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示图、诗,配音乐)师朗诵
2(1)美丽的大自然处处都有生命的火花,你们知道它们在哪儿吗?(生自由说)
(2)这节课我们就在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示课题)
二、到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一)准备讨论:
1、在校园里寻找,需要准备什么呢?
(1)纸笔 要记录什么?
(2)放大镜 *用它做什么呢?
*用放大镜要注意些什么,有谁知道?(不能对太阳;观察时,眼睛离放大镜
不要太近,不利于观察,师可演示)
(3)小铲子 *你想用小铲子做什么?那可要注意,铲子的尖部朝下,小心别伤着自己或是其他同学。挖开的土观察完还得填到原来的地方哦。
2、东西准备好了,我们就要开始边观察边记录了。
(1)要记录些什么呢?(1、2生说)
(2)《习作》上就有一份观察记录表,打开第9页,我们一起来看看表中要我们记录些什么。 *有哪些部分?
*边问边说边记第一部分活动计划
*第二部分要等到我们观察完了再写。
*观察报告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要我们写些什么?
*地点要写得简单,让人一看就明白。我们观察的是操场这部分,有哪些地点呢?(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写)——分组分地点
(3)外出寻找观察记录时,为了节省时间每组一个人负责记录,其他人负责仔细观察,再说时要慢点。一会儿老师会到每组和你们一起观察,哪一组观察地仔细、记录地认真,就会发一张记录卡片,写下他们的发现,好吗?
(4)如果发现不认识的生命体怎么办?
3、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过外出观察前,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不能乱跑,要仔细观察,小声说话。 *小水池、高处要注意安全 *不伤害有生命的物体
4、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可以开始观察了!时间是15分钟,时间一到就结束观察回教室。如果下课了,可以回教室休息,也可以继续观察直到上课。
(二)外出观察
1、学生分组寻找、观察
2、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交流、研讨:
1、刚才大家在校园里找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
(1)我们先按小组上台贴一贴。(对应观察地点,并让贴的学生说一遍)
(2)你们还有什么其他发现?
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1)学生说,老师记(一列正确的,一列是有问题的)
(2)他们说得对吗?我们一起来分析。
*对于正确的,不用多说。可将孩子们说的科学化,如:繁殖、生长。
植物也吃东西吗?它也要喝水吗?虽然我们不能轻易观察到,但是植物也用它们的方式在喝水、吃东西呢。
*有问题的可如:什么会动?你能说出有生命的物体不会动的例子吗?那么这点算不算共同特征?(擦去)
3、现在你们能告诉我有生命的物体有哪些共同特点吗?
(能够生长、能繁殖、要呼吸、要吃东西等都是有生命物体的特征。)
二、练习巩固
1、他知道了,你们也记得了吗?(是)真的假的,一验便知。打开习作第8页.,这幅图中共有18种物体,需要我们判断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
(1)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5个一组指名学生说)
(2)现在开始把相应的序号填在对应的圈中。
(3)你们怎么做的?谁来说? 对吗?全对的举手,不对的修改。
2、现在都掌握了吗?老师这儿还有6幅图,你们能判断它们并说说为什么吗?
*种子、采摘下的蔬菜水果、插在花瓶中的鲜花因为生命活动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腐烂、枯萎,所以都是有生命的。
三、总结
1、今天,我们在校园中寻找到了许多有生命的物体,并且知道能生长、繁殖、呼吸,要吃东西等是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
(1)有时间的:习作第8页上的四道判断我们一起做一做。(师读题,齐说)
(2)无时间: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有生命的物体。大家回家可以了解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第二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师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校园内)。2、观察记录纸。3、调查用的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部分的开篇之作。本课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因此“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亲身体验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活动中边找边记,能锻炼学生的记录能力,利于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后面的研讨提供大量的“食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
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五、后续研究。
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第二课时
导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中观察了生物,同学们主要对大树进行了观察,大树的树干上、树枝上、树叶上、树根下,各个地方都有生物,我们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
一、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
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二、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
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
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三、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四、作业:
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第三课时
导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大树和讨论,大家对于大树这种植物已经了解得较为透彻了。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在校园内的观察中,还看到了哪些生物,
一、学生汇报
说一说你的记录纸上的内容,是如何获得的,
你还在哪些地方发现了什么生物,
在操场上发现了青蛙、蜻蜓、卷叶虫、蝴蝶、蚂蚱等小动物。
还在操场上发现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大家有没有把它画下来呢,
二、讨论
我们观察到了这么多的动物和植物,大家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呢,
生物名称 发现地点
青蛙、蚂蚱 校园围墙边
?? ??
它们能长大。
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它们都需要养料。
它们都对刺激有反应。
??
