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杰的《回归真实的鲁迅》1,李泽厚、刘再复的对话《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鲁迅为什么无与伦比》2,以及吴小攀的《刘再复的鲁迅研究》3,都是有见地、富有思想力和精神信息的好文章。
其中,吴中杰的《回归真实的鲁迅》,以“人文鲁迅”为基点,缜密地剔抉了自鲁迅1936年10月逝世后的八十年春秋,林林总总张扬“真实的鲁迅”的文章里,“人文鲁迅”与“招牌鲁迅”相互纠缠不已的两股社会思潮―众多研究鲁迅的文章可归于这两大类,“人文鲁迅”是抵达“真实鲁迅”的唯一通道。
这不但是因为现代人可以用人文视角来评判文事和文人,更重要的是鲁迅本人在留学现代转型的日本(境外)之后,用现代人文情怀对中国文化传统与人事、时事的观察与感悟。“人文”是现代社会的精神标识,是比较靠得住的抵达真实的鲁迅的路径。当多年流浪海外的李泽厚、刘再复以其境外感悟重新寻找“真实的鲁迅”时,当年鲁迅“隔江观火”这一潜在的国情考察与存在感喟也就有了旷世呼应,自然也延伸了探寻“真实的鲁迅”的新路子。
探寻“真实的鲁迅”,是中国漫长的现代转型中的文化现象,中国的鲁迅时代是漫长的。
要是细究,犹如白色是一种颜色,“人文鲁迅”也是一种“招牌”,但这是与权势无关而与人文探寻和文势有关,与鲁迅所处时代的人文状态有关的招牌。所谓人文探寻,就是在怀疑和批判中,发现并尊重人及其价值。所谓文势,就是基于个人化的观察与独立思考,在既定语境下对人文境遇的深刻体察中,对研究对象有着精神共振而呈现的生命气场―上述文章就彰显了这样的生命气场。显然,“人文鲁迅”的背后正是中国的现代转型,如今仍未完成的时空迁延,而“招牌鲁迅”基于某种权势做背景,或渴望得到权钱的青睐,以神化和教义化的鲁迅为利器,充斥着造神和居高临下地训斥“假想敌”与“娱乐化鲁迅”的意味,突出“鲁迅在转变”和“转变中的鲁迅”,也是以展现“真实的鲁迅”而出现的。如此“招牌鲁迅”,把鲁迅当作没有体温的各种衣料不断进行重新组合,正如吴文所说,“弄得人们对鲁迅也很反感”。因此,“招牌鲁迅”其实无视真实的鲁迅,只把鲁迅当作一块敲门砖,却起到了“驱逐鲁迅”和“鲁迅过时”的效果。
当然,以“不是鲁迅时代,应该走出鲁迅和超越鲁迅”这种与时俱进的时代情境,也会导致厌烦“鲁迅话题”。应该承认,鲁迅是鲁迅时代的精神面相及其汇聚,也是鲁迅之后百年里我们社会的精神面相,客观上我们仍无法绕开“鲁迅”这一巨大存在。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自然又会滋生出“探寻真实的鲁迅”这类精神命题。于是,探寻真实的鲁迅成了超越鲁迅的一个扔不掉的拐杖或叫途径。由此推及我们社会已成常态的诸种精神样式,我们的许多所谓“走出”或“超越”,总是陷入“回到真实(人和教义)”这一循环的思维圈套,其中却只有“人文路径”较为靠谱。比如沿“人文鲁迅”之途,所揭示的“真实的鲁迅”方能与新时代的人的心灵共振,方能找到并确立作为精神原点的鲁迅,这种原点既是鲁迅的,也是我们民族的,与每个国人的心灵息息相关。
鲁迅是全球化之下中国现代转型的精神原点。
与“鲁迅话题”相比照,《红楼梦》研究也是个欲说还休、常说常新的话题。虽然“**”中有人从阶级斗争理念阐释《红楼梦》(只是昙花一现),它有着相对纯粹的文化研究特征,却是社会的一种共识,而不会在真假曹雪芹上纠缠不已。大家明白,《红楼梦》属于另一个消失的时代,它叙写了中国传统年代的世态炎凉和一切皆空的哲学感悟,即《红楼梦》话题并不具有急切的现实性,它至多属于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文化招牌”,而没有形成社会公共话题的“招牌红楼梦”(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这样的研究曾做过革命批判的招牌之用)。而“鲁迅话题”历经百年仍具强烈的现实性,“人文鲁迅”“招牌鲁迅”纠缠不已,表明“鲁迅话题”的源头及不?啾浠?的“现实”中,由“鲁迅”所涵盖的社会思想话题仍在骚动奔突之中,应该积累积淀而没有或无法积累积淀,在“鲁迅话题”上没有形成社会共识―我们的社会共识仍处于一种撕裂的状态。
二
