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⑦的基本态原子排布式 区。
(2)若元素①③⑤形成的某化合物显酸性,经测定这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6:16, 该 化 合 物 对 氢 气 的 相 对 密 度 为 23, 则 其 中 所 有 杂 化 原 子 的 杂 化 方 式 为 。
(3)元素④和⑥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 。 请写出由④和⑤两种元素形成的与 N -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 , 其 VSEPR 构型为 。
(4) 在测定①和⑥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 实验测得值一般高于理论值, 其主 要原因是 。
2、 (哈尔滨三中、东北育才、大连育明、天津耀华 2011年四校第一次模拟, 37) X 、 Y 、 W 、 N 五种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三个紧邻的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X 和 Y 的氢化物都 比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但在同周期中却不是最高的。 W 是同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 小的元素。 N 是一种“明星金属” ,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等工业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X 、 Y 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 X 、 Y 可以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 其中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 8,则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的杂 化方式是:。
? X 的氢化物易溶于水的其原因是:。
? N 的电子排布式是:。
? X 和 Y 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小于 (填元素符号 ) 。
3. (江苏省南通 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21) 能源、材料和信息 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 柱” 。
?目前,利用金属或合金储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右图是一种镍
基合金储氢后的晶胞结构图。
① Ni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 。
② 该合金储氢后,含 1mol La的合金可吸附 H 2的数目为 。 ?南师大结构化学实验室合成了一种多功能材料——对硝基苯酚水合
物(化学式为 C 6H 5NO 3·1.5H 2O ) 。实验表明,加热至 94℃时该晶体能失去结晶水, 由黄色变成鲜亮的红色,在空气中温度降低又变为黄色,具有可逆热色性;同时实 验还表明它具有使激光倍频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①晶体中四种基本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对硝基苯酚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中,破坏的微粒间作用力是 。 ? 科学家把 NaNO 3和 Na 2O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一种白色晶体,已知其中阴离子与 SO 42-
互为等电子体,且该阴离子中的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
该阴离子的电子式是 ,其中心原子 N 的杂化方式是 。
4.(四川省成都七中 2011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 26) 现有 A 、 B 、 C 、 D 、 E 、 F 六种
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 D 同主族, C 与 E 同主族, D 、 E 、 F 同周 期, A 、 B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C 的最外层电 子数相等, A 能分别与 B 、 C 形成电子 总数相等的分子, 且 A 与 C 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 A 能分别与 E 、 F 形成电子总 数相等的气体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E 、 F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 (2) E 与 F 可形成 E 2F 2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晶体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
(3) C 、 D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 D 、 E 形成的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 、 C 、 E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 H ,其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可与 a g铜反
应,则被还原的 H 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La Ni H 2
(5) E 的一种常见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实验室可用足量 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来吸收,则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b g D单质在纯净的 C 单质中燃烧放出 Q kJ热量,则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陕西省长安一中 2011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理综, 35)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
中的序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1)写出上表中元素⑨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
(2)在元素③与①形成的水果催熟剂气体化合物中,元素③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___
杂化;元素⑦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__________。
(3)元素④的第一电离能 __________元素⑤(填写 “ >”“ =” 或 “ <”>”>
素④与元素①形成的 X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____。 请写出与元素④的单质互 为等电子体分子、离子的化学式 __________(各写一种) 。 (4)在测定元素①与⑥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
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5)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与元素⑦的单质反
应时,元素④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6)将过量的 X 通入含有元素⑩的蓝色硫 酸盐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 元素⑩的某种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实心球表示元素⑩原 子,则一个晶胞中所包含的氧原子数目为 __________。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无锡智学堂教育备课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0·茂名模拟) 金属钛对人体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
50“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4822Ti 和22Ti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50A. 4822Ti 和22Ti 的质量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50B. 4822Ti 和22Ti 的质子数相同,互称同位素
50C. 4822Ti 和22Ti 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50D. 4822Ti 和22Ti 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解析:同位素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中子数和质量数不相等. 4822
Ti 和5022Ti 的质子数均为22,中子数分别为26和28.
