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妇女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知识概要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定义:以妇女为案主而进行的社会工作服务,换言之,妇女社会工作是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来对妇女进行服务的活动。妇女社会工作是以妇女为案主而进行的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换句话说,妇女社会工作是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来对妇女进行服务的活动。妇女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提高妇女能力,赋权于妇女,
二、 妇女工作的研究对象:妇女、儿童、男性、社会
三、社会妇女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
奥茉认为应该覆盖以下方面:1、女性的境遇2、女性为中心的实践3、女性不同的声音4.关注多样性
1) 公共领域:①社会主流价值观②社会政策③政治制度④经济制度⑤教育制度⑥大众传媒
2) 私人领域:①自我价值观②美丽牢笼③婚姻的梯度效应④家庭权力⑤家庭暴力
四、西方女性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特征与我国比较
五、两次女性主义浪潮(目标/思想诉求/特征)
(一)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
时间:源自于18世纪中后期,时间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以女性争取到选举权为结束。
背景:以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为背景
代表人物: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和约翰·斯图亚特·米尔
核心奋斗目标:男女平等
具体斗争诉求:选举权、教育权、就业权的获取
主要思想基础:自由主义
特征:第一次浪潮中的女性主义更加偏重政治运动
(二)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
特征:第二次浪潮中的女权主义理论视野更加宽阔,思维触角更加深刻,他们所探讨的许多问题如社会性别、父权制、性别制度、家庭压迫等更富有社会学色彩。第二次浪潮中女性主义对男女平等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平等不再是核心诉求,差异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对差异的解释以及如何让解释差异,怎样面对差异成了最为重要的问题。
六、激进女权主义核心概念:父权制
1、父权制最早是用来描述钱现代社会中男性来做家长、做统治者的一个普通名词。
2、“父权制”这个理论最早由凯特·米列特引入。米列特将它引入女权主义话语系统之后,这个词变成了女权主义反对男性压迫一件极有力的武器,而且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米列特看来,权力是政治的本质,两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不平等的政治集中体现为父权制社会这个现实存在,通过这种根深蒂固的父权制,男性以各种方式实践着一种潜规则——性政治。由此实现男人这个集团对女人这个集团权利的控制和支配。
3、父权制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系统化、制度化的男性压迫女性的政治体系,是男性对女性支配和控制的一种社会性制度,也就是说在工业、农业、军事、政府、社会、大学、中学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充满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甚至连女性最私密的性经验也逃不脱性别的压迫,因为个人的本质是政治的。
4、父权制这个概念虽然有失偏颇,但应该承认,这是个很有洞见、很有颠覆力的概念,它把女性被压迫的个体化、经验化、主观化的假象彻底被打破,全面揭示出女性被压迫的整体性、普遍性、制度性的残酷真相。激进女权主义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个人的就是政治的”福泉之下的女性不仅在选举、就业、教育、社会身份等宏观方面受到男性的控制,而且,女性的身体乃至最隐秘的性经验都受到男性无情的宰割,父权制的深入剖析使女性主义解放目标和斗争策略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女性主义由此转变成一场持久的、整体的、全局的革命而不是一次局部的、个别的、暂时性的改良。
七、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相结合的一个产物
对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福柯、拉康、和德里达三位男性思想家 后现代理论对女权主义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后现代主义给女权主义带来思想激发
第一,从建设性的角度来讲,后现代主义为女权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论题。福柯关于权利、关于身体、关于性、关于语言的集中论述,都在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论述中成了热门话题,当然,这其中的解释和探讨更多充满了女性的经验色彩。
第二,后现代主义还为女权主义提供了观察社会的新的途径,后现代主义对巨型理论和宏伟叙事的扬弃,对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否定、对传统二元对立的批判,对多元论的倡扬等,这些都成为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熟练演练思想的工具。
2、消极影响
后现代主义还给女权主义带来极大危害。 这种危害不仅影响到了传统女权主义的许多重要概念和命题,甚至还影响到了女权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而存在的根本。
第一,女权主义首先是一种政治哲学,它充满了强烈的政治取向和意识形态色彩,但后现代主义恰恰又是非政治的或者是后政治的,这使得后现代主义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境地
第二,后现代主义反对普遍主义和本质论,这使“女人”“父权制”“男人”等核心概念都失
去了理论上的存在基础
第三、后现代主义反对二元论思想,这使得男人和女人这个传统的二元对立存在一下子便消解的无影无踪,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使得传统女权主义要么否定自身,要么完全改变自身。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难逃被破坏和被毁灭的命运。
八、第二性指的是什么
1、是一本被誉为女性主义解放运动圣经的名著《第二性》,女权作者波伏瓦所著。
2、书中波伏瓦犀利指出,当今社会被简约地划分为男人,男人第一性,女人第二性;男人是主体,女人是他者;男人是主导,女人是从属
3、波伏瓦鲜明指出,女人不是天生而为女人,而是被社会制造为女人。再次基础上,女性主义进一步发现了男女之间差异和不平等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性别(区别于生物性别)。人的性别其实有两种: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物性别主要源自于生物遗传,是先天、无法改变的;而社会性别则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重新建构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
4、这种社会性别观成了女性主义反击性别歧视的有力武器,如同波伏娃所说,女性之所以为女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文化的重新建构。女性性别只是一种社会角色、一种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社会角色,所以女性的存在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可选择的、社会的、历史的现象。
九、社会性别主流化
(一)理念分析
1、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含义
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也称社会性别主流化。妇女尤其是现实社会中的妇女主要是后天社会文化的塑造结果,妇女的不平等更主要的是由于社会和文化的不平等而造成的。所以,改变妇女现实中的不平等根本途径在于改变社会的不平等,最直接的途径在于对社会政策的改变,而传统社会社会政策只是男性的自治区,是女性沉默和失声的伤心地,社会政策的改变成了男女平等的焦点,目前男性色彩浓厚的社会中,广大女性很难一下子进入决策中心,作为替代性方案,性别意识引入决策主流成为必需。从这个意义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实际上是社会性别理论的一种合理延伸,也可以说是社会性别理论的一种现实化和具体化。
2、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改良性质
