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问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既然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二、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三、无产阶级为什么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才能解决领导权的归属问题?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拟就上述问题予以阐释。
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问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一般意义上讲应由资产阶级领导,中国资产阶级也曾经充当过这一领导角色。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20世纪20年代起,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取代资产阶级担负起领导责任,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出现的独特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呢?
首先,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为了完成这两大任务,中国近代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英勇的抗争。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些斗争和探索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特别是辛亥革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三民主义纲领,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缔造了中华民国,从而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辛亥革命并没有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族独立,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继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虽为重建民主共和制度做过不懈的努力,曾先后发动和组织“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其结局同样归于失败。“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这就表明,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农民人口虽然众多,且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但它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摆脱不了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的地位所造成的落后性,提不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由于其脆弱的经济地位所带来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不能把革命引向彻底胜利。中国民主革命的勃兴,呼唤新的领导阶级,以先进理论为指导,把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引向新阶段。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的。正如**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历史已判定不能经过资产阶级的领导,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够完成。”
其次,它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伴随着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的企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无产阶级的很大一部分较之中国资产阶级的资格更老一些,因而它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也更广大一些。它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富于组织性、纪律性等世界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外,还有
许多独特的优点,有利于它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第一,身受三重压迫,具有最坚决和最彻底的革命性。同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基础,除极少数工贼外,整个阶级都是革命的。第二,人数虽然不多但分布集中,易于无产阶级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展开,便于形成强大的力量。第三,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着天然联系,容易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第四,从登上政治舞台不久就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社会中最有觉悟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阶级,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正是基于上述分析,**强调指出:“因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克服失业者群的破坏性,并且还能够克服资产阶级动摇性和不彻底性(如果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不犯错误的话),而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
再次,它是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和时代转换的必然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也使得世界和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十月革命后,属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范畴的世界革命已经过时,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由此开始。此后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范围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处于帝国主义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这就使得中国资产阶级“企图实现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完全行不通的”,他们“以其本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思想,仅仅是一个幻想”。这就实际上否定了资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和民主革命的资产阶级前途,并指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发展趋势。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他们的知识分子)。这时,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当作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的舞台,还是当作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参加了革命。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二、无产阶级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
中国民主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没有取得执政地位,并且在敌我力量对比中长期处于弱势,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则控制着全国的经济命脉,掌控并支配着主要的国家资源,占据着中心城市,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领导”这一概念。领导是个含义宽泛而又丰富的概念。领导就是带领、引导的意思,是领导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某一既定目标的行动过
