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8的分成和加减法教案
8的分成和加减法教案
篇一:
8.2.2加减法1教案
8.2.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掌握使用加减消元法的程序;
3.在解方程组的过程中继续理解“消元”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能根据简单的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能准确地选择一个未知数进行加减消元,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程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解下面两个方程组:
(1)??x?2y?3
?3x?2y?5()1?3x?10y?2.8 (2) ?(2)?15x?10y?8()1 (2)
解法1:代入法;解法2:整体代入法
回顾:前面学习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什么方法,基本思想是什么,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比较大时,
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时,常常比较复杂,计算量大)有没有其它的消元方法呢,
二、探究新知:
探究1:解法3:仔细观察上面两个方程组,有何共同特点,
显然在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利用这种关系,你能发现新的消元方法吗,以第一个方程组为例1:
(1)+(2)得4x?8
x?2
把x?2代入(1)得y?1 2
?x?2???1请你试着用这种方法解第二个方程组。 y???2
探究2: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怎样解下面的两个方程组:
例2:解方程组(1)??3x?7y?9
?4x?7y?5()1?3x?2y?7 (2)?(2)?4x?2y?5()1 (2)
以第一个方程组为例:
解:?-?,得
-x,4,(2)-(1)可以吗,
x,-4
将x,-4代入?,得
-12,7y,9,
7y,21,
即 y=3
所以 ??x??4请你自己解第二个方程组。
?y?3
总结:从上面几个方程组的解法可以看出,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探究3:遇到下面的方程组还能直接用加减消元法吗,你会怎么办,
?3x?4y?10例3:解方程组(1)??9x?2y?16?()1?3x?4y?16(2)?(2)??5x?6y?33()1(2)
分析: 这两个方程的未知数的系数都不相同或相反,直接加减不能消元。
对于第一个方程组,可以观察到x,y的对应系数的绝对值成倍数关系,我们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将其中一个方程两边同乘这个倍数,这样就得到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解:?×3,得??9x?12y?30
?9x?2y?16(3) (4)
?-?,得:-14y=14
y=-1
把y,-1代入?,得:3x+4=10
x=2
??x?2, y??1.?
思考:能否先消去y再求解,试一试。
分析 :对于第二个方程组,这两个方程的未知数的系数都不相同或相反,也不成倍数,如何设法把这个方程组变成像例1或例2那样的形式呢,
解: ?×3,?×2,得
?9x?12y?48, ?10x?12y?66.?
?,?,得 19x,114,
所以 x,6.
把x,6代入?,得
30-6y,33,
-6y,3,
即y,-0.5
所以??x?6,
?y??0.5
思 考:能否先消去x再求解,试一试。
归纳:加减法解题步骤:
1( 变形:把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2( 加减:把两个方程相加(系数互为相反数时)或相减(系数相等时);
3( 求解:把方程组化成一元一次方程,再解之;
4( 另解:把求得的解代入前面的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5( 写解:写出方程组的解并检验。
注意:1.把某个方程乘以一个数时,要把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和这个数相乘;
2.把两个方程相加减时一定要把方程两边分别相加减.
例4.(课本p95)2台大收割机和5台小收割机同时工作2小时共收割小麦3.6公顷,3台大收割机和2台小收割机同时工作5小时共收割小麦8公顷。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每小时各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解:设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每小时各收割小麦x,y公顷,
?2(2x?5y)?3.6 则有方程组? 5(3x?2y)?8?
化简得??4x?10y?3.6
?15x?10y?8
?x?0.4答:略。 y?0.2?用加减消元解得?
练习:P96页练习1
三(小结:
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加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组。
步骤简单归纳为:
变换系数?加减消元?回代求解
四(厦外作业3
篇二:人教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加减法》教案
8和9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8和9的加减法是认识8和9的第二课时。这一部分要求特别注
重学生全员参与写算式的过程,让不同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最后通过合作共同完整的写出四个算式。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以后,学生有了一图两式的基础,要过渡到一图四式,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以理解,这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最后汇成四个算式,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体会一图四式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会看图写出四个算式
2 掌握有关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8,9的加减法,理解“一图四式”
难点:正确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图片
学生准备:
学具卡片,作业本
教学步骤:
一 学前准备
1 (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8的分成和加减法教案)复习旧知 “水果后面藏着几,”见PPT展示 并读读:6和2
组成8, 9可以分成3和6,4和5组成9?????
