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介子推]介子推:介子推
[介子推]介子推:介子推 篇一 : 介子推:介子推-人物简介,介子推-人物生平
介子推晋国贤臣,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周朝晋国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介子推_介子推 -人物简单介绍
介子推,一说是生于运城闻喜户头村,还有一说是生于运城夏县裴介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一作介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于是,其生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
介子推_介子推 -人物生平
晋公子重耳出亡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割股充饥
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爸爸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1个叫做头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辞官不言禄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壶叔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介子推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
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介子推_介子推 -人物精神
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视之为迂腐,然则体现了正道之义。介子推的行为并非忠君而是爱国,以后世儒家评价必为“忠君之典范”,而成为中国儒家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这实在是对介子推之毁誉啊~以后人的价值观将其行为定义为迂腐愚昧是错误的,即使在今天忠于国家也是应当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割股食君”实乃“食国”,正是中华民族正道爱国传统美德的体现;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介子推_介子推 -后人纪念
介子推庙
介子推庙,位于山西省晋中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称英毅圣王庙。介庙所建处,原有母子柏、母子碑。传说母子柏所生之处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介庙周围原来环境清幽,浓荫十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凉。也由于这个原因,这里也被人称为“神林”。可惜1942年日本侵略者侵华时,这里的山林庙宇均被火焚毁,现仅存寺庙的偏院一处,院内还存有原庙基的石墩和五通石碑。
寒食节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1类冷食。民间普遍认为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那个月不生明火,吃饭也吃冷的食物。后来1个月渐渐减少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为“寒食节”。过节的当天,家家门上插柳枝、烧纸钱、在野外祭祀、吃冷饭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不过现在人们也常常在寒食节纪念死去的亲人。
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
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1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并要头戴上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
历史留名
据县志引《山堂肆考》,文公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国,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相传火禁不严,就会有风电之变,这便是我国数千年来寒食节的由来。在三晋历代,人们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以妥介子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宋王当《春秋臣传》为介子推立传;民国《介休县志》、雍正《山西通志》也为介
子推立传;胡春霖《山西名贤辑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类》。
介子推_介子推 -后世评价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后人不仅造了个“寒食节”来纪念他,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来祭奠他,文人雅士登临题咏、寓兴抒怀的就更是不胜枚举。这样的讴歌绵延不绝,贯穿数千年,其不动声色的道德教化,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形成了某种“集体无意识”,以至于很少有人对介子推的所作所为投以审视的目光。
介子推_介子推 -诗歌咏赞
由于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高尚品质,所以介子推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誉。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以慰藉介子推的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介子推是否被晋文公烧死,尚待进1步考证。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忠义之士;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登临题咏,寓兴抒怀,抒发对介子的怀恋思慕之情。为介子推的事迹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如:
清傅山悼念介子推
青松白梧十里迥,
狴青抵白祠堂幽。
晋国园陵迷草木,
绵田香火动春秋。
名更卖扇传东海,
身隐承颜肖故邱。
还虑寒山太枯寂,
婉客分到牡丹头。
愈汝为《过绵山吊介之推》
民间禁火寒食节,绵上遗封莽未耘
林魁《寒食题介子祠》
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
吕解元《绵山吊介子》
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
介子推_介子推 -寒食节日
节日简单介绍
寒食节,是汉民族纪念介子推的1个感恩的节日。它的深层内蕴是
让人们崇尚忠贞高洁,懂得自尊、自责、悔过与感恩;数量可观的唐
寒食节诗,还表达了失意诗人怀才不遇的忧伤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蹈情怀,同时,有如风俗画似的再现了唐人度寒食的民风民俗,让人领略到大唐的兴盛气象。寒食节
传说