第一,“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之所以被称作“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决策尤其是社会决策或公共决策的主体是政府,决策的客体是大多数公民或全体公民。很显然,它在这里代表的思路主要是自上而下,所倡导的变革方式主要是在既有的体制之内,借助于权力阶层性别平等意识苏醒从而推动广大社会成员的性别平等化建设。具备改良的性质而不是革命的特征。
3、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根本诉求
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真正含义在于彰显两性差别,强化性别意识,从而提升妇女地位,最终达到两性平等,维护性别公正。
妇女解放被认为是人类继民族解放、种族解放、阶级解放之后最具深远意义的第四次解放。从这个意义看,“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实际上就是妇女寻求自我解放的一种持续努力中。不仅仅局限于男女的平等化,深层含义在于,这是一场人类自身的革命,是人人平等的必然结果。
(二)目标分析(宏伟目标)
第一,强化性别意识
第二,注重性别分析
第三,维护性别公正
第四,推动性别发展
(三)策略分析(具体策略)
第一,为决策层、执行层、监察层和评估层提供性别意识的训练,加强他们对性别议题的敏感度及认知度。
第二,训练决策层、执行层、监察层和评估层使用性别分析工具,使他们意识到妇女与男性的目的诉求差异性以及相应的问题解决差异性。
第三,将性别平等意识具体化、现实化、社会化。
第四,不断向政府宣扬社会性别观点,促使政府将社会性别观点落实到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
(三)路径分析(行动方案)
第一,自下而上
第二,自上而下
第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六)超越社会性别主流化
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真正诉求是将两性平等观念贯彻到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最终达到性别平等、维护性别公正,推动两性和谐发展。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其实只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一种实施方案或实施工具。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质在于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接受社会性别意识、维护性别平等、捍卫性别公正
1、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现方式
① 强化国家和政府的责任
② 逐步改变权力结合体系的构成
③ 批判现行社会政策
④ 注重法制作用
⑤ 建立国家及地方一级的性别平等监察机构,保证社会性别政策和方案得到实施和有效监 ⑥ 强化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
⑦ 加强女性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⑧ 赋权于女性
⑨ 女性的团结
⑩ 争取社会同情和支持
十、综融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
1、概念:综融取向社会工作指的是以折中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秉承社会工作的价值及伦理,掌握处理不同目标系统的技巧,进而通过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协助服务对象发生改变。它强调:一、重视服务对象的赋能 二、在监督的指导下有效地在组织体系内展开工作 三、认为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诸多专业角色 四、批判性思考技巧运用于有计划的改变过程中
2、综融取向的社会工作定义的三大要素:一、强调多层面介入的重要性(包括个人、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的介入)介入应当周详计划并能产生具体变化 二、从不同理论中汲取养分,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 三、强点对个人议题和社会公义的共同关注
十一、文化能力
1、文化能力指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即个体和系统能够尊重并回应不同文化、语言、阶层、种族、宗教以及其他人群间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尊重、肯定和重视个人、家庭、社群的尊严,维护并保持各自的多样性。
2、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指出提高文化能力的五个重要部分;①尊重多样性②有能力和文化的自我评估③意识到文化互动式的内在动力④将文化知识制度化⑤发展具备文化多样性意识的服务项目
十二、妇女阶段性就业论
1、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80年代初期,以腾出名额安排男性待业人员为由提出“让妇女退居家庭”;
80年代末,以促进家庭和睦,通过多育龄妇女的劳动置换安排更多人就业为由提出让“妇女阶段性就业”;
90年代以我国处于典型的工业化阶段,妇女普遍就业实际上打乱了社会的角色分工,结果造成社会功能紊乱等问题为由提出让“妇女回家论”
2000年前后,有部委有意将“阶段性就业”写进“十一五”规划
2、以上有关妇女就业主流话语建构的主体有三个群体①是国家②是男性政治精英、学术精英 和其他知识分子们③是行动者
十三、当代中国妇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当代中国妇女问题的主要表现:
1、保障妇女权益法律体系的完善和落实问题:
① 微观方面:一是保障妇女权益的各法律法规中,授权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太多,而义务性规范则显得相对不足 二是对侵害妇女非基本权益的行为惩罚力度显得不够 三是更多滴规定了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应该受到何种处罚,而对切实保障妇女权益的单位和个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性措施② 宏观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中还缺少反歧视立法。同时我国妇女法律平等到事实平等还存在较大差距
2、女性就业面临的问题
3、妇女贫困问题
4、妇女教育问题
5、妇女生殖健康和生育权利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对女童的社会歧视问题,女性的资源环境权益等方面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二)当代中国妇女问题的主要特征
①普遍性和变异性
②复合型和周期性
③交叉性和连锁性
十四、基变社会工作理论
1、含义:基变意指基本改变,是取其“基本”与“变革”之意它是一种专业信念或意识形态,它本质上是要去清晰地了解和理解生活的世界,进一步发展出一套精确地、负责人的个人政治哲学,借此中承诺来诉诸行动,以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目的
2、核心主张:个人问题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问题
3、与传统社会工作最大不同:传统社会工作维护现存资本主义政治,忽略对产生问题的环境的分析,将问题个人化,实际上参与了对弱势群体的压迫,而基变社会工作认为,要清醒和自觉地意识到政治和社会工作间的不可分割性,把主要焦点放在经济与政治结构的分析上,认为个人的问题源于社会政治结构,要解放个人及群体脱离社会制度的压迫,使他们能得到释放,要改变不合理的压迫和社会结构
十五、妇女参与发展、妇女与发展、性别与发展
1、妇女参与发展产生于70年代初的妇女参与发展理论是第一次在现代化发展中将妇女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对待,倡导法律和政策方面的改善,以便保证妇女更好地融入经济系统中去。在此理论的倡导下,妇女对发展及社会变革有不同于男性的体验这一事实在制度上得到承认,但是该理论接受现存的社会结构、着重如何使妇女更好滴融入当下的经济发展中、而避免追究造成妇女地位低下和压迫的根源将关注领域放在倡导妇女在教育、就业及其他社会领域中的平等参与上,更忽略了妇女生活在生产的方面。
2、妇女与发展理论认为妇女从来就是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它着重讨论妇女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单纯把妇女引入发展战略,它认为妇女在自己的社会中从来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而且她们所在的家庭内外的工作一直对社会的维持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与妇女参与发展理论共同弱点是没有对压倒一切的男权意识形态作细微的分析
3、性别与发展理论产生于80年代,作为对前两种理论的批判和代替,它深受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影响,把生产与再生产的社会建构作为妇女受压迫的基础,关注社会性别的社会关系,对不同社会中赋予男女两性角色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这种变革的核心是发展开始由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的发展方式变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其中性别公正原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其核心思想是在发展中追求性别公正。
