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劳动力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我国近年的失业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每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城镇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口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却不能有效地减少。探讨失业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不仅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经济理论工作,更是一项迫切而棘手的现实任务。
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分析:
1、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是我国失业问题的直接原因。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市场失灵问题开始出现。二元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两个市场由于劳动力素质不同、劳动力价格不同很难沟通,导致结构性失业问题明显。
2、产业结构转型。目前,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由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过渡,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没有提高,导致原有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新的就业机会尚未出现。第一产业由以前的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渠道之一变为排斥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开始大量释放劳动力;第二产业由原来的“短缺经济”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的“关、停、并、转、破”使得下岗失业人数急剧增加;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虽有所上升,但由于经济重型化严重,不仅制约了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容量,也压制了对知识劳动者的吸纳能力。
3、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由于广泛采用节省劳动型技术而减少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增长又通过刺激需求增长产生了新的工作岗位,这种需求效应往往通过跨企业或跨部门间带来互补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劳动力的重新分配过程,关键问题是由于技术进步所摧毁的旧工作岗位是否多于或少于它所创造的新工作岗位。
4、经济增长。从1980年前后,我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产生了大量的新增就业机会,GDP 每增长1%,就业增长率相应增长了0.31个百分点,属于“高经济增长,高就业增长”的类型。但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就业年增长率降到1%左右,属于“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资本增长率大大超过劳动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增长率,我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属于“资本驱动型”。我国最丰富的是劳动力资源,最短缺的是资本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劳动力这一资源,节约资本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我国的工业化路线是资本密集产业,这样,经济高增长、资本高投入就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使就业压力突现出来。
5、经济周期。我国目前尽管仍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已开始出现。在经济扩张阶段,我国的就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原因是,由于投资的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充足,不仅使企业隐蔽失业减少,而且往往还可以扩招一些正式和临时的工人。同时,随着投资增长,建筑业需要从农村招收大量的建筑工人,从而也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但是,在经济紧缩阶段,投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正式工人下岗,大量从农村招来的临时工和建筑工人又纷纷回到农村,此时,隐性和显性的失业都会增加。
失业率问题运用劳动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微观分析可以是寻找失业的微观原因,例如企业内部的工会组织、局内人对工资的影响形成工资粘性,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失业。也可以是宏观原因的微观基础,例如总需求不足的微观基础是微观企业的投资需求和单个工人的消费行为。更可以是微观主体对宏观变量变化的反应,例如当实行货币扩张政策时,企业如何根据预期调整价格和工资。因此,强调微观分析的意义并不是说微观分析可以解释失业问题的全部,我们仍不能忽视失业的宏观原因,微观分析必须与宏观分析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失业理论。
失业问题研究的核心是探究失业的原因。微观分析在前人形成的失业理论基础上进行,并有所发展、突破。在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充分的假设前提下,厂商和劳动者在企业内部及
市场上的行为,包括工资确定和变动如何形成工资粘性,企业的投资需求为何不足,企业的技术选择以及各利益主体对技术变革的反应,企业与劳动者双方的寻找行为,以此为基础,对传统的古典型失业、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型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摩擦性失业等进行了解释。但又不仅限于此,失业原因分析及对应的失业类型都不同于传统理论。例如古典型失业认为失业的原因是工资过高,我则认为是工资粘性。凯恩斯型失业只强调企业的投资需求不足,我的分析还包括消费需求和厂商垄断。分析失业的结构性原因时,包括了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人技能不匹配、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内容。传统的摩擦性失业没有深入分析寻找成本的根源,寻找成本不仅来源于信息不充分,也来源于制度阻碍。
以传统失业类型为基础,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出发,分析企业内部工资的确定、投资需求、结构性原因和劳动力市场摩擦,且都围绕着工资展开。分析在不确定条件下工资水平高低如何与企业主利润最大化产生矛盾,如何与企业资本积累、投资需求以及技术选择相联系,如何影响消费需求,如何促使劳动者在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之间流动,最终影响失业。
失业的两个重要原因:信息不充分和制度阻碍。