有这样1个古老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清明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
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妈妈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内涵
寒食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清明前一二日。寒食期间禁止烟火,据《左传》记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高尚之士介子推。介子推是晋国公子重耳的忠实随从,在重耳被迫流亡的十九年里,一直跟随在重耳身边,帮助重耳渡过重重危机;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国君并大封功臣,但晋文公却一时忘记了不肯言禄不愿自我表功的介子推。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子推回到家中,对妈妈讲述了当下的遭遇,并决定偕妈妈一道隐居过隐士的生活,妈妈同意了子推的选择,于是子推背起妈妈到绵山隐居。后来晋文公想起了子推,派人到绵山呼喊
寻找,子推坚不肯出,晋文公求其心切,于是焚山以求之,子推竟抱木而死。为了纪念子推,文公将“绵上”之地封作子推的“禄田”,绵山因此又称介山。晋文公要以此记住自己的过错,也以此表彰子推的高尚品格“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并下令国人于子推烧死日禁火、冷食。于是寒食清明这个敦促春耕、迎接春天的节气节日演变为纪念先烈、纪念祖先的节日。寒食清明文化内涵有了更为强烈的人文精神色彩。子推故事的加入,对中华民族忠贞、爱国、宽容、奉献、不计回报、隐忍、感恩、有恩必报的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催化的作用。
意义
子推的人格力量是伟大的,这首先表现在他对自己追求的复国事业的忠贞不二,正是这种执着和忠贞,才使子推在十九年流亡生涯里,伴重耳苦熬岁月割股肉在所不惜;其次这种伟大的人格还表现在受到极不公正待遇之后的隐忍、平静与从容,从容之后的宽容与隐居的选择。没有怒不可遏的言词,没有伤痛的眼泪,没有一丝的后悔,子推平静得让人心痛让人惊愕。在使命完成之后的激流勇退,对人世富贵荣华的淡泊心态,这是子推的高洁、子推的伟大;第三,子推的人格力量还表现在他对自己选定的人生道路的坚定不移视死如归,表现出1种士人的独立人格。子推既已选定了隐居的生活,就永远地抛弃了功名利禄,即使在烈火焚烧面前也毫不动摇,从容地面对了死亡。子推的故事,千百年来都在醇化醇厚着华夏大地一代一代的民风、民俗、
民心。在子推面前,人们更加鄙视那些追名逐利蝇营狗苟的委琐之徒;“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子推是此方面的伟大实践者;子推的悲剧是人类追求道德的崇高,在灵与肉的搏战中,“灵”取得的一次辉煌的胜利,昭示着人类精神的不朽。寒食节的初起意义不外乎四:第一,它寄托着晋文公深深的悔恨。文公为不经意痛失子推而深深的自悔,自悔中尽含着不尽的歉疚;第二,它表达了晋文公深深的感恩之意。死者已矣,活着的人在痛悔之余,以这样1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来纪念死者,寄托无尽的哀思与感恩的心情;第三,它展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的人格魅力与统治手段的高超。大错已经铸成,是文过饰非,还是真实地面对,文公取了后者,用寒食禁火、冷食、禄田表彰子推,表达自己的悔恨与悔过。他使臣民认识到为1个懂得自悔与反思的君主尽力是值得的,与此同时也对国人进行了一次自悔与感恩的道德教育,这也是晋文公为何流亡十九年,还有那么多忠实的跟随者,还能够在春秋诸侯中称雄称霸的原因之一。第四,在1个封建的集权社会,君主的自省、悔过和感恩的情怀对凝聚人心、社会进步、百姓福祉有着特殊的意义。
升华
子推的高洁情操及他的深冤峻迹、文公的自悔与感恩不及的无奈,在汉民族世世代代的人心里,激起的反响是强烈的,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于是崇尚高洁,懂得自尊自责、悔过、感恩的道德追求,就成了这一节日的深层蕴涵。文公的自悔给世人及统治者以警诫:为人不
可昧心,要知恩图报,不可忘恩负义,否则会永远受到良心的谴责;后悔而没有改正过错的机会,对后悔者的惩罚是最残酷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大写人的人性基础,怀着感恩心情的人是幸福的人,有着强烈感恩情怀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知恩图报或有恩不报或恩将仇报,是对1个人人性多少、高低的最好测试。寒食节的来历也证明了中国人是1个感恩意识浓重的民族,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寒食节是1个汉民族感恩的节日,只是她更含蓄更沉痛更忧愤深广。
1.怀才不遇人们的伤心节
介子推的深冤峻迹、晋文公的追悔莫及是唐人咏寒食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一悲剧的反复评说、反复咏吟,表达了唐人对子推无限哀挽敬仰之情,以卢象的《寒食》诗为代表:“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起,风协御宇神。”?表达了对子推遭遇的同情和四海之内人民的敬仰,感叹其冤之深、其无人匹敌的高尚品格,子推精神的壮烈,有如风雷疾鸣使人振聋发聩,激荡着千载下人们的心灵。“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包含了诗人对晋文公痛失子推、遗恨千古、自责心理的沉痛品味,更有对自古至今君王多刻薄寡恩的深深谴责。“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伴君如伴虎”这是古人对高高在上的君主们刻薄寡恩、性格乖戾的活写真,同时也是对臣子士人命运进行的大体概括。因此,中国封建社会忠贞之士、死节之臣的怀才不遇、枉受
冤屈也便是司空见惯的。子推的遭遇在这一失落的人群里,唤起的共鸣是广泛的,每逢寒食节令总要勾起他们许多的感喟:“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这是杜甫在被肃宗疏远之后的那个寒食写下的伤感与忠心不改。左迁贬官卧病浔阳的白居易在寒食节到来时这样写道:“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还似往年春气味,不适合今日病心情”。?白居易的“病心情”是他天涯沦落、有志不获骋的必然结果。面对落英缤纷的阳春三月,“北极怀名主,南溟作逐臣”?的诗人们,在心底发出了“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的哀叫与无奈,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失意的苦闷,不遇的哀伤在唐人咏寒食的诗篇里俯拾皆是。
2.寒食改火风俗的描绘
这类诗是以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为代表,诗歌描写了寒食改火的情节,古人相信火是有生命的,因此也会老,所以要在寒食这一天让火熄灭,然后再由君主重新钻取火种,将其分发给百姓,让火重新燃起,这是远古风俗的1个延续。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这首诗就是对这一风俗的形象描绘。
3.失意人们的思乡节、孤独节、贫困节
“谁念都门两行泪,故园寥落在长沙。”?“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驿骑明朝宿何处,
