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
作者:
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24期
摘要: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中的基础,它关系到国民教育的质量。但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基础教育的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对策入手,谈论了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解。
关键词:基础教育 概念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16 1 基础教育的概念
对于基础教育的概念,在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不过有几个观点是被大家所接受的。一是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二是百度百科认为,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三是网络上认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虽然对于基础教育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都包括了几点共同的东西:一是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基础;二是为了人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三是在我国一般是包括从学前教育到中学教育。
2 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教育条件体系存在的问题
2.1.1 教育财政
教育财政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经济保证,而当前我国虽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并不均匀,城市的投入比较多,而农村相对较少,偏远的农村就更少,而且现在的学前教育也未正式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财政对它的投入也很少。
2.1.2 师资
范文二:对会计教育改革的认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曩 耋 黑龙江 齐晓洁 各级各 类学 校培养 的会 计专业 学 生如何 适应 社 会需要 , 一直是财务会计 界研究 和探讨 的一个 重要 问 题 。迈 向二 十一世纪 的会计教 育 , 应当在培养 专业意 识 的基 础上 , 宽知识 口径 , 拓 扩展学生基 础知识范 围 , 三、 改进教 学方法 、 手段。 就教学方法来讲 , 应 慧 采用“ 启发式 ” 教学 , 启发学生积极地 、 学地去思 科维、 去探索 , 使所学知 识真正变 为 自己的东西 , 真 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 、 素质 的提高 。 启发式 教 学法不是单指一种具体 的教学方法 ,而是一种观 念, 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总称 。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有 以下几种 :1启发式 提问 。在讲授过程 中多提几 .个“ 为什么 ”可 以启发学 生思 考 , , 也可 以鼓励学生 提出新 的见解和大胆质疑 ,这对一个人 的成 才非 常重要 。2. 研讨式 。 针对一些理论和实务 问题 , 让 使 其具备较 为扎 实 的专 业及 相关 理论 的基础 和较 为 敏 锐的观察社会经济 现象 的能力 , 真正构 建起金字塔 式的定量分析与定性 描述相结合 的知识结构 , 以适 应 未来 日趋复杂 的会计 工作需要 。加快会计教育 改革 , 是办好各级各类 会计 教育 的关键 , 是会计教育 工作 也学生去查找文献资料 , 提出 自己的观点 , 教师 给以 适当的提示 、 导和总结 。3模拟实验 、 指 . 案例教学 。 者 的追求 。本文就此 问题谈几点认识 。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 以教师 为中心 ,以教科书为依 据 。在这种模式下 , 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 、 一部 、规范专业设置 。我 国原来会 计学专业 划分过 _ 细, 知识结构单一 , 使得学 生掌握 的知识专 业性很强 , 知识 面很窄 , 面对 着企业经营多元化 、 团化 的发展 , 集 分地讲授课本知识 ,等到课程 结束 时学生不一定 对该 门课程形成一个 整体 认识 ,甚至有些会计专 业 的学 生完成专业学 习后 ,竟不能系统地 回答什 么是会计 , 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 。 为此我们提 出对一 些专 业课 应采用模拟实验 ,培养学生 观察 能力和动手能力 ,对财经类专业课还应 多采用案 例教学 , 以激发学 生的探求 欲望 , 动其 学习的积 调普遍存 在着适 应性差 和后 劲不 足的缺 陷。这也是会计 毕业生在 数量 上供 大于求 ,在质量 上仍 嫌不 足 的原 因 。国家教委按照 “ 厚基础 , 口径 , 宽 高素质 ” 的培养 目 标要求 , 改革 了专 业设置 , 了使 会计 毕业生 能适 应 为不 同岗位 的需要 , 以有所侧重 , 可 淡化专业 界限 , 减并 一些不 规范的专业或专业方 向 , 强学生对社会 的适 增极性 , 培养 其职业判 断能力 、 处理 问题能力 、 团体 协作能力等 。 . 4系统讲授 与学 生 自学相结合 。 教师讲授过程中应注 应性 。 二、 漂程教学 内窖的改革。 课程教学 内容改革必须充分关注当 意培养学生 的 自学能力 , 对重点难点应讲深讲透 , 其他内容可由学 代 中国与世 界的经济 、 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 注当代 自然科学 生 自学 , 关 然后通过提问 、 习、 练 总结 等方式 , 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师 技术的飞跃 发展对会计 学科的渗透和影 响 , 实现文理知识交叉 、 兼 授课不应局 限于书本 , 要将理论 和实务 的最新发展传授给学生 , 不 容与结合。 课程设 置应既注重学生对本专 业课程的业务素质 培养 , 断补充新 的内容 。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 , 考试 内容也 应改进 , 要减 又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 , 知识老 少死记 硬背 的试题 , 增加要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 、 处理 问题 化的加速 , 不断更新 课程 , 不断更新 教材 内容 , 让学 生掌握最新 的 能 力 的 试题 。 知识 已成为当务之急 。 为此, 笔者提 出一个不太成熟 的设想 。 首先 , 四、 在实验教学中寻求理论的归纳、 内化与扩晨 。学 习理论认 适当加大基础课程 的课时数 , 并强调学生课余 时间外出实习 , 专业 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以往 的教学实践也充分验证 了这一点。 基本理论和方法应作为教育 的重点之一 。 其次 , 应根据会 计结构的 引导学生在应用的基 础上寻求 理论 的归纳 、 内化与扩展 , 使学生 在 新变化 、 会计新 的发展领域 , 当归并专业课 , 少专业必修课 门 适 减实验 的过程 中逐步领悟到 :理论不 可能提供现成 的运用 于实际工 数, 调整专业选修课 。我们应让学生一入学就接触到会计知识 , 加 作 的结论 , 而只是作 为一种方法或思维工具 , 帮助 和启迪 掌握理论 强对会计作用 的认识 , 培养起专业学 习的兴趣 。在课程 内容方 面, 的人去作 出科学 的推论。 人类只有通过实践 , 才能够在深层次上分 应该注意课程之间的衔 接。 尽量避免内容的重复 , 在有限 的课时 内 析 问题 、 解决问题 , 进而才能够有所创新 。 加大课程容量 ,使 学生即使 在一 门课程中 ,也要力求知识的广博 提 高教师 的素质 , 先要 提高教 师对素质教育 的认识 , 首 这是基 性。 其次, 培养学生创造和思维的能力 。 目前 , 过分重视传授前人 的 础。 其次要 提高教师 自身的素质 ,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 、 心理素质 , 以 知识经验 , 忽视了学生创造 力的培养 , 学生在学 习期间很少接受 系 及知识更新等内在素质 。 不论会计教育改革 的方式如何 , 其理念始 统 的科学思维和学 习方法训练 。 培养学生 的创造能力 , 不仅要 教惯 终应该与会计教育的需求 为依托 。使其能确实掌握时代变化 的脉 常 的思维模式 , 还应教反向思维等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 培养学 生的 动 , 不仅关 系到整个专业未来 的发展和前途 , 这 同时对 中国国际竞 思维 能力 , 因此应在原有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增加新的 内容 。再如 , 在专业课 程的内容方 面 , 举例来说 , 财务会计 中应 加入会计 职业 在 争能力 的提升有所帮助。 ( 者单位 : 作 哈尔滨工业 高级技工学校 ) ( 责任鳊辑 李艳华 ) 道德 的内容 ,这对于扭转当前普遍存 在会计信 息失 真的现象具有
