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读余秋雨《千年一叹》
读余秋雨《千年一叹》
静静的夜里,一盏灯,一杯茶,最适合安静的读一本书。 余秋雨的作品总有一种沧桑感,能够带你去往遥远的过去。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是满满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繁华的景象,如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所写:执笔于最恐怖地区,问道于数万里荒原,反思于尼泊尔山麓,惊悚于古文明遗言。跋涉四万公里,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一路走过;跨越千年时光,”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探寻中东古文明。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引导着我们进入往昔时空,观看一个个曾经辉煌的文明不同程度衰落,反思着我们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缘由:“与贫困和混乱相比,我们一定会拥有富裕和秩序,但更重要的,是美丽的安适,也就是哲人们向往的“诗意地居息”。”“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们只选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地比赛什么?要讲文明之道.惟一的道就是自然。这就是说,中国文化在最高层面上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正是这个本质,使它节省了很多靡费,保存了生命。”
我想,生活也应是如此:简单、自然,而能快乐。
范文二:余秋雨作品——《千年一叹》
精品文档
余秋雨作品——《千年一叹》
余秋雨作品——《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精彩内容赏析: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我们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
1 / 5
精品文档
被贩毒集团杀害?? 以前我在实地考察中国现存原始文化、写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也曾一次次地投人过肢体历险和精神历险,但与这次相比,那时总还能转弯抹角地找到帮助和保护。记得有一次为了赶早班渡船在山间迷了路,我顺着几声苍老的咳嗽声,找到了一间看山人的小屋,得到了指点;又有一次夜间迷路见对面来人,心中疑惧故意哼曲壮胆,对面来人也同样哼曲,等擦肩而过后才彼此放心,回头一笑。这种机缘,在这次就很难遇到了,小小的车队就像几只蚂蚁在荒原上蠕动,任何一种不知来由的暴力都能把它们捻得粉碎。 不仅仅是荒原。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硬说自己没有恐惧,是不真实的,但我的恐惧有一大半被震惊所掩盖,震惊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它们究竟是如何崩坍的,历史书提供过一些猜测性的答案,多数山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其实,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不必怀疑的是结果,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个从古到今的灾难。 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它们的伤痕。 这种抚摸经常会引发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 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
2 / 5
精品文档
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 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
二 在这样一个历险过程中每天写一篇日记,不太容易。 起初谁也没有指望我能坚持把这些国家一个个走完。由于工作需要,多位主持人、编导、摄影、司机都在一批批轮换,陈鲁豫回到香港后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每次吃饭都产生罪孽感,觉得对不起继续在国外受苦的兄弟们,以致每大播完新闻节回都要情不自禁地问候一声。这些兄弟们中间有少数几个一直没有被轮换,其中一个就是我。 可惜我们都听不到陈鲁豫的问候,因为根本没有时间看电视。每天行车十几个小时,沿途买不到什么像样的东西下肚,找到旅馆后还是饥饿不敌困倦,倒头便睡,但伙伴们入睡前都会关切地看我一眼,大家知道我还要熬夜写作。我不会抽烟,要提神只能靠喝茶,但沿途十个国家的旅馆客房都没有开水供应,同车的赵维便每天端着自己的保温杯,满面笑容地到餐厅向侍者讨半杯剩余的红茶,讨来后就倒给我。另外一些伙伴知道我喜欢吃萝卜,每到一座城市便满街找,终于在伊朗买到一种黑萝卜送来,可惜这种黑萝卜实在太难吃了。 很多住地无法写作,我只能趴在车上写,蹲在路边写,所以多数字迹都歪歪扭扭。这些字迹当天就要通过卫星传送万里,接收者看不清,便造成海内外各家报刊发表时的很多错讹。我把原稿放在一个塑料洗衣袋里随身带着,直到进入伊