十六、政策分析(知道强调什么)
一、福利路线
二、公平路线
三、反贫困路线
四、效益路线
五、赋权路线
六、平等路线
十七、参与式发展理论(是什么、提出、核心、)
定义:“参与式发展”被广泛理解为在影响人民生活状况的发展过程中或发展计划项目中的有关过程中发展主体的积极性、全面介入的一种发展方式。
与传统对比:是相对于现代化理论的传统发展理论批判反思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传统发展理论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发展的主体就是经济,而忽视了人的发展的以致本末倒置参与式发展的核心是赋权,那就是希望当地民众能够成为发展的主题,重新获取被剥夺的权力和权利,更具体的讲,即增加或者提供给社区民众,尤其是社区的穷人和妇女等“被边缘群体发声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社区发展的决策中来,最终使得他们能够有能力自我组织、规划、决策、实施对地区事务的管理以及发展
十八、社会排挤理论
社会排挤和贫困之间的关系
社会排挤和贫困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
1、按照传统的对贫困的理解把贫困是为物质资源和收入的匮乏,则处于贫困中的人不一定被社会所排挤。因此,收入只是社会排挤的一个“元素”而消除贫困只是实现社会整合的一个部分。由于社会排挤的存在,可能导致贫困,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包括排机在内的贫困增加了以下特点:强调决定人的福利的非收入因素,因此具有多元性。通过研究物质剥夺与非物质剥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显示贫困的动态性
2、社会排挤概念在5各方面超越了贫困和劣势概念,它的关注点从物质或经济劣势转向多
层面的劣势,从静态分析转向动态分析,从个人或家庭转向地方邻里,从聚焦于资源分配转向于聚焦社会关系,从侧重社会关系连续性转向灾难性中断。
(二)社会排挤理论对反贫困的启示
十九、打工妹群体的特点
1)年龄与婚姻状况:年龄上以青壮年为主,绝大多数处于最佳劳动年龄阶段,大约在18-45岁之间;婚姻上有地方=区以未婚女性为主,有的则以已婚女性为主
2)受教育程度:初中教育程度比最大,小学教育程度次之,高中及中专程度占较少数,文盲最少
3)流出原因:得益于外在政治和经济背景
4)打工目的:经济因素和个人发展因素
5)进城渠道:一政府或村集体出面组织、二是中介组织介绍、三亲戚、老乡、熟人引领。绝大多数通过第三条进城
6)职业特点:职业构成因流入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特征上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就全国范围看,从事餐饮业、商业性质、及其他服务性的工作人员中打工妹占68%这与男性在建筑业中的比例较高形成对比
7)社会交往和支持网络:同质性强即地缘和业缘性很强,基本是同乡或同厂。这是他们最主要的社会网络、工作和生活的支持系统,该系统功能:一、相互提供实际帮助二、相互提供心理慰藉
二十、家庭暴力
(一)概念:
①国外研究的范围及界定 对家庭暴力定义如下:又称作婚姻暴力、配偶虐待、太太殴打、妇女虐待等 即虐待性或暴力性行为发生在已婚或者同居者,其有过或曾有过亲密性关系。因此包括夫妻、男女同居、已离婚或已分居男女、朋友之间的暴力或虐待关系
②国内研究范围及界定
a港台学者多家庭暴力研究更多集中在婚姻暴力和儿童虐待的研究范围
b内地最常见定义: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夫妻、同居伴侣)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大陆学者对家庭暴力的界定更加宽泛,通常指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所涉及对象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之间
c.法律层面:家庭暴力指行为人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精神、身体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暴力构成虐待
③联合国《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中对“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的界定:指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这类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而不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
④家庭暴力变现形式主要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四种形式。研究表明往往是这四种表现形式并存
(二)男性施暴的原因分析
a.心理学的观点:侧重从个人因素探讨①权力动机②亲密焦虑;有些研究从施暴者的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分析施暴原因:施暴人人格并无偏差,相反,个人认知方面、行为方面和情感方面的缺陷导致了他们的施暴行为;社会学习理论:重视从个人及微观系统分析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习得是通过模仿和评价两个机制完成的,模仿也即儿童通过观察和效仿,最终采纳了他们所观察到的成年人的行为方式,包括攻击性行为。这种观点认为,暴力具有代际传递的趋势,童年时代目睹过家庭暴力的男孩,成年后有可能成为施暴者。
b.系统理论的观点:从微观与巨视面的相互影响(小系统和大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探讨暴力产生、引发的过程,因此视家庭暴力为一种系统与系统之间,环环相扣所致的持续性情境。Straus提出的系统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因素
c.生态学观点:从个人、家庭、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四个不同的社会系统来解释分析家庭暴力的发生
(三)女性受虐的原因分析
a.女性受虐倾向:有以下特质的女性容易成为婚姻暴力的受害者:①长久忍受痛苦②长久感到忧虑、压抑、有身心症同时可能酗酒或服药③经济依赖与情绪依赖④不太确定自己的需求⑤非常低的自我评价⑥不实际的期望,期望丈夫会突然改变⑦社会隔离⑧相信殴打只是暂时的,情况一定会改善⑨接受丈夫的暴力行为是因为自己引起的⑩缺乏判断何者会导致生命危险的能力
b.习得无助或称为低自尊
c.多元视角研究受虐妇女的处境:归结出家庭暴力的原因:①暴力间的代际循环②社会经济地位③社会压力④社会隔离
d.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家庭暴力产生原因的诠释(p242)
(四)受虐妇女综合症:
由暴力周期和习得无助两个概念组成,这两个概念描述了在婚姻或同居关系中暴力发生的状况或者规律,以及受虐妇女的心理变化和强烈的无助感
(五)具体实施援助受虐妇女的工作原则:
保密原则 接纳原则 个别化原则 批判原则 案主自决原则
二十一、“重婚纳妾”
1、 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受害最深的是妇女
2、 这是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及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
3、 对策:严格执法,依法制裁 加强教育和舆论监督 提倡妇女“四自”精神
范文二:妇女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复 习 课程考核 ?考勤:10% ?作业:20% ?卷面:70%
? ?
?第一章 妇女社工概述
1、妇女社会工作的定义
?妇女社会工作指针对妇女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中遭遇到的群体性或个体性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
2、传统妇女工作和专业妇女社会工作有何不同? ?区别一:
?传统妇女工作的视角:牺牲妇女的利益成全家庭 ?专业妇女社会工作的视角:主张妇女的权利和发展 ?区别二:
?传统妇女工作者的角色:服务对象的代言人、娘家人 ?专业妇女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第三方 ?区别三:
?传统妇女工作方法:行政方法
?专业妇女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等
3、妇女社工基本价值
?1、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
?2、接受妇女带来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受助者。
?3、妇女自身是一个资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 ?4、增加妇女的资源。
?5、促进妇女之间的互助,特别是面对类似处境的妇女。 ?6、工作员与受助者之间关系平等。
?第二章 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三个理论
女性主义:以消除性别歧视、争取男女平等为目标的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
性别理论:生理性别、社会性别。
社会支持:以个体为中心的各种社会联系对个体所提供的稳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2、思考:
?女性社会支持的构成包括哪些内容?
