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是父母给孩子的先天遗传,而家庭是父母给孩子的后天塑造。基因的影响决定了孩子的身体,家庭的影响决定了孩子的心理。童年在家庭中受到过伤害的儿童在成为父母之后,常常会在不知觉中将父母对自己的不妥做法“本能”地代代相传下去。为了避免自己成为小时候所厌恶过的大人的模样,为了孩子能够不要再承受自己童年时的痛楚,我们有必要回顾自己成长的脉络,看清家庭在自己身上留下的伤痕,通过自我修复和重塑,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温暖的家。
家庭是每个人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然而现实中它却可能既不甜美,也不温馨。许多父母在不知觉中给孩子带来伤害,而他们也曾经是家庭中的孩子,很多不妥的做法,只是本能地代代相传。
伤人的父母曾经也是受伤的孩子。在看清整个家庭系统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们可以省思自己,修复和重塑自己,为下一代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第一、是什么在伤害孩子,
一、不良的夫妻关系
1
离婚、夫妻感情不好,经常争吵,无一例外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即便能控制自己不把气撒在孩子身上,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环境中的孩子,长大后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狂躁、抑郁、孤癖、好动、缺乏自控力等。
另一种不良的夫妻关系,则是彼此过分依赖。两个人都误以为依靠对方会使自己变得完整。他们在情绪上彼此依赖,没有能力分离,好比两个人共乘一艘独木舟——当一个人移动时,另一个也被迫移动,毫无选择余地。这样的夫妻往往会为彼此和孩子设定无数个“应该”、“必须”——“你不应该有那样的感觉~”“为什么你会那样想呢,”这是他们常说的话。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如父母一样,本性中的一些物质被不断否定,然后慢慢失落自己,变依赖性强而没有主见的人。
二、把孩子当成满足私心的工具 每个健全成熟的人都会完全地认可和尊重自己,正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他不必依靠任何人的看法或情绪而活。但是很多父母却在阻止孩子形成这种健康的自我。
如果父母在早年也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权利,就不可能欣赏孩子的这种合理“自恋”,甚至在自己欠缺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不足。未成年的孩子没法背弃父母,他们只有借着不断表现和取得成就来博得父母的喜爱。于是他们很可能成为满足父母私心的工具。
2
在不健全的家庭中,孩子必须放弃那个“真我”,取而代之的是掩饰受伤的“假我”。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父母接受,就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不健康的“羞愧感”。慢慢地,他们会去发现让自己感到满足的替代品,等到长大成人,这些替代品就可能是:名誉、地位、新的性伴侣、烟、酒甚至毒品。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因为得不到肯定和理解而变得孤僻、麻木、依赖、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三、陈腐的家庭规则
陈腐的家庭规则妨碍了孩子在成长中形成完整的自我,让他们依赖他人,只看重他人的想法。这些规则包括:
1(有责任感就会有爱。
2(憎恨可因压抑和禁止而消除。
3(父母理应享受尊重,因为他们是父母。
4(儿童不值得尊重,因为他们小孩。
5(服从能使小孩坚强。
6(对孩子温和是有害的。
7(对孩子的需要有所反应是错误的。
8(对孩子严厉甚至冷漠能让他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9(与其坦白说出心中不满,不如假装欣赏感激。
10(表现出来的行为比真正的为人来得重要。
11(父母不能忍受被触犯。
3
12(人的身体是肮脏的。
13(强烈的感觉是有害的。
14(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或许有些父母表面上并不赞同以上观点,但在他们的行事中,却在不自觉地贯彻执行。而且,这些害人的信念可能在下意识里,代代相传。
四、上瘾行为造就的被遗弃感 人类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强迫性、上瘾行为。这些行为使我们的心胸变得狭窄,意志变得残缺。我们的生活不再是有意识的选择,而是被迫和失控的意外,我们不再拥有自由,孩子因为父母的这些行为而产生被遗弃的感觉。记住,除了离婚、完全放弃抚养这种真正的遗弃,一些隐性的、变向的遗弃更多地充当着孩子的伤害者。
1、情绪上瘾:
这种人并不真正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把它们转变为一种伤人的情绪,比如用愤怒替代恐惧。比如在某个夏天的傍晚,丈夫回家时,妻子告诉他空调坏了。那时正值盛夏,天气热得令人无法忍受。丈夫心中有个声音说:“真正的男人都应懂得如何修理机械。”然而他实在不懂得修理任何东西,他觉得自己很笨。于是他开始生气,并且骂她的太太:“你到底是怎么把它弄坏的,”发怒骂人让他觉得自己很有力量。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情绪上瘾的。
4
有的女人在该生气时哭泣,有些人可能沉溺于悲哀——经常陷于忧伤中。这些情绪都会影响并且伤害孩子,让他产生被遗弃的孤独感。
2、思想上瘾
强迫性思考在强迫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包括强迫性担忧、过度注意细节、过分形象或过分抽象等。它让人丧失选择的能力,使人变得浮躁、肤浅,在面对困难时,只知逃避或沉溺,放弃内省和对内在的探索。他们因此给孩子树起一只错误的标杆。
3、物质依赖
酗酒、吸毒、厌食或者贪食等这些上瘾行为,都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父亲酗酒的家庭,孩子可能因为父亲的暴躁、母亲对父亲的依赖和无力感而充当起“母亲保护者”的角色,这些在紧张关系中长大的孩子,极有可能在步入新的家庭生活后,继续演绎过去家庭的相处模式,并且同样酗酒。因为那种伤害和痛苦的暗示已经根植于心。
也可能由于某位母亲的苛刻与不通人情而使厌食或贪食成为孩子抵挡抑郁的方式。
在上述家庭中,孩子扮演很明显的角色来维持其平衡。但这并非他们所愿。他们被迫扮演角色,丧失了内心正常的欲望,真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伤害之深,不言而喻。
4、工作狂
5
继钧是一位父亲,同时也是家族公司的总裁。他的父亲在有生之年从不间断地工作,直到去世。“工作不懈”是继氏家庭的信条。继钧虽然心中厌烦这句话,但还是在不同场合引用它。起先他的工作态度还很正常,但逐渐地,周末也变成了应酬的日子。他虽然口口声声说爱家庭,但没有工作的周末却令他恐惧不安。他常答应陪孩子去钓鱼或打球,却总是食言。他的妻子却对孩子说,父亲都是为了你才这样辛苦的。因此孩子对父亲的食言敢怒不敢言,甚至常有罪恶感和内疚感。因为他的母亲说,他所有的玩具和豪华的享受都是来自父亲的辛苦和牺牲。
父亲总是忙碌,母亲总是无条件地否定孩子的感觉,“不准多说话”“不准表现情绪”的规则主宰了整个家庭。孩子真正的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后来,这个不幸的孩子因为长期的抑郁而开始吸毒。这是一个缺失爱的孩子,因为父母把爱理解为忽视、控制和严厉。
5、暴力 大多数人都有过挨打的经验,传统文化使我们相信“不打不成器”,打小孩才能使他们学会尊敬父母。
惯于体罚的父母有以下特征:孤立、自我价值感极低、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自己也曾受虐、童年缺乏亲情;对于爱和安适的需求未获满足,却又否定自己有问题,不承认童年会造成不良影响;对孩子充满不切实际的期望,当孩子做不到时,即视之为拒绝或迕逆。
6
小建谈起他的童年时,说他和弟弟小时候常被父亲殴打,但最后他总加上一句:“不过,是我们该打。”事实上,他的父亲只是因一些小事打他们,比如把午餐费拿去买糖吃、忘了铺床,以及跟妈妈顶嘴等。小建为什么会说“我们该打”,因为受虐待和羞辱的人,自尊严重受损,往往认为自己不具有选择的权利,因此和暴力也越来越难以分离。
在病态家庭里,身体虐待是家常便饭,包括使用皮带、扫帚打孩子;虐待方式包括拳击、打耳光、扯头发、推拉、勒颈、脚踢、关黑屋等等。它所造成的伤害的副作用包括减低在困境中的斗志、认为自己完全无法掌握命运、软弱无力,甚至发展为慢性的忧郁症。
6、溺爱
给予孩子无限制的宠爱通常是有害的。家里所有东西都是他的,做错事可以得到无底线的宽容,可以不承担任何家务或者相关责任,一切都有父母准备好……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受到的伤害是隐性的,然而待到他们成人之后会表现出极大的性格缺陷,比如:无责任感更无法担当应承担的责任,情商极低,自制力差,很容易受伤,甚至轻易地就选择自杀。
篇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题(精)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一(名词解释
7
1.家长学校:由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及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四类对象组成。
2.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3.调查研究:是指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行的研究。
4.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
5.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6:行动研究:是一种有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
7.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8.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
8
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家庭环境;是指家庭中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因素。
10.亲子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血缘或收养为基础的,在家庭关系中是直系血亲中最近的一种关系。是儿童社会关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 11家庭功能;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12.祖辈家长;是指比父母亲长一辈的家长,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13.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14.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15.家长教育能力: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机智、策略、技能和技巧。
16:家庭教育方法:是指家长为达到家庭教育目的、完成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选择和运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9
17.家庭儿童教育方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和措施。
18.非期望行为;是指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不合乎父母所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行为偏差。
19: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20:正面说理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启发、引导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思想认识,从而使幼儿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期望行为的方法。
21.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是建立在平等与相互尊重原则基础上的。是指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亲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加以适当的引导。
22.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外社会机构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
23.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幼儿园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指导对象、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是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
24,游戏规则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利用游戏的规则,向孩子提出问题,要求孩子回答的一种方法。
25.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主要指在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
10
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水平进行的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的本质和特征。
答:(1)两性结合,延续后代。(2)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3)是人类的基本群体,不仅为人们创造了社会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因此满足人们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需要。
2.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
答:(1)血缘家庭。(2)普那路亚家庭。(3)对偶家庭。(4)一夫一妻制家庭。
3.家庭结构的类型。
答:(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3)残缺家庭。(4)隔代家庭。(5)联合家庭。
4.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
答(1)小型化趋势。(2)核心化趋势。
5.家庭关系的特点。
答(1)家庭关系是以婚姻血缘为纽带的。(2)家庭关系最为持久、稳定。(30家庭关系表现出一种其他任何社会关系都不曾有的持续性和承先启后性。(4)家庭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和道德的监督。
6.家庭关系的类别。
答:(1)夫妻关系。(2)亲子关系。(3)祖孙关系。(4)婆媳关系。
11
7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分析。
答:(一)来自家庭内部因素的影响。1.家庭规模结构及人员素质。2.家庭中的代际情况。3.家庭传统及背景。(二)来自家庭外部因素的影响。1.社会生产方式及生产了发展状况。2.法律和道德风俗。3.宗教。
8.家庭关系的发展趋势。
答;(1)家庭关系从数量上来说将趋于简单化。(2)家庭关系从交往密度上来说将趋于减弱,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呈开放化趋势。
9.家庭功能的类别。
答:(1)生育功能。(2)性生活功能。(3)抚养和赡养功能。(4)情感交往功能。(5)物质生产功能。(6)教育功能。(7)娱乐功能。(8)宗教和政治功能。
10.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答(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家庭功能的影响。(2)社会制度和法律。(3)传统习俗与伦理道德。
11.家庭功能的变化。
答:(1)生育功能逐渐退化。(2)生产功能从丧失到恢复。(3)消费功能由平均到多元。
(4)教育功能分化。(5)赡养功能弱化。
12.家庭教育的性质。
答:(1)它是一种非正式教育。(2)它是一种充满了亲情的教
12
育。(3)它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13.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内容包罗万象。(2)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3)家庭教育因素复杂多样。
14.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1)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3)家庭教育不仅是家庭内的个体行为,它对社会发展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15.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答:(1)家庭物质环境的影响。(2)家庭精神环境的影响。
16(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答:(1)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工作,发挥整体合力。(2)要充分调动家长主动关心子女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发扬家庭教育的优势。(3)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要加强可操作性,落到实处。(4)家庭教育指导要面向全体家长。
