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有关传染病试题
有关传染病试题
1.(2011·淄博)近期,山东省红十字会对外宣布,已将某县冯某捐献的多个器官成功移植给了五名等待移植的重病患者,使他们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传染源
2.(2011·潍坊)当有人不小心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医生会给伤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直接失去致病性。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者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者 3.(2011·苏州) 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沿海地区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了6.6米高的海啸,造成的巨大灾难不可估计。灾害后,随时都可能爆发多种传染病,如炭疽、霍乱、鼠疫等。为了预防传染病,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加强监督食品和饮用水卫生、注射疫苗等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受地震的影响,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事故,大批居民被迫疏散。核辐射可能会使人患上放射病。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数代人的健康。
(1)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
A.只要具有传染源 B.只要具有传播途径
C.需要同时具有传染源和易感人群 D.同时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上述资料中提到要“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3)注射疫苗可以利用人体的 建立起 免疫( )
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 B.第二道防线、特异性 C.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 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
4.(2011·湘潭)请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5月中旬以来,德国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截至6月6日已经造成欧洲9个国家至少2200
多人患病,其中470人出现肾衰竭症状,至少22人死亡。患者的症状是出血性腹泻,血管和肾功能受
损,最严重时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最终肾衰竭而死。
目前,已查明本次疫情是由一种名为“Husec 41”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引起。这种病菌可通过
食物、水和接触动物等直接传播。世界卫生组织还特别提醒,最近去过欧洲并有症状者需及时就医,不
要擅用止泻药或抗生素,因为这有可能加重病情。
(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Husec 41”是引起该疫情的 。这种急性肠道病具有流
行性和 的特点。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急性肠道病的传播途径
是 。
(3)大肠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细胞中没有成形的 。
(4)为了预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继续蔓延,请你以世卫组织的名义提出预防措施
。(提出一点即可得分)
5.(2011·巢湖)春夏季节,小玲患上了甲型H1N1流感,小芳患上了肺结核,H1N1型流感的传播途径
主要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质,甲型H1N1是由某种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
起的,小芳由于及时治疗,治疗后康复出院。
(1)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2)针对病情,医生采取了①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②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③对小玲和小芳 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④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⑤让老师和同学去探望五项措施控制来预防传染病。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填序号)
(3)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后,能刺激产生 ,这种免疫功能属于 免疫。 (4)从材料可知,甲型H1N1流感是属于 类传染病。(填传染病类型) 6.(2011·烟台)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近来,一种被称为EH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耐抗生素细菌导致的急性肠道疾病在德国爆发,使整个欧洲陷入恐慌。截止6月12日,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茵感染者人数已达到4000人,死亡病例34例,800多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目前疫情蔓延至欧盟所有的国家,世界各地已加大了对来自于疫区国家芽苗菜等蔬果产品的检验力度。
(1)“急性肠道疾病”属于一种传染病,它具有 等传染病的特点。世界各地加大对来自于疫区国家芽苗菜等蔬果产品的检验力度,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种做法属于 。
(2)右示EHEC在显微镜下的图片,它的结构与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从免疫学角度看,EHEC属于 。
(3)假如EHEC侵入人体后,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即 参与
反应产生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若口服细菌性痢疾疫苗,能否预防该病,为什么? 。
(3)小明的体温在星期_____开始恢复正常,这是由于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结果。 7.(2011·济源)今年4月,我市某中学八年级的一名学生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后,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患上了同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播。(1)该病的病因是( )
A.缺少某种营养物资 B.某种病原体入侵 C.某激素分泌异常 D.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取样分析,找到了致病元凶。它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这种生物属于 。 (3)发生这种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4)小敏接种过乙肝疫苗,她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这种传染病,她的想法对吗? 。为什么? 。 52.(2011·贺州)某班一个同学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后,班里陆续有多名同学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都患上同一种传染病,此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播。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取样分析,发现致病元凶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
质构成的生物,这种病的的病原体属于 (选填“细菌”、“真菌”或“病毒”)。
(2)发生该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宿舍等进行消毒,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
的 。
(3)小张接种过乙肝疫苗,他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这种传染病。他的这种想法对吗?为
什么?
(4)为了预防这种传染病,请你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对班上的同学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范文二:春季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春季传染病有关知识
1、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以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主要有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等。
2、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是什么?
传染源:大多为发病期患者。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即患者讲话、咳嗽、喷嚏时的唾液飞沫)传染。
3、什么是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4、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专家建议,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如发现幼儿低烧、口、手、脚、屁股上出现红色的小泡,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只要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手足口病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
5、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以上传染病都是疫苗可以预防的,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传染病高发季节,避免前往空气不流通、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病期患者。(3)室内经常开
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勤晒被褥,保持环境卫生。(4)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私人物品,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合理膳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劳逸结合。(6)发现疫情,切实落实传染病隔离、幼儿晨、午、晚检、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7)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6、在春季出现哪些症状需警惕传染病的发生?