?第三章 妇女生命历程
妇女生命历程
?女婴幼儿期、女童期、青年妇女、中年妇女和老年妇女。
?第四章 妇女工作手法
1、妇女个案工作的介入模式: ?协助女性案主认识困境和问题 ?从优势视角协助女性案主寻找资源 ?构建妇女社会支持网络 2、妇女小组工作的类型:
?1、发展性小组:进城务工成长小组,关爱女童小组 ?2、支持性小组:受虐、单亲、下岗、弱智儿童家长 ?3、预防性小组:准父母小组、社交小组
?4、教育型小组:亲子沟通、管教子女、教养婴儿 ?5、治疗性小组:受虐、行为问题矫治 ?6、任务性小组:庆三八文体小组
3、思考题:
?假设社区中的某个家庭发生了家暴事件,如丈夫殴打妻子,此时怎样建立社区妇女的紧急支援网络并如何使用?
?第五章 打工妹服务
1、打工妹群体中存在的问题。
?1、权益问题:超时工作、歧视、性骚扰、拖欠工资、扣罚、工作环境有损健康等。 ?2、婚恋问题:婚育年龄不得不返乡结婚。 ?3、健康问题。 ?4、心理问题。
2、对这个群体做社工介入
?第六章 反贫困与妇女服务
1、贫困的两个定义
(2)绝对贫困:
?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活需求。 (2)相对贫困:
?温饱基本解决,简单再生产能够维持,但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平,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或能力很弱。 2、贫困的女性化
?贫困家庭中“女户主家庭”增多,贫困人口中女性越来越多。
3、城市妇女贫困现状: (1)收入贫困 (2)时间贫困 (3)资产贫困
农村妇女贫困现状: (1)经济贫困 收入低 (2)文化贫困 教育不足 (3)健康贫困 营养差 (3)权利贫困 参与弱 4、项目
(1)小额贷款:无须担保,通过一定的金融中介为具有潜在负债能力的穷人提供信贷服务,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能力,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的状况。 项目
(2)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项目
(3)幸福工程:治穷、治愚、治病 项目
(4)平寨:公平贸易(妇女手工小组)
?第七章 妇女与就业服务
问题:对于女性的就业问题,社工如何介入(五个方面)
?第八章 妇女保健与社会工作
1、妇女五期保健
2、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 (一)妇女五期保健
(二)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普查。
定期进行妇女及恶性肿瘤的普查普治工作 (三)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计生指导
(四)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对妇女劳动保护 (五)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心理保健
3、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福利制度
?妇女健康有关部门:妇联、计生、工会等部门
?社区:阴道炎防治、社区健康工作坊、妇女自助互助小组、农村女性健康教育等 ?医院、疾控:检查、筛查和治疗
?健康项目:家庭主妇与较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计划、更年期妇女自强工作坊 ?社会支持系统:救助体系
第九章 妇女与家暴 1、家庭暴力,
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2、 家暴的类型 打是情,骂是爱?
?身体暴力:推、甩、踢、揍、掴、抓、咬、拗扭肢体,甚至使用刀械枪枝等攻击受害人。
?言语暴力:吼叫、尖酸讽刺、威胁将对方或小孩杀害、扬言使用暴力等。
?精神暴力:威胁自杀、不准对方使用电话和拥有金钱、逼问对方行踪、质问孩子是谁的? 等等。
?性暴力:强迫对方进行性行为、逼迫对方看色情影片或图片等等。
注:约5月26日考试。详情具体通知。
范文三:妇女社会工作
单项选择题
1.妇女社会工作的起点是( )。
A.实现男女平等
B.尊重和倾听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C.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D.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2.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弱势的妇女群体,而且还包括一般的和优势的妇女群体。这说明妇女社会工作具有( )的特点。
A.关注妇女的丰富性
B.关注妇女的广泛性
C.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D.关注妇女的层次性
3.王涛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专门为受暴妇女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基础上,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 )。
A.将受暴妇女问题个人化
B.分析受暴妇女行为与暴力重复的因果关系
C.协助受暴妇女在家庭和个体角色间取得平衡
D.接纳受暴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她们
4.一位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可能不知道有哪些资源以及采取什么途径可以帮助她。此时社会工作者在分析其需求后,可以采用( )方法来帮助她。
A.资源连接
B.性别视角
C.性别分析
D.妇女赋权
5.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的妇女所带来的家庭问题,最不可能的是( )。
A.教育问题
B.夫妻关系问题
C.生殖健康问题
D.婆媳关系问题
6.很多妇女受到家庭暴力不报案,或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干预,以至于演变成严重的致伤、致残和致死案件。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对家庭暴力的认识,而法律中又没有制裁家庭暴力的具体条文规定。如果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开展干预,通常需要妇联、公检法司、医院卫生等多个机构的合作,采取综合干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各方的合作到目前为止缺少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的工作环节是 ( )。
A.倡导
B.资源连接
C.宣传教育
D.妇女赋权
7.下列各项属于妇女社会工作直接目标的是( )。
A.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B.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C.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D.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8.下列各项不属于妇女社会工作中间目标的是( )。
A.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B.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C.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D.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9.小童所在单位的女职工比例达40%,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单位工会为了使哺乳期的女职工既能正常上班,又能方便给孩子喂奶,特出台了相关措施,比如腾出一间办公室专门设为哺乳室,调整怀孕女职工的工作岗位、减轻劳动强度等。该单位出台的这些措施满足了
妇女( )的需要。
A.性别平等
B.特殊保护
C.权益保障
D.自我实现
10.吕女士两年前因与丈夫感情不和协议离婚,5岁的儿子跟着她生活。由于平日工作繁忙,因此她只能将儿子托给母亲照顾。周末的时候,她不仅要到大学听课完成硕士学业,而且还要到母亲家中看望儿子,因此一旦社区单亲母亲小组活动在周末举行,她都无法参加。社会工作者贺秋林发现这一情况后,说服小组成员将小组活动时间改为工作日的晚上。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协助有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小组工作时,严格遵循了( )原则。
A.兼顾社会工作者和妇女的平等关系
B.兼顾妇女实用性性别需求和战略性性别需求两种基本需要
C.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一定要根据妇女的情况而定
D.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将自己的心放到小组中去
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长期以来,在父权文化(如“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影响下,妇女的声
音和经验常常遭受轻视或者忽视,而尊重和倾听妇女的声音和经验,恰恰是妇女社会习作的起点。
2.[答案]C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有:①关注妇女的多样性;②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③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④“个人的即政治的”;⑤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3.[答案]D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有:①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受害者;②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③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④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4.[答案]A很多妇女问题的产生与身边资源的匮乏有紧密关系。因此,增加妇女的资源是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资源连接包括:个人身边资源连接、个人所在的社区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连接等。
