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循环小数说课稿
《循环小数》说课稿
——杨 娟
一、说教材
《循环小数》是西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课时P59—60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和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认识循环小数。
(一)教材简介: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这部分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以例1的两个小数除法商的观察,发现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一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过程方法:经历比较、发现、整理的过程,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和特点,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
(四)教学难点:探索循环小数的循环规律,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二、说学情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内容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学习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循环小数》一课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去发现,猜测、验证、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首先,我说: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一些探索规律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些方法来发现一些新的规律。
再讲《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样循环讲,然后,我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两个特点:不断重复和讲不完。这也是循环小数的两大特点,再通过例1:2除以6,学生计算,师生互相探讨引入课题:循环小数。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故事为引入点,并让学生在故事
中明白重复、无限是循环小数的关键点,为后面学习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认识循环小数
1.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通过2除以6的计算,学生发现算式的三个特点:①除不尽,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③余数重复出现“2”。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得出商的不断地重复出现,是因为余数不断重复出现。最后用0.33?表示商,理解省略号表示有无限的3写不完。再让学生比较这个循环小数跟今天老师讲的故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特点是:不断重复,写不完。
2. 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计算7.3÷2.2,商的循环节是2个数字,并且是一个混循环小数。 请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同桌讨论这三个问题:
①这个算式能不能除尽?
②它的商会不会循环?
③如果循环,它是怎样循环的?
学生计算、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全班汇报。
再引导学生观察余数是4和18依次不断重复出现,造成了商是1和8重复出现。
比较一下,这个循环小数和前面的那个循环小数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第一个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就开始循环,第二个是从小数部分第二才开始循环的。 第一个是一个数字在循环,第二个是两个数字在循环。) 你觉得像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呢?(只要余数重复出现,就可以不除了)
再计算:教材“试一试”第1小题4÷37的商是3个数字在循环。
3、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三个循环小数的运算,我用描述性的语言揭示什么是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然后重点引导学生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已写出几个循环小数,以加深对循环小数的理解。(此处有一个失误,没有强调“依次”二字。)
(三)、认识循环节,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
(四)、认识无限小数及有限小数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教课书中寻找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为各层次学生创设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类,也能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发现新知,弄清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自己解决新问题的好习惯。]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天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脑海里再次展现这节课的学习历程,使学生对循环小数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提升了总结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合理的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中,便于记忆、理解。]
(六)、运用巩固
(1)基础练习:练习十二第1,2题。
(2)巩固练习。
(3)提高练习。
此次我设了三个分层次练习,但时间来不及了,就只做了基础练习。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适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研究素材,诱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点然智慧的火花。
五、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用故事引入课题,“老和尚和小和尚”这个讲不完的故事不仅是学生熟悉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还具有“同一个内容不断重复出现”和“永远也讲不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探索过程,如一开始就确立了以“发现”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除不尽,在观察和发现中,总结为什么除不尽。并用引导性的语言:“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对循环小数的探索和认识,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也很多,前面用时略多,造成后面练习时间少。在概念的讲解时不全面,没有强调“依次”的意义。对个别学生可能关注不够。同时,希望老师们为我提出宝贵的建议。
范文二:循环小数说课稿
循 环 小 数 说 课 稿
沙河学区东寨小学 李瑛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28页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九册第27-例8和例9。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通过生活实例、实践、观察、分析~理解什么是“循环”~进而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
二、 说教法学法
,一,关注学生发展——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不应是简单个体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且是现实的生活性主题的探究与发展的过程。在新课中~我首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试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二,关注学生实际应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内化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我由浅入深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说教学程序:
,一,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1、首先采用聊天的形式引入~问学生最喜欢星期几,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提问:这个愿望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日~一个挨一个按一定的顺序出现~我们把它叫做“依次”~,教师板书:依次。,
一个星期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
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生活中象这种“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板书:循环, 【采用聊天的形式导入~使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循环”的含义~从而为后面学习新知作好的铺垫。】
,二,从数学现象中~认识“循环”
师:生活中有很多这种循环现象~那数学王国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及时从生活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1、 从乌龟和蜗牛的速度中发现“循环”现象
