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对艾滋病的认识
对艾滋病的认识
计算机2011
黄奕安 20113134
在上健康课之前,在个人对于艾滋病的了解是通过电视的收看和中学老师课上知识的传授得到的,以致于了解的途径还是非常的狭隘,对艾滋病的了解不是很全面,只是大概知道艾滋病的简称和传播能力非常强,在医学上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治疗患病者,对于 AIDS的传播途径了解也不是很全面,知识大概知道一些主要途径,如母婴传播,性行为传播和血液传播,而对于平时别人提问过的蚊子叮咬是否能传播没有能够确定。而通过上完老师健康教育课后,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识就更加深刻了,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艾滋病理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我在课上积极的听老师讲的课程和内容,对于一些有疑问和不确定的问题通过了课下查阅资料已经胸有成竹了。
对于艾滋病的认识,老师上课提到过,要从最基本的定义、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去了解。所以我学到: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简称为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
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血液传播:包括: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
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而对于艾滋病的危害程度,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对于疾病,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预防途径,以致于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对于艾滋病的预防途径有: 1.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方法。
2. 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避孕套。
3. 及时、规范的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HIV的可能。
4.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进行穿破皮肤的行为时保证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
5. 戒断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6. 避免母婴传播
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更深入的了解艾滋病,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远离艾滋病,还可以向社会上宣传,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有效的减少艾滋病的蔓延。
计算机1101班 20113134
黄奕安
范文二:中医对艾滋病心理问题的认识论文
中医对艾滋病心理问题的认识论文
中医对艾滋病心理问题的认识论文预读: 摘要:,病因
《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提出:“气本一也,因所触而为九.所谓九者,怒、喜、悲、恐、寒、暑、惊、思、劳也.”人的情志是感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精神活动.患者被确证,,,阳性是一个心理大事件,对于其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有:
,(,疾病
艾滋病的三大传染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由于国家干预,因有偿献血而传染艾滋病已经大幅度减少.同性恋者、性乱者、静脉药瘾者、有偿献血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这些行为是遭受社会歧视的原因,也让艾滋病患者内心感到羞愧,难以启齿,,,.当患者存在各种艾滋病高危因素,怀疑自己可能患上艾滋病时,就会开始焦躁、恐惧、不安,,,.确诊后,便会不知所措.患者感染,,,疫疠之邪后,在急性感染期,类似于温热外感的表现,一般症状如同感冒,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潜伏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正气暗耗,贼邪渐盛;一旦进入艾滋病期,各种机会性感染相继出现,直到死亡.疾病本身的各种症状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带状疱疹、鹅口疮导致吞咽困难.另外,当,,,或巨细胞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后,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精神症状,比如痴呆,,,.药物不良反应也会降低患者的信心.
,(,社会的歧视
由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特殊,社会对艾滋病患者不能给予足够的理解,认为艾滋病患者是罪有应得.另外,艾滋病传染性强,社会对于艾滋病缺乏全面了解,对艾滋病充满了恐惧,不敢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正常的接触.这些使得艾滋病患者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产生孤独的心理,甚至还有报复社会的心理,,,.
,(,经济
《素问•疏五过论》提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很难承受艾滋病治疗所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虽然现在国家对艾滋病患者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能够极大缓解艾滋病家庭的经济负担,然而国家免费药物的疗效是有限的,并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的痛苦,,,.况且艾滋病患者的工作能力也会不同程度下降,不能有可靠的经济来源.由于经济的原因,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对未来就没有足够的希望.
,心理特点
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七情证》中指出:“怒为呕血飨泄,煎厥薄厥,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脾肥气,目暴盲,耳暴闭,筋缓,怒伤肝,为气逆,悲治怒……悲为阴缩筋挛,肌痹脉凄,男为数浚,女为血崩,酸鼻辛輊,泣则臂麻,悲伤肺,为气消,喜治悲;思为不眠,好卧昏瞀,三焦痞塞,咽喉不利,呕苦筋屡,白淫,不嗜饮食,思伤脾,为气结,怒治思,恐伤肾,为气不行,思治恐.”《儒门事亲》言:“惊气所致,为潮涎,为目袅,为口畦,为痴痫,为不省人,为僵仆,久则为痛痹……思气所致,为不眠,为嗜卧,为昏瞀,为中痞.”各医家提出不同情志所伤及的脏腑、对气机的影响、临床表现等.艾滋病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有:
,(,焦虑忧愁
当患者刚被确证感染,,,时,就以为这意味着死亡,是情绪波动最大的阶段,,,.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强烈的恐惧,担心害怕失去现在的一切,包括自己生命、家庭、工作.焦虑忧愁的情绪占据了整个内心,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国外研究表明,,,,,,,,的,,,,,,
,,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或焦虑症,,,.