程。据此,我们不能对领导作偏狭的理解,既不能仅仅将其作为行政隶属关系范畴来理解,也不能直观地按照某一方所处的地位之大小或力量之强弱来看待。 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问题,**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领导主要是指“共产党对于全国人民的政治领导”,是“对于全国各革命阶级的政治领导”。政治领导就是根据党在一定时期面临的实际情况和革命任务,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广大党员来带动劳动人民群众为实现党提出的目标而奋斗,从而以这种方式来把握历史进程的方向。简而言之,就是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策上发挥领导作用,解决政治上谁追随谁、谁吸引谁的问题。
无产阶级政党对于全国各革命阶级的政治领导的实现,需要具备如下基本条件:第一,根据历史发展行程提出关于每一发展阶段和每一重大事件中的动员口号,作为全国人民一致行动的具体目标。没有这种目标,是无所谓政治领导的。第二,按照这种具体目标在全国行动起来时,无产阶级特别是它的先锋队组织——共产党,应该提起以自己无限的积极性和忠诚,成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模范。共产党员应该做到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决,而又最能虚心体会情况,依靠群众的多数,得到群众的拥护。第三,在不失掉确定政治目标的原则上,建立与同盟者的适当的关系,发展和巩固这个同盟。第四,共产党队伍的发展,思想的统一性,纪律的严格性。**指出:“共产党对于全国人民的政治领导,就是由执行上述这些条件去实现的。这些条件是保证自己政治领导的基础,也就是使革命获得彻底的胜利而不被同盟者的动摇性所破坏的基础。”
三、无产阶级要实现其领导权就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但这并不意味着革命的领导权会天然地、自动地落到中国无产阶级身上,资产阶级也不会自动地放弃革命的领导权。因此,无产阶级要实现领导权,就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
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是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多次建立统一战线的复杂关联中走过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力量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条件下,还包括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资产阶级虽然在反帝反封建的共同政治目标下或特殊条件下,能够与无产阶级结成不同程度的联盟,但在阶级利益上与无产阶级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民族资产阶级总是幻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大资产阶级则顽固地坚持半殖民地半封建老路,而无产阶级是要走新民主主义道路。资产阶级经常以自己的政治意图去影响群众,甚至影响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因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这种矛盾和斗争最集中地体现在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的争夺上。哪个阶级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就决定着中国走哪一条道路,决定着整个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仅仅认识到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显然还不能解决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还必须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问题。**反复强调,要重视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他指出,使无产阶级跟随资产阶级呢,还是使资产阶级跟随无产阶级呢?这个中
国革命的领导责任问题乃是革命成败的关键。无产阶级要实现其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第一,要坚决地联合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这是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关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广大农民既是帝国主义最大的掠夺对象,也是封建地主阶级最直接的压榨对象。生活极端贫穷
困苦,有着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工农联盟是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坚实基础,也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关键所在。第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这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原则。所谓独立自主就是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一方面要讲统一性,为结成同盟需要有协商一致的原则,各方应共同遵守;另一方面要讲独立性,坚持党派和阶级必要的、一定限度的权利,不能因合作而牺牲党派和阶级必要的权利,这才有利于合作,否则合作就变成了混同,被同盟者所同化,党的领导就不复存在。第三,无产阶级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对军队的领导权。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在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自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没有强大的革命武装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更谈不上所谓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第四,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在极端复杂的中国革命斗争环境中,要实现和巩固无产阶级领导权,需要有一个政治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这个政党不仅需要不断地发展工人阶级的独立政治力量,消除各式各样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同时还需要经常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影响,把一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党建设成为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纲领、政策、路线等看作是一样的东西,忽视它们之间的原则性差别,实际上是把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变成了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尾巴,这种倾向以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最为典型;二是忽视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革命的可能性,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同等看待,忽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这种倾向以王明的“左”倾关门主义为主要代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错误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则是把同盟者推出去,把自己孤立起来,实际上也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只有坚决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才能真正实现无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焦 奎)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1、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担当领导。(1)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2)这是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和时代转换的必然结果。2、为什么无产阶级能够担当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它颁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聪明,共同团结战斗。中国元首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在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3、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无产阶级领导是政治领导,其领导权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的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问题解析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 3 页 共 4 页