5.[答案]C前来求助的妇女带来的家庭问题,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传统社会性别对妇女角色的定位紧密相关。本题中生殖健康问题是健康医学问题,不属于家庭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C。
6.[答案]A倡导指的是为了确保社会公正,站在服务对象或者受助团体的立场上,直接从事代表、扞卫、支持受助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的活动过程。倡导的前提是妇女自身存在着实际困难、缺乏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策和法律保障不力等问题。因此,倡导的目的就是改变政策、法律和制度。从微观上而言,倡导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从宏观上来说,倡导就是采取游说、政策建议和运用传媒等方式进行政策建议。
7.[答案]B妇女社会工作的直接目标包括:①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②重塑自信,提
音和经验常常遭受轻视或者忽视,而尊重和倾听妇女的声音和经验,恰恰是妇女社会习作的起点。
2.[答案]C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有:①关注妇女的多样性;②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③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④“个人的即政治的”;⑤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3.[答案]D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有:①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受害者;②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③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④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4.[答案]A很多妇女问题的产生与身边资源的匮乏有紧密关系。因此,增加妇女的资源是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资源连接包括:个人身边资源连接、个人所在的社区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连接等。
5.[答案]C前来求助的妇女带来的家庭问题,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传统社会性别对妇女角色的定位紧密相关。本题中生殖健康问题是健康医学问题,不属于家庭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C。
6.[答案]A倡导指的是为了确保社会公正,站在服务对象或者受助团体的立场上,直接从事代表、扞卫、支持受助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的活动过程。倡导的前提是妇女自身存在着实际困难、缺乏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策和法律保障不力等问题。因此,倡导的目的就是改变政策、法律和制度。从微观上而言,倡导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从宏观上来说,倡导就是采取游说、政策建议和运用传媒等方式进行政策建议。
7.[答案]B妇女社会工作的直接目标包括:①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②重塑自信,提
升对自我的认识;③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8.[答案]B妇女社会工作的中间目标包括:①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②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③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9.[答案]B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应受特殊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该单位针对哺乳期女职工而出台的这些措施满足了妇女特殊保护的需要。
10.[答案]C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一定要根据妇女的情况而定,尤其是针对农村妇女和流动人口群体以及一些特殊需要的妇女群体而开展的妇女小组,如单亲母亲小组等,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需要根据妇女的情况而定,方便妇女参加。
11.妇女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不包括( )。
A.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B.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C.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D.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12.一位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可能不知道有哪些资源以及采取什么途径可以帮助她。如果社会工作者发现,她的问题不仅涉及主动开口谈及家庭暴力,而且也需要积极寻
找资源给她及时帮助。例如,她要离婚但很贫穷,此时社会工作者最应为她提供的服务是( )。
A.为她联系庇护所
B.直接帮助她与其丈夫商量离婚事宜
C.联系医务社会工作者
D.为她联络法律援助
13.王女士因遭受家庭暴力,从家里逃了出来,找到社会工作者,这时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请律师找她丈夫商谈离婚事宜
B.应王女士的要求,将她安置到庇护场所
C.劝说她不要激怒丈夫,先回家再说
D.与她一起找她丈夫理论
14.张女士因夫妻关系不和十分痛苦,但又不想离婚。这时社会工作者合适的处理方式是( )。
A.感受张女士的痛苦,陪同她一起哭泣
B.告知现代社会婚外情现象很普遍,不用太担心
C.讲某妇女离婚后生活更幸福的故事,引导张女士向她学习
D.倾听张女士诉说痛苦感觉,给予情感支持
15.社会性别关系的微观基础是( )。
A.生产领域中的性别关系
B.社会领域中的性别关系
C.社会性别中两性的差异
D.家庭领域中的性别关系
16.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女性常以家庭为中心,男性则以工作和社会活动为中心,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这主要是由( )造成的。
A.男女两性的不合理分工
B.传统观念影响下的两性分工
C.社会性别影响下的两性分工
D.生理性别基础上的两性分工
17.( )的目的是通过社会工作者和妇女之间的共同合作,让妇女有能力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引发她们对形成这种境况的社会因素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并且通过采取具体的行动来改善处境。
A.妇女协助
B.妇女赋权
C.妇女干预
D.妇女自决
答案及解析
11.[答案]B妇女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包括:①重新建构权利关系;②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③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12.[答案]D一位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可能不知道有哪些资源以及采取什么途径可以帮助她。如果社会工作者发现,她的问题不仅涉及主动开口谈及家庭暴力,而且也需要积极寻找资源给她及时帮助。例如,她要离婚但很贫穷,社会工作者就要为她联络法律援助;如果她想离开暴力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就要联系庇护所;如果妇女还带着孩子,社会工作者就要妥善安置孩子,提供暂时的住宿,并且在此期间积极寻找法律等方面的帮助;如果这个妇女因为受到伤害而需要上医院看病,社会工作者就要联系医务社会工作者,留下检查的证据,以便寻求法律援助。
13.[答案]B很多妇女问题的产生与身边资源的匮乏有紧密关系。因此,增加妇女的资源是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一位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可能不知道有哪些资源以及采取什么途径可以帮助她。如果社会工作者发现,她的问题不仅涉及主动开口谈及家庭暴力,而且也需要积极寻找资源给她及时帮助。例如,她要离婚但很贫穷,社会工作者就要为她联络法律援助;如果她想离开暴力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就要联系庇护所;如果妇女还带着孩子,社会工作者就要妥善安置孩子,提供暂时的住宿,并且在此期间积极寻找法律等方面的帮助。
14.[答案]D长期以来,在父权文化(如“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影响下,妇女的
声音和经验常常遭受轻视或者忽视,而尊重和倾听妇女的声音和经验,恰恰是妇女社会工作的起点。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倾听张女士诉说痛苦感觉,并给予她情感支持。
15.[答案]D家庭领域的性别关系既是社会性别关系的微观基础,也是社会性别关系的具体体现。实现和谐的家庭性别关系本身既是一个目标,又是构建其他领域性别平等的基础和前提。
16.[答案]C社会性别是在人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通过接受教育,男孩和女孩分别学习如何按照社会关于不同性别的要求和观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性别角色有关男人和女人的定型。社会性别社会化的过程深深影响了女孩和男孩以及女人和男人的行为、态度和技能。传统的、定型的社会性别观念规定了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发展路径。