答案:B
2.(2010·海南模拟) 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 .H 、D 、T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氨气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C .NH 4Cl 的电子式为: Cl
D .S 2的结构示意图为 --
解析:H 、D 、T 互为同位素,故A 错误;氨气分子中的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故B
错误;氯离子的电子式错,故C 错误.
答案:D
3.(2009·嘉兴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①热稳定性:CH 4>NH 3>H 2O ②还原性:I >Br >Cl ③酸性:H 3PO 4>H 2SO 4
>HClO 4 ④原子半径:Na >Mg >O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热稳定性顺序为:CH 4Z
B .X 元素的一种单质可用于消毒杀菌
C .Y 的氧化物是工业制取Y 单质的主要原料
D .Z 的单质在氧气中点燃可生成两种酸性氧化物
解析:由题意可依次推出X 、Y 、Z 分别为O 、Al 、S 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
关系为:Al >S >O(即Y >Z >X) ;O 3可用于消毒杀菌;工业上制取金属铝主要是
电解熔融的Al 2O 3;硫单质在氧气中点燃只生成SO 2一种酸性氧化物.
答案:D
8.(2010·天津河西区模拟) 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议“低
碳生活方式”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人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O 2的比例模型为
B .用过氧化钠吸收CO 2是目前比较经济的减碳方案
C .16O =C =18O 与16O =C =16O 互为同位素且化学性质相似
D .从我做起节电、节气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解析:碳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故选项A 错误;通过植树造林可吸收大气中
的CO 2,选项B 错误;16O =C =18O 和16O =C =16O 均为二氧化碳的分子,故二者
不属于同位素的关系,选项C 错误.
答案:D
9.短周期元素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 与
Y 、Z 位于相邻周期,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 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X 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 .Y 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 .Z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D .X 和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解析:由题意知X 为N ,Y 为Mg ,Z 为S. 氨溶于水呈碱性,NH 3+
H 2O NH H 2O NH 3·4+OH ;MgO 是离子化合物;2H 2S +O 2===2S↓+
2H 2O ,故H 2S 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易变质;X 的最高价氧化物为N 2O 5,其对应
的水化物为HNO 3(强酸) ,Z 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O 3,其对应的水化物为H 2SO 4(强
酸) .
答案:B
1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从氟到碘,生成的氢化物熔、沸点逐渐升高,稳定性逐渐减弱
B .因为钠原子比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所以钠比铝的还原性强
C .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
D .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氧化性强
解析:HF 分子间存在氢键,HF 熔、沸点比HCl 高,A 项错误;钠容易失电子,
还原性强,B 项正确;C 项正确;O 、S 同主族,故O 比S 原子半径小、单质非
金属性强,D 项正确.
答案:A
11.X 、Y 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 .由m X a 与n Y b ,得m +a =n -b +-
B .X 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
C .X 、Y 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 .若X 的原子半径大于Y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X 一定大于H n Y
解析:二者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说明两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若离子
符号分别为m X a 与n Y b ,则有m -a =n +b ,A 错误;若二者分别为X 2、Y ,+---
说明X 、Y 为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X 在ⅥA 族、Y 在ⅦA 族,Y 比X 的非金
属性强,则还原性X 2>Y ,B 正确,由B 项分析可知,X 、Y 可能为同一周期的--
活泼金属或同一周期的活泼非金属,C 错误;若X 的原子半径大于Y ,且二者能
形成气态氢化物,说明X 与Y 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X 的原子序数小于Y ,
则Y 的非金属性比X 强,氢化物稳定性为H n Y 大于H m X ,D 错误.
