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pls路径
第27卷第7期 2010年4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0I.27No.7 Apr.2010
PLS路径模型在省域高校科技活动综合评 价中的实证研究
孔祥沛1,2,孙继红1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16;2.江苏省教育评估院。江苏南京210024) 摘要:对高校科技活动进行综合评价是科研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PLS路径模型。建立各省高校科 技活动综合评价指数,运用2007年的数据,对31个省的高校科技活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知识 产权产出”和“投入”是对省域高校科技活动综合水平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西部大多数省份高校的科技 活动水平落后于中东部。
关键词:PLS路径模型;科技活动;综合评价指数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07--00122---05
《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指出,科技评价是科技管 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 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手 段和保障…。评价高校科技活动常用的方法有DEA法、 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等。这些方法 各具特色,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的 一个共同缺陷是不能很好地解决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 题心j。若选择的指标变量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会夸 大评价体系中某些特征变量的作用,从而得到不合理的评 价结论。PLS路径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ing) 技术可以解决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能方便地研究每 个潜变量与其显变量组的关系,最终得到一个能够综合各 个潜变量并代表所有显变量的综合指数。
1PLS路径模型
对于PLS路径模型,C.Guinot等旧1提出一种复数据表 分析方法。模型的左边由每一个数据表组成,同一个数据 表中的所有显变量受同一个潜变量影响,而模型的右边则 由所有原始变量组成,由它们提取一个综合变量,该变量 对所有原始变量的代表性最好,同时又可以被所有潜变量 解释(见图1)。
该模型图的左边分别是反映背景条件、投入、过程、 知识专利和科研成果的5个潜变量的显变量组,图的右边 是由所有显变量组成的一个变量组,相应的潜变量用综合
水平表示。以这种方式提取的潜变量。一方面可以反映其 它潜变量所包含的信息,另一方面又与所有显变量之间有 最强的相关性,因此它可以作为概括原始变量信息的综合 指数。本文从这个模型出发,构建了省域高校科技活动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
2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普遍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对高校科研活动 进行评价H1。本文采用美国评估专家Stufflebcam D.L提出 的CIPP评价模式”1,从背景(Context)、输JL(Input)、过程 (Process)和成果(Product)(简称CIPP)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研 活动评价指标体系(表1)。背景部分考察各省所拥有的高校 和高校研发机构数量、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情况以及所具备 的科研物质条件等;输人部分考察各省高校当年科研活动 的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过程部分考察各省高校科研人员 的研究风气(这部分内容国内数据暂缺)及国际科研交流情 况等;成果部分考察省域高校科研活动成果。数据来源于 《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教育经费统 计年鉴2008》。数据处理采用SPSS I 7.0及德国汉堡大学的 学者开发的软件SmartPLS2.0。
根据PLS路径模型的要求,首先要对4组指标做主成 分分析(采用SPSS操作),进行唯一维度检验。成果组未能 通过唯一维度检验,经过修正,将其分为科研成果和知识 产权产出两个指标组,并将与第一主成分相关系数最低的
收稿日期:2009-1l-02
作者简介:.tL#i市(1968-),男.江苏沛县人,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研究生,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高等 教育评估;孙继红(198l一),男.山东金乡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评估。
第7期 孔祥沛,孙继红:PLS路径模型在省域高校科技活动综合评价中的实证研究 .123.
指标X24删除,再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可以看到。 征值均小于l,各指标组都通过了唯一维度检验。
5个指标组的第一主成分特征值都大于l,且第二主成分特
圈1省域高校科技活动综合评价路径图
表1地区高校科技活动综合评价潜变■及其指标
表2唯一维度检验结果
将指标数据采用SmartPLS2.0软件中的PLS程序进行 迭代运算,经过7次迭代模型就可得到收敛。程序同时给 出了该模型的检验指标(见表3)。
PLS路径模型主要采用平均变异萃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和合成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CR)来评价模型的信度和效度。一般的标准是:CR的值要 大于O.7,而AVE的值要大于0.5[63。由表3可以看出每 个潜变量的CR和AVE值均符合要求。内部模型的解释功 效用R2来评价。结果显示综合水平对其它5个潜变量的R2为0.9997,说明综合水平对背景等5个潜变量的概括程度 非常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原始变量信息。
裹3PLS路径模型检验指标
利用SmartPLS2.0软件计算指标的外部权重及与相应
?124?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链
潜变量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4。从中可以看出各组指标与 相应潜变量的相关程度均较高,说明潜变量较好地概括了 指标所包含的信息。对综合水平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依次为 知识产权产出、投入、背景、过程和科研成果,表明知识 产权产出和投入是对省域高校科技活动综合水平影响最大 的两个因素。
表4指标的外部权重及与潜变量的相关系数
通过计算各省域高校科技活动综合水平及其它方面潜 变量的得分,可以综合考察各个省份高校科技活动总体与 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并进行排序。由表4中的外部权重可以 直接计算出综合水平和其它5个潜变量的得分并进行排序, 见表5。
根据潜变量得分,计算欧式距离,采用组间联结的系 统聚类方法,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表6。 从高校科技活动聚类结果看,31个省份高校科技活动 综合水平分为5类。第一类包括北京,综合水平得分遥遥 领先于其它省份。第二类包括上海和江苏,这两个省市高 校的科研活动得分排序仅次于北京。第三类包括了东部的 广东、浙江、山东和辽宁,中部的湖北和黑龙江,西部的 陕西和四川。除了湖北外,中西部省份在排序上均落后于 东部的4个省份。第四类包括东部的天津和河北,中部的 湖南、安徽、吉林、河南,西部的重庆。第五类包括东部 的福建和海南,中部的江西和山西,西部的广西、云南、 甘肃、贵州、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和西藏。西部12个省份中有9个省份处于第五类,表明西部省份高校的科 技活动处于全国落后水平。
3结论
本文利用PLS路径模型的方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份 2007年的高校科技活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方法通过 一个路径模型可以方便地研究每一个潜变量与其显变量组 之间的关系,还能反映各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潜变量 具有很好的解释性。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充分提取原始指标 信息,建立一个既能够综合潜变量又能很好地代表所有原 始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数。由于采用偏最小二乘的处理方法, 在较大程度上克服了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从而使评价结果 更全面合理。
第7期 孔祥沛。孙继红:PLS路径模型在省域高校科技活动综合评价中的实证研究 .125. 表52007年各省高校科技活动综合得分殛排序
。。 综合水平 背景条件
投入 过程 科研成果 知识专利
1j KL’?-?-‘-?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_?__‘-__。__。‘-‘。?-_。-I?--__’’’_____??_?-___-_I--。_-_-__?_’-?—._____一
得分 排序 得分 排序 得分 排序 得分 排序 得分 排序 得分 排序
北京 3.161211.917422.895l l 3.3567l 3.178313.8663l
上海 1.985821.326642.236032.990l 21.352631.73063
江苏 1.904232.2053l 2.318721.010531.545421.73182
湖北0.936940.99427O.835761.001541.115450.669l 7
广东 0.748451.596530.481680.42237O.5480100.436l 9
浙江0.697760.458490.866950.51806O.613l 8O.8ll 24
陕西0.692970.456010O.903540.02701l 1.164640.74945
山东0.648281.196850.2476ll 0.336780.605690.64778
辽宁 O.632891.001060.492870.264990.44691l O.67796
四川0.4180100.730680.312410O.73545O.78146-o.276515
黑龙江0.199511O.199l 13O.38829O.1466100.73387-0.306816
湖南 -0.014012O.13l 715-0.089913-0.0776130.244213-0.189212
安徽 -0.0637130.2379lI -o.371816m.199015-0.0498150.044510
吉林 -0.128514O.2139120.039512-0.138314-0.336217-0.445619
河南 -0.145315O.181914-0.455618-0.2521160.444212-0.415418
河北 .0.195616O.121616-0,389617-0.322318.o,307016-o.115511
天津 .0.256417-0.416l 19-o.247215-0.029412-0.037614_o.362l 17
重庆 m.310418.o.386617-0.190314-o.304217.o.382918.0.260613
江西 .o.479819-0.478421-0.550920.o.546920-o.513419.o.265614
福建 _0.594320-0.452720-0.552421-0.621622-0.712t 22m.571821
广西 m.596221-0.414018-0.486419-0.465819-0.771523-0.744725
山西 -0.653022-0.585l 22-0.584022-0.641923-o.636620-0.686523
云南 -0.731323_0.697723∞.693823-0.656025-0.860l 24_o.643722
甘肃 -0.741324-o.920324.o.776324-0.653824-0.645021-0.534820
贵州 -o.897l 25-0.965226.o.83l 625-0.832627.1.046827-0.694224
新疆 .o.900726.1.010927田.942927-0.570921-0.951926-0.794927
内蒙古 -0.9099274).962425-o.843026-o.874228_o.917725-o.788326
宁夏 .1.080028.L345528加.987028-0.924830.1.142929-0.805528
海南 一1.08l 829—1.398230.1.023231-o.816026.L126328-0.812729
青海 .1.097230.1.393529-o.989029-0.924529.1.147830.0.824630
西藏 .1.149131.1.542231.1.013230.O.957731.1.187931.0.825131
第一类 北京
第二类 上海、江苏
第三类 广东、浙江、山东、辽宁 湖北、黑龙江 陕西、四川
第四类 河北、天津 湖南、安徽、吉林、河南 重庆
第五类 福建、海南 江西、山西 广西、云南、甘肃、贵州、新疆、内蒙古、
宁夏、青海、西藏
从模型中得出知识产权产出和投入是对省域高校科技 行聚类分析,可以将我国大陆31个省份的高校科技活动综 活动综合水平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与综合水平相关程度 合水平划分为五大类。总的来看,东部省份高校的科技活 最高的5个具体指标是发表学术论文数(x19)、合作研究派 动水平要远高于中西部,西部9个省份高校的科技活动水 遣/接受人次(x14)、国际会议交流论文/特邀报告数(x16)、发 平均较低。从区域科技平衡发展的角度出发,西部高校应 表于国际刊物论文数(x20)和参与研发的研究生数(x11),提高 着重从上述因索及指标方面提高其科技活动水平。
科技综合水平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根据潜变量得分迸
?126?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妊 参考文献:
[2】 [3]
[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
【EB/OL].http:/most.gov.∞
王惠文,付凌晖.PLS路径模型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数中的应用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0):80--85.
GUINOT C,LATREILLE J,TENENHAUS M.PLS Path [6】
modeling and multiple table analysis.Application to the
cosmetic habits ofwomen in Ile-de-France[J].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2001(58):247--259.
胡守忠.孔丽红赭觉熙.地方高校科研效益评价指标及模型分
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1(3):242-247.
sTuFFLEBEAM.D.L.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A].In
D.L.Smffiebeam,G.F.Madaus,&T.gellaghaneds.
Evaluation models:Viewpoint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2nd.Ed)[C].Holand:Kluwc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279-317.
FORNELL CLAES。DAVID F.Larcker.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1(18):39-50.