,(,否认
部分患者不愿承认自己感染,,,的事实,怀疑医院的检查结果,到不同的医院反复检测.还有患者拒绝抗病毒治疗,贻误病情,,,.
,(,悲观绝望
由于对艾滋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艾滋病无药可愈,害怕死亡,产生了悲观绝望、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等情绪,甚至有自杀倾向.研究显示,中国偏远地区艾滋病患者在过去,年里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分别高达,,(,,和,,,,,.
,(,怨恨报复
少数艾滋病患者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自己患上不治之症都是他人之过,欲报复社会,让别人也染病.
,(,孤独压抑
大部分身边的人不能接受艾滋病患者染病的原因,尤其是通过性接触、吸毒等,同时也害怕自己也被传染,对患者逐渐疏远、孤立.患者缺少交流宣泄的机会,,,,.罪恶感和忏悔有些患者对自己染上恶疾深感惭愧,身负罪恶感,担心自己将疾病传染他人,孤立自己.
,病机
五脏之精气是情志的物质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脾胃论•摄养》指出:“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矣.”情志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精神活动.艾滋病患者所受的刺激可产生过度情志反应,则又会影响脏腑气机的功能.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言:“喜怒不节则伤脏.”《素问玄机原病式》言:“五脏之志者,怒、喜、思、悲、恐也……若五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也提到:“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景岳全书》对七情导致的脉象和气机的影响阐述:“怒伤于肝者,其脉促而气上冲;惊伤于胆者,其气乱而脉动掣;过于喜者伤心,故脉散而气缓;过于思者伤于脾,故脉短而气结;忧伤于肺兮,脉必涩而气沉;怒伤于肾兮,脉当沉而气怯;若脉促而人气消,因悲伤而系掣.”同时,艾滋病患者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五志对疾病的转归产生不同的作用,不良的情绪势必对病情不利.《素问•移精变气论》言:“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艾滋病后期,气血津液耗竭,脏气衰败,五脏无以化五气,则五志失常.,,,或巨细胞病毒侵袭脑窍,表现为痴呆等,为痰、热、瘀等实邪阻滞脏腑神窍,神机失用.
,治疗
情志之为病,首伤气机,神败气乱,进而脏腑失用,使诸疾难愈.艾滋病病机也如此,五脏之乱,尤以心、肝为著,进而伤及他脏,又须知其正气盛衰,疏肝伐肝之际,不忘固护其正气,或培土、或益肺、或固肾.但是情志病的治疗有别于一般躯体疾病,非药物之所长,心病还需从其根源,从心入治.《临证指南医案》认为:“七情致损,五志内伤,情志之郁,药难霍然.”《丹溪心法》也认为:“五志之火,因七情而生……宜以人事制之,非药石能疗,须诊察由以平之.”古人治疗心疾,善用情志相胜之法,《黄帝内经》有相关的浅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加以阐释:“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治喜,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期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针对艾滋病的心理问题源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可以运用认知疗法,对患者进行开导教育,纠正错误观念.古人在行为疗法方面也有相关的理论和病案记载,诸如,系统脱敏疗法和冲击疗法,对于适合的艾滋病患者也可以实施.艾滋病伴发心理问题的方药治疗,疏肝方剂首推逍遥散,郁从火化则佐以丹栀清火,以丹栀逍遥散为佳,火热炼津,真阴亏耗,则施以滋水清肝饮.
,总结
据原创论文WwW.YcLwLm.coM统计数据分析表明,艾滋病患者所面临的压力非同寻常,从
事艾滋病相关的工作人员须重视情志对于疾病的影响.医者的职责是为患者排忧解难.医者不仅能为患者清除疾病的痛苦,又能在精神上给予帮助,那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纵观世代医家对情志病的认识,对情志的重要性也提到很高的高度.如《青囊秘篆》言:“善医者先医其心……医人疾病,斯为下矣.”医者须指导艾滋病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李东垣关于养心的方法最适合艾滋病患者,其《脾胃论》云:“安于淡薄,少思寡欲,省语以养之,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寿夭得失安之于数.”古代文献记载了大量关于情志病的治疗方法,从中医学的角度干预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待于深入探索.总而言之,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须引起足够重视,这将有利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病情好转,降低社会危害性.
