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272
心理科学P8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5):t272—1275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刘艳邹泓“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自我建构理论是自我图式理论的一个分支.致力于从十体看待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个体自我表征的构成。本文州麒r该领域从“独市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到“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脉络,较为详细地介绍r这两种理咆的基本观点以皿不『刊研究者围绕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问关系所进行的争论。最后.率文从个棒自我表征系统的结构、关系自我与集体自我的内{睡以及三重自我建构之问关系的角度提出了肝续研究的方向。关键词:自我建构独立型自狂建构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自我关系自我
肇体自我
1
自我建构的内涵与提出背景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无以计数的纷繁信息涌向我们的
种认识会弓{发一系列心理过程或外部行为,妇“自我实现”,“自我认识”,“袁达个人需要,行使个人权利,展现个人能力”,“发展个人独特潜能”等等。由于这种自我认知的一个核心要点是,每一个人都是自主、独立的个体,Markus将这种自我认知,或者说自我图式命名为“独立型自我建构”。
感官,但我们总能准确地将有限的心理资源赋予最值得关注的核心信息,并以自动化的方式组织和处理它们。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图式”的概念。在所有存储于记忆系统的图式中,最为重要,也是与个人的人格、行为方式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我们关于“自我”的图式。由此,人格心理学
家H.R
Markus提出了对人格研究颇具影响力的“自我图式
理论”.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然而,随着跨文化研究的不断积累,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不同文化中个体的自我图式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具体说来,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与他人相分离的独立实体;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周围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Markus将个体这种从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自我的认知结构,称为“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J。因此,直我建构实际可看作是自我图式的一种具体形式。
F¨end
围1独立型自袭建构示意图
图l对Mark吣的原罔(可见于参考文献1)进行了修改。原图E
的太圆与小圆为耜切或相离的关系.没有发生交{亡。此处狠据对
Markus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将大圆与小圆改为丰}I交的盖系。
2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
2
1
独立型自我建构的基本内涵可用图1表示。图中的大圆代表白我,小圆代表特定的他人,X代表个体对自我或他人各个方面的表征。由于社会交往的存在,代表自我的大圆和代表他人的小圆有时会发生交汇,交汇之处的x代表着某种自我一他人联结(如:在我的导师面前,我总是很有礼貌);而那些在代表白我的大圆之内,但在大圆和小圆重合部分之外的x(在围中用赶体表示)则代表个人的愿望、喜好、态度、能力等等(如:我是个很有创造性的人)。对于具有独立型自
Markus的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同文化中,人们在看待自我
与他人的关系上,有着根本不同的视角:西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东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联系。Markus由此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我建构类型: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的独立型自我建构(indepeadentseIf_eonstruaD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的依存型自我建构(interdependent
2.1
self
construal)【“。
我建构的个体,正是这些个人内部特征在行为调控中发挥着
最主要的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在个体的记忆系统中得到了最深度加工的一部分。
2
1
1独立型自我建构
西方文化强调每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意义。当一个
人的目标是成为不依赖于他人,且是不同于他人的“我”时,他会如何认知自己,认知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Markus引用研究者Geertz的论述说,个体会将自我看作是“一个有边界的、独特的、基本趋于稳定的动机和认知系统,一个能够将个人的意识、情绪、判断和行为统合为一个独特有机体系的动力中心。这一有机体系不仅对立于其他个体的相应体系,也对立于个体所在的社会和自然背景。”
Markus认为,个体对自我以及自我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这
2依存型自我建构
东方文化相信人际关系的价值,它要求人与人之间保持
相互的联系与依赖。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主要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与身份为基础。Markus将这种自我建构娄型标定为依存型自我建
构,其基本内涵可用图2表示。对于具有依存型自我建构的
个体,最为重要的是代表自我的大圆和代表他人的小圆交汇之处的x,即发生于社会交往之中的自我一他人联结(在图
t本研究是教育都人文社会科学壶点研究基地重大项El(05JJDXLX001)的部分_[怍。一4通讯作者:郜泓.女。FmaIi:htmgz@lmuedu蛐
万方数据
刘艳等: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173
中用粗体表示)F
图2依存型自我建构示意图
依存型自我最基本的目标是维持人际联系。显然,这一目标能否宴现以及如何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境,尤其是该情境中的互动对象。所以,他人或周围环境对于依存型自我来说,并不只是比较参照的标准,而是积极参与自我定义过程的一个重要元素。依存型自我当然也包含有许多关于个体内部特征的表征。但是,这些特征被看作是具有情境特定性的。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为了维持人际联系.个体表征的表达需要被压抻或控制。
22
Brewer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
Markus的理论带给人格心理学的一个新视角是,人际关
系和团体归属并不仅仅意味着自我和他人之问的联系或联盟,它们同时也是个体自我定义的一部分,反映着个体与个体之间自我建构的基本差异。但是,研究者Brewer对Markus的理论提出了两点疑伺【“。首先,Markus理论关注的焦点是自我建构的文化差异。但是,区分和同化同为人类个体的基本需求,个人取向的和人际关系取向的自我建构是同时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它们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第二,人际关系取向的自我建构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划分,即是从特定的亲密关系,还是从自我和团体之间的关系定义自我。由此,Brewer提出了他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建构包古有三个组成部分旧’¨:第一,个体自我(individual,self),指从自身独特性,从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来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能够将个体自身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的特征组合相联系;通过人际间的比较获得;与保护个体自身利益的动机相联系;第二,关系自我(relationalself),指从自己与亲密他人的双向关系中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涉及与重要他人关系的部分相联系;通过人际反馈过程获得;与保护重要他人的利益、维护与重要他人之间关系的动机相联系;第三,集体自我(∞ucctire雅1f),指从团体成员身份来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涉及自己与团体之闻关系的部分相联系;通过将自我归属于某个群体,并将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较的过程获得;与保护和提高团体利益的动机相联系。
2
3对两种自我建构理论的比较
Brewer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是对idarkus的独立型和依
存型自我建构理论的改进与发展,而延续Markus思路的研究者也对其原有理论进行了修订,即将依存型自我建构进一步区分为两类:团体倾向的依存型自我建构(group—oriente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和关系倾向的依存型自我建构
(relational—orientedinterdependentself—eonstrual)o“。
可以看到,修订后的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和三重自我建构理论都认同个体将从三个方面定义自我、理解自我的观点,只是所用术语不同。不过,从总体上看,_三重自我建构理论更为强调每一个人的自我建构都包含这三个方面
万
方数据的观点,而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倾向于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自我建构标定为某种类型。
此外,如上所述,以上两种理论都将不同类型的自我建构看作是人稳固的内部心理表征.但在后期的许多研究中.研究者们电经常通过实验操作,激活个体不同水平的自我建构。因此,从稳定性角度来看,自我建构可以区分为情境性的和特质性的两大类。
2
4三重自我建构的实证支持
三重自我建构的实证支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认
知实验,证明在个体的记忆系统中,有关自我的表征与有关亲密他人、团体的表征是存在重舍的;二是通过对自我建构测量问卷的因素分析,验证自我建构三因素结构的假设。2.4.1来自Aron的认知实验的支持
第一类研究以Arola所进行的一系列认知实验为代表。一项研究中“J.被试首先被要求在不同的特质组上分别对自己、一位亲密他人和一个新闻人物进行评定,完成评定后,给被试呈现这些特质,并让被试回答他曾经对谁的该种特质进行过评定。研究结果是,在那些对自己进行了评定的特质上,如果被试的回忆产生了错误,他们更多地是记忆成曾对亲密他人进行了评定。另一项研究中,Aron“给已婚的被试呈现一系列代表人格特征的形容词,让被试评定这些特征是吾符合自己或是自己的配偶。之后,给被试依次显示这些形容词,让他们尽可能迅速地回忆他们在此前是如何反应的。结果显示,在那些对自己和对配偶的评价不一致的人格特点上,被试的反应时最长,记忆产生错误的概率也更大。研究者的解释是,由于个体会将亲密他人的人格特点纳入自我体系之中,自我和亲密他人的差异实际就是自我的两个部分之间的不一致,因此会对记忆的提取产生干扰。
从这样的一些研究结果出发,Aron提出了他的“自我扩展模型””“』。这一观点的主要内容是,自我扩展(self—expansion)是^的一种基本需要,即个体会自发地寻求和维持与他人的亲密关系,通过将亲密关系中另一方的自我纳人自己的自我体系而实现自身的丰富与扩展。后续研究发现.这种扩展也存在于个体和团体之间[”。
24
2来自对测量问卷结构分析的支持
Singdis【B’于1994年编制了24个项目的《独立型/依存
型自我建构量表》,构想维度为两个: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两因素模型对数据的拟台程度优于单因素模型。但是(Jraeel91在多种族样本中施测该量表发现,该量表可以抽取出特征根太于1的因素3个。抽取出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因素分别包含SingeIla构想的测量独立型和依存型自我建构的项目;第三个因素则测量独立型和依存型的项目都有。由于第三个因素的项目都与对待团体的态度有关,Grace将该因索命名为力量/等级维度(uowcr/hierarchy)。Grace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依存型自我建构包古着两种不同的建构倾向。
3三重自我建构的相互关系
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基本思想为众多人格、社会性领域的研究者们所接纳,但在这三重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却存在广泛争议[310?1“。争 ̄义主要围绕下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展开:
3
1
哪一种自我是根本动力因素?
214
引对第一叶、问题,有三方观点;个体自我是八的根小动力因素:集体自我是人的根本动力因素;情境央定当前的根本动力因素。
持第一种观点的研究者指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自然选择是在个俸间而不是群体间进行“。这一观点的实证支持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比对群体的评价更为积极u“;第二,在面临威胁个体利益的信息时.与在面临威胁群体利益的信息时相比较,个体感受到更大程度的伤害。如Gaermer【to]的研究中,将被试分为两组进行测验。告诉一组被试他们的成绩将代表个^.告诉另一组被试他们代表的是他们所在大学的一般学生,不计个人成绩。测验完成后.两组被试都得到成绩不理想的反馈。研究结果显示,以个人身份参加测验的被试得到消极反馈后情绪更消极,而且对宜己和大学一般学生的相彳矬性给予了更高的评估。
主张集体自我是人的根本动力因素的研究者也从进化论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支持。他们指出,自然选择不仅在个体问进行,也在群体间进行。由以群体利益为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其竞争力将远胜于那些由以个人利益为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从个体生存的角度而言,个体只有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71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1。从实证研究方面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为该种观点提供支持的研究同样来自于上文介绍的两类支持个体宜我基础地位的研究。例如,Btef肘一13在一项研究中请女生联谊会的会员就一些积板和消极特征对自己和群体的一般睛况做出评判。结果发现,在积极特征上,会员们对自己和群体情况做出了同等程度的评判;但是在消极特征上,会员们对自身情况赋予了更高的分值。Hirt[“1等研究者比较了球迷们在“下两种情况中的情绪状况:自己支持的篮球队在比赛中失利;自己在一项测验中获得了糟糕的分数。结果发现球迷在前一种情况下情绪更为低落。此外,持该方观点的研究者还指出,大量关于A际关系和自尊、幸福感之间正向关系的研究发现也是集体自我的基础地位的反映““。
另有一些研究支持了情境决定当前根本动力因素的观点。如,在存在群体间比较的情境中,人们更多会以集体自我定义自己;在不存在群体问比较的情况下,人们多以个体自我定义自己[t61。此外,当群体比较小H…,或者当团体成员身份能够给个人带来利益时【1引,人们更多地以集体自我定义
自己。
Gaermer…1曾对这一领域内十几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该项研究支持了个体自我的核心地位。Gaertner由此提出,个体自我应该是一个人的“心理总部”(psychological
home
base),它是一个稳定而坚实的系统,但能对千变万化的
情境刺激做出灵活的应对。
3
2三种自我是相互联系的、对立的还是独立的?