二 探究新知
1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8的加减法
(1)PPT展示8朵小花,生观察
“今天小花也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你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
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
板书:5+3=8 8-5=3
3+5=8 8-3=5
(2)观察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他们有什么规律,
2 学习9的加减法
(1) PPT真是9根小棒,左边5根黄色,右边4根绿色,生看图列算式
(2) 集体交流并汇报
A 说两个加法算式:
5根黄色的,4根绿色的,一共有几根,
算式是:5+4=9 或者4+5=9
B能列两个减法算式吗,
一共有9根小棍,去掉5根黄色的,还剩几根,
算式是:9-(5)=(4)
或者:一共有9根小棍,去掉4根绿色的,还是几根, 算式
是:9-(4)=(5)
(3) 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4和9-4吗,
3 想想填填
6+2= 2+6=8-2=8-6=
6+3= 3+6=9-3=9-6=
“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交流
4+4=8-4=(提示:可以想8由几和几组成,)
4 生活中的数:
请你说说生活中遇到的数:比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码,手机
号码
三 知识运用
1 填一填
7+1= 7+2= 8+1=
1+7= 2+7= 1+8=
8-1= 9-2=9-1=
8-7= 9-7=9-8=
提示学生:8和9的组成是怎样的,
完成第55页练习十一第6题
2 转一转
55页练习十一第8题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有关8和9的?a href=“http://www.bdfqy.com/yong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蛹醴ǎ 匆环 寄苄此母黾扑闶?/p> 五 布置作业
第56页 10-12题 14题
篇三: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加减法教案
1
2
3
范文二:5的分成和加减法教案
5的分成和加减法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五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活动名称: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主要教学领域:科学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运用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互补规律。
活动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互补规律。
2.会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并能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3.激发孩子兴趣。
重难点分析: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
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积木,魔方,小鸭,橡皮泥等,猴子毛绒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猴孩儿来做客的情境导入。
小朋友,今天花果山上的猴孩儿来我们班做客了,看来了几只小猴子?(出示五只小猴子)。
二、复习5的组成
现在我们和小猴子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吧:
师:小朋友,告诉我,5可以分成1和几?(同时播放课件)
幼:XXX,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
三、学习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播放课件)
1学习2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师:小猴子来做客我们用什么招待他们呢?猴子喜欢吃什么?我先拿一个大桃子给小猴子,又拿一个小桃子给小猴子,我一共给了小猴子几个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出算式中含义。
小结:1+1=2这是一个加法算式,第一个 “1”表示一个大桃子,第二个“1”代表一个小桃子,“+”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表示前边两个数合起来的数量和后边的数量相等。
2.学习2-4的加法,巩固幼儿对加法算式的理解,初步了解互换规律
师:老师先拿一个大香蕉给小猴,又拿三个小香蕉给小猴,我一共给了小猴几个香蕉?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一道加法算式。
1+3=4,3+1=4,
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都代表什么
意思?怎样读这个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互换规律。( +号前后的两个数互换位置,它们的结果不变 )
四、引导幼儿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并能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1、初步了解加法应用题的结构(播放课件)
?老师示范看图编应用题并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的结构
师: 五只猴子一样么?有什么不同?(老师根据猴子的位置和数量编加法应用题)。
小结:把物品的数量用讲故事的方法说出来并提出一个问题,这就是应用题。刚才老师编出的是一道加法应用题。知道两个数:1只猴子和4只猴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
?幼儿根据应用题列出加法算式:1+4=5,4+1=5 ?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互换,互补规律。
2、看图自编应用题,巩固幼儿对应用题的理解。
?(播放课件)请幼儿根据苹果的位置和数量来自编加法应用题,并用学具摆出加法算式。
?看课件,以给猴子送玩具和送文具为情境,引导幼儿自编应用题,并列出加法算式。
?分组操作玩具自编应用题并用学具摆出加法算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通过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以师生共同游戏的形式
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情境中主动参与,乐于倾听,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从课程开始,运用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从而使幼儿一步步的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课程,当教师出示多种形式的教具运用到授课时,提高了幼儿对课程的兴趣,都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进一步让幼儿亲自尝试运用手中的学具,使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加的配合,在幼儿积极地思考活动中,课程自然结束,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篇二:人教版五下数学第五单元《_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 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材说明
1. 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小节,这些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节内容的逻辑联系跃然于表间:先学
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再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转换的思想方法,即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能力;最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提高分数运算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2.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如,第1小节例1、例2中,利用一家