猿声今夜断君肠。”?“独把一杯山馆里,每经时节恨飘蓬。”在外奔波或求仕不得或左迁被贬或获罪流放的诗人们,在荒郊野岭的驿馆,逢佳节倍思亲,感时思归感物思人,却不知自己飘蓬般的生命,又将飘向何方~故乡、亲人、家——这温馨的归宿,在失意诗人的生活里、心底里、酒杯里是那样的渺远,可望不可及~于是他们便只能在寒食节的诗中梦中思乡望乡回乡了。
失意者们之所以如此地望乡思乡,是因为在如此芳菲却又易起感伤的节日里,他们愈发地感到了自身的孤独,在离家飘泊的“西风古道”上,失意者深感知音的稀少,时世艰危情薄如纸,原来的知音朋友也弃己而去:“路远渐忧知音少,时危又与赏心违”;“东风吹泪对花落,憔悴故交相见稀”“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蜀魄帝来春寂寞,梦魂吟后月朦胧”。以上这些诗句是失意诗人们深刻孤独感的外化,是迁客游子对知音、故园和心灵家园的呼唤,憔悴寂寞的孤独氛围显而易见。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的这首咏寒食的上品佳作,不仅抒发客居他乡逢佳节的悲伤,更道出了生计的贫困无着,在这美好的佳节里,诗人不用禁火就已经断炊了~“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飞。”饥肠辘辘的诗人生活无着、孤馆愁坐,空对江南的姹紫嫣红花满枝头,尽管如此,诗人毕竟与俗人有别,即便饥肠辘辘生活无着,还是不能忘记尽情地赏春饮酒:“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饥马饿马扫花喂,向晚饮溪三两杯。”@有着精神上高蹈情怀的诗人,虽贫困却仍
要一日踏春一百回,在傍晚时分估且以溪水为佳酿饮上三两杯~这寒食可谓度得洒脱,称得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诗人的自适、自得、自嘲与自叹。
4.寒食节,失意人们的归隐梦
子推最后选择的隐居道路,也是后来的文人士子们心中向往的1个归宿,历代知识分子中成功归隐受到人们羡慕的人要数东汉的严子陵,垂钓于子陵滩的高台之上无拘无束地过上一生,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心中的1个理想1个梦,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在做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之后,功成身退隐居江湖。但对于处处碰壁的失意的人们,这种归隐的念头就更强烈些,特别是在这草长莺飞的寒食节令,身单影孤无以慰藉之时,即有了“旧侣不归成独酌,故园虽在有谁耕,悠然更起严滩恨,一宿东风蕙草生。”#“回首更惭江上鸥”的感慨称,为什么诗人面对江上的鸥鸟也要惭愧呢,江鸥本是与垂钓隐者相伴的,诗人们总是说回乡归隐,却仍奔波在追名逐利的滚滚红尘之中,面对江鸥所以惭愧有此严滩之恨。
5.寒食节,汉民族的欢乐节
唐人十分重视寒食节,官方规定的节日时间就长达三天。在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春光里,人们尽情地游赏玩乐嬉戏,郊游、踏青、饮宴、打球、荡秋千、斗鸡。男子们“万骑出都门”,被打扮得入时的香喷喷的小 姐贵妇们簇拥着,是多么惬意~春日、春光、春的气息
让人们精神抖擞:“击鞠王孙如锦地,斗鸡公子似花衣。”“春日照街衢,春风媚罗绮。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清溪一道穿桃李……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采绳拂花春,轻鞠度阁来”从这些描写中可知当时人们心情之好、情绪之高——秋千打得高高的,飞过了高高的大杨树;球也踢得高高的,高过了鸟儿飞翔的高度。于此同时,我们还感到唐人寒食的游乐是全民性的,从城市到乡村,从皇亲贵戚*、到市井细民均沉浸在这美丽的时节、轻松的节日氛围和袅袅的轻烟之中。
寒食节最有趣最好玩的游戏应数荡秋千了。《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有“此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超,后乃以彩绳悬拉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的记载,又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述:天宝年间,“宫中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在唐寒食诗里有很多荡秋千及由荡秋千而引起的感情波澜的描写。当秋千在高高的垂杨间出没上下翻飞之间,人们的情感也随着潮起、潮落、潮又起,节日的欢悦达到顶点。
寒食秋千诗中写的情意绵绵含蓄蕴藉的是韩翃。他的《寒食夜》这样写道:“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轻。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寒食白日热闹的气氛已经消歇,夜深人静,春雨蒙蒙,牵着诗人心境的竟然还是那位不知姓名的女子白日里坐过的斜搭在那儿的秋千索。这个女子是谁,她或许根本不知道诗人对她的一片深情,可诗人这一片深情却留在小梅飘雪、朦胧烟雨的那个遥远的寒食之夜,并穿过时空感动着今天的读。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上结论,寒食节是汉民族较早的民族节日,由于子推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因此,寒食早于为纪念战国时代屈原的端午节;寒食节在唐极受重视,有数量可观的唐诗为证;寒食节的民俗蕴含的忠贞、刚毅、隐忍、奉献、不求回报、淡泊、宽容、自省、悔改、感恩、有恩必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十分可贵并值得发扬的。唐诗还很好地记载了唐人在这个节日里的体育运动、游乐、狂欢,表明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不仅有其深沉、隐忍、宽容的一面,更有其豪迈、奔放、热烈的另一面,这也从1个侧面让我们体会到大唐的兴盛气象。洋节不断涌入,且被国人欣然接受,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春日、寒食、七夕、重九等则被国人淡忘,甚至一无所知,这不能不说是1个悲哀。作为文化工作者,有必要也有责任,把民族传统中一些蕴含着优秀民族精神和优秀民族性格的节日重新介绍给我们的人民。
唐人咏寒食的诗
全唐诗咏寒食的诗为数可观,约300首之多,可见唐人对寒食这个节日的看重。这些诗按内容大概可分为3类:第1类是追怀子推、追怀先人的感事伤时之作。诗人们穷愁潦倒、左迁被贬、思乡盼归、向往隐居却又急于求仕的矛盾与苦闷处处可见;第二类是对远古社会寒食改火这一风俗的描绘;第3类是写在这个“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节日里,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郊游、宴饮、参与各种游戏的快乐,
以至于引起的感情波澜,这些有如风俗画似的诗篇逼真地再现了唐人度寒食的民习风俗。篇二 : 追怀介子推
绵山,壁立千仞,在秋风中耸峙。
循着当年晋文公木屐的蛩音,于春秋霸业的古风印痕中,一路阶石一路陡,盘山行径飞云走,我攀爬到介公被焚的那棵树下。
树以碳的形式挺立,从春秋至今日,似一支巨笔,以绵山为史册,书写着一个关于忠义的感人故事。
遥想当年,晋文公的一把火,一把悔悟追贤的大火,奔突的烈焰,沸腾了颤抖的绵山,炙烤着烟雾翻滚的苍穹。一位来自禹都的贤者,与慈祥的老母合抱一棵柳,浴火含笑,生死相守,不离不弃,血肉之躯涅槃成大山的巍峨从容了。
呜呼,长泪向天祭英灵~哀哉,俯身绵山思前贤~
最初的最初,火,让人类逐渐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在希腊神话中,火是天神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礼物,但它也蕴含着焚毁世间万物的疯狂能量。
