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尚人格的社会功能
人格使人的行为具有某种必然性和预见性,人们根据这种必然性和可预见性进行交往从而有了相互信任。人们对一个人作道德评价时也是从整体的人格角度而不是从一时一事的角度进行的。道德主体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影响他人和社会,高尚人格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力则更大。
(1)人格感召力。高尚人格对他人、对社会具有较强的人格感召力,亦即具有团结他人和社会,使社会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并加以调控的支配力。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三种支配力:凭借权威的支配力,凭借智慧、才能和成就的支配力以及凭借人格感召的支配力。人格感召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无命令的命令、无权威的权威。高尚人格的感召力能够深入人心,使人们从尊敬而变为亲近与合作。从管理的角度看,社会需要法律、纪律和权威来维持秩序和稳定,同时也需要高尚人格的感召力来辅佐法律、纪律和权威。
(2)启迪和教育作用。高尚人格以自己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行为的普遍性使他人和社会产生共鸣,促使人们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高尚人格以其自觉性和通达使他人心胸豁然开朗,道德觉悟受到启发,明白最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人格是无字之书,无言之师。它通过道德感召力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启迪人们的道德智慧,净化人们的道德良心,激励社会形成积极、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3)预见和示范作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道德:积极先进的道德、居中的道德和消极腐朽的道德。道德是对生产关系的反映,积极先进的道德反映了社会中先进生产关系的要求,消极腐朽的道德则是已经过时的、消亡的生产关系的产物。高尚道德是社会积极先进的道德形态之一,当一个社会处于上升、发展的阶段时,必然提倡高尚人格以促进先进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而高尚人格也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当一个社会处于停滞或腐朽阶段时,社会统治阶级中消极腐朽的道德蔓延滋生,此时,高尚人格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其最终结果是社会道德滑坡,社会风尚江河日下。所以,当一个社会能够积极提倡高尚人格,而高尚人格也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敬仰和效仿之时,表明社会在进步、在发展;而当一个社会中的高尚人格遭受贬损和攻击之时,则表明社会处于停滞或倒退之中。
范文二:服务型政府中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的社会整合功能
作者:杨艳
学习论坛 2009年12期
[中图分类号]C9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09)08-0049-04
社会秩序供给根源于人们在实现自我利益之过程中对共同利益的追求,那么,社会秩序如何供给?现实的回答就涉及国家和政府的起源。换言之,历史选择了政府成为社会秩序的供给者。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秩序的供给包含着社会的整合,而在政府行政的意义上,社会整合机制的发展过程,契合了社会治理模式演变的历史进程。服务型政府的生成彻底改变了社会秩序供给的单方意志性,它将政府自身秩序供给摆在了首要位置,并通过政府自身秩序的建构来实现社会秩序的供给。在这一过程中,行政人员所生成的独立人格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一、服务型政府:权力、法律与道德的整合
“秩序是指符合可识别模式的重复事件或行为”[1],即人们或者社会行为的某种连续性、有序性和稳定性。它既是人类社会的存续条件,也是个体得以立命的必要因素。社会秩序的供给包含着社会的整合,通过制度、组织、价值体系等连接纽带把各种不同的构成要素、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2]。整合机制的实际内容可从整合的精神实质、组织体制、整合方式三方面做出区分,科学的整合机制是三者的有机统一[3]。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社会整合机制的构成及其运行有其不同的规律和特征,在政府行政的意义上就表现为特定的社会治理模式。政府的整合机制不仅包含着对社会的整合机制,也包含着对自身的整合机制,政府整合机制外延和内容的统一就表现为政府的治理模式。或者说,政府治理模式本身就包含着政府的整合机制。
对于一切社会治理体系而言,秩序、公平、效率与公共利益等,都是基本的价值目标,社会治理模式的差异集中表现为核心价值的差异。在人类历史上,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有三条途径:专制集权型、法律制度化和伦理道德化。在传统农业社会,秩序是核心价值,社会秩序与和平的重建是所有政治与行政的根本目标。等级秩序作为统治目标的终极性,是依靠强大的政治集权来实现的,作为国家主要功能的行政管理最为根本的是出于社会秩序的需要而从事管理[4],它并没有在国家体系中获得独立的地位,政治上的集权通过复杂的行政机构和官僚体制实实在在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处在单向的权力支配过程中,并在等级伦理文化的支持下,最终实现社会控制,社会秩序在权力—依附的梯度结构中得以普遍生成。
在现代工业社会,以公平与效率为核心的秩序目标取代了等级秩序成为社会治理的最高价值,法律制度化的途径成为工业社会中政府承担社会秩序供给的主要选择。法律制度通过一系列的规则、规范和程序,从而引导整个社会进入理性化的阶段,促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做出行为选择和对行为的后果进行理性的判断,进而使整个社会获得理性化的社会秩序。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成功,奠定了其在社会秩序供给中的基础地位,也成为政府自身内部秩序供给的基本途径。然而,当政府采取法律制度化途径解决自身的秩序供给时,实质上是将行政人员置于冷冰冰的规则统率之下,个人的独立性被组织的统一性所取代,其主动性与创造性被扼杀在机械的程序中,个人的信念、信仰以及价值判断则被驱逐出行为领域,行政人员最终被塑造成一种工具人格。其结果是,政府在积极地以法律制度提供理性化的社会秩序时,不仅是以行政人员工具人格的生成为代价,而且将整个社会置于“新的奴役铁笼”。
事实上,无论是在以等级秩序为终极目标的统治行政时期,还是在以效率为根本诉求的管理行政时期,政府对社会秩序的供给地位使其垄断了社会资源,进而以公共权力的形式向社会提供强制性的社会秩序供给,这种方式只注重结果而很少考虑供给方式及其过程,而供给者自身秩序的建构总是在国家与社会的对抗中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甚至与整个社会秩序的供给脱节。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长,风险社会的生成推动着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社会秩序供给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政府不仅不再是唯一的社会整合的功能承担者,而且社会自治力量的不断成熟,还对政府自身的整合提出了要求。在社会秩序供给的过程中,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整合机制的物化形式,不仅在外延上把对自身的整合上升为首要任务,还在内容上超越了传统治理模式中对社会整合的功利目的。
