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民办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分析
摘 要:当前,世界各国对民办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非正规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我国民办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当树立民办职业教育观,在继续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在发挥好公办职业教育作用的同时,大力促进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抓好学校民办职业教育的同时,大力推动职业培训和正规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民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6--01
长期以来,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民办职业教育建设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美国、德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在规模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差距。中等职业教育仍然落后,必须摆在重要战略突破口的位置。
(一)生源短缺,生源竞争激烈。
目前,社会大众对民办职业教育仍存在偏见。由于“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不少学生家长依然受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偏见的影响,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低,收入低”,认为“只有成绩差的人才去读职业学校”,阻止子女报考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大规模扩张,对不少大中城市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更是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最终导致学生在报考时家长与学生不选择职业学校。近几年来我国职业院校招生的计划数大于报名数,有的职业院校不断降低录取标准来争取生源,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声誉和质量。
(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民办职业教育学校教学过程没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缺乏“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学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标准,无法从事相关职业。民办职业学校的很多毕业生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遇到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比较差,这都直接影响了就业的质量。所以,民办职业教育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一套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和学生社会就业的良性机制,就成为摆在每一个民办职业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三)专业设置缺乏适应性。
民办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央已经确立的产业政策是“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应该成为确立民办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基本依据。但是,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监测反馈机制,导致盲目性和“跟风”的现象盛行,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许多学校市场调查研究不够,未真正了解社会需求,新专业的设置带有很大随意性,导致许多学校只顾眼前经济利益,盲目开设热门专业,以致教学打折扣,造成教育质量下降,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学校毫无特色可言。这种新的失衡导致人才结构与国民经济相脱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
(四) 学风建设亟待加强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然而,近年来,常听到一些民办职业院校的教师反映不少在校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学风状态令人担忧,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民办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对学习并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功利结果代替了对知识能力的求索、对人生价值的反思。民办职业院校在校生中,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独立自觉性,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前途,对自己的学习前景没有什么期盼,无法有效地引导学习,学习自觉性便会不高。“学生不愿学、教师不会教、读完三年书、社会不需要”,成为社会评价民办职业院校的流行语。
(五)教师队伍投入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显突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职业教师队伍并非专业化和职业化。长期以来,政府、主管部门和各职业学校对学校教师队伍培训投入不足,培训力度不够师资结构与水平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高素质职教人才流失严重,从而导致了教育人才的严重流失。职业院校的师资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也就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结语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确立为教育发展战略重点之一;调整教育政策,积极扩招促成职业教育规模发展;通过示范性项目加强民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力求彻底改变职业学校发展不平衡现状,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提高;以人为本,建立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市场需要的“双赢”发展模式。民办职业教育源于社会,受益于社会,同时也反哺社会,成为国民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一批敢于积极创新的新时代产业人才而奋斗,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明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概论[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
[2]刘福军,成文章.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孙红永.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12)
[4]刘小芹.定单式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范文二: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分析
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分析
第36卷第6期
2.O8年11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D”r口Z0l厂H竹Nor’ZUPrs(N以”rnZSfPc)
VZ.36N0.6
N0.2OO8
文章编号:100O一2367(2.08)06一O131一O3
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分析
申建勇
(河南工业大学体育部,郑州45D052)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及根源进行了分析.政治对奥林匹克运
动的干扰,兴奋剂的滥用,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极限化以及对科学主义的崇拜等问题是与国际社会存在的矛盾以
及奥林匹克文化的单一性休戚相关的.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并积极寻求文化的多元化,将有利于奥林匹
克运动克服诸多矛盾并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问题;根源
中图分类号:G8o3
1奥林匹克的发展
文献标识码:A
l|1奥林匹克运动旨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
顾拜旦在《体育颂》中用诗一样的语言赞美了体育可以启迪心智,塑造灵魂,富国强民,谋求和平的价值.体育”在各民族
间建立愉快的联系.它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使全世界的青年互相尊重和学习,是不同民族进行高尚
的和平竞赛的动力.”顾拜旦努力将奥林匹克运动与传播人道主义思想,消除等级,民族和种族界线,克服国际矛盾的活动结
合起来,将奥运会看成是一种和平手段.正是由于奥林匹克精神渗透了竞争,自由,民主,平等,和平,友谊,和谐发展的思想,所
以奥林匹克运动能够超越历史的空间,排除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障碍,把不同肤色的民族凝聚在五环旗下,成为当今人类
文化和教育的一大活动.
1.2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广博的思想体系.它是由奥林匹克主义,一系列奥林匹克原则和格言组成
顾拜旦在《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初创宗旨》一文中,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特点做了以下阐述:奥林匹克精神最基本的特点是
宗教精神,古代运动员通过躯体锻炼来向上帝致敬,现代运动员则是通过躯体锻炼为祖国,民族及国旗赢得荣誉;奥林匹克精
神的第2个特点是精英至上和骑士精神,这集中体现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中;第3个特点是休战思想,即人的意志力足
以驱使个人和社团之间停止为了获取利益,满足统治欲和占有欲而进行的争斗.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主要内容.