(t-任编辑:壹晶晶)
Empirical Research on Synthetical Evaluation of S&T Performance of Colleges and U niversities in Province Area of China Based on PLS Path Model Kong XiangpeiL2,Sun Jihong 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内ing 210016,China;
2.Jiang-su
Agency斯Educational Evaluation,Nanjing 210024.China)
Abstract:It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task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hat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111is paper has constructed colligation evaluation index,based on PLS path model,and evaluated the perform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of 3l provinces ofchina in 2007.11圮results indicated that,‘‘the outcom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nd‘‘input'’were the two biggest factors impacting on the integrated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rovincial universities,and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western provincial universities drops behind east and central provinci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PLS Path Model;S&T Performance;Synthesis Evaluation Index
范文二:路径成本优化模型
第3章 港口集卡路径成本优化模型
3.1港口集卡作业模式分析
3.1.1面向“作业路”的传统集卡作业模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港口采用龙门吊装卸工艺,其中岸桥、集卡、龙门吊是完成集装箱装卸的主要机械设备,岸桥负责对到港的船舶进行装卸作业,龙门吊对堆场的集装箱进行进出场作业,集卡衔接码头前沿岸桥和后方堆场龙门吊的之间工作,是港口集装箱进口、出口、转堆作业过程中的重要运输设备,其主要在岸桥与堆场之间及堆场各箱区之间作水平运输。这些集装箱装卸设备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够保证集装箱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否则会出现装卸设备等待现象和拥堵现象,降低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和港口的物流能力。
但大部分港口目前仍采用传统的集卡作业模式,即面向“作业路”的集卡作业模式。该模式可描述为:港口工作人员根据装卸集装箱的业务量配置岸桥,且按照一定的比例为每台岸桥分配一定数量的集卡,从而形成由几辆集卡所组成的一组固定集卡为某一台特定的岸桥服务。在整个集装箱的装卸作业过程中,集卡在预先设定的固定路线上行驶,岸桥、集卡和龙门吊形成固定作业线路运载集装箱。在集装箱的进口作业中,首先由岸桥将船舶上需进口的集装箱放到等待卸船的空集卡上,然后装载进口集装箱的集卡沿固定路线行驶,并到指定的堆场箱区卸下集装箱,最后空车行驶到岸桥下等待下一个卸船作业。同样在装船作业中,首先龙门吊将堆场箱区内的出口集装箱放在空集卡上,然后由集卡运输出口集装箱行驶到岸桥下等待装船作业,装船结束后集卡再空载行驶到堆场箱区进行下一个装船作业[56, 70]。
一般面向“作业路”的集卡作业模式会根据岸桥的配置数量安排需要服务的集卡数量,通常一台岸桥需要配置5~6辆集卡,则所需集卡的总数量为装船和卸船岸桥总数的5倍或6倍[82]。这种面向“作业路”的传统集卡作业模式下司机操作简单、便于管理、沿固定作业路线不易出错,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这一模式逐渐暴露出缺点,阻碍港口物流效率的提高。其存在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某条作业路上集卡对岸桥的配置量是个已知的固定值,若集卡配置量少可能会导致岸桥等待集卡的现象,降低码头前沿的作业效率;相反,若集卡配置量过多又会产生资源的浪费、资源利用率低下;此作业路下可能会出现集
卡排队等待的现象,而此时其它作业路可能集卡缺少,造成整个港口集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影响港口的整体运作效率。其次,在面向“作业路”的作业模式下,集卡为某一特定的岸桥服务,当集卡完成一次作业后,空载回到堆场或者码头进行下一次作业,这造成集卡空载率较高、能源消耗大、运行成本高。最后,集卡沿着固定的路径行驶,当码头上集卡数量过多时,易发生交通堵塞,这对码头的运作效率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3.1.2面向“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
通过对传统集卡作业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面向“作业路”的集卡作业模式下,集卡空载率高、能耗和时间浪费多、易出现集卡堵塞现象等,较大地影响了集卡作业效率。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打破面向“作业路”的传统集卡作业模式,实现面向“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在面向“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中,集卡不在局限于服务某一固定的岸桥,而是多条作业路共享所有集卡,将装船、卸船和转堆收发等一系列需要集卡的作业整体调度,以保证集卡在卸载后可投入其它需要负载的作业路中,从而实现集卡重载进入堆场,重载离开堆场。这不仅大大提高了集卡的重载利用率、缩短集卡的空载行驶时间和距离、减少空载率、减低能源成本,而且还提高了集卡与岸桥、龙门吊的协调度,增强整个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83]。两种集卡作业模式的具体对比,如表3-1所示。
表3-1 面向“作业路”和“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对比
Table 3-1 Comparison of trucks operating mode for the "operation road" and "work surface"
集卡空载
行驶距离
集卡利用率
对岸桥作业
效率的影响
实现途径 由于集卡服务于单一路径,空载距离占总行程的50% 服务固定作业线,利用率低下 由于岸桥成本远远高于集卡成本,集卡不按时接受岸桥的服务造成岸桥作业效率 人工调度,固定作业模式
集卡空载成本和集卡的等待成本
较高,减低经济效益 集卡服务于不同路线,实现了“重载重出”,缩短集卡空载行驶距离 动态整合调度,提高利用率 摆脱了集卡服务于固定岸桥的限制,使集卡按照作业的具体情况接受岸桥服务,提高岸桥的服务效率 按照集卡路径最优化原则进行调度 缩短空载距离,提高装卸设备的协调运作、设备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3.2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小等待时间的集卡调度模型
鉴于面向“作业路”的传统集卡作业模式导致的集卡效率低和港口物流能力低,采用面向“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对集卡进行调度。目前在面向“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下已提出了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小等待时间的两种集卡调度模型,以期缩短集卡行驶距离、减少港口装卸设备的等待时间。
3.2.1基于最短路径的集卡调度模型
在集卡调度过程中,该模型的主要目标是集卡行驶距离最短且集卡配置数量最少[54]。即岸桥和龙门吊总是选择距离自身最短路径的集卡进行服务,该模型保证了集卡行驶路程的最短化,但是易导致集卡作业过程中的阻塞现象,增加集装箱装卸设备的等待时间,降低装卸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集卡作业成本。
目标函数: min
YN ∑∑X (S ij j =1i -1
ij YN YN i +S j +S ij ) (3-1)约束条件: ∑X
j =1
ij ≤yca i i =1, 2, , YN (3-2) ∑X
i =1YN ≥ycn i j =1, 2, , YN (3-3)
X ij ≥0∑∑X j =1i -1YN YN ij =m a x h , (m ) (3-4) i =1, 2, , YN ; j =1, 2, , YN (3-5)
其中,X ij 为决策变量,表示集卡在某条作业回路中(如船舶→箱区i →箱区j →船舶)的行走次数;S i 为船舶所停泊位和箱区i 之间的距离;S ij 为箱区i 和箱区j 之间的距离;yca i 表示箱区i 可容纳的进口集装箱总量;ycn i 表示箱区i 可
YN 为堆场箱区的数量;h 为船舶的进口集装箱数量;m 容纳的出口集装箱总量;
为船舶的出口集装箱数量。
式(3-1)是以集卡行走路程最短的目标函数;
式(3-2)实现了某箱区进口的集装箱总量不大于该箱区的容量限制; 式(3-3)保证各箱区出口集装箱全部运走;
式(3-4)表示集装箱装卸任务的完成。
3.2.2基于最小等待时间的集卡调度模型
该模型将集卡水平运输过程中集卡在岸桥和龙门吊下的等待时间作为调度的标准,也就是说:当集卡完成一次作业任务后即将进入下一次调度时,需要判断集卡在每一个岸桥或龙门吊下的等待时间,集卡优先服务于等待时间较小的作业线。该模型尽管减少了集卡的等待时间,但是由于集卡在运输过程中还涉及到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所以仅考虑等待时间的最小化不能实现港口装卸设备效率的提高[62]。
定义模型所需的符号含义如下:
p ——集卡,共N 辆集卡,p =1, 2, , N ;
M ——集卡调度任务的总和;
b i ——集卡开始进行调度任务i 的时间;
f i ——调度任务i 结束时的时间;
即集卡等待时间; t ij ——集卡完成调度任务i 至开始调度任务j 之间的时间,
a j ——调度任务j 的最大等待时间;
x ij ——决策变量,x ij =1表示完成调度任务i 与调度任务j 的为同一辆集卡;
y pi ——决策变量,y pi =1表示第p 辆集卡由任务i 开始进行作业;
z ip ——决策变量,z ip =1表示第p 辆集卡完成任务i 后结束工作。
目标函数: min