这也是一个三方观点并存的问题。前文介绍了研究者
们围绕哪一种自我是^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行的讨论,虽然投有直接的说明,但不难看到隐含在这些争论背后的是个体自我与集体自我的对立。
社会认同理论看到了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他们指出,从个体发生学的角度看,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是后于集体自我发展起来的,它们不能在没有集体自我的情况下形成;但是集体自我的形成却不依赖于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尽管个体自我和戈系自我也能在菲常有跟的程度上促进羹体自我
万
方数据的发展”。不过陔理论未能对返一论述进行实证俭验。研究者Kashinla的研究则报告r三重自我建构之间存在非常
显著的正相关““。
然而Singelis”的研究显示.独立型自我和依存型自我是两个相互独立、相关不显著的维度,此外,进有一些研究电为三重自我建构之间的相对独立胜提供了支持。如Trafimow口“的研究发现,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在人的记忆中是两个独立的体系;Brewer“和Marx”“等人的研究部证明,不同的情境性自我建构可分别通过不同的实验操作激活。
4评价与展望
第一,个体自我表征系统的结构仍需进一步探讨或验证。如前所述.研究者们是先从理论分析出发,提出了关于自我表征系统结梅的设想,然后以实证研究为这一设想的合理性提供r支持。但是,从这一发展过程来看,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只能说明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是自我表征系统中三个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而这三个组成部分是否涵盖了个体自我表征的全部内容,现有研究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后续研究可以从访谈或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工作起步,对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做进一步的验证或发展。
第二,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内涵不够明确。虽然从理沱上Bte.wer等研究者对三重自我表征的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阐述,但将这些理论定义应用于实证研究,将它们转化为操作定义时,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界定仍然不够清晰,造成不同研究之问的不一致性。从关系自我来说,一些研究者将亲子关系、恋爱关系、友谊关系以及大家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都看作“亲密双向关系,q8,20,231,但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友谊关系或大家庭的成员之问的关系不应包括在内,因而不能成为关系自我的背景”“。集体自我的操作定义则更为多样。研究者们赋予了“团体”从性别群体、种族群体、宗教群体到同伴群体、工作团队、家庭等等各不相同的内容。但是不难推测,即便是对于同一个人,以这些不同“团体”为背景的集体自我是存在巨大差异的。Li等人的跨文化研究也表明,对于不同关系背景的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各组别被试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方向宅“。操作定义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研究之间的结论很难进行比较和概括。因此,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有待于对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内涵做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思考。
第三,探讨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研究思路有待拓宽。现有以实证手段探讨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由问卷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这三者间的简单相关;第二类是通过实验法,向个体的刺激,比较个体在这些情境下的反应。第一类研究回答的实际是一个人定义自我的角度是否可以多元化的问题。第的虽重要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证实我们能够从多个方面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爱探讨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自己时,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建构倾向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也不应该只是从面临短暂的威胁刺激时个人的反应进行衡量,从它对个人的稳定发展结果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评判应该更具说服力。后续研究臆拓竟现有的
施加分别涉及个体自我、关系自我或集体自我的具有威胁性二类研究是在肯定个人可从多个角度定义自我的前提下.比较遗三者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是否等同。但是自我建构研究
刘匏等:r|哉建}q胖沱的发艟。?坪价275
这两种思路,尝试将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探卜r与对它们功能的探讨结合起来,以期得到更为丰富的发现。
13BiernalM,VPMl”rr.(ireenM
and
I一&ht,iⅢ…、|『一¨…typing
71(6):1194
G
A
Costs
and
JournalofPersr,nality
1209
SocialPsychology.1996
5参考文献
l
14HlrIER.Zilhnan
in
D.ErickMmbenefitsof
MarkusHR.KitayamaS
Cultureandthe
self:implicationslor
allegiance:changes
victory
versus
lan’sself—ascribedpelenciesafterand
t…
cognition,emotion,andmotivation98(2):224—253
2
Breweridentity
PsychologicalReview。1991.
defeat
JournalofPersonality
738RF
Social
Psyci/ology,
1992,63(5):724
W
M
B.Gardner
Who
isthis“we”?Levels
of础ective
15
T1ceDIn=C
M,Baunleister
Theprimacy
of
theinterpersonalsdf
andsd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
16
Sedikides&M
B
Brewer(Eds)1ndividualself,rclational
gy
3
Psychology,1996.71(1):83—93SedikidcsC,BrewerMBIndividualsalf,relatlonalsell,and
collectiveself:partners,opponents,orstrangers?in:C
self.collectiveselfPhiladelphia:Psychoh
D,et
Pros,200l:71—88
Comparlsion.eonstruals
GuimoadS,ChatartjA,Martinotself
al妇1d
in
Sedikidcs
stereotyping.andgenderdifferences
of
self
&MBBrewer.(Eds).Individualaelf,relationalsel/,mllectivedf
4
journal242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2006,90(2):221
Philadalphga:PsychologyPress,2001:l一4
E,Bacon
P
CmmS
L,Morris
ML.Therelmional—Journal
of
17SimonB,HmniltollDL
in
Self—stereotyping
size
andsocialcontext:the
stilltls
interdependent
self—rconstrual
and
ralationshipe
effectsofralative
group
and
in
group
Journaluf
7ll
PsychologyandSocial5
Psychology.2000,78(4):791—808
T
PersonalityandSocial
Self:In:C
18
Psychology,1994,66(4):699
Unique
of
Am
A.McLaughlin—Volpe
to
IncludingOthers
group
inthe
SimonB,PaataleoG.MummendeyAinlerchangeahle
group
individual
or
extensions
own
andpexmcr’5
memberships
Sedikides&MBBrewer(Ed5).]ndlvidualself.ralationedself.collectivesdf
6
differeilce¥v_ersus
Philadelphia:Psychology
Press.200189—108
studiesof
19
Ⅻu8
similarities…n
self
mid
memher?The
accentuation
intragroup
indicator
oftheindividudseIf
and
thecoll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erial
AmnA.ParisM.AronEN.咖foginlove:prospective
salf—coaecptchange
1995,69(6):1102—1112
Psychalogy.1995.69(1):106一119HoggM
A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Social
identity
the肿vereigntyofthe
group:aBrewer
I碍ychologyof
Dart
Belonging
In:CSedikides&M
self
B
7Smithlime
E.Henry
S.Anin—groupbeesPersonality
and
oftheself:response
(Eds)Individua】捌lf.ralalionaIself.collectivePsychology20
Pre船.2001:
E
143
E
A
Philadetphia:
evidence
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6,22
/6/:635—6428
SingelisT
KasjhimaES,HardieA.HardieThe
developmentand
MThemeasureⅢentofindependentandinterdependent
validationoftherdational.individual.andcollectiveself—aspects
self—constrtmls
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4,
21
(RIC)scale
Trafimow
AsianJournalofSocial
H
Psychology.2000.3:19—48
S
20(5):580—591
9
Grace
D.啊andis
C.Golo
G
Some
tests
ofthe
SL.CraraerKL.Thedusive
nature
ofself—me21stlrement:statements
668
te豇s
I'he
distinctionbetweenthe
privale
selfandthecollectiveself
JoumaI
theself—cotmtrualscalevenustheJournalofSocial10
Gaertner
tty
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1,60(5):649—65522
Psychology.2003.143(5):649
In
MarxDM.StapeI
D
A.Muller
D
We
cando
it:theinterplayof
Jouma[of
446
L.SedikidesC.GraetzK
prirtmcy
searchofself—definition:
construalorientation
andsocialparionsunderthreatPsychology,2005,88(3):432
G.et
motivational
oftheindividualself,motivationalprimacyof
23
PersonalityandSocial
thecollectiveself,or∞ntextualprimacy?JournalofPersonalityand
I,{HZ.ZhangZ,BhattConstrual:China
asa
aI
RethinkingCultureandSdf~Genetic.Soc川.andGelseral
MiddleLand
socl出Psychology,1999,76(1):5—18
11
Gaermer
L,SedikidesC,VersaJ
L,eta1.The“l”,the“we-,and
in
the‘‘whea”:aineta—analysisofmotivationalprimacydefinition
JournalofPersonality
mad
self—
24
PsychologyMonographs.2004,130(4).277—306
GardnerWL,Gahr|clSWhyouandIare“we”.you
threatening:theJoumalof
role
a北ilot
SocialPsychology,2002,83
ofself
expansion
insocial
pari.帅n
(3):574—591
12
personalityand鼢cialpsychology,2002.82:239—251
LindemmaM
lngroupbias,self
enhancementand
group
identification.EuropeanJournalofSocial337—355
Psychology,1997.27:
AReviewofSeif-construalTheories
Li“Ydn.Zb“Hong
(SelxmlofPsychology,BeijiogNormalUniversity,Beijiog,100875)
Abstract
Self.construaltheoriesproposed
to
in
theearly
1990’s
arca
branchoftheself—schema
construe
theory
Theaimofself-construa[
one
theoriesis
others
explorethe
structure
of
self-representarionsintheperspectiveofhowpeopletherelationshipbetween
selfand
This
reviewsthedevdopraentalhistoryofself—construaltheories,statesthebaselpoiontsofthetwomajortheoriesia
on
detaikanddiscussesthedebate
research.Key
the
relationship
amongtt=eeself-representations
andfinally,suggests
directionsforfuture
words:self-eonstrual,independentself—cottstrual,interdependentself—eonstrual,individualself,relationalseIf_coLlectiveself
万方数据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艳, 邹泓, Liu Yan, Zou Hong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30(5)3次
参考文献(24条)
1.Markus H R.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1991(02)
2.Brewer M B.Gardner W 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1996(01)
3.Sedikides C.Brewer M B Individual self,relational self,and collective self:partners,opponents,orstrangers? 2001
4.Cross S E.Bacon P L.Morris M L The relational-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relationships2000(04)
5.Aron A.McLaughlin-Volpe T Including Others in the Self:extensions to own and partner's groupmemberships 2001
6.Aron A.Paris M.Aron E N Falling in love:prospective studies of self-concept change 1995(06)7.Smith E.Henry S An in-group becomes part of the self:response time evidence 1996(06)8.Singelis T M 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1994(05)9.Grace S L.Cramer K L The elusive nature of self-measurement:the self-construal scale versus thetwenty statements tests 2003(05)
10.Gaertner L.Sedikides C.Graetz K In search of self-definition:motivational primacy of theindividual self,motivational primacy of the collective self,or contextual primacy? 1999(01)11.Gaertner L.Sedikides C.Vevea J L The"I",the "we",and the "when":a meta-analysis of motivationalprimacy in self-definition 2002(03)
