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以三法印、四圣谛立论,五停心、四念处、八正道、十二因缘为修持,弘法四十九载;于拘尸那迦城示现涅槃,时年八十。具兹十德,为天人凡圣敬重,故号世尊;觉悟梵音佛陀,故其法以佛为名。因材施教,感化甚众,以迦叶等十人为上首;外道亦多归依。 世尊既灭,迦叶因阿阇世王护持,聚五百阿罗汉会王舍城七叶窟首次结集;历百年,跋耆、波利二族为律生执,于毗舍离城再次结集;又百三十年,目犍连帝须依阿育王命,结集波咤利弗城;由是三藏教法始行完成。又云迦腻色迦王时,五百众以胁尊者为首,在迦湿弥罗注释经、律、论,为四次结集。
佛法原为应机而说,受众根器不一,理解各异,遂有大小乘之分;论辩千年未休。汉时传入中土,因经典传译众多,师承各具法脉,着重经论亦异,遂依其判摄传派;有成实、俱舍、法华、三论、唯识、净土、华严、禅、律、密等先后立宗,于隋唐间各擅道场,大放异彩。
成实宗
世尊入灭九百余年,有婆罗门族诃梨跋摩初通吠陀,从萨婆多部鸠摩罗驮出家,得授迦旃延《发智》;后不拘经纶名相,直接大乘;曾作《成实》斥时偏谬。姚秦间鸠摩罗什来华译出;门下于此造诣精深者有僧睿、僧导、昙影。僧嵩后至彭城力扬《成实》,并传三论;其弟子僧渊以降渐成学派,广行北地,世称“彭城系”。僧导广览群典,采众长著《成实三论义疏》;刘裕闻名往见,于寿春建东山寺供养,从学千余人,以昙济、道猛、僧钟为上首;世称“寿春系”。昙济兼修《涅槃》,以《七宗》名闻当时;道猛受宋明帝礼遇,住兴皇寺大倡成实;僧钟曾学《三论》、《十地》,为齐武帝尊崇,居中兴寺弘师说。
南齐永明中僧柔、慧次因竟陵王主持,集名僧五百余讨论要义,删略成文九卷,风行一时。萧梁间宗门极盛,法云疏《成实》,智藏并著《大义》,僧旻曾注《般若》,后隐居虎丘;时称三大家,从者云集。北齐时尚有慧嵩、灵询、道凭、道纪先后弘传,陈代唯智嚼蜚声海内;唐初唯识兴起,学风渐衰至微。
成实宗以四谛立论,依人法二空驳一切有部我空法有,倡灭假名、法、空三心,其说近乎大乘;然分灭空心为即证涅槃与入灭尽定,尚未脱小乘,与大乘所谓涅槃甚远;后世唯识三性即渊源于此。
俱舍宗
世尊既入涅槃九百载,有世亲初习小乘,后因乃兄无著诵《十地》,遂改宗大乘,弘说唯识;回布路沙城,作《俱舍》驳一切有部烦琐教义。门人众多,安慧、满增、陈那等皆疏《俱舍》。萧梁末真谛来华,于广州传译讲解此论;弟子慧恺后于智慧寺宣扬师说。隋唐间道岳初习毗昙,后私淑慧恺,遂弘俱舍。
时净土寺玄奘早年从道岳学,西行中先后就磔迦国般若羯罗、迦湿弥罗国僧称及戒贤读《俱舍》决疑;后于大慈恩寺重译之,世称新论;弟子神泰、普光、法宝相继注疏,时称俱舍三大家;真谛旧系因而失传。自新旧论译出,唯师资相承研习法理,未如他宗立派行世;后人便于言述,姑以宗名。
俱舍宗因诸法缘起倡破人我见而脱三界缚;又谓色、心、非色非心诸法皆实有,然
三世迁流,有六因、四缘、五果之分,故无常一主我;以此立有、无二漏因果。
法华宗
世尊既灭,六百年间诸部纷纭,时有龙树广弘大乘,造《智度论》释《摩诃般若波罗蜜》;姚秦弘始间鸠摩罗什来华译之。北齐慧文因此朗悟,传慧思;慧思得悟,立十如诸法实相,往南岳开法门。弟子智顗于定中见灵山盛会未散,遂住大苏山七年,著述甚多;摄大乘义,因三谛圆融立止观四教;依《智论》指南、《涅槃》扶疏、《般若》观法,以《妙法莲华》为宗髓立派;隋炀帝闻名迎至扬州,赐号智者。后移居天台,故世亦称“天台宗”。 智顗传灌顶,灌顶疏《涅槃》,传智威,智威传慧威,慧威传玄朗,玄朗传湛然;湛然以中兴为任,著《金刚錍》、《止观义例》、《法华五百问论》等;湛然弟子有道邃、行满,道邃传守素、广修、干淑;五传有义寂、志因。
时因会昌法难及五代兵燹,宗门不振;义寂依吴越王遣使高丽、扶桑求天台典籍,复使其说延续。义寂传义通,志因传晤恩、源清;义通传知礼、遵式,源清传庆昭、智圆。知礼因真、妄心及色法具否三千与晤恩、智圆生山门家、外之争;山外未几即衰。知礼弟子广智、神照、南屏三家弘扬师说,盛行南宋;另有仁岳持异义,称后山外。
元初门风渐微;明末智旭私淑天台,作《法华会义》,于其教观颇有发挥;然时学者多兼倡净土。民国谛闲曾著《大乘止观述记》等十余种。宗派几经兴衰,至今延续不绝。 玄朗弟子有新罗法融、理应、纯英等,弘传其义至海东。
道邃门下东瀛最澄,初习《摩诃止观》,复从行满求学;后归日本,于比睿山大兴法华教旨。
法华宗判佛法为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时及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等仪法八教;倡六即佛说、性具善恶,依一念三千、一心三观立论,因圆修三谛断惑证智。修持以止观著称:止即摄心入定,观是明静照慧;有渐次、不定、圆顿十乘之别。
