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当代诗人,著有《陌生的十字路口》《笨拙的手指》《杨克诗歌集》《天羊28克》等诗歌、散文集10种,主编《中国新诗年鉴》10年。
每个国家的城市都有电影院,那些充满过去年代气息的一座座影院,就好像每个城市的一部历史。在中国,奢华若迷迭香一般让人沉迷的旧式影院当然存在过,那是在昔日辉煌的上海滩,它们跟坐黄包车去看电影的阔太太和妖娆小姐,我辈这样在“新中国”出生和长大的孩子也是从电影镜头里看到的。中国曾经有30年都在“破旧立新”,人人平等的“贫穷”,所以在我的记忆里,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老牌”电影院,我进过的高档电影院,基本上都是最近这一二十年内修建的。
在上个世纪60年代,跟同龄人相比,很幸运我在上小学前和“初小”就看过许多革命电影,因为那时我父母在一座矿区的学校教书,矿区有好几万人,有三家电影院。每个礼拜每家影院有三个晚上放电影,看电影属于一种“福利”,本单位的小孩票只要三分钱,跟买一根绿豆冰棍相当,所以看电影是孩子们最好的游戏和娱乐。
我们那时的电影院并不是专门的影剧院,而是礼堂,不放电影的时候大人们可以用来开大会的,有舞台,也可以演出文艺晚会。只是大多数时候舞台口挂着大银幕。礼堂里有木制的靠椅,跟当今皮质的一样可以翻起。音响设备周围的墙上似乎有简陋的木板消音设施。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最大的几座城市,这种礼堂式的电影院在当年算很好的了。许多年后我在庐山参观中共中央委员们曾经召开“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的礼堂,并不比我们那矿区的电影院档次更高。每场电影放故事片前都有新闻纪录短片,小孩都不喜欢看,耐着性子等,故事片电影制片厂的片头一出来,如果是一个有“八一”的五角星闪闪发光,孩子们就拼命鼓掌。因为八一厂出的基本上是战斗故事片,那年头小屁孩们看电影就是为了看“打仗”。
其后一直到70年代乃至90年代,中国广大乡村包括铁路沿线小火车站等。都是露天放电影,天当房,地当院。电影院其实就是一块平地,中间栽两根木桩,人们从家里搬来椅子或者板凳,满满坐一地。16毫米的放映机架在人群中间,当试映时,坐在放映机射出光柱前边的观众,常常用手捂在一起作各种姿势投影在银幕上,像各种小动物,男女老少,很多人都会玩并乐于玩这种把戏。
不知是为了图人少空气好,闹个心境舒畅还是故意标新立异,更可能是前面太拥挤,没有地方放小凳子了,每次都有人坐到露天影院银幕背面去看电影,那儿看到的图像左右是反过来的,幸而人物头脚并不颠倒,不影响观赏。
70年代上半期在农村普及“革命样板戏”,碰到芭蕾舞剧《白毛女》这样的影片,没有对话,全靠舞蹈语汇来展现剧情,很多老农民看不太懂,这时候放映员手持一麦克风,嘴里念叨过不停,边放映边讲解。比如漫天风雪中喜儿的爹爹杨白劳舞蹈着出场,放映员就朗朗言说:寒冬腊月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搞得自以为能看懂的小青年们烦躁不已。这种放映员兼讲解员的独特放映方式,全世界恐怕就中国的这一特定时期有过。
露天放映的风气甚至影响到80年代的大学校园,因为学校礼堂坐不了太多学生,周末常在有围墙的体育场内放电影,很多学生搬椅子去看,票价比室内便宜,还有这间学校学生跑到那间学校去看的。这也是谈情说爱的好场所,有相好的男女生并排看的,也有心仪某人的同学故意搬椅子坐在人家后面的。顶着满天星光,看银幕上演绎的动人爱情故事,内心的小九九拨拉不停,想入非非,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周末生活一景。
其时社会上也流行露天看电影,尽管城市建了不少电影院,但那时尚未有空调,都是电风扇。在南方炎热的夏季,许多恋人宁愿选择到工人文化宫的球场或者展览馆的露天展场看电影,不是图省钱是图凉爽。而80年代早几年,看电影是青年男女约会的主要方式,所以电影很火爆。到这种露天电影院不需要带凳子却要带报纸,垫坐在白天太阳暴晒夜里还发烫的一级级水泥台阶看台上。8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的逐渐普及,录像小放映厅变成时尚,电影开始式微,露天电影院这种中国特色的事物,也在中国的城市销声匿迹了。
露天电影院
露天电影院
那时候,每村都有一个舞台,在村子中央辟出一块空地,用砖和水泥垒个方形的台子,下边就是观众席。舞台一般是不跳舞的,可既然是全村的娱乐文化中心,会时不时上演些“老戏”或者样板戏之类,现在看来算是草台班子,那时可是标准的“文化艺术”。当然舞台的另一大功能是其政治作用,主要用来开批判会啥的,可惜那时代我没赶上。我赶上的,就是在这露天广场看电影了。