探寻并回到“真实的鲁迅”的呼声并未减弱,其根本缘由还在于,当下的社会、思想和精神情境与鲁迅的时代相近,即我们尚未走出鲁迅时代。比如国民性建设(批判)问题,就像钱理群在《1949―1976:岁月沧桑》一书的后记中说的:“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知识分子乃至普通民众的某些观念、思维、情感、心理和行为方式,形成了新的国民性。”这种“新的国民性”,跟鲁迅时代所揭示的国民性血脉相承,并没有质的改观,却烙有新的时代的质素。比如新近提出“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所折射的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再次跃起的姿态。诸如激进的、掀翻铁屋的、复古的、维持现状的、左翼、**、封建、颓唐的、背叛的、孤绝的、才子加流氓、敌人的明剑、朋友的暗箭、中庸、无产者、资本家、丧家的、山大王、奴隶总管、国民性、亭子间、象牙之塔、大众、个人、铁屋子、人血馒头、横站、中间物、海派、京派、商家、官家、赵家、过客、暗夜、荒寒等等,都与转型时代的中国境况、人文精神盛衰及基于人文的感悟相关联。且不说对它以新的揭示,就是以批判而言,感受最深、批判最深刻的仍莫过于鲁迅,中国知识分子也是这样认为的。鲁迅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精神原点”。
国民性批判应该成为中国现代转型的文化命题(比如我们已经能够接受《丑陋的中国人》的讨论),可它仍是我们社会的现实话题,而现实话题在意识形态化的国度,必然引申出禁忌和雷区。如果以鲁迅为精神圭臬或为招牌,势必激发“人文鲁迅”和“招牌鲁迅”的对峙,这样的对峙恰恰反证我们现实中挥之不去的精神纠结。
鲁迅以他的怀疑和批判性写作以及韧的战斗张扬了“五四”精神,昭示了中国传统人文的现代转型或面临转型。人文质素成了社会精神的新生面,人文鲁迅成了一面旗帜,成了不可忽视的中国现代转型的巨大文化存在。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者鲁迅,受特定情境的影响和推动,他的思想当然是生长的、变化的,但作为公共话语的“鲁迅思想转变”,其背后有着某种意识形态的制肘,跟真实的鲁迅了无关系。打着某种旗号的所作所为、南辕北辙,也许是一种只有在中国才盛行的文化现象。由于政治内容因时而变,鲁迅的“思想转变”也就永远在路上,“招牌鲁迅”也就时时翻新,“鲁迅”也就难以形成中国百年现代转型的文化共识,难以向“文化范式”转化。 三
把一个在中国社会的巨大存在且发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及其典籍视为思想原点,后来的工作(包括后辈)就是围绕这株“大树”作无尽的诠释。而要使自己的“诠释”(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作者阐述主题)有力并存为正宗,就非得拔高美化“大树”的某一方面,也势必遮蔽另一方面,曲解也就发生了并延续着。纵然有一点或几点自己的思想感悟,也被自己所操刀的曲解给掩盖了。所以,中国难出原创性思想者和作家。所以,还得回到真实的鲁迅,汲取其巨大的精神资源。应该说,“人文鲁迅”是抵达“真实的鲁迅”的一条确切之路,由此《回到真实的鲁迅》仍显现新意和深度。
我觉得,鲁迅百年之后的今天,“回到真实的鲁迅”的旗帜依然猎猎,正是基于对社会现状、精神现状的忧思。在学术意义上,是对“鲁迅研究”的现状不满,或渴望对“鲁迅研究”的超越;在社会意义上,是对当下社会现状、精神现状(包括国民性延续并异变)不满,还呼吁学人(知识分子)重建道统意识。20世纪初鲁迅留学日本归来,中国没什么改变,或正在酝酿改变,他以求变中的日本为借鉴建立了全球视野,以人文之火烛照了国人精神上的荒寒。在这方面,我们又得承认,鲁迅是继承以司马迁《史记》所确立的道统大于政统和学统这一传统,并向着现代人文转化(其道统有着现代人文内涵)的第一人。从而我们又发现,数十年以来,我们所奉行的是政统高于道统、更高于学统的思路,“招牌鲁迅”便是这种思维的文字结晶。因此,“回到真实的鲁迅”又有着“回到有价值的中国文化传统”和建立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又拥抱世界的新道统的意味,这又是“现实的触发”,鲁迅这一精神原点有了新用场。
四
有趣的是,跟吴中杰的《回到真实的鲁迅》同一时间段发表的另外两篇文章,即李泽厚和刘再复的对话《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鲁迅为什么无与伦比》,以及吴小攀的《刘再复的鲁迅研究》,也属于“人文鲁迅”的研究路子。由于李泽厚和刘再复是怀揣“鲁迅”上路的―这种“上路”,既是他们的生活之路,也是他们的思想之路、学术之路。他们一直在追寻“真实的鲁迅”,以展示真实的鲁迅心路为己任,鲁迅是他们重要的、安身立命的思想精神资源。他们的“生存”可以视为思想文化的生存。由于骤变的时代境况,他们从境内漂泊至境外,他们对“真实的鲁迅”的探寻也延迁到境外,不期然获得了当年鲁迅拥有的境外视角。由于所处的地域不一样,他们的鲁迅研究也就呈现出新意和新的深度,既是他们在境内各自“鲁迅研究”的延伸,也是反拨,呈现出他们同中有异的分野。