答案:B
12.(2009·启东模拟) 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某离子化合物X 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
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 则有关X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X 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
B .X 中一定有离子键,一定不含共价键
C .若X 只含两种元素,则这两种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同一主族
D .X 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解析:选项A ,如Na 2O 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不等,而NaF 中的阳离子和阴离
子个数相等.选项B ,如NH 4F 中含有离子键,但也含有共价键.选项C ,若X 只
含有两种元素,则这两种元素一定在不同周期、不同主族.选项D ,在Na 2O 中,
r (Na) b >c >d
B .离子半径:A (n +1) +>B n >C (n +
++1) ->D n -+1) -C .离子还原性:A (n +1) +>B n ,离子氧化性:C (n >D n D. 单质还原性:B >A ,-
单质氧化性:D >C
D 单质还原性:B >A ,单质氧化性:D >C
解析:A 、B 、C 、D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有如下关系:a - (n +1) =b -n =c +(n +1) =d +n ,即a >b >d >c ,A 项错误;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A (n +1) +S >C ,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HClO 4>H 2SO 4>H 2CO 3.
答案:(1)三 ⅥA (2)14C (3)
(4)Cl b (5)HClO4>H 2SO 4>H 2CO 3
21.(11分)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图是元素
周期表的一部分:
(1)阴影部分元素N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根据元素周期律,请你预测,H 3AsO 4、H 3PO 4的酸性强弱:H 3AsO 4________H3PO 4(填“>”、“ N> Si;F > O> N > C ⑵1s 2s 2p 3s ⑶ 有 ⑷Cl
14、 (1)四 Ⅷ 2 (2)
小 H 2O
(3)理答案均可) 或- (4)丙烷(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CH 3COOH +HCO 3===CH3COO +H 2O +CO 2↑(其他合
15、(1)3 VIA HClO 4
(2)2 H-Z H-Y
(3)[Ar]3d104s 1 2Cu 2S+3O2=2Cu2O+2SO2
(4)2CO(g)+SO2(g)=S(s)+2CO2 (g) △H=-270kJ/mol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
第五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A 组
班级 姓名 一、我会选(每题2分共40分)
1(19世纪末,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 A(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
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
4(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是 ( )
A(39?61 B(61?39 C(1?1 D(39?11
5(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d、…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判断其中11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 )
A(第6周期?A族 B(第7周期?A族
C(第7周期?族 D(第8周期?A族
6(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酸性,且酸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ABCDE B(CDABE C(BADCE D(ECDBA 7(A、B分别为第3周期和第4周期的同一主族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若A为?A族,其质量数为x,则B的质子数为y。?若A为?A族,其质量数为m,则B的质子数为n。在下列各组值中,y和n的值分别是 ( )
xx
A((+18)和(2m+18) B((+8)和(2m+18)
22
xx
C((+8)和(2m+36) D((+18)和(2m+36)
22
8(A与B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1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的氧化性小于B B(A还原性大于B
——C(A的氧化性大于B D(B还原性大于A
9(由?A族元素X和?A族元素Y组成的阴离子,结构如下所示,则所带电荷a、b、c分别为 ( )
第1页 共7页
A(2、3、4 B(4、3、2 C(5、6、4 D(2、3、2
10(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
B(周期表中,原子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第三周期中,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D(随核电荷数的递增,?A族元素的单质由上至下熔、沸点升高,碱金属族元素单质由
上至下熔、沸点降低
1218141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个密闭容器分别装有CO和N两种气体,关于这两个2
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相等,质量数不相等 B(分子数和质量数分别不相等