12.Lindeman M Ingroup bias,self-enhancement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199713.Biernat M.Vescio T.Green M L Selective self-stereotyping 1996(06)
14.Hirt E R.Zillman D.Erickson G A Costs and benefits of allegiance:changes in fan's self-ascribedcompetencies after team victory versus defeat 1992(05)
15.Tice D M.Baumeister R F The primacy of the interpersonal self 2001
16.Guimond S.Chatard A.Martinot D Social Comparision,self-stereotyping,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self-construals 2006(02)
17.Simon B.Hamilton D L Self-stereotyping and social context:the effects of relative in-group sizeand in group status 1994(04)
18.Simon B.Pantaleo G.Mummendey A Unique individual or interchangeable group member? The
accentuation of intragroup differences versus similaritie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individual selfversus the collective self 1995(01)
19.Hogg M A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sovereignty of the group:a psychology of Belonging 2001
20.Kashima E S.Hardie E A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relational,individual,and collectiveself-aspects (RIC) scale 2000
21.Trafimow D.Triandis H C.Goto S G Some tests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rivate self and thecollective self 1991(05)
22.Marx D M.Stapel D A.Muller D We can do it:the interplay of construal orientation and socialcomparions under threat 2005(03)
23.Li H Z.Zhang Z.Bhatt G Rethinking Culture and Self-Construal:China as a Middle Land 2004(04)24.Gardner W L.Gabriel S When you and I are "we",you are not threatening:the role of self-expansionin social comparison 2002
引证文献(1条)
1.王裕豪.袁庆华.徐琴美 自我建构量表(SCS)中文版的初步试用[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lkx200705068.aspx授权使用:燕山大学(ysdx),授权号:91ee2bb7-e48a-4175-a5e0-9e6501493eee
下载时间:2011年1月8日
范文二: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1272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Science 2007,30(5):1272-1275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刘 艳 邹 泓XX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X
摘 要 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自我建构理论是自我图式理论的一个分支,致力于从个体看待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个体自我表征的构成。本文回顾了该领域从/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0到/三重自我建构理论0的发展脉络,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不同研究者围绕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所进行的争论。最后,本文从个体自我表征系统的结构、关系自我与集体自我的内涵以及三重自我建构之间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关键词:自我建构 独立型自我建构 依存型自我建构 个体自我 关系自我 集体自我
1 自我建构的内涵与提出背景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无以计数的纷繁信息涌向我们的感官,但我们总能准确地将有限的心理资源赋予最值得关注的核心信息,并以自动化的方式组织和处理它们。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图式0的概念。在所有存储于记忆系统的图式中,最为重要,也是与个人的人格、行为方式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我们关于/自我0的图式。由此,人格心理学家H.R.Markus提出了对人格研究颇具影响力的/自我图式理论0,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然而,随着跨文化研究的不断积累,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不同文化中个体的自我图式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具体说来,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与他人相分离的独立实体;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周围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Markus将个体这种从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来理
[1]
解自我的认知结构,称为/自我建构0(self-construal)。因此,自我建构实际可看作是自我图式的一种具体形式。
种认识会引发一系列心理过程或外部行为,如/自我实现0,/自我认识0,/表达个人需要,行使个人权利,展现个人能力0,/发展个人独特潜能0等等。由于这种自我认知的一个核心要点是,每一个人都是自主、独立的个体,Markus将这种自我认知,或者说自我图式命名为/独立型自我建构0。
图1 独立型自我建构示意图
图1对Markus的原图(可见于参考文献1)进行了修改。原图上的大圆与小圆为相切或相离的关系,没有发生交汇。此处根据对Markus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将大圆与小圆改为相交的关系。
2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
2.1 Markus的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同文化中,人们在看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有着根本不同的视角:西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差异,东方人强调自我与他人的联系。Markus由此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我建构类型: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的独立型自我建构(independentself-construal)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具有典型性的依存型自我建构(interdependentself-construal)[1]。2.1.1 独立型自我建构
西方文化强调每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意义。当一个人的目标是成为不依赖于他人,且是不同于他人的/我0时,他会如何认知自己,认知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Markus引用研究者Geertz的论述说,个体会将自我看作是/一个有边界的、独特的、基本趋于稳定的动机和认知系统,一个能够将个人的意识、情绪、判断和行为统合为一个独特有机体系的动力中心。这一有机体系不仅对立于其他个体的相应体系,也对立于个体所在的社会和自然背景。0
Markus认为,个体对自我以及自我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这
独立型自我建构的基本内涵可用图1表示。图中的大圆代表自我,小圆代表特定的他人,X代表个体对自我或他人各个方面的表征。由于社会交往的存在,代表自我的大圆和代表他人的小圆有时会发生交汇,交汇之处的X代表着某种自我-他人联结(如:在我的导师面前,我总是很有礼貌);而那些在代表自我的大圆之内,但在大圆和小圆重合部分之外的X(在图中用粗体表示)则代表个人的愿望、喜好、态度、能力等等(如:我是个很有创造性的人)。对于具有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正是这些个人内部特征在行为调控中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在个体的记忆系统中得到了最深度加工的一部分。2.1.2 依存型自我建构
东方文化相信人际关系的价值,它要求人与人之间保持相互的联系与依赖。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主要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与身份为基础。Markus将这种自我建构类型标定为依存型自我建构,其基本内涵可用图2表示。对于具有依存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最为重要的是代表自我的大圆和代表他人的小圆交汇之处的X,即发生于社会交往之中的自我-他人联结(在图
X本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001)的部分工作。E
刘艳等: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1273
中用粗体表示)
。
图2 依存型自我建构示意图
依存型自我最基本的目标是维持人际联系。显然,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境,尤其是该情境中的互动对象。所以,他人或周围环境对于依存型自我来说,并不只是比较参照的标准,而是积极参与自我定义过程的一个重要元素。依存型自我当然也包含有许多关于个体内部特征的表征。但是,这些特征被看作是具有情境特定性的。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为了维持人际联系,个体表征的表达需要被压抑或控制。2.2 Brewer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
Markus的理论带给人格心理学的一个新视角是,人际关系和团体归属并不仅仅意味着自我和他人之间的联系或联盟,它们同时也是个体自我定义的一部分,反映着个体与个体之间自我建构的基本差异。但是,研究者Brewer对
[2]
Markus的理论提出了两点疑问。首先,Markus理论关注的焦点是自我建构的文化差异。但是,区分和同化同为人类个体的基本需求,个人取向的和人际关系取向的自我建构是同时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它们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第二,人际关系取向的自我建构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划分,即是从特定的亲密关系,还是从自我和团体之间的关系定义自我。由此,Brewer提出了他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建构包含有三个组成部分[2,3]:第一,个体自我(individualself),指从自身独特性,从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来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能够将个体自身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的特征组合相联系;通过人际间的比较获得;与保护个体自身利益的动机相联系;第二,关系自我(relationalself),指从自己与亲密他人的双向关系中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涉及与重要他人关系的部分相联系;通过人际反馈过程获得;与保护重要他人的利益、维护与重要他人之间关系的动机相联系;第三,集体自我(collectiveself),指从团体成员身份来定义与理解自我的倾向;与自我概念中涉及自己与团体之间关系的部分相联系;通过将自我归属于某个群体,并将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较的过程获得;与保护和提高团体利益的动机相联系。2.3 对两种自我建构理论的比较
Brewer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是对Markus的独立型和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的改进与发展,而延续Markus思路的研究者也对其原有理论进行了修订,即将依存型自我建构进一步区分为两类:团体倾向的依存型自我建构(group-orientedinterdependentsel-fconstrual)和关系倾向的依存型自我建构
(relationa-lorientedinterdependentself-construal)[4]。
可以看到,修订后的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和三重自我建构理论都认同个体将从三个方面定义自我、理解自我的观点,只是所用术语不同。不过,从总体上看,三重自我的观点,而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理论倾向于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自我建构标定为某种类型。
此外,如上所述,以上两种理论都将不同类型的自我建构看作是人稳固的内部心理表征,但在后期的许多研究中,研究者们也经常通过实验操作,激活个体不同水平的自我建构。因此,从稳定性角度来看,自我建构可以区分为情境性的和特质性的两大类。
2.4 三重自我建构的实证支持
三重自我建构的实证支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认知实验,证明在个体的记忆系统中,有关自我的表征与有关亲密他人、团体的表征是存在重合的;二是通过对自我建构测量问卷的因素分析,验证自我建构三因素结构的假设。2.4.1 来自Aron的认知实验的支持
第一类研究以Aron所进行的一系列认知实验为代表。一项研究中[5],被试首先被要求在不同的特质组上分别对自己、一位亲密他人和一个新闻人物进行评定。完成评定后,给被试呈现这些特质,并让被试回答他曾经对谁的该种特质进行过评定。研究结果是,在那些对自己进行了评定的特质上,如果被试的回忆产生了错误,他们更多地是记忆成曾对亲密他人进行了评定。另一项研究中,Aron[6]给已婚的被试呈现一系列代表人格特征的形容词,让被试评定这些特征是否符合自己或是自己的配偶。之后,给被试依次显示这些形容词,让他们尽可能迅速地回忆他们在此前是如何反应的。结果显示,在那些对自己和对配偶的评价不一致的人格特点上,被试的反应时最长,记忆产生错误的概率也更大。研究者的解释是,由于个体会将亲密他人的人格特点纳入自我体系之中,自我和亲密他人的差异实际就是自我的两个部分之间的不一致,因此会对记忆的提取产生干扰。
从这样的一些研究结果出发,Aron提出了他的/自我扩展模型0[5,6]。这一观点的主要内容是,自我扩展(self-expansion)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即个体会自发地寻求和维持与他人的亲密关系,通过将亲密关系中另一方的自我纳入自己的自我体系而实现自身的丰富与扩展。后续研究发现,这种扩展也存在于个体和团体之间[7]。2.4.2 来自对测量问卷结构分析的支持
Singelis[8]于1994年编制了24个项目的5独立型/依存型自我建构量表6,构想维度为两个:独立型与依存型自我建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两因素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优于单因素模型。但是Grace[9]在多种族样本中施测该量表发现,该量表可以抽取出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3个。抽取出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因素分别包含Singelis构想的测量独立型和依存型自我建构的项目;第三个因素则测量独立型和依存型的项目都有。由于第三个因素的项目都与对待团体的态度有关,Grace将该因素命名为力量/等级维度(power/hierarchy)。Grace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依存型自我建构包含着两种不同的建构倾向。
3 三重自我建构的相互关系
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基本思想为众多人格、社会性领域的研究者们所接纳,但在这三重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却存在广泛争议[3,10,11]。争议主要围绕下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展开:
3.1
1274心 理 科 学
针对第一个问题,有三方观点;个体自我是人的根本动力因素;集体自我是人的根本动力因素;情境决定当前的根本动力因素。
