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作文介绍碧螺春100字
精选作文:生活的艺术(100字)作文
你是个懂的艺术的人么,你知道艺术什么什么吗,你还知道艺术有什么奥秘吗,让我带领你一起解开艺术之锁吧。 生活也是一门艺术,请你搬张凳子来,坐下,我来给你讲讲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是一首动人的钢琴曲,它令你感到忧伤,感到兴奋,感到幸福,徘徊过去。 生活的艺术是一本有着秘密的魔法书,让你沉醉于幻梦之中,回忆往事。 生活的艺术还可能是~~~初一:恋琴梦
篇一: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
做人是一门学问,说话也是一门学问,好比做饭一样,同样的材料,同样的调料但在不同人的手中做出来的味道也就不同,好比同样的几句话,同样的意思,出自不同人的嘴里,含意也就不同,会说的人就说好了,不会说的人,就说坏了。
想起了古时的一个故事,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一天,他儿时的一个伙伴来京求见。朱元璋很想见见他的老朋友,可又怕他讲出一些以前一些不大光彩的事情,犹豫再三,还是让传了进来。那人一进大殿就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
1
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蔡将军。”朱元璋听完他的这番话,心里非常高兴,重重地封赏了这位老朋友。
消息传出,另一个当年一块放牛的伙伴也找上门来了,见到朱元璋,激动万分,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万岁,你不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也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番描述让朱元璋又气又恼,哭笑不得,只好喝令左右把他拉出去斩了。
朱元璋的两个朋友说的是他们放牛娃时期的一段共同经历。篇二:《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2
读书笔记
《生活的艺术》探讨生命、心灵的价值,并抒发林语堂个人对日 常生活中人、事、物的观感,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论及周遭,乃至整个社会。全书虽被分为十四章,但在重要观点上前后呼应,各章虽有一既定的讨论主题,但往往将内容向外扩展,并无绝对的限制,这正合作者所提倡的悠闲随兴的生活态度。作者在本书《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
2
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生活的艺术》也好,《吾国与吾民》也好,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
因而,喜欢这种风格的读者——准确地说,是具有林语堂式思想、情趣的读者,自然对林语堂的著作评价极高。例如,有人认为《吾国与吾民》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但是,不喜欢这种风格的读者——准确地说,是不具有林语堂式思想、情趣或者说人生境界还没有达到林语堂那种高度的读者(如某些大学生),肯定会对林语堂的著作不以为然。林语堂在《自序》还说:“我也想以一个现代人的立场说话,而不仅仅以中国
人的立场说话为满足,我不想仅仅替古人做一个虔诚的移译者,而要把我自己所吸收到我现代脑筋里的东西表现出来。”
读完《生活的艺术》,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然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天堂一般。在林语堂那里,享受人生,不拘一格,不管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同等重要,抑或根本就不分哪是物质哪是精神,而是“心物合一”、“灵肉一体”。这种打破物质和精神的二分法,从而给感性、理性以更合乎人性的界定的
3
看法,奠下了林语堂人生哲学的底色。
在林语堂看来,中庸哲学的近情是基于个人主义内涵的。正是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情感,才是判断取舍的重要依据,而集体脾性和民族性格则是由各个个人的情感汇聚形成的。天才并非像中世纪神学的“灵魂”那样一个神话实物,而仅仅是一个比喻;国家天才不过是它的行为的一种性质和做事的方法罢了,天才的作用不过是在国家危急时的选择与取舍倾向,决定着国家的最后行动途径 在林语堂那里,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就是近情精神。近情的国家将生活在和平之中,近情的夫妻能生活在快乐之中,近情的生活是享受快乐的生活。近情精神是中国所能贡献给西方的一件最好的礼物。在西方人,凡是只须合于健全逻辑的,便认为是很充足的,但在中国人虽然在逻辑上已是很对时,也还不能认为很充足,同时还须求其近于人情 作为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学贯中西,著述颇丰。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
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他是文学家,是哲学家,是思想家,也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他从哲学和艺术的高度俯视生活,以平常之心体悟生活。在他看来,人一旦追寻生活的意义,追求人生完美的理想,就会失去生活的快乐。
4
他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这是否要我们放弃理想和追求呢,非也~依愚之见,理想和追求必须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快乐原则的,换言之,理想与追求必须是在“好玩之心”的驱使下,顺其自然地一步步实现的,何谓“好玩之心”呢,乐于做一件事,乐于读一本书,乐于交一个朋友,乐于吃一种食品,以至忘我的程度,则可称之“好玩之心”。
这种乐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就像一首流行歌中唱到的“莫明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显而易见,快乐是对个人而言的一种感受,如影随形的常常是痛苦。痛苦的根源就来自于过度地追求名利,来自于完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来自于以有限的生命去穷究那无穷的未知,来自于为生活而生活的忙碌,来自于太多的理智。生活就是一件艺术品,我们就是艺术家-----这句话看似很深奥,但是纵观我们走过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是艺术家,在精心的编织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家庭、孩子、父母、亲人、朋友以及陌生人,我们都是像艺术家一样的融合
着所有的人和事情。
人们四处寻找幸福和快乐,却没有意识到幸福和快乐一直
5
伴随着自己,这句话对于容易满足的人是很容易的做到,但是将自己的人生轨迹定的很高的人是怎么样都不会意识到的,面对着生活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谁能说出幸福和快乐始终就在自己身边呢,也许真的让自己轻松一些就能简单的获得幸福和快乐,对身边人不要刻薄,对自己不要有太高的期望,要对身边的生活充满信心,相信这个社会,相信这个世界。
心里铭记:每一天都是一年当中最好的一天,多少文学大家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都给出了十分乐观的看法,但是往往到了世人这里就变的举步维艰,让我们在生活当中充满乐观向上的态度是十分困难的,人们只能通过不停的充电,不停的学习来感受生活当中的一切,将生活当作是一次艺术创造,精心的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去完成它,将每一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当作是生活当中最美好的一天,一年下来你会有365个美好的一天。
“山”的智慧。看到“放弃”二字,很多人就蹙紧眉头。我们紧紧抓着一些东西,回首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什么,所以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智者的表现。对于许多人来说,放弃手中的钱财,功成名就的地位等一些无疑是最艰难的抉择。可是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这些似乎看上去是让你的生活富足了,可是你的心却累了。放弃往往比占有会拥有更多。放下了羁绊和痛苦,才会有自由可言。“享受悠闲生
6
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
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先生这样说。亲近大自然,珍惜我们身边的人,安静地阅读一本好书,品尝美味佳肴??得到的就是最简单最质朴的快乐。以前就很向往周游世界的旅行,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这样就是旅行。其实不然,“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旅行,但是这才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不束缚自己,让自己的心更加自由。虽然很难到达这样的境界,但并不是一定要追求这样的效果,这也是林先生告诉我们不要凡事都追求完美理由吧。只要我们领悟这层意思,我们试着去靠近,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这个年纪的我们,没有太多的阅历,生活二字也不会有很多的感悟。但是合上这本书的那一刻,又明白了不少,此时自己的心愈发地澄明。林先生《生活的艺术》是一本指引我们走向健康人生,引导我们快乐生活不可多得的教科书。阅读此书能使我们被尘世的尘沙所遮蔽的心灵走向澄明,能使我们曾经自暴自弃的卑微的灵魂走向高贵,能使我们从庸俗走向优雅,