发热或不发热,但是伴有无诱因的皮疹出现,即应警惕传染病的发生。发病后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7、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是什么?
(1)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凡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均为易感者,潜伏期为10天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流涕、眼结膜炎、咳嗽和皮肤斑丘疹。(2)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易感人群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潜伏期1-7日,(3)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临床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4)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一侧或二侧腮部,以肿胀、发热、不化脓、易传染为其特征。常见于冬春季节。5)水痘:是一种好发于幼儿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多伴搔痒或疼痛。
范文三: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艾滋病十条最基本常识
1、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
2、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3、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洁身自爱、
遵守性道德,其次是正确使用避孕套。使用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免怀孕,还可以预防性病和艾
滋病。
4、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不要吸毒,特别是不能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消毒
的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
5、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的另一个方面是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和其他侵入
人体的操作,避免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6、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怀孕和哺乳可以预防经母婴途径传染艾滋病。
7、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通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生活很多
年,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但他们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8、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生活工作接触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不
必恐惧与艾滋病病人接触。
9、不要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给予他们人道主义的关心和帮助有利于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传染病的流行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流行过程即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及终止的过程,该过程的形成需要传染源、传
播途径及易感人群等三个基本条件,同时还要受到社会因素、自然因素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
及影响。这就是常说的“三环节、两因素
”。“三环节”为传染病流行提供了可能性,而“两因素”则是决定传染病流行能否形成的动因。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一)传染源
即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人又可分为病人及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动物,主要是那些感染人畜共患疾病,并能将该种疾病传给人类
的家畜或野生动物。
(二)传播途径
即病原体离开传染源以后,到达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传播途径由环境中各种因素构成,
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因素的。常见环境传播因素可分为以下六类:
1、空气、尘埃、飞沫等。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白喉等,均可
经此传播。
2、水、食物等。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痢疾、甲型及戊型肝炎等主要经此传播。
3、手、用具等。即生活接触传播,很多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
及皮肤传染病均可经此传播。
4、吸血节肢动物。即虫媒传播,疟疾、乙脑、斑诊伤寒、登革热等均可经此传播。
5、土壤。钩虫病、蛔虫病、破伤风、炭疽等主要经此传播。
(三)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那些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的人群,易感人群的多少,对传
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往往有很大影响。
二、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指地理、气象、生态条件等,这些因素对传染病流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许多传染病都呈现严格的地区和季节分布,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蚶传染病又与生态条件
关系密切。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条、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通过对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的作用,可以促进或抑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而在社
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中,又以社会因素为主导因素,因其可以作用于自然因素,并且在一定程
度上改变自然因素。我国人民在常和政府领导下,移风易俗,改造自然,使各种传染病发病
率达大降低,一些传染病已基本消灭的事实就是证明,特别是在多次特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后,
党领导灾区军民团结奋斗,打破了“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规律,更显示了社会因素对传染病能否流行有着巨大的影响。
导致传染病流行有三个环节
环节一:传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患者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但在大多数传染病中,