这虽是一把有情有义的大火,却反其意地烧焦了介氏母子,使重耳五内俱焚。负疚的君主,凝望烟雨凄迷的那一抔新坟,不顾龙颜至尊,捶胸顿足,放声恸哭:“哀哉~足下~哀哉~足下……” 文章阅读网:ww 从介子推被焚的那一刻起,一堆新土,一川烟雨,一盘冷食,还有一国素衣寒食、面色凝重的重耳子民,这是最初的清明意象。
一切应该从“骊姬之乱”说起。骊姬本是骊戎部族首领的女儿,
有姿色,工心计。公元前672年,被晋献公虏入晋国成为妃子。骊姬为了自己儿子奚齐能够承继晋国君主的地位,便使计离间了献公与其子申生、重耳、夷吾之间的感情,以此迫死太子申生,又诬重耳、夷吾也参与了申生的谋逆,把两位公子也逼到狄国和梁国去了,制造了历史上的“骊姬之乱”。
女人为亡国祸水,历史记载很多。妺喜灭夏桀,妲己灭商纣,褒姒灭西周,都是女人惹的祸。史上这样说了,后人如此认了,往事越千年,真不知孰是孰非。
轻拂历史的云烟,穿越时空的隧道。荒野小径上,行走着颠沛流离的重耳一行人。随行者屡有背弃而逃,更有甚者席卷重耳财物而逃,致使重耳被蔡国拒绝接纳后,在荒郊野外因饥饿昏倒在路上。身为大夫的介子推,为了主公餐食裹腹,毅然举刀割向自己瘦骨嶙峋的大腿,顿时鲜血长流;那荒野鼎镬之中飘荡着的缕缕肉香,让昏厥的重耳又见到了阳光明媚…
欲望是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就连呱呱坠地的婴儿,一睁开眼睛便知道去吸吮母亲的乳汁。公元前636年,流亡19载的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位列“春秋五霸”。在黄河岸边,从臣狐偃、赵衰因重耳要将旧物遗弃,从而担心回国之后,不能得到其重用,便居功胁迫重耳许诺其肥马高车,锦衣玉食,香囊美女,如此等等……
此辈精神侏儒,骨子缺钙,介公耻于与其为伍。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那就寻一脉青山,权作隐居之所,将红尘烦扰阻在青山之外,啸傲风月,逍遥一生吧~纵然明
知这绵山隐遁,就是政治生命的终结,可依旧那么锲而不舍地奔赴,毅然舍弃世间瑰丽的繁华,去换取梦断尘埃的宿命。仰慕“士”之高义,追思“隐”的境界,介子已降,严子陵隐于富春江畔,结庐而居,垂纶而钓;陶渊明隐于庐山之下,耕田读书,饮酒赏菊;林和靖隐于孤山之上,梅妻鹤子(,,绝代风流。
《左传》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介公有位邻居解张见状,为其鸣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书信的大概意思是“龙失其所,周游天下,众蛇从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蛇入穴,一蛇于野。”重耳闻之,内心生愧,遂有绵山举火寻贤之经典。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据说,晋文公在安葬介子推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背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人之已死,其言亦忠,其情更浓,纵然君王铁石心肠,又怎会不垂泪,
巍巍绵山,千转流水,纵然再大的山火,介公完全可以轻松避过,逃过死劫。也许以死明志,是古人最为崇尚的壮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悲壮,只为感动帝王,却教化着后世子孙。而对于介公本人而言,永垂的生命,成就的是永做华表的精彩。
草木枯荣,千载易过,古老的绵山亘古如斯,放不下那段“割股奉君” 的历史。介公的隐士梦是做不成了,人们可能要指责晋文公忘恩负义,或者要感叹时位移人。在有着无数“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中国历史上,晋文公不失为一个灵魂高贵的国君。他为了追怀介子推,禁生火,吃冷食,虔诚地忏悔,认认真真地进行着灵魂的自我救赎。如果排除政治地位的因素,晋文公也算得上一个“士”吧,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士”,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士”。莎士比亚说:“勇敢是世人公认的最大美德,有勇的人是最值得崇敬的。”
介子推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文化大喷发的春秋时期。在介子推之前,中国文化的“忠孝义”之思想已经出现。如泰伯奔吴让贤于三弟的故事;伯夷叔齐耻食周粟的故事等都有这类思想文化内涵。只不过介子推用自己的悲壮故事将此理念演绎到了极致。其割股奉君,辅佐主公复国为“大忠”;功成身退,不思利禄为“大义”;回家侍奉老母,相守至死为“大孝”。在介子推的人生价值观中,实现“忠义孝”远高于生命本身,更在功名利禄之上。他如果走出山林,生命之我虽得以保留下来,但其“忠、孝、义”的人生追求却也随之华彩尽逝。
有的人活着,但在活着人的心中死了;有的人死了,却在活着人的心里永远地活着。在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因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子推。对于此,**元帅有过精辟论述:“以寒食寄托哀思,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难日往汩罗江丢粽子一样,为了怕鱼类再糟蹋屈子的躯体。这是老百姓怀
念他们所崇拜的人物的最好方式。”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
寒食之相关于“死”,清明之相关于“生”。当母子同逝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地回春的节令时,历史的无形之手将这本来被看作极其冲突的生死两界,融合成一个节日,一个主题: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敬畏自然,感恩新生~
对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清明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诗词歌赋的文化中国来说,清明是才子佳人的一次吟咏;对忠孝仁义的道德中国来说,清明更是认祖归宗的一种良心……
我想起雨果在《临终告白》中写下的那段平凡却振聋发聩的话语:“真理、光明、正义、良心,这就是上帝。上帝如同白昼。……我的凡眼很快就要闭上了,但是我精神的明眸将一如既往地灿如朝霞。” 今天,介子推虽已远去几千载,但他那忧郁的双眼似乎一直在明亮地睁着。我觉得,他一直在用最纯正的目光,读着文明也读着野蛮,读着血泪也读着欢笑,读着贫穷也读着富有,读着卑污也读着高尚……
士兮归来,千秋呼唤~
介子推,将永远在清明节里清明。感恩的珍珠,将永远不会在中华民族大多数人的心匣中遗失……
范文二:介子推
介子推
简介 介子推,重耳(献公子)微臣,后人尊为介子,周代晋国大臣,夏县裴介村人。(今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
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
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
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生平事迹 奉公子重耳出亡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幸骊姬,欲废
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女士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女士陷