17.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
答:(1)家长应该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2)在日常生活中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3)热心学校工作,充当学校教育的参谋。
18.要实现家庭的终身教育目标,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答:(1)家庭成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2)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保持高涨的学习欲望和能力。(3)塑造新的生活形
13
态。
19.学习型家庭有其表现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答:(1)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2)要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3)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投入。(3)能正确评价学习成果。
20.父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答:(1)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举足轻重的作用。(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第一个直接模仿的对象。
21.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
答:(1)身体素质。(2)道德品行。(3)观念意识。(4)文化修养。(5)人生态度。
22.简述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
答:(1)主干家庭的祖辈家长。(2)隔代家庭和留守家庭的祖辈家长。
23.祖辈家长的作用。
答:(1)承担部分家务劳动,在生活上帮助子女解决后顾之忧,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2)弥补年轻父母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3)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将我国优秀的道德观念一代代传输下去。
24.社会转型期的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
答:(1)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加,亲子之间交流
14
接触的机会降低。(2)子女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追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力不容忽视。(3)家庭结构小型化,亲子关系更趋直接、集中。
25.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体现的四条原则。
答:(1)无歧视原则。(2)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3)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4)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识的原则。
26.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答:首先,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其次,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需要。最
后,家长应了解学前儿童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支撑其躯体、协调其行为的是丰富的精神世界。
27.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答:(1)不同的儿童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2)不同的教育观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3)不同的人才观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28.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
答:(1)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辈分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2)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3)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职业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1.不同职业幼儿父母的儿童观不同。2.不同职业幼儿父母的教育观不同。
3.不同职业幼儿父母的人才观不同。
15
29.祖辈参与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具有以下心理状态。
答:(1)慈幼心理。(2)义务心理。(3)补偿心理。(4)享福心理。(5)返童心理。
30.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的划分。
答:(1)以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1.以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二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2.以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3.以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二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2)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3)以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32.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答:(1)民主权威型。(2)绝对权威型。(3)娇惯溺爱型。(4)忽视冷漠型。
33.孩子本身的特点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答:(1)孩子的性格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1.孩子性格中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孩子的自我态度—自信或自卑,特别是自卑。2.孩子性格中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最突出的第二个方面是孩子的情绪特征。3.最明显的差异便是父母关注和关心的程度不同。4.孩子的情绪特征将决定他们是否得到父母的喜爱和逗弄。(2)孩子的年龄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3)孩子性别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16
33(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类别。
答:(一)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1.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孩子。2.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孩子。3.在劳动活动中了解孩子。4.在学习活动中了解孩子。(二)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1).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向。(2).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1.评价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游戏规则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利用游戏的规则,向孩子提出问题,要求孩子回答的一种方法。故事难题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在给孩子讲述故事时,向孩子提出有关道德的难题。2.评价幼儿的社会情感水平。投射测验法,又称故事续讲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当讲到主人公的行为以后,让孩子接着讲故事的结局的一种方法。移情测验法是学前儿童家长设计能够引起孩子移情的情景,来测量孩子对他人情感的各种体验的一种方法。3.评价幼儿的社会行为水平。自然测验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在自然环境中测量孩子自然发生的社会行为的一种方法。情景测验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一种方法。等级评定法,是父母等人对孩子的社会行为进行概括性的等级评定的一种方法。(3)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1.委婉真诚。2.表达希望。3.表达失望。4.表达异议。(4)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33.家庭教育的目的。
17
答:(1)家庭教育的目的—人的社会化。(2)家庭—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1.未成年人通过家庭教育最早获得最基础的生活技能和知识。2.未成年人通过家庭教育获得对社会的最初认识。3.未成年人通过家庭教育逐步懂得一些最基本的社会规范。(3)反向社会化—后喻文化。
34(如何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答:(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的概念、内涵。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是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使幼儿符合一定社会的需要。(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的作用。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的控制、促进着学前儿童的发展方向和水平。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的指导着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原则、任务、内容和方法。
35.产前营养的需要。
答:热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铁,锌,碘,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36.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及化学物质。
答:(1)尽量避免病毒感染。(2)避免药物滥用。(3)。避免嗜烟酗酒。(4)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噪音及有害物质。
37.影响孕妇情绪的因素。
18
答:(1)夫妻关系不良。(2)孕妇与其母亲的关系不良。(3)担心体型变化。(4)性别期待和产程危险的压力。(5)家庭生活的压力。影响孕妇情绪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因素和孕妇自身的认知因素。
38.胎教的内容。
答:(1)音乐。(2)言语。(3)胎儿体操。
39.乳婴儿的家庭教育内容。
答:(1)身体的适应。(2)自制行为的发展。(3)基本信任感的建立。(4)自我认知的发展。(5)言语的刺激。
40.简述对3-6岁儿童建立常规应遵循的法则。
答:(1)不可有例外。(2)适宜的环境。(3)赏惩应慎重应用。(4)反复练习。(5)使儿童发生兴趣而愉快。
41.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
答:(1)理智性原则。(2)渐进性原则。(3)适切性原则。
42.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
答:(1)榜样示范法。(2)正面说理法。(3)暗示提醒法。(4)批评惩罚法。(5)自然后果法。
43.简述推可思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
答:(1)行为都是有原因或目的的。(2)必须在社会环境中去理解行为。(3)由不良行为的目的,可以说明其行动。(4)要了解孩子的行为,父母必须了解他对那事件的解释。(5)归属于某个社会团体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
19
44.沟通的策略的关键点。
答:(1)与孩子沟通的基础是建立在尊重和技巧上的。(2)赞美和奖赏不宜过度。(3)在对付冲突和压力时。(4)威胁时在向孩子挑战。(5)若父母与孩子沟通时能蹲下或坐下。(6)孩子可以学着为自己的行为为负责任。(7)以孩子能理解的合理限制管教他。(8)体罚比口头语言沟通的效果差,而且有伤害性。
篇三:家庭教育复习提纲
2011—2012(2)家庭教育学复习提纲
知道世界上第一部家庭教育专著:教育漫话——洛克-1693-英国
知道家庭的职能与基本职能
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启蒙、连续、针对、感染、灵活性)
1、教育的无私性;2、教育的终身性;3、教育的继承性——表现在两方面:
(1)“家风”:指一个家庭在许多代的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生活作风,包括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为人处世之道等。
(2) “家业”(家传、家学):指的是一个家庭世世代代都从事的职业或许多代人都具有的兴趣、爱好、学问、专长(两司马、三苏、二王、巴赫家族)。
理解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精华
1( 重视家庭教育——传统中国,以家族为主要运作单位;
20
家庭中特殊的人际关系,
使长者在子弟心目中易树立威望。
2( 提倡早期教育——胎教;幼儿教育
3( 注重教子做人——勉子立德;戒子自立;教子孝亲(赡
养、关心身体、敬亲、言
行不妥应规劝);训子以俭。
4( 爱而有教
5( 强调以身作则
6( 重视环境熏陶
了解国外几种著名的家庭教育思想
卡尔威特的潜能教育
卡尔威特是德国一位乡村教师,他是近代较早重视家庭教
育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人。
1、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
2、家庭教育应尽早开始;
3、语言是早期教育的一块基石;
4、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塞德兹的自由教育
塞德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
括以下几方面:
, 、教育的本质是发掘潜能;
, 、音乐教育应该摆在首要位置;
21
, 、天才是从游戏中产生的;
, 、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巴尔的语言教育
巴尔是美国塔夫脱大学的神学教授。其主要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
, 、幼儿教育必须从语言开始;
, 、应该尽量教给孩子多种语言;
, 、家长要准备教子记录本。
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法
夏洛特(梅森是,,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教育之家”的创始人,被誉为“家庭教育之母”,她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 、注重户外活动;
, 、父母应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 、重视习惯的养成;
, 、重视意志与良知的培养。
基本概念:
家庭教育学 :是研究和探讨家庭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形成科学的理论,用于指导家庭教育实践的科学。
家庭心理氛围:也叫家庭心理环境,它是指在一定的家庭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22
感受、情绪和态度等心理状态的总和。
实际锻炼法:家长有意识地让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从中锻炼思想.增长实际才干,培养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家庭关系: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家庭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祖孙关系、婆媳翁婿关系、叔嫂妯娌关系。
家庭教育:在一定的家庭文化背景下,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未成年的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施加的有助于他们社会化和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影响活动。
家庭生活方式:指家庭成员在在家庭生活方面的追求倾向和行为方式,具体表现在饮食起居.行为举止.人际交往.闲暇利用等方面.
