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孟子两章课堂实录_0
孟子两章课堂实录
孟子两章课堂实录篇一:《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高二必修)
研究课题:在比较赏读中增强学生领会课文要义、特点的能力。
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篇幅较短,以对话为主,论辩性强。重“口耳之功”以反复诵读带动教学的各个环节。
2、本文的论辩艺术较高超,研究、探讨其说理特点是讲授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3、采用比较赏析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巩固已学词语与句式,领会文章意旨与说理艺术。
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等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堂课我们讨论学习了《孟子两章》中的第一章《鱼我所欲也》。今天,我们学习其第二章《庄暴见孟子》。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曾布置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31页,请一位同学把《自读提示》中第3节朗读一下。
生读。
师:读得很好。孟子劝说齐王目的是要齐王“施行仁政”,与民同乐,劝说中体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他的说理艺术。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高声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同学们请分辨他有无读错的地方。
生读。
师:总体来讲,读得不错,但还有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能指出来吗?
生1:王尝语庄子以好乐。“语”不读,ǔ应读,ù,这里是告诉地意思,动词。
生2:我感到读得较平淡,没有逼真读出人物的语气。
师:同学们评述得很好。本篇课文中确实有些字词较难读准字音。请看投影出示投影,请哪位同学准确将投影上的句子朗读一下,尤其注意点字读音。
王语暴以好乐,齐国其庶几乎。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臣请为王言乐。举疾首蹙而相告。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生读
师:刚才一位同学提到逼真地读出人物的语气的问题,这要求我们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把握人物对话的心理,这样才能读出效果。下面请同学们参照书下注释,边读边翻译全文,同时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理,遇到疑难处可圈点,也可讨论
生自读讨论
师:同学们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难问题吗?
生1:庄暴见齐王,王语暴以好乐,暴为何未有以对也?
师: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众生默然
师:这关键在于对“乐”的理解,本文中提到了两种音乐,一为??拖长字音
众生齐答:今之乐,古之乐。
孟子两章课堂实录篇二:《孟子两章》课堂小测
厦门市国祺中学初三上语文课堂小测 班级: 座号:姓名:
1 2
孟子两章课堂实录篇三:《孟子两章》教案及练习(含答案)
《孟子两章》教案及练习题设计(含答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4(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5(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
果。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
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1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 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2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
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 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
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3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
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畎亩 ?傅说 ?胶鬲 ?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入则无法家拂士?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4)翻译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
想内容
4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
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
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
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
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 5
范文二:《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
庄暴见孟子
执 教 陆真杰
执教班级:高二(4)班
研究课题:在比较赏读中增强学生领会课文要义、特点的能力。
教学设想:1、本篇课文篇幅较短,以对话为主,论辩性强。重“口耳之功”以反复诵读带动教学的各个环节。2、本文的论辩艺术较高超,研究、探讨其说理特点是讲授本课的重点与难点。3、采用比较赏析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巩固已学词语与句式,领会文章意旨与说理艺术。
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等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上堂课我们讨论学习了《孟子两章》中的第一章《鱼我所欲也》。今天,我们学习其第二章《庄暴见孟子》。(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曾布置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31页,请一位同学把《自读提示》中第3节朗读一下。
生读。
师:读得很好。孟子劝说齐王目的是要齐王“施行仁政”,与民同乐,劝说中体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他的说理艺术。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高声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同学们请分辨他有无读错的地方。
生读。
师:总体来讲,读得不错,但还有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能指出来吗?
生1:王尝语庄子以好乐。“语”不读,ǔ应读,ù,这里是告诉地意思,动词。
生2:我感到读得较平淡,没有逼真读出人物的语气。
师:同学们评述得很好。本篇课文中确实有些字词较难读准字音。请看投影(出示投影),请哪位同学准确将投影上的句子朗读一下,尤其注意点字读音。
王语暴以好乐,齐国其庶几乎。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臣请为王言乐。举疾首蹙而相告。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生读)
师:刚才一位同学提到逼真地读出人物的语气的问题,这要求我们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把握人物对话的心理,这样才能读出效果。下面请同学们参照书下注释,边读边翻译全文,同时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理,遇到疑难处可圈点,也可讨论
(生自读讨论)
师:同学们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难问题吗?