持第一种观点的研究者指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自然选择是在个体间而不是群体间进行[11]。这一观点的实证支持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比对群体的评价更为积极[12];第二,在面临威胁个体利益的信息时,与在面临威胁群体利益的信息时相比较,个体感受到更大程度的伤害。如Gaertner[10]的研究中,将被试分为两组进行测验。告诉一组被试他们的成绩将代表个人,告诉另一组被试他们代表的是他们所在大学的一般学生,不计个人成绩。测验完成后,两组被试都得到成绩不理想的反馈。研究结果显示,以个人身份参加测验的被试得到消极反馈后情绪更消极,而且对自己和大学一般学生的相似性给予了更高的评估。
主张集体自我是人的根本动力因素的研究者也从进化论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支持。他们指出,自然选择不仅在个体间进行,也在群体间进行。由以群体利益为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其竞争力将远胜于那些由以个人利益为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从个体生存的角度而言,个体只有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才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11]。从实证研究方面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为该种观点提供支持的研究同样来自于上文介绍的两类支持个体自我基础地位的研究。例如,Biernat[13]在一项研究中请女生联谊会的会员就一些积极和消极特征对自己和群体的一般情况做出评判。结果发现,在积极特征上,会员们对自己和群体情况做出了同等程度的评判;但是在消极特征上,会员们对自身情况赋予了更高的分值。Hirt[14]等研究者比较了球迷们在以下两种情况中的情绪状况:自己支持的篮球队在比赛中失利;自己在一项测验中获得了糟糕的分数。结果发现球迷在前一种情况下情绪更为低落。此外,持该方观点的研究者还指出,大量关于人际关系和自尊、幸福感之间正向关系的研究发现也是集体自我的基础地位的反映[15]。
另有一些研究支持了情境决定当前根本动力因素的观点。如,在存在群体间比较的情境中,人们更多会以集体自我定义自己;在不存在群体间比较的情况下,人们多以个体自我定义自己[16]。此外,当群体比较小[17],或者当团体成员身份能够给个人带来利益时[18],人们更多地以集体自我定义自己。
Gaertner[11]曾对这一领域内十几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该项研究支持了个体自我的核心地位。Gaertner由此提出,个体自我应该是一个人的/心理总部0(psychologicalhomebase),它是一个稳定而坚实的系统,但能对千变万化的情境刺激做出灵活的应对。3.2 三种自我是相互联系的、对立的还是独立的?
这也是一个三方观点并存的问题。前文介绍了研究者们围绕哪一种自我是人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行的讨论,虽然没有直接的说明,但不难看到隐含在这些争论背后的是个体自我与集体自我的对立。
社会认同理论看到了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他们指出,从个体发生学的角度看,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是后于集体自我发展起来的,它们不能在没有集体自我的情况下形成;但是集体自我的形成却不依赖于个体自我和关系自我,尽管个程度的发展[19]。不过该理论未能对这一论述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者Kashima的研究则报告了三重自我建构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20]。
然而Singelis[8]的研究显示,独立型自我和依存型自我是两个相互独立、相关不显著的维度。此外,还有一些研究也为三重自我建构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提供了支持。如Trafimow[21]的研究发现,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在人的记忆中是两个独立的体系;Brewer[2]和Marx[22]等人的研究都证明,不同的情境性自我建构可分别通过不同的实验操作激活。
4 评价与展望
第一,个体自我表征系统的结构仍需进一步探讨或验证。如前所述,研究者们是先从理论分析出发,提出了关于自我表征系统结构的设想,然后以实证研究为这一设想的合理性提供了支持。但是,从这一发展过程来看,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只能说明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是自我表征系统中三个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而这三个组成部分是否涵盖了个体自我表征的全部内容,现有研究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后续研究可以从访谈或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工作起步,对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做进一步的验证或发展。
第二,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内涵不够明确。虽然从理论上Brewer等研究者对三重自我表征的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阐述,但将这些理论定义应用于实证研究,将它们转化为操作定义时,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界定仍然不够清晰,造成不同研究之间的不一致性。从关系自我来说,一些研究者将亲子关系、恋爱关系、友谊关系以及大家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都看作/亲密双向关系0[8,20,23],但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友谊关系或大家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应包括在内,因而不能成为关系自我的背景[24]。集体自我的操作定义则更为多样。研究者们赋予了/团体0从性别群体、种族群体、宗教群体到同伴群体、工作团队、家庭等等各不相同的内容。但是不难推测,即便是对于同一个人,以这些不同/团体0为背景的集体自我是存在巨大差异的。Li等人的跨文化研究也表明,对于不同关系背景的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各组别被试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方向[23]。操作定义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研究之间的结论很难进行比较和概括。因此,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有待于对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内涵做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思考。
第三,探讨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研究思路有待拓宽。现有以实证手段探讨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由问卷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这三者间的简单相关;第二类是通过实验法,向个体施加分别涉及个体自我、关系自我或集体自我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比较个体在这些情境下的反应。第一类研究回答的实际是一个人定义自我的角度是否可以多元化的问题。第二类研究是在肯定个人可从多个角度定义自我的前提下,比较这三者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是否等同。但是自我建构研究的最重要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证实我们能够从多个方面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探讨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自己时,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建构倾向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也不应该只是从面临短暂的威胁刺激时个人的反应进行衡量,从它对个人的稳定发展结果所带来具说续研应拓宽现
刘艳等: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1275
这两种思路,尝试将三重自我建构相互间关系的探讨与对它们功能的探讨结合起来,以期得到更为丰富的发现。
13BiernatM,VescioT,GreenML.Selectiveself-stereotyping.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6,71(6):1194-1209
5 参考文献
1
MarkusHR,KitayamaS.Cultureandtheself:implicationsforcognition,emotion,andmotivation.PsychologicalReview,1991,98(2):224-2532
BrewerMB,GardnerW.Whoisthis/we0?Levelsofcollectiveidentityandselfrepresentation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6,71(1):83-933
SedikidesC,BrewerMB.Individualself,relationalself,andcollectiveself:partners,opponents,orstrangers?In:CSedikides&MBBrewer.(Eds.).Individualself,relationalself,collectiveself.Philadelphia:PsychologyPress,2001:1-44
CrossSE,BaconPL,MorrisML.Therelational-interdependentself-construalandrelationships.JournalofPsychologyandSocialPsychology,2000,78(4):791-8085
AronA,McLaughlin-VolpeT.IncludingOthersintheSelf:extensionstoownandpartner.sgroupmemberships.In:CSedikides&MBBrewer.(Eds.).Individualself,relationalself,collectiveself.Philadelphia:PsychologyPress,2001.89-1086
AronA,ParisM,AronEN.Fallinginlove:prospectivestudiesofself-conceptchang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5,69(6):1102-11127
SmithE,HenryS.Anin-groupbecomespartoftheself:responsetimeevidence.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6,22(6):635-6428
SingelisTM.Themeasurementofindependentandinterdependentself-construals.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4,9
20(5):580-591
GraceSL,CramerKL.Theelusivenatureofself-measurement:theself-construalscaleversusthetwentystatementstests.The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3,143(5):649-66810
GaertnerL,SedikidesC,GraetzK.Insearchofself-definition:motivationalprimacyoftheindividualself,motivationalprimacyofthecollectiveself,orcontextualprimac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9,76(1):5-1811
GaertnerL,SedikidesC,VeveaJL,etal.The/I0,the/we0,andthe/when0:ameta-analysisofmotivationalprimacyinself-defini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2,83(3):574-59112
LindemanM.337-355
Ingroupbias,
self-enhancementandgroup
identification.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997,27:
14HirtER,ZillmanD,EricksonGA.Costsandbenefitsofallegiance:changesinfan.sself-ascribedcompetenciesafterteamvictoryversusdefea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2,63(5):724-738
15TiceDM,BaumeisterRF.Theprimacyoftheinterpersonalself.In:CSedikides&MBBrewer.(Eds.).Individualself,relationalself,collectiveself.Philadelphia:PsychologyPress,2001:71-88GuimondS,ChatardA,MartinotD,etal.SocialComparision,self-stereotyping,andgenderdifferencesinself-construal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6,90(2):221-242
16
17SimonB,HamiltonDL.Self-stereotypingandsocialcontext:theeffectsofrelativein-groupsizeandingroupstatu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4,66(4):699-711
18SimonB,PantaleoG,MummendeyA.Uniqueindividualorinterchangeablegroupmember?Theaccentuationofintragroupdifferencesversussimilaritiesasanindicatoroftheindividualselfversusthecollectiveself.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
Psychology,1995,69(1):106-119
19HoggMA.Socialidentityandthesovereigntyofthegroup:apsychologyofBelonging.In:CSedikides&MBBrewer.(Eds.).Individualself,relationalself,collectiveself.Philadelphia:PsychologyPress,2001:123-143
KashimaES,HardieEA,HardieEA.Th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therelational,individual,andcollectiveself-aspects(RIC)scale.Asi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0,3:19-48
20
21TrafimowD,TriandisHC,GotoSG.Sometestsofthedistinctionbetweentheprivateselfandthecollectiveself.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1,60(5):649-655
22MarxDM,StapelDA,MullerD.Wecandoit:theinterplayofconstrualorientationandsocialcomparionsunderthrea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5,88(3):432-446
23LiHZ,ZhangZ,BhattG,etal.RethinkingCultureandSelf-Construal:ChinaasaMiddleLand.Genetic,Social,andGeneralPsychologyMonographs,2004,130(4),277-306
24GardnerWL,GabrielS.WhenyouandIare/we0,youarenotthreatening:theroleofself-expansioninsocialcomparis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2,82:239-251
AReviewofSelf-construalTheories
LiuYan,ZouHong
(SchoolofPsycholog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
Abstract Sel-fconstrualtheoriesproposedintheearly1990.sareabranchofthesel-fschematheory.Theaimofsel-fconstrual
theoriesistoexplorethestructureofsel-frepresentationsintheperspectiveofhowpeopleconstruetherelationshipbetweenoneselfand
others.Thisarticlereviewsthedevelopmentalhistoryofsel-fconstrualtheories,statesthebascipoiontsofthetwomajortheoriesin
details,anddiscussesthedebateontherelationshipamongthreesel-frepresentationsandfinally,suggestsdirectionsforfuture
research.