显性感染(即出现症状的患者)只占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隐性感染者与病原携带者在一些传
染病中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环节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日常生活接
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
和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经蚊虫等叮咬,即虫媒传播,以及血液和体液等途径也是传染病的
重要传播方式。
环节三:人群易感性即人体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
侵而染病。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占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则这种传染病越易于发生和传播,
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了解十六种威胁人类的疾病
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
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
天花
3000年前人类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都有相关记录。天
花由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烧、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和严重皮疹,无药可治。1980年,世界
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彻底消灭。
麻风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如今全世界每天仍有平均1600人感染麻风,历史上麻风一度被认为是可耻的疾病。麻风杆菌让人失去痛觉而容易受伤,并造成肢体畸形、残废或者失明,严
重者内脏也会受损害,而且迄今没有疫苗预防。
埃博拉出血热
病毒暴发的原因是当地居民食用了森林里死去的灵长类动物。1976年首度暴发时就显现出巨大的杀伤力,夺走270条性命。第二次大暴发是在1995年,有245人死于非命。在20多年里,全世界死于这种可怕病毒的人至少有一万人。
甲肝
1988年1月,上海市发生了一次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事件。根据流行
病学调查分析,专家们明确了本次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是因毛蚶产地的毛蚶受到甲肝病毒严
重污染,上海市民缺乏甲肝的免疫屏障,又有生食毛蚶的习惯,最终酿成暴发。
疯牛病
学名为“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发生在牛身上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与羊瘙
痒症类似,俗称“疯牛病”。受疯牛病危害的不仅是牛,人若食用了被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
等,也有可能染上致命的新型克-雅氏症。
艾滋病
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
鼠疫
鼠疫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它野生啮
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
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它感染本病的温血动物如
猫、狼、狐等也可传播。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霍
乱因发病猛、传播快、影响大,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必须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
流感
人类历史中,曾多次记录下与流感类似的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
感病毒,易发生变异,而且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引起流感流行及大流行。
肺结核
19世纪,不知有多少人曾被这种无情的烈性传染病夺去了亲人或朋友,虽然20世纪多
种有效抗生素和预防药物的产生使肺结核病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减少,但因此放松警惕就大
错特错了。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有卷土重来之势,对这种传染病的防
治不容懈怠。
军团病
军团病并非是一种军队的职业病,而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军团病全年均可发生,以
夏秋季为高峰,它经空气的传播性很强,但目前还未证实人与人之间能够传播。老年人、吸
烟酗酒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此病。
O-157
大肠杆菌因其抗原抗体反应不同,截至目前被分为173种。“O-157”于1982年被美国科学家定为第157种而得名。感染上大肠杆菌“O—157”的患者往往都伴有剧烈的腹痛、高
烧和血痢。病情严重者并发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HUS)和脑炎,危及生命。
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触
性传染病。易感染口蹄疫的偶蹄动物约有70多种。口蹄疫病毒生命力很强。含病毒的组织
或被病毒污染的饲料、皮毛和土壤等可数周至数月保持传染性。受感染后恢复健康的动物会
长期携带病毒。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热带病毒性疾病。登革病毒会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两种不同临床型的疾病。登革热以浑身骨及关节剧烈疼痛、高热不退为特征,也被称为“碎骨热”,死亡率低。登革出血热则伴有明显的内出血及休克等危重症状,不及时治疗会造成
死亡。
20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染科副主任医师张平说,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乙
肝病毒的主要途径,但调查显示,父婴传播也可以引起婴儿乙肝,只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研究表明,乙肝患者的精子中确
实带有乙肝病毒,HBV-DNA可存在于精子头部的细胞浆中,通过受精,就可以在子代细胞
中继续复制,发生子代细胞感染,引起乙肝的父婴传播。父婴传播的发生都是在生命的早期,
有调查显示,当父亲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者,其所生婴儿的感染几率可达80%以上;当
父亲e抗体阳性时,其后代的感染几率为20%左右。
据了解,肝病毒的父婴传播的几率比母婴传播还要大,而且更容易造成终身携带,但乙
肝病毒的父婴传播目前仍然被认为是传染病的一种传染过程,还没有被列为遗传病。
今天是第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控制结核病,让每一次呼
吸更健康”。专家指出,只要懂得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掌握了科学的防范知识,就能
有效预防和遏制结核病的传播,从而避免自己被感染。同时,结核病人更需要注重饮食
调理。
同结核病病人吃饭、握手或拥抱会被感染吗?哪些情况下,正常人可能会受到结核
杆菌的“攻击”?针对不少人的担心和疑虑,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专家认为,这些“答案”其实都包含在结核病的传染途径中。只要懂得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掌握了科学的
防范知识,就能有效预防和遏制结核病的传播,从而避免自己被感染。
?结核病传染途径完全可以切断