三论宗
世尊灭后六百年,有龙树著《中论》、《十二门》等广弘大乘;龙树传提婆,提婆辩才无碍,造《百论》,深得其要;后数至西域沙车王子须利耶苏摩,须利耶苏摩传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力扬性空般若,道流诸域;姚秦间来到华,于长安广译经律论;门人三千,唯僧肇精纯守一,得其真传。未几刘裕北伐,学人散乱。后赵末佛图澄有弟子僧朗,以《华严》、三论命家;僧朗传僧诠,僧诠门徒数百,以法朗、智辩、慧勇、慧布为上首。法朗传吉藏,吉藏判晋以降诸说,采各派所长,疏经甚多,陈义精微;由此立宗。
吉藏弘法半世,弟子有慧远、硕法师、高丽慧灌。慧远住兰田悟真寺,广行师说;硕法师曾著疏《中论》。初唐唯识、华严等宗相继行世,门风遂微;大历间犹有金陵玄璧、金华慧量传之;文宗时尚不乏人。会昌难后,章疏殆尽,几成绝学。清末杨文会自东瀛传回散失著作,世人复重窥其貌。
慧灌后东渡扶桑弘扬师法,始开日本三论宗门。
三论宗广破一切有无所得,判法为声闻、菩萨二藏及根本、枝末、摄末归本三轮,倡随机施教;依四经三论立诸法性空、中道实相论,由此复阐真俗二谛、八不中道、二谛三中、迷悟成佛等义。
唯识宗
世尊涅槃后九百年,有弥勒说《瑜伽师地》;无著承其义著《摄大乘》、《显扬圣教》,世亲论《辨中边》、《唯识二十》等;未几,十论师相继注释,宗风由是披靡印度。南北朝佛
法大兴中土,然传译经典不一,理解各异,由是衍生诸宗;遂有僧侣相继西行探寻本原。 隋唐间净土寺玄奘遍历诸地,参谒宿老;就道基、宝迁、震法师学摄论、毗昙、发智,后受戒学律,复随道深、道岳习成实、俱舍,又听法常、僧辩讲摄大乘。因感众师所论不一,莫辨究竟,乃游天竺以问疑。至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入戒贤门,钻研诸部;后遍访名贤,游学十二载,还那烂陀讲唯识抉择。曾造会宗三千颂驳师子光,又制破恶见斥乌荼国小乘论师。戒日王等闻名礼谒,于曲女城作法会,请玄奘为论主称扬大乘;书真唯识量颂悬门外,时十八国王、大小乘及婆罗门七千余众亦列席,经十八日无人发难;诸王皆生崇信归依。贞观十九年,玄奘返长安住弘福寺,广译经论,又糅合诸释编《成唯识》十卷;阐扬因明、三性、五种姓说,尤倡唯识;始开宗脉。门下学人无数,以窥基、神昉、普光、嘉尚为上首;另有西域利涉、东瀛道昭、新罗元晓、圆测等。
窥基常侍左右,二十五参与译场,尤于唯识甚有心得,造《成唯识论述记》,为后世圭臬。勤于著述弘扬师说,以《略纂》释《瑜伽》、《述记》解《杂集》、《法华玄赞》弘五姓说、《因明大疏》详三支立破;称“百部疏主”。后世因其直绍法统,久居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宗”。
神昉撰《十论经抄》、《成唯识论文义记》、《种姓差别集》等。普光于《俱舍》造诣极深,著《论记》,为学者所宗。嘉尚奉玄奘命录译经部卷并造像,曾撰《杂集论疏》。 玄奘、窥基师徒在时大力推展宗门,盛极一时,然义理繁琐,不易被受,晚唐即渐趋衰微;宋稍见复兴;明时有智旭作《唯识论心要》、明昱造《成唯识论俗诠》、通润著《成唯识论集解》等。民国熊十力著《新唯识论》;欧阳竟无则分无著法相、世亲唯识二学。 唯识宗判有、空、中道三教;因万法唯识立论,历遣虚存实、舍滥留纯、摄末归本、隐劣显胜、遣相证性五重观法得圆成真实;八识所现五位百法,四分三境缘虑执取,以为实在。又阿赖耶识所蕴质分有漏无漏:有漏是世间因,无漏为出离因;故未来出世有声闻、独觉、菩萨之别。另有不定何乘种姓与三乘皆不得入之无种姓。据此乃立五种姓说;与向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异。
净土宗
古印度本具净土信仰;世尊悟道,亦采入佛法。东汉灵帝间支娄迦谶来华译《清净平等觉》、《般舟三昧》经始,继有竺法护、支谦、畺良耶舍先后译《弥勒所问》、《下生》、《大阿弥陀》、《观无量寿》等,由是中土乃现净土崇拜。
东晋中,后赵佛图澄弟子道安穷览经典,注疏诸经;依《阿含》所云创弥勒净土说,风行时世,梁齐时尚有所闻,未几渐衰;后往恒山大扬师法。门下慧远厉然不群,于般若实相甚有心得;未几前秦难发,道安遣散徒众,慧远遂迁庐山东林寺,力倡内外合明说;太元十五年集刘遗民、雷次宗等名士一百二十三人立莲社,约誓阿弥陀像前,共期往生西方:弥陀净土法门于焉流布南方。