C(分子数、质量数分别相等 D(原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分别相等
12(有几个单核微粒,每个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都分别相同,它们一定是 ( ) A(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 B(同种核素
C(互为同位素 D(质量数相同的离子
13(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放在稀硫酸中,唯有Y溶解并放出气体,将Z放入X
的盐溶液中,有X金属析出,已知X、Y、Z在化合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金属活动性Z,Y,X B(还原性:X,Y,Z 2+2+2+2+2+2+C(氧化性:X,Z,Y D(氧化性:X,Y,,Z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由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5(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a、b的阳离子与c、d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阳离子的正电荷数小于b阳离子的正电荷数,c阴离子的负电荷数大于d阴离子的负电荷
数,则它们的离子半径的关系是 ( ) A(a,b,c,d B(b,a,d,c
C(c,a,d,b D(c,d,a,b
16(X、Y、Z分别代表3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Y元素原
子M层有6个电子,Z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6,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XYZ B(XYZ C(XYZ D(XYZ 3423424n-n-17(若原子R的质量数为A,R核外电子数为x,则W克R所含中子为 ( ) A((A-x+n)mol B((A-x-n)mol
WWC((A-x+n)mol D( (A-x-n)mol AA
18(R原子核外有3层电子,它的最外层上达到饱和所需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
之和的1/2,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关于R的正确的说法是 ( )
第2页 共7页
A(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与烧碱溶液反应
B(R的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酸
C(R易形成离子
D(R的气态氢化物在常温上都能稳定地在空气中存在
2-3+19、A和B是前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离子A、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A,B B(原子半径:A,B
2-3+C(离子半径:A,B D(质量数:A,B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中一定含有阳离子,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中一定含有阴离子 B(两种不同的酸混合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中性
C(失电子难的原子,其得电子一定容易;得电子难的原子,其失电子一定容易 D(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二、我会填
21((7分)A、B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A、B两元素的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在反应中A单质为氧化剂,B单质为还原剂。则:
(1)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A元素位于___周期___族。新发现A的一种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AO,其中A的化合价为______。
(3)A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B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2((9分)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5(8gB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00mL2mol/L盐酸完全反应;B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H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2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里,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上述条件,回答: (1)元素C位于第__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A是______________元素,B是______________元素,D是______________元素。 (3)A与D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判断该化合物在空气中是否变质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C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3((3分)有两种气体单质A和B,已知2(4gA和2(1gB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分子个mnmn
数比却为2?3,又知A和B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且A原子中L电子层所含电子数是K电子层的3倍,试推断:
(1)元素符号: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A中m值是______________。 m
