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承载力计算
2.5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验公式
2.5.1粘土、粉质粘土
标贯
① fak=21.7N+40 (Kpa) (3≤N ≤15)
② fak=3.7N-150 (Kpa) (15 动探(N 63.5) ③ fak=58N63.5+35(Kpa) (1≤N 63.5≤8) ④ fak=70+5N10(Kpa) (40≤N 10≤80)N10为30cm 独锤击数 fak 与E 0 Es 的关系 ① fak=26.1ES (kPa) 2Mpa ≤E S ≤9Mpa E S =0.0383fak(Mpa) 50kpa≤fak ≤240kp a ② fak=26.3E S -7(kpa) 10Mpa ≤E S ≤16Mpa E S =0.038(fak+7)(mpa) 240kpa≤fak ≤400kp a ③ EO =2.532ES -5.12(MPa) 3.5MPa ≤E S ≤12Mpa E S =0.395(EO +5.12)(MPa) 3.5MPa ≤E O ≤25MPa ④ EO =2.885ES -5.01(MPa) 13MPa ≤E S ≤16MPa E S =0.347(EO +5.01)(MPa) 26MPa ≤E O ≤42MPa Fak 与Ps 比贯入阻力关系 fak=35E S +89Ps(mpa) 1.2MPa ≤Ps ≤3MPa fak=103.4Ps-12(kPa) 3MPa ≤Ps ≤5MPa 2.5.2 粉土 fak=9.5N+70 (KPa) (3≤N ≤30) 2.5.3 软土、高压缩性土 ① fak=31+90Ps(Kpa) 0.2MPa ≤Ps ≤1.2MPa ② ES =1.3+3.7Ps(MPa) 0.2MPa≤Ps ≤1.2MP a ③ fak=3600/w含水量(Kpa)(W 小数表示) 0.3≤W ≤0.50 ③ fak=3200/w(mpa) 0.50≤W ≤0.80 2.5.2 砂土 粉细砂 ① fak=8N+50 (4≤N ≤19) fak=5N+100 (20≤N ≤50) fak=55+20Ps 3MPa ≤Ps ≤15Mpa ② 中砂、粗砂、砾砂 fak=8N+100(mpa) (4≤N ≤50) fak=40N63.5(Kpa) (3≤N 63.5≤20) E O =2.5N63.5+1(Mpa) (3≤N 63.5≤20) fak=25+41Ps(Kpa) 1MPpa ≤Ps ≤6MPa fak=95+29.5Ps(Kpa) 6MPa ≤Ps ≤15MPa 2.5.5 碎石土(卵石) fak=30+74N120(Kpa) ( 2≤N 120≤ 10) fak=510+25N120(Kpa) ( 11≤N 120≤20) E O =15+2.7N120(MPa) (2≤N 120≤20) fak=40N63.5(Kpa) ( 4≤N 63.5≤15) E O =2.7N63.5(MPa) (4≤N 63.5≤15) 2.5.6 夯实填土(花岗岩砂、碎石土) ①1000KN ?m 沉降量小于10mm fak=13.9N63.5(Kpa) (18≤N 63.5≤30) E O =0.79N63.5(MPa) (18≤N 63.5≤30) fak=17.6E0(Kpa) ( ≤E 0 ≤ ) E O =0.057fak (MPa) 2.5.7 花岗岩石粉垫层夯填度为0.6~0.8 fak=2.88N10-35.29(Kpa) (50≤N 10≤329) fak=20.55N63.5+32.4(Kpa) (5≤N 63.5≤56) E O =0.078 fak +2.54(MPa) 2.5.8 砂岩石粉垫层 a=0.6(夯填度) Fak= S=4.94mm E O =64MPa a=0.7 Fak=330kpa S=5.24mm E O =28MPa a=0.8 Fak=163kpa S=5.55mm E O =14MPa 2.6 岩石强风化 2.6.1 花岗岩强风化 ① 上亚带(土状) Fak=600~700kpa E O =39Mpa ② 中亚带(黄砂) Fak=1000~2000kpa S=13mm E O =43~73 Mpa Fak=950+5N (kpa) 30≤N ≤190 每增加1mm 增加100~300 kpa ③ 下亚带(角砾状,手不能搌碎,手能掰碎) Fak=2000~2800kpa S=16mm E O ≥48MPa 2.6.2 煌斑岩 砂土状、土状 Fak=700kpa E O =28Mpa S=8.6mm 砂状 Fak=1100kpa S=7mm E O =58Mpa 2.6.3 泥岩 Fak=(20~25)╳N (kpa) 10<><> 2.6.4 糜棱岩 浅部:(0.5m ) Fak=240~400kpa S=5~9mm E O =17.7~20.1Mpa 深层:(14m ) Fak=1392~1800kpa S=10~12mm E O =41~60.9Mpa 花岗岩沉降1cm ,相当于100kpa 载荷沉降量要大于实际沉降量一倍 桩承载力计算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本文简称《抗震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本文简称《桩基规范》 -----------------------------------------------------------------------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2004版第5.7.5条;本文简称《黄土规范》 《铁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2005版第6.2.2条中有关摩檫桩计算部分;本文简称《铁基规范》 ----------------------------------------------------------------------- 1. 设计资料 1.1 桩土关系简图 1.2 已知条件 (1) 桩参数 承载力性状 端承摩擦桩 桩身材料与施工工艺 混凝土预制桩 截面形状 圆形 砼强度等级 C80 桩身纵筋级别 HRB400 直径(mm) 400 桩长(m) 13.000 (2) 计算内容参数 竖向承载力 √ 计算方法 经验参数法 考虑负摩阻 ㄨ 水平承载力 √ 桩顶约束情况 固接 允许水平位移(mm) 10.0 纵筋保护层厚(mm) 60 抗拔承载力 ㄨ 软弱下卧层 √ 承载力比 0.33 均匀分布侧阻比 0.50 考虑地基液化 不考虑 (3) 土层参数 (m) 征值(kPa)修正(kPa)程度高(m)(kN/m3)(kN/m3)(kPa)(kPa)(MN/m4) 1.3 计算内容 (1) 单桩竖向承载力 (2) 单桩水平承载力 (3) 软弱下卧层验算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2.1 单桩竖向承载力 (1) 竖向极限承载力 侧阻计算 序号 地层名称 地层厚度 极限侧阻力 本层侧阻 (m) qsik(kPa) (kN) ============================================== 1 填土 1.10 25.00 34.56 2 粘性土 0.50 38.00 23.88 3 粘性土 1.30 42.00 68.61 4 粘性土 9.70 14.00 170.65 5 粘性土 0.40 75.00 37.70 ============================================== Σ 335.396 侧阻: Qsk=335.40 (kN) 端阻计算 qpk ×A p =3000.0000×0.1257=376.99 (kN) 最后端阻Qpk=376.99(kN) (2)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桩基规范》5.2.2及5.2.3 式中: Ra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uk ——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 —— 安全系数, 取K=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uk = 712.388(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 = 356.194(kN) 荷载计算: 装满水水箱重:G1=3.14x22x6.7x10=842 kN 基础自重:G2=0.5x5.5x4.5x25=310 kN 总重:G=G1+G2=842+310=1152 kN 桩总承载力:4 Ra =4x356=1424 kN>G=1152 kN 满足设计要求 1 承载力计算 在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设计时 , 一般的设计思想是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分别根据长桩和短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公式计算承载力,然后视短桩复合地基为长桩复合地基的桩间土来计算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再进行变形计算。 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有两种: (1)承载力计算公式: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式中: 、 分别为长桩、短桩的置换率; 、 分 别为长桩、短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 分别为长桩、短桩横截面面积; 、 分别为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 分别为短桩、桩间土强度发挥系数。 长桩、短桩单桩承载力标准值,可由载荷试验确定或由下二式计算的小值确定: 式中: 为与搅拌桩水泥土配方相同的立方体试块(边长为70.7mm或50mm)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 分别为桩在不同土层中的长度、桩周长; 、 分别为不同土层桩周土的摩阻力特征值、桩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为折减系数。无资料时可参照现行地基处理规范中搅拌桩的相关内容选取。应用公式(1),可以通过调整长桩桩数(反映为 值)、短桩桩数(反映为 值)来进行优化设计。 (2)承载力计算公式: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 式中: , 为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为每根桩分担的面积(m2);正方形等间距布桩时为2b2(b为桩间距); 为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Ap1为短桩单桩截面面积; 为桩间土强度提高系数; 为桩间土强度发挥度,对一般工程 =0.9~1.0,对重要工程或变形大的建筑物, =0.75~1.0;Rk1为短桩单桩承载力标准值(kN)。 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式中: 为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为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A2为每根桩分担的面积(m2);正方形等间距布桩时,Ap2为长桩单桩截面面积(m2);Rk2为长桩承载力标准值(kN)。 2 沉降计算 目前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理论还不成熟,但根据工程实践和当前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沉降计算方法,主要有实体深基础法和分层总和法两种。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则是利用实体深基础法按桩长将基础分为三部分二个加固区,并把加固区增强体与基体视作一复合土体计算其复合模量,最后按分层总和法计算整个复合地基的沉降。沉降计算方法有两种: (1)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沉降计算选取图1所示剖面图。