Keywords:sel-fconstrual,independentsel-fconstrual,interdependentsel-fconstrual,individualself,relationalself,collectiveself
范文三:自我建构
2013年第2期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2013, №2 总第40期 Russian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Serial №40
《骑兵军》第一人称叙述者柳托夫自我建构以及叙述可靠性分析
俞 航
(厦门大学,厦门 361005)
提 要:俄国作家伊萨克·巴别尔在《骑兵军》中以戏剧化的人物叙述者代替了全知叙述者,叙述主体意识分裂,隐含作者的意图更加复杂隐蔽。柳托夫是本书中最具特色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他贯穿始终,叙述话语覆盖哥萨克和犹太人。在叙述所见所闻的过程中,柳托夫的个人形象和主体意识也在文本中凸显,十分鲜活。而其可靠性问题也是受叙者探知隐含作者真实文化态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隐含作者;第一人称叙述;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I512.07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俄国作家伊萨克·巴别尔以苏波战争(1920—1921)期间在布琼尼领导的第一骑兵军中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了《骑兵军》。该作品以悖论式的艺术风格,凝练的语言表达,震撼的场面描写,深刻的内心刻画为巴别尔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骑兵军》中充满了无法调和的二元对立:一方面是犹太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犹太文化的衰弱与苍白,以及文本中流露出的对这种文化的浓厚眷恋。另一方面,与犹太文化相对的,是哥萨克冒险的、大胆的、凶狠的,甚至残暴的本性。但这一群体身上又有着源于肉体活力的一种高贵,叙述话语中羡慕与钦佩之情显而易见。然而作为一名崇尚精神生活与维护个人尊严的犹太知识分子,巴别尔无法对哥萨克假借革命的名义肆意杀戮,无限释放人性之恶视而不见。该作品创造出一个充满了激烈矛盾的文本世界,正如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所说,巴别尔最重要的艺术技巧就是用同样的语调描述星空和淋病。
在小说叙述中,重要的不仅仅是叙述事实本身,还有作者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巴别尔以出色的叙述技巧将丰富的主题内涵与激烈的思想斗争通过文本表现出来。复杂的叙述立场将作者的思考编织进了文本肌理之中。《骑兵军》中,巴别尔并非采取传统的全知叙述视角,而是安排了不同的叙述者,通过人物有限视角来展示战争的斑驳画面,而隐含作者的真实意图则隐藏在诸多人物纷繁复杂的观点之后。正如莱昂内尔·特里林分析的:“通过那些与‘意义' 、‘价值' 无关的事件描述,巴别尔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他知道一切,但他并不解释,也不打算做价值判断,而是让故事自己讲述自己,或者由一个声称毫无个人喜憎的叙述者来讲述故事。然而,当我们长时间被这种精致的疏离技巧欺骗之后,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他到底打算做什么。”(Lionel Trilling 1987:28)
在众多的人物叙述者中,第一人称叙述者柳托夫尤其引人注意。在以柳托夫为叙述者的第一人称叙述模式中,隐含作者通过“我”这一面具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骑兵军》中,柳托夫并不是唯一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但是他贯穿始终,并在三分之二以上的叙述话语中担当叙述者。因而“我”——柳托夫不仅仅是隐含作者采用的某一叙述者,而是已经成为《骑兵军》叙述话语的结构要素。本文拟通过分析第一人称叙述者柳托夫的叙述话语,对其叙事特征进行探讨,以展示隐含作者的意图。
2 “我”:戏剧化叙述者柳托夫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作家遵循着福楼拜与亨利·詹姆斯革新作品叙述技巧的道路,更多地以人物有限视角来代替全知叙述视角,人物对事件的反应代替事件本身成为叙述的中心。叙述主体的意识不断分裂,隐含作者1的观点不再集中体现于某一叙述者。1961年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第一次提出“戏剧化的叙述者”这一概念:“在某种意义上,甚至那些最缄默的叙述者,一旦把自己作为‘我’来提及时,或像福楼拜那样,告诉我们说,当查尔斯·包法利进来时,‘我们’正在教室里,他也就被戏剧化了。许多小说把叙述者完全戏剧化,把他们变成与其所讲的人物同样生动的人物(《特里斯特拉姆·香迪》、《追忆似水年华》、《黑暗的中心》、《浮士德博士》)。在这样的作品中,叙述者与创造他的隐含作者往往根本不同。”(W.C. 布斯 1987:170)戏剧化叙述者的出现是叙述主体意识分裂的必然结果,这使隐含作者的真实意图更为隐蔽。全知叙述因为有随意变换叙述视角的特权,往往掌控整个故事。而戏剧化叙述者的特征是形象鲜活,有时介入故事既是叙述者又是人物。同时由于叙述者道德水平、智力程度等各不相同,以及视角本身受限,其叙述往往是片面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文本来分析隐含作者通过这些戏剧化叙述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在《骑兵军》中,“我”——柳托夫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叙述者,机械地将故事传达给受叙者,而且是故事的参与者。所以“我”在讲述故事的同时,通过自身叙述所用词汇以及在故事话语中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自己的形象。当受叙者将文本中有关柳托夫身份的信息收集起来时,会发现“我”是来自敖德萨的犹太知识分子,目前则是红色骑兵军的一员。比如《我的第一只鹅》中“我”回答六师师长萨维茨基的问题:“是彼得堡大学法学副博士……”而萨维茨基则回答:“原来是喝墨水的,还驾着副眼镜,好一个臭知识分子!……他们也不问一声,就把你们这号人派来了,可这儿会把戴眼镜的整死的。”(巴别尔 2004:45)再如《拉比》中,穆泰拉比问“我”:“这个犹太人从哪里来?”而“我”回答:“从敖德萨。”而当回答拉比“你做何营生”的问话时,“我”则回答:“我正把《奥斯托罗波尔的赫尔撒历险记》改写成诗。”这里叙述者是否可靠有待商榷,但从这些自我展现并结合其他主体话语,栩栩如生的戏剧化叙述者“柳托夫”便跃然纸上。
“我”除了代替隐含作者叙述故事之外,也在展现自身的主体意识,丰富了这一戏剧化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情感。柳托夫时常用饱含感情的语调袒露心扉,受叙者可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首先是“我”对犹太文明的眷恋与批判。柳托夫深深羡慕哥萨克的男性气概,用史诗般的语词描述哥萨克壮丽的行军。然而他的叙述话语时不时转换至对犹太文明的哀叹,在揭露犹太文明的衰败同时,也表现出依恋之情。如《基大利》中“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则将柳托夫的犹太身份清晰地展现出来。“每逢礼拜六前夕,总不由得提起旧事,于是刻骨铭心的痛苦便折磨着我的心。”(巴别尔 2004:39)回忆将受叙者带入第一人称回顾叙述中去,在这一视角中柳托夫采用往事中的那个尚未成熟幼年时期“我”的眼光。这个幼年的“我”生长于浓郁的犹太文化中,所见情景如此:“我的祖父就用他那部焦黄的大胡子去摩挲伊本埃兹拉的书,戴花边头饰的老婆子则把瘦长的手指伸在礼拜六的蜡烛上占卜,幸福地放声号哭。”(巴别尔
2004:39)虽然这是幼年柳托夫的眼光,但声音却是叙述者的声音:“而我那孩颗孩童的心便会像着了魔的浪涛上的一叶扁舟,剧烈地晃动……”(巴别尔 2004:39)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我”对犹太文化的深深热爱。开篇第一段之后,叙述转移到现实中的人物“我”的经历,即由第一人称回顾式转为第一人称经验式的叙述视角。然而开篇带有强烈情感的叙述声音并未消散,而是萦绕整个叙述话语。童年时期那个“我”着了魔般剧烈晃动的情感在现实中“我”身上存有痕迹。因此此时人物“我”虽然已经是布尔什维克的战士,却依然在日托米尔市转来转去,寻找那颗怯弱的星星2。这样的寻找承载了柳托夫回忆往事时浓厚的情感,这种情感化作犹太商人基大利那副烟色眼睛所抛来的一缕缕丝带将人物“我”盘住。当“我”与犹太商人基大利进行话语权的博弈之时,对犹太人而言极为神圣的星期六降临了,结束了这场两个人的独白。“老头儿住口了。这时我跟他看到第一颗星星出现在银河边。”(巴别尔 2004:45)只有同为犹太人,才知道这颗星星意味着什么,此时,童年时期“我”着魔般晃动了心灵再次震撼了成年之后的叙述者“我”,柳托夫的犹太身份再次清晰地显现。尽管如此,“我”只是说:“您上哪儿去弄一块犹太人的蜜饼儿和一杯犹太人的茶来,再在茶杯里稍稍加点儿那位已经退位的神?……”(巴别尔 2004:45)这一叙述声音中微微的嘲讽与第一人称回顾式视角中感伤、深沉的叙述者构成了对比与映衬,体现了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复杂性。