24((11分)现有A、B、C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其核内质子数之和不超过18,将它们分别跟O元素结合,均可生成两种氧化物;
MEX,,,A+O?,B+O?,C+O?,两种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N,M,E,F,Y222,,,NFY,,,
,X。M跟X化合,其生成物D可与E形成两种化合物P和Q,其中Q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疾病。据此推断下列元素或化合物(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达)
第3页 共7页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
Y__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_,Q______________。
三、我会答
25(那些化学事实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碘,怎样从原子结构来解释,
B 组
一、我会选(2分×20,40分)
1(某元素含有二种质量数不同的原子,这两种原子可以组成三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n-2、2n和2n+2的双原子分子,若n为整数,这两种原子的质量数肯定不是 ( ) A(n+2 B(n+1 C(n-2 D(n-1
-2(x原子获得3个电子或Y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都与OH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X与Y两单质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
A(YX B(XY C(XY D(YX 32322323
3(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粒的关系可能是:(1)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子,(2)不同元素的原子,(3)两种不同的分子,(4)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5)一种原子和一种
离子,(6)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7)两种不同的阳离子,(8)两种不同的阴离子,(9)一种阴离
子和一种阳离子,其中正确的是 ( )
A((1)(3)(4)(7)(8) B((1)(2)(5)(7)(9)
C((1)(2)(5)(7)(9) D((1)(2)(3)(4)(5)
4(下列递变情况不正确的是 ( )
+2+3+A(Na、Mg、Al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B(N、O、F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O、S、P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2--D(P、S、C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5(已知A、B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在3,20之间,它们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B,若A的原mn
子序数为A,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 )
A(a,8—m—n B(a,16—m—n
C(a—16—m—n D(a—m—n
6(元素X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Y元素的离子与X元素的离子具有相
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 ) A(MgF B(KS C(NaCl D(KCl 22
7(X元素原子L层比Y元素原子L层少3个电子,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X元素原
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则X、Y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 ) A(6、11 B(11、6 C(7、12 D(12、7
8(某元素的一种核素,核内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关于该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12B(该核素的质量为C的(m+n)倍
C(该核素的同位素核内质子数一定为m
D(核内中子数为n的原子一定是该核素的同位素
第4页 共7页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一定相同
B(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一定相等
C(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多,得电子能力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
10(原子序数均不大于20的3种元素X、Y、Z,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2,又知X与Y
同周期,Y与Z同主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X和Y不可能在第2周期
B(X和Y若在第4周期,则Z一定在第2周期
C(X和Y若在第3周期,则Z不可能在第4周期
D(X和Y若在第3周期,则Z可能在第2周期
11(A、B两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时,一个A原子要失去1个电子转移给B原子,而一个B原子要得到2个A原子的电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AB 2
B(原子序数:A一定大于B
C(A和B形成的离子电子层结构一定相同
D(A一定是金属,B一定是非金属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
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会破坏旧的化学键,同时形成新的化学键 C(
D(共价化合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
