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安德义论语解读8——泰伯篇第八
安德义论语解读——泰伯篇第八
【题解】
本篇取“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句“泰伯”两字为篇名。
前此数篇以“仁”为中心展开论述,本篇以“圣”为主要内容,兼及贤人、君子、士的一系列道德规范。本篇共21章,孔子言论有16章,曾子谈话5章,孔子在本篇内较为集中地阐述了他心目中的6位圣人: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尧是圣人中境界最高的,“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其仁如天。”系圣之仁者;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选于众,举皋陶。”善用人才,系圣之智者;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身体力行,事必躬亲,系圣之勇者;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谦冲信睦,“义之与比。”举义旗而抗暴,系圣之义者,武王“有治乱之臣十人”,确立周代天下,系智勇兼备之圣人;周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摄政七年,健全礼制,是孔子心目中尽善尽美的圣人。尧是最高的圣人,周公是最完美的圣人,而且有足够的文献可资参考。
其次与曾子一起谈到贤人、君子、士的道德规范和一系列要求,兼及对小人行径的分析。
【原文】
8.1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②。民无得而称焉。”
【注释】
①泰伯:又作太伯。周朝的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古公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后来的周文王)。传说古公预见到姬昌有圣德,想把君位传给他。长子太伯为实现父亲的愿望,便与二弟仲雍出走,避居于句吴,使季历和姬昌顺利继位。姬昌继位后增强了周的国势,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②三:泛指多次。
【语译】
孔子说:“泰伯,他真可说是达到了仁德的最高境界,多次将王位让出不受,百姓简直不知如何赞扬他才好。”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泰伯“至德”的赞扬。
儒家文化的“德”,是虚位概念,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诸如: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谦、慎、勇、直、敬……等等,均是“德”的具体内容。“至德”是儒家文化道德要求的最高境界,《论语》全书中“至德”仅出现两次。一次赞扬泰伯,一次赞扬周文王(参见8. 2),泰伯是周文王父亲季历的长兄,泰伯与文王是叔侄关系,泰伯让位给季历是兄让弟,大让小。泰伯的“至德”表现为“谦让”,“三以天下让”。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以下让上,以下位敬上位,文王的“至德”表现为“仁敬”,以“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敬,可谓大敬,泰伯不仅谦让王位,连让王位的美名也让了。民众知其德高而欲称赞,却无从赞誉,不为名而行善,“善行无辙迹”,为善而不着于善,这正是泰伯“至德”的境界。
【原文】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君子笃于亲④,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⑤,则民不偷⑥。”
【注释】
①礼:时中,恰当,也指礼度。? ②葸(xǐ):胆怯,害怕。? ③绞:指言语尖刻、刺人。? ④君子笃(dǔ)于亲: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亲族,笃,忠厚。??⑤故旧不遗:君子不遗弃他的老同事,老朋友。 ⑥偷:薄。这里指感情淡薄。
【语译】
孔子说:“谦恭而不以礼节之,就会白辛劳;谨慎而不以礼节之,就会胆小懦弱;勇猛而不以礼节之,就会犯上作乱;率直而不以礼节之,就会尖刻伤人。君子如能厚待亲人,则人们就会趋向仁德;不遗弃旧朋老友,则民情就不会淡薄。”
【解读】
本章较复杂,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恭、慎、勇、直四德与礼的关系;二、“亲”与“仁”的关系;三、礼与仁,礼与中的关系。
“恭”大而言之,孔子侧重强调有三:①“居处恭。”②“貌思恭。”③“其行也恭”。居处,外貌,行动,必须要恭敬,朱熹认为“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内。”郑玄认为“不懈于位曰恭”。恭与仁、与智、与勇三德相配,有仁者之恭,智者之恭,勇者之恭,也就是说仁、智、勇三者在“恭”的应用上表现各有不同。
“慎”,一般说表现在言谈举止上,即“慎言”,“慎行”,如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亦如“恭”一样,仁、智、勇三者在慎的应用上呈现不同的状态。
“勇”有四勇,仁者之勇,智者之勇,勇者之勇,匹夫之勇。
“直”有四直,仁者之直,智者之直,勇者之直,直者之直。
只有“仁者”之恭、慎、勇、直四德符合礼度。其余的各种状态与“礼度”均有一段距离,勇者之恭、勇者之慎、匹夫之勇、直者之直,直接体现“劳”,“葸”,“乱”,“绞”四种弊端。“仁”主于内,礼主于外。“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均是仁德的外化,“礼”相对于四德来讲,四德主于外,礼又主于内。四德与礼,礼与仁之关系是层层内化。
“亲”“旧”与“仁”的关系,“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入则孝,出则弟。”“仁者,爱人。”“仁”首先是表现在“孝悌”。“爱人”也从孝悌开始,然后是“泛爱众”,“故旧不遗”,所以“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亲”,“民”“旧”均是仁者关爱的对象,与“仁者”的关系是施爱与被爱的关系,君子施仁,由“亲”及“旧”,“民”,有亲疏之别,但仁者施仁爱之心则应“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泽被天下。
“礼”与“仁”,“礼”与“中”的关系,诸多研究家认为:“君子以下,当自为一章,乃曾子之言也。”朱熹认为:“此一节与上文不相蒙”,即不相连属。笔者以为:“君子”前后两节,文气贯畅,义脉相属。全书谈的是“德”与“礼”,“德”与“仁”,“仁”与“中”的关系,简言之,“君子”前谈的是“仁德”与“中”的关系,“君子”后谈的是仁德的具体运用,全章以“仁德”为中心展开论述。君子前谈“仁”与“礼”,君子后谈“仁”与“用”,“用”亦属“礼”。前后各有侧重而已,无所谓“不相蒙”。
另“礼”与“中”的关系,《礼记?仲尼燕居》记孔子说:“夫礼,所以制中也”,“礼为求中之器。”(吴林伯语)礼是用来确定是否符合“中”的标准的器具。
【原文】
8.3曾子有疾①,召门弟子曰:“启予足②!启予手!《诗》云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④!”
【注释】
①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6岁。疾:病。? ②启:此指掀开被子。? ③《诗》:三句诗引自《诗经?小雅?小旻mǐn 》,意思是做人要小心谨慎才能避免灾祸。?? ④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语译】
曾子得了重病,叫来弟子们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知道可以免于祸害了。小子们!”
【解读】
本章曾子谈“全体贵生”。
曾参小孔子46岁,年纪不大就随父亲曾皙师从孔子,并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性格内向,处事谨慎,略显迟钝,孔子说他“参也鲁”。他强调“内省”工夫,对“仁孝”,“礼仪”研究颇深。尤以研究孝道著称于后世,他对孔子的孝作了极大的发展,“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 “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而且孝,是一切社会行为的普遍适用法则,无所不在,无所不用,放之四海而皆准。这节谈的意思比较简单,也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全体贵生”谓之孝。
【原文】
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①。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②,斯远暴慢矣③;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④,斯远鄙倍矣⑤。笾豆之事⑥,则有司存⑦。”
【注释】
①孟敬子:鲁国大夫仲孙捷,孟武伯的儿子。问:慰问,看望。??②动容貌:使自己的容貌严肃。??③斯远暴慢:就避免粗暴傲慢。斯:代词,那。暴:浮躁,粗暴。慢:傲慢。??④出辞气:说话注意言辞和语气。??⑤鄙倍:粗野。倍:本义即“背”。背理,错误。??⑥笾(biān)豆之事:指祭祀礼仪方面的具体事项。笾:竹制的祭器。豆:木制的祭器。??⑦有司:主管某方面事务的小官吏。
【语译】
曾子患了重病,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很悲切。人快要死的时候,他的话很和善。君子对道的尊崇有三点要注意:容貌严肃庄重,可避免粗悖傲慢;表情端正,就近于诚实守信;讲话注意言辞声调,就可避免鄙陋背理。陈设礼器之类的事,自有主管祭祀的部门管理。
【解读】
本章是曾子对鲁国大夫孟敬子谈个人行为礼仪诸项要求。
曾子病重,大约他自己预感生命垂危,临近死亡,不待孟敬子发问,就主动“言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曾子性格内向,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主动抢着说,相当于临终遗言,可见其语言的重要性。而且曾子要说的是“行为礼仪”的话,他却不直奔主题,而是绕着弯子,先发一通似乎与主题无关的宏论:“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由“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设喻,推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强调其言辞的和善,强调其内容的重要。“君子所贵乎道者三”,一句总起,接着三句顺序相接的话构成一组排比句,凡是由“数词”总起的句子,都是讲授者深思熟虑的话,何况是临终遗言。“贵乎道”的“道”,即行为礼仪。“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礼容外貌端庄恭敬,那么就远离暴虐怠慢;减少暴慢之辱,端正仪容气色,满脸诚恳,那么就接近诚信,增加人们对你的信任;言辞舒缓,语气谦和,那么就远离粗俗鄙陋,减少鄙倍之祸。邢邴疏云:“人之相接,先见容貌,次观颜色,次交语言,故三者相次而言也。”为什么曾子强调与人交往的“容貌”,“颜色”,“语言”呢?因为“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需要通过外部一系列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正如《大戴礼记?四代》所说:“盖人有可知者焉,貌色声众有美焉,必有美质在其中者矣;貌色声众有恶焉,必有恶质在其中者矣。”内质与外美协调一致。曾子强调其外美,孔子在《易传》中也告诉我们:“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一个内心不诚实,诡诈多疑的人,从容貌、颜色、语言一系列外部表情都可以表现出来。
话又说回来,孟敬子来探望一个弥留间的重病人,曾子自言自语滔滔不绝,是不是对天漫语而无所指呢?不是,是因为孟敬子,平素狂傲,举动任性,出言粗鄙无理,曾子明知这类人不可教,不能教,不屑教;但仍寄一线希望,喋喋不休,可见其拳拳仁慈之心,曾子的话是否仅仅只对孟敬子而言呢?千百年后的我们,在曾子所告诫的内容中又能体会出一些什么呢?
【原文】
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②。”
【注释】
①犯而不校(jiào);别人冒犯了自己却不计较。校:计较。?②吾友:前人大多认为,此处的“吾友”指颜回。也有人认为,称“吾友”是说自己不具备这种德行的意思。
【语译】
曾子说:“不仗己之能还向比自己才能低的人求教,不仗己之多识还向比自己知识少的人求教;拥有某种学问却如同没有这学问一样,知识学问充实却表现得空虚;受到别人挑衅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朋友中就有人这样去做过。”
【解读】
本章曾子谈为人的三种品德,一是勤学好问,二是务实谦虚,三是以德报怨。
第一种美德,勤学好问。一部《论语》差不多都是弟子问,老师答的“问答式”的语录体,孔子认为整天学习不去思考,也不知道提问的人,我真不知道该把他怎么办。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篇》孔子强调学习要多“问”。子夏也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道”都在“问”“思”之间啊!可见“问”的重要性。孔子在《易传?文言》中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聚”、“辨”、“居”、“行”也离不得“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谈的也是朋友交往,问学之乐,因此,《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思”“辨”“行”也是离不得一个“问”字。“问”的范围广且深,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而“不耻下问”的学风,实在是不容易。
另外,对孔子“问学”的内容,也有一个“度”的理解和运用,你在做学生阶段,不妨多问,不耻下问。但步入社会生活,尤其是进入仕途官场,你就要慎言慎问而多思了。比如子张向孔子学习如何做官,孔子则告诉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孔子在这里谈的都是“多闻”,“多见”,“慎言”,“慎行”,不是教你“疑则问,问则获”,而是教你“阙疑”,“阙殆”,意即保留有怀疑的地方,保留有糊涂危险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或官场上遇事多思,多看,多听,不盲目下断言,不匆忙,不造次,不急着去问。“问”也是有范围的,也是有一定的时间或空间的限制。“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谈的也是对时间或空间的限制。
第二项美德谈的是谦虚。谦虚是美德,孔子一向鄙薄把“没有当作有,把空虚当作充盈,把贫困当作奢泰”的人,他认为不是“有恒”的人,不能做“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而应该像曾子说的做到“有若无,实若虚”,意即“有如同没有,充实如同空虚”。
第三项美德是“以德报怨”。对待怨恨的态度,一向是有三种方式:“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以直报怨”。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曾子迂讷,为人厚道,他主张应该更宽厚一些,“以德报怨”,“犯而不校”,冒犯你却不计较。三项品德,是修身之要,为政之本,为人之准的,前两项是“修己”“自治”,后一项是“安人”“治人”。
【原文】
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①,可以寄百里之命②,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③?君子人也!”
【注释】
①六尺之孤:未成年的君主。六尺,古代的六尺相当于现在四尺多一些,六尺高还是小孩子。孤,孤儿。??②百里:指诸候国。??③与:通“欤”。表疑问的语气词。
【语译】
曾子说:“可以把未成年的幼主托付给他,可以把方圆百里的地方的命运交给他,在生死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就是君子吗?这就是君子啊!”
【解读】
本章曾子谈托孤寄命、大节不夺的君子。
托孤寄命,大节不夺,不仅需要“至德”“大才”,而且需要“大位”“大智”。有“德”,临大节而无篡逆之心;有“才”,方可托六尺之孤;有“位”,方可摄理国政,以“寄百里之命”;有“智”,方能化险为夷,不辱使命;四者缺一不可。诸如:伊尹之于成汤,周公之于成王,诸葛亮之于刘禅,均能托孤寄命临节不夺。“若文天祥,史可法诸君,虽尽心竭力,继之以死,而终于君亡国破,则虽时数之不齐,究于可托可寄之义有间矣,圣门论人未尝不才德并重。”(程树德《论语集释》)又如:鲁隐公受托孤之命于鲁惠公(鲁隐公为偏房所生之子),却贼死于辅佐之孤,隐公之幼弟桓公之手,鲁隐公虽能托孤寄命,大节不夺,却也死于非命,终于“称名不彰”,不得正果。曾子感叹“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一个感叹而兼疑句的句子,“君子人与?”道出为“君子”之难。一个“君子人也”的判断句,言其虽然难,也只有君子之“德”“才”“位”“智”兼备的人,才堪重任。一疑一断之间,道出了托孤寄命、大节不夺的艰难。
【原文】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②,不亦重乎?死而后己③,不亦远乎?”
【注释】
①弘毅:胸怀阔广,性格刚毅。? ②仁以为己任:即“以仁为己任”。? ③已:停止。
【语译】
曾子说:“士人的心胸不可以不宽广,意志不可以不坚毅,因为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啊,把行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重大吗?奋斗终生,直到死才算了结,不遥远吗?”
【解读】
本章曾子谈“弘毅”之士。
朱熹说:“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程子说:
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又曰:“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曾子所说的话,到这里为止,一共是五章,第5章是对前4章的总结,“以能问于不能”所说的三种品德,“好问”“谦睦”“宽容”是谓“弘”,“托孤寄命,临节不改”是谓“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全身而归,“死而后已”是谓“远”,动容貌,正颜色,顺辞令,“仁以为己任”是谓“重”。“弘”“毅”“远”“重”,乃曾子仁德修炼之全部。
【原文】
8.8子曰:“兴于《诗》①,立于礼,成于乐②。”
【注释】
①兴:起。这里是振奋的意思。??②成于乐:孔子关于“乐”的内涵离不开礼。他将音乐视为其教育的最后阶段。
【语译】
孔子说:“用《诗》来振奋志气,用礼来做为立身原则,用乐来达成完美的人格。”
【解读】
本章孔子谈修身立世三步曲。
“兴于《诗》“,沉潜涵咏于《诗》,兴起好善惩恶之心,养其内质。
“立于礼”,恭敬谦逊于“礼”,周旋节文于外,养其外美。
“成于乐”,喜惧哀怨于“乐”,浸润潜移默化于内,直温宽简优渥于外,兼有内质而具外美。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正是由内而外,内外结合的修身三步曲。
【原文】
8.9子曰:“民可使由之①,不可使知之。”
【注释】
①由:从,遵从。
【语译】
孔子说;“对于普通百姓,可以让他们的行为遵循礼法,却无法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解读】
这一章文字,颇多异解。
轻民说:“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与《史记》西门豹之言相近:“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
教民说:应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即“老百姓可以使用的时候,就使用他;不能使用的时候就教导他。”孔子的“有教无类”,以及“举善而教不能”,均属此意。
大道说:大道高深莫测,日用而不知,其道可用而不可知。
三说并录,聊备参考。
【原文】
8.10子曰:“好勇疾贫①,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②,乱也。”
【注释】
①疾:恨。??②已甚:太过分。
【语译】
孔子说:“崇尚勇武而仇视贫穷,就会犯上作乱。对不仁的人,欺侮得太过分,不留余地,也会导致祸乱。”
【解读】
本章文字理解起来,颇有一些曲折。
先看第①句,“好勇疾贫,乱也。”省略主语“君子”,补齐应为“君子好勇,君子疾贫”,“乱也”则是因为君子好勇而疾贫,贫者起而乱之,祸乱者是贫者,贫者祸乱是因为有位之君子恃勇逞强,以强凌弱,而贫者起而反之,好勇而疾贫是乱的直接原因。孔子告诫有位之君子当以仁以德恤众恤贫,否则,祸乱丛生。
第②句,“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也省略主语“君子”,全句需稍作调整,即可理解为“君子对不仁之人疾之已甚,乱也”,这句作乱的人是“不仁之人”,“不仁之人”是“小人”,作乱的人是“小人”,作乱的原因也是在位的君子“疾之已甚”,“不仁之人”和“贫者”均属地位低下或无德之小人,“疾贫”或“疾小人”均是致乱的根本原因。那么如何对待小人,便是本章探讨的重要内容了。
君子对待小人,历来有四种方法。
一、“疾之”,即痛恨小人,对待小人采取“疾之已甚”的办法,的确不可取。鲁隐公遭受其同父异母的弟弟桓公的杀害,就是因为对待小人羽父的方法不恰当,而遭受杀身之祸。羽父先是讨好隐公,要隐公杀害己成年并准备接隐公之位的桓公,隐公怒斥,羽父转而挑拨桓公,结果桓公杀害了代其理政的兄长隐公。隐公遇难,就是对小人“疾之已甚”的结果。这类案例历朝历代颇多。
二、“远之”,《易传?遁卦?象辞》认为:“君子应该远离小人,不讨厌他们,而显得庄重。”“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孔子认为选择邻居也应以有仁德的人为邻居,不能与不仁之人为邻,“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尤其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禅的告诫,“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要刘禅远离小人。“崔子弑齐君”,陈文子弃家产而远离齐国,也是远离小人的典范。
三、“见之”,对小人采取“敬鬼神而远之”的办法,对于管理能力一般的人来说,是个可取的办法,但对有高智慧的人来说,不如主动前去化解矛盾。《大易缉说》认为:“失马逐之,则愈逐愈远;恶人激之,则愈激愈睽。故勿逐而可自复,见之而可免咎也。”意思是矛盾不应该激化它,应该主动前去化解,越是激化,矛盾(睽)越深,对恶人“见之而可以免咎”。孔子见南子、孔子还礼于阳货、孔子欲见判臣公孙弗扰以及佛肸,均是圣人主动化解矛盾的典型案例。“见之”是对待小人的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四、“和之”,对待小人近而和之,近而化之,是对小人的最高境界,孟子在《万章篇》中为我们描绘了柳下惠与小人相处的典型形象,现将译文抄录如下:
柳下惠不以侍奉坏君为可羞,也不以官小而辞掉。立于朝廷,不隐藏自己的才能,但一定按原则办事。自己被遗弃,也不怨恨,穷困,也不忧愁。同乡下人相处,高高兴兴的不忍离开。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在我旁边赤身露体,哪能就沾染着我呢?’所以听到柳下惠风范的人,胸襟狭小的人也宽大起来了,刻薄的人也厚道起来了。
晋文公历经流亡19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终于入主晋国,初入晋宫,正有人想加害于他,却有一个曾经多次加害他的叫“寺人披”的太监找到晋文公,乞求恕罪,晋文公起初怒斥于他,后来还是采用了近而和之的办法,善待小人,结果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因此,孔子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鲁隐公是其证,“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柳下惠,晋文公是其证。如何对待小人,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有一段论述,妙不可言抄录如下,以备浏览:
君子所得不同,故其所行亦异。有小人于此,仁者怜之,义者恶之,礼者处之不失体,智者处之不取祸,信者推诚以御之而不计利害,惟圣人处小人得当可之宜。
【原文】
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骄且吝②,其余不足观也已。”
【注释】
①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曾辅佐成王治理天下,相传他制定了西周礼乐制度。??②使:假使,假如。吝:吝啬。
【语译】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好的德才,如果既骄傲又自私,那其他的德行也就不值一评了。”
【解读】
本章孔子谈“骄且吝”的毛病。
孔子对于人类的毛病,列举颇多,如“好胜、自吹、怨恨、贪欲”,又如:“主观臆断,判断绝对,闭塞固执,唯我独是”。孔子对单项出现的毛病,常持一种客观冷静甚至略有几分宽容的态度,他对于双项不协调的毛病,却有一种主观愤懑不可抑制的否定态度,如“狂妄而不正直,幼稚而不老实,样子诚恳却又不守信用”等。又如本章的“骄且吝”,表面狂妄自大,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实际上吝鄙悭啬,鸡眉小眼,抠斤掐两。单项的毛病如关羽,他英勇仗义,盛气凌人,骄矜自大,因骄傲而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他的缺点单一而鲜明,颇有个性,仍然不失人们对他的景仰和信任。项羽和关羽相比就大不相同了。
项羽则是既骄傲且吝啬。他“力拔山兮气盖世”,骁勇无敌,平生所历战阵,无一败北,垓下一战却败得不可收拾,究其原因,“骄且吝”。骄,表现在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凭勇力横征天下。吝,表现在奖赏不明,吝啬小气,对攻城略地的战将封爵授印,却把爵印抓在手里,“把玩不舍”,直至玩旧。对战士受伤生疮,他又亲吸脓血,显出一副“妇人之仁”,这种既骄且吝的人,岂有不败之理?关羽败得令人敬仰,项羽却败得令人憎恶。关羽狂则狂矣,却不吝啬小气,项羽不仅狂,而且小气,岂有不令人生恶之理?诸葛亮将孔子“骄且吝”用在兵法分析上,他告诫他的战将说: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
骄傲的反面即是谦虚,有关谦虚,孔子在《韩诗外传》卷三中有一段文字,十分精妙,抄录以供浏览:
德行宽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广大者,守之以俭;禄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众兵强者,守之以为畏;聪明睿智者,守之以愚;博识强记者,守之以浅。
贫者可以骄,富人不能骄;无权者可以骄,有权者不能骄;无国者可以骄,有国者不能骄;无知者可以骄,有识者不能骄。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原文】
8.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①,不易得也。”
【注释】
①不至于谷:没有做官的念头。至:达到。谷:俸禄。古代用谷米作为官吏的俸禄。
【语译】
孔子说:“经过长达三年的学习,仍然没有做官的念头,这种人很难找到呀。”
【解读】
本章可理解为儒学静定心法。《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为学三年,心却没有转到谷禄上去,不受利禄牵制。“为学而学德”,当是儒学的基本要求,“为学而仕禄”也是儒学的方向之一,如“学而优则仕”。
学三年,不为利禄而动心。禄既然是为学之目的,却又不为目的而动,正如“为善而心不着于善”一样,为禄而心不着于禄,进入一种空灵虚静的境界,一种静定状态。“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心”“视”“听”“味”全不为外物所动,不为谷禄所动,不染尘俗,一派虚空宁静。此之谓“不易得也”。
【原文】
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①见(xiàn):通“现”。
【语译】
孔子说:“(人应该有)坚定好学的信仰,始终如一地坚持道德原则,危难的国家不去作官,混乱无道的国家也不要去作官。天下有道则有所作为,天下无道则自我归隐。国家有道,自己而仕而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自己贪图富贵而作官,同样是耻辱的。”
【解读】
本章孔子谈贤者“守道”、“择邦”、“隐邦”、“守邦”共四句。
第①句总起:“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谈“守道”。“善道”,即仁道。意即信仰坚定,勤奋好学,至死恪守仁道。第2、3、4句分述。
第②句谈“择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条件许可,道路宽泛,有可去处则去,“良禽择木而棲,良臣择主而事。”可入则入,可居则居,不可入则不入,不可居则不居,“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远走高飞是一种选择。
第③句谈“隐邦”。“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条件不许可,无邦可择,退而求其次,“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隐邦,就地而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或如商之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治则进,乱则退。”“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
第④句谈“守邦”。“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择邦焉,局外之人,超然飘逸,隐邦焉,局内之人,然终究可隐,守邦焉,因声名卓著,“乡国既知,举世混浊。”无可逃隐,则只有固守贫贱,以终其身而已。孔子在《宪问篇》中关于隐避告诉我们有四种方式,“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择邦者辟世,隐邦者辟地,守邦者避色、避言,与世俗断交,固守清贫,前两者隐形,守邦者隐心。
四句话综合起来看,谈的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择邦”即择道,隐道,亦因道而隐,守邦,即守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第4句与前3句正相照应。
【原文】
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语译】
孔子说:“不在那职位上,就不要去参和谋划那职位上的事务。”
【解读】
与《宪问篇》内容重合,见《宪问篇》。
【原文】
8.15子曰:“师挚之始①,《关雎》之乱②,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
①师挚之始: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师挚,鲁国的乐师,名叫挚。古代奏乐,开始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②《关雎》:《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乱:乐曲结尾的一段。乱一般是合乐,像现在的合唱、合奏。此是指《关雎》与《葛之覃》、《卷耳》、《雀巢》、《采蘩》、《采萍》的合乐。
【语译】
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到《关雎》以下的合乐,多美妙的音乐在耳畔回荡呀!”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挚合礼之乐的赞扬。
《关雎》是《诗》的起始第一首,也是《国风》的开篇。当时,“郑声”对雅乐的冲击很大, 孔子认为是有乖礼法的。因此,他赞赏师挚的做法,《诗》三百篇都能吟唱,据说,孔子在整理《诗》时,曾把它们配乐演奏过,“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
【原文】
8.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①,悾悾而不信②,吾不知之矣。”
【注释】
①侗(tóng)而不愿:幼稚而不老实。侗:幼稚,无知。愿:谨慎、老实。? ②悾悾(kōng):诚恳的样子。
【语译】
孔子说:“狂傲却不正直,无知又不老实,貌似诚恳却不讲信誉,对这种人我真是没有办法呀。”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表里不一,内外相违一类人的指责。
“狂而不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狂,即狂放,狂妄,狂傲,骄与狂常常并用,骄狂。人若只有“狂”这一个缺点,终有可爱之处。如李白之狂诞,苏轼之狂放,关羽之狂傲,李白以诗才而狂,苏轼以文才而狂,关羽以武略而狂,虽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济世之才,斯人终有可狂之处,终其一生,其狂亦令人敬仰钦佩。然而狂而不直,骄傲而又吝啬者,却不是狂者之大忌。狂傲而又有诡谲,表面狂放,骨子里却鸡鸣狗盗,诡诈褊狭,固陋枉曲,嘤嘤嗡嗡,斤斤计较蝇头小利之辈,实在是一类不足称道的人。
“侗而不愿。”幼稚、纯真、淳朴、天真均有可爱之处,加上一句“不老实”,这淳朴天真幼稚则起了变化,表面单纯,骨子里却狡诈,可爱则变得可恶。
“悾悾而不信”,表面诚恳老实,骨子里却不知道恪守信誉。
以上三类人,均是表面不一,内外相违,当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孔子采取的是不屑之教。这三类人在现实生活中俯拾即是。
【原文】
8.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语译】
孔子说:“学起来就像有一种生怕赶不及的样子,甚至还怕(把己学的)忘记了。”
【解读】
本章谈君子的忧愁。
小人在名闻利禄上“患得患失”,君子在道德学业上亦“患得患失”。“君子忧道不忧贫”,小人忧贫不忧道;君子患学如不及,小人患利如不及;患学者亦恐失之,患利者亦恐失之。“恐失之”,君子小人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其实质却相差甚远。
【原文】
8.18子曰:“巍巍乎①,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②!”
