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特色
住房最具特色的是“干栏”式房子,称为“干栏”建筑。干栏建筑是用木料(或竹〕柱作成离地面相当高的底架,再在底架上建成住宅,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放农具的一种住宅形式。这种住房形式适应于潮湿多雨、地势不平的南方山区。在广西,除了壮族地区还较多地保留有这种干栏建筑的住房外,还有瑶、苗、侗、彝等民族也有部分人家住这种“干栏”式房子。壮族的干栏建筑比较具有代表性,它可分为全楼居式、半楼居式、地居式等几类。全楼居式多见于比较偏远的山区。
半楼居式多见于丘陵、半山区,地居式多见于平原地区。无论哪一种居式的“干栏”,一般分为上、下层及阁楼三部分。上层住人,多数为三开间,也有五开间和七开间,进门是厅堂,厅后就是火塘间,用于煮饭和取暖。底层用作关牲畜、厕所及放农具和杂物,阁楼起于上层,多用于存放粮食。居住层的四周往往顺势伸延,另建成望楼、排楼等,以增加使用面积。有的还设有晒排,供凉晒物品和纳凉之用。整个结构比较合理、实用。瑶族:地区大都盛产木材,房屋也大多是木结构,以瓦或杉皮、茅草盖顶,房屋形式各地不同。建在山坡的房子,叫吊脚楼,是一种近似干栏式的房子,利用山坡的斜度,山坡下方竖较长的木柱,上坡竖较短的木柱支撑,上面铺板盖屋,吊脚楼下一般用来关家畜和放杂物,住房在楼上。这种吊脚楼,苗、侗、彝等苗族均有。
侗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的村寨有数百户,小的二、三十户。侗族村寨多干栏式的木楼,有二、三层的小木楼,也有四、五层的木楼。三江、龙胜等地的侗族聚居区,几乎寨寨都建有雄伟壮丽的鼓楼,是侗族人民娱乐和集会议事的场所。还有风雨桥,风雨亭等著名建筑。侗乡逢河有桥,逢坳有亭,村里的道路大都用青石板和小卵石砌成,整齐清洁。
仫佬族:仫佬族多在同一村寨内聚族而居,只在一些圩镇以及大村寨,才有别的苗族杂居。仫佬族的住房一般是泥墙瓦顶,三间并列的平房,屋内左侧门边挖地砌炉灶,适于烧煤。仫佬族这种“掘地作炉“的习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牲畜圈栏一般与住房分开,室内比较整洁。
毛南族:一般是同族同姓的聚居在一起,山区以数户、十数户人家的村落居多,最大的村屯也不过百余户。住房一般是瓦屋泥墙,上下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
范文二:广西少数民族
壮族
--------------------------------------------------------------------------------
壮族是广西古老的土著民族。在秦统一前及其后的秦、汉时期,壮族先民称为" 西瓯" 、" 骆越" ,是当时长江以南" 百越" 民族中重要的两支系。" 西瓯" 居住在柳江以东、郁江以北的广西东北部和东部地区。" 骆越" 居住在广西的西部和南部地区。" 西瓯" 和" 骆越" ,有的史书合称为" 瓯骆" 。
东汉以后至唐、宋时期,壮族先民称为" 乌浒人" 、" 俚人" 、" 僚人" 。宋朝时期,广西南部出现" 土人" ,也是壮族先民,是相对外来汉族人而言的。僮,出现在南宋,是壮族族称的开始。南宋时有称" 撞丁" ,是应征打仗的" 撞人" ,居住在广西北部,即今河池地区。元朝时称为" 撞人" 、" 撞民" 。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将" 撞人" 、" 撞民" 称为" 獞人" ,带有侮辱之意。当时的" 獞人" 已分布全广西。在这一时期还出现有" 侬人" 、" 俍人" 、" 沙人" 等称,都是" 僮人" 的别称。
至民国时代,有反对民族歧视、压迫的进步学者将" 獞" 改称为"(彳旁加童)" 或" 僮"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统一称为" 僮族" 。1965年,根据**总理的提议,将" 僮族" 改称" 壮族" 。壮,即健壮、兴旺、健康、发达之意。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的壮族人口为1500多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3.2%。主要分布聚居在广西西部的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少数分布在桂林市、钦州市、贵港市和贺州地区。
壮族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放、善于学习的民族,易于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如能较快地学习汉语、汉文,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一些好的生活习俗,以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
壮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历史上,曾仿汉字创造了方块壮字,?quot; 土俗字" 。解放后,创制了拉丁字母的壮文,并逐步推行。
瑶族
--------------------------------------------------------------------------------
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山地民族,隋唐以来就生活在五岭山区,有“五岭无山不有瑶”之称。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广西的瑶族共有140多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主要分布在金秀、都安、巴马、大化、富川、恭城等瑶族自治县内。
瑶族的支系较多,有盘瑶、过山瑶、顶板瑶、花篮瑶、白裤瑶、蓝靛瑶、红瑶、八排瑶等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由于语言支系复杂,各地语言差别较大,瑶族地区通用汉文或壮文,没有本民族文字。
瑶族先民,一般认为是秦汉时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或说源于“五溪蛮”。瑶族的宗教信仰因地而异,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也有图腾崇拜;还有些地区信仰巫术和道教。
瑶族房屋建筑风格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木楼。木楼依山傍水,前低后高,坐落的方向不限。木楼一般分为三层:吊楼下为第一层,用于圈家畜;第二层住人;第三层储存粮食和物品。木楼的建造无须一根铁钉,却十分坚固。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十分舒适。
瑶族服装常饰以五色丝线的绣花,古有“瑶好五色衣裳”之称。瑶族妇女的头饰最为讲究,其中有“龙盘”形,是把十多米长的绣花巾盘在头上;有“A”字形,是用绣花巾缠绕而成,上窄下宽,再系上各色丝绒线和彩色珠子;还有称为“半月芽”形的,是将三块“半月牙”型的银牌置于头顶上……各种头饰不胜枚举。
瑶族男女的上衣图案丰富多彩,有花鸟鱼虫、几何图案、人物形象……,衣领有圆领、竖领两种,对襟、无扣、系腰带,下身穿长裤、短裤、布片裙、绣花裙等。绑腿是瑶族男子服装中不可缺少的,它既护腿又美观。
瑶族以大米、红薯、芋头为主食,喜喝甜酒。凡有宾客临门,主人先敬上一杯甜酒。还有一种瑶族女人坐月子时喝的甜酒,它与一般的甜酒不同,煮时需加姜片、红糖和鸡蛋,是很好的滋补品。坐月子的妇女喝这种甜酒,可收到强身补血和恢复健康的功效。
瑶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密洛陀》是著名的创世史诗;《盘王歌》展现了民族历史和文化生活的广阔画面;汉文手抄本《评皇券牒》则记述了民族起源、迁徙、耕种等内容,具重要历史价值。
苗族
--------------------------------------------------------------------------------
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广泛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海南、湖北等地。目前全国苗族人口738.4万人,广西苗族人口43万人左右。广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四个自治县,其余则散居于资源、西林、融安、南、都安,环江、田林、来宾、那坡等县(自治县) 境内。
苗族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各地区文化和生活习俗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过去曾有很多自称和他称。在广西,苗族自称“木”、“蒙”、“达吉”,他称有偏苗、白苗、红苗、花苗、清水苗、栽羌苗、草苗等。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广西苗族的聚居地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盛产杉、松、杰、栎等优质木材和油茶、油桐、果树等经济林,还出产香菇、木耳、竹笋等土特产,以及灵芝、黄精、茶辣、女贞子、首乌和蜂蜜等药材。地下则蕴藏着较为丰富的铁、锡、锑、磷、石棉、水晶
等矿产资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黄帝时的“九黎”,尧、舜、禹时的“三苗”,中时的“荆蛮”(亦称“南蛮”)与苗族来源有着密切关系。公元前三世纪,苗族居于今湖南洞庭湖一带。其后溯沅江而上,进入湘、鄂、川、黔毗邻地区的武陵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 ,与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统称为“武陵蛮”、“五溪蛮”。其中一部分不断向西南迁徒,唐宋时期进入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到明末清初,广西南丹、隆林等地都有苗族居住。
广西苗族村寨多依山而建,有大有小,小者几户,大者几百户,房屋一般为“上人下畜”的“干栏”吊脚楼楼或三开、五开间的平房。这又以木件组装,顶上盖瓦的吊脚楼最富特色。
苗族以传统的稻作农业为主,林、牧、副、渔及工业水平也较高。饮食方面,普遍以大米为主食,喜欢饮酒,爱酸辣食物。服饰方面,服装面料、颜色、款式千姿百态,绚丽多姿,可分为5大类型480余种。各种首饰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刺绣工艺应用广泛,技艺高超,针法多变。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侗族
--------------------------------------------------------------------------------
侗族是我国南方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约有250万人。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的毗连地区,基本连成一片;另有数万侗族分布在河北省西部地区。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分南北两大方言,广西的侗族属于南部方言区。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1957年,党和国家为侗族创制拉丁字母的侗文。
广西的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分布在融水、龙胜、融安、罗城等县(自治县) ,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分散。目前, 广西的侗族人口是31万多人。侗族人民勤劳淳朴, 有敬老爱幼、乐于助人、修桥补路、重视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习俗。民间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圣母”。
1952年成立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分布在其他地区的侗族人民,也同样享受到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广西整个侗族地区、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普遍地得到了改善。
京族
--------------------------------------------------------------------------------
现有人口1.8万。主要分布在美丽富饶的广西北部湾的“京族三岛”──巫头、澫尾、山心。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是同一个族群,大约是在16世纪开始陆续从越南的图山(今海防市附近) 等地迁来的。最早迁来的一批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京族过去曾被称作“越族”,1958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和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京语。
京族人住在海岛上。过去的房屋全是用竹木构造,以茅草或竹篾做壁,或涂上泥巴,或用石头压着。屋内铺设竹条或木条,铺上草席,入屋脱鞋,全家人就在草席上坐卧或吃饭。现在京族人的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或三层楼,室内设施非常整齐、美观,房屋周围种植果树、剑麻、仙人掌等。
京族人的服装朴素美观,独具风格。男子喜欢穿长至膝盖,窄袖袒胸的上衣,下着长而宽的裤子。京族妇女喜欢戴耳环,头发从中间分开,两边留有“落水”,结辫于脑后,发辫一般都用黑布条缠着盘绕在头顶上。妇女上身内挂一块菱形遮胸布,外穿一件紧身短上衣,显得极其雅致优美。
京族人在饮食方面,以大米、玉米为主食,以番薯、芋头为杂粮。每逢节庆之日做糯米饭与糯米糖粥。肉食以鱼虾为多,并喜欢以鱼汁做调味品下饭。
在京族人的村子里,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是" 哈亭" ,它不仅供奉全村人最为 崇拜的神祗,以及每个家族的祖先牌位,而且京族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哈节(“哈”就是唱歌的意思,“哈节”就是唱歌的节日) 也在这里举行。过哈节时,村子里男女老少穿着一新,聚集在哈亭举行迎神、祭祖、唱哈等一系列活动。
哈节期间最受人欢迎的活动是唱哈,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哈哥,专门抚琴 伴奏;两位女歌手哈妹,用竹板和竹梆击节伴奏,轮流演唱。过节的人们一边开宴 饮酒,一边听歌伴奏,纵情欢娱,通宵达旦。每当哈节,皓月当空,海浪轻拍,青年男女们 在哈亭外踏月传情,趁花好月圆的良辰吉日,彼此敞开心扉。
能歌善舞的京族人民,唱歌时常用他们那独特的民族乐器--独弦琴伴奏。独弦琴也称“瓢琴”,多用一米左右剖成对半的大斑竹制作而成。独弦琴的音色清澈明亮,有吟唱韵味,演奏各种滑音、波音、倚音有独特效果,音质清雅,婉转悠扬,极富抒情意味。