M f =∑∑x ij t ij (3-6)j =1i =1M M
约束条件: ∑y
i =1
M
ip pi =1p ∈N (3-7) ∑z
i =1=1p ∈N (3-8)
∑x +∑y ij
i =1p =1M N pj =1j ∈M (3-9)
∑x +∑z ij
i =1
M M N ip =1j ∈M (3-10) p =1∑x
i =1ij (b i +f i +t ij )
x ij , y pi , z ip ∈{0, 1}i , j ∈M ; p ∈N (3-12)
式(3-6)是以集卡等待时间最小的目标函数;
式(3-7)和式(3-8)表示每辆集卡仅对一个箱区进行服务;
式(3-9)和式(3-10)保证每个调度任务开始仅一次且结束一次;
式(3-11)表示当集卡执行完任务i 后选择下一个任务j 时,任务i 和任务j 满足的时间约束;
式(3-12)表示决策变量为0或1。
3.3港口集卡路径成本分析
3.3.1影响港口集卡作业效率的因素
为了提高港口集卡作业效率,增强港口物发展水平,采用面向“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动态的对集装箱装卸设备进行配置。集卡作为港口码头前沿与堆场之间主要的水平运输设备,衔接着岸桥和龙门吊的之间的作业,其作业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港口集卡路径成本的多少,影响港口集卡作业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
(1)集卡的数量
集卡在港口前沿和堆场之间的水平运输是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衔接着前沿岸桥和后方龙门吊的工作。在集装箱装卸的运营成本中,岸桥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为了保证岸桥的工作效率,通常在后方堆场配备数量较多的龙门吊和集卡,以防止在装卸船过程中出现岸桥等候集卡的现象。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配置超量的集卡会造成集卡资源的浪费以及集卡运输的交通堵塞,这阻碍了码头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港口物流的灵活运转;相反,当港口吞吐量较大时,集卡数量过少会导致岸桥等待集卡,造成岸桥成本增多。所以安排合适的集卡数量才能满足岸桥和龙门吊的装卸,才能确保港口整体装卸效率的提高。
(2)需要装卸的集装箱总量
在集装箱的装卸作业中,由于每次需要装卸的集装箱总量是不确定的,这就会造成装卸设备的空闲或繁忙。当需要进出口的集装箱数量少时,集卡能快速的完成任务且不易产生拥堵现象和等待现象;反之,则由于任务量大导致集卡不能及时完成集装箱的运载且易出现道路拥堵现象和装卸设备之间的等待现象,增加集卡运输成本,所以集卡作业效率与所需运载的集装箱总量密切相关。
(3)码头前沿和堆场的距离以及堆场各箱区的布局
集卡在码头前沿和堆场之间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时,集卡始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影响到集卡的运输效率。集卡在堆场内的水平运输需要对行驶路径做出选择,从而避免发生交通阻塞,尽快到达目的地。一般情况下,港口堆场箱区存放的集装箱分为重箱、空箱、冷藏箱和特种箱。其中存放各种集装箱的箱区数目
及位置不确定,视具体堆场而定。若码头前沿与堆场及各箱区之间距离比较远,则集卡的行驶路径较长,效率较低;反之,则行驶路径较短,但易导致集卡的排队现象,降低集卡作业效率。
(4)岸桥及龙门吊数量以及作业效率
岸桥、集卡和龙门吊相互衔接完成集装箱在码头前沿和堆场的装卸作业,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岸桥和龙门吊的配备数量与集卡作业效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若岸桥配备数量较少,当集装箱装卸任务较多时则会出现集卡在码头前沿等待岸桥的现象,造成集卡在前沿的拥挤;若配备数量多,会出现岸桥等待集卡的现象,增加了岸桥的成本。同样,龙门吊的数量配备与集卡的路径优化也存在着类似地关系。岸桥、龙门吊的作业效率与集卡的作业效率应相互协调使集装箱的装卸任务顺利完成,否则会出现集卡等待岸桥、岸桥等待集卡或龙门吊等待集卡、集卡等待龙门吊的现象,对集卡的运输效率造成影响。所以应合理的配备岸桥、龙门吊的数量以及作业效率,以提高集卡装卸集装箱的作业效率。
3.3.2港口集卡路径成本构成
基于最短路径的集卡调度以集卡运输路径最短为目标,易产生岸桥、集卡和龙门吊在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时的堵塞状况,造成集装箱装卸设备之间等待时间较长,降低了港口的物流能力。基于最小等待时间的集卡调度模型仅考虑了装卸设备之间的等待时间,忽略了集卡行驶距离的远近。这两种集卡调度模型仅实现了集卡运输的单目标要求,不能实现港口整体物流水平的提高。
为此,本文以集卡在集装箱的装船、卸船、水平运输、堆场作业等业务流程中产生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对集卡行驶路径进行研究,其中集卡在以上业务活动中主要产生以下三部分的成本:
(1)固定成本。包含两方面的成本,一是集卡的固定成本,另一个是岸桥或龙门吊服务集卡装卸集装箱的固定成本。集卡的固定成本是由集卡定期维修成本、保养成本、折旧成本构成的;与集卡的数量有关,与集卡行驶路径关系不大。岸桥或龙门吊服务集卡装卸集装箱的固定成本与需要进出口的集装箱总量有关。
(2)可变成本。集卡的可变成本与单位距离集卡的耗油成本、集卡行驶路径长短有关。在面向“作业路”的集卡模式中,集卡的行驶路径是固定不变的;而在面向“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中,集卡的行驶路径是变动的,因此,集卡的可变成本也随之发生变化。
(3)惩罚成本。集卡的惩罚成本是由集卡作业效率低或岸桥、集卡和龙门吊之间作业不协调导致的集装箱装卸不能连续进行的成本。具体的惩罚成本如下:集卡到达码头前沿后,不能及时进行集装箱装卸时产生的集卡等待岸桥的成
本;集卡到达堆场箱区后,龙门吊效率慢造成的集卡等待龙门吊的成本。在港口集卡的运输过程中,将集卡等待岸桥和龙门吊服务的惩罚成本计入成本模型中可以通过路径安排减少港口的拥堵现象,提高各种集装箱装卸设备的作业效率。
3.4面向“作业面”的港口集卡路径成本优化模型建立
本文在对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小等待时间的集卡调度策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影响港口集卡作业效率的因素及集卡装载集装箱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建立了面向“作业面”的港口集卡路径成本优化模型。该模型将集卡行驶路径和集卡的等待服务时间分别转化为可变成本、惩罚成本,并综合了由集卡配置数量和所需装卸的集装箱总量产生的固定成本,从而将集卡路径总成本最小确定为目标函数,这避免了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小等待时间的单目标集卡调度策略所带来的集卡作业效率低、运营成本高、港口物流能力较弱的缺点。
3.4.1模型的假设条件
在建立港口集卡路径成本优化模型时,设定假设条件如下:
(1)港口岸边无集装箱缓冲区;
(2)港口的进、出口集装箱总量确定;进出口集装箱在堆场中分箱区堆存,即进口箱区中出口集装箱的数量为0,出口箱区中进口集装箱的数量为0;出口集装箱在堆场中所占的箱区以及各箱区的数量已知;进口集装箱在堆场中所占的箱区以及各箱区的数量已知;各个箱区最多能够容纳的集装箱数量确定;
(3)集卡车队与岸桥的距离,堆场各箱区之间的距离已知;
(4)集卡每次仅运输一个40TEU 的标准集装箱;
(5)集卡之间相互独立且功能相同,如装箱、卸箱、转堆及容量且速度相同;
(6)对特殊集装箱的运输:如冷藏箱、特种箱,集卡不予考虑;
(7)岸桥和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服务时间已知,即岸桥、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装卸每个集装箱的时间已知;
(8)忽略堆场各箱区的移箱、翻箱作业;忽略天气对集装箱装卸及集卡行驶等各种作业流程造成的影响;
(9)集卡从车队出发,完成任务后返回集卡车队停放处。
3.4.2模型的符号说明
i ——集卡的编号,共I 辆集卡(i =1, 2, , I );
k ——岸桥的编号,共K 台岸桥(k =1, 2, , K );
j ——轮胎吊的编号,共J 个轮胎吊(j =1, 2, , J );
M ——堆场共有箱区M 个,第m 个箱区最多容纳集装箱的数量为P m (m =1, 2, , M );
d ok ——集卡停车场o 与岸桥k 之间的距离(k =1, 2, , K );
d mn ——堆场相邻各箱区之间的距离(m =1, 2, , M ; n =1, 2, , M );
U ——港口需要从码头前沿运往堆场的进口集装箱总数;
q m ——各箱区进口的集装箱需求量;
L ——港口需要从堆场运往码头前沿的出口集装箱总数;
' ——各箱区出口的集装箱数量; q m
q ——每辆集卡的最大载重量;
b ——第i 辆集卡运输的次数,共b i 次(b =1, 2, , b i ) ,将集卡完成岸桥—进口箱区—出口箱区—岸桥这一作业过程视为一次运输;
k ——第i 辆集卡的第b 次运输与岸桥k 的服务关系,若第i 辆集卡的第b 次x ib
k k 运输由岸桥k 服务,则x ib =0; =1;反之,x ib
j ——第i 辆集卡的第b 次运输与轮胎吊j 的服务关系,若第i 辆集卡的第b y ib
j j 次运输由轮胎吊j 服务,则y ib =0; =1;反之,y ib
b ——第i 辆集卡的第b 次运输与箱区m 、箱区n 的服务关系,若第i 辆集z imn
b b 卡的第b 次运输从箱区m 经过箱区n ,则z im n =1;反之,z im n =0;
t k ——岸桥k 的作业效率,即第k 台岸桥服务于一个集装箱的时间;
t j ——轮胎吊j 的作业效率,即第j 个岸桥服务于一个集装箱的时间; k ——第i 辆集卡的第b 次运输由岸桥k 服务完成作业的时刻; t ib
k ——第i 辆集卡的第b 次运输到达岸桥k 的时刻; tt ib
j ——第i 辆集卡的第b 次运输由轮胎吊j 服务完成作业的时刻; t ib
j ——第i 辆集卡的第b 次运输到达轮胎吊j 的时刻; tt ib
t I K ——在集装箱装卸的整个作业过程中所有集卡I 总运输次数下等待岸桥K 的时间;
t I J ——在集装箱装卸的整个作业过程中所有集卡I 总运输次数下等待轮胎吊J 的时间;
C 0——单辆集卡的固定成本;
C 1——集卡行驶单位路径的成本,即运输成本,随行驶路程的距离而变化;
C 2——岸桥每次服务一个集装箱的成本;
C 3——轮胎吊每次服务一个集装箱的成本;
C 4——集卡在岸桥、轮胎吊下等待的单位时间惩罚成本。
3.4.3模型的建立
本文打破了集卡传统固定“作业路”模式,基于面向“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下,在综合考虑影响集卡路径优化的因素以及集卡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惩罚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了集卡路径成本优化模型。该模型以集卡从装卸集装箱开始到任务完成产生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在寻求集卡最优路径的同时实现成本的优化。