三口分吃一块大饼和小朋友喝矿泉水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例3中,以观看少儿节目为背景,学习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学习。又如,第2节中,以处理当今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生活垃圾为背景,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样选材,符合“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课改理念,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降低了学生理解分数加减计算算理的难度,利于学生较顺利地掌握分数加减计算的基本方法。
(2)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本单元内容在安排上有两个特点:?利用类推说出分数加减的含义。如例(1)中,由小精灵明明发问:“想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例2中,由小精灵聪聪发问:“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由整数加、
减法的含义类推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使用“含义”一词,而不是“意义”,即只要求领会就行,不需要刻板的记忆加减法的定义。降低了认知难度,简化了学习的内容。
(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根据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长久起作用的计算方法,既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地总
结出分数计算的一般方法。如第1节中,例1、例2教学完后,引导学生探究:“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又如第2节中,例1教学完后,引导学生探究:“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吗,”又一次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4)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
“算法多样化”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合理、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在本单元的编排中,教材又一次地突出了这一课改理念。如:第1节中例3的教学,如何计算分数连加、连减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后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算法吗,”又如,第3节例1的教学,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法后,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我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编排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教材编排了两个阅读材料,一个是第112页的“你知道吗,”,通过阅读这段材料,使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分数四则计算的发展史,了解我们的祖先在这一方面的睿智与成果,体会用不同的符号来表
示分数对分数计算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体会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数的重要性。
另一个阅读材料是第116页的“生活中的数学”。通过阅读这份材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看到分数在五线谱中的灵活应用,体会数学与音乐、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建议
1. 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单位后才能进行。当分数的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了。如,第2节中的例1(1):
1/4+3/10=5/20+6/20=(5+6)/20=(5+6)个1/20
上述过程中,先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用整数加法的方法将分子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得出最后的和。
因此,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紧紧扣住学生经验中“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逐步概括出分数加减的一般计算方法。
2. 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学,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
展思维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思考、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使学生明白:?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这样教
学,不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了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弊端,达到“明理驭法”的目的。
3. 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本”和“底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如教学第1节例1计算“1/8+3/8”、例2计算“3/4-1/4”、例3计算“4/15+1/15+7/15”时,应让每一位学生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又如教学第2节例1
(1)计算1/4+3/10,例1(2)计算3/10-3/20时,首先应让每一位学生思考: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行吗,试一试。在学生充分尝试、探究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
交流时,重点放在“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表述相加的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上,使交流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心
领意会”的目的。
4. 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因此,教学时,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埃及分数(分子为1的分数)的特点和性质:“任何真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数的和”,练习二十二中,第12*题的结果“6/8=1/2+1/4”就是埃及分数的有趣性质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又如“1可以表示为项数很多的埃及分数的和。”如:
1=1-1/2+1/2-1/3+1/3-1/4+1/4-1/5+?-1/n+1/n(n为不等于0的自然数)
=(1-1/2)+(1/2-1/3)+(1/3-1/4)+(1/4-1/5)+?+(1/n-1-1/n)+1/n
=1/2+1/6+1/12+1/20+?+1(n-1)/n+1/n
5. 本单元可以用7课时进行教学。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 课时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 课时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 课时 第五单元实力评价?????????????????????????1 课时
第一节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 一106 的内容及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的分数单位。
5、导入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新课探究
(一)创设情境:
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其中4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师:你能根据情境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
生: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1/8,小明吃了这个蛋糕的4/8,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3/8,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8。
??
