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他的诗魂
车延高
?孤月一轮,很圆,被夜空放大,真如白玉盘,就搁在月湖对岸。
?月是李白的诗魂。我知道,月要走,李白就不会留下。李白就是李白,浑然大气,气宇轩昂。毅然转身,踏一地月光而去。
?和李白相遇,把酒临风,对酒当歌,共论古今,一抒情怀,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奢望。但梦想成真,一切显现得如实情真景一般却是我不曾想到的。
?坐定,他一丝不苟地看着湖面。不是矜持,是若有所思。我也不语,透过时空错位给我洞开的一扇窗,看静夜用月光为我勾出的一帧人物剪影??是李白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说:你发现没有,月亮也有凡心,住在天上,有时,会偷偷地去湖里约会。 ?李白不愧为大家,他赞美月亮时,就用汉字和白话勾勒,是素描,是写意,是场景,也是画面。直抵极处,美不胜收(美轮美奂),可惜只有我一个听众。他说:“你看~它亘古不变,‘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多好啊,月是所有诗人必读的一首诗。” ?他说的时候很忘情地向右面的天空举目。我的目光跟过去,看悬于月湖上空的一轮皓月,那是无欲、无念、无尘的天地之魂。
?凝神时刻,我感觉月亮幻化了:清辉落地,身影近人。空间无限放大,罢黜了时间刻度。 ?我突然想:月应该是有生命的,它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时刻与夜色幽会,像有起有落的潮汛;它有时坐于柳梢或斑竹叶上,听风吟诵写给月湖的小令和慢词。它轻移莲步,从高处走下来,先和古琴台拥抱在水里,又和新落成的琴台大剧院相依相偎,然后梦眠水右,影搁江左。 ?活着就是时间,就是流水,就有物是人非。它们今天在变,明天会变,后天还要变。在不停的变化中,古琴台一天一天老了,湖里一茬一茬的鱼儿老了,抬头望月的眼睛也老了,而一轮月亮永远那么年轻。它孤光独照,来去从容,让那么多高贵的生命为之俯仰,情有独钟,让惊心动魄的灵性去碰撞惊世骇俗的灵性,在生生不息的创造中让艺术的唯美横空出世,惊艳人寰。
?梦里梦外,每当我去翻看那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诗句,我就震撼,情不自禁地问:究竟是一轮月让诗人活在了灵感里,还是一群诗人让月活在了诗句里, ?从表达的多样性,选材角度的多元性,写月诗歌的总数,和痴月、爱月、迷月的程度看,李白应该是无人能比的。我翻阅过不少介绍李白的文本和诗集,发现他与月的确有不同于常人的关系。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将李白出生说成是其母临盆之际因长庚入梦而出,给人的感觉是李白是太白金星转世,它不仅诠释了李白的名和字,也把未来大唐诗坛的一颗明星和永存人间的一轮皓月等量齐观(相提并论)了,突出了李白空前绝后的超人才华。
?后人爱李白,而生发出一段谁都知道不是事实,但谁都希望成为事实的传说。这个传说出自五代人王定宝所著的《唐摭言》:“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捉月而死。”
?我曾经认真翻查了李白留下的1050首诗歌,发现从不同角度写月、吟月、歌月、颂月的诗就有320首,几近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我所见的诗人中写月最多的。而且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心境,李白对月会有不同的描写、形容、比喻和借用,其创作水平可谓出神入化、登峰造极(无出其右)。
?李白看月慧眼独具,别出心裁。李白笔下的月,可谓变幻莫测,形态各异,创下了古今诗人写月之最。在李白心里月已不是月,它是“连天接海隅”的一份寄托,不离不弃,不用俗眼看人,一身清光均等万物。花前月下也好,醉卧松下也好,冷对牢窗也罢,一轮月可以是
心中的任何意象:是家乡,是父母,是儿女,是知己,是红颜,是小乔初嫁了。这时月也与诗人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成为具有人格意义的喻象。这时诗人就跳离了一般的背景渲染和情感寄托,不再是“我寄愁心与明月”,而是李白即月,月即李白。这时的李白通达豁然,心与天齐,超越了时空、距离的物理隔断,进入无我无物只有月在的境界,他看月、呼月、望月、对月、邀月、问月、醉月、弄月、赏月、吟月、游月、思月、舞月、观月、待月、行月、引月、赊月、乘月,以至于要上天揽月,入水捉月。
?写到这里我有一种顿悟:只有随着李白的思维去读月,或跟一轮月去读李白,才能由表及里,由红尘去世外,真正悟透李白与月的一种特殊关系。
?这时李白说话了:月亮是最有骨气的,从不给人脸色看,也从不看人脸色。它把伸缩盈亏留于自身,一世清辉交给大地,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均得一份光亮,没有远近亲疏。你贵为天子也好,你贱如草木也好,它都若即若离,同等相待。不分高低贵贱,没有厚此薄彼。 ?见我出神,他拍我一把:你看它像不像一盏灯,不论多远,谁在夜晚都可以挑着它赶路。可你想想,它向没向你和任何人讨要过一根灯芯和一两灯油,
?这是我在李白诗歌里没有读到过的。
?我明白李白为什么能写出有生命、有动感、有人性、有气质的月亮了。
(有删改) 1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用记写一场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李白与月亮关系的理解。
B. 月给诗人创作以灵感,诗人也通过诗句使月的形象生动丰满。
C. 作者引用大量的诗文传说,目的是突出李白过人的创作才华。
D. 李白通达豁然、心与天齐,因此他笔下的月变幻莫测、无私无畏。
15. 本文中加点的成语,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后,句意保持不变的一项是 A. 美不胜收 B. 脍炙人口 C. 等量齐观 D. 登峰造极