,1,首先出示乌龟和蜗牛图~问学生:你们知道乌龟、蜗牛的速度各是多少吗,
,2,然后提供信息:乌龟6分钟爬70米。
蜗牛11分钟爬9.4米。
,3,让学生估算这两种动物的速度~培养估算能力。
,4,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独立计算~提醒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同时请两名学生板演。
,5, 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在计算中遇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什么现象或规律,
,6, 利用课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边看课件演示~边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一,先让学生观察70?6的竖式。,
? 余数不断重复出现 ,商不断重复出现 。
? 商不断重复出现几个数字,,板书:一个数字,
? “6”是从哪里开始重复出现的,,板书: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 ?商怎么写,,引导板书:11.66…~让学生说出“…”表示的含义。, 课件二:,在让学生观察9.4?11的竖式。,
?余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6和5,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5和4 ?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几个数字,,板书:两个数字, ?“5”和“4”是从哪里开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板书:小数部分~从第二位起,
?商怎么写,,引导板书:0.85454…,
、小结并揭示课题:象11.66…、0.85454…这样的小数我们也给它取2
个名字,叫——,循环小数~板书课题,
3、补充完整“循环小数”的概念
(1) 引导学生先将“从第一位起”和“从第二位起”这两句话融合成一句话:从某一位起。
(2) 再将“一个数字”和“两个数字”融合成为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 (3) 接着请学生根据板书把循环小数的概念说得更完整些~教师完整板书概念。
、在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出了什么是循环小数之后~让他们看书学习第4
28页~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循环小数,你觉得重点词语有哪些,
(2)什么是循环节,
(3)怎样简便写出循环小数,
(4)怎样读循环小数,
学生反馈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划出重点词并板书简写。
【让学生在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了循环小数~使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美~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再学习。】 ,三,从数字乐园中~理解“循环”
1、下面哪些小数是循环小数,为什么,如果是~说出它的循环节~并将它写成简便形式。
0.43561… 2.3535 4.1212… 7.432432… 1.02525… 0.153434…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哪些是循环小数,将循环小数表示出来。,课本29页第1题。,
5.7?9 5?8 6.64?3.3
【在学习新概念后~紧接着安排这两道直接应用新概念的练习~以达到及时强化记忆、巩固概念的目的。】
,四,第四个环节是:从辨析探索中~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16 1.5?7 4.5?1.8 3.7?2.2 出示:15?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个别到一般~为了更好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我在课本给出地两道除法算式的基础上~增加为四道算式。】 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计算一题~计算后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小组讨论后再看书28页~自学什么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小数包括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五,从练习实践中~巩固发展和创新
1、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哪些是循环小数。 ?3.141596……~ ?0.625~ ?4.1666………~ ?6.5555555~ ? 4.8686……~ ? 0.00909……。
有限小数有, ,~
无限小数有, ,~
循环小数有, ,。
2、你想先解决哪个问题,
,1,小萱家去年11月电费413元~想一想~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元,
,2,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 师:从刚才的题目中你又懂得了什么,
小结:对于循环小数~有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它的近似值。 3、动脑筋
循环小数0.48536536……的小数部分第60位上的数是几,第100位上的数呢,
【按照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第一题是基本题~是通过填“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渗透“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的思想。第二题综合题~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一道是发展题~一方面让学生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从质疑问难中~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什么疑问,
范文三:循环小数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说课稿
杨皓月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 我说课的课题是《循环小数》
一、说教材
《循环小数》安排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以教科书第 33—— 34页两 个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从知识角度来看, “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 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教材是这样 安排的, 通过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运动会情境和竖式计算, 让学生计算平均每秒 跑多少米和商,引出“循环小数”,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理解数学 产生的现实背景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概括出 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内容的呢 ?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 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 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 复等, 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而且通过 五年的学习, 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识、 学习统计等知识的时候, 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 整理的活动, 具备了初步 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 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 理念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会用简便形式写出循环小 数。
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自主计算的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初步与人 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法和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 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 思想和方法。” “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 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并注重师 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五、教学过程
共分四个环节, 1. 故事导入, 提出问题 2创设情景, 探索新知 3. 巩固新知, 实践运用 4. 质疑反思,拓展延伸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本节课一开始,我用《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导入新课:“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样循环讲,直到学生能整 齐地和我一起讲才停止。我提出问题:“你们为什么会讲这个故事 ? 这个故事能 讲完吗 ? ”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周一到周日 的循环,红、绿灯的循环等。
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个故事简单直白,学生容易明白教师的意图,利于形成对“循环”这一概念的 初步认识。 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重复现象, 教师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 象, 这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 生活。