3 / 5
精品文档
拉克前几分钟才想起,那个洗衣袋上印有以色列的希伯来文,赶快停车换下,要不然如果被伊拉克海关查到,不知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我怎么能够说得清,这厚厚一大堆装在敌国曰袋里的象形文字,居然是什么“日记”, 在穿越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段时,我把这包书稿放在离身体最近的背包里,连每天做梦也都是抱着这包书稿奔逃的狼狈情景,而且每次奔逃的结果都一样:雪花般的纸页在荒山间片片飘落,匪徒们纷纷去抢,却不知是什么。 为此,我对这样的写作方式珍惜起来,愿意小心翼翼地保存它的原生状态和粗糙状态,只等春节那天车队进北京后就把这包书稿交给出版社,基本上不作整理修改。这种做法有点像现代的行为艺术,一切只在行为过程中完成,不再在行为之外进行涂饰2也有点像中国书法,大笔一挥总有诸多遗憾,却不宜在收笔之后东修面描。根根攀攀、泥污水渍都留着,图个真切。 这也是一种有关写作态度的边缘试验。没有资料可供查证,没有时间琢磨文句,未及修改便已经传送出去发表,比较彻底地阻断了“做学问”或“做”的任何企图。我早期的散文还有一点“做”的痕迹,容易碰擦到我已经离开的某些领域,这次终于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白了。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荒原上的叹息总是糙粝的,如果要把它们调理成书斋里的柔声细气或沙龙里的尖
4 / 5
精品文档
声尖气,我如何对得起自己多年前就开始的辞职远行, 时间越长,越庆幸自己的选择。支持我选择的,是广大沉默的读者,回此只管安心走路,神清气爽。
5 / 5
范文三:临川二中——千年一叹余秋雨
千年一叹余秋雨
时间:2010-1-7 8:25:56?? 文章来源:高三1 ?? 作者:姚海华 ??浏览次数:1185
【第三版:才乡专场】 才乡社暑期读书心得
闲来无聊,总喜欢捧起《千年一叹》来看看,可至今,也还只是看了个开端。
我生来便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然而对《千年一叹》,却从未有过厌烦,即使阅读的速度慢得如爬行的蜗牛,也还是会乐此不疲地一字一字看下去,或许是因为余秋雨先生的缘故吧。毕竟,我是那么倾心于他和他的文才。
余秋雨,听来便是一个文味十足的名字。真正认识他,是在《一个王朝的背影》。而在这篇文章中,独独知道“清代历史,是小学中唯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也只是记得这句,然而就这一句,竟让我迷陷其中,如梦如痴。
在我短暂而微薄的认识中,他是我至今为止,认为最用心的作家,并非是对冰心、巴金、鲁迅等大师的否定,只是觉得自己不太适合他们的文字罢了。
在许多著名的作家中,鲁迅的文章怕是在课本上学得最多的,他那尖锐的文笔,珠玑的词句,无不让人觉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然而,我们却好比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看一幅在岁月中黯然失色的图片。或许是时代久远的原故吧,怎么也钟情不了鲁迅先生的大作,总觉得他的笔下少了一种什么,而这种感觉,我却在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了。
那是一种人与文字的相汇相融,那是一种细腻与性灵的完美统一,那是一种古老与现代的历史磨合。他是格外喜爱历史的,如她在《千年一叹》的自序中所说:“我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老的伤痕。”只有如此真心对待历史的人,才能写出不觉得历史的文章。比如他的《道士塔》,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了莫大的耻辱与痛心。真是恨不能同余秋雨先生同道,“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要么一起夺下历史的屠刀,悍卫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要么以自己的鲜血和躯体,融化那晕不开来的谩怒和淡不开来的忧伤。
只有读他的文章,才会如此时而柔肠百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扼腕痛惜,时而捶胸顿足,且是欲罢不能,欲止难休。一切历史,不论辉煌或没落,亦或屈辱,只有在他的笔下,才有历史的味道,才有血性的生命,才能一览无遗地将那些金灿灿或血淋淋的史实昭之于天下,告之于众人。
我不是刻意的去美誉余秋雨先生,也并非想让众多文学大家在他面前相形见绌。我想,倘使我真拿已逝的文坛大师与他相比,他也决不会赞同。必竟他是尊重历史,尊重文学的人,君曾说:“你可以不崇拜,但你必须宽容……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微微笑不留下一句恶言。”正如余秋雨先生的人生态度。
所以,对余秋雨先生及其文字,确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对鲁迅先生及其文笔,发表的也只是我的一些愚知和拙见。喜欢其他作家的尽可去喜欢,但我还是想说一句:余秋雨先生,的确是一个用心写作的好作家,他的文章,也都如《千年一叹》般,千年一叹!