李泽厚和刘再复是鲁迅研究的大家,他们历经漫长的海外(不是在转型的亚非发展中国家,更不是在朝鲜那样的封闭国家,而是在准现代的欧美国家)流亡的孤独经历,一次次回望祖国,重新感悟鲁迅。他们的中国视野中已然糅合着全球现代情境,并不是他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持的中国视野所能比拟的。认识“真实的鲁迅”获得了新的视角,但也表明,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今天,他们仍为“逼近真实的鲁迅”所纠结。
显然,“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有着“真实的鲁迅”的内涵,但又是李泽厚和刘再复的夫子自道―精神独白,是他们鲁迅研究新的价值取向。换言之,研究鲁迅有素的李泽厚和刘再复,基于拥抱现实,仍须争斗,仍在寻找“真实的鲁迅”。可李泽厚和刘再复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说不上分道扬镳,但也昭示着同在“人文鲁迅”之下,“回到真实的鲁迅”不同的思想侧重点,当然也丰富着“人文鲁迅”。
这次“对话”,李泽厚发现并强调鲁迅“从俗返真,从真返俗”的三段论:“鲁迅由孤独的个体又积极回到争斗的人间,这才是鲁迅的伟大处……从提倡启蒙到超越启蒙又返回启蒙,把‘提倡’和‘超越’的矛盾冲突和结合融汇充分展现出来,所以特别深刻丰富。”当然也就特别“真实”。李泽厚说:“把鲁迅描绘成孤独的个人,恰恰抹掉了鲁迅最伟大的一面。”从《中国古代思想论》《中国近代思想论》《中国现代思想论》到《美的历程》,李泽厚是从整体上(包括文化精神现象)研究个人(荷戟独彷徨)的鲁迅,加上他去国后不像刘再复那样?境一度孤绝,他的鲁迅研究依然保持着既有的特征。他说,鲁迅的现代孤独感仍然不同于西方那种“孤独的个人”,他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思想得不到共鸣的孤独”,也是真实的鲁迅“大音希声”的孤独。他着重写的是鲁迅“投枪无处投射、声音没有回响的孤独”,由此他归纳为:“超越启蒙和提倡启蒙相矛盾相冲突,却又相结合相融汇,这才可能有那深层次的孤独绝望中仍然展示出对人世的关怀,既绝望、孤独、超越却又仍然启蒙的战斗情怀和人道心绪。”他关注的是“时代苦闷内容”,是群体性的精神现象,是这一局面下有追求和担当的个人,而不是独来独往的原子式个人,而后者恰恰是刘再复的思虑和侧重所在,由此显现了与刘再复走向“真实的鲁迅”的不同路径。
刘再复在境内已感受到了克尔凯郭尔式的个人孤独(他对鲁迅《野草》情有独钟蕴含着这一精神纠结),去国处境更经历一番艰辛惨淡(有他的《独语天涯》等作品为证)。他再次感受鲁迅的,是“鲁迅对人性不信任”,“人性的贪婪、人性的自私、人性的虚伪,这一切鲁迅看得透彻”。简言之,刘再复多年的海外经历,使他对全球现代情境中存在主义意味的个人处境有更深的感悟,他又在鲁迅身上找到了相对应的精神呼吸。他回过头重新检视鲁迅的《野草》,在这次与李泽厚的对话中,他强调的是:“中国现代作家处于民族危亡的阴影笼罩之下,他们的焦虑主要)是群体生存问题,不是个体存在意义问题,或者说,他们关注的主要是社会制度合理性的问题,不是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问题。因此,中国现代国家普遍缺少现代感。”但他仍在鲁迅那里找到“在现代社会面前的不安感与孤独感”,用“天才”来说明鲁迅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具有现代感”。他的“回到鲁迅”,强化了现代情境中存在主义上的个人孤独和个人担当,偏重于个人和现代情境,与李泽厚的精神指向已然不同。
吴小攀的《刘再复的鲁迅研究》一文,则分析了刘再复的“两度人生”。在“第一人生”里,刘再复是注释鲁迅,借鲁迅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但对鲁迅其实仍取一种仰视的视角,仍未彻底摆脱主流的进化论、阶级分析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刘再复的鲁迅研究仍有“招牌鲁迅”之嫌。而在“第二人生”里,刘再复不再有外在的拘囿,完全回归学术,得以进入鲁迅本体,以独立平等的视角反观鲁迅,改变以往那种单向度的“我注鲁迅”或功利性的“鲁迅注我”,以平等、互动的姿态进行鲁迅本体研究,还鲁迅“一个丰富的充满矛盾的真实存在”。于是刘再复在鲁迅身上感受到“人格分裂的复杂性”这一现代感,正是基于存在主义个人孤独并反叛的立场。在刘再复这里,当然汇聚着中国情境的现实感,分析鲁迅就是分析现实中的群体与个体的知识分子,当然也在分析刘再复自己。刘再复哲学化鲁迅,也哲学化自己。 倘若与《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相对照,《刘再复的鲁迅研究》的判定却有些含混。如吴小攀认为,刘再复对鲁迅“人格分裂的复杂性”背后有一种天才的现代感,这种现代感慨令他超越同时代的中国作家,又不同于西方那种“绝对的原子式的”个人孤独,“彷徨无地”又立于大地,提倡启蒙又超越启蒙,并最终回到启蒙,从而达到一种形而上的深刻性。即便吴小攀从刘再复的《鲁迅论》得出这样的归纳和认定,但与上述“李刘对话”各自的精神内涵相映照,这样的结论倒更符合李泽厚,而不怎么符合刘再复,“形成了自己更逼近真实的独立判断”。“李刘对话”当在刘再复出版《鲁迅论》之后,可见刘再复“回到人文鲁迅”的精神方向越来越偏重“现代情境中的孤独个人”,于是突出鲁迅的“人格分裂和孤独”。