亲子关系: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作为家庭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一般是由婚姻关系派生出来的法定的血缘关系。
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对子女施以影响,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行为规范的方法.
榜样示范 :家长以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影响教育子女的方法.
自然后果法 :利用事情的自然后果对孩子进行教育
23
环境熏陶法: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子女置身于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子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主要问题:
1、 美、日家庭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注重全面教育的日本:
一是重礼仪、孝亲教育——日常的礼仪规矩、 “不给别人添麻烦”
二是重忍耐、挫折教育:野外自救、冬天做法
三是重自立教育:从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是重创造、创新教育——鼓励孩子的独立看法、玩创造性游戏、组装玩具
注重独立性、自立能力的美国:
几个月的孩子就要独自喝水喝奶,1岁多的孩子就自己吃饭,2、3岁便独居一室;使用积极的语言,从不讽刺、谩骂;从小学做家务;大学生一边上学一边打工
2、 辩证分析家庭经济条件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贫困或优越,对孩子发展的影响都是两方面的,它可以是积极的影响,也可以是消极的影响。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并不是取决于贫困或优越本身,而主要是取决于家长对待家庭经济状况的态度,取决于
24
家长怎样去合理使用金钱,怎样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等等。
3、理解家长期望对孩子发展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很大潜力的。所以,一般地:
期望高___子女受到的激励大___对自己成就的愿望强烈___学业成绩和思想道德水平高(皮格马利翁效应);
没什么期望___子女无上进愿望;
期望过低___子女丧失自信心.上进心.
4、夫妻关系不和对孩子心理、行为的影响
心理影响:变得胆小、怕事,神经质,严重者出现心理问题。
行为异常:爱讲谎话,偷、抢东西,脾气暴躁,有意破坏纪律和规则,攻击性、残忍,有的则出现暴力倾向。
智力异常:出现精神不集中、多动,记忆力差。、
生理异常:有的孩子还会有心跳、手颤抖、不断眨眼和肌肉抽搐,反复重复某一无意义动作等躯体反应。
5、家长如何理智地爱孩子,
(1)让孩子从小懂得关心他人 (2)寓爱于严格要求之中; (3)既爱子女,也爱自己;
(4)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5)适度满足孩子的要求:
25
6、家庭环境的优化(文化环境、心理环境的优化)
家庭物质环境的优化
A.营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B.让孩子拥有一块 “自由领地”; C.管好家庭经济; 家庭文化环境的优化
A.提供有利于未成年人发展的家庭文化设施;
B.建立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作息制度.文明的行为举止.积极的人际交往.丰富的闲暇文化生活);
C.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家庭舆论.
优化家庭心理环境
A.建立团结.合作.民主的家庭关系; B.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
C.正确处理家庭冲突(如离婚后的家庭问题).
及对子女抱有适度的期望水平和不断提高家庭的文化道德素养,追求高尚的精神情操.
7、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自然后果法等方法的运用
运用榜样示范时应注意:
1.家长应率先垂范,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2.借助各种典型人物形象影响教育子女
3.挖掘身边的榜样,向普通人学习
实际锻炼法
1.调动孩子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2.鼓励孩子克服困难,不怕
26
挫折,坚持到底;
3.实际锻炼要持之以恒; 4.正确对待子女在实际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5.实际锻炼的内容应从子女的实际能力出发
运用自然后果法应注意:
1、在保障孩子生命安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运用;
2、在不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时运用;
3、孩子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后运用。
8、家庭教育原则
1、理智施爱原则;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3、遇物则诲、择机而教原则; 4、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原则
9、家长期望过高的危害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太高,要求太严格,会使孩子承受过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累
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以极端的方式释放出来:自残、犯罪甚至杀人(徐力杀母、美兄弟俩杀死父母)
所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应该适当,最主要的是要孩子身心健康,健康应该是养育孩子的首要目标。
10、良好家庭生活方式的养成
1、良好的饮食习惯、 2、合理的作息制度.3、文明的行为举止.
27
4、积极的人际交往 .5、丰富的闲暇文化生活
11、如何正确看待独生子女问题,
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受父母的关注和教育得天独厚,物质条件好,受到父母的爱强烈集中,生活上受到的照顾周到,在心理上有充分依靠。但是家庭里仅有的一个孩子,往往被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宝”,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人物,摆在家庭生活的特殊地位上。没有“比照者”,孩子难以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对孩子的期望要实事求是;要全面关心独生子女。既关心物质生活,又关心精神生活。既关注智力开发,又关心品德培养。既照顾好孩子,又培养自理能力。既要加强营养,又加强体育锻炼。
案例分析:
1、湖南省华容县有一个叫魏永康的“神童”,两岁时,就能识字两千多个,三岁时进入小学接受学校教育。由于学习成绩一直远远优于同龄学生而不断“跳级”,十三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重点大学——湘潭大学,十七岁时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中科院核物理专业的硕博连读生。一时间,魏永康以非凡的学习能力在整个华容县,乃至整个湖南省成为人们竟相传颂的“神童”。可是好景不长,仅仅两年时间,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之后赋闲在家,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神
28
情痴呆、言语木讷。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组通过追踪调查了解到,他的学习经历是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母亲“陪读”,生活上一概是母亲包揽,甚至于一直到高中都是母亲给他喂饭。其母一直给他灌输:他只要认真学习,其他生活上的事不用他做,以后当了科学家,请保姆做就行了。(溺爱、全包、自立能力差)
1)请结合视频材料分析“神童” 魏永康退学的原因
2)从魏永康的成长经历中你得到哪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启示,(理智的爱孩子)
2、一对当工人的父母,看周围的孩子都在练琴、考级、比赛,也希望独生女成为钢琴演奏家,于是负债为她购置了一架钢琴,不料这女孩并无学琴的兴趣,视其为苦役,他父亲强行规定每天必须练够四小时,否则不准吃饭、睡觉,并效法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当女儿疲倦得抬不起头时将其头发吊起,并经常打骂。终于有一天,女孩拿起剪刀铰断了自己的手筋。(过度期望)
1)请联系有关的家庭教育理论分析造成该悲剧的原因;
2)联系该案例阐述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正确做法。
3、一个女中学生要回学校参加表演。临走的时候,忘带表演伴奏带,这一切都被母亲看到了。一般的家长一定会拦着女儿,把磁带送上前。而这位母亲并没有这样做。孩子回到学校准备演出了,就在这时她发现磁带竟然忘在家了,急
29
忙打电话给母亲:“妈妈,我的磁带忘在家了,你赶快给我送来~”母亲告诉她“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能代替你,但是我可以给你个主意,你可以跟老师商量,把你的节目往后挪,你自己回来取。”女儿照着做了,虽然紧紧张张,满头大汗,但是一点也没有影响完成。从此女儿很少有丢三落四的情况发生。联系该案例回答下列问题:(自然后果法)
1)该母亲运用了什么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简述之;
2)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运用此方法,
4、浙江省金华第四中学的高二学生徐力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母亲吴凤仙是金华县食品公司职工。母亲工资不高,就帮别人加工毛线衣赚点钱供儿子读书,让孩子过着“吃穿全包,一心读书”的生活。初中升高中时,徐力考进了学校的重点班。通过努力,高一下半学期,徐力一跃到了第十名。吴凤仙喜出望外,要儿子以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排在班级前10名。有一次,母亲参加家长会议时得知,儿子这学期期中考试的成绩排在班级第十八名。回家后,她很生气,狠狠地打了儿子一顿。徐
力喜欢踢足球,她却说:“以后你再去踢足球,我就把你的腿打断。”重压之下的徐力感到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而且母亲提出的目标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一天中午,徐力从学校回家吃完中饭后,想看会儿电视。吴凤仙提醒儿子期末考试要考前10名。徐力回答说:“很难考的,不可能考
30
得到。”母子之间再次为学习发生顶撞。绝望中,徐力从门口拿起一把木柄榔头朝正在绣花的母亲后脑砸去,将母亲活活砸死。
1)联系有关的家庭教育理论分析发生该悲剧的原因;2)并联系该案例阐述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正确做法。
5、有一位母亲总是因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与公婆意见不一致。她想培养孩子的劳动观点,让孩子去洗碗,奶奶说:“快放下,你看弄了一身水~”她让孩子去倒土,爷爷忙抢过来说:这活儿该大人干~上街去到土,让车撞倒怎么办~她要是争辩几句,两位老人就会大发雷霆:“你有什么活就明着往我们身上派吧,犯不上让孩子干~”弄得她十分为难。有一次孩子做了错事,父亲批评他,爷爷就冲着孩子父亲喊开了:“我还没死呢~还轮不着你管~我看我孙子比你小时候好多了~”孩子一下子跑到爷爷身后,冲他爸爸做了个鬼脸说:我比你小时候好多了~1)联系该案例分析家庭教育应该遵循什么重要原则,2)应该如何遵循该原则,
态度一致,教育统一
1、对待子女态度要一致2、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 3、对子女态度要一以贯之。
6、一对夫妻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每次看到他们吵架都会一个举动,那就是吓得尿裤子。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只要看到父母神色异样、没等他们开始
31
吵,孩子就已经尿裤子了。联系本案例分析夫妻关系不和对孩子心理与行为的消极影响。
7、一个12岁的男孩,在与小伙伴踢足球时不小心把邻居老太太的玻璃踢坏了,老太太要他赔偿12美元。男孩没有钱,只好找父亲,父亲对他说:“我可以先借给你12美元,但你以后必须还给我”。从此,男孩开始去餐馆洗碗,在洗了堆积如山的碗后,终于赚够了12美元,他很自豪地把钱还给了父亲,并从中学会了承担与责任。1)该父亲运用了什么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2)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运用此方法,
8、自己去了解林书豪的成长经历,从其父的家教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期望、亲子关系)——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理解、支持和鼓励、正确的期望与减压,重视孩子优秀人格的培养,教会孩子懂得爱和感恩。
9、从陶汝坤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启示,
毁容事件——溺爱、物质满足和精神教育、人格教育——理智的爱孩子(独生子女教育)
10、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家长可以称得上是最爱孩子的家长,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却发现,中国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也就是说家长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孩
32
子们的认可。从这一令家长们心寒的事实中我们应该进行哪
些反思,
33
