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特点
本文由温彻斯特Bros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一带较发达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有才之士,在思想、政治、军 事、科学技术和文学上造诣极深。各学派坚持自家理论,竞相争鸣,产生了以孔 孟为代表的儒家、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 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及法家、 阴阳家、 名家、农家、纵横家、兵家、杂家等诸学派,其论著中有大量篇幅涉及服装美学 思想。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文质彬彬”。道家提出“被(披)褐怀 玉”、“甘其食,美其服”。墨家提倡“节用”、“尚用”,不必过分豪华,“食必常饱, 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属于儒家学派,但已 兼受道家、法家影响的苟况强调:“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 法家韩非子则在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淮 南子·览冥训》载“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比较客观地记录 了当时论争纷纭,各国自治的特殊时期的真实情况。
考古发现的服装实物是最直接的材料,但服装是很难长期保存到今天的,因此研 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款式,除出土服装实物外,还要依靠出土的人物雕塑、绘 画等间接资料作为补充。 1.湖北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服装实物: (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 8 片,正身 2 片宽各 32 厘米,双 袖各 3 片,宽 42 厘米、43 厘米、45 厘米。以上 8 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 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 37 厘米、宽 24 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 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 44 厘米。 下裳正裁共 5 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 45 厘米,其他三片各宽 41 厘米。裾 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 8 片,宽度 23 厘米、26 厘米、17 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 8 片,每片宽 20 厘米至 37 厘米不等。 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 第一型后领下凹, 前领为三角形交领。 两袖下斜向外收杀, 袖筒最宽处在腋下, 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 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 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 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以上三种类型,均为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另外观察长 沙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人物与木俑,尚有衣襟右侧向后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 式,实物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有所发现。 (2)禅衣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双袖呈胡状。 (3)夹衣衣长及膝,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 (4)〓(qiū 音秋)衣是一种短袖式对襟衣,〓字可与裯字相通。用整块衣 料上部左右剪开,叠成双袖,下部左右内折成两襟,再用绣绢镶领,两襟、下摆、 袖口等缘而成。两襟对中(对襟式),腰与下摆等宽,凹后领。原件尺寸很小, 是为殉葬所特制,置于小竹笥中,外系竹签自名〓衣。 (5)单裙下摆稍大于裙腰,裙面用 8 片缝拼,宽分别为 27 厘米、27 厘米、 27.5 厘米、26 厘米、27 厘米、24 厘米、27 厘米、26 厘米,下摆缘宽 12.5 厘 米。 (6)绵袴由袴腰和袴脚两部分组成,袴腰 4 片,每只袴脚连上 2 片,每片宽 30.5 厘米,长 45 厘米。袴脚左右各 2 片,其中 1 片用整幅绢,宽 50 厘米,长 61 厘米。另 1 片用半幅绢,宽 25 厘米,长 59 厘米。袴脚上部一侧拼入 1 块长 12 厘米,宽 20 厘米的长方形袴裆,1 条宽边与袴腰相接。1 条边缝在袴脚上, 折叠成三角形,展开呈漏斗状。袴脚下部拼有 1 块长 32 厘米,宽 9 厘米的条纹 袴边,做成小袴口,袴脚的各拼缝处均镶嵌丝绦。绣绢作面料,深黄绢里。袴脚 上部与袴腰相连。但两裆不相连。后腰敞开形成开裆。袴腰宽 0.5 厘米,袴长 116 厘米。 (7)帽展开呈不规则圆台形,折叠时呈前高后低,顶部外凸,上有圆孔。帽 后里侧装有组带两束,应是帽系。幅高 18.5 厘米,前边长 25 厘米,后边长 40 厘米。面料红棕色绢,里料深黄
色绢;大菱形纹锦镶边。 (8)麻鞋前端尖头半圆形,侧视呈缓坡状,里层用草编,表层用麻布髹黑漆; 再在外包锦面。鞋底用麻线编结,从中向外逐圈编绕 27 圈。底下编成许多乳钉 状线结。长 23 厘米,高 5 厘米。 2.各地出土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间接材料。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间接资料很多, 现在选择一些服装结构比较清晰的人 物雕刻、绘画形象,供读者参考。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漆奁装饰人物纹,所绘人物虽极简练,但作风非常写 实。其在中间坐者在室内,为观舞的主人。立者在室外作舞蹈表演,所穿大袖、 宽下摆、V 字形交领长袍,腰间紧束腰带,体态秀美。《尸子》:“楚灵王好细 腰,而国中多饿人。”此漆奁人物画所表现的,也正是细腰的装束。此外,所有
人物衣着领口、袖口、下摆及腰带均为白色,可能是在深色袍子之内衬穿白色衬 衣。头冠虽不清楚,但都有缨带下垂,系于颌下。 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的两件战国长袖曲裾袍舞女玉雕, 式样均为交领、 右衽, 袍长曳地,腰束大带。 湖南长沙仰天湖战国楚墓出土女木俑,穿绘绣交领右衽曲裾袍,领及衽边均饰 以较宽的锦缘。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多数穿直裾袍,只有一个穿曲裾袍。袍式 长者曳地,短者及踝,袍裾沿边均镶锦缘。袍身纹饰为雷纹和重菱纹,重菱纹又 称为“杯纹”,因它形似双耳漆杯,或称为“长命纹”,取长寿吉利的含义。 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战国青铜玩雀女孩,上衣为立领式,立领是在领窝加领 座才能制成的。裙裳长仅及膝,为中短裙。腰间束有珰的革带,革带上挂着悬有 组玉佩的组带。足穿革靴,发分左右梳两条长辫。用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来看,也 是颇为时髦的。图中柱上的小雀是后人加上去的。 河北燕下都战国遗址出土铜人, 穿右衽矩形交领长袍, 腰束革带, 用带钩扣接。 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驭龙升天图帛画,画着一个男子驾一条龙,龙前 是鱼,龙后是鹭鹚鸟,表示能入海或升天。男子头戴切云冠,长缨结于颌下,腰 束大带,袍式宽松、广袖、曲裾,长可掩足。即当时的深衣。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少女龙凤帛画。画一女子合手祈祷,身穿广袖 宽松曳地曲裾长袍,袖身肥大,袖口缩敛,下侧弧线成垂胡状,腰束大带,与长 沙子弹库战国楚墓所出土帛画中驾龙男子的袍式基本相同。 《尔雅·释衣》谓袖身扩大部分为“祛”,袖口缩敛部分为“袂”,这种袖式后来称 为“琵琶袖”。袍与衫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袖口,有袖口的为袍,无袖口的为衫。 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编钟虡(jù 音据)中层的铜人,上衣是矩形交领、 紧身、窄袖、衣襟下摆左长右短呈曲波形弯曲,领缘有几何花边为饰。下穿折裥 裙裳,裙裳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几何纹直条图案为饰。裙的长度短者及膝,长者及 地。均穿于上衣之内。腰间束革带,挂有垂缨及心形囊。腰右侧佩短剑。头戴上 宽下紧的平顶帽,为仪仗乐队的装束。 几组战国楚墓出土的组佩俑,当时诸侯礼聘及祭天祀神所穿礼服都佩玉,所谓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河北平山三汲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玉人,均穿左衽、矩形交领、窄袖上衣,大 方格纹面料中长裙,裙长及踝。发式或总发于顶,在顶上梳髻。或作披发式,头 发后垂于背。有的在头上插戴高高的牛角形梳冠为饰,颇与今苗族姑娘的角形银 冠相似。为古代鲜虞族人服饰。