随着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不断发展,《奥林匹克宪章》提出的奥林匹克主义给奥林匹克精神赋予了广博的内涵:”奥林匹
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
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作用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尊
重为基础的.”它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由此可以表述奥林匹克精神所遵循的是参与原则,竞争原则,
公正原则和和平原则.顾拜旦把”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奥林匹克格言,更生动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所追求的积极向上的精
神.奥林匹克精神旨在号召全世界的青年以奥林匹克精神为动力,追求和平友谊,努力实现奥林匹克理想,为创造一个美好的
世界而奋斗.
1.3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体系,既要承认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合理性,进步性.也要
看到其历史的局限性,如禁止妇女参赛,贵族体育和业余原则等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思想先后吸收了”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加”的名言和”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使
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不断充实,完善.公正原则原来只是反对在竞赛中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今天则已被赋予反对阶级,种族
和性别歧视,反对使用违禁药品等新的时代含义_1].只有不断给奥林匹克思想注入新的内容,才能使奥林匹克运动保持旺盛
的生机与活力.
收稿日期:2.08一O1,1O
作者简介:申建勇(1965一),男,河南新乡人,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132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OO8年
2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现实问题
2.1政治的干扰
德国体育史学家莱默乐教授曾经指出:”运动和政治永远分不开,运动最有兴趣的地方,也是政治家最感兴趣的地方,谁
要从事运动,谁就摆脱不了政治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之初就奉行非政治化,但这,原则从一开始就与现实冲突.首先,
倡导”和平和友谊”精神的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就是政治;第2,国际奥委会是国际政坛的积极参与者,如7O年代对奉行种族主
义政策的南非和罗得西亚宣布禁赛;第3,奥林匹克运动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和民族冲突争夺胜负的砝码.从争取奥运会金牌的
数量到争夺奥运会的举办权,无处不显政治的影子.
2.2兴奋剂问题
兴奋剂问题一直是困扰奥林匹克运动的魔影,它在体育中的使用违背了奥林匹
克精神所倡导的公平竞争原则.一些团体
和个人为了提高竞赛成绩,在巨大的名利欲望驱使下,大量使用兴奋剂.从1968年起奥运会及其它国际型比赛开始了兴奋剂
检查,但是,使用兴奋剂的风气不仅没有被遏制,反而运动员使用的药物和手段越来越高科技化,兴奋剂的研制也开始由外源
性物质向内源性物质发展l2],检测的难度和对运动员的危害可能会更大.
2.3职业化问题
在业余原则难以继续的情况下,萨马兰奇大胆改革,他认为不能把职业运动员拒绝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大门之外,必须
向所有的优秀运动员开放.职业选手的参赛提高了奥运会的竞技水平,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奥林匹克运动度过了又一次危机,
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职业化的运动员是以竞技为手段来达到谋取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其对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
严重威胁,因为职业目的一旦超越了和平友谊和公平竞争的目的,运动员则变成了赚钱的机器,竞技手段也将会肆无忌惮,有
人将奥林匹克的口号变成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多”,以此来表明它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偏离.
2.4商业化问题
自从允许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采用商业化手段筹集资金后,国际奥委会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使奥林匹克运动获
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防止商业化对奥运会的操控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因为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有着根本的区
别,矛盾也将长期伴随.体育的过度商业化”无形中又把金牌的价值大大的提高了,……为竞技运动中所有异化思想的人增加
了异化的勇气”口].一旦体育比赛为了盈利而投合商业利益和观众时,体育就不再是体育,而变成了一种高额利润的工作,竞
技场也演变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一方面有观赏价值的比赛容易受到商业的控制,另一方面不具观赏价值的运动受到
冷落,不利于大众体育的普及和”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
2.5科学主义崇拜
1O0多年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体育设施,器械,训练以及裁判手段,信息收集和体育观念等多
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科技的全面渗透,喧宾夺主,使体育比赛纯粹成为科技的竞争,而运动员居于了次要地位.现代技
术在其速度,准确性和成就方面超过了人的感性认识,运动员不再是掌握技术,而是听从于技术,人在竞技体育中的主体地位
和尊严受到限制和挑战.运动员主体地位的削弱必然导致榜样力量的削弱,人们崇拜的是科技的威力,运动员成了展示科技
力量的客体.
2.6极限化问题
现代竞技诞生以来”超越极限”一直是人们乐于追求的目标,一些人惊叹一再超越预先设想的极限,而其实并没有在多大
程度上超越自身运动的极限,在某些项目”成绩的提高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器械和服装的高科技化”].但无论如何,摆在面
前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一方面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而另一方面却是运动员的身心摧残,甚至死亡.我们追求极限的科学性
只是物理杠杆运动下,技术最大化的合理性,人体生理系统的和谐和生命的可持续性,人体身,心以及人作为这一物种的自然
性则完全在科学所考虑的范围之外.
3问题的根源
3.1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为建立一个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的和平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理想是全世界人民追求和谐与
和平的精神归宿,是全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但现实的社会,各阶级,集团,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利益冲突不断,因此奥林匹克
运动追求的真正和平是人类所要经历的一个漫长路程.在人类通向这一美好理想的进程中矛盾和冲突将会时刻伴随.奥林匹
克运动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独立存在.现实社会是一个人类不断追求和平理想,同时与各种矛盾冲突共存的社会,并且在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下去.