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五人,即:狐偃、赵衰、魏武
子、司空季子及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之说。介
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割股充饥
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
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
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 肉割了
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
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
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辞官不言禄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先生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
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分推”。对此,介子推没有象壶叔(一名陶
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
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
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
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介子推隐居绵山,
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
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
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
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 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就下令三面烧山。没料
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
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
万分,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
“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又命人葬之于绵
山,秦二世时迁葬于故里裴介村。并改绵山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将一山岗定为介子
推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
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介子推与寒食节 寒食节在
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民
间普遍认为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那个月不生明
火,吃饭也吃冷的食物。后来一个月渐渐减少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为“寒食节”。过节的当
天,家家门上插柳枝、烧纸钱、在野外祭祀、吃冷饭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不过现在人
们也常常在寒食节纪念死去的亲人。
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
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
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
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 为柳树是介子推转
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 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
念之 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 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 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 山踏青,’并要头戴上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 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
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 后世评价 由于介子
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的高尚品质,所以介子推在历朝
历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誉。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以慰籍介子推的在天之灵。宋天禧元
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介子推是否被晋文公烧死,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以各种形式纪念这
位忠义之士;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登临题咏,寓兴抒怀,抒发对介子的怀恋思慕之情。
为介子推的事迹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如:
清傅山有诗云 :
青松白梧十里迥,
狴(木字旁)青抵白祠堂幽。
晋国园陵迷草木,
绵田香火动春秋。
名更卖扇传东海,
身隐承颜肖故邱。
还虑寒山太枯寂,
婉客分到牡丹头。
望江南 苏轼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据县志引《山堂肆考》,文公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国,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相传火禁
不严,就会有风电之变,这便是我国数千年来寒食节的由来。在三晋历代,人们还修建了大
量的祠堂庙宇,以妥介子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宋王当《春秋臣传》为介子推立传;民国《介休县志》、雍正《山西通志》介子推庙
介子推庙,位于山西省晋中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称英毅圣王庙。介庙所建处,原有母
子相、母子碑。传说母子柏所生之处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介庙周围原来环境清幽,
浓荫十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凉。也由于这个原因,这里也被人称为“神林”。可惜1942年