但在我看来,当年鲁迅并未完全形成克尔凯郭尔式的处世情态,那是因为:其一,当时的中国现实与风行神学的19世纪丹麦不可比拟,两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精神氛围不一样,而鲁迅是以“改造中国”积极介入现实的思想型战斗型作家,与“绝对的原子式的”个人孤独无缘。其二,当年变革维新的日本,属于偏重家国的东方世界,同样与19世纪丹麦不可比拟,克尔凯郭尔式的个人化并未形成日本的精神文化氛围,留学日本的鲁迅只是对克尔凯郭尔有所知,并没有把他当作精神资源。
因此,同样面对“彷徨无地后又站立于大地”的鲁迅话题,以此为红线勾勒“真实的鲁迅”,李泽厚与刘再复的精神内涵不一样,从鲁迅那里寻找的精神面相也不一样,所呈现的“真实的鲁迅”也很不一样。曾几何时,在?L雨如磐的“暗夜”,描绘鲁迅的孤独―孤独也是鲁迅最伟大的一面,也是一条抵达真实的鲁迅并得到广泛社会共鸣的路子。一如“娜娜走后怎样”,中国知识分子孤独后又怎样?从此退隐山林和做权势的棋子、做市场的戏子都是一种选择,许多知识分子正是这样做的,但鲁迅并未自我终结,晚年的“决不宽恕”就表明鲁迅走出孤独回到争斗的人间。这个话题有着强烈的现实感,李泽厚与刘再复都看到了这样的“现实”。
李泽厚对“真实的鲁迅”的这种再逼近,依然侧重于群体性民族性的情感与启蒙,而至少在这次李刘对话上,刘再复突出的则是鲁迅与克尔凯郭尔式的个人孤独相沟通。如是展现的李泽厚式的“真实的鲁迅”、刘再复式的“真实的鲁迅”,固然表明“真实的鲁迅”仍然有着多种解释或多条路径,也潜含着现实生活(包括精神生活)中不同的姿态和情态。
概而言之,从鲁迅那里寄托现实感,或借鲁迅作现实感的表达,是“回到真实的鲁迅”的精神动力。这种现实感的确立和获得,由于个人所处的国内或国外的不同情境,就会有不同层次的表达。那么,那些从大汉大唐大明大清的典籍中,或曰从古远的历史中寻找现实的比照,与基于人文的“回到真实的鲁迅”的区别何在?前者“借古鉴今”是单向度的,其人其事与现代人文基本不搭界,今人只是就事论事,而后者则呈多向度,最重要的是有着现代人文视域,并与全球化视域相通。鲁迅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过去了,但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展开―“鲁迅情境”正在延续,于是寻找真实的鲁迅没有尽期。
很让人无奈,走不出鲁迅就是走不出我们的心狱。我们仍相信“鲁迅话题”并未穷尽。基于“人文鲁迅”会有新的发现,如此数十年数百年反复,犹如千百年反复借助孔子,孔子成了中国的圣人,在漫长的鲁迅时代,鲁迅也会成为孔子之后的大圣人。
1载《文学报?新批评》,2016年9月22日。
2载《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2期,《粤海风》2016年第5期。
3载《粤海风》2016年第5期。
中学时代的鲁迅
1898年5月7日南京下关码头迎来了一艘轮船。下船的旅客中,有一个身材不高的青年,他一手提着网篮,一手夹着铺盖卷,好奇地观望这座两千年来兵家常争的古城,现今,在列强的胁迫下,已被辟为通商口岸,一座新建的大铁桥由下关直通城内,把洋货运往中国的内地。青年人缓步走上铁桥,进了城西北的仪凤门,抬头便见到20丈高的桅杆和耸立的烟囱,那就是他的目的地——江南水师学堂。 这个青年就是日后为人敬仰的鲁迅。这年,他虚岁才十八,第一次远离故乡绍兴,前来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那是一所洋务派培养海军人才的中等学校。鲁迅为什么立志投考军校呢? 瓜分图和“戛剑生” 说起鲁迅决心当兵,还得从一张“瓜分图”说起。这年3月间,他从维新派杂志《知新报》上,看到一篇译自日本报纸的文章,其中大肆鼓噪国际上酝酿的瓜分中国说,宣称英、日、俄、法、德五国,将在春天集会于南京,商量瓜分中国。文中公然附刊了一幅列强瓜分中国的草图(见右图),侵占南京和鲁迅故乡浙江省的,就是那号称雄狮的大英帝国。这张瓜分图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张历史图片,然而就是这张图,在当时年轻的鲁迅心里,却引起了很大震动。他又听到种种传言,说有英勇善战的苗兵三千入杭州守镇海关,绍兴附近的诸暨县也发生了烧教堂、杀洋人的反抗行动。