〔
师: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生1:小明和爸爸一共吃的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4/8+3/8
生2:小明和妈妈一共吃的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4/8+1/8
生3:爸爸和妈妈一共吃的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4:我比爸爸(妈妈)多吃的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5:爸爸比妈妈多吃的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
师:今天就一起来探索这类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问题意识,是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问题--合作解决重点问题--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是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本节课让学生根据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猜想在探究中验证
1、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选择:4/8+3/8表示什么含义,(小明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等于多少呢,先猜一猜结果是多少,
那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办法验证吗,
篇三: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a href=“http://www.bdfqy.com/yong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蛹醴ń贪?/font>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授课时间:9月日 主备: 辅备: 总第课时
授课时间: 9 月日 主备: 辅备:总第 课时
授课时间:9月 日 主备: 辅备: 总第 课时
授课时间:月 日 主备:辅备: 总第 课时
范文三:6的分成和加减法教案
6的分成和加减法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进入大班以后,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而加减法也是刚开始学习。为了巩固加深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操作能力。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动手能力,已有经念和数学水平设计了这节活动。帮助幼儿自主学习,探索出6的加减法算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减法,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动手、分析能力以及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同伴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探索出6的加减法算式,并口述相应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红色、绿色圆形、牙签若干,数卡1-10、+、-、=符号每人一套,实物若干(小毛巾、彩色笔、杯子、饭碗、铅笔等)钱币卡若干(1元—6元)、6以内数加减法算式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法。
1、出手势表示、请幼儿说出算式。
2、看卡读算式、等出得数。
二、学习新课。
<一>、动手操作(穿烧烤)。
要求:请幼儿用牙签穿出6片为一串的烧烤,而且要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圆形来表示。 1、提问:你们穿了几串烧烤,每串都是6片吗,是不是每串都用红绿两种颜色来表示, 2、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说说能穿几串烧烤。
3、分组检查,及时帮助没穿对的幼儿。
4、老师动手穿一穿,然后小结:以两种颜色表示、6片为一串的烧烤,共能穿5串。 <二>、动手操作(看烧烤串摆算式)
1、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烧烤串,用数卡摆出算式。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摆出的算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幼儿互相讨论,交流探讨,听听别人的想法。
4、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小朋友说,老师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1
5、小结:这些算式都是小朋友探讨出来的,两个数相加都等于6,减法都是用6来减,所以今天小朋友探讨出的算式叫6的加减法。
三、结束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本次活动的情况,对积极、自主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不够大胆表现的幼儿。结束本次数学活动。
四、延伸活动。
在益智区投放一些实物(标价为:铅笔1元、小毛巾2元、彩色笔3元、杯子4元、饭碗5元)的小商品,请两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为顾客进行买卖交易。如:一个小朋友要买铅笔和饭碗,售货员就要收取他6元钱,1+5=6。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本着突出《纲要》精神: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本次活动主要从生活性,趣味性,过程性,科学性,开放性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出6的加减法,在操作活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并感知了加减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从中掌握了: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会根据直观物体列出6的加法,减法算式,口述应用题,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幼儿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操作游戏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着中注意了以下几点问题:把握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师幼交流的过程;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倡导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呈现儿童学习数学:在玩中学数学;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2
范文四:7的分成和加减法教案
7的分成和加减法教案
篇一:7的加减法教案
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页—32页例1、例2、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探究6、7的加法的计方法,能正确地计算6、7的加法,体会计算的多样化,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能力较强者能得出减法的算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究6、7的加法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以及课堂反应能力。