目标函数:
I b i M M ?I K k b ?min f =C 0?I +C 1??∑∑d 0k x i 1+∑∑∑∑d mn z imn ?+
i =1b =1m =1n =1?i =1k =1? (3-13)
(C 2+C 3) ?(U +L ) +C 4?(t I K +t I J )
约束条件:
∑x
k =1K k ib =1i =1, 2, , I ; b =1, 2, , b i (3-14)
∑y
j =1
b i I J j ib =1i =1, 2, , I ; b =1, 2, , b i (3-15) ∑∑y
i =1b =1j ib ≤P m j =1, 2, , J ; m =1, 2, , M (3-16)
∑q
m =1
M M m =U (3-17) ∑q
m =1' m =L (3-18)
∑∑∑y
i =1b =1j =1
I b i K K
I I b i J j ib =U +L (3-19) k k k t =∑∑∑x ib (t ib -t k -tt ib ) (3-20)
i =1b =1k =1
j j j t =∑∑∑y ib (t ib -t j -tt ib ) (3-21) J
I
i =1b =1j =1I b i J
上述各公式表达的含义:
式(3-13)为目标函数,表示参与作业的所有集卡行驶路径及成本的最小; 式(3-14)表示每辆集卡每次只在唯一的岸桥下进行集装箱的装卸; 式(3-15)表示每辆集卡每次把集装箱运到唯一的堆场箱区;
式(3-16)表示堆场各箱区的集装箱容量不小于船舶需要装卸的集装箱数量; 式(3-17)表示各箱区进口集装箱的总量与船舶装卸集装箱数量一致; 式(3-18)表示各箱区出口集装箱的总量与船舶装卸集装箱数量一致; 式(3-19)表示装卸任务的完成;
式(3-20)表示集卡等待岸桥的总时间;
式(3-21)表示集卡等待龙门吊的总时间。
3.5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在面向“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下建立了港口集卡路径成本优化模型。首先阐述了面向“作业路”和面向“作业面”的集卡作业模式,并对这两种集卡作业模式的特点进行比较;接着论述了基于最短路径的集卡调度模型和基于最小等待时间的集卡调度模型,然后探讨了影响集卡作业效率的四个因素,即集卡的数量、需要装卸的集装箱总量、码头前沿和堆场的距离以及堆场各箱区的布局、岸桥及龙门吊数量以及作业效率,并分析了集卡运载集装箱过程中产生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惩罚成本;最后建立了港口集卡路径成本优化模型。
范文三:3路径损耗模型
ITU-R P.1238-7 建议议
(02/2012)用于议议率范议在划900 MHz到
100 GHz内内的室无议议通信系议
和无议局域的议播据网数
和议议方法
P 系列
无议议波议播
2ITU-R P.1238-7 建议议
前言
无议议通信部议的议议是保议星议议等所有无议议通信议议合理、平等、有效、议议地使用无议议议议~不受议率范议限制地议确
展究在此基议上通议建议议。研并
无议议通信部议的议议和政策议能由世界或域无议议通信大以及无议议通信全在究议的支持下履行。区会会研
知议议议政策;IPR,ITU-R的IPR政策述于ITU-R第1号决议的附件1中所引的《参ITU-T/ITU-R/ISO/IEC的通用议利政策》。议
利持有人用于提交议利明和议可明的表格可声声从http://www.itu.int/ITU-R/go/patents/en 议得~在此议也可议取
《ITU-T/ITU-R/ISO/IEC的通用议利政策议施指南》和ITU-R议利信息据议。数
ITU-R 系列建议议
;也可在议议议 http://www.itu.int/publ/R-REC/en,系列议议
BO议星议送
BR用于制作、存和播出的议制~议议议影档
BS广声播议议;音,
BT广播议议;议议,
F固定议议
M移议、无议议定位、议余和相议议星议议
P无议议波议播
RA射议天文
RS遥感系议
S议星固定议议
SA空议议用和象气
SF议星固定议议和固定议议系议议的议率共用和议议SM议议管理
SNG议星新议采集
TF议议信和议率议准议射号
V议议和相议议议
议明,议ITU-R建议议的英文版本根据ITU-R第1号决议议述的程序予以批准。
议子出版
2012年~日瓦内
议 议议议 国2012版议所有。未议议议议议面议可~不得以任何手段议制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国
ITU-R P.1238-7 建议议3
ITU-R P.1238-7建议议
用于议议率范议在划900 MHz到100 GHz内内的室无议议
通信系议和无议局域的议播据和议议方法网数
;ITU-R第211/3号议议,
(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2年)
范议
本建议议介议了在900 MHz 至100 GHz议率范议的室议播的指议原议~主要容如下,内内内
–路议耗模型~径
–议延议展模型~
–极化和天议议射议的效议~
–议射机和接收机议址的效议~
–建材修和家具的效议~装
–室物移议的效议。内体
–静议使用中的议议模型
国会议议议无议议通信全~
考议到
a)正在议议在室工作的议多短距;工作范议短于将内离1 km,的人通信议用~个b)正如议多议有议品和议议的究活议所表明的那议~无议局域;研网RLAN,和无议议用交议机
;WPBX,需求旺盛~很
c)希望议立无议局域议准~可无议和有议通信都兼容~网与
d)采用非常低功率的短距系议在移议和人议境下提供议议有议多议点~离个
e)在建筑物的议播特性和在同一域议多用议引起的干议议方面的知议~议系议的有效议议内区内两
是非常重要的~
f)用于系议初步议和干议算的通用;位置无议,模型和用于某些议致议的定型划估即与估
;或具地点,模型都是需要的~体
注意到
a)ITU-R P.1411建议议议议率范议在300 MHz到100 GHz的室外短距议波议播提供了指议~离并内条况参且议建议也议议作议同议存在室和室外议播件的那些情下的考文件。建议
1议工作于900 MHz到100 GHz之议的室无议议系议的议播特性议行议议~采用附件内估1中的
议料和方法。
4ITU-R P.1238-7 建议议
附件1
1引言
室无议议系议的议播议议在某些方面是室外系议有议的。室外系议中一议~根本目的是保内与区跟
议在所要求的域有效覆盖;或在点议点系议情下保议有可的议播路,和避免干议~包括区内况靠径
系议的干议以及其他系议的干议。然而~在室情下~覆盖的范议是由建筑物的何形明内内况几状
确将响地限定的~而且建筑物本身的各议界议议播有影。除了一建筑物的同一议上的议率要重议使
用外~议常议希望在同一建筑物的各议之议要议率共用。议议就增添了三议干议议议。最后~距离很短~特议是使用毫米波议率的议合~意味着无议议路附近议境的微小议化可能议议播特性有重大径会
的影。响
由于议些因素的议议性~若要着手室无议议系议的具议议~就需要知道特定位置的议议情内体划
况几状划估~如何形、材料、家具、议期的使用模型等。但是~议了议行系议初步议~必议议出覆盖议域所分布的移议站所需要的基站目以及要议其他议议的可能干议或系议之议的议在干区内数估与潜
议。议议些系议议的情而言~通常必议要有代表议议境中的议播特性的模型。同议~议了完成议算~划况
议模型不议议要求使用者提供议多议入信息。
本附件主要议明了在室无议议议境中遇到的议议议议的通用的、位置无议的模型和定性的建内与
议。如有可能~也议出位置有议的议用模型。在议多情下~基本模型可用的据受限于议率或与况数
议议议境。可以取得更多的据议~希望附件中的建议加以议充。同议~要根据使用议些模型议当数将
程中取得的议议改来善议些模型的精度。但是~本附件代表了目前可以使用的最佳建议。2室无议议系议中的议播议议和议内量的度量议准
室无议议信道的议播议议主要由下列因素所内造成,
–来内体体自房议的物;包括议和地板,的反射和物附近的衍射~–穿议议、地板和其他障碍物的议议议耗~
–高议情下能况个量的通道效议~特议是走廊中议效议更明议~–房议中人和物的议~包括在无议议议路的一体运两运端或端可能的议~
而引起的议播议议如下,
–路议耗径–不议有自由空议议耗~议有由于障碍物以及穿议建筑物材料议议引起的附加议耗~
并会减且由于通道效议~自由空议议耗可能小~
–路议耗议议和空议的议化~径随
–从径波的反射分量和衍射分量而引起的多效议~
–由于移议议端的机位置议化而引起的化随极失配。
ITU-R P.1238-7 建议议5
室无议通信议议可以由如下特性表内来征,
–高/中/低据数速率~
–每个区楼基站的覆盖;如房议、议、建筑物,~
–移议式/便携式/固定式~
–议议/非议议/准议议~
–网扑议拓;如点议点、点议多点、每一点议每一点,。
议于每一议议用议合~如议音通信、不同速率的据议议、议数确个像议送和议议议议等~定一信道的哪它很一议议播特性最适合于描述的议量是有用的。表1列出了典型议议最重要的特性。表1
典型议议和议播议议
议议特性有议的议播议议
无议局域网高数个个据速率、议或多房议、便携式、非议议、点议多路议耗径,议议和空议分布
点或每一点议每一点多议延径
有用模和无用模的强度之
比
无议议用交议机中等据数个速率、多房议~议议或多议~议议、移议~点议多路议耗径,议议和空议分布
点
室议内呼低据数速率、多议、非议议、移议、点议多点路议耗径,议议和空议分布室无议议议内高数个据速率、多房议~议议、移议式或便携式、点议点路议耗径,议议和空议分布
多议延径
3路议耗模型径
使用议一议议议耗模型议假议基站和便携议端位于同一建筑物。可以用位置通用的模型或位内
置议用的模型算室基站到移议站来估内/便携无议议议端的路议耗。径
3.1位置通用模型
本议所描述的模型可议议位置通用的模型~因议议些模型几径乎不需要有议路或位置的信息。室无议议路议耗可以用平内径径它两来几内径均路议耗和的相议的议影衰落议议者表征。议室路议耗模型议及了信号穿议多堵议和/或多议楼减楼板的衰。本议中所描述的模型议及了穿议多议板的议耗~以便考议议之议议如议率重议使用议议一些特性。下面议出的距功率议耗系包楼离数含议含的穿议议以及越议和穿议障碍物议议的议~议包括建筑物议一议可能遇到的其他议耗机理的议。位置议用模型份内份将会
有议议~明地议及由于确离每堵议引入的议耗~而不是在距模型中包含的议耗。
6ITU-R P.1238-7 建议议
基本模型有如下公式,
= 20 log f + N log d + L (n) – 28 dB(1)Ltotal1010f
其中,
N,距功率议耗系离数
f,议率;MHz,
d,基站和便携议端之议的距;其中离d, 1 m,
L,议楼穿透议耗因子;dB,f
n,;n ? 1,基站和便携议端之议的楼数板。
表2和3议出了一些典型。议是基于各议各议的议参数它量议果得到的。在本议末尾议出了附加的通用指议原议。
表2
用于室议议议耗议算的功率议耗系内数N
议率居民楼议公室商议楼900 MHz3320–
1.2-1.3 GHz3222–
1.8-2 GHz283022
2.4 GHz2830
3.5 GHz27
4 GHz2822–
5.2 GHz3130;公寓,–(2)28;议墅,
5.8 GHz24
(1)60 GHz2217–
(1)70 GHz22––(1)60 GHz和70 GHz的议是数内离假议在议一房议或空议的议议~不包括任何穿议议议议的议耗。距
大于100 m议~60 GHz附近的气体很它响离吸收已重要~可能影议率重议使用的距;议ITUR
P.676建议议,。
(2)公寓,供若干家庭使用的议议或议双况数离住所。一般情下~多房议隔议议水泥议。
议墅,供一家个双况离庭使用的议议或议住所。一般情下~房议隔议议木议议。
ITU-R P.1238-7 建议议7表3
用于室议议议耗议算的内穿透n议楼楼板议的板
穿透议耗因子L;dB,;n ? 1,f
议率居民楼议公室商议楼
900 MHz–9;1议,–
19;2议,
24;3议,
1.8-2 GHz4n15+4;n–1,6+3;n–1,
(1)2.4 GHz1410;公寓,
5;议墅,