范文三:对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认识
我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知识,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创新。但在许多学校,数学教育仍旧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进行机械练习。课堂上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势,总是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去学习,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先学后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改革,无数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乐学、会学、爱学。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推广和使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开发智力。下面是我对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他们先学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导学提纲,并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先学,同时应结合教学过程,请家长对他们的课前预习做好督促,必要时可以进行辅助。课堂上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提问、随堂测验等方法来督促学生自学。其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明确而又有效的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出发点,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方法。此外,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究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收集并及时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由于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导致自学效果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收集这些信息,整体把握学生的自学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前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备课,做好“多手”准备,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后教”做好准备。
三、关注全体学生,一个不能少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同学,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绝对不能轻易放弃。成绩不好的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不足,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下,这些学生更加不占优势,如果对他们放任不管,必将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在课堂上可以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专门设计一些教学环节,积极与他们沟通,全面了解这些学生对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的看法,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当这些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逐步跟上。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的教育始终该以孩子为中心,注重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能力。我们应学习国外的一些经验,它山之石亦可攻玉。像英国的开放式教育,俄国的实践性教育等都可以拿来借鉴,这一点,我国目前多数小学还没有做到,尤其是乡村小学更未做到,甚至根本未意识到。或者,一些学校即使是意识到也正在做,但也做得并不够好。
五、肩负重任刻不容缓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数学学习负担过重,现在虽提出了“减负”的要求,但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的步伐一时还难以跟上,现行教材内容太多,教与学的时间不够;二是小学数学教师能力不够,还达不到数学素质教育应有的要求;三是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应试教育”的评价成分太重。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与世界数学教育接轨,形成新的数学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根据社会对数学的不同需要,为全体学生规划、提供与之水平适当的数学教育,为社会提供各种层次、各类形式的工作者,以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的需求。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上,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要走一条以大众数学教育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路线,要站在21世纪人的精神文化发展的高度,着眼于让每个学生在现有条件下掌握有用的数学。具体地说,就是要在小学数学中反映和渗透21世纪社会发展对公民提出的必备的数学知识;要以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数学内容;要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现实活动学习数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 曾 卉)
范文四:对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认识
作者:李英芹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年第14期