17.[答案]B妇女赋权的目的是通过社会工作者和妇女之间的共同合作,让妇女有能力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引发她们对形成这种境况的社会因素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并且通过采取具体的行动来改善处境。
多项选择题
1.妇女社会工作的中间目标包括( )。
A.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
B.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
C.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D.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E.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2.妇女赋权的主要方式包括( )。
A.透明化
B.个别化
C.权力分析
D.意识觉醒
E.鼓励
3.单亲母亲家庭常常面临的问题有( )。
A.贫困化
B.就业困难
C.再婚困难
D.老人赡养问题
E.亲子关系
4.社会工作者把有类似处境的妇女组织起来建立支持小组时,需要注意兼顾妇女的实用性性别需求和战略性性别需求两种基本需要。下列各项与这一原则相符的有( )。
A.鼓励单亲母亲放下琐碎的家务,加人小组工作
B.组织单亲母亲加入小组工作之前,解决她们照顾小孩的后顾之忧
C.以帮助外来务工的女性打工者为条件,吸引其加入小组
D.帮助外来务工的女性打工者联系工作之后,再说服其加入小组
E.先给予单亲母亲一定的社会地位,然后再吸引其加入小组
5.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有( )。
A.性别分析
B.法律援助
C.妇女赋权
D.性别视角
E.资源连接
6.社会工作者巩亮主要为有婚姻问题的妇女提供服务,他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遵循与家庭一起工作的原则包括( )。
A.家庭为本原则
B.孩子为本原则
C.妇女为本原则
D.家庭职责平衡原则
E.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
7.除了一般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中所要求的与家庭一起工作的原则外,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包括( )。
A.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与平衡
B.尊重和接纳现实中家庭形式和婚姻形式的多样性
C.父亲的职责比母亲重要,父亲需要训练,母亲不需要训练
D.社会应该为家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减轻家庭的负担
E.重新调整家庭权利,避免家庭暴力、冲突与资源分配不均
8.妇女社会工作主要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其工作内容涉及面很广。以下针对全体女性人口的妇女社会工作有( )。
A.开办家庭关系辅导小组
B.普及妇女法律知识
C.建立“打工妹之家”
D.对家庭暴力受虐者进行救助
E.倡导开展女性健康普查
9.15岁的小芳在上学路上多次被一男青年性骚扰。小芳很害怕以至不敢去上学,家人知道后向社会工作者求助。这时社会工作者应该( )。
A.处理小芳在此事后的负面情绪
B.让小芳描述被骚扰的细节以帮助取证
C.对小芳进行全面评估并做危险性判断
D.向媒体披露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
E.征得小芳同意争取法律援助
10.从性别视角看,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有( )。
A.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B.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C.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D.“个人的即社会的”
E.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答案及解析
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D妇女社会工作的中间目标包括:①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②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③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C项属于妇女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E项属于妇女社会工作的直接目标。
2.[答案]ACDE妇女赋权的主要方式包括:①透明化;②鼓励和肯定;③权力分析;④意识觉醒;⑤倡导政策改变。
3.[答案]ABCE单亲母亲家庭是指因为丧偶或者离异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导致的只有母亲和孩子一起组成的家庭。单亲母亲家庭常常面临的问题有: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单亲母
亲的贫困化、就业困难、再婚困难,社会对单亲母亲的歧视和偏见,以及缺乏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社会保障等。
4.[答案]BD社会工作者以满足妇女实用性性别需求为基础,进一步启蒙妇女的思想意识,朝向战略性性别需求的目标发展。对单亲母亲来说,她们迫切需要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性别意识的教育等对她们来说不是最急需的。社会工作者如果不去关注和解决她们的实用性性别需求,她们很难静下心来参加小组活动。
5.[答案]ACDE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有:①性别分析的方法;②妇女赋权的方法;③性别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④宣传教育、倡导和资源连接。
6.[答案]ACE与家庭一起工作的原则有:①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②家庭为本和妇女为本原则的工作策略。
7.[答案]ABDE除了一般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中所要求的与家庭一起工作的原则之外,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包括:①尊重和接纳现实中家庭形式和婚姻形式的多样性;②重新调整家庭权利,避免家庭暴力、冲突与资源分配不均;③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与平衡;④父亲的职责和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要训练;⑤社会应该为家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减轻家庭的负担。
8.[答案]ABE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解决妇女面临的实际困难;②维护妇女权益和关注妇女的发展;③倡导和促进性别平等和公正的机制建设。由此可见,只有ABE三项属于针对全体女性人口的妇女社会工作。
9.[答案]ACE
10.[答案]ABCE从性别的视角看,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②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③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④“个人的即政治的”;⑤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范文四:妇女社会工作
第 二十六 教 案
课 题: 妇女社会工作
目的要求:使学生基本了解妇女社会工作的概念、机构、内容及妇联的一系列经典活动。
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授法、互动法等 重点难点:妇女社会工作的概念、内容
教学过程(附后):先组织分享影片《暖》,后讲授新课内容。 作业布置: 课后查阅有关资料 课 后 记:
第十二章 妇女社会工作
一、涵义 P203
广义:动员社会力量,创造有利条件,消除性别歧视,吸引妇女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等各方面生活,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增长才干,逐步实现自身彻底解放,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的工作。
狭义:运用社会力量,对因生理、心理、天灾、人祸等因素造成的肢体残缺、功能缺损、患病无靠、流离失所的一般妇女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使她们医治创伤、减少损失、安居乐业、与正常人那样的生活。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 女权主义
主要观点:(1)以往的社会是“男权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其实质是男性压迫女性。 (2)制度产生了传统的社会性别定型。 (3)争取男女平等,要改变社会结构。 女权主义社会工作在工作中坚持的原则:
(1) 承认女性是独立的个体,有她们独特的生活经验;
(2) 承认社会上的权利分配不均及资源不足的现象,使妇女处于不利的地位;
(3) 将妇女的困境提到社会改革的层面。
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1) 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 (2)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3) 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 (4) 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5) 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 (6) 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7) 将性别观点纳入决策主流。
三、联合国推动妇女发展的进程 ? ? ? ? ? ? ? ? ? ?