13(对于第n电子层,若它作为原子最外层则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的相同,当它作为
次外层,则其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上电子最多能多10个电子,则第n层为 ( ) A(L层 B(M层 C(N层 D(任意
14(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 ( ) A(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
B(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钠
C(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成为锌离子
D(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钾
ab15(X和Y分别是元素X和元素Y的一种同位素,已知a,b,元素X和元素Y的相对原
子质量的关系是 (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确定 3537353716(氯只有Cl和Cl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在氯气中Cl和Cl的原子数之比为3?1。则
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 ( ) A(5?2?1 B(5?2?2 C(9?3?1 D(9?3?2
17(设某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18(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8、160、162。在
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此元素有3种不同的同位素 B(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80
第5页 共7页
179C(同位素X占原子总数的 D(X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22
1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 )
A(原子的半径 B(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
C(元素化合价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0(主族元素X、Y、Z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半径X,Z,离子半径Y,Z。Y和Z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判断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 A(X,Y,Z B(Z,X,Y C(Y,X,Z D(X,Z,Y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 A 组
1.C 2.B 3.A 4.A 5.B 6.C 7.C 8.CD 9.B 10.D 11.A 12.A 13.C 14.C 15.D
16.BD 17.C 18.A 19.C 20.B
21.(1) (2)第二 ?A -1 (3)2F+2HO,4HF+O 222+—(4)2Na+2HO,2Na+2OH+H? 22
22.(1)三 ?A ClO (2)Na Mg O (3)NaO 观察该化合物的颜色是否变白 2722———(4)Cl+2OH,Cl+ClO+HO 22
23.(1)A?O B?N (2)3
解析 A原子中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所以A是O
12.4,m, ?B,14,又?B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为N。 m,1612.1,nB,n
2.4
2m,16,2.13
4,n ?m?n,3?2
两种单质分别为O、N ?m=3。 32
24.H C Na HO HO CO CO NaO NaO NaCO NaHCO 2222222233
25.氯化氢比碘化氢易生成,更稳定;高氯酸比高碘酸酸性强;氯单质能氧化碘离子等事氯实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碘。氯原子和碘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但氯原子半径比碘原子半径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强,得到电子的能力强,失电子的能力弱,所以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碘。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 B 组
1.AC 2.A 3.A 4.B 5.C 6.D 7.C 8.C 9.D 10.C 11.AD 12.BD 13.B
14.A 15.D 16.AD 17.A 18.CD 19.B 20.B
第6页 共7页
第7页 共7页
化学物质名称与结构
产品名称 CAS号码 结构式
1,3-环戊二酮 3859-41-4
2,3-二氨基苯甲酸 603-81-6
2,5-二羟基苯甲醛 1194-98-5
2-氨基-3-硝基苯酚 603-85-0
2-氨基-4-甲氧基苯并噻唑 5464-79-9
2-氨基-4-甲基苯甲酸 2305-36-4
2-氨基-4-甲基苯腈 26830-96-6
2-氨基-5-羟基苯甲酸 394-31-0
2-氨基-5-甲氧基苯甲酸 6705-03-9
2-氯-4-羟基苯甲酸 56363-84-9
2-氯-4-甲氧基苯甲酸 21971-21-1
3,5-二溴苯甲醚 74137-36-3
3-溴-2-硝基甲苯 52414-97-8
3-环戊烯-1-甲酸 7686-77-3
3-羟基-4-硝基苯甲酸 619-14-7
3-甲氧基-4-硝基苯甲酸 5081-36-7
产品名称 CAS号码 结构式
4-氨基-3-羟基苯甲酸 2374-03-0
4-氨基-3-甲氧基苯甲酸 2486-69-3
4-溴靛红 20780-72-7
4-溴间苯二甲酸 6939-93-1
4-氯-3-乙基苯酚 14143-32-9
4-氯-3-羟基苯甲酸 34113-69-4
4-氯-3-甲氧基苯甲酸 85740-98-3
4-苯基吡啶 939-23-1
5-溴-6-羟基烟酸 41668-13-7
6-溴靛红 6326-79-0
环楞胺 294-90-6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 4637-24-5