商代以马驾车,古代以马狩猎或驱逐侵犯牛羊的狼群,战国七国中原战争中才 有大规模骑兵, 故以为起始于战国赵武灵王, 骑兵代替战车, 象征运动速度增强, 《简子》议兵说楚军“轻利僄遬(速),率(骤)如飘风”。“善用兵者,感忽 悠暗,莫知其所从出。”《战国策·齐策一》齐军“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 风雨。”《孙子兵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始(静)如处女??后(动) 如脱兔”。《史记·白起列传》:“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 绝赵壁间”。楚亦有骑兵一万,《古禽经》“鹖冠,武士服之,像其勇也”。应 劭《汉官仪》:“虎贲,冠插鹖尾,鹖,鸷鸟中之果劲者也,每所攫撮应爪摧碎。 尾上当所贡”。 《续汉书》:“羽林左右监皆冠武冠,加双鹖尾”。穿虎纹锦裤。
范文二: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特点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改革的背景: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社会的变革也反映在服饰上。礼制的清规戒律被打破,深衣流行;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革命,对后世服饰产生深远影响;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佩饰,革带、玉勾、玉佩的改革做了简介。
【关键词】 春秋战国;深衣;胡服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背景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即位,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和手工业快速发展,使服装材料得以发展,纺织材料、染料的流通领域得以扩大,齐鲁一带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我国丝绸生产的中心地区,齐国获得“冠带衣履天下”的美称。第二,服装色彩观念改变,稳重、华贵的紫色,被视为权贵和富贵的象征,取代朱色成为正色。第三,服装配套结构产生变革,一方面,社会上层人物的服装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仍然是宽衣大袖的服装;另一方面,军人和普通劳动者的服装则废除传统的上衣下裳,下身单着裤而不加裳。这一变革要归功于战国的赵武灵王,他对我国后世服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百家争鸣与诸子百家的服饰观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大批的有才之士,在思想、政治、科技、文学等领域造颇深。他们各自坚持本学派的理论见解,百家争鸣,产生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杂家等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服饰审美。儒家提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强调真正的君子要达到质文兼备,内部质素和外在文饰相统一。道家主张“被褐怀玉”,强调真正的君子虽然身穿粗布衣服但品质高尚,有真才实学。墨家主张“节用”,强调服装不必过分豪华,只要能满足人的日常温饱所需即可,提倡节俭。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特点
深衣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平民之礼服。至春秋战国时期,深衣的样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在民间广泛流行。深衣的特点是上衣与下边的裙裳连成一体,形如连衣裙,通常为续衽钩边、交领右衽、下摆通直不开契,分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种。为了表达传统的“上衣下裳”观念,服装在裁剪的时候,把上衣与下裙分开,然后在腰围线处缝合起来,表示对祖宗法度的尊重。裙子用6幅布制作,每幅布还会分解为二,共裁成12片,以对应每年的12个月。这12片布是采用斜角对裁,裁片的一头宽、另一头窄。在裙子的右衽用斜裁的布料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从前向后绕于腰间,然后用腰带系扎。深衣是君王、文臣、诸侯、武将等都能穿的服装。深衣被赋予了很多儒家理念,如:袖圆似规,领方似矩等,符合规、矩、绳、权、衡五种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仅次一等的重要服装。深衣的用料一般为高档丝织物,纹样绚丽多姿,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胡服骑射”与中国服装史上的第一次服饰变革。胡服是指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装,与中原地区传统的宽博式汉族服装不同,一般为短上衣、长裤子配高筒靴,衣服偏窄瘦,方便活动。商周以来,中国传统的服装样式为上襦、深衣配下裙,或者上襦与下裙配套;下裙通常穿于上襦和深衣的外面。裤是没有裆的开裆裤,只有两个裤管,穿的时候,将两个裤管套在小腿上,也称为胫衣。这种服装的穿着搭配非常繁复,虽然对于体现人的身份地位发挥了一定的功能,有着独特的审美功能。