目前,摆脱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干扰的有效方法只能是积极地参与而不是回避国际政治事务.在处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
关的政治事务中,以奥林匹克精神为原则,努力寻求国际上积极的政治力量来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这是奥林匹克
第6期申建勇: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分析133
运动今后必须面对的事实.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不断地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本身就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过程.
3.2奥林匹克文化的单一性
奥林匹克思想起源于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概括起来是一个竞争的文化.竞争文化激发了人们勇于开拓,崇尚科学,积极进
取,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但竞争同时也导致了人与人,社会及环境的矛盾冲突.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反映了奥林匹克对运动员战胜自我,敢于胜利,永不满足的鼓舞.但不能将其引导成盲目地
追求人体运动的极限,从而导致身,心和谐发展的背离,走向精神与身体对抗的极端.这种背离在各种光环的笼罩下成为了现
实的灾难.
科技所带来的运动成绩的明显提高已在运动界形成了科技崇拜的风气.如何摆脱科技对运动员主体地位的动摇,需要我
们去寻找一个宽容的,普遍关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并不限制科学的发展,而只是规范它的发展方向,使之有利于奥林匹克
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从奥林匹克运动百年发展的历史看,奥林匹克思想一直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接受多元化的文化应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发
展的方向,这样才能体现其世界文化的特点和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的理想.
参考文献
[1]教材组.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88.
[2]高崇明.生物伦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oO4:281..
[3]刘纯献,姬上兵.竞技运动典型异化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oo4,32(4):1OO一1o3.
[4]申建勇,傅静.纳米技术的发展给竞技体育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体育,2O01(4):5,7
AnaIyses0fPrOblemsandCausesExistingintheolympicSpOrts
SHENJian—yong
(Col1egeofPhysica1Education,HenanUniversity0fTechn0logy,Zhengzhou45OO52,China)
Abstract:Based0ndocumentarydataandbymeansofl0gica1analysis,thispaperfocusesonanalysesofsomeexisting
problemsandcausesinthe01ympicsports.ItholdsthattheexistingproblemsintheOlympicsports,suchaspoliticalinter—
fere,abuseofstimu1ant,professi0na1ism,over_c0mmercialization,maximum—pursuit
andscientismworship,haveclosere1a—
tionswithre1evantconf1ictsininternationalcommunityaswel1asthesinglenessofthe01ympicculture.Completeunderstand—
ingofthese1ong—termprob1emsandpositive1ydeve1opingmu1tip1icityofthe01ympiccu1turewl11he1p0verc0mementi0nedcon—
flictsandpushforwardhealthyandharm.niousdevelopmentofthe01ympicsports.
KeywOrds:The0lympicsports;prob1ems;cause
范文三:我国行政审判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第6期(总第79期)
JournalofShandongAdministrationInstitute&ShandongEconomicManagementPersonnelInstitute
NO.6Ser.No.79
我国行政审判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杨成1,邵毅超2
(湖南文理学院法学系,湖南常德4150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行政审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究其原因,既有行政诉讼法本身的不完
善,也有传统法律文化观念上的障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行政审判体制的缺陷。
关键词:行政诉讼;行政审判体制;行政法院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154(2006)06-0085-03
TroublesofAdministrativejusiticeandIt'sSourceAnalysis
YANGCheng,SHAOYi-chao
(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Arts,ChangDe415000,China)
法学研究
Abstract:Inrecentyears,administrativejusticehasfallenintodirestraits,whichsourceisdefectsoflawofadministrativelitigationandobstaclesofideasoftraditionallegalculture,buttherootsourceisdefectsofadministrativejudicialsystem.
Keywords:AdministrativeLitigation;AdministrativeJudicialSystem;AdministrativeCourt
一、我国行政审判存在的问题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给公民、法1990年
人和其他组织开辟了一条纠正行政机关违法行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道路,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十多年的司法实践表明,行政诉讼对于行政管理法制化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得以提高,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基本方针。尽管如此《,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法律本身的预期意义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相比反差较大,行政审判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现状不容乐观。