1945年,制定了《联合国宪章》,重申了“基本人权的信念----男女平等的信念”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中所确立的一切权利与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
1972年,联大决议宣布将1975年定为“国际妇女年”。
1975年,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墨西哥召开,同年,联大宣布1985年为“联合国妇女十年:“平等、发展、和平”。
1979年,联在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1980年,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审查了“联合国妇女十年”前半期的工作。 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内罗毕召开。通过了《到2000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
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在维也纳召开,同年联大通过了《消除对妇女暴力宣言》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确定了提高妇女地位的12个重大关切领域。
2000年,联合国召开“妇女2000:社会性别平等”特别会议,又叫“北京+5”会议。
四、中国大陆的妇女社会工作 (一) 机构:
主要是各级妇联组织和各级工会的女工委员会
(二) 主要内容:
1、发动妇女参加社会生产
2、宣传教育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
3、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主要政策法规:见书。另外:《妇女发展纲要》。 4、家庭文化建设
5、为妇女提供服务
三项主体活动:
1)双学双比活动:1989年初,全国妇联联合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等12个部委在全国各族农村妇女中开展了“学文化、学技术、比学成绩、比贡献”活动,简称“双学双比”活动。
2)巾帼建功活动:1991年全国妇联推动人事部、劳动部、卫生部等1 3个部委,在全国城镇发起"巾帼建功"活动,号召广大城镇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在各自的岗位建功立业。
3)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自五十年代开展的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此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家庭、美好家庭及各类先进家庭的创评活动,已经深入到社会和家庭,是全国妇联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特色的工作。
四项工程: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妇女八大
提出的“巾帼创新业”号召,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全国妇联决定在妇女中实施四大工程: 1)“女性素质工程”是以培养女性“四有”、“四自"精神、全面提高妇女整体素质为目标,从而推动妇女发展、促进综合国力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实施“女性素质工程”的基本思路是:面向社会,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营造全社会促进妇女素质提高的良好氛围;面向妇女群众和妇联干部,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推进妇女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四有”、“四自”精神的、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妇女劳动者队伍,数以千万计的各类妇女专门人才队伍和数以百万计的专兼职妇女工作者队伍。
具体内容 :1999年-2003年为工程的首期规划阶段。各级妇联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五年的扎实工作,努力促使广大妇女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全面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A.
面向妇女,配合有关部门,有重点、分层次推进妇女素质的提高。推动妇女干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促进知识妇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女职工提高岗位
竞争能力;引导农村妇女提高科技致富能力;推动青少年女性提高综合素质。
B.
面向妇联,有计划地培养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
2)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总体要求:以**理论为指导,以推进科教兴农和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深化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加大科技培训的力度,狠抓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农村妇女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一批适应跨世纪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妇女科技带头人,树立一批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建立完善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和示范基地,发展一批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引导农村妇女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意义;强化科技培训,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妇女人才;推进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培育一批“妇”字号龙头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带动妇女走向市场。发挥各类妇女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和女科技人员的作用,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提供有效服务;继续实施“三八绿色工程”,发动妇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妇女的劳动技能。 3)巾帼社区服务工程”
总体要求是:建立一支以妇女为主体的社区服务骨干队伍,发展一批具有较高服务质量的社区服务机构,兴办一批妇字号社区服务实体,培养一批“巾帼创业带头人”,激励更多的下岗女工进入社区服务领域再创新业。
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对下岗女工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拓展社区服务新领域,大力发展以妇女为主体的妇字号社区服务实体;围绕社区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下岗女工掌握进入社区服务领域的一技之长;发挥各部门优势,为下岗女工和妇联组织创办社区服务项目提供政策扶持和有效服务;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使“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扎实有效,落到实处 4)家庭文明工程: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通过实施“家庭文明工程”,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家庭树立科学、文明、
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实施内容: 实施“家庭文明工程”主要围绕绿化美化生活环境、活跃家庭文体生活、普及科学法律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和落后习俗、和睦家庭邻里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组织活动,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分享,达到人人受教育。
五项巾帼活动:
巾帼扶贫行动、巾帼创业行动、巾帼扫盲行动、巾帼成才行动、巾帼文明行动。
第 二十七 教 案
课 题:妇女社会工作
目的要求:通过参与式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内容、社会性别社会化和社会性别运行机制,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性别敏感度。 重点难点:社会性别社会化、社会性别运行机制。 教学方法、手段:参与式教学、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附后):
作业布置:反思自己的社会性别意识 课 后 记:
四.社会性别意识(参与式教学) (一)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活动一:男人、女人
生理性别:指两性在生理方面的差异.有时简称为性别.sex。是指男女的自然性别,是
用生物标准来确定的男性和女性,这种生物标准包括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生理结构主要是指性染色体的差异,解剖结构主要是指性器官的差异。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
社会性别:泛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社会性别常常在社会制度
(如文化.资源分配.经济体制等)中以及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传递、巩固。Gender。 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原因。
2)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往往是对生理性别规定的角色的延伸。如照顾人。 3)人们现有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4)社会性别是可以改变的。
5)社会性别概念本身就是对传统性别不平等关系的不认可和挑战。 6)社会性别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
(二) 社会性别社会化(小组讨论、分享)
1.将参与者分为5个组.分别讨论:
1)婴儿降生前后至儿童期,家庭、社会对他们(男、女)有哪些期待、要求、评价?(如:人们通常给男孩、女孩起什么名字? 买什么玩具?)
2)青春期(就业前),家庭、社会、学校、对男孩、女孩有哪些期待、要求、评价。 3)成年期,社会、家庭、子女对成年男性、女性有哪些不同的期待、要求、评价?对他、她们有什么影响?
4)老年期,社会、家庭对其有哪些期待、要求、评价?
5)男人通常做什么广告?女人通常做什么广告?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3.每组派代表分享。 4.协作者总结:
性别社会化是在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影响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有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
家庭:给孩子取名字、父母对待婴儿的方式、选择的衣服、购买玩具、对小孩的赞扬等。 学校:教材、幼儿园有意识的分班和训练、老师对男女学生不同的要求、中学和大学的体育课不同、专业上,男生多选择理科,女生多选择文科;老师对待男生和女生的态度和期望被称为一门隐性课程;男女老师的比例。
大众传媒:新好男人、新好女人的形象;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
社会性别对人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性别观念,成为一种道德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一样,成为制约人的行为的重大力量,影响着两性的发展。生理性别会导致两性不同,而社会性别会导致两性的不平等。正视男女生理差别,缩小男女社会差异,提高社会性别意识.