东魏间玄中寺昙鸾早年研习大乘空宗,于洛阳得菩提流支赠《观无量寿》,因致力弘扬净土,并立难、易二行道说。北齐时有道绰初习《涅槃》,复从道瓒习净土法门;后移玄中寺,以积豆念佛教民,为世崇敬。弟子有善导,幼诵《法华》、《维摩》诸经;既赴玄中,得道绰亲授;入长安光明寺,倡念佛净土,完备行仪;由此确立宗风。门下怀感初学唯识,博通经论,唯不信念佛往生;后谒善导,入道场修持得三昧,著《释净土群疑》解众疑。 开元中罔极寺慧日少时曾游天竺,礼谒圣迹,广寻梵文经典,遍访善知识;于健驮罗国北山观音像前断食祈请,七日感大士现紫金色相开示;遂归长安献经,玄宗乃赐号慈愍三藏。门人承远初从蜀郡唐禅师修定,又随资川冼公受教,复于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发染衣,并受戒衡山天柱峰通相;后谒慧日,得授念佛三昧;因是顿息诸缘,专弘净业。弟子百余人,唯法照称秀,以宣言亲见阿弥陀、按其开示念佛往生传法。
北宋昭庆寺省常初学《大乘起信》,且精法华止观;后专修净业,每刺血书经,并集有识德士结社念佛,欲重振慧远遗风。
明时云栖寺祩宏早年即宗净土,三十一方受戒;住寺四十余载,常施衣赠药;披阅三藏,注释经典;兼修禅净,大倡戒杀放生,并订诸仪,流传至今。崇祯间有智旭于云栖寺听《成唯识》起疑,故往径山坐禅,自觉义理透彻;复遍阅律藏,又研习法华教理;后入灵峰造西湖寺,专事述著;以净土摄一切教,依《阿弥陀》为典而重持名,又主禅净合一。 清初理安寺行策早彻法要,后住报恩寺修净土,并习法华三昧;注疏甚多;康熙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复兴莲社,学者影然风从。
民国双溪寺印光初随终南山莲华洞道纯出家,旋从印海受戒,随隐居太乙峰;又入河北红螺山资福寺念佛,复转锡北京龙泉、圆广等刹。未几普陀山法雨寺方丈化闻入京请藏,因觅理藏人选,遂请之南下居藏经楼任首座主理经卷。后以“常惭”名弘法《佛学丛报》,由此以文字摄化众生,弘扬净土。
净土宗法统几多续断,与他派传承大异;然千年不绝于世。依念佛行业为内因、弥陀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则往生净土;又以读诵、观像、礼拜、赞叹供养为助业,称名为正业。早期念佛法有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四类;因持名用力少而得效速、下手易且成就高,一心专念即能往生,故后世唯其最盛。然往生者行有胜劣、相具等差,遂有三辈九品之分。修行简便,中唐以降广泛传布;行持遍布各阶,至今仍昌不衰。
华严宗
世尊涅槃六百年后,龙树自龙宫传出《华严》,并著《十住毗婆沙论》注疏;东晋时佛陀跋陀罗始于扬州译之。隋唐间因圣寺法顺初从珍禅师受持,后阐教诸方;太宗慕其德,请入内禁崇敬,称为帝心;曾住终南山,著《华严五教止观》;传法智俨。智俨作《搜玄》十卷,以六相融会发明十重玄门;弟子有法藏、怀济、元晓、义湘、薄尘、慧晓、道成等。法藏作《探玄》、《游心法界》、《一乘教义分齐》等,集法脉大成;时大遍空寺实叉难陀重译《华严》,世称新本;法藏受诏宣讲佛授记寺,又先后于太原、云华二寺说经,弘扬宗派,始立门风;因武后曾赐名贤首,故世亦称“贤首宗”。
法藏门人慧苑持异说,时人目为外道;慧苑传法铣,法铣传澄观。澄观作《大疏》及《随疏演义》,总括小大行相,重振宗门;后居五台山大华严寺修忏法;德宗诏入内殿讲经,赐号清凉,礼为教授;又与般若共译天竺乌荼国进《华严》,世称后本。宗脉由是大兴。 澄观法嗣宗密,元和时住智炬寺阅藏三年;长庆中闭关草堂寺,旋迁丰德寺,著《原人》、《圆觉疏钞》;后入圭峰兰若,专事禅诵;大和间文宗迎请问法,赐紫方袍。未几会昌难发,宗门渐微。宋初有子璇弘扬宗密所学,弟子净源;净源门人义天为高丽王子,携中土久佚疏钞多种来华,遂使宗风复兴。其后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四家相继作解,义和、鲜演、戒环、祖觉等继之相递弘传。元明两朝敷演《华严》者众。清初有明源及弟子续法,皆以振兴宗门为任;时有大义、来舟、通理居北方,巢松、读彻、佛闲、昧智、心光、一雨、蕴璞等则阐扬门风江南。
华严宗因法界缘起立三观、六相、十玄门等说,判佛法为小乘、大乘始、终、顿、圆五教及我法俱有、法有我无、法无去来、现通假实、俗妄真实、诸法但名、一切皆空、真德不空、相想俱绝、圆明俱德十宗。持真空、理事无碍、周遍含容三观;修次第行布、圆融相摄两位,由此因果不二,始终无碍。
禅宗
相传灵山会上,世尊拈花示众,一言不发。听众茫然,不知所以。唯迦叶会心,破颜微笑。世尊遂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
传,付嘱摩诃迦叶。”由此开创禅宗一脉,初祖即迦叶;后传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
然据后人考证,此西天法统纯系伪造;梵文中亦无印度禅宗记载。禅者,禅那简称,汉译静虑,又云禅定。此法专注一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谓参禅;有声闻禅、菩萨禅、次第禅、顿超禅等。禅宗所传习者,非古来次第禅,乃直指心性、顿修顿悟之祖师禅;以菩提达摩为中土始祖,故称达摩宗;又自称得佛心印,名佛心宗。以禅定为习而得名;以参究为法,以彻见本有为旨。