7
从理智走向情感;在苦难中找到快乐,在忙碌中找到闲适;对于消弭名利纷争,走向社会和谐不无现实意义。其实无论你现在是以何种生活方式生活着,但是切勿让自己痛苦,挣扎,被牵绊。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下页篇三: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不想干活,想保持一份慵懒的心情,就像这些天偷闲般囫囵吞枣似的浏览完了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现象,每次读完一本书,总是要发好长的呆。尤其是一本能说到你心坎的书的时候。哎,选书如选人,对于不能说到心坎的书,自己也是断然不会从书堆中拣起来。就像这本书,记得初中的时侯,从一个同学家里偶然阅读了作者写的《苏东坡
传》,竟给了自己莫大的人生指导,仿佛看到一盏明灯,在穿越了遥远的时代,那光芒照耀在自己的身上依旧温暖如故,伴随那清越的声音,每当自己困顿颓丧害怕卷曲成一团的时候,总能想到一个人曾经不卑不亢不盈不虚的生活在这个美丽又黑暗的世界。用自己的从容,淡定,微笑,还有容纳着山与水,荣与衰,生与死的胸怀,舞蹈着一个丰满、优雅而美丽的灵魂。
我们总是寄望于从万万千千的书中找寻到那么一位作者,去与他交换灵魂的契约,从而得到自己独一无二的认同感,
8
就如那幅常常映在我脑海中的山水画,一片飘渺雾茫的空旷,远处几处青黛的淡淡山影,从月光下往下望,一叶扁舟上两个孤独的人影,仿佛一个正是来自古代的知己、智者,一个正是观者自己,这样的景又怎么不让人沉醉,又怎么不让人砰然心碎。
然而这终究是本更适合老人的哲学,也正如别人所评论的,隐约间也能端倪出一丝小资的情怀。而我本性中终究还是有一些不安分的脾性,有想享受闲适的心情,却没享受闲适的命。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份不安分的躁动来自何处。有人说,男人象茶,二十岁的时候象雨花茶,至真至纯,色味清香;三十岁的男人是碧螺春茶,去除了浮躁又保持了香味,风格别具。而我在这青黄不接的时代,可能真的是除了一身躁味就没有什么了吧~呜呼哀哉~
一些摘录: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
9
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篇四:优秀高中生作文展及点评:《生活的艺术 》
生活的艺术 —读周作人《雨天的书》有感 北京四中 高一年级 赵逸云
生活需要一种观赏的情趣。把自己看作局外人,一切的嬉笑怒骂,便都涂上了喜剧的色彩。或许,此即周先生提及的生活的艺术。
我们看作家舞文弄墨,觉得艺术;看画家笔走龙蛇,觉得艺术;看舞蹈家长裙翩然,如凤如蝶,更是艺术。可《雨天的书》告诉我,生活也要讲艺术。
《雨天的书》是闲适小品的集子,优游自在,平淡冲和,极易让人联想到古时文人聊寄性情的写意画。平林寒水,几叶孤舟,或者一树淡淡的白梅,数丛清逸的竹,如做游戏般涂在一片方寸大小的白纸上。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可不就是生活的艺术了,
书者,心画也。雨天写书,就是用文字画画呀。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你看,这可不是生活的艺术吗,
10
他都画了些什么呢,说出来你必定莞尔。
“我们院子里的虾蟆现在只见花条的一种,它的叫声更不漂亮,只是咯咯咯的这个叫法??在下雨的早晨,听它一口气叫上十二三声,可见它是喜欢极了。”“笠上的苍蝇,比我更早地飞进去了。” “不要打哪,苍蝇搓它的手,搓它的脚呢。”???
本书并没有像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品那样,言尽人间沧桑,或者影射某个不相投合的名人,它只是描述一些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小故事。诚如作者所言,“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想竭力摆脱一切的家数,如什么文学家、批评家,更不必说道学家??”诚然,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有时我们会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而忧心气愤。有时我们的确应该站出来,借了文字和舆论的力量来敲打敲打它。然而这种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正如偶尔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冲刷掉心灵的泥丸,搅动起沉积心底的丰沃养料;可生活在本质上,还是江南那湾“风静縠纹平”?的荷塘春水。
一个人如何获得幸福,罗素曾说,在讨论这类问题时,我们得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类人身上――他们没有遭受过外来的任何巨大痛苦,他们收入充足,衣食无忧,可他们并不幸福――“这类不幸使人不堪忍受,因为它没有任何明显的外在原因”。
罗素的观点与周先生异曲同工。在现代文明世界里,许多
11
享有荣华者的不幸,祸根就是未能体验到生活“微妙的美”。“司空见惯浑无事”,是“生活的艺术”最大的敌人。 昨天,我忽然发现玉兰原来这样美。我好奇地打量,就像井底之蛙登上高山,眺望星空。白玉兰开得真好,初时浅绿鹅黄的花苞,活像点在枝子上的小灯泡,既而一点点膨胀,苞衣初破,像白衣少女缓缓抖开舞裙。待得满树繁华,“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好像千万仙子赤着玉足翩然而至,奇绝清绝。
我惊异从前竟未抬头看上一看,看一看这株株玉树,以至白白浪费了10几年的良辰美景。
而昨天我之所以抬头,想必与懂得了寻找生活的艺术存有若干联系。生活永远没有司空见惯,只是我们自己不在意,疏漏了春光,疏漏了让人神清气爽的好天气。
因此,我要向《雨天的书》致敬,向生活的艺术致敬。我祝愿,我祈祷,我永远不会失
却对那些看上去平平淡淡的细节的兴趣。这样,我的心境就不会荒芜下去,这样,我就有了一个希望。 注释:?写苍蝇的这两行文字,是周作人《雨天的书》中《苍蝇》一文推崇的日本人小林一茶的诗句。?苏轼《临
篇二:关于茶的600字作文
关于茶的600字作文兴趣 淡淡的茶,给人的却是无尽的遐思与悠远的憧憬,没错我的兴趣就是品 我喜欢在雨夜泡
12
上一杯龙井细细品味,倾听窗外雨的轻敲与风的长吟。此时的我把一切烦恼置之身外´任自己的心在龙井的轻幽中沉醉。而在这茶香之中,我似乎也品到了中华文明的深邃与博大,真可谓是百品不厌。 龙井使我有了作为中国人的责任与骄傲,使我懂得兴趣像泉水一样幽深而悠远。 清晨时,我会煮上一杯碧螺春,不出声地看这茶叶在杯里打转,跳着柔美的舞蹈,嘴角露出微笑。灼热的开水´袭来一股浓郁的香气。我啜上一口,任自己为这香醇而醉,我才发现,它的美是含而不露的。 碧螺春教会了我含蓄美,使我懂得兴趣与人生一样只有经过灼热的考验,才能实现自我。 炎热的夏天,心情烦躁时,我通常会为自己倒上一杯茉莉花茶。在花香清漾中,再多的劳累与烦心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心里只觉冰爽冰爽的,说不尽的心旷神怡。此时一阵微风吹来,浑身顿感一片凉爽,带着点儿淡淡花香,若有若无,
仿佛身处春天的花丛之间。闭上眼,自己也仿佛像茉莉花瓣一样飘洒自如,在空中轻飞曼舞。 茉莉花使我看到了自由的轻松心境,使我懂得兴趣不仅仅是为个人,更是为他人在炎热中带去一片凉爽的愉悦。 茶,使我从个人兴趣中看到了人生。品茶,就是品味人生真谛8我愿一辈子品味下去,品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篇三:作文题解
13
作文题解
1、考题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考题定位:
作文材料包含三个要素:?有担当?奋力拼搏?坚信未来,争取成功
有担当是指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有所承担,有所奉献,或者对自我的承担与投入;奋力拼搏指不畏艰难猛力向前,精神贯注;坚信未来只对未来怀有坚定的信念。
特别说明:
?不一定非提改革开放,世界潮流,善恶消长,只要是进步向上即可。
?在论述中没有明确提出有担当,但材料中有也可,内涵中有也可。个人奋斗,个人成功只要有益于社会也可,有担当必有拼搏,不谈未来也可。
?更加贴近于略有疏远都符合题意。
14
4、偏离题意的情况:
既无担当,也无自我,作文无方向,不联系自己,只谈他人;整篇作文内容与当前主流观念对立冲突,或说过头话,或者不健康。
总之,这一题目,内容让考生可以选择的观点不少,其内含的担当责任、坚持理想、矢志追求、面对失败、面对困境、信念、坚毅、追求真理等话题是学生常见常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门槛儿,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考生,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讲。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考生可记叙、可议论,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更充分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5、作文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小处着眼,笔墨不可分散。题目内容让考生可以选择的观点不少,担当责任、面对失败、困难,坚持均可,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不宜平均用力,主次不分。
?. 材料要新颖,本次作文的材料不难找到,容易雷同。应当旧材料取新意,同样的材料取得新角度,善于联系课本的材料,如史铁生、林则徐、勃兰特??