范文三:5谈谈你对艾滋病的认识
5谈谈你对艾滋病的认识。(包括传染途径、预防常识等)800字以上 A4纸
在还没有上现代健康教育与应急救护这门课前,我对艾滋病的认识还是处于很浅薄的层面上,即知道艾滋病是一种很可怕的传染病、是绝症。但对于人们是如何会有这种病,以及我们该如何预防、治疗等问题,我是一无所知的。不过在上完这门课后,我终于深入了解到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的性接触。?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既然艾滋病如此可怕,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呢,方法如下:
1、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使用安全套
2、不吸毒,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3、避免有多个性伴侣;要洁身自好。
4、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操作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应尽量避免这些操作。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如果这些用具不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5、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
6、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7提倡婚前、孕前体检。
8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HIV抗体,医疗卫生部门发现感染者应及时上报,并应对感染者进行HIV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应进行消毒。
目前我国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有:鸡尾酒疗法、免疫增强剂、治疗条件致病菌感染、相应的抗肿瘤治疗及支持疗法。
范文四: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009年第8期 97
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王福彦。
关键词:艾滋病;病因病机;疫痛;毒疫
中图分类号:R254.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09)08—0097—02
中医学对于艾滋病的研究起始于中国援外医疗队对艾滋 病患者的中药治疗,之后随着艾滋病在国内发病急骤升高,对 人群健康和生命危害日益严重及社会对艾滋病的高度关注,中 医学对艾滋病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二十多年来。中医学对艾滋 病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是以往 的研究重在l临床症候观察及治疗药物的探讨,要实现“治本”, 重要的是从中医学角度认识其病因、病机等。
1外感疫毒是艾滋病发生的外因
中医学认为艾滋病属“疫病”范畴,其发生原因为外感疫毒 浊邪,内伤真阳,致使正气亏虚而成“毒疫”。《素问?刺法论》中 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同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候论》 也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这 是我国中医学先驱对“温疫”发生过程的形象生动描写。
所谓“毒”,中医学认为“邪之甚为毒”,《说文解字》中讲:“毒,厚也”,厚即程度较重之意,《素同?五常政大论》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火之气也。”尤在泾言:“毒,邪气蕴结 不解之谓。”即邪气蕴结日久可化为“毒”。…现代医学认为, “毒”即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一HIV,也可理解为病原体在人 体内生长、繁殖(复制),与机体免疫机能互相作用的致病过程。 中医学认为“六淫”是致病的外因,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为 “六气”,“六气”发生异常为“六淫”,“六淫”侵袭机体而致发病。 对于艾滋病而言,恣情纵欲,易为“疫毒”所染,或交媾之时,“疫 毒”乘人体一时之虚而侵入。这些与艾滋病经性传播相符。 2正气虚伤.气血亏损是艾滋病发生的内园
正常情况下,由于人体具有卫外防邪能力,所以不至于造 成“毒存体内”、“邪毒内攻”的病理现象。但是,当人体正气虚 伤、气血阴阳虚衰时则极易被邪气所伤。因此艾滋病毒侵入人 体至发病取决于病的致病强度和人体正气的盛衰。
中医学认为.长期性生活紊乱者,必然使正气受损,气血亏 损,阴阳失衡,而染瘟邪淫毒,正所谓“精气内存,邪不可干”。 《素同?金匮真言论》中言:“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 温病”;“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内存,邪不可 干。”(《素问?刺法论》):“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 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其感之深者,乘中而即发,感之浅 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或适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必被 伤.邪气始得张溢。”(《温疫论?原病》)这些从大量的发病现象 观察而总结出的思想观点,很好地解释认识了传染病的发生发 展情况以及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机体因素——内因的作用。文 中所述的“深”与“浅”,即表述了不同病原体在致病中的特征, 也概括了病原体感染程度及其与机体抵抗力的相互关系。一 方面,不同病原体的致病特征不同,表现在发病潜伏期的长短 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另一方面,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就是病原体 的致病能力与机体的抵抗力之间互相斗争的过程。当感染的 病原体数量大(深)。且机体的抵抗力弱,则潜伏期短,发病快, 病情重;当感染病原体数量少(浅).或机体的抵抗力强,则潜伏 期长,发病慢,或机体将病原体杀灭或排出……。