我们村的舞台很大,广场更大,几千人聚会也装得下,每次演电影,会提前半天在村里的广播喇叭进行“节目预告”,天还不黑,心急的孩子们已经扛着板凳到广场占座了。银幕挂在舞台上方,放映机在广场中央,坐远了看不清,坐太近了喇叭声震耳,要占好位置就得提前吃饭占座。放映机那时候是我们见识的最“高科技”的产品了,孩子们总要围着瞅来瞅去,好似要研究出这个铁家伙如何将那么多缤纷的故事装进去又演出来的。
观众是没选择权的,演啥看啥,也没“大片”概念,更别说外国片,全是自力更生自产自销,种类五花八门,哪怕演的农业种植技术,大家照样看得津津有味,我记着有次演的棉花种植管理,其中有动画显示水分从根部吸收,棉桃马上就张开了,我就觉得很是神奇,所以再到地里就盯着棉花桃看,盼着它也在我面前开一下,可每回总是失望。
印象里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好像叫《黄河少年》,一个男孩从混浊的黄河水里钻出来,爬到小船上,或许还有打日本鬼子的镜头。那时候“打仗”的电影很多,所以小孩子总要问身边的大人这人是好人还是坏蛋。要是“好人”就一脸的崇拜微笑着看直到“好人”消灭“坏蛋”,要是“坏蛋”出来马上怒目圆睁直至瞪到其灭亡。《雷锋》我是当恐怖片看的,只记着一个镜头,风雪天,小雷锋被恶地主推倒在台阶上,还拿刀照手上砍,吓得我赶紧把两手攥到一起。更恐怖的一个片子叫《平鹰坟》,地主家的鹰死了,竟然要把喂鹰的农民活埋,每次看到这里,小孩子都要把头藏到大人衣服下。《白毛女》好像也可以归为恐怖片之类吧,反正直到如今,大概在我们那时候的“小孩子”们,估计都对“阶级敌人”怀着深深的愤恨的。戏曲电影也不少,依依呀呀地唱,小孩子们是最不喜欢的,往往演不到一半就睡着了,散场时,家家背上一个闭眼张嘴的小脑袋。
往往是在战斗到激烈的阶段,片子烧了,银幕上焦红一片,马上暗下来,只看到满天星光。放映师很神奇,总能在很短时间把片子接上,继续演下去。一般一部电影是4本胶片,分别装在2个铁盒子里(这我们到放映师跟前专门研究过),演完一个,要停下来等放映师换片。有时候是相邻村同时演电影,就会有专人在2个村或更多村之间“跑片”,有时候看了上半段,下一半片子来不了,大家就在暗夜里广场上静静地等,这时候是小孩子们钻来窜去追逐嬉闹的好时光。偶尔广播里会说,今天片子来不了
了,只能改天接着演下半部,那就有点连续剧的味道了。
后来,“恐怖片”少了,“故事片”多起来,彩色电影多起来,虽然仍有“打仗”的内容,《黑三角》之类也便没那么可怕了,《甜蜜的事业》之类的“爱情片”开始多了,题材也越来越“和谐”了。
再后来,有了电视,广场上的电影就很少有人看,偶尔村里有人家过红白喜事也放电影,也很少有人能盯着看完。
再再后来,就到现在,大家都在家里看“大片”,露天电影院,已经成为上个世纪的记忆了。
2010.3.20
露天电影院
父亲时常会向我提起我出生那天的事情。我提前两个月降生的那个晚上,正下着一场大雪。父亲对我说,那天可真冷。
我降临人世的那天是1974年2月7日,这一天是那个清瘦精干的小伙子变成一个父亲的日子,我有理由相信这一天对父亲而言刻骨铭心。
母亲在痛苦分娩的时候,父亲在露天电影场放映一场电影。1974年,我们这个工厂还是一个大山深处的三线厂。28岁的父亲是这个工厂工会的电影放映员。
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70年代,在那个荒凉的大山深处,对于工厂的职工和附近山村的村民来说,能看到一场露天电影,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尽管那天晚上风急雪大,可是在山坳中的简易放映场里,还是坐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人们鸦雀无声,专注地盯着电影银幕。我能感受到,那一双双闪烁在70年代深处的眼睛,是何其单纯明净而执著。
邻居匆忙地跑到放映机旁,父亲知道了母亲开始分娩的消息。在短暂的慌乱后,父亲继续从容地操纵着放映机。父亲知道,对于放映场的这两千多人来说,每个月放电影的这两个夜晚无疑就是节日。
父亲还知道,做什么都要善始善终,电影一旦开场,就要有结尾。父亲那一代人都是这样,无私、敬业、执著。那天放映的是一部喜剧,放映场上笑声不断,父亲内心忐忑不安。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在整个放映场都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放电影的这个小伙子要做父亲了。这个消息,为这部喜剧电影又平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电影谢幕了,全场的观众都起立面向父亲鼓掌。这掌声是奖励给一个父亲的,也是奖励给一个敬业的年轻人的。父亲在掌声中飞快地向另外一个山头上自己的简易住房里跑去。