生命教育:基于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生命是极其宝贵的,生命本应是充满活力的、多彩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甚至说就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却还是存在着许多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违背生命规律、不尊重生命,甚至虐待、残害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提醒我们:生命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思考与建构 所谓“生命教育”,从内容上讲,就是教育学生如何看待生命;从形式上讲,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基于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而教育的本质又是“培养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展开生命教育这个课题,建构生命教育的框架时应围绕着人的特性。 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其意义是重大的。首先,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是整个人类生命的延续;人的自然生命是精神生命的前提。失去肉体,精神便失去附丽。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教育应当重视学生的健康,重视对学生的保护。不但要让学生重视自己的身体,还要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精神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重要标志。人的自然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但人的高度却往往决定在于人的精神。因此,生命教育应当有引导学生积极追寻精神价值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价值取向也多样化。在承认并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生命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尊重学生的个性追求,并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包容他人。 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人是生活在集体中的,其价值、意义往往也要通过社会来实现。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总是希望获得被认可、被欣赏,在被认可、被欣赏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因此,生命教育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展现风采,体验成功。人是属于集体的,但同时也是属于自我的。作为个体,人还应懂得自我欣赏,自我认可。这也需要我们在教育中对学生加以引导。 人作为一种情感存在。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特性,也是人的社会存在的体现。情感教育的缺失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人变得冷漠、叛逆乃至敌对仇视。因此,生命教育也应该包含情感教育的内容。 二、尝试与实践 “中学生生命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针对话题开展了深入的研讨,努力建构起富有河浦中学特色的生命教育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展开了尝试与实践。 开展主题宣传与教研。我们在学校的宣传栏、网站、刊物《青青子衿》上都开设了生命教育专栏。如《青青子衿》(2011版)就刊登了《生命的特质》《生命诚可贵》《浅谈生命教育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等三篇教师文章。“绿色环保教育”在我校广泛开展。专题讲座和国旗下发言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另外两个好阵地。国旗下发言每周围绕一个话题开展,教育效果良好。 开展一般性生存技能的指导与训练。学校每年都开展逃生演练、防火演练、开设“三情”教育讲座、心理健康讲座、交通安全讲座、学生人身伤害法律讲座等活动。 引导学生展现风采与思考生命。学校开展了生命教育主题征文比赛,生命教育主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价值;开展了校运会、广播操比赛、主题演讲比赛、主题朗诵比赛、“河中之星”棋类比赛、“展现青春风采,唱响生命之歌”校园歌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展现风采,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与获取体验。我们组织了“校园环保行”“倾我热情,回报社会”“丹樱生态园植树活动”等志愿服务,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在这些活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热爱生命,为毛俊佳同学撑起一片蓝天”美食义卖活动。(毛俊佳同学是本校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学生)自始至终,全校学生都表现出了对本次活动的极大热情,也表现出了对毛同学的热心和慷慨。本校教师也在活动上摆出了一个义卖摊位,他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美食甜点摆放在桌面上义卖,募集了大量的善款。 生命教育进课堂。一类课堂是班会课。课题组把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课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堂活动阶段、分组讨论阶段和感悟总结阶段。要求生命教育班会课有生动的活动形式,有思考,有总结。本年度,高二(9)班的《生命中永不凋谢的爱》主题班会课是一个优秀的典型。第二类课堂是学科教学课。我们结合学科特点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如,语文组对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不同课文中体现的生命价值观进行了梳理,并针对不同的课文研究出了不同的解读策略,实施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学效果良好。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理解教育:何为家庭教育的本质
篇一: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庭学习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庭学习
中国的家庭教育迫切需要科学的介入,要提高儿童的成长水平,首先就要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使教育者先受教育。
现在的家庭十个中有九个充满这样的烦恼:孩子迷恋看电视、上网。这已成为父母的一大心病和难题,您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也曾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有一个父亲,因为痛恨孩子看电视上瘾,每天把电视天线装到包里去上班;还有的父母干脆强令孩子关电视。我认为这都不是高明的办法。我参加过一个国际会议,美国的一个教授说,父母要做的不是强迫孩子关电视,而是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父母要了解孩子在看什么,为什么看,然后才能分析引导他怎样做。
有的时候孩子在看动画片,父母一声“吃饭了”,孩子必须马上过来,不过来就不是好孩子。想想看,到底是谁在任性,我们经常说孩子任性,其实父母有时比孩子还要任性,
1
我让你过来你就得过来。反过来,如果是您自己在看一个最喜欢的电视剧的时候,您会怎么样呢,您一定会调整您吃饭的时间,想出各种办法来,别人让您过来您一定不愿意过来,过来了也一定是很不高兴的。所以,我们要和孩子平等交流,合理安排。父母任性,其结果往往是和孩子形成对抗。
曾有一个朋友向我咨询,有一家两口子的事业都干得特别红火,就是孩子出了问题。,,岁的女儿两次离家出走,走之后没钱了才回来。但是她回家的条件是,她回家,她妈妈就不能在家,她妈妈在家她就不回家。这个妈妈只好到娘家去住。为什么,母亲很任性,孩子也非常任性,没法儿交流。所以问题就在这儿,孩子也非常无奈。
我想拿这些例子告诉父母一个道理:教育孩子首先是教育自己,改变孩子也要先改变自己。这很重要。如果你对孩子是尊重的、理解的,孩子就容易教育好。
要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先要教育好自己。那么,父母在教育自己方面,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有一个现代的儿童观。要尊重儿童的权利。父母是不是现代的父母,是不是优秀的父母,能否尊重儿童的权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亲子关系的核心就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太强大了,孩子是通过父母认识权威、认识世界的。
其次,父母碰到事情的时候应该听取孩子的意见。我自
2
己在听取孩子意见、尊重孩子的权利方面还是比较注意的。比如说,我的孩子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所有的志愿都是她自己来定。因为你尊重孩子了,孩子才可能自己对自己负责。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第三,父母不要用自己的观念来评判孩子的观念。现在的孩子很重视他们的权利,比如说我女儿上中学时,主动退出区里组织的国际海洋夏令营,原因是她觉得组织者不公平,侵犯了她的权利,所以她不愿意去。这件事情要是放在大人身上,往往会再三克制。
第四,父母要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在今天的孩子身上,不是没有理想,是没有那些空洞的理想。今天的孩子很务实,有他们自己的追求和个性。他们在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平等意识还有对新事物的追求方面,都是很突出的,所以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孩子身上的一些突出的优点。以下几点是我们需要做到的,即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碰到事情跟孩子商量,把与孩子相关的事情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孩子在,,岁以后就有了行为能力,父母越尊重孩子,孩子就越发自尊,对自己也更加负责。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的不少父母,却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加在孩子身上。更有一些父母把精力都扑在孩子身上,甚至丧失了自我。
3
对于这种种父母的行为,您是怎么看的呢,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父母并非与身俱来就能掌握教育孩子这门艺术,而必须通过学习。首先是“阅读”孩子,读懂孩子这本“书”。孩子这本“书”,是一本在变化的书,一天一页,一年一章,天天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做父母的也许今天读懂了,但明天未必一定读懂。因此,称职的父母应该一辈子读孩子这本书,一辈子学习,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发展。所以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庭学习。
父母是孩子的长辈,父母与子女存在着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从传统观念上看,父母是教育者,子女是受教育者。但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谁是教育者,谁是受教育者,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有的时候,父母是教育者,但有的时候,子女是教育者,父母则是受教育者。特别是在知识爆炸、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提倡父母向孩子学习,父母不应以“当然教育者”自居。
学习型家庭是健康的家庭形态和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关键是父母首先带头学习,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父母应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的学习动机,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向现代科技学习,与孩子共同学习,不断提高家庭生活的文化含量,开拓与孩
4
子沟通的渠道。可以这么说:家庭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学习过程。
家庭教育的双向指导,体现在父母和子女都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家庭中的两代人思想观念不完全一样,生活情趣有所不同,审美眼光颇难调谐,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提倡相互宽容、相互吸纳、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沟通,从而共同提高。“互补”不是谁整合谁,谁服从谁,谁消灭谁,而是共同成长,谁对就向谁学习。吸收对方有益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对双方都有好处。
父母把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把精力都扑在孩子身上,甚至丧失了自我,这对于新时代的父母不能不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学习的父母是要被时代淘汰的,也是会被孩子看不起的。同时,进入新世纪后,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更要求为人父母者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向孩子学习,用新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进行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地进修自己。”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父母并非与身俱来就能掌握教育孩子这门艺术,而必须通过学习。首先是“阅读”孩子,读懂孩子这本“书”。孩子这本“书”,是一本在变
5
化的书,一天一页,一年一章,天天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做父母的也许今天读懂了,但明天未必一定读懂。因此,称职的父母应该一辈子读孩子这本书,一辈子学习,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发展。所以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庭学习。
标签 教育好孩子 电视剧 动画片 教育孩子 国际会议
举报
篇二: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渗透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渗透
经常遇到这样的父母,他们告诉我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已经无能为力,他们整天为孩子操劳,孩子的问题是他们的心病,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了信心,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教育能力没有信心。然后他们还要对自己的话进行论证,他们说:你看我们俩都没上过大学,都不是知识分子,家里没有人家高知家庭的文化氛围,我们读书少,知识也少,自然能教给孩子的就少;同时我们也不是社会精英,不像人家精英们身上到处都是出类拔萃的品质,我们自己就这么平庸,我 们怎么能让孩子出众呢,
这些父母在阐述自己的理由的时候十分坦诚而且看起来“有理有据”,对于 家庭教育的不力一副无奈而又无辜的神情。然而,每次我只要反问一句,他们就 会变得哑口无言,我问他们:那么,为什么高知家庭或者精英家庭的孩子也会
6
十 分糟糕呢,