据302医院感染一科副主任医师周志平介绍,结核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第一,空气———呼吸道途径。结核杆菌存在于肺和支气管的结核病灶内,或者在
肺空间、气管的分泌物痰液里。当病人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就会释放出很多细
小的飞沫,病人一次咳嗽可以释放3500个飞沫,用力打喷嚏时飞沫更多。其中体积较
大的飞沫迅速下沉,落到地面,另一些过小的飞沫很快在空气中蒸发掉,只有那些5-10微米直径的飞沫可在空气中长期飘浮,若易感者吸入了这种带结核杆菌的飞沫,即可被
感染。另外,吐痰传染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染途径,肺结核病人如果把含结核杆菌的痰吐
在地上,痰液干燥后,痰中的结核杆菌与尘埃混在一起,飞扬在空气中,可以被健康人
吸入肺内引起传染。空气———呼吸道传染是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方式。
第二,食物传染。结核病人用的餐具、吃剩的食物上都可能污染结核杆菌,如和结
核病人合用餐具或吃病人剩下的食物,或在一个碗里吃菜喝汤等也可能通过饮食传入结
核杆菌。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等也可以感染牛型结核杆菌。替排菌病人倒痰罐,
不小心手上沾上了痰液,如果不认真洗手,用手拿食物吃也可能受到感染。有的妇女喜
欢用嘴嚼食物喂婴儿,如果她是个肺结核排菌者,婴儿就很可能受到感染。
一般情况下,消化道对结核杆菌有较大的抵抗力,结核杆菌一进入胃内,很容易被
大量胃酸杀死,除非咽下大量结核杆菌,否则不容易感染。消化道结核多数由于饮用未
经煮沸的牛奶引起。
第三,垂直传播。患有结核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其体内的结核杆菌可通过脐带血
液而进入胎儿,胎儿也可因咽下或吸入含有结核杆菌的羊水而感染,使胎儿患上先天性
结核病。周大夫指出,除上述传染方式外,结核杆菌也可由皮肤或黏膜的伤口直接感染,
由于结核杆菌不能穿透皮肤,这种传染方式是比较少见的。
另外,结核病是一个人畜共患的疾病,许多动物如猪、猫、狗、牛、羊、猴等均可
患结核病,人类和这些动物经常接触,也可被患有结核病的动物所传染,或将自身的结
核病传染给所饲养的动物。
周大夫说,以上的传染途径是完全可以切断的。结核病人应做到,在咳嗽、打喷嚏
或高声谈笑时不要面对他人,并用手巾捂着嘴;睡觉时不同别人同头,以免夜间咳嗽时
传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自己单用一份碗筷匙;经常洗晒被褥。
健康人要注意与传染期结核病人相对隔离,避免与结核病人近距离面对面谈话,不
食用结核病人吃剩的食物,倒完痰罐后要认真用肥皂洗手等。
?结核病人要科学调理饮食
周志平说,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增强,造成蛋白质过多分解,出现蛋白质、热量不足,因此,结核病患者科学增加营养和调理饮食,对增
加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对促进疾病早日痊愈至关重要。
据他介绍,在结核病进入化疗时期以前,经济条件好的人患结核病尚有痊愈的可能,
因为他们有条件得到好的饮食和休养环境,而经济条件差的人患结核病几乎是没有生存
指望的,因此,以前的人们称结核病是“富贵病”。
当前,虽然结核病的化疗已广泛开展,杀死结核杆菌的药物有很多,治疗效果也很
理想,但仍不能忽视饮食的调理,要学会安排合理的、平衡的膳食结构。具体来讲,结
核病人的饮食应掌握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要供给充足热能。结核病人长期的发热、盗汗等增加热能消耗,热能供给超
过正常人,每天应供给热能40—50千卡/千克。若病人有严重毒血症影响消化功能,应
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提供既富含营养又易消化的饮食。
第二,要供给足量优质蛋白。病灶的修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提供足够蛋白质,有
助于体内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和纠正贫血症。每天蛋白质供给量为1.5—2.5克/千克,其中优质蛋白质占总量的1/3—2/3,如肉类、奶类、蛋类、禽类、豆制品等。应注意选择含
酪蛋白高的食物,它有促进结核病灶钙化的作用。牛奶和奶制品至今仍然被认为是结核
病人最好的食物。
第三,要供给丰富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帮助机体恢复健康,维生素B1、维生素B6能减少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维生素A可增强上皮细胞的抵抗力,维生素D可帮助钙的吸收。应多选用新鲜的蔬菜、水果、鱼虾、动物内脏和蛋类。
第四,适量的矿物质和水分。肺结核、肠结核病人有可能出现贫血,因此,要注意
补给含铁丰富的食物,肉类、蛋黄、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都是铁的良好来源。长期发
热、盗汗的病人,应及时补充钾、钠和水分。肾结核病人多予水分,有利于减少尿道刺激症状。
总之,对结核病人的饮食要注意全面调配,提倡食物多样,荤素搭配,营养全面。
结核病病人不需要忌口,但要避免辛辣等刺激性调味品。发热或肠结核病人可食细软、
易消化的半流质。禁止饮酒,酒精能使血管扩张,可加重肺、气管等结核病人的咳嗽、
咯血等症状。
家庭中如果有一个人得了流感,其他人很难幸免。因为一般家庭居室比较小,尤其
是天气冷的时候,人们室内活动较多,空气流通差,这时如果有人得了流感,家人为了
保暖通常会紧闭门窗,这恰恰加大了流感的传播
机会。
流感的预防方法不外乎三类:一是控制传染源,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由于流感是通过感染者在打喷嚏或咳嗽时释放
出的带病毒飞沫传播的,所以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减少流感的传播机会就非常重
要。当家里有人得了流感时,切不要封闭门窗,给流感病毒增加传播机会,可以用食醋
熏蒸房间;尽量不与已感染上流感的人共用毛巾、手帕及饮食用具等。
注射疫苗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但流感疫苗并不能完全确保不患流感。服用板
蓝根等药物对预防和缓解流感症状会起一定的作用,但这些药物对于流感病毒并无杀灭或抑制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流感。
尽管如此,流感也并非无药可防无药可治。已在我国注册并获准进口的由罗氏公司
生产的抗流感病毒新药——达菲被视为治疗流感的新选择。它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
物。神经氨酸酶对于流感病毒的复制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该结构被抑制就可以阻断各种
流感病毒在体内的扩散,从而达到有效治疗流感的目的。在出现流感症状时即刻服用该
药,可缩短病程,减轻病情。临床试验表明,服用达菲的病人比不服用该药物的病人平
均提前13天康复。
在流感多发季节服用达菲还有助于预防流感。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美国运动员就是利用达菲来预防和治疗流感的。
一洗尽快用肥皂水冲洗被咬的伤口,冲半小时,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
二挤能挤压的伤处,要边冲水边挤压,不让病毒吸收到人体内。
三消冲完后,马上用75%的酒精擦洗消毒伤口内外, 尽可能杀死狂犬病病毒。
四注射抗体注射抗体的剂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40个国际单位,如果是头、颈、手被咬,特别是伤口面积大而深时,要连续5天注射抗体。
五注射狂犬病疫苗被咬后,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越早注射效果越好。
1、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
2、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3、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洁身自爱、
遵守性道德,其次是正确使用避孕套。使用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免怀孕,还可以预防性病