在解释认识艾滋病发生的内因方面.认为易感体质、房劳 过度、供血体弱、毒品损伤等,均可导致精气亏损,元气不足。而
-台州学院医学院(318000)
2008年7月30日收稿 成为HIV感染发展为艾滋病的内因。【2]
3外因疫毒致机体元气受损是艾滋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中医学从整体的宏观的方法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认识疾 病的发生是外因与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是疾病发生的条 件,内因是疾病发生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艾滋 病发生的机制上,外感疫毒是疾病发生的条件,但是外因疫毒 是经过损伤机体,造成机体内在元气虚弱而发病的。即外因疫 毒致机体元气损伤,正气不足是艾滋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所谓虚损,指精气血阴阳之亏虚与五脏六腑之损害,有内 伤和外损之分。饮食不节,房事过度,劳累而导致的虚损为内 损,而外感邪毒引起机体的虚损则为外损。艾滋病的发生既有 内损之原因.又有外损之病机,以外损为主。《不居集?天师朗 治虚损法》中指出:“虚伤一症。不独内伤,而外感者亦有之矣”, 并指出“时行疫厉……若治疗无法,拖延数月,必致真气大伤, 终成外损之症”。这高度概括了艾滋病的发生是疫厉之时,外 感邪毒,又未及时治疗,而致真气大伤之病理机制。
中医学认为“邪气所凑,其气必伤”,正虚无力抗邪,则严重 损害全身脏腑功能,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正气衰败,五脏气 血阴精津液功能衰竭,阴阳离决。【3J因此,艾滋病是一种由温疫 致全身慢性进行性虚损性病变。【2J疫毒侵人机体后,逐渐损伤 机体的元气,造成肺肾两虚,脾胃虚弱,脾肾两亏,气虚血淤,窍 闭痰蒙等病理改变,邪不胜正,邪胜正衰,”J温邪热毒横行,内 窜五脏六腑,外犯皮毛肌肉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邪毒何以损伤机体的元气,中医学认为,邪毒进人人体后 潜伏于三焦膜原,或伏于营分血络,正邪交争。由于邪毒的酷 烈性、秽浊性,清灼五脏阴津,侵蚀三焦元气;其湿浊性属阴,阻 谒损伤五脏阳气;而其湿中蕴热,又可耗竭五脏阴津。长期性 五脏气血阴阳耗伤,终致元阴元阳损伤,命元诸脏精气耗竭。H J 4伏邪是艾滋病的主要特点之一
艾滋病的主要特点是潜伏期较长,而其长短差距较大,中 医学用伏邪解释。【5J认为病毒侵入机体后,潜伏于肌肤或肌骨、 膜原、少阴等不同的部位,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病原体繁殖 到一定程度而致发病。《伤寒论-伤寒例》中日:“冬时严寒,万 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寒,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 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是以辛劳之人, 春夏多温热病,皆为冬时触寒所致”。即邪气感染到发病需要 经历一定的时间,是否发病,取决于是否为“辛劳之人”(辛苦劳 累、房事过度等原因导致元气损伤、正气虚损者)。
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日:“感六淫而不病,过后方发者, 谓之伏邪。”这里伏邪即病原体感染者,或病原携带者。
邪气何以“伏”,而又何以发呢?中医学认为,邪毒之所以 伏,是由于冬令封藏失固。张志聪说:“神气血脉,皆生于精,故 精乃生身之本。能藏其精.则血气内固,邪不外侵,故春不病 温。”冬令感受寒邪,不即发乃为少阴肾精亏耗,导致春寒邪气 内伏。【61寒邪何以化温外发,皆是由于“郁”而致使伏寒邪气衍 化为温邪的。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形成较大差别。
现代医学认为,病原体侵入机体,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繁殖 方引起机体发病,至于发病缓急、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病原体致 病力和机体的抵抗力,当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时,则表现为潜伏 状态,即病原携带者。艾滋病为HIV感染所致,主要破坏人体 免疫功能,所以潜伏期较长,且自然痊愈的可能性极小。
万 方数据
98内蒙古中医药
中医学在治疗艾滋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显示了良 好的前提。但要对艾滋病的防治取得新的突破,有必要从中医 学角度对艾滋病发生病因病机的认识、研究和探讨,而且,艾滋 病是一种新发现疾病,古代中医学中无有记载,故必须结合现 代医学开展深入而科学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黄世敬.论“毒”与艾滋病的发病[J].中国中医基础杂志,2004.10(7) :46—48. [2]扬凤珍.烟建华,王健.艾滋病元气损伤的病机研究[J].中国中医基 础杂志,2005.11(2):147—148.