父亲飞快地跑在山问崎岖的小路上,远远地,他听到了一个婴儿清脆嘹亮的哭声。
在简陋昏暗的家里,父亲不无紧张地轻轻抱起了我,他抱起了一种幸福,也抱起了沉甸甸的责任。父亲和母亲饱含慈爱地看着我,在此后将近三十年的岁月里,他们一直就这么慈爱地看着我。
父亲说,那天晚上,他和母亲都哭了,我也一直在哭。那个风雪之夜,充满了温暖和温馨。
因为我早产两个月,父母甚至什么都没准备好。那天晚上,父亲准备去朋友家借几身小孩衣服,再去附近山村里买些鸡蛋。当父亲打开门后,他看到门口有十几个篮子,有的放着鸡蛋,有的放着旧的小孩衣服,有的放着红糖,还有两只鸡。
这些装满了真情的篮子将永远存放在父亲的记忆里。存放在父亲记忆里的还有放映场上那一双双单纯明净而执着的眼睛。
父亲放映过很多很多电影,他播映了无数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他主导着那些夜晚里的欢喜和哀愁。曾经有一个女孩,在这时美丽而沉静,她就是我的母亲。
母亲在世的时候,有时候会半开玩笑地说,当时她嫁给父亲,纯粹是因为她爱看电影。在那个时代,能经常看免费的电影是很幸福很奢侈的一件事。我知道,多愁善感的母亲喜欢看电影。我还知道,她更喜欢放电影的父亲。
有一天晚上,在那个露天放映场,父亲放映了一部精彩的电影。因为电影太好看了,应观众要求,父亲连放了两遍。最后电影散场的时候,都已经是将近十一点了。
那天母亲也在,当时母亲还是个带着学生气的美丽女孩,当时她和父亲正在恋爱,每个月她会从一个叫南阳的城市来到这个山沟里的三线厂看我父亲一次。
母亲还想再看一遍,于是父亲就又单独给母亲放映了一场电影。当时是初春,山坳里静悄悄的,只有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天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微风中带着春的气息。在70年代初的这个春夜,弥漫着一种经典的浪漫色彩。
在银幕的映衬下,母亲单纯明净的目光洋溢着一种幸福和满足,她清脆的笑声不时响起。父亲看着母亲高兴,自己也很高兴。深夜的山坳有些清冷,父亲把带着补丁的外套脱下来轻轻披在了母亲身上。
母亲说,父亲把外套披在她身上的那一刻,她就决定要嫁给父亲。后来他们手牵着手。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一起走了二十一年。
后来我们的工厂从山区搬到了城市,我的父亲从一个工会的电影放映员成为了工会主席。他不再需要放映露天电影,这个时代已经慢慢地淡忘了露天电影。但是他仍时常想起露天电影。
父亲是个念旧的人,他注定要怀念起很多事和很多人,包括我的母亲。2002年11月23日,我的母亲因为心脏病离开了我们。母亲走的时候,我和父亲紧紧抱住母亲已经冰冷的身体失声痛哭。29年前那个冬夜,我出生的时候,父亲、母亲和我也这样紧紧相拥而泣。
父亲现在已经赋闲在家了,现在我是父亲最大的寄托和骄傲,我现在是这个工厂最年轻的中层领导。我时刻记着父亲的话――做什么事,都要像放电影,要善始善终。
父亲57岁了,他在慢慢衰老,他时常陷入深深的回忆中,他的回忆一定有露天电影。
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有开幕落幕,有阴晴圆缺,有花开花落,有悲欢离合。我的父亲告诉我,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有没有观众和掌声,既然已经开场,就一直放映下去。
在我的文章里,我提到了父亲、母亲和露天电影,在准备给这篇文章收尾的时候,我又哭了。
我看到70年代初的那个山坳了,我看到了那个简易的露天电影放映场了。
我看到银幕上正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我看到银幕下一双双单纯明净而执著的眼睛。
我还看到了正在专心操作放映机的父亲,看到了眼里洋溢着幸福的母亲。
电影院策划书
2012
前言
郴州市人民电影院是我市最早的电影院,它见证了我市群众文化的时代变迁。承载着群众文化的主流导向。曾经,一票难求是郴州电影人的骄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电视、网络的全面普及。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院的生存空间仿佛在一夜之间变的十分狭小。人们在茶余饭后的娱乐选择更多的倾向于茶楼,歌厅和ktv. 电影--这个曾经人们文化娱乐的主导载体,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那是不是电影院就应该撤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全国许许多多的电影院都在以优异的票房业绩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事实证明,人们并没有忘记电影,没有忘记电影院。只是我们的电影院过多的沉浸在过去的辉煌,没有跟上市场,落伍了。没有意识到市场还有竞争,掉队了。
