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各领域“十三五”规划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各领域“十三五”规划
环保电商平台 http://www.65hj.com/
据中证报23日报道,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长**在10月22日举行的201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目前新能源各领域“十三五”规划正在编制中,风电有望逐步改变当前广被视作“替代能源”的地位,上升为未来扛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主体的地位。
**透露,鉴于当前国内风电行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未来将挖潜“三北地区”大风电基地输电能力,大力推进陆地中低风速资源区风电项目开发,而备受业界关注的海上风电,未来发展定位则调整为“积极稳妥”。
他指出,当前国内风电行业仍存在规划不完善、资源摸底不详尽、并网受阻等一系列问题,“十三五”期间政策方还将在化解行业瓶颈方面完善一系列体制机制。
**表示,综合当前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各领域的现状,风电“十三五”开始有望逐步改变当前的“替代能源”地位,转为进入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他指出,截至2013年底,风电发电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仅占比2.6%,而同期德国和丹麦风电消费量占比却均超过20%,已成为各自国内主体能源。即便在国内,独立于国家电网体系之外的蒙西电网,2013年风电发电量占全网发电量比例也高达13.4%。
尽管风电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受重视,但**表示,“十三五”规划对于国内风电开发的整体布局仍将因地制宜地安排。
**介绍道,根据规划思路,“十三五”期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将达1亿千瓦,年均新增规模达2000万千瓦,其中,“三北”大风电基地5年内新增装机6000万千瓦,中东部中低风速资源区新增3000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1000万千瓦。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风电行业发展的重头戏仍然在九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环保电商平台
范文二:湖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
文章来源:hnsp1@163.com?|?发布日期:2015-04-28?|?作者:?|?点击次数:
2015-2020年,湖南省新能源投资重点初步考虑主要有风电和光伏发电两块。风电方面,前期重点开发湘南等地区风电资源,后期根据技术进步逐步开发洞庭湖资源;光伏发电方面,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适度建设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地面光伏电站。此外,在生物质能、地热能利用方面开展前期研究。
2011年开始,国家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年度规模管理;出台了一系列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的规划布局、支持政策。2010年-2014年,湖南省配合国家政策,分别出台了新能源产业、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政策。下一步,将加强国家和省里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协调,推动政策落实到位,为省内新能源发展提供可靠政策保障。同时2014年开始简化管理程序,按权责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的要求,加强新能源项目管理。
范文三:百色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百色市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11月
前 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百色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能源作为百色市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巨大、环境影响小、可再生等特点。规模化利用新能源资源对于推进全市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惠及民生、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为推进全市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建设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根据《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陆上风电场建设规划,2015年修编,》~《广西农林生物质发电建设规划,2016,2020,》~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编制了《百色市“十三五”新能源发展规划》。
根据百色市新能源资源的禀赋及开发利用现状~《百色市“十三五”新能源发展规划》对全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在分析全市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6年至2020年百色市新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产业布局及保障措施和实施机制~是“十三五”时期百色市新能源发展的重要依据。
I
目 录
第1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2
1.1资源条件 .................................. 2
1.2开发利用现状 .............................. 9
1.3发展面临的形势 ........................... 13
第2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6
2.1指导思想 ................................. 16
2.2发展原则 ................................. 18
2.3发展目标 ................................. 19
第3章 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20
3.1新能源开发空间布局 ....................... 20
3.2大幅提高新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 21
3.3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 22
3.4全面推广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 ............... 23
3.5科学发展生物质能 ......................... 24
3.6积极探索发展地热能资源 ................... 26
3.7推进绿色电力消纳利用 ..................... 26 第4章 保障措施................................. 28
4.1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创新项目运行管理体制 ... 28
4.2加强资金保障及激励机制 ................... 28
4.3完善政策服务机制 ......................... 29
4.4完善发电项目并网管理和服务 ............... 29
4.5考核评价监督管理 ......................... 30
4.6完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配套设施 ........... 30
附表 ........................................... 32
1
第1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1.1资源条件
百色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处广西西部~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邻~南与越南交界。全市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辖12个县,区,~153个乡、镇、街道~2015年总人口412.3万人。百色地形东西长320公里~南北宽230公里~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仅占4.6%。气候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新能源资源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1.1.1风能
(1)风能资源概况
百色市地处广西西部~云贵高原与南岭丘陵的过渡地带~根据《广西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报告》~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区风能资源相对比较丰富、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在2.3m/s,2.6m/s之间~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2
(2)风能资源分布
从具体分布来看~全市风能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右江河谷地区。由于右江河谷地区南、北面均为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风进入河谷后~产生狭管效应~风速增大~年平均风速达2.3,2.6 m/s~其它地区风速较小~大多在1.5m/s以下。
风向的稳定性对风能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地说~风力发电需要有稳定的盛行风向~以便在选址时考虑局部地形的影响~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百色市风向多以偏北风为主~百色气象站的年风向频率玫瑰图如图1-1所示。
图1-1百色站的年风向频率玫瑰图 1.1.2太阳能
(1)太阳日照时
3
广西太阳辐射较强~唯日照时相对偏少。广西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均在90至13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右江河谷年总辐射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为全区最多的地区。