【注释】
①巍巍乎:高大的样子。??②舜、禹:远古的君主。相传他们都是因禅让而即帝位的。与(yù):私自占有。
【语译】
孔子说:“巍峨啊,巍峨!舜和禹虽然拥有天下,但并不据为己有哩。”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舜禹公而忘私品德的赞扬。
《中庸》引孔子对舜的赞扬说:“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意思是大孝大德之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禄”“位”“名”“寿”均因德行宽裕而享有,享有天下却不私有天下。
本篇孔子对禹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饮食菲薄,祭祀却隆重,服饰简易,礼服却华美,居室简陋,沟渠开凿却尽力。”孔子反复强调“吾无间然矣。……吾无间然矣。”简直是无可挑剔。无可挑剔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拥有天下,而不为自己谋取半点私利。难怪孔子高度赞扬他们“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今之身居高位而又贪婪不知廉洁的人,体会这些古圣先贤的美德,当引以警醒。
关于“不与”解释颇多,略引数说,以资参考:
一、无为而治说:《论语?稽求篇》:“言任人致治,不必身预,所谓无为而治是也。”
二、禅让得位说:《论语集解》:“美舜禹己不与求天下而得之也。”
三、与己无关说:《四书集解》:“不与,犹言不相关,言其不以位为乐也。”
四、不遇时之说:《论语义疏》:“孔子叹己不预见舜、禹之时也。”
五、不与私之说:《四书翼注》:“舜禹之不与富贵,犹孔颜之不与疏食箪瓢,心有所在,不暇及也。”《鲁冈?或问》:“圣人不见有富贵,故入其中而不染,惟藉是尽吾职分所当为,使天下无不治,而富与贵不与焉。且凡有天下时,平成教养,万世仰赖之功,亦有过职分内事,又何与焉?”
【原文】
8.1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①。荡荡乎②!民无能名焉③。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④!其有文章⑤。”
【注释】
①则:规则,意动用法,以……为规则。即效法,效仿。??②荡荡乎: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尧的恩德广大。??③名:形容,称赞。??④焕:光明的样子。??⑤文章:礼仪典章制度。
【语译】
孔子说:“伟大啊!尧之作为君主。崇高巍峨!只有天才能这样高大,唯有尧啊才能效法天德并与之相称。其德行多么浩荡啊!人民简直无法用言辞来称颂它了。巍峨啊,他的成就和功绩。灿烂啊!他的礼乐文明。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尧君至德的赞扬。
本章连用五个感叹句,是《论语》一书感叹句用得最多的一章。也是孔子对所有人赞扬最高的,也是孔子称道的“圣人”中境界最高的,系圣之仁者。一叹“大君”,二叹“大天”,三叹“大德”,四叹“大功”,五叹“大礼”。
一叹:大君。“大哉!尧之为君也。”尧是孔子心目中德位最高的“圣人”,即“至圣”。关于“至圣”,有两大特点:一是知通天道;二是知通人道。
一是知通天道,《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中说:“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无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指天地之道。意思是说圣人的智慧与天地相通,随天地变化而变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应变无穷,并且能测定掌握宇宙万物的情性根本。圣人也称“大人”,圣人知通大道的特点,《易传?文言》中谈得尤为详细:“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圣人的智慧,能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相互融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二是知通人道。《中庸?三十一章》说: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圣人,他的聪明智慧,足可以君临天下;他宽裕温柔厚德载物的品德,足可以包容天下;他发愤图强刚强宏毅的性格,足可以执掌天下;他庄严肃穆中正平和的态度,足可以令人敬而生畏;他对事物观察细致,足可以辨别精微。他像天一样的宽广,像海一样的渊深。他一旦现世,百姓没有不尊敬的,一旦说话,百姓没有不相信的,一旦行动,百姓没有不高兴的。声名远播,凡是人迹所致之处,天载地覆,没有不感受到他的美德与恩泽。这就是知通人道的圣人。
二叹“大天”。“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伟大的自然,它给人类的行为提供了榜样,它给圣人提供了行为的依据。伟大的尧君,他的一切行为以天地为准则,涵容天地之至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既知幽隐无形之事,也知显明有形之物;既能推究事物之原始,也能探求事物之终结;既知死生之规律,也知精气凝聚之万物等等。凡“大天”所示的各种事物各种道理,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行为不违背天地的规则;知识周遍于万物而足以匡济天下,所以他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会出现偏差;极力广泛推行天道而不流溢淫滥,乐其天然、知其命数,所以无所忧愁,施仁义于天下。天之所行,地之所载,一切以天为准则。
三叹“大德”。“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尧君之大德,与天同覆,与地同载,如阳光如雨露,滋润万物,而万物不知所报;如山川如大地,生养万物,而万物不知所出。浩荡伟大之大德,百姓却无法去称赞他。德到至高处即无德,名至极高处即无名。德,非德,即德;名,非名,即名。名高到“无能名焉”的状态,即是至名,德高到“无德而称焉”,即是“大德”或“至德”,犹如“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之至德,与尧君之大德,都有“无能名焉”,“无得而称焉”的特点。大德即上德,上德即上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即“太上”,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尧君之大德,即“太上不知有之”之善德,“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四叹“大功”。“巍巍乎!其有成功也。”先说:“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大德浩荡而无以称名赞扬,接着又说:“巍巍乎!其有成功也。”大功巍巍,功勋卓著,先谈“无为”,“无能名焉”,后谈“无不为”“其有成功”,先谈“则天”之法,后谈“则天”之功,赞叹尧帝“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五叹“大礼”。“焕乎!其有文章。”“人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尧帝有大德,“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有“大功”,“巍巍乎!其有成功。”有“大礼”,“焕乎!其有文章。”文章,即有稽可考的礼仪典章制度,系不朽之“立言”。
这一章极赞尧君的伟大,然而尧君的伟大,在乎昊天的崇高;昊天的崇高,在乎天道的伟大;天道的伟大,在乎功业文章;功业文章的伟大,反推又在乎天道的伟大;天道的伟大,又在乎尧君的伟大。此一章既言尧君,又言天道,既谈“无为”又谈“无不为”。故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原文】
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①。武王曰②:“予有乱臣十人③。”孔子曰:“才难④,不其然乎?唐虞之际⑤,于斯为盛⑥。有妇人焉⑦,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⑧,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①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人。??②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周国开国的天子。??③乱臣:治国之臣。乱,治理。??④才难:人才难得。??⑤唐虞:唐尧、虞舜(即尧、舜时代)。??⑥于斯:到周武时代。斯:这,指代周武王说话时。? ⑦有妇人焉:十人之中还有一位妇女。妇人,相传是指太姒,文王的后妃,武王的母亲,能以德化天下。? ⑧三分天下有其二:商代末年,周文王的势力已很大。相传当时天下分九州,文王得六州。
【语译】
舜有五位贤臣而天下大治。武王说:“我却有善于治国的大臣十人。”孔子说:“俗谓人才难得!不正是如此吗?从唐、虞时起,到了这时最为兴盛,但其中有位女性,实际上不过九个人罢了。周人当时已拥有三分天下中的两分,却依然敬事殷商。周人的美德,可说是登峰造极了。”
【解读】
上章谈尧君伟大,在于运用天道。本章虞舜和武王伟大,在于运用“人道”。人道即“人才”。“舜有臣五人”,武王“有乱臣十人”,以及“周之至德”,均是用具体例证说明虞舜和武王运用人道而治理天下的特点。孔子所说的“才难”,人才难得,也是对圣人用人之道的赞扬。尧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虞舜和武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大禹也是圣人,只是圣人也有高下之别,尧是圣之仁者,虞舜和武王是圣之智者,禹是圣之勇者。仁者在于效天,智者在于用人,勇者在于无欲。
【原文】
8.21子曰:“禹①,吾无间然矣②!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③,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④,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⑤。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①禹:夏国开国的天子。??②无间然:无可指责。间,罅隙、缺陷。??③菲(fěi ):薄。??④黻(fú)冕(miǎn):古代祭祀时穿的衣服叫黼,戴的帽子叫冕。??⑤沟洫(xù):沟渠,指农田水利。
【语译】
孔子说:“关于禹,我真是无话可说了!他菲薄自己的饮食而尽心孝敬鬼神,他自己穿着破烂的衣服却把祭服做得很工细,自己的宫室极为简陋却致力于田间沟壑的治理。禹,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禹圣公而忘私品德的赞扬。
尧是仁圣人,舜是智圣人,禹是勇圣人。孔子认为“无欲则刚”,刚则无私,刚则有勇。庄子在《秋水篇》中也说:“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圣人之勇表现在无私无欲,临难不惧,“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挠。”《荀子?荣辱篇》,本章孔子所赞扬的大禹薄饮食而厚祭祀,恶衣服而美礼服,简居陋室而倾力于沟渠,实在是无私之美圣人,勇圣人。禹之圣人,较之尧舜,自有高下,尧则天道而治天下,舜仿人道无为而治,禹则躬身沟渠,疏浚江河,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圣德纯粹,以身示范,垂名后世。
范文二:安德义论语解读2——为政篇第二
安德义论语解读——为政篇第二
【题解】
本篇取“为政以德”句中“为政”两字为篇名。
上篇谈为学,以及为学的对象,本篇谈为政。为政是本篇的主体内容,为政必须以德。为政者要“德”“礼”与“政”“刑”双管齐下。“德”的内涵深刻广泛,百善万德以孝为先。孝乃德之首、善之先,所以《论语》编者在为政篇则以孝为主体内容。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孔子答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就是为政。“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孝后则继之以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君子之器、之德、之言、之信,均乃为政之方略。子张问干禄,哀公问民服,季康子问敬、忠、劝,乃至因袭变革,均关乎为政。
【原文】
2.1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
【注释】
①以:用。? ②北辰:即北极星。共:通“拱”。所:地方。众星共之:在古代北极星被认为是天的中心,所以众星环绕。
【语译】
孔子说:“用仁德执掌国政,譬如北极星一样,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众星都拱奉在它的周围。”
【解读】
本章孔子谈德政以及德效。
这里讲的是为政者管理政务,除了依靠法律的手段之外,首要依靠的是自身品德的修养。为政以德,首先是为人以德。儒家文化强调,先“正心,修身,齐家”,然后才是“治国,平天下”。孟子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者天下顺之,寡助者天下叛之。”说的就是施行仁政的结果。有德乃有人,有人乃有政,德闻天下,众人呼应,犹如群星环绕。“为政以德”就像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里用人们熟知的现象作比。事实上,按现代天体学知识,众星也并不都是“共(绕)”北极星而运转,这是用比喻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必要性。
为政以德的“德”,含义十分宽广,在儒家文化中至少包括“仁、义、礼、智、忠、信、清、廉、洁、直,孝、勇、诚,敬、恭、敏、惠、温、良、俭、让、宽、简……”等40多个积极道德子目。以后各章将逐次解读。
借喻释理,赋理以形,使说理亲切,是孔子说话艺术的一大特色。
【原文】
2.2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①《诗》三百:《诗经》,诗歌总集,共有诗三百零五篇,“三百”是举其约数。蔽:概括。
【语译】
孔子说:“《诗》有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叫做‘思想端正而无邪’。”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这一则是孔子在对《诗经》作了增删修改后,掩卷反思,对《诗经》的思想内容所做的一个总体评价,也是《诗经》作者创作的总原则。“诗言志”,“诗以通性情”。《诗经》中无论抒写孝子、忠臣之志向,还是抒写旷男、怨女之情怀,都是至情流溢,直写衷曲,决不虚托伪饰,扭捏作态。孔子周游列国后返鲁,一边立帐讲学,一边不定期地删订整理古代文献。在整理《诗经》的时候,涵咏于“风”、“雅”、“颂”的艺术殿堂,进而徜徉、品赏,不由发出由衷的感叹:这些诗都是发自真情而创作的呀,思想典雅而端正。
【原文】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②。”
【注释】
①道:导,引导。政:法令制度。齐:作动词,使整齐、规范。免:避免。?? ②格:规范。之:指“民”,百姓。
【语译】
孔子说:“用政令去引导百姓,用刑罚去规范百姓,百姓虽可因畏刑罚而免于犯罪,却没有对犯罪的廉耻心。若用道德教育百姓,用礼仪规范百姓,百姓不仅有是非羞耻之心,而且知道规范自己的行为。”
【解读】
本章谈为政的四大纲领,“政”、“刑”、“德”、“礼”。
《礼记?缁衣篇》记载:“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礼记》这段记载可看作读此则的钥匙。这里谈的是“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在孔子看来德治高于法治。为政者首先想到的应是“为政以德”,而不是“为政以法”。在德、法关系上,应是“德”先“法”后,因为“法”只是对“不德”之人起惩罚的作用。
“为德”是为政者的主要法宝:
一、政者本身应修德,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使社会成员明是非,辨善恶,识忠佞,从而耻恶、耻非、耻佞,进而行善、行是、行忠。
二、“德之不行”,施之以法,再用法去约束他们,“行德”意在使民“知耻”。“礼义廉耻”,管子称之为治国的四大纲领,他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知耻且格”表明“行德”应着眼于民众的道德修养,民众的素质提高,就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太平。
另外,不论古今中外,研究管理科学的,其研究范围均逃不出孔子划定的“政”、“刑”、“德”、“礼”的范畴。所有管理学的管理措施,均在该四大范畴之类。“政”,政务,规则;“刑”,刑罚,法律;“德”,仁爱,善心;“礼”,礼仪,外交,内外关系的协调沟通,均在“礼”的范畴之中。“政”、“刑”属于刚性管理,他律管理原则;“德”、“礼”属于柔性管理,自律性管理,柔性管理比刚性管理层次更高。
【原文】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③,六十而耳顺④,七十而从心所欲⑤,不逾矩。”
【注释】
①?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十有五”即十五。? ② 立:自立,指通晓周礼,学有所成。不惑:没有疑惑,指通晓事理。?? ③ 天命:即天之所命,泛指上天所有的不可抗拒的法则。 ④耳顺:顺耳,能听逆耳之言。? ⑤从(zòng):随。逾:越。矩:规矩、法度。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但不超过规矩。
【语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求学,三十岁已能自立,四十岁就没有困惑,五十岁能知道“天命”,六十岁听什么逆耳之言都不计较,到七十岁的时候,既能随心所欲,而又不会超越规矩。”
【解读】
孔子对人在各个年龄段可以达到的人生目标作了一系列的概括总结。这个概括,其一,在“志于学”,立志是关键,“学”则贯穿始终,才能达到“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学”是原因,后面各项是结果。无志无学,即便你90岁、100岁也难有诸项结果。其二,在“立”,“立”就是“立业”“立身”,到三十岁就能成就事业,立身做人。其三,“不惑”,知识广博,能辨别是非,对自身的人生目标方向很明确,不再左右摇摆,彷徨观望。其四,“知天命”,“天命”:有多种解释,一说“上天之命”,一说“自然之命”,即事物的客观规律。孔子五十学《易经》,深有体会地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其五,“耳顺”,能听逆耳之言,心胸豁达,宽以待人,耳顺,异解纷呈,均缺切实可行的依据,笔者解为顺耳。”最后,“从心所欲”,是说年届七十,已是礼制在心,法度在心,“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从心所欲,也不失度。
后人将此则作为孔子一生的年谱研究。孔子自述一生,不论授业还是出仕,唯以学为重,并善始令终。三十有“立”后,十年便订一个奋斗目标,激励自己十年上一个台阶,不断进取。事实上孔子同时也给我们规划了人生目标,提出了言行准则,成为人们规范自身的德行标准。
【原文】
2.5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樊迟御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③。”
【注释】
① 孟懿(yì)子:姓孟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② 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学生,小孔子36岁。御:驾车。?? ③ 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三句都是倒装句,即“以礼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
【语译】
孟懿子问有关孝的问题。孔子说:“不要违背(礼)。”樊迟为孔子驾车时, 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关于孝的问题,我告诉他‘不要违背(礼)’。”樊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侍奉;去世了,要按礼的规定送终,并且按照礼的要求去祭祀。”
【解读】
本章孔子谈“生养死葬”之孝。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桓”之一,与孔子的学生樊迟关系亲密,颇有权势,常有越礼的行为。他向孔子问“孝”,孔子不便直言教诲,便模糊其辞,回答说:“无违”。“无违”之句既没有主语,谁“无违”,也没有宾语。“无违”什么,是一个典型的歧义句,语意十分含混。这是孔子经常运用的教育方法——模糊教育法(或模糊式启发),令问者自行思索。但孔子毕竟是圣人,有“诲人不倦”的美德,深恐其不能领悟,于是又借樊迟为他驾车的机会传言教育孟懿子:“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尽孝以礼为准则,慎始敬终,孔子暗示孟懿子为政也应像孝顺父母一样,将孝的精神用于为政。
这则文字,表面看很枯燥,很抽象,实际上却十分生动、形象。先是孟懿子问孝,孔子表面上漫不经心,敷衍塞责,轻描淡地写说“无违”。大约又是一天,樊迟给孔子驾车,在颠簸崎岖的路上,孔子一边走一边与樊迟聊天,将事情的原委不厌其烦地复述给樊迟听,以为樊迟会明白。谁知樊迟还是不懂,孔子只好将“孝”的谜底告诉樊迟。就这一件事却能训诫两个弟子,足以表现孔子一石三鸟的教学艺术和模糊传言的教育方法。这则问“孝”的对话,犹如一篇小小说,有人物,有语言,有环境,有背景,生动、形象、有趣,蕴含的道理和寓意十分丰富。
【原文】
2.6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姓孟孙,名彘,“武”是谥号,伯是尊称。②疾病,两说,一指疾病,二指毛病,译文用“毛病”,解读用“疾病”。以供读者选择。
【语译】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有关孝的问题,孔子告诉他说:“父母惟一所忧的是儿子身上的毛病。”(儿子改正自己的毛病,就可以免去父母之忧,这也可称是孝。)
【解读】
本章谈以己之心推人之心的孝道。
本章文字,注释颇多分歧。分歧的原因,关键在代词“其”,一般说代词,应有先行词(或词语),或先行句子,或一定的语言环境。这个句子先行词语模糊,语境不完整,所以让历代注疏家犯难。
A说:“其”指的是“子女忧父母之疾”;
B说:“其”指的是“子女”,意思是“父母忧子女之疾”。
A说符合问“孝”的本意;B说此“孝”当以己之心推父母之心,可理解为:“你把父母为你疾病担心忧虑的心情,反过来,用于对待父母,就是最大的孝了。”
孟武伯,出身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孔子认为,为人子,有诸多不义的行为,是最大的不孝。借武伯问孝之机,婉转教育并训诫武伯。
“…唯…之…”是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与“…惟…是…”的结构一样。
【原文】
2.7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①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5岁,是孔门文学科的高材生。
【语译】
子游问有关孝的事,孔子说:“今天人们所理解的“孝”,只限于是能养(父母),那么养狗和养马,也是养,如果不对父母献上敬爱之心,那同饲养牲畜有何区别呢?”