生物体有生命特征和生命需求两类,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它们。记下大家的理由,把最重要的内容勾出来。
三、小知识
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四大类。所有的生物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通过吸取营养物质,个体会由小变大,显示生物体的生长特征。
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都有应激性,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有新陈代谢的作用等,
这些特征都是生物所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也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四、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说一说,书上的几幅图的几种东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没有, 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
山涧中的流水;
机器人;
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原;
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鲜花。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
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2、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乐趣。
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惜生命。
教学过程 :
一、引入课题
1.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 (教师出示常见的四种生物,包括两种动物和 两种植物 ) ,找一找,谁是你认识的好朋友 ? 为什么说它是你的好朋友 ?
2.提问:说一说除了这些物体,你还认识哪些和它们一样的物体 ? 是怎认识的 ?
3.谈话:看来呀,同学们认识的有生命的物体可真多,其实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有生命 的物体,你们想找一找吗 ?
4.引入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开始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二、学生制定考察方案
1.谈话:同学们先想一想,讨论讨论到哪里去寻找,怎么寻找。
2. 学生分组讨论。
3.谈话:请各小组汇报设计的方案,并相互补充或提建议。注意一组在讲时大家就认真 地听,有什么建议或补充的及时提出来。
4.谈话:现在请大家根据汇报的方案,自由地组成考察小组。
5.谈话:我们在观察时要不要准备什么 ? 除了这些必要的准备,在观察时还要注意些什 么呢 ?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讨论,包括注意安全,小心受伤;要爱护各种生命,保护大自然;要 认真观察并把观察记录下来 )
三、学生分小组实地考察,记录,整理。
各组交流考察记录的情况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现在请大家把记录卡拿 上来展示汇报。
2. 组内同学相互补充,教师及时引导,将内容进行延伸。
四、引导学生讨论认识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1.谈话:同学们真的很棒,发现了这么多,但是,你们怎么就说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呢 ? 有什么理由呢 ?
2.学生分组讨论,做好记录。
3.谈话:都想到了些什么理由呢 ? 我们来说一说。
4.小组汇报、交流,适时评析、反问。
五、小结全课
1.谈话: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有生命的物体有一些共同之处,因为有这些共同的特征, 有这些共同的需要,我们说它们是有生命的。你又知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呢 ?
2.学生回答,列举、判断。
3.谈话: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通常把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把没有生命的物 体称为非生物。
六、拓展
1.谈话:有生命的物体赋予了自然界以生命力,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生机,下面,我们一 起来欣赏生命世界的美景。
(播放光碟:配乐朗诵 “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 一当我走进树林,眼前一片生机盎然 ……) 2.谈话:同学们,这是一首未写完的诗,请你们发挥想像力,模仿上面的诗句继续往下 写。
3学生写小诗,师巡视。展示、朗读小诗。
4.课堂结束:多美的诗啊,多美的画面啊 …… 这就是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课题: 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课程标准:
1 科学探究: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
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
能做好原始
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
式来呈现。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2 知识与技能:
(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 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 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 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 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 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 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
,( 意识到要珍爱生命。
,( 愿意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 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 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
层次2: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不能说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
特征。
层次3: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能说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
征。
探究能力:能够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层次1:不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层次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层次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教学材料: 供学生寻找的某环境(校园、田野、花园或苗圃);记录纸。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1 我们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好吗, ? 教师事先考察寻找地点。
? 提醒学生注意:不要遗忘一些隐蔽的地方。
? 寻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清注意事项。 ? 讲清如何记录,强调可以写,也可以画。
? 规定寻找时间为,,分钟左右。
? 教师可以划定一个活动范围,提醒学生不要跑出去很远。 探索和调查 1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把汇报结果列在黑板上。
3“瀑布具有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吗,” 要求学生在回答时说出理由 回顾和解释 1生物具有哪些特征,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学案
生命是最宝贵的,他组成了我们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当我们走进森林,眼前一片勃勃生机。无声的树木在生长,美丽的小鸟在歌唱。
当我们走进池塘,眼前一片粼粼波光。快乐的鱼儿在雀跃,青青的水草在舞蹈。
当我们走进田野,
??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课前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有生命的物体?继续写一写吧。怎样才是有生命的物体?他们有什么特征? {查阅相关资料,问一问大人,再走进大自然,看一看,记一记,你会有很大收获。要有大人陪伴吆!}
2、有生命的物体
【课内探究】
1、将记录的有生命的物体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长辈经验丰富,有争议的问题别忘了问老师。}
2、到校园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⑴、小组分工
⑵、作好记录 {找准地点,安排好分工,效率会更高;注意安全,不要伤害有生命的物体;}
3、小组合作,把全班资料汇总起来,画一张“校园生物分布图”。
⑴小组交流汇总资料。⑵制作名称卡。⑶贴在校园生物分布图上。
4、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
{找的有生命物体的特征越多越好。}
5、阅读教材说说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
【课后探究】“都说人是猴子变的”,你怎么认为?动植物有相近或相似的个体吗?找一找吧。
【我的收获和疑问】
【科学资讯】阅读书籍《生命的起源》,读后谈一下你的认识或写一篇有关生命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