这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再也呆不住了。当时,他已在三味书屋完成了初级的启蒙教育,本应象他的祖辈一样,走所谓的科举应试的老路,也可以象故乡中破产的读书人家子弟那样,去学做幕友或商人。然而,自从祖父入狱,父亲病故,家庭从小康坠入困窘后,鲁迅已越来越厌恶故乡中那些早已熟悉的势利的面孔,以及死水一般的生活。他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看到瓜分图后,更坚定了他这种决心。 他听说南京有所不要学费的培养海军的洋务学堂,所谓洋务,就是学习西方技术,这在当时是被人瞧不起的。但鲁迅却从《知新报》上得知美国和德国建设海军后,大大增强了国力。为了个人的前途,也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他毅然不顾社会的奚落,从母亲手里接过8元川资,去学当“水兵”。 可是,在江南水师学堂管轮班当监督的远房叔祖,却认为本族子弟进学堂“当兵”不光彩,至少不宜用家谱上的名字,便将鲁迅的本名樟寿改为树人。鲁迅却自取别号“戛剑生”,意思是“戛”的一声拔出剑来参加战斗,决心做一个保卫祖国的勇士。这一思想成为主宰鲁迅青年时代行动的灵魂,即使后来学医,其目的之一也是想在战争时当军医,为国效劳。 鲁迅考入水师不久,光绪皇帝任用维新派首领康有为、梁启超等,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这些消息很使人振奋,但这场变法只存在108天,就被顽固派扼杀了。 不到半年的时间,鲁迅已对水师学堂深感不满。这所名为培养“水师”的学堂,却连唯一的游泳池也早被填平,据说是因为淹死过人,所以上面盖了座关帝庙,每逢7月15日,还请一群和尚念经驱鬼。真是乌烟瘴气!这个学校还有着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和令人厌恶的地方宗派观念。看到这些,鲁迅不等学期结束就退学了。 金奖牌和“第一个” 鲁迅转学考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新设的矿务铁路学堂,这也是一所中等军校。为了继续实现报国的宏愿,他学会了骑马,每天总要跑一两个钟头;他自号“戎马书生”,刻了一方图章,鞭策自己做一个能文能武的人。 鲁迅在班上年龄最小,然而是学习最好的学生之一。他在学堂里接触到不少自然科学知识,感到十分新鲜。那时课本印得很少,上课时,老师把整本书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中间还有插图。由于鲁迅从小经常抄书,影写画谱,所以他抄得快,画得工整:课后还帮助同学补绘插图。那时的讲课内容很少联系中国的实际,鲁迅却能自觉地去了解本国的矿业情况。如有一套美国学者丹纳编的矿物学课本《金石识别》,中文译本是根据在华开业的美国医师玛高温的口译笔录下来的,其中的矿物名称,都是外文的译音,鲁迅在这些佶屈聱牙的译音旁一一注上了中国的传统称呼,还悉心订正了书中的不少错误。 鲁迅不仅专注于课堂学习,课余还广泛浏览各种书籍,有生理学的、农学的、绘画的,也有中国古代的野史杂著、古典小说、戏曲,还有外国的翻译小说。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使鲁迅在中学时代就获得了广博的知识,理解力和观察力大大提高。 在班上,鲁迅的学习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得到不少银质奖牌。学校规定,满10个银牌能换一个5钱重的金牌,同学中只有鲁迅换得了金牌。不过,鲁迅不慕虚荣,他总是拿了奖牌去换钱买书看,或者买点心请大家吃,从来没有因为获奖而傲视别人。 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给他打下了扎实、系统、全面的知识基础:鲁迅在中学毕业的第二年,就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并成为我国一些学科的先驱:是他第一个把科学幻想小说引进中国,连续译了法国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是他第一个在中国热情地讴歌居里夫人对镭的伟大发现,称它是“新世纪的曙光”,他所作的长篇科学论文《说□》,距这一伟大的发现只有半年的时间;他又是第一个介绍、撰写本国地质、矿产的人,不仅写出了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科学论文《中国地质略论》,还与人合编出版了《中国矿产志》,书中详细罗列全国矿产的所在,并绘图说明,目的是使国人深悉祖国自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决不能为外人所攘夺,鼓舞人们迅速开发,使之成为建国之本。