和艾滋病。
4、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不要吸毒,特别是不能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
消毒的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
5、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的另一个方面是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和其他侵入人体的操作,避免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6、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怀孕和哺乳可以预防经母婴途径传染艾滋病。
7、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通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生活
很多年,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但他们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8、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生活工作接触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
不必恐惧与艾滋病病人接触。
9、不要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给予他们人道主义的关心和帮助有
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流脑,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高热、头痛、呕
吐、意识障碍,抽搐,颈项强直,易发生呼吸衰竭,易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1)初期起病急,发热39-40?以
上,汗少,嗜睡,精神不佳等。
2)极期体温持续高峰,呈稽留热,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昏迷。
3)抽搐,由高热、脑水肿、脑实质炎症、缺氧引起。
4)脑疝,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出现肢体瘫痪,两侧瞳孔不等大。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应急措施: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是本病发展的3个险关。目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发现患
者应尽早送医院诊治,在送院前或途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病人安静、避名刺激,少量多次饮温开水,绿豆汤等,以不发生呕吐为准。能进
食者易消化清淡流汗食为主。高热者以镇静、降温等。酌情使用药物,中医针灸治疗。
军队传染病专家、解放军320医院刘士敬博士提醒大家,春季传染病种类多,危害
大,要提高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意识,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控制的措施。
刘士敬说,预防春季传染病首先是保
护好易感人群。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目前我国
已研制成功疫苗、菌苗、类毒素等自动免疫制剂多达30余种,可以成功地预防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出血热、乙肝、甲肝、脊髓灰质炎、乙脑、霍乱、
伤寒等传染病。我国已制定了较为详尽的计划免疫措施,对于适龄儿童进行计划免疫,
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其次,要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全体国民树立起预防
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切断传染途径。主要包括消灭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以
及蟑螂等有害昆虫。对饮食、水源、粪便加强管理或无害化处理。不食、不加工不清洁
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
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加强国境、国内和疫区的卫生检疫工作,尤其要切断传染病的国
际化传播。作好对屠宰场,特别是牲畜、家禽、畜产品的卫生管理,以防人畜共患疾病
流行。管理好动物传染源,对宠物狗、猫及各种家畜接种相关疫苗。
刘士敬说,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
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
勤晒衣服、被褥,决不随地吐痰、决不随地大小便。要保持办公地点以及家中室内空气
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如农贸市场、电影院、
游艺活动室等),外出时戴口罩并作好必要的空气消毒。家中备用一些常用的消毒剂,
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液等,定期对室内表面进行消毒清洗。刘士敬说,春天人
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
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
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显得相当重要。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通宵玩牌、打电子游戏机,
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刘士敬认为,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
理安排好饮食,春季尤其北方气候多风干燥,又是阳气升发、外泄的季节,容易得热症。
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
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
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也格外活跃,进入6月份以来,腹泻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中华预防医学会对全国20个省市入户调查结果表明,仅腹泻
病一项的发病率就为0.7%,5岁以下儿童为1.9
次/人。暑期是各种腹泻病和传染病发病的高峰期,应该从现在就开始预防。
腹泻流行病
中国7省1市的抽样调查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每年的腹泻病患者达到8.36亿人次,其中儿童所占比重很大,占2.93亿人次。去年是暖冬,春早、夏长更是加大
了腹泻的发病率。
传染源
感染性腹泻位居腹泻病之首,是由细菌、病毒、细菌毒素及某些寄生虫等生物病原
引发肠道感染出现的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由非生物病原引起,如腹部受凉、消化不良、
过敏刺激、药物反应及其他非肠道感染都可引发。最近几年,苏、皖、豫一带流行的出
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是目前仅次于霍乱的危险病种。1997年就已经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发现,该病流行面积之广、时间之长是世界罕见的。
症状
病发开始主要是腹泻,常伴有痉挛疼痛。不久将会转化成水样便或黄色稀便,慢慢
发展为便血和肠出血,最后可能会转成尿毒综合症、肾综合症等病,难以医治。