日本侵略者侵华时,这里的山林庙宇均被火焚毁,现仅存寺庙的偏院一处,院内还存有原庙
基的石墩和五通石碑。 寒食节的来源 介子推"割股奉君" 是否属实在史界有争议。《史
记》对介子推的介绍比较详细,有“龙蛇之歌”的记载,就是介子推的从人不服,编了个“民
谣”挂在宫门口,说文公对待介子推不公平。对“割股奉君”只字未提。这个故事并不见于
《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
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实际上,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毫无关系。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当时已有
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周礼》中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
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
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
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
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
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魏武帝曹操也发布了《明罚
令》废止禁火: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
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
一百俸。
除了周举、曹操,历代也多有人对禁火寒食持反对意见。但是,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喜好
传说、热衷礼仪的民族,寒食节依然长期流传。民间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寒食的特点,纷纷创
造出一些特殊的寒食节食品,凉菜冷食花样百出,形成了与岁时节日相联系的风味小吃,丰
富了中华民族的饮食习俗。
在长期形成并稳固流传的社会风俗面前,宫廷官府只能顺应其发展趋势。于是,为联络
民众感情而产生了官方的赐火和请新火之举。据记载,唐代宫廷每到清明节前,要让宫内小
孩钻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赐绢三匹、银碗一只,是为“请新火”。对臣下赐火种表示
关怀,以笼络人心,所以又有“赐火”之举。唐时的诗词和笔记小说中,有大量描述“赐火”、
“御火”的文字,可见其俗之盛。由于民间普遍崇信介子推的“忠孝”精神,人们更乐意将
寒食节与介子推联系在一起举行纪念活动。所以,千百年来,介子推的故事也在不断完善中
流传下来。
范文三: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有名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幸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五人,即: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 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
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先生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分推”。对此,介子推没有象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介子推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就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又命人葬之于绵山,秦二世时迁葬于故里裴介村。并改绵山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将一山岗定为介子推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看似处处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实则是对当时道德规范的绝对遵守,介子推的行为是臣子忠于主公的极致,介子推“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以后人的价值观将其行为定义为迂腐愚昧是错误的,即使在今天忠于国家也是应当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 黄庭坚《清明》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民间普遍认为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那个月不生明火,吃饭也吃冷的食物。后来一个月渐渐减少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为“寒食节”。过节的当天,家家门上插柳枝、烧纸钱、在野外祭祀、吃冷饭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不过现在人们也常常在寒食节纪念死去的亲人。
范文四:介子推
介子推的故事
陈娇娣
台州清明节实是由廿四节气的清明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三节合并成的。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戴柳,还有不动烟火,只吃冷食等风俗。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还得从寒食节的来历说起。
传说春秋时代,晋国有一位贤臣,名叫介之推,又名介子推,后人尊为介子。他生于晋国(今山西介休)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想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引发一系列内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馅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
重耳四十三岁时出逃,跟随重耳避难的文武官员、贤士许多,主要的有五人,即:狐堰、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和介子推。
重耳当年先是被父亲晋献公武士勃追赶到蒲城,砍了一只袖子,逃到狄国,狄国是个小国家,国君用厚礼接待了他,并把这一帮“难民”安排的舒舒适适。还把两个姓隗的漂亮的姑娘,一个嫁给了重耳,另一个嫁给了赵衰。他们找到了这个好靠山,一住就是十二年。那是重耳觉得自己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哪里还有什么出头日子?就在这第十二个年头,狐堰收到重耳舅舅的突写来信说:“晋惠公从秦国回到了晋国后,立即下令把原来没有救驾的庆郑斩首,他又把宠臣隙芮叫到身边,认为重耳在外面笼络诸侯,迟早是晋国的祸害,不如趁早把他们除掉,隙芮推荐勃抵除掉重耳。于是惠公便把勃抵召来,赏以重金并答应说:“杀重耳后,还给他大官做。”
重耳立即召集五贤士商量,狐堰、赵衰说:“现在天下最强大的是齐国,各国诸侯纷纷依附,还是去投奔齐恒公吧!”