创建时间:2007-3-28 10时22分 第一,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由于反革命力量异常强大,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阶级领导,联合各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第二,中国农民阶级由于其小生产地位的局限,本身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脆弱的经济地位所带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胜利。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外,还有许多特殊优点:首先,中国工人阶级身受三种压迫(帝国主义的压迫、资产阶级的压迫、封建势力的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来得坚决和彻底。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所以除极少数的工贼之外,整个阶级都是最革命的。其次,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最后,由于从破产农民出身的成分占多数,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便利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第四,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中国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其先锋——中国共产党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毛泽 问题解析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 4 页 共 4 页
创建时间:2007-3-28 10时22分 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
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一个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论陈独秀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对中共四大的影响
[摘 要]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不仅受共产国际的影响,更是与党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分不开。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尖锐复杂的革命斗争中,陈独秀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认识不断变化被不少学者看成是其逐渐放弃和背离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表现,从而忽略了陈独秀对中共四大确立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陈独秀;无产阶级领导权;中共四大
陈独秀作为早期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人,在党内有着崇高的威望,对党的建立、发展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共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与陈独秀是息息相关的。
一、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含义
即无产阶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具体是指把马列主义的基本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回答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一系列领导权思想,包括中国革命应当由谁来领导以及具体方针政策,主要是要正确认识中国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
二、陈独秀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演变历程
(一)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21年7月的中共党二大,陈独秀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重要性和资产阶级的复杂性。在五四运动前后,他号召推动五四运动发展的青年学生与劳动团体接近,给他们以帮助,做他们“肯肯切切”的“朋友”,[1]虽然,这时的陈独秀仍然没有下定进行阶级斗争的决心,但是,他对政府和资本家以及他们的御用大夫阶级提出了应有的警告:不要以为无产阶级永远可以受欺负,不要永远把他们踏在草靴底下不当人看待,劳动阶级终究有一天会打翻这个世界的。[2]这体现出陈独秀一开始对无产阶级的在人类历史上强大不可阻挡的力量之信任。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陈独秀和蔡和森等被推选为大会文件的起草人,文件主要由陈独秀执笔。首先,陈独秀在纲领中对中国的各阶级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中国三万万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4]其中贫苦农民至少占百分之九十五,“如果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 [5]而中国的工人阶级早已在斗争中显示出伟大的力量,“变成推倒在中国的世界资本主义的革命领袖军。”[6]我们知道,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长期在世界侵略的资本主义的极大压迫之下,属于任由帝国主义宰割压迫的地位,只不过做世界资本主义侵入中国的中间物罢了。
(二)陈独秀无产阶级思想在二七惨案后的低迷与矛盾的转变
有的研究者说,“二七”惨案前后,陈独秀对工人阶级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甚至判若两人,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至少是不全面的。他们用陈独秀说的“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7]的话为自己的观点佐证,得出陈独秀抬高资产阶级,贬低无产阶级的结论。其实陈独秀谈的正是当时中国的客观实情:“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固然是重要分子,然亦只是重要分子而不是独立的革命势力。”[8]但这一判断并没有影响陈独秀对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是最勇敢先锋队的正确评价,因为在同年4月,陈独秀在《打倒军阀》一文中强调,须知工人贫农是反帝反军阀的最有实力之社会阶级。他在《民主联合战线与劳资妥协》中指出,无产阶级不仅需要参加国民革命,而且要时刻谨记无产阶级革命使命要求,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立场,争取在联合战线的国民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历了二七惨案之后,陈独秀认识到工人阶级不单靠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去同强大的敌人搏斗,必须联合一切民主力量,获得最广大的同盟军,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大力促进与国民党的合作,他与马林一起,反对张国焘为代表的**观点,为了加强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影响,中共应帮助国民党增加工农党员,他坚决批评张国焘提出的由中共独立领导工人运动,把国民革命与阶级斗争并列为当前主要任务的思想。这样,就有学者认为,这是陈独秀放弃工人阶级领导权的表现,是**机会主义。本人认为是不妥的,因为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工人阶级尚未有足够的能力去单独革命时,跟国民党联合是非常必要的。