【解读】
本章是孔子给“孝”下的比较完整的定义。
养而不敬,无异于养犬马,非孝也。孝的核心是“敬”。“养”是“敬”的表现形式,也是“敬”的起点。孔子教育子游不单要对父母履行赡养的义务,不能满足于“正在做”,而要反省自己:“做”是否是发自内心的敬爱之举,是否用“做”来表达自己的崇敬、感恩之心,是否是用“做”来申明自己明父母之志、承父母之愿的决心。唯有这样的“敬养”才能与养犬饲马的“宠养”加以原则上的区别。
“敬”就是“恭敬严肃”,是一种道德修养。“敬”不仅仅是对父母养而有敬,推而广之,尚有“事上以敬”、“修己以敬”、“居处以敬”。“敬”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道德范畴,当然它还包括“为政以敬”、“为人以敬”等等。
【原文】
2.8子夏问孝①。子曰:“色难②。有事,弟子服其劳③;有酒食,先生馔④。曾是以为孝乎⑤?”
【注释】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4岁,是孔门文学科的高材生。?? ②色:脸色、态度。色难:子女侍奉父母把做到经常和颜悦色作为难事。? ③弟子:年幼者,此指子女。? ④先生:年长者,此指父母。馔(zhuàn):饮食吃喝。? ⑤曾:副词,竟然,难道。
【语译】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儿子对父母行“孝”最难在脸色。当有事需做时,弟与子代劳;有酒与美食,让长辈先享用。可脸色却难看这能算作孝吗?”
【解读】
本章进一步谈孝与敬、养之间的关系。
本章“子夏问孝”,虽然也涉及晚辈侍奉长辈之礼,但谈的也是养而有敬的孝。“色难”,养且敬,“敬”字的工夫,是由内向外,内心诚一、专注、恭敬;外部面容必然和颜悦色,婉颜顺承,内外协调一致,敬于内而形于外则十分困难。所以,仅仅做到“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即做事在前,有“勤”,享受在后,有“恭”,还不能算是孝。这段话,可分二层,第一层即“色难”,余下第二层,“曾是以为孝乎”是一个反问句,这个反问句所反问的内容包括“服其劳,先生馔”两件事,这两件事只是“养”的内容,不是“敬”的内容。解决“色难”,见父母,见师长,要欣然蔼然,才是“敬”,是“敬”的具体化。脸色不好看,仅仅做到多做事少享受就是孝么?显然不是,养且敬才是真“孝”。
《论语》问答,主要有三大内容,一是问政,二是问仁,三是问孝,所问所答,皆因人而异,以上四则有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子游问孝,子夏问孝,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因其对象不同,各人为孝的具体情况各有差别,所以孔子的回答也就各不相同。孟懿子违礼,孔子以“无违”应之,强调“孝”始终以“礼”;孟武伯不“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子游、子夏能养,却少温润之色,故以“养而有敬”训之,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几个典型例证。
【原文】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②,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① 回: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小孔子30岁。??? ② 省(xǐng):观察。私:私下,指颜回在课后与别的弟子私下的交谈。
【语译】
孔子说:“我同颜回讲了一整天,他从未表示不同于我的看法,如同“愚”者。但后来观察他私下的言行,却发现他对我所讲的善于发挥。可见颜回不愚笨嘛。”
【解读】
本章孔子第一次对颜回的评价,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最喜欢的弟子有两个,一个是颜回,一个是子路。颜回受表扬最多,子路受批评最多。孔子施教十分公正,包括对自己的儿子的教育,也不偏私。孔子不因喜欢而随意表扬,也不因喜欢而不批评。孔子对颜回、子路的态度最能说明孔子教育的公正。
本章是孔子表扬颜回的话,是说听课时看颜回表面上傻乎乎的,痴不痴,呆不呆,一言不发,似乎很“愚笨”,不善思考,不象子路、子贡、子张这些弟子,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率尔开对。可下课后再仔细观察他自己研究或他与别人讨论时的情况,发现他体会深刻,并多有创新发挥,不禁高兴起来,赞赏学生“不愚”。孔子对学生的观察真是无微不至,善于观人知人;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准确,不被表象所误导,不以一次印象定终身。更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一般情况下认为“不违”的学生,是愚笨的学生。他提倡的“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不就是要培养“有违”、“敢违”的学生吗?不就是要培养有悟性,肯创新的人才吗?而颜回却又是另一类典型的例子。
【原文】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①?人焉廋哉?”
【注释】
①廋(sōu):隐蔽、藏匿。
【语译】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先考察他的言行动机,接着再考察他所走的道路,最后还要看他当前在追求什么,那么,(这个人)怎么能隐藏蔽于我呢?怎么能隐蔽于我呢?”
【解读】
本章是孔子告诉我们观人察人的方法。
情伪难测?“知人”不是易事。孔子曾多次发过“患不知人也”的感慨。不论是交朋友或是选择经营伙伴,还是选拔人才,均有一个对人考察的问题。孔子识人有三法。“视其所以”,“所以”泛指言论行为的动机。“观其所由”,“由”即“经由”,即途径、方法,事情的来历。“察其所安”,安于什么,即兴趣何在,理想何在,三句话合起来看,即选择或选拔一个人,要从三方面进行考核考察。A、动机是什么,B、过去干什么,C、怎么去干。抓住了这三个方面,人怎么能用假象掩盖真象呢?孔子用“视”、“观”、“察”三法来解除自己“不知人”之忧,教给诸弟子“识人”的要诀。“视”,广泛地通过各种资料来分析;“观”,历史地综合地分析人才的过去和未来;“察”,合乎逻辑,合乎情理地定性判断。
关于“观人”自古以来有很多方法,如《庄子?列御寇》:“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约定)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仪态);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庄子九种征验,即九种观察人的方法,观其是否“忠诚”、“恭敬”、“贤能”、“智慧”、“守信”、“清廉”、“节操”、“仪态”、“气色”。
《孟子?离娄上》认为观察一个人要看他的眼睛,“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这段话的意思是:观察一个人,再没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了。因为眼睛不能遮盖一个人的丑恶。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暗。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睛,这人的善恶又能往哪里隐藏呢?孔子对人的观察方法尚有许多,以后随章次而解说。
【原文】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语译】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知识,能够这样的人就能做老师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给老师下的最科学的定义。
在学习方面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博闻强识”,二是“融汇贯通”。多识多记是领悟贯通的基础,领悟贯通是多识多记的运用和发展,二者不可偏颇。强识多记是“学”,领悟贯通是“思”。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 “温故而知新”谈的是学习时的“思”,学习后的“悟”,通悟后即有新体会、新发现。在“温”与“知”之间,有一座用“思”与“悟”搭起的桥梁,“温”而有“思”则“悟”,有“悟”则有“知”,有“知”则日新。能这样做的人,当然就“可以为师矣”,也就有资格去教诲别人了。反之,只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另外,这是孔子给“老师”下的最早的定义,这个定义强调老师的创新精神,不能创新则不能为师。荀子给老师的定义是:“师有四术,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荀子?致士篇》)他认为老师有四个条件:尊严而庄重,年长而守信,口齿清晰条理,不违反礼义。理解精微而又能判定真伪。荀子的定义,虽然较为全面,但未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创新”才是教师的本质属性。韩愈对老师的定义,则将教师的双边互动的关系偏向了一边:“传道授业解惑也”,由双边互动,变为单边传授。一千多年来,谬误深远,今人不可不知。
【原文】
2.12子曰:“君子不器①。”
【注释】
①器:器具。任何器具都是为某种需要而做的,只有特定的用途,各种器具不能相通用。
【语译】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仅仅只有某一种用处)。”
【解读】
本章谈的是通才和专才的问题。“君子不器”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一种才能,应该是博学而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能。现代文明社会,生产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呈几何级数增长。一个人要做通才,几乎不可能,但在一个领域内做一个专才,另旁及相关学科而兼通,做一定范围内的通才未尝不可。但该条款是君子对个人的要求,对别人的要求则不能使用该项要求,相反则应该是“不求备于一人”。
【原文】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语译】
子贡问如何成为君子,孔子说:“(要做君子,就必须象君子那样),按自己要说的去做,做了然后再说。”
【解读】
本章谈“言”与“行”的关系。
子贡善为辞令,鲁国将蒙难,子贡仅凭口舌之剑,竟定鲁、破齐、霸越、亡吴。其学识,悟性、成就,皆为孔门高材,称“君子”应是当之无愧。但他的老师却在“行”与“言”的先后次序上告诫他要追求完美,要不断追求进步,做一个谨言慎行的君子。
“言”与“行”的关系,即“说”与“做”的关系,一般有下列几种:
A先行后言。? B先言后行。C边言边行。 D先行而不言。F先言而不行。
显然,孔子历来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先做后说。孔子在《礼记?缁衣篇》中说:“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这里谈的也是“言先行后”或“行先言后”的问题。孔子强调“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中也强调“君子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德才兼备之人,有才有能,却不事标榜、炫耀,而是埋头苦干,躬行而不必言,先行其劳,再论其功。而那些未行先言,多言而又“寡信”的人,则不足与谋。
【原文】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①,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①周:周遍,此指团结众多的人。 比:偏党,结党营私。
【语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团结人不结党,小人结党而不合群。”
【解读】
本章的“周而不比”是孔子一贯主张的一种交友的原则,与“比而不周”相对。古人以“忠信为周”、“义合为周”、“为公为周”。“周”与“慎交友”的心理是一致的,不可与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不可与志不同道不合者为友,不可与损公利私者为友。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以“物以类聚”来推知其为人,与何人为友,见友如见人。鉴其友知其人亦是由“周”而派生的一种“知人”的方法。唯其“周”者,才能称为君子。“比而不周”是孔子一贯反对的一种交友的行为。“周”为君子,“比”为小人。古人以“亲狎为比”、“利合为比”、“谋私为比”。“比”者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某个利害关系而暂时勾结在一起,图谋私利,他们排除异己,阿党同谋,逆正气而刮邪风,危害风气,危害纲常,在行为上不庄重不合礼节的狎近,而君子之交淡如水,处平常之态,两者区别一见而得知。《论语》还有“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句,与“周而不比”同义。宋代欧阳修作《朋党论》,现将其中一段辑录如下,以供参考: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异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原文】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注释】
① 罔:迷惑。则:那么。殆:危险。
【语译】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而不明事理,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虚妄而危害身心。”
【解读】
本章谈的是“为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学习必须与思考结合。孔子在《中论?治学篇》也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以为人师矣。”意思是不学不思不能有所作为,不能有所收获。应该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空想不学,无济于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篇》)温故却不能知新是因为“学而不思”,不温故却又想知新,那就是因为“思而不学”。孔子反复强调的是“学”、“思”结合。学思不结合,便不辨真伪,学非所学,使心存疑惑,心如茅塞。因此,孔门弟子也主张学思结合,甚至把学思结合看作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另一弟子子夏强调广博学习,笃守志向,恳切提问,联系实际思考,“仁”在其中矣。
【原文】
2.16子曰:“攻乎异端①,斯害也已②。”
【注释】
① 攻:钻研,一心致力于某事上。乎:相当于“于”,在。异端:指不符合儒家之道的思想主张或学说。?? ② 斯:代词,这。也已:语气词。
【语译】
孔子说:“专攻异端邪说,这是很有害的啊。”
【解读】
本章孔子谈为学之正。
孔子告诫弟子们,要专心致力于圣门学问的学习和研究,不要因为用心力于其他俗学,而耽误修习圣学,祸及自身的修养发展,祸及国政的治理。“斯害”,一为治学之害,二为成德之害,三为治国之害。
【原文】
2.17子曰:“由①!诲女知之乎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
【注释】
①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叫季路,孔子的学生。小孔子9岁。?? ② 诲:教导。女:通“汝”,你。?? ③ 是:这。知(zhì):知,通“智”,智慧,聪明。
【语译】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的那些知道了!知道为知道,不知道为不知道,这就算是“智”(聪明)。”
【解读】
本章孔子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聪明人。
孔子教子路,素来从最基础处教起,有的人玩小聪明,说话不符合道义,孔子骂这种人是“多行小慧,言不及义,难矣哉?”真正的聪明人,讲忠实,讲信用,讲诚恳,讲道义,大智若愚,尤其在知识方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有智慧而聪明的人。为了让子路能明白什么是真正有知识的人,孔子从为人坦荡、不事伪饰说起,先为人,再治学,要求子路不要不知而强为知,一定要谦恭向学,坦诚拜师。
【原文】
2.18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③,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④,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①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小孔子48岁,孔子的学生。干:求。禄:指俸禄。?? ② 阙疑:阙,通“缺”,有保留,回避的意思,疑,疑惑。?? ③ 阙殆:危险。上文作“阙疑”,这里作“阙殆”,“疑”和“殆”对举。?? ④ 寡尤:寡,少,少犯错误。尤,过错。
【语译】
子张求教加官进禄的方法。孔子说:“要多听,对有疑问的地方予以回避,把其余(足以自信)的地方,谨慎地说出,这样就会少犯错误;要多看,对有犯难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去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说话少有错误,行动少懊悔,加官进禄的机会就在其中了。”
【解读】
本章孔子告诉子张如何为官干禄。
子张生平喜欢研究官道,但未曾谋过一官半职,仅仅见过一次鲁哀公。他在孔门中是一位才高意广、自视甚高的人,有些偏激,言辞尖刻,好做形式上的模仿。与子张相反,曾参性情温和,为人敦厚。他批评子张说:“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子张篇》)但子张也有博爱容众之心,他勤学好问,问行、问政、问仁、问“干禄”。孔门授徒,目标之一是做官,“学而优则仕”,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孔门弟子并不忌讳公开讨论“干禄”、“为政”之事。
“子张问行。”孔子针对子张恃才傲物、高谈阔论的缺点,说:“多听不同的意见,保留有可怀疑的地方,谨慎地说出自己有把握的一部分,那就少犯错误;多观察,保留有可怀疑的一部分,那就少后悔。言行不错不悔,官职俸禄不求自至,就在其中了。”“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这是对一个社会成人而言,尤其是官场宦海,或外交场合,多听少说,多看慎行,有可怀疑的地方予以保留,保持沉默,这是一条谋官从政的千古定理。但这一原则却不适合弟子学习,做学生时必须“切思而近问”,有疑多问,学习时,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就不能“阙疑”、“阙殆”,而应该“释疑”、“释殆”,在工作时应该“敏于事而慎于言”,而不应该“慎言”又“慎行”。表面上看“敏于事”和“慎行其余”,以及“阙疑”、“阙殆”和“切思而近问”互相矛盾,孔子教弟子,因材施教,运用场合不同,运用对象不同,因此所教内容不同。
这段文字,对偶十分工整,“多闻阙疑”和“多闻阙殆”,“慎言其余”和“慎行其余”,“则寡尤”和“则寡悔”,两两相对,十分整齐,俨然后世骈赋文之滥觞。前面“子张问干禄”散句发问开头,末尾“禄在其中矣”散句照应收尾,也自然协调而有趣。
【原文】
2.19哀公问曰①:“何为则民服②?”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姓姬,名蒋,鲁国国君。定公的儿子,继定公位,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494—公元前466年)。? ②何为则民服:怎样做老百姓才能服从。? ③举直错诸枉:选拔正直的人,把他们放置在邪恶人之上。举,选拔。直,正直。错,通“措”,放置。诸,“之于”的合音。枉,邪曲。
【语译】
哀公问孔子说:“如何做老百姓才会信服?”孔子回答说:“选举正直者去管理邪恶者,则老百姓就会信服;选举邪恶者去管理正直者,则老百姓就不会信服。”
【解读】
本章孔子谈让百姓服从管理的根本原则。
《春秋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以鲁国国君历位时间为序,鲁国共有12个君主,即“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哀公是鲁国最末一个君主,也是春秋结束时期最后的一个君主,生前曾为鲁国名将。哀公十一年,率兵随吴伐齐;十二年,用田赋;十四年,“西狩获麟”;二十七年,欲借赵之力伐三桓,反为三桓起兵所逼出奔,后被迎回国,不久卒。
哀公问政,即用什么方法让臣民服从管理,孔子回答说:“推举任用正直的人,废置邪枉罔曲之人,那么老百姓就服从管理;如果说推举任用邪曲之人,废置正直的人,那么老百姓就不服从管理。”这与后世诸葛亮上书刘禅说的“亲贤臣,远小人”的意思一样,是一条重要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该则内容讲授了如何用人的问题。《史记》载:鲁哀公问政,政在选臣。孔子的回答针对鲁哀公与三桓衅隙,尖锐指出哀公为政之失,舍贤任佞,以至三桓专权,批评的意味十分明显。同时孔子也希望能规谏哀公,举贤以服民。用人当与不当,关乎国家治乱,世运否泰。此则言言痛切,当为管理者的座右铭。
【原文】
2.20季康子问①:“使民敬、忠以劝②,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③,则敬;孝慈,则忠④;举善而教不能⑤,则劝。”
【注释】
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鲁国大夫,鲁哀公时最有权力的人。? ②以:和,连词。劝:勉励。? ③临之以庄:以庄临之。临,面临,对待。之,他们,指百姓。? ④孝慈则忠:你孝顺父母、慈爱百姓,他们就会有忠心。? ⑤举善而教不能:你举荐正直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善,正直品德高尚的人。不能,能力差的人。
【语译】
季康子问道:“怎样做老百姓才会对我恭敬、忠诚,并积极努力向上呢?”孔子说:“您在他们面前表现出庄重,就会受到尊敬。您自己带头行孝慈之道,则老百姓就会对您尽忠;举荐那些有善行的人并教化那些做得不够的人,则老百姓就会积极向上。”
【解读】
本章记康子千古一问,孔子千古一答。
哀公执政,鲁国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专权,礼崩乐坏,政权下移。季孙氏本身多有僭礼、逾矩之行,其属下或百姓当然也散漫而不服从管理,对他不忠诚不尊敬也势在必然,因此他向孔子请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乃千古一问,试想任何一个时代的为政者都会发出这样一个问题,孔子从三个方面解答,乃千古一答。
第一个是如何使老百姓尊敬我。“敬”乃是孔门弟子的一种道德修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是“礼”的一种外化形式,是对事、对人、对君的一种态度,通过“修己”“克己”以达敬人的道德修养境界。孔门是用“敬”来对待别人,孔子在《宪问篇》中回答子路说“修己以敬”,即“修己以敬人”。“其事上也敬。”(《公冶长篇》)均谈的是“敬人”,季康子惟我独尊,惟我独是,不是问我如何“修己以敬人”,而是“纵己责人以敬己”。“敬人”与“敬己”,“修己”与“纵己”相去甚远。君子和小人泾渭判然。季康子是鲁国有君子之位而无君子之德的权倾朝野的大夫,向孔子提问,孔子乘势规谏。第一个问题是“敬”。“临之以庄,则敬。”“庄”即“容貌端严,”(朱子语)意即你希望别人尊敬你,你必须率先做到“端庄严肃”,行为举止符合礼义。
第二个问题是“忠”。孔子说:“执事敬,与人忠。”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忠”是孔门进德的重要课程,孔门弟子的“忠”,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看,大多谈的是“忠人”。考虑的是“我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即是否符合“忠”的标准。季康子问的却是“忠己”,而不是“忠人”,与要求别人“敬己”同一思路。孔子问答:“孝慈,则忠”。“孝以躬率之,慈以恩结之,如此,人方忠于己。”(朱子语)但“孝”和“慈”又有很大的区别,“孝于亲”容易做到,“慈于众”则十分难。由“孝于亲”而推己及人以达“慈于众”。如果自己率先做到了“孝慈”,“方能使人忠于己”。
第三个问题是“劝”,即如何使老百姓“积极努力向上”。这一个问题关涉如何团结民众,共同从事于家国建设,始终是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举善”即孔子答哀公所说的“举直”,“教不能”,即“错诸枉”,推举正直善良的人,教化管理邪曲之人,那么百姓就会积极努力向上。
鲁哀公问政,“何为则民服”,问得软弱谦卑,而季康子问政,却显得刁横霸道,只知问为我如何,孔子三答,理正词直,教他应待人如何。“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只严格要求自己,即自己“敬人”,自己“忠人”。小人苛求别人,要求别人“敬己”,要求别人“忠己”。孔子正是教他“求诸己”,不要“求诸人”。后世孟子在《离娄篇上》也阐述了这一思想:“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别人,可是没管好,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恭敬还不够吗?任何行为如果没得到预期的效果者,要反躬自责。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自会归向他。”可见,“君子求诸己”是儒家内省的重要内容。
【原文】
2.21或谓孔子曰①:“子奚不为政②?”子曰:“《书》云③:‘孝乎惟孝④,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⑤。’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①或:无定代词,有人。? ②奚:为什么,疑问词。? ③书:《尚书》。? ④孝乎惟孝:孝呀!只有孝顺父母。乎:语气词。惟:只有。? ⑤施于有政:推广影响到政治上去。施:延及。有:词头,用于名词之前,无意义。
【语译】
有人对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参与执政呢?”孔子回答说:“《尚书》讲:‘孝啊,只有那个“孝”,推动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将此施展开去,应用于政务。这也就是参与执政啊!何必我亲自去从政才算为政呢?
【解读】
本章孔子谈齐家与为政、齐国的关系。
孔子“为学”的目的在于“为政”。孔子一生游历齐、鲁、宋、卫、陈、蔡,大小七十二国,希望施展抱负,实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境界,但始终难遇明君。只到51岁才在鲁国任“中都宰”,后又升为“司空”,主管全国建筑和道路交通事务,不久又升为“司寇”,掌管全国司法兼外交。
本章文字,应在孔子未做官以前。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意思是“你不是鼓励弟子‘学而优则仕’吗?你为什么不去为政做官呢?”问话颇有一些嘲笑揶揄的意味。孔子的为政观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诚意”、“正心”、“修身”、“格物”、“致知”、“行孝”、“齐家”等都可以与“为政”联系,即一个人,不论何时,都可以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即“为政”,因此孔子引用《尚书》的话,“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即“孝父”“悌兄”,“齐家”将这种“孝父”“悌兄”“齐家”的精神推广开来,即是“为政”,何必又要专门去做官,才能算“为政”呢。
此则据说写在哀公11年以后,圣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周游列国后返鲁,聚徒讲学,增删五经。孔子从事教育,教学生以仁,以义,以敬,以孝,以悌等圣人之学。其中“仁”是为人治国之本,“孝悌”又是“仁”之根本。因此讲圣人之学,首推“孝悌”。面对季氏专权,有君不事,“贪得国而忘大伦,赏私劳而废公义”的鲁国内政,当时的孔子仍位居卿大夫之列,“且亦与国政,但不出仕居位而为之”。“或”可能是故人,也许老朋友见其不仕,发“奚不为政”之疑,孔子则想动用教育的社会功能来服务于鲁国国君,希望通过教育手段,宣传“孝悌”学问,对季氏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促其反省其过失,悔悟自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就是这个意思。其时,鲁国自不会用孔子,孔子也不会去为季氏作伥、张目,所以有了“奚其为为政?”的反诘。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一贯主张的齐家与为政、齐国的关系。
【原文】
2.22子曰:“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②,小车无軏③,其何以行之哉④?”