但穿着的时候很麻烦,而且不方便人体运动,特别是不适应山区作战骑射时的强烈运动。战国时期,位于河北的赵国,经常与东胡(今内蒙古南部、热河北部及辽宁一带)、娄烦(今山西西部)两个相邻的民族发生军事冲突。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训练骑兵制敌取胜。而要发展骑兵,就需进行服装改革,具体的做法是学习胡服,吸收东胡族及娄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为有裆裤,有裆裤能够保护士兵在骑马的时候,大腿和臀部的皮肤少受摩擦,而且在裤子外边不用穿裙裳,简洁方便,在服装的功能上是极大的改进。赵武灵王进行的服装改革,在中华服饰史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创了中国服装史上第一次变革,但是,当时的人们受到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不能接受这种穿裤子的服装样式,有身份地位的人仍然是穿宽大的袍子和裙子,只有劳动者和军人才穿短上衣和裤子。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造型夸张,通常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来表现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服饰风貌。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的造型由变形走向写实,艺术格调由静止向活泼生动转变,服饰纹样不受几何骨骼的约束,图案纹样可以超越几何框架的边界灵活处理,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的高度成熟。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饰品
春秋战国时期,首饰和佩饰更加强调造型美,通常选用珍贵的材质加工制作,制作工艺技巧也更加精湛,饰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商周时期的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因在这种宽丝带上挂钩或装饰佩饰极不方便,所以后来人们开始束革带。最初,在革带的两头用短丝线系结或系环,但是却不美观,因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把革带藏在服装的里面,然后在上衣外面系绅带,只有贫穷的劳动者才把直接把革带束在服装外面。直到春秋早期,由于改进了带钩,上层人士才开始把革带露在服装外面。经过改良的革带的一头用铜带钩固定,另一头设计为环状或在革带上打孔眼,这样带钩勾勾住环或孔眼就能把革带勾住,使用起来方便、美观。除此之外,带钩在当时还作为区分身份地位的标注。在《淮南子·说林训》中有这样的记载:“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这说明,此时人们都已经将革带露在外面,并且革带上的带钩成为区分人们身份地位的标记。人们不但把革带漆成各种颜色,还在其上镶嵌金玉等各种装饰。春秋早期山东蓬莱村的墓葬考古资料就证明了这一点。战国时期,也有带钩出土。战国时期的带钩,材质高贵,造型精美,制作工艺也十分考究。带钩的材料有玉质的、金银的、青铜的、铁的,形式有多种变化,但钩体都作S形,下面有柱。制作工艺除了雕镂花纹之外,还在青铜上镶嵌各种绿松石,或者在铜或银上进行鎏金、在铜、铁上进行错金嵌银的金银错工艺。春秋战国的统治者,一般都有佩玉,当时的佩有全佩、组佩等各种装饰性玉佩。全佩是由琚、珩、璜、冲牙、瑀等组成,由于其佩制失传已两千余年,其组合方式至今仍难以定论,只能借助出土文物做相关了解。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玉佩,全长达到42厘米,造型为对称的舞女,并以金链子贯穿玉质舞女,另外有璜、管、冲牙等共同组成佩饰。两个舞女为短发、两鬓有装饰,衣长及地。在河南辉县也出土过两件战国的全佩,其形为在玉瑗上悬挂左右两个珩,在左右两个珩下各挂一个璜,从瑗中央悬挂一个冲牙,垂于珩和璜中间。另外,装饰性玉佩还包括生肖形玉佩,如龙纹佩、人纹佩、兽纹佩、鸟纹佩等,这类玉佩更为细腻精美。
五、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衰微,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礼治”制度走向崩溃。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动。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社会的变革也在服饰文化中反映出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礼制的清规戒律被打破,深衣广泛流行。战国的赵武灵王推行以“胡服骑射”为中心的军事改革,废除传统的上衣下裳,下身单着裤而不加裳,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开创了我国服饰史第一次服饰革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历代服饰大观.百龄出版社,1984.