?立意应多关注家国,言之有物,可能更容易得分。
作文分数分为五类:一类卷(52-60分)、二类卷(41-51分)、三类卷(31-40分)、四类卷(21-30分)、五类卷(20分以下)。
15
评卷过程中,作文是否符合题意是最重要的一条线。符合题意的文章分数在基准分即42分以上。
还规定:无题目扣2分,题目不通扣1分;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扣,3分为上限;整篇抄袭10分以下,抄袭一半左右20分以下;每少50字扣1分,整篇字数400——600字为25分左右,不足400字20分以下,200字以下判10分以下。
从评阅情况来看,大部分作文分数集中在42-47分,约占60%,50分以上的优良作文约占6%,作文平均分43.27分。
这篇作文可以得多少分,你如何评价这篇作文,
阅卷老师喜爱的才是学生要准备的。考场作文是阅卷老师考量学生写作能力、语文素养的桥梁,阅卷老师要在一两分钟的时间内掂量学生的“分量”,揣测学生的能力,我们可不能随意作文、随性作文,要体察完全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的喜好,所以多写一些有文化
内涵,有鲜活生命,有青春活力的作文会获得阅卷者的青睐,而事实是大量学生或选材陈腐(陶渊明、司马迁、**),或选材撞车(刘伟、海伦凯勒),或选材平淡无奇,甚至低幼(考试失利后的奋发,坐公车的让不让座)?? 高考作文绝对不能弯弯绕,要刺刀见红,不能搞含蓄。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如干脆摔掉琵琶,一开始就亮相。作文开头第一段、第二段,考生就要把看家本领拿出来,让阅卷老师
16
刚看就叫好。有很多优秀生的作文考不过普通生,原因就是太弯弯绕,没有做到一开头就切入主题。高考作文不是“需要慢慢品的碧螺春”,它是“大口喝二锅头”,要让阅卷老师看第一眼就感到有劲。不要写莫名其妙的“科幻作品”,不写“早恋故事”,少写“故事新编”。因为“故事新编”特别难写,成功者凤毛麟角。记叙文忌虚假、编造,没有生活的真实,要有真情实感和健康的情趣;议论文忌说理没有主见,说公理、真理,记叙太多,缺乏分析,堆垒材料。字数在900字左右为宜。
让学生的作文语言鲜活起来,让学生用深沉的笔调,用犀利的目光,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写出有深度、有见地、有分量的文字也就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担当起的庄严使命。
篇四:【高考】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江苏省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先生说:“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何谓‘二锅头’,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光,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都是喝不出什么滋味的。
这当然是一种比喻。用写作的术语来说,就是高考作文不像平时作文那样,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
17
卷教师在一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对这句话的理解,针对记叙性散文所表现的感情而言,就是要求文章的感情炽烈而不流于平淡,外显而不失于内敛。换言之,要抓住语文教师对文字相对敏感,情感相对丰富这根软肋,写“含情量”高的文字,但同时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情”是真情而非矫情,是动情而非煽情。
这就需要考生学会用心去体味、观察生活,注重情感积淀,挖掘生活中的动人细节,“锁定”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例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青春从四十岁开始》写的是原本古板的“老妈”居然转变为爱散步、唱新歌的“年轻人”,生活琐事中迸发出人性的火花,写得情趣盎然,意味无穷. 一般地讲,记叙性散文的取材有三类:
一类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如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照海倚天》,作为一篇人物评传,作者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上来的是曾国藩这个湮没于史海中的旷世奇才,并用深沉的思考、燃烧的激情、飞扬的文思、洋溢的语言重新对曾国藩进行的审视与观照,公允而不失新意。
第二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极能够触动人灵魂内核的动人故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动人心
18
魄,震山撼海;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有的促人警醒,幡然醒悟。如2005年福建满分作文《八?十八?二十八》作者以人生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年龄拟题并构成全文线索,描述了一个孩子由“人生阅历浅”到“世故圆滑”的嬗变过程,人物原型来自于生活,发人警醒。
第三类取材则是文山探宝,书海寻珍,于古今中外的名著抑或民间故事之中寻找创作源泉,释放才情,张扬文采。或从中采撷一段动人故事;或干脆对书中人物直接点评;或故事新编,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夸父追日》,取材于古典神话,使得一个原本简单的故事变得丰满起来,着重刻画夸父的内心波澜,凸现他一往无前、不断充
实自己的生命历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考记叙性散文取材有三忌:一忌漫无边际的科学幻想;二忌缠绵悱恻的浪漫言情;三忌天马行空的武林传奇。这些生活离我们较远,一般不易在考场出彩。
总之,在考场上追求的是文化品位而非浪漫情调,是原创“包装”而非胡编乱造,是强烈炽热而非平淡自然,是具体可感而非宽泛散乱。
情节跌宕,详略得当
“文似看山不喜平”,出于高考作文的特殊性,就更要求故事情节要做到跌宕腾挪、摇曳多姿,力避冲淡平实,学会用
19
情节拽动阅卷教师的眼球,引起强烈的感官效果。
作品一波三折一般而言应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文章前半部分要巧设伏笔,做到疑窦丛生引人入胜;二是文章结尾力求打造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或余音绕梁,遐思无限;或反抽一鞭,奇崛警策;或化情为景,含蓄蕴藉。
2005年湖北满分作文《一双童鞋》,写的是一位老婆婆为快过生日的孙子买了一双心爱的童鞋,不想其中一只被一个乘客撞出了飞驰的火车窗外,文章的结尾写道老婆婆将另一只也扔出了车窗,全车厢的人一片哗然,而老婆婆的一席话却引人深思:“哈哈,我剩下这单独的一只也没用,爽性把那只也扔了,没准别人会捡到,配成一对就好了。”开头悬念迭起,结尾却让人幡然醒悟:我们应抛弃锱铢必较的烦恼与痛苦,我们心中的天空会变得无比辽阔,纵然是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我们却可以富比王侯。这样深化了主旨,将文义推向了极致,使文章弥漫着一股迷人的哲理芬芳。
另外还要注意文章详略的处理,当考生酝酿好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之后,往往都是想着赶快将这个故事“一股脑儿”地讲下去,却忽视了文章的详略处理问题,使得故事拖泥带水,中心不明了。其实一篇记叙性散文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作者能否做到疏密得当。 《一双童鞋》中老婆婆出场时作者对她的“苍老而又潦倒”的形象着力描写:“右手一
20
柄油漆早已剥落的拐杖,左手也是一只篮子,有点褴褛的衣衫也是紧紧地贴在她早已湿透的身上??”同时又就她对自己为孙子买的那双童鞋的喜爱之情极尽渲染,但其他内容则一笔带过,只是点到为止,其实这正是为了与文章结尾老婆婆失去童鞋后却能做到既能自己超然解脱,又能宽慰尴尬的乘客、成全捡拾新鞋的路人的行为张本的,使得文章前后照应,滴水不漏。
注重细节,“目击”现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不能没有动人的细节,一味地平铺直叙不能具备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艺术张力,这就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最难忘的往往是一些触动人心扉的生活小节而非那些惊天动地的壮举一样,因此在作文中有意识地打造一两处精美的细节
就显得尤为重要。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写的是“降生在贫困的家庭”的“我”在高考前提出想吃西瓜这样的“无理的要求”,不想母亲满足了这一要求,但吃西瓜时她却以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为由,让“我”“吃光了所有的西瓜”,但“我”饭后到灶房时才发现母亲居然在啃瓜皮~文章最后用特写镜头的形式锁定了这样一个感人的画面:“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这一细节读后让人因之动容,为之鼻酸。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记叙性散文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21
一是选材要典型且富有生活气息,但又不能照抄生活,要有丰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尤其是写一些历史故事,要有“目击”现场的能力,学会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甚至可以选择与历史人物直接对话的方式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如2002年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小作者大胆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再现了昭君在和亲前后的动作行为以及心理流程,尤其是有一段描写她解救飞蛾脱离火海的细节,既鲜活可感又寓意深刻让人击节: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二是要准确地捕捉事物的细部特征,同时要学会力求用简