京族一般在哈节期间要举行舞蹈活动。过去最常见的舞蹈有“跳天灯”和“花棍舞”。“跳天灯”由4-6个(或8个) 女子表演:演员们上身穿白色长衣,下身穿黑色裤子,头上顶一个盘子,盘内点着三枝蜡烛,演员们手中还各拿一个杯子,杯子中也点一枝蜡烛。整个舞蹈动作不算复杂,但闪闪烛光与飘飘白衣,相映成趣,看去十分优美。“花棍舞”由一个或两个女演员表演:演员身穿白色长衫,两手分别拿着一根木棍,棍上缠着彩色纸,一般是先唱后舞,唱词的内容很广泛,有叙述父母养育之恩的,有表现男女深厚爱情的,不一而足。
仫佬族
--------------------------------------------------------------------------------
是广西土著民族,目前全国仫佬族约有16.1万人, 广西仫佬族有人口15.58万,主要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境内,其余散布在宜山、融水、柳城、忻城、都安、柳江、环江、河池等县(自治县) 及柳州市郊。
仫佬族自称伶或谨,他称布谨、姆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仫佬族。仫佬族源于古代我国南方的百越族群。秦汉时称为骆越、西瓯部族。宋以前被包括在僚族的泛称之中。地被称为木娄苗、木娄,明以后称为伶、姆佬。
仫佬族自己民族的语言,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南语、侗语非常接近。仫佬族语中吸收了不少汉、壮语词汇,大多数仫佬人会讲汉语和壮语,通用汉文。
云贵高原九万大山南沿地带是仫佬族主要居住区,境内石山林立,山岭延绵起起伏,溪流交错穿行其间,夹杂着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平地。仫佬族多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依山傍水建村落。仫佬族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特产丰富。不仅盛产稻谷、玉米、、花生、芝麻,油菜等农作物,而且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朝阳区、铁、锡、铜、铅、锌、锰等十多种,其中煤的藏量较多。此外,还盛产竹、木、茶叶、蓝靛、蒜芯、五倍子、金银花等土特产药材。
仫佬族经济文化比较发展,耕作技术,作物种类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生产有仫佬族特色的沙。农闲时,有部分仫佬族农民外出从事小商贩活动。仫佬族村落较早就有了义学和社学,从起不断出现仫佬族的举人和秀才。
据史籍记载,明王朝就在仫佬族地区建立了封建统治秩序,一方面,选派流官,建立里、保、冬行政基层机构;另一方面,设立巡检司、镇、寨堡等基层军事组织。从此,仫佬族既受到流官的统治,又受到土官、乡老和族长的压迫。
仫佬族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衣着简朴,服色尚青。男子着唐装衣裤,老年穿琵琶襟上衣,妇女穿大襟衣、长裤。在家跣足,外出穿草鞋。现在服饰已与附近、汉、壮族相近。他们崇信多种神灵,敬奉祖公,多迷信禁忌。一年之中,节日不少,大部分节日与当地汉、壮没有很大差异,但仍带有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如春节做粽巴,吃汤园等,还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做依饭。
稻米是仫佬族人民主粮,玉米、红薯、豆、肠是辅助粮食。常备的菜肴有腌制荞头,豆角、芋萌、蒜头等。节日兴做豆腐圆。豆腐圆是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
在仫佬族地区,以同姓共村者为多。群众住房,一般是泥墙瓦顶的平房,楼房和茅房甚少。正房门边挖砌地炉,燃煤烧水煮食、烘物、取暖。牲畜拦圈一般都与住房分开,因而室内比较整洁。一般盛行小家庭制,子女结婚后不久即与父母兄弟分居。男女分工不很严格,男子多作重体力劳动,妇女除操持家务劳动外,还可担负犁、耙田、打谷等重活。过去普遍流行父母包办婚,早婚,青年男女虽可“走坡”恋爱,但必须经过双方家长同意才能成音标,同姓不婚,寡妇再婚必得六房家庭同意。人死后家人要履行报丧(报外家) 、“买水”沐尸、打斋、挂幡、戴孝(做道场) 、择吉日、安葬的办丧事秩序。对于不正常死亡者,还要举行过“火
炼”仪式。过“火炼”现已不行。
仫佬族是个喜爱唱歌的民族,男女老少普遍会对歌,凡过年和“走坡”时节,随处都可以听到对歌声。解放前,几乎家家有歌本,村村有老歌手。他们用山歌来表达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男女之间的爱情。山歌的种类“随口答”、“古条”和“口风”三种。在仫佬族群众中还流行着许多世间故事和谚语,如《罗大庙的传说》等。
仫佬族是一个具有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明、清时代、仫佬族地区就爆发过大小数十次反抗封建王朝的武装斗争。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仫佬族人民组织秘密会党,积极支持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仫佬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斗争。1930年,红七军北上路过罗城、天河县时,仫佬族人积极帮助红军,为红军“战四把”的胜利作出贡献。抗日战争中,仫佬族儿女组织武装队伍,加入柳北抗日挺进队,打击日本侵略军,1946年以后,又掀起了反对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和抗租斗争,配合解放军解放罗城。
新中国成立,仫佬族从此当家做主人。从1957年开始有仫佬族当选为县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六届代表都有仫佬族。一些仫佬族干部、教师,分别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体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经国务院批准,1984年1月4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宣告正式成立,大批仫佬族干部走了各县各级领导岗位,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党委书记、县长都由仫佬族干部担任。
自治县的成立,使仫佬族山乡的各项事业获得更快的发展。农业获得连年丰收,初步解决了吃饭的的大问题。工业也踏上了新的征程,县铸造厂生产的排污水管远销港澳地区。火车开进了仫佬山乡,县境内有铁路、公路,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过去仫佬族几乎没有大学生,如今,不仅每年都有十来名中学毕业生和在职干部踏进高等学府的大门,而且还出了本民族的研究生、留学生、工程师、讲师和副教授,有全家十个兄弟姐妹全上大学的“状元之家”。全县拥有33个卫生医疗机构,过去流行的血吸虫病已经绝迹。
仡佬族
--------------------------------------------------------------------------------
自称“图里”、“牙克”,是广西11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北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长发、岩茶、常么、者浪等乡。广西德仡佬族是在明、清时代陆续从贵州迁徙来的。仡佬族特别喜欢吃辣椒,煮肉、煮青菜都要拌辣椒,或干脆煮锅辣椒汤佐食。此外,还有辣椒粥、辣椒豆等。
回族
--------------------------------------------------------------------------------
是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仅次于壮族的第二大民族。但是,在广西,回族是外地迁入的民族,他们在广西各民族人口中居第八位,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其中桂林市及所辖之临桂、阳朔县最多,柳州市和南宁市次之,这三市回族人口约占广西回族人口的70%。在回族人口较多的城市里,他们又相对聚居在某一个地段内。总之,广西回族多居于城镇中,具
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在农村,回族也多自成村落。他们与汉族和其他民族关系友好、密切。
彝族
--------------------------------------------------------------------------------
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全国彝族人口658万多人,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 内。广西彝族人口共计7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克长、者浪、岩茶等4个乡的10多个村和那坡县城厢、百都、下华3个乡的9个村寨,余者居住在西林、田林县内。
广西彝族是在不同时期从滇黔等地迁来的,何时迁入,说法不一,但至迟在明代初年已陆续迁入隆林等地,至今已有六百多年。
广西的彝族,按当地习惯说法,可分为黑彝、白彝、红彝三种(这里主要是按衣饰分,而不是等级意义上的黑彝、白彝之分) ,居住在隆林、西林县(自治县) 的彝族基本上是黑彝。他们一部分来自滇西,一部分来自云南的东川、会泽、曲靖一带,经黔西南迁入隆林、西林。其语言、衣饰、习俗与四川凉山、黔西北、云南楚雄、大理等地的彝族相近,如尚黑色,男子头扎”英雄结”,身披”擦瓦尔”,女子着右衽滚边上衣、长裙、过火把节等。但现在隆林这部份彝族,原来的服饰、节日习俗已变化,与当地壮、汉族相同,语言仍与川、滇、黔的彝族相同。
居住在那坡县的大部分彝族(如达腊、念华、者祥、坡报等村屯) 是白彝,由滇南一带迁入。他们的语言、衣饰、习俗与滇南富宁一带彝族相同,尚白色,主要衣式为白衣(虽绣有各色丝线图案,但不掩白底色) 、黑裤加黑头帕、花头格巾和绑腿,妇女腰佩大黑腰坏。最隆重的节日为跳公节,不过火把节。该地彝族与隆林彝族语言,衣饰,习俗都差别很大。
居住在那坡县的坡伍、坡康、达汪等村屯的人数不多的部分彝族是红彝(又叫花彝) ,之所以叫红彝,据说是因为衣着花红且喜欢”吃红”,如过年节用猪血、鸡血染红糯饭,喝生血等。这部分彝族操另一种口语方言,与黑彝、白彝言语不相通。
彝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广西彝族使用彝语,多数兼通汉语,也懂附近的民族语言,如苗语、壮语等。彝文只有个别摩公识得少许,基本不使用。
广西彝族多居山区从事农业,主要农作物为玉米、稻谷、红稗、豆类等。经济林是油茶、油桐、八角、杉木以及养牛、马、猪等。人民生活简朴,住房为石砌房基泥墙屋或木板干栏房。原来交通极不方便,运输全靠肩背马驮。解放后修了公路和不少简易机耕路,情况已大有改善。如那坡县者样彝族与外面交通一直靠步行爬山,1989年元月正式修通公路,汽车通到彝寨山脚。
彝族多为一夫一妻制家庭,重舅权,重女方亲戚,习惯实行姑舅表婚,部分地区流行入赘婚。婚丧习俗颇有特点,如舅舅对外甥的婚约有较大支配权,死了人先要向舅家报丧。女婿在有红白事时和各种节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等。
彝族人珍管铜鼓,铜鼓在他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凡遇年节都在公坪中敲铜鼓,跳铜鼓舞,建新房和白事时也使用铜鼓。敲铜鼓跳新房,遇丧事则敲铜鼓送葬,结婚等喜事一般少用铜鼓,但若远来客人多,也可以使用。彝族人一听见铜鼓敲击声,就会情不自禁地起舞。
节日活动较多,除与汉、壮族相同的外,还有三月三护林节,六月六爱鸟节,八月二十三日修路节,十月的丰收节等,以及”抹黑脸”、”打磨秋”、”跳房”等活动。流行的舞蹈有铜鼓舞、芦笙舞、二胡舞,民歌有酒歌、情歌、起源歌、送葬歌等。重祭祀,诸事多请摩公喃吆占卜。
毛南族
--------------------------------------------------------------------------------
是广西土著民族之一。1956年12月被正式确认单一民族,称“毛难族”。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
据考证,“毛南”一词系“母老”的音转和异写。远古时候,圪南族地区原住着“母老”人,后因语音发生变化而出现判别。自宋代以后,史籍上曾把“毛南”写“茆滩”、“茅难”、““冒南”、“毛难”等,既是族名,又是地区名称。毛南族从古“百越”中的“僚”支分化、发展而来的。史籍载,汉末至隋唐,毛南族同水族、侗族和仫佬族都分布在僚人居住的黔桂边境。在经济生活、文化习俗诸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语言,毛南语同水语最接近,同侗语、仫佬语四分之一左右词汇相同,这反映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都是从“百越”中的“僚”支发展而来。
毛南族人口较少。解放前长期在1.5万人上下,1953年为18,149人,目前为7.24万人。其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5万余人,其余分散在附近各县、市。
毛南族历史悠久,社会结构多元化,基本上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瓦解后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原始社会的组织、生产方式、习俗和意识等残余,仍继续影响毛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 起,出现了封建统治机构,同时残留着组织“隆款”和联盟性质的“乡老制”。
深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把毛南族人民推进贫困和灾难的深渊,因此毛南族人民不断起来进行反抗斗争。宋庆历四年(1044年) ,区希范本县壮族、毛南族群众,联合贵州省荔波蒙赶带领的农民队伍举行起义,攻破环州(今环江县城) ,给宋王朝在本地区的统治势力以沉重打击。明洪武28年(1395年) ,毛南族人民响应南丹州土官莫金起义的号召,于镇宁州燃起斗争烽火。次年,起义军虽惨遭官军杀害三千多人,仍坚持斗争。清咸丰末年,石达开回师广西,又有不少毛南族农民投奔太平军。中法战争后,广西反清“会党”势力扩展及毛南族地区,大批毛南人加入“三点会”,同地主豪绅的“团练”进行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毛南族组成两支抗日队伍,多次与占领思恩县城和邻近乡村的日寇交火、周旋,阻止他们闯入本地区烧杀掳掠。1949年11月,蒋家王朝崩溃时,伪广西保安十团残部逃窜“三南”地区,负隅顽抗,被毛南族革命武装力量一举歼灭,迎来解放。
“三南”地处桂北山区,境内层峦叠嶂,地势比较复杂。平均气温在摄氏20o 左右,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但只有小溪没有河流,山塘水库也很少,因此排水蓄水都很困难,易旱易涝,加之石山连绵,耕地少,土层薄而地瘠,日照时间不足,一万多亩水田旱涝不能保收,产量低。约两万亩畲地分散在上千个山场石窝窝里,九分石头一分土,因此农业生产条件很差,粮食不足,人畜饮水困难,人民生活困苦,正如《广西通志·诸蛮》中所称:时时苦饥,每采药负薪,易粟而食。