[3]周燕。余阵欢,曹纯等.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 中西医杂志.2004.2(1):37—38.
[4]杨凤珍。烟建华,王健等.HIV/AIDS中医分期辨证治疗[J].中国医 药学报,2002.19(4):240—242.
[5]宋思峰.吕文亮.张腊荣.试论邪伏的致病特点[J].湖北中医杂志, 2002.24(11):5—7.
[6]苏云放.末邪何以温外发[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5):4—6.
论痹证与治疗
邓指明。
关键词:痹证;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274.915.3R255.60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09)08—0098—02
痹者,指筋骨、肌肉、经脉、气血凝滞不畅。其证多为肢体、 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无力等症侯时称之为痹证,据 其病变部位有肢体痹,经络痹,脏腑痹,脑络痹,廷痹等之分。 依其病理特性有行痹,着痹,痛痹,热痹,延痹之异。
1致痹因素
《素问痹论》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首次提出 了风寒湿邪为痹证病原因子的概念,其中风偏重的名行痹,症 状为肢体酸痛,痛而游走不定;寒偏重的名痛痹,症状为关节疼 痛,得热则舒,受寒则剧,湿偏重的名着痹;症状为肌肤麻木,关 节重滞,痛处固定;另一类是风邪外袭,湿热留注经络而致,多 为热痹,症状为口渴、关节红肿热痛,不可抚摸,后世医家严用 和进一步阐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腠理空 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说明引起痹证的发生有两大因素, 即风寒湿病邪和与其相合的正虚之体。风寒湿痹之发生,与气 候条件、生活环境、个人体质及抗病能力等因素有关,《内经素 问》认为:“饮食居处。为其病本”。又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 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济生方》更明确指出:“皆因体虚,腠 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清代名医叶天士概括为:1、气 血营卫内虚是致痹之内在条件;2、风寒湿热外袭是致痹之外在 因素;3、经络气血痹阻是痹证之基本病变。因此,风寒湿三邪 虽为痹证的病因,但三邪乘虚而入,则首有营卫先虚,腠理不固 所造成,其内在因素多为素禀不足,肝肾亏损,气血两虚等身体 虚弱,其外在因素多为饮食失节,起居异常,身体劳倦,以及汗 出饮酒等,致使卫阳不固,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即成痹证, 彼此间可互为影响。从而扩展了致痹的病邪范围。
2致痹的机制
无论外感还是内伤致痹都因风寒湿邪影响气血,津液的运 行和输布,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 使气血痹阻而为痹证。由于感邪有偏重之分,故有行痹、痛痹、 着痹、热痹之别。如痹证Ft久,容易出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风 寒湿痹日久不曷,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疾浊阻痹经络,可出 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 久气血伤耗,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的症侯。三是痹证日 久不曷,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病及脏腑,即会出现以经络气 血为枢纽的传变。按其传变途径可有三条:一为五体间的传 变,对此,张子和日:“皮痹不已而成肉痹,肉痹不已而成脉痹, 脉痹不已而成筋痹,筋痹不已而成骨痹”。二为表里间相传,对 此《素问痹论》日:“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 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 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三为脏腑 间传变,对此《素问玉要真脏论》描述了肺痹、弗治,肺即传而行 之肝……的病理机制。
3分型论治
关于痹证分型:有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延痹、气血虚痹、
-达县麻柳中心卫生院
2009年4月8日收穑
阳虚痹、阴虚痹等多种类型。
对于论治.由于痹证总由于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 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后期还应 适当的配伍补益正气之剂。《医学心悟、痹》说:“治行痹者,散 风为主,而以除寒祛湿佐之,大抵参以补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 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病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 大抵参以补火之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 不通也”。治着痹者,燥湿为主,而以祛风散寒佐之,大抵参与 补脾之剂,盖土旺则能胜湿,而气足自无顽痹也。
痹症的治疗原则,大法不外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留者(湿、 痰、瘀等有形之邪)去之,虚者补之。它大多以疼痛为主要表 现,其病机是气血阻闭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宣通”是各型痹证 的共同治法。气血流通.营卫复常,则痹痛自可逐渐向愈。风 寒湿痹,辛而温之,使阳气振奋,驱邪外出,风温热痹,疏风清热 化湿,使风散,热清湿祛,顽痹痰瘀胶结,去瘀化痰,或兼以虫蚁 搜剔,皆寓宣通之义于其内,而虚人久痹,阳虚者用温补须参之 以温通、温散。阴虚者。阴矛剂中体现静中有动。痹证发病多 呈不规则性,一般在发作期间以祛邪为主,在静止期,则以调营 卫,养气血,补肝肾为主。