我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知识,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创新。但在许多学校,数学教育仍旧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进行机械练习。课堂上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势,总是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去学习,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先学后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改革,无数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乐学、会学、爱学。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推广和使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开发智力。下面是我对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他们先学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导学提纲,并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先学,同时应结合教学过程,请家长对他们的课前预习做好督促,必要时可以进行辅助。课堂上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提问、随堂测验等方法来督促学生自学。其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明确而又有效的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出发点,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方法。此外,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究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收集并及时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由于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导致自学效果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收集这些信息,整体把握学生的自学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前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备课,做好“多手”准备,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后教”做好准备。
三、关注全体学生,一个不能少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同学,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绝对不能轻易放弃。成绩不好的学
范文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
摘要: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中的基础,它关系到国民教育的质量。但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在发展中存在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基础教育的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对策入手,谈论了自己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解。 关键词:基础教育 概念 存在问题 对策
基础教育改革关系到国民教育的发展质量,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面对教育自身的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必须自觉进行改革,以适应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基础教育的概念
对于基础教育的概念,在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大家都是众说纷纭。不过有几个观点是被大家所接受的。
一是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百度百科认为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讲来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
三是网络上认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在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一般为3-5岁)、义务教育(一般为6-15岁)、高中教育(一般为16-19岁),以及扫盲教育。
虽然对了基础教育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大家都包括了几点共同的东西,一是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基础;二是为了人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三是在我国一般是包括从学前教育到中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与人的发展,人们生活的环境的改变,使原来的基础教育体系存在了一些的不足,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
(一)基础教育条件体系存在的问题
基础教育的条件体系一般包括教育财政、师资、和教育设备等。
1、教育财政
教育财政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经济保证,而当前我国虽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并不均匀,城市的投入比较多,而农村相对较少,偏远的农村就更少,而且现在的学前教育也未正式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财政对它的投入也很少。
2、师资
师资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础,虽然国家在努力的保证基础教育的师资,在城市基本实现了师资配备的饱和状态,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却还存在着严重的师资不足问题,而且城市的师资相比农村而言更加的雄厚,这就造成了两极分化的严重,带来了基础教育的不公平。
3、教育设备
教育设备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教学的实施,但是在当今的基础教育中,很大一部分农村的学校里的教育设备都很少,有的还处于没有的状态,即使有些学校有,但是由于他们的老师没有受过培训,很多教育设备都处于闲置状态。
(二)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东西。例如在教育内容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我们一些传统的教育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手段方面,我们过去传统的只注重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和体罚式的管教方法在当今社会已经很难立足了。在教育评价方面,只是看分数的高低去评价学生、老师和学校也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支撑体系与教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支撑体系包括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法律法规等。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大量的关于基础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社会和人的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又出现了大量的问题需要国家和政府出台新的法律法规。
在教育服务方面,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观点是基础教育是为了考大学而实行教育,只是一种应试的和选拔的教育,但是当今人们给基础教育定了很多的目标和任务。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
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与人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落实到基础教育上来,处理好教育杜会发展之问的关系,就是要求基础教育发展既要适应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要求作适时的调整和改革。
(一)加大教育财政的投入,健全基础教育的保证机制