【注释】
①而:假若。? ②大车:古代牛拉的车叫大车。輗(ní):牛车辕前面与车横木相接的插销。? ③小车:马拉的车叫小车。軏(yuè):同輗的解释。? ④其:表反诘的语气词。何以:以何,用什么。
【语译】
孔子说:“做人而没有诚信,我不知道他怎么能过得去。就像那大车没有“輗”(这样重要部件),小车没有“軏”(这样重要的部件)一样,又怎能行走呢?”
【解读】
“信”是儒家文化道德修养中重要的范畴之一。文中用“大车无輗,小车无軏”比喻“信”。“輗”“軏”都是牛车、马车的重要连结部件,那插销虽小,作用颇大。孔子通过设喻,来强调“信乃人的存身之本,立民之本,立国之本”。 “信”的层次颇多,一是就个人修养而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二是就民众整体而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三是就国家立信而言,“国无信不保”。除此之外,“信”还有大信小信之分。“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信誉必须符合道义,诺言才能实行”,否则,“信不近于义,言则不可复也。”符合道义的是大信,不符合道义的是小信。
【原文】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①?”子曰:“殷因于夏礼②,所损益可知也③;周因于殷礼④,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⑤。”
【注释】
① 世:朝代。 也:同“耶”,疑问语气词。?? ② 殷:殷朝,又叫商朝,因袭,继承。夏:夏朝。?? ③ 损:减少。益:增加。??? ④ 周:周朝。??? ⑤ 虽:即。
【语译】
子张问孔子:“十代以后的事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代因袭夏代的礼制,其有所增删可以知道;周代因袭了商代的礼制,其有所增删也可以知道。若将来有能继承周代礼制者,即使经历一百代,那也是可以知道的啊!”
【解读】
本章谈的是“因革损益”的问题。
“因”是继承,是传统,“革”是创新,是发展。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因”是对旧事物合理内容的保留或增益。“革”是对旧事物不合理部分的扬弃,废除或减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希望废弃传统,全盘异化,一夜之间改换血液或面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或者强调传统而不变化,守旧而不革新,也是行不通的。所以《易传》说:“变则通,通则久”,“因革”变化是必然的。殷代承袭夏代礼制,必须有所损益、增删,时移势易。周代又承袭殷代,发展、变化又是必然的。“因”是必要的。“革”是变化,也是必须的。承袭和发展,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希冀偏颇一隅,恐怕都困难。孔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恒久的哲学道理,“因”而有“损益”,即“继承中有变化”,“革”而有“减损”,即“变化中有继承”。
从方法论角度讲,这一节又告诉我们一种推导事物的方法,即“告诸往而知来者”。告,教;往,来,前,后。孔子常告以过去之事,引而不发,然后要求学生能推知后来之事。后人将这种由已知推及未知的方法概括为“告往知来”。此则是“告往知来”的典型例子。学生子夏对于“十世之事”是否可以推知,有了一些思考,便向孔子请教。孔子认为殷礼继承夏礼,所以由夏礼之损益,可推知殷礼之损益;周礼继承殷礼,所以由殷礼之损益可推知周礼之损益。其后的百世也会继承周礼的,只会在某些事物的数量作些变革,基本制度不会改变。孔子“百世可知”的具体推理,寄寓了他终生“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百世“因”周礼,“纲常”决不会变,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等,根本不会随其他变革而产生改变,无论什么朝代,都应辨上下,别亲疏,决嫌疑,定是非。从孔子的推理中,我们可以悟出“物类相召,世数相生,其变有常,故可预知”的道理。
【原文】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①,谄也②,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①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也泛指鬼神。祭:祭祀鬼神的目的是祈福。?? ②谄:谄媚,巴结。
【语译】
孔子说:“不该自己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这是谄媚。见到应当行义的事却不敢为,这是缺乏‘勇’德呀。”
【解读】
本章谈如何定位。
这一章文字,表面看“祭鬼”和“为义”,不相关联,许多注释家也这样认为。其实不对。这里说明的是做事应恰当,适中。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知其所止,找准自己的位子。不是自己的祖先忙着跑去跪拜祭祀,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却去越俎代庖,去抢着做,“非其鬼而祭之”,所以孔子批评“谄也”。相反该你做的事,你又不做。“见义不为”,“义”即“时宜”,亦道义。“义”有时指突发事件,或国家有难,或路见不平,你却袖手旁观,所以孔子批评“无勇也”。“谄”也罢,“无勇”也罢,均犯了不知其所止、不知其位的错误。
范文三:安德义论语解读10——乡党篇第十
安德义论语解读——乡党篇第十
【题解】
本篇编者取“孔子于乡党”一句中“乡党”两字作为篇名。篇章节次分合,多有分歧,笔者分为26章。
上篇谈“至圣”,谈至圣的德与行,本篇谈“至圣”之行“至圣”之礼。本篇记载的是孔子饮食起居,坐卧行走的各项日常礼仪,有言语之礼,傧相之礼,朝会之礼,服饰之礼,祭祀饮食之礼,乡人会合之礼,馈赠之礼,受赐之礼,行走之礼,一个“礼”字,贯穿全篇。“礼”也是因地因时不同而随时变化。
《四书辨证》:‘孔子于乡党’至‘訚訚如也’,言孔子言语之变。自‘君在,踧踖如也’至‘私觌,愉愉如也’,言孔子容貌之变。自‘君子不以绀緅’至‘必有明衣’,言孔子衣服之变。自‘齐必变食’至‘必齐如也’,言孔子饮食之变。自‘席不正不坐’至‘不亲指’,言孔子应事接物之变。按此皆圣人之时,故末借孔子言点出时字作结。”
【原文】
10.1孔子于乡党①,恂恂如也②,似不能言者③。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④,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⑤,侃侃如也⑥;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⑦。君在,踧踖如也⑧,与与如也⑨。
【注释】
①乡党:父兄、宗庙之所在地,也即本乡本土。古代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②恂恂(xún)如:温和恭顺的样子。如,形容词词尾。? ③者:助词,用在陈述句末,表示比拟。前面有动词“似”呼应。可译为“……似的”或……一样”。? ④便便:同“辩辩”,形容说话明白清楚,非常健谈。? ⑤下大夫: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其中又有不同级别。最高一级称为卿,即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⑥侃侃(kǎn)如:温和快乐的样子。?? ⑦訚訚(yín):正直而恭敬的样子。? ⑧踧踖(cù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⑨与与:意思同“徐徐”。也即威仪适中的样子,面对国君神情态度既不过分紧张,也不显得轻慢。
【语译】
孔子在家乡时,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孔子在宗庙内、朝廷上,非常健谈,讲话明白清楚,只是说话比较谨慎罢了。孔子上朝(没有见到君主前),同下大夫交谈,显得温和而快乐;同上大夫交谈,显得正直而恭敬。国君临朝听政,孔子恭恭敬敬,而又十分谨慎,神情态度既不过分紧张,也不显得轻慢。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不同人而采用不同的语态、语调以及语气。
孔子对说话的要求既多且严,他认为君子说话一点儿不能马虎随意,“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苟”,苟且,马虎,随便。并且说话要严谨,“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做事要多,说话要少,“敏于事而慎于言。”说话要看对象,“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说话要讲究契机,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浮躁”、“隐瞒”、“瞽瞎”三者皆是未能把握讲话的契机。孔子不仅有以上要求,重要的是他更注意说话时的容貌态度以及语调语气的变化。在父兄宗族乡人中讲话,谦卑逊顺,迂讷迟滞;在宗庙朝廷讲话,晓畅明晰,轻快流利;与下大夫讲话,温和快乐,简捷刚直;与上大夫讲话,正直恭敬,和悦而诤;与君王讲话,恭敬局促,但行步安详。“恂恂如也,便便言。”是讲话的语态,“似不能言者,唯谨乎!”以及“屏气似不息”皆是说话的语气,“侃侃如也。”“訚訚如也。”“躇踖如也。”“与与如也。”既有说话的语态,又兼说话的语气。今人讲话却不注意语态语气语调,今人研究语言学,多研究静态语言学,而不研究动态语言学,记录孔子语态语气的句子虽然不多,但足以窥见古人对说话要求的具体翔实。
一句话要说得达到目的,其中说得“对不对”,所占的比例大约是30%,“好不好”所占的比例大约是70%,这70%都表现在说话时的态度、动作、语气、语调等似乎不重要的辅助手段上。孔子不仅是一位仁道推广者,更是一位语言大师,语言犹如推行仁道的双翼,如果没有语言的翅膀,仁道推广难能获得成功。
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说:
“简而当事,曲而当精,精而当理,确而当时。一言而济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是谓修辞之善者。其要有二:曰澄心,曰定气。”
也是对语言的目的性所做的要求。但他也仅仅是对语言精确度,简洁度,以及语言内在的发声吐语时的宁静之气所做的具体要求。要求虽然很高,但未能涉及说话时的语态、语调、语气。
语态、语调、语气在言语表达中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又很难记录的东西,孔门弟子们挖空心思用了一系列的叠音词来记录描绘,这些叠音词在今天看来(即便是在当时)也是很难准确描摹或诠释的文字,今人读来也只能以意逆志,揣摸而己。但在今人的言语运用中不能不详加探索,仔细体会而认真学习。
【原文】
10.2君召使摈①,色勃如也②,足躩如也③。揖所与立④,左右手⑤,衣前后,襜如也⑥。趋进,翼如也⑦。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
①摈:通“傧”。傧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官员。这里活用作动词,指接待宾客。?? ②色勃如也:脸色立刻变得庄重的样子。?? ③躩(jué)如:快步走的样子。??? ④所与立:和他站在一起的其他傧相。所字结构,有名词性质。?? ⑤左右手:使手向左、向右。即向左或向右拱手。??? ⑥襜(chān)如:整齐的样子。?? ⑦翼如:像鸟儿展翅一样。
【语译】
鲁国国君召孔去接待宾客,孔子的脸色立刻变得庄重起来,脚步也快了起来。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其他傧相作揖,向左或向右拱手,衣服随之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向前的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宾客辞别走后,他一定要向国君复命说:“客人已经不再回头走远了。”
【解读】
本章记载的是孔子担任傧相时的容貌、动作、神态。“色勃如也。”写其神态,受命之初,端庄严肃。“勃如战色。”端庄而不矜持,严肃而不呆板。“足躩如也。”写其足部动作,碎步急趋,快而不乱,疾徐有度。“揖所与立,左右手。”写其手部动作,作揖打拱,依次而行,或左或右,循序渐进。“衣前后,襜如也。”写其服饰体态,“揖必俯其首,揖毕而仰,揖分左右,又兼俯仰,衣亦随之前后转摆。”“襜如”,整齐状,衣裳前后摆动而不乱。以上均为分体动作,“趋进,翼如也。”方是整体动作。傧相从中庭进至阼阶,其间数十步,不宜行缓,仍需碎步急趋,步态较前稍快,双臂轻舒,犹如鸟儿展开双翅,轻盈自然。“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接待完毕,客人已走,傧相需行注目礼,以待客人远去,而不回头,并向君王报告“宾不顾矣。”善始善终。
如此小心谨慎,不是我们想像中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潇洒自如的圣人,而是生活中的凡人,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参见君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不苟行随意,平凡到极处便是圣人,这就是孔子——一代至圣先师。
【原文】
10.3入公门,鞠躬如也①,如不容。立不中门②,行不履阈③。过位④,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⑤,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⑥。出,降一等⑦,逞颜色⑧,怡怡如也⑨。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注释】
①鞠躬如:这里指谨慎恭敬的样子。?? ②立不中门:古礼,士大夫出入国君宫门时,只能由门中央所竖的两个短木(叫作“臬”)的右边进出门,而且不能踩着门坎。中门:即门的中央,指两个“臬”之间,供国君出入。?? ③阈(yù):门坎。??? ④过位:古代大臣们议论政事,入朝经过国君站立的门、屏之间的位置时,国君虽不在,但臣子们的态度依然恭敬严肃。?? ⑤摄:提起。齐:衣服的下摆。?? ⑥屏气:屏住呼吸,憋住气。?? ⑦降一等:从台阶上走下一级。?? ⑧逞:放松,舒展。? ⑨怡怡如:和悦轻松的样子。
【语译】
孔子走进国君的宫门时,非常谨慎恭敬,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也不在中门站立,进门时,不踩门坎。经过外朝国君的虚设之门时,神色态度立刻严肃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了,遇人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的样子。他提起衣服下摆走上堂时,显得谨慎小心,憋住气,好像停止了呼吸一样。出来后,走下一级台阶,神态脸色才舒展起来,现出轻松愉快的样子。下完了台阶,便快步向前,像鸟儿舒展开翅膀一样。回到自己位置后,又是一副恭敬小心的样子。
【解读】
本章记载的是孔子入朝拜君王时的动作、神态。由外朝而治朝而燕朝。
“公门”,争议颇多,难能详考,大而言之,朝廷之门,指外朝大门。“鞠躬如也。”“鞠躬”,非曲身致礼,庐文弨《龙城杞记》解为“谨敬也”,意即“谨慎恭敬”。“鞠躬如也,如不容。”写入朝时的神情状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不容”,似无存身之地,小心翼翼,恭之敬之,谨敬自敛。“立不中门,行不履阈。”或走或停,停则侧身而立,行则跨槛而去。“立”亦含“行”,“行”亦含“立”,互文足义,“行不履阈”,亦含“立不履阈”,“立不中门”,亦含“行不中门”。“中门”,钱穆《论语新解》说:“门两边立长木,谓之枨。中央竖短木,谓之闑。门以向堂为正,东为闑右,西为闑左。东西各有中。出入之法,主由闑右,宾由闑左。礼,士大夫出入君门由闑右。诸侯西一门常掩,谓之宾门。臣统于君,故出入亦由东门。君行出入始中门,非尊者皆偏近闑而行,以避尊者。”“过位”,由雉门而治朝,“古礼,君每日在治朝与群臣揖见,此位即君在治朝所立之位。议论政事,则在路寝之朝。治朝退,适路寝,则治朝之位虚。群臣遇议政当入内朝,则过此位。过位必敬,故色勃如而足躩如。“其言似不足者”,谓同朝者或与语,不得不应,然答而不详,如不足。既过位,渐近君。“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孔子虽过治朝君主空位,也十分恭敬,态度严肃,似有君主在位的样子。然后撩起衣服下摆,由路门而燕朝拜见君主。宋?朱熹说:“礼,将升堂,两手抠衣,使去地尺,恐慑之而倾倒失容也。屏藏也,息,鼻息出入者也。近至尊,气容肃也。”恭敬严肃而凝神屏气,拜见结束,出朝,走下台阶,面色舒缓自如,快乐而又高兴。朱熹注说:“等,阶之级也。逞,放也。渐远所尊,舒气解颜,怡怡和悦也。没阶,下尽阶也。趋,走就位也。复位踧踖,敬之余也。此一节记孔子在朝之容。”
【原文】
10.4执圭①,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②。享礼③,有容色④。私觌⑤,愉愉如也⑥。
【注释】
①圭: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臣都拿着不同质量的圭。这里指大夫出使别的诸侯国时,拿在手里代表君主的土圭。?? ②蹜蹜(sù):脚步细碎频促的样子。有循:即有所循。沿着……走。循:沿着。??? ③享礼:即享献礼。指使者向所出使的国家贡献礼物的一种仪式。使者初到出使之国,先行聘问礼,聘问之后,就举行享献礼仪。使臣把所献的礼品全部罗列廷堂。享:献。?? ④有容色:和颜悦色。??? ⑤私觌(dí):私人身份的会见。觌:相见。?? ⑥愉愉如:轻松愉快的样子。
【语译】
(孔子出使到别的诸侯国,)举着圭,恭敬谨慎,好像举不起来的样子。上面手与心一般齐,相当于拱手作揖;下则如递物与人,不低于腹部。脸色很庄重,好像在战栗一样,脚步细碎紧凑,像是沿着一条线向前走一样。直到赠送礼物的仪式开始,才和颜悦色起来。以私人身份和对方君臣会见时,更是显得轻松愉快。
【解读】
本章记孔子出使邻国之礼。
“鞠躬如也,如不胜。”敬慎之状。“上如揖,下如授。”谨慎之状。“勃如战色。”肃穆之状。“足缩缩如有循。”庄谨之状。“享礼,有容色。”和悦之状,“私觌,愉愉如也。”轻松自如之状,由敬谨肃庄而和悦轻松,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论语集解》:
包咸曰:“为君使聘问邻国,执持君之圭。鞠躬者,敬慎之至。”郑曰:“上如揖,授玉宜敬也。下如授,不敢忘礼也。战色,敬也。足缩缩如有循,举前曳踵行也。”
宋?朱熹注:
圭,诸侯命圭。聘问邻国,则使大夫执以通信。如不胜,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敬谨之至也。上如揖下如授,谓执圭平衡,手与心齐,高不过揖,卑不过授也。战色,战而色惧也。缩缩,举足促狭也。如有循,高所谓‘举前曳踵’,言行不离地,如缘物也。”
【原文】
10.5君子不以绀緅饰①,红紫不以为亵服②。当暑,袗絺綌③,必表而出之④。缁衣⑤,羔裘;素衣⑥,麂裘⑦;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⑧。必有寝衣⑨,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⑩。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⑾,必杀之⑿。羔裘玄冠不以吊⒀。吉月⒁,必朝服而朝。
【注释】
①绀(gàn):青中透红的颜色。这是斋戒服饰的颜色。 緅 (zōu):黑中透红的颜色,即绛色,比绀色更暗,是丧服的颜色。饰:衣服领子的镶边。?? ②亵(xiè)服:平常在家时穿的衣服,即便服。亵服不用红紫色,是因为夏天人们认为红紫色是贵重的颜色,只能作礼服的颜色。??? ③袗(zhěn):单衣。这里活用作动词,当穿单衣讲。絺(chī):细麻单衣。? 綌(xì):粗麻布衣。?? ④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边,里面还要衬有内衣。表:表面,外面。这里活用作动词,当穿在外面。出之:使麻布衣露在外面。也即穿在外面,和“表”意思一样。?? ⑤缁(zī):黑色。??? ⑥素:白色。??? ⑦麂 (ní)裘:小鹿皮做成皮的衣袍。按古代穿皮衣,其毛坯向外,所以外面必须穿罩衣,即这里所说的缁衣、素衣、黄衣。这些外衣必须与皮衣颜色相配。麂 :小鹿。?? ⑧短右袂(mèi):右手的袖子短一些。这是为了便于做事。袂:袖子。 ⑨寝衣:指睡衣。古代大被叫衾,小被叫被。?? ⑩狐貉之厚:厚手的狐皮貉皮。??? ⑾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做成,多余的布打成褶缝,不裁掉,故上窄下宽,像帏帐。?? ⑿杀(shài):去掉,剪裁。?? ⒀玄冠:黑色的礼帽。羔裘、玄冠都是黑色的,古代用作吉服,故不能穿戴它去吊丧。吊丧要穿白色丧服。?? ⒁吉月:每月初一。
【语译】
孔子不用青透红或黑里透红颜色做衣领的镶边,不用红色和紫色的布做平时家居穿的便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麻布单衣时,一定穿在内衣的外面。冬天,穿黑色的羔羊皮袍,外面是配黑色的罩衣;穿白色的小鹿皮袍,则配白色的罩衣;穿黄色的狐皮袍,则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长一些,但右边的袖子短一点。睡衣一定要有的,它的长度是一身半,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服丧期满以后,任其佩戴各种饰品。除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外,其它衣裳一定要剪裁掉多余的布。不穿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黑色的礼帽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拜国君。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的衣着服饰。
宋吕大临《论语解》说:“言孔子衣服之变”。因变化繁复,孔子服饰呈三大特点:
第一,品类繁多。有礼服、便装;夏有麻衣、冬有皮袍、外有罩衣、内有衬衣、丧有丧服、寝有睡衣、行有便衣、坐有皮垫、入朝有礼服,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第二,色彩协调,“缁衣,羔裘。”黑色罩衣配紫色羔羊皮袍,“素衣,麑裘。”白色罩衣配小鹿皮袍,“黄衣,狐裘。”黄色罩衣配狐貉皮袍,更有趣的是天青色和铁红色不能做衣服的装饰品。红色、紫色布料不能做便装。“恶紫之乱朱。”服饰色彩雅静而又协调,变化多姿而又符合礼制。梁?刘勰说:“正采耀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五色杂而成黼黻。”
第三,规定严格。孔子服饰变化之繁,也因礼制规则之多,①是色彩上的规定“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缁衣羔裘”类,皆属色彩上的规定。②时间上的规定。冬夏、春秋四季变化。夏天“袗絺綌”,冬天“羔裘,狐貉”。③行动上的规定。坐“狐貉之厚以居”用狐貉的厚皮做坐垫。寝,“必有寝衣”;行,“必朝服而朝。”④尺寸上的规定。“亵裘长,短右袂。”家居皮袍比较长,便于干活,右边的袖子要短,“寝衣”,“长一身有半”,睡衣要比身体长二分之一。⑤丧前丧后的规定。“去丧,无所有配。”丧必哀,丧前必须除去一切装饰品,丧后可配各类装饰。