4治法方药
4.1行痹:症状: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 麻木,或肿胀,或见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脉:舌质正常、舌苔薄 白,脉象多浮。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佑以养血活血。方 药:防风汤加减。处方举例:防风12克,秦艽12克、羌活12克、 独活12克、桂枝8克、麻黄6克、茯苓15克、当归12克、赤芍 12克、炙甘草12克、粉葛12克。
4.2痛痹:症状: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 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痛处皮色不红,触之不热,或自觉怕冷, 患处冰凉。舌脉:舌质正常、舌苔薄折或白润,脉弦紧。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药:乌头汤加减。处方举例:川乌5克、麻黄8克、桂枝10克、黄芪12克、赤芍12克、炙甘草12克、 细辛8克、生姜3片、大枣5枚。
4.3着痹:症状:肢体关节重着,肌肤麻木不仁,酸痛,痛有定 处,或肿胀,手足沉重,活动不便,或局部、全身汗出。舌脉:舌 苔白,或白腻,或水滑,脉象濡缓。治法:除湿通络,祛风祛寒。 方药:意苡仁汤加减。处方举例:意苡仁30克、苍术12克、羌 活12克、独活12克、威灵仙12克、防风12克、防己10克、川乌 5克、麻黄5克、桂枝1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
4.4风湿热痹:症状:肢体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 及,得冷则舒,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可病及一个或多 个关节,多伴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燥躁等全身症状。舌脉:舌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药:白 虎加桂枝汤加减。方药举例:生石膏30克先下,知母10克、黄 柏10克、桂枝10克、生苡仁30克、防风30克、防己10克、连翘 10克、金银藤30克、桑枝15克、粘米10克、甘草6克。
(下转第105页)
万 方数据
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作者:王福彦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医学院,318000
刊名:
内蒙古中医药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9,28(15)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
1. 黄世敬 论
2. 杨凤珍 . 烟建华 . 王健 艾滋病元气损伤的病机研究 2005(02)
3. 周燕 . 余阵欢 . 曹纯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01)
4. 杨凤珍 . 烟建华 . 王健 HIV/AIDS中医分期辨证治疗 2002(04)
5. 宋思峰 . 吕文亮 . 张腊荣 试论邪伏的致病特点 2002(11)
6. 苏云放 寒邪何以温外发 2004(05)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薛敏 . 谢世平 . 梁润英 . 王勇 . 谢忠礼 . 李丹 艾滋病病因病机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2007
目的:通过检索1985年~2006年22年来我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型文献研究,对有关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归纳艾滋病中 医病因病机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检索与筛选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理论文献,根据文献设计出病因病机信息提取表,由中医专家提取文献信息,最后建立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数 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结果显示艾滋病中医病因外因为具有强烈传染性、湿热性质的致病毒邪;内因以虚为主,表现为体虚抗病能力下降,邪易入侵。病机为机体 正气虚损,且有累及元气之趋势:具有湿热毒性质的病邪入侵,以致气虚血瘀,痰、湿、热阻滞,变证丛生。
2.期刊论文 薛敏 . 谢世平 . 梁润英 . 王勇 . 谢忠礼 . 李丹 . XUE Min. XIE Shi-ping. LIANG Run-ying. WANG Yong. XIE Zhong-li . LI Dan艾滋病中医临床文献病因病机信息初步分析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42(6)
目的 探讨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1985年至2006年我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类文献,根据 文献设计出病因病机信息提取表,由中医专家提取文献信息,最后建立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120篇中医治疗艾滋病 的临床文献.统计结果显示,艾滋病的外因为疠气,内因以虚为主,表现为气、血、阴、阳、精亏虚;病机为毒邪入侵机体,日久则正气虚损,以致气虚血瘀 ,痰、湿、热阻滞,变证丛生.结论 艾滋病的病因、发病与疠气有重要关系;病机为湿浊、热毒之邪入侵机体,日久累及正气虚损(以气血阴阳俱伤、精气损 耗、脏腑渐虚为主).