青年鲁迅把他深沉的爱国热情,溶注在对科学的顽强探索中。 “物竞天择”和社会考察 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就在祖国身受奇耻大辱的这一年,鲁迅和同学们一起去南京青龙山煤矿实习,看到了中国第一代矿工“鬼一般工作”的悲惨情景。矿上原有的技师早被辞退,换了一个不懂技术的人,结果矿井有的倾塌,有的积水半尺深。煤既然采不出,矿路学堂也势将停办。年轻的鲁迅看到官僚们搞的洋务运动竟是如此腐败,十分愤懑。 1902年初,鲁迅以一等第三名的优秀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了。毕业,自然是他盼望的,但一拿到毕业文凭,想到国困民穷,有知识的人找不到出路的情景,又有些爽然若失。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传播新思想的书报,其中有曾被慈禧太后禁刊的《时务报》,也有留日的中国学生新编的《译书汇编》。他听说严复翻译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名著《天演论》是一部非常好的书,便在星期日到城南的书店里买了回来。翻开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名叫赫胥黎的人坐在书房里,想着今天繁华的英国南方是怎样从两千多年前的荒野中变过来的。他想得多么新鲜!鲁迅禁不住一口气把这部介绍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著作读了下去。他第一次听到“物竞”“天择”这样的名词,明白了万物竞争、优胜劣败是生物界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它也影响着人类、国家、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鲁迅对这本书的译者严复更是崇拜,这不仅仅因为他的译文琅琅入口,主要的是他在每一章节后面都附有按语,结合中国的现状,直抒胸臆,向同胞敲起了祖国危亡的警钟,大声疾呼发愤图强,改革社会,只有这样,存亡生死之权仍操之于我!这震悚人心的铿锵之声激励着鲁迅,他决心去外国学习。 终于,鲁迅被批准去日本留学了。临行前,他又买了不少新书,除了供继续研究进化问题的《物竞论》外,还有两本引人触目的书:《波兰衰亡战史》《日本新政考》。鲁迅选择这样两个国家来考察社会进化的规律:古老的波兰是怎样沦为沙俄的附庸国;小小的日本又是怎样通过明治维新,获得资本主义的成功发展。年仅22岁的鲁迅,还买下了严复的又一部十分艰深的译著—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名著《原富》。年轻的鲁迅是多么迫切地想去认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902年3月24日,黑云密布南京下关码头的上空,鲁迅冒着雨,带着对人生和社会的满腹疑问,怀着救国的壮志,匆匆登上日本大贞丸,扬帆远离祖国,去寻求振兴中华的道路。
重读鲁迅的时代
重读鲁迅的时代
——写在鲁迅119周年诞辰之际
王荣鑫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要:这是一篇应时的文章,一方面写在鲁迅诞辰之时,另一方面也写在时人对中学教材剔除鲁迅作品的热议中。
关键词:鲁迅;教材;重读
这是一篇应时的文章,一方面写在鲁迅诞辰之时,另一方面也写在时人对中学教材剔除鲁迅作品的热议中。力主将鲁迅作品从中小学教材中减少或剔除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考虑。有人从教育方面考虑,觉得鲁迅的作品难读,增加中小学生的压力,也有人从社会心态上考虑,认为鲁迅的过激言论不适合当前的社会,当然也不排除有当权者认为鲁迅精神已经过时,过多地揭露阴暗面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凡此种种,我认为是一个好现象,因为有人开始挑战鲁迅这尊我们一直供奉的神像,学界有了不同的声音。“让人说话”,这恰是鲁迅的一个追求,思想的多元化恰是鲁迅精神的胜利。
一、鲁迅在过往及当下的境遇
鲁迅的境遇本就极为特殊。他生时是独当一面的斗士,在那个年代思想激荡,每一种立场都能在社会思潮中占据一席之地。鲁迅始终以一种先知的方式存在于各种论战和纷争中。他清醒地认识到当局的黑暗及其对文化自由的压制,因此他倾向于反对当局的左翼作家,但同时意识到左脸行为上的极端化倾向和人员上的鱼龙混杂,因此又与左联保持着适当的距离,鲁迅的初衷不见得就是让激进派掌权。