沿竖直方向的计算沉降区域分为三部分:长短桩复合区域、长桩区域、下卧层区域。 图 1 长短桩复合地基剖面示意图 沉降计算中的每个区域均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计算沉降量; 为H1区域的计算沉降量; 为H2区域的计算沉降量; 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 为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 为天然土层与桩形成的复合模量,砂垫层的模量按书中取; , 为基础底面至第 层土、第 层土底面的距离; , 为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 层土、第 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n1,n2为区域H1、区域H2内土层数。 H1区域、H2区域内的复合模量公式如下: 式中: 、 分别为H1区域、H2区域复合模量; 、 、 分别为长桩、短桩、天然土的压缩模量,其中柔性桩的取值是结合本工程的设计、施工情况并参照《复合地基》而定的;m1、m2分别为长桩、短桩的置换率。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以允许沉降量为控制指标,考虑刚性桩、柔性桩与土的共同作用来确定刚性桩的布桩量,而复合地基承载力强度是否满足,则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来核定或调整。 由于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中设置了褥垫层,以此来协调桩土共同变形,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但上述公式中并未考虑土体的承载力,以及在计算沉降时没有把下卧层土体沉降考虑在内。 (2)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 沉降计算选取图2所示剖面图,沿竖直方向的计算沉降区域分为两部分。 图2 长短桩复合地基剖面示意 沉降计算公式 式中:n1为加固区1范围土层分层数;n2为加固区2范围土层分层数;n3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总的分层数; 对应于荷载标准值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kPa); 为基础底面下的第 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 分别为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 层土,第 层土底面的距离(m);€ 、€ 分别为基础底面至第 层土,第 层土至基础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 为加固区1土的模量提高系数; 为加固区2土的模量提高系数,计算时分别取值如下: 3 设计计算的探讨 3.1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是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主楼的平面形状为矩形,东西长约81m,南北宽约18m。地上30层,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板底相对标高-6.76m。基础底板厚1.0m,筏板落在第2层粉土层上(见表1),地下水位约在天然地面以下1.0m。由于第二层土具有中等液化,且承载力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要求,经过优化比较,整个地基处理采用CFG桩与二灰桩相结合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形式。其中二灰桩为Φ400mm,桩长7m,桩端进入2层粉土层内;CFG桩为Φ400mm,桩长18m,桩端进入4层中砂层内。桩间距均为1200mm。 3.2工程实例及其设计 按照上部结构设计要求,二灰桩与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80kPa,CFG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达到550kN。 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问题本质就是桩土共同作用问题,桩体复合地基设计中采用各类增强体的材料强度、刚度要远大于基体桩间土体的强度和刚度。当置换率过大,桩体的强度越得不到发挥;置换率过小,桩间土体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需选择与桩土应力比相对应的置换率。本工程中,经过优化设计,整个基础桩位平面布置如图3,桩间距均为1200mm,长桩、短桩的置换率均为m1=m2=0.087。 图3长短桩复合地基桩位平面布置 3.3.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方法一 : 计算公式计算 (1)CFG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CFG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二灰桩设计 现行地基处理规范中二灰桩桩身抗压极限值 可取350kPa~500kPa。此处取为450kPa,由桩身截面面积已知,可计算出二灰桩的单桩承载力为 =56.5kN。 (3)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将上面计算结果代入公式(1)得 此处 、 均取0.8。 方法二:利用马骥等计算公式计算 (1)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2)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此处 取1.0、 取0.95。 3.3.2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为 =370kPa。 方法一: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复合模量与沉降计算。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根据规范应满足下列条件:由该深度向上取1m所得的计算沉降量 应满足下式要求: 根据规范计算到第8层底满足沉降计算要求,得总沉降为: 其中 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 由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85.06MPa查表确定。 方法二:利用阎明礼等计算公式计算复合模量与沉降计算。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根据规范应满足下列条件:由该深度向上取1m所得的计算沉降量 应满足下式要求: 根据规范计算到第8层底满足沉降计算要求,得总沉降为: 其中 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由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53.25MPa查表确定。 3.4实测沉降数据与理论计算的对比 沿整个住宅楼的外墙均匀布置16个沉降观测点,测点的值基本均匀。实测沉降观测结果见表1,其中Smin为最小累计沉降,Smax为最大累计沉降,S为平均沉降。 表1 实测沉降观测结果 4 结语 设计计算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见表2。 表2 设计计算与实测对比 从表2中工程实例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根据该工程实例计算结果来看,承载力采用计算方法与实测承载力大小比较接近,沉降计算采用计算方法与实测值比较接近。采用计算方法进行沉降计算,S1区与S2区沉降之和仅占总沉降的4.0%,而采用计算方法,S1区与S2区沉降之和可达总沉降的44.4%。可见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目前有关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工程实践,无法更好的发挥其指导作用。现行各种计算方法仍然不够完善,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及相关参数的取值还需要大量实例验证。进一步深入探讨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对于开发和推广其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现浇箱梁施工力学性能验算 一、门式支架稳定性计算 由于横梁处混凝土浇筑一次性完成,对底模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取横梁处(其他段腹板位置也按照此次验算进行布设) 横桥向1m 宽的模板进行验算,单位体积钢筋混凝土最大重量2.66T 。 q=1.5×1×2.66=3.99t/m 采用容许应力法进行计算 1.1 最不利位置支架稳定性计算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图纸01102—04—I048判断,拱上立柱端梁处为支架高度最大(H=18米),承载力最大,此处为最不利位置。 根据容许应力法设计原则,脚手架稳定承载力计算满足下式 N K ≤[N] N K ——荷载标准值对脚手架计算单元产生的轴心力(按超载1.1倍计算) N K =[1.2×H×(NGK1+NGK2)+∑NGik ]×1.1/16 端梁处每米宽设置两跨门式支架, 门式支架步距0.3米, 横距为0.6米,13.5/(1.2+0.6)= 8榀, 故每米宽有24榀门式支架。 H 取最高20米。 [N] —— 一榀门架稳定承载力的容许值; 1、承载力的容许值计算 [N]= σcr ?A K σcr ——临界应力; A —— 一榀门架立杆截面积 A=2A0=4.89×2=9.78cm2; K ——安全系数, 取2.0。 (1)临界应力计算 π2?E σcr =α× λ2 E ——钢材弹性模量 Q235钢材为2.06×105; λ——门架在其平面外的长细比; α——系数,当λ≥100时, α=1.0 (2)长细比计算 λ=h 01900==101≥100 故α=1.0 i I A 0 I=I0 +h 11550 I 1=12.19+×6.08=17.15cm4 1900h 0 σcr =1.0×π2?2. 06?105 1012=203.3N/mm2 203. 3?9. 78?102 ∴ [N]= =99.4KN 2 2、荷载标准值对脚手架计算单元产生的轴心力计算 N GK1——每米高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心力标准值 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表5—11得 N GK1=27KN/m N GK2——每米高脚手架附件自重产生的轴心力标准值 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表5—12得 N GK2=0.08 KN/m ∑N Gik ——一个跨距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心力标准值 拱上立柱横梁处每米宽荷载总值G 总=G钢+ G砼+ G方+ G模+ G人+ G机 =1.5×2.66×14.5+(3×14.5×0.15×0.15+24×1×0.15×0.15)×0.6 +0.131+1.4+0.5=60.80T=608.0KN/M N K =[1.2×20×(27+0.08)+608.0]×1.1÷24=57.7KN≤[N]=99.4 KN 满足要求,∴6#、7#、8#横梁处按照此处同样方式布置门式支架 1.2 其他位置支架稳定性计算 支架顺桥向间距(步距)为1.2米,横桥向间距为0.6米, 横向布置8榀门式架。 