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魏承毓建议: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主要
是饮食不卫生导致的。目前饮水卫生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食品卫生仍然存在问题。具
体的发病原因各国不同。美国发现这种病菌罪魁祸首是汉堡包的不卫生,日本则是在萝
卜缨和半生不熟的食物中发现的。我国虽没有找出具体有问题的食物,但已经确定这种
病菌主要是以动物为传染源。研究发现,进口肉类食品、冷冻食品和海产食品保存不当
都可能会被大肠埃希菌感染。这种病菌喜欢在低温下繁殖,平时家用的普通冰箱也会给
病菌提供生存环境,所以冰箱里久置的肉类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急性细菌性痢疾
传染源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国内分布面积最广的多发性腹泻病,痢疾杆菌会随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排出,通过生活接触、被污染食物或水源或苍蝇等方式传播。该病菌型复杂、亚型
多、流行菌群不断交替演变。任何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暴
饮暴食或其他慢性疾病均有利于菌痢的发生。
症状
潜伏期多数为1至2天,典型表现为急性发热,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时有黏液或脓
血便,明显有里急后重及肛门下坠感,左下腹压痛。中毒性菌痢易发生于2至7岁儿童,
症状多为高热腹泻或无腹泻,表现为惊厥、嗜睡或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唇发绀,皮肤
发花、血压下降及意识不清。
302传染科主任医师赵敏建议:一般应口服补液(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
氢钠2.5g、氯化钾1.5g加温开水至1000ml),明显脱水者应静脉补液。抗菌治疗用环丙沙星等喹酮类药物,儿童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或磷霉素。中毒性菌痢则需及时送医院抢
救、治疗。
沙门氏胃肠炎
传染源
沙门菌腹泻是除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以外的沙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发病率在腹
泻病中居第三位。沙门菌造成的腹泻现已知有2000多个血清型或变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约50个菌型,以沙门式胃肠炎较为普遍。沙门菌喜湿耐寒,不耐热,在水中可存
活数月。该菌存在于猪、牛、羊、狗、鸡、鸭及鼠类的肠道、内脏与肌肉中,当人们进
食未煮熟的被污染肉类、内脏或蛋制品、乳类后,会感染发病。
症状
急性胃肠炎型常伴有发热、呕吐、稀水样便,少数有黏液脓血便;伤寒型肠炎症状
类似伤寒,患者会持续发热,可能伴有肝脾肿大;败血症型肠炎驰张热,血培养为阳性,
可能有局部感染。
302医院传染科副主任医师周志平建议:应以及时补液及对症处理为主,婴幼儿及
年老体弱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病毒性肝炎
传染源
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传染病中比较可怕的一类。人们外出旅游、游泳、进食
海鲜、乘凉小吃、生冷蔬菜和水果都会大大增加感染甲肝和戊肝的机会。国内外都曾发
生过甲肝和戊肝的爆发和流行。
病毒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他们从粪便中排出的大量病毒会污染水源、食物及周围
环境,正常人群一旦接触这些污染物,就可能导致发病。另外,夏季苍蝇污染食物也是
肝炎病毒的传播原因之一。
症状
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大约为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发病时特点相似,多数病
人症状初起时类似感冒或胃病,有发热、怕冷、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厌
油等等现象,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胃炎。一般患者几日后会退烧,但尿色渐深,出现眼和皮肤变黄,肝区疼痛等,此时肝功能异常(转酶高达几百、甚至至于几千单位,胆
红素明显升高)、肝脾肿大。
甲肝和戊肝的易感人群及病情不同,甲肝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病程一般为1
至2月,极少转为慢性或重症肝炎。戊肝患者以青壮年和老人为多,其中孕妇和老年人
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戊肝患者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淤胆型肝炎比例高,总体看要比甲
肝严重。
302医院感染科医学博士刘士敬建议:甲肝和戊肝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大致相同,急
性期传染性强,需要住进医院隔离治疗,主要使用复方双花冲剂、茵栀黄制剂、清开灵
注射等等,一般只要治疗及时,充分休息,预后良好。
甲肝和戊肝的预防主要从加强卫生管理,防止病从口入,注意饭前饭后洗手,勿食
生冷。水果、蔬菜要反复清洗,肉类和海鲜食品一定要新鲜,并烹饪熟透。医疗部门现
在已研制成功甲肝疫苗,该疫苗预防效果好,可以在全社会推广使用。目前戊肝的预防
仍需从加强个人卫生和消毒措施做起。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染源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夏季。乙脑多
数为隐性感染,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人作为传染源的可能小),病毒通过蚊虫传播。潜
伏期4至21天,一般为14天左右。
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以及颈项强直(脖子硬)等。病程第3天会出现惊厥或昏迷,重者出现呼吸衰竭。
302感染一科副主任医师叶文华建议:注意清洁、通风,室温控制在26度左右。昏迷者要经常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褥疮。不能
进食者应予鼻饲或静脉补液。治疗上控制体温于38.5度以下,可以采用冰水敷、酒精
擦浴及药物等方法;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抗惊厥治疗,积极治疗诱发呼吸衰竭的原因,
严重者应使用人工呼吸机,以改善缺氧,抢救生命。
预防关键是灭蚊防蚊、乙脑灭活疫苗接种以及做好对猪、马等牲畜的管理,降低动
物圈带病毒率,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病的主要对策(链接)专家指出,首先要注意个人的饮食卫生;其次,积极
开展以“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灭害虫,包括苍蝇、蟑螂、蚊子、老鼠等)
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三是普遍开设腹泻病、传染病专科门诊,尽早发现疾病,
及时进行处理。
由于春天具有气温和湿度突变的特性,人们容易在春季患各类呼吸道疾病,包括普通感冒、一般肺炎、鼻咽炎、流感等。
普通感冒潜伏期一般为1-3天,病程7天左右,临床症状有:鼻塞、流涕、 发热、咽痛、咳嗽等,一般来说,普通感冒在发病早期的症状相对轻微,这个时间应注
意多休息,多饮热开水,适当服用1-2种针对消除症状的药物即可治愈。
流感发病特点是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较轻,体温多在38.5?以上,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不仅本身症状严重,而且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如支气管炎、病毒性或细菌性
肺炎、心肌炎、心包炎等。这些并发症是导致流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付流感最好