鲁迅死后,共产党将其树为反帝反封建的旗手,片面宣传鲁迅的斗争精神,用以鼓舞士气取得战争的胜利。鲁迅便被逐渐神话而推上圣坛。**始终推崇鲁迅,称之为圣人,但建国以后**却说“他要么老老实实得不说话,要么到监狱里去说”。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和其他被推上圣坛的人一样,他们都沦为了一种思想统治的工具。**中除了马列毛的著作,和短暂通行过的《红楼梦》,可读的就只有鲁迅作品了。且不说当时没多少人读,即使有人读,那种大环境对鲁迅作品的片面解读也有害无益。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思想明显在解放,其中应有之义是对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反思,许多东西都需要重新定位,包括鲁迅。新中国成立时,“权威”对现代作家的排序“鲁郭茅,巴老曹”,其中后五位的顺序已为新时期学者所摒弃,鲁迅的的文坛盟主地位却仍没有太大争议。但新时期学者对于鲁迅的肯定已不同于先前的片面解读加全盘肯定,他们在分析鲁迅作品、研究鲁迅生平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作为人的鲁迅。也就是说鲁迅被逐渐地请下来圣坛,从神回归为人。
在这方面,鲁迅和孔子是多么类似。在历史上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却又经受了众多非议。直到现代的打倒孔家店,当代的批林批孔,乃至于当前的国学热,孔子始终在人神之间游走。当他们走下圣坛,成为一个人时,我们仍能从他们的言行和作品中获得醍醐灌顶半的启发,作为人的孔子和鲁迅更具亲和力、更容易为我们所接受。
二、重读鲁迅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我是反对将鲁迅作品从中小学教材中剔除的,但是我并不担心鲁迅作品的命运。新文化
运动中抛开孔孟的呼声岂不比如今抛开鲁迅的呼声高出数倍:然而,我们今天的中学语文教材里仍然有许多儒家经典。像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还专门有《选读》和《选读》。即使鲁迅作品真的被剔除出了中小学教材,有见识的老师也会挤出时间开一个鲁迅作品专题,因为即使否认鲁迅的文坛盟主地位,鲁迅的作品也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页。
我们这个社会,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民生上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能够静下心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当年鲁迅做过的,也是我们缺乏的。而问题怎么发现、怎么分析、怎么解决,我们或许又能从鲁迅那里获得启发。
我们姑且承认,《狂人日记》中吃人的时代过去了,但是惊天的房价带给百姓的压力何异于那被人吃的恐惧:我们姑且承认,围观同胞被外国人枪决的看客现象不多了,但面对同胞之间的自相“屠戮”,谁又不是一个看客?我们姑且承认,我们的政府比北洋政府开明得多,但是谁能否认,共和国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刘和珍。
再看学界,哪个学者能倾23年批阅古籍、辑成《嵇康集》?环境使然、生计所迫,这些借口多少有些苍白。谁又能像鲁迅那样看穿眼前的社会,同时又坐穿身下的板凳?每次拿起《中国小说史略》,我的感觉都由厚重转为沉重。鲁迅一面冷眼旁观社会,一面个苦心孤诣写就中国小说史的开山力作。现在的知识分子,精心换算出鲁迅的工资是自己的数倍,然后心安理得的投入到花花世界的纸醉金迷中。
面对诸多社会问题,我们到了重读鲁迅的时代。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也要为成年人提供一种镜鉴。我们不仅要读鲁迅,而且要精读鲁迅,把鲁迅读透,把社会读透,我们一起把学术推向正常,把社会推向真正的和谐。
时代及家庭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
时代及家庭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时代及家庭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
.孟庆军
摘要:鲁迅是现代文学的一座丰碑.风云际会,动荡不安的社会时代锻造出了鲁迅的伟大人
格与斗争精神;日
益衰败的苦难家庭培育了鲁迅的反叛意识与民本思想;深受美术熏陶的慧眼使学识渊博的
鲁迅找到了再现世界的万
花筒.