在政府整合机制中,价值整合是其核心机制。服务型政府高扬服务的价值理念,建立起以服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并以之作为政府整合机制的指导原则,这一整合首先是通过政府自身秩序的优化展开的。也就是说,政府体系通过自身的制度安排、组织建构、文化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将效率、公平、正义等价值深深根植于服务行为中,以自身的良好形象获得社会生活的良序。这首先要求政府转变过去那种按照对社会实行法律制度的形式化管理来实现自身秩序之供给,改变过去以层级等级为主的官僚制模式,恢复价值理性的光芒,促成服务价值理念的实现。在制度安排上,政府将自身的制度建设不再仅仅局限于形式化的建构,而是代之以更具人性化的制度,通过道德化的制度为政府整合提供一套超越工具理性之形式化的规则系统;在组织建构上,将价值与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为政府整合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现实的组织载体[5]。
在传统政府模式中,权力关系是一种等级差别的关系,法律关系是一种规范的形式上的平等关系,而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社会治理中的伦理关系普遍生成,并实现了结构化和制度化。此时的伦理关系实质上是开放的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6],它超越了传统社会治理中的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在伦理关系的融合调整下,社会秩序供给的多元主体之间塑造出一种合作型的信任关系,进而在社会自治的基础上建构出一种合作治理的状态。合作治理追求服务与和谐,包含并超越了传统治理结构对秩序的追求。因此,在社会秩序供给中,服务型政府整合机制的全部内容都具有道德的性质。这种道德性是通过行政人员的服务行为来体现的,是在行政人员与其他人员的合作中展开的。
二、独立人格的社会整合力
整合是一切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政府作为最大的社会组织尤其需要整合。整合有赖于一定的制度、体制和组织结构,也必须以此作为整合的路径依赖,但是,这些路径终归是外在的,它们必须指向于组织成员并通过其行为来实现。“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7]。因此,“国家的职能和活动是人的职能……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8]。这就是说,对于政府而言,政府整合机制功能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行政人员。行政人格作为行政人员的总体性存在,不仅是政府自身整合的关键因素,也是政府对社会整合的现实承担者。
社会自身包含着自我整合力量,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意味着政府不再是社会秩序唯一的供给者,社会团体和自治组织与政府成为竞争性的社会秩序供给者。这就促使政府治理的角色需要转变,即政府的治理活动首先是发生在社会中的,是内在于社会的治理,其次才把社会作为治理的对象看待。这样,对自身的治理成为政府首要的任务。在治理视角上,发生了由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在治理理念上,由对治理对象的控制转变为对治理主体的自觉约束和自我限制,转变为对治理对象导向的服务定位。这就使得社会治理主体的活动在根本性质上区别于以往的社会治理活动,并且,在这一活动中,合作型行政人员的人格逐渐被塑造为独立人格。服务型政府整合机制的道德性,是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的总体性显现和展示。
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在伦理关系、权力关系与法律关系统一互动的基础上的,其中具有统摄意义的伦理关系是由个人承载的,是通过行政人员个体而进一步上升为行政人员之间以及行政人员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9]。在公共行政实践中,独立人格作为公共行政效率、责任、公正等基本价值的化身,展现并生成于一系列的道德化行为中,进一步提升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改善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人格,对行政人员之外的社会其他成员来说,是一种看得见、可体验到的客观存在,而这种客观存在既是他们认识的对象,也是与之交往的另一种主体性存在。因此,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其他成员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独立人格会给行政相对人以良好印象,有助于双方实现良好的情感沟通。情感对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及相应的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对崇高精神的向往和追求。行政人员为行政相对人利益着想会使对方产生敬佩、信服、信赖的心理感受。这种崇高的、积极的情感能够感染行政相对人的热情,强化他们对行政管理目标及功能的情感认同。其次,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独立人格会对行政相对人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情感认同推动行政相对人的理性思考,自觉接受行政人员的行为方式,并以此作为自身行为的参照系,加以模仿或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再次,独立人格具有对真理与正义的形象化作用。具有独立人格的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会自觉地去认识和运用真理。这些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的正确的思想认识结论,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行政人员利用实际的行为及其效果使得真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说服行政相对人,赢得他们对科学理论的信服。而行政人员依法行政、以德行政本身就是在演绎着正义的内涵。最后,独立人格作为一种现实的伦理存在,会对社会的道德环境产生净化作用。在社会秩序供给方面,道德的功能就在于它对社会所实现的整合。它既能有效地遏制腐败、抵制歪风邪气,营造出一方道德净土,又能为其他人树立道德典范,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提升,充分实现社会秩序的道德整合。
政府的责任在于培育成熟的社会,这是“政府应有的价值取向,同时又是政府对自己的主观定位,即定位在服务者的角色上,为社会提供服务”[10]。公共行政是现代政府的核心,是将治理与政治紧密相连的部分,这就要求行政人员必须在政治和治理过程中,与其他参与者一起为追求公正、合法和资源而奋斗,要始终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行动,并按照合法的形式执行公众的意志[11]。公共行政的不可替代性赋予行政人员在政府整合机制中的主体地位。如果说传统政府形态中的行政人员也具有社会建构力,那么在统治行政中,行政人员以依附人格的形象成为社会等级秩序的统治者代言人,社会被整合为秩序有余而活力不足的“机械团结社会”,极大地限制了社会成员人格的发展。在管理行政中,行政人员的工具人格在实现高效社会整合的同时,也塑造了精于计算的功利谋划者形象,而在公共领域中对非理性的拒绝则将整个社会整合为单向度的有序系统,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在服务型政府中,独立人格所具有的良好示范和教育作用,在合作的过程中激发社会成员之间的充分信任,从而充分实现政府对社会的有机整合。
三、独立人格的自我建构力