3.5 GHz18;1议,
26;2议,
(1)5.2 GHz13;公寓,16;1议,–
(2)7;议墅,
5.8 GHz22;1议,
28;2议,
(1)用水泥议
(2)木议议
议居民楼没数楼况数有列出不同议议上的功率议耗系~可以使用议公室情下议出的议。
议议指出~穿议多议楼离个极号会找板议所议期的隔可能有一限议。信可能到其他的外部议议路径来径楼议接议路~议外部议议路的议议议议耗小于有穿议多议板的穿透议耗引入的议议耗。
当径不存在外部路议~在5.2 GHz议率上的议议议果表明~在正常入射角下~典型的议筋混凝土板楼和吊议的议天花板一起引入的平均附加议耗议20 dB~其议准差议1.5 dB。具使平灯均议耗增加到30 dB~其议准差议3 dB~楼板下的通议管道使平均议耗增加到36 dB~其议准差议5 dB。在如射议跟踪那议的位置议用的模型中~议议使用议些议~而不用L。f
室议影内衰落议议呈正议分布。表4议出了议准差议;dB,。
表4
用于室议议议耗议算的议影内衰落
议议的议准差;dB,
议率;GHz,居民楼议公室商议楼
1.8-281010
3.58
5.212––
8ITU-R P.1238-7 建议议
5.817
议然已议在各议各议的件下条将它做了议多有用的议议~但议做直接比议是困议的~而且议议告了一些议议议议的议议的议果~可以得到一几个般性的议议~特议是有议900-2000 MHz议议的议议。–具有议距;LoS,分量的路是以径离数自由空议议耗议主的~而且距功率议耗系议议20。–大型议放式房议的距功率议耗系议议离数20。议可能是由于在房议的大部分域都有区内强的议距议议分量。议例包括位于大型零商售运厂楼议、议议、议放式安排的工和议公中的那些房议。–走廊的路议耗径离数比自由空议议耗小~典型的距功率系议议18。具有议的直议形议道的议议议的路议耗也径径呈议走廊路议耗特征。
–在障碍物周议和穿议议的议播要引入相大的议耗。在将当会典型的议境下~可能使功率距离数系增加到40左右。议例包括封议式安排的议公楼个径的各房议之议的议议路。–议于议的无阻议路~可能出议第一径菲涅耳区离离的议折点。在议议折点的距上~距功率议耗系可能数会从20左右议化到40左右。
–议公室议境中~路议耗系议率增加而径数随并并清降低不议能议察到~或不容易解议楚;表2,。一方面~着议率的增加~通议随号障碍物;例如议、家具,的议耗增加了~而议射信议接收功率的影响另区比议小~一方面~在更高的议率议~第一菲涅耳被阻议得比议少~因而议耗比议低。议议的路议耗议些相径与反的机理有议。
3.2位置议用的模型
议了议路议耗或议估径启强~位置议用的模型也是有用的。已议可以用基于议一议射理议;UTD,和射议跟内个内构踪技议的用于室议强议议的多模型。要议算室议强~必议要有建筑物议的议尽与议料。议些模型把议议元素UTD的议磁理议求解方法议合起。议方法考议到了议议射射议和议来个个
反射射议~且可以并广推到多次反射或议射以及议射射议和反射射议的议合。反射射议和议射射议都考议议去以后~路议耗的议议径很精度得到大改善。
4议延议散模型
4.1多径
移议/便携式无议议议播信道议议、议率和空议位移而议化。使在议的情下~议射机和接随即静况即
收机的位置固定不议的情下~议信道也可能是议议议化的~因议况体体很运散射和反射都可能在议之中。议议“多径即径从”是根据如下事议引入的~无议议波通议反射、议射和散射等多议路议射机议送到接收机。每一议播路都有相议的议延~议延的议短路议径与径度成正比。;在一议定议境中议期的最大议延议议的很估从脉冲离粗略的议~可以完全房议的大小和无议议议播距d(m)所用的议议;ns,接近于3.3d.,议一事议得到。议些有议延的信中的来号个它每一都有相议的幅度~议形成了具有议议特性的议性议波器。
4.2脉冲响议
信道建模的目议~是提供在无议议议路和系议中要使用的无议议议播的仿真确数学达精表式~用于系议议用的建模。因议无议议信道是议性信道~完全可以由的议议它它脉冲响来描述。只要知道了脉冲响确响仿真议~就可以定无议议信道议任何议入的议。议是议路性能的基议。
ITU-R P.1238-7 建议议9
脉冲响它议一般表示议功率密度~表示议相议于第1个号数数可议议的信的议外议延的函。议一函常常议功率议延称曲议。它个的一例子如ITU-R P.1407建议议中议;1,所示~但是室信道的议延内议度要用议秒而不是毫秒来脉冲响几个参数表示。本建议议包含表征议曲议的的定议。
信道议接收机的位置议化而议化~也可能议议议化。所以~通常脉冲响随它随它个按一议波议范议的议脉冲响来减噪几个内确曲议的平均议度量和议道~以少音的效议~或者在波议范议求平均定空议平均议。重要的是要明地定指的是一议平确确哪怎均和议议行平均。所建议的平均程序是按以下方式形成一议议模型,议个脉冲响估每一议议;功率议延确曲议,议定在平均议延T前和后的议议;议ITU-D
R P.1407建议议,~在议些议议以外~功率密度相议于峰议功率密度不超议议定议;–10、–15、–20、–25、–30 dB,。议些议议的分布的中议和如需要90%的点就形成了模型。
4.3均方根议延议展
功率议延曲议常常用上面提到的一或多表个个参数来征。议些议议根据在参数达几个尺寸波议的域取平区内参数个个均的曲议议议算。;均方根议延议展有议是根据各议议曲议求出~并将得到的议果取平均议~但是一般其议果与从噪声平均后的曲议议算出的议果不相同。,排除议限或接受议准~如低于曲议峰议30 dB~议议得到的议延议展一起议表出。议延议展议一议限而定。与来随
议然广它并号泛议用均方根议延议展~但不议是议延曲议议的充分表征。在议延议展超议了符持议期的多议境下~相移议径决决控议制的比特差议率不是取于均方根议延议展~而是取于接收到的有用波无用波的功率与号确当径号比。议高符率系议议是特议明的~多分量中有一强的主议信议;Rician衰落,~使议低即号确符率系议~议一点也是正的。
然而~若可以假议一指数它衰议特性的曲议~足以表示均方根议延议展~而不是功率议延曲议。在议议情下~可以议重新近况将脉冲响似表示议如下形式,
–t/S:e对于0?t?tmaxh(t)=,0其他:(2)
其中,
S,均方根议延议散
t,最大议延max
t >> S.max
用均方根议延议散作议议模型的议出的主要议点~是可以用列表方参数式议议地表示议一模型。在三室议境件下~根据平个内条估参数均议延分布曲议算出的典型议延议散如表5所示。议些议数是根据用全向天议在1.9 GHz、3.7 GHz和5.2 GHz议率上的议量议果求得的。;在使用全向天议议~几没参数与从参乎有议些议率有议强依议系的议据。议于其他天议方向议~议议? 5中的议议。,表5中~B列代表议常出议的中议~A列代表也是议常出议的议低的议~但不是最低议~而数C列议代表偶议出议的极会况高的议延议。表中议出的议代表在每一议境下可能遇到的最大房议尺寸的情。表5
均方根议延议散参数
ABC议率议境(ns)(ns)(ns)
1.9 GHz2070150室内楼居民
1.9 GHz35100460室议内楼公
10ITU-R P.1238-7 建议议
1.9 GHz55150500室内楼商用
3.7 GHz152227室内楼居民
3.7 GHz303845室议内楼公
3.7 GHz105145170室内楼商用
5.2 GHz172330室内楼居民
5.2 GHz3860110室议内楼公
5.2 GHz135190205室内楼商用
在议定的建筑物~议延议展议内随离它随径向于天议之议距的增加而增加~因而路议耗的增加而增加。天议之议距离径并号将越议~路被阻议的可能性更大~且所接收的信完全由议多散射路径议成。
成正比~可由它公式;3,表来示。均方根议延议展S大致上议空议的面议与楼Fs
10 log S = 2.3 log(F) + 11.0(3)s
2式中F和S的议位分议议m和ns。s
议一公式是根据议建筑物议型如议几体公室、大议、走廊和育议等在2 GHz议议上的议量议果得出
2的。用于议量的最大议空议议楼1000 m。议议估差的中议议 ,1.6 ns~议准差议
24.3 ns。
当议延议散S用dB来表示议~S的议准差议在0.7到1.2 dB范议以。内
4.4议议模型
议议模型用议议中所用的方法议合了大仿真离广量议议的议果。例如~可以用散议议议非相议散射;WSSUS,信道模型议行。完成的一方法是在模型中来仿真仿真个只用一些N多径来径分量替代议议信道中可能存在的议多散射路。然后~议高斯议议议量议理各g(t)的议本~把从n不同角度到的未分达径来径解的多分量迭加起~议些多分量的议延近似于第n个径模多分量的议延议再由下式求出议脉冲响h(t),n。
N
h(t)=pg(t)δ(t–τ)?nnn
n=1(4)
式中p是接收到的第n个径个当议本的多分量的功率。像议议的议议模型议每一分量需要适的n
参数。
4.5位置议用模型
尽划确管在议出议的指议原议议议议模型是有用的~但定性;或位置议用的,模型议议议议系议的议议议有相大的当几确内研价议。有好议用于议播建模的定性技议可以使用。特议是议室议用议合~已议究了有限差分议域;FDTD,技议和何几学几学光技议。何光技议比FDTD议算效率更高。
在何几学两即光技议中有议基本的方法~映射法和射议投射法。映射法使用接收机相议于议境的所有反射面的映像。议算所有映像的议议物~然后议些从画映像射议。
ITU-R P.1238-7 建议议11
射议投射法涉及在议射天议周议的空议中均匀跟它达议射的议多射议。踪每一射议~直到到接收机议止或的它极与灵幅度下降到所有议定的限以下议止。映射法相比议~射议投射法的活性更好一些~因议衍射议和散射议可以议面与反射一起议理。而且~用射议分裂技议或议分法可以议省议算议议~同议保持议意的分辨率。射议投射法是可适用于大面议议议信道议的脉冲响技议~而映射法适用于点议点的议议。
确研定性模型一般议所究的议率上建筑材料的效议作了假议。;议? 7有议建筑材料的性能的议料,。位置议用模型议议考议议境的何特性、几脉冲响反射、议射和通议议壁的议议。在议定的点上的议可以用下式表示,
M,,M:,pnrnN1,,–jωτn,,Pe(t–)Γ×??δτ??nunvnh(t)=,,?,,r,,nu==11v::,,=1n(5)其中,
h(t),议脉冲响
N,入射射议的序号
M,第n射议反射的次数号rn
M,第n射议穿透的次数号pn
Г,第n射议第u次议壁反射的系数nu
P,第n射议第v次议壁穿透的系数nv
r,第n射议路议径度n
τ,第n射议的议延n
12ITU-R P.1238-7 建议议
用菲涅耳公式议算议和其他表面从将反射以及穿透议和其他表面的射议。所以~要求建筑材料的议介议常作议议入据。数数? 7中议出了议得的一些建筑材料的介议常议。数
正如公式;5,中所描述的那议~除了反射射议和穿透射议外~议议议考议衍射射议和散射射议~以便足议准地建立接收信模型。特议是在有确号内状况拐角的走廊和有其他议似议播议的情下。可以使用均衍匀射理议;UTD,议算议射射议。来
5极化和天议议射议的效议
在室议境中~议射机和接收机之议不议存在内径径直接路~而且也存在反射和衍射路。正如菲涅耳反射公式所表示的那议~建筑材料的反射特性取于化、入射决极角和材料的议介议常数径达决构。多分量的到角是分布式的~取于天议的射束议度、建筑物的议以及议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所以~化和天议有效议射议可能议重影室议播特性。极会响内
5.1议距案例
5.1.1极响化的影
5.1.1.1议延议展
普遍议议在议距;LoS,信道中~全与减极向天议相比~定向天议小了均方根议延议展~而且议化;CD,的均方根议延议展比议化;极LP,小。因此~在议议情下~定况极减向议化天议是小议延议展的有效手段。
与极即当极号化有议的主要机理可能是由于如下事议~议化信议以小于布议斯特角的入射角入射到反射表面议~被反射的议化信的极号会极号极左右旋方向议生反议。每次反射议议化信的化方向议生反议~意味着议议一次反射以后到的多分达径与极它量议距分量的化正交。议议~抵消了大部分的多干议。议一效议议率无议~议一点理议上径与并已议议到~且已由议率1.3到60 GHz范议的内室议播议议所议议。同议用于室和室外议境下。因议议在使用的所有建筑材料的布议内它内斯特角都大
o于45~在大多室议境下~不管数内内构径房议的部议和使用的材料如何~由议次反射引起的多干议;多分即径来量的主要源,被有效地抑
制。但是~可能有例外的议境件~如议条很径走廊那议的议境~此议大的入射角占多的主流地位。在移议议路上使用议化天议也极减少了均方根议延议展的议化。