16. 解释第?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17. 赏析第?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8. 结合全文,说说“我明白李白为什么能写出有生命、有动感、有人性、有气质的月亮了”的原因。
【答案】14. B 15. D
16. 月亮让作者内心感到空间无限广大,而时间停止在这一瞬间。
17. 作者用排比的手法,连用21个带有“月”字的词语,多角度概括了李白与月的关系,充分表现出他超越时空、距离的隔断,与月不离不弃,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融合。(意思对即可)
18. ?月亮孤光独照,来去从容,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李白有超人的创作才华;?月亮是最有骨气的,对万物众生一视同仁,与李白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用记写一场梦的方式”不当,“梦”只是文章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C项,“引用大量的诗文传说”不当,文中引用的诗文并不多,主要是作者自己的分析和感悟。D项,强加因果。
16. 试题分析:由上文“凝神时刻,我感觉月亮幻化了”,可知画线句子写的是作者内心的感受,句子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说的是“空间”,后一部分说的是“时间”,“无限放
大”说的是空间广大;而“罢黜了时间刻度”意思是废止了时间,也就是感觉时间停止了。考生把这些信息表述清楚就可以了。
点睛: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常见的命题形式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意思;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对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进行分析,答题步骤:抓关键词——上下勾连;对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语句,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答题步骤:还原手法,作用,情感(把握修辞——由表及里);对结构复杂的句子,对句子每一部分都要给以解释,答题步骤:复杂句子简单化,写关键解析,作用,情感。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子表达效果的赏析,解答时可从手法和内容两个角度思考。从手法上看,“看月、呼月、望月、??赊月、乘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作者一共用了21个“月”字,构成了21个词语,也展示了李白写“月”的21个角度,这21个角度覆盖面极广,表明李白已与月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融合。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作者的感悟,然后逐条归纳。从月亮的角度来看,作者说“它孤光独照,来去从容,让那么多高贵的生命为之俯仰,情有独钟,让惊心动魄的灵性去碰撞惊世骇俗的灵性,在生生不息的创造中让艺术的唯美横空出世,惊艳人寰”,意思是月亮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从李白的角度看,作者说李白是“大唐诗坛的一颗明星”“和永存人间的一轮皓月等量齐观”,有“空前绝后的超人才华”;对李白和月的关系,作者说“李白即月,月即李白”“月亮是最有骨气的”“没有远近亲疏”“同等相待。不分高低贵贱,没有厚此薄彼”,依据这些信息就可以总结出本题答案了。
飘逸的诗魂阅读答案 唤醒民族的诗魂
中国曾是一个辉煌的诗歌国度,可现在已没多少人读诗,更没几个人写诗,诗歌世界一片萧条。学校教育在力挽颓势吗?翻开初中教材,现代诗歌有一定的空间,可中考,阅读和写作几乎都不涉及,所以它被教学势利地轻视。我们语文教学理应承担唤醒民族诗魂的重任,下面仅是我就初中语文教材,为此所做的浅近思考和微薄的努力。
初中语文现代诗选编分析。
一、篇目和分布
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下册课本共选编12首现代诗,篇目如下:《在山的那边》《理想》《秋天》《化石吟》《金色花》《荷叶母亲》《天上的街市》《静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黄河颂》《华南虎》。前8首分布在上册
1
六个单元,后4首分布于下册一、二、六单元。
八年级上下册均未选编现代诗。
九年级上、下册课本共选编11首诗歌,情况如下:
《沁园春雪》《雨说》《星星变奏曲》、《蝈蝈和蛐蛐》《夜》《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黑人谈河流》。前5首集中构成上册第一单元,后6首集中构成下册第一单元。
二、诗歌类型及思想
初中语文课本选编的23篇现代诗,含中国新诗16篇,外国诗7篇。其思想内涵主要侧重于下列几个方面:
爱国思乡:如《我爱这土地》《乡愁》。
追逐理想:如《在山的那边》《理想》。
亲近自然:如《秋天》《蝈蝈和蛐蛐》。
珍视亲情:如《金色花》《荷叶?母亲》。
表达哲理:如《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表述科学:如《化石吟》。
三、编者意图
从以上的情形看来,编者的意图还是比较明显的。
2
首先,诗歌思想性强,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化,譬如九年级下册的现代诗构成爱国为主题的单元,就能更好的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