3.会议论文 施淼 . 谢世平 . 梁润英 . 王勇 . 谢忠礼 . 李丹 艾滋病病因病机的中医文献研究 2007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当今的世界医学难题。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新发疾病 ,其复杂多变的病情及演变仍未被中医传统理论全面系统的诠释.中医具有“理法方药,完整一套”的整体性特点,理论研究必将直接服务于临床和科研 ,促进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为复杂难治性疾病的中医病因学说研究开辟新的途径。因此深入开展艾滋病的中医理论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拟通过对 近二十年中医理论文献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的整理及统计分析,总结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现状,对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
4.会议论文 屈冰 试论艾滋病的病因病机 2005
本文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
5.学位论文 薛敏 基于艾滋病中医文献证治方药的病因病机探讨 2008
通过文献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981年~2006年各类期刊公开发表中医药治疗及理论探讨艾滋病的文献,对纳入文献中论述的艾滋病临床 症状和体征、辨证分型、有效方药、治则治法等与病因病机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论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研究目的与意义,认识了解艾滋病并阐明研究目的,从当前研究概况说明本课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第二部分为文献检索与制定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收集相关文献,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整理分类,筛选出相关的临床文献120篇,理论 文献118篇。其次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艾滋病中医文献信息提取表》,制定名词规范与填表说明。提取表内容包括文献基本情况,中医信息、质量评价部 分等。选择适合文献特点的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为统计结果,对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文献基本情况,中医信息、质量评价等内容进行统计,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从频 率分析角度对艾滋病的辨证论治、有效方药、治则治法等与病因病机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系统总结艾滋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相关内容的特点、规律。 第四部分为理论探讨,根据文献研究和统计结果,结合中医药理论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用药规律等进行全面的认识,探讨中医治 疗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其规律,找出当前认识的特点与不足,为今后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6.会议论文 刘向哲 艾滋病相关周围神经损害所致肢体麻木病因病机探讨 2007
神经系统损害是HI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艾滋病患者可以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在周围感觉神经病当中,肢体麻木是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历 代医家对于麻木的病因病机,认为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笔者认为,艾滋病相关周围神经损害所致肢体麻木症状,以气血亏虚为本,风寒湿邪及痰、瘀留 滞为标。其病机为气血不能正常运行流通,以至皮肉筋脉失养。
7.期刊论文 刘向哲 . 蒋自强 艾滋病相关周围神经损害所致肢体麻木病因病机探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6(1)
神经系统损害是HI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艾滋病患者可以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在周围感觉神经病当中,肢体麻木是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历代医 家对于麻木的病因病机,认为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笔者认为,艾滋病相关周围神经损害所致肢体麻木症状,以气血亏虚为本,风寒湿邪及痰、瘀留滞为标.其
病机为气血不能正常运行流通,以至皮肉筋脉失养.
8.期刊论文 李欢 浅析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病因病机及治疗 -光明中医 2010,25(3)
文章从中医学的角度,对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病名、病因、病机复杂性、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无 症状HIV感染期的方法做了阐述,为认识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药规范、系统治疗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治 疗方法提供借鉴.
9.期刊论文 李政伟 . 郭会军 . Li Zhengwei. Guo Huijun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24(1)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使患者的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诸多机会性感染.抵抗力降低加上机会性感染,成 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近年来相关文献时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研究报道,总结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经验,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 疗提供依据.
10.会议论文 徐立然 . 屈冰 艾滋病肺部感染的病因病机探讨进展 2008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 iency syndrome .AIDS),该病由天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肿瘤等,最后导致死亡,是一种危害严重的重大 传染性疾病。本文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nmgzyy200915121.aspx
授权使用: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wflndl),授权号:1dd696d6-8016-4bd3-a98c-9ecb0128e06a
下载时间:2011年4月20日
范文五: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艾滋病~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
主题相册——防艾真人秀(19张)-1型和HIV?-2型~它们又有各自?的亚型。不同地区流行?的亚型不同~同一亚型在不?同地区也存在?一定差异。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1] 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2] 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
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设立目的
世界艾滋病日?