平均高度为15.5米, 桥面平均宽度为13.5米, 木头比重为0.6T/m3。 ∑N Gik =0.22×2.5×13.5+(1×13.5×0.15×0.15+16×1×0.15×0.15)×0.6 +0.122+1.4+0.5=9.85T=98.5KN/M 按超载1.1倍计算,得 N K =[1.2×15.5×(27+0.08)+98.5]×1.1÷6.7=98.9KN≤[N]=99.4 KN 满足要求。 二、方木(方木截面尺寸0.15m ×0.1m) 及底版的强度、刚度计算 2.1 验算位置的选取 取最不利段进行验算,横梁处承载最大,桥向方木间距为0.3米,顺桥向方木下铺设的横向方木间距为0.5米。 2.1.1 横向方木的强度验算 1、荷载的取值,现浇砼h =1.5米 q =1.5×0.3×2.66=1.197t/m 2、跨度的取值 分配梁最大间距为0.5米,取lq =0.5米。 3、跨数的取值 因施工中有可能出现单跨受力,故取跨数n =1。 4、绘制计算简图 q=1.197t/m 5、计算最大弯矩及剪力值 Mmax =1/8ql2=1/8×1.197t/m×0.52m 2=0.037t ·m Qmax =1/2ql=1/2×1.197 t/m×0.5m =0.30t 6、正应力及剪应力验算 σmax =Mmax ÷W =0.037t ·m ÷(1/6×0.10m ×0.152m 2) =98.7t/m2 =1.0Mpa <[σ]=8.0Mpa 正应力满足要求。 τ=QmaxS ÷(Ib) 其中S =1.25×10-4m 3 I =8.33×10-6m 4 b =0.10m τ=(0.30t×1.25×10-4 m3) ÷(8.33×10-6 m4×0.10m) =45.0 t/m2 =0.45Mpa <[τ]=1.3Mpa 方木的剪应力满足要求。 2.1.2 方木刚度验算 fmax =5ql 4÷(384EI) 其中E =9×103Mpa =9×109pa I =8.33×10-6 m 4 q =1.197t/m=1.197×104N/m l =0.5m fmax =(5×1.197×104×0.54) ÷(384×9×109×8.33×10-6) =1.3×10-4m =0.13mm <[L/400]=1.25mm 方木的刚度满足要求。 2.2 底板强度、刚度验算 2.2.1底板强度验算 1、荷载的取值 取横梁处1米宽模板(荷载最大处)进行验算,所有横梁段取最大重量为2.66 T。 q=1.5×1×2.66=3.99t/m 2、跨度的取值 模板底顺桥向方木的横向间距按30cm 布设,取;lp =0.3m 。 3、跨数的取值 底模的最小宽度为0.9m ,取n =0.9÷0.3=3跨。 4、绘制计算简图 q=3.99t/m 6、底板强度验算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192得 Mmax=0.1×ql 2=0.1×3.99×0.32=0.035t ·m ① 正应力 σ=Mmax÷W =0.035÷(bh2÷6) =0.035×6÷(1.8×0.022) =281t/m2=2.81Mpa<6.5Mpa (A-5级木材的顺纹拉应力) ② 剪应力 水平构件中的底模、方木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抗剪强度计算: τ=3Q 2bh ≤f V (5.2.3) 式中:τ— 剪应力(N/mm2); Q — 剪力设计值(N ); b ― 构件宽度(mm ); h — 构件高度(mm ); f V — 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根据构件材料类别按表5.1.9采用。 Qmax =0.62×ql =0.62×3.99×0.3=0.742t τ=(3×0.742×10×1000)/(2×900×20)=0.62<f V =1.4(查《建筑施工钢管模 板支架》表5.1.9) 2.2.2 底板刚度验算 查《建筑静力结构计算手册》P153得 fmax =(0.66×ql 4) ÷(100×EI) 其中E =8.5×103Mpa =8.5×109Pa I =6.67×10-7m 4 q=3.99t/m=3.99×104N/m l =0.3m fmax =(0.66×3.99×104×0.34) ÷(100×8.5×109×6.67×10-7) =3.77×10-4m =0.377mm <[f]=1.5mm 故底板的刚度满足变形要求。 故端梁处模板下布设的顺桥向方木间距0.3m ,再下面的横桥向方木间距 为0.5米。 2.2.3 侧模板拉力计算 P MAX =ρ·g·h=2.4×10×1.5=36T P 中=ρ·g·h=2.4×10×0.75=18 T P 上=2.4×10×0.2=4.8T P MAX —每平方米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 P 中—每平方米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中间压力 P 上—每平方米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顶平面下20cm 压力 取Φ16钢筋做侧模固定用拉筋,其母材屈服强度为545MPa ,焊接极限强度为515 MPa,取二者最小值515 MPa计算 F 拉=σ×S=515×106×π×0.0082=1.04×105N=10.4T ∴ 最下面每平方米布设拉筋根数n=p MAX =3.5≈4根 F 拉 ∴ 端梁及腹板侧面模板加固布置:最下面部位Φ16钢筋每25cm 布设一根Φ16拉筋;中间部位每50cm 布设一根Φ16拉筋;上层顶面下去20cm 部位每100cm 布设一根Φ16拉筋。拉筋将腹板对拉,侧模用80mm ×100mm 方木做桁架,桁架上钉竹胶板作模板。 2.3 现浇梁剩余段各构件承力受力分析计算 2.3.1 底板的强度、刚度计算 2.3.1.1底板强度验算 1、荷载的取值 由于箱梁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先浇底板和腹板,此时对底模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较高;第二次浇筑顶板混凝土时,箱梁底板已形成一个整体受力板,对底模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取第一次浇筑是底板位置横桥向1m 宽的模板进行验算,现浇砼的浇筑高度h =0.22米。故端梁处模板下布设的顺桥向方木间距0.6m ,再下面的横桥向方木间距为1.2米。 q=0.22×1×2.5=0.55t/m 2、跨度的取值 模板底顺向方木的纵向间距按60cm 布设,取;lp =0.6m 。 3、跨数的取值 底模的最小宽度为0.9m ,取n =0.9÷0.6≈2跨。 4、绘制计算简图 q=0.55t/m 5、计算最大弯矩及最大剪力值 查《建筑静力结构计算手册》P153得 Mmax=0.1×ql 2=0.1×0.55×0.62=0.020t ·m Qmax =0.62×ql =0.62×0.55×0.5=0.17t 6、底板强度验算 ① 正应力 σ=Mmax÷W =0.017÷(bh2÷6) =0.020×6÷(0.9×0.022) =333t/m2=3.3Mpa<6.5Mpa (A-5级木材的顺纹拉应力) ② 剪应力 τ=3Q 2bh ≤f V τ=(3×0.17×10×1000)/(2×900×20)=0.14<f V =1.4(查《建筑施工钢管模板支架》表5.1.9)满足剪应力要求 2.3.1.2底板刚度验算 查《建筑静力结构计算手册》P153得 fmax =(0.66×ql 4)÷(100×EI) 其中E =8.5×103Mpa =8.5×109Pa I =2.8×10-7m 4 q=0.55t/m=0.55×104N/m l =0.5m fmax =(0.66×0.55×104×0.54)÷(100×8.5×109×2.8×10-7) =9.5×10-4m =0.95mm <[f]=1.5mm 故底板的刚度满足变形要求。 2.3.2 底板下横向方木的强度、刚度计算 2.3.2.1 横向方木的强度验算 1、荷载的取值,现浇砼h =0.22米 q =0.22×0.5×2.5=0.275t/m 2、跨度的取值 横向方木的最大间距为1.1米,取lq =1.1米。 3、跨数的取值 因施工中有可能出现单跨受力,故取跨数n =1。 4、绘制计算简图 q=0.275t/m 5、计算最大弯矩及剪力值 Mmax =1/8ql2=1/8×0.275t/m×1.12m 2=0.04t?m Qmax =1/2ql=1/2×0.275 t/m×1.1=0.15t 6、正应力及剪应力验算 σmax=Mmax÷W =0.04t?m÷(1/6×0.1m×0.12m 2) =240t/m2 =2.4Mpa <[σ]=8.0Mpa 正应力满足要求。 τ=QmaxS÷(Ib) 其中S =1.25×10-4m 3 I =8.33×10-6m 4 b =0.1m τ=(0.15×1.25×10-4)÷(8.33×10-6×0.1) =22.5 t/m2 =0.225Mpa <[τ]=1.3Mpa 方木的剪应力满足要求。 2.3.2.2方木刚度验算 fmax =5ql 4÷(384EI) 其中E =9×103Mpa =9×109pa I =8.33×10-6 m 4 q =0.275t/m=0.275×104N/m l =1.1m fmax =(5×0.275×104×1.14)÷(384×9×109×8.33×10-6) =0.7×10-3m =0.7mm <[L/400]=1100/400=2.75mm 方木的刚度满足要求。 三、地基承载力计算 P=N ≤f A P ——立杆基础底面的承载力 N ——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心力设计值 A ——受力面积 f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K×f k f k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查《建筑施工脚手架手册》中表15-155得 象山三门口跨海大桥A 标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f k =250KN/m2 K ——考虑脚手架基础处于地面之上的降低系数,碎石土取0.4 f=0.4×250=100 KN/m2 ∵N 总=G总=G钢+ G砼+ G方+ G模+ G人+ G机+ G门=1190KN ∴N=N总/[(10+10+10+24)×8×2]=1.38T=13.8KN ∵A=l×b=0.4×0.4=0.16 m2 (立杆下放0.4×0.4×0.2m 厚混凝土墩) ∴ P=86 KN/m2≤f=100 KN/m2 满足要求 四、风荷载计算 象山三门口地区属海洋性气候, 进入7月将可能出现12级飓风, 查《建筑施工脚手架手册》附表15-2-1得12级风相当风压最大为0.851 KN/m2。箱梁侧模及门式支架受风压有效面积A=48×1.5+(10+10+10+24)×8×2×14.28×0.048×0.5=368 m2。K=0.5为折减系数。 P=0.851×368=313KN=31.3T 查《建筑施工脚手架手册》表15-3, 采用υ28钢丝绳时, 拉力为3T, 安全系数为3.5。缆风绳与地面夹角为θ=30°,cos30=0.866。由此得缆风绳跟数n=31. 3=13根。 3?0. 866 五、现浇梁预拱度计算 1、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B-14得 跨中预拱度δ= 2、预拱度值设置 按照二次抛物线法分配 δx =4δχ(l -χ) 2l l 16==0.04m 400400 δx ——距左支点x 的预拱度 X ——距左支点的距离 L ——跨长 例:距左支点3米处的预拱度δ3= 预拱度为2.44cm 。 4?0. 04?3?(16-3) =0.0244m,所以此处的 216 - 11 - 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6.1 一 般 规 定 6.1.1 本章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 的规定。 对深受弯构件、牛腿、叠合式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9章的有关规定。 6.1.2 对于二维或三维非杆系结构构件,当按弹性或弹塑性分析方法得到构件的应力设计值分布后,可根据主拉应力设计值的合力在配筋方向的投影确定配筋量,按主拉应力的分布区域确定钢筋分布,并应符合相应的构造要求;当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时,可考虑受压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受压钢筋配置应符合构造要求。 