的方法还是疫苗,防患未然比治疗更加重要。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
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红眼病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 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
院、商店等)。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儿园、学校、理发馆、浴室等公用
物品要注意消毒隔离(煮沸消毒)。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
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
应开放患眼,不能遮盖患眼,因为遮盖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时增加眼局
部的温度和湿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
饮食以清淡之品为宜,至于酒类以不饮为宜。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约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
形成骨骼,1%存在于血液软组织里。人体是否缺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峰值骨量,
即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人生中最高
骨量时的钙含量,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决定;二是钙流失情况,由钙的补充、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如嗜烟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量过高,少吃
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导致钙的流失。针对国人补钙的实际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警示消费
者要科学补钙,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随广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识,正确认识补钙。钙品生产企业常以明星为
前驱,吸引消费者。对此应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而不要被各类响亮的补钙商品名称
所惑,切记此类商业用语纯属炒作,在营养学领域多数并不存在。
二、不要听信某些钙品的夸大宣传。如一些广告称的“沉积好、吸收快”,使人误认
为人体对钙的吸收是简单的过程,实际上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
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
称自己的产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
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95%”的吸收率。
三、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达到从天然食品中获取足量钙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
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
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
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
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
免影响钙的吸收。
四、检测钙的含量,应去正规医院。商店药店里摆放的“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只
能测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钙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钙,因此这种测试不准
确。而且这类仪器是放射源,其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钙产品,其品
质没有太大区别。而且不同钙品适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传
统补钙制剂,但它并不适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钙含磷高,但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六、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钙超过200毫克时,就会
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品两方
面加强钙的摄入量。
在摄入含钙食品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饮食合理适中,促进身体吸收;
在服用补钙产品时需注意,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弱,单纯服用钙制剂无法从发
病机制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必须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才能防止钙质流失,提高
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单纯补钙并不能
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减少、盐摄入量过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八、儿童补钙应以食补为主,在服用钙品时应特别小心。儿童肠胃功能较弱,不要
选择碱性强的钙品,如碳酸钙、活性钙等;不应在服用钙品时同时饮用汽水、碳酸饮料
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儿童过量服用钙品,会抑制对锌元素的吸收,因此对缺锌
儿童进行补钙时应以食补为主。
九、服用添加维生素D的钙品时,谨防积蕴中毒。许多消费者认为,补钙只能选
择与维生素D合一产品,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体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
人同时既缺钙又缺维生素D,部分人长期服用维生素D反而会抑制体内自身维生素D
的形成,或是引发维生素D大量摄入而积蕴中毒现象,中毒症状为高钙血症引起的肝
肾功能损伤和软组织钙化,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
吐、烦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补钙。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补钙不当,会因
钙沉积而引发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
合理摄取钙或服用钙制剂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不能盲目补钙,避免发生意外。此外,
正在服用甲状腺激素、四环素、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补钙时要先向医生咨
询清楚,因为补钙剂与这类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生理性贫血多见于较小的婴幼儿,是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量不足,细胞大小也不
一致,数量上与血容量不能同步增加,血液变稀。究其原因,是由于宝宝体内铁的缺乏
引起的。这要如何预防呢?