教学准备:
0—7的数字卡片、三角形卡片7张、大红花7朵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导入。6、7的组成(6、7可以分成几和几)
例1,现在我们看着书第31页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老鹰抓小鸡) 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玩, 4个,他们玩得很高兴
这时又来了几个小朋友, 2个,他们2个也想加入
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6个
怎么得出来的,列算式给我 4+2=6 (原来在玩的4个小朋友加上后来又来的2个等于现在的6个)
3、 例2,现在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三角形
看老师把三角形贴在黑板上
我左边贴了几个, 5个
右边贴了几个,2个
总共贴了几个,列算式5+2= 7个
板书:5+2=7、2+5=7
现在拿出7根小棒来代替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摆一摆,
左边该摆几根, 5根
右边该摆几根, 2根
总共有几根,7根(左+右=总)
现在把你们书上的空白方框填好。
老师问你们,就用你们手中的7根小棒分两堆还可以怎么摆,
(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
4、例3,现在老师往黑板上贴上大红花,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贴的。
左边贴了几朵, 4朵
右边贴了几朵, 3朵
总共贴了几朵,列算式 4+3=7 (左+右=总)板书
你们刚刚用小棒是不是也摆过这种情况,
板书 4+3=73+4=7
在书上把空白方框填上。
画7朵小花
现在老师要换问题了哈,听好。总共有7朵花,左边有4朵、现在要求右边有几朵怎么做,
列算式。
7-4=3 (总-左=右)
5、课堂活动2,现在老师在黑板上贴几个数字(7、1、4、3、5、2、0、6)
现在我要请同学起来说一下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6,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7, 6: 1+5 7: 1+6 5+2
4+2 4+3 0+7
0+6
由于你们今天表现很棒,老师决定我们接下来做个游戏,好不好,今天我们来说数字7,老师出一个数,你们也出一个数,你们出的数和我出的数加起来得7就可以了。出数的时候,出几就用手比出来,我还是出数了。(依次出完各种情况,1、2、3、4、5、6、7、0)
6、结语: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来和同桌或好朋友一起玩再玩一下这个游戏,可以用其他数字比如6、8等,下节课上课前我们再一起玩这个游戏。下课。
篇二:6、7的加减法教案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能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并掌握6、7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依据数6和7的分与合确地进行加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情境图,教学6、7的加减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掌握“一图四式”的道理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图提供的信息,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灵活地计算有关6和7的加减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复习铺垫
1(打手势背诵6、7的分与合。
全体学生边打手势边背诵6、7的组成。
2(用数的分与合填空。(课件出示)
填出方格内的数,并说说用了哪句组成。
3(揭示课题。今天学习6、7的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P42例题的情境图,学生观察,交流信息。
?观察左图,发现两个学生面对面坐着观察同一幅图,写出了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5+1=6,
1+5=6)。
?观察右图,发现两个学生面对面坐着观察同一幅图,写出了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6-1=5,6-5=1)。
(2)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同一幅图为什么能写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交流之后进行汇报。
预设:学生用6的分与合来说明。5和1组成6,5加1就等于6,1和5组成6,1加5就等于6,6可以分成1和5,6减1就等于5,6可以分成5和1,6减5就等于1。
(3)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思考1:为什么同一桌的两个人看同一幅图,得到的算式不一样,
思考2:在不同的桌的人看相同的图写出的算式不同,这是什么原因,
思考3: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总结:两个学生坐的位置不同,观察角度不同,加法算式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计算结果不变;两个减法算式的相
同点是被减数相同,不同点是减数和差的位置调换了;把两部分看成知道的条件,把求整体看问题,所以用加法进行计算;把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看成知道的,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4)得出结论: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2(动手操作,巩固方法。
(1)完成教材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1、2题。
?课件出示小花图和小棍图,学生动手摆一摆,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后分别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教师任意指出一道算式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3题。
?课件出示三角图,学生动手摆一摆,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后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根据同一幅图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体会当两部分的数量同样多时的特殊性。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1(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P42“做一做”。
课件出示自行车图,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列出算式。
(2)根据组成列算式。
学生按规律列举6、7的组成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出示一句口诀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
(3)口算练习。
?将6、7的加减法算式制成口算卡片,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听算,教师口头出题学生直接说出结果或用手势表示出结果。
2(拓展延伸
?+1=7 7-?=2 2+?=6 ?-3=3 4+?=7 ?+?=6 7-?=?