怎样才能让人们在茶余饭后重新回到电影院呢,怎样才能让来过电影院的人对电影院流连忘返天天想来呢,除了我们电影院的硬件设施、服务质量要跟上形势,独具特色以外,更多的,我们要善于推销自己,要善于营销。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做好营销,做对营销,意义已非同小可,事关自己的存亡了~
说到营销,那么什么是营销,电影院该怎样做营销呢,
广义的营销就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企业应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那么,电影院该怎样做自己的营销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 知已
知已就是要全面客观的认识我们电影院,它的硬件设施,包括大厅的布置,机械设备,以及影片的排期,甚至我们的地理位置,都要熟悉。并了解自己影院相对的特点和优势,营销时加以包装,凸显自己独到的优势。
其次,我们要: 知彼
所谓知彼,就是我们要知道在现在的郴州,有多少家影院,它们的各种能体现它们自己特色的设施是什么,它们的营销特点是什么,甚至连它们影院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在哪,我们都要全面的掌握,以便于在经后制定营销方案时不替他人做嫁衣。
在对郴州的影院全面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做市场调查。我们做市场调查的目的就是要知道在郴州哪些人喜欢看电影,在什么情况下看电影,最大的消费群是哪些人,他们对电影院有哪些期待,他们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不喜欢看电影的人是什么原因,他们不看电影的理由是什么,等等。其实类似的市场调查在网络上也有,但是网络上的是基于其他城市的调查,没有看到郴州的。
据网络上郑州市场调查市的一份关于看电影的人群的一份显示,21—26岁年龄段为电影爱好者。它的比例为46%,其次是学生,占3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看电影的人其实是追星簇和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的爱好。其他年龄段的人相对少一些。针对这一情况,2012我们电影院的营销工作重点是:稳定这一基础人群,开发中老年人群。根据这一工作重点,我们营销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一、如何稳定并提高基础人群量。二、怎样提高其他人群的观影量。下面我就这两个问题按我个人的营销观点分别进行阐述:
我们先看基础人群的特点,基础人群首先是年轻化,他们是21—26岁的年轻人,其次是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是各种文化潮流的支持者。第三,他们的经济收入属于中等,因为刚刚参加工作,没有多少储蓄。第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是学生,处于高中或者大学时期。第五,他们处于恋爱的高峰期。他们的共同点是热情高,经济承受力低。为此,我为他们设计两种卡,一种是校园卡,一种是恋人卡。两种卡的共同点是一定场次后,可以有多种形式的礼品,和一定场次的免费观影。他们的不同点是,校园卡体现经济实惠,恋人卡体现浪漫温馨。
电影院策划书
电影院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为丰富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正确引导广大同学的价值观,审美观,鉴于我校目前的特殊情况,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学生会特开办“第一电影院”。
二、主题:在电影里了解世界,从电影里思考人生
三、活动时间:每周二、四晚7:00开始
四、活动地点: 大学生活动中心四楼.