2、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我出示例 7:王鹏 400m 只跑了 75秒,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在学生用竖式计 算 400÷75的过程中,发现“商中的数字重复出现┄┄”。让学生观察竖式看发 现了什么。随后,通过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 ”的 讨论,使学生了解到,在 400÷75中,因为余数 25重复出现,所以商中的“ 3” 也就重复出现 ; 在 400÷75中,因为余数 25重复出现,所以商中“ 3”也就重复 出现。接着学生会告诉我这些题怎么除也除不完。
接着出示活动二,用竖式计算 28÷18,78.6÷11。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商中的 数字重复出现的现象 ; 另一方面, 了解 78.6÷11商中的数字是从小数部分第二位 以后开始重复出现。同时,介绍商是循环小数的一般书写方法 (不介绍循环节 ) 。 最后,介绍循环小数的概念。指出,今后计算小数除法,如果遇到除不尽的 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最后的得数 告诉学生可以用 1.555?和 7.14545?的形式表示,并说
一说这个省略号表示的含义。 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计算、观察、 讨论的时间,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即可。
(4)阅读、总结
在学生认识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之后,我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把自己认为 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划出来并读一读。 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节课学 到了什么 ? 对本课进行小结。
3、巩固新知,实践运用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我出了几道判断题, 让学生应用概念进 行判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质疑反思,拓展延伸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一定会有异议和疑问, 在本节课的最后, 我设计了一个 问题:“同学们对循环小数还有什么疑问吗 ?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果学生提 出:“循环小数是否还有其他记法 ? 除到哪一步就可以判断商是循环小数 ? ” 等问 题时,肯定,并随机将这两个问题抛给学生,将其设计成课外探究作业。叶圣陶
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 ”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 提供研究素材, 诱导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点然智慧的火花。
《循环小数例 7、例 8》教学反思
杨皓月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 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 尝试从讲台上走下来, 与学生融为一体, 让学生畅所欲言, 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 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倾听与发现,在激烈的争论中做引导和评价。 首先在引入部分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 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引用了一个老掉牙的 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对 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由此让学生感 知循环现象。知道这个故事在“不断重复”,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这种“不断重 复”的现象数学上叫“循环”。 在探究循环小数特征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 充分感知数学中的循环现象。 教学时我先引出例题, 让学生通过, 通过实际计算, 发现除法算式的三个特点:(1)总是除不尽,(2)商不断重复出现“ 3”(3) 余数不断重复出现“ 2”。 ... 理解是因为竖式中余数不断出现,决定商不断重 复出现, 让学生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 并 想一想商如何表示?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在学生弄明白了循环小数的特征的基 础上接着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引出循环小数、 循环节、 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 概念。 1、本节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观察的材料较少,针对循环小数 的重点 “依次不断重复” 这几个关键词语可以再出几道练习题, 使学生能牢固的 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 2、在练习的设计中对于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可以增加混 循环小数的形式, 同时也可以增加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区分, 使学生更 清晰的理解循环小数。 其次由于循环小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 生读一读循环小数,但在教学中仍忽略了这一点。 3、对于商是循环小数的竖式 计算, 有些学生往往不知道该除到哪一步就不用继续再除, 这也是今后教学中需 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重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课,使 自己的课堂教学能为更多的学生服务。
范文四:循环小数说课稿
《循环小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循环小数》。
一、说教材
《循环小数》安排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以教科书第33、34页为主要教学内容。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及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7,是教学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8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规律美,简洁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写、会读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以学生身边的循环现象为导入点,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为学生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我从感性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计算、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在观察、比较、分析、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揭示本质,理解概念,体验成功。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分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感知循环,引入课题。
1、师:你们最喜欢什么季节?
师:你喜欢的季节还会出现吗?
师:四季的出现有什么规律?
师:像一年四季不断地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循环。(板书:循环)生活中还有象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无穷无尽的循环现象吗?你能举例
2、理解这种现象就叫做“循环”。
3、引入:生活中有很多循环现象,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二、自主探究,感知、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导入新课。
(一)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1、先看算式1÷3
2、师生共同演示计算过程,一起探究并发现规律。
3、引导学生发现: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商是随余数重复出现才重复出现的。
师: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三)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师: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循环小数,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78.6÷11
学生先独立计算,教师课件出示:
1. 这个算式能不能除尽?
2. 它的商会不会循环?
3. 如果循环它是怎样循环的?
(学生计算,然后全班汇报)
师:像7.14545?这样小数部分有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师: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循环小数,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1.5÷7
教师课件出示:
1. 这个算式能不能除尽?
2. 它的商会不会循环?
3. 如果循环它是怎样循环的?
(学生计算、然后全班汇报)
师:比较0.333?和7.14545?,0.2142857142857?你觉得这三个循环小数有什么不同? 师:像5.333?,7.14545?,0.2142857142857?,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你能说出几个循环小数吗?