自知之明无疑是一种难得的智慧,但是盲目的否定自己就是智慧的反面。我 们知道,贫困山区文盲父母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事情屡见不鲜,出生在平凡家 庭的伟人也比比皆是,事实上,无论是在我们身边,还是对于古今中外的名人传 记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成功的人都出生在平凡家庭,这当然不能说明每个普通 家庭孩子都必然有出息,但是足以证明平凡的家庭也有希望。然而,糟糕的是许 多父母对即使有希望的事已经没有信心了,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平庸;平庸 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甘平庸。
与之相反,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父母过于自信。他们要么认为教育孩子很简单, 就像生孩子一样是一件人人都会的事情,要么由于自己在某方面比较成功(比如 说高知、企业老板、单位领导等)而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会教育孩子。前一种情况 很显然是一种无知,而后一种情况是一种盲目。无知必然愚昧,而盲目自信则会 导致专断和压制。
无论是父母因为知识上的不足和个人的平凡而缺乏自信,还是出于某种原因 而过于自信,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他们对家庭教育本质的曲解。
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不是成功经验的借鉴,也不是对孩子提供 的具体帮助,那么,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阐述。 我个人认为,
7
家庭教育的本质在于家庭对孩子的人格渗透。
需要声明的是,家庭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仅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对 父母有一定的影响,我主要从家长的角度进行讨论。
家庭教育的本质在于家庭对孩子的人格渗透。这里的人格不是指我们通常意 义上讲的个人品质或者名誉,而是指这个人所思、所言和所行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我们从每一个人身上看到的他的父母的影子,就是家庭教育最本质的结果。父母 可以给孩子物质上的抚养,也可以给孩子各方面的帮助,但这都不是家庭本质的 意义,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给孩子以帮助。家庭教育本质的意义在于,当你遇 到困难时的态度无意中被孩子效仿,在于你与人交往的原则被孩子借鉴,在于你 们的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给孩子的感受,在于你是否对孩子的错误给以及时而严 格的纠正,对于孩子的自由是否过于压制??。
所以,不是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能教育好孩子,也不是只有精英的孩子才能 成材。
要你有健康向上的人格,无论你的知识水平、人生际遇、家庭条件如何,你都可以取得成功。因为,只要你有五分钟与孩子相处,你就能让孩子感到你
对孩子的爱和接纳;只要你能和孩子吃一次晚饭,那么你就可以告诉孩子吃饭的礼仪;只要你能向孩子许诺一次,你
8
就能让孩子学会守信;只要你能与孩子相处一周,你就可以让孩子知道你是如何做人的。只要你能把握家庭教育的本质,能为了孩子不断完善自己,到处都是教育的机会,到处都是孩子的希望,所有这一切都是家庭教育本质的体现。
?
篇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名词解释
1(家庭关系
,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 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答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
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则
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3、家庭的概念与特征。
家庭是指亲属同居同财的生活单位。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有九大特征。
9
家庭的演化包括: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家庭的功能: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精神生活功
能、抚养和赡养功能 4、家庭教育的本质 。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与的一种
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的性质: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
育;是持续的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是一
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它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 初步了解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5、家庭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早期性和奠基性;全面性和广泛
性;自然性和随机性;亲情性和权威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差异性和继承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条件具有不 6、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 主要:a、学前儿童(0-6岁儿童)b、学前儿童家长(父母、祖辈老人、非
10
亲监护人)c、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老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干部、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d、对学前儿童及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幼儿园、)
1
7( 情报研究
: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8. 调查研究
:通过对已有的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集体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9. 调查研究的类型:a、现状援救、b、相关研究c、因果关系比较研究d、发展研究 10. 经验总结:是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研究方法。11. 实验研究的变量:a、实验变量、b、效果变量c、无关变量
12.行动研究的兴起起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后期) 13. 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时间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
11
予以归纳叙述的研究方法。14. 学前儿童家庭的发展趋势:
a、“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b、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c、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
16.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
17. 家庭的特征:a、两性结合,延续后代、b、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历史c、是人类的基本群体,不仅为人们创造了社会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因此满足人 们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需要。18. 家庭发展的形式: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c、对偶家庭b、一夫一妻制家庭19. 血缘家庭:婚姻是按照辈分来划分的,凡属同一辈分的男女均可以结为夫妻。即兄弟姐妹之间结为夫妻也是合乎道德的、这种同辈而婚的婚姻构成了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血缘婚姻。
20. 普那路亚家庭:属于群婚制,也叫团体婚姻。21. 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人类家庭形式从对偶家庭再向前发展成为一夫一妻制家庭
22. 家庭的生命周期:一个家庭成立到消失,大约经历五六十年,五个阶段:a、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b、孕育孩子阶段c、为人父母,养育孩子阶段d、孩子长大成人阶段e、老年阶段
12
23. 家庭结构: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又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4. 家庭结构内容:a、家庭成员(的分类构成了家庭
的类型结构)b、家庭成员(的多少构成家庭的规模)25. 家庭结构的类型: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残缺家庭e、隔代家庭26. 核心家庭:指已魂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7 主干家庭: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28. 隔代家庭:指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家庭。(父母出去形成的留守子女) 29. 联合家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一个以上的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
30. 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小型化、核心化31. 家庭关系:又称家庭日记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互相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2.家庭关系的特点:a、家庭关系是以婚姻、血缘为纽带的b、家庭关系最为持久、稳定c、家庭关系表现出一种其他任何社会关系都不曾有的连续性和承先启后性.d、家庭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和道德的监督。33.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家庭关系的起点和基础,被称为家庭中的第一关系,也是 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
13
34.亲子关系的特点:a、是不可选择的b、是永久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c、有特定的权利与义务37. 历史功能:a、情感交往功能b、生产功能c、教育功能d、娱乐功能e、宗教功能f、政治功能
39.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湿度和法律c、传统习俗与伦理道德
40.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家庭功能有决定性影响41. 家庭功能的变化:a.生育功能逐渐退化b.生产功能从丧失恢复c.消费功能由平均到多元 d.教育功能分化e.赡养功能弱化
42. 家庭教育包括:a、父母教育子女b、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
43. 对学前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重要地位
44 家庭教育的性质:a、非正规教育b、是亲情的教育c、是稳定、持久的教育
45. 家庭教育的特点:a、教育内容包罗万象
b、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c、家庭教育因素复杂多样 46.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a、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b、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c、集体教育不仅是家庭内的个体行为,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47.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应该注意:a、协调学校与家
14
庭的教育工作,发挥整体合力 b、要充分调动家长主动关心子女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发扬家庭教育
2
的优势 c、学校对家庭教育的知道要加强可操作性,落实到实处d、家庭教育指导要面向全体家长
48. 家庭对学校工作的参与主要体现:a、家长应该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b、在日常生活中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c、热心学校工作,充当学校教育的好参谋、
49 社区教育:就是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共同关心这个社区内的年轻一代的教育50. 终身教育:就是一个人的一生都在教育的过程中52. 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因为现代社会唯一能持久保持的优势就是你比对手学得快,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学得越多,越感觉自己无知。因为永远达不到永远的卓越,所以必须不断学习,家庭也是一种组织形态
53、建立学习家庭对于人们体验生命力的发挥,体验生命的一样,重新创造自我有无限价值,54.学习型家庭的表现特征:a、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b、要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c、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投入
55.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父母的角色
15
:a、社会地位b、教育背景c、个性特征(性格)d、成长经历 56. 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a、身体素质b、道德品行c、观念意识d、文化修养e、人生态度 57. 祖辈家长:比父母长一辈的家长
58. 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a、隔代家庭b、主干家庭c、监护家庭d、留守家庭
59. 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以:a、隔代家庭b、主干家庭c、留守家庭为主