生1:庄暴见齐王,王语暴以好乐,暴为何未有以对也?
师: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众生默然)
师:这关键在于对“乐”的理解,本文中提到了两种音乐,一为??(拖长字音)
(众生齐答:今之乐,古之乐。)
师:对,这是孟子提到的两种音乐,但齐王提到了两种音乐是??
(众生齐答:先王之乐,世俗之乐。)
师:问题即在于此。先王之乐,乃古代圣王制作之乐,儒家一直认为圣王之乐乃高尚之乐,能鼓舞人之斗志,有利于治国,而齐王所说世俗之乐犹今之流行乐曲,世人眼中,此乃靡靡之音,乃庸俗之乐耳。作为臣子的庄暴,在君王面前明知君王之爱好不好,却也不好明说,故“未有以对也”。
生2:孟子所说的两种“乐”与齐王所说的两种“乐”为何不一致?
师:(一怔),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深度,谁能释之?
生1:这是孟子的高超之处,他偷换了概念,今之乐中有好有坏,并不完全等同于“世俗之乐”,且能引起齐王的兴趣。
生2:这是孟子故意吊胃口。因为孟子一谈“乐”王“变乎色”,而孟子又不好说世俗之乐很好,以今之乐言之,既能释之,同时又能为孟子自释“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作铺垫。
师:回答得很好。孟子初见齐王,两人谈话并不投机,为了使齐王能够耐心地听下去,孟子引入了一个齐王感兴趣的话题,即“好乐甚”,有利于治国。作为一国之君的齐王,本以为自己所
好不好,却听孟子说“则齐其庶几乎”,当然想听下去了。这是孟子投其所好,以利于谈话,这正体现了孟子的高超的说理艺术。
师: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分饰孟子,齐王,看着投影把孟子与齐王的这段对话用现代汉语演绎一遍,要求逼真地读出人物的特点。
(出示投影)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
(生演示逼真,众生笑。)(课堂气氛活跃)
师:正是因为这样,孟子与齐王的对话在融洽中进行,可是孟子真的谈乐(,,è)了吗?
众生齐答,没有。
师:而是谈了什么?
齐答:“为王言乐”
师:何以知之?
生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重心应落在后一个“乐”字上。
师:对,这里孟子由谈乐(,,è)到言乐(,è)明显地转换了一个话题。这是他故意布下的一个钓饵。齐王一上钩,孟子就可以直切正题,为王言乐。
师:孟子为何不谈乐而谈乐?众生答:因为本次谈话,孟子要齐王接受“与民同乐则王天下”的思想。
师:好,孟子是如何为王言乐的呢? 我已将这段话译成了现代汉语,不过有几处译错了,同学们能指出来吗?
(出示投影)
师:“请让我给您讲讲欣赏音乐的事。现在大王在这里击鼓奏乐,百姓听到大王钟鼓的声音和管的声音,抬起痛的头,皱着眉头相互告诉说:‘我们的国君爱好奏乐,怎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呀!父和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子分离!’”
(众生讨论)
生1:“今”在这里是“如果”的意思,不译“现在”,“乐”应译成“快乐”,而不译“欣赏音乐”。
生2:“举”在这里是副词,作“全、都”讲,不能译成“抬头”,“疾首”应是“头痛”。
生3:“妻子”应译成妻子和儿女”。
生4:“钟鼓的声音和管的声音”可合译成“钟鼓和管的声音”。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着投影的译文,把原文一齐背诵一遍。
(师与生共同完成,众生显得有点生硬)
师:这段文字无疑从反面给我们展示:“王独自鼓乐”所造成的后果,文中还有一段反面描述的文字,大家一齐朗读一下。
(众生读。)
师:这两段反面描写的文字,写了两件事:王独自鼓乐,田猎,其造成的后果,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
生1:痛苦不堪。
生2:凄惨。
生3:怨声载道。
师:很好。其原因是??
生齐答:不与民同乐。
师:孟子一贯主张国君要行仁政,心中要有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乐则国家兴。文中正面描写的一段文字就很好地体现了孟子的这种思想。请同学一齐朗读一下。
(众生齐读)师:孟子在这里阐述自己的观点,用了什么方法?