达摩于北魏末年来华,传法洛阳,倡禅修二入四行原则,授《楞伽经》;是为中土初祖。弟子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立法东山,为五祖,晚年选嗣法弟子,门下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弟子惠能亦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以为得其心要,遂密授法衣,认可嗣法地位。于焉神秀、惠能分立北渐、南顿宗门;时称“南能北秀”。神秀住荆州玉泉寺,主张“拂尘看净”,数传后即衰微;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提倡无住生心,由定发慧。门下传承甚广,渐成正统,以《楞伽》、《金刚》、《大乘起信》为据,奉惠能为六祖。此后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达于极盛。
惠能弟子最负盛名者,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另有神会居洛阳菏泽寺,门下有磁州智如、益州南印等。
怀让住衡山,创南岳系。青原居江西吉安,创青原系。
怀让弟子道一,人称马祖;门下怀海影响最大,称洪州禅。怀海弟子有黄檗希运、沩山灵佑。希运门人义玄创临济宗于河北镇州,宋时分出慧南所创黄龙派及方会所创杨岐派;灵佑与其弟子仰山慧寂创沩仰宗。
行思门下石头希迁一系数传至洞山良价,再传曹山本寂,共创曹洞宗。希迁另一弟子天皇道悟数传至义存,门下师备再传文益,住金陵清凉寺,创法眼宗;师备同门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创云门宗。
禅宗修持定慧一体,高度理性,几无神学气息。两宋以后,三教合流,禅门风格略变;大量公案问世。元明以降,禅净合流,宗门衰微;流于口舌之辩,大违本意。然其强调心性运用,以明心见性为旨,于中国气功学理论发展厥功甚伟。
附:五宗七派
临济宗。创派者希运早年随师出家福建;后参谒名师,得百丈怀海正传;唐开成间至宜丰黄檗山驻锡,宣讲所悟,四方僧侣趋往甚众;圆寂时留偈:“前后之际,前际无去;今际无往,后际无来”,宣宗闻言大悦,谥与“断际禅师”号。有徒义玄从其学法三十三年,后往镇州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弘扬希运所倡新法。由此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称“临济宗”,黄檗寺亦因之为临济祖庭。传至楚圆门下,分兴黄龙、杨岐两派。后黄龙法脉断绝;杨岐则复临济旧称,宋元间东传日本,创行别派。
黄龙派。开宗者慧南初学云门,后从临济;居隆兴黄龙山开法三十年,盛极一时,有法嗣八十三人,以黄龙祖心、宝峰克文、东林常总为上首。克文于慧南圆寂后移洞山开堂,法嗣三十六人,以德洪为上首。德洪诗名海内;精禅学,曾著《临济宗旨》。祖心先后三次参禅黄檗,后往南昌黄龙寺;六传至灵源维清。
杨岐派。创派者方会早年学于筠州九峰山;后参慈明楚圆,辅佐院务,因大悟,遂辞归九峰。后来道俗迎居杨岐,举唱宗乘,名闻诸方;时称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又得马祖道一机用,然浑无圭角,宗风如龙。嗣法弟子十二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首。守端随侍多年,后历住承天、法华、龙门、兴化、海会等寺,所至禅众云集。法嗣有五祖法演等十二人,由是与慧南黄龙分庭抗礼,成杨岐一派。法演初往成都习《百法》、《唯识》,后参学诸方;法嗣二十二人,其中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号为“三佛”。克勤儿时
游妙寂寺见佛书有感,遂出家;崇宁中还乡,开法六祖寺,改名昭觉寺。政和中谢事出游,留住碧岩;复徙道林,又住持建康蒋山,并补汴京天宁万寿寺席;建炎间又迁镇江金山,后迁江西云居,久之,还领昭觉。法嗣七十五人,以径山宗杲、虎丘绍隆最大。宗杲法嗣九十四人,数传即息;径山一支后分为灵隐、北涧二派。绍隆法嗣仅一人,然传承相续不绝;虎丘一脉后亦分为松源、破庵二派。