60. 亲子关系:就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61. 社会转形期的亲子关系的新发展:a、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加,亲子之间交流接触机会降低b、子女的自主意思增强他们追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子女对父母的影响不可忽视、
63. 亲子间的良性互动的表现特征:a、相互尊重、相互信任b、对方之间有一种责任感 c、彼此亲和,真诚的欣赏对方
64.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a、父母自身的因素b、子女的因素c、环境因素(A传统文化背景B、时代风尚)65. 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67. 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激励的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68.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包括1、儿童观2、教育观3、
16
人才观
70. 《儿童权利公约》 无歧视原则:不论儿童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其社会出生、民族、语言、宗教、
性别如何,不论是正常还是障碍儿童,都应当在不受任何歧视或忽视的情况下,享受他们的一切权利。71. 儿童利益优先原则: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72. 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儿童观:a、孩子是一个非成年人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顾b、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应当尊重他的权利和人格c、孩子是一个有潜力的人,家长应当信任和培养他,d、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差异,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73.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是学前儿童家长基于对儿童发展的认识形成的对儿童教育的理解及家长角色与职能的看法。他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教育观:a、儿童是独立的个体b、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需要c、家长应了解学前儿童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支撑其躯体、协调其行为是丰富 的精神世界。
75.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a、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辈分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b、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c、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职业
17
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76. 祖辈参与家庭教育,具有的心态:a、慈幼心理b、义务心理c、补偿心理d、享福心理e、返童心理 77. 补偿心理(祖辈年轻的时候,没有精力对子女施行足够的教育,如今在孙辈上补偿)
78.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倾向,他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述,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79. 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 两个维度,将父母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威、绝对权威型、宽松溺爱型、忽视冷漠型80. 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能够充分理解孩子的兴趣和要求,经常向子女提供足够而有效的信息,并言传身教、引导子女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而家长则表现出冷静的热情和克制的疼爱
81、垂直的亲爱型教养方式的母亲。其忧郁性的倾向一般很少,易受性和主观性的倾向(空想、敏感、不能客观地待人处世)也很少,其适应性的倾向较强。82. 情动型教育方式的母亲,其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
83.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a、民主权威型b、绝对权威型c、娇惯溺爱型d、忽视冷漠型
85.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因素:a、家长本身
18
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b、孩子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3
86. 孩子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a、孩子的性格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b、孩子的年龄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c、孩子的性别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87. 家长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a、夫妻夫妻关系对其教育方式的影响b、家长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88. 家长教育能力:是家长在一定条件下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的机智、策略 、技能和技巧。
92. 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指在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能力
93. 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能力表现为:a、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势b、评价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94. 评价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a、评价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b、评价幼儿的社会情感水平c、评价幼儿的社会行为水平
95. 提高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a、委婉真诚b、表达希望c、表达失望d、表达异议96. 孩子的精神需要:a、安全感需要b、交往的需要c、信任的需要d、交往的需要e、创造探索的需要f、成功的需要
98. 游戏规则法:做游戏时。是家长利用游戏规则,向孩
19
子提问。例:这个游戏规则是什么,它能不能改变,
99. 故事难题法
:家长在讲故事时,向孩子提出有关道德的 难题,要求孩子作答的方法
100. 投射测验法:又称故事续讲法:家长讲故事,当讲到主人翁的行为以后,让孩子讲结局。
101. 移情测验法:家长设计能够引起移情的情景。来测量
孩子对他人情感的各种体验的方法。
103. 孩子的安全感从何而来,a、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和睦b、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同伴和团体的肯定和容纳c、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对自己的信心。自信心能使孩子获得内心稳定和安全感。
107. 家庭教育的目的a、人的社会化b、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c、反向社会化---后喻文化
108. 后喻文化:是指年轻一带将文化知识传递给与他们生活
在一起的长辈的过程。(长辈向晚辈学习)111. 反向社会化---后喻文化:指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递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11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
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和设想或规定。113. 学前儿童家庭教
20
育包括
:a、对家庭要培养的幼儿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幼儿在体力、智力、品德、审美等方面发展的方向及其程度,以形成某种预想的个性结构。b、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社会价值作出规定,使幼儿符合一定的社会需要
114.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a、健康教育b、认知教育c、品行教育e、审美教育116. 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任务 是: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
活常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激发孩子参
加户外锻炼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
保护的能力,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117. 认知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任务---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的发展 要求:(格外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a、发展孩子倾听语言的能力b、应发展孩子运
用语言的能力c、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 d、发展孩子的识字能力118. 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2—6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
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是掌
21
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119.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审美任务:a、引导孩子感受美b、启发孩子表现美c、鼓励孩子创造美d、塑造孩子心灵美
120.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a、寓教于生活和娱乐中的原则。b、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原则。c、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要求一致和教育方法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128. 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在外环境上,母亲自身的精神情绪上对胎儿发育施加影响,试图通过这两方面的因素、促进胎儿身体与智力方面的良好发展。 131.乳婴儿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一、1-3岁是乳婴儿学习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二、2-3岁是乳婴儿掌握基本语法和句法的关键期。三、到3岁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132. 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1、发现个人能力2、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3、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
133. 学前家庭教育的方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家长实施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和措施
4
134. 民主权威型:对应的教育方法--榜样示范、正面说理、表扬、鼓励为主,与恰当的批评惩罚相结合135. 绝对权威型:对应的教育方法—强制压服、训斥打骂和禁止、管束136.娇惯溺爱型:对应的教育方法---无原则的赞许和肯定,或以慈爱的形式出现的限制
22
137. 忽视冷漠型:对应的教育方法—毫无控制的自然后果法
138.非期望行为:是指家长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不合乎父母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行为偏差
139.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a、理智性原则b、渐进性(转 载 于:wWW.xlTkWJ.Com 小 龙文 档 网:理解教育:何为家庭教育的本质)原则c、适切性原则140 .
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a、榜样示范法b、正面说理法c、暗示提醒法d、批评惩罚法5 、自然后果法
141. 榜样示范法: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142. 正面说理法:
就是通过事实、讲道理来启发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思想认识、从而使幼儿心悦诚服的接受家长的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143. 暗示提醒法:是父母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实施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能的家庭教育方法。
144. 批评惩罚法:是父母对幼儿不良的观点
、行为作出否定评价,以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与错误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
145. 采取批评惩罚法有注意:a、要注意孩子的个性身心等发展特点b、要注意批评、惩罚必须公正、合理 c、批评
23
惩罚要讲究方式和时机
146. 后果自然法:就是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己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
147. 管教的策略:a、行为改变术b、民主儿童训练策略c、沟通策略d、父母效能训练e、沟通分析
148. 民主儿童训练策略是建立在平等与相互尊重原则基础上的
150.与孩子沟通的基础是建立在尊重和技巧上的151.