生齐答:正反对比。
师:通过对照明理,自然得出一个结论(拖长声音)
生齐答: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师:纵观全文,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生:本文重点写了孟子与齐王的一次谈话,孟子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
师:很好,我根据文章内容,以“孟子见齐王”为题,写了一段话,请同学们看我的这段话与课文有何异同。
(出示投影)
孟子见于齐王,曰:“王之好乐甚,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直好世俗之乐耳。”曰:“古今之乐,一也。今王独乐,百姓举疾首蹙之 ,窃为王忧之,今王与民同乐,百姓举欣然而喜,则齐国政治毕通,王当王天下矣。”王无以对。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对这段话的理解有困难吗?
生:“古今一也”何意?
师:这句话我们在《察今》中学过,有哪位同学能解释?
生1:古今是一样的,对,这是一个判断句。
生2:“政治毕通”中的“毕”何意?师:提示一下,有个成语“原形毕露,其中的“毕”与这里的“毕”意思是相同的,什么意思?
众生齐答:完全。学生无问题提出。
师:哪位同学用现代汉语把这段话表述一下?
生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段文字与课文内容的异同。
生1:这段话与课文在内容和中心上是一致的,都是写的孟子见齐王,劝说齐王与民同乐的事。
师:如果你是齐王,对孟子两种不同的问话,感受如何?
生2:当然课文中的话,听起来舒畅,顺耳多了。
师:为什么呢?
生1:投影中的这段话完全是一副责备的口吻,有点长辈训斥小辈的意味,听者是难以接受的。
生2:投影上的这段对话,不符合孟子的“客卿”的身份,不好。
生3:投影上的这段话,虽然简洁,却直截了当,显得太生硬。
师:同学们,刚才都指出了投影内容的不足,课文内容如何呢?
生1:课文说理,不仅较为婉转,而且迂回曲折,步步深入。
生2:课文说理,孟子处处为齐王设想,十分注重齐王的心理承受力,比如像“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体现了对齐王的关切之意。
生3:课文说理,还显示了孟子像一个猎手一样,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目的达到。
师:刚才同学们对比分析得很好。这里其实体现出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师导归纳:首先引入了一个齐王感兴趣的话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接着话题一转由“谈乐而言乐”,紧接着直切正题,通过正反对照说理,最后自然得出结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板书)
(引入话题?转换话题?直切正题?得出结论)
师:如果把孟子的说理分成这四步的话,这四步曲体现了孟子怎样的艺术?
生思考。
师:如果说引入话题是投其所好,那其他几步是??
生1:转换话题是设下陷井。
生2:转换话题是布下钓饵。
生3:转换话题是单直入。
生4:直切正题是对照说理。
生5:得出结论是水到渠成。
师归纳板书:
引入话题 投其所好
转换话题 布下钓饵
直切正题 对照说理
得出结论 水到渠成
师:这说理的四步曲,体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想说“王应与民同乐”,却故意不说,而是先从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最后手到擒来(边说边用手势示意),同学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就是??(拖长声音)
生异口同声:欲擒故纵。(板书)
师: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明明真理在握,却让对方难以接受,这就需要讲究说理艺术。孟子“欲擒故纵”的方法就是很值得借鉴的一种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一齐把课文朗读一遍,让我们再体会一下孟子的论辩艺术。
(生读完,下课铃响)
师:课后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自拟话题,模仿孟子的这种说理艺术,写一段文字。下课
范文三: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师: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孟子曾坚持不懈的向各个诸侯国宣扬着自己的“仁政”思想,并且给国君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大家回忆一下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提出了怎样的方案,
生:齐声答道“保民而王??”
师: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他设计出怎样的方案呢,
生:齐声道“与民同乐??”
师:很好,这些都是“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短文《孟子见梁襄王》一起看看他又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大家把书翻开做好准备,咱们先把文章齐读一边。
“孟子见梁襄王”一??二
生:齐读文章
……
师:黑板上写出需要注意的字音,并加以强调。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各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读这篇文章。(关于用自己的方式来读文章,在以前的课堂上给学生做过解释,你可以大呼小叫的读,可以鬼哭狼嚎般的读,可以厚颜无耻的读,把自己心中淤积下来的那种愤恨全发泄出来,要让魔鬼的宫殿在地下动摇,以达到一种爽的境界??)