[2]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范文三: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特点[权威精品]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特点-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改革的背景: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社会的变革也反映在服饰上。礼制的清规戒律被打破,深衣流行;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革命,对后世服饰产生深远影响;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佩饰,革带、玉勾、玉佩的改革做了简介。
【关键词】 春秋战国;深衣;胡服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背景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即位,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和手工业快速发展,使服装材料得以发展,纺织材料、染料的流通领域得以扩大,齐鲁一带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我国丝绸生产的中心地区,齐国获得“冠带衣履天下”的美称。第二,服装色彩观念改变,稳重、华贵的紫色,被视为权贵和富贵的象征,取代朱色成为正色。第三,服装配套结构产生变革,一方面,社会上层人物的服装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仍然是宽衣大袖的服装;另一方面,军人和普通劳动者的服装则废除传统的上衣下裳,下身单着裤而不加裳。这一变革要归功于战国的赵武灵王,他对我国后世服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百家争鸣与诸子百家的服饰观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大批的有才之士,在思想、政治、科技、文学等领域造颇深。他们各自坚持本学派的理论见解,百家争鸣,产生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
家、杂家等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服饰审美。儒家提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强调真正的君子要达到质文兼备,内部质素和外在文饰相统一。道家主张“被褐怀玉”,强调真正的君子虽然身穿粗布衣服但品质高尚,有真才实学。墨家主张“节用”,强调服装不必过分豪华,只要能满足人的日常温饱所需即可,提倡节俭。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特点
深衣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平民之礼服。至春秋战国时期,深衣的样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在民间广泛流行。深衣的特点是上衣与下边的裙裳连成一体,形如连衣裙,通常为续衽钩边、交领右衽、下摆通直不开契,分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种。为了表达传统的“上衣下裳”观念,服装在裁剪的时候,把上衣与下裙分开,然后在腰围线处缝合起来,表示对祖宗法度的尊重。裙子用6幅布制作,每幅布还会分解为二,共裁成12片,以对应每年的12个月。这12片布是采用斜角对裁,裁片的一头宽、另一头窄。在裙子的右衽用斜裁的布料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从前向后绕于腰间,然后用腰带系扎。深衣是君王、文臣、诸侯、武将等都能穿的服装。深衣被赋予了很多儒家理念,如:袖圆似规,领方似矩等,符合规、矩、绳、权、衡五种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仅次一等的重要服装。深衣的用料一般为高档丝织物,纹样绚丽多姿,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胡服骑射”与中国服装史上的第一次服饰变革。胡服是指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装,与中原地区传统的宽博式汉族服装不同,一般为短上衣、长裤子配高筒靴,衣服偏窄瘦,方便活动。商周以来,中国传统的服装样式为上襦、深衣配下裙,或者上襦与下裙配套;下裙通常穿于上襦和深衣的外面。裤是没有裆的开裆裤,只有两个裤管,穿的时候,将两个裤管套在小腿上,也称为胫衣。这种服装的穿着搭配非常繁复,虽然对于体现人的身份地位发挥了一定的功能,有着独特的审美
功能。但穿着的时候很麻烦,而且不方便人体运动,特别是不适应山区作战骑射时的强烈运动。战国时期,位于河北的赵国,经常与东胡(今内蒙古南部、热河北部及辽宁一带)、娄烦(今山西西部)两个相邻的民族发生军事冲突。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训练骑兵制敌取胜。而要发展骑兵,就需进行服装改革,具体的做法是学习胡服,吸收东胡族及娄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为有裆裤,有裆裤能够保护士兵在骑马的时候,大腿和臀部的皮肤少受摩擦,而且在裤子外边不用穿裙裳,简洁方便,在服装的功能上是极大的改进。赵武灵王进行的服装改革,在中华服饰史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创了中国服装史上第一次变革,但是,当时的人们受到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不能接受这种穿裤子的服装样式,有身份地位的人仍然是穿宽大的袍子和裙子,只有劳动者和军人才穿短上衣和裤子。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造型夸张,通常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来表现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服饰风貌。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的造型由变形走向写实,艺术格调由静止向活泼生动转变,服饰纹样不受几何骨骼的约束,图案纹样可以超越几何框架的边界灵活处理,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的高度成熟。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饰品