福柯对规训的分析表明了权力如何从外部塑造主体,晚期则关注“权力微观物理学”,从性的角度考察权力从内部产生自我的作用[12]。为此,他在对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道德实践研究中提出“自我技术”或“生存艺术”的概念,即“允许个人运用他自己的办法或借他人之帮助对自己的躯体、灵魂、行为、存在方式施加某种影响,改变自我,以达到某种愉悦、纯洁、智慧或永恒状态”[13]的实践。换言之,就是指个体通过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实现个人风格化的存在,这是一个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独立人格是行政人员个体之“格”,其生成过程是行政人员于行政行为中主客体互化的运动,表现为一种内化与外化不断统一的双向运动机制,这便是行政人员的“自我技术”过程,是独立人格的自我建构力。
独立人格的自我建构力是在其承担政府之社会整合功能的过程中实现的。行政人员作为一名受托管理者,必须超脱于政治压力和不断下降的单纯工具主义的自我形象,转而寻求“有批判意识”的角色:既要遵守法律规范和有限政府的宪法传统,更应有意识地追求公共利益与维持民主治理过程。这就要求行政人员的行为方式扩展到:力求增加公众直接参与治理的机会,这是信任的最终基础;必须培养个人反思能力;必须为自己的行为确立理由[14]。只有当行政人员将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尊重公众,尊重其他人,才能优雅而体面地服务大众。事实上,一种充满活力的行政,必须根植于对“个人和群体的动机及欲望的理解”[15]。通俗地讲,行政人员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自我建构的要领,首先是对自我的认识与关注。其次是自我修炼,包括节制等意志力的训练和自我反思。再次就是重视内在快感[16]。这些自我建构的要领就存在于行政人员与其他人员的合作行为中。
在自我建构过程中,独立人格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必须学会选择,创造性地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独立人格的形成受很多因素控制,如遗传、家庭、社会阶层和文化等,但这些因素要产生作用,必须通过人的中介活动——选择,这也是人的本质性的体现。雅斯贝尔斯认为,人就是进行着选择的存在,而动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具有自我选择的能力,所以,它只有满足于自己的客观存在[17]。心理学家凯利的人格建构理论认为,个人有什么样的建构,即用来解释世界,对事件进行分类整理、记录行为过程的方式和概念,是由他的选择行为决定的,是选择的结果。选择对人格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行政人员在一定的行政程序中,如何选择就是关键环节。
独立人格既要能动地选择,也要主动地创造。科恩指出:“人格作为主体性的体现,早已被认为是同创造、精神修养和克服时间地点的限制分不开的,而无人格则总是同消极被动、不自由、心胸狭隘和没有尊严联系在一起。”[18]弗洛姆把其所认为的健康人格称为“生产型”人格,即一种创造性的人格。“人之存在的矛盾是,他既要寻求与他人的接近,又要寻求独立;既要寻求与他人结为一体,同时又要设法维护他的唯一性和特殊性。正如我们已指出的那样,只有生产性才能对这一矛盾及人的道德做出解答。……所谓生产性就是人利用其力量并实现其固有的各种潜能的能力”[19]。只有借助于创造性生产,人才能摆脱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在获取自由的同时,也被社会认同。行政人员不仅要谨慎地行事,还要积极地创造,不仅是行为方式、手段等的创造,还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哈蒙认为,在自主性的、社会性的行动者构成的公共组织中,必须以新的观点来处理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性”的“协作关系”,即每个行动者既会考虑别人的期望,也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当个人之间的关系推及整个社会时,“相互性”的群体关系就是一种社会正义。因此,独立人格的创造性必须在相互的合作中进行,必须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协商、对话来实现。
总体来讲,独立人格是一个自我不断实现和超越的生成过程,人格化运动的结果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社会、对他人有示范和教化的作用,同时,它对行政人员自身也有一种导向和激励作用。构成独立人格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独立人格的内在机制。这种内在机制的作用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内化作用,即调整和改善独立人格的综合素质,使独立人格不断完善。人格化运动每一阶段上所生成的结果是对这一阶段的总结,行政人员一方面借助他人对自身现实人格得以认知、理解和反应;另一方面通过对已形成的现实人格的自我再认识,自觉反省并不断调适自身,以期形成自我心目中理想的行政人格。二是外化作用,即行政人员提高自我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通过实践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超越。静态上的已有独立人格是下一阶段行政人格生成运动的基础和出发点,行政人员在对前期成果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基础上,经过主观努力提高自我道德能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独立人格的这两方面作用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促成行政人格的不断完善。
相对于传统社会治理模式而言,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的自我建构内在于服务型政府的生成过程中。在服务型政府中,制度对行政人员而言不再是外在的强制性规则,而在以信任关系为内核的合作型组织氛围下,行政人员不再是边缘性的存在,其独立人格的建构成为组织一切行为所指向的根本目标。因此,当独立人格形成时,实际上也就实现了组织的同一性,这就意味着独立人格的自我建构力在获得自身的意义时,也具有社会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9-06-02
作者介绍:杨艳,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杨艳(1978— ),男,四川省南充市人,管理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
范文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人格建构功能
价值论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人格建构功能
刘卫平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21日 ? 11 版)
文化人格在“感动”中建构
■要对当代人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包括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教育科技手段,将当代人塑造成具有爱祖国、爱人民、勤劳勇敢、勤俭节约、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等民族品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
■我们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不断加强学习,深入实践锻炼,丰富自身的多元知识结构,提升多种素质与能力,塑造多元综合能力型人格,以应对时代挑战,更好地适应和推进我们这个时代向前发展。