6.1.3 采用应力表达式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设计状况和构件性能设计目标确定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取值。 2 钢筋应力不应大于钢筋的强度取值。 3 混凝土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强度取值;多轴应力状态混凝土强度取值和验算可按本规范附录C.4的有关规定进行。 6.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I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 6.2.1 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 1 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2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 混凝土受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按下列规定取用: 当ε0≤ε0时 σc =当ε0<εc ≤εcu="">εc> σc =f c (6.2.1-2) n =2- 160 (f cu,k -50) f c [1-(1- εc n ) ] ε0 (6.2.1-1) (6.2.1-3) ε0=0.002+0.5(f cu,k -50) ?10-5 (6.2.1-4) εc u =0. 003-3f c (u , -k -5 5?0) 1 0 (6.2.1-5) 式中:σc ——混凝土压应变为εc 时的混凝土压应力;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1.4-1采用; ε0——混凝土压应力达到f c 时的混凝土压应变,当计算的ε值 小于0.002时,取为0.002; εcu ——正截面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当处于非均匀受压按公式 (6.2.1-5)计算的值大于0.0033时,取为0.0033;当处 于轴心受压时取为ε0; f c u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本规范第4.1.1条确 k 定; n ——系数,当计算的n 值大于2.0时,取为2.0。 4 纵向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为0.01。 5 纵向钢筋的应力取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其值符合下列要求: -f y ' ≤σi s ≤f y (6.2.1-6) (6.2.1-7) ' ≤σp i ≤ σp0i -f py f py 式中:σs i 、σp i ——第i 层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正值代 表拉应力, 负值代表压应力; σp0i ——第i 层纵向预应力筋截面重心处混凝土法向应力 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按本规范公式 (10.1.6-3)或公式(10.1.6-6)计算; f y 、f py ——普通钢筋、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 4.2.3-1、表4.2.3-2采用; ' f y ' 、f py ——普通钢筋、预应力筋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 4.2.3-1、表4.2.3-2采用; 6.2.2 在确定中和轴位置时,对双向受弯构件,其内、外弯矩作用平面应相应重合;对双向偏心受力构件,其轴向力作用点、混凝土和受压钢筋的合力点以及受拉钢筋的合理点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尚应考虑扭转的影响。 6.2.3 弯矩作用平面内截面对称的偏心受压构件,当同一主轴方向的杆端弯矩比 M 1M 2 不大于0.9且轴压比不大于0.9时,若构件的长细比满 足公式(6.2.3)的要求,可不考虑轴向压力在该方向挠曲杆件中产生 的附加弯矩影响;否则应根据本规范第6.2.4条的规定,按截面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 l c /i ≤34-12(M 1/M 2) (6.2.3) 式中:M 1、M 2——分别为已考虑侧移影响的偏心受压构件两端截面 按结构弹性分析确定的对同一主轴的组合弯矩设 计值,绝对值较大端为M 2,绝对值较小端为M 1, 当构件按单曲率弯曲时,M 1/M 2取正值,否则取 负值; l c ——构件的计算长度,可近似取偏心受压构件相应主轴 方向上下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i ——偏心方向的截面回转半径。 6.2.4 除排架结构柱外,其他偏心受压构件考虑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二阶效应后控制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ηns =1+ M =C ηm n s M 2 (6.3.4-1) (6.2.4-2) (6.2.4-3) C m =0. 7+ 1 M 1 M 2 l (c ) 2ζ 1300(M 2/N +e a ) /h 0h 0.5f c A N c ζc = (6.2.4-4) 当C m ηns 小于1.0时取1.0;对剪力墙及核心筒墙,可取C m ηns 等于 1.0。 式中:C m ——构件端截面偏心距调节系数,当小于0.7时取0.7; ηns ——弯矩增大系数; N ——与弯矩设计值M 2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e a ——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6.2.5条确定; ζc ——截面曲率修正系数,当计算值大于1.0时取1.0; h ——截面高度;对环形截面,取外直径;对圆形截面,取直 径; h 0——截面有效高度;对环形截面,取h 0=r 2+r s ;对圆形截 面,取h 0=r +r s ;此处,r 、r 2和r s 按本规范第E.0.3 条和第E.0.4条确定; A ——构件截面面积。 6.2.5 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应计入轴向压力在偏心方向存在的附加偏心距e a ,其值应取20mm 和偏心方向截面最大尺寸的1/30两者中的较大值。 6.2.6 受弯构件、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可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 矩形应力图的受压区高度x 可取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所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β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β1取为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β1取为0.7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可由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乘以系数α1确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6.2.7 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构件 有屈服点普通钢筋 ξb = 1+ β1 f y E s εcu (6.2.7-1) 无屈服点普通钢筋 ξb = 1+ β1 0.002 εcu + f y E s εcu (6.2.7-2) 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ξb = 1+ β1 0.002 εcu + f py -σp0E s εcu (6.2.7-3) 式中:ξb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取x b /h ; x b ——界限受压区高度; h 0——截面有效高度: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 距离; E s ——钢筋弹性模量,按本规范表4.2.5采用; σp0——受拉区纵向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 的预应力筋应力,按本规范公式(10.1.6-3)或公式 (10.1.6-6)计算; εcu ——非均匀受压时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按本规范公式 (6.2.1-5)计算; β1——系数,按本规范第6.2.6条的规定计算。 注:当截面受拉区内配置有不同种类或不同预应力值的钢筋时,受弯构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 度应分别计算,并取其较小值。 6.2.8 纵向钢筋应力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纵向钢筋应力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 σs i 预应力筋 σpi =E s εcu ( =E s εcu ( β1h 0i x -1) (6.2.8-1) β1h 0i x -1) +σp 0i (6.2.8-2) 2 纵向钢筋应力也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 σsi = 预应力筋 σpi = f py -σp 0i f y ξb -β1h 0i ( x -β1) (6.2.8-3) ξb -β1 ( x h 0i -β1) +σp 0i (6.2.8-4) 3 按公式(6.2.8-1)至公式(6.2.8-4)计算的纵向钢筋应力应符合本规范6.2.1条第5款的相关规定。 式中:h 0i ——第i 层纵向钢筋截面重心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x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σs i 、σp i ——第i 层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应力,正值代表拉 应力,负值代表压应力; σp0i ——第i 层纵向预应力钢筋截面重心处混凝土法向应力 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按本规范公式(10.1.6-3) 或公式(10.1.6-6)计算。 6.2.9 矩形、I 形、T 形截面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可按本节规定计算;任意截面、圆形及环形截面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可按本规范附录E 的规定计算。 (Ⅱ)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2.10 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倒T 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2.10) : x ' ' ' ' ' ' ' M ≤α1f c bx (h 0-) +f y A s (h 0-a s ) -(σp 0-f py ) A p (h 0-a p ) 2 图 6.2.10 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2.10-1)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α1f bx =f A -s f A y +f s A +(σp -f ) p A 0 c y p y ' ' ' ' ' (6.2.10-2)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尚应符合下列条件: x ≤ξb h 0 (6.2.10-3) x ≥2a ' (6.2.10-4) 式中: M ——弯矩设计值; α1——系数,按本规范第6.2.6条的规定计算;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1.4-1采用; A s 、A ' s ——受拉区、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 A P 、A ' p ——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σ' p 0——受压区纵向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 时的预应力筋应力; b ——矩形截面的宽度或倒T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h 0——截面有效高度; a ' s 、a ' p ——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预应力筋合力点至截面受 压边缘的距离; a ' ——受压区全部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当受 压区未配置纵向预应力筋或受压区纵向预应力筋应力 (σ' -f ' ) 为拉应力时,公式(6.2.10-4)中的a ' 用a ' s 代替。 6.2.11 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 形、I 形截面受弯构件(图6.2.11) ,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p 0 py (a ) x ≤h ' f (b ) x >h ' f 图 6.2.11 I 形截面受弯构件受压区高度位置 1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应按宽度为b ' f 的矩形截面计算: ' ' ' ' f y A s +f p A y ≤p αf b ' 1h ' c +f f ' A -(σ-f ) A f y s p 0 (6.2.11-1) h f ' 2 当不满足公式 (6.2.11-1)的条件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 ≤α1f c bx (h 0-) +α1f c (b f -b ) h f (h 0-) 22 ' ' +f y ' A ' s (h 0-a ' s ) -(σ' p0-f py ) A p (h 0-a ' p ) x ' ' (6.2.11-2)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α1f c [b x +(' b -f ) b ' =h ]f y ' ' -f s A ' +f s A +p f σ(A -y y p ' p 0 ) () f ' 6.2.11-3A 式中:h ' f ——T 形、I 形截面受压区翼缘高度; b ' f ——T 形、I 形截面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按本规范第 6.2.1条的规定确定。 按上述公式计算T 形、I 形截面受弯构件时,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仍应符合本规范公式 (6.2.10-3)和公式(6.2.10-4)的要求。 6.2.12 T 形、I 形及倒L 形截面受弯构件位于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b ' f 可按本规范表5.2.4所列情况中的最小值取用。 6.2.13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公式(6.2.10-3)的要求。当由构造要求或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大于受弯承载力要求的配筋面积时,按本规范公式(6.2.10-2)或公式(6.2.11-3)计算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可仅计入受弯承载力条件所需的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6.2.14 当计算中计入纵向普通受压钢筋时,应满足本规范公式(6.2.10-4)的条件;当不满足此条件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x ' ' M ≤α1f c b (x 0) +' y f (s A -h ) s a 0 2 -(σ' p 0-f ' p ) y A ' (p h -0a ' ) p (6.2.10-1) 式中:a s 、a p ——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至受拉边缘的距离。 (Ⅲ)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6.2.15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的箍筋符合本规范第9.3节的规定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2.15) N ≤0.9?(f c A +f y ' A ' s ) (6.2.15) 式中:N ——轴向压力设计值;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按表6.2.15采用;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4.1.4-1采用; A ——构件截面面积; A ' s ——全部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 当纵向普通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公式(6.2.15)中的A 应改用(A -A ' s ) 代替。 l 的规定取用; 2 b 为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d 为圆形截面的直径,i 为截面的最小回转半径。 图 6.2.15 配置箍筋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 6.2.16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当配置的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符合本规范第9.3.2条的规定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 规定(图6.2.16) N ≤0.9(f c A cor +f y ' A ' s +2αf yv A ss0) (6.2.16-1) A ss0= πd cor A ss1 s (6.2.16-2) 图 6.2.16 配置螺旋式间接钢筋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 件 式中:f yv ——间接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第4.2.3条 的规定采用; A cor ——构件的核心截面面积,取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的 混凝土截面面积; A ss0——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 d cor ——构件的核心截面直径,取间接钢筋内表面之间的距 离; A ss1——螺旋式或焊接环式单根间接钢筋的截面面积; s ——间接钢筋沿构件轴线方向的间距; α——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约束的折减系数:当混凝土强度 等级不超过C 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 80时,取0.85,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注: 1 按公式(6.2.16-1)算得的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按本规范公式(6.2.15) 算得的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1.5倍; 2 当遇到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不应计入间接钢筋的影响, 而应按本规范第6.2.15 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1) 当l /d >12时; 2) 当按公式(6.2.16-1)算得的受压承载力小于按本规范公式(6.2.15)算得的受 压承载力时; 3) 当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A 小于纵向普通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的25%时。 6.2.17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2.17) : SS 0 图6.2.17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 算 1——截面重心轴 ' ' N ≤α1f bx +f ' A -s σA s -(σ-f p ' ) A ' p -y σA p c y s o (6.2.17-1) (6.2.17-2) x ' ' ' ' ' ' ' Ne ≤α1f c bx (h 0-) +f y A s (h 0-a s ) -(σp 0-f py ) A p (h 0-a p ) 2 h e =e -a i 2 (6.2.17-3) e i =e 0+e a (6.2.17-4) 式中: e ——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和受拉预应力 筋的合力点的距离; σs 、σp ——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的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应 力; e i ——初始偏心距; a ——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和受拉预应力筋的合力点至截面近 边缘的距离; e 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取为M/N,当需要考虑二 阶效应时,M 为按本规范第5.3.4条、第6.2.4条规定 确定的弯矩设计值; e a ——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6.2.5条确定。 按上述规定计算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的应力σs 、σp 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 当ξ不大于ξb 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取σs 为f y 、σp 为, 此 处,ξ为相对受压区高度,取为x h 0; 2) 当ξ大于ξb 时为小偏心受压构件,σs 、σp 按本规范第6.2.8 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2 当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普通钢筋时,受压区高度应满足本规范公式(6.2.10-4)的条件;当不满足此条件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6.2.14条的规定进行计算,此时,应将本规范公式(6.2.14)中的M 以Ne ' s 代替,此处,e ' s 为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的距离;初始偏心距应按公式(6.2.17-4)确定。 