由于信息不充分与企业内部各方的利益冲突,工资不能正确反映劳动力的供求,企业只能求助于数量调节劳动力,从而带来失业的变动。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市场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的工资决策、投资需求、技术变动以及失业的结构性问题。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充分与否、是否存在制度阻碍决定着摩擦性失业的多少。同时,无论在产品市场上还是劳动力市场上都会出现协调失灵,即交易成本会使个人的理性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
这里的信息问题包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完美、信息不对称等。这里的制度是很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基本的社会制度,如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也包含一些非根本性的制度,如失业保险制度。既有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制度关系,也有资产阶级内部和无产阶级内部各自的制度关系(前者如厂商的垄断,后者如企业的局内人—局外人关系)。在这两大原因中,制度的影响又是更根本、更重要的。 由于微观分析深入到企业内部,因而可以更透彻地看到:基本的制度关系(劳资关系、收入分配)对失业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理论探索上的创新意义,这一理论上的分析建立在对现实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并将对现实经济中失业问题的治理产生指导意义。
尤其关注失业的微观分析对解决中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意义。因此,在进行理论分析和以西方国家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之后,都有专门的部分分析中国的失业问题,而且是在微观上进行。中国当前的失业问题与微观主体行为是分不开的,例如国有企业的工资缺乏灵活性、国有企业投资需求的盲目性、企业技术选择与要素价格之间的错位、企业用工制度与下岗者的寻找摩擦等等。也就是说,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是宏观经济形势不好或国有企业改制等可以简单回答的。近年高经济增长率和高下岗、失业率并存的现象成为困惑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的难题。这是否与微观行为有关呢?如果在企业雇佣行为和劳动者行为上进行协调、引导,就业会更加顺畅,失业率也会得到有效的下降。
综合地阐述了失业微观分析的政策含义及对中国的借鉴。失业的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他提出的建议更多的是面向微观,如对企业技术选择的引导,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扶植中小企业,提高市场中介的功能。宏观的财政货币政策也很重要,但必须取得微观主体的配合。这些观点都具有参考价值。考虑到国企改革因素,产权问题解决不好会带来微观投资的失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僵化的雇佣制度、劳动力市场的低效率。而推动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是一个塑造微观主体的过程。
范文二:劳动力需求
《劳动经济学》课程研究课题
信息产业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二零一一 年 十 月
目 录
摘 要 ................................................3
一 序言 ...............................................3
二 信息产业总量扩张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影响因素 .......4
(一)价格补偿效应 ...................................4
(二)引致需求效应 ...................................4
(三)收入效应 . ......................................5
三 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演进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5
(一)“传统”信息行业向“现代”信息行业转变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5
(二) 现代信息行业结构优化提高过程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6
四 信息产业化在开放经济中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6 五 结束语 ........................................ 7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世界各国的信息化水平都不断提高。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正日益显现。信息产业化通过价格补偿效应、引致需求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三重作用使信息产业总量迅速扩张,从而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同时,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其內部结构演进中的转变促进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从而保证劳动力需求的持续增长。不仅如此,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在不断提升核心就业水平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带动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增加。
关键词:劳动力需求 信息产业化 信息产业
一、 序言
信息产业化是指在信息化过程中,将信息产品制造、信息开发及信息服务等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信息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并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它内涵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和系统集成业、电信运营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信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信息的处理自因特网兴起后,大量的信息从区域网(LAN )拓展到广域网(WAN ),再经过“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把世界大部分的电脑联结起来,而由各种特定需求及不同管理而产生的信息网络公司、信息服务公司、信息经贸公司与信息技术公司等也因此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信息产业化。所以因特网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信息产业化。
信息产业化的经营在当今欧美的实例及其成效,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下面仅略举一些事例:
1、美国把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作为克林顿政府施政的首要任务;
2、因特网已横跨200多个国家用户超过1亿;
3、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已有1200万用户;
4、雅虎(Yahoo )由两年前发行股票时的33400万的市场价值暴涨至今天的超过60亿美元并足以影响纽约股市的大公司;