广西各地年平均日照时大多在1300,2250小时之间。百色右江河谷为1800小时至1940小时~属于全区照时较高地区。
(2)太阳辐射总量
从太阳辐射总量来看~百色为全国太阳能资源相对优越的地区。根据相关统计资料~百色市1970,2005年间太阳
2日照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722 MJ/m~此均值远高于全区年均辐射总量4215.72兆焦/平方米水平。根据广西自治区太阳辐射观测网点百色站的实际观测数据~2015年~百色站年均总辐射量为4679兆焦/平方米。2015年~百色太阳能总辐射量如表1-1所示。
表1-1 2015年百色市的太阳能总辐射量 月份 月总辐射量(MJ/?) 年太阳辐射
量(MJ/?) 城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百色 231 223 333 390 469 467 502 506 482 414 284 278 4679
根据国家发布的最新太阳能资源,总辐射,等级评估方法~太阳总辐射年辐照量划分为四个等级:最丰富,A,、很丰富,B,、丰富,C,、一般,D,~如表1-2。对比分析
4
可知~百色市年均太阳辐射总量在3780,5040MJ/?之间~太阳能资源属于丰富级别~即C级。此外~根据国家发布的2015年全国太阳能资源情况公报~百色市全境水平面总辐射
2年辐照量在1400,1750kWh/m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所以~综合来看~百色市在广西自治区~乃至在全国~都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开发潜力巨大。
表1-2 太阳能年均总辐射划分标准
分级阀值 等级名称及代号 2(MJ/M.a)
最丰富(A) G>6300
很丰富(B) 5040<><6300>6300>
丰 富(C) 3780<><5040>5040>
一 般(D) G<3780>3780>
G:表示年均太阳辐射总量
(3)太阳能资源分布
百色市太阳能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比较明显~总体上~全市西南地区太阳资源优于东北地区。由东北至西南~全市太阳年均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总量呈递增的趋势。
根据百色市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等特征~将全市太阳能资源分布划分四个区~分别是:?类区~太阳能利用潜力较好区,?类区~太阳能利用潜力一般区,?类区~太阳能利用潜力较差区,以及?类区~太阳能利用潜力贫乏区。据此太阳能资源分布划分方法~百色市所属右江区、那坡县、靖西市、德保县、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为?类区~属于全市太阳能利用潜力较好的地区,西林县、隆林县、田
5
林县、乐业县、凌云县五县为?类区~属于全市太阳能利用潜力一般的地区。百色市各县,区,太阳能利用潜力区划表如表1-3所示。
表1-3 百色市各县,区,太阳能利用潜力区划表 区划等级 县(区) 备注
右江区、那坡县、靖西市、德保县、田阳县、田东县、潜力较好地区 ?类区 平果县
潜力一般地区 ?类区 西林县、隆林县、田林县、乐业县、凌云县
1.1.3生物质能
百色市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分为温热地区、温凉地区、冷凉地区三种不同类型的耕作区。右江河谷盆地属温热地区~年平均气温21.5—22?~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5%~素有“天然温室”之誉~袁隆平院士赞誉为“右江河谷赛江南”~是与海南岛、西双版纳齐名的中国最好的三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之一~有“天然温室”、“大粮仓”、“大菜园”、“大果园”之美称,右江南面属温凉地区~年平均气温18.7—19.5?~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2%~大多属“喀斯特”地貌,右江西北面属冷凉地区~年平均气温16.3—20.7?~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5%。百色市气候多样明显~十分有利于农林植物的生长~全市生物质能资源丰富~种类多样。
(1)农业生物质能资源
6
百色市拥有丰富的农业种植资源~规模化种植的作物主要有粮食、水果、蔬菜、甘蔗、桑蚕、烤烟、茶叶、中药材等~不仅能提供丰富的粮油食品~还产生丰富的玉米秆、小麦秆、油菜秆、豆类秆、谷壳等农作物秸秆和甘蔗渣等农业生物质资源~而且~其中芭蕉芋、甘蔗等农作物是开发燃料乙醇的优质能源作物。2015年~百色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0万亩~产量119.45万吨~全市糖料蔗面积91.3万亩~由此产生了数量可观的农作物秸秆资源。
经估算~2015年全市水稻、玉米、桑枝、香蕉、甘蔗、木薯等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理论资源总量在388万吨左右~可收集资源量在349万吨左右。从构成来看~2015年全市秸秆的理论资源总量中~水稻秸秆比重为15.3%、玉米秸秆比重为21.4%、桑枝秸秆比重为1.2%、香蕉秸秆比重为4.5%、甘蔗秸秆比重为45.9%、木薯秸秆比重为2.9%、其它农作物秸秆比重为8.9%。
图1-1 201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比例图
7
,2,林业生物质能资源
百色市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境内植物资源丰富。截至2015年~全市森林面积427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1366万立方米~位居广西第一~森林覆盖率达67.37%~高出广西全区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其中油料能源植物有麻疯树、黄连木、油桐、油茶、乌柏、石栗、宜昌南、香叶树、千年桐等~而麻疯树、油茶、乌柏等则是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树种。
,3,畜牧业生物质能资源
畜禽粪便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百色市畜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产生较为丰富的畜禽粪便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2015年年末~全市存栏生猪198万头~牛46.4万头~羊63.5万只~家禽5748万羽,全市出栏生猪288万头~肉牛34.4万头~羊48.8万只~家禽8200万羽。2015
8
年~全市年出栏肉牛10头以上的规模场,户,339个,年出栏肉羊30只以上规模场,户,3067个~同比增29.8%,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956个~年出栏肉猪3000头以上的养殖猪场13个。养鸡生产方面~我市已引进建立广西富鹏、凤翔、金陵、南宁亚胜、华润五丰等养鸡龙头企业15家~建立养鸡合作社130个。经估算~2015年~全市牛、猪、羊、鸡等主要畜禽粪便产生量约2000万吨左右~多用于肥料。
,4,城镇生活垃圾资源
城镇生活垃圾含有一定的热值~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生物质资源。通过焚烧技术处理城镇生活垃圾~不仅能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处臵~还能产生清洁的电能。据分析~右江区、平果县、田阳县、田东等地区的生活垃圾低位热值的均值远高于采用焚烧技术处理垃圾的低位热值的最低要求~开发潜力可观。
城镇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仅随经济发展水平而异~而且受人口、生活方式、消费水平、能源结构、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412.3万人。经估算~2015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61万吨左右。 1.2开发利用现状
1.2.1开发现状
,1,风能
9
截止2015年12月底~百色市辖区内已经获得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风电项目有2个~分别是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的乐业逻沙风电场项目的一、二期工程,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德保县城关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64MW。由于多种原因~均未能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2,太阳能
截至2015年底~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个~地面电站项目2个~总装机容量10.04MWp~项目分布在右江区、田阳县和隆林县。2015年9月建成田阳县那吉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成为百色市首个纯地面、水光互补的集中型光伏电站~电站装机容量10MWp~年发电量1000万kWh,实施华润百色希望小镇道路照明和发电站项目~建设希望小镇道路照明太阳能路灯工程和372平方米的太阳能发电站~年发电量5万kWh。实施完成一批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3,生物质能
“十二五”以来~依托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百色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不断拓宽对外能源合作渠道~强化能源发展道路~开展了大量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方面的工作。百色市农村沼气入户率56.4%~全市共建设户用沼气池44.446万座~大中型沼气池9座~每年为农村提供沼气1.4956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10.768万吨。全市现已建成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包括市级站1个、县级站12个、乡村
10
级网点879个~有农民沼气技工2035人。部分沼气池由于建设时间较长~标准较低~已不能正常使用~成为旧病沼气池。百色市近年正在以每年2000,3000座的速度对这些沼气池进行改造。
已核准并拟实施的农林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有凌云县生物质气化发电工程项目和百色华鑫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百色右江河谷生物质发电厂,。凌云县生物质气化发电工程规划容量50MW~计划投资3.60亿元。百色华鑫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规划容量30MW~计划投资3.23亿元。 ,4,地热能资源
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在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中~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地热能开发效益显著提升。除地热发电外~直接利用地热水进行建筑供暖、发展温室农业和温泉旅游等利用途径也得到较快发展。