??五分钟之后
师:文章比较简短,想必大家对内容已有大致了解了。咱们先来看标题中的这个“梁襄王”他是何许人也,
部分学生读下面注释
师:史料上有一句话对这个人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说他是“一生无所作为的平庸之君”。可以说他为国家的统一、繁荣昌盛没做出多少贡献。那大家知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
学生在下面注释中看到他是梁惠王的儿子。
师:梁惠王这个人大家熟悉吗,
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个别学生在下面喊道“不认识”、“没见过”)
师:我们在高一时学过孟子的一篇文章叫《寡人之于国也》大家有没有印象,
生:各种反应,表示学过这篇文章。
师:在这篇文章中孟子说服的对象是谁,
生:部分学生说道“梁惠王”
师:对,梁惠王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国君他治理国家尽心尽责。希望自己的国家强于别国,曾向当时的理论专家孟子虚心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宏伟蓝图的伟大设计师孟子以他天才般的想像构造出了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今天他的儿子子承父业乐此不疲的又来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所记叙的两人之间的对话是不是现场直播,
生:笑着说不是直播是转播。
师:何以见得,
生:“出,语人曰”说的是孟子从梁襄王那儿出来以后向别人说起这件事。
师:孟子首先谈了一下自己对这个大王的印象,印象如何,
生:不好,说他根本不象一个国君,没有国君的威严。
师:大家讨论一下,当时孟子见到的梁襄王应该是怎样一副打扮,或是有怎样的举动,
学生乱七八糟的议论着??
师:在我们的心目中一国之君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1:严肃、令人生畏
学生2:衣着讲究
学生3:举止、言行得体
……
师:那根据大家心目中国君形象,推测一下梁襄王的形象,孟子说他不似人君。
生:远远看见孟子就张嘴大笑、衣冠不整、说话颠三倒四的??
师:这梁襄王智力有问题要不一生无所作为。请在书上画出他向孟子提出的几个问题。
……
师:梁襄王向孟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生:问孟子天下如何才能平定。
师:我们分析这个问题,平定天下容易吗,
生:很难。
师:它是一个综合因素在起作用,不可能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所以说这个问题问的很大,让人难以回答。就好像咱们同学经常会向我提问说“老师,语文怎样才能考高分数,”再看书在第一个问题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是怎么说的,
生:猝然而问曰
师:一见孟子也来不及行君臣之礼,先向孟子发镖:老孟,我先给你出道题,答的好呢我盛宴款待你。孟子心想你这小毛孩,和我玩还嫩了点,相当年你爹还不是被我说的心悦诚服,你就尽管放马过来吧。襄王一发镖,果然是病猫,孟子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做了怎样的回答,
生:统一才能平定
师:统一国家责任重大,这是需要智谋与手段的。孟子并没有给他说具体的做法,只是笼统的说要统一天下才能平定,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可是具体操作起来是相当复杂的。孟子心想你襄王给我出一个大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就给你提供一个难以具体操作的答案。这也就是我刚才举的例子,学生问我语文如何才能考高分,我就回答学好了就能考高分。
生:下面议论怎样才能学好,
师:凭梁襄王的智商能否领悟孟子这句话所蕴涵的禅机,
生:不能。因为他有疑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能统一天下呢,
师:统一天下,在我们看来这一重任非一国之君莫属,这是不可争议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国君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为了生存这也是必须的。而这个梁襄王却可笑的问孟子谁能统一天下,看来这个人很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所以想早早知道自己会死在谁的手上。我们想孟子假如说统一天下的人就是您梁襄王的话,这个大王会有怎样的反应,
生:他会不相信,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才向孟子问谁能统一天下。
师:假如孟子对他说大王统一天下与你无缘,你根本就不是这块料,我们的天下会由谁谁来统一。那梁襄王会不会因为孟子说了实话而兴奋,
生:我想梁襄王肯定会生气的,谁愿意让别人当着自己面说自己不行。
生:孟子可能会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师:同学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可咱们的孟老先生是经过无数次的论辩的,他的应变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生:不喜欢杀人的人就能统一天下。
师:不把杀人作为自己的唯一嗜好的人就能统一天下,在那个战乱纷纭的年代,各个国君就是靠非常残酷的暴力手段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以及自己的欲望,所以很少有哪位国君视民如子。孟子看来君王只有爱惜老百姓国家才能强盛。他说“民为贵,君为轻”不杀民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具体体现。不能随便杀人这个要求很简单,大家能不能做到,
生:(笑)能做到,可是我们也统一不了天下。
师:由此看来,要统一天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随便杀人只是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条件。但在那些已经习惯杀人的国君们看来,不随便杀人而让别人听自己的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不理解于是又向孟子提出了自己怎样的疑虑,
生:谁还会来归顺他呢。
师:孟子是如何回答的,
生:说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