4-氨基-3-羟基苯甲酸甲酯 63435-16-5
4-氨基-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 41608-64-4
S-(+)-叔丁基缩水甘油醚 130232-97-2
产品名称 CAS号码 结构式 1,3-噻唑-4-羧酸 3973-08-8
1-苄基-4-哌啶酮 3612-20-2
1-Boc-4-羟基哌啶 109384-19-2
1-溴-2,3-二氟苯 38573-88-5
1-溴-2,3-二甲基苯 576-23-8
1-溴-2,4-甲氧基苯 17715-69-4 3-甲氧基溴苯 2398-37-0
1-溴-3-三氟甲氧基苯 2252-44-0 1-丁基-4-乙炔基苯 79887-09-5 1-碘-3,5-二硝基苯 6276-04-6
2,3-二氨基-2-丁烯二腈 18514-52-8
2,3-二氨基吡啶 452-58-4 2,3-二甲基苯甲酸 603-79-2
2,3-吡啶二甲酸 89-00-9
2,4-双三氟甲基溴苯 327-75-3
2,4-二氯-5-氟苯甲酸 86522-89-6
2,5-二溴吡啶 624-28-2
2,5-二溴对苯二甲酸 13731-82-3
2,6-二溴吡啶 626-05-1 2,6-二氟苯甲醛 437-81-0
2-[([5-[(Dimethylamino)methyl]-2-furyl]methyl)thio]ethan-1-amine 66356-53-4 039
2-氨乙基乙硫醇 24304-84-5 2-氨基-3,5-二溴苯腈 68385-95-5
2-氨基-5-溴苯腈 39263-32-6
2-溴-4-氟苯甲醚 452-08-4 2-溴-4-羟基苯乙酮 2491-57-6
2-溴-4-硝基甲苯 7745-93-9
2-溴-5-氟吡啶 41404-58-4 2-溴-6-氟苯腈 79544-27-7
2-溴苯乙酮、 2142-69-0
2-氯-3-硝基苯甲酸 3970-35-2
2-氯-4-氨基吡啶 14432-12-3
2-氯-4-氰基吡啶 33252-30-1
2-氯-4-三氟甲基吡啶 81565-18-6
2-氯-5-硝基吡啶 4548-45-2 2-氯-6-氟苯甲酸 434-75-3
2-氯-6-氟苯腈 668-45-1
2-氯-6-氟苯酚 2040-90-6
2-氯-6-甲氧基-3-硝基吡啶 38533-61-8
2-氯-6-三氟甲基吡啶 39890-95-4
2-氯丙烯腈 920-37-6 2-氯异烟腈 33252-30-1
2-氯烟腈 6602-54-6
2-氟-6-甲氧基苯腈 94088-46-7
2-氟-6-三氟甲基吡啶 94239-04-0
2-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 2612-02-4
2-甲氧基吡啶 1628-89-3
2-甲基-3-硝基苯酚 5460-31-1
2-甲基-5-硝基苯甲酸 1975-52-6
2-甲基-6-硝基苯胺 570-24-1
产品名称 CAS号码 结构式 2-苯基丙醛 34713-70-7
2S,3aS,7aS-octahydro-1h-indole-2-carboxylic 80875-98-5 acid 392 3,4-二甲氧基-5-羟基苯甲醛 29865-90-5
3,4-吡啶二羧酸酐 4664-08-8
3,4-吡啶二羧酸 490-11-9
3,5-双三氟甲基苯甲醛 401-95-6
3,5-双三氟甲基苯腈 27126-93-8
3,5-二溴苯乙酮 14401-73-1
3,5-二溴吡啶 625-92-3
3,5-二氯苯胺 626-43-7
3,5-二氯苯甲酸 51-36-5
3,5-Dichlorobenzonitrile 211 6575-00-4
3,5-Dichlorobenzoyl chloride 212 2905-62-6
3,5-Dimethoxyaniline 222 10272-07-8
3-氨基-1-Boc-哌啶 184637-48-7
3-溴-4-甲基苯胺 7745-91-7
3-氯-2-硝基苯胺 59483-54-4
3-氯-2-硝基苯甲酸 4771-47-5
3-氯-4-氟苯甲酸 403-16-7
3-氯-4-氟苯腈 117482-84-5
3-氯-4-氟溴苯 60811-21-4
3-乙基苯胺 587-02-0
3-氟-4-甲氧基苯甲醛 351-54-2
3-氟-4-甲氧基苯甲酸 403-20-3
3-氟-4-甲氧基苯腈 331-62-4
3-氟-4-硝基苯胺 2369-13-3
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 621-59-0
3-甲基-2-硝基苯甲醚 5345-42-6
3-甲基-2-硝基苯甲酸 5437-38-7
3-甲基-2-噻吩甲酸 23806-24-8
3-甲基-4-硝基苯胺 611-05-2
3-亚甲基环丁基甲腈 15760-35-7
4,4-Dipyridyl 264 553-26-4
4-Amino-2,5-difluorobenzonitrile 227 112279-61-5
4-Amino-3-bromobenzonitrile 229 50397-74-5
4-Amino-3-bromobenzotrifluoride 228 57946-63-1
4-Aminobenzylamine 239 4403-71-8
4-Aminonicotinic acid 240 7418-65-7
4-Bromo-1-fluoro-2-nitrobenzene 247 364-73-8
4-Bromo-2-fluoroanisole 248 2357-52-0 4-Bromo-2-fluorobenzaldehyde 249 57848-46-1
4-Bromo-2-fluorobenzonitrile 250 105942-08-3
4-bromo-2-fluorobenzyl bromide 251 76283-09-5 4-Bromo-2-fluorophenol 252 2105-94-4
4-溴苯乙醇 4654-39-1 4-Bromothiophene-2-carboxaldehyde 246 18791-75-8
4-Chlorophenylboronic acid 260 1679-18-1
4-Cyano-3-trifluoromethylaniline 262 654-70-6
4-Fluoro-2-nitrophenol 265 394-33-2
4-Hydroxybenzotrifluoride 269 402-45-9
产品名称 CAS号码 结构式
4-Methoxy-2-hydroxybenzaldehyde 278 673-22-3
4-Methoxy-3-nitrobenzotrifluoride 279 394-25-2
4-Methyl-1,3-thiazole-5-carboxylic acid 282 20485-41-0
4-Piperidinemethanol 285 6457-49-4
4-Trifluoromethylbenzoic acid 286 455-24-3
5,6,7,8-Tetrahydroquinoline 302 10500-57-9
5,6-Dihydro-5-methyluracil 301 696-04-8
5-Amino-2-nitrobenzoic acid 288 13280-60-9