百色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正在开展的地热能资源项目有百色市那毕地热预可行性勘查项目。那毕地热的开发对百色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积极的推动带头作用。
1.2.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能源资源勘探评价工作有待加强
新能源资源勘查评价程度还相对较低。资源分布~尤其是风能和地热能资源分布情况不清。由于广西风能、地热能
11
等新能源发展整体起步较晚~加之其他方面的原因~缺乏对全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资源潜力等的研究与评价~主要是一般性的调查和总结分析。新能源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总量情况等基础数据还比较少。未来还需适时开展较为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的新能源资源勘探与评价工作~为新能源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与后续推进提供可靠的资源支持。
,2,新能源与常规能源协调发展有待加强
“十二五”期间~百色市规划了一批重大新能源项目~涉及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目标为到2015年底建成新能源发电装机20万千瓦以上。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下行、土地资源约束、矿产压覆、投资主体的变更~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有一部分新能源发展重大项目推进相对缓慢~至“十二五”期末时~仅实现了小部分新能源装机规划目标~新能源资源开发程度低~导致新能源在百色市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相对还较低~新能源与常规能源协调还需大力推进。
,3,新能源产业结构还需不断调整
百色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具雏形~但从总体上看~与常规能源发展类似~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主要以电源建设为主~产品还很单一~上游还无本地化研发、无本地
12
化关联设备制造~下游本地化售后维护及技术支持服务等基础薄弱~上下游产业链协调发展还有待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还需要补齐发展短板~还要一定的发展历程。
1.3发展面临的形势
1.3.1发展机遇
,1,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机遇
新能源发展战略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自《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支撑和鼓励政策~涉及专项资金管理、税收、电网接入、上网电价、贷款、财政补贴和用地指标等~编制了一系列新能源“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期间广西也编制了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的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广西自治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为百色市规模化开发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发展提了供广阔空间。总的来看~多层面的产业政策支持与推进~为百色市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机遇。
,2,全面打造广西重要的生态型能源基地机遇
13
百色市能源发展战略定位为打造成广西重要的生态型能源基地~这对全市能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一方面~建设重要能源基地~需要构建多元的、互补的能源保障体系。目前~百色市的主体能源以煤炭为主~能源结构比较单一~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展刚刚起步。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对调整和优化全市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多元能源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重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对全市能源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无碳发展。百色市加快全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对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等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推进全市能源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所以~全面打造广西重要的生态型能源基地~为百色市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3.2面临挑战
,1,自然气象因素带来的挑战
14
风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受自然条件和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广西百色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与南岭丘陵的过渡地带~具有海拔落差较大的特点~另外山体崩塌、滑坡、雷暴、冰雹、暴雨等特殊自然灾害也有发生~加之部分道路运输条件的限制等~这些因素对在该地区建设风电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风电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上网电价下调预期较大的挑战
“十三五”期间~国家实行陆上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价格政策~这给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投资收益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根据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最新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2016年~?类风能资源区的风电上网电价,含税,为0.60元/度~2018年降低为0.58元/度,2016年~?类太阳能资源区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为0.98元/度,含税,。与以往相比~前述最新的风电上网电价较2009年分别降低了0.01元/度、0.03元/度,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则较2011年的1.15元/度降低了0.17元/度~降低幅度高达14.78%。逐渐降低的上网电价~带来难以保证的投资回报率~可能导致较低的投资意愿。
15
第2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2.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本地消纳与外送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围绕打造广西重要的能源基地战略定位~以资源为基础~以政策为保障~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着力提升风能、太阳能规模化开发利用和发展水平,以光伏扶贫为主要能源扶贫形式~采取“光伏+产业”等模式~助力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多元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能源保障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及能源需求提供重要支撑。
2.1.1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百色市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紧紧围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展方向~大力开发新能源~形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产业聚集度大、科技含量高、核
16
心竞争力强的新能源应用发展体系~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等服务配套体系的发展~逐步提高新能源在本地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并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2.1.2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规划等相关规划~以及《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的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制了《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广西陆上风电场建设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2015年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规划》~以及《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百色市根据国家和广西的战略部署制定并出台了《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百色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百色市委、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决定》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构建多元、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到有序开发~形成有利于
17
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和市场环境。
2.2发展原则