政府在加大对整体教育投资的基础上,还需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使之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基础教育的 “重中之重”地位,实行以国家、社会包揽义务教育阶段所需的全部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真正体现义务教育的免费精神。地方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依法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各地对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超收的部分要按相应比例安排教育支出,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增长。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确保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并正常运转。
(二)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为了保证城乡师资力量的相对均衡,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上,实施“教师定期流动制”,尤其是发达与偏僻地区之间、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师资流动,对改善偏僻地区薄弱教育现状,保持学校之间的发展水平均衡,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实行区域内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之间的骨干教师统筹调配,采取 “三定政策”,定人员、定时间、定年限,建立城市优秀教师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实行公立学校教师平均每6年流动一次。同时实行薪酬优惠策略,让流动教师安心服务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教育。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乡镇教师的无序流动,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职称比例,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再次,健全农村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完善教师教育基地,落实教师专项培训经费,鼓励教师多途径提升学历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优化、素质优良、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能力的农村教师队伍。
(三)对教学设备进行合理的配备
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在教学设备的配备方面政府应该进行合理的配备,使
偏远的农村学校也能享受到城市里学生享受到的教学设备配置待遇,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让他们有能力去购买自己需要的教学设备,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经济的发展不同,对于教学设备的要求也会有一些不同,应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配备自己学校的教学设备。并且还应该分阶段性的对偏远农村学校的老师们进行教学设备使用方面的知识的培训,使这些学校的教学设备能真正的为学生和老师服务,而不是一种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四)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基础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时代的变化,基础教育中原本一些好的东西现在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改掉基础教育中本身不适合的部分。
对于基础教育的目标我们应该确立为如何提高国民的素质和如何为了国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升学。
对于基础教育的内容我们应该进行课程的改革,实行符合当代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课程,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加入活动实践课程,锻炼人们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还应该加入一些国际的知识,因为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地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村,国际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在基础教育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方面,我们应该把教授教育和启发式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管教学生方面,不能才能独裁体罚制,而应该是民主说教制。
在基础教育的评价方面,我们应该采用综合的评价方法,而不是知识看重分数的应试评价。
(五)健全基础教育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保证一个事物正常运行的机制,在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应该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变化,适当的改变法律法规,是实行的法律法规符合现在的社会需要。还应该有预见未来的眼光,把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事先规定在法律法规中,这样以后出现了问题就有法可依。
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我们必须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进行改革时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也需要发样本土优良的,这样才能使基础教育的改革做到符合社会和本国国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清,顾庆龙,熊登榜.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的两难与博弈——基于扬州市基础教育
公平的调查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2】鲍传友.“后普九”阶段义务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与政府责任[J].教育发展研
究,2008(3).
【3】冉亚辉.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殊性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4】吴遵民.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和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1).
【5】叶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1).
【6】王贤.博弈论视角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J].现代教育管
理,2009(2).
【7】刘莉萍.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西省L县的实
证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8】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9】周金玲.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D]. 浙江大学,2005.
【10】苏尚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视角和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
究,2010(9).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