1.防止早产 孕妇要多吃一些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尤其保证含铁食
品的供应,使胎儿在母体内贮存足够的铁。
2.实行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铁虽少,但其吸收率可达50%,而牛奶只有10%。
3.及时添加辅食 婴儿出生后两三个月时要添加果汁或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四个月后要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黄、肝泥、肉泥、黑木耳等。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低于动物性食物,可两者搭配烹调。
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猪血、瘦肉、鱼虾、蛋黄、菠菜。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含量较多的食物有猕猴桃、橘子、广柑等。
另外,对于生理性贫血的婴幼儿,要定期复查。
范文四:有关传染病控制的法律
有关传染病控制的法律
与疾病相关的法律(本文侧重于以国内法为主进行分析)可以分类如下: 毫无疑问,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类重大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以在人群中迅速传播,造成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针对此类疾病的特点,国内法方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对传染病的检疫和监测进行规约,更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批准颁布的第一部针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卫生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面地规定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各项措施,明确了公民、社会有关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成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法律对于这类疾病的制衡表现在内容上: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对急、。慢性传染病实行法定分类管理,即分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性病)和监测管理的传染病(如血
① [美]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著,秦传安译:《疾病的文化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102页。
吸虫病)三大类;有关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包括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划分,遵守各项卫生制度的规定,以及计划预防接种制度的建立;有关疫情报告和公布的法律规定;有关对传染病人的控制,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控制和对传染病患者尸体的处理的法律规定;有关传染病防治监督的法律规定;有关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
生物介质无视任何政治上、地理上的边境,通过自身或它们的寄主和带菌者就可以随处旅行,这是传染病问题最为可怕的一面。可以说,传染病问题向来就不局限于某个地区、某个种族或某个国家,而具有某种全球性。传染病控制的国际合作经历了数世纪,早在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为防止传染病流行就开始系统地构建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作为制度机制。当前,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大国间、非政府组织之间已就加强传染病全球控制达成了共识,大国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国际传染病控制的合作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范文五:传染病试题
问答题:
一、 伤寒的诊断依据以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史:有不洁饮食史,既往病史,预防接种以及与患者接触史
2、 临床表现:发热一周以上,表情淡漠、呆滞,腹胀,便秘或腹泻,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等
3、 实验室检查:WBC 降低,淋巴细胞升高,肥达试验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确诊依据是检出沙门氏菌,早期做血培养,后期做骨髓液培养
鉴别诊断:
1、 急性上感:呼吸道症状明显
2、 疟疾:周期性体温波动,且波动较大
3、 钩体病:有疫水接触史
4、 斑疹伤寒:有虱咬史,且出疹早,出疹量大
二、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分期及治疗原则(有可能分开考)
1、 发热期:早期抗病毒和综合补液,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DIC
2、 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3、 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放血疗法,透析治疗
4、 多尿期:前驱期和多尿期前期同少尿期,后期主要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5、 恢复期
三、 伤寒的复发与再燃
复发:体温恢复正常后1-3周再发病,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再燃:经过治疗体温下降,但没有达到正常体温标准时,体温又再次上升
四、 流脑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和细菌学免疫学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
1、 前驱期:上感,低热
2、 败血症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不适,精神不振
3、 脑膜炎期: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特征性表现:皮肤瘀点瘀斑,呈不对称分布
以上表现结合脑膜炎奈瑟菌培养阳性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1、 其他细菌性脑膜炎:无季节性,无瘀点瘀斑
2、 结核性脑膜炎:低热、盗汗,脑脊液毛玻璃样,脑脊液中可检出结核杆菌
3、 菌痢:消化道症状较重,粪常规及细菌培养不同于流脑
五、 重型肝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要点
1、 肝性脑病:低蛋白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抑制肠道细菌,积极治疗同时应尽快去除诱因
2、 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可用H 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阻滞剂,出血后积极止血
3、 肝肾综合征:防止诱发,避免强烈利尿,谨慎处理腹水
4、 继发感染:严格消毒隔离,及早应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