师:这个回答我想梁襄王就更不能理解了,孟子也深知这个实际情况,就没等他再问就主动进一步解释,并且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给梁襄王打了个比方使他更加容易理解。同学们读一下这个比喻,思考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或用这个比喻想说明怎样一个问题,
生:大多学生沉默不语,个别有参考书的照上面的解释小声读着
师: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喻为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禾苗”喻“百姓”,“雨”喻“君恩”,“旱”喻“寡恩”,苗的“槁”与“兴”喻人心向背。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君恩对于百姓的重要性及施行“仁政”的好处。禾苗一旦遇到及时的雨水,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遏止它的生长。根据这个比喻进一步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揭示了当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预见说什么,
生:只要有哪位国君不喜好杀人,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来盼望他,归顺他。
师:这里对老百姓的归顺有做了一个比喻,是什么,
生:好比水往低处流。
师:人们长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一种现象,当然后面有支配它的规律,古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所以说它不可阻挡。但在今天人们利用科技手段就可实现这种水往高处流的这种场面,不是有句广告说“水往高处流有泵不用愁”吗,
师:大家看书中“沛然”一词为何意,
生:汹涌澎湃
师:这就是说君王如果爱惜老百姓,那么老百姓归附他就象“不尽长江滚滚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涌到君王的身边,大家说国君会怎样,
生:(笑)会被淹死
师:一说到水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淹死”原因是大家不会游泳所以替人家担心。有句古语说“君是舟,百姓是水,水??
生:(学生以他们前所未有的热情夺去了我的话语权,齐声说道)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师:大家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一个爱惜百姓的国君会不会被淹死,
生:不会
……
师:好了,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这些,大家一定要明确孟子在这篇文章中的论述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体现。再就是同学们对文言文基础知识落实一定要到位,这篇文章中要求大家能够记住的有三个通假字,以及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翻译浅显的文言文,为了加强大家这方面的能力,布置一道作业题,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文章最后一段。写在作业本上,按时完成。
范文四:《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高二必修)
研究课题:在比较赏读中增强学生领会课文要义、特点的能力。
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篇幅较短,以对话为主,论辩性强。重“口耳之功”以反复诵读带动教学的各个 环节。
2、本文的论辩艺术较高超,研究、探讨其说理特点是讲授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3、采用比较赏析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巩固已学词语与句式,领会文章意 旨与说理艺术。
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等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堂课我们讨论学习了《孟子两章》中的第一章《鱼我所欲也》 。今天,我们学 习其第二章《庄暴见孟子》 。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曾布置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331页,请一位同学把《自读提 示》中第 3节朗读一下。
生读。
师:读得很好。孟子劝说齐王目的是要齐王“施行仁政” ,与民同乐,劝说中体现了孟子高超 的论辩艺术。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他的说理艺术。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高声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同学们请分辨他有 无读错的地方。
生读。
师:总体来讲,读得不错,但还有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能指出来吗 ?
生 1: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语”不读yǔ应读yù,这里是告诉地意思,动词。
生 2:我感到读得较平淡,没有逼真读出人物的语气。
师:同学们评述得很好。本篇课文中确实有些字词较难读准字音。请看投影出示投影,请哪 位同学准确将投影上的句子朗读一下,尤其注意点字读音。
王语暴以好乐,齐国其庶几乎。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臣请为王言乐。举疾首蹙而相告。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生读
师:刚才一位同学提到逼真地读出人物的语气的问题,这要求我们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尤 其要把握人物对话的心理,这样才能读出效果。下面请同学们参照书下注释,边读边翻译全 文,同时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理,遇到疑难处可圈点,也可讨论
生自读讨论
师:同学们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难问题吗 ?