诸多规定,令人目不暇接。今天出门应对礼仪没有如此繁杂,规定没有如此详细,但孔子对礼制的一丝不苟,对生活严谨认真的态度,对细节的考究,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这个民族向来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民族。当今之世,国民个性懈怠懒散,随意马虎,极缺规则意识,是否也可从细节小处做起,学一学我们的古人,学其精髓,而不是学其枝节。
【原文】
10.6齐①,必有明衣②,布。齐必变食③,居必迁坐④。
【注释】
①齐:(zāi)通“斋”,斋戒。古人祭祀前必须斋戒,斋戒前必须沐浴。?? ②明衣:沐浴后穿的浴衣。?? ③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荤,不吃葱、韭、蒜等浓厚气味的菜蔬。? ④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居。
【语译】
孔子沐浴斋戒时,必先准备好用布做的浴衣。斋戒时,一定要改变日常的饮食,住宿也要回避女眷,由内室改迁到外室去。
【解读】
本章与后两章,构成一个整体,本章在前后章次中属过渡章节。“齐,必有明衣。”“齐” 即“斋”,“明衣”,即沐浴时之衣,斋戒要焚香沐浴,一定要穿浴衣,并且要用俭朴的布料做成的衣服,“齐必有明衣”句承上章。“齐必变食,居必迁坐。”斋戒一定要改变饮食,迁移卧食,夫妻分居。“斋必变食。”启下章,下章谈斋戒饮食。以“变食”为主体内容。
【原文】
10.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①,食饐而餲②,鱼馁而肉败③,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④,不食。不时⑤,不食。割不正⑥,不食。不得其酱⑦,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⑧。唯酒无量,不及乱⑨。沽酒市脯⑩,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
①脍(kuài):切细的牛羊鱼肉。??? ②饐餲(yì aì):指放久,变馊臭了的食物,程度上有区别。? ③馁(něi):鱼腐烂。败:肉腐烂。这里都指不新鲜。??? ④失饪(rèn):指烹调得不好。饪:烹调。?? ⑤不时:指有关祭祀规定的时间。 ? ⑥割不正:古人宰杀牛羊时,分解肢体有一定的分法。不合指定分法的叫割不正。?? ⑦不得其酱:吃不同的肉食要用不同的佐料酱醋等,不得其酱:指所食的东西与作料的酱等不相配。??? ⑧气(jì):通“既”。《说文》:“小食也。”指饮食适可而止。?? ⑨乱:神志错迷,指酒醉。?? ⑩脯(fǔ):熟肉干。撤:同撤。
【语译】
孔子饮食的习惯是粮食舂得愈精愈好,鱼、肉切得愈细愈好。食物放久变了味,鱼和肉不新鲜,都不吃。食物的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得不当,不吃。不是时鲜菜蔬,不吃。刀工不规则,不吃。作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尽管很多,但不能吃得超过主食。酒不限制,但不能喝醉乱性。从市场上买来的酒和熟肉干,也是不吃的。不撤姜末的食物唯有不多吃。
【解读】
本章讲祭祀期间的饮食。
本章句式均是“不”字句,“不厌”2句,“不食”8句,“不使胜食”、“不及乱”、“不多食”3句,这不吃,那不吃,要求苛细严谨。孔子对饮食如此苛细严格的要求,俨然一位世之罕见的美食家,与孔子一向提倡的教诲格格不入,如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又说“饭疏食,饮水,乐在其中。”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自相矛盾,是否孔子对别人要求是一套,对自己要求又是一套呢?前人对此章解释,也因替圣人讳,曲尽其意,想方设法从各个角度为之解释,使许多意义本来十分显豁的,变得晦暗起来了。
笔者以为“乡党”全篇全记载一个“礼”字,言语之礼,傧相之礼,入朝之礼,出使之礼,服饰之礼,饮食之礼,事君之礼等等。本章当是饮食之礼,问题在于这是何时的饮食之礼。接上章看,“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斋必变食”,讲的就是斋戒祭祀,“变食”即变祭祀之食。本章顺接“变食”而言,当是宗庙祭祀饮食之礼。不论是从全篇内容看,还是从前后章次看,抑或是从孔子一向俭身而行的品德来看,本章讲的均是祭礼之饮食,供奉先祖,致其诚敬,饮食严格,当是诚敬尽哀之表现,非闲居饮食之习惯,也非闲居之饮食。
本章可分三类:
第一、两“不厌”。讲究祭祀食物的精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大米要舂得精白,面粉要磨得精细,鱼肉要切得细碎,烹饪要精致,因为祭祀所用,必须讲究。
第二、八“不食”:①坏透了的不食。“食饐而餲,鱼馁而内败。”食物经久而腐败变味变质,这是食物的重度腐败,从里到外都已坏透,坚决不食。②表面坏了的不食。“色恶不食。”食物腐败变质,一般是由外而内,“色恶”,表皮坏了,内部可能没有坏透,去皮留核似乎可食;从祭祀精洁角度讲,表皮已坏,即为不洁之物,对先祖不恭。③内核坏了。有的食物表面完好无损,它的腐烂是由内而外,内部完全坏了,仅从气味中表现出来,“臭恶不食。”气味难闻的食物一般是由内而外的腐败,祭祀时也为不洁之物。④半生不熟的。“失饪”,即烹饪中未煮熟的食物。⑤“不时,不食。”朱熹认为是指不成熟的果实,郑玄认为是不到规定进餐的时间,“非朝夕日中之食。”均依据不足。笔者认为“时”是指祭祀规定的时间,不到祭祀规范要求的时间不食。“不时”,同时也是“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也。”“不时”就是超过三日的食物,不去吃了。不假繁引,勿须繁证,纳入祭祀这个系列过程中,“不时”之含义则皎然明白。包括前①至④所认定“不食”的内容,均因超过规定的时间而腐败或变色或变味。⑥“割不正,不食。”按祭祀礼制规定切割方正,合乎尽寸,否则不祀不食。⑦ “沽酒市脯,不食。”讲的也是祭祀用酒讲究新酿之酒,用肉讲究新鲜之肉。市井之酒,多已陈旧,干脯也已失鲜,皆不是祭祀之酒肉。⑧“不得其酱,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祭祀先祖,“祭神如神在。”必须有酱醋调料等美味,以表敬诚,不得虚以应付。
第三、限肉限酒。“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祭肉不能吃得太多,祭酒可以尽情尽量喝,因祭祀先祖,以表哀痛,但不能醉而失态,失态则不敬。
另外,关于“不食”,可分三种情况:①“可供可食”;②可供而不可食;③不可供亦不可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越精细越好,属于既可供又可食。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色恶,臭恶。“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属因供久变质而不能食。属可供亦不可食。
失饪,割不正,不得其酱,不撤姜食,因不合礼制,属不可供不可食。
“沽酒市脯”因不新鲜而不可供不可食。
“唯酒无量,不及乱”,自酿新酒可供可食,但不及乱。“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各类供肉虽多,不能过量。酒和肉属于既可供又可食,但要限量。
“不时”一解不到祭祀规定时间,不供不食;二解超过可食之时间供而不食,两解可同时有效。
【原文】
10.8祭于公①,不宿肉②。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
①祭于公:即助君参加公祭。古代,大夫、士都有助君祭祀之礼。?? ②不宿肉:不使祭肉过夜。宿,使动用法。古代,天子、诸候祭祀时,当天清晨宰杀牲畜,然后举行祭典。第二天又祭,叫绎祭。绎祭完后,参加祭祀的人都可以领到一份胙(祭肉)。但这些肉已经放了两天,所以拿回家必须立即吃掉或送人,以表示不亵渎鬼神。
【语译】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分得的祭肉,不过夜就处理掉。祭祀用的肉保存也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能吃了。
【解读】
本章照应前一章,是上章的总收。谈前章10种物品“不食”的原因。皆因超过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上章不论是“饐”、“餲”、“馁”、“败”,还是“色恶”、“臭恶”均属“出三日”、“不时”之食物,皆在“不食之”之列。
事实上,从“齐必有明衣”到“食不厌精”到“祭于公”,三节应归为一章。首节总起,次节分述,末节总收,因前人多将其断开,作者解读分析时,将其归在一起,但章次却仍其旧,以保持原貌,有益于方家辨识。
【原文】
10.9食不语,寝不言。
【语译】
孔子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
【解读】
皆是祭祀其间的要求。吃饭不说话,睡觉不言谈,均是祭祀期间表示严肃哀恸而作的要求,非素行日常的要求。
【原文】
10.10虽疏食菜羹①,必祭②,必齐如也③。
【注释】
① 疏食:粗糙的米饭。??? ② 祭:这种祭是食前将席上各种食品拿出少许,祭古代最初发明饮食的人。?? ③ 齐(zāi)如:像斋戒一样,恭敬而严肃。
【语译】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孔子临吃之前)也必须先祭一祭(最初发明饮食的人)。而且祭祀时一定严肃恭敬。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的感恩之举。
饮水思源,感谢自然的恩赐,感谢天帝的恩赐,感谢发明食物的列祖列宗先辈大人的恩赐。人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即使是糙米粗食,青菜汤羹,一定要有斋戒时一样的虔诚、恭敬、畏惧、感激之心。人若没有感恩之心,便只会索取,向他人索取、向社会索取、向自然索取、向一切可以索取之人之物索取。人类若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则一定会有将大自然索取完竭的一天。
【原文】
10.11席不正,不坐。
【语译】
坐席放得不端正,孔子不坐。
【解读】
祭祀之礼的要求。古人席地而坐,席不铺正,不合于礼,故孔子不坐。正席表示虔诚、恭敬。
【原文】
10.12乡人饮酒,杖者出①,斯出矣。
【注释】
① 杖者:扶拐杖的人,指60岁以上的老人。这是个者字结构,名词性质。
【语译】
同本乡人一块饮宴,孔子要等老年人都离开了,自己才离席出来。
【解读】
本章记载散席对长者的礼节。
“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立,幼勿座。”弟子规的要求源于孔子对礼制的要求,饮酒散场,? 一定要拄拐杖的老人先离席,一是因为年长者唇摇齿落,肠胃不好,饮食必慢,二是因为对年长者的尊重,强调礼之尊卑长幼的顺序,故“杖者出,斯出矣”。
【原文】
10.13乡人傩①,朝服而立于阼阶②。
【注释】
① 傩(nuó):古人敬神、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 ② 阼(zuò)阶: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主人立在这里欢迎客人。
【语译】
本乡人举行迎神驱鬼的仪式时,孔子便穿着朝服,站在东面的台阶上(迎接宾客)。
【解读】
本章记载乡人驱逐疫鬼的祭祀活动。
“朝服”,盛装出行,表示对祭祀诚敬之心。“立于阼阶”,傩祭,难免有扰杂狎戏不够庄重之处,可远观而不可近狎。盛装示敬,立阶示庄。王夫之《四书训义》:
以君子而与乡人处,非易易也。非予之以近情,则无以导其和,而非示之以节,而不与同流,则无以作其肃。观于圣人而得其妙用焉。乡人之有饮酒与傩,则先王以一张一弛而为近情之事以和之者也。然此二者之必至于狎乱而若狂,先王亦无以禁之。乃夫子于乡人之饮酒,则惟修敬长之礼,视杖者以为度。杖者未出而不出,无妨于同乐,而吾以敬老故留也。杖者出而斯出,不与子弟同其狎,则自此以后,皆付之不见不闻。乡人之情得,而君子之威亦全矣。于傩也,则示以国典之当敬,朝服以自饰其容,立于阼阶,以示神人之有主,则傩者虽有扰杂狎戏之为,而懔然于国家之大典,以有所惮于君子之前,而不至于乱。夫然则乡人谓我以贤智临之而不合于俗不可也,谓君子之可与俗谐,而无忌惮之情形不妨令君子之见之,而抑不能也。既以自处者尽善,而移风易俗之妙用亦在焉。呜呼!不可及已。
【原文】
10.14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语译】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在送别受托者时,一定要一拜再拜。
【解读】
拜远不拜近,拜疏不拜亲,后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拜祭肉不拜车马,均属交友之礼。
【原文】
10.15康子馈药①,拜而受之。曰:“丘未达②。不敢尝。”
【注释】
① 康子:即季康子,姓季孙,名肥。鲁哀公时为正卿。馈:赠送。??? ② 达:通达,了解。
【语译】
季康子赠送药给孔子,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但却说:“我对这药的药性不了解,不敢尝它。”
【解读】
这段文字并无深义,前人研究有两段意见相佐的争论,颇有情趣,抄录以飨读者。
朱熹《四书集注》:
大夫有赐,拜而受之,礼也。未达不敢尝,谨疾也。必告之,直也。’此一节记孔子与人交之诚意。
陈天祥《四书辨疑》:
君赐食,盖熟食也,故可先尝。赐腥则亦不尝矣。夫药性有万殊?服食之法,制造不一,尤无未熟先尝之理。又无迫使面尝之命,何必告之如是邪?且康子以善意馈药,既已受之,亦当善其辞意以答之,今乃自以曲防疑人之心,告其来使,阻定不服其药,虚人之赐,孰甚于此?康子闻之,非惭即怒。便如康子宽厚能容,而己之为人,是何道理?杨氏以必告为直,圣人之直,恐不如此。 【原文】
10.16厩焚①。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
【注释】
① 厩(jiù):马棚。
【语译】
马棚失了火。孔子上朝回来听说后便问道:“伤了人没有?”没有问马。
【解读】
本章有两种断句方式,表现孔子两种思想.
一是仁人而爱物,将“不”字连上,读为“否”,“伤人乎否”,问马,意即,先问人,后问马。
二是重人而轻物,即“伤人乎?不问马。”以人为本,问人不问马。前一种解释,与佛教观点趋于一致。重视一切生命,万物皆有灵性,都在保护关爱之列。后一种而重人而轻物,笔者以为更接近孔子思想的真实,子贡曾经想撤掉祭祀用的羊,孔子则不同意,“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礼重而羊轻,这里人重马轻也当是顺理成章之事。
【原文】
10.17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①,必熟而荐之②。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③。
【注释】
① 腥:指生肉。?? ② 荐:供奉,进奉。这种供奉,不是祭祀。?? ③ 饭:吃饭,这里指尝一尝饭食。名词活用作动词。“先饭”是一种礼节,一般都是膳夫先尝,国君后吃。臣子侍食时,也都要先尝尝。
【语译】
君主赐给熟食,孔子一定坐正后先尝一尝。君主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供奉祖先。君主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陪侍君主吃饭,在君主饭前祭礼的时候,自己一定抢先替国君尝一尝饭食。
【解读】
本章讲君赐食,臣受食之礼。熟食,正席先尝,生食,熟而荐之,活物,受而畜之。侍食于君,国君祭祀,先而尝之。不论是熟食,生食,活物,均分而“礼”之。
【原文】
10.18疾,君视之,东首①,加朝服,拖绅②。
【注释】
① 东首:头朝东。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古人卧榻一般摆在户窗的西面。国君从东边台阶走上来(东阶即阼阶,平时为主人的位向,国君是全国的主人,故来时从东阶上),所以孔子头朝东迎接他。?? ② 绅:束在腰间的大带子,束后,仍有一节垂下来。
【语译】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头朝东(躺在床上),把朝服盖在身上,再把束在腰间的长带子加在礼服上拖垂下来。
【解读】
本章讲君视臣,臣受视之礼。
孔子真是“礼”的身体力行的忠实的执行者,一丝不苟,连病得不能起床时,国君来探视他,他头朝东,朝服加盖其身,克谨克慎,纤毫毕具,绝不马虎。朱熹注:“东首以受生气也。卧病不能著衣束带,又不可以亵服见君,故加朝服于身,又引大带于上也。”
【原文】
10.19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语译】
国君召见,孔子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了。
【解读】
本章讲君命臣,臣受命之礼。
皇侃《论语义疏》:
谓君有命召见孔子时也。君尊命重,故得召,不俟驾车而即徒趋而往也。大夫不可徒行,故后人驾车而随之使乘之也。
【原文】
10.20入太庙,每事问。
【语译】
进了太庙,每件事情都询问。
【解读】
见《八佾篇》重出,有人认为《八佾篇》就一时一事而言,本章就一贯行事而言,前者记“点”,后者记“面”。文重意不重。
【原文】
10.21朋友死,无所归①,曰:“于我殡②。”
【注释】
① 所归:所字结构,名词性质,即没有归宿地。这里指没有亲人收殓。?? ② 殡:停放棺柩,等待埋葬叫“殡”。这里指办理一切丧葬事务。
【语译】
朋友死了,没有亲人收殓,孔子说:“由我来负责丧事。”
【解读】
孔子是“善终”的典范。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人忠”,“交而信”,唐?魏征说:“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诗经》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与朋友交往,一个好的开始是没有问题,但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却很少,尤其是朋友死后无所归葬的时候,更是表现出对朋友的忠诚,交往的信誉。孔子到底不同众生,义无返顾,“于我殡。”由我来安葬吧!朋友去世了,参加一下追悼会是可以的,但要操持安葬工作,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养生送死乃人生大事,其操持难度可以想见。孔子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善始”,而且“善终”。善终难于善始。孔子的确是我们善终的典范,难怪孟子说:“始条理者,智之事;终条理者,圣之事。”能够让音乐的节奏条理结束而完善的,是圣人的事情。孔子善终,乃千秋圣人。
【原文】
10.22朋友之馈①,虽车马,非祭肉,不拜②。
【注释】
① 馈:指馈赠之物。这里作名词用。??? ② 不拜:不行拜谢之礼。这是因为朋友之间有通财之谊,孔子非常注意朋友间这种交谊,所以即使是车马等重物,接受时也不拜。而转赠国君赐的祭肉自然要拜。就是朋友送的家祭祭肉,因为是敬他们祖先的,也是要拜的。
【语译】
朋友赠送的礼品,即使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都不行拜祭之礼。
【解读】
本章讲馈赠之礼。
拜祭肉,不拜车马,拜祖考,不拜朋友。礼以尊卑长幼之序为重,不因财物轻重而改变,这就是原则,这就是分寸,这就是孔子的交友之道。
【原文】
10.23寝不尸①,居不容②。
【注释】
① 尸:像尸体一样直挺着四肢。名词活用作动词。??? ② 居:居处,家居。 容:容仪。这里指注重容仪。名词活用作动词,有的版本作“客”。不容:指不必像参加祭祀和接见宾客一样仪态端庄严肃。
【语译】
孔子睡觉时,不像尸体一样直挺着四肢。平日家居时,也不像参加祭祀和接见宾客一样仪态端庄严肃。
【解读】
本章记孔子坐卧之礼。
朱熹注:“尸,谓偃卧似死人也。居,居家。容,容仪。范氏曰:‘寝不尸,非恶其类于死也,惰慢之气不设于身体,虽舒布其四体,而亦未尝肆耳。居不容,非惰也,但不若奉祭祀见宾客而已,申申夭夭是也。’
【原文】
10.24见齐衰者①,虽狎②,必变。见冕者与瞽者③,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④负版者。有盛馔⑤,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注释】
① 齐衰(zǐ cùi)者:穿着孝服的人。齐,通“斋”,衰,丧服。②狎(xiá):亲近,亲密。冕者:戴着礼帽的人,多指大夫。? ③ 瞽者:盲人(多指担任乐官的盲人)。? ④ 式:同轼,车前横木。作动词用,指低头俯身,双手伏在车横木上,表示敬意。 ⑤? 盛馔(zhuàn):丰盛的筵席。
【语译】
孔子看见穿孝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也一定使态度变得严肃起来(表示哀悼)。看见戴着礼帽的官员和担任乐官的盲人,即使是很熟悉,也一定很有礼貌(表示尊敬)。孔子在乘车途中遇见拿着死人衣物的人,一定要微微俯身,手扶在车前横木上(表示同情)。看见背着国家疆域图籍的人也一定要俯身,手扶在车前横木上(以表示敬意)。(孔子做客时)如有丰盛的筵席,一定要改变神色站立起来(以表感谢)。遇见疾雷、大风,孔子也一定改变神色(以表示对上天的敬畏)。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容貌之变,行走之礼。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三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孔子行路“见齐衰者”,见“凶服者”,必变色以礼之,以表恻隐矜悯之心。“见冕者”,见“瞽者”,“负版者”,“盛馔”时,“迅雷风烈”时,必变色以“礼”之,以表敬畏恭敬之心,变与不变,矜与不矜,敬与不敬,乃是非羞恶之心,羞恶表现于内,是非表现于外。孟子又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也,我固有之也。”容貌之变,行走之礼,不是由外强行给予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一切礼仪,皆出自于心。“心是身主,身是心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善行于内,礼仪行于外。
【原文】
10.25升车,必正立,执绥①。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注释】
① 绥(suí):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语译】
孔子上车时,一定先立直站好,然后攀着扶手带上车。坐在车中,不由里面回看外面,不急于讲话,不指指划划。
【解读】
本章记孔子乘车,一讲安全,二讲礼貌。
“正立执绥。”脚正立,手执绥,保证安全。个人安全,即他人安定,“车中不内顾,”因车小人多,东张西望,四面环顾,显得轻佻。“不疾言。”不高声讲话,妨碍他人。“不亲指。”指指点点,旁若无人,轻佻而轻狂,车中一切动作全是为他人着想,“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关系。孔子举手投足都想着别人,心里都装着他人。今之国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公共汽车之上,大声疾呼,高谈阔论,“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颐指气使,一派旁若无人之状,遥想孔子,恭谨谦慎之状,能不汗颜吗?