大约在清初以后,毛南族人民因地制宜,致力发展菜牛和生猪饲养业等多种经营,开办铁、木、银其他加工坊,出现了行商、坐商,和以下南六圩为中心的十来个圩场网,扩大了产品流通渠道及同附近县、乡的贸易往来,民族经济有所发展。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毛南族群众自力更生,兴建了一批山塘水库、水渠、水柜,解决了“三南”地区大部分村峒人畜饮水问题,推广科学种田,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如人口较多的下南乡,在边疆三年遭受旱、涝、风、病、虫灾的情况下,1987年粮食产量和生猪出栏数,仍比前一年分别增长17.98%及37.1%。现在,公路和机耕路贯通各乡村,交通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部分乡村可用电照明或加工农副业产品,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
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但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字。除小孩及部分妇女外,人们既说毛南话,又通汉语和壮语。在历史上,毛南族的文化水平比较高,学风良好。一般有条件的人家,都争送小孩上学读书。形成奋发好学的风气。有到岩洞办学馆、苦读的,有靠卖柴供儿女学费的。有带红薯上学充饥的。据史载,清初便有谭德成等一批文武秀才。解放前,仅1万多人口人毛南族,就有5名大专毕业,约50名中专及中学生。解放后,大学生有百余人,中专生约200人,中学生逾2000名。有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讲师、医师及其他专家,共计40余人,按人口平均数计,毛南族文化程度较周围其他民族稍高。
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其中有数量繁多、内容丰富、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民间文学,也有作家文学。前者有大量的散文、韵文和戏剧之类作品,后者以诗、词等韵文作品为主。与民歌相应的音乐有“欢草”、“欢单”、“欢耍”、“童谣耍、“五字比”、“草比”、“排见”等十三种曲调,悠扬动人,热情奔放。此外,还有古朴的舞蹈、精美的石雕、刺绣和织锦艺术。
毛南族的风俗习惯别一番情趣,是其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聚族姓而居,保留了公社的习尚;古朴的婚俗、形式多样的自然崇拜,都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水族
--------------------------------------------------------------------------------
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目前,全国共有水族34.7万人,其中,大多数分布的贵州省境内。在广西境内的水族约有1.28万人。主要分布在南丹、宜山、融水、环江、都安、河池等县、市(自治县) 。
水族自称为”虽”,汉族称之为”水”,是民族自称的音译。在历史上,水族曾被统称为”百越”、”僚”、”苗”、”蛮”等,直到明清两代,才有” ”、”水家苗”、”水家”的汉称。解放后,根据民族意愿,国务院于1956年确定其族称为”水族”。水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水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很早时候,水族人民就创造了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或”水字”。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水族人民还创造了自己的历法---水历。这种历法以阴历九月为新年的正月,以阴历八月为年终。水族人民还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学。《人类起源》、《人龙雷虎争天下》等神话,反映了水族先民与自然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揭示了人类早期群居穴处,以及血缘家庭的一些生活画面。《石马宝》、《简大王的故事》等民间故事,反映了水族人民反剥削、反压迫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水族的民间乐器,有铜鼓、在皮鼓、芦笙、胡琴、唢呐等。水族人民用铜鼓和大皮鼓,能演奏出典雅、抒情、奔放、热烈、哀怨、悲伤等情调。水族的斗角舞、铜鼓舞,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水族工艺美术有刺绣、剪纸、印染和银器加工等。这些工艺精巧别致,久负盛名。
水族的风俗习惯颇具民族特色。端节、卯节等,是按水历来推算的。节日祭祖和丧葬祭供时,除鱼肉以外均忌荤,鱼肉是祭祀的唯一佳肴。水族以大米为主粮,以玉米、小麦、芥麦、芋头、红薯等为杂粮。他们喜吃酸辣食品,喜欢糯食,特别喜爱鱼类食品。
水族家庭组织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兄弟长大娶妻后另立门户,并奉行”同宗不娶”的婚姻习俗,同一姓氏中的大姓、小姓可以通婚,但”同宗不娶”必须恪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习惯法的严厉惩治。
据考,水族是从古代骆越的一支逐渐发展而来的。古代流传下来的水族民间歌谣中,保留着许多山川地名,也与今天广西境内的一些山川地名各相一致。根据水族古歌的叙述,水族的祖先最初生活在邕江流域的”岜虽山”,后来被迫离开邕江流域,渡过红水河,经河池、南丹一带,沿龙江溯流而上,迁徙到今天的水族地区。水语保留了”百越”语言的大量入声字音和短促调;古代越人习惯居住”干栏”建筑,至今水族的住房,仍多这种”干栏”式建筑;古代越人迷信”鸡卜”,而现代水族民间还残存”鸡卜”和”鸡蛋卜”;古代越人喜爱铜鼓,现在水族人民也十分崇尚铜鼓,等等。由此可见,水族来源于骆越的说法是可信的。
水族先民从”骆越”母体中分离出来后,就一直生活在今天贵州省的三都、荔波、独山、都匀一带。自晋至隋,这一地区一直在谢氏地方政权的统治之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水族先民逐渐发展成为单一的民族。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在水族地区设立”羁縻州县”进行统治,元明时期,又设置了土司制度,以后改土归流,派流官进行直接统治。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水族地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末民初,水族地区社会秩序混乱,人民受尽滇黔军阀和土匪的蹂躏。在此期间,部分水族人民不堪忍受军阀和土匪的烧杀抢掠,陆续从贵州的三合、荔波、独山等县迁入广西的西北部。
水族进入广西后,多为当地汉、壮地主的佃户,他们除了遭受沉重的地租剥削之外,还受到其他许多超经济的剥削。国民党统治时期连年征兵,反动的伪乡长、村长乘机勒索水族人民的财物,或以庇护为名,诱骗水族青年为他们做几年长工。另外还有种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在官僚、地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之下,水族人民过着极端悲惨的生活。
解放后,水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样,成了国家的主人。现在,在各级人民代表中,均有水族的代表;不少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成了国家干部。
建国以来,在当地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广西水族地区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广西水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南丹县六寨镇、南丹县巴定乡经济有了初步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水族的文教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发展。过去文盲充斥的水族,如今已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有了自己的中学生、中专生和大学生。现在,水族地区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疾病流行的落后状况,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范文三:【doc】浅析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屋顶装饰
浅析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屋顶装饰 科学论坛
I?
耀.
Chinascbr:eand下echn0i?yRevi.~w
浅析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屋顶装饰
黄
(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1:2
芳叶卫良
珠海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的鲜明特色体现在对整个建筑各个部位的精心设计.而建筑屋顶的装饰造型同样表达了少数民族建筑者与使用者的热情与期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屋顶:装饰
中图分类号:TF06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09)6(c)一0142—01 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的鲜明特色体现在对整个建筑各个部位的精心设计. 而建筑屋顶的装饰造型同样表达了少数民族建筑者与使用者的热情与期望. 屋顶装饰形式多样,其起装饰手法也变化万千.各个民族的屋顶因为其 空间的设计不同,故其装饰的规模和使用的图案又很大的差异,如民居建筑的 屋顶和公共建筑的屋顶.广西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屋顶根据其家族的富裕 情况及意愿的不同对屋顶的装饰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而公共建筑根据民族 风格的差异,其屋顶的形式,装饰的构造及装饰的图案选择各异.经过分析和 研究,各少数民族建筑屋顶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也存在有共同的模式和造 型元素,如图腾造型,吉祥图案造型,正脊造型和垂脊造型.少数民族建筑者 们对这些屋顶小品作为不可缺少的造型要素进行了精心的刻画,美化丰富了建 筑形体轮廓,形成了各少数民族的独特标志,屋顶的特点可归纳为一下特点. 一
,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完美结合
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屋顶的建造方式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等方面有很 大的关系,广西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建筑上 就必须要满足纳凉防雨的需求.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屋顶多采用便于雨水排放 的悬山顶与歇山顶,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筑则把两者相结合,主屋为歇山顶, 次屋为悬山顶,或者在悬山顶两山上加檐,使得建筑屋顶层次变化丰富,灵巧多 样.如壮族民居建筑,根据其居住地域不同,通常采用的是"干栏式"和 "院落式"两种方式,其建筑的屋顶建造方式为悬山顶或歇山顶有些地区 的壮族民居在建筑外形处理上,在大悬山处加披檐,在前廊加柱加檐,使得屋檐 前低后高,这样不但能够解决生活中防晒防雨的功能需求,也使得建筑立面层 次变化丰富.广西瑶族民居建筑屋项多采用悬山顶,近年来受到其它民族的 影响,无论是材料上或是造型上都有所改进,但做法基本上保持对传统的继 承.如有些地区建筑屋顶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在两山中间加入了披屋的形 式:或是把正面屋顶分级,采用三个小悬山,使得建筑外观显得更加层次丰富灵 巧多样.广西瑶族民居由于区域的不同,其建筑屋顶材料的应用有所差异,其 中最有特色的当数瑶居干栏式住宅一一竹楼,竹楼以大楠竹为梁柱,楼板用篙 竹,墙壁用水楠,建筑屋顶材料则采用了对半破开的楠竹压于顶上,做工细腻, 建筑显得极其的小巧雅致.广西苗族民居建筑屋顶建造手法有采用"人字 架'也有有采用悬山,苗族民居建筑特点为两山墙披屋,前后有廊房,廊房屋 顶与主屋顶错落分级.不同地区的苗族民居建筑屋顶所采用的材料也尽相 同,有的采用树皮作为屋顶的材料,有的采用瓦片,屋顶材料的差异使得屋顶构 造上也存在差异,如融水地区的苗族民居建筑中,部分民居采用树皮为屋顶材 料,并用木条在顶上做人字交叉形加固,形成"人字架"("人字架"是屋 顶用人字木压皮瓦作为垂脊),这种做法是苗族居民建筑的一大特征,可作为 识别苗居的符号.广西侗族民居建筑屋顶为悬山顶和歇山顶两种,其最大的 特色当数挑楼雨檐和山墙雨檐.在龙胜地区的侗族民居建筑厢房的屋顶直接 插入主房,其山墙处另设有挑廊,具有很好的遮阳避雨的功能.三江地区的侗 族民居,外观几乎都有挑楼雨檐,山墙雨檐,有些住宅的雨檐达到三重.由 于侗族建筑习惯"地平天不平"的建造手法,导致了侗族建筑的屋顶变化多 样.侗族的习惯认为,如果地是平的话,那么屋顶就不能是平的,这传统使得
主屋与厢房的屋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厢房比主屋要低一些,外加上挑廊和雨 檐的又分级层,使得建筑外观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广西少数民族公共建筑是村落举行重要仪式,节日庆典和公共活动的地 方,因此建筑屋顶的营建方式及装饰上较民居建筑更为考究,精雕细凿.因此 进入村寨时很容易就能分辩哪些建筑属公共建筑,哪些是民居建筑.公共建 筑的屋顶多采用歇山顶或攒尖顶,并采用了多层的营建方式,巧妙地与多层的 雨檐相结合.如广西侗族公共建筑与民居建筑相比较,公共建筑装饰要精致 的多,侗族建筑中当数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最有特色.鼓楼的形体高大,采用 多层密檐的营建方式,并在每一层屋檐的戗脊末端起翘,犹如月形,其线条流 畅,轻盈飘逸.侗族的风雨桥也是侗族特色之一,根据其建造的规模大小等因 素的不同,屋顶采用的重檐有二,三,四层不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 程阳风雨桥,楼亭屋顶皆为四层重檐,戗脊末端做弯月起翘,整个建筑并未因为 多雨重檐而显得笨拙沉重,相反的显得丰富而轻盈.其中亭为六角形攒尖顶, 二,四亭为四角攒尖葫芦宝顶,两边长廊则为歇山顶,整座桥造型壮观,层次 丰富,风格别致.