22
约生动的笔触去勾勒、描摹,给读者留下鲜明突出的印象。描写分两种:一类是白描,一类是细描。白描是一种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描写方法,而细描则要求笔法工整,描绘细腻。如果说白描相当于中国画中的写意,那么细描更像是中国画中的工笔,但对于高考作文800字的篇幅来讲不论运用哪一类,都应尽量简洁、干净,一般不会是浓墨重彩,关键在于抓住细节的精神。如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爱在心口难开》:父亲节这天,自己在朋友的鼓励下为性情暴躁、经常打骂自己的父亲送了“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父子俩对饮微醺,儿子一句“爸爸,我??我??我爱你??”打破了两代人的隔膜,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此时,内
敛的父亲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这一个精彩的细节寥寥数笔却将父亲的难以言表的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篇五:茶艺师高级复习题(含答案)
茶艺师高级理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准备配料茶时,应在泡茶台的( C )放置茶盘,内放盖杯和配料缸。
23
A、左上方B、右上方 C、中间 D、左下方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尽心尽职具体体现的是( C )。
A、尽力使品茶客人感到满意 B、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C、尽力宣传表现自己 D、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3(( C )是侗族的饮茶习俗。
A、咸奶茶 B、竹筒茶 C、打油茶 D、酥油茶
4(明代饮用茶叶主要是( D)。
A、团茶 B、饼茶 C、粒茶 D、散茶
5(特一级黄山毛峰的色泽是( D )。
A、碧绿色 B、灰绿色 C、青绿色 D、象牙色
6(世界上第一部( D )的作者是陆羽。
A、药书 B、农书 C、兵书 D、茶书
7(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工序的是唐代的( D )。
A、点茶的技艺 B、煎茶的技艺 C、煮茶的技艺 D、炙茶的技艺
8(潮汕工夫茶茶艺中“烫壶温盅”程序是用( A )。
A、茶水洗茶壶 B、火加热茶壶C、开水烫热茶壶和茶盅D、冷水洗茶壶
9(茶艺表演中挂画、( B )、焚香、点茶统称为四艺。
A、服装 B、插花 C、茶具 D、古玩
10(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的采摘两叶一芽,大都为对口叶,( D)。
24
A、芽叶幼嫩B、芽叶已老化 C、芽叶中熟 D、芽叶已成熟
11(在产茶地区的风景旅游点,提倡建各种各样的茶室,在茶室开展高雅文化旅游活动,如茶文化竞赛、民族歌舞表演、赋诗作画、品茶评茶、( C )等。
A、推销茶叶B、茶具销售C、茶道表演D、茶点推介
12(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 B )型的代表茶是六堡茶、工夫红茶等。
A、醇和 B、浓厚 C、鲜醇 D、平和
13(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红茶甜香,绿茶( C ),乌龙茶花香。
A、花香 B、果香 C、板栗香 D、甜香
14(何かをち饮みにたまちか 的意思是( C )。
A、请问几位 B、请问您还有几位客人
C、请问你要喝点什么D、请问可以开始泡茶吗
15(在接待新加坡客人时,( D )不是禁忌色。
A、紫色 B、黑色 C、白色 D、蓝色
16(泡饮红茶一般用( C )的水冲泡。
A、75? B、80? C、90? D、100?
17(台湾“吃茶流” 一般采用( A )泡法,理念清晰,动作简捷,较易掌握。
A、小壶 B、大桶 C、瓷杯 D、盖杯
25
18(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 B )、置茶、冲泡、奉茶、收具。
A、清洗茶壶(杯) B、温壶(杯)C、候水 D、赏茶
19(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温壶(杯)的目的是( B )。
A、主要是清洗茶具
B、提高壶(杯)的温度,同时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洗
C、将壶(杯)预热避免破碎
D、主要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20(卷曲形名优绿茶的代表是( C )。
A、黄山毛峰 B、信阳毛尖 C、碧螺春 D、龙井茶
21(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用量、( B )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壶温 B、水温 C、水质 D、水量
22(“请问您还需要点什么? ”用英语最妥当的表述是( D )。
A、Do you need anything more? B、Do you need
something else?
C、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more? D、Would you like
anything more?
23(茶叶中的维生素( C )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CC、维生素E D、维生素D
24(“谢谢您的夸奖.”的英语表述( D )是错误的。
26
A、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
B、Thank you for saying so.
C、Thank you. I’m flattered.
D、It’s very king of you to remember me.
25(劳资关系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向( D )申请调解。
A、当地的仲裁委员会B、向人民法院
C、民事纠纷委员会 D、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6(“( B )”特点是在紫砂壶上镌刻书画、题铭,融砂壶、诗文、书画于一体。
A、孟臣壶 B、曼生壶 C、鸣远壶 D、大亨壶
27(当日本宾客到茶艺馆品茶时,茶艺师应注意不要使用( D )图案茶具。
A、龙凤 B、鱼龙 C、樱花 D、荷花
28(在茶艺服务接待德国客人时,不要向其推荐( C )作为茶点。
A、瓜子 B、开心果 C、核桃 D、果脯
29(“( A )”是将煮好的茶水趁热倒入白酒中,是纳西族人治疗感冒的秘方。
A、龙虎斗 B、咸奶茶 C、三道茶 D、打油茶
30(茶艺师在接待外宾时,要以( C )的姿态出现,特别要注意维护国格和人格。
A、“民间外交官” B、“中国传统礼仪官”
27
C、“中国茶文化传播大使”D、“主人翁”
31(( C )的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具有特殊“岩韵”,汤色橙黄清澈。
A、铁观音 B、黄金桂 C、武夷水仙D、闽北水仙
32(在茶艺的接待服务中,当宾客提出无理要求时,以下处理方法中最好的是( D )。
A、因为顾客是上帝,同意宾客的要求并满足他
B、与宾客认真理论,穷追不放
C、坚持要宾客对无理的要求道歉
D、耐心加以解释,婉转地转移话题
33(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认为“水嫩”,茶汤品质( A )。
A、茶浮水面,香味低淡 B、茶浮水面,香味清高
C、茶叶下沉,香味低淡 D、茶叶下沉,香味馥郁
34(中国( A )按地区名俗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武夷山等四大流派。
A、工夫茶艺B、花茶茶艺C、龙井茶艺D、红茶茶艺
35(对不起,您打错电话了.用英语表述是( C )。
A、Sorry, wrong number.B、I’m afraid of you have a
problem.
C、I’m afraid of you have the wrong number.D、It’s wrong number.
36(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B )茶叶。
28
A、玉绿茶 B、普洱茶 C、碧螺春 D、龙井茶
37(茶艺师在春节期间接待港、澳、台的客人时,注意不能说( D )。
A、“万事如意” B、“恭喜发财” C、“祝贺新年” D、“新年快乐”
38(冲泡绿茶时,通常一只容量为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为( C )。
A、1—2gB、1—1.5g C、2—3gD、3—4g
39(香江茶艺中“温润泡”的目的是( B )。
A、抑制香气的溢出 B、利于香气和滋味的发挥
C、减少内含物的溶出 D、保持茶壶的色泽
40(雨花茶是( C )名优绿茶的代表。
A、片形 B、扁平形 C、针形 D、卷曲形
41(法国人饮用的茶叶及采用的品饮方式因人而异,以饮用( A )的人最多,饮法与英国人类似。
A、红茶 B、绿茶 C、花茶D、白茶
42(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C )的产地。
A、大方茶 B、雨花茶 C、碧螺春 D、绿牡丹
43(红茶的呈味物质,茶黄素是茶汤( A )的决定性成分。
A、刺激性和鲜爽度 B、浓醇和鲜爽度
C、刺激性和醇厚度 D、刺激性和甘鲜度
44(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乌龙茶有( C )、黄金桂、永春佛手、
29
毛蟹等。
A、小红袍 B、大红袍 C、铁观音 D、白鸡冠
45(ぃちっしせぃませ 的意思是( D )。
A、晚安 B、请等一下C、您好 D、欢迎光临
46(我能帮助您吗?用英语最妥当的表述是( B )。
A、Can I have any assistance? B、Can I be of any
assistance?