(三)陈独秀思想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在中共三大的曲折
在中共三大上,陈独秀提出的国民革命理论,经过党内激烈讨论,作出了国共合作的决定,即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民主革命联盟。毋庸置疑,在中共党的三大围绕工农阶级的状况、党的独立性及其在国共合作中的领导权等问题的激烈争辩中,党内会议辩论双反都有言辞过头、口无遮拦、态度极端的情况,被后来一些人断章取义,认为是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的思想的萌芽。如陈独秀针对各种理由拒绝两党合作并反对集中于国民党的人,在气急之下也重复马林说的话“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话;还说过“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独立性此时是鬼话!”[10]其实他的本意和出发点并非如此。陈独秀在党三大的意见顺应了当时国民革命的大方向,因为对于与国民党党内合作较中共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地进行革命更有利一些。
三、中共四大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1925年1月召开中共四大,在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关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大会指出:中国民主革命是十月革命后,广大的世界革命之一部分,它既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德谟克拉西革命,又含有社会革命的种子。因此,对于这场革命,无产阶级“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而参加”。[11]民主革命“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而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独立”。 [12]党四大弥补了党三大在确定国共合作时,对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党对军队的掌控问题上存在的不足,这与陈独秀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这影响体现在:
首先,陈独秀在早期就给予工人运动足够的重视,为四大提出领导权奠定了群众基础。党一大时,还没有纲领和党的章程,党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悬在半空中。党一大后,陈独秀非常重视工人运动,他说“现在世界的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都已经使我们不满现状,不盲从环境的人们,觉得非从事劳动运动不可了”,他认为此时最迫切的任务是为工人运动制定一个纲领,把工人运动与此时的政治斗争密切集合起来。在香港海员工人为反抗帝国主义剥削压迫而举行大规模的运动中,他连续写三篇文章给予了工人高度评价,他认为通过罢工斗争,提高了劳动阶级的觉悟,使得全世界劳工团结起来,这样才能抵挡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迫,雄辩地证明:“社会各阶级中,只有人类最后一阶级――无产阶级,是最不妥协的革命阶级,而且是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天然敌对者;不但在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之国民革命,也须作一个督战者,督促一切带有妥协性的友军。”[13]这无产阶级是国民革命督战者及其督战的内容的确定,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政治内涵,解释了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陈独秀在这篇文章里谈到无产阶级革命地位时,没有使用“领导者”而是用“督战者”。如果不是死抠字眼,那所谓督战者,也就是指领导者。就其督战的内容来说,本质上是实行的政治方向和政策策略的监督,即政治领导。 其次,陈独秀非常重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在中共二大的文件中,陈独秀指出:无产阶级加入民主革命的运动,固然应该联合民主派,但绝不是投降、附属和合并,无产阶级在战争中不可忘了自己阶级的独立组织。”“应当集合在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旗帜之下,独立做自己阶级的运动。”[14]这种独立的组织,做自己阶级的运动,无处不体现出陈独秀对我国工人阶级争取独立性,争取工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重视,告诫无产阶级不要忘记自己阶级独立战斗的使命。其次,历史证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理论的一个关键和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在党二大的文件中,虽然没有使用无产阶级领导权这个提法,但已经很明确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权在民主革命中国的意义。试举两处:一是无产阶级“处于中外资本家的极端压迫之下,革命运动是会发展无已的。发展无已的结果,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这里很直接明了地说明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无产阶级将成为这场革命的领袖军。二是中国人在国民党、无政府党和基督教等控制的工会里,一方面要和他们合作;一方面要“渐渐积成势力,推翻国民党、无政府党或基督教的领袖地位,自己夺得领袖地位。”[15]这里清楚地指出了在中国的工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要逐步夺得领袖地位。可见,陈独秀对工人阶级进行运动的目的十分坚定和明确。
最后,陈独秀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和独立批评,他强调了国共合作下中共要在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为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提供了政治保障。陈独秀非常注重党的领导权,在中共三大上提出发展国民党,组织其中之工农为左翼的主张,这一观点也非常值得重视。陈独秀同意翟秋白的“国民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牺牲共产党。相反,共产党也得到自身发展的机会。”[16]他认为发展国民党的目的在于改变其组织策略,并在民族运动中组成强有力的劳动群众的左翼。本人认为,这一观点抓住了领导权的核心。然而后来翟秋白、蔡和森都认为陈独秀在党的三大上某些言论是“**机会主义”,是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的表现,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在1924年的一年间里,陈独秀对苏联顾问鲍罗廷等人逐步表现出来的怀疑、动摇乃至取消中共的独立性的作为提出了严肃而认真的批评
中共四大后,以工农为主体的革命群众运动进一步发展。面对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和北伐胜利进军的大好形式,1926年6月,陈独秀提出上海在全国大都市中“第一具足”革命条件,认为这场革命应该“有革命的工人阶级领导”,“以致完成全中国的民族解放”,他调兵遣将,直接和亲自领导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推翻了反动军阀在上海的统治,举行了有一般工人代表参加的市民代表大会,建立了民选的人民政府――“国民革命苏维埃”,成就了中国现代史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界民众联合建立民主政权的伟大壮举。因此,毋庸置疑,陈独秀不仅对中国四大确立无产阶级领导权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大会确立无产阶级领导权后,继续贯彻党的这一思想。后来虽然因为“二次革命轮”被冠上**机会主义的帽子,但无论其后怎样,陈独秀对中共四大确立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参考文献:
[1][2]《告北京劳动界》,《陈独秀文章选篇》,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49页
[4] [5] [6]《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共中央文集选》(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76页、第76页、第75页
[7] [8] [9]《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陈独秀选篇》(中),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65页、第368页、第368页