其次,在讲述哥萨克的故事时,“我”也是一面叙述故事,一面表现自身。柳托夫是卷入种种事件的人物同时又是一个旁观者,在更多的情况下带着与哥萨克不同的世界观来叙述事件。经过“我”的主体意识的过滤,受叙者看到了以“我”的眼光描写的一切。《我的第一只鹅》中,“我”用夸张的语调描写了萨维茨基的雄性美。“我”在这些一往无前,甘冒风险,集霸气豪气匪气于一身的哥萨克战士身上看到了犹太民族所缺乏的生命力,以及他所向往的充满生命力的原始风范,因此在“我”的叙述中将哥萨克神化了,把他们描写成英雄。这时叙述的整体基调昂扬向上,凸显史诗般的英雄主义,表达了叙述者的赞扬。然而与此同时,“我”的夸张语调与极具色彩感的用词(如歪戴的紫色小帽)也隐含着对萨维茨基“浮夸”特性的讽刺。当萨维茨基在签署歼敌任务的命令时用的是“带花尾”的签名方式,而签名完之后他看着柳托夫,“只见快乐在他那双眼睛里欢跳”。而这一命令关乎残酷的战争以及他人的生死:“一并交由切斯诺科夫全权负责,而我则有权将其就地枪毙。”但他“双眼中的欢跳”以及“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将萨维茨基从战争的残酷中抽离,体现出他及时行乐以及事不关己的态度。另一方面,当“我”的声音与哥萨克人物的声音被置于同一文本中,形成了一种对比与映衬,体现出主体意识之间的碰撞与冲突,使“我”对哥萨克的态度与哥萨克的形象同时凸显。例如在《契斯尼基村》中,哥萨克首领伏罗希洛夫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们史无前例的政权正在古老的首都莫斯科奋力斗争。世界上第一个工农政府命令你们,战士们和指挥员们,去进攻敌人,获取胜利。”(巴别尔 2004:176)战士们应和演说呐喊着,并行进着,但是叙述者“我”随后表达自己感想:“然而在哥萨克的呐喊声中我听不出戮力同心的精神状态……”(巴别尔 2004:76)从与描述相反的评价看出“我”对哥萨克不仅是赞美,还有怀疑。这种矛盾心理和复杂立场使“我”的感情思想与个性特征逐渐鲜明。《意大利的太阳》中,“我”认为同屋的哥萨克西多罗夫是个“终日愁肠百结的杀人者”,“思想健全的疯子”,“我”自述为时刻被月光般的忧愁包围的怀乡人。之后“我”偷看了西多罗夫的信,信的内容使受叙者知道哥萨克西多罗夫在战争中同样是无助、寂寞、空虚,他将一个永远都看不到这封信的女人当作倾述对象,并渴望着意大利的太阳和真正的生活。这时,叙述者“我”的哀愁与哥萨克西多罗夫的哀愁连接并互相强化,使战争大背景下个人的无助与凄凉更鲜明地表现出来。这样,不同主体意识的意见相左,使叙述意指过程戏剧化,叙述内部关系紧张而复杂。
3 巧设的“我”:可靠与不可靠叙述
自从韦恩·布斯首次提出“不可靠叙述者”(unreliable narratoe)以来,这一概念一直被看做通过文本分析来探寻隐含作者意图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范畴之一。“我们将按照作品规范(即隐含作者的规范)说话和行动的叙述者称为可靠叙述者,反之称为不可靠叙述者。”(W.C. 布斯 1987:170)这一经典定义在叙述学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细化和修正,因为隐含作者的规范本身的探寻即有赖于叙述可靠性的分析,阐释的循环使我们在分析可靠与不可靠性的过程中诉诸于修辞方法和认知方法的综合。同时新叙述学者们通过三条轴的分析将这一复杂现象的感知精细化。詹姆斯·费伦与玛丽·帕特里夏·玛汀在合作的论文《威茅斯经验:同故事叙述、不可靠性、伦理与<人约黄昏时>》中将不可靠性分为三条轴:事实/事件、价值/判断以及知识/感知,并得到六种不可靠性类型:误报、误读、误评、不充分报道和不充分读解,不充分评价。因此,一个特定叙述者的不可靠性可以表现为三条轴的不同结合方式,可以表现在其叙述过程中的不同时刻。许多复杂的叙述者栖居于可靠性与不可靠性之间的宽阔地带。巴别尔笔下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柳托夫属于有限视角,加之作为戏剧化叙述者所拥有的生动个性,因而其可靠性较为复杂。通过柳托夫时而可靠的,时而是有限的、可靠性不足的叙述,隐含作者传达这个人物在某些时刻的伦理困境和情感矛盾,从而通过该叙述行为表现蕴含在作品中的价值判断。
大部分情况下,柳托夫作为第一人称有限叙述者,其叙述时所用那种饱含个人情感的语调和用词并未使受叙者怀疑其所叙之事的真实性以及其价值判断的可靠性。尽管有时柳托夫会叙述一些他事实上并未看到的事情,例如《契斯尼基村》中萨什卡与哥萨克男孩斯捷普卡关于马之间的交易。在叙事阶段,至关重要不是柳托夫如何了解这些他并未看见的内容,而是让这些场面叙述出来,并让它所包含的信息作为权威传达给受叙者,同时也使柳托夫在上述情况下成为隐含作者的代言人。然而,同故事话语中叙述者“我”和人物“我”同时存在,柳托夫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中的人物。法国叙述学家托多洛夫指出:“在‘我跑’这句话里,有一个陈述出来的言语行为主体,插在话语主体与言语行为主体之间,并且从各自身上都取了一部分先前的内容,使话语主体和言语行为主体都不致完全消失,而只是隐匿起来。”(托多罗夫 2004:211)当第一人称“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故事的参与者时,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叙述者功能与人物功能有时独立运作,有时又相互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靠性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整个叙述进程中有着波动。“当叙事功能独立于人物功能运作时,叙述将是可靠的和权威性的……当人物和叙事功能相互依赖地运作时,叙述可能是可靠的,也可能是不可靠的,而叙述者获得特权的程度也将随他与所述行动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戴卫·费伦 2002:78)而在第一人称叙述中,随着可靠与不可靠的变动调整,细微的叙述变化蕴含着隐含作者所要表达的信念与观点。例如《拉比》中柳托夫混迹于破落的犹太人之中,当他回答拉比“做何营生”的问题时,说道:“我正把《奥斯托罗波尔的赫尔撒历险记》改写成诗。”读到这里,从作品本身建立的结构和规范来判断,受叙者不免会感知到“我”在这里似乎说了谎话。而从最后“我”的自白来看,我对拉比确实撒了谎。“和基大利分手之后,我回火车站去。火车站上,第一骑兵军宣传列车上数以百计的灯火、电台神奇的闪光、印刷机执着的转动和我给《红色骑兵报》那篇尚待完成的文章正在等待着我。”(巴别尔 2004:52)叙述者在这里前后不一致,可以说是对自己的身份做了误报,但这并不能看做叙述者“我”不可靠的证据,从而怀疑“我”的一切叙述。因为根据可靠性的三条轴,这一叙述中,柳托夫在价值轴和感知轴上是可靠的,而且事实报道的不可靠是基于隐含作者反讽的需要:即对犹太文明静滞的“怒其不争”的批判。犹太拉比所用句式的整饬,所言之事的形而上性质与事实上犹太文明的衰落(穆尔德海夫子的行为是庸俗低下的)在叙述中形成了一种反讽效果。为了巧妙地完成嘲
讽,隐含作者让柳托夫在这里讲了谎话:柳托夫所言之事与所做之事同样存在差距。这种不可靠性扩大了犹太文明的实际状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鸿沟,而正是这一鸿沟,是隐含作者希望通过哥萨克的生命力来填补的。
在《泅渡兹勃鲁契河》里受叙者则面临着可靠性的另一种复杂情况。在开篇“我”融入“我们”,用史诗语调叙述了哥萨克浩浩荡荡渡河之后,叙述转移至作为个体的“我”在犹太家庭中的经历。在这些被劫掠的犹太人家中,“我”看到:
……在拨给我住的这间屋里,几个柜子全给兜底翻过了,好几件女式皮袄撕成了破布片,摞得一地都是,地上还有人粪和瓷器的碎片,这都是犹太人视为至宝的瓷器,每年逾越节才拿出来用一次。(巴别尔 2004:52)
这个家庭中有一个骨瘦如柴怀孕的犹太妇女,两个细脖子的犹太男人,而第三个犹太男人则“贴着墙在蒙头大睡”。随后“我”被安排靠墙睡在第三个犹太人身旁。在对犹太家庭的描述中,我们可推知叙述者“我”尽其所能做到了可靠,无论是事实轴还是价值轴。问题是随着叙述的展开,受叙者才发现因第一人称经验式叙述视角受限,“我”其实并不知道那个蒙头大睡的犹太男人是谁。随后柳托夫在梦靥中被犹太妇女叫醒,她说:“您在梦里又叫又踢。我这就给您的地铺挪个角落,省的您踢着我爹……”即使到这里,“我”依然不知犹太妇女的爹早已被杀,最后掀开被子,叙述者才看到那个“蒙头大睡”的犹太老头儿“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他的喉咙被切开了,脸砍成了两半,大胡子上沾满了血污,藏青色的,沉得像铅块”。在这里柳托夫身上叙述功能与人物功能兼具,既是可靠的,也是不可靠的。因为判断可靠性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实轴和价值轴上,还应该考虑到感知轴的存在。通过检查“我”身上叙述者功能与人物功能之间的波动,产生这样一种结果:“我”的读解是不充分的,即我在感知轴上并不可靠。因为当“我”的视角转向窗外的月亮时:“我”被一种朦胧的乡愁所笼罩,同时在梦中被战争的鲜血和杀戮的恐惧所包围。这番自我剖析使受叙者感受到柳托夫虽然可以暂时被战争的雄壮所吸引,但是在内心深处始终无法直视鲜血淋漓的残酷画面,可如此敏感的他却没有注意到那第三个犹太男人的真实情况。骑兵军一员的身份使“我”无意识地抵制自身的感情,抵制自身对犹太人遭受劫难的同情,因而想当然地去理解所见之事。换句话说,是柳托夫的人物角色使之无法敏锐地感知犹太妇女丧父的悲痛。因为在人物柳托夫身上,布尔什维克与犹太人这两种主体意识之间争斗更为激烈。正是在这一博弈中,叙述是否可靠之复杂性得以体现,而这一可靠与不可靠之间的平衡正是隐含作者的策略。随后,叙述话语中犹太妇女抖动被子这一家常平静举动与她“声震屋宇”的质问却将犹太人外在悲惨的遭遇与强大的内心世界的对比凸显出来:生活的悲惨并没有磨灭犹太人对爱的执着,也无法抵消他们对战争的质问。即使父亲早已死去,犹太妇女也绝不会忘记父亲死前最后的要求以及临死时对她念念不忘。哥萨克骑兵军泅渡兹勃鲁契河那壮丽的场面与犹太个体的悲惨境遇鲜明对比,而布尔什维克“我”对战争中被损害与被侮辱者个人的遭遇视而不见。这里叙述视角受限的运用体现了“我”叙述事实的有限性,而当真相被揭示之时,犹太妇女的质问声震屋宇,犹太人遭受的屠杀与军队渡河的画面同样震撼人心。柳托夫这一叙述者的复杂性,即同故事叙述允许人物角色与叙述者角色不完全一致,这将有助于隐含作者实现更大的叙述目的,同时也展示不一致性运作本身的魅力。
4 结语
巴别尔用他的笔将犹太文化源于精神与宗教的沉重思绪与哥萨克源于生命与感官的放纵恣肆同时融进了《骑兵军》之中。因此,犹太文化与哥萨克文化的冲突、文明与自然的碰撞是他作品的主题与精髓。同时,《骑兵军》无疑是叙事的艺术,而第一人称叙述者柳托夫则是该书重要的叙述者。柳托夫是一名戏剧化的叙述者,通过他的意识过滤,受叙者看到了作者对犹太
文明和哥萨克文明充满个性和饱含情感的读解。而叙述者自身的形象也通过各种手段勾勒出来,鲜活地呈现于受叙者眼前。而在同故事叙述中,柳托夫身上叙述者功能与人物功能之间的互相影响,使其可靠性较为复杂,而可靠与不可靠之间细微的变化取得了特殊的叙述效果,并成为隐含作者的叙述策略。第一人称叙事出色的艺术效果将《骑兵军》的文本世界在对立与悖论中展现。
附注
1《小说修辞学》第一次提出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 ),但赵毅衡认为这个翻译有问题,因为implied author 指从整本书中推知的作者,因此应该是deduced author ,应该翻译为推指作者或者至少翻译为隐指作者。笔者同意赵毅衡的看法,但隐含作者的术语已为学界所接受,因此不便更改。
2 这颗星星是犹太安息日的标志。
参考文献
[1]Harold Bloom(ed.). Modern Critical views: Isaac Babel[M]. NY: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87.