春秋战国时期,首饰和佩饰更加强调造型美,通常选用珍贵的材质加工制作,制作工艺技巧也更加精湛,饰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商周时期的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因在这种宽丝带上挂钩或装饰佩饰极不方便,所以后来人们开始束革带。最初,在革带的两头用短丝线系结或系环,但是却不美观,因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把革带藏在服装的里面,然后在上衣外面系绅带,只有贫穷的劳动者才把直接把革带束在服装外面。直到春秋早期,由于改进了带钩,上层人士才开始把革带露在服装外面。经过改良的革带的一头用铜带钩固定,另一头设计为环状或在革带上打孔眼,这样带钩勾勾住环或孔眼就能
把革带勾住,使用起来方便、美观。除此之外,带钩在当时还作为区分身份地位的标注。在《淮南子?说林训》中有这样的记载:“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这说明,此时人们都已经将革带露在外面,并且革带上的带钩成为区分人们身份地位的标记。人们不但把革带漆成各种颜色,还在其上镶嵌金玉等各种装饰。春秋早期山东蓬莱村的墓葬考古资料就证明了这一点。战国时期,也有带钩出土。战国时期的带钩,材质高贵,造型精美,制作工艺也十分考究。带钩的材料有玉质的、金银的、青铜的、铁的,形式有多种变化,但钩体都作S形,下面有柱。制作工艺除了雕镂花纹之外,还在青铜上镶嵌各种绿松石,或者在铜或银上进行鎏金、在铜、铁上进行错金嵌银的金银错工艺。春秋战国的统治者,一般都有佩玉,当时的佩有全佩、组佩等各种装饰性玉佩。全佩是由琚、珩、璜、冲牙、瑀等组成,由于其佩制失传已两千余年,其组合方式至今仍难以定论,只能借助出土文物做相关了解。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玉佩,全长达到42厘米,造型为对称的舞女,并以金链子贯穿玉质舞女,另外有璜、管、冲牙等共同组成佩饰。两个舞女为短发、两鬓有装饰,衣长及地。在河南辉县也出土过两件战国的全佩,其形为在玉瑗上悬挂左右两个珩,在左右两个珩下各挂一个璜,从瑗中央悬挂一个冲牙,垂于珩和璜中间。另外,装饰性玉佩还包括生肖形玉佩,如龙纹佩、人纹佩、兽纹佩、鸟纹佩等,这类玉佩更为细腻精美。
五、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衰微,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礼治”制度走向崩溃。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动。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社会的变革也在服饰文化中反映出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礼制的清规戒律被打破,深衣广泛流行。战国的赵武灵王推行以“胡服骑射”为中心的军事改革,废除
传统的上衣下裳,下身单着裤而不加裳,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开创了我国服饰史第一次服饰革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历代服饰大观.百龄出版社,1984.
[2]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阅读相关文档:京房在天文学上的贡献初探 略论儒家思想与土族传统文化之关系 刍议佛教的财富观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孟子对生命的伦理关怀 老子哲学中的生存智慧 唐宋刑讯制度之比较 新刑诉法中侦查阶段辩护制度的不足 简论公安院校培养警官的“七个特色” 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发扬延安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协商民主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基层社会矛盾的成因及化解探究 发展三大民主建设民主政治 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困境与尴尬看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法律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府绩效考核的几个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的行政创新探析 浅谈提升气象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范文四: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特点.doc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一带较发达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有才之士,在思想、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和文学上造诣极深。各学派坚持自家理论,竞相争鸣,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及法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纵横家、兵家、杂家等诸学派,其论著中有大量篇幅涉及服装美学