[10] 蔡和森:《论陈独秀主义》,《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10页。
[11] [12] 中共四大《关于民族革命运动之决议》
[13] 《二十七年以来国民运动中所得教训》,《陈独秀文章选篇》(中),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17~620页
[14] 《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8~39页
[15] 《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52页
[16] [17]《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8~39页。《斯内夫利特笔记――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的大会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近代史研究所编:《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考研政治冲刺史纲必背大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考研政治冲刺史纲必背:大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知识点:大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材料 1」
在普通形势之下,国民革命的胜利, 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国民革命成功后,在 普通形势之下, 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所以中国农民运动,必须国民革命完全成功,然 后国内产业勃兴, 然后普遍的农业资本化, 然后农业的无产阶级发达集中起来, 然后农村间 才有真的共产的社会革命之需要。——摘自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 (1923年 12月 1日 )
「材料 2」
彭述之关于中国无产阶级是国民革命天然领导者的观点。
在四大召开的前夕,彭述之写了《谁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 》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 虽然肯定无产阶级应当领导革命,同时又认为 “各个阶级,除开游民无产阶级外, 差不多是 和无产阶级接近的。容易受工人阶级的暗示和领导的” ,所以这个领导权是“天然”地落到 了无产阶级的身上,用不着去争取。
「材料 3」
然而这种革命, 已经不是旧的、 被资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和资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 而是新的、 被无产阶级领导的、 已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 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 ——摘自** 《新民主主义论》 问题 1:分析材料 1和材料 2中的错误观点。
问题 2:结合材料 3说明**提出的正确观点。
「答案要点」
(1)材料 1中的观点错误在于“二次革命论” ,没有认识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 的辩证关系,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间硬插进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必然导致放 弃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从而实际上取消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2)“天然领导权”虽然在理论上承认无产阶级领导权,但在大革命时期国共采取“党 内合作”形式, 国民党右派拼命争夺、把握领导权,采取各种手段排挤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 左派,按照国民党右派的意志指导国民革命的情况下,主张“天然领导权” ,放弃对国民党 右派的斗争,在实践上同样放弃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国民革命的领导。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有无无产阶级的领导,是新旧 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的观点是:
①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这是民主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领导权问题不仅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 而且关系到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发展前途。 没 有无产阶级的领导, 中国革命就不能胜利。 革命有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 关系到民主革命能 否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问题。
③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是通过本阶级的政党来实现的。 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革 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 就不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敌人而取得 革命胜利。
④必须树立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思想。 为此,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制定正确的革命 纲领和政策 ; 善于团结和率领广大同盟者向共同敌人进行坚决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特别是 要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 同时照顾同盟者利益并给以政治教育 ; 在和资产阶级的合作中,要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实行又团结又斗争、 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 在同资产阶级分裂的情况下,
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又要反对“左”倾关门主义,争取和团结一切同盟者。
中共四大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提出
[摘 要] 中共四大立足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路径,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开展和革命高潮的到来。 [关键词] 中共四大 无产阶级领导权 “天然领导权” 一、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提出 1.革命形势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提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宣言》强调了在同全国革命党派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组成联合战线时,必须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应集合在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旗帜下,独立做自己阶级的运动”[1]。陈独秀在1923年4月发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中强调:“民主革命的成功诚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幼稚的无产阶级只能在这种胜利的基础上“获得若干自由及扩大自己能力之机会”。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陈独秀虽然认为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他也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一体幼稚的,幼稚的资产阶级也难以依靠单独的力量完成革命事业,必须要“承认无产阶级的势力而与之携手进行”[2]。 2.国共合作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的形式和规程仿照了苏共。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以后,虽然两党有共同的革命目标,但是两党在许多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显露无疑。