沩仰宗。开宗者灵祐及弟子慧寂。灵祐十五岁依建善寺法常出家,受具足戒杭州龙兴寺,广究大小乘经律;后往江西参谒百丈怀海。元和末遵怀海之嘱开法沩山密印寺。未几武宗灭法,大中初重回所聚,自此禅风大振。僧众达一千五百人,法嗣四十余,以仰山慧寂、香严智闲为上首。慧寂未受具足戒即参学各处,后赴沩山,执侍十五年;率徒众住王莽山,既而迁仰山;接机利物,为宗门标准。后世因师徒各居沩、仰二山,遂名“沩仰宗”。法嗣有西塔光穆、南塔光涌等十人。光穆传资福如宝,如宝传贞邃,前后四世,法系遂暗。光涌传芭蕉慧清,慧清传逞州继彻而绝。曹洞宗。开宗者良价及弟子本寂。良价少时随师出家诸暨,后受戒嵩山,遍游禅林。先参南泉普愿,深领妙契;随往沩山谒灵佑,再赴云岩从昙晟受心印。待昙晟圆寂,先后云游鄂州、袁州、吉州、宣州、建昌等地。唐大中十三年驻锡宜丰洞山,四方从学者众。弟子本寂学法数年,弘扬师宗曹山,门风大举。因师徒分居洞、曹二山,后世名为“曹洞宗”。曹山四传即绝。良价另一法嗣道膺绵延趋盛,传至天童正觉再度广扬天下。
法眼宗。创派者文益源出青原一脉,早年学于桂琛;精六相,华严造诣颇深。其宗风简明似云门,隐密类曹洞。因其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禅师”,后世称之“法眼宗”。宋初极盛,中叶后衰微。
云门宗。开宗者文偃初参睦州道明,后谒雪峰义存;得其二风,发挥独妙;居韶州云门山光泰院,长兴元年后大振禅风。后世取山名为“云门宗”。门下逾千人,嗣法弟子二十五,以白云子祥、双泉师宽、德山缘密、双泉仁郁、守初宗慧、香林澄远等为首。宋时鼎盛,南渡后日衰,法脉几不可考。
律宗
世尊在时,曾订诸戒约束僧众;涅槃后,迦叶于七叶窟首次结集,始有《律》传世。历百年,因理解各异,分为昙无德、萨婆多、弥沙塞、迦叶遗、摩诃僧祇五部。东汉佛法入中土,百八十余年间经藏传译,独缺律典;时僧侣唯剃发染衣,不受实戒。曹魏时昙摩迦罗来华,译《僧祇戒心》,并请十梵僧共立羯磨法,开传戒先河。姚秦弘始后,相继译出《十诵》、《四分》、《摩诃僧祇》、《五分》四律及《毗尼母》、《摩得勒伽》、《善见》、《萨婆多》《明了》五论;由是有律部弘传。
昙摩迦罗学于昙无德,传法聪;法聪原习《僧祇》,因感体行矛盾,转研《四分》;法聪传道覆,道覆传慧光;慧光疏《四分》,删定《羯磨戒本》,乃奠宗门基础,开《四分》释风;慧光传道云,道云传道洪、洪遵。
道洪门下以弘福寺智首、慧进、慧休、道杰为上首;智首叹五部混杂,核古今诸说撰《五部区分钞》,为时大家;弟子道宣入终南山专研律学,著五大部,并创戒坛,由是大开宗派;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道宣传文纲,文纲传道岸;宋时允堪、元照再盛。 洪遵传洪渊,洪渊传法砺;法砺与慧休合疏《四分》、《羯磨》等,开相部宗;法砺传道成。道成门下满意、怀素各居西、东二塔。满意弘“相部律”,传大亮,再传昙一;昙一弘南山、相部二宗,考究道宣、法砺异同作《发正义记》,阐扬义理,彰于后世;荆溪湛然、清凉澄观皆曾从习。怀素早年学于玄奘,采《大毗婆沙》、《俱舍》等自成新说,创“东塔宗”。
南山、相部、东塔并称律宗三家,互有争论,尤以相部、东塔最烈。嗣后相部、东
塔两系渐微,唯南山传承独盛,绵延不绝。
允堪作《会正记》,再传元照持异著《行事钞资持记》,故时分会正、资持两派;元明间衰微无闻。
明清间如馨传戒金陵灵谷寺,南山宗复兴;弟子寂光建道场于宝华山,传读体、戒润。
读体以律受戒,结戒安居;弟子最著名者德基、书玉。德基后真义、常松、实咏、福聚次第相承。福聚于雍正十二年奉诏入京住法源寺,大宏律宗,著《南山宗统》等。其下性言、圆先、明如、定静、慧皓、昌苍、海然、印宗、发圆次第相承。
戒润曾弘律常州天宁寺,法流不详。
道岸弟子鉴真晚年受邀东渡,传戒奈良;开日本律宗之始。
律宗属唯识圆教,理分法、体、行、相四戒:法者戒律,体为本源,行是实践,相为规则;以戒体论为根本,乃弟子从师所发领受在心法体,旧名无作,新译无表。各家对此有分歧:古师多依《成实》,以不相应行法为非色非心戒体;东塔据《俱舍》,以无表业为色法戒体;南山依《楞伽》、《摄大乘》所说,以阿赖耶识为心法戒体。道宣早年参与玄奘译场,掌笔润文,受唯识甚深;故制教谓《四分》通于大乘,疏《羯磨》以沓婆回心、施生成佛、相召佛子、舍财用轻、识了尘境证其说;又纳诸戒为止持、作持两类;止持即诸恶莫作,作持即众善奉行;圆融观解,戒行即成大乘妙行。
密宗
古印度达罗毗荼族原擅咒术,雅利安人既主天竺,乃采入婆罗门《阿閦婆吠陀》。世尊初弘法,严禁习咒;后因外道改宗渐多,故允其使善咒行医。大乘兴起,以为咒术有总持、能持、能遮等义,遂用之护法弘教。
世尊入涅槃千余载年后,乌荼国善无畏游历诸国参学,复于摩竭陀国那烂陀寺礼达摩鞠多,得受灌顶,依《大日》习胎藏界法,名“胎藏部”;又婆罗门族龙智自幼家贫,屡受龙猛救济,故随之出家,住吉祥山以《金刚顶》修金刚界法,称“金刚顶部”。时乌苌国因陀罗菩提造《智慧成就》,大倡密法;继而斯那王朝兴起,转奉印度教,佛法日趋衰颓。未几,西亚突厥伊斯兰军入侵,僧众四散,密教遂于本土销声匿迹。