父母效能训练是高顿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的教养孩子所提供的训练课程而提出来的
152. 父母效能训练的技巧:a、父母主动的倾听b、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解决问题153. 在人际关系中有4种基本态度
:我好----你也好;最健康的生活态度。我不好—你好;
沮丧的生活态度。 我不好
—你好;挑剔的生活态度。我不好--- 你也不好;破碎的生活态度
154.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属于一种成人教育。 155. 家庭教育的渠道:a、幼托教养机构的指导b、社区的指导c、企事业机关的指导d、大众传媒的指导 156.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目标提高家长的素质157.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教育外机构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一家庭教
24
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
160. 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的对象:a、家长与子女b、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家长c、不同身份的家长 161. 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a、双向互动原则b、家长主体原则c、共同成长原则d、分类指导原则e、因地制宜原则f、整体性原则g、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62. 指导内容的要求:a、指导内容的时代性b、指导内容的阶段性c、指导内容的针对性163.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是指指导者有目的、有针对地直接指导家长,影响家庭教育的做法。
164.家庭教育的指导常用形式:a、个别指导b、集体性指导活动c、介绍、推荐、提供文字音像资料
165.指导形式的要求:a、指导形式的多样性b、指导形式的开放性c、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166. 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应改变单一性,提倡多样性,改变封闭式,提倡开放式,改变灌输型,提倡家长共同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167. 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a、家长学校b、亲子学苑c、家庭教育咨询站d、家庭教育网站
168( 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158.环境熏陶法 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
25
有意识地创设一 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
养孩子良好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方法。169(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技能、行为规范,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满足社会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
170(研究假设: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因果性或规律性的一种假定性的解释,是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事实,对解决科学研究的问题提出猜测性、尝试性方案的说明方式。通俗地说,研究假设是指在有关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在实施深入研究之前,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初步探索掌握的情况,对于研究对象、问题的基本状况做出试探的描述、解释和推测。即是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答案。
5
171(观察法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科学的观察对有关教育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的观察,是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这种科学的观察,就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
172(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26
173、音乐胎教。胎儿在宫内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由听觉器官和听神经来接受外界传入宫内的声波刺激。音乐胎教就是根据这一情况,从三方面进行:孕妇听胎教音乐;父母唱歌给胎儿听;胎儿听胎教音乐。174、抚摸胎教。抚摸胎儿或轻拍胎儿这种方法通过孕妇腹壁传达给胎儿,形成触觉上的刺激,促进胎儿感觉神经和大脑的发育。抚摸胎教的方法包括:每天睡前听胎教音乐之前,孕妇仰卧放松,双手放在腹壁上捧住胎儿,依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顺序轻轻、反复做抚摸动作,一边抚摸,一边与胎儿讲话;在妊娠 28周时,孕妇能摸清胎儿体型,可随音乐
的伴奏,与胎儿的身体接触;抚摸胎教需要一个安静的环
境,放一些轻柔的背景音乐,显得更加静谧、平和。175、语言胎教。父母用语言与胎儿进行交流,给胎儿期的大脑新皮质输入最初的语言印记,在大脑中形成粗浅的记忆,促进其出生后语言及智力的发展。同时将父母的爱传给胎儿,对胎儿的感情发育有很大好处。语言胎教的方法包括: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孕妇所经历和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和肚子里的胎儿诉说;给胎儿朗读文学作品:那些想象力丰富、有趣的童话和寓言,都是孕期最合适的读本,阅读这些作品会带给孕妇有益的启迪;父母与胎儿对话:胎儿在母亲腹中,最容易听到较低的声音,所以,孕妇可以邀请丈夫一起来参与宝宝的语言胎教。
27
28
数学理解的本质
数学理解的本质
认知心理学家将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呈现和表达方式称为知识的表征.对知识的理解与知识的表征密切相关,事实上,对一个事物本质的理解,就是指该事物的性质以一定的方式在学习者头脑中呈现并能迅速提取.基于此,我们将理解解释为对知识的正确、完整、合理的表征.
根据对数学知识的分类,数学理解应涵盖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过程性知识的理解等3个方面.
(1)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表象、线性排序等3种形式作为基本表征单位.命题相当于头脑中的一个观念, 一个命题被看作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元.一个命题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它命题相互联系组成命题网络.表象表征是对事物的知觉特征的保留,是一种连续的,模拟的表征.线性排序是对一系列元素所作的线性次序的编码.在人的知识表征中往往组合了命题、表象及线性排序,从而形成对知识的综合表征—_一图式.Anderson[8]认为:“图式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这些规律性既可以是知觉性的,也可以是命题性的.” 显然,图式包容了命题网络,因为命题网络并不对可以知觉的规律性做出编码.Gagne隅】对图式的特征作了更细致的刻画:① 图式含有变量;② 图式可按层级组织起来,也可以嵌入另一图式之中;③ 图式能促进推论.
对数学陈述性知识的理解是从知识的基本单元表征,到形成命题网络,再到获得图式的过程.许多学者认为,所谓对一个陈述性数学知识的理解就是在个体头脑中建立了该对象的一个命题网络.这种界定将知觉表征排除在外,有偏颇的一面,笔者认为,对一个陈述性数学知识的理解,是指学习者获得了该对象的图式.
(2)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
程序性知识是由陈述性知识转化而来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动态成分.与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不同,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 这种动态形式来表征.所谓产生式指一条“条件— — 行动” 规则, 即一个产生式总是对某一或某些特定的条件满足时才发生的某种行为的一种程序. 当一个产生式的行动成为另一个产生式的条件时,这2个产生式便建立了相互的联系,若一组产生式有这种相互联系,便形成一个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代表了人从事某一复杂行为的程序性知识.对数学知识而言,其二重性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二重性或称为概念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Hiebert& Carpenter) ,或称为对象和过程(Thompson 等),其本质就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一个数学概念既包含结果也包含过程,如“加法”:a+b,既代表2个集合中的元素合并或添加起来的过程,又代表合并或添加后的结果.因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就不仅包括对静态的、结果的陈述性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包括对动态的程序性知识的理解.
既然程序性数学知识的表征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因此,程序性数学知识的理解就应解释为学习者对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的获得.特别地,我们认为对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知识,其表征是一种双向产生式.双向产生式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指令,它既能指令在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有什么动作,又能指令在不同的情形中选用不同的产生式.换言之, 学习者不仅知道“如果? 那么? ”,而且还应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去使用这个“如果?那么? ”.综上所述,学习者对程序性数学知识的理解,是指他建立了双向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3)对过程性知识的理解.
过程性知识与程序知识的共通之处是2者都是动态型知识,但2者的内涵是不同的.其一,过程性知识是指个体对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性知识,当然包含对陈述性知识及程序性知识获得的体验,其动态性贯穿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而程序性知识是进行某项操作活动的程序,它是陈述性知识经过内化而得,其动态性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应用阶段.其二,程序性知识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后可以习得甚至形成自动化技能,但过程性知识难以通过练习去习得.其三,程序性知识往往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言的,而过程性知识则是关注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过程性知识的表征分为2个层面,一是关系表征,二是观念表征.关系表征指个体对知识发展过程中知识之间存在某些关系的体悟.具体地说,它相当于陈述性知识的命题网络中连结命题的连线,以
及程序性知识的产生式系统中连结产生式的连线.观念表征则是对知识之间发生关系的缘由的体悟,其成分更多的是一种元认知体验.这2种表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对象的关系表征的完善性、观念表征的深刻性都可能不同.综上分析,对过程性知识理解的内核是,学习者形成完善而深刻的关系表征和观念表征.