比如陈独秀对国民党依靠一派军阀反对另外一派军阀,而不是依靠工农开展革命运动的做法提出批评,他致函国民党领袖,并在《向导》等报刊上发文批评国民党的革命道路,结果却招致国民党右派的压制和责难,甚至孙中山也对陈独秀的批评表示不满。1923年7月18日,在马林最后一次与孙中山等人谈话时,孙突然用英语说:“像陈独秀那样在他的周报上批评国民党的事再也不许发生。如果他的批评里有支持一个比国民党更好的第三个党的语气,我一定开除他。”中共建立不久,党员人数寥寥,却能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占据重要职权,自然会引起国民党许多老党员的担心和排挤。如何在国共合作的同时,从革命大局出发保持共产党人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是中共四大召开前党内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3.共产国际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提出。共产国际对中共早期的组织建设和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积极的帮助,促成了中国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进行国共合作。但是,共产国际一开始却低估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中说,“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民党”,而工人运动尚不强大,“工人阶级又尚未完全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3]。既然如此,就谈不上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到了5月24日,共产国际《对中共三大的指示》指出:“毫无疑间,领导权应归于工人阶级的政党。”[4]尽管中共三大未能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但是这一指示对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它改正了以往决议对中国工人阶级力量估计不足的缺点,提出领导权应当归于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应当努力实现工农联盟,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不断推动国民党支持土地革命,竭力反对孙中山与军阀的军事合作。 二、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含义。中共四大立足当时的革命形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中共四大的决议案还就无产阶级如何取得领导权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方针政策,并提出工农联盟是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至于成功,必须尽可能地、系统地鼓动并组织各地农民逐渐从事经济的和政治的争斗。没有这种努力,我们希望中国革命成功以及在民族运动中取得领导地位,都是不可能的”。[5]中共四大正确地指出了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其他被压迫阶级力量的,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地主买办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 2.无产阶级领导权与“天然领导权”。无产阶级“天然领导权”的思想是彭述之提出来的。1924年8月,彭述之从苏联回国,到上海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和党的理论杂志《新青年》。同年12月出版的《新青年》季刊第四期,彭述之在《谁是中国国民革命的领导者》中指出中国真正的工业资产阶级“事实上力量太薄弱”,“数量上太可怜”,根本没有气魂“管政治革命的大问题”。中国的资产阶级中反革命的成分居多,而希望革命的成分很少。因此,中国的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革命,而且必然会走上反革命道路。尽管中国无产阶级的数量不多,但是与资产阶级的数量比起来“要强过资产阶级无数倍”。而且中国的无产阶级具有很高的觉悟和“革命的要求”,革命的能量十分强大。彭述之指出:“在物质的基础上,在革命的觉悟上,在世界革命的环境上,以及中国各社会阶级的利益和意识之趋向上,中国的国民革命,只有中国的工人阶级配作领导者,也只有它能作领导者。”而“中国工人阶级之反帝国主义与反军阀的革命性与觉悟力都是天然的”,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6]这就是彭述之的“天然领导权”思想的由来。 彭述之参加了中共四大,在会上主张领导权是天然地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并参与了大会决议的起草工作,中共四大通过的决议案反映了他的这种思想。但是也不能简单的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天然领导权”简单等同。领导权的获得不是一句“天然”就可以获得的,还必然要结合无产阶级自身实际,制定出一系列与争夺领导权有关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关于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路径,**在《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中准确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彭述之认为领导权天然地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是天然领导权不用无产阶级去争,这就是没有看到资产阶级在争领导权。所以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后,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来了个**,我们毫无准备。”[7]周的分析不无道理,但是中共四大提出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虽然受彭述之“天然领导权”思想的影响,存有缺陷,但是二者并不可等同。笔者认为彭的“天然领导权”重点在强调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必然性,而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除了强调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必然性,还更加强调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性,显然是中共四大深化了彭述之的“天然领导权”思想。 三、中共四大是否提出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路径 就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性而言,中共四大从国内的政治形势、革命形势、统一战线及党的状况出发,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基本思想,还通过了关于民族革命运动、职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及妇女运动等一系列决议案。对民族革命运动及各种群众运动作了具体的计划和安排。 中共四大以后,中共对建设群众性政党重要性的意识不断加强。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只有努力扩大党的数量才能组织和领导劳动群众有觉悟地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从中共四大到中共五大的二年零三个月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994人猛增到57967人,增加了近60倍。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这一切想法和措施,为党在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中实现和加强自己的领导,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可见,中共四大是力争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2]《向导》第22期,1923年4月25日。 [3]《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6页。 [4]《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78—79页。 [5]中共四大《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决议案》。 [6]《新青年》国民革命专号,1924年12月。 [7]《**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页。 责任编辑 张荣辉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如何理解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