2.2.1坚持统筹兼顾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优化能源开发布局~统筹推进新能源产业与传统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能源与其他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根据资源条件~综合考虑新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布局~统筹推进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 2.2.2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布局建设集中式并网接入的风电场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充分发挥新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产品形式多样的优势~支持在园区、街道、城区建筑屋顶、偏远地区、养殖场等地方和场所就地开发各种新能源资源~大力推动分布式新能源资的应用~实现集中开发、分散开发及分布式利用共同发展。 2.2.3坚持就近消纳与外部输出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合理布局、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的思路~根据资源条件、电网接入条件及市场消纳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有序推进各类型新能源项目建设。着力配合产业园区布局~尤其
18
是高载能产业园区布局~加快构建新能源与产业园区之间关联链~挖掘市内市场消纳能力。同时~加强区域间能源合作~着力构建稳定的能源外送通道~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 2.2.4坚持能源开发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原则
能源发展要关注民生、惠及民生~要把新能源发展和全市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能源扶贫开发建设项目~着力推进与全市扶贫攻坚相关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关注农村地区新能源发展~显著提升城乡基本用能条件~不断提高能源发展的普惠能力。
2.3发展目标
2.3.1综合发展目标
初步形成以风能、太阳能开发为重点~以农林生物质发电、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为补充的新能源发展体系,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2.3.2新能源发电装机目标
到2020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752MW以上。其中~风能发电装机260MW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400MW以上,其中:光伏扶贫电站装机290MW,~生物能发电装机92MW。
19
表2-1 “十三五”时期百色市新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单位 2015年 2020年 属性
总装机容量 752 1.风能发电 MW 0 260 预期性 2.太阳能发电 MWP 10.04 400 预期性 #光伏扶贫 MWP 0 290 3.生物质发电 MW 0 92 预期性 #农林生物质发电 0 80 #垃圾发电 0 12
第3章 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3.1新能源开发空间布局
3.1.1总体布局
围绕全面打造广西重要的生态型能源基地发展战略~统筹新能源资源禀赋、城镇布局、产业基础、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电网接入条件、消纳条件等因素~以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为总任务~以加快构建以风能太阳能开发为重点、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为补充新能源体系为主要目标~规划形成以点带面的新能源空间发展总体格局。
20
3.1.2区域布局
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并重的发展方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强化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推动构建多能互补供能源体系。百色市以发展风能、太阳能为主~农林生物质能、地热能为辅助~着力提高全市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的使用比例。在城镇、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公共建筑屋顶、商业和旅游综合体等推进分布式光伏利用,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进太阳能热水器、屋顶光伏、道路光伏、农业光伏、沼气、秸秆等综合利用。
表3-1 新能源资源开发区域布局表 编号 布局区域 新能源开发布局重点 涉及范围
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1 河谷地区 质垃圾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 平果县
重点发展风能、农林生物质发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2 北部地区 电 隆林县、西林县 3 南部地区 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 那坡县、靖西县、德保县、
3.2大幅提高新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以风能、太阳能资源为观测和评估重点~进一步查清和掌握全市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状况~不断发现和扩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资源可利用区域~着力提升风能、太阳能源资源中长期保障能力~为后续规模化的开发利用布局、招商推介、行业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拓展合作渠道~鼓励和支持新能源资源勘测多元投资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新能源资源勘测工作。
21
3.3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按照集中开发和分散接入发展并举的原则~在全市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电网接入条件好及电力负荷较近的重点区域~着力推进风能发电有序发展。至2020年~力争全市风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60MW以上。
3.3.1加快集中式风能发电项目建设
按照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思路要求~在全市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以集中式风电场建设为主~着力加快建设一批风能发电项目~大幅提高风电装机比例~开工建设乐业逻沙风电场、德保县城关风电场、田东江北风电场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田东那娄风电场、凌云县朝里风电场、田东县莲花山风电场工程等一批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核准并启动建设。
3.3.2合理布局分散式接入风能资源开发
充分发挥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规模相对较小、靠近用户侧、就近接入等优势~加快在全市有一定风能资源条件的区域~特别是偏远山区~大力开展风能资源的测量、评估工作~根据风能资源分布状况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推进分散式接入风电场开发利用建设~作为集中式风力发电的有力补充~提高风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22
3.4全面推广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
按照普遍推广和重点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并重的原则~依托全市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创新开发利用模式~全面实施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 3.4.1有序建设地面光伏发电站项目
按照“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就近消纳、增值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全市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积极探索利用废弃矿山、荒山、坡地、滩涂、低经济价值的农用地、未利用地等土地~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一批地面光伏发电站项目~重点实施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德保县、靖西市等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积极探索光伏电站建设发展模式~按照“光伏+产业”的发展模式~大力支持“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光伏+观光旅游”~“光伏+水产养殖”等光伏发电站建设模式~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幅增加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增值发展~重点实施右江鱼梁库区甘莲沟光伏大棚工程、那坡县龙合乡农业光伏发电项目、田东林秀村农牧光伏生态养殖创业园项目、隆林县马海坝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田阳县百育镇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田阳县润春光伏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大棚农业光伏电站项目等农业光伏电站项目。
23
3.4.2大力推广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
因地制宜~鼓励在城镇住宅小区、产业园区、公共建筑屋顶、商业和旅游综合体等领域大力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利用。结合脱贫攻坚规划~拟新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556个~计划装机容量电站220MW~可帮扶贫困户9.4万户。 3.4.3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