[2]Lionel Trilling. “The Forbidden Dialect ” in Harold Bloom(eds), Introduction to The Collected Stories [M], NY: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7.
[3]伊萨克·巴别尔. 骑兵军(戴骢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
[4]W.C. 布斯. 小说修辞学(华明、胡晓苏、周宪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戴卫·费伦. 重新审视可靠性:尼克·卡拉韦的多重功能[A]//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 意识形态(陈永国译)[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戴卫·赫尔曼主编. 新叙事学(马海良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滋维坦·托多罗夫. 诗学[A]//符号学文学论文集(赵毅衡编)[C].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Tactics of lmplied Author: an Analysis of Self-construction and Reliability
of the First-person Narrator Lyutov in Red Cavalry
YU Ha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Abstract: Russian writer Isaac Babel uses a dramatic narrator to take the place of an omniscient one and it features the split consciousness of the narrative subject. The intention of the implied author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hidden. Lyutov is the most impressive first person narrator throughout the whole novel. His narrative discourse covers both Cossack culture and Jewish culture. In narrating what he has seen and heard, his personal image and subjectivity are vividly highlighted. Besides, the complicated situation of his reliability is the important way for implied reader to find out the true cultural attitude of implied author.
Key words: implied author; the first person narrator; reliability
作者简介:俞航(1987—),厦门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方向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3-02-26 [责任编辑:刘 锟]
范文四: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2006年7月 学 术 交 流 Jul.,2006
总第148期 第7期 AcademicExchange SerialNo.148 No.7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刘 文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81)
[摘 要]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而实现。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欺的瞬间,是一个由虚幻影像引起的迷恋过程,是想像性思维方式的起点。自我并不是自己的主宰;人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力量所决定,永久地被限定在与自己异化的境地。镜像阶段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最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关键词]拉康;镜像;自我;异化;误认
[中图分类号]B56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6)07-0024-04
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1)发表于1949年
苏黎世第16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上的著名论文“镜像阶段”(全称:“来自于精神分析经验的作为‘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像阶段”)历来受到批评家的重视。很多人认为,这篇论文是拉康整个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如果没有拉康的镜像理论,就不会有拉康后来完整的学说。当代法国文艺批评家、女性主义哲学家卡特琳?克莱蒙认为,拉康的镜像理论“是一个真正的发现,从中人们可以找到所
[1]
有拉康后来学说的萌芽形式”。拉康自己在文中也表
一
拉康认为,人类的认识起源于人们对形象的迷恋;具体来讲开始于婴儿对自己镜中影像的认同。此一认同从本质上看既是一种审美认识,也是一种虚幻,它表示的是主体趋向于整体性和自主性的努力。通过镜子作为外部媒介,婴儿尚未成熟的身体变得完整。自我与镜中影像的关系由此构成“想像界”的范围,人类正是从作为想像界开端的镜中自我开始进入社会中的“我”。
拉康在这篇论文中首先从婴儿的最初生活谈起。正如文章标题所显示的,关于婴儿生活的资料是从儿童发展的实际经历中获取的,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实际经验。拉康在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法兰西大百科全书》的主编亨利?沃伦(HenriWallon,1879-1962)及其著作,但实际上,拉康是受到沃伦影响的,尤其是沃伦发表于1931和1934年关于动物和幼儿的镜子试验。拉康对沃伦的借鉴体现在他在文中数次提到关于黑猩猩、猴子、鸽子、蝗虫等动物在镜子前的行为与儿童在镜子前的行为大为不同。拉康在文中没有直接提起沃伦并不表示他认为自己是这一观点的首创者而抹煞沃伦对镜像理论的贡献,而主要是因为他与沃伦之间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沃伦关心的是动物和儿童的生理机能和意识过程,拉康则是从无意识的角度来研究镜子前的经历,并在此基础上把一个纯粹的心理试验演变成一个关于人类主体想像性结构的理论。在具体描述关于人类主体的复杂理论过程中,
明,人们在镜像阶段所形成的认知过程,“将会是人们所有派生认同的根源”(Lacan,p.4;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正如拉康的文章标题全称所表明的,镜像阶段讲的是关于自我的构成与本质以及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这一阶段不仅对人们理解婴幼儿自我形成过程中形象与想像的重要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对人们认识在人类生活过程中主体的发展有持续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把镜像阶段放到拉康整个理论的背景下,人们就会发现镜像阶段不仅表明了拉康与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自我心理学”之不同,而且镜像理论还传达了一系列哲学问题,比如对自我的哲学思考,人类主体的本质以及与现实的关系等;最后,拉康的镜像理论还宣告了拉康与笛卡儿主义的对立,从而把拉康的理论与西方17世纪以来所建立的试图把所有人类的知识建立在无可怀疑的确定性哲学传统区别开来。
[收稿日期]2006-02-10
[作者简介]刘文(1962-),男,教授,博士,从事西方文论、比较文学研究。
?24?
拉康还试图对现代西方哲学中有关自我的哲学思考进行分析批判,尤其是与强调意识而忽视无意识的存在主义心理分析理论相对立。然而,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却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二
自我除了上述所具有的黑格尔辩证法特征以外,还有另一特征,即:自我是一种想像性投射;自我是在主体与自己的身体之间所建立的想像性关系之上形成的。这种想像性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作为异化了的镜像中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实际上是无法获得、实现不了的理想。这是因为反射在镜子中婴儿的影像是外在于婴儿自身的;婴儿只能在一个外部影像中、在一个实际上是无法触摸到的异在中看到自己的完整存在。照拉康的说法,“主体是在一种幻象中预期看到其能力的成熟”(p.4)而不是实际上的成熟和完整,与主体自身物质的、存在不同甚至相反。用拉康自己的话说,这时的婴儿其物质存在尚处于“运动缺失”和“仰倚母怀”的状态(p.4)。
虽然婴儿的镜中形象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之间有一个差异或者说不同,但是婴儿仍然把镜中影像看作是自己的形象,把自己认同于镜中形象。显然,这与沃伦的动物实验结果不太相同:在沃伦的实验中,只有当镜中的形象与被实验的动物看起来不同而更像另一个动物时,该动物才对镜中形象感兴趣;而婴儿却对镜中显现的自己的影像甚是着迷。正是从这一观察,拉康得出了关于认同的定义。他认为,认同是“主体在认定一个形象时,主体自身所发生的转换(transformation);而该形象在此阶段似乎注定要产生一种影响,正如分析理论中的一个古词‘无意识意象’(imago)所表明的那样”(p.4)。很明显,在与镜中形象认同的过程中,婴儿把自己的影像与自己联系起来了,从而,一个根本性的转换发生了:自我变成了镜中影像,婴儿与自我既是联系的但却又是分离的、异化的。另外,拉康借用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无意识意象”似乎是在说明,从镜像中获得的形象正如人类童年时期形成的对父母的理想形象一样,即使到了成年以后仍然会保留不变。这似乎是在暗示婴儿时期的这一自我认同过程将对人们理解自我的本质、身份及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人们还发现,自我意识的出现和异化是同时发生的。从表面上看,主体的建立依赖于自我的异化;但事实上,自我的建构既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他者,而这个“他者”就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是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实现的。换句话说,婴儿自我意识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一个“他者”,总是在一个“他者”的参照下形成的。这个镜中的“他者”不是别的任何人,正是婴儿自己根据自恋认同与自我联系起来的镜中自己的影像。因此,这种关系从根本上看是双重的,它既是想像认同又同时是异化的。这一点正如英国学者马丹?沙拉普所总结的那样,“自我的形成开始于异化和对自我影像迷恋的瞬间”(Sarup,p.82)。
历史的及情感存在并不一致。然而这种对自我认同的超前性预期和期待却有着重要意义。虽然镜像阶段在婴儿18个月时结束,但儿童会依据与他人的关系继续编织更复杂的自我形象;因此,主体与它的形象之间的动态关系表示的是人类个体一种孜孜以求的永久趋向,这种趋向引导人类个体终其一生都会追寻并培育一种理想自我的、想像的完整性。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自我的建立其实是一系列类似这样的想像性认同的结果。这种认同只能是接近于而不是实际上的自我实现。对于这种想像性和虚幻性,拉康写道,“镜像阶段是一出戏(adrama),其内在压力急速地促其从不充分过渡到预期(anticipation)”。这里,拉康用“不充分”(insufficiency)来揭示此时的婴儿其能力尚不足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要求。拉康认为,婴儿天生是不完满的,既不能走也不会说;“不成熟”(pre-maturity)是其特点。然而,借助于镜中的影像,婴儿可以预期看到自己的成熟。当然,在“不成熟”与“预期”阶段之间会有一个衔接,帮助婴儿建构自己的理想影像。但是,在这个建构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这个衔接或建构从本质上来说是虚幻的。经由这种虚幻建构而产生的协调性和完整性是完全不真实的。这些建构出来的协调性和完整性只表明婴儿试图摆脱缺失和不完满的种种努力。
婴儿镜中形象的这种虚幻性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由于“呈现在镜中的运动和反射在镜中的周围环境”,其中包括呈现在镜中婴儿自己的身体及周围的人与物,都是反向形象,而任何反向形象都不可能与自身完全重合一致,因此婴儿经历的和感受到的是“虚拟集合体与在镜中被复制的现实的关系”(p.3)。既然婴儿最初感受到的外部世界是反向的,而“镜中反射的影像又似乎成了外部可视世界的视阈”,那么,由此而带来的虚幻性及自我对现实感受中所经历的扭曲、变形和失真就可以联系起来,而这将有助于人们理解拉康的另一重要概念———误认。在拉康看来,误认是构成自我结构系统中的另一特征。在婴儿内在真实状况与外在镜像之间存在着一个差异,它不仅表明婴儿与镜像认同的虚幻性本质,同时也提供了误认的认识基础,即相对于现实存在而言,镜中形
?25?