五.活动形式:
每周放映以青春活力的积极向上的优秀的影片.收取门票费作为设备的维护费用。每周都将在学院内公布本周要放映的影片及票价。
六、内容与服务:
1、鉴于我院的文化消费能力,电影院的规模应该是中小型的档次。电影院应由一个观众厅(若人多则可申请换房间),观众厅摆放木椅。同时观众厅出入口要尽可足够宽敞以保证观众的有序入场入场及疏散,避免观众和其他人流交叉。
2、电影院出入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电影院门外部到大学生活动场地之间所有的墙壁要可张贴各种大型醒目的海报和广告,夜间要有霓虹灯或现代化灯光装饰,有活动影像以突出影院氛围,但一定要保证这一切安全可靠,不会对观众造成伤害。
3、收费处可设于场地或门厅入口处的明显位置,应避免影响交通,售票处要有醒目的显示设施,可显示映出节目单海报(可由红纸写出)播映时间表、价格表等。
4、电影院内、外映设置小卖部或冷饮部,可根据观众厅的位置就近分散设置。 七、宣传与推广:
1、电影票价应考虑到我院的实际,根据当天所放的片子的吸引程度而定。每周或每场的票价都不尽相同。
2、与媒体、商家充分互动合作,如影院活动冠名、赞助、礼品、宣传等服务,在节省经费的情况下也增加影片、影院的影响力。
3、团体推广,对于团体学生的需要,可对团体打折、优惠,当然不仅仅是收费,还包括为同学提供的各种活动宣传推广等一整套服务。这样的联合团体推广将会大幅提升盈利额。
八、具体工作安排:
1、宣传,每场电影播放之前要做好电影的筛选、确定,电影简介及票价的公布。
2、广告招租,确定电影以后开始联系愿意在走道做广告及出售零食、饮料的商家,并洽谈好相关事宜。
3、设备准备,每场电影播放之前都要对设备检修,有故障马上排除。
4、播放,播放电影时必须有人值班及维持纪律(维持纪律的态度要注意)。
5、播放结束,每场电影播放结束要对设备进行还原。
6、播放结束后可以对每次放映前后做一个调查,了解到同学们期望看到的影片以及对“第一影院影院”的评价和建议.
7、影片放映完后维护人员还要做好场地卫生工作,也可请观众自觉带走垃圾.
8、电影播放结束后对当天的收费进行统计核算。
九、影院管理制度:
1、影院播放时将由学生会工作人员及青年志愿者一同管理及维持秩序。 2、要求观众观看电影的同学应讲究文明礼貌,服从管理,遵守公德,维持影院的安静,整洁卫生。
3、要求观众观看电影时应遵守秩序,禁止大声喧哗、打闹、 4、各班同学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向影院建议影片选择,提供影片。
5、 负责电影放映的同学,应提前做好放映准备,电影放映完毕,应关闭所有放映设备并锁好投影厅大门。
附则:
可设立电影小组,组员临时选派。
电影院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
1、组织开展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并监督实施。 2、定时检查放映设备及放映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3、确保本院点的各方面的工作落实到位。
4、参加各种制度、规定的制定工作。
5、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
6、遇到问题及时与小组成员联系,寻求解决方案。 7、遇到问题及时与领导小组成员联系,寻求解决方案。 8、按时按量做好放映工作,并做好放映数据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9、负责放映设备的管理及维护。
中国的电影院越来越多,可是新电影院如何才能够尽快的开拓市场局面,老的电影院如何保持市场地位不动摇,到底该如何做市场营销呢,有些电影院还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做了很多市场活动,为什么影城的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理想呢,其实,关键所在就是,电影院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做活动,能做哪些活动还有怎么做活动,只要能够把关于市场营销活动的这几个问题弄清楚,相信电影院营销中的很多困惑就都迎刃而解了。
依笔者来看,中国目前的电影院,仍然大多数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老的电影院没有新突破,新的电影院没有老经验,所谓的电影院营销,到底能有哪些内容呢,据万达院线相关人员统计,万达平均每家影城每个月要举办3-4次市场营销活动,一年下来,一家影城全年营销活动不会少于30次,如果按照全国30家万达影城计算,那一年就要有不少于900次的市场营销活动,而这900次市场活动通过20余个城市覆盖的数百家媒体进行连续的报道传播,一年下来,单纯媒体报道就要有万次之多,再加上很多活动带来的附加社会影响、团体票房收益等等,估算下来,效果着实可观。万达院线将这种营销活动体系架构总结为“泛营销”体系,其实是一种院线统筹调配、影城跟进执行的规模营销运作模式,结合万达院线的实战案例,笔者在这里将影城经营过程中的市场营销活动进行梳理如下:
对于影院的活动,我们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一、影院为什么要做市场营销活动,
中国的电影市场与国外不同。在海外国家的电影院,首先没有团体票,其次不会有很多的市场营销活动,特别是美国等电影大国,电影的群众基础非常好,如何
更好的经营卖品才是这些国家影院的主要市场任务。对于中国,这个电影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电影院基本上都不能直接扮演“摘桃子”的角色,“种桃树”才是第一要义,也就是大家都在说的培育市场。那么市场怎么培育呢,就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市场营销活动。市场营销活动就是指以影院为阵地、以影片为焦点,衍生、设计、策划的各种电影观众互动参与的市场群体活动。市场营销活动是电影院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院所举办的各种花样繁多活动,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三个目的:
1、增加票房:做活动是为了让观众从没兴趣到产生观看的欲望,为影片宣传造势,或者通过各种团体组织性质的活动,为某些影片直接带来票房收入。
2、增加人次:做活动是为了原本一个观众过来看,结果来了一家人,或来了一群朋友。这是真正的培育市场,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票房收益,但是创造了欢快愉悦的活动氛围,电影观众的参与互动,享受到了电影院带来的最直接的快乐,通过人际之间的传播,为将来的影院人次保障奠定了基础。甚至可以通过丰富趣味的营销活动,培养一批电影院的固定观众群,为电影院培养大批粉丝。
3、增加影响力:做活动可以进行媒体报道,让宣传范围扩大到整个城市,让更多的人知道影院,知道正在放映的电影,通过举办媒体感兴趣的活动,也会拉近影院与媒体之间的亲密关系,形成稳定的合作模式,有助于影城开拓媒体通路,形成稳定、长效的传播渠道。
二、影院能做哪些市场营销活动,
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思路来源,笔者已经在上期文章中给予过论述,策划设计影院市场营销活动,基本上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就可以把一个活动策划好了。
1、策划思路来源:
上文已经重点论述过,概述如下:策划活动要将发散思维、减法思维、整合思维多种思维模式综合运用,同时从影片、档期节日、社会资源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从中获取策划市场营销活动的思路来源。
2、影院市场营销活动具体样式:
针对上面所说的思路来源,进行深入挖掘,就可以策划出各种形式不同的活动,总结起来,电影院主要的活动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明星见面会、首映式:最常规,但是最有效果的影院活动。只要有明星到场,现场气氛、观众反应、媒体报道,都能够充分调动起来,但是中国的明星见面会资源存在着整体匮乏、分布不均的现实问题,不可能全国各地的影院都能够在一年当中举办丰富多彩的明星见面会活动,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物以稀为贵,偶尔一次的有分量的明星见面会,往往才能够产生真正的轰动效应。
新闻发布会:影院举办的较高规格的市场营销活动,都会举办相应的新闻发布会,让媒体在第一时间与活动主要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得到影院市场营销的丰富信息。
专题报告会:适合上映国产推荐影片时举办相关活动。由于此类国产影片较为正统,内容往往以英雄模范事迹为主,虽然缺乏商业*,但往往都能得到一些相关政府机关单位支持,因此,可以借助契机,与相关机关单位深度合作,观看主题影片,同时对观众进行某些方面的现场教育,举办类似报告会形式的正统仪式,将使组织团体观影的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媒体放映场:与媒体充分沟通的很好的一种方式,让媒体在第一时间准确把握上影信息,可以以此为平台,与当地媒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按照管理,一
部新片大片上映前,每个城市只能有一家影院可以申请一场媒体场。这也是很多影院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牢牢把握住媒体场,很多时候也就意味着牢牢把握住了媒体。