鼓励和支持在城镇学校、医院、广场等公共建筑~工商业企业~产业园区~城镇居民建筑等领域~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普及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大幅提高太阳能高效清洁利用水平。
3.5科学发展生物质能
依据生物质能资源承载能力~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综合利用、清洁高效、经济实用”的发展原则~统筹农林剩余物质、城镇生活垃圾、农村生物质能、农林生物质能植物等各类生物质资源~合理选择利用方式~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至2020年~力争建成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92MW。
3.5.1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发电
,1,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发电
以全面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为契机~加快全市各县,市、试验区,、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保障垃
24
圾发电用资源量~大幅提升城镇生活垃圾资源能源化利用水平~力争建成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2MW。 ,2,推进农林畜牧生物质能发电
依托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能资源~尤其是凌云县、靖西县和右江区等地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农林废弃物资源~以农林剩余物等为燃料~科学布局生物质直燃发电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2015年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规划》~积极启动建设百色市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至2020年~力争建成投产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项目2个~装机容量80MW。
3.5.2加大生物质能制沼气
结合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按照“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为目标”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禽畜粪便、秸秆等资源的能源化利用。依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结合污染治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资金等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全市规划建设一批大中小型沼气利用工程~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清洁、优质的炊事燃气。
3.5.3加强生物质能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建设生物质能发电厂最大的难题是燃料收集、储存和运输。小农耕种模式、地理环境、道路交通运输状况使得秸秆在收集、储存、运输环节费用很高~给生物质发电产业带来
25
影响。为保障全市生物质能产业的稳定发展~应积极推进生物质能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生物质燃料种植基地~以产业链构建上下游企业关联发展、以循环经济建立企业之间关联发展~实现生物质发电燃料规模化生产~以解决生物质燃料收、储、运难题。
3.6积极探索发展地热能资源
百色市地热能资源较为丰富~具备规模化开发利用潜力的资源的良好条件~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不断拓展能源合作渠道~积极开展地热能资源等新能普查工作~掌握详实的数据~为长期的开发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地区~可率先积极探索地热能资源在供暖、种养殖及温泉休闲度假等方面的综合开发利用。 3.7推进绿色电力消纳利用
3.7.1推进电网协调发展
加大配电网建设力度以满足新能源就近接入并网及就近消纳需要。秉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赢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新能源发展与市内电网发展的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电网协调发展。大力提高电网调峰能力~推进分布式智能微电网建设。加大投入~加快对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促进广大农村绿色电力消纳利用。
26
3.7.2着力推进电能替代
按照“就近接入~优先消纳”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电能清洁、安全、便捷的优势~大力实施绿色电能在各领域的替代工程。鼓励和支持新建项目优先使用绿色电能~重点在供热、农业、交通、供气、工业、建筑等领域实施新能源的综合利用。鼓励和支持用电系统升级改造~逐步引入绿色电力。加快推进现有燃煤锅炉的绿色能源替代工作。 3.7.3 建设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示范城市
以打造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示范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新能源就地消纳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当地风电、太阳能光伏电站、生物质垃圾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工程~推动各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城市区域供电、供热、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着力推动城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多元化~替代燃煤发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的整体提升。
3.7.4 大力推动绿色电力外送
加快能源发展“走出去”发展战略~深度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能源合作~在确保外送能源通道通畅的基础之上~以既有合作为起点~重点促进新能源领域合作发展~逐步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开放格局~为新能源绿色电力消纳寻求外部发展空间。
27
第4章 保障措施
4.1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创新项目运行管理体制
成立百色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切实担负起全市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工作的指导、协调职责~发挥联络、协作、沟通作用~通过培育市场需求~保护企业的发展~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促进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工作的健康发展。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推广应用工作。分级负责、明确责任~充分发挥调动各县区、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和完善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和责任考核制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新能源项目~发改、国土、环保、规划等部门需密切配合~加快项目审批~共同做好新能源发展规划实施工作。
4.2加强资金保障及激励机制
完善财政配套政策、创新融资机制、加强资金监管~建立百色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专项财政补贴配套政策~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项目建设。采取直接补贴、以奖代补、分段奖励等多种形式~优先安排
28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加大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新能源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3完善政策服务机制
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的规划和项目管理。根据全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规划~统筹各县,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规划和分阶段开发建设方案。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并网项目的建设管理~严格项目前期、项目核准、竣工验收、运行监督等环节的技术管理。
建立符合国家政策和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的土地、资金、项目“三位一体”的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强化项目协调服务~健全项目工作统筹推进机制、项目联合审批工作机制、项目用地保障机制、项目资金筹措保障机制、项目进展协调工作机制等。简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和手续。特别是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周期短~建设集中在未利用土地上~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影响程度较小~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尽可能简化手续和程序。
4.4完善发电项目并网管理和服务
建立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并网接入申请、调试验收、电量结算、补贴发放等相结合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公布项目申报地点和办理时限。在经济开发区等相对独立的供电区统
29
一组织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余电上网部分可向该供电区内其他电力用户直接售电。
4.5考核评价监督管理
4.5.1推进建立标准体系
