学生的确定可以是比赛获奖者,也可以是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者、爱好者,在认定时,可以题写获奖或爱好。
特长并没有定型,只是一种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特长,充分利用兴趣小组活动与课外活动,举行各种有益比赛,给学生创造展示特长的机会。
要重视对学生的特长评价,每学期对每个学生均进行特长评价,按学生实际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所取得的成绩记录,把评价的结果记入学生素养评价。
3、评语评价
评语评价要坚持客观性、激励性、针对性原则。写评语时,要以孩子的语言、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肯定成绩,提出希望,鼓励进步。
4、学生综合水平的评价
采用分项考核+等级评定+特长评价+鼓励性评语的办法。
(五)实施方法
1、考试科目的成绩评定及方法
考试科目的评价可以分解为平时考查,包括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单元测试,每学期6-8次,平均分数以40%的比例折合计入总成绩。这样,阶段、期末计入总成绩的分数之比为4:6。
平时考查,随教学进度进行,包括课外作业和阶段测试等。
学生自查,随复习进行,对于能力测试内容,如听说、说话、朗读、背诵等,学生自选文章,在学习小组中或读或背,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评价。
综合考试,每学期一次,学期末进行。
阶段(单元)测试,期末考试均由联校命题,小学毕业质量测试和上级教研部门搞的水平测试由上级命题。
2、考查学科成绩的评定及方法
平时随堂提问,指新旧衔接的基础知识、如概念、法则、原理等。 期中单项考查,如科学学科的观察、实验,品德学科中的小组评议,体育学科的队列训练,音乐学科的视谱、节奏等。不搞停课复习,随教学进度进行。
期末综合考查,每学期一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形成和知识的迁移应用等综合素质。
考查科目要控制学生动笔,不留课外书面作业;重点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观察事物、口头表达、动手操作、明辨是非、实际应用等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为小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改变周围环境,进行创新实践奠定基础。考查学科直接以“等级”进行评价。
3、质量分析
考试学科的阶段(单元)测试、期末考试,考查学科的期中考查、期末考查之后,任课教师、教务主任都要及时写出详尽的书面质量分析,并与师生见面,做到及时反馈,指导教学。
范文三: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宋元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考试,在学生心目中,就是“一张试卷,一支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考前不是铺天盖地地“演练”,就是措手不及的“突袭”,考时怕老师眼睛“瞪”着,担心被训批??(这是一些学生心理的写照,特别是学习中下生,对考试尤为紧张与恐惧。)
改革小学考试评价势在必行。应让学生感到考试不是“终点”,而是“中点”,不是“压力”而是“动力”,除了“独作”还可“合作”??让学生不再厌倦和害怕考试,需要我们进行思考与探索。
我国对教育评价的研究,是在80年代形成热潮,因此,教育评价在我国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既要学习有关教育评价的一般基础理论,掌握评价的方法、手段,又要研究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
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评价的功能也不完全相同,对小学生的学习而言,评价应该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把学习评价看作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起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一.卷面人性化
有部分学生对于考试本身就有一种恐惧心理,如果还是以那种单调、严肃、纯粹的语言出题,无形中给学生一种更压抑、更紧张的心理氛围。所以我们在命题时应注意语言的亲切性,使语言充满人情味,体现卷面的友好性。我们可以使用邀请式语言(例如:“请你??”);或增添鼓励性语言(例如“试试看”);或变成询问式语言(例如“你会吗?”);或旁注提醒式语言(例如“可别粗心喽”);或配用卡通式图像等等。接下来就是版面设计了,字体要适中,间隙要合适,但这几次中,高年级的版面设计不合理,试题的内容如果按正常的版面设计应该是六页的内容,但硬是缩成了四页,字体很小,答题的空间也少了,这样的试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如此以来,孩子们还有好的心情去答题吗?现在我们是提偿节约,但也不能以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二、试题生活化
素质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从一味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而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本地知识融入到教学和评价当中。例如在高年级的口语交际或阅读中,可以完成
下列一些题:“怎样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读了**六位亲人的事迹,你想到了什么?”数学试题中“看到近几年重坊财政收入统计表,你想说什么?”??这种题目容易让考生产生亲近感,感到有话可说,在答题时也能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三、阅卷灵活化
试题种类繁多,但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既根据评分的客观性程度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由于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题目量大,答题思维量也大,评分标准易掌握,阅卷便捷,越来越被普遍采用。但是,如果要测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可能单靠客观性试题来完成,例如:语文中的阅读分析题,口语交际题等,还必须依靠主观性试题来测试。这就需要我们的阅卷老师制订一个合理的,灵活的评判标准,低年级的儿童并不十分理解分数的意义,所以不轻易给学生“×”或简单地打分,而是给他们“☆”或“ ”,同时鼓励他们订正错误,正确了再给予肯定。记得有一次阅一个班的试卷,有一道句型训练的题:请把“花儿开了”改写成拟人句。大部分同学改后是“花儿笑了”,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小花在春风的吹佛下,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向过往的行人兵兵点头”,无疑后者的句子表意新颖,思维灵活,但出现了两个错别字。如果按标准计分是要扣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阅卷老师就要灵活处理,如果打一个“×”,一棒子打死了孩子善于创新和思考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找出他错误的同时,要鼓励这种创新精神,所以不予扣分。要善待前进中的错误啊!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孩子的学习行为,关注孩子们的整体发展,不再分分计较,我们不能造就高分低能的人。