■塑造当代社会文化人格的道德品质,必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坚决抵制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等腐朽文化的侵蚀,克服人格资本化倾向。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加强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使我们成为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制规范并具有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品格的人。
文化人格是人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存在物,其心理、精神、素质与能力等文化生存特性在其性格结构层面上的表现或展示。特定的社会文化人格是由人之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所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要求与实践本质,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它对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生活、思想文化建设以及人的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指导当代社会文化人格塑造也有着重要而现实的建构功能。
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塑造我国当代文化人格的理想品格
人作为思想意识存在物,他的思想信念及其精神本质是其文化人格结构中的重要构成。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深刻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活动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当代社会实践的重要特征,深刻体现了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时代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灵魂和重要主题。因此,塑造我国当代社会文化人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为塑造我国当代社会文化人格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和丰富的理论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广大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形成有效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教化氛围。人总是要有精神和理想的。人作为思想存在物,没有理想、没有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思想追求,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生命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好理想。因此,塑造我国当代社会文化人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赋予其文化人格的理想性,使当代人成为有科学而坚定的信仰、有远大而现实的理想目标富有进取精神的人;成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共产主义事业、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塑造我国当代文化人格的民族品格
人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生命存在物,是其历史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人总是生存于文化的传统之中。传统的历史文化是塑造人之品质特性的文化资源和历史条件。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民族的群体,总会因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环境的塑造而彰现不同的人格品质差异。因此,任何民族的文化人格都必然具有自己民族的精神风貌与人格特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国历史优秀文化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既体现了我国历史优秀文化的精神本质,也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气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由我国几千年来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积淀而成,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我们民族的历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当代文化人格塑造。要对当代人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包括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教育科技手段,将当代人塑造成具有爱祖国、爱人民、勤劳勇敢、勤俭节约、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等民族品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塑造我国当代文化人格的现代品质
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生存物,其人格品质是通过其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来生成塑造的。改革开放与创新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实践本质和重要的时代特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刻反映了我们时代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我们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追求,成为我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构建当代社会文化人格必须塑造当代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赋予当代人改革创新的现代精神风貌与现代品质。一是要树立胸怀世界、有远见卓识的开放性观念,塑造开放性人格。只有具有开放性胸怀与思想意识,才能融入这个开放性的社会,才能真正进行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二是要塑造创新型人格。改革意味着创新。没有创新意义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我们当代人作为生存于这个创新时代的主体必然被赋予这个时代创新的实践品格,在人格结构上打上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三是要塑造多元综合能力型人格。我国当代社会作为改革开放与创新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变化发展时代。社会结构及其社会领域存在着多元发展向度。因此,我们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不断加强学习,深入实践锻炼,丰富自身的多元知识结构,提升多种素质与能力,塑造多元综合能力型人格,以应对时代挑战,更好地适应和推进我们这个时代向前发展。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我国当代社会文化人格的道德品质