严格实施国家、地方及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战略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地方设计标准、技术标准、限额指标和技术规程等~实现设计、施工、操作和维护的标准化~并积极开展对标达标行动。
4.5.2加强节能审查
进一步健全百色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办法~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纳入节能评估审查范畴~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在新增投资项目中的应用比重。 4.5.3强化检测控制
强化政府对行业主管部门的督促~建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检测、统计、计量与信息交换等设施配备制度~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开展电网企业公平开放接入监督管理工作。
4.6完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配套设施
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服务机制,支持电源项目与微电网、微电网与大电网统一并网,统一调
30
配自发电与大电网电力,对于分布式能源试点项目给予优惠政策等。保证分布式能源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针对新区、大型公建项目、工业园区、综合商业区、各级政府、学校、医院及住宅用楼的城市核心用户群~建立区域型分布式能源电力并网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制~根据负荷变化和各能源品种的特点~灵活、高效、合理调配~实现多种能源互补~充分利用新能源~将能源系统与建筑功能有机结合。
31
附表
百色市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一览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年限 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投资(亿元) 备注 一 太阳能利用建设项目 1 右江鱼梁库区甘莲沟光伏大棚工程 2018-2020 装机容量18MWp 1.62 2 百色市那坡县龙合乡40MWp农业光伏发电项目 2018-2020 装机容量40MWp 3.16 3 田东林秀村农牧光伏生态养殖创业园项目 2018-2020 装机容量20MWp 1.8 4 右江鱼梁库区里拉沟水面光伏项目 2018-2020 装机容量32MWp 2.9 5 隆林县海马坝20MWP农光互补发电项目 2018-2020 装机容量20MWp 1.8
右江区老乡家园迎龙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镇6 2018-2020 装机容量20MWp 1.8 集中式光伏扶贫发电项目
右江区汪甸瑶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镇集中7 2018-2020 装机容量20MWp 1.8 式光伏扶贫发电项目
8 右江区集中式光伏发电示范点项目 2018-2020 装机容量30MWp 2.7
32
新建556个村级光伏扶贫电9 百色市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2018-2020 20.20 站,总装机容量224.4 MWp
田东县新洲村、甘莲村、九合村等集中式光伏10 2018-2020 装机容量226.4 MWp 20.38 扶贫发电项目
广西田阳县百育镇30MWP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11 2018-2020 装机容量30MWp 2.7 目
12 靖西市新甲乡20MWP光伏发电项目 2018-2020 装机容量20MWp 1.80
田阳县润春光伏温室蔬菜生产基地25MW设施大13 2018-2020 装机容量25MWp 2.25 棚农业光伏电站项目
装机容量200MWp(一期
14 田林县200MWp农业光伏项目 2018-2020 18.00 60MWp、二期100 MWp、三期
40 MWp)
15 德保县足荣镇艾屯村光伏扶贫项目 2018-2020 装机容量240MWp 21.60 16 靖西市龙临镇光伏扶贫项目 2018-2020 装机容量100MWp 9.00 17 右江区四塘镇永进村光伏扶贫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200MWp 18.00 18 田东县里拉湖光伏发电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50MWp 4.50 19 平果旧城镇望力村光伏扶贫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40MWp 3.60 20 平果县光伏扶贫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210MWp 18.90 21 田阳县百育镇光伏扶贫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100MWp 9.00 22 凌云县下甲光伏扶贫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50MWp 4.50
33
二 风能利用项目 1 百色市乐业逻沙风电场(一期) 2018-2020 装机容量49.5MW 4.46 2 百色市乐业逻沙风电场(二期) 2018-2020 装机容量49.5MW 4.46 3 德保县城关风电场 2018-2020 装机容量64MW 5.67 4 田东江北风电场 2018-2020 装机容量200MW 18.00 5 凌云县朝里风电场 2018-2020 装机容量150MW 13.50 6 田东那娄风电场 2018-2020 装机容量200MW 18.00 7 田东县莲花山风电场工程 2018-2020 装机容量200MW 18.00 8 田林县浪平风电场(平山风电场) 2018-2020 装机容量50MW 4.50 9 田林潞城风电场(龙车风电场) 2018-2020 装机容量150MW 13.50 10 隆林长发-德峨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120MW 10.80 11 西林县九龙山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50MW 4.50 12 西林县太平王子山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50MW 4.50 13 西林县王子山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100MW 9.00 14 田阳玉凤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100MW 9.00 15 凌云县伶站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150MW 13.50 16 平果海城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50MW 4.50 17 右江区汪甸风能发电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150MW, 13.50 18 右江区阳圩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80MW 7.20 19 平果县果化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100MW, 9.00 20 那坡规弄山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49.5MW 4.46
34
21 隆林斗烘坡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99MW 4.46 22 德保足荣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150MW 8.91 23 德保黄连山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100MW 9.00 24 田林利周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50MW 4.50 25 右江区龙川风电场 远期 装机容量154MW 13.86 26 朔良镇风电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100MW 9.00 27 江城镇风电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90MW 8.10 三 生物质能利用建设项目 1 凌云县生物质气化发电工程项目 2018-2020 装机容量50MW 3.6 2 右江区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 2018-2020 装机容量30MW 3.24 3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座) 2018-2020 装机容量12MW 4 靖西生物质发电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25MW 5 田东县生物质发电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30MW 6 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项目 远期 日处理垃圾400吨 7 田林县理昂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25MW 8 那坡县生物质发电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30MW 9 百色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12MW 10 田东县凯迪1×30MW生物质发电厂项目 远期 装机容量30MW
远期:指在“十三五”期间有意向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35
范文四:解读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炉,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强调,要把握全球能源变革发展趋势和我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要求,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成为支柱产业。对此,《规划》有哪些具体安排?让我们来解读《规划》的相关内容。
新能源汽车:实现规模应用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实施能源战略调整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十二五”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规模、技术、配套设施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仅2016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就达280480辆,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20681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为73663辆。