C、Can I be any assistance? D、Can I be of some assistance?
47(在茶艺服务接待中,要求以我国的礼貌语言、礼貌行动、( D )(出自:WwW.zaiDian.com 在点网:作文介绍碧螺春100字)为行为准则。
A、民族特色B、规范仪表C、民族礼仪D、礼宾规程
48(冲泡调饮红茶的水温以( D )为宜。
A、25? B、60? C、70? D、90?
49(南疆的维吾尔族喜欢用( A )的长颈茶壶烹煮清茶。
A、铜制 B、银制 C、石制D、锡制
50(清代茶叶已齐全( D )
A、三大茶类B、四大茶类C、五大茶类D、六大茶类
51(潮洲人称斟茶为“( C )”。
A、冲茶 B、分茶 C、洒茶 D、匀茶
5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 A )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30
A、喝茶到品茶B、以茶代酒
C、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D、喝茶到喝调味茶
53(台湾“吃茶流” 茶艺程序中“浇壶”的主要目的是( D )。
A、给茶壶降温 B、添水 C、抑制茶香散发 D、保持茶壶温度
54(冲泡调饮红茶的时间一般以( C )分钟为宜。
A、0.5~1B、1~2 C、3~5 D、7~8
55(根据地区的不同,擂茶可分为桃江擂茶、桃花源擂茶、( A )、临川擂茶和将乐擂茶等。
A、安化擂茶B、凤凰擂茶C、台湾擂茶D、苏州擂茶
56(罐罐茶可分为面罐茶和( D )两种。
A、八宝茶 B、酥油茶 C、五福茶 D、油炒茶
57(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 A )。
A、苦茶、甜茶和回味茶 B、甜茶、苦茶和回味茶
C、苦茶、甜茶和五味茶 D、甜茶、苦茶和五味茶
58(在工作岗位上要求茶艺师“有声”服务,即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合理使用( C )。
A、询问之声B、问侯之声C、接待三声D、服务之声
59(绿茶的发酵度:0。故属于不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翠绿,茶汤( D )。
A、橙黄 B、橙红 C、黄绿 D、绿黄
60(冰茶制作时冲泡用水的水温以( C )为宜。
31
A、30? B、50? C、60? D、80?
61(禅师茶艺中( D )的禅宗文化思想的倡导者是泰山降魔师。
A、“以茶修行” B、“茶禅一味” C、”以茶修身” D、“以茶禅定”
62(顾客接待环节中的四个重点是:待机接触、拿递展示、介绍推荐、( B )。
A、开单收费B、成交送别C、结算收找D、买单
63(制作500ml的冰茶,用冰量以( D )为宜。
A、500mlB、400mlC、200mlD、100ml
64(展销会的主题明确,才能提纲挈领,确定展销会的( A ),有针对性的收集各种参展资料,把所有产品做有机的排列、组合。
A、传播方式、沟通方式和接待形式B、资金筹集、赞助商洽、冠名权
C、邀请单位、赞助商洽 D、区间划分、展位招商
65(调饮红茶的盛茶杯多采用( A )。
A、带柄带托的瓷杯 B、金属杯C、紫砂杯D、闻香杯
66(作为位经验丰富的茶艺师,要注意提供符合不同季节心情的茶艺服务,如( D )似一个铁面无私的判官。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7(台湾“吃茶流” 茶艺程序中“干壶”的主要目的是( B )。
32
A、给茶壶降温B、避免壶底水滴落杯中
C、抑制茶香散发 D、保持茶壶温度
68(文人茶艺选用宜兴紫砂壶、景德镇瓯、惠山竹炉和( D )等茶器。
A、铜壶 B、陶壶 C、铁壶 D、汴梁锡铫
69(红茶调饮冲泡法中调饮的方法是将( A )。
A、茶汤过滤,再加各种调饮品 B、茶与调饮品一起冲泡饮用
C、茶与调饮品一起煮沸 D、调饮品冲泡茶叶
7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诚守信的基本作用的是( D )。
A、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 B、有利于企业树品牌
C、树立企业信誉 D、提高技术水平
71(唐代宫廷茶艺通过清明节敬神祭祖、皇帝款待群臣以及( C )等礼仪活动时的饮茶活动来表现。
A、民间文艺汇演 B、每日早朝
C、喜庆宴 D、皇室的日常起居生活
72(禅师茶艺讲求僧侣们身体力行,自己种茶、制茶、煮茶,( A ),以茶待客,以茶修行,即物求道,不离物言道。
A、以茶供佛B、以茶解渴C、以茶药用D、以茶为营
73(文人茶艺一般选用为汤味淡雅,制作精良的( C )。
A、天目山茶、阳羡茶B、蒙顶石花、顾渚茶
C、阳羡茶、顾渚茶 D、龙井
33
74(历代文人雅士在品茶时讲究环境静雅、茶具之清雅、更讲究饮茶艺境,以( C )为目的,更注重同饮之人。
A、斗茶 B、赏茶具 C、怡情养性D、社交活动
75(制作500ml的冰茶,置茶量约需( C )。
A、2~3g B、5~6g C、8~9g D、10~12g
76(宗教茶艺的特点为气氛庄严肃穆,礼仪特殊,茶具古朴典雅,以“天人合一”( D )为宗旨,并讲究修养心性,以茶释道。
A、“客来敬茶” B、“推广茶文化” C、提高茶艺 D、“茶禅一味”
77(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应包括( D )。
A、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个人信念B、职业观念、职业修养和理论水平
C、职业观念、文化修养和职业良心D、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职业自豪感
78(从心理学基本知识来看,茶艺师与宾客的交流特点是直接交往和( C )。
A、茶艺演示B、接待礼仪C、言语交往D、微笑服务
79(古代文人茶艺的精神是追求“精( D )清和”。
A、真B、廉C、美D、俭
80(茶艺师可以充分利用( B )在旅游活动中的伸缩性,尽量引导游客将茶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34
A、“游” B、“购” C、“住” D、“吃”
81(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 C )色。
A、绿B、浅绿 C、黄绿 D、密黄
35
范文二: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教育资源
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江苏省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先生说:“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何谓‘二锅头’,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光,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都是喝不出什么滋味的。
这当然是一种比喻。用写作的术语来说,就是高考作文不像平时作文那样,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教师在一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对这句话的理解,针对记叙性散文所表现的感情而言,就是要求文章的感情炽烈而不流于平淡,外显而不失于内敛。换言之,要抓住语文教师对文字相对敏感,情感相对丰富这根软肋,写“含情量”高的文字,但同时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情”是真情而非矫情,是动情而非煽情。
这就需要考生学会用心去体味、观察生活,注重情感积淀,挖掘生活中的动人细节,“锁定”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例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青春从四十岁开始》写的是原本古板的“老妈”居然转变为爱散步、唱新歌的“年轻人”,生活琐事中迸发出人性的火花,写得情趣盎然,意味无穷.