生 1:庄暴见齐王,王语暴以好乐,暴为何未有以对也 ?
师: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众生默然
师:这关键在于对“乐”的理解,本文中提到了两种音乐,一为??拖长字音
众生齐答:今之乐,古之乐。
范文五: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时间:2006年8月5日星期六早上第四节课
地点:高三级四班教室
执教者:杨鹏举
??
师: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孟子曾坚持不懈的向各个诸侯国宣扬着自己的“仁政”思想,并且给国君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大家回忆一下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提出了怎样的方案,
生:齐声答道“保民而王??”
师: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他设计出怎样的方案呢,
生:齐声道“与民同乐??”
师:很好,这些都是“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短文《孟子见梁襄王》一起看看他又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大家把书翻开做好准备,咱们先把文章齐读一边。 “孟子见梁襄王”一??二
生:齐读文章
??
师:黑板上写出需要注意的字音,并加以强调。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各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读这篇文章。(关于用自己的方式来读文章,在以前的课堂上给学生做过解释,你可以大呼小叫的读,可以鬼哭狼嚎般的读,可以厚颜无耻的读,把自己心中淤积下来的那种愤恨全发泄出来,要让魔鬼的宫殿在地下动摇,以达到一种爽的境界??)
??五分钟之后
师:文章比较简短,想必大家对内容已有大致了解了。咱们先来看标题中的这个“梁襄王”他是何许人也,
部分学生读下面注释
师:史料上有一句话对这个人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说他是“一生无所作为的平庸之君”。可以说他为国家的统一、繁荣昌盛没做出多少贡献。那大家知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 学生在下面注释中看到他是梁惠王的儿子。
师:梁惠王这个人大家熟悉吗,
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个别学生在下面喊道“不认识”、“没见过”)
师:我们在高一时学过孟子的一篇文章叫《寡人之于国也》大家有没有印象, 生:各种反应,表示学过这篇文章。
师:在这篇文章中孟子说服的对象是谁,
生:部分学生说道“梁惠王”
师:对,梁惠王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国君他治理国家尽心尽责。希望自己的国家强于别国,曾向当时的理论专家孟子虚心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宏伟蓝图的伟大设计师孟子以他天才般的想像构造出了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今天他的儿子子承父业乐此不疲的又来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所记叙的两人之间的对话是不是现场直播,
生:笑着说不是直播是转播。
师:何以见得,
生:“出,语人曰”说的是孟子从梁襄王那儿出来以后向别人说起这件事。 师:孟子首先谈了一下自己对这个大王的印象,印象如何,
生:不好,说他根本不象一个国君,没有国君的威严。
师:大家讨论一下,当时孟子见到的梁襄王应该是怎样一副打扮,或是有怎样的举动, 学生乱七八糟的议论着??
师:在我们的心目中一国之君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1:严肃、令人生畏
学生2:衣着讲究
学生3:举止、言行得体
??
师:那根据大家心目中国君形象,推测一下梁襄王的形象,孟子说他不似人君。 生:远远看见孟子就张嘴大笑、衣冠不整、说话颠三倒四的??
师:这梁襄王智力有问题要不一生无所作为。请在书上画出他向孟子提出的几个问题。 ??