“十三五”时期,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主要体现在产业化发展上。《规划》要求,新能源汽车要强化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优化配套环境,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提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水平,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
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一杯羹,这势必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的提升。《规划》强调,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开展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结构轻量化设计;提升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配套能力与整车性能;加快安全标准制定和应用;加速智能化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实施分布式新能源与电动汽车联合应用示范,推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智能驾驶等融合发展。
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链
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必不可少。《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着力突破电池成组和系统集成技术,超前布局研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新体系动力电池,实现电池材料技术突破性发展。加快推进高性能、高可靠性动力电池生产、控制和检测设备创新,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和关键材料龙头企业。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构建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难题。《规划》提出要加速构建规范便捷的基础设施体系,按照“因地适宜、适度超前”原则,在城市发展中优先建设公共服务区域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居民区与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完善充电设施标准规范,推进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动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及装备研发。大力推动“互联网 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
新能源发展:打造世界领先产业
2016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延续高速发展的趋势。《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发展先进核电、高效光电光热、大型风电、高效储能、分布式能源等,加速提升新能源产品经济性,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电力体制机制、新型电网和创新支撑体系,促进多能互补和协同优化,引领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
推动核电安全高效发展
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坚持合作创新,重点发展大型先进压水堆、高温气冷堆、快堆及后处理技术装备,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加快示范工程建设。提升核废料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能力。整合行业资源,形成系统服务能力,推动核电加快“走出去”。
促进风电优质高效开发利用
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和挖掘系统调峰能力,大幅提升风电消纳能力。加快发展高塔长叶片、智能叶片、分散式和海上风电专用技术等,重点发展0.5万千瓦级以上风电机组、风电场智能化开发与运维、海上风电场施工、风热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与设备。建设风电技术测试与产业监测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太阳能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加强新型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太阳能集成应用技术,推动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化,建设太阳能光电光热产品测试与产业监测公共服务平台。有序推进西部光伏光热发电开发,加快中东部分布式光伏发展,推动多种形式的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形成光热发电站系统集成和配套能力。
积极推动新能源综合利用
突破风光互补、先进燃料电池、高效储能与海洋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技术瓶颈,加快发展生物质供气供热、生物质与燃煤耦合发电、地热能供热等,推进新能源多产品联产联供技术产业化。加速发展融合储能与微网应用的分布式能源,大力推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
大力发展“互联网 ”智慧能源
国家近期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我国将积极推动“互联网 ”智慧能源发展。“互联网 ”智慧能源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
《规划》提出,要加快研发分布式能源、储能、智能微网等关键技术,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促进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推动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促进用户端智能化用能、能源共享经济和能源自由交易发展。
形成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规划》指出,要完善调度机制和运行管理方式,建立适应新能源电力大规模发展的电网运行管理体系。完善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国家标准和清洁能源定价机制,建立新能源优先消纳机制。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和配套管理体系。将分布式新能源纳入电力和供热规划以及国家新一轮配网改造计划,实现分布式新能源直供与无障碍入网。
还有哪些规划目标与能源相关
?“互联网 ”行动
《规划》: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制造 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能源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产业
《规划》:大力提升高效节能装备技术及应用水平,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做大做强节能服务产业。
?提高新材料基础支撑能力
《规划》:面向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需求,扩大动力电池材料规模化应用范围。拓展纳米材料在新能源等领域应用范围。
?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
《规划》:着力发展新一代生物质液体和气体燃料,开发高性能生物质能源转化系统解决方案,拓展生物能源应用空间,力争在发电、供气、供热、燃油等领域实现全面规模化应用。促进生物质能源清洁应用。
到2020年,新能源发展规划数据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规模达10万亿元以上。
新能源汽车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
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以上,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5万亿元。
核电装机规模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
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1亿千瓦以上。
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电站、光热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6000万千瓦、4500万千瓦、500万千瓦。
(来源:国家电网报)
范文五:十三五规划关于新能源的解读
十三五规划关于新能源的解读
十三五规划带动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我们密切的关注着它的动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三五规划关于新能源的解读,欢迎参考~
十三五规划关于新能源的解读
“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四提”新能源”!
第一次: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第二次: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第三次: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第四次:
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
明年3月全国人大将通过该文件并在1-2天内公布最终版本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将对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补贴逐渐取消,产业朝市场化方向良性竞争
国家层面一直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自2009年以来,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不断制定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近来迎来爆发式增长。