(一)行政审判案件数量较少
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初期,行政诉讼案件逐年增加,然而仅过了两年,当事人对行政诉讼的热情就骤然下降,行政诉讼案件日渐萎缩。1990年是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第一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行政案件为13006起,1991年为25667起,上升率为
[1]
年增5.68%和2.9%。虽然近两年来,行政诉讼案件
又有回升的趋势,但每个法院平均受理的案件数量还是偏低。据统计,从1990年至2001年,全国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总共70余万件,平均每个法院每年受理的行政案件不到20件,2000年最多,也只有33件,实际上,全国还有不少基层法院全年未曾受理1件行政案件。[2]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案件相比,“行政诉讼案件占整个司法诉讼案件的比例偏低,
[3]只有2%比例。”这对一个有12亿多人口,约80%
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规和全部行政法规、规章都是主要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大国来说,是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与行政违法的普遍存在形成了强烈反差。
(二)行政审判立案难
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案件,基本上有案必受,但对行政诉讼案件有时却横挑鼻子竖挑眼,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行政审判立案难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某些法院怕得罪地方政府领导和被诉行政机关而影响自身利益,便通过立案审查对原告起诉设置障碍,能拖则拖,尤其是对一些涉及到
92.35%,但自1992年起增幅开始下降,1992、1993
年全国各级法院的一审行政案件数量分别仅比上
收稿日期:2005-09-18杨作者简介:
成(1976-),男,汉族,江西九江人,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
邵毅超(1981-),女,土家族,湖南常德人,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
-85-
XUEBAO
第6期(总第79期)
JournalofShandongAdministrationInstitute&ShandongEconomicManagementPersonnelInstitute
NO.6Ser.No.79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侵犯农为的“热点”问题的案件,如农民负担过重、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行政机关乱收费、乱摊派等问题,更是不敢大胆立案;另一方面,在某些地方,法院在受理行政诉讼案件过程中,一些地方领导时常要求法院在一些行政案件立案前,将起诉状上报当地政府,得到当地政府的批准才能立案。在行政机关的干预与威胁下,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立案困难重重。这最终导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显得苍白无力。
(三)行政审判工作难以全面开展
法学研究
并未得到法律保护,其撤诉行为也并非是对被告具体行政行为无异议,更多的是由于外力的影响或错误的认识。既有被诉行政机关的施压威胁,又有原“变相调告委屈求全的违心退让;既有人民法院的解”和普遍“宽容”,又有被诉机关的私下许诺和让步。行政案件撤诉率高,导致案件中途流失,其结果必然使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的行政审判流于形式。
(五)行政判决执行难
行政审判中的执行难主要集中在被告行政机关败诉的行政案件中。虽然《行政诉讼法》第65条明确规定,在行政机关不履行判决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但是实际上,法院往往难以或不敢采取强制措施,即使采取强制措施也收效甚微或适得其反。有的行政机关,本来完全有能力履行,但横行跋扈,肆无忌惮,根本不把法院放在眼里“,你判你的,我干我的”,常常以法院判决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为名,拒绝履行法院判决[7]。行政纠纷当事人冒着不怕打击报复的风险,拿起“民告官”的法律武器,在付出了昂贵的起诉成本之后,虽然人民法院判决胜诉了,但行政判决常常成了“司法白条”,尤其是判令行政机关返还财物、赔偿损失、赔礼道歉、限期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案件,难以得到兑现。
二、我国行政审判存在问题的根源
我国行政审判存在上述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既有行政诉讼法本身不完善的原因,也有传统法律文化观念上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行政审判体制的缺陷。我国虽然有与大陆法系国家相似的独立的行政诉讼制度,但并没有像法、德等大陆法系国家那样建立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而是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行政诉讼案件与民事案件和刑(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事案件一样,统一由普通
具体则由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庭负责案件的审理工作。行政诉讼实践表明,这种混合式行政审判体制的效果并不理想,行政审判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浓厚行政集权色彩传统的国家,这种混合式行政审判体制很难与我国本土资源相适应,存在致命性的缺陷。
(一)行政审判体制缺乏独立性
我国宪法虽然规定了“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在实际运作中,人民法院和法官的独
在我国行政审判领域,司法权威性很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行政审判有严重的抵触情绪,导致行政审判工作难以全面开展。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机关不应诉、不出庭、不答辩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行政机关一旦成为行政案件的被告后,不是积极地参与诉讼、进行答辩、按法定期限提供证据材料,而是通过各种关系、多种渠道对法院或办案人员进行干扰,使审判人员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被动境地。如:在浙江台州某县级市,法院审理的一个行政案件牵涉到一个单位,开庭前,市长打电话把法院院长找去,数落一顿后直接把传票扔给了院长:拿回去———胡闹!
[4]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使某
些行政部门藐视行政审判权的情况更有恃无恐,并进一步发展,如被告公安机关当庭抓捕原告就是鲜明的写照;[5]另一方面,对行政审判失去信心的情况在法院内部也会滋长,有些秉公执法的审判人员在饱尝了行政审判的艰辛后,也只能发出“行政审判是法院工作第一难”的感叹!