一般地讲,记叙性散文的取材有三类:
一类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如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照海倚天》,作为一篇人物评传,作者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上来的是曾国藩这个湮没于史海中的旷世奇才,并用深沉的思考、燃烧的激情、飞扬的文思、洋溢的语言重新对曾国藩进行的审视与观照,公允而不失新意。
第二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极能够触动人灵魂内核的动人故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动人心魄,震山撼海;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有的促人警醒,幡然醒悟。如2005年福建满分作文《八?十八?二十八》作者以人生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年龄拟题并构成全文线索,描述了一个孩子由“人生阅历浅”到“世故圆滑”的嬗变过程,人物原型来自于生活,发人警醒。
第三类取材则是文山探宝,书海寻珍,于古今中外的名著抑或民间故事之中寻找创作源泉,释放才情,张扬文采。或从中采撷一段动人故事;或干脆对书中人物直接点评;或故事新编,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夸父追日》,取材于古典神话,使得一个原本简单的故事变得丰满起来,着重刻画夸父的内心波澜,凸现他一往无前、不断充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实自己的生命历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考记叙性散文取材有三忌:一忌漫无边际的科学幻想;二忌缠绵悱恻的浪漫言情;三忌天马行空的武林传奇。这些生活离我们较远,一般不易在考场出彩。
总之,在考场上追求的是文化品位而非浪漫情调,是原创“包装”而非胡编乱造,是强烈炽热而非平淡自然,是具体可感而非宽泛散乱。
情节跌宕,详略得当
“文似看山不喜平”,出于高考作文的特殊性,就更要求故事情节要做到跌宕腾挪、摇曳多姿,力避冲淡平实,学会用情节拽动阅卷教师的眼球,引起强烈的感官效果。
作品一波三折一般而言应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文章前半部分要巧设伏笔,做到疑窦丛生引人入胜;二是文章结尾力求打造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或余音绕梁,遐思无限;或反抽一鞭,奇崛警策;或化情为景,含蓄蕴藉。
2005年湖北满分作文《一双童鞋》,写的是一位老婆婆为快过生日的孙子买了一双心爱的童鞋,不想其中一只被一个乘客撞出了飞驰的火车窗外,文章的结尾写道老婆婆将另一只也扔出了车窗,全车厢的人一片哗然,而老婆婆的一席话却引人深思:“哈哈,我剩下这单独的一只也没用,爽性把那只也扔了,没准别人会捡到,配成一对就好了。”开头悬念迭起,结尾却让人幡然醒悟:我们应抛弃锱铢必较的烦恼与痛苦,我们心中的天空会变得无比辽阔,纵然是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我们却可以富比王侯。这样深化了主旨,将文义推向了极致,使文章弥漫着一股迷人的哲理芬芳。
另外还要注意文章详略的处理,当考生酝酿好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之后,往往都是想着赶快将这个故事“一股脑儿”地讲下去,却忽视了文章的详略处理问题,使得故事拖泥带水,中心不明了。其实一篇记叙性散文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作者能否做到疏密得当。
《一双童鞋》中老婆婆出场时作者对她的“苍老而又潦倒”的形象着力描写:“右手一柄油漆早已剥落的拐杖,左手也是一只篮子,有点褴褛的衣衫也是紧紧地贴在她早已湿透的身上??”同时又就她对自己为孙子买的那双童鞋的喜爱之情极尽渲染,但其他内容则一笔带过,只是点到为止,其实这正是为了与文章结尾老婆婆失去童鞋后却能做到既能自己超然解脱,又能宽慰尴尬的乘客、成全捡拾新鞋的路人的行为张本的,使得文章前后照应,滴水不漏。
注重细节,“目击”现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不能没有动人的细节,一味地平铺直叙不能具备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艺术张力,这就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最难忘的往往是一些触动人心扉的生活小节而非那些惊天动地的壮举一样,因此在作文中有意识地打造一两处精美的细节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就显得尤为重要。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写的是“降生在贫困的家庭”的“我”在高考前提出想吃西瓜这样的“无理的要求”,不想母亲满足了这一要求,但吃西瓜时她却以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为由,让“我”“吃光了所有的西瓜”,但“我”饭后到灶房时才发现母亲居然在啃瓜皮~文章最后用特写镜头的形式锁定了这样一个感人的画面:“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这一细节读后让人因之动容,为之鼻酸。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记叙性散文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选材要典型且富有生活气息,但又不能照抄生活,要有丰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尤其是写一些历史故事,要有“目击”现场的能力,学会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甚至可以选择与历史人物直接对话的方式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如2002年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小作者大胆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再现了昭君在和亲前后的动作行为以及心理流程,尤其是有一段描写她解救飞蛾脱离火海的细节,既鲜活可感又寓意深刻让人击节: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二是要准确地捕捉事物的细部特征,同时要学会力求用简约生动的笔触去勾勒、描摹,给读者留下鲜明突出的印象。描写分两种:一类是白描,一类是细描。白描是一种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描写方法,而细描则要求笔法工整,描绘细腻。如果说白描相当于中国画中的写意,那么细描更像是中国画中的工笔,但对于高考作文800字的篇幅来讲不论运用哪一类,都应尽量简洁、干净,一般不会是浓墨重彩,关键在于抓住细节的精神。如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爱在心口难开》:父亲节这天,自己在朋友的鼓励下为性情暴躁、经常打骂自己的父亲送了“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父子俩对饮微醺,儿子一句“爸爸,我??我??我爱你??”打破了两代人的隔膜,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此时,内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敛的父亲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这一个精彩的细节寥寥数笔却将父亲的难以言表的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育资源
范文三:“二锅头”与“碧螺春”——应试作文怎样切题
“二锅头”与“碧螺春”——应试作文怎样
切题
"二锅头",北方一种烈性的 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 热."碧螺春",江南一种有名的 茶,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 喝是喝不出什么滋味的.应试作 文不能品"碧螺春",要喝"二锅 头".这当然只是比喻,用写作"术 语"来说,就是应试作文不能像平 时作文那样,必须有很强的"视 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一瞬 间被它吸引,打动."犹抱琵琶", 太曲折,太含蓄,阅卷老师是很少 有那份耐心品味的.
中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 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 了首位.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 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 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 一
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 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 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 要标准.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 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
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 离题意.
.
所谓切题,就是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如能在文题,文首,文 中,文尾及起承转合等地方以精 练的词句点明话题,文题或主题, 一
般情况下应该是一篇切题的好 文章.
在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有一次要求以"绿色"为话题作文 (题目和要求是这样的:"绿色"是 春天的颜色,青春的颜色,生命的 颜色.绿色充满生机,孕育希望, 激发联想.请以绿色为话题,写一 篇不少于6OO字的文章.题目自 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在众多 圈谨文教学?夫2007-10 的学生作文中,一篇《绿色的震 撼》的习作非同一般,尤其是点题 点得恰到好处.
首先是文题点明话题.作文 要求以绿色为话题,作者以话题 为中心进行扩展,拟题为"绿色的 震撼",突显了话题,非常鲜明醒 目.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 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 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
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 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 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 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 地位,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 然会围绕题目开展.俗话说得好, 题好一半文.文题是文章的眼睛, 有一个好题目,整篇文章必能明 眸善睐了.
其次是开篇点明文题.该文 开篇写道:"看新闻联播,我总爱 看剐播放时那金水桥边走过的一 队队'橄榄绿',绿色使他们在我 的心中是那么的庄严,那么的威 武,那么的洒脱."作者开门见山, 单刀直入,让读者开篇明意. "绿色"是用借代手法,指代人民 解放军.这样既交代了写作对象, 又明确了选材范围,同时也暗含 了文章的主题.又如,一满分作文 《清晰的面孔》是这样开头的:"人 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 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 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 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 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 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 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 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再
如学过的课文《我的老师》《枣核》 等的开头,都是很好的例子. 再次是行文回扣标题.文章 用"长江大堤畔,浊浪洪水中,绿 色的震撼,弹奏着军民并肩抗洪 的交响曲"一句,点明解放军战士 在奋不顾身地抗洪抢险.用"绿色 的震撼,谱写着雄壮的英雄进行 曲"一句,过渡到解放军,武警官 兵面对异常艰苦的训练和行凶作 恶的歹徒,毫不畏惧,擒凶降顽, 给人们留下一个个矫健挺拔的绿 色身影.用"绿色的震撼,谱写了 一
曲九州愤慨的壮歌"过渡到写 "海空卫士"——王伟在祖国海域 领空以身殉国的壮举.用"绿色 的震撼,也奏响了一支响彻宇宙 的赞歌"过渡到礼赞"神五","神 六"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太空 翱游.四个句子领起四段内容, 句句突出文章标题,其内容也充 分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行文回扣 标题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 插在文章之中,也可围绕题目拟 一
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 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 "婴儿哺乳图","泪眼朦胧图",
"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 "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 的内容.