二,建筑晨顶的装体形式
少数民族的建筑屋顶,无论是民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在正脊或垂脊上装 饰物件.居民建筑屋顶装饰物安放丰富程度,与居住者的经济,家族大小及 其愿望有着密切的联系.普通的居民建筑在正脊上安放简单图案造型如铜 钱,鳌鱼,品字形,如意头,葫芦形等,有的甚至只是用瓦片在屋顶上叠 成简单的品字形图案,在正脊两端微微起翘,其造型犹如大鹏展翅,使得体重感 减弱,整个建筑显得轻盈灵巧.家业较大的民居建筑在装饰上的处理手笔上 要浓重的多,有些不但在正脊上安放脊兽,祥云,神话或历史故事浮雕等装 饰,而且在正脊的两端或垂脊上放置吻兽等饰物.如广西壮族普通的居民建 筑屋顶正脊中央安放简单图案造型,如铜钱,脊兽,如意头,葫芦等,正脊 两端装饰雕刻花草的盘子和依45度方向挑起,造型犹如大鹏展翅,整个建筑显 得轻盈灵巧.瑶族民居建筑屋顶正脊中央多放如意头等吉祥饰物,正脊两端 同样安置高高挑起的鼻子,岔脊上安置了各式各样吻兽雕饰,其造型灵巧活 泼.回族民居建筑在屋顶中央的正脊上或道槽屋脊中央,用砖砌成品字形或
用砂浆做成葫芦形装饰,也有用坛罐做装饰的.
公共建筑相对民居建筑在装饰处理上丰富的多,不但在正脊上安放正吻, 脊兽或博风板,而且还在垂脊和岔脊交界处安放垂兽,在岔脊上安放走兽等装 饰,屋顶小品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立体雕塑的形式,有浮雕的形式;在形式 上有单个使用的,也有畎亩的形式相结合的,丰富的造型和色彩使得整个建筑 显得富丽唐璜,宏伟庄严.屋顶小品有样式各异的龙饰,鳌鱼,麒麟和历 史故事等,其中八仙过海的故事为最多.
三,建筑屋顶的装饰寓意
广西少数民族通过这些精雕细琢的屋顶造型及装饰小品,散发了民族传统 文化和精神信仰,增强了建筑的灵气和独特的魅力.
对建筑屋顶上装饰物的说法各个民族,地区不太相同,但大致的意思都 差不多,都是为了避邪保平安,祈福等美好的愿望.有的正脊上安放蝙蝠, 表达了"福(蝠)I临门"的美好愿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多为木结构, 再屋脊上安放鳌鱼,祈求着"防火防灾"的愿望:在垂脊上的垂脊上的垂兽 和岔脊上走兽则起到了保护宅舍,驱邪驱魔等作用,等等.
人们对屋顶的建筑装饰的认识和理解,除了我们通常所了解的避邪保平 安,祈福等美好的愿望外,人们对屋顶装饰也寄予了个人的深厚的愿望,家里 对孩子学业基于厚望的,一般屋顶采用大鹏展翅的造型,希望孩子能够象大鹏 一
样展翅高飞,前途似锦:家庭的经济不够宽裕的,屋顶放置铜钱,如意头等 装饰,希望来年五谷丰登,家道富裕及事事顺意等,家庭的家丁不太旺盛的,顶 上置于葫芦等造型装饰希望来年多添人丁,同时辟邪消灾.
作者简介:
黄芳(1974一),女,壮族,广西南宁,研究生学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环艺 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叶卫良(1975),男,广西南宁人,本科学历,珠海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南宁分公司,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性.壳程试压合格后,管,壳程同时试压,始终保证两程压差不超设计值,达 到规定保压时间无泄露为合格,水压试验后还应对焊缝进行超声检测.
八,结语
进行设备监造时,首先要考察好设各制造能力,按设计复核好设备用材及 焊材然后按上述要点控制好制造过程,设备质量是会有保障的. 作者简介:
杨伟(1968一),1992年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现任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 142l辞技博览
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设备管理工作,在炼厂设备制造,使用,检 测及维护方面经验丰富.
范文四:导游考试传说典故:广西少数民族的建筑
住房最具特色的是“干栏”式房子,称为“干栏”建筑。干栏建筑是用木料(或竹〕柱作成离地面相当高的底架,再在底架上建成住宅,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放农具的一种住宅形式。这种住房形式适应于潮湿多雨、地势不平的南方山区。在广西,除了壮族地区还较多地保留有这种干栏建筑的住房外,还有瑶、苗、侗、彝等民族也有部分人家住这种“干栏”式房子。壮族的干栏建筑比较具有代表性,它可分为全楼居式、半楼居式、地居式等几类。全楼居式多见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半楼居式多见于丘陵、半山区,地居式多见于平原地区。无论哪一种居式的“干栏”,一般分为上、下层及阁楼三部分。上层住人,多数为三开间,也有五开间和七开间,进门是厅堂,厅后就是火塘间,用于煮饭和取暖。底层用作关牲畜、厕所及放农具和杂物,阁楼起于上层,多用于存放粮食。居住层的四周往往顺势伸延,另建成望楼、排楼等,以增加使用面积。有的还设有晒排,供凉晒物品和纳凉之用。整个结构比较合理、实用。
瑶族:地区大都盛产木材,房屋也大多是木结构,以瓦或杉皮、茅草盖顶,房屋形式各地不同。建在山坡的房子,叫吊脚楼,是一种近似干栏式的房子,利用山坡的斜度,山坡下方竖较长的木柱,上坡竖较短的木柱支撑,上面铺板盖屋,吊脚楼下一般用来关家畜和放杂物,住房在楼上。这种吊脚楼,苗、侗、彝等苗族均有。
侗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的村寨有数百户,小的二、三十户。侗族村寨多干栏式的木楼,有二、三层的小木楼,也有四、五层的木楼。三江、龙胜等地的侗族聚居区,几乎寨寨都建有雄伟壮丽的鼓楼,是侗族人民娱乐和集会议事的场所。还有风雨桥,风雨亭等著名建筑。侗乡逢河有桥,逢坳有亭,村里的道路大都用青石板和小卵石砌成,整齐清洁。 仫佬族:仫佬族多在同一村寨内聚族而居,只在一些圩镇以及大村寨,才有别的苗族杂居。仫佬族的住房一般是泥墙瓦顶,三间并列的平房,屋内左侧门边挖地砌炉灶,适于烧煤。仫佬族这种“掘地作炉“的习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牲畜圈栏一般与住房分开,室内比较整洁。 毛南族:一般是同族同姓的聚居在一起,山区以数户、十数户人家的村落居多,最大的村屯也不过百余户。住房一般是瓦屋泥墙,上下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
范文五:少数民族建筑
白族婚俗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儿到男家,这种形式占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残等,所以才招姑爷上门。上门的姑爷必须改换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长辈重新取名;三是“卷帐回门”的形式,即男女双方结婚后七日,妻子带着丈夫携帐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为女方家虽有兄弟,但年龄太小,父母年迈,只好“卷帐回门”来赡养老人和照顾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长大结婚后,男方这才带着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这三种婚姻形式由来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属于哪一种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礼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招姑爷上门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双方的角色互换而已。
白族婚礼隆重而又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让他们表演节目。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 儿子成婚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另外组织小家庭。父母和谁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选择,一般选择与幼子一块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组织形式。
按白族的习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终身守节,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在个别地区,还有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可以嫁给弟弟,称为叔就嫂,但这种现象现在已不多见。
白族建筑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浓厚的文化积淀。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翘角飞檐,雕梁画栋,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户户流水,家家养花”的白族庭院,幽雅多姿、古朴玲珑、远近闻名;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靓丽潇洒,民族特色鲜明。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男子喜欢缠白色或兰色包头,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有的还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 享有“金花”美誉的白族妇女服饰更色泽鲜美,绚丽多彩,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线兰色上衣配丝绒黑坎肩,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的银饰,腰间系有绣花飘带,上面多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下着兰色宽裤,脚穿绣花的“白节鞋”。手上喜戴纽丝银镯,戒指。已婚妇女梳发髻,未婚少女则垂辫或盘辫于顶,有的则用红头绳缠绕着发辫下的花头巾,露出侧边飘动的雪白缨穗,点染出白族少女头包布和发型所特点的风韵。
竹民俗:云南少数民族竹楼建筑
发布时间:2009-11-13 15:10:26 来源:中国竹网阅读次数:577
次【大 中 小】
竹楼是最具代表性、最富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竹制民居建筑,在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德昂族、哈尼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白族、景颇族、拉祜族等聚居区,竹楼是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
竹楼是采用干栏式建筑形式,房屋离开地面,建筑在柱桩上,下部架空。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和放置东西。竹楼都背负青山、依山而建,具有防潮、通风散热、卫生舒适、防避虫蛇之害的特点。因就地取材、以竹为楼,梁柱、墙壁、屋面、楼梯、楼面都是取竹而建,俗名竹楼。云南不同民族的竹楼大小、内部设置有差异,但以傣族竹楼最具有代表性。竹楼分上下层,上屋顶呈四面坡形,犹如“孔明帽”,下层呈方形,极富立体感;竹楼与竹楼之间高低起伏不平,富有层次感。
历史文献对云南民族竹楼有明确记述,《唐书?南平獠传》有“多瘴疠,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阑”之载,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称“上设茅屋,下豢牛棚。棚上编竹为栈,下施椅桌床榻。”元?李京安《云南志略?诸夷风俗》也有“金齿百夷 ?? 风土下湿上热,多起竹楼,居濒江,一日十浴”之载述,说明其历史源远流长。云南少数民族竹楼的起源和诞生存在有许多的传说和故事,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人因地制宜、旧地取材、适应环境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用竹建造的傣家竹楼充分体现出轻盈、灵巧、别致、实用,极富民族特色和风情。傣家人于村寨旁种植许多高大茂密的竹丛,生机盎然,掩映着土灰色的竹楼建筑,富有诗情画意。
现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竹楼用纯竹建造则较为少见,竹柱、竹地板、竹梯、竹隔板多被木制品替代,但仍然保留着“竹楼”的形状和名称,“竹楼”无疑已成为云南民族民居的符号,展示着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
到云南民族村最大的收获是每个民族的建筑风格各异,区别非常明显,就是现在大多数少数民族的人口大多在1~2万人左右,但是却能形成自己鲜明的文化传统,真是感叹祖先的智慧和历史长河留下的文化脉络。
指示牌上就有六个少数民族的称呼,分别是
水族、布依族、佤族、基诺族、拉枯族和傣族。
屋檐和房檐下挂着水桶和玉米,即是生活的必需品,也起到装饰效果,挂的位置可以使得玉米通风干燥,等风干后就可以磨成玉米面或者给家畜吃了。
一层的正堂室内布置图,简单而又神圣,给祖先和信仰的神灵一炷香,可以保佑子孙后代富寿安康了!