人是特定道德观念及其践行的生存主体。人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生存物,其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必然赋予其文化人格的道德品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客。它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我国当代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发展,我国社会越来越处于各种文化碰撞与交汇的开放型文化环境。当下各种外来的非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实际上也成为塑造我们当代文化人格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我们塑造当代社会文化人格的道德品质,必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坚决抵制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等腐朽文化的侵蚀,克服人格资本化倾向。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加强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使我们成为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制规范并具有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品格的人。
质言之,我们塑造当代社会文化人格,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强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教育活动,将我国当代人塑造成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具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并具有改革创新能力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体。
(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范文四:人格塑造“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功能解读
人格塑造“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功能解读
广州旅游租车 http://www.gzzuche.net/
摘 要:文化的教化功能对发展健全人格起主导作用。“人格面具”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一个方面。从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分析人格健全发展有三条路径:一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外部条件与自身条件的和谐统一;二是实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匹配;三是应用人格“大五”模型将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有机统一起来。
关键词:人格塑造;人格面具;人格“大五”模型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格,人格的养成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充盈的智慧。如果只有知识的灌输而没有人格的养育,那么所谓知识就很可能成为争名夺利的武器,成为危害社会的工具。如何培养一个人的健全人格,做到个人人格与社会人格相统一,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然而,健全人格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社会化,其中文化的教化作用占主导地位,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影响甚大。
一、文化的心理学释义及其教化功能
《周易》有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最早出自此处,它的意思是: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人造的第二自然界”。人类创造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塑造,作为一个自然人,既然生活在缤纷的社会环境中,便注定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Enst
Cassirer,1874—1945)在《人论》中说:“走向人的理智和文化生活的那些最初步骤,可以说是一些包含着对直接的环境进行某种心理适应的行为。”伴随着环境经常性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们也需要持续不断地调整和适应自己。文化对人们的塑造过程及其教化功能便蕴藏在这一次次调整与适应的过程之中。在文化心理学的视域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文化类型形成不同的个人行为。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心理学受后现代主义哲学多元文化论的影响,开始向文化转型,沉睡了一百多年的文化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开始觉醒,与主流的实证主义心理学一起为心理学的发展作出贡献。[1]
文化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的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在形成之初产生了众多理论流派。[2]尽管各理论表述不一,但是几乎所有的理论都包含了以下两种观点:一是对刺激赋予一定的意义,人们反应的不是刺激本身,而是刺激所被赋予的意义;二是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的,人类不仅是文化世界大厦的设计师与建筑师,还是砌成文化世界大厦的砖瓦。在人类根据自己的心理来改造世界、赋予世界新意义的同时,新的世界也影响着人类心理的发展。
根据以上理论观点,我们可以给所谓的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下一个定义,即人在一定语境中,会对具有一定刺激的文化作出该文化所规定的反应。这一概念从进化论视角诠释了文化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不断优化其自身的学科。人类的一切生理和心理机能都是不断进化得到的产物,是不断适应新环境的产物,例如眼睛的原理,原本是源于一片感光皮肤,由于人类需要适应生存条件,便使得它进化为人类服务的器官。同样,文化心理作为近经验概念,作为制度性刺激隐藏在人类的各种感受、思想以及行为背后。为了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环境里更好地生存,人就会更好地使自身适应环境,这种“近经验概念”将以内化的形式逐渐累积并最终定型,化为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意识形态,这就是文化的教化功能。
二、人格面具的概念及其教化功能
“人格面具”(persona)的概念及其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1875—1961)首次提出的。所谓“人格面具”,是一个人为了能够顺利地被社会群体所接受,从而向大众展示对自己有利的形象,即一个人的社会外观。[3]大多数社交场合需要各种各样的面具——譬如说鸡尾酒会上的快乐面具或是工作时的勤奋面具。在许多社团和行业中,形象如同物质一样重要,而面具会比本人更为重要。它之所以会成为人类现代生活密不可分的部分,约有一半的原因是每个人在社会中必须扮演不同的角色——父母、子女、配偶、朋友、公民等,每一种角色都有着一定的符合习俗的行为,如此便形成了个人所戴的不同的社会面具。