(三) 社会性别运行机制
社会性别关系运作图
1、贫困的女性化、离婚率上升、离婚后土地资源困难、单亲母亲增多、女孩上学困难。 2、劳动力市场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女性集中在报酬低的行业,城市失业,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就业难于男性,女性回家论的重担??。
3、教育的市场化,两性之间受教育程度的差距随着市场化加大。
4、较低的社会地位、增加了女性权益被侵犯、家庭暴力、社会暴力、女性靠色相赚钱引发暴力增多。
5、妇女在参与决策方面有所倒退
对女性的歧视: 1、语言中的女性歧视 2、工作中的性别歧视
3、婚姻中的女性歧视
对男性的歧视: 1、成功的压力。 2、责任的重负。3、情感的压抑。
(四)社会性别主流化
即将性别意识引入社会发展以及决策主流。从整体的角度把妇女关注的问题融合到发展中,把妇女的能力和贡献与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反贫困、环境保护和管理等问题联系起来,各方面联合行动,在发展中促进性别平等。这里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 政府要担负起促进妇女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责任;
第二, 政府和其他行动者应该推行一种积极醒目的公共政策,把性别意识纳入所有政策和方案的主流;
第三, 建立国家及地方一级的性别平等机制,保证性别意识的政策和方案切实得到实施和
有效的监督。
附:案例分析
2005十大性别歧视广告之一 1、北京现代御翔 广告内容简介:
一辆御翔汽车行驶在具有西方古典韵味的外景环境中,镜头移至车内,驾驶座上是一位身穿黑色西服的男士,副驾驶座上是一位身穿露肩黑色晚礼服的女性,女主角外观非常理想,侧脸向男主角微笑。车子行驶至一处礼堂式建筑前,男主角意气风发的从车中下来,并为女士打开车门,将其牵下车。
画外音:以尊贵驾驭心灵,让豪华触手可及,御翔,极致尊驾,唯你独享。 上榜理由:
从驾车到等待男性为其打开车门,广告中的两性行为体现了 “女性是从属的性别”这一传统观念,坐在副驾驶座的女主角带有装饰意味,其穿着也远远比男主角更为突出性特征,强调了“美女香车”的陈规定型。广告的外景、背景音乐及画外音都极力渲染一种尊贵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性才是掌控者和拥有者,拥有面貌姣好、温顺、穿着性感的女性与拥有现代御翔汽车一起成为男性尊贵生活的标志。
2、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
广告内容简介:
广告场景为家中,叙事结构较为简单:爸爸与儿子为妈妈拍摄DV –〉妈妈面对镜头使用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做饭 -〉爸爸与儿子享用妈妈做的饭 -〉儿子给妈妈颁发金牌以示嘉许。
广告对白:
妈妈:为了家人健康,我要十项全能,所以我用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 儿子:真棒,给你发金牌。
旁白:用健康好油,做金牌妈妈。 上榜理由:
广告强化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广告中女性使用福临门油的诉求是满足家人即男性的需要,女性的关怀范围局限与私人家庭关系中。而男性作为不仅是家务服务的享受者,也是对女性的评论者,处于更优越的地位。而广告中儿子为妈妈颁发的金牌意味着男性对女性的肯定性评价,评价的标准恰恰是基于女性是否很好的履行了家务劳动。“用健康好油,做金牌妈妈”的旁白回应了这一赞许,进一步强化了“女主内”性别角色定型。而广告中出现的男性儿童让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样的广告会对儿童产生更多的影响,因为男性儿童在广告中已经学会了和爸爸一起观赏妈妈做家务。
2005八大性别平等广告之一
1、TOYOTA汽车(AAA体验活动)
广告内容简介:
广告中展现了一位女性车主将TOYOTA送去全部检查的全过程,女主角在广告中以职业装和干练的形象示人。其表情和动作以及与广告中其它角色的交往都显得落落大方。 上榜理由:
在汽车广告中极少出现女车主,汽车广告中出现的女性一般都坐在副驾驶座上。而这支TOYOTA广告中不仅出现了女车主,而且展现了一个有经济能力的独立职业女性形象,正面反应了女性独立、干练的形象。
2、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广告内容简介:
场景一:在超市中,身穿职业套装的年轻职业男性和年轻职业女性不约而同的购买了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场景二:男女主角各自回到家中,对着笔记本电脑视频聊天,吃康师傅方便面。 上榜理由:
在场景一中,女性以职业装形象出现,在超市中与男性一样独立支付。突破了在广告消费场景往往以男性为支付者的陈规,显示出女性的独立性。在场景二中,和男主一样使用笔记本电脑,在很多广告中很少出现女性直接使用高科技产品的场景,这一场景突破了女性不善于使用高科技产品的陈规定型。
(五)诗歌分享
只要有一个女人
作者:南希.史密斯 译者:黄长琦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 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
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 因而不愿意再伪装坚强。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
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
“无所不知”的高期望。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情绪化女人”的定型,
定有一个男人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现柔情。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
定有一个男人没有享受到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只要有一个女人得不到有意义的工作和平等的薪金,
定有一个男人不得不担起对另一个人的全部责任。
只要有一个女人想弄懂汽车的构造而得不到帮助,
定有一个男人想享受烹饪的乐趣却得不到满足。
只要有一个女人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
定有一个男人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
作业:
请对以下广告中的性别观念进行的评价 :
1、步步高电子词典广告内容简介: 广告场景非常简单,女主角在室内舞台中央随音乐跳舞,其穿着突出身体性特征,伴以多个性感部位的特写和挑逗的面部表情,女主角只在最后一个镜头中手拿步步高电子词典进行推介。
2、太太美容口服液广告内容简介:广告场景以家中为主,广告叙事结构为:因为不够自信,在家中的妻子对于忙碌在外的丈夫不太信任 –〉丈夫为妻子买了太太美容口服液,让她从内而外焕发美丽,从而找回自信。广告旁白: 婚姻出现不信任,是因为女人不自信。 给她太太美容口服液,由内而外,养出肌肤健康美。
11
范文五:妇女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的需要及问题
(一)妇女的需要
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发展环境和条件;
特殊的妇女保护。
(二)妇女的问题
1)妇女与经济;
2)妇女与消除贫困;
3)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
4)妇女与教育;
5)妇女与健康。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针对特殊困难女性人口的妇女社会工作内容
1)为失业女工提供的服务;
2)为单亲母亲提供的服务;
3)为家庭暴力中被虐妇女提供的服务;
4)为进城打工妹提供的服务。
(二)针对全体女性人口
1)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教育;
2)开展扫盲活动、进行文化教育;
3)学习实用技术,提高文化科技素质;
4)健康保健,优生优育服务;
5)婚姻家庭咨询服务;
6)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个案工作在妇女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1)协助妇女求助者理清思路;
2)从优势视角帮助妇女求助者寻找资源
1、每一个妇女都有优势;
2、不幸事件具有伤害性,但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
3、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
(二)小组工作在妇女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1)妇女小组工作的主要类型
1、发展性小组;
2、支持性小组;
3、预防性小组。
2)妇女小组工作的重点
1、社会工作者着重帮助小组成员形成一个互助体系;
2、社会工作者要了解小组中的每一个妇女,善于利用小组过程,并协助她们了解和利用小组过程;
3、努力增强个别成员能力,以便能自动自发地发挥功能而成为独立的个人或小组;
4、小组必须协助小组成员在小组结束时,再回顾整个小组的过程。
(三)构建妇女社区社会支持网络
1)支持网络类型
1、妇女志愿者为本的支持网络;
2、妇女自助互助为本的支持网络;
3、社区紧急支援网络。