唐开元间善无畏来华,住兴福寺南塔院,后于菩提寺译经,致力推广密教;时龙智弟子金刚智亦抵洛阳,于资圣、大荐福等寺译经;弟子不空曾奉命赴狮子国学法,返唐后相继于长安、武威等地译经,随立灌顶道场大弘密法。
善无畏门人以一行、温古、智俨、义林、宝思、玄超、喜无畏、扶桑道慈及新罗元超等上首;一行亲承讲传,又疏《大日》。不空门下惠果、含光、慧朗、元皎、觉超、新罗慧超号六哲;尤以惠果承其法系,弟子有爪哇辩弘、东瀛空海等。
会昌法难以降,五代兵燹不绝,经籍多为毁空。宋初有迦湿弥罗国法贤、施护等传译密宗经轨,然远不似唐时兴盛,未久趋微。
空海后国后以平安东寺弘教,建高野山金刚峰寺,创真言宗传金刚界法,亦称东密。 因陀罗菩提次子莲花生早年依寂色修密,未几从乐天习无上部法,后随吉禅师子;复来华于五台山学天文历数。恰值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即位,力邀赴藏传教;遂经尼泊尔至拉萨,建桑耶寺大译密经,由此开藏传一脉。初未立派系,以师徒、父子相传,无统一教义,亦乏权威寺院。历二百载,宁玛、噶当、萨迦、噶举、格鲁等派相继创宗,至今延续不绝。 密宗仪礼繁复,唯师资灌顶方证成就,故于显教三宝外加上师归依;以大日如来证悟自意秘奥,总摄诸门本尊;立六大、四曼荼罗说,主众生三密加持即身成佛;修行以持咒、供养为主,有大圆满、大手印、道果、五次第、六加行、拙火定等法门传世。
附:密宗五派
宁玛派。吐蕃王朝末有释迦琼自幼随诸密宗师习法,复获释迦耶希道果圆满传授;遂创邬巴隆寺;广弘密教。弟子喜饶札巴兼通显宗,尤擅因明,曾舌战多派未尝败绩;其子释迦桑格遍访名师,集经典大成,又于卓浦寺长开四季法会。自言传承莲花生古义,故称宁玛派;因僧众着红帽,俗名红教。另有隆钦饶降巴译注经典,所传大圆满后为派中特持。至今寺院遍及全藏。
噶当派。阿里古格王朝时国主意希沃诚请天竺阿底峡入藏弘法,住托林寺讲经译典,又著《菩提道灯》;弟子仲敦巴于热振建寺,由是立宗。因称以世尊语教化凡人,故名噶当派;数世渐分典、授、诫三支。教理系统,修持规范,故此后诸派祖师俱曾习之。逮至宗喀巴依义改创格鲁,原寺渐奉新派,宗门由此隐灭。
萨迦派。赤松德赞内相昆班魄切后裔衮却杰波感旧密没落,赴聂谷隆寺求教;后于仲曲河畔波布日山麓建萨迦寺,力扬新法。世遂依寺称萨迦派;又院墙漆三色,故名花教。衮却杰波子贡噶宁布遍学显密,又得印度布瓦帕授法;后主持萨迦寺,大倡密法,尤重道果。贡噶宁布次子索南孜摩幼随父学法,年长赴桑浦寺习显密,后继父位;未几让与其弟扎巴坚赞,专修教法。扎巴坚赞幼从父修密,复随绛胜达瓦坚赞受梵戒;曾以金汁书《大藏》。贡噶宁布四子柏钦沃波长子贡噶坚赞早年从札巴坚赞学法,后随克什米尔释迦室利受戒,广通十明,号班智达,著述甚多;曾于芒域吉仲圣瓦第桑布寺左近集市与绰切噶瓦等外道六人辩经十三天,尽驳其非;继任后应元室之邀抵凉州共商藏地归顺事宜,奠一统基础。贡噶坚赞弟索南坚赞子洛哲坚赞先后修持显密及五明,复从那塘堪钦札巴僧格受戒,十七继承萨迦寺;曾应诏谒忽必烈,为其夫妇子女灌顶,后于上都辩会败道教;中统间受封国师,统领释法,号八思巴。此后帝师皆由派内延续,至顺帝亡而止;然法统不绝于世。
噶举派。洛扎曲其普玛尔巴早年三赴天竺,四往尼泊尔,遍访善知识,尽学诸法,复依弥勒巴证悟;后于卓窝垄传法;弟子以米拉日巴、却吉多吉、旺安、村波索南坚赞为上首。米拉日巴曾隐居苦修那密教真言,后遍游藏地,传徒极多。因法旨历代口授,故名噶举派;又僧众披白衣,俗称白教;一时风行全藏。及至格鲁大兴,门风渐衰,然今仍遍布藏地。 格鲁派。蒙元奄有华夏,宠信密法,名利徒竞相出家。至正间有罗桑扎巴初依敦珠仁钦灌顶,后于止公寺向阿仁波切受法,未几赴极乐寺从吉祥狮子、善满听经,又奉功德海、乌锦巴习《现观庄严》,复随曼殊宝学《大乘庄严》。翌年至泽钦访仁达巴,由是广习大藏;因感僧众多腐化堕落,故以重振戒律为旨,于大昭寺传召法会,建甘丹寺,著述广弘戒律;为世崇奉,号宗喀巴。因其宗风善律,故称格鲁派;以门下皆黄帽,俗名黄教。弟子以达玛仁钦、格雷倍桑、根敦主巴、札喜倍丹、释迦智为上首。达玛仁钦继宗喀巴法位,为噶登寺首任坐床;依师成规,大倡显密。格雷倍桑初习萨迦,立十部论宗,后力弘显密;继达玛仁钦主持噶登寺,开班禅世系首代。根敦主巴初依慧狮子,后建札什伦布寺,开创达赖世系首代。札喜倍丹奉师命建哲蚌寺,讲《中观》、《因明》,摄受弟子甚多。释迦智曾入京谒明成祖,后创色拉寺,为永乐、宣德两代国师,弘师法至汉地、蒙古。
世尊传教,原因有情福报资粮有异,遂广说诸法;历代祖师亦各开方便门,接引众生。实则是法平等,各宗互摄,故诸派亦多身兼各家长者。唯后世末学无知,名利熏心,竞相以贬斥他宗扬己门风;自诩宗门功臣,何啻千古罪人?