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处于自我或是他人、个体或是社会的期待之中,并强烈地希望调整自身状态以满足这些期待。而人们在满足这些期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教化的影响。荣格观察到在青年时期,人大多被迫抑制或忽略他们个性的某些方面,如男孩子通常被劝告不要心肠太软,并且会很快地学会抑制他们富有同情心的一面,这一面也就成了无意识状态;相反,女孩子如果过于自信或独立意识太强,就会受到指责,于是她们很快地学会适应社会的准则。通常,男人从中年时期开始关注他们温柔、抚爱的情感,较少时间用于赚钱,而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在与家人一起度过;相反,女人在这期间则开始开拓她们的自信和意志自由,这是因为在人的后半生,这些早先被忽视的个性的一部分大声疾呼着要在意识生活中占有一席地位。荣格认为,成熟期的挑战是重新开拓这些被遗忘的方面,倘若开拓成功了,其结果就是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内在的完整。
因此,“面具”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并非代表虚伪,它最大的功能是让别人看到自己想展现的一面,隐藏自身不便表露的情绪,使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和谐。“人格面具”不仅能使个体获益,也是人类更好地适应团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基础
条件之一。心理学家普遍赞同学习复杂的社会角色是对青年人的重要挑战。
三、从“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视域分析如何使个体人格健全发展
尽管构成人性的因素很多,一个时代或一个团体的文化始终对人性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就拿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它重视整体思维,讲究和谐,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它主张“天人合一”,在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和睦共处”,“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因此,无论是人性论中所构建的理想人格,还是国民实际人格的发展,都深深地受此影响。一方面,理想人格煌煌盛美,令人可望而不可即,更进一步成为抽象意义上的人格,人们只能对之顶礼膜拜,却难以效仿实现。另一方面,实际人格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任何发自本能的意愿和行为都有可能与社会规范相抵触,并逐渐导致人格的异化。其结果会导致“自我膨胀”(过分热衷于角色扮演),抑或“自我压抑”(过分压抑其自身其他人格方面的发展),进而逐渐形成各种分裂人格,而这正是忽视本能需求、失去人格动力结构带来的后果。 按照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1900—1980)的观点,实现理想人格,不在于压抑个人的恶,而在于妥善地运用个人的潜能,这样,人格才有可能健全地发展。对此,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实现:
第一,达到理想人格的外部条件与自身条件的和谐统一。人格面具是展示给他人看的公开的自我。出于自我保护,人们总是不愿意展现出自己人格中的某一部分,而将真实的自我隐藏在面具后。人格面具的作用不只是为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在现代社会,戴上“人格面具”虽然迫不得已,却十分必要。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包括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它为各种社会交际提供了多重可能性,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若不戴“面具”,反而会影响人际关系及生活质量。当然,一个人如果过分沉溺在自己所扮演的某个角色里,长期压抑自己的本性,就不可避免地
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累”。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会造成人格的扭曲,不利于身心健康,严重时会造成人格异化。所以,我们要会在适当的时候,把“面具”卸下来,展示一个真实、放松的自我。
第二,实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匹配。德裔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1902—1994)首度提出“自我同一性”的观点,并把它解释为“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长的信念,一种个人在过去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恒常性和持续性,可与他人心目中的自我恒常性与持续性相匹配的感觉”[4]。“自我同一性”不只是一种充满自信的意识,更是一种通过社会确立自我的存在,即肯定得到社会认同的自我。例如,“我是上海人”,这便是已经得到了社会认同并足以用来介绍自我。此外,“自我同一性”还是一种“感觉”,即不局限于头脑中固有的对“具象”的理解,还需要重新去感知新的意象。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这相当于“感觉精神很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意识。在艾里克森看来,“同一性”主要有两个产生来源:一是青年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童年;二是他们行事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受所处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不能获得自我认同感是现今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对于自己是谁、将来要去哪里、做些什么、在社会中的定位等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并且可能由此产生一系列有缺陷的人格。在“自我同一性”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人格也慢慢“成形”。综上所述,“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一个健康人格已经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自我控制的意识,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智慧,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认同自己与他人在外表、性格上的相似与相异,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连续感,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等品质。
第三,应用人格“大五”模型使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有机统一。人格“大五”模型(fivefactor model,简称FFM)是当今世界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属于特质论,其理论和研究模式日趋成熟。大量研究表明,不管是用外语还是中