3 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当N 大于f c bh 时,尚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 ' h ' ' ' ' Ne ≤f c bh (h 0-) +f y A s (h 0-a s ) -(σp 0-f yp ) A p (h 0-a p ) 2 (6.2.17-5) e ' = h 2 -a ' -(e 0-e a ) (6.2.17-6) 式中:e ' —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的合力 点的距离; h ' 0—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远边的距离。 4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A ' s =A s ) 的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也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A s = ' Ne -ξ(1-0.5ξ) α1f c bh 02 f y (h 0-a s ) (6.2.17-7) 此处,相对受压区高度ξ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ξ= N -ξb α1f c bh 0 Ne -0.43α1f c bh (β1-ξb )(h 0-a s ) 20 +ξb (6.2.17-8) +α1f c bh 0 6.2.18 I 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压翼缘计算宽度b ' f 应按本规范第6.2.12条确定,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受压区高度x 不大于h ' f 时,应按宽度为受压翼缘计算 宽度b ' f 的矩形截面计算。 2 当受压区高度x 大于h ' f 时(图6.2.18) ,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6.2.18 I 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截面重心轴 ' N ≤α1f c [bx +(b ' f -b ) h ' f ]+f y ' A ' s -σs A s -(σ' P0-f py ) A ' p -σp A p (6.2.18-1) ' ' Ne ≤α1f c [bx (h 0-) +(b f -b ) h f (h 0-)]+f y ' A ' s (h 0-a ' s ) -(σ' p0-f py ) A p (h 0-a ' p ) 22 x ' ' h ' f (6.2.18-2) 公式中的钢筋应力σs 、σp 以及是否考虑纵向受压普通钢筋的作 用,均应按本规范第6.2.17条的有关规定确定。 3 当x 大于(h -h f ) 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应计入受压较小边翼缘受压部分的作用,此时,受压较小边翼缘计算宽度b f 应按本规范第6.2.12条确定。 4 对采用非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当N 大于f c A 时,尚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Ne ≤f c [bh (h 0-) +(b f -b ) h f (h 0-) +(b f -b ) h f (-a ' )] 222 ' ' +f y ' A s (h 0-a s ) -(σp0-f py ) A p (h ' 0-a p ) ' ' h ' h f ' ' ' h f (6.2.18-3) e ' =y ' -a ' -(e 0-e a ) (6.2.18-4) 式中:y ' ——截面重心至离轴向压力较近一侧受压边的距离,当截面对称时,取h 2时。 注:对仅在离轴向压力较近一侧有翼缘的T 形截面,可取b f 为b ;对 仅在离轴向压力较远一侧有翼缘的倒T 形截面,可取b ' f 为b 。 6.2.19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纵向普通钢筋的矩形、T 形或I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图6.2.19) ,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宜符合下列规定: N ≤α1f c [ξbh 0+(b ' f -b ) h ' f ]+f y ' A ' s -σs A s +N sw 20 (6.2.19-1) (6.2.19-2) Ne ≤α1f c [ξ(1-0.5ξ) bh +(b f -b ) h f (h 0- ' ' h ' f 2 )]+f y ' A ' s (h 0-a ' s ) +M sw Ne ≤α1f c [ξ(1-0.5ξ) bh +(b f -b ) h f (h 0-20 ' ' h ' f 2 )]+f y ' A ' s (h 0-a ' s ) +M sw (6.2.19-2) N sw =(1+ ξ-β1 ) f yw A sw 0.5β1ω (6.2.19-3) (6.2.19-4) M sw =[0.5-( ξ-β12 ) ]f yw A sw h sw β1ω 式中:A sw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全部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 积; f yw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纵向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 按本规范表4.2.3-1采用; 向 压力,当ξ大于β1时,取为β1计算; M sw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纵向普通钢筋的内力对A s 重 心的力矩,当ξ大于β1时,取为β1进行计算; ω——均匀配置纵向普通钢筋区段的高度h sw 与截面有效高 度h 0的比值(h sw h 0) ,宜取h sw 为(h 0-a ' s ) 。 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普通钢筋A s 中的应力σs 以及在计算中是否考虑受压普通钢筋和受压较小边翼缘受压部分的作用,应按本规范第6.2.17条和第6.2.18条的有关规定确定。 注:本条适用于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纵向普通钢筋的数量每侧不少于4根的情况。 N sw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的纵向普通钢筋所承担的轴 图6.2.19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筋的I 形截面 6.2.20 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的计算长度l 0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 刚性屋盖单层房屋排架柱、露天吊车柱和栈桥柱,其计算长 度l 0可按表6.2.20-1取用。 表6.2.20-1 刚性屋盖单层房屋排架柱、露天吊车 柱和栈桥柱的计算长度 H H 配式吊车梁底面或现浇式 吊车梁顶面的柱子下部高度;H 为从装配式吊车梁底面或从现浇式吊车梁顶面算起的柱 子上部高度。 2 表中有吊车房屋排架柱的计算长度,当计算中不考虑吊车荷载时,可按无吊车房屋柱的计 算长度采用,但上柱的计算长度仍可按有吊车房屋采用; 3 表中有吊车房屋排架柱的上柱在排架方向的计算长度,仅适用于H H 不小于0.3的 情况;当H H 小于0.3时,计算长度宜采用2.5H 。 2 一般多层房屋中梁柱为刚接的框架结构,各层柱的计算长度l 可按表6.2.20-2取用。 表6.2.20-2 框架结构各层柱的计算长度 l u u l u l u H 各层柱为上下两层楼盖顶面之间的高度。 6.2.21 对截面具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对称轴的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构件(图6.2.21) ,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1 按本规范附录E 的方法计算,此时,附录E 公式(E.0.1-7)和公 式(E.0.1-8)中的M 、M 应分别用Ne 、Ne 代替,其中,初始偏心距应 x y i x i y 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6.2.21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截面 1—轴向压力作用点;2—受压区 e i x =e 0x +e ax (6.2.21-1) e i y =e 0y +e ay (6.2.21-2) 式中:e 0x 、e 0y ──轴向压力对通过截面重心的y 轴、x 轴的偏心距, 即M o x M 0x N 、M o y N ; 、M 0y ──轴向压力在x 轴、y 轴方向的弯矩设计值为按本 规范第5.3.4条、6.2.4条规定确定的弯矩设计 值; e ax 、e ay ──x 轴、y 轴方向上的附加偏心距,按本规范第 6.2.5条的规定确定; 2 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N ≤ 1N ux +11N uy -1N u 0 (6.2.21-3) 式中:N u 0 ——构件的截面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N ux ——轴向压力作用于x 轴并考虑相应的计算偏心距e ix 后,按全部纵向普通钢筋计算的构件偏心受压承载 力 设计值; N uy ——轴向压力作用于y 轴并考虑相应的计算偏心距e iy 后,按全部纵向普通钢筋计算的构件偏心受压承载 力 设计值。 构件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 ux ,可按下列情况计算: 1) 当纵向普通钢筋沿截面两对边配置时,N ux 可按本规范第 6.2.17条或第6.2.18条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应取等号, 将N 以N ux 代替。 2) 当纵向普通钢筋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时,N ux 可按本规范 第6.2.19条的规定进行计算,将N 以N ux 代替。 构件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 uy 可采用与N ux 相同的方法计算。 (IV)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6.2.22 轴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N ≤f y A s +f py A p (6.2.22) 式中: N ——轴向拉力设计值; A s 、A p ——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6.2.23 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小偏心受拉构件 当轴向拉力作用在钢筋A s 与A p 的合力点和A ' s 与A ' p 的合力点之间时(图6.2.23a): Ne ≤f y A ' s (h 0-a ' s ) +f py A ' p (h 0-a ' p ) (6.2.23-1) Ne ' ≤f y A s (h ' 0-a s ) +f py A p (h ' 0-a p ) (6.2.23-2) 2 大偏心受拉构件 当轴向拉力不作用在钢筋A s 与A p 的合力点和A ' s 与A ' p 的合力点之间时(图6.2.23b) : ' N ≤f y A s +f py A p -f y ' A ' s +(σ' p0-f py ) A ' p -α1f c bx ' y (6.2.23-3) ' x ' N e ≤α1c f (b x -) +0 2 f (s -A h -) σa (-s ' ' ' p 0 ) p f -(A p h 0 ) (a p 6.2.23-4) y ' 此时,混凝土受压区的高度应满足本规范公式(6.2.10-3)的要求。 当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普通钢筋时,尚应满足本规范公式(6.2.10-4) 的条件;当不满足时,可按公式(6.2.23-2)计算。 3 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不论大、小偏心受拉情况,均可按公式(6.2.23-2)计算。 (a)小偏心受拉构件 (b)大偏心受拉构件 图6.2.23 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6.2.24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置纵向普通钢筋的矩形、T 形或I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本规范公式(6.2.25-1)的规定,式中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 u 可按本规范公式(6.2.19-1)和公式(6.2.19-2)进行计算,但应取等号,同时应分别N 取为0和以M u 代替Ne i 。 6.2.25 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拉构件,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N ≤ 11N u 0 +e 0M u (6.2.25-1) 式中: N u 0──构件的轴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e 0──轴向拉力作用点至截面重心的距离; M u ──按通过轴向拉力作用点的弯矩平面计算的正截面受 弯承载力设计值。 构件的轴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 u 0,按本规范公式(6.2.22)计算,但应取等号,并以N u 0代替N 。按通过轴向拉力作用点的弯矩平面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 u ,可按本规范第6.2节(I)的有关规定 进行计算。 公式(6.2.25-1)中的e 0 e 0M u M u 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6.2.25-2) 式中:e 0x 、e 0y ──轴向拉力对截面重心y 轴、x 轴的偏心距; M ux 、M uy ──x 轴、y 轴方向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 范第6.2节(II)的规定计算。 6.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3.1 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当h w ≤4时 当h w ≥6时 0 V ≤0. 2β5f c b h c 0 V ≤0. β2c f c b h (6.3.1-1) (6.3.1-2) 当4 式中: V ──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βc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 βc 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βc 取0.8;其 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b ──矩形截面的宽度,T 形截面或I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h 0──截面的有效高度; h w ──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T 形截面,有 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 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注: 1 对T 形或I 形截面的简支受弯构件,当有实践经验时, 公式 (6.3.1-1)中系数可改用0.3; 2 对受拉边倾斜的构件,当有实践经验时,其受剪截面的 控 制条件可适当放宽。 6.3.2 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支座边缘处的截面(图6.3.2a 、b 截面1-1) ; 2 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图6.3.2a 截面2-2、3-3) ; (a)弯起钢筋 (b)箍筋 图6.3.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 1-1 支座边缘处的斜截面;2-2、3-3受拉区弯起钢筋弯 起点的斜截面;4-4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出的斜截面 3 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图6.3.2b 截面4-4) ; 4 截面尺寸改变处的截面。 注: 1 受拉边倾斜的受弯构件,尚应包括梁的高度开始变化处、集中荷载作用处和其他不利 的截面。 2 箍筋的间距以及弯起钢筋前一排(对支座而言) 的弯起点至后一排的弯终点的距离,应 符合本规范第9.2.8条和第9.2.9条的构造要求。 6.3.3 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 ≤0.7βh f t bh 0 =(800h 0 ) (6.3.3-1) βh (6.3.3-2) 式中:βh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 0小于800㎜时,取800㎜;当 h 0大于2000㎜时,取2000㎜。 6.3.4 当仅配置箍筋时,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 ≤V cs +V p A sv s (6.3.4-1) (6.3.4-2) (6.3.4-3) V cs =αcv f t bh 0+f yv h 0 V p =0.05N p0 式中:V cs ──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 p ──由预加力所提高的构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αcv ──斜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对于一般受弯构件取0.7;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的 75%以上的情况) 的独立梁,取αcv 为的剪跨比,可取λ等于a h 0 1.75 λ+1 ,λ为计算截面 ,当λ小于1.5时,取1.5, 当λ大于3时,取3,a 取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的距离; A sv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即nA sv1, 此处,n 为在同一个截面内箍筋的肢数,A sv 1为单肢箍筋 的截面面积; s ──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f yv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第4.2.3条的规定采用; N p0 ──计算截面上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加力,按本规 范第10.1.13条计算;当N p0大于0.3f c A 0时,取0.3f c A 0, 此处,A 0为构件的换算截面面积。 注:1 对预加力N 引起的截面弯矩与外弯矩方向相同的情况, p 0 以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均应取V 为0。 p 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计算预加力N 时,应按 p 0 本规范第7.1.9条的规定考虑预应力筋传递长度的影响。 6.3.5 当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时,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 ≤V cs +V p +0.8f yv A sb sin αs +0.8f py A pb sin αp (6.3.5) 式中: V ──配置弯起钢筋处的剪力设计值,按本规范第6.3.6条 的规定取用; V p ──由预加力所提高的构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 公式(6.3.4-3)计算,但计算预加力N p0时不考虑弯起 预应力筋的作用; A sb 、A pb ——分别为同一平面内的弯起普通钢筋、弯起预应力筋的 截面面积; αs 、αp ——分别为斜截面上弯起普通钢筋、弯起预应力筋的切线 与构件纵轴线的夹角。 6.3.6 计算弯起钢筋时,截面剪力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取用(图6.3.2a) : 1 计算第一排(对支座而言) 弯起钢筋时,取支座边缘处的剪力值; 2 计算以后的每一排弯起钢筋时,取前一排(对支座而言) 弯起 钢筋弯起点处的剪力值。 6.3.7 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当符合下式要求时,可不进行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其箍筋的构造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9.2.9条的有关规定。 p V ≤αc v f t b h +0. 05N 0 (6.3.7) 式中:αcv ——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按本规范第6.3.4条的规 定采用。 6.3.8 受拉边倾斜的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3.8) : 图6.3.8 受拉边倾斜的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V sp = V ≤V cs +V sp +0.8f y A sb sin αs tan β (6.3.8-1) (6.3.8-2) M -0.8(∑f yv A sv z sv +∑f y A sb z sb ) z +c tan β 式中: M ──构件斜截面受压区末端的弯矩设计值; V cs ──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按本 规范公式(6.3.4-2)计算,其中h 0取斜截面受拉区始端的垂直截面有效高度; V sp ──构件截面上受拉边倾斜的纵向非预应力和预应力受拉钢 筋的合力设计值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对钢筋混凝土受 弯 构件,其值不应大于f y A s sin β;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 构件,其值不应大于(f py A p +f y A s )sin β,且不应小于 σpe A p sin β; z sv ──同一截面内箍筋的合力至斜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 z sb ──同一弯起平面内的弯起普通钢筋的合力至斜截面受压区 合力点的距离; z ──斜截面受拉区始端处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的水平分力至斜 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可近似取为0.9h 0; β──斜截面受拉区始端处倾斜的纵向受拉钢筋的倾角; c ──斜截面的水平投影长度,可近似取为h 0。 