5.1.1.2交叉极化议议比 (XPR)
交叉极号极极化信分量由反射和衍射议生。普遍议议正交化天议议的衰落相议特征具有低的相议系。用议一数运研极极衰落特征议了化分集技议和议有正交化天议的MIMO;多议多出,系议。使用化分集极很决技议是改善接收功率的一议方法~而且议技议的效果在大程度上取于XPR特征。此外~通议适当地使用MIMO系议中的交叉极化分量~可改善信道容量。因此~通议有效地使用无议系议中的交叉极化波的信息~可改善通信议量。
ITU-R P.1238-7 建议议13
各议议境中XPR中议和平均议的议量议果示于表6。
表6
XPR 议的议例
XPR议率议境天议议构议注(dB)(GHz)
案例1议公室未提供
6.39;中议,
案例2
6.55;平均议,
4.74;中议,
案例3
4.38;平均议,
5.2议量
8.36;中议,
案例1会议室
7.83;平均议,
6.68;中议,
案例2
6.33;平均议,
案例3未提供
案例1,议射和接收天议被置于高议障碍物的位置。
案例2,议射天议被置于高议障碍物的位置~而接收天议被置于与障碍物基本平行的位置。案例3,议射和接收天议均被置于与障碍物平行的位置。
5.1.2天议议射议的影响
由于多议播分径达量的到角呈分布式~所以~使用定向天议后~空议上议议掉了天议射束议度以外的那些分量~而可以小议延议展。用一全从减个个向议射天议和四不同议型的接收天议;全向、议射束、议准喇叭和窄射束天议,正议着议射天议~在60 GHz完成的室议播议内跟量和射束踪仿真议果表明~用窄射束天议议议议延分量的抑制更有效。表7议出了一天议方个与静向性议的均方根议延议展之议的依从数个内议系的议例。表中列出的据是在一空的议公室在60 GHz议由射议跟踪仿真得到的90%不被超议的均方根议延议展议。可能要指出的是均方根议延议展的减少可能不一定议是所希望的议果~因议可能意味着议议信的它号衰落议议范议增加~议是失去了固有的议率分集的议果。此外~可能议要指出~有些议议方案利用了多效议。径
14ITU-R P.1238-7 建议议
表7
天议方向性议与静均方根议延议展依次议系的议例
议射天议静议均方根议率房议尺寸议射天议射束议议议注议延议展;90%,(GHz)(m)(ns);度,
601713.5×7.8全向全向射议跟踪
6016空议公室
105
51
2213.0×8.6全向射议跟踪
6021空议公室无议耗
1010
56
5.2有遮议的路情径况
当径极与径况直接路受遮议议~化和天议方向性议延议展的议系可能比议距路情下要议议得多。有议遮议情下的议议议况很果少议。然而~在2.4 GHz得到的议议议果议我议的启径极示是在遮议路中化和天议方向性议延议展的议系议距路情下有大与与径况很径况差议。例如~在障碍路情下~议射用全向水平化天议而接收用定极极并向议化天议议~均方根议延议展最小~且最大议外议延也最少。5.3移议议端的指向
在便携无议议议境下~议播通常是以信的号反射和散射占主议地位的。通常能量由被议射的极极条极耦随化散射到正交的化中去。在议些件下~交叉化合增加了机指向便携式无议议议接收到足议议平的率。在概816 MHz上议行的交叉极耦耦当化合议量议果表明合度相高。6议射机和接收机安放位置的影响
议于议射机和接收机安放位置议室议播特性的影内响几没研乎有议行议议议和理议究。但是~通常可能建议基站议可能尽靠尽达径放得高~近房议的天花板~以可能到议距路的要求。在手持议端情下~用议议况将与运决端的位置自然使用者的议有议~而不取于系议议议的限制。但是~议非手持式议端而言~建议天议要足议高~以可能保议基站议于议距路件下。基站位置的议议也尽与径条与
系议议的各方面;如空议分集、分议等,有议大议系。构个区构很
ITU-R P.1238-7 建议议157建筑材料、议议和家具的影响
室议播特性受建筑材料的内从来响反射和通议建筑材料的议播的影。议些材料的反射特性和议议特性取于材料的议介议常。位置议用议播议议模型可能需要有议建筑材料的议介议常和建筑议决数数
构数的议料作议基本议入据。
表8中列出了典型的建筑材料的议介议常的据~议是在数数它1、57.5、70、78.5和95.9 GHz议率上议议议得的。议些介议常的议表明各议材料的介议常相数数数当互之议的差议相大。在60-100 GHz议率范议~除了地内板议化了10%以外~其他材料的介议常议率数与几没乎有议系。表8
*内构数部议材料的议介议常
1 GHz57.5 GHz70 GHz78.5 GHz95.9 GHz
7-j0.856.5-j0.436.2-j0.34混凝土––
2-j0.5议混凝土––––
3.91-j0.333.64-j0.373.16-j0.39地板––
;合成议脂,
2.25-j0.032.43-j0.042.37-j0.12.25-j0.06糊议议板–
1.2-j0.011.59-j0.011.56-j0.021.56-j0.04天花板–
;议物议议议议,
6.76-j0.096.76-j0.166.76-j0.176.76-j0.186.76-j0.19玻璃
1.2-j0.1玻璃议议––––
*玻数璃的议介议常由公式 (6a) - (6d) 议出。其他议由议量得出。
议算议率范议议0.9 GHz到100 GHz的玻数璃的议介议常η的议议公式如下,
2η=(n?jn)crci(6a)
其中
n=2.60cr(6b)
234?1.773+0.153x?0.027x?0.011x+0.014xn=10ci(6c)
x = logf, 0.9 GHz < f="">< 100="" ghz(6d)10="">
εr已议从数公布的议量议果中推议出了议算相议介议常;的议部,的议议公式及多建筑材料的议议很率议。相议介议常议率无议数与~而议议率的模型如下,
dσ=cf S/m(6e)
f 表示议位议GHz的议率。表9议出了相议介议常及常数数c和d 的议。
16ITU-R P.1238-7 建议议
表9
建筑材料的相议介议常和议议率的数参数
材料议议相议介议议议率议率范议
常数(GHz)
cd
5.310.03260.80951-100混凝土
3.750.0380.01-10议
2.940.01160.70761-100石膏板
1.990.00471.07180.001-100木议
6.270.00431.19250.1-100玻璃
1.500.00051.16341-100天花板
2.580.02170.78001-100硬议板
3.660.00441.351550-100地板
71100.01-100金属
表9列出的议率限议非极并硬性议定限议~而是议明用于推议模型的据的议率限议。数极
如果需要~可根据议议率和议率得出相议介议常的部,数虚
ε=17.98σ/fi(6f)
议磁波穿越议些材料议因议阻议耗而议生的衰减率A表示议,
σ=A1636εrdB/m
(6g)
用反射系和议议系可以议数数估数数反射特性和议议特性议行议。反射系和议议系的定议如下,
rtrtEEEENNPPR=R=T=T=NPNPiiiiEEEENPNP, , , (6h)
议里E代表议议的议振幅~而上议i、r和t分议表示入射的、反射的和议议的议议。下议N和P表示垂直于或平行于反射平面的议议分量。而反射平面是入射射议和反射射议都在的那平面。内个;议议1中表示的何议系。,入射议议和几反射议议是在反射表面上定议的~而议议的议议是在反射表面议面的那表面上定议的。个EE的考方参向和议播方向议是按议一次序形成本地右手正交坐议PN、
系。议定议入射议议、反射议议和议议议议的E的考方参向是相同的。N
反射系可以根据议介议常数数η按下式求出,
2ηcosθ??sinθR=(议议分量垂直于反射平面)N2cosθ+η?sinθ(7a)
ITU-R P.1238-7 建议议17
22()cosθ?η?sinθ/η(议议 分量平行于反射平面)R=P22()cosθ+η?sinθ/η(7b)
其中议是入射射议和反射射议的法议之议的议角~如议1所示。
特殊情下~入射议议议议化议~议况即当极从来号反射议议的接收信的振幅和相位的议化可以用议极数化的反射系R来表示~由下式议出,C
R+RNPR=(议化极)C2(7c)
议1
议算反射特性的何议系几
当没建筑材料的穿透议耗比议大~以至于有大的反射被反射回反射表面议~就可以用上列公式。若不是议议情~必议要考议在建筑材料部况内反射的效议。
当建筑材料用N议介议板来代表~第m议;m,1~2~…N,的厚度和议介议常分议用数d和m议表示议~议可由下式求出反射系和议播系,数数m
GB1100RRT=,=,=,=TNNPPAAFF0000 (8a)-(8d)式中A、B和G由下列议推公式议算,F0000、
δexp()m()()A=[]A1+Y+B1?Ymm+1m+1m+1m+12(9a)
()exp?δm()()B=[]A1?Y+B1+Ymm+1m+1m+1m+12(9b)
18ITU-R P.1238-7 建议议
()δexpm()()[]F=F1+W+G1?Wmm+1m+1m+1m+12(9c)
()exp?δmG=[]F1?W+G()()1+Wmm+1m+1m+1m+12(9d)
A=1,B=0,F=1,G=0N+1N+1N+1N+1 (10a)-(10d)
cosθηcosθηm+1m+1m+1mW,Y,==m+1m+1cosθηcosθηη=η=1mmmm+10N+1 (11a)-(11c)
ππ22k=ηk=k=mm0N+1δ=jkdcosθ,δ=0,mmmmoλλ , (12a)-(12d)其中,
λ,自由空议中的波议
θ,在第m议中的折射角m
θ,在空中到最后的平面议界的气右议的折射角N+1
议于只有议议的特殊情下~况公式;8,可以议化议如下形式,
1?exp(?j2δ)′R=R2′1?Rexp(?j2δ);反射系,数(13a)
2′(1?R)exp(?jδ)T=2′1?Rexp(?j2δ);议议系,数(13b)
其中,
π2d2δ=η?sinθλ(14)
′R且d议建筑材料的厚度。在公式;13a,和;13b,中~以R或R代入~取于入射议议决NP
的化。极
若沿一射议路的所有径确况反射平面都是相同的~如在二议定模型情中那议~按? 4.5中的定议~R和R可以用作反射系数议~而R和T可以用作穿透系数议。只有沿路的第一径次NPnuNPnu
反射~才可以将R用作议~因议通常议化波议极极反射以后就议议议议议化波。入射议议一般被分解议Cnu
垂直于或平行于反射面的分量~而R和T或R和T分议议用于每一分量来确定反射议议和议议议NNPP
议。
在毫米波议议~必议把油漆那议的表面议涂看作一议介议议。
在毫米波议议~地当糙毯板材料覆盖了表面粗的地议~来楼自地板和混凝土板那议板材料的议面反射就大大降低了。议覆盖了那议物品后~也可能窗窗帘造成议似的反射降低议象。所以可以议料~着议率提随将高~材料的特性效议更加重要。
除了基本建筑议外~家具和其他议施也议构会响内将著影室的议播特性。可以议些物品作议阻议物议理~来适用? 3中的路议耗模型。径
ITU-R P.1238-7 建议议19
附议1提供了一议算多议材料的个它反射特性和议议特性的方法~用ABCD矩议公式作议一个替代的议算方法。
8物在体响房议中移议的影
人和物在体内内随与数房议移议引起室议播特性议议议化。但是~可能要使用的据速率相比~议一议化速度是很它随来径慢的~所以可以把按议议上非议议的机议量议理。除了天议附近或直接路上有议多人的情以外~在议况响公室和其他地点以及建筑物周议的人的移议议议播特性的影可以忽略不议。
在议路的议端都固定不议的情下得到的议议议况很果表明衰落议繁;议议议果是非常不议定的,~它区内径号或者是由于在议定的议路周议的域多信的议议所造成的~或者是由于人议通议议议路而出议的议影效议所造成的。
在1.7 GHz上议行的议量议果表明~一人移议议入议距信的路中议~接收到的功率议平个号径会
下降6到8 dB~且并Nakagami-Rice分布的K议大大小。非议距议路情下~人议在天议附近减况
移议议信道有任何议没响著的影。
在手持议端的情下~使用者的议部和身附近议接收信议平有影。在况体号响900 MHz议率上~用偶极子天议议行的议量议果表明~与离体几个号当天议议身波议议的接收信议强相比议~握在议端的机身上议~接收信号减强度小4到7 dB~议着使用者的议部当握住议端议~接收信号强度下降1到2 dB。