【原文】
10.26色斯举矣①。翔而后集②。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③!”子路共之④,三嗅而作⑤。
【注释】
①色斯举矣色:面部表情。斯:就。举:指高兴的扬眉。? ②集:鸟停留落在树上。?? ③ 时:时机,这里用作动词,懂得时势,见机而作的意思。?? ④ 共(gǒng):通拱。?? ⑤ 嗅:唐石经《论语》 作“戛”(jia夹)。戛,鸟长叫声。作,飞起。
【语译】
孔子高兴的扬了一下眉。看到一只雌雉翱翔而后与其它山雉集而起。于是感慨地说:“山梁上的雌雉能与之集合,真是得其天时啊!真是得其天时啊!”子路(听到孔子的赞叹),便向那群山雉致意,山雉震长叫几声,又飞去。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感慨雌雉因时而动,见机而作。
孔子被后人称为“圣之时者”,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孔子在鲁国为官时,见执政者好女乐而离鲁;在卫国时,见灵公与夫人,宦者同车而离卫;欲西见赵简子,听说舜华等人被杀而不渡黄河。只要发现客观环境稍稍对自己不利,孔子决不留恋,马上抽身而去。孔子周游列国途中,在雌雉的远走避害的举动中看见了自己一生行事的影子,这就是孔子赞扬山梁雌雉的原因所在。子路听到孔子赞扬雌雉具有见机而作的美德,便向雌雉拱手致敬,这不仅表示他对这种美德的认同,也表达了他对老师教诲的尊重,同时,这一动作与子路尊敬师教,稍喜夸张的性格也是相吻合的。
注:此解读引自《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张松辉先生“关于《论语》中的两条注释”一文。
范文四:安德义论语解读9——子罕篇第九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罕篇第九
【题解】
本篇篇名取“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句“子罕”两字为篇名。
上篇谈先圣,本篇谈至圣,先圣即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至圣即孔子,本篇谈至圣的德与行。大体从四个方面谈。
一、谈孔子的谦虚谨慎。具体的有孔子的慎言、慎名、慎礼、慎绝。慎言,即“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慎名即“达巷党人”章。慎礼有三章,麻冕之礼,从众不苟简,齐衰之礼,与人恭敬谦和,弟子行诈伪之事,孔子正真伪之礼。慎绝则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二、谈孔子的才能学艺。具体的有孔子的多学,多知,多能,多艺。多学,有“天降斯文于我,文不在兹乎?“仰钻瞻忽”之学,浩瀚无边。多知,叩两端而获知。多能,多能鄙事是一能;出事公卿,入事父兄是二能;正乐,使“雅颂各得其所”,是三能。多艺,我不被任用,“故艺”。
三、谈孔子劝学励学。劝学,“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励学,“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语之而不惰者。”“夺帅不夺志。”
四、谈孔子的哲学思想。如“凤鸟不至”,“逝者如斯夫”,“苗而不秀”,“后生可畏”,“岁寒知松柏”。“仁”,“智”,“勇”,均为孔子之哲学。 “未见好德如好色”,共学、适、道、与立、与权之变化,归隐之想,唐棣之思等等。
【原文】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注释】
①罕:稀少。 ②利:功利。? ③与:此处指称许、赞同。
【语译】
孔子很少谈为何牟利,却称许天命和仁爱。
【解读】
本章谈“利”、“命”、“仁”。因“利”字意见较为一致,无大分歧,“命”、“仁”分歧颇大,搜罗前贤,略有四说:一、罕言说;二、多言说;三、赞成说;四、赞许说。
一、罕言说。诸如魏?何晏,唐?皇侃,宋?朱熹,均持此说。何晏《论语集解》:“罕者,希也。利者,义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寡能及之,故希言也。”皇侃《论语义疏》:“言者,说也。利者,天道元亨,利万物者也。与者,言语许与之也。命,天命,穷通夭寿之目也。仁者恻隐济众,行之盛者也。弟子记孔子为教化所希言,及所希许与人者也。所以然者,利是元亨利贞之道也,百姓日用而不知,其理玄绝,故孔子希言也。命是人禀天而生,其道难测,又好恶不同,若逆向人说,则伤动人情,故孔子希说与人也。仁是行盛,非中人所能,故亦希说与人也。然希者非都绝之称,亦有时而言与人也。”朱熹《论语集注》:“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今人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同意“罕言说”,他说:“我则以为《论语》中讲仁虽多,但一方面多是和别人问答之词,另一方面仁又是孔门最高的道德标准,正因为少谈,孔子偶一谈到,便有记载,不能以记载的多便推论孔子谈得也多。孔子平生所言,自然千万倍于《论语》所记载的,《论语》出现孔子论‘仁’之处,若用来和所有孔子平生之言相比,可能还是少的。”
第二种多言说。认为孔子很少言利,而最多谈的是“命”与“仁”。近人康有为主此说。他根据《礼记?曾子问》:“称‘孔子与老聃助祭于巷党’巷党是鲁地,下章‘达巷党人’之‘达’应属此章,故应断句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意思是“孔子最少言莫如利,最通达多言者莫如命与仁。”(近人康有为《论语注》)
第三种赞成说。认为孔子很少谈利,却赞成命与仁。金?王若虚、清?史绳祖主此说。金?王若虚《误谬杂辨》中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许也,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到利,却赞成命,赞成仁。清?史绳祖《学斋佔毕》说:“子罕言利者,独利而已,当以此四字为一句,作一义。曰命曰仁,皆平日所深与,此当别作一义。‘与’如‘吾与点也’、‘吾不与也’等字之义。”
第四种赞许说。认为所谓罕言仁者,乃不轻许人以仁之意。清?阮元、近人杨树达主此说。清?阮元《论语?论仁篇》说:“孔子言仁者详矣,曷为罕言也?所谓罕言者,孔子每谦不敢自居于仁,亦不轻以仁许人也。”近人杨树达《论语疏证》说:“《论语》一书言仁者不一而足,夫子言仁非罕也。所谓罕言仁者,乃不轻许人以仁之意。与罕言利命之义似不同。”
以上各说,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均有扞格难通之处,笔者不揣浅陋,试论如下。
本章谈“利”、“命”、“仁”,文辞简古,前贤多方探索,歧解纷呈。多因未能注意其中一个极为普通却又至为关键的字,即“与”字。
“与”在先秦语言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动词,它有赞许、赞赏、许可、同意等含义。当使用赞许、赞赏含义时,它所赞许的内容只是部分赞许,其中同时包括有部分不赞同,也就是说“与”这个词在用于赞赏时,是部分肯定,部分否定,如: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篇》
其中的“与”字,含义十分明确,赞许童子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赞成他的“洁己以进”,不去理睬他过去的行为。“与”字表示部分赞成,部分不赞成。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先进篇》”
孔子说:“赞扬言论笃实的人,但要辨识他是君子呢?还是外表庄重的人呢?”
“论笃是与”即“与论笃”,“与”,赞扬。赞扬言论笃实者。但要区别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者,意即部分赞扬,部分否定,不能“以言举人”。
尤其有趣的是《论语?先进篇》众弟子侍坐述志章,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说:“吾与点也。”我赞赏曾点的观点。曾点是一介狂生,弟子述志,他在一旁弹琴,本身就有一些狂放不羁,孔子为什么赞扬他。前人争论颇为激烈,朱熹早年说他“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颇有圣人气象”,晚年忽儿又后悔“不改此节注,留后学病根。”早年肯定曾点其尧舜气象亦为不错,晚年否定其尧舜气象亦为不错,因为“与”字之肯定只有一部分,否定亦只是一部分,朱熹忽儿肯定,忽儿否定,亦是未解“与”字含义的双重性。
“与”字“赞赏”含义的双重性,即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在用于言说时,也只是部分说,部分不说,尤其是用于“罕言”的背景下,更是如此,“罕言”不是不说,而是少说,“言利”和“与命”、“与仁”到底肯定了什么,又否定了什么?
“利”有两个含义:一是合义之利,二是非义之利。
“命”有两个含义:一是可知之命,二是不可知之命。
“仁”有两大分野:一是仁之易,二是仁之难。
罕言即谈合义之利,不谈非义之利,“与命”即只谈可知之命,不谈不可知之命,“与仁”则只谈仁之易,不谈仁之难,分述如下:
一、“言利”。孔子所谈亦不在少数,如:“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篇》)“见得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邦有道,贫且贱,耻。”(《泰伯篇》)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篇》)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先进篇》)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篇》)等等。诸如“富而后教”的观点,无一不在谈利,所谓罕言者,谈之甚少,不是不谈,只是不谈非义之利,不可得之利。
二、“与命”。命有两种,一是可知之命,二是不可知之命。
康有为在《论语注》中所注之“命”,均是“可知之命”。
考之论语,孔子言命仁至多,曰“五十而知天命”,曰“死生有命”,曰“赐不受命”,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其卒章更大声疾呼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易》言乐天知命,故不忧。穷理尽性,以致于命。子思述之曰:“居易俟命,大德必受命。”孟子述之曰:“得之不得曰有命”,“莫非命也,顺受其正”,“知命者不立崖墙之下”,“得之有命,性也有命”。庄子述之曰:“父母岂欲我如是哉?天地岂欲我如是哉?然而至此者,命也夫。”杨子述之为《力命篇》,《孝经》纬述三命曰:“善恶报也。”此为孔子大义。以令人安处善,乐循理,足以自得,安分无求。常教人者,征群经传,难以悉数。
不可知之命,孔子则不谈,或少谈,如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篇》又如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篇》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述而篇》)“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均是对“不可知命”的处理方式――存而不论。
尤其是《说苑?辨物》中记载子贡请教“灵魂有无”的问题:
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
孔子回答子贡“有知无知”的问题,即属于“与命”而不谈的那一部分。
三、“与仁。”有关“仁”,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仅《论语》一书所谈即有109次。如果说“仁”仍属“罕言”,实觉不妥,事实上是孔子对仁的阐述包括:仁的定义:“曰,爱人”,曰“泛爱众”;仁的运用有:
学仁。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辅仁。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篇》)为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篇》)蹈仁:“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卫灵公篇》)里仁。“里仁为美。”(《里仁篇》)友仁。“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篇》)当仁。“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志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篇》)安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篇》)成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仁的效果。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乡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孟子?离娄篇》)仁之德。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篇》)仁之度。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篇》)仁的运用有难易之分,孔子讲仁之易却不讲仁之难。仁之易。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篇》)孔子又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篇》)
孔子关于实行仁的艰难,几乎一言不发。比如中庸之难,孔子却谈的很多,子思在《中庸》一书中记载孔子所谈颇多,如“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又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庸之难孔子谈的无以复加,然而对“ 仁之难”却不置一词,仅仅谈到自己不敢以仁自居或自许,“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当然,我们可以从孔子极少用“仁”称许弟子或众人,可以判断其仁之难,但他毕竟没有从正面去述说“仁之难”,若孔子从正面去述说“仁”之难,那么,仁道的推行也就更难了。所以孔子平生多谈仁的方方面面,却极少或不谈仁之难,“仁之难”即是孔子“与仁”而不谈的那一部分。
另外,从《论语》一书中多项并列的句法关系角度来看,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②子不语怪、力、乱、神。③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④子之所慎:斋、战、疾。所列各项均是平列关系,独独本章似平非平,似列非列,孔门弟子为什么不采用“子罕言利、命、仁”这种平列结构,而中间平添两个“与”字,他们深谙“与”字双重含义的特殊性,这也正是孔门弟子的高妙之处。
【原文】
9.2达巷党人曰①:“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②。”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①达巷党人:达巷,地名。党,乡党、里巷之人。??②无所成名:没有可以树立名声的专长。
【语译】
达巷地方的人说:“孔子伟大啊!学问渊博而不是靠专门的技能成名。”孔子知道后,对弟子们说:“我靠什么专能呢?是驾车之术呢?还是射箭之术呢?我还是靠驾车之术吧。”
【解读】
本章记载表现了孔子乐观愉快胸襟坦荡的品德。
本章不必穿凿太深,孔子听到达巷人对他“学问广博而无专精之技艺”的评价。是用一种幽默调侃自嘲的语气作为回答,并无深意。你看孔子先用一个疑问句“吾何执?”我掌握了什么技艺呢?接着用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问句,既作前一句的回答,又是后一句的设问。孔子自问自答:“吾执御?”我驾车好了,风趣幽默之至,我们不必板着脸孔读圣贤书,又如孔子说:“如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从之。”也是一种幽默,我们要理解孔子博大精深,义理玄深的一面;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活泼洒脱幽默,爱开玩笑、胸襟坦荡乐观的孔子。
【原文】
9.3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③;吾从众。拜下④,礼也。今拜乎上⑤,泰也⑥;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①麻冕:麻制成的礼帽。做工很细,因而较昂贵。??②纯:黑色的丝。??③俭:省俭。按照规定,麻冕必须用二千四百缕细麻线织成,很费工;而丝质细,容易织成,反而俭省。??④拜下:臣向君主行礼先在堂下磕头叫拜下。??⑤拜上:指臣见君免去先拜下之礼直接上堂拜谒。? ⑥泰:傲慢。
【语译】
孔子说:“用麻冕做礼帽是古礼的要求;现在大家都改用用黑丝,比麻冕节省;我就随俗从众了。(晋见国君)必先在堂下行拜礼,是古礼的要求,现在竟然直接上堂拜谒,这就太过分了。所以虽有违众意,我依然遵从先在堂下行拜的古礼。”
【解读】
本章两句,第一句谈礼服,第二句谈礼仪。礼服从俭,显出俭朴,孔子赞同。礼仪从俭,显出骄慢,孔子不赞同。同是为礼,一则赞同,一则反对,表现出孔子的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之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待天下之事,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绝对的错误,“义”则是惟一衡量事物的标准。朱熹也说:“君子处世,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也。”
【原文】
9.4子绝四:毋意①、毋必、毋固、毋我。
【注释】
①毋意:不凭空猜测。毋:通“无”。意:通“臆”。? ②绝:杜绝、戒掉。
【语译】
孔子戒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要武断专横,不要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解读】
孔子说修身自律要克服四大毛病:不要主观臆断,不要绝对肯定,不要固执否塞,不要唯我独是。按朱熹的说法:“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后。”意必是固我之因,固我是意必之果,反过来,固我是意必之因,意必是固我之果。前两者与后两者互为循环因果,恶性循环,一句话,以自我为中心,心里从不装有他人,更不用说天下国家,孔子深以为自戒自律自绝。
【原文】
9.5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殁,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②,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③;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④!”
【注释】
①畏:拘禁。匡地: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②丧斯文:消灭这一种文化。??③后死者:孔子自称。??④如予何:把我怎么样。如……何,文言文中的凝固结构,对……怎么样。
【语译】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时,满怀戒惧之心的学生说:“文王已经去世了,但他的礼乐文化不还在我这里吗?如果天要丧灭这种礼乐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礼乐文化了。如果天不想丧灭这礼乐文化,那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样呢?”
【解读】
本章的文字表现了孔子临危不惧、乐天知命的胸襟。
子畏于匡,孔子被拘禁在匡地。孔子离开卫国去陈国,经过匡地。匡地的人遭受过鲁国阳虎的暴掠,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似,匡地人错将孔子拘禁了五天。“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表现了孔子临危不惧、乐观豁达的胸襟。
【原文】
9.6太宰问于子贡曰①:“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②,又多能也③。”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④,故多能鄙事⑤。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①太宰:官名,辅佐治理国家,这里具体指谁已难于考证。??②纵:使。? ③多能:多种技能。??④少也贱:小时候贫贱。??⑤鄙事:卑贱技艺。
【语译】
太宰问子贡说:“你们的先生是位圣人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才能呢?”子贡说:“恐怕是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所以让他拥有这多的才能。”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他了解我吗!因我年少时贫贱,所以学会了许多粗鄙的技能。君子难道以多能显名吗?君子才不靠多能哩。”
【解读】
本章谈的是“圣”与“能”的问题,即“圣人”与具体技能的关系问题。所谓圣人,“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圣人应该是大智慧,善于变化,善测万物,更重要的是圣人以天为效法的对象。“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圣人是“恭己南面而天下治。”“无为而无不为。”不需要学习稼穑园圃类的事。也就是说圣人不需要有具体的技能。“圣”与“能”一般说不必兼通而并存,当时盛传孔子为圣人,太宰颇有一些怀疑,于是向子贡询问,孔子是圣人吗?既然是圣人,为什么有这么多普通人才应该具有的才能呢?子贡极力维护孔子的威信:“固天纵之将圣。”圣人本来就是上天成就他的,而且同时又给他许多才能。子贡的回答对了一半,错了一半。孔子知道这些议论后,说:“太宰知我乎?”意思是太宰不知道我,潜台词是你子贡也不知道我,因为我幼年丧父,家境贫贱,多受困扼,迫于生计,学会了许多粗鄙的事情,真正作为“劳心”而“治人”的君子都是不需要这些基本技能,何况圣人呢?“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君子需要这么多技能吗?不需要,“君子谋道不谋食。”
【原文】
9.7牢曰①:“子云,‘吾不试②,故艺。’”
【注释】
①牢:子牢。孔子的学生。??②试:用,任用。
【语译】
子牢说:“先生说过:‘我不能为当世所用,因而就学习、精通了各种技艺’。”
【解读】
“吾少也贱,多鄙事。”地位卑微,故多能鄙事。“吾不试,故艺。”不被任用,故多能多艺。梁?皇侃《论语义疏》引缪协说:“此盖所以多能之义也。言我若见用,将崇本息末,归纯反素,兼爱以忘仁,游艺以去艺,岂唯不多能鄙事而已。”可见孔子多才多艺的原因在于不做官,故能在学习中、实践中积累技艺。不做官,反而成就了他多才多艺的技能。
【原文】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①,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②。”
【注释】
①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②两端:事物的对立面。
【语译】
孔子说:“我有全面的知识吗?其实没有。有位乡下人问我,我对他的问题什么也不知道,于是我就把他所问之事的正反两端逐层进行分析,以求得其中,(答案就出来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谈获取知识的方法。
“吾有知乎哉?”孔子自设“有知”之问,自答以“无知”。与孔子一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以求知”,“乐以忘忧,发愤忘食”,勤学不倦而知识丰富的特点相矛盾。这里的“有知”,“无知”不是指知识的多或少,还是知识的有或无。而是特指对当前所未认识的事物的一种态度,即我对眼前出现的我以前不认识的事物而发出的问话,“我知道吗?”答曰:“我不知道。”孔子再引“鄙夫”问话,鄙夫问话内容孔子蒙后省略,补出即:你是如何获取知识的呢?孔子回答他,“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空空如也”,意即空明虚静,湛然虚灵,不带任何主观成见。“叩其两端而竭焉。”“竭”后省略一“中”字,“两端”即对立矛盾事物的双方,即事物矛盾的对立面。全章意思是不带主观成见,客观地去从事物矛盾的双方去认识事物,逐层分析事物,这就是孔子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和方法,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和方法。另外,“中”是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他包括认识论,方法论,道德论。认识论,有“识中”、“择中”、“竭中”;方法论有“执中”、“用中”、“行中”;道德论有“居中”、“养中”、“守中”。这一章谈的是孔子“中庸”哲学的认识论。
【原文】
9.9子曰:“凤鸟不至①,河不出图②,吾已矣夫③!”
【注释】
①凤鸟:传说中的象征吉祥的神鸟,凤鸟出现便预示天下太平。??②河:黄河。图:指八卦图。传说有圣王出现,黄河中就有龙马背负八卦图出现。??③已矣夫:算了吧。看不到太平盛世的感叹之词。
【语译】
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也不再出现河图了,我这一生行道的冀望看来也要完结了啊!”
【解读】
孔子对宗教神采取的是两可论,无可无不可,似有若无,存而不论。这一章与“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一样,感叹年老力衰,道之不行。透露出天下无道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深的哀怨。
【原文】
9.10子见齐衰者①、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②;过之,必趋③。
【注释】
①齐衰(zǐ cuī):古代用熟麻布做的,下边缝齐的丧服。齐衰,丧服的第二等。第一等为斩衰,系祭天子之丧服,齐衰为王后之丧服。冕衣裳者:穿官服戴礼帽的人。冕:天子、诸侯、卿大夫戴的帽子。衣:上衣。裳:下衣。瞽(gǔ)者:担任乐官的瞎子。??②作:站起来,表示敬意。??③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语译】
孔子见到穿丧服的,着官服的官员以及盲人,即使对方很年青,也一定站起来;如果路经他们身边,必然快步走过。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居丧者、居官者、乐官盲人的礼敬方式。
孔子对隆装丧服、盛装礼服、乐官盲人三类人都表示极大的礼敬,不论长幼,“见之,必作;过之,必趋。”以示尊卑之礼,以表敬位之心。
【原文】
9.11颜渊喟然叹曰①:“仰之弥高②,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③,博我以文④,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如有所立卓尔⑤,虽欲从之,末由⑥也已。”
【注释】
①喟(kuì)然:由衷状。??②弥(mí):越,更加。? ③循循然:有次序的。??④博:使我广博。???⑤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尔:形容词词尾。??⑥末由:没有可走之路。末:无,没有。由:途径,道路。
【语译】
颜回由衷地感叹道:“(夫子的道德学问),愈仰望愈觉得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坚深。看他似在前面,忽尔又到了后面,(难以领会)。夫子循序渐进地引导人,用文献典制来丰富我,用各种礼仪来约束我。我想停止不学也不行,已经竭尽了我的才智,夫子之道似乎仍卓在眼前,虽然想追随攀登,却不知从何举步啊。”
【解读】
本章是颜渊对孔子的赞扬。共有三叹:一叹孔子学问之深,二叹孔子教育之善,三叹弟子入门之难。
第一层: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无边无际,浑然天成。“仰之”如“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又如“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正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越仰越高,高不可攀。“钻之”犹如“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又如“渴操壶杓,就河海而饮之,腹满而去”,不知大地之博厚,江海之广深。“瞻之”,目力之所及,飘飘忽忽,浩渺一片,“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孔子的学问就是如此,无天无地,无上无下,无前无后,无终无始,博无涯际,浩瀚无边。犹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描绘的“道”一样:“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恍惚窈冥,浑然一体,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虚无缥缈,似有若无,似实若虚,博大空虚,这就是老子的道,也是对孔子学问之道的最好描述。
第二层赞扬孔子“由博而约”的教育方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应该说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导引式教学方法,这类方法在《论语》一书中随处可见,如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问。子夏“巧笑美目”之问,均是问答导引式教学法。“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博我以文”,文,即孔门四教之“文”,即以广博的文献知识教导我,启发我,引我登堂入室。“约我以礼。”“礼”即四教之“行”,即社会实践生活方面的内容,礼仪容止,“应对,进退。”“礼”,在孔门教育中地位十分突出,孔子认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在一切美德中都有限定作用。又如“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好学”结合“恭”“慎”“勇”“直”来看,据杨叔达疏证,认为“好学”后均省一“礼”字。六种美德“仁”“知”“信”“直”“勇”“刚”,均应以礼为限度,合而观之,各项美德需返约以礼;“文”与“德”有时在孔子学问中也有交叉关系,也就是说,广博的文献知识也应该以礼来约束。孔子在《雍也篇》也说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学而不约,必畔道也”《后汉书?范升传》。以上谈的是“文博”与“礼约”的关系,其实博而约也是孔子的一种教育方法。
三叹颜回入门之难。子贡盛赞孔子学问高深,以宫墙作比喻,子贡认为自己的墙仅仅“及肩”,可以“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颜渊感喟孔学精深,说“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由”路径也。颜渊“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与子贡“夫子之墙,不得其门而入”意思相同,谈的都是弟子入门之道,行走之道,因其学问之道高深,入门之道也不易,以子贡的聪明,颜回的颖悟,均不得其入门之道,可以想见凡夫俗子入门更难,难怪孔子感叹子路的学问“升堂矣,未入其室”。
【原文】
9.12子疾病①,子路使门人为臣②。病间③,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④!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⑤?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⑥,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①疾:病。病:病情严重。?? ②臣:家臣。大夫家才有家臣,孔子虽做过大夫,但已退位,不应有家臣。子路准备给孔子举行大夫的葬礼,所以让弟子充当家臣。?? ③病间(jiàn):病渐渐好了。间:间隙,指病情减轻。? ④由:仲由,即子路。诈:欺骗。?? ⑤吾谁欺:即“吾欺谁?” 宾语前置句。? ⑥大葬:指大夫的隆重葬礼。
【语译】
孔子病重时,子路将门人弟子分工充作家臣料理后事。病势略有好转的时候,孔子说:“仲由很长时间以来就干这欺诈的事了!我明明没有家臣而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骗天吗?况且,我与其在家臣的侍侯下死去,难道不更宁愿死在你们手里吗?而且,即使我死后不享有卿大夫们的葬礼,难道就会被扔在大路上吗?”