注:在梁截面高度开始变化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按等截面高 度梁和变截面度梁的有关公式分别计算,并应按不利者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6.3.9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3.9) : M ≤(f y A s +f py A p ) z +∑f y A sb z sb +∑f py A pb z pb +∑f yv A sv z sv (6.3.9-1) 此时,斜截面的水平投影长度c 可按下列条件确定: V =∑f y A sb sin αs +∑f py A pb sin αp +∑f yv A sv (6.3.9-2) 式中: V ──斜截面受压区末端的剪力设计值; z ──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的合力点至受压区合力 点的距离,可近似取为0.9h 0; z sb 、z pb ──分别为同一弯起平面内的弯起普通钢筋、弯起预应力筋 的合力点至斜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 z sv ──同一斜截面上箍筋的合力点至斜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 距离。 在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公式中的f py 应按下列规定确定:锚固区内的纵向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在锚固终点处应取为f py ,在两点 之间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此时,纵向预应力筋的锚固长度l a 应按本规范第8.3.1条确定。 图6.3.9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3.10 受弯构件中配置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当符合本规范第8.3.1条~8.3.5条、第9.2.2条~第9.2.4条、第9.2.7条~第9.2.9条规定的构造要求时,可不进行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6.3.11 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和偏心受拉构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 6.3.12 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 ≤ 1.75 λ+1 f t bh 0+f yv A sv s h 0+0.07N (6.3.12) 式中: λ——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取为M (Vh 0) ; N ——与剪力设计值V 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当大 于0.3f c A 时,取0.3f c A ,此处,A 为构件的截面面积。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λ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 对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当其反弯点在层高范围内时,可取为H n (2h 0) 。当λ小于1时,取1;当λ大于3时,取3。此处,M 为计算截面上与剪力设计值V 相应的弯矩设计值,H n 为柱净高。 2 其他偏心受压构件,当承受均布荷载时,取1.5;当承受符合本规范第6.3.4条所述的集中荷载时,取为a h 0,且当λ小于1.5时取1.5,当λ大于3时取3。 6.3.13 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其箍筋构造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9.3.2条的规定。 V ≤ 1.75 λ+1 f t bh 0+0.07N (6.3.13) 式中:剪跨比λ和轴向压力设计值N 应按本规范第6.3.12条确定。 6.3.14 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其斜截 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 ≤ 1.75 λ+1 f t bh 0+f yv A sv s h 0-0.2N (6.3.14) 式中:N ——与剪力设计值V 相应的轴向拉力设计值;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按本规范第6.3.12条确定。 当公式(6.3.14)右边的计算值小于f yv 且f yv A sv s h 0值不应小于 A sv s h 0时,应取等于f yv A sv s h 0, 0.36f t bh 0。 6.3.15 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受拉构件,其截面限制条件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6.3.1条~第6.3.14条计算,但上述条文公式中的截面宽度b 和截面有效高度h 0应分别以1.76r 和1.6r 代替,此处,r 为圆形截面的半径。 计算所得的箍筋截面面积应作为圆形箍筋的截面面积。 6.3.16 矩形截面双向受剪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V x ≤0.25βc f c bh 0cos θ (6.3.16-1) (6.3.16-2) V y ≤0. 2β5c f c b h 0θs i n 式中: V x ──x 轴方向的剪力设计值,对应的截面有效高度为h 0,截 面宽度为b ; V y ──y 轴方向的剪力设计值,对应的截面有效高度为b 0, 截面宽度为h ; θ──斜向剪力设计值V 的作用方向与x 轴的夹角, θ=arctan(V y x ) 。 6.3.17 矩形截面双向受剪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其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 x ≤ V (6.3.17-1) V y ≤ (6.3.17-2) x 轴、y 轴方向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 ux 、V uy 应按下列公式计 算: V ux = 1.75 λx +1 1.75 f t bh 0+f yv A svx s h 0+0.07N (6.3.17-3) (6.3.17-4) V uy = λy +1 f t bh 0+f yv A svy s h 0+0.07N 式中: λx 、λy ──分别为框架柱x 轴、y 轴方向的计算剪跨比,按本规 范第6.3.12条的规定确定; A s v 、A svy ──分别为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平行于x 轴、y 轴的箍筋各x 肢截面面积的总和; N ──与斜向剪力设计值V 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当N 大于0.3f c A 时,取0.3f c A ,此处,A 为构件的截 面面积。 在计算截面箍筋时,可在公式(6.3.17-1)、公式(6.3.17-2)中近似取V ux uy 等于1计算。 6.3.18 矩形截面双向受剪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其构造箍筋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9.3.2条的规定。 V x ≤( 1. 75 λx +1 1.75 s f t b h +0. 07N ) θc o 0 (6.3.18-1) V y ≤( λy +1 f t bh 0+0.07N )sin θ (6.3.18-2) 6.3.19 矩形截面双向受剪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当斜向剪力设计值 V 的作用方向与x 轴的夹角θ在0°~10°或80°~90°时,可仅按单向受剪构件进行截面承载力计算。 6.3.20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V ≤0.25βc f c bh 0 (6.3.20) 6.3.21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偏心受压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 ≤ N 1 λ-0.5 (0.5f t bh 0+0.13N A w A ) +f yv A sh s v h 0 (6.3.21) 式中: ──与剪力设计值V 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当N 大于 0.2f c bh 时,取0.2f c bh ; A ──剪力墙的截面面积; A w ──T形、I 形截面剪力墙腹板的截面面积,对矩形截面剪 力墙,取为A w ; A sh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水平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s v ──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取为(M 0) ;当λ小于1.5时, 取1.5,当λ大于2.2时,取2.2;此处,M 为与剪力设 计值V 相应的弯矩设计值;当计算截面与墙底之间的距 λ可按距墙底h 02处的弯矩值与剪力值计离小于h 02时, 算。 当剪力设计值V 不大于公式(6.3.21)中右边第一项时,水平分布 钢筋可按本规范第9.4.2条、9.4.4条、9.4.6条的构造要求配置。 6.3.22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偏心受拉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 ≤ 1 λ-0.5 (0.5f t bh 0-0.13N A w A ) +f yv A sh s v h 0 (6.3.22) A sh s v h 0。 当上式右边的计算值小于f yv A sh s v h 0时,取等于f yv 式中: N ——与剪力设计值V 相应的轴向拉力设计值;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按本规范第6.3.21条采用。 6.3.23 剪力墙洞口连梁的受剪截面应符合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V ≤0.7f t bh 0+f yv A sv s h 0 (6.3.23)范文二:承载力计算
范文三:承载力计算
范文四:承载力计算
范文五:承载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