中国佛教八大派别之禅宗文化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派别之一,同时也是最具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派别。它形成于唐代,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流行至今;不仅在中国,而且传入日本和朝鲜,其影响甚至远及欧美。应当说,禅宗无论在中国佛教史上,还是在世界佛教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禅宗发展简述
禅宗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古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初祖,它源自于达摩禅、形成于慧能禅、兴盛于曹溪南禅。
佛教自公元前后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就开始了同中国社会与本土文化相互适应和协调的过程。它经历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数百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与磨合,逐步走向中国化,直至隋唐时代,终于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派别。在中国的八大佛教派别中,禅宗是最重要、最典型中国化的一支。与其他宗派相比较,禅宗在流行的时间上、传播的规模和区域上、以及社会影响诸方面也是最大最突出的。
中国禅宗的出现是与菩提达摩来中国弘传禅法联系在一起的。南印度的菩提达摩于刘宋末或其梁时代来华传“南天竺一乘宗”之禅法,被奉为中国禅宗的东土始祖。东土五祖: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后来道信、弘忍之禅法,称为“东山法门”,到此,禅宗才真正的初期创立。五祖弘忍的门下有惠能、神秀两大弟子,禅宗又分化为惠能南宗和神秀北宗这两大基本派别。惠能被视为禅宗正脉,是达摩以来“以心传心”的第六代祖师,世人称其为“六祖”。惠能倡导一种“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简便门法,并保持道信以来山林佛教的特色,故使禅宗受到下层民众的欢迎,得以极大普及。六祖以后,南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惠能门下形成了菏泽神会、青原行思河南岳怀让三大系。青原系和南岳系有进一步演化出“五家七宗”,从而禅宗在全国形成了很大的规模。
注:“五家七宗”——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黄龙宗和杨岐宗。
禅宗在唐代形成,从安史之乱以后直到北宋饰它的极盛时期,宋元以后继续流传,从未间断。一直到近代和民国时期,还常有禅宗大师出现。若从7世纪的道信(574—651年)算起,禅宗发展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了。
由于禅宗比其他派别流传时间长,范围广泛,因此它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在哲学方面,中国哲学中的宋明理学就是受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心性论的影响而形成。禅宗认为,“心本清静”、“见心识性”、“众生系有佛性,皆能成佛”,把人生的全部活动都纳入促进“佛性”实现的轨道上。这种思想与儒家的“性善”、“尽心”说和“先知先觉”说融通起来,就构成了宋明理学中的“心即是理”的主观主义学说。
(今日到此为止。下一篇介绍:除有部分发展简述,将介绍禅宗文化的特质。敬请关注!)
中国佛教三大派别的起源
一、汉地佛教的起源
自从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随着佛经译介的发展,佛教越来越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理解与接受。到了南北朝时期(420-589),由于佛经的大量翻译,出现了诸多的佛教学派。这些佛教学派各自以研究一部分佛典佛经为宗旨,独尊一经一论,各学派分别以大小乘佛教的佛典佛经中的某一部为研习对象,进行不同的阐释,互相辩论、争鸣。佛教学派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为佛教宗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到了隋唐时期(589-907),为了满足各个阶层广大佛教徒对教义、教规和修持的要求,以适应佛教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各个佛教寺院的经济利益,从印度传入的“判教”(也称教相判释)得以广泛流行。佛教各宗派为了树立自家的理论权威和地位,对佛教的经典著作和各派教义作出了不同的综合分类,判别浅、深、大、小、权、实、偏、圆等,判定哪一部佛经、哪一种教义是佛祖的最终和最圆满的说法,同时把自家的阐述理论摆在最高地位,以此作为立宗的依据,这就是“判教”。这样,中国佛教宗派产生了,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八大宗派。
二、藏传佛教的起源
藏传佛教的经典以藏文为主,因主要在西藏形成和流行,故得名。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为藏语,是上师的意思。
7世纪,西藏赞普松赞干布在他的两个妻子尼泊尔公主布丽库蒂(一译墀尊)和唐代文成公主的影响下,信奉了佛教,他还专门为两位公主建造了惹摩伽寺和大昭寺,用以供奉佛像。松赞干布积极支持佛教在西藏的传播,组织人员将佛经翻译成藏文。650年,松赞干布去世,西藏佛教发展陷入缓慢时期。8世纪时,天竺僧人寂护、莲华生等到西藏传播显、密两系宗教。9世纪,赞普朗达玛禁止佛教流行,使得佛教传播在西藏中断了一百多年。10世纪末期,在新兴封建领主阶级的支持下,佛教以喇嘛教的形式得以复兴。喇嘛教是佛教与西藏原有的本教(又称笨教)长期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13世纪后期,由于元朝统治阶级的支持,上层喇嘛开始掌握政权,逐步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并将该教传入蒙古和中原等地区。
藏传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教派,主要有七大宗派。
三、云南上座部佛教的起源
古印度原始佛教分化以后,形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两个派别。据史载说,释迦牟尼逝世后二百年,阿育王举行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派传教师向周围国家和地区传播上座部佛教,其王子摩哂等比丘被派往今斯里兰卡创立以大寺为中心的上座部佛教僧团。约公元前1世纪,在斯里兰卡举行上座部佛教第四次结集,首次用巴利文将上座部佛教三藏记录成册。11-14世纪,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确立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国为最初到南亚、东南亚一带传播佛教的比丘属于上座部,所以南传佛教徒便称它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又因为南传佛教使用的经典属于巴利文语系,所以又称巴利佛教。目前,南传佛教传播的地区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地区。
云南上座部佛教属于中国三大佛教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和部分佤族以及其他民族部分民众之中。由于信徒以傣族居多,所以又称傣族佛教。在6-7世纪时缅甸系佛教曾传入云南,后由于战争等原因而绝灭;8世纪以后治地佛教也曾影响这一地区;12世纪,泰国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地区,紧接着缅甸佛教再次传入;15世纪后有了很大的发展,直至今天。