另外,诗歌特有的语言可以训练学生推敲字词,形成良好语感的能力。任举一例,《在山的那边》课后练习二设计:联系上下文,品位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第三,诗歌是纯粹的文学样式,学生可获得艺术感染力,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四、优势和不足
新诗是一股清新的风,是一扇别致的窗户,给学生带来别具一格的见识和享受,它唤起了沉睡在学生体内的无限诗情。
但美中不足,三年接触23首,实在太少,比起79首古诗和数量众多的其它文体,分量太轻,八年级根本就是一个空白。另外,选文政治性很强,内容保守,作者年代比较靠前,缺少真正美质兼顾的诗,缺乏现代气息。
正因为此,我们更需要把握住这一丝亮色,用科学的授课方式,点燃学生的诗情,或许还可保存一分诗国遗韵。
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浅探。
3
一、诗歌的教学目标
诗歌教学应达到怎样的目标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其他的教学要求,总结如下:
1.能准确、清晰、大声的朗读,做到节奏明快,重音准确,情感恰当。
2.学会识别、赏析名句,并能背诵默写,适当积累一些诗歌常识。
3.能通过自己的解读建构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并能领会诗歌表达的主旨。
4.接受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深对家乡和祖国的感情。
二、诗歌的教学方法
我实施并总结了一些诗歌教学的方法,就此献给大家,希望能抛砖引玉。
1.朗读法
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点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诗歌的课后练习中基本都有朗读及背诵的具体要求,比如《秋天》中“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想写景的次序,再背诵全诗。”这也
4
表达了编者在这方面偏向。
朗读的方式有范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从目的讲,可以读识字、以读摩形、以读悟情、以读品言、以读索意。朗读的要求各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表情。一般一首诗歌宜交叉使用多种朗读方法。
我校教师何朝伟,教学《秋天》,教学环节设计为初读――品读――悟读三步,以读贯穿整个教学流程,深入浅出,学生学习轻松,效率颇高。
2.填词法
诗歌语言凝练,值得琢磨,贾岛为了“推”与“敲”,走火入魔,启发我们在学习中当扣开字句之门,方能达到诗人的思想世界,与其灵魂共舞。
揣摩字词的方法很多,填词法不失为一种可供借鉴的好办法。
例如《秋天》,主要通过三个意境展现秋的优美绚烂:农人喜秋收、渔民闲摇归、牧女思笛音。诗句多用偏正短语,而这些意境多靠修饰成分表现。所以我在教学本诗时,先提出句子主干,让学生朗读,总结每节的内容。再展开想像,填上修饰性的词语。学生学到此已非常兴奋,他们脑里的秋天已经丰富多彩。最后朗读何其芳的原诗,品析他诗意而独特的秋天已不在话下。
5
3.提问法
问题可引发思考,好的问题能开启思维,让其进入较深的精神层面。诗歌教学中提问应当简练到位,层次分明。
比如笔者在上《金色花》一诗时,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在组内讨论。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2)为什么“我”一再不让妈妈知道自己的行踪?(3)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这三个问题解决了诸如母子之情、宗教意境、表达技巧等诸多问题,对这几个问题的探讨避免了老师零零碎碎的唠叨,避免了学生倾听的疲劳,而且培养了学生深层阅读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表达和交流的技巧。
4.改写法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不论意境还是主题的理解,都要通过它作为桥梁。改写主要是以描写的表达方式对诗歌的形象进行描绘,也可以散文的方式全文改写,加强理解。下笔之前,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细节上做充分补充。
《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上阙主要写景,但要有与下阙浑然一体的理解,必须揣摩作者站在高山观景时意兴豪迈的胸怀。要求同学们改写上阙时,不仅把北国的雪景细腻的描绘出来,而且要关注**的感受。结果**的越来越重的呼吸、他起伏的胸膛、他激动时鼻翼的煽动、他产生“欲
6
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时,吐了一大口烟圈都想到了,这首词带上了人的温度,显得鲜活无比,课堂其乐无穷。
5.仿写法
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读写结合是趁着读的余温未消捉笔仿写,这种写的激情更甚。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深化阅读,写诗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济慈的诗《蛔蛔和蛐蛐》,通过盛夏蝈蝈歌唱和冬夜蛐蛐鸣叫两个美好的意境,表达了一个主题,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诗很简单,同学们十分钟就学完了,剩下的时间我们也来写一写,也写两个意境,表达一个意思。结果很多同学写出了让人喜出望外的习作。
同学们在朗读欣赏自己诗的时候,听别人的诗作时,表情是多么欣喜陶醉。
我们老师有许多都作诗,把自己的诗用在课堂来讲的也有。这是很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祖国的诗歌就会在这里生根发芽。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7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8