5、美国经济由于信息产业化的广为采用,产生了近年来的低利息、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库存、高成长率及高出口等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良好经济现象;
6、亚洲的金融风暴造成亚洲经济大危机,其成因虽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政策的背景,然而从各国人口与因特网的比率(中国例外)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信息产业化的程度与受灾害的程度成反比。泰国、印尼、韩国等国家,经济几近破产边缘,币值暴跌,股市崩溃、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率暴升。反观美国由于信息产业化的高速使用,各地游资涌向华尔街,把道珠斯指数推向历史记录新高度。这一切已有力地说明了信息和信息产业的重要性。
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数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促使了信息化进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此,2010年8月19日,《信息化蓝皮书》编委会编写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0年《信息化蓝皮书》,全面解读信息化时代下的中国发展版图。 . 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消息,2006年第二季度,对全国99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求人倍率较大的是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其求人倍率分别为2.08、1.96、1.71。可见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力需求数量是相当可观的。而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我国信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入WTO 后与国际的逐步接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资源的重要特征是中国能否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尤其是劳动节约型技术的进步) 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始终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选择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矛盾就突出体现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产业化上,也就是作为信息化基础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上。现在,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随着其支柱地位的确立也越发突出。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信息产业总量扩张、内部结构变动,以及在开放经济环境中信息产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三个方面的分析,揭示信息产业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二、信息产业总量扩张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影响因素
信息产业的总量扩张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这种总量扩张是在信息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伴随着信息产业化过程实现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信息产业扩张规模大小和速度快慢的保证,也是信息产业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条件。信息产业的总量扩张和就业需求增加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价格补偿效应
价格补偿效应是指,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引起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使产品价格降低,这时产品需求增加从而带来的就业增加就有可能补偿由于劳动生产率上升所引起的就业减少。
在排除价格变化因素的情况下,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取决于总产量和生产效率。如果忽略技术进步因素,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新兴产业,信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会在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推动下不断提高。单位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价格下降会带来产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从而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二) 引致需求效应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信息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是伴随信息产业总量的扩张实现的。
信息产品市场的需求是信息产业总量扩张的基本条件。作为资源节约型产业,信息技术进步决定信息产品供给,同时也是拉动信息产品需求的核心因素。与其他产业相比,信息产业在需求拉动上表现出明显的内部引致需求效应。这种引致需求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快,信息产品的更新快,与其他产品一样,信息产品也存在一种更替过程中不断引发新需求的特性,主要表现为新一代产品对用户的便利性和性价比远远超过上一代产品,使产品的老用户产生出对新一代产品的强烈渴求,从而加快了新老产品之间的消费转移。这一点在信息工业产品和信息服务方面表现的都非常明显。比如,大家熟悉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数码相机的更新换代。同样,在信息服务业也是如此,以盛大网络公司提供的一款在线游戏“传奇世界”为例,为了便于玩家更好地达到娱乐的目的,游戏提供商在提供基本游戏内容的基础上不仅提供了大量不断升级更新的游戏装备,还提供了挂机服务、虚拟货币等一系列信息产品和服务,2005年盛大旗下所有游戏免费开放,只通过提供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获取收入。这种虚拟商品和服务的引致需求可以说是无限制的。
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内部不同信息产品之间也会产生很强的需求引致性,这主要是因为信息的采集、传送、加工、贮藏和应用等各个环节之间联系的非常紧密,不同信息产品在共同满足信息消费需要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只有在配套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佳的结构效益和系统效益。
(三) 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由于信息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大,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引起对信息产业需求的增加,从而提高劳动力需求水平。事实上,信息产业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快,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对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贡献比较大,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对信息产业需求的增加,使其产出上升,吸收的就业也会进一步增加。这样就会形成收入和就业的循环累积增长效应。