重耳告别了家人,一行人又上路去投奔齐恒公。上路不久掌管盘缠行李的头须就一个人偷偷溜走了。重耳要去齐国,先得经过卫国,他们没有盘缠,一路上吃尽了苦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走了几天,才到了卫国。卫国国君应当年修建国都时,晋国没有帮忙,又听说重耳现在是逃难来的,他那里肯帮忙,所以叫管城门的人关闭城门,不肯开门让路。魏仇怒骂:“卫毁(卫国国君)真是个小人,等着瞧吧!”,赵帅叹息道:“蛟龙失水,还比不上蚯蚓呢!我们就咽下这口气吧!”这帮“难民”只好兜了一个大圈绕过关去。
这一天他们饿着肚子走到中午,来到一个叫五鹿的地方。他们看见一群农夫正蹲在地上吃午饭,重耳让狐堰跟他们要点饭,农夫们说:“我们哪有多余的饭给你们吃呀?”狐堰
说:“不给饭吃,就把碗借我用一下好吗?”一个农夫说:“倒是怪可怜兮兮的!”说着就捧了一块泥土笑着说:“吃这个吧!”
魏仇大怒,挥拳就打。狐堰赶忙拉住魏仇,并且接过那块泥土露出笑脸说:“公子啊!这是个吉祥的兆头。我们弄点粮食还不容易嘛,要想占领这块土地可就难了,老伯把这泥土给我们,还不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土地嚒!快快拜受才是。”重耳听了这番话后便立即跪下拜了泥土。
没有要到饭,重耳饿得昏死了过去。靠野菜充饥,野菜难吃,介子推就躲进了山林,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和野菜一起熬了一碗肉汤,端到公子面前说:“公子快吃吧!我刚才猎到一点野味熬了汤快吃吧,吃了好上路。”重耳吃完了饭,大家又继续逃难。就这样重耳饥一顿、饱一顿,总算到了齐国。后耒重耳得知自己喝的是介子推的大腿肉时便对介子推说:“今后若我当上了国君,必定会重重赏赐你。”
当时,齐桓公正在笼络各路诸侯霸占立业。重耳是个有名望的人,齐桓公就派大臣到关外去迎接,又大把酒席给他们接风洗尘。重耳在齐国又安了家。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齐桓公病死了。
重耳又开始逃难,到了曹国,曹国羞辱了他。又到了宋国,宋国正在与楚国交战。又到了郑国,郑国不理只好忍气吞声地到了楚国。楚成王非常好客,把他们当成贵宾热情招待。在宴席上,楚成王半开玩笑地说:“如若公子回到晋国,如何报答我?”重耳听了非常感激地说:“托大王的洪福,要是我能重新当上国君,大王的恩惠是无法用金银财宝来报答,一定要让两国世代友好下去。要是不得已两国交战,我一定会退让三舍 ,以报答大王的恩德。”成王听了毫不在意地笑了,但他身边的大将成得臣却非常愤怒。便对楚成王说:“重耳现在这么狂妄,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不如现在把他杀了,以免后患无穷。好在楚王没有答应。
不久秦穆公派人来接,楚成王便顺水推舟地送重耳一行人去了秦国。秦穆公勉励重耳称霸诸侯。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一进入到晋国,形势马上就转变了,好多城邑就投奔了重耳,表示拥护重耳。重耳逃亡的生活宣告结束。
十九年的逃亡生活结束后,重耳重新回到都城,朝拜了祖庙,继位为君,成了晋文公。即位后欲赏从亡者,壶权、狐堰等等从亡者纷纷请赏。介子推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认为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堰等人自己以为是他们的功劳,好像是盗窃的人做了盗贼一样,所以难以与他们相处。晋文公对跟从他的人一一行赏,唯独没有介子推。但介子推对晋文公丝毫没有一点怨言,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
的是对狐堰、壶权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视。有些并没有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来请赏。介子推因此气愤,更无法与这样的小人交往,应此便隐居綿山成不吃君碌的隐士。
介子推不肯受赏,他在家中墙上写道:“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 张为子推抱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赏,才知道他已经隐入绵山。晋文公带领广众人马前去绵山寻找,谁知绵山蜿蜒几十里,重山叠嶂、谷深林密根本无法寻找。晋文公求人心切,听信小人语下令三面烧山,留出一面。不料小人四面烧起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着,始终没有出来。晋文公才得知中计了,下令杀了那小人,无能如何一定要把介子推的尸体找到。后来有人在一棵柳树旁发现他还背着母亲的尸骨和一段竟没有烧焦的柳树。