过程性知识(这里即为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过程性知识告诉我们如何做某件事。要知道如何做某件事,我们不仅要知道过程的每一步,而且还要知道采取每一步的条件。过程性知识因此可以被认为是由“如果??那么??”条件陈述句组成的,其形式是:如果某个条件适合,那么就要采取某个行动。例如,在分数除法中有这样一个过程:如果除以一个分数,那么倒置分数进行乘法,在一个简单的过程中可能只有一个“如果??那么??”陈述句,但在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这样的步子,这些条件陈述句可能连接在一起,上一步的结果可能成了下一步的条件。一个复杂的大数目的除法就是这样一个条件陈述句的链条。
过程性知识用于信息的转换,如在除法中,将有关除数和被除数的信息转换成商,过程性知识无论对学校中的还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都是至关重要的,成功地执行将一个数字转换成另一个数字、将符号转换成意义这一过程的能力,是学校中任何成功的基础。过程性知识可分为模式再认知识或动作系列知识两种形式。
(一)模式再认知识
模式再认知识涉及对刺激的模式进行再认和分类的能力。模式再认知识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识别某个概念的一个新事例。比如,再认鲸鱼属于哺乳动物;模式再认知识的第二个重要的例子就是识别符合某个行为的条件或符合应用某个规则的条件,比如,什么时候“倒置分数后相乘”。和概念一样,模式再认过程是通过概括和分化的过程学习来的。
(二)动作系列知识
第二种过程性知识指动作系列知识。加涅认为,一个动作系列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或认知动作,减法中的借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动作系列首先是当作构成某个过程的一系列步子来学习的。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执行每一步,一次执行一步,直到过程完成。一开始,每一步都要有意识地想着去做,这样效率很低。但是,随着练习,这一过程就会几乎变成自动化。自动化地执行某个动作系列的好处是腾出工作记忆去完成其他任务,如开动汽车时和乘客交谈,但也可能带来错误,这就是定势效应(set effect),这种定势效应会妨碍处理重要的信息。比如,从单位骑车回家,忘了到某个商店买东西,这是因为,从单位骑车回家这一动作系列一旦启动,就很难中断。因此,在教动作系列时,我们要小心避免定势效应带来的错误。最简单的矫正方法就是只对那些不容易变化或用得比较频繁的过程实现自动化,这样,速度高才有价值。基本的学业技能如阅读、计算机,书写等过程就要达到自动化水平。在阅读过程中,当字词的识别、解码等达到自动化后,才能空出工作记忆去完成理解等任务。
在学习某一个过程时,存在两个主要的障碍。第一个就是工作记忆存贮量的限制。尤其在学习一个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时,困难更大,任何一个过程如果步子长达9步以上,超过短时记忆的容量(7+2),那么就很难保持在工作记忆中。为了克服这一局限,可以利用一些记忆辅助手段,如把这些步子写下来给学生。当然,重要的是成功地完成这一过程,而不是记住这些步子。第二个潜存的问题就是学生缺少必备的知识,在学习某一过程时,要确保学生已经具备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我们都知道,学习某个过程,刚学时似乎很难,但随着不断地练习,看起来却越来越容易了。但是,“习拳容易改拳难”,好的动作来自好的练习,对过程的不正确的练习,只会导致这一过程的不正确的执行。因此,在练习中反馈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不仅要找出反应的对错,而且要纠正错误。
下面,我们举一个完整的例子,来说明动作系列的学习过程,看看教师应当如何根据动作系列的学习过程采用相应的学习和教学策略。假如现在我们要教学生“除数为分数的除法”,那么我们把教学程序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给学生写出这一过程:“颠倒除数,然后相乘”;第二,对学生进行前测,评估学生的必备知识,学生必须知道“颠倒除数”的意义,必须知道如何乘以分数,才能完成这一过程;第三,给学生演示这一过程,并且确保学生每天都做一小会儿练习;第四,对练习给以正确的反馈。
要想确定学生错在哪儿,我们可以用这样三种方法:一种方法,让学生口头描述在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每一步,从而解释他们是如何获得一个不正确答案的。另一种方法是让学生演示他们的作业。这两种方法都能使我们指出并改正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的步子。但是,这两种方法并非都能实现,因为,我们是在课后批改作业,学生也不可能都能演示所有的作业。于是,我们可以采用错误分析的方法,来检查学生的错误,以确定他们在哪儿做错了。请记住,我们一定要尽快地给学生提供反馈,以便他们停止不正确的练习。
尽管我们分别讨论了模式再认和动作系列过程,但实际上很少将它们截然分开。正确运用一个动作系列离不开对动作条件的再认,再认条件就是一个模式再认的过程。
同样,过程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也是相互作用的,陈述性知识通常提供过程所需的材料,理解符合某个过程的条件需要陈述性知识,在前面的例子中,学生必须理解“除数”、“倒置”和“÷”的意义才能成功地执行这一过程。再比如,学生做一个化学实验(过程性知识),他必须知道各种药品的信息(陈述性知识),当他要解决一个化学问题时,既需要陈述性知识,又需要过程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Anderson,1990)和加涅(E.Gagne et al.,1993)等人的观点,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通常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述性阶段。学习者获得有关步骤或程序的陈述性知识。比如陈述分数加法的规则或者能够描述在驾驶汽车时该如何换档。在此阶段,学习者对活动的完成是非常艰辛的,需要逐条记忆每一项规则,并缓慢地操作每一步骤。
第二阶段:联合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仍需思考各个步骤的规则,但经过练习和接收到的反馈,学习者已能将各个步骤联合起来,流畅地完成有关的活动。
第三阶段:自动化阶段。随着进一步的练习,学习者最终进入自动化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常常无需意识的控制或努力就能够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例如,一个人在开车时可以一边说话,一边流利地换挡,在交通拥挤的路面上连续地改变方向;或者一个学生不用想着分数加法的各项规则就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分数加法题,表明他们已达到自动化阶段,即获得了有关的程序性知识或技能。
理解婚姻的本质
为什么很多人在恋爱的时候充满甜蜜,在进入婚姻生活后却充满了痛苦?婚姻失败的最主要也是最被忽视了的原因是男女双方对婚姻本质的错误理解。
如何理解婚姻的本质?婚姻的本质有哪些内容?
理解了婚姻的本质就一定获得幸福吗?
从理解人开始
如果你没有在婚姻关系中尽到应尽的责任,没有成功地扮演好妻子这个角色,原因可能是你没有真正地理解婚姻的本质。
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是抱着极大的热情步入浪漫的爱情之河的,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是抱着美丽的幻想步入婚姻殿堂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成就美好婚姻的女性毕竟是少数里的少数,现在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给越来越多的女性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使她们对婚姻生活怀有深深的恐惧和迷茫。
有很多婚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过分习惯于从男女双方的个性冲突角度或从他们的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角度探究婚姻失败的原因,甚至习惯于从性生活这个狭隘的角度去理解婚姻失败的原因,这非常像拿一张大象皮来理解整个大象的全部生物特征。
事实上,婚姻失败的最主要也是最被忽视了的原因是男女双方对婚姻本质的错误理解。对婚姻本质的错误理解使很多人以一种错误的心态或残缺的心态进入婚姻生活;进入婚姻生活后,他们又以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与对方相处。这样,夫妻双方的冲突就逐渐显露出来。而当夫妻双方的冲突显露出来之后,又缺乏正确处理婚姻矛盾的方法和观念,矛盾自然而然就会复杂化,而矛盾持续冲突的结果不是让婚姻解体就是让婚姻陷入困境。
我们到底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理解婚姻的本质呢?是从情感的需要角度?从生理需要和延续生命的角度?从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从虚荣心的满足角度?
不,这些显然都不够向我们解释婚姻的真正本质。我个人坚定不移地相信,只有从人类最高级精神层面去理解婚姻的本质,才能找到婚姻关系中所有问题的正确答案,才能够揭示婚姻关系中的种种奥秘。我们必须无条件地承认,婚姻的本质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只有深刻理解了人的本质之后,才能够理解婚姻的本质。
谈到人的本质,没有什么比《圣经》向我们启示的更明白无误了。《圣经》启示说:“人是有灵的活物。”“按照上帝样式被造出来的。"这样,人就从本质上和地球上一切动物区别开来了。我们由此明白,人类不仅是一种高级的存在物,具有任何动物根本不可能有的智慧和创造潜能,还具有极为高贵的品质,能够向他人奉献我们最为高尚的情感。接受和理解了这一点,你的生命一定会进入全新的境界,你的整个人格一定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迅速发展。
婚姻的本质:永恒的承诺,永不止息的付出
人格的健康发展的结果,必然会让你对美好婚姻产生期盼,最后也能让你收获与你的期盼相一致的美好的婚姻生活。这一过程是自然而然展开的,无须苛求什么,也无须用完美主义的心态折腾自己和折腾你的另一半。
很少有人从人格的整体发展水平的角度去探究人格与幸福婚姻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事实上,没有形成一种健康的人格,就绝对不可能扮演一个出色的好妻子的角色,同时也难以成就一个完满幸福的婚姻生活。这正如埃?弗洛姆所说:"如果不积极地全力发展自己的整个人格,以形成一种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所有爱的意图都会注定要失败。"所以,一个女性最最主要的人生任务是不断发展自己的整个人格,而不是不断地改变发型。
人格的发展,首先建立在爱的能力的发展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爱的能力都是人所有精神品质当中最为高级和最为独特的精神品质。谁越是拥有爱,越是能向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说明他的精神品质越是高尚,人格发展水平越是高级。爱在人的整个生命中永远处于核心地位,是爱决定着生命的意义。一个没有爱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生命,是虚无甚至具有破坏性的生命。
爱有一个特性,就是它必须表达,表达在一个或多个对象之上。这正如太阳要把光芒照射在月球和地球上一样。爱的表达对象首先是丰富的,但它一定要有一个最核心的表达对象,这个核心的表达对象就是你的另一半。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蕴含着极大奥秘的真理。若没有与一个特定的异性结成永恒的婚姻关系,生命绝对是不完美的。"那人独居不好。"这也是《圣经》给我们的伟大启示。让你的爱找到一个合适的固定不变的对象,并与之结成永恒的爱的关系,这就是婚姻的本质。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约,也不是社会道德意义上的契约,美国婚姻家庭辅导专家诺曼?莱特说的既精辟又深刻:"它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彼此做出的一生的无条件的承诺"。
我们都见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也听惯了别人为你做出的口头承诺。婚姻与这两种都不一样,它是用心灵做出的承诺,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做出的生命承诺,而且不是一时的承诺,是一生一世的承诺;不是对多个人做出的承诺,而是对一个人做出的承诺。
一个人――一生一世――用心灵做出承诺,这三个要素就构成了婚姻关系的本质。
为了他的英俊潇洒,为了他的财富金钱,为了他的名声地位,为了那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这些都是违背婚姻本质的错误动机,由此产生的婚姻也必定是乏味无聊或失败的婚姻。心灵是上帝给我们人类最珍贵的馈赠,它具有超越物质和超越狭隘欲望的属性,它是恒久不变又不断发展的。用心灵做出庄严和神圣的终生承诺,用心灵遵守这一承诺。这样,你就能够成就无限美好的婚姻,也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妻子。
在看上去似乎非常感人的婚礼上,两个人所说的话最后往往成为泡影,其原因正是他们彼此没有用心灵做出承诺,而只是用感觉或感情做出了迷惑他们自己也迷惑另一半的承诺。
欢迎关注下期《二人合为一体的奥妙》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如何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