“约之以礼”、“文质彬彬”。道家提出“被(披)褐怀思想。儒家提倡“宪章文武”、
玉”、“甘其食,美其服”。墨家提倡“节用”、“尚用”,不必过分豪华,“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属于儒家学派,但已兼受道家、法家影响的苟况强调:“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法家韩非子则在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淮南子?览冥训》载“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论争纷纭,各国自治的特殊时期的真实情况。
考古发现的服装实物是最直接的材料,但服装是很难长期保存到今天的,因此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款式,除出土服装实物外,还要依靠出土的人物雕塑、绘画等间接资料作为补充。
1.湖北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服装实物:
(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宽各32厘米,双袖各3片,宽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37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45厘米,其他三片各宽41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8片,宽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宽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
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以上三种类型,均为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另外观察长沙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人物与木俑,尚有衣襟右侧向后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实物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有所发现。
2)禅衣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双袖呈胡状。 (
(3)夹衣衣长及膝,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
(4)〓(qiū音秋)衣是一种短袖式对襟衣,〓字可与裯字相通。用整块衣料上部左右剪开,叠成双袖,下部左右内折成两襟,再用绣绢镶领,两襟、下摆、袖口等缘而成。两襟对中(对襟式),腰与下摆等宽,凹后领。原件尺寸很小,是为殉葬所特制,置于小竹笥中,外系竹签自名〓衣。
(5)单裙下摆稍大于裙腰,裙面用8片缝拼,宽分别为27厘米、27厘米、27.5厘米、26厘米、27厘米、24厘米、27厘米、26厘米,下摆缘宽12.5厘米。
6)绵袴由袴腰和袴脚两部分组成,袴腰4片,每只袴脚连上2片,每片宽 (
30.5厘米,长45厘米。袴脚左右各2片,其中1片用整幅绢,宽50厘米,长61厘米。另1片用半幅绢,宽25厘米,长59厘米。袴脚上部一侧拼入1块长12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袴裆,1条宽边与袴腰相接。1条边缝在袴脚上,折叠成三角形,展开呈漏斗状。袴脚下部拼有1块长32厘米,宽9厘米的条纹袴边,做成小袴口,袴脚的各拼缝处均镶嵌丝绦。绣绢作面料,深黄绢里。袴脚上部与袴腰相连。但两裆不相连。后腰敞开形成开裆。袴腰宽0.5厘米,袴长116厘米。
(7)帽展开呈不规则圆台形,折叠时呈前高后低,顶部外凸,上有圆孔。帽后里侧装有组带两束,应是帽系。幅高18.5厘米,前边长25厘米,后边长40厘米。面料红棕色绢,里料深黄色绢;大菱形纹锦镶边。
(8)麻鞋前端尖头半圆形,侧视呈缓坡状,里层用草编,表层用麻布髹黑漆;再在外包锦面。鞋底用麻线编结,从中向外逐圈编绕27圈。底下编成许多乳钉状线结。长23厘米,高5厘米。
2.各地出土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间接材料。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间接资料很多,现在选择一些服装结构比较清晰的人物雕刻、绘画形象,供读者参考。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漆奁装饰人物纹,所绘人物虽极简练,但作风非常写实。其在中间坐者在室内,为观舞的主人。立者在室外作舞蹈表演,所穿大袖、宽下摆、V字形交领长袍,腰间紧束腰带,体态秀美。《尸子》:“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此漆奁人物画所表现的,也正是细腰的装束。此外,所有
人物衣着领口、袖口、下摆及腰带均为白色,可能是在深色袍子之内衬穿白色衬衣。头冠虽不清楚,但都有缨带下垂,系于颌下。
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的两件战国长袖曲裾袍舞女玉雕,式样均为交领、右衽,袍长曳地,腰束大带。
湖南长沙仰天湖战国楚墓出土女木俑,穿绘绣交领右衽曲裾袍,领及衽边均饰以较宽的锦缘。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多数穿直裾袍,只有一个穿曲裾袍。袍式长者曳地,短者及踝,袍裾沿边均镶锦缘。袍身纹饰为雷纹和重菱纹,重菱纹又称为“杯纹”,因它形似双耳漆杯,或称为“长命纹”,取长寿吉利的含义。
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战国青铜玩雀女孩,上衣为立领式,立领是在领窝加领座才能制成的。裙裳长仅及膝,为中短裙。腰间束有珰的革带,革带上挂着悬有组玉佩的组带。足穿革靴,发分左右梳两条长辫。用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来看,也是颇为时髦的。图中柱上的小雀是后人加上去的。