这种收入效应在美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中信息产业的贡献额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使这一领域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同时,国民收入的增长也拉动了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美国的就业水平。
套用这种理论解释,我们可以这样说,信息产业带动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推动信息产业进一步增长,这两种上升力量共同推动了劳动力需求水平的提高。
三、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演进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信息产业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不仅通过信息产业总量扩张表现出来,同时也会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表现出来。信息产业总量扩张正是在其结构的演进中实现的。作为一个产业系统,信息产业是由一系列分支行业构成的,这些行业共同构成了信息产业内部复杂的结构体系。
(一)“传统”信息行业向“现代”信息行业转变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传统与现代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传统行业主要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产生之前就已
经存在的信息部门,比如说报纸、杂志这些基于传统印刷技术和纸制媒介的信息服务部门。传统行业在信息产业化过程中会首先在生产技术手段上完成其向现代行业的转变,比如说报纸在编辑和印刷过程中已经广泛采用计算机和激光照排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一方面,向现代信息行业的转变会增加劳动力需求,形成就业增加效应和就业转移效应。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会取代一部分人力。
(二) 现代信息行业结构优化提高过程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信息产业是一个资本技术密集行业。
从信息系统技术分类的角度来看,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依次主导的产业化过程构成了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演进过程的四个阶段。在不同时期,信息产业化在这四个阶段中依次起主导作用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并将从整体上提升信息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水平。
例如,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产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并催生了一个新兴产业, 即数字内容产业。发达的数字内容产业将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是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面对现在白热化的国际竞争,中国正在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另外,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将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开放并将影响现代的娱乐方式和内容,市场对于动画、游戏等娱乐数字产业的需求必将迅速增加,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副产业也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四、信息产业化在开放经济中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在开放的经济中,信息产业化可以通过提高对外贸易水平来增强一国劳动力的需求。在广泛的产业内国际分工体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通过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 对区域内劳动力需求有很大影响。 首先,从人力资源禀赋方面来看,人力资源状况对就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很大影响。
信息产业本身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从资源约束的角度看,人力资源几乎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唯一约束条件。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发挥其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其次,从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战略来看,发挥比较优势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对于信息工业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从事复杂加工工业与资本技术密集的成品和零部件生产,发展中国家则从事相对简单的加工工业与劳动密集型的成品和零部件生产。以计算机生产为例,在加工上,高、精、尖和复杂的中央处理器由发达国家生产,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本实力相对较高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从事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的主板、内存以及其他关键部件的生产和设计,而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的机箱、电源等部件,并从事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组装工作。而信息服务业,很适合发展中国家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切入点。就日益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来讲,虽然发达国家在大型的系统软件和工程软件的设计上具有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垄断,但是,在面向实际应用的软件开发领域,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丰富的产品,以低价换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尚处于一个大幅度要素投入的起步阶段, 存在着制作水平低和生产规模小等一系列问题, 并且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与经营,各种生产经营