四、升学规范化
这几年,生源大战也开始漫延到了小学,虽然教育部门制订了各种政策,提倡学生就近入学,但这场大战仍然愈演愈烈,试题越考越难,考试时间越来越早,弄得小学毕业像参加高考一样,可苦了我们的孩子。学生和老师为了迎战各个学校的选拔考试,不得不在半学期就把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授完,而且还要三天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我们要培养一个应考的机器,还是一个全面、健康成长的孩子呢?各中学为了抢到优秀的生源,考试时间是越来越早,有部分优秀学生知道被录取了,后半学
期就放松了自己的学生,甚至连书包都懒得带,课堂纪律也松懈了,俗话说:“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进入初中后,这颗放飞的心何时能收回。我们的教育专家、教育部门口口声声喊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但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先进的、规范的教育评价,一个分数成了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有效指标,这在客观上对基础教育以“应试”为中心的偏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呼吁教育部门从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从培养合格的人才出发,营造一个协调的社会教育大环境。
五、评价多元化
现在对小学生评价一个学期只在期末时评价一次,而且都是教师个人包揽,既没有学生参与,也没有家长参与。评价方式又主要是以重结果的总结性评价为主,不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进步,不关注学生成长,进步的过程,教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以该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作为依据,因此,评价注重多方面、多角度,讲求经常性非常重要。
1、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可以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进步,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自评、互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2、家长评价
学生家长群体是由各文化层次、各种家庭背景的个体组合而成。学生的个体差异、家长及家庭的个体差异本身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的点评让我们感受到家长不仅是在指导孩子学习,同时也是在娓娓地引导孩子做人,他们是心理医生,也是引导孩子做人的导师,“家长评价”搭起了老师与家长联系的桥梁,也为家长了解孩子,并适时作好心理沟通开辟了园地。
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过程进行中的评价,具有激励和改进功能,而总结性评价常为学期或学年结束时的评价,现实情况是,往往只重视后者,而忽略前者,这样就难以发挥评价的积极性和促进作用。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适用范围,应实事求是的结合使用,现实的情况是有的只习惯于定性评价,如“平时作用”记B
等是一个什么情况?是经常不完成作业?还是书写差?还是质量差?使评价结果模糊笼统,弹性较大,难以精确把握,同时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努力,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其时,小学生喜欢实实在在教学的累加,因此,评价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增加定量评价,如:参加了几次活动?作业几次得“A+☆”?迟到几次?为集体做了几件好事???这些定量的评价是学校对学生的一些基本要求,更是学生每天努力的实际情况和要去努力的内容。这些定量评价,学生容易看出自己努力的程度,也容易显示出进步的情况,家长、老师、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便于接受。
2010年9月
范文四:考试评价制度
施厝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课改前,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重要问题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方式,过于注重量化,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技术落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进程。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学生评价方案,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的目的。
一、指导思想
贯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术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二、评价原则
一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重视定性评价;三是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四是看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五是让学生、家长都来参与评价;六是注重学生
的实践创新精神。
三、评价的内容
评价的内容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思想道德、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创新精神,学科发展目标,学科发展目标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
四、学生评价的工具——学生素质报告手册的形成