文表达,不管是描述自己还是他人,不管采用什么因素抽取和旋转,都可以依照先天的共同因素诠释和理解个体差异,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对人的一生将以何种方式生存有着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McCrae与Costa于1985年编制了NEOPI五因素调查表(NEOPI FiveFactor Inventory)。如今,该测验对五因素的定义为大家普遍认可,主要包括:(1)心境不稳定性(Neuroticism),焦虑、愤怒敌意、沮丧、自我意识、冲动、脆弱;(2)外倾性
(Extraversion),热情、乐群、果断、活跃、寻求兴奋、正向情绪;(3)开放性(Openness),幻想、审美、情感、行动、观点、价值;(4)亲和性(Agreeableness),信任、直率、利他、顺从、谦虚、温柔;(5)责任性
(Conscientiousness),能力、条理性、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自律、沉着。McCrae与Costa(1999)所作的元分析表明“大五”因素与其他许多人格特质和社会行为的结果息息相关。[5]
在应用人格“大五”模型时,如何做到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有机统一, “大五”模型的人格特质包含了适应社会已有的基本要求,如外倾性(社会化)、亲和性(互动和为别人着想)、责任心(规范与责任)、情绪性(理性和与人相处的愉悦)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阐述了个体人格与具有主导性的社会人格的各种不同要求。
在长期心理健康教育与临床心理实践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咨询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忽略了健全人格最基本的要求是社会适应,他们只关注自我内在的“心理健康”状况,自己觉得问题“解决”了,可是在社会活动中依旧出现同样的问题。健全人格从社会意义上说就是健全的社会人格。弗洛姆曾指出,社会人格就是“组成一个团体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共有的一些人格结构”。社会人格是复杂的,在考察社会人格的过程中,我们要分辨在社会的强文化与弱文化、主流文化与支流文化影响下的不同的社会人格所具有的特
质表现;我们要通过全面分析来抓住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健全的社会人格,否则就有可能误入迷途甚至堕入歧途。人们向往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但往往只是为了使自己“心里好过些”、“心意更加坚定”或减缓身体上的病痛,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退让的心理策略。塑造或者重组真正积极的、乐观的、有建设性的人格势必要经历剧烈的冲突甚至痛苦,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或不愿正视。因而,人格塑造不仅要面向自我,还要面向社会。
范文五:论幼师职业人格的教育功能
论幼师职业人格的教育功能
——————————————————————————————— -_|雷小波
幼师的职业人格是指幼儿教师在其职业生活 方面,幼师的职业人格是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在幼师 个体行为方式上的直接表现,幼师正是通过培养健 中,作为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所具备的基本人品 康、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这一社会实践活动,来履 和资格及基本的精神面貌,是幼师的思想政治、道 行社会赋予的职责和义务,体现社会的道德价值观 德品质、理想情操、兴趣需要、为人处世、从教为师
念,表现个体的职业人格水平的。同时社会也会对 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品格。它不仅体现于幼师的社会 其作出相应的道德评判。比如,为人师表,勇于奉献 职业活动中,也渗透在幼师日常生活中。它以一系 是人格高尚的表现;自私自利,贪图享乐是人格卑 列具体的社会性活动为载体,以幼师的言、行、情、 劣的表现,等等。所以,幼师的职业人格直接反映着 态等为表征来加以表现,既体现出幼师基本的为人 一定社会的主流的道德价值导向,具体体现着一个 品位,又产生人格的各种社会效应,影响着幼师如
国家、一个社会的教育目标,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 何正确处理好与自己所从事的幼教事业及与幼儿、 意志,通过人格的具体的、直接的和全方位的展示, 与幼儿家长、与幼师集体以及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 始终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教育过程的方向,同时,的关系。下面就幼师的职业人格的教育功能谈点肤 浅认识。 引导幼儿根据社会的要求,不断规范、约束和调整
在幼儿教育这种职业活动中,教师与职业的基 自己的行为,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健康人格。
2(对幼儿人格积极的培养和塑造功能本手段和工具是融为一体的。即教师既是施教者, 又是施教者籍以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的手 幼师以自身人格直接作用于儿童,直接培养和 一谋蕾枉替枢扑?10z( IgN— 塑造儿童人格。只是这个培养和塑造功能必须借助 段和工具。幼儿教育,作为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精一D设计和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 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 活动,其根本
目的旨在使幼儿形成社会所期望的人 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而人又与之有着密切联 格素质,朝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 系的现实世界是人格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幼儿 园是幼师和幼儿双方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现实世 中,幼师的人格以其真实内在的自我品质和精神面
貌呈现在幼儿面前,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吸引和 界”,而师生关系是这个现实世界中所形成的种种
逐渐渗透、塑造着幼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教育影 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基本关系,也是幼师职业人格得 以形成和表现的现实环境。一个幼师人格的好和 响力。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幼儿人格积极的定向和引导功能 坏、高尚和卑劣,制约着师生关系的形成,并通过作 幼师的职业人格是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个体 用于师生关系而发挥着对幼儿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化和“物化”,直接体现着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也 功能。 反映社会对刚走入社会的幼儿的基本要求。
个体的行为从个体出生起就处在社会之中,而 它作为 一种教育要求和教育手段,约束和引导着幼儿人格 个体的心理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断发展 朝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的。幼儿园儿童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对象增多 这是因为,二方面,幼师在自己的教育职业活 了,他们的社会人际交往环境,特别是与幼师交往