观众体验场:与观众充分沟通的一种方式,既可以做为前期预热,让媒体给以报道,也可以调查体验场观众反应,得到对影片最准确的市场把握,及时验证调整影片的宣传推广策略,保证影片吸引准确的观众群体。这在发行领域,被称为“点映”,在很多中小成本的文艺影片中,得到很广泛的运用。
影院场地展示:场地的布置,十分重要,观众进入影院后,把握影片的信息往往通过场地布置,场地布置可以使用与影片有关的图片、实物、模型、仿真人物等等多种形式的摆放,为观众在影院大堂创造视觉奇观,充分调动观众的胃口。
场地互动游戏:游戏往往是从电影相关内容衍生出来,参与性互动性强,可以吸引儿童观众和青年观众的兴趣,让大家感觉不仅仅看电影是一种放松,来万达电影院,本身就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那样会会影城招揽更高的人气,人气旺了,看电影的人自然也就增加了。往往大堂宽敞的影院具有操作此类活动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电影院大堂的作用,把电影院装点成为电影的乐园。
户外宣传活动:根据各个影城情况的不同而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户外资源,只要是有利于三个目的的活动,影院都可以主动出击,把活动做好,做大。
相关产品促销,联合推广:这类活动往往会与上面讲述的几种活动结合进行,具体的活动形式会与赞助客户有一个商定的过程,具体与客户联合的推广形式,由于设计商业推广部分,作为第三点,详细论述。
3、商家联合推广活动样式:
活动推广:与媒体、商家充分互动合作,如影院活动冠名、赞助、礼品、宣传logo
等等服务,在节省活动经费的情况下,也增加影片、影院的影响力。
套票推广:几部电影联合推广,或者一部电影同时出售几张票。比如情侣套票,全家套票。这种合作模式,在很多电影院中广泛被运用。
套餐推广:在出售电影票的同时,与卖品相结合,刺激两方收入的共同增长,特别适用于很多票房很高,但是卖品水平一般的影院,通过联和促销,在提升卖品的同时,对票房提升也会有促进作用。
团体推广:通过团体客户的需要,针对性开发市场营销活动,吸引团体票客户,直接购买大额团体票,实现票房的大额增长。这点对电影院来说,一定要转变观念,与团体客户洽谈业务,销售的是一整套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的各种活动宣传推广,而不仅仅是卖电影票,这样的联和团体推广,将会大幅提升团体销售业绩。
三、影院到底该怎么做市场营销活动?
1、从数量上看
影院活动,多做,还是少做,这有一个度的问题。
影院的活动举办一定要根据各个影院的情况不同,把握一个度。过多或者不够都会产生负面效果。
如果影院做的活动不够,那么只有从其他渠道了解到影片大致内容的观众,才会观看这部电影,原本存在的潜在票房没有去争取,那样的损失,将难以挽回。
如果影院的活动过于密集,工作疲于应付,不能准确预估能否产生上述三种效果,这样的活动将存在着很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对上述三个目标的实现难以产生作用。
2、从质量上看
什么样的活动有效果,什么样的活动没有效果,这是一个评估的问题。
活动的执行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基本上是这样一个链条:
影片信息到达——活动方案策划——方案前期准备——活动执行——活动总结——活动评估——活动备案,用于下次活动的参考。
上面的链条当中,目前我们的方案策划与执行都没有太多的问题,关键出在活动的评估上,一个活动做完了就完了,没有对效果进行充分的评估,下次操作类似活动的时候,从上一次活动中得不到任何经验教训,还是茫然进行的话,对影城来说,将是无形的损失。
3、对于大多数电影城,可以尝试进行如下操作:
(1)、广泛尝试各种活动
影院可以多尝试,广泛策划,看看到底哪些类型的活动是直接可以见到明显票房效果的,哪些是有助于增加观影人次的,哪些是会广泛吸引媒体的,而哪些是没有用的。
(2)、重视活动效果评估:
全国很多新影院,活动运作肯定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不成熟,在尽可能尝试各种活动的前提下,对各种活动效果分别进行评估总结,将帮助我们的影院开速成长。活动效果评估可以大致可以从上文提到的三个目的是否能够实现来进行,但具体的评估反馈方式,还要各个影院的市场人员进行探讨摸索。
(3)、效果好的活动多搞
等到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在众多活动方案中,有所取舍,只做最可能达到上述三种目标的活动,把活动做好、做精,出精品,用活动的力量,推动整个影院票
房、人气、影响力的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