学生素质报告手册主要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以展示学习上的进步,让学生或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了解学生在每一个阶段掌握了什么,努力方向又是什么,它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素质报告手册的内容
1、学生基本情况,真实记录学生原有的各方面情况,用表格式记录。
2、主要内容,包括:①本学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兴趣。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② 教师观察、评价及剖析.③来自社会、家长的反馈信息。
(二)学生成长档案的收集方法
1、学科考试以成绩为基础的评价。
2、学生学习,工作样例。
3、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
这些资料不但应涵盖学生发展的优势领域,也应涵盖被认为是学生发展不足的领域,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建立全面、客观的资
料档案,清晰描绘出学生成长、发展的曲线。
五、学生评价的实施——“四心”评语
(一)新课程评价以立足过程,促其发展为宗旨,对于评价过程,强调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1、老师心中的我:根据学生各个时期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形成多元智力评价,以及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2、自己心中的我:提高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地位,将评价变成了学生交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对学生终生的发展都有益处。
3、同学心中的我: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展开讨论,使学生之间在相互沟通协商的过程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的同学关系。
4、家长心中的我:使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评价过程,形成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评价主体互动化。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反馈信息,使学生通过信息比较,认识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实现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
2、评价内容多元化.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尤其是对个体独特“质”的考查,只有将“质”性的评价方法和量化评价方法相结合、
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
六、学生评价工作的管理——目标管理
分类教学工作在我校全面开展,学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分类教学的学科教学,思想教育和特长发展的总目标,并逐级把目标分解,层层落实到各年级、班级、任课教师。充分发挥分类施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分类教学的顺利进行。
范文五:焦村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焦村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2009—2010学年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部关于“减负”精神为指针,以《关于小学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借鉴市县一级学校的实践经验,坚持正确导向,以学为本,改革评价内容、形式、方法,构建起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学生主动健康成长的科学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等级加特长加评语的评价模式,为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全体学生整体综合水平的提高服务。
(二)工作原则
小学考试制度改革工作总的原则是:采取性量结合的形式,淡化分数评价,强化等级评定;淡化评价功能,强化反馈功能;淡化终结性评价,强化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推动教学领域的改革,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助推力。
(三)主要内容
1、考试学科:语文、数学;考查学科:思想品德、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英语、信息技术教育。
2、考试内容
语文:基础知识、含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听话、说话、听读、朗读、背诵;阅读;写作。
数学:基础知识、含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口算;笔算(试题);应用题分析;实际操作。
3、考查内容: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含实验、操作、制作)、实际应用(含考察、社会实践活动)。以问卷的形式体现知识的应用情况。
(四)评价方法
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取“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方法。
1、等级评价
等级评价的级别:
采用优、良、及格、待提高四个级别。
对学科成绩的评价:
学科总成绩的评价采用平时考查(40%)+期末考试(60%)的办法。其中,平时考查包括随堂提问(20%),课外作业(20%)。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考核评价采用过程量化、等级定性的办法;考查科目均采用等级制评价,用等级累计定性。
2、特长评价
所谓小学生的特长,就是指比较特殊的兴趣、爱好。特长学生的确定可以是比赛获奖者,也可以是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者、爱好者,在认定时,可以题写获奖或爱好。
特长并没有定型,只是一种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特长,充分利用兴趣小组活动与课外活动,举行各种有益比赛,给学生创造展示特长的机会。
要重视对学生的特长评价,每学期对每个学生均进行特长评价,按学生实际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和达标情况记录,把评价的结果记入学生学籍卡片和素质发展报告单。学校对学生的特长发展必须负责任,这是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展示。