象不仅呈现出一定的比率和大小,而且看起来整齐、匀称,具有某种形式上的完整性(Gestalt)。这一形式不仅对某些动物如鸽子和蝗虫有着重要作用,对人类的审美需要也同样产生吸引力。拉康所举的其中一个生物学中同形认同的例子是:雌性鸽子只有当它们看见同类物种出现的时候才会达到性成熟;而独处的雌性鸽子当它在镜中看到自己的映像时也同样可以变得性成熟(p.5)。不可否认的是,镜中形象所呈现的形式上的完整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极易导致尚未发育成熟的婴儿在形象与现实之间产生混淆。
当一个极富协调和组织的自我影像投射到自我之外的镜面时,镜像阶段确实在婴儿的生活中产生了一个新种稍微倾斜的姿势以便把镜中的瞬间影像摄入眼中(takein)并铭刻于心(fixitinhismind)”(p.4)。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婴儿不仅克服了周围的障碍,而且能够重新忆起(bringback)镜中影像;其二,镜中影像不仅是完整的,而且能够随着婴儿的动作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对镜中影像的掌控使婴儿充满快乐和胜利感。由于镜中影像所反映的婴儿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并不是婴儿自身所客观取得的,这一影像毫无疑问是虚幻的、不真实的。然而,镜中影像却赋予婴儿一种连贯的、协调一致的身份认同感;它似乎提供了一个承诺和希望,一个被称作“矫形式的”(orthopedic)整体性,以便使婴儿矫正自我,使其影像得体、恰当。于是,婴儿开始迷恋自己的影像,把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感受。但关键问题是:婴儿与镜像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则是不一致、不协调的,因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依据并建立在想像和异化经验之上的。这种不一致、不协调不仅表明了婴儿与自我之间的误认,同时也证明婴儿与周围人和物之间的不一致、不协调本性。这种双重误认当然会对婴儿感知外部世界产生影响。正如婴儿那畸变的对自我现状的认知一样,对自身之外的外部世界的认知也同样是误认,是一种“偏执狂式的知识”(paranoiacknowledge)(p.4)。这里,拉康借用他甚为推崇并深受其影响的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í,1904-1989)的一个著名概念“偏执狂临界状态”(paranoiaccritical)来进一步说明婴儿的认同过程与达利的艺术创作方法之间的相似性。作为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以探索潜意识意象著称。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他对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达利不仅发现了弗洛伊德著作中关于潜意识意象中欲望的重要作用,而且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达利与这群艺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重要的现实”。为了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超验极点”的意象,达利认为有必要先进入一种自我诱发的精神失常式的创作状态,一种他称之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思想方法,以便能在自己身上产生幻觉境界。其中一个典型的方法是:呆呆地看着一滴唾液或一堵旧墙,直到幻觉和潜意识中浮现出绘画可以表达的启示或景象为止。从拉康把婴儿的镜中自我认同与达利的幻觉式艺术方法联系起来看,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欺的瞬间,是一个由虚幻影像引起的迷恋过程,是想像性思维方式的起点。
三
虽然婴儿对镜中影像的认知和认同从本质上看是虚幻的,但伴随这一过程却充满了喜悦和快乐。婴儿不仅对镜中影像迷恋而且好像要试图控制这一影像并与之嬉戏。拉康注意到:此时镜子前的婴儿“虽然尚不能行走,甚至不能站立;虽然被某种人或物扶持着,但却能在一阵充满快活的动作中,克服扶持者所带来的限制,而采取一
?26?
自己的影像当作爱恋倾慕的对象。如此,婴儿与自己在镜中看似协调完整、但实际上却并不成熟的自己的身体建立起一种欲望关系。
与此欲望关系紧密相连的是自我的自恋本质。按照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伊格尔顿的解释,建立在异化基础之上的自我“本质上是自恋的”(Eagleton,p.143)。镜像阶段的自恋不仅表明婴儿与自己身体的关系,而且建立起一个新的模型:婴儿与作为“他者”存在的自己的影像建立起认同关系,从而使这个“他者”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或敌手。同时由于误认的存在,在婴儿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中也能发现自恋现象。作为视觉形象,镜中婴儿的映像与实际看到的、年龄大致相仿的儿童甚至成年人之间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于是,基于竞争的需要,婴儿与镜中映像的自恋式认同不可避免地被各种各样针对他人的攻击性态度所取代。婴儿与自我影像、婴儿与他人之间一方面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恋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同时存在着攻击性和竞争性。因此,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婴儿与他人之间必然会陷入一场极富侵略性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指向他人的侵略性只不过是自我本质的自然流露。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拉康认为,“侵略性是与我称之为自恋的认同方式相关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不仅决定人的自我的形式结构,而且决定他那个世界所特有的表达本质存在的形式结构”(p.17)。这里,侵略性与自恋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每一个认同过程中,不论是与自己影像的认同、还是与他人的认同,他们都会采取行动。从这个意义上看,侵略性实际上变成了自恋无法摆脱的伴侣;“在任何与他者的关系中”都会产生侵略性。
基于他的异化和误认观念,拉康进一步表达了他与自我心理学的分歧与不同。在自我心理学看来,自我是心理平衡的根源和基础;但在拉康看来,自我并不是它自己的主宰。我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我们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在“镜像阶段”一文的最后,拉康表达了他与自我心理学相反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整个分析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把自我看作是感知———意识系统的中心,也不要把自我看作是依
据‘现实原则’组织起来的;相反,我们应当把误认功能当作我们的起点;其中,这误认功能恰好可以用来描述自我的特征”(p.8)。这里,拉康对自我所做的去中心化处理确实与自我心理学唱了反调:如果自我不是负责调控主体与现实关系的心理动原,那么,其目的是为了强化自我调控能力的心理分析疗法就不可避免地变得不适用。其次,拉康还表达了与佛洛伊德的“现实原则”相左的看法,认为,自我的建构与现实几乎没有太大的关系;相反,自我的建构开始于想像界。
知识的重新评价。在他看来,人类知识“就其最一般的结构”来讲,先天具有偏执狂特征。其实,当他讨论镜像阶段中婴儿的肉体存在与想像性身份认同时,拉康就已经点明了这种偏执狂特征的存在。然而,镜像阶段的意义和启示在于:婴儿与镜像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虽然从镜中的影像中婴儿得到了所期待的完整性和协调一致性,进而感到欢欣鼓舞,但是,婴儿与镜中影像的认同本质上却是一种误认。同样,人类知识也可以看作是类似于镜像的努力和尝试。对拉康而言,知识系统也试图寻找并得到某种终极的一致而不是与此相反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破裂和崩溃(fragmentation)。正是这种统一、和谐一致的理想、希望和期待强烈地吸引了人类的注意和努力。然而,按照拉康的学说,所有这些努力最终都将被证明只不过是“偏执狂式的知识”。
最后,拉康及他的镜像理论表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反而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传统上一向被认为是世界中心的主体一下子变得很成问题,不仅失去了它往日的协调一致,也丧失了它那独立自主的存在和本质。结果,主体分裂了、破碎了,转而成为各式各样误认的根源。
[参 考 文 献]
[1] Clément,Catherine.TheLivesandLegendsofJacquesLacan,
trans.byArthurGoldhammer.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3.100-101.
[2] Eagleton,Terry.LiteraryTheory:AnIntroduction.SecondE-di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96.
[3] Lacan,Jacques.?crits:ASelection,trans.byBruceFink.
NewYork:W.W.Norton&Company,2002.
[4] Lee,JonathanScott.JacquesLacan.Boston:TwaynePublish-1990.ers,
[5] Sarup,Madan.JacquesLacan.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
1992.Press,
四
拉康的“镜像阶段”其理论意义远远不止在心理分析的小圈子。对拉康来说,他要更进一步对自我的本质、人类身份的建构以及人类知识的特征做些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在论文一开始,拉康就宣称他之所以要唤起人们对镜像阶段的注意,其目的就是要根据他在实际的心理分析案例中积累的经验来阐明自我的形成,在更广泛的哲学领域对他的观察进行深层次思考。他认为,镜像阶段是“一个引导我们反对任何直接来源于‘我思’(cogito)哲学的经验”(p.1)。这里的“我思”很明显是指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在这个著名论断里,笛卡尔实际上表达了他对人类能够拥有一个统一而自主的主体的确信,认为人类的所有知识都可以建立在统一自主的主体这个牢固的基础之上。截然不同于笛卡尔的主体观,拉康在他的“镜像阶段”这篇文章开始了他的去中心化主体理论。当拉康在这篇文章中数次使用“precipitate”(猛然跌落;突然陷入)这个词时,他其实是在表达或至少是在暗示主体缺乏自主性。自我在他看来是在一种外在环境中、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力量所决定。考虑到它所具有的异化、虚幻及想像性特征,自我已经永久地被限定在与自己异化的境地。
拉康的自我理论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他对人类
Lacan’sTheoryoftheMirrorPhaseandSelf-construction
LIUWen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Huˊ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ˊnan410081,China)
Abstract:Lacanholdsthatself-formationcannotbefulfilledwithouttheselfanditscounterpart(i.e.mir-ror-reflectedselfimage)andselfwillbeidentifiedbytheimage.Mirrorstageisaself-deceptioninstant,afascinationcausedbyillusion,andastartofimaginativemodeofthinking.Theegoisnotfullyself-awareorincontrolofitself;peoplealwaysstrivetoseekfortheego,andafterfindit,theyfinallyidentifytheselfintermsoftheOtherbywhichtheego’sperceptionofitselfisshapedinalienationfromit.Theimaginativeidentifica-tionintheMirrorStagehassimilarfeatureswithknowledgeanditsstructure.Inaddition,Descartes’ssubjectfailstodecideitslifefreely;tothecontrary,itissubjectedtotheuncontrollableOther.
Keywords:Lacan;mirror;theself;alienation;misrecognition
〔责任编辑:张正明〕
?27?
范文五: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他们还会提出他们的假设。(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5.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
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6.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指导作用: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关键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6)强调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与评价
人约黄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