课件出示算式,指名说出?里填几,怎么想的。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当一幅图没有明确给出问题时,我们可以选两个条件作为已知条件,这样就产生一图四式。不论是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都用到了整体部分的关系。
篇三:《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6、7的加减法
课题: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重
点: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课前准备:
课件主题图,小棒、圆片。
教 学 过 程
一、开门见山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0~~~5的加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6和7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知
1、学习1+5和5+1
出示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5+1=6
师:你是从哪哪儿往哪儿观察的,能完整的再说说吗,
生:从左往右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5+1=6
师:说的真棒~谁能像他那样说,
师: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从右往左观察
师:那可以怎样说,又怎样列算式呢,
生:从右往左看,右边有1个圆片,左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1+5=6
师:你说的真完整。同桌之间快速的像他那样说说吧。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明确:看的是同一幅图,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圆片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列的算式就不一样。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明确: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相加的得数相同。
2、学习6-1和6-5
课件展示:先摆6个圆片,然后分成5和1
师:仔细观察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的过程说一说,
生:一共有6个圆片,分成两份,左边5个,右边1个。
师:如果把右边的一个去掉,左边还剩几个圆片,你能列式计算吗, 生:一共有6个圆片,去掉右边的1个,右边还有5个。用减法计算:6-1=5(个)
师:如果我去掉右边的又该怎样说,怎样列算式呢,
(同桌之间快速的小声的说一说。)
汇报:一共有6个圆片,去掉左边的5个,右边还剩1个圆片,用减法计算:6-5=1(个)
小结:从总数中去掉左边部分,就得到右边部分;如果去掉右边部分,就得到左边部分。
3:学习一图四式
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怎样列式,同桌相互说一说,并列式计算
从左往右:4+2=6
从右往左:2+4=6
去掉左边:6-2=4
去掉右边:6-4=2
小结:同一幅图,我们不仅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4:找计算方法:
师:你瞧老师这样摆了一些小棒,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呢, (学生独立的口头列式)
师:如果没有这些小棒,这些算式你可以怎样计算呢,
生:利用分成和组成。
5和2组成7: 5+2=7
2和5组成7:2+5=7
7可以分成2和5: 7-2=5
7-5=2
5特殊的一图两式
师:咦~你瞧这些三角形,你能列出哪些算式,
3+3=6 6-3=3
师:还有吗,(没有了)为什么这个只能列两个呢,
生:因为从左往右看是3和3,从右往左看还是3和3.
师:也就是当左边和右边一样多的时候只能列两个算式。 三:巩固练习:
1:42页做一做
看图你能列哪些算式,
(1) 快速抢答。
(2) 说组成,分成并计算。
2:算一算
快速说组成再计算。
3:知识运用
可以怎样列算式,
? ? ? ? ? ?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书谁设计:
6和7的?a href=“http://www.bdfqy.com/yong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蛹醴?/p> 从左往右:5+1=6
从右往左:1+5=6
去掉右边:6—1=5
去掉左边:6—
5=1
范文五:8和9的加减法的应用教案
秀延小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8和9的加减法应用 主备人:(张亚莉)教案印发:(张亚莉)作业印发:(张亚莉)审核:( 徐建东 )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3(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教学重点】 题。
用语言叙述图画应用题的题意。 【教学难点】
【课时划分】 1课时
【方法手段】 自主探究法
【教学程序】导-学-展-升-练
第 1 课时
【教学主要内容】
主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
快速计算并抢答,出现错误的请一、复习 其他同学帮忙改正。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导
学生独立观察图画,思考图二、探究新知
意。小组内交流。 1(原来有9只小鹿,走了3只。学
(1)求“还剩几只”应该还剩下几只,
用什么法计算,
秀延小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2)如何列式,几减几,
(3)不看图,能不能计算
出得数,
2(原来有8只鹅,下到河里3
只。岸上还有几只,
老师引导、点拨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由选定小组上台展示并汇报
的学习成果,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讨论结果,其他小组仔细观察,
力、语言组织的能力。 认真思考、倾听,提出意见。 展
看图填空。仔细看图,然后自己完成,看谁
做的又快又准确,
升
秀延小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1、 练习十二第1题。 各小组完成自己的,看哪个小组
?教师示范一个,给学生讲明怎
完成的快。 么填。 练 ?学生自己完成剩下的。 2、 做一做第3题
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
板 8和9的加减法应用
9,6=3 书
8,3=5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8的分成和加减法教案
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