草堂·诗魂的阅读和答案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咸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茎兰兰担i尘萱苎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
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宇)(4分)
2.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3.(6分)
(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答:[ ][ ]
答案
1、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2、⑴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⑵杜甫的苦寒人生 ⑶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
3、⑴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
比 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⑵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4、答案是B D两项。A项对文章主旨和表现手法表述都不够准确。没有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主旨不完全是歌颂诗人的胸怀。C项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说法不准。E项将内容和形式的表述说倒了。
[讲稿]草堂·诗魂的阅读和答案
草堂?诗魂的阅读和答案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咸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茎兰兰担i尘萱苎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
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宇)(4分)
2(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3((6分)
(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答:[ ][ ]
答案
1、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2、?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杜甫的苦寒人生 ?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
3、??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 ?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
比 ?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4、答案是B D两项。A项对文章主旨和表现手法表述都不够准确。没有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主旨不完全是歌颂诗人的胸怀。C项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说法不准。E项将内容和形式的表述说倒了。
《草堂诗魂》阅读答案
草堂 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是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 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同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3分)
2.阅读第四段画线的句子,思考:杜甫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3.文中第四段最后一个句子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该如何理解?除了杜甫,你还能再举出一个中国历史上文人的成就与命运上具有悖反的例子吗?(4分)
答案:
1.是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各1分)
2.①杜甫用诗歌真实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②赋予了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展现了中国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各2分)
3、①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才空有济世之才与用世之志,却仕途坎坷,命运凄凉,无用武之地。②略。(如屈原,满怀对楚国的赤胆忠心,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终抱石沉江。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车延高《月是他的诗魂》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