关系以及产业组织形态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政府必须从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出发, 根据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转变观念, 转移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尽快完善管理体制, 创造发展信息产业的安全环境和法制环境, 并重视新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而推动我国信息资源开发产业化, 提高国际竞争力。
五 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来自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设计师——**的著名论断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我国也在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近几年又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有的这些政策、方针都说明我国已经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正在加紧修炼内功以适应这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优化我国的信息产业结构,增加劳动力需求,解决当前严重的失业问题。反过来讲是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范文三:劳动力需求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 14:46 21世纪经济报道
劳动力拐点之问:人口红利还是人口负债?
栏目主持:本报评论员 王 梓
本期主持:本报评论员 曹理达 代忘
中国过去近30年的高速增长,既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制度红利”,也得益于巨大的“人口红利”。国企改制已经走入尾声,农村劳动力持续十多年的“进城史”依然在浩荡持续。虽然还面临着譬如户籍制度、农民工定居城市等诸多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转入一个相对彻底的市场时代。 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0%,但全年劳动力就业缺口仍然有1200万。在持续两位数的发展速度背后,中国的就业状况到底如何?劳动力供求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即将到来?对未来10年的中国而言,这将是近30年来的一个重大国情变化,它和中国的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模式以至整个宏观经济都将紧密相关。 在最近举行的第三届 中国经济50人田横岛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针对各界存在的诸多误会再次阐述了他的研究成果,50人论坛成员吴晓灵、江小涓、王建、汪同三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回应,会后本报就相关问题对蔡昉进行了专访,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143期。
(代忘)
蔡昉
就业率增长很快
对劳动力研究而言,有两个问题我想探究。第一是中国经济到底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有几个拐点,对中国而言最典型的,是在经济结构上从二元转向一元(刘易斯拐点) 。完成这一转变,最关键的就是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成
供求比较均衡。我们需要看到自己距离拐点还有多远。
第二个是我国城乡的真实就业增长情况。在劳动就业领域,一些认识几十年不变。例如说统计资料没用,变成虚无主义;说1990年代后期以来就业是零增长,但从来没有人认真总结劳动力市场到底发育了多少。1980年代就讲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人口的1/3,有1亿多,直到最近还在普遍重复这个数字。 首先来看就业率增长。很多人认为当前就业率是零增长或者就业赶不上经济增长,这是不正确的。就业率一直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非常快。改革开放经济增长多元化以后,我们出现了统计上的问题,很多个体经济没有注册,也有很多完全是自我雇佣;还有大量的农民工没有被统计成正式职工;下岗工人再就业都是以劳务派遣公司派遣的方式派到企业,这些人在统计中都没有体现,这个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巨大余项占全部城镇就业的36%。
失业率在2000年的时候达到了最高峰,然后就开始下降。2002年以后每年失业率都在下降。2005年真实的失业率只有5.2%。我国的登记失业率看上去在上升,但从前不算下岗人员,当下岗与登记失业并轨以后,登记失业率自然会呈现上升,而真实的失业率其实是在下降,百分之五点几不算是很高的失业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量大、速度快,2006年是1.32亿。不仅城市的就业增长没有减慢,而且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总量在增加,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也在提高。城乡就业的增长都非常快,和百分之十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致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底有多少
农村劳动力的配置格局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除了乡镇企业吸纳一些劳动力之外,其他都是在农业中或者处于剩余状态。那时我测算是1.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后来在乡镇企业之外,又生出了农村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2006年各吸纳了2000多万劳动力。再加上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下的劳动力相当少。当然,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和进入乡镇企业、农村私营经济的是有重合的。这一部分重合,可以被测算出来。
我比较保守地估算到底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即按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说法,农村劳动人口就地或外出转移是2亿人,占到全部农村劳动力的41%。根据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按农产品成本资料测算,假设农业需要1.78亿的劳动力,这样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1.1亿,只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2%。实际上,根据最近李剑阁和韩俊一篇文章的数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后不干农活的占47.9%,即2.3亿。这样的话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还会少。
从年龄阶段来看,农业需要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现在剩余劳动力50%是40岁以上的,用现在的激励手段很难让他们转移出来。
对于当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可以从户籍制度、三农政策等因素来分析,但归根到底是劳动力究竟有多少和人口结构问题。劳动年龄人口是16岁-64岁,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用16岁以下的人去比劳动年龄人口;老年抚养比,64岁