河北燕下都战国遗址出土铜人,穿右衽矩形交领长袍,腰束革带,用带钩扣接。
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驭龙升天图帛画,画着一个男子驾一条龙,龙前是鱼,龙后是鹭鹚鸟,表示能入海或升天。男子头戴切云冠,长缨结于颌下,腰束大带,袍式宽松、广袖、曲裾,长可掩足。即当时的深衣。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少女龙凤帛画。画一女子合手祈祷,身穿广袖宽松曳地曲裾长袍,袖身肥大,袖口缩敛,下侧弧线成垂胡状,腰束大带,与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所出土帛画中驾龙男子的袍式基本相同。
《尔雅?释衣》谓袖身扩大部分为“祛”,袖口缩敛部分为“袂”,这种袖式后来称为“琵琶袖”。袍与衫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袖口,有袖口的为袍,无袖口的为衫。
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编钟虡(jù音据)中层的铜人,上衣是矩形交领、紧身、窄袖、衣襟下摆左长右短呈曲波形弯曲,领缘有几何花边为饰。下穿折裥裙裳,裙裳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几何纹直条图案为饰。裙的长度短者及膝,长者及地。均穿于上衣之内。腰间束革带,挂有垂缨及心形囊。腰右侧佩短剑。头戴上宽下紧的平顶帽,为仪仗乐队的装束。
几组战国楚墓出土的组佩俑,当时诸侯礼聘及祭天祀神所穿礼服都佩玉,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河北平山三汲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玉人,均穿左衽、矩形交领、窄袖上衣,大方格纹面料中长裙,裙长及踝。发式或总发于顶,在顶上梳髻。或作披发式,头发后垂于背。有的在头上插戴高高的牛角形梳冠为饰,颇与今苗族姑娘的角形银冠相似。为古代鲜虞族人服饰。
商代以马驾车,古代以马狩猎或驱逐侵犯牛羊的狼群,战国七国中原战争中才有大规模骑兵,故以为起始于战国赵武灵王,骑兵代替战车,象征运动速度增强,《简子》议兵说楚军“轻利僄遬(速),率(骤)如飘风”。“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战国策?齐策一》齐军“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孙子兵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始(静)如处女??后(动)如脱兔”。《史记?白起列传》:“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楚亦有骑兵一万,《古禽经》“鹖冠,武士服之,像其勇也”。应劭《汉官仪》:“虎贲,冠插鹖尾,鹖,鸷鸟中之果劲者也,每所攫撮应爪摧碎。尾上当所贡”。《续汉书》:“羽林左右监皆冠武冠,加双鹖尾”。穿虎纹锦裤。
范文五:春秋战国服饰
湖北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服装实物: (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宽各32厘米,双袖各3片,宽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37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45厘米,其他三片各宽41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8片,宽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宽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 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长沙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人物与木俑,尚有衣襟右侧向后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实物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有所发现。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漆奁装饰人物纹,所绘人物虽极简练,但作风非常写实。其在中间坐者在室内,为观舞的主人。立者在室外作舞蹈表演,所穿大袖、宽下摆、V字形交领长袍,腰间紧束腰带,体态秀美。《尸子》:“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此漆奁人物画所表现的,也正是细腰的装束。此外,所有人物衣着领口、袖口、下摆及腰带均为白色,可能是在深色袍子之内衬穿白色衬衣。头冠虽不清楚,但都有缨带下垂,系于颌下。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是从商周奴隶社会的装饰纹样传统基础上演化而来,商周时期的装饰纹样造型,强调夸张和变形,结构以几何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将图案严紧地适合在几何框架之内,特别夸张动物的头、角、眼、鼻、口、爪等部位,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轮廓线表现出一种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美学风貌,象征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威严和神秘,这是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时代风格。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