(四)行政案件撤诉率居高不下
在我国行政审判实践中,撤诉率一直居高不下,撤诉成为行政案件结案的主要方式。如1999年以撤诉方式结案的有44442件,占已审结行政案件的比例为45%;2000年31794,占37.8%,2001年
[6]
行政审判中出现的撤诉,有一部31042,占33.3%。
分是被告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是原告明知自己理亏而撤诉,但更多的属于非正常撤诉。所谓非正常撤诉是指在行政审判中,原告在自己的合法权益未能充分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因受到外界的影响或不当干预,被迫放弃自己的诉讼权利而撤回起诉。在非正常撤诉行政案件中,原告撤诉时其合法权益
-86-
XUEBAO
第6期(总第79期)
JournalofShandongAdministrationInstitute&ShandongEconomicManagementPersonnelInstitute
NO.6Ser.No.79
立地位均没有得到相应的制度性保障。具体表现为:(1)受司法权地方化的影响,法院外部关系上不独立;(2)受司法权行政化的影响,法院在本系统内部关系上不独立;(3)在法院内部体制上,法官不独立。在如此的司法权运行体制中,把行政审判庭设在人民法院的做法,行政审判体制就不可能顺畅,必然导致以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步履维艰。行政诉讼法虽然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独立行使审判权,但在审判前后人民法院还是过多地受制于行政机关。就法院整体来说,人事任免权、装备配置权、经费划拨权等权力均控制在行政机关手中;就行政法官个人而言,无法与掌握着各种资源支配权的行政权相抗衡。可以说,行政机关扼着人民法院的咽喉。“对某人的生活有控制权,等于对其意志有控制权。”行政诉讼案件更多地直接触及行政机关的切身利益,人民法院的人、财、物受制于行政机关,行政法官在审判中实际上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在受理案件时,畏首畏尾,能推则推,能拒则拒;对已受理的案件则表现得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或动员原告撤诉,或勉强开庭却枉法裁判。这种非正义的司法势必伤害民众对行政诉讼的期待,使法院本已不甚崇高的地位在人们心中变得更为低下,司法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荡然无存。
(二)行政审判体制没有顾及行政审判的专业性要求
在我国,虽然考虑到了行政纠纷涉及到许多复杂的专业技术知识,设立了商标评审委员会、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行政裁判机构,但我国的行政裁判机构仅仅是少数,并且行政裁判机构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从而影响了裁决结果的公正性。此外,我国行政复议机制也与英美法系国家专门的行政裁判机制大相径庭,行政复议更多体现的是层级监督制度。我国在起草《行政复议法》过程中,把行政复议完全等同于行政系统内部的自我纠正错误的制度,认为行政复议不宜、也不必搬用司法机关办案程序,将行政复议与行政监察和信访制度等同起来。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行政复议机构由政府法制机构充任,失却了应有的相对独立性,并且行政复议的程序过于简化,审查方式不适应公正性要求,行政争
[9]议在形式上得不到有效而公正的解决。由此可见,
[8]
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必须进行事实审和法律审,既要负责解决行政争议中的技术性问题,又要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我国法律却没有特别规定审理行政案件法官的专业知识构成,并且人民法院内不同审判庭法官之间的流动非常容易,专业性并不凸显。这样,涉及到专业性较强的行政案件,由于行政法官没有行政经验和缺乏行政专业知识,行政审判庭往往就难以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从而使法院行政判决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大打折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行政审判体制面临着全面性的危机,严重制约了行政诉讼功能的发挥。就行政审判的运行机制而言,司法独立状况和权威性强弱制约着行政审判的运行,独立而有权威的司法机关是行政审判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缺乏独立性,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不顺畅,在行政审判中受行政机关的制约过多,加之行政审判体制没有顾及行政审判的专业性要求,行政审判庭难以胜任行政审判工作,法院就很难行使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制约权力,也无法对受到行政权侵害的公民权利提供有效的救济,从而导致行政诉讼功能的紊乱与失调,并最终使行政审判步入困境而无力自拔。
参考文献:
《中国法律年鉴》[1]数字统计均来自.
法学研究
[2]应松年.关于修改行政诉讼的议案[J].人民法院报.2001-3-19(7).
“民告官”到“官告官”[J].中国青年报.[3]孔祥俊.从(7).2002-9-6
“民告官”案件异地审[J].[4]董碧水.排除行政干预台州中国青年报.2004-3-17(7).
[5]谢云峰.在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衡阳市公