以上的人去比劳动年龄人口) 就反映了人口的年龄结构。从196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抚养比一直在下降,但现在抚养比下降越来越缓了,2013年是一个拐点,就要上升。根据计量的模型,抚养比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人均GDP 增长0.11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整个改革期间,人均GDP 增长中有27%是由人口增长比下降贡献来的。这个模型如果继续成立,到2013年以后,也就是说人口抚养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人均GDP 增长率下降0.115个百分点。如果在2013年之前是人口红利,2013年以后就是人口的负债,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工资水平和劳动力短缺
今后20年,全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每年只有0.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比欧洲和日本高一些。正规部门劳动力工资从1990年代后期,其实都在上涨。制造业正规部门的工资增长是全世界最快的,随着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也在增长。
作为非正规部门的代表,农民工的工资在2004年以前是增长比较低,但2004年增长了2.8%,2005年增长6.5%,去年增长的是11.5%。长期以来没有涨工资,正是典型的经济二元结构,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快,证明有刘易斯拐点的端倪。 同时,劳动力市场也在一体化。2004年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全国制造业工资是趋向于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年,根据农民工外出打工收入的数据做了一个统计,发现两者的差距在缩小,其中地区的贡献率是从2003年的28%,降到目前的20%,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趋势。
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当我关于劳动力转折的研究成果发表以后,一种看法认为在刘易斯转折点后,还有很多劳动力终究要转移出来,在中国没法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我的回答是,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前,雇主不给工人涨工资,劳动力也会源源不断地供给。过了转折点后,还是有劳动力,但如果不提高工资、福利,不改善劳动条件,就雇不到所需要的劳动力。我们要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刘易斯转折点”。 劳动力目前的状况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一,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有几个转折点:第一步,是依靠资源发展,谁的土地等资源好谁就能够发展,这是在农业社会;随后,进入了现代经济增长时代,谁能够实现12%的资本积累率,谁就能够起飞。这时,第一次面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接着积累资本再增加多,回报就会递减,转到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才可能实现经济可持续性。
劳动力的投入实现了增长,原因是有人口红利。东亚国家和地区测算出来人口抚养比下降的贡献率特别高。这个时候,就有了第三个阶段,劳动力驱动型的经济增长。中国很长时间就处于这个阶段,劳动力供给无限,又实现了资本积累,两个因素加起来,没有资本递减现象。它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前是可持续的,这时无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在劳动力出现拐点以后,我国必然要转到TFP 驱动
型型的经济增长。
第二,政府通过立法从偏向资本转向偏向劳动者,也出现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制度的调整,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在中国,最大的制度调整之一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
第三,处理内外失衡时,不能双管齐下。强大的贸易顺差有两个杠杆:一个劳动力便宜,一个假设 汇率是扭曲的,扭曲多少也不知道。现在劳动力从便宜转到开始昂贵了,汇率调得过于厉害,经济就受到巨大的损害。
要注意避免几个误区。首先,中国的资源禀赋结构,也就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改变,也不会在近期改变。通过贸易显示出来的结论,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还没有占据国际竞争的地位。
其次劳动力短缺不意味着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是从劳动资本投入型的经济增长,转向TFP 驱动型的增长,而不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增长。
再次,劳动力短缺不意味着政府积极就业政策可以有丝毫的松懈。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增加政府的服务,改善各种培训,减少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这些职能根本不会随着整体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而改变。
最后,劳动年龄人口虽然下降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将来不太增长,但是从总量上看,到2030年仍然有9.7亿,比今天的总量还要大。同样,它占总人口的比重从现在的71%降到那时的67%左右,但劳动年龄人口占全国总数的比例,仍然高于现在的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因此,虽然会发生一个拐点性变化,但根本国情不会变,只是在边界上影响选择。劳动力仍然要转移。从官方的统计看,还有44.8%劳动力在农业中,从一些观察到的乐观估算看,也还有23%的劳动力在农业中,而英国的这个数据只有1.2%。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比重最高的是日本,有5.6%,因此农村看不到很多年轻劳动力,但并不意味着农村没有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范文四:劳动力供给曲线
(一)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掌握)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的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力供给意愿随工资率变动而变动的规律。这一曲线的形状是向后弯曲的。表明在某一工资率水平之下,工资率的上升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而在此工资率水平之上,工资率的上升反而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原因是市场工资率的提高会同时给劳动者带来两个作用方向相反的影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工资率的提高,劳动者相当于获得了一种“非劳动收入”,而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
2.替代效应:工资率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消费闲暇的机会成本,因此会促使劳动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转而增加市场劳动力供给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当工资率上升时,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转自:经济师考试网