师:梁襄王向孟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生:问孟子天下如何才能平定。
师:我们分析这个问题,平定天下容易吗,
生:很难。
师:它是一个综合因素在起作用,不可能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所以说这个问题问的很大,让人难以回答。就好像咱们同学经常会向我提问说“老师,语文怎样才能考高分数,”再看书在第一个问题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是怎么说的,
生:猝然而问曰
师:一见孟子也来不及行君臣之礼,先向孟子发镖:老孟,我先给你出道题,答的好呢我盛宴款待你。孟子心想你这小毛孩,和我玩还嫩了点,相当年你爹还不是被我说的心悦诚服,你就尽管放马过来吧。襄王一发镖,果然是病猫,孟子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做了怎样的回答, 生:统一才能平定
师:统一国家责任重大,这是需要智谋与手段的。孟子并没有给他说具体的做法,只是笼统的说要统一天下才能平定,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可是具体操作起来是相当复杂的。孟子心想你襄王给我出一个大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就给你提供一个难以具体操作的答案。这也就是我刚才举的例子,学生问我语文如何才能考高分,我就回答学好了就能考高分。 生:下面议论怎样才能学好,
师:凭梁襄王的智商能否领悟孟子这句话所蕴涵的禅机,
生:不能。因为他有疑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能统一天下呢,
师:统一天下,在我们看来这一重任非一国之君莫属,这是不可争议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国君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为了生存这也是必须的。而这个梁襄王却可笑的问孟子谁能统一天下,看来这个人很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所以想早早知道自己会死在谁的手上。我们想孟子假如说统一天下的人就是您梁襄王的话,这个大王会有怎样的反应, 生:他会不相信,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才向孟子问谁能统一天下。 师:假如孟子对他说大王统一天下与你无缘,你根本就不是这块料,我们的天下会由谁谁来统一。那梁襄王会不会因为孟子说了实话而兴奋,
生:我想梁襄王肯定会生气的,谁愿意让别人当着自己面说自己不行。 生:孟子可能会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师:同学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可咱们的孟老先生是经过无数次的论辩的,他的应变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生:不喜欢杀人的人就能统一天下。
师:不把杀人作为自己的唯一嗜好的人就能统一天下,在那个战乱纷纭的年代,各个国君就是靠非常残酷的暴力手段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以及自己的欲望,所以很少有哪位国君视民如
子。孟子看来君王只有爱惜老百姓国家才能强盛。他说“民为贵,君为轻”不杀民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具体体现。不能随便杀人这个要求很简单,大家能不能做到, 生:(笑)能做到,可是我们也统一不了天下。
师:由此看来,要统一天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随便杀人只是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条件。但在那些已经习惯杀人的国君们看来,不随便杀人而让别人听自己的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不理解于是又向孟子提出了自己怎样的疑虑,
生:谁还会来归顺他呢。
师:孟子是如何回答的,
生:说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
师:这个回答我想梁襄王就更不能理解了,孟子也深知这个实际情况,就没等他再问就主动进一步解释,并且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给梁襄王打了个比方使他更加容易理解。同学们读一下这个比喻,思考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或用这个比喻想说明怎样一个问题, 生:大多学生沉默不语,个别有参考书的照上面的解释小声读着
师: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喻为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禾苗”喻“百姓”,“雨”喻“君恩”,“旱”喻“寡恩”,苗的“槁”与“兴”喻人心向背。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君恩对于百姓的重要性及施行“仁政”的好处。禾苗一旦遇到及时的雨水,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遏止它的生长。根据这个比喻进一步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揭示了当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预见说什么,
生:只要有哪位国君不喜好杀人,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来盼望他,归顺他。 师:这里对老百姓的归顺有做了一个比喻,是什么,
生:好比水往低处流。
师:人们长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一种现象,当然后面有支配它的规律,古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所以说它不可阻挡。但在今天人们利用科技手段就可实现这种水往高处流的这种场面,不是有句广告说“水往高处流有泵不用愁”吗, 师:大家看书中“沛然”一词为何意,
生:汹涌澎湃
师:这就是说君王如果爱惜老百姓,那么老百姓归附他就象“不尽长江滚滚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涌到君王的身边,大家说国君会怎样, 生:(笑)会被淹死
师:一说到水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淹死”原因是大家不会游泳所以替人家担心。有句古语说“君是舟,百姓是水,水??
生:(学生以他们前所未有的热情夺去了我的话语权,齐声说道)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师:大家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一个爱惜百姓的国君会不会被淹死, 生:不会
??
师:好了,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这些,大家一定要明确孟子在这篇文章中的论述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体现。再就是同学们对文言文基础知识落实一定要到位,这篇文章中要求大家能够记住的有三个通假字,以及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翻译浅显的文言文,为了加强大家这方面的能力,布置一道作业题,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文章最后一段。写在作业本上,按时完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孟子两章课堂实录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