范文四: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
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孝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
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
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
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恒河边,所能看到的是,人的肮脏,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这样夸张的裸露,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日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
《千年一叹》让我的思绪跟随着它横贯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听着李白的歌,寻着屈原的梦,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顾问名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哀乐。
“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它引导着我们踏进那个往昔的时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乐,而同时也承受着这些辉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着我们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缘由,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正是这个本质,使它节省了很多靡费,保存了生命。这个以世界屋脊作门槛,以千年冰雪作门楣的泱泱大国,正以磅礴的气势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它深邃古老却又充满活力,在新的时代的浪潮中,它正以中华雄狮的英姿,震惊着全世界。
范文五:读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有感
读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有感
法老的陵墓~
巴比伦的墙,
希腊海滨夜潮起~
耶路撒冷秋风凉。
我是废墟的泪~
我是隔代的伤~
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余秋雨老师特为“千禧之旅”主题歌作词(节选)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在一九九九年末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节目组车队所进行的一次考察实录。这次考察的重点不是图书馆、研究所、大学、博物馆,而是文明遗址的实地。车队跋涉四万公里,横贯几乎整个亚欧大陆,目的是在第二个千年之交到来之际寻访一系列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回溯历史,感悟历史。
与作者前期的作品《文化苦旅》相比,《千年一叹》在时空、地域上都有了极大的拓展与深入,前者以中国和中华文明为背景,而后者的背景却是世界和整个人类文明。跟随着作者的笔触,思绪跨越几千年的时光,细细体味远古文明的兴衰历程。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这些古国在历史上曾是文明的辉煌,而今它们都无一例外的衰落,或贫困不堪,或深陷战争泥沼。正如余秋雨说的“我们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芳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
《千年一叹》,粗看它是作者游历多国的日记,但在深层次它不仅能够带给我们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同时也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这一路风光是深刻而美丽的,人类用滚滚车轮压覆过三千年前光辉的土地,同时也在压覆着衰落消失的古文明,一些感叹、一些失落、一些悲怆、一些痛心。
感叹——悬崖边上的写作状态
余秋雨一行人每天不知道在哪里吃饭、在哪里睡觉,不能有一天生病,连咳嗽都不可以。事实上,整个“千禧之旅”最具有挑战性的还是严酷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仅仅走了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已觉得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旅馆门口有安检设备,街
口的垃圾筒每隔一会儿就有人来翻看有没有炸弹,过任何一个关口都要花费六七个小时,还要举手宣誓,大声表示自己没有带枪支武器??
在巴基斯坦,车队走了一段世界上最不能夜间行走的路。一路都是黑影、枪声、宵禁,在这种情况下,余秋雨每天都要在刚刚能喘一口气的时候就见缝插针,他只能趴在车上写,蹲在路边写,既主持电视节目,又写日记发给世界各地的华文报纸,几乎很少
完全没有时间看第二遍,更不可能锻字炼句。 有睡眠的时间,
当我读过《千年一叹》才发现,里面的使命、知识、学问,连同文笔、修辞、节奏,全都是一种即时迸发的感觉,余秋雨称之为“悬崖边上的写作状态”。即便可能有差错或陋笔,也是来自于生命直觉的真实和写作环境的真实。余秋雨把这部日记的原版当作宝贝,因为对于作者而言,这些在九死一生的壕沟间每天抢写出来的文字,比躲在书房里引经据典、反复修改而得到的所谓“准确”,珍贵多了??特别是余秋雨的真情表白,让我很感动: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
感受着余秋雨先生这种“悬崖边上的写作状态”,感叹这一路的沧桑,古文明的辉煌早已成为过去,惟有感叹??