【解读】
本章记载子路诸弟子伪扮家臣而受到孔子批评的行事。
孔子晚年得了重病,弥留之际,子路担心病逝,为了让孔子死得风光,也表弟子敬意,于是用同门弟子扮作家臣。按当时礼制,只有诸侯大夫才能享有“家臣”侍奉的礼制,犹如今天的治丧委员会。孔子50多岁的时候担任过“司空”“司寇”类的大夫职务,晚年退而修书讲学,不在大夫之列,不应享受“家臣”侍奉的待遇。孔子大限之年未到,大病又得以好转,知道子路超越礼制,伪扮家臣,十分恼火,批评言辞极为激烈。“由也行诈也!”一个“诈”字,点出批评的实质。孔子一生恪守信誉,遵守礼制,守信也包括对礼制的遵守。孔子因此痛心疾首,用“诈”字批评弟子,批评子路,是惟一的一次。“诈”的内容是“无臣而为有臣”,批评的理论依据是“吾谁欺?欺天乎!”“谁欺”,首先是自欺,然后是欺人,自欺欺不到,欺人也欺不到,只有“欺天”,天是最不能欺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不欺。“素其位而行。”
接下来孔子用“与其……无宁……”一组表抉选的选择连词,表明他去伪返真的态度,“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意思是与其死在子虚乌有的家臣手中,还不如死在你们这些弟子的手中。让我死得更坦荡安宁。“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是对前一选择句的补充,进一步表明孔子对“行诈”态度的坚决,批评的严厉。
【原文】
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①?求善贾而沽诸②?”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释】
①韫椟(yùn dú):藏在匣子里。韫:收藏。椟:匣子。?? ②贾(gǔ):商人。沽(gū):卖。
【语译】
子贡说:“如果有块美玉在这儿,是装在箱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个好买主卖掉它?”孔子说:“卖掉它!卖掉它!象我就在等待买主。”
【解读】
本章表述了孔子用行舍藏的思想,亦说明了子贡深思善问的特点。
孔子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孔子的思想是经世济民的思想,孔子自己亦是主张积极用世,他亦主张“学而优则仕”,他希望社会能达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境界。他在《子路篇》中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孔子有积极用世的主观用意,但也绝不亢躁轻进,等待时机,善价待贾,“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善问,有时问得迂徐曲折,有时问得鞭僻入里,有时托喻为问,问得巧妙。比如有一次弟子们担心孔子出任卫灵公有损孔子的美名,为了探得孔子的真实心理,子贡主动去用“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去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言在彼,意在此。孔子回答说:“古之贤人也。”子贡又追问一句,有怨气吗?孔子回答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子贡旁敲侧击,从孔子对伯夷叔齐的态度上,他知道了孔子不会侍奉昏君卫灵公。
还有一次,子贡问政,孔子回答他说:“为政有三项基本条件:充足的粮食,充足的部队,百姓信任政府。“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不满足孔子的答话,又逼一句说:“如果被逼毫无办法的时候,三项条件中必须去掉一项,那么,哪一项先去掉。孔子也毫不含糊,也不停顿,就是“去兵”,只剩下两项了,子贡仍不依不饶,又逼一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吧!”物质的可以去掉,精神方面的信誉不能去。
子贡的语言鞭僻入里,层层深入,一问紧一问,善问。本章,子贡打哑谜,托喻以问。双方打起哑谜来了,子贡说:“有美玉在此,藏在玉匣子里,如果有人要买,你卖掉吗?”孔子回答说:“卖掉呀!卖掉呀!我是等待识货的人哩。” 子贡为什么要以玉作为比喻向孔子提问呢?子贡以玉设问,孔子心领神会,也以玉作答?因为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过“君子贵玉而贱珉”(似玉非玉的石头)的问题,孔子回答他:
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粟,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乐矣;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珪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故君子贵之也。(《孔子家语?问玉》)
【原文】
9.14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②,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①九夷:泛指东方的少数民族。??? ②陋:简陋。
【语译】
孔子想要迁到九夷之地去隐居。有人说:“那儿穷困愚味,怎么办?”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还有什么穷困愚昧的呢?”
【解读】
刘禹锡的《陋室铭》即是根据这一思想而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簾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原文】
9.15子曰:“吾自卫反鲁①,然后乐正②。《雅》、《颂》各得其所③。”
【注释】
①反:同“返”。??? ②乐正:使音乐归正。?? ③《雅》《颂》:指乐曲。
【语译】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后,才使音乐得以订正,《雅》和《颂》各章才各得其所。”
【解读】
本章文字说明两点:一、鲁国虽然保持周礼最多,在那时也不完备了;二、乐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回到鲁国,首先修正了《诗经》中的“雅”“颂”部分,将顺序错乱的作了调整。
【原文】
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①,不为酒困②,何有③于我哉?”
【注释】
①勉:尽力。??? ②困:指因酒醉而误事。? ③何有:即“何难之有”的省略。
【语译】
孔子说:“在外则敬事公卿,在家则敬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尽心按礼制去执行,不因酒醉而伤身误事,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的呢?”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谈忠、孝、悌、礼四德。
“出则事公卿。”谈的是“忠”,对上级忠诚,尽心竭力。“入则事父兄。”事父是“孝”,事兄是“悌”。“丧事不敢不勉。”孟懿子问“孝”,孔子答曰:“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丧事极尽心力,仍是谈“孝”,“不为酒困。”孔子在《乡党篇》中又说:“酒不及乱。”酒可以喝,能通经活血,但不能多喝,酒多乱性,性乱则违礼。“不为酒困。”谈的是“礼”。忠事、孝悌、礼敬,这几样事情对孔子来说,没有什么困难,是一个君子必须做到的。
【原文】
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①!不舍昼夜②。”
【注释】
①斯:这。指河水。 夫:语气词。?? ②舍:停留,居住。
【语译】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流逝啊!昼夜不息。”
【解读】
本章是孔子临川而作的哲学思考,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而不分白天黑夜运行不息,犹江湖河流之水,奔腾而去。后人据此而用的“水”论颇多,现抄录一段以供参考。《春秋繁露,山川颂》曰:
“水则源泉混混沄沄(yún水势汹涌的样子),昼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后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循溪谷不迷,或奏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咸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之谓也。
【原文】
9.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语译】
孔子说:“我还没有见到过喜好仁德像喜好美色一样的人呢。”
【解读】
本章孔子谈“好德”之难
人有两个“我”,一个“本我”,一个“超我”,或者说一个是受道德约束的我,一个是放情纵欲的我,“好德”之我,常常不能胜“好色”之我。孔子说“吾未见”,一是说“仁以为己任”,好德很难,二是说“食色性也”,人的本性难移。
【原文】
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①,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②,进,吾往也③。”
【注释】
①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篑,装土的筐子。?? ②虽覆一篑:即使刚刚倒下一筐土。??? ③往:前进。孔子用这段话鼓励学生坚持不懈,不要中途停止。并说明停止或前进都取决于自己。
【语译】
孔子说:“就好像用土堆山一样,只差一筐土就成了。如果停了下来,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像平地,虽然只倒了一筐土,也是要前进,这同样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解读】
本章是孔子谈学习不论起点高低,均应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学习不在乎起点的高低,“为山”,起点在“山”,“平地”,起点在“地”,一则高山,一则大地,中途停止,虽高山亦难济事。不懈努力,虽平地亦可成功。凡事均在坚持,不论学习、工作、事业,均应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为山九仞,巧亏一篑。”停止了,便是半途而废。“止,吾止也。”哪怕一无所有,如一张白纸,一块平地,努力坚持,终成大山,终成美画,“进,吾进也。”进也在己,退也在己,成也在己,败也在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为学由己,为事由己,不必怨天尤人,不必寻找客观。
【原文】
9.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①!”
【注释】
①其:大概。表推测的语气词。
【语译】
孔子说:“听我讲学而从不疲倦的人,大概只有颜回了吧!”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颜回学习态度的赞扬。孔子在《为政篇》中也说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似愚”,因其“语之而不惰”,方可与之“言终日”。“语之不惰”是弟子“学而不厌”;“言终日”是先生“诲人不倦”。一则善学,一则善教,非善学者不能“语之而不惰”,非善教者,不能与之“言终日”而不倦,教学相长,珠联璧合,千秋佳话。
【原文】
9.21子谓颜渊曰①:“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注释】
①谓:评论,谈论。
【语译】
孔子在谈到颜回时说:“难得啊!我只见他努力向上,却未见他止步不前。”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颜回驰而不息精神的赞扬。
颜回去世后,孔子对他大约有两次评价,一次是《雍也篇》中哀公问,弟子中有哪一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对颜回颇有一些偏爱,似乎有些肯定一人,打击一片的嫌疑,但据此亦证明颜回的确是一个“学而不厌”,“语之而不惰”的人。另一次则是本章的评价。“惜乎!”一个“惜”字,深深婉叹之情溢于言表,“惜”的内容是“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本章是从时间和空间上赞扬其好学不止。“不迁怒,不贰过。”是从品德上赞扬他好学,孔门的“学”,大多指品德的修炼。孔子对颜回生前的赞扬颇多,另有叙述。
【原文】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①!秀而不实者有矣夫②!”
【注释】
①苗而不秀:庄稼出苗而不开花。 秀:庄稼吐穗扬花。?? ②秀而不实:开花了没有结果。
【语译】
孔子说:“(我的学生中)就象庄稼只长禾苗却不能吐穗扬花的是有人在的;既能吐穗扬花但不能结实的也是有的啊!”
【解读】
本章是孔子谈善始善终。
苗而秀,秀而实,循序而进,有始而有终;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循序而不进,有始而无终。孔子责其能善始而不能善终,半途而废者。朱熹注说:“谷之始生曰苗,吐花曰秀,成谷曰实,盖学而不至于成有如此者,是以君子责自勉也。”
亦有认为孔子叹颜渊之早夭。
孔子所言当系人生之至理,无须孜孜以求,坐实以解。
【原文】
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①,斯亦不足畏也已。”
【注释】
①无闻:没有名声。
【语译】
孔子说:“年青人成长的势头足以教人畏惧啊,怎么知道后继之人不如现在这些人呢?但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一点名声,那就一点也不值得畏惧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谈后生当勤学。
“后生可畏。”许多版本语译为“后生可怕”,不妥。《广雅》:“畏者,敬也。”后生可畏,应该是“后生可敬”,其含意有二:一是鼓励后辈学须及时,《礼记?学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古诗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另一层意思是年轻人不可轻视,后生年富力强,精力旺盛,记忆力好,其势不可阻挡,后来者常常居上。怎么知道后来者不如我们现在呢?但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学而不厌”,“语之而不惰,言终日不违”类勤奋好学的人,否则,犹如孔子晚年碰到的老同学,他见孔子时盘腿而坐不讲礼貌,孔子用拐杖敲他,并骂他:“幼而不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谓贼”。意思是:“年幼不知道孝梯,长大了毫无贡献,老了还白吃粮食,简直就是害人精。”这类人,即使是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不可能有好名声,也不足以让人敬畏。
【原文】
9.24子曰:“法语之言①,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②,能无说乎③?绎之为贵④。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⑤。”
【注释】
①法语之言:合乎法则的话。??? ②巽(xùn)与之言:谦恭柔顺的话。巽,谦逊,恭敬。与,称许。?? ③说:同“悦”。??? ④绎(yì):分析。 ⑤如之何:凝固结构。怎么样,怎么办。
【语译】
孔子说:“刚直严厉的语言,能不遵从吗?但能照着它去改正才算可贵。动听顺耳的语言,听了能不高兴吗?但能对它详加分析才算可贵。心里高兴而不加分析,表面接受而不改正,那我对他也就没什么办法了。”
【解读】
本章谈的是对错误者批评的两种方法,以及接受批评者的态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在这一章里批评的人就是“过而不改”的家伙。劝谏错误,批评错误,通常用两种方式。
一是“法语之言”,直截了当,单刀直入。用严厉刚直的语言批评他,正义直指,犯错误的人,迫于压力, “能无从乎。”表面上服从,内心并不服从;真正的服从是心服,并付之于行动,“改之为贵。”然而其人,“从而不改。”口服心不服,面从心不从,面改心不改。这是对忠直逆耳之言而采取的阳奉阴违的态度。
另一种方式是“巽与之言”,委婉曲折,恭逊谨敬,隐晦含蓄,“婉言以达旨。”然而他听了却感觉舒畅快乐,“能无悦乎。”高兴快乐却不去分析理解劝谏批评者的微言大义,“说而不绎。”这是对恭敬柔顺之言而采取的顺水推舟的方式。这类人你来硬的,他阳奉阴违;来软的,他稀里糊涂,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刀枪不入,属于“固执否塞”的人。孔子把这类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而不接受教育的人是没有办法的,“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认为无可奈何而又没有办法不可教诲的人还有如下四种:
一、表里不一的人:“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意思是:“狂妄而不正直,幼稚而又不老实,样子诚恳而又不守信用。”
二、不思考不提问的人:“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意思是不知道提问不思考的人。
三、好耍小聪明的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意思是:“成帮结伙,整天闲居,言谈不合道义,好耍小聪明。”
四、好吃懒做的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意思是“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不动脑筋,真难以教诲呀!”
以上四类人,孔子认为是“困而不学”,“下愚不移”的人。都是属于难以教诲而又无可奈何的人。
【原文】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语译】
孔子说:“要把忠和信作为人的根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失不要害怕改正。”
【解读】
这段话重出,见《学而》第八章。重出的目的在于强调“过则无惮改”,借以提示“法语之言”章的主题。
【原文】
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①,匹夫不可夺志也②。”
【注释】
①三军:周代诸侯大国有三军,这里代指军队。夺:改变。? ②匹夫:一个普通的人。
【语译】
孔子说:“三军之帅可以被俘虏,而男子汉的志向却是不可以强迫改变的。”
【解读】
本章孔子谈“匹夫之志”。
国家之大,可以去“兵”去“食”,百姓不可去“信”;三军之众,可以去“将”去“帅”,布衣不可去“志”。孔门之“志”,表现为“志于学”,“志于道”,“学”即“学道”,“道”亦表现为“德”,好学、好道、好德均应如好色。锲而不舍,如江水之奔流,“不舍昼夜”,志向必须坚定,不可须臾停止。“止,吾止也。”犹如禾苗“长苗子却不开花,开花却不结果。”半途而废,必须像颜回一般,“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志于学而不懈怠。对待过错,不论是“法语之言”,抑或是“巽与之言”,均应虚心接受,认真思索,“过则无惮改。”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志不可夺的令人敬畏的年轻人。
【原文】
9.27子曰:“衣敝緼袍①,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②,其由也与③?‘不忮不求④,何用不臧⑤?’”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①敝緼袍:破烂的丝棉袍。?? ②狐貉(hé):指狐皮与貉皮制的皮袍。? ③由:仲由。?? ④不忮(zhì)不求:不嫉妒不贪求。忮:嫉妒。? ⑤何用不臧(zāng):为什么不好呢?臧:善,好。这两句诗出自《诗经?邶风?雄雉》。
【语译】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和穿着狐裘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耻辱的人恐怕只有子路了吧!正如《诗经》所说:‘不嫉妒,不贪求,有什么不好呢?’子路便经常习诵这句话。孔子说:“这不过只做人的道理,怎么可以代表全面的美德呢?”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子路“素贫贱而行乎贫贱”,胸襟坦荡、健康心理的赞扬。
子路生性耿直,勇猛直爽,而且心理健康,襟怀坦荡,为人不嫉妒,不贪婪,自己穿着破旧的棉袍,与衣着华丽的既富且贵的人站在一起,从没有自惭形秽的感觉,落落大方,耿介独立,直面现实,犹如孔子承认自己“吾少也贱,多鄙事”一样。本章文字,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今天,有的人富了,有的人穷了,牢骚满腹者有之,铤而走险者有之,趾高气扬者有之,自惭形秽者有之,自惭者羞于面对世界,尤其是有个别贫困大学生,不愿也不敢承认自己贫困的现实,打肿脸充胖子,“亡而为有,虚而为盈。”与子路这种不忮不求的健康心理相比,相去许多。
【原文】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语译】
孔子说:“岁暮严寒时节,才看得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解读】
本章孔子用松柏比喻坚守贞操节义的君子或圣人。
淮南子在《俶真》篇中说:“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据难履危,利害陈于前,然后知圣人之不失道也。”荀子在《大略》篇中也说道:“君子阨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絪席之言(坐在席子上讲的话)。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淮南子和荀子谈的都是岁寒知松柏,阨难知君子,利害知圣人,临难不苟,临节不变,耿介独立而不倚的君子品格,圣人风范。
以上所论,是顺向推导,重点落在一个“知”上,圣人、君子,高风亮节,高蹈炳耀之人才,难道非得经冬而能识,经难而能知;不能入春便识,入夏便用,入秋便获,非得历经三秋待其严寒酷暑历经磨难之后,方能知,其时之知何用,其时之知何益,知其忠烈,知其耿介,知其任世之圣人,其知已晚矣。
【原文】
9.29子曰:“知者不惑①,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释】
①知:同“智”。
【语译】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困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三达德特点的分析。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三者之间的顺序应该是《宪问》篇中的顺序:“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统而言之,是所有道德的总称,“全德”之谓,与“知”、“勇”并列的时候,“仁”应居第一,“知”居第二,“勇”居第三,三者之间的关系高低有别,层次井然,圣人亦分三等,仁圣,知圣,勇圣,君子亦分三等,仁君子、知君子、勇君子,小人亦分三等,小仁,小知,小勇。仁者心胸坦荡,故无忧,知者明足以烛理,故无惑,勇者浩然之气冲天,故无惧。
【原文】
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①: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②。”
【注释】
①适道:适,往,赴,追求;道:真理。???? ②权:权变。
【语译】
孔子说:“(人各有志)能够共同学习的人,不一定能和他一起达到道的境界;能和他一起达到道的境界,但不一定能和他一起坚持道的原则。能和他一起坚持道的原则,也不一定能和他一起通权达变。”
【解读】
从交朋友的角度理解这三句,朋友有四个层次。一是可以“共学”,二是可以“适道”,三是可以“共立”,四是可以“与权”。最初的层次是可以一道学习,但不能与之共同追求真理,追求事业,这第一个层次的朋友。学业稍有所成,便安于现状,停止不前,这是一类昙花早谢的朋友。其次是可以共同追求真理,创造事业,甚至共同打天下,历经艰难困苦。但不能共同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成就一番事业,有功者居功,不能共同守成,或守业,这一类是可共患难不可共享受的朋友。再其次是可以共患难,可以共享受,也可以共守业。但不能共同经历纷纭复杂的社会变化。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无所适从,世事纷杂,无章可寻,摸索前进,朋友沟通很难。此时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览众山小”的孤寂,这就是不可共同经历权变的朋友。
【原文】
9.31“唐棣之华①,偏其反而②,岂不尔思③?室是远而④。”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
①唐棣:又作棠棣,一种树木。 华:同“花”。?? ②偏:通“翩”,随风摆动。?? ③岂不尔思:难道是我不思念你吗???? ④室是远而:家离得远。这四句诗是逸诗,不知出处。
【语译】
(古诗中)说:“唐棣花开啊,翩翩地摇曳啊,难道就不思念你吗?只是我们住得太远啊。”孔子说:“没思念就是了,如果真的思念,又有什么远的呢?”
【解读】
本章是对孔子对貌似求贤而满口托辞者的批评。
“唐棣”是一首逸诗,诗的全文无法详考,便于理解,我们姑且从《诗经》中找出两首背景大体相同的诗,作一些比较分析,以此窥探《唐棣》诗的意蕴,以及孔子评诗的真正含义。《诗经》中的美女诗,我们大多可理解为求贤诗,以鲜花喻美女,以美女喻贤才,求美即求贤,鉴于此,我们取“国风”,《周南?关雎》和《秦风?蒹葭》以免翻检之劳,全诗照录: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谓伊人,有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关雎》篇中的君子追求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白天追,晚上追,醒着追,梦里追,一追到底,终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追进洞房,晏尔新婚。
《蒹葭》篇中的君子追求“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一会儿逆水而求,一会儿顺水而求,路漫漫其悠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君子非彼君子,他求之不坚决,索之不果断,一会儿“道阻且长”,一会儿“道阻且跻”,一会儿“道阻且右”,满口托辞。孔子在《季氏篇》中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求而不果决,托辞一大堆,心里想要,行动不尽力,却找出许多借口。方玉润《诗经原始》:“盖秦处周地,不能用周礼。周之贤臣遗老,隐处水滨,不肯出仕。诗人惜之,托为招隐,作此见志。一为贤惜,一为世望。曰‘伊人’,曰‘从之’,曰‘宛在’,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特无心以求之,则其人倜乎远矣。”
《唐棣》篇中的美女,翩翩起舞,阿娜多姿,好逑之君子,岂有不心旌摇荡,“寤寐思服”之理。然而唐棣君子,空想大于实干。面对美女,一边说“岂不尔思”,一边又说“室是远而”,呈似求非求之状。口欲求贤,心则远之;口欲求仁,心实违之,心口相背,口是心非。犹如蒹葭君子,托辞“道阻且长”,“且跻”,“且右”。路长,山高,水漩;难求,难登,难绕,无心以求之,超然远离,所以孔子一针见血,直接撕破其假扮求贤之伪装,“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也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未得。”一心追求,岂有求之不得之理。
范文五:安德义论语解读4——里仁篇第四
安德义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
【题解】
本篇取“里仁为美”句中的“里仁”两字为篇名。
上篇重点谈“礼”,本篇重点谈“仁”,“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内核。本篇也是《论语》全书的重点篇目,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及孔门弟子追求的最高最完美的道德境界。本篇谈“仁”,涵盖以下内容:仁者对待环境﹑苦乐﹑是非﹑志向﹑富贵﹑过错的态度及方法,强调对“仁”的追求,以及仁者对待真理﹑利益﹑礼让﹑忠恕﹑孝道﹑恶衣﹑恶食以及言行﹑举止等一系列行为规范的要求。
【原文】
4.1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仁为美:住的地方有仁爱的风俗才好。里:古代百姓聚居的地方,《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一里。 ②择不处(chǔ)仁: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爱风俗的地方。处:居住。 ③知:通“智”,聪明。
【语译】
孔子说:“居住在仁的环境中最好。选择居住环境而不讲究仁,哪里算是聪明?”