二层的家具布置,左侧是织布的纺机,右侧是睡觉的床,日起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就是这样形成的。
墙上挂着民族的服装,简单而富有民族特色
布依族的民居
白族的舞蹈和建筑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论文关键词:云南民族建筑 文化特征 历史文化遗产
论文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
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土掌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而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形成的“一颗印”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重檐式瓦房是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白族人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住宅。
一、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构成、地理经济和信仰及意识形态。
与中原地区自先秦以来就形成比较明确、清晰的文化传统相比,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如傣文化从来都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百淮系文化也自成一家。
从地理经济上看,氏羌文化起源青藏高原的氏羌族群,是一种高原游牧游耕文化,“编发左社,随畜迁徙”是其特点;百越文化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百越族群,稻作、干栏建筑、纹身为其本质;百淮文化被视为云南的本土文化,或许可称作“以采猎为务”的狩猎文化,剿牛、猎头、喜山居?显然,这种划分是极为粗略的。实际上,每一种都并非纯粹的文化类型,而是杂交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于其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族源出发,云南文化可分为氏羌文化、百淮文化和百越文化几种类型。从精神意识看,又有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巫鬼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分。
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民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建筑中被划分得很明确。云南少数民族在建筑中众多的忌讳也充分说明了多元性,例如白族、彝族的门楼和壁照是相当重要及神圣的地方;“土掌房”的炕是标志社会地位的地方,等等。
二、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丰富性
(一)建筑分布的丰富性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25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分布上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聚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自己独特的建筑样式,例如大理白、彝族、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元江哈尼族、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等,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筑样式都是统一的,沿袭自己民族几千年来的风格;在杂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由此而衍生出的很多新的建筑样式。 少数民族在云南分布很广,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南地区;傈僳、怒、独龙、哈尼、傣、拉枯、侃、景颇、布朗、纳西、藏、阿昌和德昂等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另外,各民族居住的立体分布也较明显。白、壮、回、纳西等族多居于平坝;傣、阿昌居于低热河谷;彝、哈尼、拉枯、仇、景颇、布朗、瑶、德昂多居于半山区或边远山区;苗族多居于高寒山区;藏和普米
居于滇西北高原;傈傈、怒和独龙族则分布在怒江、独龙江两侧的山区。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南地区;傈僳、怒、独龙、哈尼、傣、拉枯、低、景颇、布朗、纳西瞥藏、阿昌和德昂等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
(二)建筑样式的丰富性
从建筑的样式来说,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可谓丰富多彩:有平顶的,例如哈尼族的“土掌房”;有吊脚的,例如傣族、景颇族的“竹楼”;有分层的,例如宁菠纳西族和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还有白族、彝族由重檐瓦房发展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以及彝族的“一颗印”等等。
这些建筑样式按照今天的建筑标准来看也是相当科学的,它们之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备通风、透气、透光、保暖等功能,有的还具有冬暖夏凉,防潮、抗震等功能。
三、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原生性
(一)建筑材料的原生性
炎热多雨潮湿的云南南方地区竹木繁茂,各民族以充足的竹木材料建造竹楼,凉爽、防湿,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良好住房。高寒山区森林茂密,气候寒冷,各民族就地取材,建造了保暖性良好的木楞房。滇南山地建筑土掌房,所需泥土木材多,这种房冬暖夏凉,通风透光好,屋顶做晒台晒粮食,便于生产生活。重檐式瓦房和“一颗印”式房屋保暖和防风性能好,适宜温带地区人们居住并可防风和抗震,适合云南大理、丽江等地的自然条件。滇池、洱海地区是云南经济文化中心,彝、白、回、纳西、汉等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各民族建筑“三颗印”式、三合院、四合院、三坊一照壁等,造价和技术要求高。而云南东南、南方的木柱房、土掌房、竹楼等造价低,技术不高,适合这些地区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状况。
(二)建筑样式的原生性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境,自古以来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就不多,除了云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大理、昆明以外,基本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充分保留了自己民族的建筑特色。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建筑样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得益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
四、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景观独特性
除了满足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以外,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还突显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特色—景观独特性。 白族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一座端庄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一般的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户住的“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开井,四眼小天井。此外,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犹似迷宫。不过这种古老而又造价昂贵华丽的住宅已不被当地白族人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不减当年,而且有所发展。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正墙的彩绘装饰。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门楼建筑艺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确定其主人的经济地位,也是一种光宗耀祖的标志。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材料组成一座串角飞檐、花仿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的综合性艺术建筑。
照壁是白族居民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院内有照壁,大门外有照壁,村前也有照壁,可见照壁的作用和重要性。照壁均用泥瓦砖石砌成。
彝族的“一颗印”,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空气,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由于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故称“一颗印”。
宁菠纳西族和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典型的平面有单间式、双间式、三间式三种,每一种又有带外廊及不带外廊的区别。
除此之外,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建筑还有哈尼族的“土掌房”,傣族的“竹楼”等,这些建筑样式和周围的环境融合起来,形成非常好的景观效果,由于建筑材料的原生性,使得少数民族的建筑和环境看
起来很和谐。
综上所述,云南独特的少数民族建筑是独一无二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该特别注重对少数民族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值得高兴的是,云南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有将古建筑及少数民族建筑保存、保护得更好,才能对旅游业起到更好的帮助,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有大理、丽江古城的改造。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原本的生活状态、生态系统必然会改变,如何做到两全其美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初探
——对自然的征服与适应
原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昆明)2000年02期,第12~19页
李靖寰 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
我们知道“美术”又称为“造型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纸、布、颜料、泥、木、金属、石头……,按照审美要求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的一种艺术,所以又称之为“视觉艺术”。美术这一概念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而“建筑艺术”是指通过对建筑实体的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多方面的造型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民居——这是人类最早的建筑物,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生活的需要利用固体材料为自己建造的,能遮风避雨,抵抗自然灾害的侵袭,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个小空间。它使人“确立了人在自然界的一种空间秩序”也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注:斯心直著《西南民族建筑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因此它必然是各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科学技术,物质条件和艺术审美观察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文化特色。