云南上座部佛教的教义较多地保持原始佛教精神,它尊崇释迦牟尼为唯一的教主,不承认释迦牟尼以外还有其他诸佛、菩萨的存在,因此佛寺中普遍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只使用巴利文佛经;注重“自度”,通过个人努力,以期达到阿罗汉最高果位;以四谛、八正道、十
二因缘等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修持八正道、戒定慧;僧侣保持托钵化缘、过午不食、雨季安居等教规;将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道、涅槃合并在一起纪念,称作泼水节。
云南上座部佛教与其他佛教一样,也有几大派别(主要有五大宗派),每派又有若干支系。
佛教历史及中国佛教的主要派别
佛教历史及中国佛教的主要派别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去世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如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驰,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在全世界广为宣传,佛教界还在战地组织了僧侣救护队,为争取祖国自由独立做出了应有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传佛教界首先与全国人民一道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地主所有制及其它各种剥削制度,佛教事业日益发展。1952年11月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圆瑛法师当选会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复和落实,使中国佛教获得新的发展。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门巴族、珞巴族、土族群众普遍信仰,人口700多万。
中国南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保山地区,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南传佛教,截止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约有信徒100多万。
藏传佛教派别
嘎玛仁波切:藏传佛教五大派别
2014年11月06日 15:21 昌列寺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莲花生大士
不少人都会有疑问,佛教为什么那么多派别?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金刚乘佛教。各教派里还会有很多分支,内地有八大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的不同需求应运而生。
密法,从来不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密法传入中原,比传入藏区早很多,唐朝时期,内地修学密法盛行,已经有部分传到了日本,现代人称之为“唐密”,而唐朝时,藏传佛教还在萌芽中。密法,不是藏族人创造的,是佛陀亲自传授给儿子罗睺罗(被称为“密行第一”),至今也已传承了2500多年。
藏传佛教主要有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噶举派、噶当派、觉囊派等。
宁玛派,唐太宗时期,吐蕃开始信仰佛教,后由藏王赤松德赞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将密法传入藏地,是整个藏传佛教的基础。“宁玛”为古、旧之意。因出家人戴红色帽子,被称为红教。宁玛派有出家和在家两种修行制度,出家众严守出家戒律;瑜伽士属在家居士,从小像出家众一样修行,并不剃度出家,称为“密咒师”,可参加寺庙部分宗教活动。这两种制度的修行人均被尊称为“喇嘛”。大圆满法,是宁玛派独有的寻求解脱及成佛的伏藏法门。宁玛派教义的九乘次弟涵盖所有小乘、大乘佛法。修行体系以九乘次第(显教三部、金刚乘外三密、金刚乘内三密)为主,大圆满法为最究竟的法门。
萨迦派,藏语意为灰土。该派创始于1073年,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在元朝政府的护持下,萨迦五祖八思巴,被封为“帝师”,建立西藏地方萨迦政权,为藏传佛教“政教合一”统治之始。八思巴还奉忽必烈之命创制“蒙古新字”,流通蒙古全境。萨迦派主修“道果法”为萨迦派不共之法门。
噶举派,于11世纪发展起来,始创者为玛尔巴罗扎大师(玛尔巴译师),经密勒日巴大瑜伽士的继承,广传至今。“噶举”有语旨相传之意,因玛尔巴大师为瑜伽士,身披瑜伽士的白色袈裟,故称“白教”。噶举派有四大八小支,共十二个派系。明朝永乐皇帝邀请五世噶玛巴进京,成为弟子后封噶玛巴为“大宝法王”,噶玛噶举为噶举派四大支派中其中一支,自此噶玛噶举得到发展。噶举派主修大手印法,并有显密之分,分别为修心和修身法门。
格鲁派,藏语意为善律,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亦称为行善派。诞生于青海塔尔寺的高僧——宗喀巴大师重新整顿寺院,严明戒律,在十四世纪创立格鲁派,由于此派僧人所着袈裟和僧帽均为黄色,故称之为黄教。宗喀巴的传承弟子中以五世达赖和班禅大师最为有名,1652年35岁的五世达赖在清顺治皇帝接连四次邀请之后,清朝官员三千众随行进京弘法,并于返藏前获顺治帝册封;1647年班禅四世被顺治授与“金刚上师”;1713年康熙皇帝敕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格鲁派在修行上采取“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兼重,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的方法。
噶当派,创建于1056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尊者。 15世纪时格鲁派兴起,噶当派逐渐并入格鲁派。噶当派主张先显后密,主修阿底峡尊者所传“三士道”。
觉囊派,主张以“他空见”解释时轮。觉囊寺是公元13世纪时建立的,创建人衮邦?吐吉尊追是藏传佛教伟大人物八思巴的弟子,后来独成一派,因为传教中心在觉囊,所以被称为觉囊派。 觉囊派的教义与藏传佛教其他派的一些主张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觉囊派属于显密兼修,以时轮六支瑜伽为主。
很多人一听藏区有红教、白教、黄教、花教,觉得非常复杂。其实在藏区,原本没有这种称呼,是内地人辨认叫起来方便,才如此流传开来。不同的派别,皆因众生根器不同,需求差异,实则殊路同归,百川归海,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在念诵梵呗、修行的重点及细节上,有所不同。在最终修行的果位上,显与密完全没有差别,完全一样。从修行的角度来说,显与密均强调出离心、菩提心等修法,但密法具有完整而系统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持方法,引领行者迅速趋入核心与重点,破除所有的执着,从而即生成就。无论修持禅宗、净土宗、还是密法,大家都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家都是经由修学佛陀的教法,最终抵达彼岸,都是同一个派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为了自利利他的佛教传承体系。
嘎玛仁波切 藏传佛教 萨迦派 格鲁派 宁玛派 文章关键词: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佛教派别源流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