3、评语评价
评语评价要坚持客观性、激励性、针对性原则。写评语时,要以孩子的语言、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肯定成绩,提出希望,鼓励进步。
4、学生综合水平的评价
采用分项考核+等级评定+特长评价+鼓励性评语的办法。
(五)实施方法
1、考试科目的成绩评定及方法
考试科目的评价可以分解为平时考查,包括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单元测试,每学期6-8次,平均分数以40%的比例折合计入总成绩。这样,阶段、期末计入总成绩的分数之比为4:6。
平时考查,随教学进度进行,包括课堂提问、课外作业和阶段测试等。
学生自查,随复习进行,对于能力测试内容,如听说、说话、朗读、背诵等,学生自选文章,在学习小组中或读或背,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评价。
综合考试,每学期一次,学期末进行。
阶段(单元)测试,期末考试均由进修学校命题,小学毕业质量测试和上级教研部门搞的水平测试由上级命题。
2、考查学科成绩的评定及方法
平时随堂提问,指新旧衔接的基础知识、如概念、法则、原理等,每生每学期至少提问8次。
期中单项考查,如自然学科的观察、实验,思想品德学科的“导行”中的小组评议,体育学科的队列训练,音乐学科的视谱、节奏等。不搞停课复习,随教学进度进行。
期末综合考查,每学期一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
识的迁移应用等综合素质。 力的形成和知
考查科目要控制学生动笔,不留课外书面作业;重点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观察事物、口头表达、动手操作、明辨是非、人际交往、实际应用等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为小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改变周围环境,进行创新实践奠定基础。考查学科直接以“等级”进行评价。
3、质量分析
考试学科的阶段(单元)测试、期末考试,考查学科的期中考查、期末考查之后,任课教师、教务主任都要及时写出详尽的书面质量分析,并与师生见面,做到及时反馈,指导教学。
三、要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问题。
小学考试制度改革直接牵动着教育教学改革,是更深层次的教学革命。必须和要地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把学校的教学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工作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处理好考试考查命题与教学的关系问题。命题是对教学效果检验、延伸与补充,教学是命题的条件与参考。命题要着眼于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的形成情况,素质的提高情况以及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总是和动手操作情况,科学地命题,能够全面、准确地检验教学效果,对平时教学工作起到导向作用。通过命题要走出应试教育“教什么,学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读死书,追高分的怪圈。要科学地测试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素质水平。从而达到以考试指导和改进教学的预期目的。
2、要处理好学生的素质评定与学生学习的关系问题,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形成是学习实践的结果。学生的素质评定,一般地是指对学生学科基础知识、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定。从某种 意义上说,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能起到预测的作用。以往只凭一张考卷去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难以置信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不能是单一的书本知识。考评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要局限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情况。通过素质评定,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促使自己素质的提高。素质评定可以矫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发展方向。
3、要处理好学科和学生质量与教师教学业绩的关系问题。教师的业务水平决定了班级、学科的教学质量,但又不是绝对的,与学生原来的基础、教师的劳动态度、教学思想、情感作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教学质量确实是对教师劳动成果的一种认定,实行考试制度改革后,如何用学生的综合质量水平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这的确是一个实际问题,这要作为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应该看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效果,不能以分而论,只凭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高低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种以学生的考分论英雄的观念必须更新。教师要把教学业绩评价作为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探索,总结出相关的配套做法。对教师的评价应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学常规管理。即注重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考核,从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辅导、平时测验等方面跟踪考核。二是要搞好学生、家长、全体教师的民意测评,这方面的信息十分重要,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仅让学校领导认可,经得起社会的检验。从本质上说,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让学生来评价,这是最有信服力的。三是班级学生的整体成果。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情况,优秀学生的培养情况,后进学生的转化情况以及班级的学风、集体风貌表现情况。把这三个部分的情况综合起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业绩就更客观了,就更新有利于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