关系的质量和相互作用的水平是决定幼儿人格发 动和社会活动中,必然会受到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取
向的导向影响,通过不断地进行自我锻炼和自身修 展的关键。因为幼儿在认识社会和人生时,总是从 养,逐渐形成较稳定的有利于职业活动开展的人格 周围的人和事开始,从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他人 特征,确保职业人格合乎社会的要求。这种人格本 的关系、认识周围环境开始。这样,师生关系就成了 身就凝聚和包含着社会道德价值观,它是社会教育 他们透视社会和人生的镜子,成为他们最初的,也
目标的“物化”,必然代表和体现着一定社会、一定 是最重要、最直接的道德认识源和人格情景源。幼
国家对包括幼儿在内的受教育者人格的要求。另一 师的职业人格也就成为了幼儿最直观、最具体的道 万方数据
眼里,老师是无所不能的“高、大、全”形象,具有绝对 德经验和人格典范,进而培养、塑造和促进他们人格
的权威性,老师的正确和威信是父母和社会其他成 的健康形成。
员远远无法与之相比较的。孩子们所无比崇敬、尊 果在师生的交往中,一个人格健康、高尚的幼师如
重、信赖的老师,自然就成为了他们最直接、最经常、 能使幼儿时时处处感受到他的爱和师生友谊的欢 最权威的模仿对象。他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言行 乐,就会使幼儿感受到社会对他的肯定而满足其安 同所模仿的老师相比较、鉴别,由此来判断自己的言 全感和自尊感,容易体验安全、愉快、尊重、友爱、诚 行。因此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幼儿的口头禅是“老师说 实、平等、fl信等积极的情绪,形成朝气蓬勃、活泼开 的,要 ”,“老师是这样做的, ”无疑,幼儿同 朗、乐观向上、自尊自信、正直诚实等良好的人格特 样是通过所崇拜的幼师的言行,通过模仿幼师的言 征。反之,一个对社会、对事业、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责 任感的幼师,会时常使幼儿感受到冷漠、严厉甚至歧 行,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发展自己的 视和不公平,容易体验自卑、孤独、焦虑、恐惧、仇恨 人格。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十分重视教师人格的模范表 等消极情绪,养成沉默、自私、胆怯、不合群、不信任、 率作用。他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人格——
势利虚伪、冷酷圆滑等不良的人格品质。 这是施教的关键”。并引用乌申斯基的话说:“在教育
幼师作为社会的成员,势必对自然界、对社会j 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 对
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任何规章 人生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看法以及与之相伴随
制度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机构,不管它设想得多 的情绪体验和个性品质,而这一切在师生的交往中,
随着师生之间人格的接触、碰撞和冲突,会有意或无 少巧妙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的个性 只有个性才
意地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促进幼儿 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f篓 f 通过这种交往和活动来学习社会的道德规范,积累 格。”瞳1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幼师,热爱生活,热爱幼!鐾! 社会经验,体验道德情感,根据社会道德价值观来培 教事业,热爱幼儿,乐于助人,富有朝气,那么,班上l嚣 I 养和塑造自己的人格。可以说,由于幼儿对幼师具有 幼儿的人格也一定会活泼开朗,自尊自强,团结友I@谚 l 无限的信任和情感投射,因而通过幼师职业人格所 爱,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对此,加里宁曾作过形|I 堇} 传递和表现的教育信息比任何其他正式的演讲说教 象的比喻: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镜子里,外面有几百J至
| 和活动课程具有更为有力的渗透、感染和教育作用, 双精锐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伺教师优点和缺点 且这
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他。“所以说教师的世 种作用因教师人格的参与而变得容易、持久。所
以,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往往会用自己的健康、高尚 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的
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 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 激人格,作为连接师生心灵的纽带,并以此为契机, 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 重要励幼儿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人格的 身上永远留下痕迹。”【31 组成部分。 3(对幼儿人格积极的示范和榜样功能 综上所述,在幼儿人格萌芽、形成和逐步发展的 “师者,人之楷模也”。【lI幼师的职业人格作为一 整个过程中,幼师人格始终是一种“无言之教”。它作 种 为一种自觉的非权力性、非强制性的教育影响力,制 “精神教具”和教育手段,直接作用于幼儿,通过鲜 约着幼儿道德信念体系的形成和道德行为模式的建 明的活生生的榜样示范来影响幼儿人格的形成。因 立。要使幼师职业人格的教育功能能够有效发挥和 为幼儿受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还不具备抽象思维 能力,不能意识到自己对于某个观点的态度,其行为 真正实现,每一个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人都应该加 强自身的修养,使之具有健康、高尚的职业人格。方式尚没有发展起来,更谈不上定型。所以,幼儿时
期是人的智能和人格奠基最坚实的时期,是人一生 最富有可塑性的阶段。而这个时
参考文献: 期的孩子具有明显 的具体形象
[1]杨雄(法言?导行思维,心理活动比较简单,对人和事的认
识也往往是以感受外界刺激而出现反应为主,行为 [2]《湖南教育》编辑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
思想概述(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 上多模仿,年龄越小,模仿越突出。凡是他们喜欢的、 ‘ 174页。感兴趣的,都会产生强烈的模仿欲望。幼儿每天大部 分时间生活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与老师朝夕相 【3】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人民教 处。他们的游戏、学习、生活,包括吃、喝、拉等所有生 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77页。 活和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410006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万方数据 都由幼师指导、管理和培养。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