当天议高度低于1 m左右议~例如在典型的上型议算机和桌便携式议算机议用议合下~人议移议到用议议端附近可能会径数很阻议议距路。议议议的据议用议合~衰落的深度和持议议议都是重要的。在室议内公室大议议境中在37 GHz上的议量议果表明~议常能议议到10到15 dB的衰落。在人议以机随的方式议议穿议议距路议~由于身径体数遮议引起的议些衰落的持议议议符合议正议分布~平均议和议准差与当衰落深度有议。在上述议量期议~衰落深度议10 dB议~平均持议议议议0.11秒~其议准差议0.47秒~当衰落深度议15 dB议~平均持议议议议0.05秒~其议准差议0.15秒。
在70 Hz议率上的议量议果已议表明~议议于衰落深度议10 dB、20 dB和30 dB议~由人体遮议引起的平均衰落持议议议分议议0.52秒、0.25秒和0.09秒。在议议议程中~议人的平估均步行速度议0.74 m/s~方向是机的~随体假议人议身的厚度议0.3 m。
议议议果表明~在议公室议境中由人议移议在1小议引起的身内体数遮议的平均出议次由下式得出,
N=260×Dp(15)
其中D;0.05?D?0.08,是房议中每平方米的人。所以~数每小议议的衰落持议议议由下式议PP
出,
T=T×Ns(16)
TS其中是衰落的平均持议议议。
在展议大议中的通道上每小议身体数遮议的出议次议180到280~而D是0.09到0.13。p
20ITU-R P.1238-7 建议议
在地下商议街中路议耗距的议系受人议身径与离体响径遮议所影。地下商议街中的路议耗由下式议出~公式中的在表参数8中议出。
L(x)=?10?α{}1.4?log(f)?log(x)+δ?x+C1010 dB(17)其中,
f,议率;MHz,
x,距;离m,。
非议距情下的在况参数5 GHz议议上得到议议。议距情下的可用于议率范议况参数2 GHz到20 GHz。距离x的范议议10 m到200 m。
地下商议街的议境是一个它玻梯型商议街~由直的走廊议成~有璃或混凝土议面。主走廊议6 m~高3 m~议190 m。典型的人体高度170 cm~肩议45 cm。在冷清清的议段;晨、商店议议议,
22和议客议议的议段;午餐议议或高峰议议,行人的密度分议议0.008人/m和0.1人/m左右。表10
在Yaesu地下商议街中典型的路议耗径数参数函的
LoSNLoS
αδCαδC-1-1(m)(dB)(m)(dB)
2.00-53.40-45商店议议议
2.00.065-53.40.065-45高峰议
9角度议展模型
9.1群议;Cluster,模型
在使用议列天议的议议系议的议播模型中~可采用一议合了议议分布个与角度分布的群议模型。群议由在有限议议和角度内达到接收机的散射波议成~如议2所示。本建议议第4议介议了议议延议特性。群议到达角议 的分布以室议境的考内参随角;可意议议,议基议~大致可以用一议相议于 [0, 2π)的 i
均匀来分布表示。
议 2
群议模型议
ITU-R P.1238-7 建议议21
2群议群议 3散射波散射波
群议 1(dB)群议 3群议 2
到达议平σ3到议议达
σ???Θ23??????群议 1Θ2群议 3(dB)???群议 2Θ???σ11???议列Tx
到达议平ΘΘΘφ0 1群议213散射波到达角Rx 议列参考角
: 群议到达角Θii
σ: 群议的内角度议展的议准偏差,iiP.1238-029.2第i个内达群议的到波的角度分布
某一群议的到波的内达概数角度分布的率密度函可表示如下,
:,??Θ1i,,()P??Θ=?exp?2ii,,σ2σi::i(18)
其中~对议以度表示的某一群议相议于考内参达达角的到波的到角~议议以度表示的角度议展i
的议准偏差。
室议境的内参数角度议展议表11。
表 11
室议境的内参数角度议展
LOSNLOS
中议;度,范议;度,中议;度,范议;度,
23.721.8-25.6––大议
14.83.93-28.854.054议公室
21.46.89-3625.54.27-46.8家庭
5514.762-37走廊
10静议使用中的议议模型
在室使用手机和内WLAN等无议议端议~议基本上都是议的。在议使用中~无议议它静静端本身不移议~但由于会确估障碍物如人的移议~无议议端周议的议境在议生议化。议精议议此议议境中的通信议量~我议提供了一议适用于室议件的信道模型~同议议出了接收到的议平议化的议率内静条它概密度函数(PDF)和自相议函数的议议特征。
22ITU-R P.1238-7 建议议
议室内NLoS和 LoS 议境的信道模型议行了议议。10.1定议
N,议于议中的人的运数量person
?w,议于议中的人的运当径量直(m)
v,人的移议速度(m/s)
P,议多的功率径m
S(x,y),移议域的布局区
f ,议移议议静端的最大议移T
r,移议议端的接收功率p
f,议率(Hz)
p(r,k),界定议议有K 因子的Nakagami-Rice分布的接收功率的率概数密度函(PDF)p
K,Nakagami-Rice分布界定的K因子
R(?t),接收议平的自相议函数
R(?t),接收议平的自相议系数N
P(f),功率议
P(f),用功率P(0)议其议行议一化的功率议。N
10.2系议模型
议3展示了议系议模型。考察的移议物体将只是人~第i个径人表示议一议直议议w (m)的桌
子~r(m)将与其移议议端;MT,分隔议。每一移议的人以个匀速v (m/s)的速度向介于0 和2π议的i
任意方向行走并在议议周议任意面议S(x,y)内数移议。移议的人的量议N 且一移议中的人个吸收他person所议议的议度等于其身议议w的路的一部分能径条从达量。多路议议一所有水平方向抵议点。议4和议
5分议展示了考察的矩形和议形的典型房议。
议 3
系议模型
议 4
矩形房议的布局
议 5
议形方议布局
移议的人移议的人
rBS
rmax直接路 径max
MTMT
ANLoS)没径有直接路;,) 有直接路;,径BLoSP.1238-05
ITU-R P.1238-7 建议议2310.2.1接收功率的率概数密度函
移议议端的接收功率r的PDF由Nakagami-Rice 分布议出~表示如下,p
()()()[]()()pr,K=K+1exp-K+1r-KI4K+1KrPP0P(19)
其中I(x)是第一议第0议序修正议塞议函数~而K 代表下述K 因子,0
NPwS?:,2personmShape,,KKxexex?()=()+()Directs,,2π::(20)
其中,
::,:,:,2222++++,,–log––log–yxxyxyxy,,,,,11111111::::,,,,,,:,:,2222+++++log–log–yxxyxyxy,,,,,,12212121,::::1,,,,,++()()xxyy:,:,,22222121+++++log–log–yxxyxyxy,,,,,,21121212,::::,,,=S,Shape,,:,:,2222,++++++loglogyxxyxyxy,,,,,,22222222::::::,
,
,
(适用于矩形房议),
,2,(适用于议形房议),rmax:(21)
此议e(x) 表示直接路的议包议而径e(x)表示在x位置的MT周议有移议目议的多路的议没径Directs
包议~它决静只取于周议的议议境~议的议不受议议它t的影。响P 代表议多功率。径S 是由房议形mShape状决数和面议定的常。
10.2.2接收信议平的号数自相议函
议有议差议t的接收议合信议平的号数自相议函R(?t) 表示如下,
24ITU-R P.1238-7 建议议
::,2e(x)e+(x),,Directs,NwS?:,2ft?personShapeT,,,,P+1–(vt?w)??,m,,,P2ππ,,m::,,,::,,R(t?)=,,,2,e(x)e+(x)::Directs:,NwS?:,:,,,2ft?2ft?211personShape,,TT,–1 –1,,,,,,P1––cossincos++,,,,m,,,,,,,P2πππft?πft?mTT,,,,::::::::,,,,,,,(vt?w?)?:
(22)
ITU-R P.1238-7 建议议25
其中,
fvw=?/T(23)
此议~f 由移议速度v 及移议人的身议议w 决静定且可被议议议移议议端的最大议移。T
10.2.3接收信的功率议号
作议议率函数的功率议P(f );议功率议定着议包议的议化,由决公式(22)中的自相议函数R(?t)的傅里叶议议议出~表示如下,
?–j2πf?τP(f)=R(?t) ed?t?–?(24)
可按以下公式近似议算功率议P(f );议功率议由功率P(0)议其议行议一化后得出,的议,N
P()()f=Pf/P(0)N
K(x)δ(f):,,,
:,,f:,–0.210.21T()()(1–0.78f)δ(f)+ 0.78fexp–5.3f/ff?,,TTT,,,2,::–0.87,,+0.02f×,T,,f:,–21.8T,0.0092fff>,,,,T,2:::::?–0.87K(x)=0.02fT
(25)
此议~议(f ) 代表狄拉克δ函数。
10.2.4议
建议将议w的议议议0.3 m~表示普通成年男性的议。体
10.2.5议例
如议w、v和N 分议议0.3 m、1 m/s和10~且议形方议的r 议议10 m~议用公式(19)议算的personmaxPDF p(r, K(x))~用公式(20)议算的自相议函数R(?t) 和用公式(25)议算的功率议P(f ) 分议示于议pNN6~议7和议8中。
议 6
议形房议接收议平的累议率概
议 7
议形房议中接收议平的自相议系数
议 8
议形方议中的功率议
26ITU-R P.1238-7 建议议
附件1
的附议1
用于议算有N个数介议议表示的建筑材料的反射系和
议议系的基于数ABCD矩议公式的替代方法
议了求出由N个介议议所表示的建筑材料的反射;R,和议议;T,系~下面基于数ABCD矩议公式议出了公式(8)-(14)的替代公式。议些公式是以ABCD矩议公式议基议的。假议建筑材料议两的域是区与自由空议。议注意~利用议一替代方法得到的议果? 7中议出的议果完全相同。
?B/ZCZNN=RN2A+B/Z+CZNN(26a)
?B/ZCZPP=?RP2A+B/Z+CZPP(26b)
2=TN2A+B/Z+CZNN(26c)
2=TP2A+B/Z+CZPP(26d)
式中A、B和C是下面议出的ABCD矩议的元素,
ABABABAB,,,,,,,,11mmNN=......,,,,,,,,CDCDCDCD,,11mmNN,,,,,,(27a)其中,
A=cos(βd),B=jZsin(βd)mmmmmmm (27b)(27c)
jsin(βd)mmC=,D=AmmmZm(27d)(27e)
η21/20β=kcos(θ)=k[1?(sinθ)]mmmm0ηm(27f)
2πk=,k=kη0m0mλ(27g)(27h)
ITU-R P.1238-7 建议议27
λ是自由空议波议~k是自由空议的波数~议和k是第m介议在公式;27b,到;27h,中~0mm议中的议介议常和波~数数议是在垂直于介议议平面方向上的议播常~而数d是第m个介议议的议mm度。
垂直于和平行于反射平面的议议的波阻抗Z和Z由下式表示,NP
Z=χ/cosθNmm(28a)
和
Z=χcosθPmm(28b)
其中χ是第m介议议的固有阻抗~由下式议出,m
120πχ=mηm(28c)
其中,
η=η=1θ=θ=θZ=Z0N+10N+10N+1~且。
范文四:盖洛普的S路径模型
先经营好人才,才能有效开发客户。
盖洛普的“S路径”模型
■ 文/周施恩
关键词:盖洛普公司“S路径”模型 提升领导力
5.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个人情况;
6.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发展;7.在工作中,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重视;
8.公司的使命/目标使我觉得我的工作重要;
9.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10.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
盖洛普Q12包括12个问题:1.我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 2.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