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 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什么是艾滋病?,AIDS,,
答: 艾滋病是AI?DS的音译~AIDS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是一种?世界性、致死性传染性?疾病。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
明确定?义:,1,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亦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吸毒、围产期等途径?传染。,2,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3,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艾滋病。
艾滋病是哪年?发现的?
艾滋病是19?81年发现~1982年正?式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引起“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毒在19?83年被发现?。现在广泛使用?的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1996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及病毒分类?学会统一命名?的专用名词。
什么是HIV?,
HIV是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缩写。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导?致死
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下面是HIV?的照片(左)和模型(右)。
妇女如何作好?自我保护?
?主动认识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了解预防方法?。 ?洁身自好~与唯一的固定?性伴有性关系?。
?劝说自己的配?偶或性伴了解?认识艾滋病~以保护他们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保护他们就是?保护自己。
?清楚了解性伴?的生活背景和?习惯~如有怀疑~应拒绝与他发?生性接触或坚?持使用避孕套?。
?决不与人共用?注射器和针头?。
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 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 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 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实验证明~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都带有?HIV。因此可知~HIV是经性?接触、血液、母婴(围产期)、母乳喂养途径?传播的。
HIV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什?么?
在艾滋病流行?的早期~首先发现大多?数的HIV感?染是同性恋者?。但是~随着艾滋病流?行的进展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不断深入~发现由于异性?人群规模大~HIV在异性?人群中传播已?经成为当今的?主要传播方式?~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70,。
妇女感染HI?V与男性有什?么差别?
女性同性恋常?与艾滋病无关?~因为女同性恋?的性伴侣多为?1:1~而且相互间很?少体液交换。女性较男性更?易感染HIV?~一般认为~经性接触途径?~男性传给女性?的机率是女性?传给男性机率?的2—4倍。
社交场合的接?触会传播艾滋?病吗?
HIV偶尔也?存在于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中?~但是一般情况?下存在的数量?很少~不足以导致H?IV的传播。所以~在社交场合偶?尔接触~诸如握手、公用设备或卫?生间、一起进餐、打喷嚏、拥抱和礼节性?接吻~一般不会传染?HIV。
蚊子会传播艾?滋病吗,
据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繁殖?~所以不可能通?过生物性的方?式进行传播。而机械的传播?方式~在蚊子身上也?不可行。这是因为~蚊子在吸血前?~先由
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其润滑剂?以便吸血,~然后由食管吸?入血液~而血液的吸入?是单向的~吸入后不会再?吐出。另外~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因其仅?有0.00004毫?升~要反复叮咬2?800次后~才能引起HI?V感染。而且~即使蚊子吸入?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艾滋病病毒在?2,3天内即可被?蚊子消化、破坏而完全消?失。根据蚊子的生?理特点~蚊子一旦吸饱?血后~要待完全消化?后才会再叮人?吸血。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蚊子或?是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因此可不必担?心蚊子传播乙?型肝炎和艾滋?病。
唾液能否传播?艾滋病,
唾液中的确可?查到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的病毒?量是很少的。艾滋病病毒要?达到一定量都?能引起传播。有人推算过~如果要使唾液?中的病毒达到?致感染量~恐怕要一次吞?下20毫升以?上感染者的唾?液。另外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的唾液中有?一种“分泌性白细胞?抑制蛋白酶”的蛋白质~这种蛋白在试?管中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细胞~所以一般性接?吻、共同进餐、咳嗽或打喷嚏?都不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目前的报道中?也无经唾液感?染的病例报告?。但是热烈地深?吻并伴有感染?者口腔牙龈出?血或发生溃疡?,口交中~感染者的精液?排放到健康人?的口腔中时~就有可能发生?艾滋病毒通过?口腔粘膜而进?入血液的传播?。
当前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在现阶段~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其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和咨询来规范?和改变人们的?行为。通过规范行为?~来阻断HIV?经血、经性和母婴传?播。同时~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规范各?项有关操作~防止医源性传?播并做好自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