范文五: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
Provided by business school of NENU.
主讲:东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 刘小庆
劳动力需求弹性
让我们谈谈最低工资法
传统的微观分析告诉我们,联邦政府强制最低工资法将会导致失业增加 自从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会导致超额供给的员工,那是失业。 劳动力需求弹性
wm
w0
S
D
剩余劳动力
L1
L0
L8><#004699'>2
劳动力需求弹性
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劳动力的需求,
确定最低工资的大幅度增加会降低雇佣水平,但是最低工资小幅度上升会对
雇佣水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劳动力需求对于工资变化的响应,一般用弹性来测量。 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指,某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W)增长1%所导致
的此类劳动力的雇佣量(E)变化的百分比。
??=(%??E)/(% ??W)
如果??>1,则1%的工资增长所引起的雇佣量的下降百分比将会大于1%;对应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
如果??=1,则1%的工资增长所引起的雇佣量的下降百分比将会等于1%;对应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单位弹性的需求曲线。
如果??<1,则1%的工资增长所引起的雇佣量的下降百分比将会小于1%.对应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
劳动力需求弹性
因为雇佣量(E)和工资率(W)是反方向变化的,所以弹性这个值是一个负值。因此,我们关注的是弹性的绝对值。
这是因为,如果工资上升(下降),那么雇佣量就会下降(上升)。
下面来看一组数据:
劳动力需求弹性
假设工资上升5%,因此就业下降<#004699'>2%。从而得出劳动力需求弹性为0.4,这意味着劳动力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因为雇佣量变化的百分比比工资率变化的百分比小。
计算一下:如果工资上涨<#004699'>2%,相应的雇佣量下降3%,那么??为多少,
??=3%/<#004699'>2%=1.5
劳动力需求弹性
不同的弹性
图中:劳动力需求曲线D<#004699'>2的自身工资弹性比D1的大。
D<#004699'>2
D1
E3
E4
E1
E<#004699'>2 W1
W<#004699'>2 相对劳动力需求弹性
弹性
然而,说某一条劳动力需求曲线有“一个”弹性是不严谨的
对于一条劳动力需求曲线,其弹性大小会因区域不同而不同
考虑这条需求曲线的弹性:W =14-0.<#004699'>2L
图示
60
50
40
30
<#004699'>20 4
<#004699'>2 6
8
10
雇佣数量
工资
D
W =14-0.<#004699'>2L 弹性和斜率
斜率包含了工资水平和雇佣水平之间的变化关系,弹性包含了工资率和雇佣
率之间变化的相互关系
变化数量的相同并不能保证产生一个固定的变化率 弹性和斜率
比如:
从1增长到<#004699'>2,增长率是100% 从<#004699'>2增长到3,增长率是50% 从3增长到4,增长率是33%
从4增长到5,增长率是<#004699'>25% 从10增长到11,增长率是10%
从100增长到101,增长率是1%
图示
同一条直线型需求曲线的弹性
工资
雇佣数量
D
高雇佣率变化
低工资率变化
低雇佣率变化
高工资率变化
同一条直线型需求曲线的弹性
图示
富有弹性
缺乏弹性
单一弹性
工资
雇佣数量
D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对于制定政策异常重要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可被总结为四条定理
这些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下述情况下,某一类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会比较大。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1.此类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
<#004699'>2.其他生产要素可以很容易地替代此类劳动
3.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较高(也就是说,在无须大幅度提高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的情况下就能增加这些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4.雇佣此类劳动力的成本在总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高(有时不一定成立)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工资上升对于劳动力需求弹性产生影响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工资上升将会提高此类劳动力的相对成本,从而诱使雇主减少次类劳动力的使用量,增加其他要素的使用量(替代效应)
其次,工资上升会导致生产的边际成本上升,从而产生提高产品价格已经缩小生产规模的压力,进而导致雇佣量下降(规模效应)
最终产品需求
工资上升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产品价格上升。如果对最终产品的
需求弹性较大,那么产出的下降幅度会很大,从而引起产品价格上涨。产出的减少越大,劳动力雇佣量的下降也越大。
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劳动力的需求弹性也就越大。
最终产品需求
企业层次上的劳动力需求会比行业或市场层次上的劳动力需求更加富有弹性。
W<#004699'>2
W1
劳动力
工资
行业需求
公司需求
最终产品需求
在长期中的工资弹性要比短期中的工资弹性高。在短期中,要么是某种产品没有很好的替代品,要么是消费者只使用以及储备的现有耐用消费品。
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替代某种产品的新产品被开发出来,且使之替代旧产品成为可实现的。
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能力
当工资上涨,公司会产生用其他要素来代替相对昂贵的劳动力的动机。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就会取决于其他生产要素的可利用性和替代性。
然而,这个试图去代替其他生产要素的行动也会驱使这个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并且,这种企图也会被这些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所限制。
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有多重要,如果某一种劳动力的成本在总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最初比重是<#004699'>20%,那么,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此类劳动力的工
资上升10%,将会导致总成本增加<#004699'>2%。但是,如果劳动力成本最初所占比重是80%,那么,其工资上升10%,所导致的总成本增加将会是8%。
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更大的产品,其产出受到劳动力成本比重的影响更大。
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
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也会也大。
然而,如果用其他生产要素代替劳动力要素很容易,那么,甚至是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一个较小比重,都可能导致产生一个大的需求弹性。