11.在过去的6个月内,工作单位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步;
12.过去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这12个问题涵盖了员工在职场上的关键需求,也隐含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经常听到有经理人这样抱怨下属:“推一下动一下”,“给一块钱的工资干一块钱的活儿,不愿多付出哪怕是一分钱的努力”,“稍不如意就闪电离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对于经理人来说,应该从提升自身领导力的角度做出一些改变。盖洛普公司的员工敬业度调查(Q12),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实用的路径。
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就是著名的“盖洛普Q12”。30多年来,盖洛普已经对全球112个国家的700多万名员工进行了测量,其跨文化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盖洛普Q12的内容解析
盖洛普Q12的工作原理
在著名的“S路径”模型(见图1)中,盖洛普公司将企业的经营过程分为经营事业和经营人才。其逻辑关系是:任何一家企业,只有首先经营好人才,即做好 “选、用、育、留”等工作,才能有效开发和保持忠诚的客户,并带来现实的和未来的利润增长。其中,通过对员工敬业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对现状予以改善,是确保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
为此,盖洛普开发了一套包括12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并通过对12个行业、24家公司的2500多个经营部门的测试,充分验证了问卷
材料与设备;
3.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的事;
4.在过去的7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
《企业管理》杂志 2013年第九期
工作时间延长、心理压力增大等,因此会受到部分下属或明或暗的抵制。而一旦形成了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员工们从致力于高质量工作的过程中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并养成了好的工作习惯,其成就感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10.为员工在工作中和工作之余的交往创造条件,形成互信、互助的人际氛围。在部门里建立互信、互助的氛围,主动为员工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既是团队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会使志同道合的员工
Alderfer)的ERG(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理论的精华(如图2所示)。
盖洛普咨询公司的研究结论是:员工只有获得了必备的工作条件,有机会因充分施展才华而取得成就,对公司氛围有很高的认同度,并且能够使自己的能力素质保值增值,他才能够在工作场所中找到快乐和情感归属,并积极投身于自己所专注的事业。
4.平均每周以不同方式表扬员工一次。使下属形成这样的认识:只要我努力工作、创造佳绩,上司就会看见。
5.主动并发动同事关心员工。下属对所在组织的归属感,也会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慢慢积累、发酵,并最终升华为领导者普遍希望看到的“主人翁精神”。
6.鼓励下属发展,为他们建立清晰的职业通道。指导员工人认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帮助他们分析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并鼓励他们去大胆尝试。
7.无论下属的意见正确与否,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重视下属的意见,其实就是重视下属本人——让他们觉得自己重要,对所在部门、公司都很有价值。
8.及时地向下属传达公司的使命和目标,以帮助下属分析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如何促进公司目标实现的。
9.以身作则,树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风气。经验表明,领导者最初对追求卓越的尝试会给下属带来诸多不便,如工作难度提高、
《企业管理》杂志 2013年第九期
成为要好朋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1.每隔一段时间,就主动和员工谈谈他们的进步。在繁琐、平淡的日常工作中,如果下属能够真正认识到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就无异于在黑夜漫长而孤独的旅行中突然看到了一点光明,其激励作用不言而喻。
12.为员工创造在工作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克雷顿?奥尔德弗提出的ERG理论,把“成长需求”放在了人类需求的最顶端。可以说,为下属创造学习和成长机会,既可以促使他们不断取得更好的业绩,也会因为确保了其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而降低了人才的流失率,进而使公司的平稳、快速发展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刘祯.员工敬业度的概念、前因及后果: 一个理论框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2(9).[2][美]柯特?科夫曼等.由此,踏上成功之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提升领导力的12个技巧
1.明确表达对下属的工作要求。根据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与员工协商制定明确、可衡量、能实现、与公司战略相关、有具体时间表的工作目标,使他们清楚地知道上级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2.确保工作所需的材料与设备。有了必备的材料和设备,员工就能朝着目标顺利前行,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等待上。
3.让下属每天都有机会做自己擅长的事。这样就可以使下属把工作当作满足自己兴趣、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53
范文五:路径模型操作图示
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模型
最近,我们完成了图形用户界面的结构方程模型(PLS路径分析模型)的分析功能。该功能吸取了国内外相关软件的优点,并尽量使得用户操作直观、简便。目前应该可以说达到了我们的设计目标,用起来应该比国外同类产品更为便利。将大量的结构模型定义功能以非常直观的画图形式来完成,亦即“所想即所得”!
DPS系统下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模型操作过程:
1、在DPS电子表格中编辑、选中待分析的数据。注意,数据块上面的一行,放入各个变量的名称,以便于直观地进行分析(图1)。
图1 PLS路径分析数据编辑格式
2、菜单方式下执行“多元分析->多因素分析->PLS路径分析模型”功能。这时系统显示PLS路径分析用户界面(图2)。 图2中左边是结构方程模型各个显变量和潜变量、及其路径关系设计区域。开始时左边一列是根据数据块上面相应的(显)变量名自动生成,并将各个变量的路径连线同时生成,便于后面的分析使用。
图2的用户界面右边是有关参数设置界面。
在图2左边路径设计区域,点击鼠标的右按钮,会弹出一个菜单。这时在鼠标当前位置,可增加相应的新的显变量(一般不需要,因为已经自动生成了)、新的隐变量和标注;此外还有各个变量之间的连线(直线、折线和曲线)等其它功能。
图2 PLS路径分析起始用户界面
例如,我们为模型增加一个潜变量,对应的显变量是“品牌总体形象”和“品牌特征显著度”,这时在适当位置按下鼠标右按钮,在弹出式样菜单中选中“新的潜变量”,即可在设计界面生成椭圆形的潜变量。用将鼠标放在潜变量的左上角或右下角红色小方框中,移动鼠标,调整潜变量椭圆的大小,使得椭圆盖住相应的显变量连线(图3)。 给潜变量标注名称,即双击椭圆,这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图3的右边)。在对话框中的Strings项目后面写入潜变量的名称。注意,这里也可对潜变量显示的其它特征特性进行修改。
图3 潜变量定义及其显示特性修改
这样将各个显变量和对应的潜变量依次连接,得到如图4左边所示的连接情形。但这时,他们之间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连接,只是各个显变量和潜变量对应关系的位置已定。建立连接,可点击鼠标有按钮,在弹出式菜单里面点击“路径连接”,这时系统会显示如图4 右边所示界面。这时,各个显变量和潜变量就连接在一起了。
图4 显变量和潜变量连接
然后,我们可对潜变量的大小式样进行调整,使之一致。然后移动潜变量到适当位置(移动时显变量和潜变量的连接不会分离)。再在各个潜变量之间加入连接线,连接线无需精确定位,只需要将两个潜变量的椭圆连接上即可(图5)。
连线有3种类型可供选择:一是常见的直线,二是折线,第三种是曲线。这样可以使得路径图布局美观,直接用于报告、文档中。如本例中有两条曲线路径。
图5 各个潜变量空间位置布局及连线设置
建立连接潜变量之间的连接,可点击鼠标有按钮,在弹出式菜单里面点击“路径连接”,这时系统会显示如图4 右边所示界面。这时,各个潜变量就连接在一起了(图6)。
图6 建立潜变量连接后的用户界面
图6中的路径线条,还需要加入路径方向。加入的方法是点击路径线,出现红色虚线框后,双击鼠标。系统出现类似图3右边的弹出式菜单。注意这里主要不同是菜单的第一、第二项是箭头1(Arrow1)和箭头2(Arrow2)两个属性。Arrow1是连线虚框中的红色小框一端箭头属性,Arrow2是连线虚框中的绿色小框一端箭头属性。将这两个属性为“True”时表示有箭头,为“False”时表示没有箭头。 通过对潜变量直接路径连线属性设置,得到路径图如图7。
图7 完整的路径图结构
将路径图结构确定下来后,可以点击右上部的保存按钮,将路径图保存下来,以便下次有相同路径结构的情形时使用。
执行计算:在界面右边,设置相关参数(一般用系统提供的缺省值即可),点击“计算”按钮,即可得到计算结果如图8.
图8 路径图及计算结果的数值标注
图8中各个路径上的数字,即计算结果。这些数字的位置,可以用鼠标移动、微调。
点击右下角的“确定” 按钮之后,系统将继续执行Bootstrap抽样或Jackknife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并返回DPS的主界面。该例的数值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