安局当庭拘走原告[J].中国律师报.1998-12-12(3).
《中国法律年鉴》和最高人民法院[6]数据统计均来自研究室统计处所统计的资料.
[7]房保国.我国行政诉讼面临的困境与解析[J].诉讼法
学、司法制度.2001年(2).
[8][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96.
[9]方军.论中国行政复议的观念更新和制度重构[J].环
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
在我国没有建立起像英美法系国家那样普遍性的具有较高独立地位的行政裁判机构。为此,人民法
(责任编辑:崔维)
-87-
XUEBAO
范文四:目前洗染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根源分析
目前洗染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根源分析
泉立方 http://www.quanlifangdf.com/
目前洗染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根源分析
1、恶性竞争具体体现。 行业间不协作是行业形成恶性竞争的表面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为洗涤收费恶性竞争,价格下跌,利润变微,导致洗衣业服务水平越来越差,客户对洗衣服务的满意度越来越低,使得这一行业越来越没有钱赚,越来越没有人愿意干。 在设备制造行业中的具体表现为恶性降价竞争,导致行业技术进步缓慢,产品下降,企业营利水平也越来越低。 在化工行业表现为,产品品质下降,产品科技含量水平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是降价与回扣,化料销售行业买卖之间信誉低,货款回收难,卖出去难,收款更难。 在布草水洗行业表现为越洗价格越低,营利越差,污渍越来越难处理,收款越来越困难。 2、恶性竞争带来的后果。 恶性竞争带来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降价为核心的恶性竞争行为,导致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缺乏了再生能力。从外部上制约了新的人才与资金的进入,从内部上又限制了企业自身技术进步与文化管理水平提高,同时也制约了这一行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降低了行业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一直到今天,在我们国家大专以上的院校中还没有这一行业的专业设置,没有人来为这一行业培养专门的人才,使得技术与文化的落后反到成为洗涤行业发展壁垒的直接原因。
3、恶性竞争产生的根源。 分析我国洗染行业在发展中,这种不重视产品品质与行业发展长远利益的降价竞争恶性循环现象。不仅在这一行业,在我国其它行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其根源应追究到我国民族文化的劣根性,中国有句
古?quot;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种狭隘的观念,实际上跟我们国家在思想道德方面和民族文化缺陷有很大的渊源关系,纵观中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并不是资金、技术,而是人,是人的道德水准,很多企业在发展的初期,都能形成较好的竞争力,员工与投资人也能够做到齐心协力,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的骨干人才与高层领导人,在初期由于个人水平低,能力差基本上能安心与企业共同创业,随着企业发展逐步投入时间与财力培养和造就了这些骨干人才与高层领导人成为行业中可用人才。当企业需要再发展,上台阶时,这些人中有很多人便盟生?quot;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狭隘思想,企业多年形成的人才积累会迅速瓦解,围绕人才的裂变会出现一个大企业的周围很快诞生出几个和它生产同样产品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的创立者,大都是过去大企业多年企业培养出来的技术骨干与领导人。他们直接掳取了企业在多年来形成的技术生产管理经验、市场渠道、原料供应等多方面的成果,而不需要支付一分钱的费用,甚至包括他自身的财富,并且他的直接目标便是与培养他的企业进行竞争,利用其管理、税收、劳力等诸多的低成本优势,利用低价位倾销的办法来抢夺多年培养和造就他的企业市场。在洗染行业,这种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洗涤设备制造业,其次是相关的化工、用品、用具等耗材生产业。这一低成本倾销同样刺激了更多干洗店从业者离开原来工作的干洗店,投资两三万元成为小型干洗店业主,也以同样的模式以与他原来工作过的干洗店进行低价竞争,进一步使得干洗店无法形成大的资金积累,更无法面对市场的变化,自我更新发展升级为现代化洗衣店。
4、恶性竞争对行业的破坏。 1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恶性的,就象病毒利用它所侵占的细胞母体复制新的病毒一样,利用偷来的武器与被偷的人打仗,这种恶性竞争导致原有的企业丧失了多年人才积累形成的竞争力,瓦解了企业以