5-Aminonicotinic acid 289 24242-19-1
5-Bromo-2-iodopyridine 293 223463-13-6
5-Bromo-2-methoxybenzaldehyde 294 25016-01-7
5-Bromo-2-methoxypyridine 295 13472-85-0 5-Bromonicotinic acid 292 20826-04-4
5-Bromooxindole 291 20870-78-4 6-Aminonicotinic acid 304 3167-49-5
6-Aminonicotinic acid methyl ester 305 36052-24-1
6-Chloroanthranilic acid 306 2148-56-3
6-Chloronicotinotiniile 309 33252-28-7
6-Chlorooxindole 307 56341-37-8 6-Trifluoromethylnicotinic acid 312 231291-22-8
7-Hydroxycoumarin 313 93-35-6 8-Bromo-1-naphthoic acid 314 1729-99-3
96829-58-2 399
Cyclobutanecarboxylic acid 319 3721-95-7
D-2-phenylglycinol 324 56613-80-0
Dimethyl 3-cyclopentene-1,1-dicarboxylate 328 84646-68-4
Di-n-butyl succinate 329 141-03-7 Di-tert-butyl azodicarboxylate 331 870-50-8
Di-tert-buytldicarbonate 330 24424-99-5 Divinyl sulfone 332 77-77-0 DL-Ser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333 5619-04-5
D-Malic acid 322 636-61-3
D-Phenylalaninol 325 5267-64-1 D-Tartaric Acid 323 147-71-7
Ethyl 1-Boc-piperidine-2-carboxylate 334 362703-48-8
2-氨基-4-噻唑羧酸乙酯 5398-36-7
Ethyl bromopyruvate 339 70-23-5
Finasteride 341 98319-26-7
Ganciclovir 342 82410-32-0 HATU 343 148893-10-1
Hexamethylphosphormide 345 680-31-9 Hydriodic acid 346 10034-85-2 Hydroxyurea 347 127-07-1 吲哚-3-乙腈 771-51-7 L-2-Aminobutyric acid 351 1492-24-6
L-Arginine 349 74-79-3
L-Tyrosine methyl ester HCL 350 3417-91-2
Methyl 1-boc-4-piperidineacetate 362 175213-46-4
Methyl 2-aminothiazole-4-carboxylate 364 118452-04-3
Methyl 2-bromo-4-nitrobenzoate 365 100959-22-6
产品名称 CAS号码 结构式 Methyl 3-Amino-4-methoxybenzoate 372 24812-90-6
Methyl 85006-31-1 3-amino-4-methylthiophene-2-carboxylate 371 Methyl 3-aminothiophene-2-carboxylate 373 22288-78-4
Methyl 3-hydroxy-4-nitrobenzoate 379 713-52-0
Methyl 4-(trifluoromethyl)benzoate 383 2967-66-0
Methyl 4-amino-3-bromobenzoate 374 106896-49-5
Methyl 4-chloro-3-methoxybenzoate
Methyl 4-methoxyacetoacetate 382 41051-15-4 Methyl indole-6-carboxylate 386 50820-65-0
Methyl nipecotate 361 50585-89-2
N,N-dimethylformamide diethyl acetal 390 1188-33-6
N,N-disuccinimidylcarbonate 391 74124-79-1
N-benzylethylenediamine 387 4152-09-4
N-boc-3-piperidone 388 98977-36-7
N-methylurea 389 598-50-5
Orlistat 399 96829-58-2
Paeoniflorin 402 23180-57-6
Palladium 403 7440-05-3
Pinacol 426 76-09-5
Pipecolic acid 427 4043-87-2
Pramipexole 2HCL 428 104632-26-0
Pyrazine-2-carbonitrile 429 19847-12-2
Pyruvic
4-bromothiophene-2-carboxaldehydeAldehyde 78-98-8
430
Quinoline-6-carboxylic Acid 431 10349-57-2
R-1,1-Binaphthyl-2,2-diylhydrogenphosphate 39648-67-4 433
R-1-phenylethylamine 437 3886-69-9
R-4-Benzyl-2-oxazolidinone 434 102029-44-7 R-4-phenyl-2-oxazolidinone 438 90319-52-1
Rapamycin 432 53123-88-9 R-ethyl nipecotatel-tartrate 435 167392-57-6
R-Glycidol 436 57044-25-4 S-(-)-4-isopropyl-2-oxazolidinone 442 17016-83-0
S-1,1-Binaphthyl-2,2-diylhydrogenphosphate 35193-64-7 440 S-4-benzyl-2-oxazolidinone 441 90719-32-7 S-4-phenyl-2-oxazolidinone 443 99395-88-7
Salvianolic acid B 439 Tetrafluoroterephthalonitrile 445 1835-49-0
Tetrahydro-2h-pyran-4-one 446 29943-42-8
Tritylamine 448 5824-40-8
Tropinone 447 532-24-1
Ursolic acid 449 77-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