晋文公悲痛万分,将这段没有烧焦的柳树砍下了,带回了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他叹息:“悲哉足下”。(以后“足下”成了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的相互尊称。)又下令命人把介子推葬在绵山,介子推烧死的这天不准动火,只能吃寒食和水果。(寒食节的来历)秦二世时迁葬于他的家乡斐介村,并改绵山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将发现尸骨的这一山岗定名为“介公岭”。第二年晋文公带领众大臣去扫墓,这棵被砍的柳树死而复活,长成了茂密的大树。晋文公把这棵树叫清明柳。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介公祠”,(从岩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以后,晋文公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历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故事讲完了。人们对介子世代念之祀之,至诚至敬。固然,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处处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范文五:脚下的介子推
作者:朱辉 文章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09-07-09 15:39:29
每到夏天,穿拖鞋可否进入某些公共场所都会引发热议,为什么女人穿拖鞋可以,男人不行?其实较真起来,穿拖鞋并未影响别人,无论谁穿似乎都没有理由被拒之门外。之所以拖鞋被歧视了几十年,无非因为它在国人看来不够庄重。
其实拖鞋的出身相当庄重,甚至沉重。
拖鞋的前身是木屐。相传晋文公重耳未继位前曾经长期流亡,某次他在卫文公那里吃了闭门羹,前往齐桓公那里求助。途中染上风寒,发高烧,昏迷中他说想喝一碗肉汤,可是随从们都身无分文。此时介之推偷偷找个角落,自己动手割下了大腿上一块肉,然后自己去煮出了一碗肉汤,重耳喝完之后,风寒不治而愈。重耳后来获得齐桓公的支持,最终成为晋文公。
晋文公掌权后,随从们纷纷自行申报功绩,都加官晋爵了。唯有介子推很低调,背上老母隐居去了。后来晋文公终于想起了那碗救命的肉汤,于是上山去请介子推下来领奖。可是介子推比后来的诸葛亮还拽,半推半就都不肯。无奈之下,晋文公放火三面烧山,留一面作为介子推的逃生通道。然而,介子推和他母亲,居然抱着一棵树活活被烧死。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那棵树砍倒,亲手设计制作出一双木屐,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双拖鞋。并且经常望着木屐念叨“足下,悲乎!”,以后“足下”就成为了对朋友的敬称。
和中国古代许多道德典故一样,木屐的故事也充满悬疑。比如人肉汤真的可以治愈风寒吗?答案无从考证,或许因为这样的传说太多,中医也变得越来越玄乎,经常出现稀奇古怪的“药引子”,什么“皇帝的胡须”、“寡妇的眼泪”……而介子推割肉,着实可以作为爱国人士的珍贵资料,由此可以推断西医外科也起源于中国。要从大腿上用菜刀割下一块肉,不伤及血管,不引起大出血身亡,需要何等外科技术。而且事后如何止血,如何防止破伤风,防止伤口感染,这一系列问题都足以让西方医学界叹服。最让人称奇的是,割肉后的介子推还能马上亲手烹制肉汤,其康复能力也是现代医学界值得研究的谜题。
国人重体悟,轻逻辑,所以我们姑且不去研究医学问题。木屐传说中,我们古代宣传工作者想要树立什么先进形象?“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君主们很需要这样的人才。而介子推不用召,主动在领导需要的时候割肉;领导不再需要时他便消失,完全是“全自动”的,当然更是君主们最理想的员工类型。
晋文公做一双木屐不难,而处在介子推的位置确实很难做人。假如他最后出山了,那么他的割肉就会被重新解读,拍马求荣的名声肯定逃不脱。他会和烹儿子给齐桓公吃的易牙,给汉文帝舔毒疮的邓通一样,成为小人中的典范。所以想成为正面人物,他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死。
最可惜的是介子推的母亲,她是无辜的,却也落得烧死山中的命运。
脚下的拖鞋,脚下的介子推。虽然如今木屐已经演变成轻便的塑料拖鞋,不过它承载的文化元素依然让人觉得沉甸甸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介子推]介子推: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