人才为核心形成的生产规模、管理经验、供应渠道、市场份额等综合竞争实力,这一因素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真正瓶颈,而这些掳取者所创立的新型企业并没有对它所掳取的技术成果进行提高与发展,他们的目的只是要利用这些成果,利用低价竞争来迅速获取利润。他们没有兴趣去研究真正的技术革新与行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会解释说,等我的企业发展壮大了,我会如何如何,事实上,等他的企业发展了,他通常会重蹈原来他所背叛的企业的复辙。这个怪圈不但影响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而且深刻的影响了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与壮大的毒瘤,是行业恶性竞争的根源。
泉立方 http://www.quanlifangdf.com/
范文五: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深 入 剖 析 存 在 问题 的 思 想 根 源
重 庆 市规 划局
市委 、市政 府 在 市级 国家 机 关和 有 关 部 门开 营造 了 良好 的学 习讨 论 氛 围 , 为查 找 问题 、整 改
展 “ 执政 为 民、服 务 发展 ”学 习整改 活动 ,是 一项 提 高 奠 定 了 坚 实 的 思想 基 础 。
全面 落实科 学 发展观 , 底摒 弃 阻碍发展 的思想 观 彻 念 的基础 工程 ,是优 化发 展环境 ,提 高发 展 “ 软实 力” ,谋求 直辖 市 发展 新突破 的重要 举措 。 市规划 学习整改活动要树立哪些观念 在 学 习讨论 活动 中 ,我们在 认真 学 习邓 小平 、
局 党组 客观分 析前 一阶段试 点 工作 , 速部 署局系 迅
统 的学 习整 改活动 。 别是 切实抓 好学 习讨 论阶段 江泽 民和 胡锦 涛 同志 关于解 放思 想、更 新观 念 等重 特 的各项 工作 ,深刻剖 析思想 根源 ,努力 为学 习整 改 要 论述 ,学 习汪洋 书记 的一 系 列重 要讲 话 的基础 活 动 取 得 实 效 奠 定 坚 实 的 思想 基 础 。
上 ,结合 规划 工作实 际 ,深刻剖 析 思想根源 ,切 实
转变 “ 五种观 念 ” ,树 立 “ 五种 意 识 ” 。
解决观念 问题是学习整 改活动的思想基础
一
是 切实转 变 “ 本位 ”的观念 ,树立 行政 就 官
是服务 、管理 就是 服务 的意识 。一段时 期 以来 ,个
切 实 解 决 思想 观 念 问题 是 学 习整 改 活动 的首 别 规 划 管 理工 作 人 员认 为 自己是经 办 人 , 有发 言 要 任 务 ,也 是 学 习 整 改活 动 取得 实 效 的基 础 和 前 权 ,开发单位 有求 于我 , 自我 感觉 良好 ,待人 接物 提 。第 二、三 阶段 的质量如 何 ,首先 取决 于第一 阶 言语生 硬 ,态度 急噪 。这 些都 是 “ 官本位 ”思 想 的 我们 要通 过学 习整改 , 下架 子 , 放 摆低 姿态 , 段 学 习讨 论 的成果 。 观念 的 问题是一 个根 本性 的问 体现 。 题 ,是 “ 授人 以渔 ”而 不是 “ 人 以鱼 ”的方 法性 切实增 强主 动服 务意识 和效率 意识 ,做 到 “ 授 符合规 问题 ,同时也是 一个 长效性和 深层 次 的 问题 。只有 划 的要 快办 ,不违 反规划 的要 办好 ,违 反规划 的坚 真 正解 决 了对 待发 展 的认 识 问题 , 找和整 改规划 决不 办 ” 查 ,努力 把服 务做精 、做细 ,把 行政做严 、做 工作 的差距和 问题 才会有 收获:只有切 实解决 了规 实 ,把 管理做 好 、做 活 。 划观念 问题 ,学 习整改活 动才 能真 正达到 目的 。基 二是 切实转 变 “ 纯物质 规划 ” 纯技 术规划 ” 、“ 于这
样 的认 识 , 局党 组要求 在学 习讨 论阶段要 通过 等传 统观 念 ,树 立科学 发展 的意 识。规划 工作不 是 对 《 党章 》 毛泽 东 、邓 小平 、江 泽 民、胡锦 涛论 单纯 地对 物资性 要素 的安排 , 、《 也不 是单纯 的技术性
“ 解放 思想 、更新观 念 ” 》等重 点书 目和 汪洋 书记 系 工作, 而是着眼于科学发展的各类资源 、要素的科 列讲话 的系 统学 习 , 通过邀 请政 策研 究专家讲 解发 学 配置和 宏观 调控 。学 习讨论 中 ,大家谈 到 ,必须 展形 势和 企业界 人士谈 市场 经济 发展体会 ,自觉触 要把规 划工作 的理 念切实 转变到 科学发 展上来 , 充 及 思想 、触及 灵魂 、触及 认识 ,重塑 马克 思注 意认 分运用 规划 的公共政 策属 性 , 着力将 国家的方针 政
识 论和方 法论 。为此 ,局 党组 提 出,在 学习讨 论阶 策和 市委 、市 政府 的战略决 策落 实 到空 间布局 上 , 段 要做 到 “ 看 重 ,三不 看 重 ” 即:看 重对 学 习 妥善处 理好近 期 与远 期 、需要与 可 能、局部与 整体 三 。
内容是 否做到 了理解 深刻 、领悟 透彻 ,不单纯 看重 等方面的关系,使规划成为 “ 速度”与 “ 效能”的
学习篇 目的多少;看 重结合 自身 实 际,是否有 新 的 调节 器 。
体会、 新的心 得 , 单纯看 重学 习笔记 有 多少字数; 不
三 是切 实转 变 “ 条主义 、 教 本本 主义 ” 的观 念 ,
看重认 识是 否到位 ,观念 是否转 变 ,不单纯 看重 查 树立 实事 求是 ,与时俱 进 的意识 。由于规划 的政 策 找 出了多少 问题 。通 过对 加强 学 习,解 决观 念 问题 性 较 强 ,控 制 性 要 求 较 多 , 长 期 以 来 ,形 成 了
重 要性 的不 断深化 认 识 ,明确 了学 习讨 论 的方 向 , 重 规 范 , 重 本 本 的 倾 向 。学 习 讨 论 中 ,广 大 干
忌考 j适司 ? 0 6 9 2 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部 职 工 认 识 到 转 变 “教 条 主 义 、本 本 主 义 ”束 要 在 学 习讨 论 中,破 除 封 闭意 识 , 自满 意识 , 以 缚 的极 端重 要性 ,坚持 当前 与 长远 相 结 合 , 正确 更 广 的视 野 ,更 宽 的胸 怀 ,着 力培 养 规 划 的开 放 处理 原 则性 和 灵 活 性 的辨 证 关 系 , 在科 学 执 行 各 意 识 , 努 力 开创 国 内一 流 的 规 划 工 作 。