学生说,师板书。
师:观察这些循环小数,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四、认识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
三、自学“循环小数”的相应新知,并尝试应用。
(一)、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二)、认识循环节
(三)、循环小数的简写
把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改写成一般形式。
四、层层递进,多样化地练习。
1、循环小数写法、读法练习。
2、判断正误,加强概念的理解和比较。
3、根据实际需要,写出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特点。
4、、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特点。
5、拓展练习,在思考中感知循环小数的规律。
五、全课回顾、总结。
引导对小数进行形象直观的分类,从而形成对已学知识的完整认识。
六、布置作业。
数学书第36页第6题,第37页7、9题。
反思:
夯实重点 提高课堂实效
一、什么叫有效的数学课堂
有效的数学课堂就是在课堂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在单位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探究、情感的交流、能力的培养、个性(态度、价值观)的塑造的过程。有效的课堂应该体现“简洁而有活力”,应该凸现“扎实而有实效”。有效的课堂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
二、如何营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简洁而有活力,扎实而有实效”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营造有效的数学课堂呢?
1、有效地研读教材
研读教材,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备课中常谈到的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们要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这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检验教师对教材解读专研的程度,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有效地分析学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解放小孩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解放小孩的眼睛”,让学生多“看一看”;“解放小孩的双手”,让学生多“做一做”;“解放小孩的嘴巴”,让学生多“说一说”,这些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好诠释。这节课概念比较多,教学时避免导致满堂灌,我就让学生多“想一想”、多“看一看”、多“做一做”、多“说一说”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加重要。在课堂上不能只按部就班进行教学,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学,正确的废话少说,教师可说可不说的不说,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绝不包办。
3、必要的讲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讲解的两个特殊的优点:通俗化和直接性,决定了它在传授知识方面无法取代的优势:简洁和高效。它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有利于在规定的时
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获得准确系统的知识。就数学教学而言, 一些数学中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必须借助教师系统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基本的原理、概念、历史或者意义等,然后理解性地接受学习,这些知识抽象程度高、逻辑性强, 运用讲授法可以向学生全面而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4、设计有效的练习。
练习是巩固已学知识、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设计练习作业也要讲究有效。每一道练习教师都需精心设计,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教学意图。
总之,只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实”出发,体现“实”情,求真实、求朴实、求扎实,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实实在在的教学作风,理解教材、掌握学情、优选方法,精选练习,就一定能营造出有效的数学课堂。
范文五:循环小数说课稿
五年级(上)《循环小数》教学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第九册《小数乘除法二》中的求商的近似值中的第一课时。苏教版教材与传统的教材在这部分内容要求上有了很大的变革,因此必须恰当把握循环小数的教学要求。
教材涉及的具体内容是求商的近似数,不要把除法算完,只要除到适当的时候就可以求近似数。况且许多除法的商是循环小数,不可能最终除尽。因此,教学求商的近似数有两个新内容:
一是循环小数的知识;
二是求商的近似数只要除到什么时候就可以“四舍五入”。
这两个内容,前一个安排例题教学,后一个让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时体会。
例7结合商的近似值的教学,适当介绍了循环小数的含义。这里对循环小数的介绍,仅仅是结合具体的除法计算过程作了一些形象的描述。其意图显然是只要求学生在直观水平上认识循环小数。
教学中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常见除法除得尽,一些除法除不尽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除不尽是什么原因的探究作出判断,用“怎么办?”探讨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的过程,体会提问、请教、倾听、转化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寻找问题与反思原因,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意识。
2、教学目标
根据本班学生对生活经验及学生认知规律,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课知识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商除得尽与除不尽现象,使学生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认识循环小数。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提问、请教、倾听、转化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用循环小数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中的商,对小数的感知进一步明确,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循环小数的意义,怎样取近似值的问题。
教学难点是:能正确判断循环小数。
二、说学情
根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有关小数除法的内容,探索过一些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现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三、说教
法和学法
我在教学时要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如练习十九第1题。第二,不涉及循环节以及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不强求学生用循环小数表示计算结果。第三,如果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感兴趣,可引导他们阅读第98页的底注和第101页的“你知道吗”栏目,以了解更多的有关循环小数的知识。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听故事、分析、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比较与练习的方法来学习。这样,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设想
(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学生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开始,我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找身边的循环现象为导入点,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循环”含义,从而为进一步探究“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写法架起桥梁 。
(二)关注学生发展——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不应是简单个体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且是现实的生活性主题的探究与发展的过程。在新课中,我首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明星菲尔普斯勤奋训练取得斐然成绩入手,来计算他的游泳速度与海狮的游泳速度,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除不尽的问题,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提问、请教、倾听、转化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地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三)关注学生实际应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内化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第一题是基本题,是通过从数字乐园中,找循环小数。第二题综合题,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一道是发展题,阅读“你知道吗?”学会阅读,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研究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与简记法,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