【解读】
本章是孔子的环境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里仁为美”。如果不选取有仁爱风俗的地方,是不能算一个明智的人。“孟母三迁择邻里”的故事,就说的是孟子母亲为小孟子选择环境而三次搬家的事,选择温柔敦厚有仁者之风的人作邻居。推而广之,交朋友也应该选择道德学业比自己高的交往,便于自己随时向朋友学习,见贤思齐。
【原文】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③。”
【注释】
①约:贫困。 ②仁者安仁:指仁者把仁德作为自身修养的需要。 ③知者利仁:指智者把仁德作为方法去运用。
【语译】
孔子说:“不仁的人,既不能长在贫困中,又不能长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有智慧的人运用仁道。”
【解读】
本章谈“不仁者”和“仁者”处世的区别。
“不仁者”,应属于“小人”,“鄙夫”,卑贱之人。为什么不仁者不能久居困厄艰难的环境里,也不能长处快乐之中呢?由“不仁者”的心态、性格决定。从心理学角度讲,小人或鄙夫心性浮躁。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只有仁者才具有乐山而又宁静的品德。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意思是非宁静者无以“处约”,也无以“处乐”。因其浮躁,即便是与他们共事,“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阳货篇》)。害怕失去,便不择手段,这种患得患失的人,便是小人心理状态。克服这种浮躁而又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应用什么药方呢?用“仁”。你不论是仁者也罢,智者也罢,均需用“仁”。尽管仁者或智者对“仁”的态度不同,“仁者安仁”是把仁作为道德本体论,作为一种发自于内心的修养,智者是把仁作为一种道德方法论,作为一种方法运用于各个方面,尽管各取所需的程度不同,但均能以“仁”作为行为规范。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从批评否定角度谈;“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从正面肯定角度谈。一反一正,对“不仁者”既有批评规劝,又从正面指明方向。正是圣人“诲人不倦”精神的体现。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注释】
①能好(hào)人:用正确的标准喜欢人。好,喜爱。 ②能恶(wǔ)人:用正确的标准恨人。恶,厌恶。
【语译】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懂得真正的爱人和真正的厌恶人。”
【解读】
本章谈仁者是非曲直观。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门道德修养最高的境界,也是孔子对人评判的标准。具有仁德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人之生也直”。一个能判断是非的人,绝不是好好先生﹑“乡愿”一类,不分是非曲直,一向唯唯诺诺的人,“乡愿,德之贼也”。所以孔子说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喜欢人,能公开的讨厌人。同样的意思,孔子又换了一个角度去强调:“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说他好的时候,要做调查研究,都说他坏的时候,也要调查研究,最恰当的标准应该是“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篇》)”,“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也”(引杨伯峻注)。
【原文】
4.4子曰:“苟志于仁矣①,无恶也②。”
【注释】
①苟:如果,假如。 ②恶(è):坏。
【语译】
孔子说:“如果立志在仁德上,那他就不会有恶行了。”
【解读】
本章谈积善和积恶。
“仁”是孔子一生中追求的最高理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一心向善,恶便会减少,善积则恶消,所以说:“苟志于仁矣,无恶矣。”
【原文】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②;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③,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④?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⑤,颠沛必于是。”
【注释】
①是人之所欲:这是人所期望得到的。是,代词。欲:欲望。? ②不处也:不接受,不享用。 ?③得之:应为“去之。”? ④恶(wù)乎成名:怎么能成名。恶乎:即“乎恶”,在何处。? ⑤造次:仓促、紧迫。
【语译】
孔子说:“财富和高贵,是人的本性欲望所要求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而得到,不去享有。贫困和低贱,是人所厌弃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也不会趋避的。君子如果离弃了仁德,凭什么成名呢?君子即使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违弃仁德,仓促、紧迫时必定紧守仁德,颠沛流离时也同样紧守仁德。”
【解读】
本章是孔子的富贵观,或财富观。他认为对财富和显贵地位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欲”即欲望,欲望是人的本性。研究人性的问题,是哲学的问题,孔子将其对财富地位的追求确定为人的本性,表明他对财富问题的基本看法。他又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财富只要能追求,即使为人执鞭驾车,他也会干。孔子得意弟子子贡,也是一个恪守忠信而又善经营的高手,孔子赞扬子贡说:“亿(臆)则屡中。”预测经营行情时,常常猜中,频频得手,直至结驷连骑,富甲一方。这与后世的汉儒以及程朱理学的观点颇不一致,他们认为人应该“损欲”,“禁欲”,进而达到“存天理,灭人欲”,“尽去其私而全德” 。人不应该有私欲,这与孔子的财富观相去颇远,孔子主张有私欲,求富贵,赞同“学而优则仕”,但他却不赞成私欲无限制的膨胀。“临财勿苟得”,他要求“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即君子“临财取之有道”。同理,“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贵与贫贱所欲所恶,取与不取,得与不得,以什么为标准呢?以“仁”为标准,须臾不得离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匆忙流离之间都不能离开“仁”,“仁”在这里表现的含义是什么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富贵,想一想别人是否也富贵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讨厌贫贱,想一想别人是否也讨厌贫贱。这就是文中的“仁”,这也是文中的“道”,“不以其道”的“道”,即“君子去仁”之“仁”。“仁道”的含义在这里从积极方面看,表现为“己欲立即立人,己欲达即达人”,从消极方面看,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者对富贵而言,后者对贫贱而言,“立人”也罢,“施人”也罢,以“仁”、“道”为衡量标准,“仁”、“道”的标准,具体为“立人”、“达人”、“施于人”,但还应有一个更具体的标准,这标准便是“时中”、“用中”,恰当而已,从一个更低的角度看,便是“不损人而利己,不妨人而有益”。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①;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②,我未之见也③。”
【注释】
① 尚:超过。动词。??? ② 盖:大概。副词。??? ③ 未之见:即“未见之”。没有见过这种人。
【语译】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真正喜欢仁德而又讨厌不仁德的人。喜欢仁德的人,把仁德奉为至高无上;讨厌不仁德者,他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不让不仁德的事施加在自己的身上。谁能在一天之中,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倾注在仁德的修养上呢?我没看到力量不足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可是我还没有见到过啊!”
【解读】
本章谈“仁之易”。
“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理解较难,表面看,可以理解为“好仁德的人讨厌不仁德的人”,这是主谓结构作“未见”的宾语,是两个人。实际上应该将“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看成并列结构,作“未见”的宾语,是一个人,并列结构与后文恰好相接,构成双起双承式的结构关系,层次清楚。“好仁者”和“恶不仁者”,讲的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礼记? 表记》记载孔子说:“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无欲而好仁者”,“仁以为己任”,仁德发自于内心,无私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者”,“无畏”也是由“无欲”而来,“无欲则刚”,“刚”则“无畏”。因此我们说:“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是一个仁者的两个方面,前者无欲于内,后者无畏于外,两者又内外相接,因果相承。因此,“好仁者,无以尚之”,意思是“内心好仁德的人,没有什么比用仁德要求自己更高的。”“好仁者”无话可说,“无以尚之”,无以出其右者,一切以仁德为最高标准。“无畏而恶不仁者”是追求仁德的起码标准,也就是无畏者才能使不仁德的东西不施加在我的头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好仁者”是责己,责己则严,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无以尚之”,“恶不仁者”是责人,责人则宽,仅仅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一种消极的宽恕之道。不论是对自己做到“无欲而好仁者”,“仁以为己任”,还是做到“无畏而恶不仁者”,对求“仁”者来说,都有难易两个方面的问题。说求“仁”之难,难于上青天,孔门弟子三千,孔子只称赞了颜回一个人,也仅仅是“三月不违仁”,其他弟子一概未曾以“仁”许之。“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智者可治天下,仁者可辞高官,勇者可蹈白刃,然而实行仁德却是难而又难的事。说求“仁”之易,因为“仁”发自于本心,“我欲仁,斯仁至矣。”犹如孟子所说,“为长者折枝(挠痒痒,或做按摩),非不能也,不为也,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不能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圣人发出折枝之感叹!不是做不到,“非不能也”,而是不用力去做,“不为也”。孔子又说:“我还没有见到实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也说的是行“仁”之易。说其容易,是指“仁”可以从生活琐事些微细小处入手。说其不容易,求“仁”须日积月累,毫不懈怠,几十年如一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仁以为己任”,任重道远,又的确不容易。
文中三次出现“未见”一短语,第一次未见。未见好仁者以仁责己,恶不仁者以恕责人。第二次“未见”。未见责己恕人以求仁而力不足者。第三次“未之见”,是对前两次“未见”内容的总结。反复申说“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行文章法整严;圣人浩叹求仁之艰难。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语译】
孔子说:“人们的过错,各属于一定的类别。观察过错,就知道仁还是不仁。”
【解读】
本章孔子谈“观过知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是犯错误,有高下优劣之分。“仁者”的错误,是白璧微瑕,“不仁者”的错误,顽石之玷,错误的性质与类别相去甚远。成语有“观过知仁”,语出于此。这也是孔子告诉我们观察人的方法之一。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语译】
孔子说:“早上得闻人生至理,晚上死去都行。”
【解读】
本章谈“闻道之难”。
“道”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人、做事、做学问,不论做什么,在纷纭复杂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死而无憾,可见对规律性把握的重要性。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也是指能够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了,换一个角度说,道之不易得。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①,未足与议也。”
【注释】
① 耻: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语译】
孔子说:“士人有志于追求人生真理,却以粗衣糙食为耻的,不足以与之相谋。”
【解读】
本章谈“忧道不忧贫”。
“志于道”与“华衣美食”,在孔子的思想中不是绝对对立的。不是说“士人”或“知识分子”,“志于道”,一定要粗衣糙食,穿得破破烂烂,而是要求有仁德的人,不要以衣帽取人,不要以“恶衣恶食”为耻;而应该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一面做“志于道”的追求工夫,一边又不能宁静自守,追求华贵与富丽。这种修道不专,用心不一,巧言论道,心有旁鹜的人,不能与之相谋而成大事。孔子对子路的赞扬也说明了这一观点,“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篇》)意思是穿着破旧的衣袍,和穿着狐皮裘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耻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
【原文】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①,无莫也②,义之与比③。”
【注释】
① 适(dī):原为“適”,引申为绝对正确。?? ② 莫:不可以的,不专一的。引申为绝对错误。?? ③ 义之与比(bì):比之于义,意即怎样恰当、合适就怎样干。义:适宜,合适。比:接近,靠拢。与,通“于”。
【语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毫无成见,既不绝对的肯定也不绝对的否定,只依拒义来衡量。”
【解读】
本章孔子谈灵活性。
前人对这一段文字,重视程度颇不够充分,“义”是孔子对事物评判的又一重要标准,一条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这是一条以仁德为主线的标准,表现其为原则性。另外一条则是“义”。 “义”则表现其为灵活性,也就是天下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绝对的错误,“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孔子的相对论观。以“义”为标准,什么叫“义”,“义者,宜也(《中庸》),”“行而宜者之谓义(韩愈《原道》)”。这是孔子哲学中两条极有意义的标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孔子运用得十分贴切而自然,以后许多章节中多有涉及。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①:君子怀刑②,小人怀惠③。”
【注释】
① 土:乡土。? ② 刑:法度。? ③ 惠:私利。
【语译】
孔子说:“君子怀恋德行,小人怀恋乡土;君子崇尚法制,小人崇尚实惠。”
【解读】
本章谈君子小人在“德”“刑”“土”“惠”方面的区别。
“君子”一般指有德者,“小人”一般指无德者,许多人将“君子”理解为贵族阶级,“小人”则理解为下层劳动人民,此说不妥。“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有德与无德。有位无德者,哪怕地位再显赫也是小人。有德无位者,哪怕“箪食瓢饮居陋巷”,“疏食饮水”,地位再低,也是贤人君子。另外,在理解“君子”“小人”对举的句子时,注意不机械绝对化去理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是说君子的道德修养要求,不是说君子不念乡土,不思故里。只是说君子“仁以为己任”,“志于德”,“依于仁”,志存高远,唯恐德之不修,“恐修名之不立”,不会专心一味的去买宅置田,营造安乐窝。君子对形而下的东西,不去刻意追求,不是说完全摒弃,恰当时中而已。“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同样的道理。又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说君子追求道义,小人一味追逐私利,但并不是说君子必须远“利”,而不要“利”,只是说“义”“利”应结合,取“利”以“义”,“利”必须符合“义”。孔子对财富义利观可参阅4?5。
【原文】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①,多怨。”
【注释】
① 放(fǎnɡ):依照。
【语译】
孔子说:“只依循私利来行事,必然招致很多怨恨。”
【解读】
本章孔子谈人应该以义为中心,不应该以利为中心。
一切以利为中心的行动,一定招致多方怨恨。朱熹说:“欲利于己者,必害于人,故多怨。” “利”,儒家文化并不是禁欲绝利,而是对“利”有道德尺度的要求,富与贵,“当由道义得,不当苟取也。”《论衡?问孔》,不妨人而利己,不损人而有益。”如若“放于利而行”,超过“妨人”“损人”的界线,那就一定多怨。
【原文】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②?”
【注释】
①何有:“何难之有”的省略,“何难”是“有”的前置宾语,意为有什么困难呢。? ②如礼何:拿礼怎么样呢?
【语译】
孔子说:“能用礼让治理国家?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理国家,那要礼又有什么用?”
【解读】
本章谈以礼治国。
礼作为一种社会准则有多重意义:一是确认等级界限。二是协调等级关系,它既强调等级,又协调等级。三是法的补充。它和法有着相通之处,又有所不同,法具有强制性,礼则属于道德范畴,它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法律条文无法包括和穷尽的。关于礼的重要性,《礼记?曲礼》阐述较详,而文字也浅显,抄录如下: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zǔn 控制)节退让以明礼。”
以礼治国,治国则易,何难之有,不以礼治国,治国则难,礼多何益。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语译】
孔子说:“不怕没有职位,只怕自己没有称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但求可成为有可让人知道的才德。”
【解读】
本章谈忧立不忧位,忧知人,不忧“不己知”。
本章两句话。第一句谈“位”。“位”,即职位,地位,或身份。笔者认为,“位”有两种,一种是外在赋予的某一种职务职称或身份;另一种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种地位常常是有德业者居之。外在的地位和心目中的地位能统一为最好;若不能统一,先进德修业,确立内在的地位,然后再寻找,确定外在的地位。关于对“位”的追求,应该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不应该先外后内,栖栖遑遑而显出浮躁。所以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担心别人不给你外在的社会地位,而应担忧内在地位的确立。也就是有与外在社会地位相符的德业本领,否则,即便有位,也是“尸其位”,德位不相称。真正的“位”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就是大丈夫之“位”。
第二句谈的是“知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做到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知彼知己,那就是既有智慧而又聪明的人,达到这种境界非常不容易。据《荀子?子道篇》记载,孔子有一天向子路、子贡、颜渊三个弟子提问:“知(智)者若何?”子路回答:“知者使人知己。”子贡答:“知者知人。”颜渊答:“知者自知。”孔子说子路“可谓士矣。”说子贡“可谓士君子矣。”赞扬颜渊“可谓明君子矣。”可见“使人知己”、“知人”、“自知”是智者的三重境界。最低的一重境界是“使人知己”,第二重境界是“知人”,最高的境界是“自知”。按荀子记载孔子的观点,“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仅仅是智者的第一重境界,意思是不怕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该努力“使人知己”,达到“士”的标准。
【原文】
4.15子曰:“参乎①!吾道一以贯之②。”曾子曰:“唯③。”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④。”
【注释】
①参(shēn):曾子的名。?? ②吾道一以贯之:我的学说用一条根本的原则贯通。一以:即“以一”。贯:贯穿,贯通。?? ③唯:是的,应答的话。?? ④忠:尽心竭力为忠。恕:推己及人为恕。
【语译】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由一个根本思想贯通的啊。”曾子说:“是。”先生出去后,其他同学问:“是指什么意想啊?”曾子说:“先生用以贯通的思想是‘忠’‘恕’而已。”
【解读】
本章曾子谈“一以贯之”之道,为“忠”为“恕”。
这一章颇有点旧小说创作的悬念法,给人感觉扑朔迷离。这是孔子经常用到的模糊教学法,修养高的悟其深,修养低的悟其浅。孔子点名问曾子,曾子悟性极高,“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个“一”当指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吾道”之“道”,也即“仁”,曾子的确心领神会,应口而答。曾子所理解的“道”或“一”,乃“仁”,然而曾子又恐其他弟子不懂,便以“忠”“恕”二字回答,由孔子之道“一”,变为曾子口中之道“二”,似有篡改之嫌,实则是曾子以浅释深,以“二”释“一”。“忠”“恕”也是孔子仁道的两翼,“忠”表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则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忠必知中,知恕必知外(《大戴礼记?小辨》)。”“中”与“外”对举,“中”对“内”而言,行“仁”必得先为“忠”,尽心竭力为忠,“忠为体”。“恕”对外接人待物而言,推己及人为恕,以己之心推人之心,“恕为用”。由内及外,由忠而恕,“恕”不离“忠”,言“恕”则含“忠”,忠恕乃仁之两翼,曾子深得孔子要义精微,故以忠恕二字,释“吾道”之“一贯”,也足见曾子能深入而浅出。
【原文】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①,小人喻于利②。”
【注释】
①喻:明白,懂得。义: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 ②利:个人的欲望。
【语译】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只知道利欲。”
【解读】
本章谈“义”与“利”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大国,一向重农抑商,重农轻商,认为商人重利轻义。我国商业发展缓慢,探其深层次原因,恐怕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理解偏颇不无关系,长期将“义”与“利”绝对对立。“君子喻于义”,并不是不要利,“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得也。”《里仁篇》 “以义为利。”(《大学》) “利者,义之和也。”(《易?乾?文言》)君子之取利,要符合“道义”。“小人喻于利”,则是不要义,谋其利而不计其义,“以利为利。”(《大学》)关于“义”、“利”的关系,孔子再传弟子荀子在《大略篇》有一段话,言之甚切:“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意思是即便尧舜这样的圣君也不能“去民之好利”,桀纣那样的暴君也不能“去民之欲利”。“荀子强调“义利两有”,“利者义之和”,义利和谐统一,不偏不倚,合中正之道。做到“居利思义,”(《左传》) “见得思义,”(《季氏篇》) “以义为利”。(《大学》)我们应完整的把握孔子的义利观,不必将“义”“利”对立。
【原文】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
【注释】
①齐:看齐。??? ②内自省(xǐng):内心里自己反省(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省:反省,检查。
【语译】
孔子说:“看见贤能的人就向他看齐,看见不贤能的人就对照着他来反省自己。”
【解读】
本章也包含老师的定义,贤者即师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这里的“师”有两个含义:一是正面的师,正面的榜样;二是反面之资,反面的榜样。不一定三个人中,一定都是正面的老师,他不善的地方,我自行反省而改变。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一致,可以参互理解。
【原文】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释】
①几:轻微,婉转。
【语译】
孔子说:“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能婉言劝阻。如不能被采纳,仍然要尊敬他们,不违逆对抗,而是毫无怨艾地服侍他们。”
【解读】
本章孔子谈孝子如何对待有过错父母的方法。
后人批评儒家文化,打倒孔家店,其罪责之一,即愚忠愚孝。其实不对,儒家,强调其孝,因为孝乃仁之本,“仁乃治国之本。”但绝不强调愚忠愚孝,儒家文化主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父母有过错,微谏,慢慢说服,说服不了,仍然恭敬不违。有事,晚辈代其劳,有酒食长辈先吃,并且做到“劳而不怨”。儒家文化对长辈的劝谏讲究的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温柔敦厚,不要求急风暴雨似的劝谏方式。清儒将其编入《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长辈有过错,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反复劝谏,悲泣相随,责罚无怨。
【原文】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
【注释】
①远游:远离家乡去求学。古人的“游”有游学的意思。
【语译】
孔子说:“父母健在时,不要远离。如果非远离不可,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处所(以便父母招呼)。”
【解读】
本章谈父母健在远出游学的原则性及灵活性。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表现了孔子一贯的思维方法。一,“父母在,不远游”,远游不孝,这是原则性,二,如果远游,必定有一定的去处,并报告行程,以免父母挂念。这是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符合孔子一贯的中庸思想。孔子并非不主张远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从交友角度讲,需远游,“士而怀居,不可以为士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都说的是不必怀念故乡,眷念旧土,从安土重迁角度讲远游。孔子的远游观内涵十分丰富,游学,从政,寄情山水,遁隐山林,乘桴浮海,均是孔子远游的内容,这些并不妨碍为孝的原则性。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语译】
孔子说:“如果在父母死后的三年内,不改变父亲的思想主张,就可算是孝了。”
【解读】
此章与1.11章重出。
【原文】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语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清楚。一方面为其高寿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为其日渐衰老而忧惧。”
【解读】
本章描绘了孝子对父母年龄的心情,喜忧参半,一边喜其年高寿长,一边忧其寿高日短,既喜且忧,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①。”
【注释】
①耻: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躬:指自己。逮:赶上,行动赶不上自己的语言。
【语译】
孔子说:“古时候言诺不轻易出口,唯恐自身做不到而招致耻辱。”
【解读】
本章“言”“行”首先必须一致。“言”与“行”的关系,“言”必须是能落实到“行”的言,不是“轻诺寡信”,“轻诺”则是大言而无行者,“寡信”即言轻而行少,言不信,行不果,不齿于人,非君子所为。故季布重然诺,子路无宿诺。“子路在有所闻知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有所闻。”担心的也是:“闻道而不能行,耻躬之不逮也。”(《公冶长篇》) “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 “言”“行”一致是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原文】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①。”
【注释】
①约:俭约,俭朴,简约。 失:过失。 鲜:少。
【语译】
孔子说:“以诺言慎行而行动敏捷。”
【解读】
本章谈俭约。
约,俭约,其含义有六:一、礼仪之约俭。《韩非子?解老》:“礼繁者,实心衰也。”《颜氏家训?治家》:“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二、道德之约俭。《周易?否?象》:“君子以俭德辟(同避)难。”三、情欲之约俭。《荀子?富国》:“天下害生纵欲。”又《正名》:“欲虽不去,求可节也。”不“纵”而“节”,则约俭矣。四、文辞之约俭。《文心雕龙?宗经》:“《春秋》辨理,一字见义。”又《征圣》:“简言以达旨。”五、生活之约俭。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颜回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道德经》:“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二曰俭,俭故能广。”王弼注:“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也。”六曰刑、税之约俭。《孟子?梁惠王》:“省刑罚,薄税敛。”诸如此类,莫不以约俭少失。(引自吴林伯《论语发微》)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①。”
【注释】
①讷(nè):说话迟钝,这里指说话谨慎。敏:敏捷。
【语译】
孔子说:“君子要语言迟钝而行动敏捷。”
【解读】
本章继续谈“言”与“行”有关系。
关于言与行的关系,孔子已经说了三则: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②“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③“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三句话,粗略一读,意思大致差不多,实际上细加揣摩,意思迥然有异:①句说的是言与行的先后关系,②句说的是言行一致的关系,③句谈的是言与行的快慢速度问题,言与行的速度有敏言而敏行,有讷言而缓行,有讷言而敏行。显然,孔子赞同“讷于言而敏于行”,少说多做。(请参读2.13/4.22)
【原文】
4.25子曰:“德不孤①,必有邻。”
【注释】
①德不孤:有道德的人不孤立。德:有道德的人。
【语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定有同路人。”
【解读】
本章谈“德”与邻的关系。
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讲究慎独,慎独扩而大之,即便与邻里相处也须修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德乃有人。”这一则告诉人们修德从对邻里开始做起,“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原文】
4.26子游曰:“事君数①,斯辱矣②;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数(shuò):屡次,频繁。? ②斯:代词,那。
【语译】
子游说:“侍奉君主过分烦琐唠叨,反而会自取其辱;与朋友交往过分烦琐唠叨,也会把关系变得生疏。”
【解读】
本章子游谈人际交往的距离。
审美有布洛的距离说,看花,要雾里看花,客观事物之间与主观审美者要有一段距离,唯其有距离,方显其美丽,距离产生美。同样的道理,侍奉君主,交往朋友,也该有一段距离。对待君主过于亲近烦琐,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分亲昵而不保持距离,也会遭受疏远。人与物之间保持距离,是审美的需要;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是关系和谐的需要。中国的距离说,比英国布洛的距离说,可要早许多年,我们诸多美学家从国外搬来审美距离说,殊不知中国早有人际关系距离说,关系距离说在理论上的贡献应大于审美距离说;而且,人际关系距离说,应用到美学距离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另外,保持距离,君臣之间要做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道事君,不能则止。”朋友之间要做到:“忠告而善导之,不能则止。”(《颜渊篇》)频繁交往,过分亲昵,一定会遭受疏远或羞辱,“君子相交淡如水,小人相交浓如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安德义论语解读8——泰伯篇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