据工信部统计:1-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倍和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3032辆和87531辆,同比分别增长倍和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252辆和49202辆,同比分别增长倍和倍。业内人士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0万-25万辆,全年产量或将位居世界第一。
不过,业内人士也曾表示,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维持高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政策的直接推动;另一方面也由于去年基数较低。目前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同质化竞争明显,核心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国家发改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秘书长陈东升认为,“2015年以来,国家在产业政策上的补贴呈下降趋势,进入‘十三五’以后,补贴将逐渐取消,并朝着市场化方向运作,这是一个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过程。虽然在市场补贴期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主要目的仍在于通过补贴进一步的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逐步做一些微调,包括防止骗取补贴、惩罚不负责任的整车企业。”
陈东升谈到,当补贴机制逐渐退坡后,“十三五”时期要重点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没有价格补贴的情况下,拥有良好运营与市场空间的能力。
对此,在10月22日召开的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工作座谈会,会上**做出重要批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加快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努力实现2020年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谈到, “锂离子电池将长期是动力电池的主力,因此‘十三五’期间的电池技术,要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为提高‘十四五’电动汽车水平打基础。”
杨裕生还认为,政府方面也要明确汽车企业生产电动汽车的责任:“要逐渐完善奖罚政策措施,加速‘补贴退坡’,以使我国‘十三五’电动汽车产业走上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提高电动汽车产业化水平,还需要做什么?
《建议》中第四次提到, 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
与“**”式产销电动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建设能力亟待提高。
一方面,与传统燃油汽车比,电动汽车产业链在动力系统集成、能源加注设施、商业运营模式等多个关键环节发生了本质变化。在产业链上游增加了原材料和电池、电机的生产环节,在产业链下游增加了充电网络建设、整车=租赁、电池租赁、车辆维护、电池回收等环节,整个产业链的环节与与运营模式复杂程度超过传统汽车。
另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研究起步较早,但政府投入长期不足,企业投入更少,新能源汽车长期处于试验阶段。近年来虽然虽然加大投入,有了长足发展,但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
业内专家曾指出,制约电动汽车产业链、产业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电动汽车运行安全尚未成为全社会各环节的共识;二是,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问题制约电动汽车发展;三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四是,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体系需加快提前布局;五是,整体产业化环境尚未形成,产业尚属培育期;六是,新能源汽车有关配套鼓励政策措施及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附:2016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们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
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五,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党心民心。“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
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三)“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
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
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完善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
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一)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
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
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营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优势,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水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通用航空、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
造工程。加快开放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
(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
化道路。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
(五)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
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产能过剩,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更好发挥国家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大力发展旅游业。
(六)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
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
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完善国有金融资本和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七)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
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
依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和总供求格局实施宏观调控,稳定政策基调,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度,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增强针对性和准确性。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
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重点提高财政、金融、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粮食、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网络安全等方面风险防控能力。
四、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
新格局。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快市场取向改革。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更好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分工协作。
(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全民阅读。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做好二?二二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筹办工作。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
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到二?二?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制定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专项规划。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和举措,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支援经济社会建设。
五、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
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二)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
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维护生物多样性,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严厉打击象牙等野生动植物制品非法交易。
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各领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