关键词:时代家庭小说创作
一
,
时代背景
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于浙江绍兴.这是一个动荡的年
代,中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鲁迅出生的时候,家
族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他先后在本宅家塾和本城三味书屋
读书,课余喜欢野史笔记,爱好民间艺术,打下了扎实的中
国历史,文化和文学的基础.外婆家在农村,使他得以和农
民及其孩子亲近,了解到了农民的生活,思想,”逐渐知道
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1893年以后,家境衰落,
鲁迅经常出入当铺,药店,深切体味到了社会的势利和冷
酷.1898年,鲁迅离家到南京求学,先考入洋务派办的江南
水师学堂,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广泛地接
,物理,化学,地理等自然科学,课余则阅读 触和学习数学
宣传维新变法和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的报纸杂
志,并开始学习和研究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
i902年,鲁迅考取留目官费生.他积极参加各种民主革
命运动,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毅然剪去辫子,作《自题小
像》,表达献身于多灾多难的祖国的爱国情怀.1904年,鲁
迅北上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准备毕业后,”救治像我
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但因为一次课堂上放时事的
幻灯片事件使他作出了一个对他一生来说极其重要的决定:
弃医从文.
从1906年到《狂人日记》发表的1918年,鲁迅亲眼目睹
了辛亥革命和孙中山二次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称帝,张勋复
,失败,苦闷和寂 辟等事件,心灵上也经历了希望,挫折
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开展给鲁迅以巨大的鼓
舞,他开始用笔向封建文化,封建思想发起了攻击.
《狂人日记》,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是中国新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被公认为五四新文学创作的起
点.《狂人日记》是从整体上向中国封建势力宣战的檄文.
小说借”狂人”形象,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作
了鞭辟入里的揭露.应该说,鲁迅把全部审美判断的历史深
度和现实力度都集中于”吃人”二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
空前的.
{NQ正传》写于i921年i2E,这是鲁迅小说中篇幅最
大,内容最丰富,形象最完整的唯一的一个中篇,堪称中国
现代小说创作的经典之作.首先,这部小说的酝酿和构思,
是鲁迅长期以来关注和探讨改造中国”国民性”的结果.他
在谈到《阿Q正传》的创作动机时明确说过,是想”写出一个
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其
次,小说的构思也和鲁迅长期认真地在思考辛亥革命的成败
得失,执着地探究中国社会改造的前途相联系.他在结束辛
亥革命以来的沉默后拿起笔创作,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揭
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有着无比的韧性,最富特
色的是他敢于在无路之中找寻出路的信心,勇气和毅力.他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自己的一生献给
了祖国和人民,献给了新文学.
二,家庭及童年生活
时代孕育了鲁迅忧国爱民的思想,家庭及个人的经历,
对他的思想与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一,家庭的变故使鲁迅目睹了旧社会的腐败,对上层
社会产生了极端的憎恶.这为他后来反封建思想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其二,鲁迅从小就与农民亲近,和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
的友谊,熟悉农民的生活,并同情他们的不幸.
其三,鲁迅从小接触民间艺术,大量阅读”非正统”的
书籍,一方面使他了解了中国历史与社会,接受了文学的熏
陶,另一方面则更激起了他对封建礼教的强烈不满.
其四,鲁迅在绍兴生活了十八年,在后来的小说作品
中,有许多作品以故乡为写作背景,表现了鲁迅对故乡的无
比眷恋与热爱.这种情推而广之,就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
今天,鲁迅精神和鲁迅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已经成
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努力学习和发扬鲁迅的
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提高国民素质,发
展中华民族新文化,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I]朱晓进唐纪如主编.鲁迅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
版社,1999:90—96.
[2]甘竞存主编.鲁迅研究概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1987:106—115.
[3]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武汉
大学出版社,1998:48—52..
(孟庆军,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浦南中学)
我对初中生活的最初感受
当我写下这第一个字时,我三年的初中生活就已经开始了。
走进棕北联中,走进初一七班,让我有些陌生,有些不安。陌生的是一个新环境、是一张张新面孔,不安的是我在这里能够像小学那样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喜爱呢?怀着这样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活。
从第一天报到的今天,我已经度过了五个多月的初中生活,让我感到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恐怖。以前我总想初中要面对严厉的老师、严格的课堂规矩、严肃的课堂气氛和一大堆繁重的家庭作业。可是当我入学后,却发现事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可怕。老师时亲切、和蔼的,规矩时必要的,气氛时轻松愉快的,作业时应该的。
敬爱的老师,您那谆谆的教诲、您那亲切的目光、您那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让我感动。亲切的同学,我们朝夕相处,我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我们将一起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光,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拼搏、在理想的天空中飞翔、在平整的操场上玩耍。亲爱的母校,您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我们在您的怀抱中得到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实用的才干、做人的道理。
这美丽的初中生活,恰似一片金黄的沙滩,每一次回头,都能捡到一个美丽的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