世界上各个民族对民居建筑都有着共同的要求,这就是:实用、坚固、经济、美观,这是从古到今对建筑的基本要求。因为建筑是供人用的,实用是第一位的要求,美观则是在前三个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派生的。
民居建筑都是以一定的体量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且是建筑在一定的空间环境——山野、平原、湖海之滨,峡谷之内……,是逐步地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大及小,由整体到局部在人们面前逐步展现它的全貌、它的功能和它的艺术造型,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民居(包括材料)是立体的,三维空间的,也是四维的艺术——加上时间。这是和二维的绘画,三维的雕塑有着根本的不同——它因为是“供人生活、活动于其中”的,这可以说是最基本,最原则的不同。欣赏民居建筑,有如欣赏一幅中国风景画的长卷,逐步在观众面前展现其特色与文化内涵。
云南各民族的民居建筑是云南民族美术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和各民族的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民族习俗、审美要求……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云南各民族建筑艺术的重要体现,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将加深我们对云南少数民族美术的了解。因此,我们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几种类型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省份,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南部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西北面是青藏高原,形成了大体是西北部高,南部和东南部低的地势。全省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93%,其中山地占80%以上,海拨最高的地方是德钦县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拨6740米,最低的是河口市海拨76米,而两地直线距离仅约950公里, 高差却有6664米。云南东部以高原为主,西部以山地为主,高山峡谷并列。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怒山)、梅里雪山、云岭等大山系,夹伴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由北向南而下形成了著名的滇西纵谷区,山高谷深,危崖耸立,高差可达3000多米。而云岭到了大理以南分成两支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东部的叫哀牢山,西部的叫无量山,个别高峰也超过三千米。滇中滇东是一片起伏的大高原,即云贵高原的西部,南盘江、元江、把边江流经这一地区。一般的说,滇南滇东南属热带、亚热带气候,而滇西、滇西北则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每年一月份,滇南河口一带已是水稻返青,春意盎然的时候,滇西北的中甸却是白雪皑皑的隆冬季节。这种垂直变化的气候,甚至在一个局部地区,从山脚江边到山顶由于高度的变化,也呈垂直的气候变化, 如:由卡格博峰到澜沧江边的西当铁索桥( 海拔1980米)两地直线距离约12公里,高差竟达4760米,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腰百花,山顶雪,河谷炎热穿单衣”,这是云南山区气候的真实写照。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注:参见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编《云南地理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云南省教育厅教研室编《云南地理》云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云南的二十五个少数民族,一千多万人就是千百年来生长、繁衍、开发,建设在这块土地上的。
在一九四九年以前,由于高山峡谷交通异常闭塞的客观条件限制,云南各地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极不平衡。白族、彝族、纳西族的社会经济形态基本上与内地相同,而一些闭塞的地区的少数民族尚处于原始公社的不同发展阶段。如独龙族处于原始公社解体,向农村公社过渡的阶段;基诺族、布朗族处于农村公社阶段;而傈僳怒、佤族、景颇族有的处于原始公社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小凉山的彝族,则保留着奴隶制度;西双版纳州、德宏洲的傣族则是封建领主经济……,显示出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其基本情况是:在本民族聚居的中心区域、交通闭塞的地区,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特点较多,而交通发达并与外族杂居的地区,则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呈现着向较先进的汉族社会制度发展的现象,有的已与汉族社会形态基本相同。这在民居建筑上都有所反映(注:西盟佤族在1949年以前尚处于农村公社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而镇康、永德一带与汉族杂居的佤族已是封建地主经济了。参见王翠兰、谋德主编《云南民居》(续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但总的说来, 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主要都是为了适应手工体力劳动的农业生产而建造的。正是由于上述的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与制约,以及民族风俗习惯、文化情趣的不同,使得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出现了异形纷呈各具特色的现象,及其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发展的轨迹。展现了一种“活”的民居建筑发展史。是各个民族艰苦创业,不断地征服自然,不断进取的纪念碑,也是凝固在云南山野中,声韵悠久的“民歌”。
一、原始的民居及其遗韵
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历史是非常久远的,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相当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在大理洱海地区和金沙江中游地区,先民们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建造了半地穴式房屋和平地木构建筑村落。在大理洱海地区发现的半穴式房屋平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半穴式房屋一般长6米,宽4至5.7米,穴深一米左右, 屋内有炉灶和窟穴是一种可以躲避风雨冬暖夏凉的建筑。这可能是一种由北方迁来的氐羌民族的居住习性的承袭现象,而平地木构架建筑,平面为长方形,面积一般为十一平方米左右,墙基平整后先挖洞立柱,柱间编缀荆条,两面涂草拌泥抹成木胎泥墙。有的房屋
并不挖柱洞,而是用偏圆形的石头为柱础。屋顶已无实物可考,估计是用杂草,树叶一类的植物来遮盖的。与半穴居式建筑相比,这可以说是一种先进的建筑了。在漾濞县赤水箐岩画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房屋的较大的屋顶和较矮的柱子的造型(图 2—1—1)。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古代黄河中上游的氏族部落不断由西北通过横断山脉向西南迁徙,带来了氐羌文化,并与本地土著民族固有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时至二十世纪云南个别民族中仍存在有穴居、树居(巢居)和大房子(家族聚居)的,如近代史籍对独龙族的树居和穴居就有记载:“俅人居澜沧江大雪山外……更有居崖中者,衣木叶,茹毛饮血,宛然太古之民”。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8),夏瑚到独龙族聚居区考察后写的《怒俅边隘详情》中说:“……且多结房于树以居,如有巢氏之民者,考其巢居之由,在昔野兽较多……抵御无方,故其先人创此巢居,以避虎患……有就地以居者,必其族大丁繁也”。这些记载基本是属实的。因为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独龙族仍有巢屋或就石洞而居的,这也反映了他们生产技术落后,人丁不繁,因而与自然抗争的力量十分薄弱的历史状况。本世纪五十年代,民族工作者王均对独龙族的树寨树屋遗址进行考察,复原一间树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独龙族的穴居和巢居》一文中作了介绍:“树居建于大树上,横枝作梁,直枝当柱,平铺树干为楼面,立扎细竹作四壁,芭蕉叶、大竹叶铺屋面,无窗,两端有树皮或竹扎门。平面方、圆或矩形,一至三层,上层利用树洞作了望台,中层单间存食品,多间树屋住人,下层也住人。火塘筑于楼面横木上,下填粘土糊上泥沙,围以土埂,上放石三块,支石锅煮食物。树屋间以梯或桥连接,组成?树寨?。桥有吊桥、便桥,梯分软梯、硬梯。软梯——绳梯是在树叉上双垂长藤,横系树枝;硬梯是在树干上凿深齿,分别适于高处或近处蹬采上下”(注:《云南民居》(续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从这些洞居、穴居、 巢居等资料可以看出,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社会尚处于原始公社或农村公社阶段,还没有阶级出现,因此原始的居民,也不存在等级差别。“大房子”也是云南个别少数民族民居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甚至廿世纪五十年代,云南一些尚处于原始公社或农村公社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民居中仍留存有“大房子”的习俗,一个“大房子”就是一个父系或母系家庭。它保持着共同劳动,共享共食,平均分配,照顾老幼等公有制原则和血缘联系。“大房子”的基本形式是一幢长方形的大房屋,中间隔着若干小间,每当家族中男子结婚,就在房子的两侧加盖小隔间,每一个小间有一个火塘,居住着小家庭夫妇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大房子里有公共走廊、火塘等等。随着家族的逐步发展,大房子也逐步扩大。时至1983年独龙族地区还保留着大房子的习俗。
在云南除了独龙族外,景颇族、德昂族、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等也有类似的大房子的习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房子”这种反映原始公社或农业公社社会形态的民居,随着其经济基础的变化,而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大房子”毕竟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也是美术研究的对象。
二、云南少数民族民居的几种基本形式
从前由于生产技术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和公共建筑(寺庙、官署……)只能就地取材进行建筑,因此所用材料多为竹、木、草等植物和砖瓦土石,这给民居和其他建筑以一定的局限,但也由此激发了少数民族的创造才能,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创造和交流,以及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采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其基本形式有四种:干栏式、土掌房、木垛房(井干式)和土木混合式。它们都显示着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特点。现就四种建筑形式,各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分别介绍于下:
1、干栏式民居建筑
干栏式民居在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中是很有特点的一种建筑形式。一提起干栏式建筑,立即使人想起体态轻盈、形式独特的西双版纳傣族竹楼,似乎“竹楼”就是干栏