最后是文尾点明主题."这
就是绿色的震撼,像雷声在轰鸣, 令我猛然醒悟,使我更加深刻地 感受到绿色是人民幸福的保证, 国家繁荣的基石,社会稳定的希 望,世界和平的使者."作者运用 排比,抒情议论,呼应了文题,突 出了话题,深化了主题.又如满分 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 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 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 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 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 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 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 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 地点明了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
句子通常有主语和谓语.主 谓短语具备了主语和谓语,本来 就具备了句子的资格,但是当它 "包含在别的句子里面时,暂时失 去这个资格"(吕叔湘《文言虚词》 第4页),这就应该在主谓之间加 一
个"之",此谓之取消主谓短语 的句子独立性.譬如: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 里??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 无惑也难矣!
主谓之间是否加"之",似乎 很明确,就是根据主谓短语是否 独立成句.但实际上,问题并非如 此简单,加"之"大有讲究. 甚矣.汝之不惠!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
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甚 矣,汝之不惠"就是"你太不聪明 啦","君子之爱人也,以德"就是 "君子用美好的品德来爱人". "汝"和"不惠","君子"和"爱人" 其实就是两个句子的主语和谓 语,有什么理由取消它们的句子 独立性呢?何必再在其间加上 "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说说 句式与强调的关系.与现代汉语 相似,古汉语也常用倒装和停顿 表示强调.在前一个句子中,"甚" 本来只表示"不惠"的程度,独立 置于句首,就在句中占据了重要 的地位,升格为句子的谓语,原来
的主语"汝"和谓语"不惠"之间加 一
个"之",降格成为句子的主语. 在后一个句子中,"以德"原本是 一
个状语,修饰"爱人",停顿之 后,使之升格为句子的谓语,于是 "君子"和"爱人"之间就得加上 主谓之间加"之"
说词论句?
有讲究
◎浙江/董鸥任海英
"之",降格成为句子的主语.这样 来看问题,取消它们的独立性还 是得当的.
不过问题又出来了.在以下 几个句子中,画线的部分都是主 谓短语,而它们也都不能独立成 为句子,而只是句子的一个成分, 它们内部为什么不加"之"呢?它 们的独立性为什么没被取消呢?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大舟也无力.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 也.
分析前一个例句,不难发
现,主谓短语"其人勇士"虽然只 是"以为"的宾语,但它是个判断
性的短语,与一般的主谓短语不 同.笔者有目的地阅读了大量的 古代作品,发现只要主谓短语本 身具有判断性,即便不能独立成 句,主谓之间也都不加"之"以取 消其独立性.
分析后两个例句,笔者发现 它们至少存在这样两点相似:其 一
,画线的主谓短语中都存在 "其"字;其二,该主谓短语前面都 存在一个被取消独立性的主谓短 语,前者为"水之积",后者为"师 之出".
"水之积","师之出"分别是 所在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取消它 们的独立性自然没有话说,那么 同样充当所在句子主语和宾语的 "其负大舟"和"其入"为何不加 "之"了呢?
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而它们 往往都发生在以"其"作为主语成 分的主谓短语中.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 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笔者阅 读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时,发 现这样一段论述:"在上古汉语
里,'其'字不能用作主语.在许多 地方'其'字很像主语,其实不是; 这是因为'其'字所代替的不是简 单的一个名词,而是名词加'之' 字."(《古代汉语》第一册 355356页)吕叔湘先生对此也 有相似的论述:"因为'其'字等于 一
个名词加一个'之'字,所以也 常常可以用来造成主谓短语." (吕叔湘《文言虚词》第6页,上海 教育出版社)
按照王力先生和吕叔湘先 生的说法,刚才提到的两个句子 中画线的两个主谓短语内部,前 者加"之",后者不加"之",也就合 理了.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大舟也无力.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 入也.
因为在前一句中,"其"就等 于"水"加一"之"字,在后一句中, "其"就等于"师"加一"之"字,自 然不必再加"之"了.
为了证明"其"具备这样的 特点,笔者还另外找到一些佐 .证.
的品味空间.的是,以上所述不等于说要到处议一般情况下,考生作文最好不
应试作文如能真正做到文给文章贴标签,只是因为应试作要"弯弯绕","太含蓄",不要"犹
题点明话题,开篇点明文题,行文文阅卷工作的特殊性,针对一些抱琵琶半遮面",要少一点"碧螺
紧扣主题,文尾深化主题,定不失考生作文置话题或主题于不顾,春",多一点"二锅头".
为一篇切题的好文章.需要说明如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实际,建(作者单位:淮北中学)
2007-10诺文教学支田
范文四: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江苏省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先生说:“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align=left> 何谓‘二锅头’,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光,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都是喝不出什么滋味的。
align=left> 这当然是一种比喻。用写作的术语来说,就是高考作文不像平时作文那样,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教师在一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对这句话的理解,针对记叙性散文所表现的感情而言,就是要求文章的感情炽烈而不流于平淡,外显而不失于内敛。换言之,要抓住语文教师对文字相对敏感,情感相对丰富这根软肋,写“含情量”高的文字,但同时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情”是真情而非矫情,是动情而非煽情。
align=left> 这就需要考生学会用心去体味、观察生活,注重情感积淀,挖掘生活中的动人细节,“锁定”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align=left> 例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青春从四十岁开始》写的是原本古板的“老妈”居然转变为爱散步、唱新歌的“年轻人”,生活琐事中迸发出人性的火花,写得情趣盎然,意味无穷.