惊叹——巴特农神殿的呼吁
随着余秋雨的脚步走遍了古代文明的遗迹,略带伤感的将整本书合拢,思绪随着那一声声的叹息回到了神圣的希腊,在美丽的爱琴河中找回那种宏大文明,那种曾经、现在、将来都对人类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文明;倾心于那如歌般的荷马史诗,那部为伟大的希腊文明做精神和文学上铺垫的历史巨作,记录下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而更是一种文明,让文明可以在后世得以延续;来到了奥林匹亚,来到了这个让后人景仰的地方,千年的巨石,楼宇,雕塑依然完好,奥运精神依然在这里闪烁着,时光似乎从来没有转动过,和平总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场景,白色的和平鸽和绿色的橄榄枝始终在向我们招手,只是我们却一次又一次让和平从我们的掌心中溜走,体育可以让战争停止,让干戈化玉帛,让所有的仇恨化为笑容,古代的希腊人已经很好的向我们这些现代人很好的诠释了这一切,希望我们这些现代人能尽早知晓这其中的寓意,能让地球上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和平的气息;脚步随着文字又来到了号称“地球的肚脐”——德尔斐,它的衰败衬托了雅典的繁荣,就如同一位巨人的矗立需要另一位巨人倒下为基础,它的格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依然还是那样振聋发聩,久久在耳边不愿离散;然而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
为了巴特农神殿所做的铺设。
在浏览完希腊的标志性建筑巴特农神殿后,作者在神殿门口领到了一份资料,这是一个组织向全世界游客发出呼吁:把巴特农神殿的精华雕刻从伦敦大英博物馆请回来。除了义正言辞、无可辨驳理由,资料上还引述了希腊一位已故文化部长的话:“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在这令人鼻酸的话语中,沉浸了一个国民对本国灿烂文化最深的爱恋,也包含了一个文明古国最后的尊严。
由此可以很容易联想到我们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黑暗时期中,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被掠夺到国外。如今,它们被安置在各大世界闻名博物馆里最显眼的位置供人瞻仰膜拜。就在不久前,法国佳得大拍卖行不顾全体中国人民的指责与强烈反对,强行拍卖了当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去的鼠、兔首。这种无视别国文化遗产完整性的做法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情感,更暴露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精神文明方面存在的巨大缺陷~文化是一种内化于心的精神财富,绝不会因为强盗入侵夺取几件实物而有所缺损,也不会因强盗刻意占有而归顺屈服~
惊愕——印度河文明的衰败
当车队行进在历史悠久以富庶著称的印度河流域时,出现了一番令人惊愕不已的景象,“所有镇子的道路边永远站满了大量蓬头垢面的人,互相看来看去。从小孩、青年、壮年到老人,好像互相要看一辈子,真不知道他们靠什么获得食物”。在印度河平原的极大部分,无可掩饰地呈现出一种最惊人的整体性贫困。
在公元前三千年已经高度发达的印度河文明,如今衰败到如此地步,我想有很多具体原因为其买单,远期如外族入侵,近期如政局动荡、军备竞赛、官场腐败??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进行文明意义上的反省。灿烂辉煌的古文明一旦失去自我反省的功能,衰落便是无法避免的结局。在昔日的繁荣渐渐走向衰落时,印度河流域人民的思想也随之日渐麻木、僵化,最终导致了今日惊人的整体性贫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仰望天空,即时进行文明意义上的反省,从较高的精神层面来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文明才能常新并且经久不衰。
痛心——伊拉克儿童的沉重
文明的衰败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而孩子总是最让人心疼的。在伊拉克街头,作者一行遇到了一对战争辍学并过早承受了生活重担的兄弟俩,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在伊拉克有太多这样的失学儿童。在短暂的令人心酸的交流后,作者从口袋里摸出两支圆珠笔塞到兄弟俩手里,“想说句什么,终于没有开口。是的,孩子,你们可能都不识字,用不着圆珠笔,但你们知道不知道,你们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在你们拉车空闲时,哪怕像祖先刻写楔形文字一般画几笔吧。这番心意,来自你们东方那个发明了甲骨文的民族”。
这看似平常的街头一幕,若是置身于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中,又是多么的感人至深~两个在地域上相隔千万里之遥的古国,曾各自在同一时期创造了令后世赞叹的灿烂文化,然后由着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到一起。龙应台曾说:“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这无疑是对文化共鸣现象的最好解读。
“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它引导着我们踏进那个往昔的时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乐,而同时也承受着这些辉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行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卷轴中,余秋雨以其独有的洞悉力去体味深思,以心思细腻的笔触去描摹书写。在他的指引下,一条文化的河流从远古汹涌而来,细细品味、深刻解读、思索探究,在这段漫长而晦涩的旅途中,一切语言都缺席,惟有以“一叹”来标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读余秋雨《千年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