式建筑的代称。事实上,干栏式民居是居住于滇西、滇西南和滇南等气候湿热地区的傣、壮、哈尼、傈僳、拉祜、布朗、景颇、德昂、佤、怒、基诺、瑶、独龙等十余个少数民族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这种干栏式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是南方的百越族群和百濮族群的先民,为适应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所创造的。据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的研究认为,这种建筑形式是起源于云南的越人(倭人),在史前即顺几条长江大河顺流而下传播到南方的。但是我们认为这也可能是南方各地的土著民族自己创造的,因为东南亚各地的土著民族也普遍使用干栏式建筑。所以只有一个源头之说是不够全面的。由考古发掘的资料看,早在公元前1150年左右,剑川就有了原始的干栏式建筑,到了战国时期则已较为成熟了。《唐书·南蛮传》:“南平僚东距智州、户曲千余里,多瘴疠,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这可谓“干栏”一辞之由来。古代的干栏式建筑实物已不可得,但幸运的是在本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滇池畔晋宁县的石寨山和江川县星云湖畔的李家山考古发掘中得到了若干距今二千余年(战国——西汉时期)的铜制干栏式房屋模型(图2—1—2)。 由这些模型可以看出:当时干栏式房屋是由粗大的柱子支撑,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空阔无墙,是炊事和牲畜活动的空间;上层为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周围有栏板,柱子和栏板上有装饰纹样,房屋正面有的置有蛇牌,有的则置圆木砍成的楼梯;屋顶均为脊长檐短的倒梯形。房顶上有许多压条,屋顶两端有交叉形的搏风板,整个建筑造型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这种建筑形式,至今我们仍可在云南的景颇族、佤族、拉祜、哈尼族的民居中看到不同的程度的遗存。
现选傣族、景颇族、佤族的竹楼介绍如下:
(一)傣族竹楼:这是西双版纳州傣族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干栏式建筑中最为精美的一种。每当我们进入西双版纳州的首府景洪时,宽阔的澜沧江缓缓地向东南流去,郁郁葱葱的亚热带雨林和橡胶林覆盖着两岸的山峦,叮咚的牛铃,汽车和手扶拖拉机声由林中时断时续地传来,更衬托出田园的幽静,而丛林中高高耸起的槟榔树稍和婆娑摇曳的椰子树冠,向行人预告着村寨的临近。当人们再走近些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在绿树丛中隐现的座座竹楼和佛寺高大的屋顶,展现出傣族树寨特有的风味(图2—1—3)。
附图
现在的傣族村寨一般都由民居(“竹楼”)和佛寺(傣语称为“洼”,汉语称为“缅寺”)组成。佛寺一般建于全村风景最好、最突出的地方,或在村寨的主要入口处。村寨中主要的道路必然通向佛寺。整个村寨的平面布局大多呈整齐的棋盘状,民居排列在道路两旁。由于民间有:佛寺的对面和侧面不能盖房子、民房楼面不能超过佛寺中佛像的座台台面、屋脊不能相互垂直的传统习俗,因此佛寺和佛塔就成了整个村寨最突出的主要建筑,而民居的方向基本一致而有序。
傣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由幼子继承,因此子女成家后,即与父母分居,建新房另立门户。所以一般家庭最多三代。傣族的竹楼正是和这种小家庭的要求相适应的。 傣家竹楼的院落一般都较为宽敞,四周用竹篱围绕,院内种有各种亚热带的花草,使得竹楼宛如一幢幢花园中的小别墅;给人一种开朗、柔和、宁静而平易近人的印象,这和汉族封闭型的三合院、四合院是大相异趣的(图2—1—4)。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的特点是:秀美、朴实、单纯而不单调。整个竹楼建于高约
1.80—2.5米的40—50根木柱上,周围透空没有墙壁,因此,有利于通风和防潮,底层也显得非常空灵。柱上建盖屋顶高大而陡峭的房屋。这种屋顶的特点是:顶部为一条较短的正脊,由此向下形成一个坡度较陡的两面坡人字形歇山式屋顶,当它下降到整个屋面约五分之二处时,突然变成坡度较缓的四面坡大屋顶——有的还加有披屋面(偏厦)构成重檐,形成了傣族竹楼特有的屋顶造型。楼上的墙高约1.2~2.5米左右,下部呈向内
倾斜之势。这种独特的造型处理,即展开而耸峙的大屋顶,墙根向内倾斜的短墙,房下空灵的柱林,形成了檐深柱低,阴影浓密,虚实对比强烈,光影错落的西双版纳的傣族民居特有的优美形式。整个竹楼隐现于绿树丛中,形成了傣族农村特有的情调,有如一支声韵悠扬、低婉的傣族民歌,体现了傣族单纯、恬静、秀美、轻盈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的平面一般皆为方形,但在此基础上有的也有所变化,如曲尺形,凸形等等。竹楼的上层由堂屋、卧室、前廊、晒台、楼梯和铺助建筑(谷仓)等组成。这几部份(除谷仓外),只有晒台不在屋顶遮盖之下。楼下一般每家都置有一个脚臼,作为每天清晨臼米之用,楼下也是放养牲畜的地方。
傣族的竹楼的建造,完全是为了适应当地潮湿、炎热的气候和每年五月至十月长达半年之久的雨季中的大雨、暴雨的袭扰而创造的。竹篾编的墙和竹子制作的楼板有利于通风散热,而下层透风的柱子便于通风防潮和防御洪水、野兽的袭扰。傣族常常利用竹篾内外层不同的颜色将竹墙编成美丽的花纹加以美化。
1949年以前,西双版纳傣族处于封建领主统治之下,民居的建筑也受到种种等级限制,如:一般平民的屋顶不得用瓦(注:一种傣族称为“郎片”的小平瓦),只能用草排铺盖;建筑规模和质量都不得超过头人的竹楼;房架结构中的主要部份“中柱”,不能用通柱,只能楼上楼下各用一段。(中柱有男中柱“绍缓”和的女中柱“绍南”之分);楼上的一段贴有彩纸和有腊条的中柱是老人临终时倚靠的,平时不准人倚靠或拙放物品。此柱的楼下一段不准拴马;楼的高度一般为一@①加三捶(注:傣族的人体尺量度标准:两臂左右平伸,两手中指尖的距离为“一@①”,约傣族人平均高度。“锤”即一拳的长度。);楼梯中间不能有平台作为转折;不准用雕刻花纹装饰竹楼;不准用石柱础;不准用床和座椅……现在这些繁琐的“不准”,早已成为历史。随着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傣族竹楼的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两楼相联、三楼相连等等,建筑材料也由过去多用竹子改为木材甚至钢筋、水泥、砖瓦来建盖民居了,但建筑形式仍为傣族喜闻乐见的“竹楼”,这反映了傣族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及傣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和热爱。
德宏州傣族(傣泐)的民居建筑也是干栏式竹楼,但在形式上与西双版纳州傣族竹楼不同,这种竹楼以瑞丽县的为典型。
瑞丽县傣族的村寨在布局上与西双版纳州的村寨有所不同,佛寺(德宏州傣族称为“奘房”)一般位于村寨的中部或尾部——村寨的西部或西北部,民居分布于佛寺的东方或东南方。民居一般都建于村道的两旁,有宽敞的院落,周围种有花草,凤尾竹等等。路边的水井上盖有塔龛式的小石屋以保护水井的清洁。绿荫如盖的大青树、高大的凤尾竹掩映着高大的佛寺秀丽的屋顶和刺向蓝天的塔尖和幢幢竹楼构成了瑞丽傣族村寨特有的景色。
瑞丽傣族的竹楼一般建于院子中部,将院子分为前后两部份,前院从事家务劳动和副业生产,后院种植蔬菜、果树,建有柴棚、畜厩等。竹楼虽然也是干栏式建筑,但底层全部用竹篾墙封闭起来。墙是垂直的,这与西双版纳傣族竹楼的墙脚向内收是不同的。屋顶为歇山式,形式接近汉族瓦房的屋顶,一般用草排或马口铁波楞板铺盖。墙上开窗也比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大,采光通风都较好。楼梯一般安在楼外,整个竹楼显得挺拔畅朗,外观类似汉族的楼房(图2—1—5)。
附图
瑞丽傣族竹楼的布局基本与西双版纳傣族相同,功用也相同,但楼层更高一些,通风采光也好一些。堂屋的中后部设火塘,仅供取暖、煮茶之用。有一个简易楼梯由屋内通向楼下厨房。堂屋的一角设有佛龛,也有个别人家在晒台上另建佛堂的,这是在西双版纳少见的。前廊没有重檐,因此更显得开朗明亮,有的竹楼在堂屋侧面建有挑阳台并
有屋顶遮阳。屋外的楼梯是通住堂屋的主要通道,主人常常用雕花木板加以装饰美化。楼梯前设有一个小平台作为脱鞋的地方因为傣族有脱鞋进屋的习俗。
由整体来看,瑞丽傣族的竹楼有自己民族的传统,但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甚至境外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果与西双版纳傣族民居相比较,则西双版纳傣族竹楼显得纯厚、古朴,而瑞丽傣族竹楼则显得简练、明快。
(二)景颇族竹楼: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海拔1500—2000米的亚热带山区密林翠竹里,有时可以见到一些村寨隐现其中,这就是景颇族的山寨,它一般二、三十户为一村,规模不大。景颇村寨一般建于山梁的两侧,而不建于山顶。由于土地宽阔,因此景颇族的竹楼布局自由、分散而不规则。这可能与他们的原始宗教的信仰有关。因为景颇族群众鬼神观念很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各种自然现象都受精灵“拿”(鬼)所支配,这也就形成了景颇族的风俗习惯和各种禁忌。在建房选址问题上,景颇族不是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来建立村寨,而是依靠预测方法来选择房址。这种预测方法基本有三种:①以米试地。在初选的地上,挖一个深5寸长6寸的槽,再把一截两有节的竹子一破两半,一半先放入土槽内,然后按家中人口数放上米粒,有几口人就放几颗,两头用火炭画好界线,再盖上另一半竹片,用土埋好。第二天太阳出来时扒开来看,如果大米未动,一粒不少,说明地基好,今后日子好;大米动了说明地基不好;大米如有减少,则大凶,少一粒将死一人,遇此情况需另选地基。②以水试地。在地上挖一小坑,晚上竖着埋入一截装满清水的竹筒(长10—15厘米),上端用树叶盖好,再用土盖好。第二天检查,如果水满,则说明此地可用,因水土养人,如水减少,则另选地基。③以梦试地。晚上在所选地上睡觉或在此地取把土回家枕在头下睡觉。如梦见大海、日出、泉流为吉;梦见山塌、日落等为不祥,以此来确定地址是否可用(注:参见张承源、方华著《德宏风彩》,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7—198页,“景颇族的竹楼”。)。这反映了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景颇族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这种不科学的预测,但也反映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正是这种择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景颇族村落民居自由、散漫的布局。由于当地气候温暖、房屋的朝向也很自由。
景颇族竹楼的外形特点是:整个建筑简朴、古拙。陡峭的人字坡倒梯形茅草屋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类似石寨山出土的长脊短檐型古代青铜干栏式房屋的屋顶,这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活化石。据研究,这种倒梯形屋顶有防止飘雨的功能,具有它的实用性(图2—1—5 )。景颇族的房屋的支架多用粗大的树木搭成,表面粗糙不加修饰,但是从前山官和百姓在支架的运用上也有一定的区别:山官的房屋中柱较粗,直径可达40厘米左右,它的斜撑下刻成粗糙的锯齿形,而柱子的粗细体现着山官势力的大小。据说从前有的山官房前立一竹竿,上悬笋叶制成的日月图案,以表示与百姓的不同。有的人家在竹楼门口屋檐下悬挂野兽头骨则表示主人是个优秀的猎手,这也是一种炫耀性的装饰。景颇族竹楼一般平面呈长方形,除柱子和桁条为木料而外,门、墙壁、楼板、椽子等等全部用竹子制作,以前整个楼都用竹篾捆扎,有的还编成花纹,表现了利用竹子的高超技巧。竹楼有高低两种:高竹楼、底层高约 1.8米左右,可以在下面碓米或饲养家畜,而矮的离地约1米左右, 下层仅可饲养家畜。楼门一般设于山墙的一端,用楼梯上下,竹楼一般没有窗子。内部传统的分隔方式是:用竹墙纵向分隔为左右两部份,左前半部为贮藏室,靠后为客房,右半部里间为老人卧室,儿子住外间,中间为厨房兼女儿卧室,并且根据人口多寡而设若干火塘。如果横向分隔,一般分为三间,中间为堂屋,后间为卧室,前间为厨房,客房作为待客和作家务之用。两端或中间设置火塘。由于景颇族有大家庭聚居的习惯,因此有的人家人口有二十余人,所以竹楼就不只是三间,而是更多,火塘也相应增加。谚语说“九个火塘人多,九块旱地粮多”就是指的这种现象。在信鬼的人家,客房还作为祭祀的场地,在屋子的一角设有一个竹制的祭台(俗称“鬼
台”),供奉“家鬼”。靠近祭台附近有一个“鬼门”。有的人家专门设有一间“鬼房”,里面安放着家鬼的牌位,柱子上挂着一条条的红绿巾和一些牛头骨,这都体现着景颇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此间鬼屋陌生人不得进入,鬼门也经常关闭着,因为这是专门供鬼神出入之用的。这都是景颇族原始宗教的禁忌习俗在民居上的反映。
附图
在日常生活习惯上,进屋需赤脚,客人进屋脚步要重,以示光明磊落,否则将被认为心术不正。客人进屋后所携带的长刀、火枪等武器要挂在右侧的墙上,长刀刀口必须向外,以示没有恶意。这些习惯反映了景颇族在长期严酷复杂的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对外人的警惕性习俗。
景颇族民居的院落通常以竹篱为界,形式自由而不规则,一般为一户一幢房屋一个院落,少数在院落内另建谷仓、畜厩、碓房。
总的看来、景颇族的村寨和竹楼与山野环境非常协调,展现了一种粗犷的美。
(三)佤族竹楼:在西盟佤族自治县莽莽苍苍的阿佤山上,散落着许多佤族村寨。每当冬季的早晨,这些村寨隐藏于云海之中,而当夕阳西下之际,满山映成金黄的色彩,山路上牛铃叮咚,蹄声杂沓,牛群掀起阵阵灰尘奔向畜圈,剽悍的佤族汉子背枪、挎弩、肩扛着犁带着一天的辛劳在夕阳中返回山寨。寨内炊烟袅袅,臼声阵阵,一派祥和的山村景象。我们逐渐走近村寨,就可以看到村寨外面的寨沟,遍生刺荆的寨墙和有着甬道的寨门,给人以一种戒备森严的印象。寨内才是佤族错落依地形而建的竹楼,这正是佤族历史的一个缩影。
云南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原住民族,也是一个跨境民族,在云南约有34万人,主要居住于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阿佤山区的西盟和沧源两个佤族自治县。这里地处亚热带,高山峻岭连绵起伏,绝少平坝,西盟县更是我省雨量最多的一个县(注:西盟县雨量多达2800毫米,沧源县也达1700毫米,其中80—95%集中于6—10 月的雨季。),佤族的竹楼正是为了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而创造的。
佤族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 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西盟县的佤族在1949年以前还处于原始公社解体,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在耿马、双江、沧源、孟连县等阿佤山边缘区的佤族,已处处于封建领主制;有的则处于傣族土司统治之下,成为傣族领主制的一部份;靠近内地的佤族,已发展为封建地主经济。我们以西盟沧源两县的佤族竹楼为典型进行介绍:
西盟、沧源两县的佤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有剽牛祭鬼的习俗,在1958年以前还有猎人头祭谷的古老的血祭习俗(注: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云南少数民族》(云南从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288页。), 有一部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和基督教。境内外的佤族都有“司岗里”的传说,即人类的祖先是由石洞中出来的神话传说——佤语“司岗”为石洞,“里”为出来之意。在沧源的崖画中也有“出人洞”的图像,这可能是佤族对先民穴居生活的一种记忆和神化。
西盟的佤族村寨一般建于山腰,解放以前其显著的特点是一切政治、军事、宗教活动,都是以村寨为单位进行。每个村寨由“窝朗”、“头人”和“魔巴”管理政治和宗教事务(窝朗:世袭管理宗教事务者;头人:村寨中的长者,一般也是械斗中的军事首领,虽然由选举产生,但大多属于富裕阶层“珠米”;魔巴:管鬼的人,主持看卦送鬼等活动)(注:刘稚、秦榕著《宗教与民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第133—134页。)。1949年以前,村寨之间械斗频繁,所以佤族村寨的寨门、寨墙、寨沟就是防御外敌的工事设施。寨内都建有木鼓房,房内置有公木鼓——形体较小,母木鼓——形体较大,这是较大的宗教活动和紧急军事活动的信号物,可能也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图2—1—7)。 西盟佤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因此每一幢竹楼为一户,都是就地取材的竹木结构的草顶干栏式
建筑,用榫和捆绑的方法进行结构连接。整个建筑比傣族竹楼要矮小一些,也简陋一些。屋子平面呈半椭圆形,屋顶也是半椭圆形的歇山式草房顶。屋外侧前后有厦、前厦堆放粮食和祭祀后保存的牛头骨——财富的象征,后厦置脚碓。屋内分为两间,主间为主人住处,设有终年不熄的火塘,环绕火塘靠墙有高约20厘米并铺着木板和竹席的地铺。客间有客火塘,这是为客人住宿、煮饭、煮饲料之用,也兼为祭祀时用的鬼火塘。住房开有三个门:鬼门在房前壁左侧,为鬼魂出入之门,门外不远为家人墓地;火门在房子的左壁,是通往晒台之门;客门在房子的右壁与火门相对,是日常出入之门。火门前右侧立有祭祀用过的雕有牛头浮雕装饰的牛角叉;左边有祭祀用过的刻有斜纹或斜方格纹的牛尾巴桩和杀猎祭祀用的剽猎石。在进鬼门的第一间左侧竹壁上插着竹筒,这是供奉房屋保护神“阿衣俄”的地方。靠竹筒里面一点挂有麂子、鹿、熊及猴子头骨,是献给猎神的祭品;在对面的墙上挂着新剽的牛头(注:邓启耀著《宗教美术意象》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王翠兰等主编《云南民居》续集第101—102页。)(图2—1—8)。 值得注意的是西盟佤族的竹楼有两种:一种是“窝朗”、“头人”、“大珠米”等上层人物,作过“砍牛尾巴”祭祀后才能建造的“大房子”。其大小、结构与佤族一般竹楼相同,但是在屋顶两端山尖上的搏风板在屋脊处呈交叉状,顶端有木刻的“燕子”,板上刻有芭蕉纹,据说“燕子”象征啄开石洞,使人类始祖来到世上的小米雀,这是佤族崇拜的吉祥物。在主火塘一端的搏风板交叉点上竖有一个用整块槐木刻制的手持长刀和剽子,呈骑马式的裸体男子像——生殖器有意地予以突出。门上刻有男女裸体浮雕或牛头,造型粗犷,朴拙,明显地有着生殖崇拜和祈求人丁兴旺、子孙繁衍,生活富裕的寓意。在房屋的木板四壁上也有用牛血、石灰、木炭所画的人形、牛头、麂子头等动物形象。据有关调查研究:这些图形和燕子,都是为了纪念佤族房屋的创造者木依吉和教人建造房子的燕子的(注:鸟越宪三郎著《倭族之源—云南》。段晓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4、120—121、137—138页。),体现了一种鸟崇拜的原始宗教观念,也是一种“以同致同”的交感巫术的心理的体现——认为画了动物的头就可以猎获这种动物。另一种竹楼就是一般的民居,它没有“大房子”那些特殊装饰。由西盟佤族的建筑看,“大房子”突出地反映了佤族的原始宗教意识,也是社会地位的显示和标志,这是原始宗教意识反映在建筑艺术上的活标本。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些现象正在逐步成为历史的遗迹。
沧源佤族竹楼:在佤族干栏式竹木结构的民居建筑中,沧源县班洪、曼海、永和等地的佤族竹楼,以其陡峭的三角形(平面呈椭圆形)的巨大屋顶,直接覆盖于竹楼板之上——仅有很少的一点竹篾墙有的也被屋顶复盖,这种古朴、粗犷的造型非常引人注意(图2—1—9)。 这种房屋的屋顶是一个坡度约60度左右的歇山式草屋顶,在歇山式屋顶的两端也装有交叉的搏风板,并用草束装在交叉点上以保护屋脊的两端。在屋顶的两侧,为了固定山草而加装了许多竹竿压条,并且用木制的插销来固定搏风板和压条。有的在屋顶上装有屋脊牙,成为这种大屋顶上独特而实用的一种装饰。为了通风和采光,在陡峭的屋顶上开有一个可以向外撑开的通风孔——俗称“老虎窗”。屋檐下开洞以作出入口,这在云南其他少数民族中是少见的。值得研究的是:这些屋顶上的装置,在日本传统的一般民居建筑中也有类似的东西。这不会是偶然的巧合,因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两地都截然不同。日本学者是鸟越宪三郎就认为其中有着渊源关系,这是一个颇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注:一个正房需要中柱两棵、房梁五棵、椽木五百棵、木瓦七百余块、圆木九十二棵,再加上地板、门窗……等等,总计需伐树七百余棵。参见严汝娴、宋兆麟著《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2页。 )。将沧源县佤族的这种竹楼与西盟县佤族竹楼比较,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前者的原始宗教因素减弱了,在门的设置上,有的只有一至二道门,不再分“鬼门”、“客门”、“火门”。有的仅有一个供多种用途的火塘,这都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由平面布局看,这是一个一端为弧形的长
方形,在没有弧形的一端连接着晒台,室内有的分为主、客间,有的不分。
在整体结构上,除一般的边柱外,内部有四棵中柱与两端山墙上的四棵中柱形成“八大柱”。在屋内火塘上悬挂一个巨大的两层烤架,屋顶下有一个放置杂物的阁楼,这是两种独特的利用空间的装置。有的人家在家里独辟一部份放置供神桌,这也是西盟县佤族所没有的。
孟连县、耿马县一带的佤族竹楼,由于受傣族的影响较大,其平面基本接近方形,但仍保持着佤族居民的扇形前廊。仍具有佤族的特色。
佤族竹楼都不加彩色修饰,保持着原竹木的本色,除搏风板的装饰以外,西盟佤族的民居,在大门、仓门等部位有的也可以见到简洁、粗犷的牛角形浮雕,因为牛是佤族财富的象征。有的在木板墙上开六角形的外门洞以供出入。这都是特殊的民族传统和审美情趣,值进一步深入研究(图2—1—10)。
2、井干式民居建筑。
在云南西部和西北部的丛山峻岭间,特别是高寒的山区,在少数民族的村寨里,往往可以见到用原木建筑的井干式民居,这种建筑又称为“木楞房”、“木垛房”、“木垒子”。因为这种房屋一般都是用原木砍成六楞形,两端凿槽以便相互垂直交叉叠架成墙,其形状有如“井干”,故有此名。这也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远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云南古代青铜器上也有这类建筑的图像(图2—1—11)。井干式建筑的屋顶有两种:(1)歇山式人字形屋顶,这种屋顶有瓦顶、 石板顶和用原木劈成长约1米宽约20 厘米的薄木片铺成的屋顶——上面压上石块以防风,颇有特色。(2)平面型屋顶,一般是用细木头和草铺于屋梁上,上面再铺以泥土,形成一个屋顶晒台,既可以抵御风霜雨雪的侵袭,又可以得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还可以晾晒粮食,这也是因地制宜的一种创造。
附图
井干式民居一般有两种形式:(1)平房;(2)二层式的楼房——落地式或干栏式。由于这种房屋所需木料很多(注: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517页,“括鲁”条“三玛瓦”条。 )因此多建于森林茂密或高寒的林区。它与当地的山岭、森林、溪流等自然环境非常协调。井干式民居一般都用原木本色而不加油漆粉饰,显示了一种原始、质朴不加雕凿粉饰的自然美。
井干式民居在云南的怒族、傈僳族、彝族的民居建筑中都可见到,但以宁蒗县普米族和纳西族的摩梭支系的“木楞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普米族在云南约有二万余人,大多居住于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两县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的半山缓坡地带。这里气候寒冷,平均气温9.7—12.7℃,霜期长达131—270天。 为了适应这种气候及农业生产定居的需要,普米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了“木楞房”这种建筑。据他们的古歌“创世歌”所说:这是他们的祖先由喜鹊筑巢中学到的。 普米族往往同一氏族结成一个村寨,一般有二、三十户至四、五十户。民居依山就势而建,布局自由灵活,房屋旁建有高大的晾晒粮食的晾架,形成自己的特色。
普米族大多为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只有宁蒗县永宁地区有少数母系氏族家庭)。每当儿子达到结婚年龄,父母就为他建盖新房,结婚后分出去居住。这种房屋一般由住房、仓房、灶房、畜厩等部份组成一个院落,房屋之间并不联接。有的有围墙,有的没有。院落的房屋一般呈:一字型、二字型、@②型、L型和□型布局。房屋有两种形式:(1)单层木楞房,这种房子比较简单,毛石墙基,无窗,室内光线很暗。( 2)二层有前廊的木楞房,一般为三开间,有的在底层加厦,廊上加有栏干,变化较多(图2—1—12)。这些木楞房一般不加彩饰,这与经济条件有关,也和1949年以前,土司不准平民粉墙的限制有关。
由于普米族信奉原始宗教“韩归教”,崇拜“巴丁拉木女神”(即母虎神),也有着浓厚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习俗,因此在房屋内部的陈设上就有一些独特的反映。如:正房中央有一棵大方柱,称为“三玛娃”(汉语称为“擎天柱”)。这是普米族家神的像征,也是神灵所在的地方,所以普米族少年的成丁礼要在“三玛娃”旁举行。靠正门的右方砌有火塘。床在火塘两侧,分男左女右放置,也有呈L 形或@③形放置的。火塘上放铁三角架,称为“锅庄”,这里是家庭炊事和待客的地方,也是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场所,可以说是家庭活动的中心。正房锅庄的正上方设有一个供奉祖先的神龛,龛中有一块嵌有“海螺”、“珠宝”和“花草”等图形的圆锥形泥塑的牌子,安置于莲花座上。这就是锅庄神的象征,称为“宗巴拉”。因为普米族崇拜祖先,认为祖先有三个魂:一个在罐罐山(埋骨灰的山),一个在锅庄附近,一个在木里以北的大雪山,所以“锅庄”是普米家庭的主要祭祀对象。每日三餐要由家长进行简单的祭祀,每逢节日、婚、丧等大事就要进行隆重的祭祀,统称为“祭祖”,也叫“祭锅庄”。有的普米族人家,正房火塘的正上方置一条石,称为“括鲁”,又称“锅庄石”,也是普米族家庭主要的祭祀对象,因为传说:在天地初分时,天降女神“吉泽乍玛”住在石洞中,与洞边的石头“窝巴”成亲,以后生育了众多子女,才繁衍出今天的人类,所以“括鲁”就是人类男女始祖的化身或象征,须要供奉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全家朝夕活动聚会的火塘边,以便随时祭祀。每当家中老人去世、就在“括鲁”上画一符号,以象征死者的归宿。另一种传说是:古代普米人居住于西北大草原上,因为在受到外族的劫掠时,普米人的祖先受到昆仑山的保护而幸存下来,可是不得不向西南迁徙,为了不忘昆仓山救命之恩,人们检了几片崖石放进装有亲人骨殖的羊皮袋里,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地方。到了宁蒗以后,骨殖和石片已成一体分不开了, 所以把它供在火塘边上(注:《庄子集解》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22页“缮性”。)。除此之外, 普米族认为牛羊头颅能辟邪,膀胱能防水,从前就有把牛羊头颅挂在室外,猪膀胱挂在室内的习俗。这也是一种装饰,也有着财富象征的寓意。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宗教对少数民族建筑和室内陈设布置的影响。
宁蒗县永宁地区的纳西族摩梭支系至今仍残留着母系制遗俗,他们井干式的建筑也有自己的特色。它一般为四合院:由正房、东西厢房和门楼组成。正房称为“一梅”,是家庭集体居住的房屋、也是炊事和议事的场所。西厢房为经楼,称为“喀拉意”,上层住喇嘛,供佛像,下层贮柴草。门楼和厢房也为两层的楼房,称为“尼扎意”,上层是客房,称为“花骨”,供成年妇女和她们的“阿夏”居住,下层为畜厩。这些房屋均为歇山式人字坡屋顶,坡度比较平缓。正房的屋顶上装有辟邪和防火的三齿叉和净水瓶,门楣上挂有三类辟邪物:(1)虎和鹰的画像;(2)弓箭、斧锯、长刀等武器和工具;(3)蜂房、熊爪、鸡蛋壳、羊角等等。正房的平面布局分为五个部份:主室、前廊、上室、下室和后室。一进正门为一宽阔的前廊,左侧通往隔为内外两间的上室,内间放置家具,外间有火塘取暖,是老年男子的住处,前廊右侧为下室,是饲料加工的地方,置有石磨、碓、锅等等工具。正房后面为后室,也称后仓。主室呈长方形,是家长、老年妇女、未婚少年和孩子公共的住处,也是炊事的地方(图2—1—13)。主室内有两棵中柱,左侧为男柱,“瓦杜梅”,右侧为女柱“攸杜梅”,柱上刻有槽以作上暗楼的踏脚。主室右侧的墙上供有灶神“詹巴拉”(图2—1—14),其下的灶,只有在节日才使用。往里是一个用石砌成的火塘,称为“下火塘”上面放铁三角架或三块石头,这是日常炊事的地方。摩梭人的这种木楞房也是个母系家族的“大房子”,在形式上与基诺族、德昂族等父系家族的大房子是不同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