一般地讲,记叙性散文的取材有三类:
align=left> 一类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如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照海倚天》,作为一篇人物评传,作者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上来的是曾国藩这个湮没于史海中的旷世奇才,并用深沉的思考、燃烧的激情、飞扬的文思、洋溢的语言重新对曾国藩进行的审视与观照,公允而不失新意。
align=left> 第二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极能够触动人灵魂内核的动人故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动人心魄,震山撼海;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有的促人警醒,幡然醒悟。如2005年福建满分作文《八?十八?二十八》作者以人生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年龄拟题并构成全文线索,描述了一个孩子由“人生阅历浅”到“世故圆滑”的嬗变过程,人物原型来自于生活,发人警醒。
align=left> 第三类取材则是文山探宝,书海寻珍,于古今中外的名著抑或民间故事之中寻找创作源泉,释放才情,张扬文采。或从中采撷一段动人故事;或干脆对书中人物直接点评;或故事新编,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夸父追日》,取材于古典神话,使得一个原本简单的故事变得丰满起来,着重刻画夸父的内心波澜,凸现他一往无前、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历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考记叙性散文取材有三忌:一忌漫无边际的科学幻想;二忌缠绵悱恻的浪漫言情;三忌天马行空的武林传奇。这些生活离我们较远,一般不易在考场出彩。
总之,在考场上追求的是文化品位而非浪漫情调,是原创“包装”而非胡编乱造,是强烈炽热而非平淡自然,是具体可感而非宽泛散乱。
情节跌宕,详略得当
“文似看山不喜平”,出于高考作文的特殊性,就更要求故事
情节要做到跌宕腾挪、摇曳多姿,力避冲淡平实,学会用情节拽动阅卷教师的眼球,引起强烈的感官效果。
align=left> 作品一波三折一般而言应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文章前半部分要巧设伏笔,做到疑窦丛生引人入胜;二是文章结尾力求打造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或余音绕梁,遐思无限;或反抽一鞭,奇崛警策;或化情为景,含蓄蕴藉。
align=left> 2005年湖北满分作文《一双童鞋》,写的是一位老婆婆为快过生日的孙子买了一双心爱的童鞋,不想其中一只被一个乘客撞出了飞驰的火车窗外,文章的结尾写道老婆婆将另一只也扔出了车窗,全车厢的人一片哗然,而老婆婆的一席话却引人深思:“哈哈,我剩下这单独的一只也没用,爽性把那只也扔了,没准别人会捡到,配成一对就好了。”开头悬念迭起,结尾却让人幡然醒悟:我们应抛弃锱铢必较的烦恼与痛苦,我们心中的天空会变得无比辽阔,纵然是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我们却可以富比王侯。这样深化了主旨,将文义推向了极致,使文章弥漫着一股迷人的哲理芬芳。
另外还要注意文章详略的处理,当考生酝酿好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之后,往往都是想着赶快将这个故事“一股脑儿”地讲下去,却忽视了文章的详略处理问题,使得故事拖泥带水,中心不明了。其实一篇记叙性散文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作者能否做到疏密得当。
align=left> 《一双童鞋》中老婆婆出场时作者对她的“苍老而又潦倒”的形象着力描写:“右手一柄油漆早已剥落的拐杖,左手也是一只篮子,有点褴褛的衣衫也是紧紧地贴在她早已湿透的身上??”同时又就她对自己为孙子买的那双童鞋的喜爱之情极尽渲染,但其他内容则一笔带过,只是点到为止,其实这正是为了与文章结尾老婆婆失去童鞋后却能做到既能自己超然解脱,又能宽慰尴尬的乘客、成全捡拾新鞋的路人的行为张本的,使得文章前后照应,滴水不漏。
align=left> 注重细节,“目击”现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不能没有动人的细节,一味地平铺直叙不能具备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艺术张力,这就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最难忘的往往是一些触动人心扉的生活小节而非那些惊天动地的壮举一样,因此在作文中有意识地打造一两处精美的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写的是“降生在贫困的家庭”的“我”在高考前提出想吃西瓜这样的“无理的要求”,不想母亲满足了这一要求,但吃西瓜时她却以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为由,让“我”“吃光了所有的西瓜”,但“我”饭后到灶房时才发现母亲居然在啃瓜皮~文章最后用特写镜头的形式锁定了这样一个感人的画面:“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这一细节读后让人因之动容,为之鼻酸。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记叙性散文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align=left> 一是选材要典型且富有生活气息,但又不能照抄生活,要有丰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尤其是写一些历史故事,要有“目击”现场的能力,学会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甚至可以选择与历史人物直接对话的方式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如2002年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小作者大胆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再现了昭君在和亲前后的动作行为以及心理流程,尤其是有一段描写她解救飞蛾脱离火海的
细节,既鲜活可感又寓意深刻让人击节: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二是要准确地捕捉事物的细部特征,同时要学会力求用简约生动的笔触去勾勒、描摹,给读者留下鲜明突出的印象。描写分两种:一类是白描,一类是细描。白描是一种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描写方法,而细描则要求笔法工整,描绘细腻。如果说白描相当于中国画中的写意,那么细描更像是中国画中的工笔,但对于高考作文800字的篇幅来讲不论运用哪一类,都应尽量简洁、干净,一般不会是浓墨重彩,关键在于抓住细节的精神。如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爱在心口难开》:父亲节这天,自己在朋友的鼓励下为性情暴躁、经常打骂自己的父亲送了“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父子俩对饮微醺,儿子一句“爸爸,我??我??我爱你??”打破了两代人的隔膜,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此时,内敛的父亲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这一个精彩的细节寥寥数笔却将父亲的难以言表的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范文五:碧螺春
《碧螺春》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碧螺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理念】
1、加强理解、体验、感悟,通过读、听、看、练、议的最基本的语文教学形式,让学生与文本紧密的接触,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文本,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茶艺,激发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2、注重实践、综合、开放。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泡茶、品尝。在品茶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碧螺春特有的韵味。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深化文本的意蕴。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关于”、“如果??那么??”造句。
3、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茶具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披文入情
1、师述:茶,是中国的特产,提起龙井、毛峰、绿杨春、铁观音这些名茶,更是名闻遐迩。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苏州吴县盛产一种以“蜷曲成螺,碧绿清香”而驰名的茶,它就叫“碧螺春”。(板书课题:碧螺春)
2、碧螺春驰名中外,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大屏幕出示诗句)看了这句话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朗读全文,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B、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C、想想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学生自学,教师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3)、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写什么?
4、学生讨论分段情况。
第一段(1~2节)写碧螺春的产地及名字的由来。
第二段(第3节)写碧螺春的采摘。
第三段(第4~5节)写碧螺春的制作。
第四段(第6节)写品尝碧螺春有一种陶醉的感受。
第五段(第7节)写碧螺春以其独有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5、再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朗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碧螺春”这个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把碧螺春的传说讲给同桌听。
2、学生讲述碧螺春的传说。
3、小结
五、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了解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它的采摘、它的制作更有着一道道工艺,要是能亲自品尝一下碧螺春,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课文同样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些过程,请大家课后细细品读课文语言,体会其中的乐趣。
六、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抄写课后词语。
七、板书:
17 碧螺春
由来
采摘
焙茶
品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大屏幕播放背景图,同时播放音乐)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碧螺春的产地和她的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在,在这优美的音乐中,你来把这个传说介绍给大家,好吗?
2、你从碧螺春的传说中了解了什么?(香)怪不得古代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入出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过渡:碧螺春的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香,它的采摘,它的制作,还有一道道严格的工序,要是品上一口啊,更是让人回味无穷,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对碧螺春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二、精读感悟
1、图画再现、走进茶乡
谈话:“碧螺春的采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刚交春分,碧螺春茶汛便开始了。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碧螺春的故乡——苏州吴县去旅游一番,看一看碧螺春的生长环境以及它的采摘过程。”(出示录像剪辑)
(1)“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你能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谈谈你的感受吗?”
(2)学生汇报。 (3)结合语言材料理解“这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①从“随着几声嘹亮的鸡叫,湖山的早晨醒来了”等语句中感受江南春光的无限美好,指导朗读。
②从“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等语句中体会采茶姑娘的勤劳灵巧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练读。
3)给这幅图加上一个名字,并且说说你的理由。
(4)配乐朗读。
小结:湖山的茶园风景美,采茶的姑娘神态美、动作美,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江南春光图。
2、角色扮演、体验茶艺
过渡:清晨采茶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入夜制茶更是让人新奇无比。
(1)自由读,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根据交流出示:“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一下翻飞,煞是好看。”(出示多媒体课件)
(3)你是不是也能像焙茶手一样来演一演这些动作,另外请一个同学来为你解说。(学生演示)
(4)从这些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技艺高超)
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的颜色变深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这时一边降温一边揉捻、搓团,待到茶叶捏拢放开就能自行松散之时,满屋子已弥漫着浓郁的芳香。引读:此时的茶叶——(媒体出示)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
(5)为什么称它“工艺茶”?(这是工艺品,不仅外观美,而且是焙茶手辛勤劳动与高超技艺的结晶。)
(6)看着这“工艺茶”你想说些什么呢?
过渡:看着这工艺茶,老师最想说,我要泡上一杯尝尝,你们呢?
3、 演示、观察品茶
(1)现场沏茶引导观察(四人小组一杯) (2)汇报:你们看到了什么?
(3)交流:色:碧绿清澈
香:清香扑鼻 味:甜津津的 形:清螺入水,姿态动人
(4)你在品茶时想到了什么?怪不得连外国文诗人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5)在这一杯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你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
小结:碧螺春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茶”啊!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拓展练习
如果你是江南碧螺春有限公司的广告策划人员为碧螺春进行广告宣传,你的广告语将怎样设计?
五、板书
碧螺春
采摘 美丽动人
制作 揉、捻、搓、抓
品尝 色、香、味、形 最近读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作文介绍碧螺春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