对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估计
规模效应:保持生产技术(资金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既定百分比的工资率变化所导致的雇佣量变化百分比。
短期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仅仅包含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指保持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既定的工资率变化百分比所导致的雇佣数量变化百分比
对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估计
英国制造业企业的数据:1974-198<#004699'>2年
规模效应:-0.53
替代效应:-0.45 (-0.15 ~ -0.75)
总体: -0.93 (-1.0 ~ -1.4)
因此,总体的劳动力需求缺乏弹性
均值
浮动范围
计算弹性
假设小时工资从 $5/小时 变到 $6/小时,将导致雇佣量从15,000降到10,
000。
雇佣量变化百分比=50%
工资变化的百分比=<#004699'>20%
劳动力需求弹性=50%/<#004699'>20%=<#004699'>2.5>1
劳动力需求富有弹性导致雇佣率成更大比例的下降。
例题4-1
普通货物运输业领域中
区分批量货运业和零担货运业
批量货运业的竞争更激烈
批量货运业的产品需求要比零担货运业中的产品更加富有弹性 应用
考虑工会的作用。工会希望在保持雇佣量的同时提升工资。 其他条件相同时,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工会能够成功地为其会员争取到的
工资增长幅度会越小,导致明显的雇佣量下降
例题4-1
由于工会会担心潜在的就业损失,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到批量货运业中工会会
员的工资比零担货运业中工会会员的工资要低。
批量货运业:工会会员平均工资<#004699'>28.4美分/英里。
工会会员工资/非会员工资=1.<#004699'>23 零担货运业:工会会员平均工资35.8美分/英里。
工会会员工资/非会员工资=1.34
应用
在劳动力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市场上,工会能够为其会员争取到较大的工资
增长。
工会积极的采取有助于降低其会员的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措施
工会将首先选择在劳动力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市场上发动工人加入工会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投入要素j相对于投入要素k的价格变动的需求弹性被定义为:投入要素k的价格变化1%所导致的投入要素j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交叉弹性的值为正还是为负,取决于该两种投入要素之间是总替代关系还是总互补关系。
??jk=(%??Ej)/(%????Wk)
??kj=(%??Ek)/(%????Wj)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如:
长期雇用工人的工资上涨10%将导致临时工人的雇用量上涨<#004699'>20%。在这种情况下,临时工人的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是+<#004699'>2。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两种投入要素之间到底是总替代还是总互补关系,取决于规模效益和替代效应的相对规模大小。
我们假设成人和青少年在生产过程中是相互替代的
假设青少年的工资水平下降
因此,青少年的雇佣水平上升。成人的雇佣水平会怎么变化呢,
如果替代效应起作用,那么成年人的雇佣水平会下降——正交叉工资弹性
但是,如果规模效应起作用,那么成年人的雇佣水平会上升——负交叉工资弹性。
计算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假设我们谈论青少年工人和成年人工人的工资
青少年工资上涨<#004699'>20%
替代效应起作用,因而青少年的雇佣水平下降,并且成年人的雇佣水平上升10%
因此,成人劳动力相对于青少年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是0.5。由此,成人劳动力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政策应用:最低工资立法所产生的影响
1938年制定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是:0.<#004699'>25美元/小时
数据4.<#004699'>2和4.3
最低工资率是根据名义工资水平制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低工资率的价值受到通胀导致的平均小时工资的下降的影响,因此会要求最低工资做相应的调整。
政策应用:最低工资立法所产生的影响
标准的经济理论认为,在最低工资制度形式下,建立价格下限将导致失业增加的问题
S
D
L<#004699'>2
L*
L1
W1
最低工资
政策应用:最低工资立法所产生的影响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最低工资水平是以名义工资的方式确定下来的,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货膨胀会导致最低工资水平失去意思
由于联邦最低工资是均匀地应用的,因此也许会意味着在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生活开销。
最重要的是,在预测就业损失时,都是建立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上。
E1
E<#004699'>2
E3
W<#004699'>2
W1
D1
D<#004699'>2
就业量
工资水平
与此同时,劳动力需求会改变
尽管最低工资水平上升了,劳动力雇佣率上升了,但是劳动力雇佣率的增长率就降低了。
政策应用:最低工资立法所产生的影响
对未覆盖部门的影响
数据4.5
提高覆盖部门的最低工资水平的措施将使得一些员工被挤出覆盖部门的就业市场,而到未覆盖部门去就业,进而未覆盖部门的劳动力的供给增加,导致了未覆盖部门的工资降低。因此,使得这部分工人的情况更加糟糕。
政策应用:最低工资立法所产生的影响
关于最低工资水平的影响,目前没有共识
最低工资对于青少年就业的影响必须把各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素都考虑其中,比如,劳动力参与压力、成年人就业率等。
Deere, Murphy and Welch (1995)发现,1990-1991的法定工资增长导致了青少年雇佣量的下降,相比于总体的雇佣量。但是 Card and Krueger (1995)
却并没发现此次法定工资上涨对雇佣量产生任何影响。
政策应用:最低工资立法所产生的影响
有人企图这样总结,尽管最低工资水平的负效应是消极的,但是这个影响相对的小。
在斟酌所有的评论之后,大概可以这么说,青少年的雇佣的弹性在-0.1到-0.<#004699'>2之间波动。
也有可能实际的就业损失会因为未覆盖部门存在的萧条而变小。
最后,或许买方独家垄断的模型会更加准确。
政策应用:最低工资立法所产生的影响
早在第三章,我们看到买主独家垄断的模型中的一些特征表示,提高就业就会伴随着一个强制的工资上涨。
政策应用:最低工资立法所产生的影响
A
B
C
D
,
,
,
A,
,<#004699'>,
边际价格
最低工资水平
,,
,<#004699'>,
政策应用:最低工资立法所产生的影响
最低工资能与贫穷做斗争吗,
对于1990-1991年的一次最低工资水平提高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那些所获得的工资性报酬介于新旧两种最低工资标准之间,即在每小时3.35美元和4.<#004699'>24美元之间的劳动者之中,只有<#004699'>2<#004699'>2%的人生活在贫困家庭。
假定没有就业效应的存在,只有19%的工资性报酬增加进去了贫困家庭,大多数的进入了非贫困家庭的里。
最低工资水平政策,就好像一个对于对抗贫穷问题无效的工具。
感谢您的关注
*
*
#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00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