种标 准 规 范 ,维 护 城 乡 规划 技 术 和政 策 的刚性 的 同时 , 引导各地 突 出特 色 、创新 发展 。 四是切 实转 变 固 步 自封 的 “ 谷 ”观念 ,树 峡
五 是 切 实 转 变 “ 循 守 旧 ” 的 观 念
, 树 立 因 开 拓创新 的意识 。 在面 对规划 工作 的创 新 、 变革上 ,
一
些 同志 害怕风 险 ,担心 失败 ,存 在 “ 守成规 ” 墨 ,
立 开放 的意 识 。面 对 直 辖 以来 城 乡 规划 规 划 工 作 “ 无事 则安 ” 的思想 。 这种 思想 阻碍 了规划水平 的提 滋长 了行 政管理 的惰性 。 次学 习整 改活动 , 这 我 的 成绩 ,一 些 从 事规 划 工 作 的 同志 习 惯 回头 看 纵 高 , 因循 守 旧”的观 念 ,敢 于 向的 发展 变 化 ,听来 自各 方 的 赞扬 和 肯 定 ,而 较 们 要 从思想上 彻底摒弃 “ 少 着眼 于全 国一 流 发展 水平和 直 辖市 的 发展 要求 , 转变 不适应 发展要求 的思想和做 法 ,使 规划工作 更 去 提 高规划 对经 济 社会 发展 要求 的快 速 反应 能力 , 好地适 应快速 发展 的形势和 要求,更好地 服务经济 使 得 “ 谷 ”观 念 渐 浓 , 开 放 意 识 更 淡 。 我 们 社会 的发展 大局 。 峡
( 上接 第 1 1页 )须遵循 “ 群 众 中来 , 到群 众 中 而 是 全 过程 全 方 位 的始 终 不 断 的紧 密 联 系 。如 何 从
去 ” 即 “ 群 众 的 意 见 ( 散 的 意 见 )无 系 统 做 到 这 一 点呢 ?极 其重 要 的 一条 ,就 是 必 须在 全 将 分 集 中起 来 ( 过 研 究 , 化 为 集 中系 统 的 意 见 ) 经 , 党 、 全 国 的 一切 机 关 中 都 “ 打倒 官 气 ” 。一 切 领 又 到群 众 中去 作宣 传 解释 , 化 为群 众 的 意见 ,使 导人 员 都 必须 “以真 正平 等 的态 度 对 待干 部 和 群 群 众坚 持 下 去 , 见之 于 行 动 , 并在 群 众 行动 中检 众 。必 须 使人 感 到 人们 互 相 间 的关 系 确 实是 平 等 验 这 些 意 见 是 否 正 确 。 然 后 再 从 群 众 中 集 中起 的 ,使 人 感 到 你 的 心 是 交 给 他 的 ” 人 们 的 工 。“ 来 , 再 到 群 众 中坚 持 下 去 ” 无 限 循 环 ” 这 样 作有 所 不 同,职 务 有 所 不 同 ,但 是任 何 人 不论 官 ,“
一
条 惟 一 正确 的工 作路 线 。是 否 坚持 这 样 的 工作 有 多 大 ,在 人 民中 问都 要 以~ 个 普通 劳 动 者 的姿
路 线 ,是 否实 行 这 样 的调 查 研 究 , 不仅 决 定着 我 态 出现 。 决 不 许 可 摆 架 子 。 一 定 要 打 掉 官 风 ” 。
们 整 个 “ 政 ” 和 “发 展 ” 的 成 败 , 而 且 是 关 只有 这样 ,群众 路 线 的实行 才 有 作风 基 础 ,全心 执 系到 是 否 “ 国亡 党 亡 头 ” 的重 大根 本 问题 。不 全 意为 人 民服 务 的执 政 目的 的实现 才有 作风 保证 。 亡 把 这 个 “ 群众 中来 , 到群 众 中去 ” 的观 念
牢 固 二者 也才能 由于正确 作风 的切 实确立而 成为全体 党 从
树 立 起 来 , 即 使 有 了执 政 为 民 、 服 务 “发 展 ” 政 机 关 干部 的主 动 行 为 。否 则 ,干 部在 这 个 问题
的 真 诚 愿 望 , 整 个 执 政 为 民 、 服 务 “发 展 ” 的 上 老 是 处 在推 一推 甚 至批 一批 才动 的 被 动状 态 ,
问题 也 还 是 解 决 不 好 。 我 市 市 级 机 关 在 执 政 为 我 们 就 不但 不 能有 效 落 实 执 政 为 民、 服 务 发 展 ,
民 ,服 务 “发 展 ” 上 发 生 的 某 些 不 足 , 除 了对 而 且 久 而久 之 ,还 有 可能 因 为 “ 离 人 民 ”而 被 脱 党 政 机 关 的惟 一 存在 目的没 能深 切 把握 之 外 ,群 群 众 起 来 “ 掉 ” 我 市 市 级 机 关在 执 政 为 民 、 革 。 众 路 线 的观 念 没 有 完全 确 立 , 也 是其 中 的 一个 极 服 务发 展 上 存在 的一 些差 距 ,除 了在 党 政 机关 惟 其 重 要 原 因 。 同时 明确 我 国党 政机 关 的 这个 惟 一 务 发展 的科 学性 ,是 这 次整 改 在 观念 领 域 必 须解 决的又一 大任务 。 本原 则这个 高度 ,明确 时时 刻刻与 群众联 系是 我 国
一
正确 的存在 目的和惟 一正确 的工作路线上 的认识 个十 分 重 要 的 原 因 。形 成 正确 的 工作 作 风 ,切
官 正确 的工 作路 线 ,切 实 以此 来 提 高执 政 为 民、服 缺 失 以外 ,“ 风 ” 的没 有 彻 底 打 掉 , 也 是其 中
一
实 以此来提 高执 政为 民 、服务 发展 的主动性 ,是 这
只有 同时从 以上 三个方 面切 实强化 “ 服务 ”观
强 化 “ 务 ”观念 ,要站 在党 的根本 宗 旨和 基 次 整改 在观念 领 域必 须完 成的 另一 大任务 。 服 发展 ”上 的质 的 党政 机关惟 一 正确 的工作作 风 , 一步提 高执 政为 念 ,我市机 关在 执政 为 民、服 务 “ 进 民、服 务 “ 展 ”的主 动性 。我们 党对 自己以及 自 跃 升 , 才 能 有 坚 实 的 思想 基 础 。 发
己所 领 导的一切 国家机关在 工作作 风上 的一条根 本
要 求 , 就 是联 系 群 众 ,并 且 不 是 一 时一 地 的联 系
( 系重庆社科院研 究员) 作者
忌考 . 司 ? 00 ? i 墨 2 6 9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民办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